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第0卷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制备方法的探索性研究

      2020(5).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制备方法的探索性研究,为正式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开展山楂茶降脂效果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选取SD雌性大鼠8只,平均体重(200±20) g,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只。实验组:自制50.7%高脂乳剂1.3 mL/(100 g·d),连续灌喂35 d;对照组:0.9%氯化钠溶液1.3 mL/(100 g·d),连续灌喂35 d。观察指标为体重、进食量、死亡情况,处死后观察肝脏质地、颜色、重量,进行血液生化检测、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期间两组均无死亡;实验组与对照组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221, P=0.052);实验组进食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2.012, P<0.001);实验组与对照组肝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06, P=0.400);血液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的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清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TG的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检查:对照组肝细胞结构完整,大小均匀一致,细胞核形态规则、排列整齐,视野中无明显脂滴出现,而实验组35 d后肝细胞出现重度脂变,排列紊乱,形态大小各异,内充满大小不等的脂滴空泡,将细胞核挤向一侧,脂滴空泡主要集中于肝小叶周边部。结论本研究所采用方法能成功制备高脂血症大鼠模型。

    • 深度学习技术在重症监护室患者住院死亡风险预测中的应用

      2020(5).

      摘要 (2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运用深度学习方法构建ICU患者住院死亡风险智能化预测模型,并将该模型与ICU患者中普遍使用的简化急性生理评分(SAPS-II)进行预测性能比较。方法采用深度学习算法建立一种智能化的死亡风险预测模型,使用十二折交叉验证法对模型性能进行比较,选取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召回率等5种评价指标。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方法比SAPS-Ⅱ在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和召回率上分别提高1.77%、1.02%、0.49%、0.15%和1.10%。结论针对ICU患者住院死亡风险数据的非线性、复杂性和无规律性,深度学习模型比SAPS-Ⅱ表现出更好的泛化能力,具有更高的准确率,更适合对ICU患者住院死亡风险进行预测,可为医院的智能化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向。

    • 超敏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联合血清淀粉样蛋白A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0(5).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联合血清淀粉样蛋白A (SAA)检测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价值。方法以该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0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8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使用特种蛋白分析仪OTTMAN-1及配套试剂盒检测全血hs-CRP和SAA,使用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抗CCP抗体及RF,比较四项指标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的hs-CRP、RF、抗CCP抗体和SAA平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hs-CRP、RF、抗CCP抗体和SA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8.24%、91.18%、81.37%和91.18%,高于对照组的1.22%、0.00%、57.32%和0.00%(P<0.05);实验组患者hs-CRP、RF、抗CCP抗体联合SAA检测阳性检出率为98.04%,高于单一指标检出率(P<0.05)。结论 hs-CRP、RF、抗CCP抗体联合SAA检测有利于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准确性。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血症的临床研究

      2020(5).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用随机数字分表法将该院收治的80例重症脓毒血症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普通肝素(HP)联合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LMWHC)联合血液净化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血小板含量(PLT)]、血清炎症因子指标[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血浆降钙素原(PCT)、血栓前体蛋白(TpP)]、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滤器凝血、管路凝血)的结果变化。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PT、TT、APT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Fbg、PLT、IL-6、TNF-α、CRP、PCT、TpP、SCr、BUN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LMWHC联合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血症可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与炎症反应,促进器官功能恢复。

    • 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结合依泽替米贝术前口服对胆囊结石患者血清皮质醇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表达的影响

      2020(5).

      摘要 (2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保胆取石术联合术前口服依泽替米贝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以及对血清中皮质醇(Cor)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胆囊结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前口服依泽替米贝药物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胆囊结石个数、直径和治疗疗效,并检测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通过手术前后Cor和ACTH水平的变化比较两组术后应激反应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结石直径和个数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结石数量和直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or、ACT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or、ACTH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Cor、ACT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证明机体术后应激反应得到缓解;两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保胆取石术前口服依泽替米贝治疗胆囊结石可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术后血清Cor和ACTH水平,减少机体应激反应,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的可能性,存在进一步探究的价值。

    • 探究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微生物分布及其耐药性

      2020(5).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微生物分布及其耐药性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并且在分离病原菌后进行药敏学鉴定,分析各类病原菌的耐药性。结果 100例痰样本中共分离出158株病原体,其中革兰阴性菌115株,革兰阳性菌26株,真菌17株。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29株(25.22%),大肠埃希菌22株(19.13%),克雷伯菌22株(19.13%),鲍氏不动杆菌27株(23.48%),其他15株(13.04%);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1株(42.31%),肺炎链球菌15株(57.69%);真菌中白色假丝酵母菌11株(64.71%),光滑假丝酵母菌5株(29.41%),克柔假丝酵母菌1株(5.88%);革兰阴性菌的总占比为72.78%,比革兰阳性菌的16.46%和真菌的10.76%高(P<0.05);革兰阴性菌对各种抗生素均具有较好的耐药性;革兰阳性菌除了对万古霉素不耐药外,对其他抗生素也具有一定的耐药性。结论进行下呼吸道细菌培养后发现革兰阴性菌的比例相对较高,通过药敏实验可以针对不同细菌耐药性的特性来选择相应的抗生素。

    • 改良俯卧位对俯卧位通气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

      2020(5).

      摘要 (2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改良俯卧位对俯卧位通气(PPV)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该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行PPV的5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进行PPV,实验组采用改良俯卧位进行PPV。比较两组患者PPV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间俯卧位前和俯卧位后12 h的氧合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俯卧位后12 h的氧合指数均较各组俯卧位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气管插管脱出、血流动力学显著波动、误吸和面部水肿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皮肤压疮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俯卧位对PPV的临床疗效无显著影响,但可以降低皮肤压疮的发生率。

    • 修补时机对颅骨缺损手术患者脑积水影响的研究

      2020(5).

      摘要 (2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修补时机对颅骨缺损手术患者脑积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颅骨缺损术后伴随脑积水行颅骨修补术患者108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早期组和晚期组,每组54例。早期组患者在骨瓣减压术后的1~3个月行颅骨修补术,晚期组患者在骨瓣减压术后的3~6个月行颅骨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的体力状况,转归情况,脑积水改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预后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格拉斯哥转归量表(GOS)评分均提升(P<0.05);早期组患者KPS评分、GOS评分高于晚期组(P<0.05);早期组患者术后脑积水改善率高于晚期组(P<0.05);早期组患者预后良好比例及总有效率均高于晚期组(P<0.05);早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晚期组(P<0.05)。结论颅脑手术后早期行颅骨缺损修补术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分析

      2020(5).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该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病(AM)患者72例。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n=36)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观察组(n=36)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LNG-IU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痛经程度、子宫体积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6个月后痛经程度分别为(2.65±0.72)分、(2.14±0.5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34±0.81)分、(3.18±0.58)分,治疗3个月、6个月后子宫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获得理想效果,能缓解痛经症状,抑制子宫体积增大,具有一定推广意义。

    • 经颅磁刺激治疗联合心境稳定剂对双相障碍的疗效分析

      2020(5).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研讨经颅磁刺激治疗联合心境稳定剂治疗双相障碍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6年3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双相障碍患者60例,按治疗方式分对照组(30例接受心境稳定剂丙戊酸治疗)和研究组(30例接受心境稳定剂丙戊酸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组间狂躁量表(BRMS)评分、促甲状腺激素(TS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BRMS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TSH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双相障碍可将心境稳定剂丙戊酸与经颅磁刺激联合使用,可显著改善病症、神经内分泌指标。

    • 利巴韦林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及对血清免疫球蛋白、症状缓解时间的影响

      2020(5).

      摘要 (2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采用利巴韦林雾化吸入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症状缓解时间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该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小儿疱疹性咽峡炎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连续治疗1周,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及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76.19%(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免疫球蛋白包括IgG、IgA及IgM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儿上述指标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采用利巴韦林雾化吸入辅助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缩短症状缓解时间。

    •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老年患者病情及近期预后与心电图变化关系

      2020(5).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CIS)老年患者病情及近期预后与心电图变化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该院收治的120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其入院时(48 h内)、发病第7天实行12导联心电图进行监测,研究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及梗死分型与心电图变化的关系。结果 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有80例(66.67%)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主要表现异常的类型为S-T段及心律失常;检测出心电图异常患者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明显高于未检出心电图异常者(P<0.05);检出者心电图异常情况≥2次的其病情严重程度显著高于48 h内检出心电图异常者及发病第7天检出异常者(P<0.05)。结论老年急性CIS患者大多存在心电图异常情况,加大对心电图变化观察对CIS评估及近期预后具有一定价值参考。

    • 阵发性房颤患者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因素分析

      2020(5).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阵发性房颤患者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在该院接受治疗的9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是否发生脑卒中为标准分为两组,每组47例患者,所有患者的入院时间是2017年9月至2019年4月,对照组患者未发生脑卒中,观察组患者发生脑卒中症状;比较两组患者房颤合并脑卒中与心脏指标的关系;比较两组患者房颤合并脑卒中与心脏功能、肝功能的关系。结果 f波振幅<1 mm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脑卒中;在心室率的比较中两组患者的指标人数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左房内径比较中,内径越大发生脑卒中的风险越高;两组患者房颤合并脑卒中与心脏功能、肝功能的关系比较中,心力衰竭与发生脑卒中之间具有密切联系,但是患者的肝功能与脑卒中状况没有明显关系。结论阵发性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中,左心房内径与脑卒中的发病具有联系,f波振幅较小患者更容易发生脑卒中,而心室率对是否发生脑卒中无影响;肝功能与卒中的发生没有必然联系,但心力衰竭患者更容易发生脑卒中。

    • 钼靶微钙化阴性乳腺单纯性导管内癌的超声表现及病理特征分析

      2020(5).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钼靶微钙化阴性乳腺单纯性导管内癌的超声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8年1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80例钼靶微钙化阴性乳腺导管内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超声表现分为肿块型、非肿块型,并分析其与病理学亚型及核级间的关系。结果钼靶微钙化阴性乳腺病灶80例中,43例(53.8%)呈肿块影,1例(1.2%)呈不对称性致密,36例(45.0%)无异常;超声62例(77.5%)显示肿块型,16例(20.0%)显示非肿块型,2例(2.5%)未见异常;80例患者中超声诊断准确50例,准确率为62.5%,其中肿块型诊断准确46例,诊断率为74.2%,非肿块型诊断准确4例,准确率为25.0%。超声诊断肿块型乳腺癌的准确率为74.2%,高于非肿块型25.0%(P<0.05)。11例(13.8%)超声探及微钙化,其中8例(12.9%)为肿块型,3例(18.8%)为非肿块型,超声显示微钙化在肿块型、非肿块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亚型、核分级在肿块型、非肿块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钼靶微钙化阴性乳腺导管内癌超声多表现为肿块型,以非粉刺型、中低核级为病理表现,超声可作为乳腺钼靶阴性的有效辅助,进而减少或避免漏诊,值得临床选择。

    • 他汀类药物联合盐酸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2020(5).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他汀类药物联合盐酸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该院在2017年3月至2019年7月就诊的88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甲组和乙组,每组44例,甲组采用他汀类药物联合盐酸曲美他嗪治疗,乙组采用盐酸曲美他嗪,观察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情况。结果两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均有所下降,且甲组较乙组低,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均有所上升,且甲组LVEF水平较乙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积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有所下降,且甲组较乙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联合盐酸曲美他嗪有效改善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促进病情康复。

    • 妇科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麻醉维持方案的设计及麻醉效果、认知功能水平分析

      2020(5).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妇科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麻醉维持方案的设计及麻醉效果、认知功能水平。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该院收治的8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给予单纯静脉麻醉维持方案、静脉和吸入(静吸)复合麻醉维持方案,对比两组麻醉效果、认知功能水平。结果①麻醉前后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两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话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后拔管6 h观察组认知功能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静脉麻醉维持方案应用于妇科腹腔镜老年患者手术麻醉维持,其麻醉效果好、认知功能影响小,值得推广应用。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Hcy水平与24 h动态血压变异性相关性研究

      2020(5).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24 h动态血压变异性(BPV)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就诊于该院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组,10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测定两组Hcy、BPV水平,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浆Hcy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4 h舒张压标准差(24hDSD)、24 h收缩压标准差(24hSSD)、24 h平均舒张压(24hDBP)、24 h平均收缩压(24hSBP)、日间舒张压标准差(dDSD)、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DSD)、日间收缩压标准差(dS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Hcy组dDBP、dSBP、nDBP、nSBP、24hDSD、24hSSD、24hDBP、24hSBP、dDSD、dSSD、nDSD、nSSD均高于低Hc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cy水平与4hDSD、24hSSD、24hDBP、24hSBP、dDSD、dSSD、nDSD、nSSD呈正相关(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Hcy水平存在明显升高,其水平升高与24h动态BPV增高呈正相关性。

    • 不同介入栓塞方法治疗咯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2020(5).

      摘要 (2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不同介入栓塞方法治疗咯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80例咯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均接受介入栓塞治疗,对照组采用颗粒性栓塞剂(PVA)+明胶海绵条+金属弹簧圈方式栓塞,观察组采用PVA+Glubran-2胶方式栓塞。两组患者均给予为期12个月的随访,评估两组栓塞后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于治疗后1个月、3个月、12个月统计复发咳血患者占比。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1个月内咳血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随访3个月、12个月内咳血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咳血患者均为少量咳血,经内科干预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对照组有1例患者为大咯血,行栓塞治疗后好转,其余均经内科干预治疗后症状明好转。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0%和7.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A+Glubran-2胶方式栓塞治疗咯血安全有效,且相对PVA+明胶海绵条+金属弹簧圈方式栓塞患者近期复发率更低。

    • 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全切除淋巴结清扫的效果评价

      2020(5).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全切除淋巴结清扫的效果,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选自该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68例膀胱癌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n=34)和研究组(n=34),对照组患者行开放手术切除治疗,研究组进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指征、术后膀胱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膀胱容量及最大尿流量略高于对照组,膀胱内压略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全切除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效果更佳,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妊娠早期胎儿结构异常超声筛查价值探讨

      2020(5).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早期胎儿结构异常超声筛查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1 060例孕周11~13+6周胎儿超声筛查资料,同时根据中晚孕超声检查、染色体检查及最终妊娠结局分析超声筛查胎儿结构异常价值。结果 1 060例胎儿行孕11~13+6周超声筛查提示胎儿异常23例,包括:①染色体软指标异常14例;②结构异常9例,其中无脑儿1例、颅骨缺失1例、脊柱裂1例、巨膀胱2例、腹裂伴内脏外翻2例、双胎输血综合征1例、脐膨出1例;以上病例中除脐膨出外均被随访证实,诊断阳性率为88.89%(8/9);同时4例合并染色体软指标异常且均被随访证实,诊断阳性率为100.00%(4/4)。1 060例胎儿行孕11~13+6周超声筛查未见但远期证实结构异常16例,占比1.51%;其中唇腭裂2例、鼻骨发育异常1例、胸腔积水1例、肺囊腺瘤1例、隔离肺1例、右位主动脉弓1例、永存左上腔静脉2例、室间隔缺损4例、蛛网膜囊肿1例、腹腔囊肿1例、肾积水伴输尿管畸形1例。孕11~13+6周超声筛查胎儿结构异常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约登指数分别为35.29%,99.95%,0.73,0.65,35.24%。结论妊娠11~13+6周行超声筛查对于早期发现胎儿结构异常具有重要意义,而与染色体异常指标联合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但需注意仍有部分异常病例应依靠中晚孕超声检查加以诊断。

    • 过敏性紫癜患儿应用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法对其预后的影响观察

      2020(5).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过敏性紫癜患儿应用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法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6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并记录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的血清免疫学指标变化及随访6个月与1年的复发率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皮疹、腹痛、血便、关节肿痛等症状均得到有效改善,且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儿IL-6、IL-10、IgA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后,两组患儿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随访1年后观察组患儿复发率为3.3%高于对照组的26.7%(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法可改善患儿过敏性紫癜症状,临床疗效好复发率低,且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 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对患者血脂控制的效果

      2020(5).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对于血脂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该院收治的200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小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血脂水平、颈动脉状况、心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甘油三酰(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分别为(1.16±0.13)mmol/L、(2.08±1.06)mmol/L、(4.02±0.08) mmol/L,低于对照组的(1.39±0.18) mmol/L、(3.11±1.01) mmol/L、(4.18±0.07)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1.02±0.10) mmol/L,高于对照组的(0.91±0.03)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及斑块面积分别为(1.18±0.32) mm、(0.048±0.015) cm2,均低于对照组的(1.45±0.33) mm、(0.068±0.021) 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为(3.95±0.61) cm,低于对照组的(4.86±0.63) cm,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分别为(87.25±3.37)%、(5.14±0.85) L/min,高于对照组的(82.35±3.34)%、(4.12±0.64) 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可有效增强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心功能,降低血脂水平,减少动脉斑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观察不同温度下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在急性I期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效果

      2020(5).

      摘要 (2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温度下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在急性I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0年10月至2019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51例进行急性I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温度差异将患者分为A组(18~22℃,20例)和B组(23~28℃,31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和术后情况。结果 B组患者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深低温停循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总住院时间均比A组降低(P<0.05),术后永久性神经损伤的发生情况减少(P<0.05)。结论急性I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中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时的不同温度,中低温(23~28℃)显示出更少体外循环机工作时间和术后永久性神经损伤的发生情况,提高手术安全性。

    •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树脂粘接义齿对前牙缺失患者咀嚼效能及牙齿美观感觉体验的影响

      2020(5).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树脂粘接义齿对前牙缺失患者咀嚼效能及牙齿美观感觉体验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月该院前牙缺失患者62例(92颗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31例(46颗牙)。对照组给予传统金属粘接义齿,实验组给予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树脂粘接义齿。统计两组治疗后3个月牙齿美观感觉体验、修复效果;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咀嚼效能(咀嚼值、吸光度)、老年口腔健康生活质量评价指数(GOHAI)。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3个月实验组咀嚼值、吸光度较大(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3个月实验组对颜色匹配、边缘密合、修复体完整满意度较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3个月实验组修复总有效率较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3个月实验组GOHAI评分较低(P<0.05)。结论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树脂粘接义齿可增强前牙缺失患者咀嚼效能,提高牙齿美观感觉体验及修复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固定联合消活外敷散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研究

      2020(5).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固定联合消活外敷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接收的86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实验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固定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消活外敷散治疗,对比两组治疗优良率、疼痛程度以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实验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消肿、疼痛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固定联合消活外敷散,能提高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疼痛感,有效缩短愈合时间、消肿时间、疼痛缓解时间。

    • 超声刀辅助下扁桃体切除术对扁桃体炎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2020(5).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刀辅助下扁桃体切除术对扁桃体炎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扁桃体炎患者60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刀辅助下扁桃体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手术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饮食恢复、咽痛等时间相比对照组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观察组术后1 d、3 d、7 d的视觉模拟法(V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为6.67%,明显较对照组的26.67%低(P<0.05)。结论超声刀辅助下扁桃体切除术可促进扁桃体炎患者术后康复,也能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值得推广。

    • 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成人复发性微小病变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研究

      2020(5).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醋酸泼尼松片治疗成人复发性微小病变性肾病(MCD)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成人复发性MCD综合征患者78例(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简单随机化分组。激素组(39例)实施醋酸泼尼松片治疗,联合组(39例)实施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醋酸泼尼松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及治疗前后肾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24hUP)、血清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4.87%,较激素组的79.49%高(P<0.05);联合组治疗6个月后24hUP、血清BUN、Scr水平较激素组低,血清ALB水平较激素组高(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2%,较激素组的33.33%低(P<0.05);随访6个月,联合组复发率为2.56%,与激素组的12.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醋酸泼尼松片治疗成人复发性MCD综合征,能明显增强治疗效果,改善肾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复发率低,安全性高。

    • 多层螺旋CT在周围型小肺癌术前诊断、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2020(5).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周围型小肺癌采用多层螺旋CT在术前诊断及肺炎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48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所有患者术前经多层螺旋CT检查,将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和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其在术前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利用7 mm层厚和1 mm高分辨率CT (HRCT)重建对比周围型小肺癌组和肺炎性结节组征象情况。结果病理检查结果32例为周围型小肺癌患者,16例患者为肺炎性结节患者;T1期11例,T2期8例,T3期9例,T4期4例。其中经多层螺旋CT确诊的周围型小肺癌患者30例,肺炎性结节患者14例;T1期11例,T2期7例,T3期7例,T4期4例。7 mm和1 mm HRCT重建征象密度均匀、小泡征、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支气管充气征、血管集束征、小棘突征、边缘清楚、病灶周围模糊影比较差异有统计血意义(P<0.05)。结论对周围型小肺癌患者术前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可对疾病初步判定,临床辅助诊断价值高,同时可对肺炎性结节进行鉴别诊断,有助于临床诊治。

    •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联合胎心无负荷试验在孕37~42周高危孕妇产前胎儿宫内窘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0(5).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联合胎心无负荷试验(NST)在孕37~42周高危孕妇产前胎儿宫内窘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疑似产前胎儿宫内窘迫孕37~42周高危孕妇69例(2017年8月至2019年5月),经临床证实孕37~42周高危孕妇产前胎儿宫内窘迫真阳性32例。均实施CDFI、NST检测,统计CDFI、NST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孕37~42周高危孕妇产前胎儿宫内窘迫结果,比较CDFI、NST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孕37~42周高危孕妇产前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价值。结果经NST检测孕37~42周高危孕妇产前胎儿宫内窘迫真阳性21例,经CDFI检测孕37~42周高危孕妇产前胎儿宫内窘迫真阳性23例,经联合检测孕37~42周高危孕妇产前胎儿宫内窘迫真阳性31例;CDFI、NST联合检测孕37~42周高危孕妇产前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准确性97.10%、诊断灵敏性96.88%、诊断特异性97.30%均高于较单一检测(P<0.05);联合检测漏诊率3.12%、误诊率2.70%均低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 CDFI、NST联合检测孕37~42周高危孕妇产前胎儿宫内窘迫可显著提升诊断准确性、特异性、灵敏性,减少误诊及漏诊率,利于疾病早期诊疗及临床控制。

    • 整形保乳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2020(5).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整形保乳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150例,采用双盲法分为A组和B组,各75例。A组采用整形保乳术治疗,B组采用传统保乳术治疗。术后3个月开展随访,观察乳房美容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精神健康评分、睡眠质量评分、舒适感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A组乳房美容优良率98.67%,高于B组的85.33%,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67%,低于B组的16.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A组精神健康评分低于B组,睡眠质量评分、舒适感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形保乳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及手术操作对机体造成的损伤,改善患者身心状态及生活自然力,值得临床推广。

    • 术前维生素D水平检测对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

      2020(5).

      摘要 (2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术前维生素D水平检测对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方法对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于该院行腹部手术的308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术后30 d内是否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对可能影响术后手术感染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部位感染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在体重指数(BMI)、恶性肿瘤病史、术前皮质类固醇药物治疗史、术前白蛋白水平、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术前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手术方式、术中失血量、术中输血以及ASA分级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下降、有近期感染以及有术中输血是影响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以术后手术部位感染为金标准,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为预测因子,当术前25-羟基维生素D水平<20 ng/mL时其预测手术部位感染的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较高。结论术前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下降、有近期感染以及有术中输血是影响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当术前25-羟基维生素D水平<20 ng/mL时其对预测手术部位感染有一定的价值。

    • 不同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松果体区肿瘤临床分析

      2020(5).

      摘要 (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松果体区肿瘤的手术入路及手术技巧。方法收集该院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显微手术治疗的42例松果体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松果体区肿瘤患者全切除33例,次全切6例,部分切除3例。术后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38例,病情加重2例,脑积水加重2例,无视野缺损、硬膜外血肿及死亡病例,以上4例患者经过保守治疗,临床症状均缓解出院。结论根据松果体区肿瘤的大小、部位以及手术者手术习惯合理选择手术入路,是完全切除松果体区肿瘤的关键;同时重视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 甲巯咪唑片(赛治)引起粒细胞缺乏导致死亡1例

      2020(5).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甲状腺机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进入血液后作用于全身组织和器官,表现出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的一组疾病的总称[1]。目前治疗甲亢首选抗甲状腺药物,而甲巯咪唑(methimazole)由于其半衰期长、肝损害发生率相对较低,适用范围广、服用方便且价格便宜等优势在临床上作为治疗甲亢的一线用药使用甚为广泛[2]。粒细胞缺乏是该药使用过程中不常见但严重的不良反应,由于国

    • 向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同志致敬——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防治新型冠状肺炎工作纪实

      2020(5).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

    • 《中国医学工程》投稿须知

      2020(5).

      摘要 (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中国医学工程》杂志(期刊号:ISSN1672-2019/CN11-4983/R),月刊,公开发行,被中国知网、超星"域出版"、《国家科技学术期刊开放平台》等全文收录。本刊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和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主办。本刊读者对象为临床医务工作者、临床工程技术人员、医学工程科研工作者等,报道医疗领域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帮助广大临床医师及工程人员提高学术水平,解决在临床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