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第0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乳管镜在乳腺导管内隆起性病变伴乳头溢液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2021(1).

      摘要 (2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乳管镜在乳腺导管内肿瘤伴乳头溢液中的临床诊疗效果,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于包头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0月30日收治的108例乳腺导管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应用乳管镜对疾病进行诊断及治疗,并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预后及恢复情况。结果全组108例患者进行乳管镜检查后,其中术前乳管镜诊断为乳管内乳头状瘤33例(30.6%)与术后组织病理学符合率为90.9%(30/33);导管内癌12例(11.1%)与术后组织病理学符合率为91.7%(11/12);乳腺增生、腺病及乳管扩张47例(43.5%),术后组织病理学符合率为80.9%(38/47);乳腺炎、浆细胞乳腺炎及导管炎16例(14.8%),与术后组织病理学符合率为81.3%(13/16)。总体诊断与病理符合率为85.2%(92/108),总体治愈率95.4%(103/108),总体有效率97.2%(105/108)。血性溢液患者中有9例为导管内癌患者,非血性溢液的患者中有2例,血性溢液患者中恶性病变率明显高于非血性溢液的患者(χ2=35.593, P=0.000)。所有乳腺导管病变患者经过乳管镜定位手术或乳管镜冲洗对症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治疗效果理想。结论应用乳管镜对乳腺导管病变患者进行诊治,可以明确乳管病变情况,协助制定治疗方案,获取理想的治疗效果,此外可以在早期发现乳腺导管内潜在恶变肿瘤。

    • 关节镜辅助下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

      2021(1).

      摘要 (2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间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选取8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40例、42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则在关节镜辅助下行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基本情况、治疗疗效及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 h、12 h、24 h、48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术前、术后6个月HSS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行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较好,具有出血少、疼痛程度低,恢复快的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 成人血尿酸水平与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相关分析

      2021(1).

      摘要 (29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成人血尿酸水平与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相关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菏泽市中医医院进行体检的60例新发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组,随机收集同期体检的60例新发糖调节受损者作为糖尿病前期组,另择取该院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尿酸、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出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经Logistic回归分析,血尿酸水平与FPG、2hPG、FINS、HOMA-IR、ISI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组尿酸水平高于糖尿病前期组和对照组,且糖尿病前期组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以血尿酸为自变量,FPG、2hPG、HOMA-IR及ISI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尿酸水平与FPG、2hPG、HOMA-IR及ISI相关(P<0.05)。结论血尿酸水平与糖尿病、糖尿病前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血尿酸可作为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者患病风险评估的指标之一。

    • 双额叶挫裂伤后患者病情恶化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21(1).

      摘要 (2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双额叶挫裂伤后患者的病情恶化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救治的82例挫裂伤患者,根据患者伤后病情进展情况分为稳定组58例和恶化组24例。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性别、年龄、高血压和糖尿病因素与双额叶挫裂伤后病情恶化无相关性(P>0.05)。两组GCS评分和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颅骨骨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双侧侧脑室夹角、血钠水平和Marshall CT分级与双额叶挫裂伤后病情恶化具有相关性(P<0.05)。经一般因素和损伤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双额叶挫裂伤患者双侧侧脑室夹角100°~120°、双侧侧脑室夹角>120°、轻度低钠、中度低钠和Marshall CT≥Ⅲ级与病清恶化有相关性(P<0.05)。将具有相关性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双额叶挫裂伤患者的双侧侧脑室夹角>120°和中度低钠是病情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双额叶挫裂伤患者的双侧侧脑室夹角>120°和中度低钠是其病情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其治疗过程中做好预防措施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 人工机械瓣膜与生物瓣膜在二尖瓣置换术中的疗效观察

      2021(1).

      摘要 (2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机械瓣膜与生物瓣膜在二尖瓣置换术(MVR)中的疗效。方法以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72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采用人工机械瓣膜,观察组采用生物瓣膜;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80.3±21.2) min]与住院时间[(8.4±1.1) d]明显短于对照组[(122.5±20.7) min,(10.6±2.3) d](P<0.05);术后2周,两组各项心功能指标均明显好转,且两组术前与术后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8个月,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2%)高于对照组(86.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8个月,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0.0%)明显少于对照组(16.7%)。结论生物瓣膜在二尖瓣置换术中能够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且生物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较好,治疗有效率高,并发症少,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 谷氨酰胺肠内营养联合低分子肝素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炎症与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2021(1).

      摘要 (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谷氨酰胺肠内营养联合低分子肝素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炎症与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分析。方法将安阳地区医院2016年0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COPD并发重症感染患者150例,根据患者入院治疗顺序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7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实验组采取常规治疗上谷氨酰胺肠内营养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机体内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 (IgM)、免疫球蛋白A (IgA)、CD4/CD8]、炎性反应指标[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使用免疫比浊发检测C-反应蛋白(CRP)]、氧化应激反应指标[超氧歧化酶(SOD)、血清丙二醛(MDA)]、肺功能指标[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FVC]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均明显提高,实验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炎性反应指标均明显下降,实验组患者各项炎性反应指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氧化应激反应指标均明显改善,实验组患者SOD反应指标高于对照组,MDA指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均明显改善,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7.33%,对照组为82.67%(P<0.01)。结论采取谷氨酰胺肠内营养联合肝素治疗COPD并发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可明显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指标,减少机体内炎性反应指标,调节机体氧化应激指标,进而改善肺功能指标,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效果理想。

    •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疫苗追溯架构

      2021(1).

      摘要 (2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疫苗安全一直备受人们关注,它从一个人的出生开始就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然而现在的疫苗市场仍存在较多问题,致使疫苗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对于疫苗整个生命周期的监管和流向追溯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疫苗追踪溯源架构,重点解决疫苗从生产到用于临床整个过程中真实的信息追溯,实现疫苗生产使用过程对医生和患者透明、可追溯、安全可信,从而避免问题疫苗的出现。

    • 现代医学背景下内分泌病教学的新探索

      2021(1).

      摘要 (2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内分泌系统疾病以内分泌腺异常为特点,神经、免疫和代谢网路参与调节,复杂、难学、难掌握。现代医学背景下,对内分泌疾病教学提出更高要求。本文针对内分泌病教学存在问题,尝试将传统哲学融入内分泌病教学,探索叙事医学的教学方法并并尝试开展网络教学,联合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 微创Kessler缝合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疗效观察

      2021(1).

      摘要 (5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应用微创Kessler缝合的方法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回顾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39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患者资料,手术中采用横行小切口显露跟腱断端,Kessler缝合法经皮缝合修复断裂跟腱,35例患者得到随访,平均19个月(6~24个月)。评价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并发症及Arner-Lindholm疗效评定。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37 min,切口总长度平均3.1 cm,无腓肠神经损伤、切口不愈合、伤口感染、皮肤粘连、跟腱再断裂等并发症;按照Arner-lindholm评分标准评价:优33例,良2例,优良率为100%。结论微创Kessler缝合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恢复快、疗效好的优点,大大降低了传统开放跟腱修复术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可有效避免术中腓肠神经损伤,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治疗方法。

    • IL-6、IL-8、TNF-α在慢性胃炎患儿血清变化意义研究

      2021(1).

      摘要 (28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白介素-6 (IL-6)、白介素-8 (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慢性胃炎患儿血清变化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8年11月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进行慢性胃炎治疗的患儿12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同时选取115例正常健康体检儿童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患儿血清中IL-6、IL-8、TNF-α水平和各个指标的特异度、灵敏度情况。结果慢性胃炎患儿血清中IL-6、IL-8、TNF-α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同时检测表明IL-6、IL-8、TNF-α三者联合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高于单一检测(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慢性胃炎患儿血清中的IL-6、IL-8、TNF-α水平逐渐下降(P<0.05)。结论 IL-6、IL-8、TNF-α水平在慢性胃炎的发生发展中不断变化,为精准诊断慢性胃炎提供了新的思路。

    • 复杂型热性惊厥患儿血清BDNF、NSE和HSP70水平变化及意义

      2021(1).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复杂型热性惊厥(FC)患儿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热休克蛋白70 (HSP70)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河南省焦作市妇幼保健院FC患儿117例,其中单纯型热性惊厥患儿(SFC组) 57例和复杂型热性惊厥(CFC组) 60例,同期选取健康儿童45例作为对照组,FC患儿于入院24 h内及对照组于体检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中BDNF、NSE和HSP70水平。结果 CFC组患儿血清BDNF、NSE和HSP70水平均高于SFC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FC组患儿血清BDNF、NSE和HSP70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FC组患儿血清BDNF水平与HSP70水平、抽搐次数和抽搐持续时间均呈正相关(r=0.410、0.414和0.619, P<0.05),NSE水平与HSP70水平、抽搐次数和抽搐持续时间均呈正相关(r=0.558、0.602和0.454, P<0.05),HSP70水平与抽搐次数和抽搐持续时间均呈正相关(r=0.873和0.492, P<0.05)。结论复杂型热性惊厥患儿血清BDNF、NSE和HSP70水平升高,且与抽搐次数及抽搐持续时间有关。

    • HSG、Ki67组织表达与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治疗效果的相关分析

      2021(1).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增殖抑制基因(HSG)、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组织表达与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经临床确诊的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和放疗;观察组实施收治治疗、放疗及新辅助化疗。统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SG、Ki67水平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周及术后6周HSG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而Ki67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疾病控制率(DCR)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患部HSG表达率与宫颈癌患者的康复情况呈正相关,而Ki67表达水平与宫颈癌患者DCR呈负相关。评估HSG及Ki67指标变化对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结果的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 术前三维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效能观察

      2021(1).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术前64排容积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对颅内动脉瘤(IAN)破裂出血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开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92例患者,患者术前进行3D-CTA造影扫描,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手术治疗,以显微神经手术所见的结果为金标准,将术前3D-CTA检查结果与手术所见结果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92例患者中经手术所见确诊为破裂动脉瘤的有89例,其中3例为假性动脉瘤,89例患者共检测出98个动脉瘤,80例是单一动脉瘤,9例是多发动脉瘤(2个);动脉瘤具体分布:颅内前部动脉9个,颅内中部动脉22个,颅内后部动脉12个,颈动脉床突部3个,颈动脉虹吸段4个,颈动脉海绵窦部5个,前交通支动脉21个,后交通支动脉23个;3D-CTA检测出阳性85例,阴性7例,阳性检出率为92.39%,检测准确率为95.65%,3D-CTA的灵敏度为95.51%,特异度为100.00%;手术过程中发生脑梗死1例,脑血管痉挛2例,脑脊液漏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35%;随访6个月后,动脉瘤复发1例,再出血1例,复发率为2.17%。结论 3D-CTA对IAN破裂出血的阳性检出率、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术后IAN复发率较低,具有推广价值。

    •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强制诱导言语疗法对运动性失语患者言语功能的影响

      2021(1).

      摘要 (5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将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结合强制性诱导言语疗法(CILT)用于运动性失语患者中,分析其对患者言语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1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运动性失语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成研究组及参照组各46例,参照组行CILT治疗,研究组以此为基础结合rTMS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前,两组自发言语、理解、复述、命名各项言语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上述言语功能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AQ、交流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AQ、交流能力评分分别为(74.23±3.45)分、(46.98±3.57)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rTMS结合CILT治疗运动性失语患者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言语功能,提升交流能力,值得应用。

    • 部分换血疗法联合蛋白琥珀酸铁治疗早期重度贫血新生儿的疗效分析

      2021(1).

      摘要 (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部分换血疗法联合蛋白琥珀酸铁治疗早期重度贫血新生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驻马店市中医院收治的新生儿重度贫血患儿115例,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的原则分为实验组(58例)与对照组(57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蛋白琥珀酸铁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部分换血疗法对症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各项营养指标改善情况与安全性。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3%,对照组为80.70%(P<0.05);治疗后,两组Hb、SF、MCA、MCH均较治疗前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新生儿重度贫血患儿应用部分换血疗法联合蛋白琥珀酸铁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儿营养指标水平,且安全有效,值得借鉴。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及1470 nm激光汽化术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2021(1).

      摘要 (2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及1 470 nm激光汽化术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疗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东莞市人民医院住院并行手术的17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51例、B组87例和C组36例。A组选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B组选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C组选用1 470 nm激光汽化术。比较3组治疗前后最大尿流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残余尿量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组术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残余尿量及IPSS较术前低,而最大尿流率较术前高(P<0.05)。B组手术时间较A组和C组更短,且术中出血量较A组和C组更少(P<0.05)。3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较A组和B组更低(P<0.05)。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中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及1 470 nm激光汽化术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的操作流程更为简便,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而1 470 nm激光汽化术的并发症更少,且手术可随时中止,适合用于治疗年纪大或合并基础病较多的患者。

    • 间质性肺疾病合并ARDS患者应用俯卧位通气治疗对其血气分析及呼吸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2021(1).

      摘要 (3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间质性肺疾病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应用俯卧位通气治疗对其血气分析及呼吸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济源市人民医院治疗的90例间质性肺疾病合并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 h后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 O_2)、二氧化碳分压(Pa CO_2)、氧合指数(Pa O_2/Fi O_2)]、呼吸动力学指标[呼吸频率(RR)、呼吸系统顺应性(Crs)、呼气末正压(PEEP)]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变化。结果(1)两组Pa O_2、Pa CO_2、Pa O_2/Fi O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4 h后Pa O_2、Pa CO_2、Pa O_2/Fi O_2较治疗前升高(P<0.05)。(2)两组RR、Cr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R、Crs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RR、Crs水平高于同一时间的对照组(P<0.05)。研究组PEEP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而对照组PEE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PEEP水平高于同一时间的对照组(P<0.05)。(3)两组HR、CVP、MA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4 h后HR、CVP、MA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质性肺疾病合并ARDS患者给予俯卧位通气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分析及呼吸动力学水平,对其血流动力指标影响较小。

    • 不同监测手段对脓毒性休克并发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2021(1).

      摘要 (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和中心静脉压(CVP)监测对脓毒性休克并发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于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连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60例脓毒性休克并发心功能不全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30例。常规组进行CVP监测指导治疗,观察组进行PICCO监测指导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两组采用不同监测手段实施治疗方案后B型脑钠肽(BNP)、心率(HR)、CVP均降低,而平均动脉压(MAP)升高,两组BNP、HR、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随着时间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均不同程度降低,与常规组,观察组治疗后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心排血指数(CI)均显著升高,CO则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较常规监测方式,PICCO监测指标指导患者早期容量复苏方案效果更佳,有助于病情控制。

    • 不同年龄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情况观察

      2021(1).

      摘要 (2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情况。方法收集整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确诊的258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年龄不同分成三组,年龄≥60岁为老年组(n=34),35岁<年龄<60岁为中年组(n=204),年龄≤35岁为青年组(n=20)。观察老年组、中年组和青年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肿瘤直径大小、分子分型以及临床分期;随访1年,比较老年组、中年组和青年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情况:总生存率以及无瘤生存率。结果老年组、中年组和青年组乳腺癌患者的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肿瘤直径大小、分子分型以及临床分期有明显的差异(P<0.05);老年组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率为88.23%(30/34),无瘤生存率为82.35%(28/34),中年组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率为85.78%(175/204),无瘤生存率为80.88%(165/204),青年组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率为80.00%(16/20),无瘤生存率为75.00%(15/20);老年组、中年组和青年组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中年组和青年组乳腺癌患者的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情况都具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值得临床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 立位膝关节DR摄影诊断膝关节外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2021(1).

      摘要 (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立位膝关节数字化X线摄影(DR)诊断膝关节外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90例膝关节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CT与立位膝关节DR摄影检查。以CT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立位膝关节DR摄影诊断膝关节囊内骨折和膝关节腔内积脂血症特异度、敏感度及准确度。结果 90例患者经CT检查显示,有57例(63.33%)膝关节囊内骨折,经立位膝关节DR摄影显示有53例(58.89%)膝关节囊内骨折,立位膝关节DR摄影诊断膝关节囊内骨折特异度、敏感度和准确度分别为100.00%(33/33)、92.98%(53/57)、95.56%(86/90);经CT检查显示,有48例(53.33%)膝关节腔内积脂血症,经立位膝关节DR摄影显示有46例膝关节腔内积脂血症,立位膝关节DR摄影诊断膝关节腔内积脂血症特异度、敏感度和准确度分别为64.29%(27/42)、64.58%(31/48)、64.44%(58/90)。结论立位膝关节DR摄影诊断膝关节囊内骨折具有高敏感度、高特异度与高准确度,对膝关节腔内积脂血症具有一定诊断意义。

    • 弹力线套扎术联合外痔切除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的疗效观察

      2021(1).

      摘要 (2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弹力线套扎术联合外痔切除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120例Ⅲ、Ⅳ度混合痔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弹力线套扎术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首便时间、首便肛门疼痛评分、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Ⅲ、Ⅳ度混合痔采用弹力线套扎术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少、缩短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程度轻,且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 CVVHDF在抢救儿童重症川崎病合并MODS中的作用研究

      2021(1).

      摘要 (28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在抢救儿童重症川崎病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4月在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抢救的11例重症川崎病合并MOD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进行CVVHDF,回顾分析抢救效果。结果患儿治疗后CD_(19)~+高于治疗前,而CD_4~+/CD_8~+、CD_8~+、CD_4~+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治疗前IL-10、NK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治疗后TNF-α、IL-6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治疗后Pa O_2/Fi O_2高于治疗前,而CRP、WBC、T、ALT、TBIL、Lac、Cr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治疗后出院1个月彩超显示心脏冠状动脉内径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治疗后均好转出院,生存率为100.00%。结论CVVHDF在抢救儿童重症川崎病合并MODS中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够明显改善患儿机体炎症,有效提高多器官功能,有助于缓解冠状动脉扩张性病变。

    • 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患者外科手术围术期应用自动化腹膜透析与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的临床效果比较

      2021(1).

      摘要 (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终末期肾病(ESRD)腹膜透析患者外科手术围术期应用自动化腹膜透析(APD)与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入住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的80例ESRD腹膜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CRRT治疗,试验组患者进行APD治疗。比较术前和术后1周时,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残余肾功能(RRF)、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变化。分析术后1周内,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结果术后1周时,两组患者RRF值较术前无明显变化,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UN、Scr、hs-CRP、IL-6、TNF-α水平较术前均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0.05)。术后1周内,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PD在改善ESRD患者外科手术围术期肾功能指标、控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方面效果较CRRT更显著,安全性更高,更有利于患者术后身体恢复。

    • 全麻结合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肺癌患者中的麻醉效果分析

      2021(1).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全麻结合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应用于肺癌患者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入选者均接受手术治疗,依据麻醉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实施全麻,40例)与观察组(实施全麻联合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40例)。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同时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术后2 h、术后12 h与术后24 h,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麻醉前(T0),两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30 min (T1)与术后6h (T2),观察组HR、MAP均低于对照组,对照组HR、MAP均高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HR、MAP与T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与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结合应用于肺癌患者手术治疗中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且有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应用

      2021(1).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于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孕妇10 265例,均接受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引产病理或活产胎儿超声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检出情况。结果 10 265例孕妇经证实186例(1.81%),失访10例,最终纳入176例(1.71%);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诊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准确度为98.30%(173/176)高于二维超声心电图的93.75%(165/176),误诊率为1.14%(2/176)低于二维超声心电图的5.11%(9/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漏诊率与二维超声心电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准确率较高,误诊率低,能够为产前筛查提供相对可靠的诊断信息,利于提高人口出生质量。

    •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在复发性铂耐药卵巢癌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2021(1).

      摘要 (2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在复发性铂耐药卵巢癌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0月在河南省荣军医院就诊的60例复发性铂耐药卵巢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7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采用多柔比星脂质体治疗;观察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CA125的表达情况,并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客观缓解率(ORR)与疾病控制率(DCR)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达到ORR的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达到ORR的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功能异常、神经毒性、脱发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发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用于复发性铂类耐药卵巢癌患者中的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ORR,且患者对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变化与慢性肾衰竭患者临床分期的关联性及临床意义

      2021(1).

      摘要 (2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血清胱抑素C (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变化与慢性肾衰竭(CRF)患者临床分期的关联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安阳市第七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CRF患者76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CysC、Hcy、PTH水平,并将CRF予以分期,对比不同分期时血清水平,分析血清CysC、Hcy、PTH水平与CRF临床分期的关联性以及临床意义。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后的血清CysC、Hcy、PTH水平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前高于治疗后(P<0.05);慢性肾脏病(CKD) 1期血清CysC、Hcy、PTH水平最低,CKD 5期血清CysC、Hcy、PTH水平最高,且不同分期间血清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srson分析,血清CysC(r=0.502)、Hcy(r=0.683)、PTH(r=0.769)水平与CRF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结论 CRF患者体内的血清CysC、Hcy、PTH水平较高,且随病情加重而升高,可根据其水平变化评估病情程度,为临床诊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 IFNα-1b联合更昔洛韦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2021(1).

      摘要 (27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IFNα-1b联合更昔洛韦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安阳市妇幼保健院9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用更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叠加应用IFNα-1b,观察治疗效果及EBV-DNA转阴率,并比较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EBV-DNA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CD4+、CD4+/CD8+水平则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联合应用更昔洛韦及IFNα-1b能明显改善免疫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EBV-DNA转阴。

    • 多奈哌齐辅助治疗脑血管病伴精神行为症状对患者认知功能与神经心理学状况的影响

      2021(1).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多奈哌齐辅助治疗脑血管病伴精神行为症状对患者认知功能和神经心理学状况的影响。方法将96例脑血管病伴精神行为症状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奥氮平治疗,观察组予以奥氮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每组各48例,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MSE评分、认知功能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奈哌齐辅助治疗脑血管病伴精神行为症状患者的临床效果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神经心理学水平。

    • 硝苯地平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妊娠高血压经产妇的疗效及对血清vWF、Hcy、UⅡ水平的影响

      2021(1).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妊娠高血压经产妇的疗效及对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尾加压素Ⅱ(U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于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就诊的101例妊娠高血压经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1)。对照组给予常规硫酸镁治疗+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硝苯地平联合拉贝洛尔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舒张压及收缩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WF、Hcy、U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早产、胎儿窒息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妊娠高血压经产妇效果确切,能够通过选择性抑制神经中枢和周围肾素等机制缓解血管痉挛状态,降低血压,改善妊娠结局。

    • 骨囊袋填充与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

      2021(1).

      摘要 (2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骨囊袋填充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11月在新乡卢氏骨科医院治疗的9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PKP治疗;观察组采用囊袋填充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结果两组术后6个月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81, P=0.209)。两组术前、术后7 d、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囊袋填充与PKP相比,两者疗效相当,均可有效促进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功能的恢复。

    • 诺欣妥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扩张性心肌病的疗效及对血清sST2、sICAM-1水平的影响

      2021(1).

      摘要 (28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诺欣妥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扩张性心肌病的疗效及对血清sST2、s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 121例扩张性心肌病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曲美他嗪片,观察组联合诺欣妥,连续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心功能、sST2、sICAM-1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V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sST2、sICAM-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诺欣妥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扩张性心肌病可有效改善心功能,降低血清sST2、sICAM-1水平。

    • 低剂量碘-131对中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未发生转移灶患者清甲成功及唾液腺功能的影响研究

      2021(1).

      摘要 (28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低剂量碘-131 (I-131)对中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未发生转移灶患者清甲成功及唾液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鹤壁市人民医院治疗的85例中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未发生转移灶患者,按照I-131治疗剂量分为对照组42例和研究组43例。对照组给予高剂量(100~150 mCi)治疗;研究组给予低剂量(50~100 mCi)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清甲成功率、唾液腺功能及无病生存率情况。结果研究组清甲成功率、无病生存率和唾液腺-腮腺、唾液腺-颌下腺的最大浓聚率(MAR)、最大分泌率(MS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碘-131应用于中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未发生转移灶患者可在保证杀伤肿瘤的同时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作用来提高清甲成功率、改善唾液腺功能及提高无病生存率。

    • 经皮微创撬拨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在跟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2021(1).

      摘要 (2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撬拨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对跟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10月在灵宝市中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9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2例(经皮微创撬拨复位内固定法)和对照组37例(外侧L型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法)。比较分析两组后跟骨宽度合并组Gissane角、Bohler角变化情况及相关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跟骨宽度小于对照组,而Gissane角、Bohler角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骨折患者使用经皮微创撬拨复位钢板内固定法治疗,可有效改善其恢复跟骨宽度和高度,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PTED与LDH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物质及炎症指标的影响对比

      2021(1).

      摘要 (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比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TED)与传统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LDH)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物质[P物质(SP)、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及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0 (IL-10)]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卢氏骨科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PTED治疗,40例)与对照组(给予LDH治疗,40例),比较两组疼痛物质及炎症指标。结果术后,两组SP、5-HT、DA、NE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121、6.653、9.644、14.144, P均=0.000);两组TNF-α、IL-6均降低,IL-10均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35、36.820、12.146, P均=0.000)。结论相较于LDH,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下调其疼痛物质水平,改善炎症因子水平。

    • PCT、CRP及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及病情程度评估中的应用探讨

      2021(1).

      摘要 (30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D-二聚体检测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中的应用。方法将西华县人民医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4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肺炎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高危组(n=16),中危组(n=36)和低危组(n=32),另选同期健康体检正常的老年人5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PCT、CRP及D-二聚体。结果肺炎组患者治疗前PCT、CRP及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肺炎组治疗前PCT、CRP及D-二聚体单项检查及三项联合检查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严重程度肺炎患者PCT、CRP及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PCT、CRP及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低危组和中危组(P<0.05),中危组上述指标水平显著高于低危组(P<0.05);三项指标单项检测灵敏度PCT>CRP>D-二聚体;三项指标联检诊断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能高于任一单项检测。结论 PCT、CRP及D-二聚体可作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辅助检查指标,三项指标联检可提高患者的诊断效能,且血液中PCT、CRP及D-二聚体水平高低可反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 维生素E辅助治疗HSP的效果及对患儿氧化应激水平、炎症水平的影响

      2021(1).

      摘要 (30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维生素E辅助治疗过敏性紫癜(HSP)的效果及对患儿氧化应激水平、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浚县人民医院治疗的72例HSP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行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维生素E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血浆丙二醛(MDA)、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白细胞介素-8 (IL-8)、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复发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SOD、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而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L-8、IL-6及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8.33%vs. 27.78%)(P<0.05)。结论 HSP患儿应用维生素E辅助治疗效果佳,且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减少复发情况的发生。

    • 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抗感染治疗精神分裂症的3例分析

      2021(1).

      摘要 (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精神分裂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思维障碍,认知、情感及行为不协调的重性精神病,患者难以独立生活。患病后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对患者自身及其家庭均造成严重影响,终生患病率为1%,复发率高。目前病因尚未明确,有神经生化假说,神经发育障碍假说,遗传假说及自身免疫障碍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影响等[1-2];也有学者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海马、额叶皮层、扣带回和内嗅脑皮层有细胞结构紊乱;或认为与免疫系统和大脑的复杂交互作用密切相关[3];近几年有学者认为炎症因子如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并探讨了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在精神分裂症疗效方面的研究[4];

    • 《中国医学工程》投稿须知

      2021(1).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中国医学工程》杂志(期刊号:ISSN1672-2019/CN11-4983/R),月刊,公开发行,被中国知网、超星"域出版"、维普网、《国家科技学术期刊开放平台》等全文收录。本刊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和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主办。本刊读者对象为临床医务工作者、临床工程技术人员、医学工程科研工作者等,报道医疗领域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帮助广大临床医师及工程人员提高学术水平,解决在临床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 深度学习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2021(1).

      摘要 (10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构建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提高乳腺癌诊断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方法通过对真实临床中公开的乳腺癌数据集进行统计分析,运用人工智能领域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为医疗人员诊断恶性乳腺癌患者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根据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选取当前流行的乳腺癌数据集进行建模分析,得到相应的诊断结果。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大数据驱动下的乳腺癌诊断模型能够准确有效预测恶性乳腺癌患者。该文提出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与传统的支持向量机模型相比,在准确率、特异性、敏感性和曲线下面积方面相比分别提高2.7%、2.9%、2.8%和3.0%。结论深度学习领域的卷积神经网络方法,在乳腺癌诊断方面具有良好的前景,可减少医疗人员的病情诊断负担,为人工智能视角下的乳腺癌诊断技术指明新方向。

    •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血清中miRNA-21、miRNA-210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21(1).

      摘要 (34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血清中miRNA-21、miRNA-210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7年7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来医院体检的4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所有对象均留取血清样本,提取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测定血清miRNA-21、miRNA-210表达,并收集所有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miRNA-21、miRNA-210表达与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病例组血清miRNA-21、miRNA-210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组织分化程度为低分化、合并淋巴结转移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血清miRNA-21、miRNA-210相对表达量高于临床分期为Ⅰ~Ⅱ期、组织分化程度为中高分化及未合并淋巴结转移者(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miRNA-21、miRNA-210均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血清中miRNA-21、miRNA-210表达水平较高,且其表达水平的变化与三阴性乳腺癌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

    • 不同浓度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2021(1).

      摘要 (8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早期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寻找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最佳血小板浓度。方法将1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丙、丁四组,所有患者均随访半年,共有155例患者获得随访,根据患者分组予不同血小板浓度富血小板血浆膝关节内注射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 d、3个月、6个月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安大略西部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评估膝关节症状及功能改善情况,并比较四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甲组、乙组、丙组治疗后3 d、3个月、6个月以及丁组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VAS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治疗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其它各组(P<0.05),乙组治疗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甲组和丁组(P<0.05),丁组治疗6个月后VAS评分均低于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乙组、丙组治疗后3 d、3个月、6个月以及丁组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WOMAC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治疗后各时间点膝关节WOMAC评分均低于其它各组(P<0.05),乙组治疗后3 d WOMAC评分低于甲组和丁组(P<0.05)。6个月后,丙组总有效率最高(92.1%),乙组次之(80.0%),丁组再次之(65.0%),甲组最低(48.6%)(P<0.05)。丁组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甲、乙、丙组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血小板浓度富血小板血浆对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在一定程度上呈浓度依赖性,过高或者过低血小板浓度的富血小板血浆对早中期骨性关节炎患者均达不到最佳治疗效果,但存在一个最适宜浓度,可能为(1 100~1 400)×109/L,并且血小板浓度较高的富血小板血浆还会产生较高的不良反应。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