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9).
摘要:目的分析结核杆菌显微扫描仪在结核形态学镜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结核门诊患者痰标本共1 266份,在萋-尼抗酸染色法后分别进行结核杆菌显微扫描仪镜检和人工镜检,以培养为金标准,评估两种镜检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显微扫描设备平均检测时间为(1.5±0.2) min/例标本,人工镜检组为(4.2±1.1) min/例标本(P0.05)。以培养法检测结果为金标准,结核杆菌显微扫描仪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1.56%和96.94%,人工镜检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3.23%和99.66%。显微扫描仪的约登指数为0.49,人工镜检的约登指数为0.43。结论结核杆菌显微扫描仪镜与人工镜检诊断比较耗时更短,特异度差异不明显但灵敏度更高,诊断价值优于人工镜检。
2021(9).
摘要:目的探讨巨噬细胞极化在脂多糖(LPS)致新生大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使用新生鼠腹腔注射LPS的方法构造新生大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模型,选取成功造模的27只作为LPS组,并选取27只同日龄新生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各组大鼠均行标准饲养,分别在10日龄、14日龄、21日龄进行观察。使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各组各时间点肺的病理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各时间点肺组织中巨噬细胞CD68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检测各组各时间点肺组织中M1型巨噬细胞(CD68~+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CD68~+与精氨酸酶-1(Arg-1)~+的M2型巨噬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各时间点的肺泡灌洗液中M1 (CD45/CD68/CD86阳性)和M2 (CD45/CD68/CD163阳性)型巨噬细胞所占的比例;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NOS和Arg-1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病理HE染色显示,随着日龄的增长,对照组大鼠肺泡逐渐分化成熟,其各时间点的肺泡大小均匀、形态规则,肺泡间隔无增厚,肺泡腔内未见炎性细胞浸润;随着日龄的增长,LPS组大鼠肺泡结构紊乱,肺泡间隔明显增厚,并伴肺泡腔及肺间隔周围有炎性细胞的浸润,第21天可见明显的肺泡简单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CD68阳性表达呈现胞浆褐色,10日龄、14日龄、21日龄时LPS组大鼠的CD68阳性表达细胞数量均多于对照组。M1型、M2型巨噬细胞免疫荧光染色阳性结果呈现橙色,10日龄、14日龄、21日龄时LPS组大鼠的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均多于对照组,且第21天,LPS组M2型巨噬细胞增加比M1型更明显。对照组在第10天时以M1极化为主,之后演变为M2极化为主。而LPS组一直以M2极化为主,第10天和第21天的M1%∶M2%比值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54和4.465,均P0.001)。以对照组基因表达为1,2~(-△△C)t法计算LPS组各基因的相对表达量。LPS组Arg-1基因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有1倍差异:LPS组第10天Arg-1 mRNA表达减少至对照组(0.43±0.21)倍,而在第21天表达明显增加至(2.33±0.75)倍。结论 LPS引起新生大鼠的肺损伤在14~21日龄后发展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表型,伴随着巨噬细胞的浸润增加和M1/M2型极化,巨噬细胞激活及M1/M2型极化可通过肺炎症反应失调而阻碍肺发育。巨噬细胞高表达提示可能存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其可用于提前诊断。
2021(9).
摘要:目的在"人工智能+医疗"的视角下,建立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脑出血相关肺炎诊断模型。方法采用人工智能技术中的卷积神经网络方法来建立脑出血相关肺炎诊断预测模型,并与传统机器学习模型支持向量机的诊断预测效果比较。结果从2 303例患者中,随机选取1 727例患者作为训练集,576例患者作为测试集。根据每位患者的年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白细胞计数和吞咽功能障碍等作为特征因子,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中的卷积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模型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2.6%和69.1%,灵敏度分别为71.6%和69.2%;特异度分别为63.7%和62.8%,ROC曲线下的面积(AUC)分别为66.5%和62.7%。分析结果表明,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诊断预测效果明显高于支持向量机模型(P0.05)。结论基于人工智能构建的脑出血相关肺炎智能化诊断预测模型,具有重要的诊断效果,为医院智能化和信息化辅助诊断决策提供了有效的科学依据。
2021(9).
摘要:目的分析银杏叶提取物—银杏黄酮对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大鼠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和白细胞介素-2 (IL-2)的检测结果,探讨应用银杏黄酮对于降低RAU复发率的重要性。方法将50只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左旋咪唑组、低剂量银杏黄酮组[5 mg/(2 m L·d)]、高剂量银杏黄酮组[20 mg/(2 m L·d)],每组10只。使用生理盐水对正常组与模型组灌胃,使用常规药物左旋咪唑对阳性对照左旋咪唑组灌胃,使用高低剂量银杏黄酮对银杏黄酮组灌胃。观察经过不同药剂灌胃治疗后的大鼠口腔溃疡愈合情况(包括溃疡面面积等指标),然后分别对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进行检测并记录。结果各组大鼠IL-2水平与溃疡愈合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黄酮可通过提升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和IL-2水平治疗RAU,进而可以降低RAU的复发率。
2021(9).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联合穿刺活检鉴别乳腺腺病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腺病患者139例,均进行手术切除病变,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手术前均进行超声弹性成像以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US-CNB),分析超声弹性成像联合US-CNB对乳腺腺病的诊断价值。结果术后病理显示,139例患者中,弹性成像联合US-CNB诊断结果符合术后病理结果的136例,准确率为97.84%(136/139),US-CNB诊断结果符合术后病理结果的130例,准确率为93.52%(130/139),弹性成像联合US-CNB准确率较高(P0.05)。结论 US-CNB及超声弹性成像联合US-CNB诊断乳腺腺病都有较高的定性能力,两者联合应用可以更全面地提高对腺病的诊断准确性,可以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2021(9).
摘要:目的探究血清及房水中25-羟基维生素D [25(OH)D]、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糖尿病白内障(DC)之间关系。方法选取新乡市中心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42例DC患者、35例血糖正常单纯白内障患者,分别作为DC组、对照组,进行血清与房水中25(OH)D、MMP-9及TNF-α水平测定。比较两组血清25(OH)D、MMP-9及TNF-α指标水平及其临床意义。结果 DC组患者血清与房水中25(OH)D均低于对照组,MMP-9及TNF-α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25(OH)D与MMP-9、TNF-α无相关性(r=0.116、0.122, P0.05),血清MMP-9与TNF-α水平无相关性(r=0.092, P0.05),房水中25(OH)D与MMP-9、TNF-α呈负相关(r=-0.346、-0.625, P0.05),房水中MMP-9与TNF-α呈正相关(r=0.522, P0.05);血清中25(OH)D、MMP-9、TNF-α以及三指标联合用于预测D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0、0.916、0.848、0.959,而房水中三指标分别以及联合用于预测DC AUC分别为0.810、0.987、0.865、0.995。结论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血清及房水中25(OH)D、MMP-9及TNF-α水平异常变化关系密切,其发生可能与患者炎症反应、氧化应激有关。
2021(9).
摘要:目的观察肺隐球菌病肿块结节型CT表现并探讨其与同肺癌的鉴别诊断要点。方法纳入对象为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92例肺隐球菌病肿块结节型患者,分析其CT表现,找出与肺癌的鉴别诊断要点。结果 92例患者中52.2%为单发病灶,47.8%为多发病灶,以右肺分布更多;88.0%位于肺外周,12.0%同时分布于肺门与肺外周;共181个病灶,平均长径为(2.9±0.5) cm;结节状病灶多有光滑边缘,且呈现出类圆形改变,28.3%结节周边存在磨玻璃样密度影;73.9%病灶密度均匀且较高;31.5%轻度强化,60.9%中度至明显强化;60.9%相贴于胸膜,26.1%邻近胸膜存在粘连增厚征象,9.8%存在胸膜牵拉,10.9%单发肿块相贴于胸膜,7.6%合并肺不张;38.0%病灶引流支气管壁增厚,7.6%支气管截断征象,63.0%肺血管纹理变粗并伸入至病灶。结论肺隐球菌病特征性CT表现为病灶处于胸膜下或肺外周、病灶多发、肺血管伸入病灶且存在晕征,需与肺癌鉴别诊断,最大限度减少误诊。
2021(9).
摘要:目的探讨自噬和PI3K/PKB通路在七氟烷麻醉结肠癌手术患者神经认知紊乱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郑州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的100例老年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SEV组(麻醉通过七氟醚)和ISO组(麻醉通过异氟烷),每组50例。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1 d血清PI3K和PKB的表达水平,分析血液中LC3Ⅰ和LC3Ⅱ表达水平;记录两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分;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线性关系分析。结果与ISO组比较,SEV组术后1 d血清PI3K和PKB表达水平降低(P0.05),而血液LC3Ⅱ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MMSE评分增加(P0.05)。SEV组术后1 d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低于ISO组(P0.05)。MMSE评分与PI3K和PKB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412和-0.398, P0.001),而与LC3Ⅰ和LC3Ⅱ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452和0.427, P0.001)。结论七氟烷可以通过PI3K/PKB信号通路调节神经细胞自噬,改善结肠癌手术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
2021(9).
摘要:目的研究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患者屈光度、眼球参数、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洛阳博爱眼科医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20例青少年近视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佩戴框架眼镜治疗,研究组佩戴角膜塑形镜治疗。治疗1年,比较两组屈光度、眼球参数、角膜内皮细胞及视力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裸眼视力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屈光度数、玻璃体腔深度数增长明显更低(P0.05);两组眼压、角膜曲率、眼轴长度、角膜内皮细胞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近视患者采用角膜塑形镜治疗可降低屈曲度,延缓近视发展速度,提高视力,对角膜内皮细胞影响小,疗效确切。
2021(9).
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甲壳质酶蛋白40 (YKL-40)、生长分化因子15 (GDF-15)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诊治的EH患者180例。检测血清YKL-40、GDF-15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血压检测和分级。分析比较不同高血压分级、不同颈动脉硬化分级、不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患者的血清YKL-40、GDF-15水平,血清YKL-40、GDF-15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随着患者血压水平由1级升高3级,血清YKL-40、GDF-15水平明显上升,IMT厚度显著增加。不同高血压分级患者的血清YKL-40、GDF-15和IMT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颈动脉硬化分级增加,血清YKL-40、GDF-15水平明显上升,IMT厚度显著增加。不同颈动脉硬化分级患者的血清YKL-40、GDF-15和IMT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IMT厚度增加,血清YKL-40、GDF-15水平呈上升趋势(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分级与YKL-40水平呈正相关(r=0.639, P0.001),与GDF-15水平呈正相关(r=0.525, P0.001)。结论血清YKL-40、GDF-15会促使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加重EH患者病情。
2021(9).
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保乳根治术患者切缘阳性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乳腺癌保乳术的82例女性患者,分析其切缘阳性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病理类型、钙化范围、术前核磁提示病灶与切缘阳性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病理类型、钙化范围、术前核磁提示病灶是保乳根治术切缘阳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病理类型、钙化范围、术前核磁提示病灶与乳腺癌保乳根治术患者切缘阳性明显相关,术前可通过相关检查确认情况以利于手术时扩大切除范围降低切缘阳性率,避免再次手术。
2021(9).
摘要:膀胱癌根治术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金标准,胃肠道并发症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加速康复外科是指在围手术期采用的一系列循证医学证实有效的促使患者快速康复的处理措施,主要是通过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以加速术后康复和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本文就加速康复外科措施在患者膀胱癌术后促进胃肠功能康复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2021(9).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其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郑州美中商都妇产医院81例疑似子宫内膜癌患者,均行CEUS检查,并以诊断性刮宫检查结果为标准,统计CEUS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其影像特征。结果经诊断性刮宫检查结果显示,81例疑似患者中子宫内膜癌患者46例;CEUS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结果和诊断性刮宫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23, P=0.000);CEUS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为93.48%(43/46),准确度为91.36%(74/81),特异度为88.57%(31/35),阳性预测值为91.49%(43/47),阴性预测值为91.18%(31/34);子宫内膜癌患者峰值强度、梯度高于非子宫内膜癌患者,达峰时间短于非子宫内膜癌患者,开始增强时间长于非子宫内膜癌患者(P0.05)。结论 CEUS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且临床可结合CEUS影像学特征筛选出子宫内膜癌患者。
2021(9).
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危重症患者新发心房纤颤(以下简称房颤)的临床特征、血生物化学指标及诱发新发房颤的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观察性研究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人民医院收治的危重症患者,根据既往是否存在房颤病史分为新发房颤组12例和既往房颤组40例。分析ICU危重症患者一般流行病学特征、新发房颤组与既往房颤组48 h血生物化学指标及相关因素。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ICU危重症患者新发房颤的危险因素。结果新发房颤组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较既往房颤组延长,且房颤发生后24 h胺碘酮、去甲肾上腺素、硝普纳使用累计用量较既往房颤组使用累计量更多(P0.05)。新发房颤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心功能评分(Ⅰ级、Ⅲ级、Ⅳ级)较既往房颤组增多(P0.05)。新发房颤组肌钙蛋白、钾、降钙素原较既往房颤组升高(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钾、降钙素原为ICU危重患者新发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新发房颤可明显延长患者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增加抗心律失常药物或血管活性药物的总量;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心功能评分、年龄、肌钙蛋白、钾、降钙素原与ICU危重症患者新发房颤有关。年龄、钾、降钙素原是新发房颤的危险因素。
2021(9).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晚期体成分对妊娠期血糖控制及妊娠期糖尿病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到韶关市铁路医院进行产检的55例妊娠期糖尿病女性为研究组,选择同期产检正常的女性60例为对照组。利用人体成分检测仪检测两组孕妇的孕28到33周、孕34周到分娩前的体成分;比较两组孕妇年龄、孕次、分娩时间、体重指数(BMI)及不同孕周的体成分差别,并分析其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孕28周到33周的总体水、去脂体重、基础代谢率、体脂含量、瘦体重、细胞内水、体脂百分比、细胞外水更高(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孕妇在孕28周到33周的空腹血糖、服糖前血糖和体脂含量、基础代谢率呈正相关(P0.05),服糖后1 h血糖和体脂含量、基础代谢率及体质百分比呈正相关(P0.05)。结论妊娠晚期体成分和妊娠期血糖控制、妊娠期糖尿病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根据其变化特点实施科学、合理的饮食干预,从而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改善妊娠结局。
2021(9).
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内镜三脑室底造瘘术(ETV)治疗年龄小于2岁梗阻性脑积水患儿的效果及其对术后神经发育状态的影响。方法将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科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05例年龄小于2岁梗阻性脑积水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52例患儿给予脑室腹腔分流术(VPS),观察组53例患儿给予ETV,比较两组患儿术后6个月手术效果、神经发育评测(采用Gesell儿童智力发育诊断量表,包括大运动行为、精细运动行为,适应能力、语言功能及个人-社会行为)、手术安全性(发热、脑室少量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23%(51/53)]高于对照组[80.77%(42/52)](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儿神经发育评测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儿,DQ值40患儿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儿8例发热,1例感染,2例脑室少量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21.15%,观察组患儿1例感染,2例脑室少量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5.66%,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ETV治疗年龄小于2岁梗阻性脑积水患儿疗效确切,可以显著改善术后神经功能发育状态,促进神经细胞发育,并且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2021(9).
摘要:目的探讨MRI纹理分析对软组织肿瘤性质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经病理结果证实的53例软组织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良性组24例与恶性组29例。两组术后接受MRI扫描检查,获取定量参数[容积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及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比较两组MRI定量参数的差异并分析其对软组织肿瘤性质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V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Ktrans及Kep大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Ktrans、Kep预测软组织肿瘤良性与恶性的AUC均0.8,均有一定预测价值。当各指标取最佳阈值时,可获得最佳预测价值。结论 MRI纹理分析对软组织肿瘤性质具有较高的鉴别价值,可通过对上述指标的检测结合临床相关指标提高对肿瘤良性与恶性的鉴别。
2021(9).
摘要:目的探讨甲泼尼龙在儿童过敏性紫癜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在锦州医科大学十堰市太和医院确诊的过敏性紫癜患儿,根据临床表现分为皮肤型、腹型、关节型、肾型,每型内再各自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抗过敏治疗,实验组接受治疗甲泼尼龙治疗,比较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皮疹、关节损害、胃肠损害、肾脏损害缓解情况),并对各组治疗有效的患儿追踪随访,比较观察复发情况。结果皮肤型实验组患儿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腹型实验组患儿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关节型实验组患儿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肾型实验组患儿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抗过敏治疗相比,甲泼尼龙虽然不能更加有效改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皮疹症状,但能降低复发率;能明显改善胃肠症状以及降低复发率;能明显改善关节症状以及降低复发率;能明显改善肾脏症状,但不能降低复发率。
2021(9).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持续被动运动(CPM)对胫骨平台骨折(TPF)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就诊的260例TP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主动训练,实验组加用CPM。比较两组膝关节肿胀程度、膝关节活动度(ROM)、疼痛水平、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2周、6周膝关节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2周、6周膝关节ROM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2周、6周和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3个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44.62%vs. 30.0%)(P0.05)。结论 TPF患者在术后早期进行CPM,能够有效改善膝关节肿胀和活动度、降低疼痛,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
2021(9).
摘要:目的探究药物涂层球囊(DCB)联合Turbo Hawk斑块切除系统(DA)用于股腘动脉硬化闭塞治疗的效果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许昌市立医院收治的86例股腘动脉硬化闭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随机化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DA治疗,观察组采用DA联合DCB治疗。比较两组趾肱指数(TBI)、踝肱指数(ABI)和治疗后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及随访后3个月、6个月再狭窄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7 d的TBI、ABI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后3个月、6个月再狭窄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股腘动脉硬化闭塞患者运用DA联合DCB治疗效果显著,可提高治疗安全性,降低再狭窄率。
2021(9).
摘要: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X射线透视时间及出血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分娩的62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资料。其中,32例剖宫产术前行髂内动脉球囊预置术的患者作为A组,30例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的患者作为B组。比较两组球囊预置时间、透视时间、放射剂量和剖宫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体温。结果 B组球囊预置时间、透视时间短于A组,而放射剂量少于A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髂动脉球囊预置术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均能减少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出血量,但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能够显著减少X射线透视时间和放射剂量,其在母胎保护方面效果更为理想。
2021(9).
摘要:目的探讨动脉自旋标记MRI(ASL-MRI)灌注成像技术早期诊断阿尔茨海默病(AD)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深圳市宝安区石岩人民医院收治的35例AD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取与之年龄匹配的健康者35例设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ASL-MRI检查,比较两组灰质区域的灰质体积及局部脑血流量(CBF)。结果观察组总灰质体积、总体CBF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颞叶、楔前叶、丘脑、前后扣带回皮质、内侧前额叶皮质、枕叶、距状裂皮质等受影响区的灰质体积、CBF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ASL-MRI技术对灰质区域的灰质体积及CBF等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可早期监测AD患者脑功能变化,有助于对疾病的早期明确诊断,值得推广。
2021(9).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与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 (HMGB1)、CC修饰趋化因子11 (CCL11)水平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6月至2019年9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92例CHB患者,入院时测定患者血清HMGB1、CCL11水平,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详细询问并记录患者一般资料,评估所有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分析血清HMGB1、CCL11水平与CHB患者纤维化程度的关系。结果 92例CHB患者经病理诊断纤维化分期S1期30例,占比32.61%,S2期38例,占比41.30%,S3期24例,占比26.09%;S1期肝纤维化CHB患者的血清HMGB1、CCL11水平均低于S2、S3期肝纤维化患者(P0.05);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HB患者血清HMGB1与CCL11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0,P0.05);经Kendall's tau-b相关性分析,CHB患者的血清HMGB1、CCL11水平与S2、S3期肝纤维化呈正相关(r0, 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CHB患者血清HMGB1、CCL11水平预测S2、S3期肝纤维化的AUC均0.80,预测价值均较理想,且以联合检测价值最佳。结论 CHB患者血清HMGB1、CCL11水平的过表达可能与S2、S3期肝纤维化有关,可将HMGB1、CCL11作为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辅助评估指标。
2021(9).
摘要:目的探讨应变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鉴别浅表肿大淋巴结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至2020年4月河南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检查,依据病理结果分为对照组44例(良性)和观察组52例(恶性)。比较两组病理结果、成像特征及诊断效能。结果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检查(金标准),病理结果如下:对照组(良性) 44例,均为淋巴结反应增生;观察组(恶性) 52例,其中淋巴瘤25例,转移性淋巴结27例(腺癌14例,鳞癌11例及低分化癌2例)。观察组弹性评分法中良性、恶性占比分别为38.5%和61.5%,对照组弹性评分法中良性、恶性占比分别为81.8%和1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33, P=0.000),其敏感性、特异性及正确性分别为81.8%、61.5%及70.8%。观察组二维超声+弹性评分法中良性、恶性占比分别为15.4%和84.6%,对照组二维超声+弹性评分法中良性、恶性占比分别为86.4%和1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13, P=0.000),其敏感性、特异性及正确性分别为86.4%、84.6%及85.4%。结论应变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鉴别浅表肿大淋巴结,其诊断效能优异,应用价值更高。
2021(9).
摘要:目的分析卵巢浆液性表面交界性乳头状瘤的MRI特征,探讨MR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治疗的卵巢浆液性表面交界性乳头状瘤患者1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MRI检查、病理检查结果,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统计MRI、超声的诊断效果,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病理检查结果中分别有7例、3例累及单侧、双侧卵巢,患者存在鱼籽状或菜花状赘生物;超声检查中,瘤体血流匮乏,存在低阻力动脉血流表现,卵巢大小以及内部回声正常,患者多表现为中等、中低或混合回声;MRI检测中肿块中囊实性成分兼具(囊性成分中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为主,实性成分中T1WI等信号、T2WI稍高信号为主),多见分隔,增强后实性成分明显强化,准确率为90%。MRI诊断准确率高于超声。结论卵巢浆液性表面交界性乳头状瘤的MRI特征可为该病的诊断及鉴别提供依据;依据,分析肿瘤组织的MRI形态学对该病的治疗及预后具有一定意义。
2021(9).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多隧道黏膜剥离术(ESMTD)对食管癌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手术临床指标、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103例食管癌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操作方法分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组51例、ESMTD组52例,ESD组给予ESD手术,ESMTD组行ESMTD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以及术后切除效果。结果 ESMTD组患者手术中剥离速度快于ESD组,剥离所用时间和手术总用时均短于ESD组(P0.05);整块切除率ESD组为80.39%,ESMTD组为92.31%;根治性切除率ESD组为60.78%,ESMTD组为75.00%(P0.05)。结论 ESMTD方法能有效提高食管癌患者病灶的剥离速度,缩短手术总时间,降低术后疼痛程度。
2021(9).
摘要:目的比较超声(US)、CT、MRI评估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肿瘤活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TACE治疗后1~3周行US、CT、MRI检查,且再次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的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探讨US、CT、MRI对肿瘤活性的评估价值。结果 DSA共检出肿瘤病灶61个,其中活性肿瘤病灶20个。US对活性肿瘤病灶的检出率约为45.00%,CI对活性肿瘤病灶的检出率约为70.00%,MRI对活性肿瘤病灶的检出率约为85.00%,US+CT+MRI对活性肿瘤病灶的检出率约为95.00%。US对活性肿瘤病灶的检出率低于DSA (χ~2=11.447, P=0.000);CT对活性肿瘤病灶的检出率低于DSA (χ~2=5.831, P=0.012);CT对活性肿瘤病灶的检出率与DSA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53, P=0.279);US+CT+MRI对活性肿瘤病灶的检出率与DSA高度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4, P=1.026)。结论 MRI对原发性肝癌TACE后肿瘤活性的评估价值最高,US+CT+MRI三者联合检查可以互补。
2021(9).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种冲洗剂及冲洗剂组合冲洗桩道后对纤维桩修复中粘接树脂与桩道牙本质壁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1月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68颗新鲜无龋单根管离体前磨牙作为研究样本。将68颗牙随机分为对照组13例、研究1组15例、研究2组12例、研究3组13例和研究4组15例,选用生理盐水、次氯酸钠、乙二胺四乙酸溶液、过氧化氢溶液、氯己定溶液进行冲洗,每组采用不同的冲洗剂和冲洗剂组合方式,其中对照组单纯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研究1组联合使用次氯酸钠、乙二胺四乙酸溶液和生理盐水进行冲洗;研究2组联合使用过氧化氢溶液、次氯酸钠和生理盐水进行冲洗;研究3组采用过氧化氢、氯己定溶液和生理盐水进行冲洗;而研究4组则采用氯己定溶液、乙二胺四乙酸溶液和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比较不同冲洗方式在纤维桩修复中粘接树脂和桩道牙本质壁粘接强度的影响。结果研究4组粘接强度大于其他4组,研究3组大于研究1组、研究2组和对照组,研究1组大于研究2组和对照组,且研究2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组断裂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微渗漏主要集中在4级,研究1组微渗漏集中在3级,研究2组微渗漏主要分布在3级和4级,研究3组微渗漏多见于2级和3级,研究4组的微渗漏多见于1级。5组微渗漏1~4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4组微渗漏程度最轻,对照组和研究2组最重(P0.05)。结论 5组不同冲洗液组合方式中,联合使用采用氯己定溶液、乙二胺四乙酸溶液和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可以有效增强粘接树脂与桩道牙本质壁粘接强度,降低微渗漏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2021(9).
摘要:目的探究鼻内镜不同手术入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FS)的疗效及对鼻纤毛传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5月期间127例F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3例于上颌窦进行窦口开放手术,观察组64例于上颌窦进行窦口开放手术联合于下鼻道进行开窗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主要症状积分,鼻纤毛传输能力。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月末头痛、嗅觉减退、鼻塞、流脓涕积分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月末鼻纤毛传输时间(MTT)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鼻纤毛传输速率(MTR)水平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镜下于上颌窦进行窦口开放手术联合于下鼻道进行开窗手术治疗FS患者,通过将真菌斑块进行彻底清理,以调节其鼻纤毛传输能力,改善鼻塞、头痛等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2021(9).
摘要:目的探究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CLTCI)对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儿茶酚胺类物质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6月在鹤壁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13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输注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56例和干预组57例。在BIS监测条件下,常规组采取人工开环输注麻醉,干预组采取CLTCI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儿茶酚胺类物质水平和炎症因子水平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丙泊酚用量、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T0时NE和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和T2时NE和E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0时sICAM-1、IL-1β、IL-8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3至T4时sICAM-1、IL-1β、IL-8和TNF-α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干预组升高幅度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CLTCI麻醉通过对目标靶浓度的自动实时调控,能够改善结直肠手术患者儿茶酚胺类物质水平,调节手术指标、调控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2021(9).
摘要:目的分析初次与多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不合格的原因,为制定针对性招募及保留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广东省惠州市中心血站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单采血小板献血者7 865人进行分析,检测初次/多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脂血、白细胞(WBC)计数、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红细胞比容(HCT)、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情况,比较单次、多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比例及血液不合格情况。结果 2016年至2019年多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初次献血者,初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占比在14%~15%之间,多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占比在85%左右,总体呈逐年递增趋势;2016年至2019年,单采血小板献血者7 865人,共309例血液检测不合格,不合格率为3.93%;其中初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血液各项指标检测结果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多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P0.05);2016年至2019年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情况:HBsAg、抗-HIV、抗-HCV、HCT、脂血、WBC、抗-TP不合格率分别为1.72%、0.78%、0.05%、0.04%、0.56%、0.74%、0.05%,其中HBsAg不合格率最高,HCT不合格率最低。2016年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检测各指标不合格率均最高,2019年血液检测不合格率最低,呈逐年递减趋势。结论初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多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并且血液检测不合格原因中主要是以HBsAg、抗-HIV不合格为主,脂血、WBC不合格为次,有针对性制定招募和保留策略,有利于降低血液检测不合格率,保障单采血小板供应。
2021(9).
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外内缝合法和全内缝合法治疗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对术后疼痛和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选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接收的80例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分别实施关节镜下外内缝合法与关节镜下全内缝合法,对两组膝关节功能、手术相关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Lysholm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膝关节功能治疗优良率为90.00%,观察组为95.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时间为(45.78±9.25) min,观察组为(36.32±8.47) min,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VAS评分和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分别为(3.15±0.79)分和(72.56±2.31)分,观察组分别为(2.32±0.47)分和(76.05±1.74)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治疗过程中,关节镜下外内缝合法与关节镜下全内缝合法均具有显著效果,但是全内缝合法操作更加简单,其可以减少手术时间,减轻治疗疼痛程度,及早恢复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采纳与推广。
2021(9).
摘要:目的探讨分级运动康复联合达格列净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运动耐力及血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周口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107例CHF合并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常规组53例给予依那普利,联合组54例给予达格列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运动耐力及血生化指标。结果联合组运动耐力改善幅度均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左心室舒张功改善幅度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血生化指标改善幅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分级运动康复联合达格列净对CHF合并T2DM患者治疗效果确切,通过增加胰岛素对葡萄糖的敏感性,增强患者运动耐力,改善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值得推广。
2021(9).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血清硫酸基转移酶2A1 (SULT2A1)水平预测新生儿结局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81例IC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ICP患者均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SULT2A1水平,并跟踪随访至ICP患者生产,统计新生儿结局情况,分析血清SULT2A1与新生儿结局的关系。结果 81例患者中,不良结局发生32例(39.51%),良好49例(60.49%);不良结局组总胆汁酸水平较良好组高,SULT2A1水平、Apgar评分较良好组低(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ULT2A1水平低表达可能是诱发ICP患者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O^R=3.743, 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SULT2A1水平预测ICP患者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的AUC0.8,均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血清SULT2A1低表达参与ICP的发生,与ICP患者发生不良新生儿结局关系密切,临床可通过检测SULT2A1水平以预测ICP患者不良新生儿结局发生风险,为早期防治提供可靠依据。
2021(9).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剂量替格瑞洛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术后老年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冠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漯河市中心医院心内二科在2018年至2019年间122例冠心病PCI术后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单次给予替格瑞洛90 mg,观察组单次给予替格瑞洛180 mg,比较两组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前后的血清炎性因子[血清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 (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冠脉血流指标[左前降支收缩期血流峰值(SPV)、左前降支舒张期血流峰值(DPV)及冠脉血流储备(CFVR)]。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80%高于对照组68.85%(P0.05);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PCT、IL-6、hs-CRP)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冠脉血流指标(SPV、DPV、CFVR)水平均有不同上升,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负荷剂量替格瑞洛治疗冠心病PCI术后老年患者可以显著降低其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冠状动脉血流指标,降低术后出血概率,使临床疗效提高。
2021(9).
摘要:目的探讨多模式麻醉监测管理应用于全凭静脉麻醉下老年胃肠肿瘤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根据组间基线资料匹配原则将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125例行胃肠肿瘤手术的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62例(予以常规麻醉监测管理)和观察组63例(予以多模式麻醉监测管理)。观察两组术中麻醉用量、术后麻醉恢复情况、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麻醉用量小于对照组,麻醉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1~T3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高于对照组,心率(HR)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 d POCD发生率(4.76%)低于对照组(20.97%)(P0.05)。结论多模式麻醉监测管理可通过减少全凭静脉麻醉下老年胃肠肿瘤手术患者麻醉用药量,稳定术中血流动力学,缩短术后麻醉恢复时间,降低术后POCD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