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第0卷第8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节气气候变化与地区鼻出血相关性的真实世界研究

      2021(8).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节气气候变化时气象相关因素对深圳地区鼻出血发生的影响。方法调取深圳市耳鼻咽喉医院信息中心2016年至2018年每天门急诊诊断为鼻出血的患者就诊信息,记录同期深圳市每日的气象数据情况(气温、露点、湿度、风速、气压及沉淀物),通过线性相关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模型揭示每日气象指标与患者鼻出血就诊例次之间的关系。结果每年就诊情况随着节气变化大体走势趋于相同,其中有两个较明显高峰,分别出现在小满和霜降节气附近。通过线性相关分析与多重线性回归模型显示,鼻出血发生与不同节气的气温、露点等值相关(P值均小于0.01),与气压、风速、湿度,沉淀物等的相关关系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深圳地区小满和霜降这两个节气前后是鼻出血发病的高峰时节,气温高、露点高的节气也是鼻出血的高发时节。通过节气气候因素对鼻出血影响的认识,提出相应的预防保健措施。

    • 牛磺酸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栓塞术后再狭窄的防治作用

      2021(8).

      摘要 (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牛磺酸对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栓塞术(PCI)术后再狭窄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CHD合并T2DM患者14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PCI术。1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70)和观察组(n=70)。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400 mg/d牛磺酸。两组均连续治疗6周。分析两组治疗前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变化情况。两组均随访6个月,收集两组冠状动脉造影变化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内皮素-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最小管腔直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冠脉狭窄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牛磺酸可降低CHD合并T2DM行PCI术患者低血脂水平,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预防PCI术后再狭窄,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 下咽癌颈部及咽后淋巴结转移的CT、MRI分析

      2021(8).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CT和MRI对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和下咽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特征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2015年10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93例下咽癌患者,分别接受CT和MRI扫描,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效能和分析下咽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特征规律。结果 MRI在颈动脉间隙和咽喉淋巴结的侵犯显示率明显高于CT(P0.05),其他区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在低于0.9 cm的咽喉淋巴结转移显示率高于CT(P0.05);在0.9 cm以上的显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出42例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患者类似于原发癌的信号强度,均呈现不均匀信号,其中T1WI为中等信号,而T2WI为不均匀偏高信号,还有7例患者有斑点状高信号影,经增强扫描后,均可观察到显著的不均匀强化。CT扫描观察到淋巴结边缘有清晰结节影,与周围组织有明显界限,经增强扫描后可见显著变化。42例咽喉淋巴结转移患者,有23例淋巴结内存在程度不一坏死,坏死区域出现低密度影,而MRI呈现T1WI低信号和T2WI高信号。坏死组织经CT和MRI增强扫描后,均未见强化,但淋巴结出现环状强化征象。结论在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病理筛查中,采取MRI检查,可比CT更准确地筛查出肿瘤转移侵犯范围,可为临床病理诊断和后续治疗提供准确的病理学数据支持。

    •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曼月乐对子宫腺肌病患者临床疗效及卵巢功能的影响分析

      2021(8).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子宫腺肌病患者行曼月乐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对其临床疗效及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8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曼月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的月经失血图(PBAC)、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子宫体积及卵巢功能[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结果两组治疗后1年的PBAC评分、VAS评分低于治疗前,子宫体积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PBAC评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子宫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的血清FSH、E_2、L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疗效较好,但对患者卵巢功能无影响。

    • 双能量CT虚拟平扫结直肠病灶结直肠癌

      2021(8).

      摘要 (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双能量CT虚拟平扫与常规CT平扫诊断结直肠病灶结直肠癌的效果分析。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于江门市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结直肠病灶结直肠癌患者80例,根据患者的检查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CT平扫组),观察组(双能量CT虚拟平扫组),对两种不同检查方法的效果应用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经双能量CT虚拟平扫检查敏感性为92.50%,对照组经常规CT平扫检查敏感性为9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病灶准确性观察组为84.62%,对照组为81.58%,两组准确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灶肠壁厚度、转移淋巴结显示方面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肠道病变周围浸润、肿瘤边缘、肠道病变远处转移征象显示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能量CT虚拟平扫在结直肠病灶结直肠癌的定性鉴别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可代替常规CT平扫。

    • 肺动脉CTA联合间接法盆腔下肢静脉CTV诊断静脉栓塞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8).

      摘要 (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肺动脉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CTA)联合间接法盆腔下肢静脉血管造影(CTV)在静脉栓塞症(VT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2月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疑似VT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肺动脉CTA联合间接法盆腔下肢静脉CTV检查,并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作为标准,分析肺动脉CTA联合间接法盆腔下肢静脉CTV在VTE诊断中的价值。结果经DSA检查结果显示,82例疑似VTE患者中确诊62例。肺动脉CTA诊断VTE结果和DSA结果的一致性较差(Kappa=0.297, P=0.001);间接法盆腔下肢静脉CTV诊断VTE结果和DSA结果的一致性较差(Kappa=0.375, P=0.000);肺动脉CTA联合间接法盆腔下肢静脉CTV诊断VTE结果和DSA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33, P=0.000)。联合诊断VTE的敏感性、准确性、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各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动脉CTA联合间接法盆腔下肢静脉CTV诊断VTE的效果较好,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 急诊急性毒蘑菇中毒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分析

      2021(8).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急性毒蘑菇中毒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9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毒蘑菇中毒患者63例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性别、年龄、中毒时间、临床表现及临床分型等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0)、血液透析(HD)组(n=21)和血液灌流(HP)+HD组(n=22),对照组进行急性中毒常规处理,HD组在其基础上进行HD辅助治疗,HP+HD组予以HD联合HP治疗。比较治疗3 d后三组临床疗效、意识恢复清醒时间、生化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比较治疗前及治疗3 d后三组血氧饱和度、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差异。结果患者以男性为主,占比60.32%;患者年龄以55~69岁为主,占比34.92%;中毒时间以6月至8月为主,占比82.54%;临床表现为以恶心呕吐、腹部不适为主,分别占比90.48%、25.40%;临床分型以胃肠炎型、中毒性肝炎型为主,分别占比41.27%、44.44%。治疗3 d后,三组意识恢复清醒、生化指标恢复正常及住院时间比较,HP+HD组HD组对照组(P0.05);治疗前,三组血氧饱和度、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三组血氧饱和度比较,HP+HD组HD组对照组(P0.05);APACHEⅡ评分比较,HP+HD组HD组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毒蘑菇中毒临床特征多样,对患者进行HP联合HD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急性中毒症状。

    • 湖南地区单中心四肢骨干创伤后骨髓炎患者的菌种分布和临床特征分析

      2021(8).

      摘要 (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总结湖南地区单中心四肢骨干创伤后骨髓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菌种分布,为创伤后骨髓炎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病例系统近5年(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诊断为四肢骨干创伤后骨髓炎患者的临床特征信息和菌种分布,临床特征包括患者年龄、性别、骨折类型(闭合或者开放)、病灶部位;菌种分布包括微生物培养结果,病灶处微生物种类等,并对收集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及统计。结果湖南地区共计有142例四肢骨干创伤后骨髓炎患者,男女比为3.58∶1。创伤后骨髓炎患者创伤后首次发病的中位年龄为47岁(7岁,82岁),造成创伤后骨髓炎的外伤以开放性损伤为主(80.3%)。随访时间大于12月的患者例数为110例,不同手术方案的治愈例数(1年无复发)为93例(84.5%),截肢例数3例(2.7%)。四肢骨干创伤后骨髓炎主要累及下肢,尤其是胫骨。术中取组织标本进行致病微生物培养的阳性例数为83例,阳性率为58.5%。创伤后骨髓炎由单一致病微生物引起感染的例数为75例(90.4%)。根据培养结果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最常见的微生物(25例,33.3%);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0例(13.3%);其次分别为阴沟肠杆菌(10例,13.3%)、铜绿假单胞菌(8例,10.7%)。结论湖南地区四肢骨干创伤后骨髓炎常见于男性,相比于闭合性骨折,开放性骨折更容易导致创伤后骨髓炎,四肢骨干创伤后骨髓炎好发于下肢骨,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 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葡萄糖结果分析

      2021(8).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估糖尿病患者实施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的血葡萄糖结果。方法将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122例糖尿病患者纳入实验资料,分别予行快速血糖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检测,比较两种检测仪器6.0 mmol/L、6.0~11.1 mmol/L、11.1~16.1 mmol/L、≥16.1 mmol/L的糖尿病患者血葡萄糖结果。结果快速血糖仪检测糖尿病患者的血葡萄糖结果均略低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应用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的血糖指标无明显差异,准确度相对较高,因此快速血糖仪可作为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仪器推广使用。

    • 血清IL-18和胱抑素C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伴发急性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2021(8).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8 (IL-18)和胱抑素C (Cys-C)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伴发急性肾损伤(AKI)中的诊断价值和早期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干预。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在保定慈和医院治疗的85例CAP伴发AKI患者作为观察组,择取同期该院治疗的100例CAP但未伴发AKI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给予IL-18和Cys-C检测。比较两组IL-18和Cys-C水平差异,以及比较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CRRT干预和未给予早期CRRT干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 d、3 d、7 d的IL-18和Cys-C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IL-18和Cys-C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AKI 3期患者IL-18和Cys-C水平高于1期和2期,且AKI 2期患者高于1期(P0.05)。观察组中给予早期CRRT干预与未给予CRRT早期干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 d的IL-18和Cys-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给予早期CRRT干预患者治疗后3 d、7 d的IL-18和Cys-C水平较未早期CRRT干预低(P0.05)。结论 IL-18和Cys-C水平在CAP伴发AKI患者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同时能够为患者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可靠依据。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表达水平与梗死体积的相关性分析

      2021(8).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体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水平,并分析NSE与梗死体积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Pullicino公式计算梗死体积,并根据梗死体积将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小梗死组25例、中梗死组37例和大梗死组28例。比较3组基线资料及NSE水平,分析其与梗死体积的相关性。结果大梗死组血清NSE水平高于中梗死组和小梗死组,且中梗死组血清NSE水平高于小梗死组(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SE水平与梗死体积大小呈正相关关系(r=0.034, P=0.040)。结论血清NSE水平高表达预示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体积较大,与梗死体积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早期持续监测患者体内血清NSE表达水平可辅助临床评估患者病情,对指导患者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白蛋白的比值与乙型肝炎相关慢性肝病的相关性分析

      2021(8).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与白蛋白比值(RAR)与乙肝相关慢性肝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在阳江市中医医院治疗的60例慢性乙肝患者(慢性乙肝组)和6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乙肝肝硬化组)作为研究对象,另择取同期该院常规体检的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常规和生物化学指标,分析3组红细胞分布宽度、白蛋白水平、RAR的差异,探究RAR与乙肝肝硬化程度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乙肝肝硬化组白细胞、血小板和白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和慢性乙肝组,而总胆红素、红细胞分布宽度高于对照组和慢性乙肝组(P0.05)。慢性乙肝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谷酰胺转肽酶水平高于乙肝肝硬化组和对照组(P0.05)。慢性乙肝组和乙肝肝硬化组RAR值高于对照组(P0.05)。RAR与白细胞数量、血小板数量呈负相关(r=-0.615和-0.518,均P0.001);而与总胆红素呈正相关(r=0.354, P0.001)。C级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高于A级、B级,而白蛋白水平则低于A级、B级患者(P0.05)。RAR与肝硬化程度呈相关性(P0.05)。结论 RAR有助于乙肝相关性肝病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

    • 帕金森病患者脑微出血与其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研究

      2021(8).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脑微出血(CMBs)与其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洛宁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6例PD患者。根据是否合并CMBs分为CMBs组35例和非CMBs组91例。同时根据CMBs数量将CMBs患者分为2个亚组,即6个组20例和≥6个组15例。根据认知功能是否正常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43例和认知功能异常组83例。比较CMBs组与非CMBs组、6个组与≥6个组的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差异。并对PD患者认知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si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PD病程、吸烟、高血压及糖尿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MBs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抽象、延迟回忆、定向评分及总分方面评分低于非CMBs组(P0.05)。≥6个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定向及总分方面评分低于6个组(P0.05)。伴有CMBs、CMBs数≥6个是PD患者认知异常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伴有CMBs的PD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尤其是CMBs数量≥6个者,其视空间与执行能力、注意、定向上损害更严重。故应对该类患者进行全面认知功能评估,以尽早识别、干预,以防PD痴呆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 基于兔结肠逆蠕动浅谈结肠蠕动对排便的影响

      2021(8).

      摘要 (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关于结肠逆蠕动报道的文献不多。在对直肠黏膜内脱垂(IRP)兔作排粪造影时,发现IRP兔均发生逆蠕动。结合相关的实验,该文分别从动物的解剖、病理与影像等角度分析逆蠕动的原因,考虑其形成与肠蠕动动力不足及粪便的阻力相关,论述逆蠕动对临床排便研究的指导意义。

    • 儿童癫痫共患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2021(8).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儿童癫痫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患病情况,并探讨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135例疑似患有儿童癫痫共患ADHD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V)分类标准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筛查量表(SNAP-IV)中文版对患儿进行评估分类,评定患儿是否共患ADHD及其患病类型。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法考量儿童癫痫共患ADHD发生因素。结果 135例疑似患有儿童癫痫共患ADHD的患儿中,有47例被确诊为共患ADHD患儿,88例为非ADHD患儿。47例共患ADHD患儿中症状为注意缺陷(ADHD-I)的31例、症状为多动冲动(ADHD-HI)的7例、症状为混合型(ADHD-C)的9例。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可知癫痫家族史、病程、癫痫发作类型等因素对于共患ADHD并无关系。在共患ADHD患儿中,共患ADHD-C和ADHD-I型患儿的异常行为较为显著,癫痫症状是否得到控制以及是否给药,为儿童癫痫共患ADHD的危险因素。结论患儿不同情况下的共患ADHD发作率不同,其诱发因素也复杂多样,尽早干预患儿病情,严格按照临床标准对患儿进行针对性治疗,不断调整改善治疗方案,有助于患儿逐渐适应社会,提高学习能力。

    • 健康体检女性乳腺结节与甲状腺结节分布情况及两者的相关性分析

      2021(8).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健康体检女性中乳腺结节与甲状腺结节的分布情况,并探究两者间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来河南科技大学附属许昌市中心医院的72例健康体检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超声检查筛查其中具有甲状腺结节或乳腺结节的人数,对检出乳腺结节者根据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标准分级,统计所有纳入研究患者乳腺结节与甲状腺结节的年龄分布情况、合并发生情况、分级发生情况,并对乳腺结节与甲状腺结节分布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70例健康体检女性中34例查出乳腺结节,占比48.57%,23例查出甲状腺结节,占比32.86%。乳腺结节检出率在40~59岁组检出率最高(P0.05),而甲状腺结节组在≥60岁组检出率最高(P0.05)。有乳腺结节者甲状腺结节的发生率高于无乳腺结节者(P0.05)。乳腺结节3~4级者合并甲状腺结节的发生率高于乳腺结节2级者(P0.05)。结论健康体检女性中乳腺结节检出率在围绝经期最高,而甲状腺结节在老年期检出率最高,且具有乳腺结节者甲状腺结节检出率更高,检出的乳腺结节分级越高,合并甲状腺结节的概率越大。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对早期宫颈癌行保留卵巢根治术后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及临床妊娠情况的影响

      2021(8).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行保留卵巢根治术后患者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动剂对卵巢储备功能及临床妊娠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期间123例,早期宫颈癌行保留卵巢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61例给予保留卵巢根治术,术后接受4个疗程PT方案辅助化疗,观察组62例增加GnRH激动剂,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后卵巢储备功能、临床妊娠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化疗后,患者基础促卵泡刺激素(b FSH)增加,基础雌二醇(bE_2)、抗苗勒试管激素(AMH)及基础窦卵泡数(bAFC)水平均下降;但观察组bE_2、AMH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bAFC降低幅度低于对照组,bFSH增加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化疗后获卵数、成熟数、优胚数、可注射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ICSI)卵子成熟率以及临床妊娠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胚胎移植数和胚胎冷冻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卵裂率和胚胎利用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GnRH激动剂早期宫颈癌行保留卵巢根治术后,能够通过增加原始卵泡数量,预防卵巢早衰,减少卵巢组织纤维化,提高临床妊娠率,值得推广。

    • 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2021(8).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镜像疗法(MT)对脑卒中(CS)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CS偏瘫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MT,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有效率95.24%(40/42)明显高于对照组80.95%(34/42)(P0.05);观察组干预后股四头肌、腘绳肌手法测试(MMT)分级标准Kendall百分比法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步长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步速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SFMAS)中上肢、下肢评分、SFMAS总分以及功能性步行能力量表(FAC)、Barthel指数(BI)、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T应用于CS偏瘫患者效果显著,有助于增强其步行能力,促进其生活质量水平提升。

    •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联合紫杉醇+顺铂化疗方案治疗宫颈癌的效果及近期预后观察

      2021(8).

      摘要 (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联合紫杉醇+顺铂(TP)化疗方案治疗宫颈癌的效果及近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宫颈癌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单纯组49例和联合组37例,单纯组采用TP化疗方案,联合组采取CIK联合TP化疗方案,两组均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12周后,联合组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1.08%、89.19%均高于单纯组(61.22%、7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CD4~+T细胞水平和CD4~+/CD8~+比值高于单纯组,CD8~+T细胞水平低于单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骨髓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感染、胃肠道反应、肾功能损伤及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单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K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宫颈癌近期疗效确切,可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改善预后。

    • p16/Ki67双染在宫颈病变患者筛查中的价值

      2021(8).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p16/Ki67免疫染色在宫颈病变患者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就诊的宫颈病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集细胞标本进行p16/Ki67双染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计算两种检测方法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80例研究对象中p16/Ki67检测显示阳性者共45例,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不能排除高度上皮内病变的不典型鳞状上皮(ASC-H)、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分级患者中p16/Ki67阳性比例分别为45.76%(27/59)、75.00%(3/4)、85.71%(12/14)和100.00%(3/3),宫颈病变越严重,p16/Ki67检测阳性率越高(P0.05);HPV阳性共54例,ASC-US、ASC-H、LSIL和HSIL分级患者中HPV阳性比例分别为66.10%(39/59)、50.00%(2/4)、71.43%(10/14)和100.00%(3/3),不同宫颈病变分级患者的HPV阳性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16/Ki67双染诊断LSIL及以上病变的敏感性为88.24%,特异性为52.38%,HPV检测的敏感性为76.47%,特异性为34.92%,p16/Ki67和HPV检测的敏感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16/Ki67阳性率与宫颈病变程度有关,p16/Ki67染色对宫颈癌病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临床上可用于宫颈癌筛查的辅助诊断,值得推广应用。

    • 烧伤后自体岛状皮瓣移植存活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2021(8).

      摘要 (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烧伤后自体岛状皮瓣移植存活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实施自体岛状皮瓣移植的156例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定期进行检查,统计皮瓣存活情况。收集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影响烧伤后自体岛状皮瓣移植存活的影响因素。结果 156例烧伤患者中自体岛状皮瓣存活126例,占比80.77%;自体岛状皮瓣失活30例,占比19.23%。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使用地塞米松情况、术中操作不当情况、术后制动情况、术后创面保暖措施实施情况、术后渗血创面敷料更换是自体岛状皮瓣移植后失活的影响因素(O^R1, P0.05)。结论术后未使用地塞米松、术中操作不当、术后制动不佳、术后未实施创面保暖措施、术后渗血创面敷料未及时更换是岛状皮瓣移植后失活的影响因素,可据此实施干预措施。

    • 重组人生长激素联合营养支持治疗儿童特发性矮小症的疗效及血清Ghrelin、IGF-1水平变化观察

      2021(8).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联合营养支持治疗儿童特发性矮小症(ISS)的疗效及血清饥饿激素(Ghreli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的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安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ISS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营养支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rhGH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血清Ghrelin、IGF-1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身高(Ht)、生长速率(GV)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体重(Wt)、骨龄(B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Ghrelin水平较治疗前低,而IGF-1水平较治疗前高(P0.05),且观察组血清Ghrelin水平低于对照组,IGF-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GH联合营养支持治疗儿童ISS效果较好,能够降低血清Ghrelin水平、升高IGF-1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少。

    • 不同体位下腹腔镜Miles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效果及预后观察

      2021(8).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折刀位与截石位下腹腔镜Miles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效果及预后观察。方法将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在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8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分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观察组采用折刀位下腹腔镜Miles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截石位下腹腔镜Miles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感染情况及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术中总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清扫淋巴个数多于对照组且手术时长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癌胚抗原(CEA)、血清淀粉样蛋白A (SAA)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平均分为(78.48±16.14)分,高于对照组平均分(70.85±14.45)分。结论折刀位下腹腔镜Miles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该体位下的手术方式具有术中出血量较少,缩短手术时间,对患者术后生活治疗有相对的提高,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 状态焦虑量表评分、自我效能感及相关临床指标与初产妇分娩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2021(8).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状态焦虑量表(S-AI)评分、自我效能感及相关临床指标与初产妇分娩方式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于商丘和美医院妇产科待产的258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初产妇分娩方式,统计产妇孕前体重指数(BMI)、流产次数等一般资料,并应用S-AI及分娩自我效能感问卷分别调查产妇焦虑情绪及自我效能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初产妇分娩方式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258例初产妇阴道分娩222例,占86.05%;剖宫产36例,占13.9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AI评分(■=3.427, 95%CI:1.537~2.658)、自我效能感(■=2.675, 95%CI:1.165~1.673)、分娩认知(■=4.743, 95%CI:1.463~2.338)、流产次数(■=1.748, 95%CI:1.284~1.882)、二孩生育意愿(■=1.343, 95%CI:1.324~1.865)、孕前BMI (■=1.229, 95%CI:1.136~1.547)是初产妇分娩方式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S-AI评分、自我效能感及分娩认知、流产次数、二孩生育意愿、孕前BMI是初产妇分娩方式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应予以重视。

    • 颅底CT重建加神经电生理联合引导方法射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研究

      2021(8).

      摘要 (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颅底CT重建加神经电生理联合引导方法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病例资料,共35例,所有患者均实施口角旁经卵圆孔Hartel前入路穿刺,在颅底CT重建加神经电生理联合引导下行射频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生活质量干扰评分改善情况,随访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后1 d、7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生活质量干扰评分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患者经过治疗共有22例显示显效,10例有效,总有效率为91.4%;随访2年,显示患者有2例复发,占5.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结论颅底CT重建与神经电生理联合引导下行射频治疗,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疼痛症状缓解作用显著,可降低对患者生活质量干扰,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 小切口腕横韧带联合掌腱膜切开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2021(8).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小切口腕横韧带加掌腱膜扩大切开术与常规腕横韧带切开正中神经减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清远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CTS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用常规腕横韧带切开术治疗,实验组用小切口腕横韧带加掌腱膜扩大切开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疼痛缓解时间、麻木缓解时间、瘢痕痛发生率、神经损伤发生率,以及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检测的手最大握力及捏力、正中神经肌电图指标、手功能比较。结果实验组患手术时间、疼痛缓解时间、麻木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且瘢痕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6个月手最大握力、捏力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6个月腕部正中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AP波幅大于对照组,但CMAP潜伏期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6个月MH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腕横韧带加掌腱膜扩大切开正中神经减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确切。其正中神经减压更充分,术后并发症少,能够减轻患者术后麻木、疼痛症状,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手功能。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和氢吗啡酮对比格犬术中痛阈和麻醉维持用药量的影响

      2021(8).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麻醉诱导使用右美托咪啶和氢吗啡酮对比格犬术中痛阈和麻醉维持用药量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实验分5组:空白对照组、低剂量右美托嘧啶(LDD)组、高剂量右美托咪定(HDD)组、低氢吗啡酮(LHD)组和高剂量氢吗啡酮(HHD)组,采用对诱导麻醉手术期间的比格犬测定其热痛阈和电痛阈数值,抽取四组比格犬的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疼痛介质和炎症因子的含量,前列腺素E2 (PGE2)、P物质(SP)、β-内啡肽(β-EP),白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MCP-1)、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对麻醉诱导手术期间各组比格犬的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BP)和收缩压(SBP)进行监测;记录手术持续时间(从最初切口到最后缝合的放置的时间),麻醉持续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高剂量右美托咪定和高剂量氢吗啡酮可以提高麻醉诱导手术期间比格犬的热痛和电痛阈值,血清中疼痛介质和炎症因子的含量的测量结果显示高剂量麻醉诱导会降低相关因子介质的含量,相对于低剂量诱导比格犬的DBP、MBP降低,SBP升高(P0.05)。结论对麻醉诱导使用高剂量的右美托咪啶和氢吗啡酮会提高比格犬术中痛阈并可延长麻醉维持时间。

    • 甘氨酸龈下喷砂表面清创对合并牙槽骨吸收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量、炎症水平及垂直骨增量的影响

      2021(8).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甘氨酸龈下喷砂(GPAP)表面清创对合并牙槽骨吸收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量、炎症水平及垂直骨增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期间107例合并牙槽骨吸收种植体周围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种植体清创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3例采用塑料刮治器行种植体表面清创,观察组54例采用GPAP行种植体表面清创,观察两组患者的龈沟液量,种植体周围炎症水平,垂直骨增量。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3个月末临床探诊深度(PD)、龈沟液体积(GCF)、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临床附着水平(CAL)、白介素-6(IL-6)水平较干预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3、6及9个月末垂直骨增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GPAP行种植体表面清创通过深入牙周组织的微小间隙,彻底清除牙菌斑,调控合并牙槽骨吸收种植体周围炎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改善龈沟液量,促进牙周膜干细胞的新生以避免牙槽骨吸收,调节垂直骨增量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 等渗性造影剂对行CT增强检查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分析

      2021(8).

      摘要 (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等渗性造影剂对行CT增强检查的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4月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行CT增强检查的70例高血压患者的病例资料,并将其分为等渗组46例和低渗组24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肌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造影剂肾病(CIN)发生率情况。结果 CT增强检查后第7天,等渗组患者血清肌酐升高率低于低渗组(P0.05)。CT增强检查后7 d内,等渗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低渗组(8.33%vs. 29.17%)(P0.05)。两组患者CIN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渗性造影剂对高血压患者肾功能影响较小,临床使用等渗性造影剂进行CT增强检查可有效降低患者肾功能损伤,同时还能够减少患者检查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 HPV亚型感染病毒载量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2021(8).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人类乳头瘤病毒(HPV)亚型感染病毒载量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65例宫颈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CINⅠ级47例,CINⅡ级50例,CINⅢ级35例,宫颈癌33例。患者行HPV分型检测,分析不同宫颈病变程度患者的HPV感染率、病毒载量结果。结果高危型HPV感染率为66.06%(109/165),低危型HPV感染率为11.52%(19/165)。CINⅠ级、CINⅡ级、CINⅢ级和宫颈癌患者HPV感染率分别为59.57%、76.00%、82.86%和100.00%。宫颈病变程度越高,HPV病毒载量越高(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HPV病毒载量与宫颈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0.450, P0.001)。结论 HPV亚型感染以高危型为主,病毒载量与宫颈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 低分子肝素联合主动免疫疗法对妊娠早期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2021(8).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妊娠早期复发性自然流产(RSA)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联合主动免疫疗法对子宫动脉血流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128例妊娠早期RSA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64例给予常规主动免疫疗法等保胎治疗,观察组64例增加LMWH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产妇孕前、孕8周时的凝血功能,孕8~11周时子宫动脉血流,随访6~8个月记录两组患者妊娠结局。结果孕8周时,两组治疗方案均能降低D-二聚体(D-D)水平、延长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但观察组降低D-D水平、延长PT、APTT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产妇孕8~11周时,观察组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压/舒张压(S/D)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6~8个月后,观察组保胎成功率(96.87%)明显高于对照组(84.37%)(P0.05)。结论妊娠早期RSA患者应用LMWH联合主动免疫疗法治疗效果确切,能够通过降低胎盘血管阻力、改善血液高凝状态等机制改善血流动力学,缓解血栓前状态,抑制自身免疫反应,值得推广。

    • 腔内介入手术中POBA和DCB扩张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比较研究

      2021(8).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腔内介入手术中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POBA)扩张和药物涂层球囊(DCB)扩张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河南大学附属南石医院收治的90例行腔内介入手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5例。A组采用POBA扩张,B组则采用DCB扩张。比较两组一期通畅率、血运重建率、最小管腔直径、踝肱指数(ABI)、术后随访晚期管腔丢失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组术后12个月一期通畅率高于A组,而血运重建率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最小管腔直径大于术前,且B组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最小管腔直径大于A组(P0.05)。两组术后ABI水平高于术前,且B组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ABI水平高于A组(P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腔内介入手术中采用DCB扩张可有效提高一期畅通率,避免血运重建、扩大血管直径,并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价值优于POBA扩张。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