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第0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甲状腺素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诱导过程中的作用

      2022(1).

      摘要 (2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素在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软骨形成的作用。方法在两种条件培养基中培养和诱导猪BMSCs,对照组用成软骨培养基(含10-7 mol/L地塞米松和10 ng/mL TGFβ1),甲状腺素(T3)用成软骨培养基加100 nmol/L T3。MTT法检测BMSCs单层增殖情况。4周后取两组BMSCs Pellets,进行组织学染色和半定量基因表达分析。结果T3组BMSCs增殖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3组BMSCs Pellets形成典型软骨陷窝样结构,甲苯胺蓝染色阳性,并且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T3组第4周软骨生成标志基因Ⅱ型胶原(Col-Ⅱ)、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和性别决定基因9(SOX9)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肥大标志基因Ⅹ型胶原(Col-Ⅹ),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基因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成骨基因Ⅰ型胶原(Col-Ⅰ),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表达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素可促进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和软骨形成,同时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软骨细胞肥大,这些结果为研究软骨组织工程的诱导方案提供了有益的线索。

    • 58例乳腺癌患者ABVS表现与ER、PR及HER-2的价值研究

      2022(1).

      摘要 (2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特征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的价值研究,为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预后及评估提供一定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8例患者共59个乳腺恶性病灶的术前ABVS和传统手段超声图像特征,分别观察ABVS及两者相结合的临床诊断效果。应用免疫组化法对ER、PR及HER-2进行检测,同时考察其基因表达与超声影像学表现之间的关系。结果58例乳腺癌患者59个乳腺恶性病灶中ER、PR及HER-2的阳性表达分别为61.0%、64.4%、35.6%。ER、PR的阳性表达与冠状面汇聚征和边缘毛刺征相关(P<0.05)。HER-2的阳性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ABVS肿块内微钙化和形态不规则相关(P<0.05)。结论分子生物学指标ER、PR及HER-2的表达与乳腺癌ABVS超声征象冠状面汇聚征、边缘毛刺征、肿块内微钙化、形态不规则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等有一定的相关性。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病情进展重复住院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2(1).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患者病情进展和重复住院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临床评估和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积分综合分析连续两次非计划重返住院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资料,根据二次重返住院是否急性心梗再发和/或第2次住院(LM/LAD、RCA、LCX)冠状动脉病变加重而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第2次住院冠脉造影检查冠脉血管病变加重(Gensini积分增加),分为病情进展组116例和非病情进展组200例,两组平均年龄分别为(61.23±10.32)岁、(60.06±10.06)岁。结果首次心梗后第2次因再发急性心梗而重返入院的冠心病患者22例(6.96%);病情进展组与非病情进展组糖尿病病程、三支血管病变严重程度(Gensini积分)、冠状动脉有无弥漫病变、是否完全闭塞病变、是否放置支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进展组较非病情进展组糖尿病病程更长、血管病变更严重、甘油三酯水平更高,冠状动脉出现完全闭塞、弥漫病变、放置支架的比例更高(P<0.05)。两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是否有支架内狭窄、血栓形成、钙化病变、放置支架的直径和长度、是否需择期手术、是否遵医嘱服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冠状动脉弥漫病变为冠心病患者病情进展和重复住院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积极地控制血糖达标、有效管控糖尿病的病程可减缓冠状动脉病变的进程,及早干预冠状动脉弥漫病变可减少患者重复住院。

    • 超声造影对心肌微血管损伤的实验研究

      2022(1).

      摘要 (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负荷试验中对心肌微血管损伤机理。方法以4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大白兔进行超声造影,根据超声触发形式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每组10只。A组采用单纯超声触发,B组采用静息超声触发,C组采用0.5 mL/kg剂量负荷超声,D组用0.05 mL/kg剂量负荷超声。比较各组动物心率、心肌依文思蓝漏出量、心肌出血视觉评分及室性期前收缩情况。同时比较各组心肌病理HE染色观察。结果C组、D组心率高于A组、B组(P<0.05);C组、D组心肌依文思蓝含量、心肌出血视觉评分和室性期前收缩频率高于A组、B组(P<0.05),B组心肌出血视觉评分和室性期前收缩频率高于A组(P<0.05);HE染色结果显示,A组心肌细胞无出血点,B组心肌细胞间隙有散在的红细胞,C组和D组均有大量的红细胞,呈连片状,提示C组、D组损伤较为严重。结论在心脏负荷试验过程中,超声造影剂会明显增加心肌微血管损伤风险,减少剂量仍可引起明显损伤,故在临床实践时需加以避免。

    • 血清人类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对食管鳞癌的预后评估价值

      2022(1).

      摘要 (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人类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sPD-L1)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对食管鳞癌(ESCC)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经术后病理确诊为ESCC的患者105例,以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检测血清sPD-L1、VEGF水平并比较其水平的差异,分析其与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ESCC组血清sPD-L1、VEGF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家族史的患者的血清VEGF的水平高于没有家族史的患者(P<0.05);血清sPD-L1、VEGF的水平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分组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时间<3年的患者的血清sPD-L1、VEGF水平高于生存时间>3年的患者(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sPD-L1、VEGF预测ESCC患者3年内死亡的AUC分别为0.820、0.733,两者联合预测3年内死亡的AUC为0.842。其敏感性为84.7%,特异性为78.3%。结论血清sPD-L1、VEGF可以作为食管鳞癌预后判断的参考依据。

    • 血清载脂蛋白A-Ⅰ水平在远端胃癌D2根治术预后中的意义分析

      2022(1).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术前血清载脂蛋白A-Ⅰ(ApoA-Ⅰ)在远端胃癌D2根治术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检测行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87例胃癌患者的血清ApoA-Ⅰ水平,根据中位值(1.14 g/L)将患者分为低ApoA-Ⅰ组(n=44)和高ApoA-Ⅰ组(n=43),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病理特征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差异,分别采用Kaplan-Meier法、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ApoA-Ⅰ水平与远端胃癌D2根治术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高ApoA-Ⅰ组和低ApoA-Ⅰ组在TNM分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ApoA-Ⅰ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低ApoA-Ⅰ组(P<0.05),术后总生存期高于低ApoA-Ⅰ组(P<0.05);ApoA-Ⅰ是患者术后总生存期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血清ApoA-Ⅰ水平可能是远端胃癌D2根治术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之一。

    • 利多卡因对单肺通气患者肺保护的作用及对白介素1β、白介素6、白介素8水平的影响

      2022(1).

      摘要 (2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在单肺通气患者肺保护作用及对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全麻下进行肺叶切除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39)两组。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后立即给予1.5 mg/kg利多卡因静脉注射,对照组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注射,两组均以1.5 mg/(kg·h)的速度持续泵注直至手术结束。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T1)、OLV 45 min(T2)、OLV 90 min(T3)、术后2 h(T4)抗氧化指标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以及IL-1β、IL-6、IL-8水平。结果与T1比较,两组在T2、T3点时SOD和GSH-PX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T1、T4时间点SOD和GSH-PX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比较,T2、T4时间点两组MDA水平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T3点时MDA水平高于T1点,观察组T3点时MDA水平低于T1点(P<0.05),两组T1、T2、T4时间点MDA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T3点时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1点IL-1β、IL-6、IL-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相比,对照组T2~T4的IL-1β、IL-6、IL-8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IL-1β、IL-6、IL-8水平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T2~T4的IL-1β、IL-6、IL-8水平均明显较低(P<0.05)。结论利多卡因对单肺通气患者有一定的肺保护作用,且能够降低促炎因子IL-1β、IL-6、IL-8水平,以此来减轻因单肺通气而导致的肺损伤,发挥肺保护作用。

    • 尺动脉五大分支的高频检查方法及临床应用

      2022(1).

      摘要 (2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本研究利用高频超声明晰了尺动脉五大分支的检查方法及各分支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男15,女15)志愿者进行骨间返动脉扫查,并测量其内径,峰值流速,血流阻力,利用SPSS统计学软件计算出三组参数的95%置信区间。按左、右侧分组,对比两组骨间返动脉的内径、峰值流速及血流阻力参数。结果明晰了尺动脉五大分支走行全过程的声像图特点及周围结构毗邻关系,骨间返动脉内径、峰值流速、血流阻力分别为(1.60±0.22)mm、(20.8±7.3)cm/s、(0.82±0.06);左、右侧三项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于尺动脉分支的影像学研究资料较少,高频超声不仅可以观察尺动脉五大分支的走行变化,还可以作为重要的解剖学标志,辨识周围肌群及神经结构,为临床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 精氨酸对热加速稳定性的影响

      2022(1).

      摘要 (3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基于磁微粒化学发光法甲胎蛋白(AFP)试剂盒研究精氨酸洗脱液对热加速稳定性的影响,为磁微粒化学发光试剂盒热加速稳定性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法。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研究精氨酸洗脱液对热加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通过精氨酸洗脱液对包被后磁微粒的洗脱处理可明显提高磁微粒AFP试剂盒热加速稳定性。结论通过精氨酸洗脱液洗脱处理的方法可提高试剂盒磁微粒混悬液组分热加速稳定性,缩短热处理时间,降低时间成本,更加快速便捷。

    • 心电图aVR导联的直立T波预测NSTEMI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研究

      2022(1).

      摘要 (3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心电图aVR导联的直立T波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选择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确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N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介入治疗,评估患者预后情况。所有患者接受心电图检查,分析心电图aVR导联直立T波对NSTEMI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至治疗后6个月,105例患者中预后不良32例(30.48%),预后良好73例(69.52%);预后不良组ST段压低程度、导联数高于预后良好组,aVR导联直立T波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得到,ST段压低程度、导联数、aVR导联直立T波预测NSTEMI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0.7,其中aVR导联直立T波的预测价值高。结论心电图ST段压低程度、导联数及aVR导联直立T波对NSTEMI介入治疗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关于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几点思考

      2022(1).

      摘要 (2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各种医用新技术广泛应用、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其已对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怎样解决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的问题、提高运行效益,值得相关专业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思考和探索。

    • 医学三维建模软件结合3D打印技术对颌面缺损修复的应用

      2022(1).

      摘要 (2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颌面骨在人体骨骼中的结构较为复杂,损伤后修复困难。传统手术修复效果不佳,大多取决于外科医生的经验和技术水平。因此,通过医学三维建模软件将二维图像生成直观形象的三维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术前模拟,利用旋转、平移、镜像、布尔运算等技术模块生成颌面缺损区的重建修复模型。随即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1∶1等比例的三维颌面缺损模型及修复模型,借助3D打印模型制定手术方案并进行术前模拟或预弯成形好的植入物钛板,个体化实体修复模型指导手术操作,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精准性和稳定性,改善手术效果。

    • 17号染色体单亲二体研究进展

      2022(1).

      摘要 (4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单亲二体(UPD)是指同源染色体或染色体上的片段来源于双亲中的一方,因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纯合表达、基因印记等导致各种临床表型。该文通过对17号染色体的UPD的发病机制、临床检测技术及临床特征的综述,旨在为今后开展循证的产前诊断及遗传咨询提供理论依据。

    • 全球化语境下我国健康传播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研究

      2022(1).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索完善我国健康传播高层次人才培养策略。方法本文立足全球化背景,从健康传播概念出发探析我国健康传播的实际应用,分析我国健康传播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及现状。结果健康传播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备,高校还未建立起完备的健康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忽略健康传播的一线实践型复合人才的在职培养,健康传播人才培养环节不注重对在职人员的实践知识和技能的素养提升;具有国际视野的健康传播高层次领军人才匮乏,且发布的权威性信息大多是专业临床学术信息。结论引进国外健康传播教育体系,实行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培养国际性视野的健康传播创新性人才;加强健康传播人才的国际性培养,制定国际化健康传播人才的协同培养模式;以柔性引进与直接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国外健康传播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强健康传播领军人才的培养,积极扶持和引导高层次人才参与国际性重大项目的研究。

    • 采用超声探测颈侧前部的临床意义

      2022(1).

      摘要 (3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颈前椎间盘平面颈动脉鞘和食管的超声影像图及在指导颈椎手术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体表超声检查30例正常成人颈部双侧前方椎间盘平面颈动脉鞘与食管间的关系、走向位置、解剖距离等超声影像图特征。结果颈前超声可清晰探测颈椎间盘、颈动脉鞘、食管及其之间的位置关系。颈部食管在颈椎前方下行中逐渐由中线偏向左侧移行,在各颈椎间盘平面,颈动脉鞘与食管间距离右侧大于左侧。结论颈前右侧颈动脉鞘与食管间距离较左侧更大。为避免食管损伤,在行椎间盘微创穿刺或手术操作中,与左侧入路相比,右侧入路是个相对更安全的操作路径。

    • 洛塞那肽联合达格列净序贯治疗早期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2022(1).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超重或肥胖早期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优选序贯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或住院的90例早期超重或肥胖T2D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达格列净组和序贯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0.5 g/片,2片/次,口服,2次/d;达格列净组予以达格列净10 mg,口服,1次/d;序贯治疗组予以聚乙二醇洛塞那肽0.2 mg,皮下注射1周1次,连续使用6个月后停用,改达格列净10 mg,口服,1次/d。总疗程为1年,1年后观察3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瘦素、脂联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各组治疗后体质量、BMI、腰围、FPG、FINS、HOMA-IR、Hb A1c、瘦素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3组治疗前后体质量、BMI、腰围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后FPG、FINS、HOMA-IR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后HbA1c、瘦素、脂联素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洛塞那肽联合达格列净序贯治疗早期超重或肥胖T2DMZ患者在降低血糖的同时,还能明显减重及改善胰岛素抵抗,其可作为早期超重或肥胖T2DM患者的优选治疗方案。

    • 影响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对预后的影响

      2022(1).

      摘要 (3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后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CAS患者50例,根据是否出现血流动力学损害分为两组,分析影响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预后质量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方面,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史、重度狭窄、颈动脉斑块回声伴钙化、球囊后扩张、扩张率≥70%以及采用开环支架等因素是患者术后出现血流动力学损害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球囊后扩张、采用开环支架是患者术后出现血流动力学损害的危险因素(P<0.05);预后质量方面,两组患者术后1年内卒中以及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血流动力学损害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多于非血流动力学损害组患者(P<0.05)。结论 CAS术后出现血流动力学损害的危险因素是重度狭窄和球囊后扩张,这就需要医务人员为患者提供针对性干预,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

    • 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及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疗效及对患儿凝血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2(1).

      摘要 (2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及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疗效及对患儿凝血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川崎病患儿82例,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组使用阿司匹林+丙种球蛋白+双嘧达莫治疗。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相关凝血功能和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情况,以及总体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bg)等凝血功能指标水平,以及免疫球蛋白A (IgA)、免疫球蛋白G (IgG)和免疫球蛋白M (IgM)等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PT、TT和APT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Fbg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IgA、IgG和IgM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总体疗效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川崎病的治疗中使用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及丙种球蛋白疗效确切,有利于改善患儿凝血功能障碍,增加其机体免疫能力,提升总体疗效。

    • 小剂量康柏西普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应用价值

      2022(1).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小剂量康柏西普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80例视网膜病变(ROP)患儿[包括急进型后部ROP (AP-ROP)、阈值期ROP及阈值前Ⅰ型ROP,诊断均符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指征],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8例,小剂量组42例,对照组使用0.25 mg/0.025 mL康柏西普治疗,小剂量组使用0.15 mg/0.015 mL剂量康柏西普治疗。记录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屈光不正发生率;比较治疗前后眼压;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屈光不正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眼压高于小剂量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康柏西普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效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中间尾侧联合入路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合并不全性肠梗阻的疗效及安全性

      2022(1).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中间尾侧联合入路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合并不全性肠梗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接受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的55例右半结肠癌合并不全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分为A组29例和B组26例。A组患者接受中间尾侧联合入路腹腔镜手术,B组患者接受中间入路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术后应激反应、近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B组,失血量少于B组(P<0.05),但两组间的排气恢复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白介素-6 (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B组(P<0.05);两组间的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发生率、一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半结肠癌合并不全肠梗阻患者采用中间尾侧联合入路腹腔镜手术安全有效,操作难度低,手术风险小,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患者术后应激反应。

    • 瑞舒伐他汀钙联合吡拉西坦对年龄>60岁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事件相关电位潜伏期的影响

      2022(1).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瑞舒伐他汀钙(RS)联合吡拉西坦(Pir)对年龄>60岁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及事件相关电位(ERP)潜伏期的影响。方法选取焦作市沁阳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114例年龄>60岁VD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n=57)、B组(n=57)。B组接受Pir治疗,A组接受RS联合Pir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前、治疗6个月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ERP潜伏期、波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脂质(LPO)水平。结果 A组总有效率较B组高(P<0.05);A组治疗6个月MMSE、ADL评分较B组高(P<0.05);A组治疗6个月ERP潜伏期较B组低,波幅较B组高(P<0.05);A组治疗6个月血清MDA、LPO水平较B组低,血清SOD水平较B组高(P<0.05)。结论 RS联合Pir治疗年龄>60岁VD患者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能有效调节机体血清MDA、LPO、SOD水平,缓解氧化应激状态。

    • 上肢康复机器人联合运动想象对偏瘫患者手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2022(1).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上肢康复机器人联合运动想象对偏瘫患者手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偏瘫伴手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选取上肢康复机器人进行康复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运动想象疗法,1次/d,每周5次,治疗4周。治疗前后进行以下评估: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经4周治疗后,两组患者FMA、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联合运动想象对提升偏瘫患者的手功能有积极作用。

    • CTPI灌注参数联合增强CT在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评估中的应用

      2022(1).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采用双源CT全肝灌注成像(CTPI)灌注参数联合增强CT扫描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2例经TACE治疗后复发的PHC患者资料,纳入预后不良组;将同期医院复诊的52例经TACE治疗后未复发的PHC患者资料,纳入预后良好组。全部患者均接受CTPI、增强CT扫描检查,患者病历资料、影像学检查资料完整;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影像学参数,重点分析CTPI灌注参数[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增强CT相关参数[峰高(PH)、达峰时间(Tp)、肿块与主动脉强化峰值之比(M/A)、灌注值],分析CTPI灌注参数联合增强CT在PHC患者TACE治疗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HAP、PH值、灌注值高于预后良好组,PVP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两组M/A值、T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增强CT、CTPI灌注参数HAP、PVP、PH值、灌注值评估PHC患者TACE治疗预后的AUC均>0.70,有一定评估价值;且当各参数cut-off值分别取22.175 mL/(100 mL·min)、24.220 mL/(100 mL·min)、49.050 HU、0.205 mL/(min·mL)时,可获得最佳评估价值。结论 CTPI灌注参数联合增强CT扫描在PHC患者TACE术后评估中具有一定价值。

    • 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腹直肌鞘阻滞对全麻开腹手术患者的影响

      2022(1).

      摘要 (2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估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腹直肌鞘阻滞对全麻开腹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全麻开腹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20例,年龄40~60岁,体重50~75 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各30例。R组(0.3%罗哌卡因),DR1组(0.5μg/mL右美托咪定复合0.3%罗哌卡因),DR2组(1μg/mL右美托咪定复合0.3%罗哌卡因),DR3组(2μg/mL右美托咪定复合0.3%罗哌卡因)。全麻诱导前30 min,行双侧腹直肌鞘阻滞,术中静脉麻醉维持,术毕行48 h连续静脉自控镇痛,布托啡诺1 mg静脉注射作为补救镇痛方式,维持视觉模拟评分(VAS)≤3分。分别记录不同时点CD42+/CD14+比值、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CD14+比值、C反应蛋白(CRP)浓度、白细胞介导素6(IL-6)浓度、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记录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布托啡诺使用率、镇痛泵按压次数、手术时间、苏醒时间、苏醒间驻留时间、心动过缓发生率、低血压发生率、术后嗜睡发生率、药物过敏及术后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R组和DR1组比较,DR2、DR3组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布托啡诺使用率、镇痛泵按压次数减少(P<0.05);与DR2组比较,DR3组丙泊酚用量减少(P<0.05),瑞芬太尼用量、布托啡诺用量、镇痛泵按压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T1时比较,T2~T6时四组患者CD42+/CD14+比值增大,HLA-DR+/CD14+比值减小(P<0.05);与R组和DR1组比较,T2~T6时DR2、DR3组CD42+/CD14+比值减小,HLA-DR+/CD14+比值增大(P<0.05)。与术前T1时比较,术中与术后各时点四组患者CRP浓度、IL-6浓度均增大(P<0.05);与R组和DR1组比较,T3~T6时DR2组、DR3组CRP浓度均减小,T2~T6时DR2组、DR3组IL-6浓度均减小(P<0.05)。与术前T1时比较,R、DR1组T2~T4时E、NE浓度均减小,DR2、DR3组T2~T5时E、NE浓度均减小(P<0.05);与R组和DR1组比较,T2~T5时DR2、DR3组E、NE浓度均减小(P<0.05)。与R组和DR1组比较,DR3组低血压发生率、心动过缓发生率、苏醒时间、苏醒间驻留时间、术后嗜睡发生率均增加(P<0.05);与DR2组比较,DR3组低血压发生率、心动过缓发生率、苏醒时间、苏醒间驻留时间、术后嗜睡发生率均增加(P<0.05)。各组均未出现右美托咪定或罗哌卡因过敏反应及呼吸抑制。结论1μg/mL右美托咪定复合0.3%罗哌卡因用于腹直肌鞘阻滞可降低全麻开腹手术患者应激和炎症反应程度,保护其细胞免疫功能,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安全性较好,有利于病情的康复。

    • 血清Hcy、Gal-9及1,25-(OH)2D3水平与宫颈病变分级的相关性分析

      2022(1).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半乳糖凝集素(Gal)-9及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水平与宫颈病变分级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宫颈病变患者共152例作为观察组,其中低级别鳞状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73例,高级别鳞状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48例,子宫颈癌(CC)患者31例,并筛选同期健康女性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血清Hcy、Gal-9及1,25-(OH)2D3水平;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Gal-9及1,25-(OH)2D3水平变化;分析观察组患者血清Hcy、Gal-9及1,25-(OH)2D3水平与宫颈病变分级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Hcy、Gal-9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Hcy、Gal-9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中LSIL组患者血清Hcy、Gal-9水平低于HSIL及CC组,且HSIL组低于CC(P<0.05);LSIL组患者血清1,25-(OH)2D3水平高于HSIL及CC组,且HSIL组高于CC组(P<0.05)。血清中Hcy、Gal-9水平与其宫颈病变分级呈正相关(P<0.05),1,25-(OH)2D3水平与宫颈病变分级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Hcy、Gal-9及1,25-(OH)2D3水平与宫颈病变的发生及分级密切相关。

    • SWE、SMI联合TI-RADS分级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2022(1).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超微血管成像技术(SMI)联合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TI-RADS)分级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汕头市中心医院门诊及住院检查的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SWE、二维灰阶超声、SMI检查。观察所有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甲状腺结节的TI-RADS分级、SWE及SMI检查结果,并分析TI-RADS分级、SWE、SMI及三者联合的诊断结果。结果 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经病理诊断共检出95个病灶,包括良性结节61个和恶性结节34个。甲状腺结节TI-RADS 4 b类恶性百分率占比最高(86.36%)。恶性结节的平均杨氏模量值高于良性结节(P<0.001)。SMI分型为Ⅲ型者占比最高(84.38%)。TI-RADS分级、SWE、SMI联合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最高,分别为94.64%、94.64%、90.16%。结论相较于SWE、SMI与TI-RADS分级单独检查,三者联合使用可提高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临床可据其对患者病情进展进行鉴别、诊断。

    • 麦肯基技术支持下腰椎运动链远程分期康复指导对侧路腰椎间孔镜术后LDH患者腰椎功能状态及腰部屈伸活动度的影响

      2022(1).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麦肯基(McKenzie)技术支持下腰椎运动链远程分期康复指导对侧路腰椎间孔镜术后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腰椎功能状态及腰部屈伸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93例均接受侧路腰椎间孔镜治疗的LD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46例给予常规腰椎术后康复指导,观察组47例给予基于McKenzie技术的腰椎运动链远程分期康复指导。观察两组腰椎功能状态、多裂肌横截面积、步态分析及腰部屈伸活动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低于对照组(P<0.05),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多裂肌横截面积、左右支撑相比值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前屈、后伸、左、右侧屈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McKenzie技术支持下腰椎运动链远程分期康复指导可通过增加侧路腰椎间孔镜LDH患者术后多裂肌横截面积,提高腰部屈伸活动度,改善步态和腰椎功能。

    • 戊酸雌二醇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效果及对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

      2022(1).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戊酸雌二醇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患者的效果及对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开封市中心医院妇产科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105例无排卵型功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2例给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观察组5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宫内内分泌环境、止血情况、子宫内膜厚度与血红蛋白(Hb)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45%)高于对照组(78.85%)(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卵泡雌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控制出血时间、完全出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厚度小于对照组,H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戊酸雌二醇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可通过改善无排卵型功血患者的子宫内分泌环境,调节子宫内膜厚度,有效止血,改善贫血,进而提高临床疗效。

    • 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对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剖宫产预后及围手术期血液管理的影响

      2022(1).

      摘要 (2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剖宫产预后及围手术期血液管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2017年3月至2020年6月期间122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根据不同的干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观察组75例行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对比两组产妇预后、剖宫产术中血液管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子宫切除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体重及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围术期成分血输注量少于对照片组(P<0.05)。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剖宫产使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干预效果较好,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产后预后。

    • 急性脑卒中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22(1).

      摘要 (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脑卒中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夏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经头颅、肺组织CT检查确诊,且肺部感染情况行CT检查,依据是否存在肺部感染分为肺部感染组16例和非肺部感染组44例。比较肺部感染组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其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肺部感染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比较高(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部感染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长于非肺部感染组,肺部感染组侵入性操作、合并吞咽困难、合并低蛋白血症、合并糖尿病、合并COPD的患者占比高于非肺部感染组,且肺部感染组NIHSS评分高于非肺部感染组(P<0.05)。多因素非条件Los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卧床时间≥3周、住院时间≥2周、侵入性操作、合并低蛋白血症、合并COPD均为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老年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时,革兰阴性菌占比较高,且卧床时间≥3周、住院时间≥2周、侵入性操作、合并低蛋白血症、合并COPD均为急性脑卒中老年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临床治疗可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及时预防患者发生肺部感染,促使其肺功能的改善,防止肺部感染的发生。

    • 前列腺增生尿路感染患者尿标本中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22(1).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前列腺增生尿路感染患者尿标本中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56例前列腺增生尿路感染患者,采集所有患者中段尿,采用细菌鉴定仪和药敏鉴定仪鉴别尿标本中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6例患者中段尿中共检出病原菌84株,主见真菌、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占比分别为7.14%、19.14%、73.81%;革兰阴性菌中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占比为17.86%、20.24%、22.62%;革兰阳性菌中以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糖球菌、无乳链球菌为主,占比为9.52%、3.57%、4.76%;真菌以光滑假丝酵母菌、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比为2.38%、3.57%;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美洛培南耐药率较低;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亚胺培南、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美洛培南的耐药率较低;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庆大霉素耐药率较低;无乳链球菌对青霉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低;金黄色葡萄糖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低。结论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是前列腺增生患者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且不同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不同。

    • 便笺式治疗单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手术抢救中的应用

      2022(1).

      摘要 (3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便笺式治疗单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手术抢救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住院的80例凶险性前置胎盘超声评分法评分>6分行剖宫产手术的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执行传统口头医嘱方法,在对照组基础上施行便笺式治疗单执行口头医嘱的方法。比较两组医生口头医嘱下达至护士执行完毕时间、口头医嘱执行错误例数、医生对护理抢救团队满意度、手术间抢救室噪音分贝值、抢救记录完整情况。结果实验组护士执行医嘱时间、医嘱执行错误例数、手术间抢救室噪音值及抢救记录缺陷低于对照组,而医生对护理抢救团队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抢救中应用便笺式治疗单有利于快速准确的执行各类口头医嘱,提高了抢救团体的配合度,为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且保证了医疗护理的质量安全。

    • 数字化成像快速胃肠造影在胃肠道疾病患者中应用价值分析

      2022(1).

      摘要 (3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数字化成像快速胃肠造影在胃肠道疾病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河南省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检查的68例胃肠道疾病患者,入选者均接受常规胃肠造影及数字化成像快速胃肠造影检查。观察常规胃肠造影检查、数字化成像快速胃肠造影图像质量、以及在胃肠道疾病、微小病变、早期消化道肿瘤中的显示情况及成像时间。结果数字化成像快速胃肠造影图像质量为甲级比例(75.00%)高于常规胃肠造影(29.41%),丙级及废片(8.82%、1.47%)比例低于常规胃肠造影(27.94%、23.53%)(P<0.05);两组图像质量乙级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字化成像快速胃肠造影检查在胃肠道疾病显示率(70.59%)、微小病变显示率(38.24%)、早期消化道肿瘤显示率(32.35%)方面高于常规胃肠造影(39.71%、19.12%、17.65%),成像时间(1.23±0.47) s短于常规胃肠造影(4.69±1.35) s (P<0.05)。结论数字化成像快速胃肠造影在检查胃肠道疾病中能够利用连续摄像、快速存储等优点,缩短曝光时间,改善图像质量,提升胃肠道疾病显示率,用于胃肠道疾病检查中具有可行性。

    • VSD治疗中老年双下肢慢性溃疡患者的效果及其对创面组织液氧分压、LDH及SDH活性的影响

      2022(1).

      摘要 (5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中老年双下肢慢性溃疡患者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新密市中医院收治的129例中老年双下肢慢性溃疡患者分组,对照组64例给予传统清创换药方法治疗,观察组65例给予VSD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肉芽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肉芽组织中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局部组织液氧分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VSD可通过提高中老年双下肢慢性溃疡患者创面氧压,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治疗效果且较少发生并发症。

    • 哮喘急性发作患儿氧驱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的有效性及对患儿FEV1、PEF、FVC的影响

      2022(1).

      摘要 (3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哮喘急性发作患儿氧驱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的有效性及对患儿FEV1(第1秒用力呼吸值)、PEF(最大呼气峰流速)、FVC (用力肺活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5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研究组63例。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5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研究组63例。对照组给予氨茶碱+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治疗,研究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氧驱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对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及治疗前后FEV1、PEF、FVC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咳喘、气促、呼吸困难及肺部鸣音等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FEV1、PEF、FV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FEV1、PEF、FV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分析哮喘急性发作患儿氧驱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的有效性发现,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实施该疗法的临床疗效较高,促使患儿相关症状得到较快缓解,且对FEV1、PEF、FVC等指标的影响良好,有利于患儿肺功能的康复。

    • 腹主动脉球囊阻断预处理后子宫重塑术对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术后康复及子宫切除率的影响

      2022(1).

      摘要 (3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腹主动脉球囊阻断预处理后子宫重塑术对凶险性前置胎盘(PPP)伴胎盘植入(PIA)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7月南召县妇幼保健院64例PPP伴PIA患者,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接受产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治疗,观察组(33例)接受腹主动脉球囊阻断预处理后子宫重塑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围术期情况:观察组术中失血量、输血量均较对照组少,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情况:观察组产后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子宫切除率:观察组子宫切除率较对照组低(P<0.05);阿普加(Apgar)评分:观察组1 min、5 min Apgar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输红细胞悬液情况:观察组输红细胞悬液>10 u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并发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主动脉球囊阻断预处理后子宫重塑术治疗PPP伴PIA,能优化围术期指标,减少出血、输血,降低患者子宫切除率,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

    • 胃癌根治术后LAK细胞及rIL-2腹腔灌注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2022(1).

      摘要 (4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灌注杀伤细胞(LAK)及rIL-2在胃癌根治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安阳肿瘤医院就诊的经病理学检测诊断为进展期胃癌的78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研究组进行LAK细胞及rIL-2腹腔灌注,对照组则进行常规静脉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治疗有效率、术后复发及肿瘤转移情况。结果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经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肿瘤复发率和肿瘤转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LAK细胞及rIL-2腹腔灌注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能够有效避免肿瘤的转移和复发,其在胃癌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中国医学工程》投稿须知

      2022(1).

      摘要 (9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医学工程》杂志(期刊号:ISSN1672-2019/CN11-4983/R),月刊,公开发行,被中国知网、超星"域出版"、维普网、《国家科技学术期刊开放平台》等全文收录。本刊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和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主办。本刊读者对象为临床医务工作者、临床工程技术人员、医学工程科研工作者等,报道医疗领域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帮助广大临床医师及工程人员提高学术水平,解决在临床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