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5.
摘要:目的 探讨舒洛地特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多种尿蛋白的改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并严格控制饮食,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舒洛地特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个月、4个月尿蛋白、肾功能变化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个月、4个月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24 h 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G)、α1-微球蛋白(α1-MG)及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UMCP-1)水平均逐渐降低,且治疗后同一时间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个月、4个月两组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及尿素氮(BUN)水平均逐渐降低,且治疗后同一时间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50%vs. 10.71%)(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舒洛地特可更明显地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多种尿蛋白水平,改善患者肾功能,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23(02):6-9.
摘要:目的 分析并比较X线、多层螺旋CT和MR检查对脊椎骨折的影像诊断。方法 选取开封市中心医院2016年12月到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分析并比较X线、多层螺旋CT和MR对脊椎骨折的影像诊断。结果 从准确率来看,多层螺旋CT与MR要高于X线;从检出率来看,MR最高;从检出时间来看,MR最长,其次是多层螺旋CT,最后为X线。从总体层面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多层螺旋CT和MR都具有自身的诊断价值,如果要考虑检出率和准确率的话,MR效果更佳,可快速诊断出患者损伤部位,并提供相关的诊断方法。
2023(02):10-16.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与脑白质病变(WML)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9年9月1日至2021年9月1日在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AIS患者,依据纳入标准和排出标准筛选入组患者356例,其中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组296例作为对照组,单纯低FT3水平者60例作为研究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既往病史、血清生化指标及影像学资料。依据Fazekas评分量表评估每名入组患者的WML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比较三组患者各指标的差异。分别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IS患者WML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及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分别匹配对照组和研究组,进一步验证低FT3水平与WML严重程度的因果效应。结果 单纯低FT3水平是重度WML的独立危险因素,但两者之间的因果效应不显著。结论 FT3水平的测定一定程度上可以预估AIS患者WML严重程度,对于高龄、患有脑血管病史及高血压病史的AIS患者,其体内FT3水平的下降提示WML更严重。
2023(02):17-21.
摘要:目的 探讨经改良粘接固位在种植义齿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治疗的单颗后牙种植病例116例进行临床研究,根据采用的冠固位方法分为改良组58例(改良粘接固位法)和传统组58例(采用传统粘接固位方式进行固定)。分析两组种植体周围骨吸收情况、牙周健康指标、种植体存留情况、龈沟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的差异。结果 在种植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种植体改良菌斑指数(mPLI)、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SBI)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后2年复查,改良组的种植体mPLI、mSBI分级优于传统组(P<0.05)。在种植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牙龈探诊深度(P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后2年复查,改良组的牙龈PD小于传统组(P<0.05)。在种植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程度、龈沟液中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后2年复查,改良组的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程度、龈沟液中TNF-α水平小于传统组(P<0.05)。种植后2年复查,改良组的种植体存留率100%(58/58)与传统组的96.55%(58/5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种植义齿修复中应用冠固位方法采用改良粘接固位法与传统粘接固位的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是前者可更有效地减轻牙周损害及牙龈炎症反应,同时减少种植体周围骨吸收。
陈瑞;杨棋;郭振鹏;赵晓林;张洋;沈天宇;向治成;祝昊;尚晖;
2023(02):22-29.
摘要:目的 探讨多因素分析经皮椎体成形(PVP)术后早期胸腰背部疼痛缓解不满意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十堰市太和医院2019年7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958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的基本资料,以分析PVP术后患者疗效不佳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VP术后胸腰背部疼痛症状缓解不满意的影响因素。结果 68例患者术后1月内随访主诉胸腰背部疼痛缓解不满意,总的发生率为7.1%(68/958)。单因素变量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术前骨密度(BMD)、手术时机、骨折椎体压缩程度、骨折椎体数量、骨水泥弥散情况、骨水泥注入量、胸腰背部筋膜损伤、抑郁症、脊柱退变性疾病、脊柱矢状面平衡状态与PVP术后胸腰背部疼痛改善不佳相关。结论 术前低BMD值、丧失最佳手术时机、骨折椎体压缩程度高、合并胸腰背部筋膜损伤、多节段椎体骨折、骨水泥注入量不足、骨水泥弥散不满意、合并抑郁症、合并脊柱退变性疾病、脊柱矢状面失衡状态是OVCF患者PVP术后疗效不佳的高危因素。
2023(02):30-34.
摘要:目的 探讨C-TIRADS分类系统和Kwak TIRADS分类系统对甲状腺4类结节的诊断效能。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孝感市中心医院行甲状腺超声检查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单复数进行分组,单数组使用C-TIRADS分类系统(C-TIRADS组)、复数组使用2011版Kwak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Kwak TIRADS组)评估。最终选取有病理结果的C-TIRADS组患者221例、Kwak TIRADS组患者234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灵敏性和特异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比较两种分类系统对4类结节的诊断效能。结果 C-TIRADS及Kwak TIRADS分类系统对鉴别甲状腺4类结节良恶性的最佳诊断截断值均为4B。C-TIRADS、Kwak TIRADS的AUC值分别为0.85 (95%CI:0.80~0.90)、0.76 (95%CI:0.70~0.83)。C-TIRADS、Kwak TITADS对4类结节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83.60%、95.02%,特异度分别为87.90%、72.1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9.05%、82.79%,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80%、72.52%;准确率分别为84.00%、86.80%。结论 C-TIRADS对甲状腺4类结节良恶性的最佳截断值为4B,且较Kwak TITADS分类系统对甲状腺4类结节有更高的诊断效能。
2023(02):35-38.
摘要:目的 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和预后营养指数(PNI)联合评分与肝癌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生存期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十堰市太和医院95例接受TACE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计算并分析其PLR和PNI的联合评分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危险因素。分析不同PLR-PNI联合评分患者术后生存期差异。结果 生存分析显示PLR-PNI联合评分0、1、2分患者的生存率分别为48.7%、26.0%和14.7%(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AFP水平、肿瘤直径、血管侵犯、BCLC分期,PLR-PNI评分是影响TACE术后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患者PLR和PNI联合评分可用于评估肝癌患者经TACE治疗生存期,评分越低的患者生存率越高。
2023(02):39-44.
摘要:目的 通过对比机器人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及术者主观感受情况,评估机器人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优势。方法 收集2020年9月至2022年2月十堰市太和医院收治的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3例行机器人结直肠癌根治术(机器人组),48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组)。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病理特征和手术医师主观感受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两组手术时间、手术费用及住院总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首次进流质饮食、排气、下床及住院时间,术后拔胃管、拔引流管、拔尿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及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感受方面,共挑选出176份调查表,机器人组86份(主刀医师、第一助手分别有43份)、腹腔镜组90份(主刀医师、第一助手分别有45份)。两组主刀医师的视野、视角操控协调度、双眼聚焦差异度、视觉纵深感、空间定向感、机体疲劳度评分比较:(4.81±0.39)分vs.(4.10±0.31)分、(4.79±0.41)分vs.(4.23±0.43)分、(4.86±0.35)分vs.(4.10±0.43)分、(4.84±0.37)分vs.(4.15±0.46)分、(4.88±0.32)分vs.(4.04±0.54)分(P<0.05),在像素稳定性、颜色分辨率及双眼疲劳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一助手的双眼聚焦差异度、视觉纵深感、空间定向感、机体疲劳度评分比较:(4.79±0.41)分vs.(4.35±0.48)分、(4.88±0.32)分vs.(4.27±0.45)分、(4.90±0.30)分vs.(4.17±0.38)分、(4.95±0.21)分vs.(4.33±0.48)分(P<0.05),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芬奇机器人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相当,降低了术者机体疲劳度,在双眼聚焦差异度、视觉纵深感及空间定向感等方面更具优势,但手术费用较高。
2023(02):45-50.
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 (IL-6)、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CDl4-ST,Presepsin)、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对脓毒症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信阳市中心医院2022年1月至2022年4月就诊的脓毒症患者180例作为脓毒症组,同期年龄、性别2∶1配对的非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90例患者设为非SIRS组,健康体检者90名设为对照组,脓毒症组和感染组患者均于就诊即刻检测PCT、IL-6、Presepsin、CRP水平,对照组于体检当天检测PCT、IL-6、Presepsin、CRP水平。根据脓毒症组28 d预后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各组PCT、IL-6、Presepsin、CRP水平,分析PCT、IL-6、Presepsin、CRP联合检测对脓毒症诊断及预后的价值。结果 对照组、非SIRS组、脓毒症组血清PCT、IL-6、Presepsin、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脓毒症组血清PCT、IL-6、Presepsin、CRP水平高于非SIRS组、对照组;非SIRS组血清PCT、IL-6、Presepsin、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28 d死亡43例,死亡率23.89%;存活137例,存活率76.11%。死亡组血清PCT、IL-6、Presepsin、CRP水平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IL-6、Presepsin、CRP的Cut-off为3.63 ng/mL、19.67 pg/mL、675.40 pg/mL、60.81 mg/L时,Youden最高,AUC分别为0.572、0.603、0.714、0.516。Presepsin诊断脓毒症的敏感度最高,为82.77%,IL-6其次,为70.55%,PCT、CRP分别为63.33%、54.44%。血清PCT、 IL-6、 Presepsin、 CRP的Cut-off为11.79ng/mL、 30.15pg/mL、 1062.81pg/mL、 79.28mg/L时,Youden最高,AUC分别为0.528、0.585、0.746、0.397。Presepsin的敏感度最高,为81.40%,IL-6其次,为67.44%,PCT、CRP分别为60.47%、48.84%。各指标诊断脓毒症的kappa如下:Presepsin=0.597,一致性一般;CRP=0.386,一致性差;PCT=0.494,一致性一般;IL-6=0.425,一致性差;联合检测以其中任一指标阳性则为阳性,诊断脓毒症的kappa=0.841,一致性很好。各指标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kappa如下:Presepsin=0.451,一致性一般;CRP=0.372,一致性差;PCT=0.407,一致性差;IL-6=0.416,一致性差;联合检测以其中任一指标阳性则为阳性,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的kappa=0.954,一致性很好。结论 PCT、IL-6、Presepsin、CRP水平对脓毒症诊断和预后有一定的价值,联合检测可提高准确性。
2023(02):51-58.
摘要:CRISPR/Cas9作为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能在分子水平上修改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广泛应用于基因功能研究、模型构建以及基因治疗等领域,具有编辑效率高、操作简单、成本低、识别位点多样化等优点。遗传性心脏疾病是指通过基因显性遗传给下一代形成的心脏病,一直是与人类疾病相关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本文就CRISPR/Cas9技术的发展历程、组成原理以及在遗传性心脏病的建模和治疗做详细阐述,并对CRISPR/Cas9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预见。
2023(02):59-63.
摘要:目的 探讨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应用锥形束CT (CBCT)介导超声骨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山东省慢性病医院及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患者9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患者给予凿骨劈冠法治疗,观察组患者给CBCT介导超声骨刀。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术后生活质量采用术后症状严重程度(postoperative symptom severity, PoSSe)量表评价,术后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评估,检查龈沟液五聚素3 (pentraxin 3, PTX3)、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 MPO)及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s E2, PGE2)水平。结果 观察组拔牙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 VAS评分分别为(18.83±5.56) min、(4.65±0.43) mL和(3.02±0.9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 d时PoSS量表中,肿胀评分、日常生活评分及总分分别为(2.20±0.68)分、(1.61±0.30)分和(17.31±1.87)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 d时龈沟液PTX3、MPO及PGE2分别为(2.51±0.85)μg/L、(2.40±0.82) IU/mg和(110.03±18.15) pg/mg,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5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应用CBCT介导超声骨刀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具有拔牙时间短、炎症反应轻等优点。
2023(02):64-67.
摘要:目的 探光动力结合点阵激光疗法对治疗尖锐湿疣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2月间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尖锐湿疣患者15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9例。对照组单纯使用二氧化碳激光进行治疗,观察组联合光动力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 在经过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7.34%高于对照组的64.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周、2周、3周、8周以及12周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复发率为7.5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隐痛、水肿、糜烂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9%,低于对照组的2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光动力疗法和二氧化碳激光对尖锐湿疣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风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2023(02):68-72.
摘要: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局部灌洗治疗烧伤并吸入性损伤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肺功能及预后情况的临床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科重症监护病房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362例烧伤并发吸入性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纤维支气管镜局部灌洗组(治疗组) 152例和常规气道灌洗组(对照组) 210例。比较两组的呼吸机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各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肺功能指标水平、动脉血气指标水平,并比较两组的休克期补液量和治疗前后的各项生命体征、不良反应及伤后28 d死亡情况。结果 治疗组呼吸机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第一秒最大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最大呼气流量(PEF)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动脉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pO_2)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休克期血浆、乳酸钠林格氏液、5%葡萄糖注射液总输入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体温及平均动脉压均下降,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低氧血症、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发生率、28 d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局部灌洗治疗可有效的降低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2023(02):73-76.
摘要:目的 探究胃肠道较大息肉患者接受常规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与胃肠镜下高频电圈套电切术的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择期手术治疗的130例胃肠道较大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予以对照组常规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予以观察组胃肠镜下高频电圈套电切术治疗。评价两组患者一次性治愈率及生活质量;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一次性治愈率81.54%(53/65),观察组一次性治愈率93.85%(61/6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显著更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GLQ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相比对照组均显著更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例迟发出血,2例腹胀,1例穿孔,并发症总发生率7.69%;观察组1例迟发出血,3例腹胀,2例穿孔,并发症总发生率9.23%;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肠镜下高频电圈套电切术应用于胃肠道较大息肉患者中,相比常规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效果更好,明显提升一次性治愈率,改善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2023(02):77-80.
摘要:目的 探究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老年原发性肺癌患者术后心肺功能、疼痛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收的需进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肺癌老年患者89例,将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设为观察组(n=49),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n=40)。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前后心肺功能指标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清扫淋巴结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两组患者心肺功能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术前(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水平均明显较对照组患者高(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 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原发性肺癌效果更显著,可加快患者恢复,使心肺功能得到有效改善,且安全性良好,具推广价值。
2023(02):81-84.
摘要:目的 观察血浆热休克蛋白70 (HSP70)、褪黑素(MT)、可溶性细胞黏附因子(sICAM-1)水平与新生儿窒息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窒息新生儿为窒息组(74例),另选足月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67例)。两组新生儿均出生24 h内采取脐动脉血,分离血清检验两组HSP70、MT、sICAM-1水平,比较两组及新生儿窒息不同窒息程度患儿的HSP70、MT、sICAM-1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HSP70、MT、sICAM-1与Apgar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窒息组血清中的HSP70、sICAM-1高于对照组,MT低于对照组(P<0.05);74例窒息新生儿中,窒息程度轻度者32例(轻度组),重度者42例(重度组),两组HSP70、sICAM-1水平比较:轻度组<重度组,两组MT水平比较:轻度组>重度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SP70与sICAM-1与窒息程度均呈负相关,MT与窒息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HSP70、sICAM-1和MT因子与新生儿窒息程度密切相关,能有效反应新生儿窒息的严重程度,可作为检测新生儿窒息的重要指标,值得临床应用。
2023(02):85-89.
摘要:目的 分析氨甲环酸在创伤出血急救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将2019年1年至2022年1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创伤出血患者116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两组患者在创伤现场均给予常规补液处理,观察组同时给予1.0 g氨甲环酸。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水平、血栓弹力图(TEG)参数水平、炎性因子水平,并对两组失血量及红细胞输入情况、治疗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入院前两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两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较入院前均降低,且观察组较低,纤维蛋白原(FIB)、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较高(P<0.05)。入院前两组各项TEG参数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两组的凝血反应时间(R)、血凝块形成时间(K)水平较入院前均升高,且观察组较低(P<0.05)。入院前两组各项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两组的炎性因子水平较入院前均升高,且观察组较低(P<0.05)。观察组的总失血量、红细胞输入量、红细胞输入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创伤出血急救患者院前给予氨甲环酸能够稳定凝血功能,缓解炎性反应,减少失血量和红细胞输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023(02):90-94.
摘要:目的 探讨孕中期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糖脂代谢状况对新生儿体质量指数(BMI)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新郑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孕中期GDM患者为GDM组,另选取同期36例糖调节受损(IGR)孕妇为IGR组,48例正常糖耐量(NGT)孕妇为NGT组,对比三组临床资料(年龄、孕周、孕次、产次、孕前BMI、孕期BMI增长值等)、糖脂[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妊娠结局,并分析孕中期GDM患者糖脂代谢状况与新生儿BMI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孕前BMI、孕期BMI增长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GR组、NGT组相比,GDM组TC、FBG、TG、HbA1c、LDL-C水平较高,HDL-C水平较低(P<0.05);与IGR组、NGT组相比,GDM组新生儿体质量、BMI较高,Apgar评分较低(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孕中期GDM患者孕前BMI、孕期BMI增长值、TC、FBG、TG、HbA1c、LDL-C与新生儿体质量、BMI呈正相关,与新生儿Apgar评分呈负相关(P<0.05),HDL-C与新生儿体质量、BMI呈负相关,与新生儿Apgar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孕中期GDM患者糖脂代谢状况与新生儿体质量、BMI、Apgar评分联系密切,临床应积极调控GDM患者血糖、血脂水平,改善母婴妊娠结局,提高新生儿健康水平。
2023(02):95-99.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acid-binding protein, H-FABP)、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ean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s, MAGE)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CK-MB)水平监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9月河南省民权县中医院住院部进行PCI术治疗的10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110例健康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不同人群CK-MB、H-FABP、MAGE水平,分析三者对PCI术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及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CK-MB、H-FABP、MAG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CK-MB、H-FABP、MAGE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心脑血管家族遗传史、吸烟史、CK-MB (异常升高)、H-FABP(异常升高)、MAGE(异常升高)为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CK-MB、H-FABP、MAGE及三者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1、0.894、0.894、0.960,各指标AUC以联合检测最大。结论 CK-MB、H-FABP、MAGE水平在进行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预后不良的患者中呈异常升高表达状态,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
2023(02):100-104.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生长转化因子-β (TGF-β)、白细胞介素-6 (IL-6)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的表达,并分析两指标与患者肠道菌群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于信阳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102例UC患者,采用改良Truelove和Witts疾病严重程度分型标准评估患者病情,同时于检测患者血清TGF-β、IL-6水平及肠道菌群情况;分析血清TGF-β、IL-6水平、肠道菌群与UC患者病情程度关系,并重点分析血清TGF-β、IL-6水平与UC患者肠道菌群的相关性。结果 102例UC患者中,38例病情为轻度,占37.25%;30例为中度,占29.41%;34例为重度,占33.33%;中度组、重度组血清TGF-β、IL-6水平高于轻度组,且重度组血清TGF-β、IL-6水平高于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重度组肠杆菌、肠球菌数量高于轻度组,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低于轻度组;且重度组肠杆菌、肠球菌数量高于中度组,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低于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双变量Kendall的tau-b (K)直线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血清TGF-β、IL-6水平、肠杆菌及肠球菌数量与UC患者病情程度呈正相关(r=0.706、0.530、0.555、0.511, P均<0.05),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与UC患者病情程度呈负相关(r=-0.720、-0.545, P均<0.05);经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性检验,血清TGF-β、IL-6水平与UC患者肠杆菌及肠球菌数量呈正相关(r>0, P<0.05),与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呈负相关(r<0, P<0.05)。结论 UC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衡,血清TGF-β、IL-6与UC患者肠道菌群数量存在相关性。
2023(02):105-108.
摘要:目的 对比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手指钝性离断伤患者的效果。方法 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60例手指钝性离断伤患者,按手术方案不同分成A组(n=30)、B组(n=30)。B组接受传统断指再植术治疗,A组接受显微再植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指标、手术成功率、再植手指功能优良率、手术前后凝血功能[血栓素B2 (TXB2)、6-酮-前列腺素1α (6-keto-PGF1α)、内皮素-1 (ET-1)]、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皮质醇(Cor)、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A组断指指甲长度较B组长,两点辨别觉较B组短,远端指尖活动度较B组大(P<0.05);A组手术成功率96.67%(29/30)与B组76.67%(23/3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再植手指功能优良率93.33%(28/30)较B组70.00%(21/30)高(P<0.05);A组术后1 d、3 d血清TXB2、ET-1水平较B组低,血清6-keto-PGF1α水平较B组高(P<0.05);A组术后1 d、3 d血清SOD水平较B组高,血清MDA、Cor水平较B组低(P<0.05)。结论 与传统断指再植术治疗手指钝性离断伤患者相比,应用显微再植术治疗可进一步提升手术成功率,提高再植手指功能,优化术后恢复指标,且对机体应激及凝血功能影响更小。
2023(02):109-112.
摘要:目的 探讨烟雾病(MMD)患者介入术后脑梗死风险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抽样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接收的MMD介入术后患者244例作为研究对象(2018年3月至2022年2月),统计脑梗死发生率,分析脑梗死影响因素以及Logistic回归预测方程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 MMD介入术后患者发生脑梗死率为9.84%(24/244);术后动脉收缩压、术中收缩压、术后舒张压、术前脑梗死状况、高血压状况为MMD介入术后者发生脑梗死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预测方程模型分析,高血压、术前脑梗死、术后舒张压≥74.50 mmHg、术中收缩压≥124.60 mmHg、术后动脉收缩压≥131.50 mmHg为MMD介入术后者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曲线下面积(AUC)是0.854,95%CI是0.815~0.894,敏感度是83.33%,特异度是90.00%。结论 高血压、术前脑梗死、术后舒张压≥74.50 mmHg、术中收缩压≥124.60 mmHg、术后动脉收缩压≥131.50 mmHg为MMD介入术后患者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预测方程模型能有效评估脑梗死发生风险。
2023(02):113-116.
摘要:目的 探究药物涂层球囊应用于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的疗效观察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洛阳市中心医院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101例老年ASO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签法分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POBA)扩张,观察组51例给予药物涂层球囊(DCB)扩张,术后1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一期通畅率、再狭窄率、晚期管腔丢失值、最小管腔直径、踝肱指数(ABI)、内皮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再狭窄率、晚期管腔丢失值低于对照组,一期通畅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最小管腔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6个月、12个月,观察组最小管腔直径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A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6个月、12个月,观察组ABI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ET-1水平、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24 h、2周,观察组E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N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B扩张应用于ASO患者治疗中,短、中期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提高患者一期通畅率、扩大血管直径、避免术后再狭窄,能够有效降低血管内皮损伤,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风险,与POBA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2023(02):117-120.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定量分析在诊断卵巢浆液性肿瘤(OST)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2月郑州阳城医院74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OSC)患者(癌症组)、71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OSA)患者(OSA组)作为研究对象,均行CEUS检查,了解两组CEUS定量分析参数、对OSC的诊断效能,以及各指标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癌症组达峰时间、始增时间均短于OSA组,而增强强度较OSA组高(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发现,CEUS达峰时间、始增时间、增强强度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9、0.811、0.696,灵敏度分别为89.19%、67.57%、58.11%,特异度分别为60.56%、81.69%、85.92%;相关性分析发现,达峰时间、始增时间与OSC呈负相关关系,而增强强度与其呈正相关关系(P<0.05);淋巴结转移的OSC患者达峰时间、始增时间均较无淋巴结转移者短,而增强强度较无淋巴结转移者高(P<0.05)。结论 CEUS定量分析能有效帮助临床明确OST良恶性,且相关参数与淋巴结转移紧密相关,能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参考。
2023(02):121-124.
摘要:目的 探讨过敏性哮喘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25 (IL-25)、白细胞介素-17受体B (IL-17RB)水平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86例兰考县妇儿医院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就诊的过敏性哮喘患儿作为研究组,另选取55例同期健康体检儿童为参照组,比较不同病情程度患儿及参照组血清IL-25、IL-17RB、T淋巴细胞[辅助性T细胞1 (Th1)、辅助性T细胞2 (Th2)、Th1/Th2]水平、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FEV_1/FVC、呼气峰值流速(PEF)],分析血清IL-25、IL-17RB、T淋巴细胞水平变化与肺功能相关性。结果 与轻度、中度、重度组相比,参照组血清IL-25、IL-17RB水平较低,Th1、Th2、Th1/Th2水平较高,随患儿病情程度提高,血清IL-25、IL-17RB水平升高,Th1、Th2、Th1/Th2水平降低(P<0.05);与轻度、中度、重度组相比,参照组FEV_1、FVC、FEV_1/FVC、PEF水平较高,随患儿病情程度提高,FEV_1、FVC、FEV_1/FVC、PEF水平降低(P<0.05);血清IL-25、IL-17RB水平与FEV_1、FVC、FEV_1/FVC、PEF水平呈负相关(r_1=0.710, r_2=0.696, P<0.05),Th1、Th2、Th1/Th2与FEV_1、FVC、FEV_1/FVC、PEF水平呈正相关(r_1=0.648, r_2=0.689, r3=0.760, P<0.05)。结论 血清IL-25、IL-17RB及Th1、Th2水平与过敏性哮喘患儿肺功能、病情程度具有相关性,临床可通过监测其水平评估病情,以尽早制定相应治疗方案,改善预后。
2023(02):125-128.
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EOC)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水平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5月至2021年4月项城市中医院98例晚期EOC患者分为两组。初始瘤细胞减灭术(PDS)组49例予以PDS+化疗,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IDS)组49例予以PDS+IDS+化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细胞免疫功能水平、生存质量(KPS评分)及随访12个月生存率、复发率。结果 IDS组有效率(87.76%)高于PDS组(65.31%)(P<0.05);IDS组治疗后人附睾蛋白(HE4)、癌胚抗原(CEA)水平低于PDS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淋巴细胞(CD3~+、CD4~+)、CD4~+/CD8~+高于PDS组,淋巴细胞CD8~+低于PDS组(P<0.05);治疗后IDS组生活质量优于PDS组(P<0.05);随访12个月IDS组生存率(85.42%)、复发率(6.25%)与PDS组(82.98%、8.51%)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DS与PDS用于治疗晚期EOC患者在术后短期生存率、复发率方面效果相当,但IDS能增强肿瘤控制效果,抑制肿瘤标志物表达,减轻免疫功能抑制,且能改善生存质量。
2023(02):129-132.
摘要:<正>乳腺伴极向反转的高细胞癌(TCCRP)是最近描述的一种罕见乳腺癌类型,由EUSEBI等于2003首次报道,它与甲状腺状癌的高细胞变异型具有共同的形态学特征,如实性、滤泡状结构,高柱状嗜酸性胞浆细胞,核沟和假包涵体等,新近被WHO第五版列为乳腺癌特指类型,它具有独特的形态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和分子特征,如细胞为柱状,胞质丰富、嗜酸性,细胞核位于胞质顶端(反极向)、特点类似甲状腺乳头状癌,
2023(02):136.
摘要:<正>《中国医学工程》杂志(期刊号:ISSN1672-2019/CN11-4983/R),月刊,公开发行,被中国知网、超星“域出版”、维普网、《国家科技学术期刊开放平台》等全文收录。本刊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和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主办。本刊读者对象为临床医务工作者、临床工程技术人员、医学工程科研工作者等,报道医疗领域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帮助广大临床医师及工程人员提高学术水平,解决在临床中遇到的具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