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4.
摘要:目的 天然蚕丝降解缓慢,本实验采用再生蚕丝加以调节。探讨通过天然蚕丝混合再生蚕丝纬编针织网支架覆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细胞片,观察BMSCs在支架上的生长情况,并检测支架的机械强度。方法 提取兔BMSCs,通过添加维生素C诱导制备BMSCs细胞片。天然蚕丝混合再生蚕丝通过纬编针织法制备网状支架,并将细胞片覆盖于支架上成支架-细胞片复合物,体外培养2周,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并测试支架-细胞片复合物的机械强度。结果 提取的BMSCs生长旺盛。黏附于支架的BMSCs呈立体生长,增殖良好。支架-细胞片复合物培养2周后的最大载荷、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分别为(118.41±13.23) N、(42.78±4.63) MPa、(191.31±19.92) MPa,机械强度良好。结论 天然蚕丝混合再生蚕丝针织网-细胞片复合物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与机械强度,有望作为组织工程韧带的支架材料。
2022(10):5-17.
摘要:目的 比较颈椎前路单节段减压融合与减压融合联合钢板内固定对相邻节段生物力学的效应。方法 根据1例正常成人的颈椎CT构建C3-C7有限元模型,验证模型有效性。在此模型基础上,分别以C4/5或C5/6为融合部位,构建颈前路单纯减压融合与减压融合联合钢板的术后模型。以无损模型和术后模型作为研究对象,约束C7椎体的下表面,于C3椎体的上表面施加73.6 N的轴向力和1 N·m的力矩,比较融合部位相邻节段的活动度以及纤维环和髓核应力的差异。结果 与C4/5单纯融合模型相比,C4/5联合钢板模型上级节段活动度和应力均增大,其中活动度最大增幅为5.44%,纤维环与髓核应力的最大增幅为8.10%;而下级节段活动度和应力降低,其中活动度最大降幅为17.29%,纤维环与髓核应力的最大降幅分别为21.96%和15.67%。与C5/6单纯融合模型相比,C5/6联合钢板模型上级节段活动度和应力主要表现为增长,其中活动度最大增幅为4.64%,纤维环和髓核的最大应力增幅分别为7.16%和6.84%;而下级节段C6/7活动度和应力主要表现为降低,其中活动度最大降幅为7.85%,纤维环和髓核应力的最大降幅分别为12.52%和6.74%。结论 相比于单纯融合模型,联合钢板模型上级水平的活动度和应力增加,而下级水平的活动度和应力降低。联合钢板可能会促进融合部位上级水平椎间盘的退变,减缓下级水平因融合造成的应力增加。
2022(10):18-20.
摘要:目的 基于空间位阻化学发光(SPARCAL)技术建立乙肝表面抗原(HBsAg)试剂盒,评估其分析性能并进行临床比较。方法 采用吖啶标记多抗、样本和辣根过氧物酶标记的抗体形成夹心法试剂进行精密性、线性范围及临床相关性比对。结果 建立的HBsAg试剂盒分析内精密性变异4.23%,分析间精密性变异5.7%;在0.01~165 mIU/mL浓度范围内线性参数R达到0.99;与雅培HBsAg试剂盒临床相关性达到0.98。结论 新型空间位阻化学发光技术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2022(10):21-25.
摘要:目的 研究循环炎症标志物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中的表达水平。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62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0名非宫颈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50名组织学诊断为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为癌前病变组,52名组织学诊断为宫颈癌患者为宫颈癌组。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检测所有患者HPV感染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浆干扰素-β (IFN-β)、干扰素-γ (IFN-γ)、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2 (IL-2)、白介素-6 (IL-6)水平,蛋白电泳检测患者宫颈上皮组织中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 (TREM-1)、肿瘤坏死因-α (TNF-α)蛋白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宫颈癌前病变组及宫颈癌组HPV感染率水平明显升高,且宫颈癌组HPV感染率明显高于宫颈癌前病变组(F/χ~2=60.249, P=0.000)。与对照组比较,宫颈癌前病变组及宫颈癌组IFN-β、IL-1β水平明显升高(P<0.05),宫颈癌前病变组及宫颈癌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宫颈癌前病变组及宫颈癌组TREM-1、TNF-α蛋白明显升高(P<0.05),宫颈癌前病变组及宫颈癌组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环炎症标志物在宫颈病理生理病变过程中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协同HPV感染促进宫颈上皮癌变。
2022(10):26-33.
摘要:目的 研究SLC39A13基因在人肿瘤组织内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情况,并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TIMER2.0和GEPIA2数据库探索SLC39A13基因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使用GEPIA2和cBioPortal数据库探索肿瘤预后情况和SLC39A13基因变异分析。使用TIME2.0探索SLC39A13表达与免疫浸润之间的关系。使用STRING,GEPIA2,Veen网站和R包进行SLC39A13相关基因的富集分析。结果 SLC39A13基因在乳腺癌、宫颈癌、肝癌等组织中高表达,高表达的SLC39A13与预后不良有关的肿瘤有多形成性胶质细胞瘤、脑低级别胶质瘤、间皮瘤等。SLC39A13基因在睾丸癌、子宫肉瘤等组织中低表达,其低表达与胰腺癌的预后差有关。SLC39A13最主要的变异类型是错义突变。在结肠癌、胰腺癌、前列腺癌等6种肿瘤中SLC39A13的表达与免疫浸润呈正相关,SLC39A13的表达水平与肾乳头状细胞癌的相关成纤维细胞浸润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通过对SLC39A13的泛癌分析表明,SLC39A13的表达与临床预后、基因突变、肿瘤细胞的免疫浸润之间存在相关性,有助于从临床角度理解SLC39A13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帮助。
2022(10):34-41.
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讨论代谢综合征(MetS)患者关于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心肌重塑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于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就诊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MetS患者共368例,按照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分组,分为TSH低值组(A1组) 130例和TSH高值组(A2组) 85例、轻度亚临床甲减(B1组) 94例和重度亚临床甲减(B2组) 38例、TSH水平减低组(C组) 21例。对比各临床指标之间的差异性,并分析MetS患者MetS各组分和TSH之间的相关性,MetS患者TSH水平变化与左心室质量及心室重塑之间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结果 对A、B、C三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三组之间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收缩压(SBP)、空腹血糖(FPG)、甲状腺球蛋白(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代谢综合征(MS)组分、颈动脉厚度(IMT)、Crouse积分、阻力指数(RI)、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质量(LVM)、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相对室壁厚度(RWT)、左心室重塑指数(LVRI)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DBP、2 hPG、HDL-C、血UA、血Hcy、T3、T4、既往糖尿病病史、糖尿病年限、既往高血压病史、高血压病年限、吸烟史、嗜酒史、LVDd、LAD、LVPWT、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LVMI、LVRI各自为因变量,将之前统计学分析得出A、B、C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各临床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多重逐步线性回归,可认为是去除其他临床指标对因变量的影响后,LVMI与性别、TSH、SBP之间存在相关性。LVRI与TSH、性别、年龄、SBP之间存在相关性。TSH可作为MetS患者LVRI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控制性别影响因素下,用Spearman法直线相关性分析结果可得出TSH与LVM (r=0.493, P<0.05),LVMI (r=0.392, P<0.05),LVRI (r=0.565, P<0.05)均为正相关,与RWT(r=0.125, P>0.05)无相关性。结论 MetS患者TSH水平显著增高,TSH与MetS患者各组分之间存在相关性,在控制性别影响下,WC、SBP、FPG、TG、LDL-C随着TSH升高而升高,DBP随着TSH的升高而降低,而2 hPG、HDL-C、TC无明显变化。MetS患者TSH与LVM、LVMI、LVRI呈正相关,与RWT无相关性。MetS患者TSH是左心室重塑指标LVRI的独立危险因素,可直接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左心室重塑的发生与发展,还可影响左心室质量及左心室的功能。
2022(10):42-48.
摘要:目的 分析口腔癌患者术后预后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389例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绘制生存曲线,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预后的因素。采用华盛顿大学生活质量问卷(UW-QOL)对术后生存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咀嚼槟榔史,肿瘤原发灶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目,TNM分期情况的口腔癌患者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咀嚼槟榔史,肿瘤原发灶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目,TNM分期情况均是口腔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婚姻状况中的患者术后UW-QOL评分较高(P<0.05)。结论 口腔癌患者咀嚼槟榔史,肿瘤原发灶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目,TNM分期情况均影响预后,婚姻状况影响其术后生存质量。因此,应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个人生活习惯建议,改善其预后,并增加社会和家庭关爱以提高其术后生存质量。
2022(10):49-53.
摘要:目的 探究肝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循环肿瘤细胞(CTCs)、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采集患者静脉血,应用CanPatrol技术测定CTCs数量,放免法检测血清hs-CRP水平,记录患者术后复发情况;同时,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估CTCs数量、hs-CRP水平与术后肝癌复发的相关性。结果 肝癌患者术前,CTCs、hs-CRP及甲胎蛋白(AF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者(P<0.05);肝癌患者术后,CTCs、hs-CRP及AFP水平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但高于健康者,其中CTCs数量与健康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确诊复发时患者CTCs、hs-CRP及AFP水平分别为(5.69±2.28)、(6.40±1.57) mg/L及(136.02±64.28) ng/mL,均显著高于术后1周相关水平(P<0.05),但均低于术前水平,其中CTCs及AFP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复发患者术前、术后及复发确诊时CTCs数量及hs-CRP水平与肿瘤标志物AFP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肝癌复发患者CTCs及hs-CRP水平显著高于术后,且复发时CTCs数量及hs-CRP水平与肿瘤标志物AFP均呈正相关性,可联合检测CTCs数量及hs-CRP水平,帮助预测肝癌患者预后复发情况,促进临床诊疗。
2022(10):54-58.
摘要: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中性粒细胞与单核细胞乘积(NMP)与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30例(脑梗死组),另选健康体检者110例(对照组);根据入院时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脑梗死组分为三个亚组:轻度组63例(NIHSS≤4分);中度组47例(5≤NIHSS≤15分);重度组20例(NIHSS>16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脑梗死患者MHR、NMP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脑梗死组MHR、NM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MHR、NMP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同亚组之间比较,MHR、NMP值依次增高(P<0.05),且与NIHSS评分呈中度正相关(r=0.505、0.471, P<0.05);结论 MHR、NMP可作为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MHR、NMP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2022(10):59-63.
摘要:膀胱癌(BLCA)是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肥胖相关蛋白(FTO)通过m~6A依赖性的去甲基化酶活性广泛参与脂肪形成和肿瘤的发生过程,影响了包括吡咯啉-5-羧酸还原酶(PYCR1)等多个mRNA的转录后修饰,进而导致BLCA的发生发展。本文对FTO调控PYCR1-RNA-m~6A促进BLCA发生发展的机制进行详细的总结综述,为后续深入阐明BLCA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和临床诊疗提供重要参考。
2022(10):64-68.
摘要:目的 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定量参数在中晚期宫颈癌放化疗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以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完全缓解(pCR)组患者52例,非pCR组患者68例,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开展SWE检查,分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不同治疗效果患者的SWE结果比较。研究宫颈弹性值最大值(SWEmax)、宫颈弹性值最小值(SWEmin)以及宫颈弹性值平均值(SWEmean)单独检测以及联合检测对宫颈癌的治疗效能进行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SWEmax、SWEmin以及SWEmean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R组患者的SWEmax、SWEmin以及SWEmean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WEmax、SWEmin以及SWEmean联合诊断对于宫颈癌的完全缓解的诊断特异度显著高于单独检测。结论 SWE定量参数在中晚期宫颈癌放化疗预后评估中具有显著的意义,可作为日后治疗效果评价的重要依据。
2022(10):69-72.
摘要:病案首页是病人住院诊断与治疗的总括,是医疗统计的核心部分。它提供了病案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信息,是整份病案的浓缩和精华。首页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各个科室的医疗工作质量指标和医院各项医疗统计数据的准确率。保证首页填写的完整与准确其目的是保证医院医疗统计数据的正确与真实,为医疗付费、保险提高可靠的依据与支撑。将病案首页的质量管理当做一种文化,不断地培育与改进,可以在医务人员中形成潜移默化的规范意识,从而将质控约束从单纯的规章制度、检查评分转变为一种自觉地行动准则,这就是病案首页质量管理的理想目标。为保证数据质量达到更高的要求,针对本院病案首页填写的现状,对可能造成影响数据质量的因素作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2022(10):73-76.
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患者的大五人格及积极人格特征。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在益阳市中心医院就诊NERD患者80例及健康对照组80例,采用反流性疾病问卷(RDQ)量表、汉密尔顿(Hamilton)抑郁量表、Hamilton焦虑量表、积极人格量表、大五人格测验简版进行人格特征问卷调查。结果 NERD患者有较高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分别为66.25%和28.75%;对大五人格量表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NERD组神经质得分显著高于健康组,而外向性和开放性上的得分则显著低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积极人格因子中,自律、希望、勇敢、幽默、信仰与好学对NERD患者症状影响显著。结论 NERD患者可出现焦虑和抑郁,患者的某些性格特质和疾病症状的发生可互为影响。
2022(10):77-80.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髂前下棘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结合后环骶髂螺钉对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骨折复位情况及术后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中国贵航集团302医院收治的82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各41例。A组患者给予髂前下棘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结合后环骶髂螺钉治疗,B组患者给予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综合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较B组患者显著降低(P<0.05);综合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5.12%,较B组患者78.05%显著提高(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8%,较B组患者24.39%显著降低(P<0.05)。结论 髂前下棘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结合后环骶髂螺钉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对患者的创伤,缩短术后恢复的时间,改善患者术后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2022(10):81-84.
摘要:目的 甘油三酯(TG)作为主要的储备能源,是一种高度压缩的能源,它储存的能量相当于同重量水化糖原的6倍之多。而它也有一个缺点:动用时不像糖那么方便。甘油三脂的合成及分解途径分为两种:人体内途径及体外生物工程途径。方法 主要对比32例不同人血浆中血脂四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指标差异、5种微生物脂肪酶效价及分解甘油三酯的效果,并综合相关文献报道,比较微生物脂肪酶的优劣。结果 32例样本中筛选出23例高甘油三脂样本,但是这些样本中TC、HDL及LDL均在正常值范围,且高甘油三脂样本中的TC、HDL及LDL含量并不高。TG与TC、HDL及LDL无显著相关性。不同脂肪酶效价差别很大,比较5种脂肪酶效价(使用活性)。脂肪酶1效果最好。脂肪酶1处理高血脂样本50 u/mL与100 u/mL无显著差异,选择50 u/mL比较合适。结论 本文通过高血脂样本的筛选,5种不同脂肪酶的酶活测定及脂解高血脂样本的效果,评价筛选出1种脂肪酶可用于高血脂样本的体外酶解,改善体外诊断试剂中高血脂样本的干扰,提高检测准确性。
2022(10):85-88.
摘要: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氧化应激、神经传导速度及自觉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2例,依据随机对照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观察组采用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15天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变化、炎性因子、感觉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自觉症状评分等情况。结果 治疗15天后,两组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C)氧化应激指标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指标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15天后,两组患者TNF-α、IL-2、IL-6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且观察组指标改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5天后,两组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提升,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速度提升程度均更明显(P<0.05)。治疗15天后,观察组患者疼痛、烧灼感、麻木自感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前列地尔、依帕司他联合胰岛素泵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能够降低氧化应激反应水平,修复受损的神经组织,提高神经的传导速度,改善临床自觉症状。
2022(10):89-92.
摘要:目的 分析丙戊酸无效型成人难治性癫痫患者应用拉莫三嗪或奥卡西平对认知功能、血清胶质酸性纤维蛋白(GFAP)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鹤壁市人民医院的127例丙戊酸无效型成人难治性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的方式进行分组。均维持原有丙戊酸治疗方案,对照组63例加用奥卡西平,观察组64例增加拉莫三嗪。比较两组患者癫痫发作次数及时间、认知功能、血清学指标、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癫痫月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顺背测试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FAP、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NSE、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头晕头痛、皮疹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拉莫三嗪治疗丙戊酸无效型成人难治性癫痫患者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控制癫痫发作,改善认知功能及中枢神经功能,且安全性较高,优于奥卡西平治疗。
2022(10):93-96.
摘要:目的 探讨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CCRT)分别联合奥氮平、利培酮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和内分泌激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三门峡市康复医院精神卫生中心治疗的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均予以CCRT治疗,对照组予以口服奥氮平片,观察组予以口服利培酮,持续用药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阴性症状和内分泌激素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9.17%与6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垂体泌乳素(PRL)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CRT联合奥氮平、利培酮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利培酮更有利于降低患者阴性症状,但影响患者内分泌水平,用药时应引起临床医师关注。
2022(10):97-99.
摘要:目的 探讨氧气湿化瓶清洗消毒后用低密度聚乙烯(LDPE)自封袋多个包装的临床储存时间。方法 收集2020年6月1日至6月30日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医院清洗消毒后的氧气湿化瓶及管芯共100套,用自封袋包装,每袋10个,分别储存于呼吸内科、介入肿瘤科,神经外科、急诊科、消毒供应中心,每科储存20套,定期进行细菌学监测,研究其用自封袋多个包装的可行性及在每个时段的细菌学监测指标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并在2020年9月及2020年12月对各临床科室储存28 d内的氧气湿化瓶追踪抽查。结果 消毒后的氧气湿化瓶及管芯采用自封袋包装储存,第3、7、14、21、28天的细菌学检测指标及随后两次全院追踪抽查结果均符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对中度危险性医疗器材的细菌菌落总数要求。结论 消毒后的氧气湿化瓶可用自封袋多个包装,储存时间可达28 d,可减少科室因盲目重复消毒而增加的工作量,大大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
2022(10):100-103.
摘要:目的 对比不同入路T型锁定钢板(T-LCP)置入内固定治疗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TPF)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周口淮海医院收治的70例后外侧TPF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n=35)、B组(n=35)。两组均行T-LCP置入内固定术,B组自后正中入路,A组自Carlson后外侧入路。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HS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创伤应激指标[白细胞介素-1 (IL-1)、白细胞介素-10 (IL-10)、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C反应蛋白(CRP)]、凝血指标[血栓素B2(TXB2)、内皮素-1 (ET-1)、6-酮-前列腺素1α (6-keto-PGF1α)]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长较B组短,术中失血量较B组少(P<0.05);术后1个月A组HSS评分较B组高,VAS评分较B组低(P<0.05);术后12 h A组血清IL-1、IL-10、TNF-α、CRP水平较B组低(P<0.05);术后12 h A组血清TXB2、ET-1水平较B组低,血清6-keto-PGF1α水平较B组高(P<0.05);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71%(2/35),B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7.14%(6/35),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rlson后外侧入路T-LCP置入内固定治疗后外侧TPF患者切口短,出血少,术后疼痛感轻,能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缩短手术时长,且对机体凝血功能及创伤应激影响小。
2022(10):104-108.
摘要:目的 分析S100钙结合蛋白B (S100B)、Ⅱ型胶原羧基端端肽(CTX-Ⅱ)、NOD样受体蛋白3 (NLRP3)在膝骨关节炎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南阳市内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9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组,100例同期体检健康人员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清S100B、CTX-Ⅱ、NLRP3表达,对其表达及意义进行分析。结果 相比对照组、研究组Ⅰ级、Ⅱ级患者,Ⅲ级患者血清S100B、CTX-Ⅱ水平升高,NLRP3表达水平降低(P<0.05),S100B、CTX-Ⅱ与膝骨关节炎严重程度呈正相关;NLRP3与膝骨关节炎严重程度呈负相关;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S100B、CTX-Ⅱ呈现正相关(r=0.613, P=0.015);S100B、NLRP3呈现负相关(r=-0.821, P=0.005);CTX-Ⅱ、NLRP3呈现负相关(r=-0.765, P=0.007)。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100B、CTX-Ⅱ、NLRP3三项联合对膝骨关节炎的诊断价值较高(P<0.05)。结论 膝骨关节炎的发生及病理进展或与血清中S100B、CTX-Ⅱ、NLRP3的呈异常表达相关,临床中可利用S100B、CTX-Ⅱ、NLRP表达变化监测膝骨关节炎病情进展。
2022(10):109-112.
摘要:目的 分析接受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发生急性放射性食管炎(ARE)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开封市肿瘤医院2019年8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89例接受3D-CRT治疗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8例发生ARE,61例未发生ARE,比较临床资料,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接受3D-CRT治疗NSCLC患者发生ARE的危险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对接受3D-CRT治疗NSCLC患者发生ARE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同步化疗、放疗增敏、病灶位置、后程超分割放疗、合并糖尿病、治疗前体重下降、食管最大剂量、食管平均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同步化疗、放疗增敏、病灶位置(中央型)、后程超分割放疗、合并糖尿病、治疗前体重下降(≥5%)、食管最大剂量(>5 697.24 Gy)、食管平均剂量(>1 835.46 Gy)为接受3D-CRT治疗NSCLC患者发生ARE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同步化疗、放疗增敏、病灶位置、后程超分割放疗、合并糖尿病、治疗前体重下降、食管剂量等多种因素,均可影响接受3D-CRT治疗NSCLC患者ARE发生情况,临床应充分综合分析考虑相关因素,优化放疗方案,降低ARE发生风险。
2022(10):117-119.
摘要:目的 探讨实验室检查指标与新冠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1年1月至2021年9月于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新冠肺炎患者,抽取其中65例作为研究,其中轻型及普通型设为A组(50例),重型设为B组(15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实验室检查指标与新冠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B组男性比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D-二聚体、白细胞介素-6及白细胞介素-10水平高于A组(P<0.05);B组血红蛋白和淋巴细胞百分比低于A组(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D-二聚体、白细胞介素-6及白细胞介素-10均与重型新冠肺炎发生独立相关(P<0.05);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预测重型新冠肺炎发生■最高。结论 实验室检查指标与新冠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关系密切,其中血细胞计数和炎症相关指标均可辅助用于重症新冠肺炎发生早期判断。
2022(10):120-123.
摘要:目的 探究吻合血管游离腕横纹复合组织瓣桥接创面修复无缩短断指再植术在断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鹿邑真源医院骨外科收治的74例断指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传统组(n=37)和治疗组(n=37)。传统组采用缩短断指再植术,治疗组采用吻合血管游离腕横纹复合组织瓣桥接创面修复无缩短断指再植术。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康复进程、并发症情况、Michigan手功能评估量表(MHQ)评分及静态两点辨别距离(2PD)。结果 治疗组优良率91.89%显著高于传统组7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康复总时间均短于传统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MHQ各维度评分较术前改善,且治疗组改善较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2PD距离较术后1个月减小,且治疗组小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总发生率8.11%与传统组18.9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缩短断指再植术中采用吻合血管游离腕横纹复合组织瓣桥接修复患者断指创面效果显著,能改善断指功能,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安全性较高。
2022(10):124-127.
摘要: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直肠黏膜及括约肌折叠术在轻度直肠脱垂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光山县妇幼保健院2019年4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06例轻度直肠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联合组,每组53例,常规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联合组采用PPH联合直肠黏膜及括约肌折叠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随访3个月复发情况、手术指标、手术前后肛肠功能、应激指标水平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联合组有效率(94.34%)高于常规组(79.25%),随访3个月复发率(0.00%)低于常规组(11.32%)(P<0.05);联合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术后3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同术前比较,术后1 d两组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前列腺素E_2(PGE_2)水平较术前升高,且联合组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肛管最大静息压、肛管最大自主收缩压、肛门失禁评估量表(Wexner)评分均较术前改善,且联合组改善幅度更为显著(P<0.05);联合组并发症总发生率(9.53%)低于常规组(24.53%)(P<0.05)。结论 同传统手术相比,PPH联合直肠黏膜及括约肌折叠术治疗轻度直肠脱垂效果显著,能优化手术情况,有助于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改善肛肠功能,且能提高治疗安全性。
2022(10):132.
摘要:<正>《中国医学工程》杂志(期刊号:ISSN1672-2019/CN11-4983/R),月刊,公开发行,被中国知网、超星“域出版”、维普网、《国家科技学术期刊开放平台》等全文收录。本刊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和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主办。本刊读者对象为临床医务工作者、临床工程技术人员、医学工程科研工作者等,报道医疗领域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帮助广大临床医师及工程人员提高学术水平,解决在临床中遇到的具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