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9.
摘要: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FGFR3基因在人肿瘤组织内基因及蛋白表达,探究其对肿瘤临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利用TIMER2和GEPIA2数据库分析FGFR3基因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和预后情况;利用cBioPortal数据库和R包分析FGFR3基因变异数据;利用TIME2分析FGFR3表达与肿瘤细胞免疫浸润之间的关系;使用STRING,GEPIA2,Veen网站和R包进行FGFR3相关基因富集分析。结果 FGFR3在绝大多数肿瘤中高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肺腺癌等肿瘤的临床分期呈正相关。FGFR3最主要的变异类型是错义突变,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突变频率最高,FGFR3突变与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差有关,FGFR3扩增与肾上腺皮质癌、子宫癌肉瘤患者预后差有关。在结肠癌、睾丸癌等肿瘤中FGFR3表达与癌相关成纤维细胞的浸润呈负相关。FGFR3可能通过“MAPK信号通路”和“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结论 FGFR3表达与临床预后、基因突变、肿瘤细胞免疫浸润间存在相关性。FGFR3可能成为肺腺癌、子宫癌肉瘤、结肠癌、肝癌等肿瘤的新的预后标志物及诊疗的潜在靶点,并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多种肿瘤的免疫反应。
2023(05):10-14.
摘要:目的 探讨去金属伪影序列(WARP)在腰椎金属植入物术后磁共振成像的临床价值。方法 比较1.5T MRI syngo扫描仪上WARP序列和常规快速自旋回波(TSE)序列在纳入研究标准的39例腰椎金属植入物术后患者的金属植入物伪影面积、各序列图像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 与常规TSE序列相比,WARP序列的金属伪影的面积减少28%~34%,图像质量评分更高;同序列评分中,T_1加权像(T_1WI)>T_2加权象(T_2WI)>短时翻转恢复序列(STIR),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ARP序列可有效降低金属植入物的伪影,更清晰显示金属植入物周围解剖细节,有助于腰椎金属植入物术后患者的随访。
2023(05):15-19.
摘要:目的 分析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南省开封市中心医院自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经病理确诊的64例前列腺癌和1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80例前列腺患者术前均行多模态3.0T MRI检查(A模态为MRI常规平扫;B模态为MRI常规平扫+弥散加权成像;C模态为MRI常规平扫+弥散加权成像+MRI动态增强扫描)。比较三种模态对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诊断的价值并计算出三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MRI预测曲线下面积(AUC),评价三种模态MRI检查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及诊断效能。结果 三种模态对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诊断都有价值(P<0.05)。三种模态对前列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MRI预测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A模态,敏感性78.1%、特异性50.0%、准确度72.5%、阳性预测值0.862、阴性预测值0.364、AUC (95%CI)为0.641 (0.504~0.777);B模态,敏感性87.5%、特异性62.7%、准确度为82.5%、阳性预测值为0.903、阴性预测值为0.556、AUC (95%CI)为0.750 (0.621~0.879);C模态,敏感性96.8%,特异性93.7%,准确度为96.3%、阳性预测值为0.984、阴性预测值为0.882、AUC (95%CI)为0.953(0.888~1.000),C模态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一致性最高。结论 多模态MRI (C模态)检查在前列腺癌诊断中有较高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2023(05):20-24.
摘要:目的 观察心肌声学造影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介入术后的心肌微灌注情况,探讨其对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心血管内科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诊断为STEMI且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58例患者。在介入术后48 h完成心肌声学造影,观察心肌微灌注情况,并记录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心肌灌注评分指数(PSI)、左室壁运动得分指数(WMSI)。对所有患者出院后进行1年的电话随访,根据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分为MACE组和非MACE组,比较两组的超声指标。结果 (1)所有患者完成1年随访,22例发生MACE,其中2例院外死亡,5例再次心肌梗死,5例心力衰竭,10例反复心绞痛。36例未发生MACE。(2)与非MACE组相比,MACE组患者PSI、LVESV、LVIDd、WMSI更高,而LVEF则较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WMSI、PSI与MACE发生呈正相关,LVEF、A、β为负相关;(4)PSI可以作为STEMI急诊介入术后MACE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CE可以清晰显示心内膜结构及室壁运动情况,能够较精确地评估STEMI术后心肌微灌注情况,PSI能独立预测STMEI患者急诊介入术后MACE事件。
2023(05):25-29.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测量膈肌增厚率和位移-时间指数(E-T指数)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本研究选取十堰市太和医院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重症医学科(ICU)内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对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床旁超声检查,收集自主呼吸试验(SBT)进行30 min时的超声数据:(1)膈肌增厚率(DTF);(2)膈肌E-T指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膈肌超声指标预测撤机成功的最佳阈值。结果 研究共纳入患者60例,其中撤机成功组42例,撤机失败组18例。成功组与失败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Ⅱ评分(APACHEⅡ评分)以及是否行手术治疗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成功组的患者撤机前机械通气时间低于失败组(P<0.05)。在SBT进行30 min时,撤机成功组的DTF及E-T指数均高于失败组(P<0.05)。以DTF≥32.5%为最佳界值预测撤机成功,其敏感性71.4%,特异性83.3%,曲线下面积(AUC) 0.824。以E-T指数≥0.99 cm·s为最佳界值预测撤机成功,为其敏感性76.2%,特异性77.8%,AUC 0.807。结论 超声评估膈肌收缩能力和做功可较准确预测撤机结局。
2023(05):30-35.
摘要:目的 探讨伴中度危险因素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预后影响因素及治疗方案选择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伴中度危险因素早期宫颈癌患者共162例临床资料,分析复发转移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评价患者术后预后独立影响因素,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和危险因素亚组生存获益。结果 (1)162例患者中出现复发转移32例,其中伴1个和2~3个危险因素患者分别为15例,17例;(2)伴2~3个危险因素患者肿瘤直径≥4 cm和同步放化疗比例均显著高于伴1个危险因素患者(P<0.05);(3)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证实,肿瘤直径和治疗方案是伴中度危险因素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无进展生存时间独立影响因素(P<0.05);危险因素数量和治疗方案是伴中度危险因素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总生存时间独立影响因素(P<0.05);(4)5年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79.01%,84.57%。化疗组、放疗组及同步放化疗组5年无进展生存率高于随访观察组(P<0.05)。放疗组和同步放化疗组5年总生存率均高于随访观察组(P<0.05);放疗和同步放化疗组5年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高于化疗组(P<0.05);(5)伴1个危险因素人群化疗组5年无进展生存率显著高于随访观察组(P<0.05);放疗组和同步放化疗组5年无进展生存率/总生存率高于随访观察组、化疗组(P<0.05);(6)伴2~3个危险因素人群同步放化疗组5年无进展生存率高于化疗组(P<0.05);同步放化疗组5年无进展生存率/总生存率均高于放疗组(P<0.05)。结论 伴中度危险因素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与肿瘤直径、危险因素数量及治疗方案有关;其中对于伴2~3个中度危险因素者采用同步放化疗更有助于改善临床预后。
2023(05):36-40.
摘要:目的 分析成人心梗后左心室室壁瘤(LVA)的MR影像学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胸科医院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27例心梗后左室室壁瘤患者的MR影像表现,分析总结MR心脏增强对心梗后室壁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27例中真性LVA 20例,假性LVA 7例;MR诊断真、假室壁瘤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均明显高于彩超及DSA检查,附壁血栓及矛盾运动区域检出率同样高于彩超及DSA检查(P<0.05)。MR心脏增强检查还能精确判断早期室壁瘤局部残存活性心肌范围及损害程度。结论 MR心脏增强检查诊断室壁瘤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其特异性影像学表现是其它检查所不具备的,对于急性期室壁瘤临床血管再活化及恢复微循环治疗前评估存活心肌及了解病变范围,提供可靠的证据。
2023(05):41-45.
摘要:目的 探讨创伤性脑出血患者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变化与不同血肿周围水肿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十堰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内141例外伤性脑出血患者为病例组,正常组选取同一时间段门诊健康检查者100例,病例组脑出血患者发病后第6 h、24 h、3 d、7 d行头颅CT检查,并通过3D-Slicer软件进行计算血肿周围水肿体积;检测并计算出各时间段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数值;对照组仅检测NLR值。分析比较轻、中、重度三组不同周围水肿程度在各个时期的NLR;用Spearman法分析NLR水平与周围水肿程度的关系;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NLR水平与脑水肿程度对创伤性脑出血预后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病例组NLR数值在各时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NLR数值在6 h至3 d明显升高,3~7 d呈下降趋势(P<0.05)。三组不同程度血肿周围水肿患者的NLR数值在6 h、24 h、3 d之间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在3 d、7 d内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但三组NLR变化趋势并无差别(P>0.05);不同水肿组之间NLR数值比较存在差异(P<0.05),血肿周围水肿程度越高,NLR数值越高;各组在不同时期的NLR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的NLR值在6 h、24 h、3 d、7 d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随着NLR值的变化,其水肿程度有正性相关性改变。Logistics分析结果显示:创伤性脑出血后中、重度血肿周围水肿和脑出血发病后3 d时的NLR为创伤性脑出血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创伤性脑出血患者发病后6 h至3 d内NLR逐渐升高,3~7 d逐渐降低;NLR和血肿周围水肿存在相关性,临床上可利用NLR指标和创伤性脑出血后血肿周围水肿程度对患者预后做判断。
2023(05):46-50.
摘要:目的 研究胆红素血脂综合指数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300例ACI患者,根据颈部血管超声结果将其分为内膜正常组52例、内膜增厚组68例和斑块组180例;将斑块组分为稳定斑块组73例和易损斑块组107例。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生化指标。计算胆红素血脂综合指数1[TC/(HDL-C+TBIL)]、胆红素血脂综合指数2 [LDL-C/(HDL-C+TBIL)]。比较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和斑块组间的一般临床资料和各项指标;稳定斑块组和易损斑块组间的一般临床资料和各项指标进行比较;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ACI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胆红素血脂综合指数对ACI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的预测价值。结果 斑块组胆红素血脂综合指数1、指数2均高于内膜正常组和内膜增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易损斑块组胆红素血脂综合指数1、指数2高于稳定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红素血脂综合指数1、指数2可作为ACI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胆红素血脂综合指数1曲线下面积(AUC)为0.704(95%CI:0.624~0.784, P=0.000)、敏感度分别为0.748,特异度为0.603。胆红素血脂综合指数2曲线下面积(AUC)为0.715(95%CI:0.641~0.790, P=0.000),敏感度为0.748,特异度为0.616。结论 胆红素血脂综合指数与ACI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程度呈正相关;胆红素血脂综合指数是ACI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胆红素血脂综合指数对ACI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形成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2023(05):51-54.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克拉拉细胞蛋白16 (CC16)及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联合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诊断及死亡风险预测临床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邯郸市第一医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收治ARDS患者107例和非ARDS患者110例,并根据ARDS患者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分组,其中死亡组40例,存活组67例;分析一般资料、血清CC16及可溶性RAGE水平,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两种生物标志物指标单用及联用于ARDS诊断及死亡风险预测效能。结果 ARDS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期间死亡率、血清CC16及可溶性RAGE水平分别为(16.01±3.65) d,37.38%(40/107),(45.84±9.35) mg/L,(2 785.35±310.22) pg/L,均高于存活组[(12.94±3.02) d,10.00%(11/110),(31.80±7.38) mg/L,(2 261.33±160.21) pg/L](P<0.05);ARDS住院期间死亡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血清CC16及可溶性RAGE水平分别为(24.09±3.43)分,(43.39±10.66) mg/L,(2 659.07±249.13) pg/L,均高于存活组[(19.82±2.74)分,(31.01±8.50) mg/L,(2 283.89±208.42) pg/L](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C16联合可溶性RAGE用于ARDS诊断及死亡风险预测临床效能优于两者单用(P<0.05)。结论 血清CC16及可溶性RAGE均可辅助用于ARDS诊断及死亡风险预测,且两者联合效能更佳。
2023(05):55-60.
摘要:目的 探讨郑州市女性生殖道微生态感染情况、宫颈癌初筛及宫颈病变发病率情况,分析趋势变化,为制定宫颈癌筛查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至2021年郑州市30~64岁女性行常规妇科检查、宫颈脱落细胞学涂片巴氏染色及阴道镜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卡方检验对比分析组间差异。结果 四年来郑州市女性下生殖道感染总阳性率为79.21%,市区每年总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而郊区明显升高;宫颈炎发病率最高(52.69%),再依次是细菌性阴道病(17.33%)、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6.67%)和滴虫性阴道炎(2.50%),郊区发病率升高并逐渐高于市区(P<0.001)。宫颈细胞学初筛总阳性率为4.55%,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阳性率最高为3.52%,再依次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 0.62%、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ASC-H) 0.19%、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及以上0.18%,鳞状细胞癌及不典型腺上皮细胞(AGC)及以上0.03%,且郊区明显高于市区(P<0.001)。宫颈活检上皮内病变和癌总发病率为41.64%,低级别病变28.20%,高级别病变12.43%,原位腺癌0.61%,微小浸润癌0.39%,浸润癌0.65%,早诊率高达95.42%,每年市区呈下降趋势,郊区呈升高趋势,每年各级病变郊区均显著高于市区(P<0.001)。结论 宫颈癌筛查显著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和早诊率,而郊区发病率逐渐升高,需加强郊区宫颈癌防治各项措施。
2023(05):61-64.
摘要: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是肝硬化门脉高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治疗手段,该文就近年来TIPS在肝硬化门脉高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进展(包括适应症的把握、支架选择及疗效评价等方面)进行综述。
2023(05):65-68.
摘要: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2019) Delta毒株患者合并肝损伤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21年11月至12月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定点收治医院确诊的Delta毒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79例患者。按照肝功能状态及年龄,将病例分为肝功能异常组(n=16)和肝功能正常组(n=63)、儿童组(n=50)和成人组(n=29),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乳酸脱氢酶(LDH)、白细胞、C-反应蛋白(CRP)、淋巴细胞计数、总T淋巴细胞计数、辅助/诱导T淋巴细胞计数(CD4+T)、白介素6 (IL-6)、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酐(Cr)及Delta毒株核酸Ct值等水平,两组计量资料比较,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非参数检验(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检验。总结分析COVID-2019 Delta毒株合并肝损伤的原因及特征。结果 与肝功能正常组相比,肝功能异常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总T淋巴细胞计数均显著减少(P<0.05);儿童组肝功能异常率明显低于成人组(P<0.05),但儿童组肝功能指标LDH则高于成人组(P<0.05);各组间患者鼻咽拭子SARS-CoV-2 Delta毒株核酸C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VID-2019 Delta毒株感染患者在各年龄段均会出现不同程度肝损伤,其中淋巴细胞及T淋巴细胞计数减少与肝损伤发生密切相关,在轻型及普通型患者中儿童组肝功能异常率低于成人组,肝功能指标LDH水平可作为评估儿童早期肝损伤的重要依据。
2023(05):69-72.
摘要:目的 探讨柚类黄酮对醋酸铅致小鼠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36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和柚类黄酮干预组(低、中、高剂量分别为100、200、400 mg/mL)。给药4周,计算肝、肾系数,检测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肝脏系数和肾脏系数升高(P<0.05),SOD活性降低(P<0.05),MDA含量升高(P<0.05),铅中毒造模成功。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黄酮化合物低剂量组(100 mg/mL)肾脏系数降低(P<0.05),小鼠血清SOD含量的升幅与MDA的降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黄酮化合物中剂量组(200 mg/mL)肝脏系数与肾脏系数均降低(P<0.05),且SOD活性提高(P<0.05),MDA含量降低(P<0.05);黄酮化合物高剂量组(400 mg/mL)肾脏系数降低(P<0.05),小鼠血清SOD含量略提高,MDA含量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柚类黄酮可有效减轻醋酸铅对小鼠机体的损伤,但存在最优剂量。
2023(05):73-77.
摘要:目的 探讨牙周病患者前牙拔除后种植体不同植入时机对手术结局、美学效果及稳定性的影响,为临床对该类患者修复时机的选择提供借鉴。方法 对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种植体植入修复前牙的71例(86颗种植体)牙周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种植体植入时机不同将其分为即刻种植组(拔牙后6 h内)、早期种植组(拔牙后6 h后7 d内)和延期种植组(拔牙后7 d后) 3组。修复后随访3年,比较3组种植体种植成功率、牙周探诊深度、红色美学(PES)评分、骨吸收量等参数。结果 本研究71例研究对象共种植86颗种植体,其中即刻种植组25例(29颗),早期种植组22例(27颗),延期种植组24例(30颗),种植成功79颗,总种植成功率为91.86%;其中即刻种植组种植成功率为93.10%(27/29),早期种植组为92.59%(25/27),延期种植组为90.00%(27/3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37, P=0.185)。3组种植体植入时、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牙周探诊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种植体植入时PES评分、骨吸收量,组间对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时即刻种植组PES评分均高于早期种植组和延期种植组(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即刻种植组骨吸收量低于早期种植组和延期种植组(P<0.05),术后24个月、36个月时3组间骨吸收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种植体即刻植入与择期植入对种植成功率与牙周探诊深度影响不大,但即刻植入可减少手术次数,减轻组织损伤程度,降低早期骨吸收量,提升植入体长期稳定性和软组织美学效果。
2023(05):78-81.
摘要:目的 研究前列腺液中炎性因子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PSA关系及其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纳入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取同期收治入院的前列腺癌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分别提取两组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炎性因子与PSA表达水平检测,对比组间检测结果差异,并分析炎性因子与PSA关系以及二者在前列腺癌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检测结果显示,研究组的白介素-6 (IL-6)、白介素-8 (IL-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 PS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fPSA/tPS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前列腺液中的IL-6、IL-8以及TNF-α与tPSA、fPSA表现呈现为正相关关系,而与fPSA/tPSA表达则呈现为负相关关系(P<0.05);前列腺液炎性因子与fPSA/tPSA联合用于前列腺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明显高于炎性因子单独诊断(P<0.05)。结论 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液当中的炎性因子表达水平与PSA有着明显的相关性,二者联合检验可有效提升前列腺癌的早期确诊率,建议临床推广。
2023(05):82-86.
摘要: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发生脑积水的相关影响因素,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0月平顶山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215例aSA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2周后患者是否发生脑积水分为脑积水组65例、无脑积水组150例。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治疗2周后脑脊液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脑脊液红细胞计数。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aSAH患者发生脑积水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对aSAH患者发生脑积水的预测价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高龄、破入脑室、合并脑内血肿、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HMGB1、NSE、红细胞计数是脑积水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HMGB1、NSE、红细胞计数是脑积水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aSAH患者发生脑积水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4,敏感度86.15%,特异度为81.33%。结论 高龄、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HMGB1、NSE、红细胞计数均是aSAH患者发生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上述因素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以此降低脑积水发生风险。
2023(05):87-90.
摘要:目的 探究老年2型糖尿病(T2DM)胰岛素治疗患者胰岛素抗体(IA)产生情况,并对其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T2DM患者156例,所有患者均使用外源性胰岛素并测定IA,依据IA是否阳性分为IA阳性组和IA阴性组,两组患者均行常规血液生化检查,并收集其临床资料,分析T2DM患者IA的风险因素。结果 156例T2DM患者,依据IA抗体检测结果,IA阳性32例,阳性率20.51%。IA阳性组和IA阴性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尿酸(UA)、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各时间点胰岛素水平及入院前每日胰岛素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治疗患者IA阳性的危险因素分别为糖尿病病程、HDL-C、UA以及空腹胰岛素水平(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病程预测IA阳性的诊断切点为7年(敏感性82.35%,特异性78.46%),HDL-C预测IA阳性诊断切点为1.60 mmol/L (敏感性82.35%,特异性80.00%);UA预测IA阳性诊断切点为369.89μmol/L (敏感性52.90%,特异性95.40%);空腹胰岛素预测IA阳性诊断切点为18.44 mIU/L (敏感性70.59%,特异性89.23%)。结论 糖尿病病程、HDL-C、UA以及空腹胰岛素水平均可作为老年T2DM胰岛素治疗患者IA阳性的预测指标。
2023(05):91-94.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替罗非班桥接双抗方案对超溶栓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疗效。方法 选取中国贵航集团三〇二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90例超溶栓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双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双抗方案基础上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24 h、14 d、90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前、治疗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患者(80.0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14 d、90 d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 d观察组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替罗非班桥接双抗方案治疗超溶栓时间窗AIS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2023(05):95-99.
摘要: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WBC)在足月新生儿ABO溶血病(ABO HDN)中的临床特点,为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早期识别提供一些参考依据,并对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科的足月新生儿ABO溶血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入选患儿根据年龄进行分组,分析对比入院后的CRP及WBC值、抗菌药物使用及感染症状发生情况。结果 共有409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纳入研究,按年龄进行分组,其中<6 h龄组57人,6 h~24 h龄组74人,24 h~48 h龄组119人;48 h~72 h龄组78人;>72 h龄组81人。5组患儿CRP异常检出率依次为0、37.8%、24.4%、12.8%、1.2%。5组患儿WBC异常检出率依次为10.5%、21.6%、8.4%、1.3%、0。ABO HDN患儿中CRP或WBC异常者应用抗菌药物组与未用抗菌药物组比较,感染症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O HDN患儿免疫性溶血反应可导致出生早期CRP及WBC异常增高,CRP异常多于生后6 h开始出现,生后72 h恢复正常,WBC异常多发生于生后48 h内,生后48 h恢复正常;ABO溶血病患儿早期出现CRP或WBC异常并非一定是存在感染,可能是溶血反应导致,若无感染症状,可暂不给予抗菌药物。
2023(05):100-104.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LafosseⅠ型肩胛下肌损伤伴冈上肌肌腱损伤患者肩胛下肌修复与否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中国贵航集团三〇二医院临床上收治的LafosseⅠ型肩胛下肌损伤伴冈上肌肌腱损伤患者,分为A、B两组,均给予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复治疗,A组修复肩胛下肌,B组不修复肩胛下肌,比较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Constant-Murley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VAS、ASES、Constant-Murle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下降,ASES、Constant-Murley评分均上升(P<0.05),两组患者组间比较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VAS、ASES、Constant-Murle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两组患者前屈上举、体侧外旋、内旋活动度均提高(P<0.05),两组患者组间比较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前屈上举、体侧外旋、内旋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满意率分别为95.24%、90.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fosseⅠ型肩胛下肌损伤伴冈上肌肌腱损伤患者肩胛下肌修复与否对肩关节功能无显著影响,疗效相当。
2023(05):105-109.
摘要:目的 分析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技术(CNV-seq)在辅助生殖技术(ART)妊娠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中的研究价值。方法 选定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接诊的98例ART妊娠流产患者,采集所有患者流产物100 mg,以CNV-seq技术检测胚胎染色体情况,同时进行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比较CNV-seq检查结果与核型检查结果,分析孕妇既往流产次数、孕周、年龄与染色体异常发生率的关系。结果 98例患者共检出染色体异常70例,染色体异常率为71.43%,以常染色体重排或缺失、45, X染色体异常最为常见,异常率为14.29%。其次是10三体,占12.86%;13三体,占11.43%;47, XYY,占10.00%;21三体,占10.00%;3三体,占8.57%;2三体,占5.71%;22三体,占4.29%;16三体,占2.86%;8三体,占2.86%;47, XXX,占2.86%。染色体异常发生率自然流产次数≥3次者(90.00%)高于自然流产次数<3次者(66.67%)(P<0.05)。孕周≥12周者染色体异常发生率(57.14%)低于孕周<12周者(82.14%)(P<0.05)。染色体异常发生率年龄≥35岁者(82.50%)高于年龄<35岁者(63.79%)(P<0.05)。结论 CNV-seq在ART妊娠流产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明确染色体异常类型,辅助临床对患者遗传学病因作出诊断。且ART妊娠流产多发生于孕早期,随着孕妇年龄增大、流产次数增多,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会明显增高。
2023(05):110-114.
摘要:目的 分析术中冷冻切片与细胞学涂片对卵巢肿瘤的病理诊断。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在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卵巢肿瘤患者95例,均进行术中冷冻切片与细胞学涂片,以石蜡标本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统计术后石蜡切片诊断结果,对比术中冷冻切片、细胞学涂片的检测时间,比较术中冷冻切片、细胞学涂片、术中冷冻切片联合细胞学涂片诊断卵巢肿瘤诊断效能(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及符合率,分析影响联合诊断准确性的单因素及多因素。结果 术中冷冻切片所用时间高于细胞学涂片(P<0.05);在95例卵巢肿瘤患者中,经过金标准石蜡切片诊断显示,58例为良性肿瘤,37例为恶性肿瘤;术中冷冻切片、细胞学涂片准确度、灵敏度均低于联合检测(P<0.05);术中冷冻切片、细胞学涂片、联合检测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诊断卵巢肿瘤符合率为98.95%,高于术中冰冻切片、细胞学涂片(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多病灶等单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是影响联合病理诊断准确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术中冷冻切片诊断卵巢肿瘤的准确性相对略高,细胞学涂片检测所用时间较短,联合检测效能好于单一检测,但其准确性可能受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的影响,对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一定价值。
2023(05):115-118.
摘要:目的 研究脓毒症患者动脉血乳酸(LAC)水平与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SOFA)评分相关性,探讨患者LAC水平联合qSOFA评分对急诊脓毒症患者病预后情况判断的能力。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经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抢救室就诊的脓毒症患者83例,记录每例患者的LAC水平、qSOFA评分分值,比较患者LAC水平,qSOFA评分以及LAC水平联合q SOFA评分。结果 (1)3种评分对28 d内患者死亡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LAC水平联合qSOFA评分敏感度87.57%,特异度79.30%;qSOFA评分敏感度95.80%,特异度35.60%;LAC水平敏感度83.30%,特异度61.00%。(3)LAC水平联合qSOFA评分与qSOFA评分对脓毒症患者预后情况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AC水平对脓毒症患者预后情况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C水平联合qSOFA评分更够快速、准确地预测脓毒症患者的预后情况,可作为对qSOFA评分的补充。
2023(05):119-123.
摘要:目的 探讨培菲康配合四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周口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116例Hp感染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8例)与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给予培菲康配合四联疗法治疗,两组均治疗两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Hp根除率和复发率,治疗前后胃肠激素水平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胃泌素(GAS)、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8 (IL-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观察组以上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菲康配合四联疗法有助于提高Hp感染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Hp根除率,降低复发率,改善胃肠激素水平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2023(05):124-127.
摘要:目的 探讨跳跃式脉管浸润对胃癌TNM分期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伴跳跃式脉管浸润的胃癌一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男,58岁,上腹痛1月余,胃镜示胃角溃疡,病检示腺癌,行胃癌根治术。大体所见胃体小弯侧一溃疡性肿物、大小1.5 cm×1.6 cm。镜下见癌灶由低黏附性癌和管状腺癌组成,癌组织侵至黏膜下层,浆膜下见多处脉管内癌栓,其中一处癌栓穿透淋巴管壁至浆膜下间质内。检出胃周小弯侧淋巴结29枚,5枚见癌转移。临床病理分期:T3N2M0,ⅢA期。术后1年,发现癌组织骨髓转移,随访1.3年,患者一般情况差。结论 跳跃式脉管浸润不参与胃癌TNM分期,但是预后的危险因素。在特殊情况下,当脉管内癌栓穿透脉管壁至间质内,则参与TNM分期,影响预后。
2023(05):132.
摘要:<正>《中国医学工程》杂志(期刊号:ISSN1672-2019/CN11-4983/R),月刊,公开发行,被中国知网、超星“域出版”、维普网、《国家科技学术期刊开放平台》等全文收录。本刊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和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