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6).
摘要:目的探究circRNA hsa_circ_0076535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作用。方法选取ESCC患者肿瘤组织及相匹配的癌旁组织、ESCC细胞(Het-1A、Eca109、KYSE170)进行研究。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sa_circ_0076535在ESCC组织及细胞内的表达水平;利用siRNA技术下调ESCC细胞内hsa_circ_0076535的表达水平,随后通过CCK-8法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KYSE170细胞的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KYSE170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KYSE170细胞侵袭能力。结果实验结果表明,hsa_circ_0076535在ESCC组织及细胞中高表达(P0.05),且下调KYSE170细胞内hsa_circ_0076535的表达水平后,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下调hsa_circ_0076535的表达水平能够抑制ESCC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能力,这提示hsa_circ_0076535可能作为诊断和治疗ESCC的潜在作用靶点。
2021(6).
摘要: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等测算指标评价H型高血压患者与非H型高血压患者左心室结构变化情况及其与心室重构及构型特点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6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内科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148例,根据Hcy水平分成H型高血压组(HH组) 76例和非H型高血压组(NHH组)72例。完善心脏超声检查并计算左心室质量(LVM)、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相对室壁厚度(RWT)、左心室重塑指数(LVRI),根据计算出数据将其分为4种几何构型,并比较差异。结果 HH组左心室重塑指数高于NH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6, P=0.023)。HH组向心性重构型所占比例(38.2%)多于NHH组(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26, P=0.005)。Hcy与LVMI及RWT直线相关性分析呈正相关(r=0.211, 0.223;P=0.010, 0.007)。结论 H型高血压较非H型高血压患者可能导致心室重塑进一步加重,且以向心性重构型多见。此外,高血压患者中Hcy水平与左心室构型相关。
2021(6).
摘要: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在慢性肝病合并肝脏结节患者恶性转化风险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6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慢性肝病合并肝脏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经病理检查证实,并均接受钆塞酸二钠增强MRI扫描。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慢性肝病合并肝脏良性结节组及恶性结节组。比较钆塞酸二钠增强MRI扫描不同时间节点肝脏的对比增强率(CER),探析不同时间节点CER在慢性肝病合并肝脏结节患者恶性转化风险判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94例慢性肝病合并肝脏结节患者中,50例为良性结节,其中19例脂肪瘤,31例血管瘤;44例为恶性结节,其中34例肝细胞癌,10例胆管细胞癌。慢性肝病合并肝脏恶性结节组在钆塞酸二钠增强MRI扫描延迟5 min、10 min、20 min的CER均低于良性结节组(P0.05)。由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可知,钆塞酸二钠增强MRI扫描延迟5 min、10 min、20 min CER预测肝脏结节恶性风险的AUC分别为0.785、0.816、0.851。结论慢性肝病合并肝脏恶性结节患者的CER较低,使用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可预测慢性肝病合并肝脏结节患者恶性风险,为临床提供参考。
2021(6).
摘要:目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早期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疑似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所有入选者血清标本,并分别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与冷凝集试验(CAT)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以痰培养作为金标准,分析ELISA诊断早期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价值。结果本研究80例患儿中,有58例痰培养结果为阳性,占比72.50%,22例痰培养结果为阴性,占比27.50%。CAT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25%、86.21%、68.18%、87.72%、65.22%;ELISA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25%、96.55%、77.27%、91.80%、89.47%,高于CAT。且经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CAT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与痰培养的一致性一般,Kappa值为0.536;ELISA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与痰培养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771,优于CAT。结论 ELISA检测诊断早期肺炎支原体感染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2021(6).
摘要:目的研究儿童支原体肺炎(MP)感染肺外表现与血清维生素A、D、E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MP感染肺外表现患儿70例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一时间段MP感染无肺外表现患儿7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血清维生素A、D、E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维生素A、D、E水平低于对照组,但维生素A、D、E缺乏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MP感染患儿肺外表现与血清维生素A、D、E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MP感染可导致患儿肺外器官损害,可能导致血清维生素A、D、E水平降低,两者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定期监测维生素A、D、E水平可作为儿童MP的指导与诊断依据。
2021(6).
摘要:目的探讨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诊断扁平苔藓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方法择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来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例就诊的拟诊为扁平苔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均采用RCM及组织病理学活检术检查,观察扁平苔藓类型,将RCM结果与组织病理学活检术结果作对比,计算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的诊断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经病理检查后确诊为扁平苔藓患者32例,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共诊出30例,漏诊2例,其中1例环形扁平苔藓,1例急性泛发性扁平苔藓,其诊断符合率为93.75%;经计算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的敏感性为93.75%,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96.00%。结论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诊断扁平苔藓的敏感性、特异性与准确性较高,可用于扁平苔藓患者的临床诊断,但其具有局限性,尚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2021(6).
摘要: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在宫颈癌分期及病理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于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就诊的77例宫颈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IVIM-DWI检查,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IVIM-DWI在宫颈癌分期及病理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入选的77例宫颈癌患者经病理结果证实,Ⅰ期21例,占比27.27%;Ⅱ期31例,占比40.26%;Ⅲ期20例,占比25.97%;Ⅳ期5例,占比6.49%。高分化23例,占比29.87%;中分化42例,占比54.55%;低分化12例,占比15.58%。IVIM-DWI诊断宫颈癌分期符合率为85.71%(66/77),与病理检查结果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appa=0.794)。IVIM-DWI诊断宫颈癌病理分级符合率为89.61%(69/77),与病理检查结果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appa=0.824)。结论 IVIM-DWI鉴别诊断宫颈癌分期及病理分级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为临床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2021(6).
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外膜脂肪(EAT)厚度与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75例(冠心病组),非冠心病患者75例(非冠心病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胸超声心动图(TTE)测量各患者EAT厚度,同时采用Gensini评分评价各冠状动脉狭窄情况。结果冠心病组EAT厚度和Gensini评分分别为(5.48±1.17) mm和(37.26±8.93)分,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EAT厚度诊断老年冠心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0 (P0.05)。其截断值为4.81 mm时,其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80%和81.40%。冠心病患者EAT厚度和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417, P0.05)。结论 EAT厚度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有一定价值,同时与患者冠状动脉狭窄情况有一定联系。
2021(6).
摘要:目的研究经腰椎横突行极外侧单侧穿刺入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老年性骨质疏松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48例,采用经腰椎横突极外侧单侧穿刺入路,利用骨水泥椎体内沿骨皮质内壁"返涌"弥散,完成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分别记录T1 (术前1 d)、T2 (术后3 d)、T3 (术后1个月)和T4 (术后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操作,骨水泥灌注满意,均可顺利越过椎体中线抵达对侧,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疼痛症状均有明显减轻。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ODI均低于术前(P0.05)。结论经腰椎横突极外侧单侧穿刺入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安全、经济、有效。
2021(6).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白介素(IL)-38表达水平与肺栓塞(PE)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完成治疗的90例AECOPD患者资料,患者均在入院时接受血清IL-38水平检测,查阅患者资料,观察患者在接受治疗2周后PE发生情况,比较发生与未发生PE患者的基线资料,分析血清IL-38水平对AECOPD患者发生PE的影响及预测价值。结果接受治疗2周后,90例AECOPD患者中22例发生PE,发生率为24.44%;发生PE患者的IL-38水平低于未发生PE患者(P0.05);行二元回归分析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血清IL-38水平低表达是AECOPD患者发生PE的影响因素(O^R1, 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血清IL-38水平用于预测AECOPD患者发生PE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23,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 AECOPD入院时血清IL-38低表达可能提示患者治疗后PE发生风险,早期检测血清IL-38水平,可能对预测患者PE发生风险有重要价值,可指导早期防治。
2021(6).
摘要:目的探讨高强度康复训练对血友病性膝关节炎患者的疗效。方法收治12例诊断为血友病性膝关节炎的重度血友病患者接受为期6周的高强度训练,包括80%的1次重复最大力量(1RM)的肌力训练和悬吊运动疗法。通过测定股四头肌1RM值、单腿站立时间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对治疗前后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患者经间歇性高强度治疗后股四头肌肌力和单腿站立时间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后跛行、关节肿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使用支撑物、关节绞锁、关节不稳、关节疼痛、上楼梯及下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强度训练不仅能提高患膝股四头肌肌力和单腿站立时间,而且能够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从而提高重度血友病患者参与日常活动的能力。
2021(6).
摘要:目的研究小儿外周血细胞形态学与儿科疾病的关系,为儿科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诊治的发热患儿100例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血细胞形态与儿科疾病的关系,并分析该院接受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测的500例患儿疾病情况。结果观察组粒细胞变化、异常细胞、异型淋巴细胞、小细胞贫血和大细胞贫血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红细胞比容、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等异常血细胞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细胞异常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外周血细胞正常研究对象(P0.05)。500例患儿外周血形态检验中,形态异常血细胞380例(76.0%),形态正常血细胞120例(24.0%)。异常血细胞中包括粒细胞异常168例(44.2%),红细胞异常138例(36.3%),血小板异常91例(23.9%)。其中,EDTA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2例,白血病7例(1.8%),形态正常血细胞120例中均无相关疾病发生(0.0%)。形态正常血细胞与形态异常血细胞疾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分析对儿科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可用于临床诊断参考。
2021(6).
摘要:醛酮还原酶家族1成员B10 (AKR1B10)是一种在口腔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其不良预后相关的氧化还原酶。AKR1B10在正常胃肠道上皮组织中高表达,在其他正常组织中低表达,生理状态下具有解毒作用。有研究发现AKR1B10在乳腺癌、鼻咽癌、肝癌中表达上调,而在结直肠癌、胃癌中表达下调,且与其不良预后相关。口腔癌是全球最流行的恶性肿瘤之一,其预后差。局部晚期口腔癌极易发生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该文就AKR1B10蛋白在口腔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2021(6).
摘要:目的探讨双镜联合微创保胆术治疗结石嵌顿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9例结石嵌顿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采取的不同手术方式分为A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35例和B组(双镜微创保胆术) 34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对比两组术前及术后24 h时胃肠激素水平,并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手术时间长于A组,住院时间短于A组(P0.05);术后24 h后,两组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17均较术前低,但B组高于A组(P0.05);术后住院期间,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双镜联合微创保胆术用于结石嵌顿性胆囊炎中,能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对患者胃肠道的影响较小,且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减少住院时间,利于患者康复。
2021(6).
摘要:目的探讨心脉隆注射液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对重症医学科(ICU)重症心肌炎伴心功能不全老年患者心肾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开封市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28例重症心肌炎伴心功能不全老年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给予心脉隆注射液治疗,观察组6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观察两组心功能、肾功能、炎症因子、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药物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氨基末端BNP前体(NT-proBNP)、尿素氮(BUN)及肌酐(Cr)水平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24 h尿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动脉压(MAP)、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中心静脉压(CVP)及血管外肺水指数(ELWI)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脉隆注射液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可通过降低ICU重症心肌炎伴心功能不全老年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血流动力,降低心肾功能损伤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2021(6).
摘要:目的探究大剂量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血小板减少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濮阳市油田总医院风湿免疫科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期间9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血小板减少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7例给予环磷酰胺静脉滴注、强的松口服、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观察组48例增加大剂量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4 (IL-4)、白细胞介素-10 (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NF-γ)水平;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A (IgA)、免疫球蛋白M (IgM)、免疫球蛋白G(IgG)、补体成分3 (C3)、补体成分4 (C4)水平;血小板改善效果:血小板达高峰平均时间和血小板上50%以上的占比;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78.72%,IL-4、IL-10、TNF-α、INF-γ、IgA、IgM、IgG水平低于对照组,补体C3、C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42%高于对照组6.38%(P0.05)。结论 HDIVIg对SLE继发血小板减少患者治疗,可降低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提升血小板恢复时间和数量,药物安全性高。
2021(6).
摘要: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气雾剂在儿童哮喘中的应用及对气道高反应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哮喘患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均接受镇静、祛痰、平喘等基础应对治疗,此外对照组使用丙酸氟替卡松粉雾剂治疗,观察组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气雾剂治疗。治疗4个月后对两组患儿的肺功能、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比例、不良反应及有效控制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各项肺功能指标都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有效控制率及气道高反应性阴性的比例都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气雾剂对儿童哮喘临床疗效优于丙酸氟替卡松粉雾剂,对气道高反应性有更好的控制效果,且未发现不良反应增加的风险。
2021(6).
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HF)患者血尿酸(SUA)水平与HF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附属杏坛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HF患者75例临床资料,选择同期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例作为高血压组,另外选择进行常规体检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入选者均检测SUA、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比较不同组别、不同心功能、有无发生终点事件患者SUA水平,分析SUA水平与HF患者的预后关系。结果三组SUA水平比较,合并组单纯高血压组对照组,三组LVEF水平比较,合并组单纯高血压组对照组;不同心功能分级中SUA水平比较,Ⅳ级组Ⅲ级组Ⅱ级组;发生组SUA高于未发生组(P0.05)。Logistic分析发现:SUA水平为影响HF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1)。结论高血压合并HF患者预后与SUA水平关系密切,SUA水平越高患者预后越差,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2021(6).
摘要: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扩张型心肌病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因扩张型心肌病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87例,应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实验组同时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对照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左心室功能[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同型半胱氨酸(Hcy)。结果治疗前,两组LVESV、LVEDV、LVEF、NTproBNP、Hcy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LVESV、LVEDV、LVEF、NT-proBNP、Hcy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用于治疗扩张型心肌病能够提高心脏的泵血能力,改善扩张型心肌病CHF患者的左心功能及运动耐力,降低Hcy水平,减少因慢性心力衰竭再入院率。
2021(6).
摘要:目的分析脑小血管病致认知功能障碍采用多奈哌齐联合尼膜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收治脑小血管病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62例,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尼膜同治疗,研究组采用多奈哌齐联合尼膜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指标、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32%)高于对照组(61.29%)(P0.05);研究组Hcy(10.17±1.22)μmol/L与Hs-CRP(2.18±0.28)mg/L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MoCA评分(23.31±2.28)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使用多奈哌齐联合尼膜同治疗脑小血管病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可改善患者Hcy和hs-CRP指标,能有效提高其认知功能及临床效果。
2021(6).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的镇痛方案为基础的浅镇静对脓毒症心肌病患者炎症反应及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河南科技大学附属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脓毒症心肌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镇痛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芬太尼)和观察组(瑞芬太尼),各4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 d后炎症反应[包括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心肌功能[包括心肌肌钙蛋白T (cTnT)、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PCT、CRP、cTnT、NT-proBNP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瑞芬太尼镇痛为基础的浅镇静可缓解脓毒症心肌病患者炎症反应,减轻其心肌损伤。
2021(6).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为改善ACS患者预后的临床诊疗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开封市中心医院的75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良好组、不良组。比较患者基线资料及血清IMA、sCD40L水平表达,分析血清IMA、sCD40L水平表达与ACS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75例患者中57例预后良好,18例预后不良。不良组血清IMA、sCD40L水平高于良好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ACS患者血清IMA与sCD40L水平呈正相关(r=0.790, P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MA、sCD40L水平高表达是ACS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O^R1, P0.05)。结论血清IMA、sCD40L水平与ACS患者预后密切相关,血清IMA、sCD40L水平高表达会导致ACS患者预后不良,通过持续监测血清IMA、sCD40L水平可预测ACS患者预后情况。
2021(6).
摘要:目的探讨双低剂量CT血管造影(CTA)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7月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就诊的89例疑似为ACS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双低剂量CTA检查,并以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双低剂量CT血管造影在ACS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经CAG检查得知,89例疑似为ACS患者中,32例确诊为ACS,占比35.96%;57例非ACS,占比64.04%。以CAG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双低剂量CTA诊断ACS的准确度为93.26%(83/89)、灵敏度为93.75%(30/32)、特异度为92.98%(53/57);且双低剂量CTA检查与CAG检查结果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appa=0.856)。结论双低剂量CTA诊断ACS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且与CAG检查结果具有极好的一致性,可为临床早期准确判断ACS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1(6).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疗效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2例GIST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患者采取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期间以及术后情况、治疗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术以及中出血量均较少(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有效率(92.68%)高于对照组(73.17%)(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应用于GIST疗法,能够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术后恢复,同时降低并发症,临床上可进一步推进。
2021(6).
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血标本交叉配血不符主要影响因素及处置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5月周口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2例血标本交叉配血不符新生儿临床资料。对新生儿血标本进行ABO和Rh (D)血型鉴定、抗人球蛋白实验、抗体鉴定、交叉配血实验;统计新生儿血型、分析交叉配血不符原因并制定针对性处理措施。结果血液中含有免疫球蛋白G (IgG)抗A抗体,是A型Rh (D)阳性血标本交叉配血不符的原因。交叉配血选取O型Rh (D)阳性洗涤红细胞、配血相合。B型Rh (D)阳性患儿血标本交叉配血不符的原因为血液中含有IgG抗B抗体,建议处置策略为给予O型Rh (D)阳性洗涤红细胞进行交叉配血相合。O型Rh (D)阳性患儿血标本交叉配血不符的原因为血液中含有IgG抗D抗体或血液中含有IgG抗E抗体,前者交叉配血选取O型Rh (D)阴性洗涤红细胞、配血相合,后者交叉配血选取O型Rh (D)阳性E抗原阴性洗涤红细胞、配血相合。结论新生儿血标本交叉配血不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血液中含有母体IgG抗体。输血前应积极行抗人球蛋白实验、抗体鉴定等明确具体抗体,给予相对应抗体的抗原阴性血液进行交叉配血。
2021(6).
摘要:目的对比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nBiPAP)联合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新密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94例NRD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非随机临床同期对照研究及家属自愿原则进行分组,分为NCPAP组(NCPAP联合固尔苏治疗) 44例和nBiPAP组(nBiPAP联合固尔苏治疗) 50例。比较两组无创通气12 h、24 h、48 h血气分析指标[酸碱度(pH)、动脉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OI)]、呼吸支持相关指标(24 h、48 h及72 h内有创呼吸支持率和机械通气时间、无创呼吸时间)、预后相关指标(住院时间、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 (1)nBiPAP组无创通气12 h的pH、PaO_2及OI高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创通气24 h、48 h的pH、Pa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BiPAP组无创通气12 h、24 h的PaCO_2低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创通气48 h的PaC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创通气24 h、48 h的O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BiPAP组24 h内有创呼吸支持率、72 h内有创呼吸支持率低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48 h内有创呼吸支持率、机械通气时间、无创呼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视网膜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BiPAP与NCPAP联合固尔苏治疗NRDS均有安全有效。nBiPAP相比NCPAP,可提高氧合作用,降低有创呼吸支持率。
2021(6).
摘要:目的观察术前心理干预护理措施对内镜微创保胆中转胆囊切除术的胆囊结石患者术后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治疗的3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80例。对照组术前1 d进行常规内镜微创保胆健康宣教,实验组术前1 d在常规内镜微创保胆健康宣教的基础上进行术前心理干预。两组术后剔除术中保留胆囊患者258例,筛选出行内镜微创保胆中转胆囊切除术患者102例(对照组53例,实验组49例)作为最终研究对象。将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干预后SA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干预后SA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实验组干预后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心理干预护理措施可降低行内镜微创保胆中转胆囊切除术的胆囊结石患者术后焦虑的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1(6).
摘要:目的观察0~5岁小儿急性腹泻微生物检验的结果。方法选取清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治的200例急性腹泻患儿,收集所有患儿的粪便样本进行细菌培养检测,分析所有患儿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情况。同时比较不同年龄、性别以及月份的病原微生物检出情况,不同病原微生物的季节分布特点。结果在检验结果中显示,导致患儿出现急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主要为病毒,其次为致病菌;最为常见的病毒为人轮状病毒,占比54.96%;在不同年龄、性别与月份的病原菌微生物检出情况中,男女患儿病原微生物检出率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岁患儿在病原微生物的检出率中高于其他年龄段患儿(P0.05);而6~8月与12~2月患儿病原微生物检出率高于其他月份(P0.05)。在病原微生物的季节分布特点中,全年均会出现病原微生物感染情况,其中以12~2月和6~8月为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高发期。结论导致0~5岁小儿出现急性腹泻的原因包含了多种,主要为病毒感染所致。病原微生物感染具有季节分布的特点,以6~8月和12~2月为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高发期,需要加强对于季节的防范工作,并根据感染的类型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2021(6).
摘要:目的利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膈肌运动进行评估,并与肺功能比较,探讨其评估膈肌运动的价值。方法将十堰市人民医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7月就诊的50例COPD患者与50例无心肺疾病的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经临床表现、病史及肺功能检查确诊的COPD患者首先按照肺功能进行分级,然后再对所有患者行膈肌超声检查,利用M型超声和组织多普勒成像分析评估膈肌运动,观察包括平静呼吸与深呼吸两种呼吸状态下膈肌头尾向活动度、运动速度及最大运动速度等指标。分析COPD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膈肌运动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对COPD患者膈肌运动的评估价值。结果平静呼吸时,COPD组膈肌活动度、运动速度均大于对照组;深呼吸时,通过组织多普勒发现对照组右膈脚活动度与运动速度大于COPD组。平静呼吸及深呼吸COPD组膈肌不同部位最大运动速度均大于对照组。深呼吸时,COPD组右膈脚活动度与肺功能呈正相关关系,且组织多普勒测量结果相关性较M型超声强。结论与M型超声相比,利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对COPD患者膈肌活动度、运动速度及最大运动速度等指标进行评估,可以更好地用来评估膈肌运动。
2021(6).
摘要:目的研究经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吸痰对重症肺炎并肺不张患者动脉血气分析及肺通气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骨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13例重症肺炎并肺不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6例予以气道标准化管理干预,观察组57例予以经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吸痰干预,对比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PaCO_2低于对照组,FVC、FEV1、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SpO_2、Pa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吸痰应用于重症肺炎并肺不张患者通过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能更好地改善患者呼吸道症状,提高肺通气功能,从而改善动脉血气分析。
2021(6).
摘要:目的探究甲泼尼龙+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联合双重血浆置换(DFPP)在重症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于新乡市中心医院就诊的65例重症HSPN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采用甲泼尼龙+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和观察组3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DFPP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24周后两组患儿肾功能[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定量(24 hUTP)、尿白蛋白(mALB)、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G)]、免疫功能[血清免疫球蛋白A (IgA)、免疫球蛋白M (IgM)、免疫球蛋白G (IgG)、β1C-球蛋白(C3)、β1E-球蛋白(C4)],比较两组治疗24周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4周后,两组SCr、BUN、24 h UTP、mALB、尿β2-MG、IgA、IgM、IgG、C3、C4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4周期间,两组各项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甲泼尼龙+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联合DFPP可有效改善重症HSPN患儿肾功能以及免疫功能,该疗法安全性较好,适宜于在临床推广应用。
2021(6).
摘要:目的观察维生素D、钙铁锌复合制剂对56例佝偻病患儿临床疗效、骨密度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搜集2018年5月至2020年4月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就诊的佝偻病患儿56例,依据给药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记录两组患儿不同给药途径后血清生化指标、生长发育指标、骨密度及大便培养菌与肠道反应情况。结果给药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研究组血清各项生化指标水平分别较对照组存在差距(P0.05);研究组身长、体重、尺骨、桡骨等指标水平均与对照组呈不同程度提升(P0.05);研究组白色念珠菌、真菌孢子、致病菌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及其他杂菌分别低于对照组,其腹泻、便秘情况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维生素D和钙铁锌符合制剂可促进佝偻病患儿生长发育,减少肠道反应,可作为首选联合用药方案。
2021(6).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等离子凝固术治疗结肠息肉疗效、安全性观察及对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许昌市中医院142例结肠息肉患者按手术方式分组,对照组71例予内镜下结肠黏膜切除术,观察组71例予氩等离子凝固术,对比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下氩等离子凝固术应用于结肠息肉患者中通过降低患者血脂水平,提高临床疗效,从而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2021(6).
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评估化疗后直肠癌患者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化疗后的直肠癌患者,患者接受化疗后,采用螺旋CT检查,观察影像显示。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T2期17例、T3期40例、T4期23例;螺旋CT扫描结果为≤T2期15例、T3期52例、T4期13例,诊断符合率为96.25%。扫图像中表现局限性软组织肿块,横断面直肠壁明显增厚,呈半环形或环形状,密度均匀,管腔狭窄;增强扫描中,动脉期横断面增厚,直肠壁强化,静脉期直肠壁增厚且强化,延迟期管壁增厚,持续强化且水肿明显。结论螺旋CT对直肠癌具有较高诊断符合率,能较好显示化疗后直肠癌影像特征,可为其后续治疗方案提供指导价值。
2021(6).
摘要:目的探究小剂量碘131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的临床疗效及对甲状腺激素水平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甲亢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甲巯咪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小剂量碘131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血清指标及治疗后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 (1)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治疗后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治疗后SOD、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而BGP、AK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治疗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碘131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疗效确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
2021(6).
摘要:目的探究在直径250~400μm的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者中,行保留黄斑中心凹内界膜剥除术结合空气填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南阳市眼科医院IMH并经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黄斑裂孔最小直径在250~400μm之间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行常规内界膜剥除术联合空气填充,研究组(32例)行保留黄斑中心凹内界膜剥除术联合空气填充,观察术后两组黄斑中央视网膜厚度(CMT)及最佳矫正视力(BCVA)情况。结果术后随访研究组患者裂孔闭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CMT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都明显减小,且研究组患者术后1个月、6个月的CMT均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7 d、1个月、6个月的BCVA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13%,低于对照组18.75%(P0.05)。结论在直径250~400μm的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者中,行保留黄斑中心凹的内界膜剥除术联合空气填充,临床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