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第0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miR-122-5p通过ADAM10基因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的研究

      2020(4).

      摘要 (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微小核糖核酸122-5p (miR-122-5p)对卵巢癌细胞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miR-122-5p转染卵巢癌细胞系A2780和SKOV3,测定转染后细胞活性、集落形成和凋亡情况,以及侵袭迁移能力的变化。应用TargetScan工具预测miR-122-5p的可能靶基因,并应用荧光素酶检测方法判定miR-122-5p对其靶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应用miR-122-5p转染卵巢癌顺铂耐药株A2780/DDP检测转染后顺铂的半数抑制量(IC50)的变化。结果 miR-122-5p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诱导癌细胞的凋亡。这种作用在引入ADAM10基因后得以逆转,证明ADAM10是miR-122-5p的一个重要靶基因。miR-122-5p在人类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株A2780/DDP中表达下调,过表达miR-122-5p能明显降低该细胞株的IC50。结论 miR-122-5p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和迁移,并能逆转癌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

    • Zimmer单颗种植体微创种植即刻负荷技术在牙齿修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0(4).

      摘要 (2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将Zimmer单颗种植体微创种植即刻负荷技术用于牙齿修复中,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使用Zimmer种植体,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200例(200颗)牙齿修复患者分组研究,以数字随机表法分成观察组(n=100)与对照组(n=100),对照组于拔牙后3个月行单颗牙切开翻瓣种植术,观察组于拔牙后即刻行单颗牙微创种植即刻负荷技术,对两组修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牙槽嵴骨吸收量、牙周袋深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种植成功率为98.00%,与对照组89.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Zimmer单颗种植体微创种植即刻负荷技术在牙齿修复中效果理想,且手术时间较短,可减少牙槽骨吸收,提升种植修复成功率,值得应用。

    • 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

      2020(4).

      摘要 (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06例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计算其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MST)。采用Logrank检验及Cox比例风险模型对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 106例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患者1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63.3%、41.4%,MST为20.6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化疗、介入治疗、癌胚抗原(CEA)与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患者的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0.57,95%CI:0.338~0.915, P=0.018)、肝转移灶数目(■=0.387, 95%CI:0.254~0.862, P=0.005)是影响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化疗(■=2.216, 95%CI:1.427~3.638, P=0.001)是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患者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患者预后较差,化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14岁以下儿童α-地中海贫血基因类型与红细胞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2020(4).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14岁以下儿童α-地中海贫血基因类型与红细胞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对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来该院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并已确诊为α-地中海贫血的住院和门诊114例患儿的血常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不同基因类型分为α-地中海贫血HbH型组(n=33)、α-地中海贫血标准型组(n=39)及α-地中海贫血静止型组(n=42),同时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1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各组患者红细胞参数指标情况。结果经检测,α-地中海贫血HbH型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显著高于α-地中海贫血标准型、α-地中海贫血静止型患者及对照组,且血红蛋白(HG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及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均明显低于α-地中海贫血标准型、α-地中海贫血静止型患者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α-地中海贫血基因类型的由静止型向HbH型的转变,患者的红细胞计数(RBC)参数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BC参数升高是14岁以下儿童发生α-地中海贫血的影响因素(■>1, P<0.05)。结论儿童α-地中海贫血基因类型与红细胞参数存在一定关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应用德尔菲法构建药物性肝损伤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2020(4).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旨在构建药物性肝损伤(DILI)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以降低DILI的发生率。方法通过文献查阅,确定风险指标条目池,采用德尔菲法最终确定DILI风险指标评估体系。结果两轮问卷的回收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2,两轮协调系数分别为0.40和0.63;形成了包括药物因素、宿主因素、行为因素、环境因素和认知因素五个方面,共23个条目的DILI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结论应用德尔菲法初步构建的DILI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实用性,但仍需进一步验证。

    • 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配合治疗对急性心梗后早期心绞痛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影响研究

      2020(4).

      摘要 (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梗)后早期心绞痛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急性心梗后早期心绞痛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服用曲美他嗪,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同时联用阿托伐他汀。观察并记录两组用药后的临床疗效,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统计对比两组心电图疗效,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达100%,而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曲美他嗪治疗其总有效率只有43.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前后的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和全血黏度上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血液流变学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5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梗后早期心绞痛临床效果满意,能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学变指标,并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某三甲综合医院不同岗位员工院内培训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2020(4).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某三甲综合医院不同岗位员工的院内培训需求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对该院各岗位员工开展关于培训需求的网络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岗位员工对能力提升需求存在差异(P<0.05);对现场理论授课-小班制、团队拓展、工作坊、线上学习、一对一辅导、经验交流分享、案例分析、病例讨论等培训形式的需求存在差异(P<0.05);而对现场理论授课-大班制及其他培训形式的需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26项培训课程需求存在差异(P<0.05);对培训师资需求存在差异(P<0.05);对除了周末白天和周末晚上这两个培训时间段的需求存在差异(P<0.05);对培训频率的需求也存在差异(P<0.05)。结论不同岗位的员工对院内培训各类需求有一定差异性,对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培训师资、培训时间都有各自不同的需求,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应以需求为导向,因岗位制宜地制定培训方案,以更好地实现培训目的。

    • 小儿颅骨缺损修补材料的研究进展

      2020(4).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减压性颅骨切除术后常规进行颅骨修补是神经外科的常见术式。目前在成人颅骨修补中,自体骨,异体骨,金属,丙烯酸树脂在内的几种材料已得到不同程度的成功应用,但是儿童头盖骨的生长伴随着骨轮廓的改变,限制了可用的材料范围,该文就小儿颅骨缺损修补的必要性以及目前常用材料进行综述。

    • 糖尿病肾病及其氧化应激相关物质研究进展

      2020(4).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其作为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但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既往研究证实DN的发病机制与氧化应激密切相关,氧化应激由高血糖的炎症反应引起。氧化应激的靶点包括蛋白质、脂质和核酸,它们改变了这些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近年来研究发现,在DN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许多物质可以通过影响氧化应激的各个环节来发挥抗氧化作用,最终为预防和减轻肾脏损害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就DN的发病机制,氧化应激在DN中的作用以及影响氧化应激的相关物质等进行综述。

    • 小剂量舒芬太尼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

      2020(4).

      摘要 (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小剂量舒芬太尼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选择近年在该院开展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于切皮后持续输注生理盐水,观察组于切皮后静脉输注0.2μg/(kg·h)舒芬太尼,观察对比两组术后痛觉过敏发生率、术后疼痛程度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过敏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38.33%(P<0.05)。观察组术后5 min、1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33%、6.67%(P>0.05)。结论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辅以小剂量舒芬太尼有助于降低术后疼痛过敏率,减轻术后早期疼痛程度,且用药安全可靠。

    • 经阴道二维联合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诊断效果

      2020(4).

      摘要 (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经阴道二维联合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诊断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和深圳市南山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可疑瘢痕子宫患者80例,依据诊断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经阴道二维联合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43例为研究组,经阴道二维超声组37例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诊断结果 (确诊率、疑诊率及漏诊率)、各类型确诊率(孕囊部分穿入型剖宫产瘢痕妊娠、孕囊完全穿入型剖宫产瘢痕妊娠及混合包块型剖宫产瘢痕妊娠)以及同时测量各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经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汇流信号的最大区域(Acon/cm2),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进行比较。结果在诊断结果方面,研究组确诊率为90.7%,漏诊率为4.7%,对照组确诊率为56.8%,漏诊率为32.4%,研究组确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漏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在各型剖宫产瘢痕妊娠诊断情况方面,研究组孕囊部分穿入型确诊率为95.0%,混合包块型确诊率为88.9%,对照组孕囊部分穿入型确诊率为68.4%,混合包块型确诊率为37.5%,在孕囊部分穿入型剖宫产瘢痕妊娠和混合包块型剖宫产瘢痕妊娠两种亚型诊断方面,研究组较对照组确诊率较高。通过Acon指数对比发现,经阴道二维超声联合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相比经阴道二维超声对孕囊异常位置有较好诊断效果。结论剖宫产瘢痕妊娠诊断方面,相比传统经阴道二维超声诊断方式,经阴道二维联合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率更高,尤其是针对孕囊部分穿入型剖宫产瘢痕妊娠及混合包块型剖宫产诊断更加准确,漏诊率较低,优势明显。

    • 喉罩全身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效果分析

      2020(4).

      摘要 (2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针对接受介入栓塞术治疗的老年脑动脉瘤患者麻醉方式的选择,研究应用喉罩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44例老年脑动脉瘤患者进行分析,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匀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全麻),研究组患者则接受喉罩全身麻醉,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心率指标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诱导前临床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他时间点心率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远少于对照组,相关数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脑动脉瘤患者的麻醉,让其接受喉罩全身麻醉的效果更好,该麻醉方式值得推广。

    • 系统超声检查在不同孕期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观察

      2020(4).

      摘要 (2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阐述系统超声检查用于诊断胎儿畸形的具体方法及效果,并分析孕期与胎儿畸形筛查准确性的关系。方法该次研究时间为期2年,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研究对象选择于该院接受产前胎儿畸形检查的孕妇200例,分别于孕早期、孕中期及孕晚期进行系统超声检查,以产后或尸检结果为标准计算系统超声检查的准确率,同时分析不同孕期检出胎儿畸形的概率。结果 200例孕妇经系统超声总计检出畸形胎儿47例,而产后或尸检共计畸形胎儿49例,漏诊2例,系统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5.92%,其中孕中期检出胎儿畸形概率明显高于孕早期、孕晚期检出率(P<0.05)。分析发现,孕早期检出胎儿畸形情况主要以胸腔壁畸形、中枢神经畸形为主,孕中期则以心血管、面部、颈部畸形为主,孕晚期以泌尿系统畸形、肿瘤等为主。结论利用系统超声技术筛查胎儿畸形准确性较高,孕中期胎儿畸形检出率最高,不同孕期筛查比较能够有效提高畸形检出率,提倡应用。

    • 亲水导丝辅助内镜逆行胆管插管的效果评价

      2020(4).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亲水导丝辅助内镜逆行胆道插管的疗效。方法将333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亲水导丝)和对照组(斑马导丝),比较两组插管次数、插管时间、5 min内插管成功率,以及术后胰腺炎(PEP)、高淀粉酶血症(HA)、迟发性出血(DH)发生率。结果观察组171例,对照组162例。观察组插管次数及插管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1=0.000、P2=0.000);观察组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观察组胰管造影率及胰管支架置入率低于对照组,而手术操作时间却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1=0.814、P2=0.562、P3=0.576);观察组术后PEP、HA及DH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1=0.332、P2=0.072、P3=0.155)。结论内镜逆行胆管插管术中使用亲水导丝可缩短插管时间,提高插管成功率,减少胰管造影及胰管支架置入率,但是并不会缩短手术操作时间或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单孔和两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0(4).

      摘要 (2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单孔和两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6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31例予以两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研究组31例予以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清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白细胞介素-1 (IL-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去甲肾上腺素(N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 d、3 d、7 d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NE、AngⅡ、Cor、IL-1、CRP、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NE、AngⅡ、Cor、IL-1、CRP、TNF-α水平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45%)与对照组(9.6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相较两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而言对患者损伤小,术后疼痛轻,炎症应激反应轻,术后恢复更快。

    • 双源CT低剂量扫描技术应用于肠系膜缺血性疾病诊断的效果分析

      2020(4).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双源CT (DSCT)低剂量扫描技术用于肠系膜缺血性疾病(MI)临床诊断中的效果,评估其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4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62例肠系膜缺血性疾病(MI)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31例予以常规腹部强化扫描检查(纳入甲组),另31例接受双源CT低剂量扫描检查(纳入乙组),比较两组扫描情况。结果乙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高于甲组(P<0.05);乙组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以及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均低于甲组(P<0.05)。结论 DSCT低剂量扫描技术用于MI患者的临床诊断,能优化成像质量,提升诊断的准确率,减少辐射剂量,有推广价值。

    • Solitaire支架取栓联合Neuro导管抽吸对颅内大动脉急性闭塞患者血管再通率及远端栓塞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2020(4).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在颅内大动脉急性闭塞患者中应用Solitaire支架取栓联合Neuro导管抽吸对血管再通率及远端栓塞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43例颅内大动脉急性闭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Solitaire支架取栓联合Neuro导管抽吸治疗,记录术后血管再通、远端栓塞事件发生、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量表(IADL)评分、躯体生活自理量表(PSMS)评分。结果术后血管再通率为88.37%,远端栓塞事件发生率为6.98%;术后2周,与术前对比,NIHSS评分、IADL评分、PSM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内大动脉急性闭塞患者中应用Solitaire支架取栓联合Neuro导管抽吸治疗效果较好,可提高血管再通率,降低远端栓塞事件发生率,利于患者转归。

    • 肾病综合征患儿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监测与临床疗效分析

      2020(4).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肾病综合征(NS)患儿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监测并分析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病例源于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NS患儿,入组患儿均给予四联免疫抑制方案(他克莫司、强的松以及双嘧达莫、降脂类药物)治疗,观察入组患儿临床治疗疗效并监测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分析两者间的关系。结果该组60例NS患儿,总有效率75.00%(45/60),完全缓解(CR)者给药后第1、2、3周他克莫司血药浓度较部分缓解(PR)、未缓解(NR)明显高,且PR者也明显高于NR者(P<0.05),不同疗效患儿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提示他克莫司治疗NS有效的血药浓度临界值为4.83 ng/mL;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NS患儿疗效与他克莫司血液浓度呈明显的正相关(r=0.445, P<0.05)。结论他克莫司治疗NS患儿的疗效佳,且其疗效与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呈明显的正相关。

    • 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彩色多谱勒血流成像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临床诊断分析

      2020(4).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彩色多谱勒血流成像(CDFI)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69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分别进行TCD、CDF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及极速CT血管成像(CTA)检查,分别观察阳性率改变,以CTA检查结果作为对照。结果 69例VBI患者TCD联合CDFI阳性率为63.8%,MRA阳性率为49.3%,CTA对照发现MRA的假阳性率为18.8%。结论 TCD联合CDFI对VBI患者的诊断率高于MRA,值得临床推广。

    •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乙型肝炎患者病情程度的关联性探究

      2020(4).

      摘要 (3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乙型肝炎患者病情程度的关联性。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接收的乙型肝炎患者72例为肝炎组,其中轻度18例,中度30例,重度24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2例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并分析其与乙型肝炎患者病情程度关联性。结果肝炎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肝炎组中度、重度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肝炎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随病情程度加重而逐渐递减(P<0.05),肝炎组重度CD4~+/CD8~+比值低于轻度者(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与乙型肝炎病情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情程度呈负相关,故检测乙型肝炎细胞免疫指标,可为临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时对症治疗、疗效评估提供科学合理理论依据。

    •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2020(4).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诊断前列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3月该院收治的86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DCE-MRI检查,以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并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疾病检出情况及诊断效能。结果 86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中,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65例,前列腺增生21例;MRI共确诊前列腺癌患者4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11例,DCE-MRI确诊前列腺癌患者63例,前列腺增生患者18例。DCE-MRI诊断敏感性、特异度及准确性均高于MRI (P<0.05)。结论在前列腺癌检查中,通过采用DCE-MRI扫描方式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度,有利于进一步明确疾病类型,以便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 乌司他丁联合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临床疗效

      2020(4).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乌司他丁联合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9年1月该院DKA患者84例,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42例)实施CVVH治疗,观察组(42例)实施乌司他丁+CVVH治疗。对比两组症状缓解用时、治疗前后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脂联素(APN)、血乳酸(LAC)。结果观察组pH值纠正用时、尿酮体转阴用时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LAC较对照组低,APN、CO2CP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CVVH治疗DKA,能显著减轻症状,纠正酸碱失衡,降低LAC水平,提高APN、CO2CP水平,减轻酸中毒。

    • 支气管镜下辅助化疗对肺结核患者痰菌转阴率及细胞免疫水平的影响

      2020(4).

      摘要 (2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镜下辅助化疗治疗肺结核对痰菌转阴率及细胞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全身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支气管镜辅助化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痰菌转阴率及细胞免疫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痰菌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免疫球蛋白A (IgA)、免疫球蛋白G (IgG)、免疫球蛋白M (IgM)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镜辅助化疗可有效治疗肺结核患者,提高患者痰菌转阴率,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 甲状腺髓样癌的超声图像特征及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鉴别诊断分析

      2020(4).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髓样癌(MTC)的超声图像特征及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超声鉴别诊断。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30例MTC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于该院进行手术的30例PTC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检查确诊,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MTC及PTC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包括结节的大小、位置、边界、数目、钙化灶、血流分布及内部回声等,计算超声图像诊断MTC的临床效能。结果与PTC患者的超声图像相比,MTC患者的超声图像表现为形状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较为清晰,血流更加丰富及更易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特性;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MTC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36%、60.00%、83.67%、95.00%及25.00%。结论 MTC超声图像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较为清晰,回声为实性,钙化为细小钙化,内部血流丰富且早期即出现淋巴转移,临床上需要将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其他检测手段进行联合诊断,以进一步提高确诊率。

    • 腹部神经阻滞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快速康复的临床研究

      2020(4).

      摘要 (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腹部神经阻滞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75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三个小组,每组各25例,A组在超声引导下行改良肋缘下入路的双侧腹横肌平面(TAP)阻滞,B组在超声引导下行改良肋缘下入路的双侧TAP阻滞,同时加以左侧腹直肌后鞘(RSB)、右TAP阻滞,C组则不进行TAP阻滞,对三组手术前后血压(BP)、心率(HR)及拔管时的疼痛评分、下床时间、排气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三组术前(T1)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手术开始时(T2)、手术开始后10 min(T3)及拔管时(T4)的各指标均明显优于A组和C组(P<0.05);B组患者拔管时的疼痛评分比A组和C组明显更低(P<0.05);B组患者下床时间、排气时间比A组和C组显著更短(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在超声引导下行改良肋缘下入路的双侧TAP阻滞和左侧RSB加右TAP阻滞能够有效降低对患者血压、心率的影响,减轻疼痛程度,促进术后快速康复,值得推广。

    • 微血管减压术联合感觉根部分阻断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与并发症探讨

      2020(4).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微血管减压术(MVD)联合感觉根部分阻断术(PSR)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该院收治的9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三组,MVD组、PSR组、联合组,每组32例。MVD组单独采用MVD手术治疗,PSR组单独采用PSR手术治疗,联合组采用两种手术方法联合治疗。比较三组的临床效果以及两组的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联合组的93.75%分别高于MVD组的68.75%和PSR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VD组和PSR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联合组的6.25%分别低于MVD组的31.25%和PSR组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VD组和PSR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三叉神经痛,可以采用MVD联合PSR的方法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 沙盘游戏对自闭症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影响

      2020(4).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沙盘游戏对自闭症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60名4~6岁孤独症儿童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与康复治疗,实验组增加了24周的一对一的沙盘游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统计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和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评分。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PSQ评分降低(P<0.05),且实验组的PSQ评分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ATEC量表评分降低(P<0.05),且实验组的ATEC评分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盘游戏可有效应用于自闭症患儿的临床治疗,可提供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能力、认知功能等。

    • 改良型腮腺切除术治疗腮腺肿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20(4).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改良型腮腺切除术治疗腮腺肿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腮腺肿瘤患者64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n=32)、参照组(n=32),参照组行经典腮腺浅叶切除术,研究组行改良型腮腺区域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及术后1个月生活质量(QOL)。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住院天数短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9.38%(3/32)低于参照组34.38%(11/32)(P<0.05);术后1个月两组QOL评分高于手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改良型腮腺区域切除术治疗腮腺肿瘤患者,可加快患者术后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

    • 双醋瑞因联合甲氨喋呤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76例临床观察

      2020(4).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双醋瑞因联合甲氨蝶呤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入该科的7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双醋瑞因口服,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对比方面,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关节疼痛及关节肿胀数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完成既定的治疗后上述症状均得以改善,但均以治疗组的改善更为明显(P<0.05);在实验室指标变化的对比上,两组患者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1 (IL-1)在治疗前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改善以治疗组更为显著(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对比上,两组患者均有不同例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醋瑞因联合甲氨蝶呤片口服能够更好地缓解临床症状,同时又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的炎性因子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情进展,同时其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两种药物联合应用的治疗方案较为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不同麻醉方式对快速康复外科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研究

      2020(4).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不同麻醉方式对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52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26例,A组患者实施复合麻醉,B组患者实施常规麻醉,对比患者常规资料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A组患者常规资料与B组患者常规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显著好于B组(P<0.05)。结论 A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显著好于B组,这说明在结肠癌患者根治术治疗中,以复合麻醉方式作为主要麻醉方式,能够为手术根治提供保障,对于患者术后恢复也具有重要影响。

    • 类似卟啉病的肝豆状核变性1例报告

      2020(4).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病例报告,增强临床医生对肝豆状核变性的认识,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能力。方法综合文献复习分析1例表现类似卟啉病的肝豆状核变性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临床表现以及铜蓝蛋白联合基因检测确诊肝豆状核变性。结论基因检测是肝豆状核变性有效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手段。ATP7B基因上的剪接突变c.51+2T>G是肝豆状核变性的致病基因。

    • 向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同志致敬——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防治新型冠状肺炎工作纪实

      2020(4).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

    • 《中国医学工程》投稿须知

      2020(4).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中国医学工程》杂志(期刊号:ISSN1672-2019/CN11-4983/R),月刊,公开发行,被中国知网、超星"域出版"、《国家科技学术期刊开放平台》等全文收录。本刊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和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主办。本刊读者对象为临床医务工作者、临床工程技术人员、医学工程科研工作者等,报道医疗领域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帮助广大临床医师及工程人员提高学术水平,解决在临床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