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8).
摘要:目的采用Native T1mapping及ECV评估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拟提供早于形态学改变的心肌定量评估指标。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6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收集的AHCM病例组23例和年龄匹配的对照组32例,比较两组左室心底部、中间部及心尖部心肌Native T1值及ECV值是否有统计学差异。按是否出现延迟强化将病例组进一步分为阳性亚组10例与阴性亚组13例,比较亚组间心肌Native T1值及ECV值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组心肌Native T1-B、Native T1-M值和ECV-B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LGE阳性亚组与LGE阴性亚组心肌Native T1-B、Native T1-M值和ECV-B、ECV-M、ECV-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LGE阳性亚组左室心尖部心肌Native T1值高于LGE阴性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tive T1值及ECV值对AHCM的非明显肥厚部位心肌纤维化的早期定量评估有价值,Native T1在AHCM随访中有临床应用前景,同时可避免多次使用钆造影剂可能造成肾源性纤维化的风险。
2020(8).
摘要:目的寻找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结束3~24个月影像学证实有肿瘤残留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预后因素,为局部残留鼻咽癌患者选择优化的综合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使用SPSS 23.0软件,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通过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图。通过单、多因素分析年龄、性别、放疗剂量、化疗方案、分子靶向治疗、局部残留情况等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1)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OS)、局部无复发生存率(LRFS)、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MFS)分别为70.8%、78.5%、77.5%;(2)单因素分析发现原发鼻咽肿瘤(GTVnx)残留体积、原发鼻咽肿瘤及颈部转移淋巴结(GTVnx+nd)残留体积、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分期(第7版)及放疗剂量是影响OS的重要因素,GTVnx残留体积、GTVnx+nd残留体积还是影响LRFS的重要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发现:AJCC分期(H^R=3.81, 95%CI:0.58~11.76)、放疗剂量(H^R=4.05, 95%CI:1.22~12.25)为影响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GTVnx残留体积(H^R=4.90, 95%CI:1.33~18.13)为影响LR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肿瘤分期、原发病灶的总处方剂量可以给临床判断有肿瘤残留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预后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也应考虑鼻咽癌放疗后局部残留体积及残留时间等因素,从而更加全面地评估该类患者的预后,并为其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2020(8).
摘要:目的了解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以及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在肿瘤患者的使用现状,为降低患者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相关临床事件的发生,提高(PEG-) rhG-CSF的合理使用率。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上半年湖南省肿瘤医院180例次使用(PEG-) rhG-CSF的病例进行点评,分析其药物使用情况。结果该院rhG-CSF不合理用药类型排名前3位的依次是:用药疗程不适宜(56%)、用药时机不适宜(32%)、用量不适宜(23%);该院PEG-rhG-CSF不合理使用情况主要包括:用量不适宜,使用剂量偏小(66%)、用药时机不适宜(19%)、适应证不适宜(无高风险因素预防该药)(5%)。(PEG-) rhG-CSF应用总合理率仅6.1%。结论临床药师需提高化疗对骨髓抑制的认识,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及早进行预防治疗,对于发生骨髓抑制的患者,应尽早进行升血象治疗,普及rhG-CSF药理及药代动力学的知识。
2020(8).
摘要:本文以深圳市定点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医院科研管理工作为例,通过总结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针对疫情采取的应急科研管理举措,结合疫情期间取得的科研管理成效,分析在此次疫情中医院应急科研管理举措的有效性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为我国传染病定点医院在应急科研管理方面更好的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新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参考意见。
2020(8).
摘要:目的对超声弹性成像(UE)硬度评分法在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将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8医院开封院区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进行检查的78例乳腺肿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其施行UE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UE硬度评分法在乳腺肿瘤良恶性病变鉴别中的诊断价值。结果经病理学检查诊断,78例患者中共发现良性肿瘤60个,恶性肿瘤36个;其中,UE评分法共检出良性肿瘤56个,其中2个恶性肿瘤误诊为良性,检出恶性肿瘤40个,其中6个良性肿瘤误诊为恶性;UE评分法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病变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率分别为94.44%、90.00%、91.67%。结论 UE硬度评分法在乳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中可取得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及敏感度,综合评价病灶的良恶性病变,从而为临床医师提供准确的乳腺肿瘤病变信息。
2020(8).
摘要:目的研究临时粘接剂是否对氧化锆陶瓷粘接强度产生影响。方法将40个牙本质样本随机分为ZONE组、ZPCC组、GIC组和对照组,每组10个。行树脂水门汀粘结,并测试其粘结强度,显微镜观察破坏界面。结果 ZONE组粘接剪切强度高于ZPCC组、GIC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化锌非丁香酚水门汀可增强树脂水门汀对氧化锆陶瓷修复体的粘接强度。
2020(8).
摘要:目的探讨高维持剂量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AOP)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市厚街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5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AOP临床资料,分为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给予5 mg/kg低维持剂量作为低剂量组(26例)和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使用10 mg/kg高维持剂量咖啡因作为高剂量组(24例)。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高剂量组治疗有效率高于低剂量组(79.17%vs. 4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AOP累计次数高于高剂量组,AOP持续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长于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动过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喂养不耐受、低血钾症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维持剂量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AOP效果最佳,能够减少AOP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减少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发生率,缩短氧疗时间、住院时间,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2020(8).
摘要:目的探究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近年巩义市人民医院实施PCI的AMI患者1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实施单纯PCI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缺血后适应干预,对比两组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心脏超声、心肌酶谱、心肌肌钙蛋白I (cTnI)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靶血管术后即刻TIMI血流分级及各心血管不良事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均高于术后24 h (P<0.05);观察组术后7 d的心脏彩超检查各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 h的血清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AMI患者实施PCI治疗后开展缺血后适应管理,不影响靶血管再通效果,并有助于进一步保护心肌,且不会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
2020(8).
摘要:目的探究高尿酸血症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性。方法 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安钢总医院收治的175例NAFLD患者作为观察组,另择同期健康体检的175例非NAFLD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高尿酸血症检出率、高尿酸血症不同水平与NAFLD的发病关系。结果观察组高尿酸血症检出率高于对照组(25.14%vs. 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观察组高尿酸血症不同尿酸水平分位,第一分位至第四分位的NAFLD发病率分别为4.55%、13.64%、29.55%及52.27%。影响NAFLD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高尿酸血症是NAFL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624 (95%CI:1.151~1.705), P=0.001]。结论高尿酸血症是NAFLD发生的危险因素,且随着尿酸水平增高,NAFLD发病率呈增高趋势。
2020(8).
摘要:目的分析玻璃纤维桩联合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上前牙牙体缺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在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医院就诊的68例上前牙牙体缺损患者,按照不同修复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使用金属桩联合金属烤瓷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玻璃纤维桩与二氧化锆全瓷冠联合修复治疗。比较两组修复成功率、修复前后牙周袋深度(PD)及龈沟液中碱性磷酸酶(ALP)水平,以及修复1年后牙体颜色匹配率、边缘适合率及修复体完整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修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94.12%vs. 76.47%)(P<0.05)。观察组修复后PD及AL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修复1年后牙体颜色匹配率、边缘合适率及修复体完整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前牙牙体缺损的患者接受玻璃纤维桩与二氧化锆全瓷冠联合修复治疗,能够有效减少因材质而导致的牙体脱落、松动现象,进一步提高修复成功率。使患者减轻牙龈出血、红肿等不良症状,进一步推动牙周组织的保护作用,且能够提高面部的美观性,满足患者要求。
2020(8).
摘要:目的探究阿司匹林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同时观察不同预防方案对疾病复发率的影响。方法以郑州颐和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20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用药方案将其分为50 mg组、150 mg组、300 mg组与对照组各50例。50 mg组口服阿司匹林50 mg/d,150 mg组口服阿司匹林150 mg/d,300 mg组口服阿司匹林300 mg/d,对照组给安慰剂。观察期12个月,对比各组的颈动脉狭窄程度,血小板凝集率、疾病复发率。结果对照组的重度狭窄率为28%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用药后,50 mg组、150 mg组与300 mg组的血小板凝聚率均明显低于用药前(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期内,50 mg组、150 mg组与300 mg组的复发率分别为8%、10%与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6%)(P<0.05)。结论阿司匹林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中的效果确切,能够控制有关疾病复发,无需通过加大用药剂量追求预防效果。
2020(8).
摘要: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在多发子宫肌瘤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2月就诊于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的90例多发子宫肌瘤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45例。试验组行HIFU消融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卵巢功能及治疗安全性。结果试验组住院时间为(2.26±0.15) d,短于对照组的(3.17±0.38) d (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LH、FSH、E2分别为(5.62±2.15) mIU/mL、(9.24±2.78) mIU/mL、(106.55±22.67) pg/mL,对照组分别为(9.97±2.56) mIU/mL、(16.22±3.45) m IU/mL、(58.75±20.14) pg/mL (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发子宫肌瘤患者行HIFU消融效果、安全性与子宫肌瘤剔除术相似,但前者住院时间短且对卵巢功能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
2020(8).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监测下丙泊酚复合纳布啡对肠镜检查患者膈肌运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在林州市肿瘤医院行肠镜检查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方案,观察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纳布啡方案。使用超声监测两组患者膈肌运动情况,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入检查室平稳呼吸时(T0)、药物使用后患者的镇静(Ramsay)评分为5分时(T1)、肠镜检查结束后患者的Ramsay评分为2分时(T2)时间段两组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膈肌运动情况;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超声监测显示,在T0、T1、T2时间段对照组与观察组MAP、HR、RR、SpO2、PETCO2的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在T1、T2时的DM明显长于对照组,DT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26%)与对照组(7.8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对肠镜检查患者采用丙泊酚复合纳布啡麻醉方案,能有效减轻肠镜检查对患者的膈肌抑制程度,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同时在超声监测下开展检查,能有效反映患者的右侧膈肌运动状态,对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0(8).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甲硫咪唑联合碘131对复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以下简称甲亢)患者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复发性甲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组50例。两组给予碘131200~300 MBq/g,若效果不明显,可间隔3个月再服用。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分别服用甲硫咪唑10 mg/次、30 mg/次,口服,1次/d,并逐渐减量至3~5 mg/d。观察两组副作用发生率,并停药1年随访复发率,评定其疗效。结果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治疗后好转率分别为82.00%、9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0%vs. 4.00%)(P<0.05)。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复发率分别为18.00%、12.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的甲硫咪唑联合碘131治疗复发性甲亢患者,其疗效、复发率与高剂量甲硫咪唑的使用无显著差异,但安全性显著高于甲硫咪唑,值得临床借鉴。
2020(8).
摘要:目的探讨口腔种植修复对牙列缺失患者固位功能、咀嚼功能及美观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9年7月在南阳市口腔医院牙科就诊的77例牙列缺失患者临床资料,依据修复方式分为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修复;观察组实施口腔种植修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固位功能、咀嚼功能、美观舒适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固位功能、咀嚼功能、美观舒适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列缺失患者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可增强固位功能,改善咀嚼功能,提高美观舒适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0(8).
摘要:目的分析全腹腔镜根治术后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于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行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85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接受传统Roux-en-Y吻合术治疗的41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治疗的44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两组围术期指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消化道重建时间、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Roux-en-Y滞留综合征(RS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吻合口狭窄、吻合口出血、倾倒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患者接受全腹腔镜根治术后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治疗有助于缩短消化道重建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RSS发生率,利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2020(8).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脑垂体瘤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在洛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92例脑垂体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显微镜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鼻内镜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而脑垂体瘤全切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泌乳素(PRL)、生长激素(G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并发症发生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鼻腔鼻窦结局测试(SNOT-20)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镜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脑垂体瘤具有出血量少、疗效好的优点,其脑垂体瘤全切率较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改善患者泌乳素等激素水平;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促进康复。
2020(8).
摘要:目的提高患者就医体验,减少排队等候,节约医院成本,提升管理水平。方法通过对患者的就诊流程进行调查和分析,建设医院一体化预约平台。结果实现了集医技预约、号源管理、床位预约及手术预约等功能为一体的多项目、多渠道的一体化预约凭条建设,优化了患者就诊流程,提高了服务质量。结论医院一体化预约平台系统在提升门诊工作效率和优化就诊服务流程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加强了各科室的协同操作,促进了互联网+智慧医院的建设进程。
2020(8).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受手术的68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Duhamel根治术进行手术;观察组采用Ⅰ期肛门改良Soave术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鸣音出现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的差异;观察两组患儿术后7 d内并发症总发生率及术后第7天排便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鸣音出现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7 d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第7天排便情况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Ⅰ期肛门改良Soave术总体疗效优于Duhamel根治术,患儿术后各项功能恢复快,安全性更好,且无需术后附加手术,有利于改善患儿预后。
2020(8).
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断层成像(TUI)技术在诊断宫角妊娠和间质部妊娠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在佛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影像学检查的80例疑似宫角妊娠和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检查方式的不同,分为行二维超声检查诊断结果作为对照组和先行二维超声检查再行三维TUI技术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检查结束后进行病理检验确诊,将观察组与对照组诊断结果的阳性率和阴性率进行比较;观察三维TUI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对照组宫角妊娠阳性率低于观察组,而阴性率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输卵管间质部妊娠阳性率低于观察组,而阴性率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三维TUI技术的准确性、特异性及敏感性均高于对照组二维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三维TUI技术应用于宫角妊娠和间质部妊娠,漏诊、误诊概率较小,检查的准确性较二维超声检查高。其成像清晰有助于观察判断,检查结果更为客观、可靠,对临床治疗指导价值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2020(8).
摘要: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在休克类型的早期识别中的应用和可行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15日至2017年4月23日在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和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00例休克患者。其中150例由超声科医生实行床旁超声探查作为超声组,150例由急诊科医生和重症医学科医师按六步法休克评估流程实行床旁超声探查作为急诊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诊断时间,计算急诊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总准确率等指标。结果急诊组诊断时间较超声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组患者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总准确率较高。结论应用床旁超声按照六步法休克评估流程对休克患者进行检查,有助于快速评估和明确休克类型,且诊断效率及准确性高,提倡推广应用。
2020(8).
摘要:目的探究富马酸比索洛尔辅助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F)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冠心病CHF患者为受试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富马酸比索洛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心力衰竭危险程度[B型钠尿肽(BNP)、抗利尿激素(ADH)]、生活质量[中文版明尼苏达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量表(MLHFQ)]水平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LVEDV、BNP、ADH水平、MLHFQ得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而LVEF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富马酸比索洛尔辅助治疗冠心病CHF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患者心力衰竭危险程度,提升其生活质量。
2020(8).
摘要: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肾衰宁治疗糖尿病肾病(DN)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在巩义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50例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缬沙坦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肾衰宁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24 h尿蛋白、血清肌酐、尿素氮、尿蛋白排泄率、C反应蛋白(CRP)、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疗效高于对照组(90.7%vs. 65.3%)(P<0.05)。联合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及24 h尿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尿蛋白排泄率、CRP、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肾衰宁治疗T2DM合并高血压可较好地控制血压、保护肾功能,并能改善脂代谢,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借鉴。
2020(8).
摘要:目的探讨腹水双重超滤浓缩回输术在治疗原发性腹膜炎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将南昌市第九医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00例肝硬化并原发性腹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和抗感染治疗方式,观察组给予腹水双重超滤浓缩回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腹围、24 h尿量及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腹围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 h尿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尿素氮、血肌酐值、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水双重超滤回缩术治疗原发性腹膜炎有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2020(8).
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危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长沙市第三医院收治的72例危重症VAP患者,根据患者的预后分为死亡组25例和存活组47例。分别于确诊当天和确诊第4、8天测定患者的血清PCT、CRP水平。比较两组检验结果,分析上述指标对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两组确诊当天的CRP、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确诊第4、8天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确诊第4、8天PCT水平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PCT评估VAP患者死亡的结果如下:确诊当天95%CI:0.481~0.826,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6.00%、51.06%和59.72%;确诊第4天95%CI:0.693~0.984,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4.00%、89.36%和87.50%;确诊第8天95%CI:0.663~0.972,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0.00%、76.60%和77.78%。结论 PCT是危重症患者VAP的重要预测标志物,确诊第4天PCT水平对医师评估VAP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
2020(8).
摘要:目的分析认知干预对糖尿病伴发突发性耳聋高龄患者血糖水平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5例糖尿病伴突发性耳聋高龄患者,根据采取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7例和认知组5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措施;认知组实施认知行为干预措施。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听阈疗效、血糖及负性情绪指标的改善状况。结果认知组干预后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认知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值和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干预对糖尿病伴发突发性耳聋效果确切,可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减轻负性情绪。
2020(8).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5月安阳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肝脏囊性占位性病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MRI、螺旋CT诊断,以术后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对比MRI、螺旋CT诊断检出率,分析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危险因素。结果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在MRI、螺旋CT检查中均有特异性表现,炎症性囊性病变CT值10~20 HU,MRI示长T1、长T2信号,囊性肿瘤示"快进快出"征,MRI示T1低信号、T2稍高信号,发育性囊性病变CT值0~10 HU,MRI示多发或单发水样信号;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长T1、长T2信号、CT值为鉴别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独立预测指标;MRI检查炎症性囊性病变检出率100.00%(29/29)较螺旋CT检查72.41%(21/29)高(P<0.05);结论 MRI在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诊断中具有较高检出率,能弥补螺旋CT诊断不足,可根据T1、T2信号异常情况鉴别病变类型,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
2020(8).
摘要:目的分析三间隙引流术对肛周脓肿患者疼痛、肛门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三门峡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切开挂线术,观察组行三间隙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肛门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术后首次排便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前Wexn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时VAS评分、术后3 d时Wexne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肛周脓肿患者实施三间隙引流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症状,促进肛门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020(8).
摘要:目的探讨对学龄前言语发育迟缓患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任务导向性游戏的早期干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漯河市第六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言语发育迟缓患儿5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分别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任务导向性游戏干预和常规的语言训练干预。1年后,比较两组患儿的干预效果,并对干预前后患儿的发育情况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干预总有效率为89.6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52%(P<0.05);两组患儿经干预后,在适应能力、大运动行为、精细动作行为、语言能力和个人-社交行为方面的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任务导向性游戏的方法对学龄前言语发育迟缓患儿进行早期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言语功能,促进小儿生长发育。
2020(8).
摘要:目的分析超声检测脐动脉和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数对胎儿窘迫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胎儿窘迫孕妇作为窘迫组,择取该院同期接受产前检查的8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通过超声检查对研究对象的脐动脉阻力指数、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数进行检测,并对其比值进行计算,观察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窘迫组脐动脉阻力指数、阻力指数比值明显增高,而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数则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超声检测脐动脉和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数,能够准确预测胎儿窘迫,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2020(8).
摘要:目的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合并高血糖患者应用胰岛素强化干预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至2018年12月开封市中医院收治的85例VAP合并高血糖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胰岛素常规干预;观察组应用胰岛素强化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体温、呼吸机使用时间、血清淀粉样蛋白A (SAA)、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低血糖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体温、WBC、PCT、SAA、呼吸机使用时间、死亡率及MOD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干预能够有效降低VAP合并高血糖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MODS发生率及死亡率。其机制与纠正糖代谢紊乱,改善能量代谢,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2020(8).
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尿激酶原冠脉内选择性给予联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收治的90例STEMI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急诊PCI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冠状动脉内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TIMI 2~3级占有率低于对照组,且校正TIMI帧数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T段压>70%者数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PCI是一种治疗STEMI的重要方法,但其中部分患者会存在无复流情况;而经PCI术前冠状动脉内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效果卓越,可有效减轻患者血栓负荷,从而防止无复流情况发生。
2020(8).
摘要:目的观察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对成人C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许昌医院成人C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72例,依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6例。两组均行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术,但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常规组经肱三头肌舌状瓣入路,研究组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统计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引流量。结果研究组研究组治疗优良率为86.11%,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C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恢复肘关节功能。
2020(8).
摘要:目的研究IL-17、IL-6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河南宏力医院收治的88例AA患者作为AA组,根据AA病情急慢性程度分为急性AA患者21例(急性AA组)和慢性AA患者67例(慢性AA组)。另取同期体检健康者88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检者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比较观察各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 (IL-17)、白细胞介素-6 (IL-6)的表达水平,且分析AA患者IL-17、IL-6水平与AA障碍的相关性。结果 AA组血清IL-17、IL-6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AA组血清IL-17水平高于慢性A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血清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AA患者血清L-17、IL-6水平与AA障碍呈正相关(r=0.862和0.634, P<0.05)。结论 IL-17、IL-6水平与AA密切相关,两者在AA的发病机制和疾病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可指导临床合理诊治。
2020(8).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患者临床应用加速康复外科联合免疫微生态肠内营养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至2019年1月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68例老年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患者,采用奇偶数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4例。对照组患者行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行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法联合免疫微生态肠内营养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较对照组高(P<0.05),而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且手术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老年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疾病治疗中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法联合免疫微生态肠内营养治疗方法,患者对疾病的治疗满意度较高,住院时间缩短,且患者掌握了较多的手术知识,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2020(8).
摘要: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对老年晚期重症癌痛患者镇痛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86例老年晚期合并重症癌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化疗方案对症治疗,对照组予以硫酸吗啡缓释片口服治疗,观察组予以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口服治疗,比较两组镇痛效果、生活质量、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4 d后肿瘤病人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4 d后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略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晚期重症癌痛患者采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可有效镇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高,副作用少。
2020(8).
摘要:目的于鼻咽癌放射治疗大体肿瘤靶区中应用CT与MR图像融合,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 2018年01月至2019年11月,选择30例于梅州市人民医院实施治疗的鼻咽癌患者依据检查方法存在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的检查方法为CT扫描技术,观察组采用的检查方法为CT与MR图像融合技术,比较两组靶区平均体积和各分期鼻咽癌肿瘤靶区体积差异。结果观察组的靶区平均体积为(45.58±20.64) cm3,大于对照组的靶区平均体积(29.19±19.13) cm3(P<0.05);观察组在T1、T2、T3期中的鼻咽癌肿瘤靶区体积均大于对照组(P<0.05);T4时期两组鼻咽癌肿瘤靶区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鼻咽癌放射治疗大体肿瘤靶区中应用CT与MR图像融合具有显著效果,兼具了CT与MR两种技术的优点,能够显示的靶区平均体积更大,在T1、T2、T3期可观察的鼻咽癌肿瘤靶区体积均大于单独使用CT扫描技术,值得推广应用。
2020(8).
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8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评分(SLEDAI)将其分为高度活动组(20例)、低度活动组(32例)与稳定组(28例),选取同期20例在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进行检查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比较四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高度活动组CD3+CD4+低于低度活动组、稳定组、对照组,CD3+CD8+高于低度活动组、稳定组、对照组(P<0.05);经Spearman分析发现,CD3+CD4+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活动度呈负相关,CD3+CD8+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r=-0.914、0.752, P均=0.000)。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活动度具有相关性,T细胞亚群检测可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活动的参考指标。
2020(8).
摘要:目的探讨地佐辛和右美托咪定联合应用于小儿腹腔镜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阳春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80例行腹腔镜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与C组各60例,A组使用地佐辛,B组使用地佐辛联合右美托咪定,C组使用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对患儿术后3 h (T1)、6 h(T2)、9 h (T3)、12 h (T4)、24 h (T5)和48 h (T6)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在各个时刻,B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与C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A组与C组,并且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与C组(P<0.05)。结论地佐辛和右美托咪定联合应用于小儿腹腔镜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具有良好的效果。
2020(8).
摘要:<正>乙基丙二酸脑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代谢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于1991年BURLINA等[1]首次对其进行了描述,直到2004年TIRANTI等[2]确定了相关基因ETHE1。我国则于2008年首次报道1例伴有听神经损害的儿童乙基丙二酸尿症[3],于2009年该基因功能得以验证,该病除少数例外,多发生在地中海或阿拉伯地区[4],截至目前为止仅100余例报道[5]。乙基丙二酸脑病临床表现较相似,典型临床
2020(8).
摘要:<正>《中国医学工程》杂志(期刊号: ISSN1672- 2019/CN11-4983/R),月刊,公开发行,被中国知网、超星"域出版"、《国家科技学术期刊开放平台》等全文收录。本刊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和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