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第0卷第0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老年克罗恩病患者血清微小RNA-215、微小RNA-335表达及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

      2022(02):1-5.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老年克罗恩病患者血清微小RNA-215 (miR-215)、微小RNA-335 (miR-335)表达及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6例克罗恩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期体检健康者1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miR-215、miR-335相对表达量及肠道菌群数量,比较缓解期和活动期患者血清miR-215、miR-335相对表达量,采用Spearman检验分析miR-215、miR-335与克罗恩病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miR-215、miR-335与克罗恩病患者肠道菌群的相关性。结果 血清miR-215、miR-335在观察组中的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乳酸杆菌数量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肠球菌数量和大肠杆菌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活动期患者血清miR-215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缓解期患者(P<0.05),活动期患者血清miR-335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缓解期患者(P<0.05);miR-215、miR-335与克罗恩病疾病活动度均呈负相关(P<0.05);miR-215、miR-335与克罗恩病患者乳酸杆菌数量和双歧杆菌数量均呈正相关(P<0.05),miR-215、miR-335与克罗恩病患者肠球菌数量和大肠杆菌数量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老年克罗恩病患者血清miR-215、miR-335呈低表达水平,其水平与疾病活动度及肠道菌群具有一定相关性,这两项指标有望成为克罗恩病诊治的相关指标之一。

    • 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在新生儿外周腋静脉穿刺困难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02):6-10.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在新生儿外周腋静脉静脉穿刺困难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 92例外周腋静脉穿刺困难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5),观察组使用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辅助穿刺,对照组使用常规的目测法或触摸法,凭借穿刺者个人经验进行穿刺。对比两组穿刺方法的1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以及不同操作节点新生儿的疼痛评分。结果 观察组1次穿刺成功率为95.74%(45/47),对照组为71.11%(32/4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穿刺时间为(1.84±0.49) min,对照组为(2.52±0.32) min,观察组用时短于对照组(P<0.05);在三个外周腋静脉穿刺节点中,观察组患儿操作中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Z=-3.320, P=0.001)。结论 运用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辅助穿刺,可实时评估血管详情,提高1次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减轻患儿疼痛,降低护士穿刺时心理压力。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与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2022(02):11-15.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不同取石方式的临床疗效及对结石复发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石河子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在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诊断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LC+LBEPS)组(n=75),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联合LC (LC+EST)组(n=114)。比较两组的人口学指标,实验室检查结果,围手术期情况,住院总花费,远期复发情况。结果 在两组人口学指标、实验室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情况下,LC+LBEPS组结石取净率更高(93.4%vs. 83.4%,P<0.05),手术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更少,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低(P<0.05);而LC+EST组的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此外,LC+LBEPS组结石复发率更低(4%vs. 13%, P<0.05),且为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0.25, 95%CI:0.1~0.9, P=0.034)。结论 患者接受LC+LBEPS治疗的优势更加明显,但对于胆总管末端结石或结石较小但无法通过保守治疗排出的患者,通过LC+EST治疗可能获益更多。

    • 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18例分析

      2022(02):16-20.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总结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依据淋巴结病理确诊的18例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经过及预后,并与以往报道做比较,进一步总结该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结果 除1例为复发病例外,其余患儿均为初发病例。所有患儿都有发热及淋巴结肿大,但并不是所有患儿都有淋巴结疼痛。少数患儿病程中会出现皮疹、关节疼痛、无菌性脑膜炎、冠状动脉和颈静脉扩张、无痛性手指关节肿胀等。大部分患儿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治愈,但有1例患儿病情多次反复,加用羟氯喹治疗后病情控制仍不理想,有进展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风险。结论 与以往研究相比,儿童发病率明显上升,应引起儿科医生的重视。该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及器官,冠状动脉和颈静脉扩展、无痛性手指关节肿胀为首次报道。为减少该病的复发及防止进展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必要时可延长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疗程。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载量在宫颈癌中的表现特点及筛查应用分析

      2022(02):21-24.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载量在宫颈癌中的表现特点及筛查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9年4月至2021年2月平顶山市中医医院门诊行宫颈癌筛查的43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高危型HPV检测和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结果,以阴道镜病理组织活检为诊断金标准,比较高危型HPV、TCT阳性分布特点,计算高危型HPV病毒载量的诊断价值,并比较以不同高危型HPV病毒载量为阳性判断标准联合TCT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准确性。结果 经阴道镜活检后显示,435例患者中慢性宫颈炎或CIN1患者253例,CIN2患者85例,CIN3患者97例,发生率分别为58.16%、19.54%和22.30%。不同CIN分级的患者的总HPV、HPV16/18以及其余12型HPV病毒载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通过绘制ROC曲线图,当总HPV≥4.89、HPV16/18≥3.56以及其余12型HPV≥3.18时,CIN2~3的诊断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04、0.676和0.601,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不同高危型HPV病毒载量为阳性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准确性比较,与HPV≥1相比,当选取HPV≥4.89为阳性诊断标准时,CIN≥2的总符合率显著提高(45.7%vs. 66.0%)(χ~2=36.666, P<0.001),与TC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39, P=0.247)。联合诊断显示,TCT+HPV≥4.89诊断CIN≥2的总符合率最高,可达87.2%,明显高于TCT+HPV≥1 (χ~2=7.564, P=0.006)。结论 提高高危型HPV病毒载量阳性判断标准有助于提升高危型HPV联合TCT对宫颈癌的诊断准确性。

    •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2(02):25-27.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早期糖尿病肾病(DKD)的危险因素及与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 (Cys-C)及维生素B6 (Vit B6)的关系。方法 回顾2019年5月至2020年11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74例T2DM患者病例,其中有25例患者发生DKD,纳入DKD组;另49例患者尿蛋白测定结果正常,纳入非DKD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si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发生早期DKD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Hcy、Cys-C、Vit B6的表达均与T2DM患者DKD的发生相关(P<0.05);多因素Logsi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BG、HbA1c、TC、TG、HDL-C、Hcy、Cys-C、Vit B6均为T2DM患者发生DKD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T2DM患者体内Hcy、Cys-C、Vit B6的水平变化与DKD的发生相关,FBG、HbA1c、TC、TG、HDL-C、Hcy、Cys-C、Vit B6均为T2DM患者发生DKD的独立影响因素。

    • 根面平整在牙骨质撕裂治疗中的临床分析

      2022(02):28-31.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根面平整术治疗牙骨质撕裂导致牙周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12月来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因单个牙牙龈反复肿痛、瘘管及窄而深牙周袋就诊并诊断为牙骨质撕裂合并牙周炎的患者9例,采用根面平整术治疗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采用根面平整术治疗后成功率为44.4%,好转率33.3%,无效率为22.2%。结论 牙骨质撕裂临床报道较少且极易误诊,本研究从该类患者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阐述为临床研究提供相应的参考。

    • 进展期白癜风患者激素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2(02):32-36.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进展期白癜风患者激素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长垣市人民医院及长垣市中医院收治的122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为激素治疗,分析不同分型患者的疗效和不同部位发病患者的疗效。以治疗后病情不稳定和进展为不良组(n=60),以病情稳定和好转为良好组(n=62),对进展期白癜风患者激素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 局限型、散发型、泛发型、肢端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分别为52.83%(28/53)、51.11%(23/45)、46.15%(6/13)、45.45%(5/11),其中局限型和散发型的临床有效率稍优于泛发型和肢端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躯干、面部、四肢、肢端、颈部、头部患者的临床疗效分别为50.00%(18/36)、51.52%(17/33)、50.00%(13/26)、50.00%(6/12)、54.55%(6/11)、50.00%(2/4),各部位发病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春季发病、重大手术史、并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外用激素、焦虑(GAD-7)≥5分为进展期白癜风患者激素治疗效果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进展期白癜风患者激素治疗效果与不同西药分型和不同部位发病无明显关系,发病季节、重大手术史、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方式和焦虑为进展期白癜风患者激素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应加强临床监测和患者教育。

    • 前哨淋巴结活检对早期宫颈癌盆腔微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

      2022(02):37-39.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对早期宫颈癌盆腔微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平顶山市中医医院20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SLNB,而后行双侧淋巴结清扫术及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送检,以术后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比较SLNB对早期宫颈癌盆腔微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肿瘤大小、分期对前哨淋巴结(SLN)检出结果的影响。结果 200例患者中,病理检查确诊转移47例,无转移153例,共切除淋巴结数目为3 287枚(其中SLN657枚,NLSN 2 630枚);SLN诊断正确197例,误诊1例,漏诊2例,诊断敏感度为95.74%,特异度为99.35%,准确率为98.50%,阳性预测值97.83%,阴性预测值为98.70%,Kappa值为0.96;SLN诊断对直径≤4 cm及>4 cm的宫颈癌肿瘤盆腔微转移检出率分别为99.25%、96.97%,总检出率为98.50%,对Ⅰa2、Ⅰb、Ⅱa、Ⅱb期宫颈癌肿瘤盆腔微转移检出率分别为100.00%、98.39%、97.06%、100.00%。结论 SLNB对早期宫颈癌盆腔微转移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率均较高,且肿瘤大小、分期对SLN检出影响均较小。

    • 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骨代谢的相关性分析

      2022(02):40-43.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骨代谢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郑州美中商都妇产医院确诊的122例PCOS患者作为PCOS组,同时选取110例正常体检的育龄期妇女作为对照组。PCOS组患者根据是否发生胰岛素抵抗分为胰岛素抵抗组(n=93)和非胰岛素抵抗组(n=29),根据是否发生骨代谢异常分为骨代谢异常组(n=73)和非骨代谢异常组(n=49)。统计PCOS组与对照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等一般资料,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空腹血糖(FBG)、血清钙、甲状旁腺素(iPTH),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Pearson相关性分析PCOS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胰岛素抵抗、骨代谢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PCOS组血清25(OH)D低于对照组,FINS、HOMA-IR、血清钙及iPTH均高于对照组(P<0.05);PCOS组内,胰岛素抵抗组患者血清25(OH)D低于非胰岛素抵抗组,血清钙及iPTH水平高于非胰岛素抵抗组,骨代谢异常组患者血清25(OH)D低于非骨代谢异常组,血清FINS水平及HOMA-IR高于非骨代谢异常组(P<0.05);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血清25(OH)D水平与FINS、HOMA-IR、血清钙、iPTH呈负相关(P<0.05)。结论 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骨代谢呈负相关。

    • 平衡晶体液与生理盐水治疗成人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疗效对比

      2022(02):44-48.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平衡晶体液与生理盐水对成人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DKA)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在长垣市人民医院200例DKA并具有完整随访记录的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平衡晶体组和生理盐水组,各100例。比较两组在急诊科(ED)、重症监护病房(ICU)、ED和ICU的总等渗晶体体积、平衡晶体液体积、生理盐水体积、ED和ICU晶体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比,比较两组DKA缓解时间、停止注射胰岛素时间、胰岛素持续输注人数、30 d内主要肾脏不良事件、ED高钾血症、ED低钾血症人数等情况。结果 在ED、ICU、ED和ICU,平衡晶体组与生理盐水组总等渗晶体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衡晶体组平衡晶体液体积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平衡晶体组生理盐水容量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平衡晶体组ED和ICU占100%总等渗晶体体积的例数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平衡晶体组DKA缓解时间、停止注射胰岛素时间、ED低钾血症人数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平衡晶体组与生理盐水组胰岛素持续输注人数、30 d内主要肾脏不良事件、ED高钾血症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生理盐水比较,平衡晶体治疗可使DKA更迅速地消退,这表明对于成人DKA的急性治疗,平衡晶体液可能优于生理盐水,值得临床推广。

    • 基于心率变异性的人体衰老程度评估理论之研究

      2022(02):49-53.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心率变异性(HRV)可作为人体年龄的潜在标记物评估人体衰老程度。但现有的理论在实际研究中存在不精确、难以推广等问题。为解决衰老评估指标与衰老的生物学变化关联不紧密、HRV分析考虑因素不充分、信号采集方式及测量设备待改进等问题,以现有基于HRV的人体衰老程度评估理论作为研究对象,探究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找寻更敏感且实用可靠的生物标志物、充分考虑多种因素完善衰老评估模型、改进信号采集方式运用手机摄像头等建议以提高检测效率与便捷度。

    • 主动脉瓣环扩大术的研究进展

      2022(02):54-59.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主动脉瓣环扩大术(ARE)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在小主动脉瓣环患者行主动脉瓣置换术(AVR)或者左室流出道狭窄、梗阻患者需要扩大左室流出道的手术中。半个世纪以来,出现了多种扩大瓣环的方法及改良技术,根据切口位置和长度的不同,主要分为前入路、后入路和联合入路,每种入路都有相应的代表术式。大量文献表明,在小主动脉瓣环患者实施AVR时同期行ARE可以有效降低术后人工心脏瓣膜-患者不匹配(PPM)现象发生率,并且不会增加围术期死亡率和术后并发症,术后效果良好;另外ARE在各种需要扩大瓣环的先心病、主动脉根部置换、人工瓣膜心内膜炎患者的手术治疗中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已有分别对几种常见手术方式的描述和术后效果的研究,但是鲜有文献对各种手术方法做总结,分析彼此之间的优缺点及术后效果。该综述的目的在于总结分析近年来各种常见ARE手术方式在临床上的应用进展。

    • 上颌前牙美学区骨量不足种植修复的临床研究

      2022(02):60-63.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改良骨劈开技术联合引导骨组织再生术(GBR)种植修复上颌前牙美学区单颗牙缺失的效果。方法 选取江门市口腔医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30例上颌前牙美学区单颗牙缺失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改良骨劈开技术联合GBR技术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GBR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种植体唇侧骨宽度、种植体颈上骨高度、红色美学指数(PES)、牙冠白色美学指数(WES)。结果 植入即刻两组患者种植体唇侧骨宽度和种植体颈上骨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后6个月、12个月研究组种植体唇侧骨宽度和种植体颈上骨高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种植修复即刻、修复后6个月、修复后12个月两组患者PES、WE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骨劈开技术联合GBR技术种植修复上颌前牙美学区单颗牙缺失患者可提高骨增量效果,获得良好的美学效果,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值得推广。

    • TACE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巨块型肝癌及对患者肝功能、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2(02):64-67.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射频消融术对巨块型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甲胎蛋白(AFP)水平和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在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80例巨块型肝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TACE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射频消融术。统计两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肿瘤标志物指标及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情况。结果 观察组局部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ALT、AST、AF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及CD4~+/CD8~+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ACE联合射频消融术对巨块型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ALT、AST及AFP水平,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抵钉座体外置入法经肛门外翻切除标本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的前瞻性研究

      2022(02):68-71.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抵钉座体外置入法经肛门外翻切除标本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宝丰分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低位直肠癌患者68例进行前瞻性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4例。其中观察组进行抵钉座体外置入法经肛门外翻切除标本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进行常规腹壁小切口标本切除术,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 d、3 d、5 d疼痛程度、术后1个月术后肛门功能、术后美观满意度。结果 两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术后1 d、3 d、5 d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肛门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美观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抵钉座体外置入法经肛门外翻切除标本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可缩短康复进程,减轻术后疼痛,提高美观满意度,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对肛门功能影响较小,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伴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对新生儿妊娠结局影响

      2022(02):72-75.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伴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对新生儿妊娠结局影响。方法 选取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8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将其中42例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设为A组,38例不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设为B组,另选取50例同期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作为C组,比较三组患者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24 h尿蛋白定量及血浆白蛋白水平,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以及妊娠结局比较。结果 三组患者TSH、FT4比较,A组TSH水平高于B组、C组,FT4水平低于B组、C组(P<0.05);A组24 h尿蛋白定量高于B组,血浆白蛋白水平低于B组(P<0.05);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伴重度子痫前期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与TSH水平呈正相关,与FT4呈负相关,与FT3不具有相关性;血浆白蛋白与TSH水平呈负相关,与FT4呈正相关,与FT3不具有相关性;A组、B组早产率高于C组,且A组高于B组(P<0.05);A组、B组剖宫产率高于C组(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胎盘早剥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伴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促甲状腺素水平异常,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高,临床应加强子痫前期孕妇甲状腺功能的检查。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有效性及对患者PT、APTT、TT、FIB的影响分析

      2022(02):76-79.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有效性及对患者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04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2例。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变化、血压变化、尿蛋白水平、血浆总蛋白水平变化情况,以及产妇、新生儿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FIB低于对照组,而PT、TT、APTT均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均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尿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而血浆总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难产、早产、死胎、子宫切除、产后出血、失血休克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单独应用阿司匹林无法有效降低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概率,而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治疗相较于单独用药效果更佳,其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相关凝血指标、血压情况及尿蛋白和血浆总蛋白水平,还可以降低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 超声影像对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的应用价值

      2022(02):80-82.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对新生儿肝炎综合征(IHS)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信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确诊为IHS新生儿100例作为IHS组,择取该院同期出生的10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所有新生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测量并分析肝静脉的舒张期血流速(EDV)、收缩期峰值血流速(PSV)、阻力指数(RI)指标,分析3个指标对IHS的预测价值。结果 超声提示IHS新生儿中,13例伴有肝硬化,超声特点表现为肝脏表面不光滑、凹凸不平,肝叶比例失调,肝实质回声不均匀增强,肝静脉官腔狭窄、粗细不等;部分伴有脾大、门静脉扩张、门脉侧支开放。7例合并有胆总管扩张,胆总管壁粗糙,暗液区表现为强回声。15例伴有败血症,肝脏光电密集,边缘变锐、肝脾肿大。IHS组EDV、PSI、RI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影像对IHS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作为诊断IHS的有效方式。

    •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并发肺部感染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

      2022(02):83-86.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并发肺部感染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年在新乡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223例MAS患儿的临床资料,收集未并发肺部感染和合并肺部感染患儿的临床基本情况,分析病原菌特点,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在223例MAS患儿中,并发肺部感染61例(占27.35%),在痰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7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2株(69.33%)、革兰阳性菌21株(28.00%)、真菌2株(2.67%)。胎龄小于32周、出生体质量<1 500 g、胎粪吸入分度为中重度、Apgar评分<7分、伴有胎膜早破、使用机械通气、血清白蛋白≤30 g/L是引起MAS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使用肺表面活性剂、吸痰引流是MAS并发肺部感染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 MAS并发肺部感染与早产、低体重、中重度胎粪吸入、Apgar评分低、合并胎膜早破、使用机械通气、血清白蛋白水平低、吸痰引流、给予肺表面活性剂有关,临床可针对上述影响因素,采取积极措施,以预防肺部感染发生。

    • OPN、EGFL7在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2(02):87-90.

      摘要 (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PN)、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7 (EGFL7)在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于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接受诊疗的82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所有入选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不同病理特征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OPN、EGFL7表达及临床意义。结果 TNM分期为Ⅲ~Ⅳ期、发生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OPN阳性表达率高于TNM分期为Ⅰ~Ⅱ期、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P<0.05);TNM分期为Ⅲ~Ⅳ期、发生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EGFL7阳性表达率高于TNM分期为Ⅰ~Ⅱ期、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P<0.05)。结论 OPN、EGFL7可能参与乳腺癌疾病进展,与乳腺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 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疗效及对肺功能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2022(02):91-94.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疗效及对肺功能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三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观察组行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疼痛度、肺功能、氧化应激反应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术后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疼痛度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用时较对照组长(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血清中SOD、MDA水平较术后1 d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1 d及3 d,血清中SOD、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肺功能指标中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活量(FVC)、最大呼气峰流速(PEF)、FEV1/FVC均升高(P<0.05);术后,两组间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的损伤更小,术后恢复快,氧化应激反应及疼痛度轻,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肺功能影响较小,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 腹腔镜下鞘状突高位结扎穿刺抽液术治疗鞘膜积液患儿的疗效观察

      2022(02):95-98.

      摘要 (2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鞘状突高位结扎穿刺抽液术治疗鞘膜积液患儿的疗效。方法 收集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接收的鞘膜积液患儿10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腹腔镜下鞘状突高位结扎穿刺抽液术治疗的53例患儿作为腹腔镜组,以1∶1比例匹配开放手术治疗的53例患儿作为开放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复常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状况以及术前、术后3 d、7 d疼痛度[儿童疼痛行为(FLACC)量表法]、术前、术后1 d应激反应[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复常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开放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放组(P<0.05);术后1 d、3 d腹腔镜组FLACC评分少于开放组(P<0.05);与开放组比较,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减少(P<0.05);术后1 d腹腔镜组NE、E、Cor低于开放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鞘状突高位结扎穿刺抽液术治疗鞘膜积液患儿时,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减轻疼痛度,缓解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团体膳食课程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控磷饮食的影响

      2022(02):99-102.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团体膳食课程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控磷饮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阳宝树透析中心收治的1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血症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对照组给予醋酸钙治疗。观察组在醋酸钙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团体膳食课程干预。比较两组控磷饮食状况及高磷血症的控制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的控磷饮食依从性评分、低磷饮食健康信念评分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的血磷达标率更高,而血磷水平、钙磷乘积更低且血红蛋白水平更高(P<0.05)。结论 团体膳食课程能够提高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的低磷饮食信念和控磷饮食依从性,从而进一步降低患者的血磷水平。

    • 血清Presepsin、外周血Treg水平与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2022(02):103-105.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脓毒症患者疾病情况与其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Presepsin)血清间的相关性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2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取该院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Presepsin水平及Treg外周血水平,以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与两者间的相关性,另外观察不同预后患者Treg和Presepsin水平情况。结果 脓毒症组Treg、Presepsi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患者Treg、Presepsin水平与脓毒症呈正相关关系(P<0.05)。脓毒症死亡患者Presepsin、Treg高于存活组(P<0.05)。结论 Presepsin、Treg水平与脓毒症密切相关,且脓毒症死亡患者Treg、Presepsin水平高于存活组,故临床需对其严密监测,及时治疗以改善其预后。

    • 血清PCT、IL-6在脓毒症患儿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2022(02):106-108.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 (IL-6)在脓毒症患儿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90例疑似感染脓毒症患儿作为实验组,另取该院同期健康体检儿童8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快速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qSOFA)将实验组分为非脓毒症组71例和脓毒症组19例;根据预后效果的不同将实验组分为预后良好组65例和预后不良组25例。各组受检者均接受血清IL-6、PCT水平的检测,分别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非脓毒症组与脓毒症组、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的血清IL-6、PCT水平。结果 各组血清IL-6、PCT水平经比较发现,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脓毒症组高于非脓毒症组(P<0.05),预后不良组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结论 相比健康儿童,脓毒症患儿血清IL-6、PCT均处于较高水平,进而可加重患儿感染程度,致使对患儿病情造成不良影响,临床可通过其水平变化为患儿病情评估及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整体应用价值较高。

    • 创伤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发生畸形愈合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2022(02):109-112.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创伤性股骨颈骨折(FNF)患者内固定术后发生畸形愈合的相关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郑州市第十五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65例创伤性FN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畸形愈合组(发生畸形愈合)和对照组(未发生畸形愈合),均行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基线资料,经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创伤性FNF患者内固定术后发生畸形愈合的风险因子,构建畸形愈合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并绘制ROC曲线,评价畸形愈合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165例创伤性FNF患者完成内固定术治疗后,经12个月随访统计显示,19例发生畸形愈合,发生率为11.52%;畸形愈合组年龄、移位、非解剖复位占比大于对照组,术前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术前骨密度低于对照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移位、非解剖复位是创伤性FNF患者内固定术后畸形愈合发生的风险因子(■>1, P<0.05);术前骨密度高、术前25-(OH)D3高是创伤性FNF患者内固定术后畸形愈合发生的保护因素(■<1, P<0.05);建立预测模型:畸形愈合评分=0.148×年龄+1.602×移位(1=是,0=否)+1.539×骨折复位质量(1=不满意,0=满意)-0.270×术前25-(OH)D_3-2.674×术前骨密度,P=e~((1.064+畸形愈合评分))/[e~((1.064+畸形愈合评分))+1];绘制ROC曲线发现,畸形愈合预测模型得到的预测值用于预测创伤性FNF患者内固定术后畸形愈合发生风险的AUC为0.801,有一定预测价值;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0.132, P=0.259,模型矫正能力良好,拟合满意。结论 创伤性FNF患者内固定术后畸形愈合受多个风险因子影响,结合多个风险因子建立畸形愈合预测模型,对预测畸形愈合具有一定的价值。

    • 超声检查联合CT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价值分析

      2022(02):113-115.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超声检查联合CT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平顶山市平煤总医院收治的疑似甲状腺癌患者11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及CT诊断,并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中的检出结果、两种方式单项及联合检查与病理学检查的结果、两种检查方式及单项联合检查的诊断效能。结果 病理结果显示,110例疑似患者中有80例确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其中乳头状癌58例,滤泡癌12例,髓样癌4例,未分化癌6例。CT诊断在乳头状癌的诊断检出率高于超声检查(P<0.05)。两种方式对滤泡癌、髓样癌、未分化癌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0例疑似患者经病理学检查后,确诊为阳性80例,阴性30例。经超声检查为阳性62例,阴性48例,其中仅有53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CT检查为阳性74例,阴性36例,其中仅有62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联合检查为阳性78例,阴性32例,其中仅有75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联合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均高于超声检查与CT诊断的单项检查(P<0.05)。结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行超声联合CT检查的诊断效能较单项检查更佳,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康复机器人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平衡功能、肌痉挛程度及发育水平的影响

      2022(02):116-118.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应用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康复机器人对平衡功能、肌痉挛程度及发育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河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93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康复机器人及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联合肌电生物反馈。观察两组患儿下肢运动能力、平衡功能及肌痉挛程度、发育水平情况。结果 观察组上田敏评级、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下肢FMA)、Holden功能性步行分级(FAC)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而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国-比内智力测验手册分值、Gesell发展量表(DQ)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康复训练、肌电生物反馈及康复机器人联合治疗能够提高痉挛性脑性瘫痪患儿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降低肌痉挛程度,改善智力发育水平。

    • 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坐骨神经-股神经阻滞联合吸入麻醉在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2022(02):119-122.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刺激仪(PNS)引导下坐骨神经-股神经阻滞联合吸入麻醉应用于股骨颈骨折(TF)手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94例拟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T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病历号分为对照组(单号)和观察组(双号),各47例。对照术中采用吸入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PNS引导下坐骨神经-股神经阻滞。对比麻醉前、麻醉30 min、手术结束时两组血流动力学[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以及术后8 h、12 h、24 h疼痛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结果 两组麻醉前、麻醉30 min、手术结束时HR、MAP水平逐渐升高,但观察组麻醉30 min、手术结束时HR、MA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2 h、24 h VAS评分分别高于术后8 h,且术后24 h VAS评分高于术后12 h (P<0.05);两组各时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调整后P均<0.017)。结论 PNS引导下坐骨神经-股神经阻滞联合吸入麻醉可稳定TF手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且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

    • 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内固定对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评分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2022(02):123-125.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内固定对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0月通许第一医院收治的88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其中髌上入路44例患者为髌上组,髌下入路44例为髌下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透视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患肢疼痛VAS评分、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并发症。结果 髌上组透视次数较髌下组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髌下组短(P<0.05);髌上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疼痛VAS评分均较髌下组低(P<0.05);髌上组优良率[95.45%(42/44)]与髌下组[90.91%(40/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髌上入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能减少辐射暴露,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术后疼痛程度,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 高剂量戊酸雌二醇联合充水球囊在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辅助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2022(02):126-128.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高剂量戊酸雌二醇联合充水球囊辅助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IUA)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10月入住新乡市妇幼保健院的94例中重度IUA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宫腔粘连分离术,术后放置充水球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低剂量组予以低剂量戊酸雌二醇,高剂量组予以高剂量戊酸雌二醇。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与治疗3个疗程后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子宫内膜血流[血管搏动指数(PI)、血流阻力指数(RI)、血流指数(FI)、血管化指数(VI)]、子宫内膜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相对表达量。结果 高剂量组治疗总有效率(91.49%)高于低剂量组(72.34%)(P<0.05);治疗3个疗程后,高剂量组月经量多于低剂量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低剂量组,VI、FI高于低剂量组,PI、RI及子宫内膜组织中的MMP-9、TGF-β相对表达量低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 高剂量戊酸雌二醇联合充水球囊辅助治疗中重度IUA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子宫内膜血流,调节子宫内膜组织中MMP-9、TGF-β相对表达量,增加子宫内膜厚度与月经量。

    • 急诊PCI术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及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022(02):129-131.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平煤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82例急诊PCI术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分为预后良好组61例和预后不良组21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诊PCI术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82例急诊PCI术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生预后不良21例,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5.6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预后不良组年龄≥65岁、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合并高尿酸血症、Killip分级≥Ⅲ级、病变支数≥2支、前壁梗死、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4 mg/L、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3 600 pmol/L患者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高尿酸血症、Killip分级≥Ⅲ级、病变支数≥2支、血清NT-proBNP水平>3 600 pmol/L均为急诊PCI术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急诊PCI术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合并高尿酸血症、Killip分级≥Ⅲ级、病变支数≥2支、血清NT-proBNP水平>3 600 pmol/L,因此临床可据此对有以上特征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或干预,以降低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

    • 改良盆底重建术与传统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的临床比较研究

      2022(02):132-134.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盆底重建术与传统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许昌市人民医院治疗的70例盆腔脏器脱垂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以传统盆底重建术,实验组予以改良盆底重建术。两组均于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12个月的性生活质量、盆底生活质量、尿流动力学及术前与术后6、12个月的盆腔器官脱垂困扰量表(POPDI-6)、结直肠肛门障碍量表(CRADI-8)、排尿障碍量表(UDI-6)、盆底功能影响量表(PFIQ-7)评分情况。结果 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12个月性生活质量、盆底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6~12个月CRADI-8、POPDI-6、PFIQ-7、UDI-6评分均逐渐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12个月平均尿流量(Qavg)、最大尿流率(Qmax)水平均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最大膀胱容量(MCC)均增大,且实验组大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残余尿量(PVR)均减少,且实验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比传统盆底重建术,改良盆底重建术可提升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的性生活质量;同时可改善患者的盆底功能,稳定尿流动力学,缓解临床症状。

    • 阑尾系膜Hem-o-lok结扎夹处理辅助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患者的疗效评价

      2022(02):135-137.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阑尾系膜Hem-o-lok结扎夹处理辅助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在阑尾炎患者治疗中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濮阳市人民医院87例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阑尾根部及系膜处理方式不同分为夹闭组(n=44)和结扎组(n=43)。两组均行LA,夹闭组采取Hem-o-lok夹闭法,结扎组采取丝线结扎法。统计两组围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费用、术后24 h疼痛程度),并发症,对比术前、术后24 h、48 h、72 h应激指标[白细胞介素-8 (IL-8)、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 夹闭组手术时间短于结扎组,术中出血量少于结扎组,住院费用高于结扎组(P<0.05);术后24 h、48 h两组血清IL-8、TNF-α水平均高于同组术前,SOD低于同组术前(P<0.05);夹闭组并发症发生率(4.55%)与结扎组(11.6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阑尾系膜Hem-o-lok结扎夹处理辅助LA应用于阑尾炎患者,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在患者经济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作为首选方案。

    • 病灶切除术后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内突型子宫腺肌瘤患者的效果及其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2022(02):138-140.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病灶切除术后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内突型子宫腺肌瘤患者的效果及其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浚县人民医院2017年9月至2020年7月95例内突型子宫腺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 RH-a)组和LNG-IUS组。两组均接受宫腔镜下切除术,术后Gn RH-a组47例增加Gn RH-a治疗,LNG-IUS组48例在Gn RH-a组基础上联合LNG-IUS,对比两组子宫体积,月经情况,性激素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6月末子宫体积、宫腔大小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LNG-IUS组低于Gn RH-a组(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6月末月经期、月经周期水平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6月末VAS、PBAC评分及月经期水平较治疗前降低,LNG-IUS组低于Gn RH-a组;月经周期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两组治疗6月末黄体生成激素(LH),促卵泡成熟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较治疗前降低,LNG-IUS组低于Gn RH-a组(P<0.05)。结论 病灶切除术后联合LNG-IUS治疗内突型子宫腺肌瘤患者,通过降低前列腺素及血栓素的分泌及释放水平,调节子宫体积,调控性激素水平,调控子宫体积指标,提高临床疗效。

    • 《中国医学工程》投稿须知

      2022(02):144.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中国医学工程》杂志(期刊号:ISSN1672-2019/CN11-4983/R),月刊,公开发行,被中国知网、超星“域出版”、维普网、《国家科技学术期刊开放平台》等全文收录。本刊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和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主办。本刊读者对象为临床医务工作者、临床工程技术人员、医学工程科研工作者等,报道医疗领域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帮助广大临床医师及工程人员提高学术水平,解决在临床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