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5.
摘要:目的评价dnPD-1 [粘蛋白1 (MUC-1)+CD19] CAR-T细胞临床治疗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取患者外周血进行T细胞分离、纯化、激活后,使用病毒载体导入MUC-1的嵌合抗原受体(CAR)基因,获得生产靶向MUC-1 CAR-T的T细胞并扩增,静脉回输注患者体内进行治疗。期间检测患者细胞因子、PET-CT检查变化等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dnPD-1 (MUC-1+CD19) CAR-T细胞治疗使患者的疾病缓解持续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期可达6个月,整体安全性较好。结论 dnPD-1 (MUC-1+CD19) CAR-T细胞治疗对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有较好的控制,安全性和稳定性良好。
2021(10):6-11.
摘要:目的探讨放疗对初诊Ⅳ期接受保乳术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提取美国SEER数据库中2010年至2018年初诊Ⅳ期乳腺癌患者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及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放疗与初诊Ⅳ期保乳术后乳腺癌患者总生存(OS)的关系,根据患者不同特征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773例患者,其中放疗组381例(49.29%),未放疗组392例(50.71%);中位年龄58岁(四分位距:49~67岁);总死亡328例,其中放疗组140例(42.68%),未放疗组188例(57.32%)。多因素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总体人群中,放疗组OS优于未放疗组(■=0.74, 95%CI:0.60~0.92, P=0.008)。亚组分析显示,在年龄≤60岁、HR(-)/HER2(-)、单纯骨转移及化疗人群中放疗进一步改善患者OS。结论放疗可能提高部分接受保乳术的初诊Ⅳ期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时间,肿瘤负荷较轻、预期生存时间较长的患者可能是放疗获益的主要人群。
2021(10):12-15.
摘要:目的研究小儿呼吸道感染检测过程中,C反应蛋白(CRP)、淀粉样蛋白A (SAA)、降钙素原(PCT)等指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80例于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在广州市南沙区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的呼吸道感染患儿为对象,基于感染源划分,分为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同时设置90例同条件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检测三组血清CRP、SAA及PCT水平并比较,将病原体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三组单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及不同指标诊断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效能。结果细菌感染组血清CRP、PCT水平高于对照组与病毒感染组,细菌感染组SAA指标低于病毒感染组(P<0.05)。细菌感染组CRP与SAA、PCT呈正相关(r=0.728、0.653, P<0.05)。细菌感染组血清CRP、PCT的单独和联合检测阳性率都高于其他两组,而病毒感染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RP+SAA、CRP+PCT诊断小儿呼吸道细菌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均为1.000,SAA+CRP、SAA+PCT诊断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的AUC为1.000,均高于单一检测指标。结论 CRP、SAA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鉴别诊断效果,全身症状明显时可增加PCT检测,对患儿病情动态监测、临床用药调整具有参考性意义。
2021(10):16-19.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SFTPD基因表达与糖代谢异常的联系。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孕妇为研究主体,结合孕妇是否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划分为实验组48例与参照组30例,收集两组孕妇空腹肘静脉血,展开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验孕妇SFTPD mRNA表达水平。收集两组孕妇孕前、分娩前体重、孕前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 1 h、2 h血糖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等情况。对比两组孕妇的临床指标情况,研究两组产妇糖化血红蛋白与SFTPD基因表达和临床指标有关性。结果实验组空腹和OGTT 1 h、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相较于参照组明显较高(P<0.05);根据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对比参照组,实验组的SFTPD mRNA相对表达水平较高(P<0.05);糖化血红蛋白与SFTPD m RNA相对表达以及妊娠期血清C反应蛋白正相关(P<0.05);糖化血红蛋白、SFTPD mRNA相对表达水平和空腹血糖正相关(P<0.05);糖化血红蛋白和SFTPD mRNA相对表达正相关(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因自身的葡萄糖代谢功能受到损害,认为与糖化血红蛋白以及SFTPD基因表达的预测因子有关,糖化血红蛋白升高与SFTPD基因表达异常可能和孕期葡萄糖代谢功能障碍存在联系。
2021(10):20-22.
摘要:目的探讨娄底市首个联合CPSS和FAST-ED的院前评估量表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6月娄底市中心医院卒中中心急诊科收治的12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40例(院前使用卒中评估量表)和对照组80例。在卒中院前急救过程中,干预组使用联合CPSS和FAST-ED的卒中院前评估量表,比较两组患者到达医院至使用溶栓药物时间(DNT)及溶栓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以评估卒中院前评估量表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性别、年龄、既往病史(高血压史、房颤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和脑卒中病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DNT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两组溶栓前后NIHSS评分下降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溶栓后NIHSS评分下降4分或达到0分定义的溶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卒中院前评估量表(CPSS和FAST-ED)的应用能够明显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药物的应用时间,且能够显著减轻卒中患者的严重程度。
2021(10):23-26.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消化道出血患选用256排螺旋CT配合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50例胃镜检查确诊为早期消化道出血患者研究,均实施256排螺旋CT、MRI检查,分析单一、联合诊断检出率。结果与256排螺旋CT、MRI单独检测相比,联合诊断的阳性检出率较高(P<0.05);三种检测方法的病因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6排螺旋CT配合MRI在早期消化道出血诊断中效果理想,可为临床医师诊断、治疗提供参考,值得借鉴。
2021(10):27-31.
摘要:目的观察血清脂蛋白a [Lp(a)]、凝血酶敏感蛋白-2 (TSP-2)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表达,并分析二者与CHF患者心室重塑的关系。方法前瞻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接收97例符合条件的CHF患者为研究对象,参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评估患者病情;询问并记录患者基线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重点检测患者入院时心室重塑指标[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质量指数(LVMI)]及血清Lp(a)、TSP-2水平,分析血清Lp(a)、TSP-2水平与CHF患者心室重塑的关系。结果 97例患者经评估,NYHA分级Ⅱ级、Ⅲ级、Ⅳ级患者分别有36例、44例、17例;心功能分级Ⅲ、Ⅳ级的CHF患者LVEDD、IVST、LVPWT、LVMI水平及血清Lp(a)、TSP-2水平均高于Ⅱ级者,且心功能分级Ⅳ级患者各指标水平高于Ⅲ级患者(P<0.05);相关性检验发现,血清Lp(a)、TSP-2水平与CHF患者心室重塑指标(LVEDD、IVST、LVPWT、LVMI)均呈正相关(r>0, P<0.05)。结论 CHF患者常伴不同程度心室重塑,血清Lp(a)、TSP-2过表达与CHF心室重塑有关,临床可通过监测血清Lp(a)、TSP-2水平,以评估CHF心室重塑发展状况。
2021(10):32-36.
摘要:目的观察儿童重症医学科(PICU)患儿经压缩雾化吸入治疗后口腔真菌感染状况,并分析口腔真菌感染可能的影响因素,为减少治疗后口腔真菌感染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PICU收治的91例经压缩雾化吸入治疗患儿为研究对象,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病原学检查评估患儿压缩雾化吸入治疗后口腔真菌感染情况,设计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并详细记录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PICU患儿压缩雾化吸入治疗后口腔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91例患儿中,有14例在压缩雾化吸入治疗后发生口腔真菌感染,发生率为15.38%;其中白色念珠菌感染5例(35.71%),假丝酵母菌感染4例(28.57%),曲霉菌感染3例(21.43%),2例其他(14.29%);初步比较发生与未发生口腔真菌感染患者的基线资料后,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行单项回归分析,后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雾化吸入时间长、抗生素使用时间长、侵入性操作、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高均是PICU患儿压缩雾化吸入治疗后口腔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1, P<0.05)。结论 PICU患儿压缩雾化吸入治疗后存在口腔真菌感染风险,可能受雾化吸入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侵入性操作及血清PCT水平等因素影响,临床应重点关注上述感染风险因素,并给予针对性干预,以降低口腔真菌感染发生率。
2021(10):37-41.
摘要:目的分析影响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后发生脑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驻马店市中医院接受介入治疗后发生脑缺血的59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资料,作为发生组;并收集同期于医院接受介入治疗后未发生脑缺血的59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资料,作为未发生组。患者资料完整,包括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资料,由研究人员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找出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后发生脑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是否合并高血压、是否合并糖尿病、有无酗酒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其他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有酗酒史、介入治疗前FIB及TNF-α过表达均是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后发生脑缺血的影响因素(■>1, P<0.05)。结论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后发生脑缺血可能受年龄、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有酗酒史等因素影响,临床应重视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前早期评估,并针对风险因素实施合理干预。
2021(10):42-46.
摘要:目的探讨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所致黄斑水肿(ME)患者光感受器形态学改变对视力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诊治的BRVO-ME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0.05 mL,1周后行532 nm黄斑格栅样激光光凝治疗。随访6个月期间,每个月至少检查1次,比较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3、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中心视网膜厚度(CRT)、感光细胞层厚度(PLT)及外核层厚度(ONLT)结果;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BCVA与CRT、PLT、ONLT的相关性分析;观察治疗后1个月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各随访时间点的BCVA高于治疗前(P<0.05)。患者治疗后第1、2、3、6个月CRT、PLT及ONLT值低于治疗前(P<0.05)。患者治疗前BCVA与CRT、ONLT呈正相关关系(r=0.614和0.502, P=0.000和0.001),而BCVA与PLT无相关性(r=0.081, P=0.571)。患者治疗6个月后BCVA与PLT呈负相关关系(r=-0.345, P=0.010),而BCVA与CRT、ONLT无相关性(r=0.006和0.161, P=0.991和0.258)。患者治疗后1个月内仅有10例(10.00%)出现过性眼压增高。结论康柏西普可促进BRVO所致黄斑水肿患者视力恢复及水肿吸收,其可为临床治疗BRVO所致ME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2021(10):47-50.
摘要:目的观察CAD/CAM全瓷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后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南阳市口腔医院进行根管治疗后牙体缺损的260例患者,依据奇偶数分组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桩核全瓷冠修复,试验组采用CAD/CAM全瓷高嵌体修复。比较两组修复效果。结果试验组检查指标为A级比率多于对照组,两组继发龋、边缘密合性、边缘着色、修复体磨耗等修复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修复后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及牙菌斑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修复体舒适度、修复体外形、修复体颜色、就诊时间与次数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修复体舒适度、修复体外形、修复体颜色、就诊时间与次数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AD/CAM全瓷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后牙体缺损可取得良好的修复效果,其能够有效改善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及牙菌斑指数,以及改善修复体外形和颜色,提高患者修复体的舒适度,减少就诊时间和次数。患者满意度高,临床效果较佳,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2021(10):51-55.
摘要:目的分析间歇性断食(IF)法对2型糖尿病(T2MD)患者糖脂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前瞻纳入新乡市中心医院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就诊的144例T2M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单单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72例;两组均接受T2MD常规治疗,治疗期间对照组接受常规饮食管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饮食管理基础上接受IF法干预,均干预3个月;于干预前、干预3个月,记录并比较两组体重指数(BMI)、检测并比较两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结果两组干预前BMI、血糖水平、血脂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研究组BMI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研究组FPG、2h PG、HbA1c、TC、TG、LD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2MD患者采用IF法干预,利于减轻患者BMI,改善糖脂代谢指标。
2021(10):56-58.
摘要: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在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重症肺炎患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PICU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60例,根据重症肺炎诊断标准,60例均确诊为重症肺炎,均进行了床旁超声检查,观察超声图像结果并记录。结果 60例患儿通过床旁超声检查,检出58例重症肺炎,检出率为96.7%,其超声图像表现为:可见B线58例占比100%,胸膜线异常45例占比77.6%,肺实变伴支气管充气征19例占比32.8%,胸腔积液5例占比8.6%,肺滑动征消失3例占比5.2%。结论床旁超声在PICU重症肺炎患儿诊断中准确率高,可作为PICU重症肺炎患儿的诊断工具,应加大力度推动其在重症肺炎诊断中的应用。
2021(10):59-62.
摘要:目的探讨顺铂(DDP)联合表阿霉素(E-ADM)术前化疗方式对宫颈癌切除术患者手术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经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收治的96例行宫颈癌切除术患者病历资料,按术前化疗差异分作实施紫杉醇(TAX)+DDP髂内动脉灌注化疗的对照组(n=36例)及于术前实施DDP+E-ADM髂内动脉灌注化疗的观察组(n=60例),随访至2019年12月,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及预后。结果经术前化疗并行宫颈癌切除术后,截至2019年12月,获得随访人数92例,随访率95.83%,于治疗3年内死亡8例,3年以上存活率为91.67%;观察组客观缓解率(ORR)为48.33%,相比于对照组的4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不良反应中Ⅰ+Ⅱ级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Ⅰ~Ⅳ级肾脏毒性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而言均更低(P<0.05)。结论于宫颈癌切除术前实施DDP+E-ADM或TAX+DDP术前化疗,所获得手术疗效一致,但DDP+E-ADM整体预后情况较好。
2021(10):63-65.
摘要:目的探究在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中予以呼出气一氧化氮监测对其肺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样本选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019年2月到2020年1月间老年支气管患者48例,作为实验组,将同期来院进行健康体检者4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E (IgE)、呼出气一氧化氮指标均较对照组高(P<0.05);肺功能最大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F%pred)、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pred)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中予以呼出气一氧化氮监测,能清晰显示患者肺功能指标,有助于明确患者病情,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2021(10):66-68.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孕妇影响糖脂代谢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慈利县中医院收治的糖脂代谢异常孕妇80例作为观察组。另择取同期该院行孕检且代谢正常的孕妇8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 (IL-1)、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8 (IL-8)]、糖脂代谢指标[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A-IR)]、骨骼肌质量指数(SMI)、体重指数(BMI)进行比较,分析炎症因子水平、SMI与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炎症因子较观察组低(P<0.05)。对照组糖脂代谢指标较观察组低(P<0.05)。对照组SMI较观察组高(P<0.05),而BMI较观察组低(P<0.05)。经Pearson分析显示,BMI、SMI与FINS呈正相关关系(r=0.232和0.393,P=0.039和0.043),SMI、IL-6与HOMA-IR呈正相关关系(r=0.481, P=0.021),而IL-6与HOMA-IR呈负相关关系(r=-0.564, P=0.001)。结论炎症因子与糖脂代谢水平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其具备一定的临床价值,提示孕期应当通过合理膳食等进行预防。
2021(10):69-72.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地塞米松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的有效性及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重症肺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地塞米松治疗,研究组行地塞米松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血清CRP、PCT、白细胞介素-17 (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WBC)、二氧化碳分压(PCO_2)、氧分压(PO_2)等水平变化及不良症状发生概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患者血清指标及WBC、PCO_2、PO_2等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CRP、PCT、IL-17、TNF-α、WBC、PCO_2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O_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者行地塞米松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缩短地塞米松用药时间,确保用药安全的同时提升治疗效果,患者血清CRP、PCT水平明显降低,为重症肺炎治疗提供新的治疗依据。
2021(10):73-75.
摘要:目的探讨患者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假体周围感染后采用抗生素骨水泥型假体旷置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9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收治的3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假体周围感染情况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抗生素骨水泥型假体旷置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记录相关数据。测评患者术前2周和术后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疼痛程度评分(VAS)及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情况。结果患者术后2周拆线后,其中29名患者创口恢复情况佳,未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患者术后2个月Harris评分较术前2周升高,但术后2个月VAS评分较术前2周降低(P<0.05)。患者术后2个月CRP、ESR水平较术前2周降低(P<0.05)。结论对于出现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患者给予抗生素骨水泥型假体旷置疗法,其具有显著的优越性,有利于积极控制感染,改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2021(10):76-79.
摘要: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后心电图(ECG) ST-T改变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STEMI患者临床资料,均行PCI治疗,术后1 h、2 h采用ECG查看患者ST-T改变情况;术后1个月,评估患者短期预后情况;分析PCI后ECG的ST-T改变与急性STEMI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术后1个月,100例急性STEMI患者行PCI后,66例预后良好,占66.00%(66/100),34例预后不良,占34.00%(34/100);两组性别、年龄、心功能Killip分级、三支或左主干病变占比、发病至PCI时间、植入支架数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两组ST段回落程度均高于术后1 h,且预后不良组术后1 h、术后2 h ST段回落程度均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T段回落程度较小是急性STEMI患者行PCI后预后不良的风险因子(■>1, P<0.05)。结论 PCI后ECG的ST-T改变与急性STEMI患者预后密切相关,ST段回落程度较小可增加急性STEMI患者行PCI后预后不良的风险。
2021(10):80-83.
摘要:目的分析MRI指导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20年12月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给予MRI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分为对照组36例和实验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45%vs. 77.78%)(P<0.05)。实验组治疗后24 h、7 d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低于对照组(P<0.05),而实验组治疗后3个月巴氏(Barthel)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指导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较高,NIHSS评分和Barthel评分改善明显,且不良反应少。
2021(10):84-87.
摘要:目的研究左心结构异常与血浆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HFpEF患者,入组患者随机分组不分性别,均通过超声测量,将患者进行按照检查结果进行分组。第1组:心功能Ⅰ级伴左心结构异常组,25例;第2组:心功能Ⅱ级伴左心结构异常组,35例;第3组:心功能Ⅲ级及Ⅲ级以上伴左心结构异常组,20例。对患者均进行血浆NT-proBNP水平检测,对比检查指标差异。结果 3组患者轻度增大、中度增大、重度增大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T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E峰减速时间(D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速度(Em)、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度E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速度比值(E/E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度E与晚期血流峰速度A比值(E/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pEF患者可出现左心结构明显异常及血浆NT-proBNP升高。同时测量血浆NT-proBNP指标,并进行心功能各指标的检测,两者之间的联系较为密切,可用于进行疾病判断。
2021(10):88-91.
摘要:目的研究产前三维超声和四维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南阳市豫西协和医院接受产前检查的230例孕妇临床资料为本次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出生或引产后胎儿情况为金标准,比较三维超声和四维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效能。结果四维超声检查诊断胎儿骨骼畸形准确度96.96%(223/230),三维超声检查准确度92.61%(213/230),四维超声准确度高于三维超声(P<0.05);四维超声检查胎儿神经系统畸形准确度96.09%(221/230),三维超声检查敏感度55.56%(20/36),特异度97.42%(189/194),准确度90.87%(209/230),四维超声准确度高于三维超声(P<0.05);四维超声检查胎儿心脏畸形准确度96.96%(223/230),三维超声检查准确度92.61%(213/230),四维超声准确度高于三维超声(P<0.05)。结论四维超声对胎儿畸形检出率和诊断价值高于三维超声检查,适宜于在产前检查中推广应用。
2021(10):92-95.
摘要:目的观察舍曲林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运动障碍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94例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47)和治疗组(n=47)。对照组给予多巴丝肼片(0.125g,一天三次),7 d后增加为0.125 g,一天四次。治疗组在给予多巴丝肼的基础上,再给予盐酸舍曲林片(50 mg,一天一次)。药物治疗8周。比较两组的运动障碍改善程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组的运动障碍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3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5)。用药后2周、4周、8周,与同期对照组比较,治疗组PD生活质量评分问卷(PDQ-39)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降低(P<0.05)。结论舍曲林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运动障碍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2021(10):96-99.
摘要:目的对比超声引导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股神经阻滞与连续硬膜外镇痛三种方案对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东莞松山湖中心医院行择期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组(A组)与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组(B组)、连续硬膜外镇痛组(C组)。A组、B组均采用0.2%盐酸罗哌卡因10 mL/h恒速输注,C组采用0.12%盐酸罗哌卡因6 mL/h恒速输注。三组均持续输注48 h。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阻滞后4 h、8 h、12 h、24 h、48 h患者静息状态及功能锻炼时的疼痛程度,记录T4、T5时间点膝关节活动度、术后股四头肌肌力评分、术后一周膝关节功能恢复评分,同时比较三组患者的术后止痛药补救次数。结果 A、B两组功能锻炼状态下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A、B两组T1~T5时间点股四头肌肌力显著高于C组(P<0.05);A、B两组T5时间点膝关节活动度大于C组(P<0.05);A、B两组术后一周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C组(P<0.05)。结论功能锻炼状态下,A、B两组镇痛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镇痛效果,A组在后期镇痛效果优于B组。A、B两组比C组镇痛方案更有利于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
2021(10):100-104.
摘要:目的探讨靶控输注依托咪酯在老年患者肠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年龄65~8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Ⅲ级,行肠道黏膜下剥离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两组均静脉缓慢滴注咪达唑仑1 mg,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靶控输注依托咪酯组(E组):静脉靶控输注依托咪酯诱导和维持,设定依托咪酯血浆靶浓度为0.3~0.5μg/mL (Arden药代动力学模型);靶控输注丙泊酚组(P组):静脉靶控输注丙泊酚诱导和维持,设定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为3~6μg/mL (Marsh药代动力学模型)。观察并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手术进境时(T2)、手术30 min时(T3)、手术退镜时(T4)、患者苏醒时(T5)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术中镇静相关不良反应(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心率失常、呼吸抑制、血氧饱和度降低、肌阵挛);术后患者满意度和术者满意度;手术时间和唤醒时间。结果 T1时刻E组的MAP明显高于P组,RR明显快于P组,SpO_2明显高于P组(P<0.05)。与麻醉诱导前T0比较,T1时刻P组的MAP、RR和SpO_2明显降低(P<0.05)。E组患者麻醉期间低血压、呼吸抑制和血氧饱和度降低的发生率低于P组(P<0.05)。结论靶控输注依托咪酯在老年患者肠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具有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的优势,镇静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静方法。
2021(10):105-108.
摘要:目的探讨罪犯血管类型与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早期自主神经功能关系,为后续针对性治疗提供更多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行介入治疗STEMI患者共198例临床资料,包括前降支病变112例、回旋支病变38例及右冠脉病变48例,分析自主神经失衡情况,比较不同罪犯血管患者交感及迷走神经异常兴奋情况。结果前降支病变患者病变位于冠脉近段比例高于回旋支及右冠脉(P<0.05);STEMI患者再灌注前交感神经异常兴奋比例高于迷走神经异常兴奋比例(P<0.05);STEMI患者术后第2天和第3天交感神经异常兴奋比例低于迷走神经异常兴奋比例(P<0.05);STEMI患者再灌注后交感神经异常兴奋比例低于再灌注前(P<0.05);而STEMI患者术后第7天迷走神经异常兴奋比例低于再灌注前、再灌注后、术后第2天及第3天(P<0.05);前降支患者交感神经异常兴奋比例再灌注前、再灌注后及术后第2天均高于右冠脉病变患者(P<0.05);回旋支病变患者再灌注前交感神经异常兴奋比例高于右冠脉病变患者(P<0.05);右冠脉病变患者再灌注前、再灌注后、术后第2天、第3天及第7天迷走神经异常兴奋比例均高于前降支患者(P<0.05);回旋支病变患者再灌注后和术后第3天迷走神经异常兴奋比例高于前降支病变患者(P<0.05)。结论 STEMI再灌注治疗前后可见明显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现象,且自主神经活性与心肌梗死血管类型、时间段密切相关。
2021(10):109-111.
摘要:目的探究微量白蛋白/尿肌酐(mALB/uCREA)、N-α-乙酰基-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β2-微球蛋白(β2-MG)联合检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早期肾损伤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于南阳市中医院住院治疗的IM患儿13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无早期肾损伤80例,早期肾损伤55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尿mALB、NAG、β2-MG,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uCREA,以病理学为金标准,计算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结果早期肾损伤组的mALB/uCREA、NAG和β2-MG水平均高于无肾损伤组(P<0.05)。mALB/uCREA、NAG和β2-MG对IM早期肾损伤诊断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89.82%、92.31%、92.59%,均高于单纯应用上述某一种指标(P<0.005)。结论 mALB/uCREA、NAG和β2-MG联合检测提高了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早期肾损伤诊断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值得临床推荐。
2021(10):112-114.
摘要:目的探讨艾曲泊帕乙醇胺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小板输注、凝血功能及外周血Th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濮阳市油田总医院103例成人IT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给予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并根据血小板数量判定是否输注血小板)和观察组(5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艾曲泊帕乙醇胺片),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完全缓解(CR)率、有效(R)率、白介素(IL)-4水平、IL-5水平、血小板计数(PLT)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输注率、血小板输注量、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IL-2水平、γ干扰素(IFN-γ)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曲泊帕乙醇胺可通过调控ITP患者外周血Th淋巴细胞功能,提高PLT,改善凝血功能,减少血小板输注,提高临床疗效,且不易增加用药的不良反应。
2021(10):115-117.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病变中miR-34a、miR-199a表达水平及其与CIN分级、高危型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使用TCT检查、HPV基因分型检测方式诊断,同时采用阴道镜下活检对采用TCT检查出现异常的受检者实施病理诊断。依据其诊断结果分为宫颈癌组24例和CIN组48例(CINⅠ级15例、CINⅡ级18例及CINⅢ级15例),择取同期该院72例正常宫颈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miR-34a、miR-199a表达水平、宫颈病变者miR表达与CIN分级及高危型HPV感染相关性情况。结果 CIN组、宫颈癌组宫颈miR-34a、miR-199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其中CINⅠ~Ⅲ级组均逐渐降低,且均高于宫颈癌组(P<0.05)。宫颈病变者miR-34a表达水平与CINⅠ级、CINⅡ级、CINⅢ级及高危型HPV感染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miR-199a表达水平与CINⅠ级、CINⅡ级、CINⅢ级及高危型HPV感染亦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通过检测宫颈病变患者的miR-34a、miR-199a表达水平,可有效反映出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且其与CIN分级及高危型HPV感染均呈负相关,可为患者病情的早期诊断、防治提供参考。
曾凡超;陈珏通;张建勇;刘桂斌;徐宁;邱志超;钟志雄;邢哲;范海珍;
2021(10):118-120.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间延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PCI治疗的65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情分为常规组(n=35)和延长组(n=30)。其中常规组患者行PCI治疗后给予12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延长组患者行PCI治疗后给予15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出血事件发生情况,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延长组和常规组的出血事件发生率分布为10.00%和8.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常规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0.00%),延长组(3.33%)明显更低(P<0.05)。结论老年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5个月能够明显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2021(10):121-123.
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不良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开封市妇产医院住院的86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凝血相关指标水平、妊娠不良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压水平、凝血相关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妊娠不良结局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9.30%vs. 41.86%)(P<0.05)。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降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妊娠不良结局指标,提高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和新生儿的安全率。
2021(10):124-126.
摘要:目的评价微创手术对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价值及其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2月济源市肿瘤医院收治的96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选取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运用微创手术治疗。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17%VS. 16.67%)(P<0.05)。结论对于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行微创手术治疗可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2021(10):127-129.
摘要:目的分析3D-Slicer软件辅助下神经内镜与传统开颅治疗高血压基底核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南阳南石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基底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3D-Slicer软件辅助下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术后再出血情况、重症监护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前、术后7 d、术后6个月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重症监护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肿清除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成功穿刺至血肿部位为100%,术后再出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术后6个月时的GCS、ADL评分均较前一时间点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术后7 d、术后6个月时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3D-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核出血,可达到与开颅术式相当的血肿清除效果,血肿清除更彻底,手术创伤更小,促进了患者恢复,提高了预后质量。
2021(10):130-132.
摘要:目的探讨超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对外踝骨折术后软组织损伤患者感觉恢复及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将新密市中医院和郑州人民医院外踝骨折术后足踝部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81例分组,对照组40例接受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治疗,观察组41例接受超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感觉恢复状况及踝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各时间段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感觉恢复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可通过减轻外踝骨折术后软组织损伤患者疼痛,促使感觉神经恢复,改善踝关节功能,以提高治疗效果。
2021(10):133-136.
摘要:目的观察双侧阴部神经阻滞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混合痔手术的效果,以指导未来混合痔手术麻醉方案的优化。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8例混合痔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双侧阴部神经阻滞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入室时(T_0)、手术开始10 min (T_1)、手术开始20 min (T_2)、术毕(T_3)时的血流动力学水平,评估两组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术后14 d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检测两组T_0及T_1时的肛门内压力,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T_1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水平均较T_0时降低,并在T_2、T_3时逐渐回升,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点、组间时点交互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 d、7 d、14 d的VAS评分均较术后1 d降低,且观察组各时点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T_1时两组肛门内压力均较T_0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混合痔手术患者采用双侧阴部神经组阻滞复合硬膜外麻醉可减轻术后疼痛,降低肛门内压力,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有一定安全性。
2021(10):137-139.
摘要:目的研究屈肌腱滑动训练对手外伤后手部功能障碍患者肌腱活动度、握力水平及上肢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南石医院康复医学科2018年4月至2020年10月期间109例手外伤后手部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目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54例采取常规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55例增加屈肌腱滑动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手部功能及上肢活动能力。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握力水平、功能独立性评定(FIM)和Carroll手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肌腱总主动活动度(MMDT)、普渡手精细运动评定(PPT)和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屈肌腱滑动训练对手外伤后患者手部功能和上肢活动能力具有明显改善效果,能够提高握力水平和肌腱总主活动度,值得推广应用。
2021(10):144.
摘要:<正>《中国医学工程》杂志(期刊号:ISSN1672-2019/CN11-4983/R),月刊,公开发行,被中国知网、超星"域出版"、维普网、《国家科技学术期刊开放平台》等全文收录。本刊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和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主办。本刊读者对象为临床医务工作者、临床工程技术人员、医学工程科研工作者等,报道医疗领域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帮助广大临床医师及工程人员提高学术水平,解决在临床中遇到的具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