2024(7):1-8. DOI: 10.19338/j.issn.1672-2019.2024.07.001
摘要:目的 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半枝莲黄酮类成分治疗肝细胞癌的作用机制及分子对接技术验证。方法 通过TCMSP、SwissTargetPrediction、OMIM、BioGPS等数据库筛选黄酮类成分、肝特异性靶点;构建肝特异性靶点蛋白互作网络、筛选核心模块和基因;进行肝特异性靶点生物通路富集分析;将黄酮类成分和核心蛋白靶点在SwissDock平台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黄酮类成分36个,肝特异性靶点135个,核心基因4个;关键生物通路均与肝细胞癌的增殖抑制相关。黄酮成分与核心靶点有较强的结合活性。结论 半枝莲黄酮类成分抗肿瘤作用可能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阻滞肝癌细胞的有丝分裂G1/S细胞周期,抑制肝细胞癌增殖。
2024(7):9-14. DOI: 10.19338/j.issn.1672-2019.2024.07.002
摘要:目的 利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机器学习算法筛选幽门螺杆菌相关萎缩性胃炎(HPAG)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方法 下载基因表达数据库中包含HPAG和无幽门螺杆菌感染(nonHP)的胃组织转录组数据进行差异分析,对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整合WGCNA结果和DEGs,筛选HPAG相关基因。利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支持向量机递归特征消除(SVM-RFE)和随机森林(RF)等机器学习方法筛选HPAG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提取生物标志物的表达量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共获得213个DEGs,主要富集在胆固醇代谢、脂肪的消化吸收等信号通路。机器学习算法筛选出AF的潜在生物标志物S100钙结合蛋白G(S100G)。HPAG样本中S100G表达水平高于nonHP样本。结论 HPAG发病涉及胆固醇代谢、脂肪的消化吸收等信号通路,S100G在HPAG胃组织中表达显著增高,可能成为HPAG治疗的新靶点。
2024(7):15-23. DOI: 10.19338/j.issn.1672-2019.2024.07.003
摘要:目的 探索腺苷是否诱导耗竭型T细胞生成以及对肾透明细胞癌细胞迁移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流式细胞术检测肾透明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CD8+T细胞及耗竭表型分子3(TIM-3)的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肾透明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基因表达差异,寻找影响T细胞耗竭基因。利用shRNA技术构建稳定敲除该基因的肾透明细胞癌786-O细胞株,检测细胞的迁移、凋亡等生物学行为。制备不同肿瘤条件培养基,培养CD8+T细胞,研究敲除基因后的肾透明细胞癌细胞对耗竭型T细胞的影响。结果 肾透明细胞癌与癌旁组织相比高表达CD8+T细胞及TIM-3。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腺苷合成限速酶NT5E(CD73)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检测临床标本发现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腺苷及CD73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与对照组比较,敲除NT5E组的786-O细胞迁移能力下降及凋亡增加。敲除NT5E的肿瘤条件培养基培养的CD8+T细胞中程序性死亡蛋白1表达减少,抑制T细胞增殖能力下降。结论 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存在耗竭型CD8+T细胞、腺苷及CD73的高表达。敲除NT5E的肾透明细胞癌786-O细胞迁移能力下降、凋亡增加。敲除NT5E可减少腺苷合成,减少耗竭型T细胞的生成。
2024(7):24-28. DOI: 10.19338/j.issn.1672-2019.2024.07.004
摘要:目的 分析重症肺炎患者支气管镜灌洗治疗频率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信阳市传染病医院接受支气管镜灌洗治疗的110例重症肺炎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支气管镜灌洗治疗频率将患者分为单次组77例与多次组(灌洗≥2次)33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重症肺炎患者支气管镜灌洗治疗频率的因素,并根据回归分析结果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利用R软件构建列线图,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风险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多次组年龄大于单次组,热程长于单次组,入院时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高于单次组,支气管阻塞患者占比高于单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热程、APACHE-Ⅱ评分、CRP水平及支气管阻塞为影响重症肺炎患者支气管镜灌洗治疗频率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绘制列线图构建重症肺炎患者支气管镜灌洗治疗频率风险预测模型,验证模型区分度显示一致性指数(C-index)值=0.903,具有良好的区分度;绘制标准曲线显示,校准曲线与Y-X直线相近,模型准确度良好。结论 年龄、热程、APACHE-Ⅱ评分、CRP水平及支气管阻塞为重症肺炎患者支气管镜灌洗治疗频率的影响因素,基于上述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对于重症肺炎患者支气管镜需接受多次灌洗治疗的预测价值较高。
2024(7):29-33. DOI: 10.19338/j.issn.1672-2019.2024.07.005
摘要:目的 探究食管癌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于淋巴样组织的受体(RELT)mRNA含量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信阳市中心医院行手术切除的100例ESCC组织标本作为观察组,选择对应癌旁的正常组织(距癌组织5 cm以上)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组织RELT mRNA相对表达量的差异。依据RELT mRNA相对表达量中位数将ESCC患者分为低表达(45例)和高表达(55例)两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ESCC患者随访24个月,绘制Kaplan-Meier曲线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RELT mRNA相对表达量及RELT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8.03±2.31、0.87±0.08,均高于对照组(3.05±0.71、0.63±0.07)(P<0.05)。以RELT mRNA相对表达量中位数8.05作为分界值,将100例ESCC患者分为高表达组(≥8.05)和低表达组(<8.05),高表达组ESCC患者年龄<60岁、肿瘤浸润深度T3+T4、TNM分期ⅡB~Ⅲ期、淋巴结转移及脉管侵犯发生率均高于低表达组ESCC患者(P<0.05)。随访24个月,高表达组ESCC患者生存时间为(15.85±1.02)个月,低表达组ESCC患者生存时间为(19.71±0.84)个月,高表达组ESCC患者生存时间短于低表达组(Log-rank检验
2024(7):34-38. DOI: 10.19338/j.issn.1672-2019.2024.07.006
摘要:目的 构建基于MRI影像组学模型,以鉴别高级别胶质瘤(HGG)与低级别脑胶质瘤(LGG)。方法 回顾性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0例脑胶质瘤患者病例,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
2024(7):39-42. DOI: 10.19338/j.issn.1672-2019.2024.07.007
摘要:该文介绍了佳能Aquilion CT高压发生器、高压电缆及数据通讯三例故障的检修过程,并对故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处理。
2024(7):43-48. DOI: 10.19338/j.issn.1672-2019.2024.07.008
摘要:该文分析了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提升公立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和进展。通过建立基于RFID远程识别和信息自动采集的设备信息化管理平台,优化设备追踪、信息化管理、使用记录分析、安全管理和全流程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和设备使用率。尽管面临成本、数据安全和用户接受度等挑战,但通过采用无源RFID标签、低代码等方案建立设备综合管理系统可有效应对。建议医院在升级设备管理方式时,考虑整合RFID技术,以建立高效、安全的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平台。
2024(7):49-54. DOI: 10.19338/j.issn.1672-2019.2024.07.009
摘要:冠状动脉心肌桥(MB)是一种先天性冠状动脉异常,大多数患者没有症状。然而,它是导致患者心肌缺血的一个重要因素,可导致心绞痛症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律失常,极少数可导致心脏性猝死。近年来,关于MB的病理生理学、诊断和治疗发表了大量研究文章。本文将从流行病学、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对MB进行论述。
2024(7):55-60. DOI: 10.19338/j.issn.1672-2019.2024.07.010
摘要: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慢性肾脏病(CKD),尤其是尿毒症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ACS形成的主要原因与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内血栓形成密切相关。硫酸吲哚酚(IS)是色氨酸在肠道细菌作用下的代谢产物,CKD患者,尤其是尿毒症患者,IS不能有效排出体外造成人体内蓄积而从多个方面造成内皮功能损伤并在ACS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IS引起CKD患者内皮损伤和血栓形成机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并总结目前在CKD患者中减轻IS引起的ACS方面的新措施,为防治CKD患者心血管事件提供帮助。
2024(7):61-65. DOI: 10.19338/j.issn.1672-2019.2024.07.011
摘要: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肝切除术对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分期B期肝癌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五人民医院普外科和云南省楚雄州人民医院肝胆外一科2012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BCLC B期肝癌患者92例,均行TACE联合肝切除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肝功能血清学指标和凝血酶原时间(PT),记录总生存时间和无进展时间,同时分析基线肝功能、术前TACE次数、末次TACE后甲胎蛋白(AFP)下降及mRECIST评价结果对无进展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 入选患者术后l周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及PT水平均高于基线、术前(P<0.05);术后l周和1个月白蛋白(Alb)水平均低于基线(P<0.05);术前AFP下降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长于AFP未见显著改变患者(P<0.05);术前CR+PR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长于SD+PD患者(P<0.05)。结论 TACE联合肝切除术治疗BCLC B期肝癌安全有效;其中末次TACE后AFP下降和术前mRECIST评价达CR+PR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更长。
2024(7):66-70. DOI: 10.19338/j.issn.1672-2019.2024.07.012
摘要:目的 观察肠系膜上动脉全周清扫在胰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择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90例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列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45例。两组均实施胰腺癌根治术治疗,常规组术中实施常规淋巴清扫,试验组术中实施肠系膜上动脉全周淋巴清扫,所有患者术后开展为期1年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指标、近期疗效及短期预后。结果 在不同淋巴清扫范围下,试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淋巴清扫数分别为(335.25±20.61)min、(11.42±3.31)枚,均高于常规组[(320.33±20.41)min、(9.25±1.36)枚](P<0.05);试验组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后恢复排气时间、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50.25±20.77)mL、17.78%(8/45)、(6.25±1.28)h、(7.41±1.36)h、(10.25±2.36)d,略高于常规组[(345.66±20.77)mL、13.33%(6/45)、(5.82±1.36)h、(6.93±1.49)h、(9.85±1.27)d](P>0.05)。试验组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242(CA242)分别为(260.35±20.41)ng/mL、(240.33±20.35)U/mL、(345.26±20.55)IU/mL,略低于常规组[(262.35±20.72)ng/mL、(243.11±20.36)U/mL、(347.35±20.66)IU/mL](P>0.05);试验组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84.44%(38/45)、88.89%(40/45),略高于常规组[80.00%(36/45)、82.22%(37/45)](P>0.05)。试验组一年内无进展生存(PFS)率、总生存(OS)率、中位PFS、中位OS分别为71.11%(32/45)、77.78%(35/45)、(9.29±1.33)个月、(10.41±2.23)个月,均高于常规组[55.56%(25/45)、62.22%(28/45)、(8.33±1.25)个月、(9.21±1.47)个月](P<0.05);试验组一年内病情复发率8.89%(4/45)低于常规组26.67%(12/45)(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3.33%(6/45)略高于常规组11.11%(5/45)(P>0.05)。结论 肠系膜上动脉全周清扫可扩大胰腺癌根治术患者的淋巴清扫范围,并增加淋巴清扫数,可在不影响近期疗效且不增加手术风险同时,有效降低病情复发风险并提高生存率、延长生存周期。
2024(7):71-74. DOI: 10.19338/j.issn.1672-2019.2024.07.013
摘要:目的 探究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患儿感染性肺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9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感染性肺炎患儿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39例/41例,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32例/41例,78.05%)(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PCT、CRP、IL-6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的PCT、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4.88%(2例/41例)、9.76%(4例/4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感染性肺炎患儿在应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提高,其机体炎症反应得到改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2024(7):75-79. DOI: 10.19338/j.issn.1672-2019.2024.07.014
摘要:目的 观察围术期肠外抗凝(PACT)辅助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救治情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该文为前瞻性研究,病例纳入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20例AC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联合组(60例)和常规组(60例)。常规组术前予以普通肝素治疗辅助PCI,联合组术前采用普通肝素+术中采用比伐卢定抗凝治疗辅助PCI。两组术后均短期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治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8 h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分别为(33.25±5.32)s、(13.49±3.27)s、(27.11±5.26)s,均高于常规组[(30.42±5.24)s、(11.25±3.16)s、(24.12±5.31)s](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的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8 h内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乳酸脱氢酶(LDH)分别为(7.25±1.33)U/L、(0.45±0.21)ng/mL、(122.45±20.75)U/L,均低于常规组[(8.33±2.01)U/L、(0.82±0.31)ng/mL、(140.74±20.18)U/L](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8 h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56.33±10.27)%,高于常规组[(50.45±10.32)%],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为(37.25±5.44)mm,低于常规组[(40.18±5.26)mm](P<0.05)。随访期间,联合组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为8.33%(5/60),低于常规组[21.67%(13/60)](P<0.05);联合组的药物相关副反应发生率为11.67%(7/60),略高于常规组[10.00%(6/60)](P>0.05)。结论 围术期PACT能一定程度上延长ACS患者的凝血时间,并减轻心肌损伤,对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增强急诊救治效果,并降低术后MACE发生风险有积极作用。围术期PACT未明显增加药物副反应发生风险,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2024(7):80-84. DOI: 10.19338/j.issn.1672-2019.2024.07.015
摘要:目的 观察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在老年股骨头坏死(ONFH)髓芯减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择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113例ONFH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试验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予以传统髓芯减压术治疗,试验组经自体BMSCs移植联合髓芯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BMSCs表面分子、骨代谢水平、骨密度、骨坏死面积、髋关节功能及疼痛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在不同治疗方案下,试验组的BMSCs表面分子CD34、CD105、CD166表达量分别为(2.48±0.76)%、(13.36±3.27)%、(37.49±5.28)%,均高于对照组[(1.92±0.36)%、(11.45±2.13)%、(34.23±5.16)%](P<0.05);试验组骨保护素(OPG)、骨钙素(BGP)、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分别为(5.45±1.36)pg/mL、(6.27±1.45)μg/mL、(43.35±10.46)ng/L,均高于对照组[(4.41±1.36)pg/mL、(5.52±1.44)μg/mL、(37.25±10.41)ng/L](P<0.05);试验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骨密度分别为(0.32±0.11)g/cm2、(0.49±0.23)g/cm2,均高于对照组[(0.25±0.11)g/cm2、(0.35±0.16)g/cm2](P<0.05);骨坏死面积分别为(26.44±5.17)%、(20.45±5.23)%,均低于对照组[(29.12±5.33)%、(23.32±5.18)%](P<0.05);试验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分别为(4.25±1.27)分、(2.82±0.46)分,均低于对照组[(5.33±1.77)分、(3.21±0.52)分](P<0.05);试验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髋关节Harris量表评分分别为(70.33±10.32)分、(85.66±10.45)分,均高于对照组[(65.22±10.36)分、(80.33±10.71)分](P<0.05)。结论 自体BMSCs能通过上调骨髓干细胞表面分子而改善老年ONFH患者的骨代谢水平,自体BMSCs移植联合髓芯减压术可有效提升患者骨密度水平,并减少骨坏死面积,对缓解患者髋关节疼痛、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均有积极意义。
2024(7):85-89. DOI: 10.19338/j.issn.1672-2019.2024.07.016
摘要:目的 分析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参数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对前列腺癌分化程度的鉴别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1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48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在治疗前行DCE-MRI检查及血清PSA水平检测。根据Gleason评分将前列腺癌患者分为低分化组(评分≥8分)和中高分化组(评分<8分),比较两组患者DCE-MRI参数[速率常数(Kep)、转运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和血清PSA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CE-MRI参数联合血清PSA水平对前列腺癌分化程度的鉴别价值。结果 低分化组Kep、Ktrans及Ve和血清PSA水平均高于中高分化组(P<0.05);DCE-MRI参数联合鉴别的灵敏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85.00%、67.05%、0.793;DCE-MRI参数和血清PSA水平联合鉴别的灵敏度、特异度、AUC分别为80.00%、88.64%、0.872。结论 低分化前列腺癌相较于中高分化前列腺癌Kep、Ktrans、Ve和血清PSA水平更高,且上述指标联合鉴别效能良好,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2024(7):90-93. DOI: 10.19338/j.issn.1672-2019.2024.07.017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大叶性肺炎支气管黏液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并分析上述因素的预测效能,旨在为早期识别预后不良人群及防治工作提供更多参考。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1年7月至2023年5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诊治儿童大叶性肺炎患儿共78例,根据是否形成支气管黏液栓分为形成组(19例)和未形成组(59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法分析儿童大叶性肺炎支气管黏液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进一步评估上述独立危险因素用于儿童大叶性肺炎支气管黏液栓形成的风险预测临床效能。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发热时间、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水平、降钙素原水平、D-二聚体水平、乳酸脱氢酶水平、CD4+与CD8+ T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合并细菌感染情况及合并EB病毒感染情况均可能与儿童大叶性肺炎支气管黏液栓形成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乳酸脱氢酶和高CD4+与CD8+ T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均是儿童大叶性肺炎支气管黏液栓形成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乳酸脱氢酶和CD4+与CD8+ T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均可用于儿童大叶性肺炎支气管黏液栓形成风险预测,同时二者联合预测效能优于单一使用(P<0.05)。结论 儿童大叶性肺炎支气管黏液栓形成与乳酸脱氢酶和CD4+与CD8+ T淋巴细胞计数比值独立相关;而两者联合可更准确地预测儿童大叶性肺炎支气管黏液栓形成的风险。
2024(7):94-97. DOI: 10.19338/j.issn.1672-2019.2024.07.018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宫颈球囊扩张器对妊娠中晚期引产孕妇宫颈成熟程度及阴道分娩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南阳市卧龙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9例采用催产素引产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南阳市卧龙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32例使用宫颈球囊扩充器进行促宫颈成熟的孕妇作为试验组,其中又将孕20~28周放弃妊娠的患者划分为试验A组,将孕37~42周的正常妊娠患者划分为试验B组;试验B组中又将6 h后即拔除水囊的患者划分为B1组,将12 h后拔除水囊的患者划分为B2组。对于试验A组患者在12 h内不进行干预,等待其自然脱落,对于12 h后仍然没有临产的患者进行水囊拔除并且采用宫颈Bishop评分进行评估,分析患者的妊娠结局。对于试验B组患者则分别在B1和B2组患者拔除水囊后进行宫颈评分,并分析其妊娠结局。结果 试验组患者有23例因为各种原因转手术,对照组患者中有19例患者需要进行剖宫产手术;B1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待产时间以及产程时间均显著高于B2组患者(均P<0.05)。对照组患者待产时间和产程时间、住院时间等均显著长于试验B组患者(
2024(7):98-102. DOI: 10.19338/j.issn.1672-2019.2024.07.019
摘要: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后路植骨联合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对脊柱侧弯患者炎症-应激因子、腰椎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南阳信臣中医院收治的60例脊柱侧弯患者,电脑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联合组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后路植骨联合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疼痛模拟VAS评分、应激因子[血清肌酸激酶(CK)、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水平]、腰椎功能[胸腰段后凸角(TLK)、胸椎后凸角(TK)、腰椎前凸角(LL)]。结果 联合组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ODI、VAS评分明显降低,其中联合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 d Cor、NE、CK水平显著升高,其中联合组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两周TLK、TK、LL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技术辅助后路植骨联合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在治疗脊柱侧弯患者中,能改善腰椎功能、减轻应激反应、提高生活质量,但手术时间较长。
2024(7):103-106. DOI: 10.19338/j.issn.1672-2019.2024.07.020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戈舍瑞林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及对血清生长因子、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乳山市中医院收治的7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安宫黄体酮)与观察组(戈舍瑞林联合安宫黄体酮)各38例,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上皮中性粒细胞激活肽78(ENA-7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戈舍瑞林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提高疗效,促进患者性激素、炎症指标改善,也能调节血清生长因子、肿瘤标志物水平,值得推广。
2024(7):107-110. DOI: 10.19338/j.issn.1672-2019.2024.07.021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应用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三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和观察组(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各48例,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1 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短(P<0.05);术后观察组皮质醇(Cor)、醛固酮(ALD)、肾上腺素(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CA125)及细胞角质蛋白21-1片段(Cyfra21-1)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手术治疗中采用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有确切效果,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应激反应程度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值得推广。
2024(7):111-114. DOI: 10.19338/j.issn.1672-2019.2024.07.022
摘要: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希望水平与恐惧疾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收治的10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Herth希望量表(HHI)、疾病进展恐惧简化量表(FoP-Q-SF)对所有患者进行调查;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希望水平与恐惧疾病进展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非小细胞肺癌希望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希望水平总分(26.71±4.25)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恐惧疾病进展总分(38.59±4.25)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希望水平总分和各维度评分与恐惧疾病进展总分和各维度评分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希望水平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恐惧疾病进展水平、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均是非小细胞癌患者希望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希望水平与恐惧疾病进展呈负相关关系,且希望水平受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因素影响,临床应予以重视,制定科学干预措施。
2024(7):115-118. DOI: 10.19338/j.issn.1672-2019.2024.07.023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肾盂肾炎患者中段尿病原菌检测及与血清几丁质酶3样蛋白1(YKL-40)、降钙素原(PCT)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至2022年10月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将其作为急性肾盂肾炎组,另选择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70例健康体检者,将其作为健康对照组。将急性肾盂肾炎组中的所有患者按照发病次数分为初次发作组(44例)和多次发作组(20例)。将健康对照组研究对象与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各项血清指标进行对比,将初次发作组和多次发作组患者各项血清指标进行对比,将初次发作型和多次发作型患者中段尿病原菌分布情况进行对比,对比革兰阴性菌组和革兰阳性组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各项血清指标,采用Pearson软件分析不同病原菌感染急性肾盂肾炎患者血清YKL-40、PCT与胱抑素C (CysC)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相较于健康对照组,急性肾盂肾炎组患者血清YKL-40、PCT、CysC水平更高(均P<0.05);64例急性肾盂肾炎组患者中有40例病原菌培养阳性,其中初次发作组22例,多次发作组18例;共培养出43株病原菌,其中初次发作组22株,多次发作组21株,两组患者均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相较于革兰阴性菌组,革兰阳性菌组患者血清YKL-40、PCT、CysC水平更低(均P<0.05);不同感染类型患者血清YKL-40、PCT水平与CysC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急性肾盂肾炎患者血清PCT、YKL-40水平异常升高,且相较于革兰阳性菌组患者,感染革兰阴性菌患者上述指标水平较高,不同感染类型患者血清YKL-40与PCT水平呈正相关,临床可结合血清YKL-40与PCT水平及感染情况对患者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2024(7):119-121. DOI: 10.19338/j.issn.1672-2019.2024.07.024
摘要:目的 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进行PVC吸痰管开放吸痰和密闭式吸痰,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郑州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ICU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按照1∶1比例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吸痰的方法,观察组采用密闭式吸痰的方法,分析其影响。结果 两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吸痰情况、临床相关指标、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较为理想(P<0.05)。结论 密闭式吸痰装置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性及吸痰情况,减少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稳定临床各项指标状态。
2024(7):122-124. DOI: 10.19338/j.issn.1672-2019.2024.07.025
摘要:目的 探讨运动疗法下的预康复干预对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心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21年3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72例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运动疗法下的预康复干预,比较分析两组干预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心功能改善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75.00%(P<0.05)。干预前两组Barthel指数、6分钟步行试验(6M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Barthel指数、6MWT均有提升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56%,低于对照组25.00%(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7.22%,高于对照组80.56%(P<0.05)。结论 运动疗法下的预康复干预应用在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中有助于改善心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升护理满意度。
2024(7):125-128. DOI: 10.19338/j.issn.1672-2019.2024.07.026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血红蛋白(Hb)浓度与血压和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体检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Hb浓度男女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的水平以及高血压发病率。使用逻辑回归分析比较不同Hb浓度人群患高血压的风险。结果 男性的平均Hb浓度为(153.05±16.27)g/L,女性为(128.88±15.68)g/L。研究人群中男性的体重指数、Hb浓度、平均SBP和DBP、空腹血糖、肌酐、估算肾小球过滤率(eGFR)、糖尿病患病率和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女性(P<0.05)。男性Hb浓度大于130 g/L时,随着Hb浓度的增加,SBP和DBP持续上升,高血压发病率增高。女性也有类似的模式,Hb浓度大于110 g/L时,随着Hb浓度的增加,SBP和DBP持续上升,高血压发病率增高。在多重逻辑回归分析中,在对年龄、体重指数进行调整后,Hb浓度与高血压显著相关。与Hb浓度为130~140 g/L的男性相比,在Hb浓度为150~160 g/L,160~170 g/L和≥170 g/L的男性受试者中,患高血压的O^R值分别为1.56(95%CI:1.12~2.32)、2.21(95%CI:1.78~3.42)和2.46(95%CI:1.89~3.98)。与Hb浓度为110~120 g/L的女性相比,在Hb浓度为140~150 g/L和≥150 g/L的女性受试者中,患高血压的O^R值分别为1.46(95%CI:1.09~1.89)、2.11(95%CI:1.28~3.21)。结论 男性Hb浓度≥130 g/L和女性Hb浓度≥110 g/L时,随Hb浓度增加,SBP和DBP增高,且患高血压的风险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