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旦;杨飞霞;张迪;马文玥;陈泽良;张志慧;李英俊;史利军;
2022(04):1-5.
摘要:目的 以新西兰兔为动物模型,通过观察硬脑膜模型动物使用该生物可降解补片后的生理状态、临床表现以及病理组织学改变,以此评价该补片修复硬脑膜缺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设计要求,60只新西兰大白兔被随机分为供试品组、对照品组和空白对照品组3组。将供试品和对照品植入局部,设定30 d、90 d、180 d三个时间点进行观察,取下硬脑膜创伤组织行组织病理学分析。研究期间,所有动物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供试品组和对照品组补片均能在术后30 d将硬脑膜外口愈合,实验期间供试品组和对照品组动物无明显临床异常,动物生存率无差别;空白组死亡3只。于观察各时间点解剖动物,180 d生物可降解补片已降解。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感染性炎症反应。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可降解补片兔硬脑膜修复与对照品组相比具有类似的修复疗效与防脑脊液渗漏效果,且兔模型试验证明临床安全。
2022(04):6-10.
摘要:目的 探讨评估术前三维数字重建规划技术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盏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医院手术治疗肾盏结石的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从2021年1月之前采用纤维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的29例患者中选取出21例作为对照组(B组);2021年1月之后针对拟接受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A组),并常规在术前运用个体化三维医学影像重建与导引系统(3D-MIRGS)进行手术设计及规划。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寻及结石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结石清除率(术后4周评估)、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改良的Clavien-Dindo分级系统)、术后一周体力恢复状况(Karnofsky体力评分)等指标。结果 与B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43.3 min vs. 58.2 min, P<0.05)、平均寻及结石时间(3.4 min vs. 6.6 min, P<0.05)、平均术后住院天数(3.2 d vs. 5.5 d, P<0.05)、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10.0%vs. 14.3%, P<0.05)均显著下降,术后一周体力恢复状况(89.8分vs. 82.5分, P<0.05)则显著提高。术中出血量及结石清除率在两组患者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三维数字重建规划技术可帮助术者在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肾盏结石前,完成对腔内结石的空间精准定位工作,并先期制定个性化的具体手术策略,使术中寻石过程更为顺畅,手术效率得以有效提升,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恢复。
2022(04):11-14.
摘要:目的 探讨晚期初治肺腺癌患者接受含铂联合化疗后生存获益影响因素及HER2基因状态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南科技大学附属许昌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接受含铂联合化疗期初治肺腺癌患者共424例临床资料,分析HER2基因状态与临床特征关系及对临床疗效的影响,评价患者接受含铂联合化疗后生存获益影响因素。结果 424例患者中男252例,女172例;中位年龄57.0 (32.0~75.0)岁;根据HER2基因状态划分,突变型12例,野生型412例;接受含铂联合化疗中位周期数为6.0 (2.0~14.0)个;治疗后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22.64%(96/424),71.70%(324/424)。HER2基因状态与晚期初治肺腺癌患者年龄、性别及既往吸烟情况有关(P<0.05);HER2突变组接受含铂联合化疗后ORR和DCR均显著高于HER2野生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脑转移、给予维持化疗及HER2基因型与晚期初治肺腺癌患者接受含铂联合化疗后生存获益有关(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证实,存在HER2基因突变是晚期初治肺腺癌患者接受含铂联合化疗后无进展生存期(PFS)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晚期初治肺腺癌患者接受含铂联合化疗后生存获益与HER2基因突变独立相关,HER2突变型人群接受含铂联合化疗PFS更长。
2022(04):15-18.
摘要:目的 探讨宫颈癌放化疗后骨盆衰竭骨折的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20年3月湖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1例经影像学检查并随访证实的骨盆衰竭骨折患者的影像学征象,所有患者均行骨盆CT检查,部分患者有X线、MRI、SPECT-CT或PET-CT检查。结果 此31例骨盆衰竭骨折患者中,大部分发生于骶骨和耻骨。1例X线表现为耻骨联合不对称,骨皮质褶皱。31例CT显示骨盆骨质疏松,双侧骶骨耳状面、耻骨、坐骨及髂骨明显骨折线影或条片状高密度硬化影,并大致平行于骶髂关节面,12例表现为粉碎性骨折,8例出现骨折邻近肌肉钙化。MRI显示骶骨、耻骨及髂骨出现线状低信号骨折线影,周围可见条片状长T1长T2水肿信号,增强扫描水肿带可强化。SPECT显示为骶骨区域典型的“H”型放射性核素异常浓聚、骶髂区或耻骨联合斑片状异常浓聚。1例PET-CT显示耻骨有浓聚。结论 X线对早期骨盆衰竭骨折的敏感性不及CT、MRI、SPECT-CT及PET-CT,SPECT-CT及PET-CT敏感性更高,但特异性低。临床诊断时需结合各种影像学检查及临床病史并随访,以提高诊断正确率。
2022(04):19-22.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择期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5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GB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SGB组于全身麻醉前行SGB,对照组在同一位置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统计记录两组全身麻醉前(T_1)、气管插管即刻(T_2)、手术切皮即刻(T_3)、术毕(T_4)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检测各时间点的血清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水平。结果 SGB组T_2~T_4各时间点的MAP及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SGB组T_2~T_4各时间点血清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SGB能有效减轻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的应激反应,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
2022(04):23-26.
摘要:目的 探讨肺部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Lung-RADS)分级联合CT征象在孤立性肺磨玻璃影结节(GG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郑州人民医院检查的孤立性肺GGN患者90例,按照GGN病理检查或两年随访结果分为良性组34例和恶性组56例。统计其Lung-RADS分级和CT影像学表现特征;Logistic回归分析GGN良恶性的相关因素;构建Lung-RADS和CT征象的联合变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性能。结果 Lung-RADS分级诊断GGN性质的敏感度为89.29%,特异度为58.82%;恶性组不规则形态、毛刺征、分叶征、胸膜牵拉征、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的比例及Lung-RADS分级均显著高于良性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毛刺征、分叶征、Lung-RADS分级是恶性GGN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Lung-RADS分级与CT征象的联合变量诊断GGN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7,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4.12%和83.33%,高于Lung-RADS分级诊断性能。结论 Lung-RADS分级联合CT征象在鉴别GGN性质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2022(04):27-30.
摘要:目的 分析颅脑CT血管造影(CTA)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南阳南石医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66例疑似AIS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CTA检查,以DSA为金标准,最终确诊51例。观察CTA、MRA诊断颅内动脉狭窄结果与DSA符合情况;观察组CTA、MRA下动脉狭窄≥50%AIS和非AIS中的分布情况,分析CTA、MRA和二者联合诊断AIS效能。结果 CTA检查动脉狭窄与DSA轻度符合率为90.00%,中度符合率为75.00%,重度符合率为76.47%,闭塞符合率为100.00%;MRA分别为90.00%,中度符合率为91.67%,重度符合率为88.24%,闭塞符合率为100.00%。联合诊断AIS特异度为86.67%,灵敏度为98.04%;CTA诊断特异度为96.67%,灵敏度为90.38%;MRA诊断特异度为73.33%,灵敏度为96.08%。结论 CTA和MRA在AIS诊断中均有一定价值,但二者联合诊断效能最高。
2022(04):31-35.
摘要:目的 分析收缩压变异与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舞阳县中心医院2019年至2021年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24例,按照24 h血肿扩大与否分为扩大组40例与未扩大组84例,于入院时及24 h后行头部CT血肿三维重建,通过平均血压、收缩压(SBP)标准差(SD)、变异系数(CV)、连续变异度(SV)对患者血压变异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收缩压变异与血肿扩大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患者高血压病、入院前抗凝抗血小板药物使用、入院24 h后血肿体积、血肿体积改变绝对值、血肿体积变化率和Hunt-Hess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肿扩大组入院SBP、24 h平均SBP、夜间SBP均显著高于未扩大组(P<0.05),血肿扩大组SBP昼夜差显著低于未扩大组(P<0.05),血肿扩大组血压晨峰、SBP-SD、SBP-CV、SBP-SV均显著高于未扩大组(P<0.05)。Logistic回归显示SBP-SD、SBP-CV和SBP-SV与患者24 h血肿扩大之间存在高度相关。结论 收缩压变异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有一定的预测及评估作用。
2022(04):36-40.
摘要:目的 探索不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的病理特征和生存状况。方法 收集2019年8月至2020年10月于永城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首次确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纳入236例患者,所有患者的生存信息均完整保存。比较不同年龄段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状况,对可能影响乳腺癌患者死亡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年龄<35岁以及≥65岁的患者肿瘤大小>5 mm的占比高于35~54岁以及55~64岁年龄段患者(P<0.05);年龄<35岁以及≥65岁患者雌激素受体(ER)表达阳性占比、孕激素受体(PR)表达阳性占比以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表达阳性的占比高于35~54岁和55~64岁年龄段患者(P<0.05);年龄<35岁以及≥65岁患者中晚期、HER-2过表达型以及三阴性占比高于35~54岁以及55~64岁年龄段患者(P<0.05);年龄<35岁和≥65岁的乳腺癌患者5年死亡率高于年龄35~54岁以及55~64岁的乳腺癌患者(P<0.05)。单因素结果显示,年龄、临床分期、体质量指数(BMI)是影响乳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指标因素(P<0.05)。多因素结果显示,发病年龄<35岁和≥65岁是乳腺癌患者发生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年龄<35岁以及≥65岁的乳腺癌妇女多数为中晚期,分子分型以HER-2过表达型以及三阴性为主,且该年龄段的乳腺癌妇女患者预后较差,死亡风险较高,因此临床应注重对绝经前后妇女的筛查和治疗。
2022(04):41-43.
摘要:目的 探讨学生主导的多学科诊疗模式(MDT)为中心的教学在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泌尿外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学生主导的以MDT为中心的泌尿外科实习教学模式对实验组同学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习教学模式。采用理论考核、病例分析、临床考核、技能考核及调查问卷等形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同学在理论成绩、病例分析成绩和总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理论掌握情况、学习兴趣激发情况、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疾病的诊治分析情况、临床思维培养情况、其他科室实习应用情况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在临床考核和技能操作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学生主导的MDT为中心的教学能够提高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在泌尿外科实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增进临床思维,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2022(04):44-45.
摘要:该文介绍了两种X线机器常见的故障,叙述了其故障分析过程及处理方法,以供参考。
2022(04):46-49.
摘要:边缘适合性是评价修复体临床修复效果的重要指标。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修复技术具有数字化的工作流程,因此其边缘适合性的影响因素与传统修复技术相比并不完全相同,如口内扫描仪精度、CAD/CAM系统特性、CAD/CAM材料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CAD/CAM修复体边缘适合性。然而,无论是椅旁CAD/CAM修复体还是传统间接修复技术制作的修复体,牙体预备及粘接因素都对其边缘适合性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为了研究临床医师在进行椅旁修复时,牙体预备及粘接因素是通过何种途径影响修复体边缘适合性,又该如何把控牙体预备及粘接环节来改善椅旁修复体的边缘适合性,文章进行了分析探讨。
2022(04):50-54.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OVCF)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继发椎体骨折与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参数变化的影响及生活质量评估。方法 选取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间收治的62例行PKP治疗的老年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术后继发椎体骨折的3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术后未发生椎体骨折的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就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参数变化、神经功能评分、术后疼痛评分、功能障碍评分及生活质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对照组C7~S1的矢状位轴向距离(SVA),胸椎后凸角(TK)均小于观察组(P<0.05),腰椎前凸角(LL)、骨盆投射角(PI)、骶骨倾斜角(SS)均大于观察组(P<0.05),两组间骨盆倾斜角(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术后各阶段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ODI)评分均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术后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脊柱矢状形态与其参数变化密切相关,其中C_7~S_1SVA、TK越大,LL、SS、PI越小导致PKP术后继发椎体骨折风险越大。此外,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状态下,患者疼痛、功能障碍及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水平明显提高。
2022(04):55-58.
摘要: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颈椎间盘穿刺等离子髓核消融术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和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5月至2021年5月共15例颈椎病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颈椎间盘低温等离子髓核射频消融术治疗。15例患者获得半年以上随访,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6例,脊髓型颈椎病3例,颈型颈椎病4例,混合型颈椎病2例。男2例,女13例,年龄36~72岁,平均(58±2)岁。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颈椎病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表和改良Macnab疗效分级评分评价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疗效和有效率。结果 所有患者B超引导下穿刺均获成功,术中即刻无血管、食管、神经等损伤。15例随访者中,术后未出现血肿、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VAS评分分别为(2.61±0.42)分、(2.72±0.56)分、(3.26±0.61)分、(3.21±0.73)分,均较术前(7.34±1.23)分明显下降。颈椎病症状与功能评分分别为(26.16±3.24)分、(25.21±2.63)分、(26.08±2.53)分、(26.58±3.03)分,均较术前(14.43±2.32)分明显改善。改良Macnab疗效分级评分显示有效率分别为86.67%、80.00%、80.00%、73.33%。结论 超声引导结合X线定位下颈椎间盘穿刺髓核射频消融术近期疗效良好,可避免颈部血管食管等损伤且无辐射伤害,是一种安全可行的辅助穿刺方法。
2022(04):59-62.
摘要:目的 分析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牙合)伴牙列缺损的效果和治疗后牙齿骨吸收和骨密度水平变化。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山东省慢性病医院(山东省康复中心)收治的错(牙合)伴牙列缺损患者96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给予牙齿修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口腔正畸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1年出血指数和菌斑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年生活质量评分为(42.90±6.0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牙齿骨吸收量为(1.21±0.13) mm,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年牙槽骨密度为(290.43±54.39) HU,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牙合)伴牙列缺损效果较好,对牙齿骨吸收和牙槽骨密度影响较小。
2022(04):63-66.
摘要:目的 分析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心脏瓣膜置换术(HVR)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在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的11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病理检查,并于术前、术后实施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查结果由一名资深医生予以记录,包括钙化斑块及主动脉瓣环内径等情况。对比患者术前、术后心功能及术后瓣膜情况。结果 患者二维(25.86%)、三维(30.17%)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检查所得钙化斑块检出率均略低于手术病理结果检出率(37.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维、三维TEE检查所得主动脉瓣环内径均低于手术病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有效瓣口面积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水平低于术前(P<0.05)。116例患者均完成HVR,其中7例(6.03%)患者主动脉瓣环径于术中变大,应用大号人工瓣膜实施手术;4例(3.45%)发生钙化瓣分裂,应用人工瓣膜进行固定,116例患者术后复查结果显示瓣膜开启正常。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应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能明确心脏瓣膜病变情况,便于评价患者心功能,为术前人工瓣膜选择提供参考,有效提升手术成功率。
2022(04):67-71.
摘要: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经介入治疗后采用降同型半胱氨酸(Hcy)疗法的疗效及对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4例,根据信封密封法均分为对照组(n=32)与观察组(n=32),对照组予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治疗,对两组总胆固醇(TC)、白细胞介素-6 (IL-6)、C-反应蛋白(CRP)、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血清Hcy、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 (sICAM-1)、脑钠肽(BNP)水平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予以观察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LDL-C、HDL-C、TC、TG、血清Hcy、IL-6、CRP、sICAM-1、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DL-C明显升高,其余指标都明显降低,且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HDL-C更明显,LDL-C、TC、TG、血清Hcy、IL-6、CRP、sICAM-1、BNP水平降低更明显(P均<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6.25%(2/32)、25.00%(8/32)(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患者采用介入治疗联合降血清Hcy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血清Hcy水平,下调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利于心肌功能恢复,提高预后,建议推广应用。
2022(04):72-75.
摘要: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喷鼻联合灌洗对鼻窦炎患者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术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变应原特异性IgE(sIgE)、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3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鼻窦炎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术治疗,按照数字随机表达法分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喷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鼻腔灌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鼻黏膜纤毛功能、改良Lund-Mackay内镜评分系统(MLMES)鼻窦内镜评分及血清sIgE、Eos评分。结果 术前,两组鼻黏膜纤毛功能水平、MLMES、sIgE、Eos均相近(P>0.05);术后,两组各项指标均有改善,而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行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术的鼻窦炎患者治疗中采用布地奈德喷鼻及灌洗的联合治疗,疗效显著,对患者鼻黏膜功能、黏膜形态以及血清sIgE、Eos水平均有积极的影响,值得推广。
2022(04):76-79.
摘要:目的 探究控制股骨假体旋转的新型3D打印技术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股骨髓内引导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于鹤壁市人民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50例膝关节终末期骨关节炎(O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2例与对照组28例。观察组在患者专用器械(PSI)辅助下进行TKA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TKA治疗。对比两组和组内的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临床结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排水体积、髓内导深度、术后髌骨横轴-股骨上髁轴角(PFA)、术后后髁角(PCA)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髋-膝-踝角(HKA)、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美国膝关节协会膝关节评分(AKS)均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的术后PFA低于术前(P<0.05)。对照组的术后HKA、HSS、AKS均高于术前(P<0.05);对照组的术后PFA低于术前(P<0.05)。结论 PSI辅助TKA的短期临床疗效与常规TKA相似,可以更准确地辅助髓内引导和对齐股骨旋转。
2022(04):80-82.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连续性床旁血液滤过(CRRT)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患者肝肾功能,病情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周口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CLS患者,随机抽取分组,对照组80例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8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CRRT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肾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相较对照组更优(P<0.05);研究组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要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CLS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采取CRRT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炎性因子水平,并促进肝肾功能恢复效果,临床价值明显。
2022(04):83-86.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不同药物联合宫腔镜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AUB)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西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围绝经期AUB患者。患者接受临床随机数字分组,宫腔镜联合黄体酮治疗30例患者为对照组,宫腔镜联合曼月乐治疗30例患者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治疗结局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月经情况、雌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月经情况、雌激素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33%vs. 73.33%)(P<0.05)。研究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67%vs. 30.00%)(P<0.05)。结论 宫腔镜联合曼月乐作为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治疗方案,在改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月经情况以及雌激素水平的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出现可能性,提高患者临床疗效,价值显著。
2022(04):87-89.
摘要:目的 探究多巴酚丁胺与酚妥拉明联合小剂量多巴胺对小儿重症肺炎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小儿重症肺炎伴多器官功能衰竭患儿100例,通过随机数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与多巴酚丁胺静脉滴注。评价患儿恢复情况,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 (IL-6)、IL-8、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IL-6、IL-8、CRP、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L-6、IL-8、CRP、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IL-6、IL-8、CRP、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巴酚丁胺与酚妥拉明联合小剂量多巴胺对提高小儿重症肺炎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治疗效果、缩短病程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2022(04):90-93.
摘要: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合并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的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95例行PCI治疗的急性前壁STEMI合并HFrEF的患者,按随机单双号法分为两组。术后1周,缬沙坦组47例开始口服缬沙坦,沙库巴曲缬沙坦组48例开始服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比较两组治疗6月末血管内皮、心肌损伤、心功能指标变化和不良心血管事件情况。结果 沙库巴曲缬沙坦组治疗6月末,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一氧化氮(NO)高于缬沙坦组,室壁运动积分(WMSI)、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内皮素-1(ET-1)、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 (cTnT)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低于缬沙坦组(P<0.05),缬沙坦组心力衰竭发生人数多于沙库巴曲缬沙坦组(P<0.05);两组心绞痛、心肌梗死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并HFrEF的急性前壁STEMI患者行PCI治疗后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可有效降低相关心肌损伤指标水平,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功能,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
2022(04):94-97.
摘要:目的 对比不同切口超声乳化吸除术对白内障患者视力水平、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及角膜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97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分组,对照组48例采用3.0 mm传统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观察组49例行同轴1.8 mm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术。观察两组视功能、角膜生物力学参数、角膜内皮功能和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裸眼远视力、术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角膜散光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角膜阻力因数(CRF)、Goldmann相关眼压(IOPg)、角膜补偿眼压(IOPcc)高于对照组,中央角膜厚度(CCT)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例、泪膜破裂时间(BUT)水平高于对照组,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8 mm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能减轻对角膜内皮细胞功能的损伤,改善角膜生物力学,提高术后视功能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2022(04):98-100.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铁、锌和铁蛋白在孕中期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与糖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孕中期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孕中期妊娠期血糖正常孕妇200例的产检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血糖代谢指标,血清铁、锌、铁蛋白水平及血清铁、锌、铁蛋白水平与血糖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孕妇血清空腹血糖(FPG)、1 h血糖(1hPG)、2 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孕妇血清铁、铁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而血清锌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血清铁水平与血清FPG、1 h PG、2 h PG、FINS、HbA1c、HOMA-IR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370, 0.296, 0.326, 0.281, 0.325, 0.342, P<0.05),血清锌水平与血清FPG、1 h PG、2 h PG、FINS、HbA1c、HOMA-IR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345,-0.352,-0.527,-0.488,-0.422,-0.341, P<0.05),血清铁蛋白水平与血清FPG、1 h PG、2 h PG、FINS、HbA1c、HOMA-IR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524, 0.624, 0.522, 0.684, 0.528,0.544, P<0.05)。结论 血清铁、铁蛋白、糖代谢指标水平在孕中期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水平异常升高,而血清锌水平降低,同时血清铁、铁蛋白水平与糖代谢指标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血清锌水平与糖代谢指标水平呈负相关关系。
2022(04):101-103.
摘要:目的 分析总结30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手术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医院30例泪小管断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方式及并发症情况等,总结此类患者的手术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 21例单纯下泪小管断裂患者手术方式包括:直接寻找断端法+1期行泪小管修复术4例,逆行寻找断端法+1期行泪小管修复术15例,泪囊切开法+泪小管修复术2例,总体成功率为85.7%(18/21)。3例单纯上泪小管断裂患者手术方式均为泪小管断端吻合+硬膜外麻醉置管,成功率为66.7%(2/3),失败原因为异物感难以忍受。6例累及上下泪小管患者手术方式为泪小管断端吻合+人工泪管置入,成功率为66.7%(4/6),失败原因包括1例泪点断裂提前取管、1例泪点外翻。30例患者中,22例获得了解剖成功,8例未获解剖成功,但均获得了功能成功。手术方式(P=0.028)及受伤至手术时间(P=0.012)是影响患者手术效果的危险因素。结论 泪小管断裂行1期吻合术的成功率高,及早进行手术干预是改善手术效果的最关键因素之一。
2022(04):104-107.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N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评估价值,并分析对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8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应用美国纽约心脏病联合会分级标准(NYHA)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NYHAⅡ组(n=22)、NYHAⅢ组(n=28)、NYHAⅣ组(n=32),同时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57例健康者列为对照组;将NYHAⅣ组进行亚组细分,分为死亡组(n=12)、非死亡组(n=20)。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同时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T-proBNP水平浓度变化情况;随访3个月,密切监测患者的NT-proBNP水平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NYHAⅣ组的年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水平更高,左室射血分数更低(P<0.05),且随着NYHA分级递增,NT-proBNP水平呈现递增趋势(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7 d后的NYHAⅡ组、NYHAⅢ组、NYHAⅣ组NT-proBNP水平更低(P<0.05)。结论 血清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存在相关性。
2022(04):108-111.
摘要:目的 探讨计算机断层成像(CT)与磁共振成像(MRI)在鉴别诊断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西华第一医院收治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CT及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与病理学检查在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中的检出结果及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分别将两种检查方式在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诊断中的阳性预测值、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敏感度进行计算。结果 6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经病理学检查后,确诊为阳性48例,阴性12例。经CT检查诊断为阳性44例,阴性16例,其中仅有43例为真实阳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阳性检出率为73.33%;MRI检查诊断为阳性41例,阴性19例,其中仅有35例为真实阳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阳性检出率为68.33%。CT检查阳性检出率较MRI检查升高,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RI检查相比,CT检查孤立性肺结节的阳性预测值、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敏感度均升高(P<0.05)。结论 相比于MRI检查,CT检查在保证对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检出率的诊断基础上,其阴性预测值、敏感度、阳性预测值及特异度可明显提高,诊断价值较高。
2022(04):112-116.
摘要:目的 观察探讨多部位联合生物刺激反馈治疗结合神经发育疗法对脑性瘫痪患儿智力水平、交流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脑性瘫痪患儿93例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儿分为联合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神经发育疗法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多部位联合生物刺激反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智力水平、交流功能及运动功能[上肢功能(AHA)、平衡能力(BBS)、大运动和精细动作]。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1.49%,对照组为76.09%(P<0.05);两组各能区发育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交流功能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交流功能分级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49, P=0.011);两组患儿AHA评分、BBS评分及大运动和精细动作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部位联合生物刺激反馈治疗结合神经发育疗法治疗脑性瘫痪患儿可明显促进患儿智力发育,提高交流功能和运动功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2(04):117-120.
摘要:目的 全面性发育落后(GDD)患儿应用目标-活动-运动环境(GAME)方案干预的效果及其对智力水平、运动功能及发育商的影响价值。方法 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18年8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13例GD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6例给予常规康复疗法,观察组57例增加GAME方案,对比两组患儿运动功能[治疗前后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粗大运动发育商(GMQ)、精细运动发育商(FMQ)、总体运动发育商(TMQ)的变化],发育商(DQ)[治疗前后DQ总分与各区评分],智力水平[治疗前和治疗4个月智力发育指数(MDI)]。结果 治疗4个月后,观察组患儿TMQ、GMQ及FM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语言、个人社交、精细运动、粗大运动、适应性评分及DQ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D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常规康复训练的GAME疗法应用于GDD患儿效果明显,可显著增强患儿运动功能,促进认知功能及智力水平的发育。
2022(04):121-123.
摘要:目的 评价化学-机械保存乳牙活髓治疗乳磨牙深龋近髓患儿的疗效。方法 选取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2月期间乳磨牙深龋近髓患儿8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1例。研究组接受化学-机械保存乳牙活髓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车针祛腐法保存乳牙活髓治疗,统计对比两组保髓成功率、祛龋成功率、操作时间、操作后疼痛度、家属满意度以及治疗前、治疗1个月咀嚼功能(咬合力、咀嚼效率)变化。结果 研究组操作时间长于对照组,操作后疼痛度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保髓成功率97.56%、祛龋成功率97.56%高于对照组80.49%、78.05%(P<0.05);研究组家属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85.37%(P<0.05);治疗1个月研究组咬合力、咀嚼效率优于对照组,且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化学-机械保存乳牙活髓治疗乳磨牙深龋近髓患儿时,延长操作时间,但减轻操作后疼痛度、提高保髓、祛龋成功率,改善咀嚼功能,增加家属满意度。
2022(04):124-126.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全身骨显像检测肿瘤骨转移疼痛患者实施局部姑息性放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82例肿瘤骨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使用阿片类药物治疗;研究组实施局部姑息性放疗。患者均接受全身骨显像检测,对两组患者最后治疗结果进行探讨。结果 研究组疼痛缓解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56%vs. 82.93%)(P<0.05);研究组疼痛Ⅰ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46.34%vs 24.39%),同时研究组患者疼痛Ⅱ级、Ⅲ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88%vs. 26.83%)、(4.88%vs.48.78%)(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分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32%vs. 24.39%)(P<0.05)。结论 对肿瘤骨转移疼痛患者实施局部姑息性放疗方案可以有效加强对患者疼痛缓解效果,降低患者疼痛程度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出现的几率,临床价值明显。
2022(04):127-130.
摘要:目的 评价食管癌患者微创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有效性与可行性。方法 对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在安阳市肿瘤医院接受根治手术的100例Ⅱ期和Ⅲ期食管癌病人的数据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将胸腔镜联合腹腔镜行切除手术的患者设为观察组(n=46),将实行传统开放性切除手术的患者设为对照组(n=54)。对两组患者的常规性指标、淋巴结清扫数目和术后并发症的情况予以观察对比。结果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的数值均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总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观察组的数值(26.3±7.7)较对照组的数值(20.6±8.2)更高(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比较,观察组的数值(13.04%)较对照组的数值(24.07%)更低(P<0.05)。两组心律失常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和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比较,观察组的数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从乳糜胸发生率、吻合口瘘发生率和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来说,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开放性切除手术比较,微创食管癌根治术手术耗时与术中出血量更少,淋巴结清扫效果更明显,部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更低,临床推广具有可行性。
2022(04):131-133.
摘要:目的 探讨炎性因子、凝血指标在恶性血液病脓毒症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分析。方法 回顾性选取洛阳东方医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恶性血液病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整理,根据感染程度将患者分为未感染组84例,普通感染组61例,脓毒症组75例。比较三组一般资料,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血清降钙素(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CD64、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血浆D-二聚体(D-D)、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结果 与未感染组相比,普通感染组与脓毒症组年龄、体温逐渐升高,且脓毒症组体温较普通感染组升高,普通感染组与脓毒症组全血Hb、RBC水平逐渐降低,普通感染组与脓毒症组患者血清PCT、hs-CRP、CD64、IL-6水平及血浆D-D、APTT、PT水平均逐渐升高,且脓毒症组高于普通感染组(均P<0.05),而脓毒症组患者与普通感染组患者年龄及全血Hb、R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性别及全血NEUT、WBC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恶性血液病脓毒症患者给予血常规检查意义不大,可通过检测炎性因子与凝血指标判定患者的感染程度,为恶性血液病脓毒症患者提供早期诊断参考价值。
2022(04):134-136.
摘要:目的 探究乳糖不耐受早产儿应用乳糖酶添加剂辅助喂养对其粪便pH值及还原糖阳性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出生的早产儿共12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予以无乳糖配方奶、安慰剂等治疗;观察组则改用含有乳糖酶添加剂联合早产儿奶粉。比较治疗3 d时、治疗3周时两组患儿乳糖耐受状况(pH值<5.5率、还原糖阳性率),记录两组患儿3周内胃肠道状况(全肠道喂养耗时、胃潴留发生率、终止喂养发生率、腹泻发生率)、血清营养因子[血清中钙含量(Ca)、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水平、患儿发育状况(体重、身高)。结果 治疗3 d后时,观察组乳糖耐受状况(pH值<5.5率、还原糖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3周时,两组患儿pH值<5.5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还原糖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3周内,两组患儿部分胃肠道状况(腹泻发生率、终止喂养发生率、胃潴留发生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全肠道喂养耗时短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3周后较治疗前,两组患儿部分血清营养因子(Ca、Alb、PAB)水平、患儿发育状况(身高、体重)均有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儿血清AKP水平均有下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乳糖不耐受早产儿应用乳糖酶添加剂辅助喂养能改善乳糖耐受情况、加速营养物质吸收、促进早产儿发育,具有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2022(04):137-139.
摘要:目的 比较传统外侧L形入路和跗骨窦入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7年5月在河南省虞城县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102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按照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2例。试验组患者采用跗骨窦入路切开内固定;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外侧L形入路切开内固定。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切口并发症情况。依据术后随访情况,比较两组术后1年跟骨的Bohler角、Gissane角和跟骨宽度,主要指标参照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结果 患者骨折均获得愈合,无复位不充分、骨不连、畸形愈合和固定失败等不良事件发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优良率低于试验组(76.9%vs. 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切口并发症均高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1年与术前Bohler角、Gissane角和跟骨宽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术后1年AOFAS的踝-后足评分,试验组优良率为80%,对照组优良率为76.9%(P>0.05)。结论 传统外侧L形入路和跗骨窦入路对于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治疗均能获得满意疗效,但跗骨窦入路治疗患者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低,术中出血量少,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2(04):144.
摘要:<正>《中国医学工程》杂志(期刊号:ISSN1672-2019/CN11-4983/R),月刊,公开发行,被中国知网、超星“域出版”、维普网、《国家科技学术期刊开放平台》等全文收录。本刊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和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主办。本刊读者对象为临床医务工作者、临床工程技术人员、医学工程科研工作者等,报道医疗领域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帮助广大临床医师及工程人员提高学术水平,解决在临床中遇到的具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