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
摘要:目的研究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肺结节良恶性分类方法。方法首先对肺部图像数据库联盟(LIDC)中的肺癌CT图像进行分割获得肺结节图像;然后利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特征提取;最后利用Logistic分类器进行模型构建与测试。结果该文所提出方法取得了84.4%的分类结果。结论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可以自动提取肺结节特征,辅助医生的临床诊断。
2020(1).
摘要:目的构建基于"互联网+残疾人社区康复"新模式的脑卒中《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大数据平台。方法由湖南省残疾人康复协会牵头成立"互联网+残疾人社区康复"中心,基于"生物-心理-社会"理论模式,建立脑卒中患者的ICF大数据平台,提供了一种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模式描述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同时为三级康复机构提供了同一术语平台以进行有效的脑卒中患者健康信息交流。结果提出基于"互联网+残疾人社区康复"新模式的脑卒中ICF大数据平台构架。结论建立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数据平台能够帮助三级康复机构智能地完成对脑卒中患者的医学评定,实现精准康复。
2020(1).
摘要:目的探究鼠胚培养在辅助生殖实验室培养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昆明白鼠进行体内外受精实验,体外受精实验组在小白鼠促排卵后,手术获得配子后进行培养;体内受精实验组在促排卵后合拢交配,手术获取原核胚进行培养。观察并记录两组小鼠胚胎发育情况。结果体内外受精组的受精率分别为(77.64±5.38)%、(79.01±1.24)%,卵裂率分别为(95.48±1.06)%、(92.04±1.01)%,囊胚形成率分别为(81.42±1.13)%、(78.15±0.9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鼠胚实验可建立一套健全、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以确保培养环境及系统的可靠性,能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2020(1).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诊刮和病理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该院子宫内膜诊刮18 398例患者病理结果,并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诊刮子宫内膜患者发病率位于前三的疾病分别为与妊娠相关疾病35.1%(6 464/18 398),子宫内膜增生31.2%(5 742/18 398)和子宫内膜息肉15.8%(2 898/18 398)。子宫内膜增生又分为子宫内膜增生紊乱、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和非典型性增生,所占比例分别为47.1%(2 703/5 742)、44.5%(2 555/5 742)、6.1%(353/5 742)和2.3%(131/5 742)。与妊娠相关子宫内膜诊刮患者中,各种原因流产导致刮宫占61.4%(3 968/6 464)。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诊刮结果显示正常内膜42.8%(317/740),子宫内膜增生42.7%(316/740),炎症7.7%(57/740),子宫内膜息肉6.5%(48/740),子宫内膜癌0.3%(2/740)。结论子宫内膜诊刮患者最常发生的疾病是与妊娠相关疾病、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息肉,且不同疾病发生年龄段不同,与妊娠相关疾病子宫内膜病变主要是各种流产,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诊刮需要高度重视。
2020(1).
摘要:目的评价辅酶Q10单药或联合维生素E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葡萄糖稳态参数和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在该院治疗的248例PCOS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辅酶Q10组、维生素E组、辅酶Q10联合维生素E治疗组(联合组)与安慰剂组(对照组),每组各62例。辅酶Q10组患者口服辅酶Q10片,剂量200 mg/d,3次/d。维生素E组患者服用维生素E片,联合组患者同时服用辅酶Q10片和维生素E片,对照组患者只服用安慰剂治疗。评价4组患者治疗后代谢和激素指标较治疗前的变化值及治疗前、治疗后各组患者代谢和激素指标的组间差异。采用线性回归分析评价各变量与游离雄激素指数(FAI)的相关性。结果辅酶Q10组与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PG)变化值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均P<0.05);辅酶Q10组与联合组患者稳态模式评估法测定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变化值较对照组与维生素E组显著提高(均P<0.05);联合组与维生素E组治疗后总睾酮(TT)变化值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均P<0.05);联合组治疗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变化值均较其他组显著提高(均P<0.05)。线性回归分析表明,FPG、胰岛素和HOMA-IR与FAI显著相关(P=0.032, P=0.028, P<0.001)。结论 PCOS患者应用辅酶Q10或与维生素E联合应用能改善血清FPG、胰岛素、HOMA-IR和TT水平,只有两种药物联用才会影响SHBG浓度。PCOS患者持续8周补充辅酶Q10可改善血清FPG,降低胰岛素和TT水平。
2020(1).
摘要: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术前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假体周围感染(PJI)诊断中的临床参考价值。方法对84例患者进行前瞻性观察研究,术前测定PCT和hs-CRP浓度和白细胞(WBC)计数。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诊断准确性。结果翻修THA患者PJI发生率为34.5%。PJI组血清PCT、hs-CRP浓度及WBC计数均显著高于无PJI组(P<0.05)。PCT、hs-CRP和WBC计数的AUC分别为0.860 (95%CI 0.778~0.940)、0.835 (95%CI 0.753~0.917)和0.643 (95%CI 0.524~0.762)。血清PCT和hs-CRP的诊断能力明显高于WBC计数(P<0.05)。血清PCT与hs-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0)。结论 PCT对PJI的诊断无明显优势,但是,PCT和hs-CRP结果比WBC计数更可靠。
2020(1).
摘要:目的研究孕早中期血清学指标联合筛查在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筛查的31 752名孕妇,其中孕早期筛查14 481例,孕中期筛查11 238例,孕早中期血清学指标联合筛查6 033例。采取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DELFIA)分别于孕早期测定孕妇血清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妊娠相关蛋白A (PAPP-A),B超测定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NT)值;孕中期采取DELFIA测定free-βhCG、甲胎蛋白(AFP)及游离雌三醇(uE3);孕早中期血清学指标联合筛查则联合孕早期妊娠相关蛋白A (PAPP-A)、NT和孕中期free-βhCG、甲胎蛋白(AFP)、uE3指标,依据血清学结果和其他基础指标评估染色体非整倍体风险。对于高风险孕妇,行羊水穿刺诊断,所有接受筛查孕妇随访至出生结局并记录。结果孕早中期血清学指标联合筛查高风险率低于孕早期及孕中期,产前诊断率有较大提升,检出率有所增加,假阳性率较低,侵入性检查率相对减少。结论孕早中期血清学指标联合筛查染色体非整倍体可降低筛查高风险率和假阳性率,提高检出率,能有效减少侵入性穿刺,且拥有更高的检出效率,临床上值得推广。
2020(1).
摘要: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微血管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确,氧化应激所介导的损伤途径及低氧环境下缺氧诱导因子(HIF)的表达与DN的发生及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三七皂苷具有抗氧化应激、抗细胞纤维化、保护肾脏等作用,该文拟就氧化应激、三七皂苷、缺氧诱导因子与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行简述。
2020(1).
摘要:目的通过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个体化、精准化的治疗,探讨早期干预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在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通过多导睡眠监测(PSG)监测诊断为轻度OSAHS患者120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 5~15次/h,其中60例为实验组,采用早期干预措施,如阻鼾器、饮食控制、体育锻炼、戒烟和酒的限制,以及睡眠体位改变。60例对照组不同意接受早期干预,遵循疾病的自然病程,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6、12个月随访,将微觉醒、嗜睡评分(ESS)、AHI、血氧饱和度(SaO2)和体重指数(BMI)在两组之间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ESS、微觉醒、AHI、体重指数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O2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干预对轻度OSAHS患者来说,可以显著改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延缓疾病的进展。
2020(1).
摘要:目的分析在冲击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中丙种球蛋白的临床效果。方法据随机的原则将于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该院接受治疗的76例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均分为两组,即常规组(38例)和丙种组(38例)。将常规的治疗方法如抗病毒药物、维生素C、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应用于常规组患儿进行治疗,而丙种组则在常规组患儿对症治疗的前提下加用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将两组患儿治疗后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 (CK-MB)、乳酸脱氢酶(LDH)的心肌酶谱情况变化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比对。结果治疗后丙种组患儿的CK、CK-MB、LDH的下降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丙种组的总有效率(89.47%)大于常规组的总有效率(68.4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冲击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在对症治疗的前提下,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对患儿的心肌酶谱改善情况较为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2020(1).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清宫术的安全可行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6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行超声引导下清宫术的57例CSP患者,根据手术结果分为研究组(47例)与对照组(10例),对照组为清宫术中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更换术式或出血较多者。比较各组的人口学资料、化验室指标和超声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患者发生手术失败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胎囊大小(GS)以及停经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剖宫产次、剖宫产瘢痕的肌层厚度(CSM)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患者清宫手术失败的独立影响因素是hCG、胎囊直径、瘢痕肌层厚度(P<0.05)。结论早期CSP患者建议行直接清宫术,特别是停经时间短、血清hCG水平不高、胎囊较小、瘢痕肌层较厚的患者,通过清宫治疗可以达到安全而有效的治疗目的。
2020(1).
摘要:目的探讨嘴部锻炼和感知锻炼对孤独症患儿语言交流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孤独症患儿92例,随机分为口肌训练组和感知锻炼组,每组46例,治疗6个月。使用听觉统合训练疗效评估表进行疗效评定;采用Gesell发育量表在训练开始和结束两次对患儿做发育智商检测,进行智力评定。采用孤独症-自闭症行为量表(ABC)对患儿情绪语言、行为、语言进行评定。采用简易口部运动量表评估患儿下颌口部运动功能、唇口部运动功能和舌口部运动功能。结果感知锻炼组患儿不理解指令和不爱主动与人交谈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口肌训练组(P<0.05或P<0.01),口肌训练组缺乏主动语言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感知锻炼组(P<0.05),两组词汇量少及词语混用、语言障碍和自言自语及学舌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儿ABC量表评分显著降低,IQ评分显著升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儿下颌口部运动功能、唇口部运动功能和舌口部运动功能均显著提高(P<0.05),但口肌训练组患儿评分显著高于感知锻炼组(P<0.05或P<0.01)。结论口肌训练和感知锻炼均可改善孤独症患儿语言障碍,口肌训练对改善口部肌肉功能及表达功能方面效果较好,而感知训练对改善孤独症儿童理解和日常交流方面效果显著。
2020(1).
摘要:目的分析前列地尔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效果及血红蛋白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11月该院收治83例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患者,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42例使用前列地尔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及血红蛋白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6个月、12个月存留率为90.48%、83.33%,均高于对照组的73.17%、60.98%,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血红蛋白较治疗前升高,Cr和24 h尿蛋白明显降低,研究组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Cr和24 h尿蛋白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能延缓患者肾功能衰竭,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20(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卵巢肿瘤良恶性在临床中行经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检查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368例卵巢肿瘤患者,均接受经阴道超声、经腹部超声以及经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检查,对其卵巢肿瘤良性、恶性以及恶性分期诊断符合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卵巢肿瘤良性以及恶性行经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诊断方式的准确率明显较单独经阴道超声、经腹部超声诊断方式高(P<0.05);Ⅱ、Ⅲ、Ⅳ期卵巢肿瘤患者行经阴道超声联合经腹部超声诊断的符合率明显高于单独经阴道超声、经腹部超声诊断方式(P<0.05)。结论将经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应用到卵巢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以及诊断价值,且能够对肿瘤性质进行清楚观察,值得推广。
2020(1).
摘要:目的探究糖化白蛋白(GA)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比值与早期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该院就诊的疑似糖尿病患者29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测定餐后2 h血糖(2hPG)及血清中HbA1c、GA的含量;根据2012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最新标准将患者分为糖尿病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HbA1c、GA、2hPG及GA/HbA1c,并分析HbA1c、GA及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患者的HbA1c、GA、2hPG及GA/HbA1c显著增加(P<0.05);HbA1c与GA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率及阴性预测率分别为97.81%、100.00%、98.32%、100.00%及93.24%,其中灵敏度、准确性及阴性预测率显著高于HbA1c、GA单独检测。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清中GA、HbA1c及GA/HbA1c显著增加,且联合监测GA、HbA1c对于早期糖尿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2020(1).
摘要:目的分析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49例PNS患儿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49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并按照病情状况将研究组患儿分为难治组(频繁复发、有激素依赖性或激素耐药,共20例)、激素敏感组(共29例)。分别检测两组儿童入院时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及治疗3个月后免疫球蛋白水平。首先,对比对照组、研究组儿童入院时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然后对比难治组、激素敏感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综合分析儿童PNS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特点。结果研究组患儿免疫球蛋白M (IgM)、免疫球蛋白A (IgA)、免疫球蛋白E (Ig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G (Ig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缓解期IgM、IgG、IgA、IgE水平均较活动期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缓解期难治组和激素敏感组的IgM、IgA、IgE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活动期、缓解期难治组IgG均低于激素敏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NS患儿有明显IgG降低和IgM、IgA、IgE升高表现,活动期表现更为明显,缓解期会有所改善,而难治性PNS患儿的IgG降低表现更明显,即使经过治疗仍然很低。临床当中应加强对PNS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监测,以此评估预后、判断疾病类型,针对性制定优化治疗方案。
2020(1).
摘要:目的探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对Ⅱb~Ⅲb宫颈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该院放射科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64例Ⅱb~Ⅲb宫颈癌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放射方案的不同分成例数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予以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进行两组疾病缓解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对比。结果观察组疾病缓解率为59.3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组在本次研究中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分别为37.50%和12.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为(206.96±4.20)分,与对照组的(203.00±4.7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强适形放射治疗Ⅱb~Ⅲb宫颈癌效果明显,安全性高,也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推广应用价值高。
2020(1).
摘要:目的探讨孕妇孕早期中度及以上体力活动(MVPA)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在该院建档的260例孕早期(4~14周)妇女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孕妇发放一般资料调查表及体力活动量表进行基础资料的收集和掌握孕妇孕期体力活动情况,在孕24~28周时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观察孕妇GDM发病率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VPA与GDM的关系。结果孕早期和孕中期MVPA达标率分别为75.38%和60.77%,孕早期和孕中期MVPA每日平均时间为(1.54±0.46) h和(1.13±0.32)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得出年龄、孕前身体质量指数(BMI)、家族糖尿病史、孕前是否就业、孕早期活动水平是影响GDM的潜在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孕早期中度及以上体力活动是影响孕妇GDM的重要因素。结论孕妇孕早期进行中度及以上水平体力活动,可明显控制GDM的发病率,对孕妇及胎儿健康具有促进作用。
2020(1).
摘要:目的分析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CD73和转录因子叉头框C2(FOXC2)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及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手术切除的卵巢组织标本130例,其中良性上皮性肿瘤30例,交界性上皮性肿瘤35例,恶性上皮性肿瘤45例,正常卵巢组织2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染色,比较不同卵巢组织中CD73、FOXC2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年龄、组织学分型等临床特征及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 CD73和FOXC2在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中呈高强度表达,在良性及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中表达强度显著降低,在正常卵巢组织中为低强度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73和FOXC2的表达与年龄及组织学分型无关(P>0.05),而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组织学级别高、临床中晚期、淋巴结有转移的肿瘤组织中CD73与FOXC2表达强度高。上皮性卵巢肿瘤CD73与FOXC2表达呈线性正相关关系(r=0.833, P=0.004)。结论 CD73、FOXC2在上皮性卵巢肿瘤细胞中呈现高强度表达,并与肿瘤的转移和侵袭密切相关,可作为上皮性卵巢肿瘤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免疫分子标志物。
2020(1).
摘要:目的探讨蒲地蓝口服液联合头孢西丁钠、利巴韦林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该院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08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为54例。对照组给予头孢西丁钠、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蒲地蓝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0%,较对照组的85.19%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后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0 (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地蓝口服液与头孢西丁钠及利巴韦林联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行性高。
2020(1).
摘要:目的探讨SBAR交班模式在提高新生儿无陪病房交接班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该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新生儿无陪病房的114例新生儿作为观察组,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新生儿无陪病房的92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新生儿护理交接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交接班时间、采用中文版护士交接班评估(NASR)量表评估干预前、后护理人员对护理交接质量的评价。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护理交接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26%(6/1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39%(16/92)(P<0.05);观察组业务水平、服务态度、病房环境、护理结果等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交接班效率,增进合作、监控、责任,促进病人参与,保证合作安全,提供病人所需信息及NASR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SBAR交班模式能够有效减少新生儿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新生儿家属满意度及护士对新生儿无陪病房交接班质量的评价。
2020(1).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CT血管造影(CTA)对高血压性脑梗死血管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性脑梗死患者开展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为金标准,探讨CTA对于脑梗死血管狭窄的诊断价值。结果 DSA对高血压性脑梗死的检出率为91.67%,CTA的检出率为87.50%,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CTA对高血压性脑梗死患者的血管狭窄的诊断情况与DSA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CTA对高血压性脑梗死患者责任血管诊断情况与DSA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CTA具有无创、高分辨率等优点,其对高血压性脑梗死血管狭窄具有一定诊断价值,能够评估血管狭窄程度并判断责任血管。
2020(1).
摘要:目的研究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血清免疫性抗体检测在女性不孕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100例女性不孕症患者作为不孕组(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另选同期健康体检女性7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两组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免疫性抗体[抗滋养层抗体(ATAb)、抗精子抗体(ASAb)、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AhCGAb)、抗子宫内膜抗体(AEmAb)、抗透明带抗体(AZpAb)]水平,对比两组ATAb、ASAb、AhCGAb、AEmAb、AZpAb的阳性率,分析ATAb、ASAb、AhCGAb、AEmAb、AZpAb单独及联合检测女性不孕症的免疫性抗体阳性检出率。结果不孕组血清ATAb、ASAb、AhCGAb、AEmAb、AZpAb的阳性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清ATAb、ASAb、AhCGAb、AEmAb、AZpAb联合检测女性不孕症的免疫性抗体阳性检出率(42.00%)高于各项血清免疫性抗体单独检测(26.00%、28.00%、22.00%、23.00%、2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不孕症患者血清ATAb、ASAb、AhCGAb、AEmAb、AZpAb的阳性率较高,采用血清ATAb、ASAb、AhCGAb、AEmAb、AZpAb联合检测女性不孕症患者,能显著提高免疫性抗体阳性检出率,可为临床诊治女性不孕症提供指导,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2020(1).
摘要:目的探讨麻疹合并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50例麻疹合并重症肺炎患儿(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儿临床表现、治疗情况。结果 150例患儿临床表现均有发热、咳嗽、口腔黏膜有麻疹黏膜斑,充血性皮疹患儿占86.00%,出血性皮疹占14.00%,平均体温为(39.43±0.30)℃,90.00%患儿伴有肺部啰音,80.67%患儿伴有呼吸衰竭,7.33%患儿伴有心功能不全,3.33%患儿伴有胃肠道功能损伤。经个体化治疗,治愈率为66.00%,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8.00%;最短住院时间3 d,最长27 d,平均住院时间(10.38±2.57) d;其中64.00%患儿入住ICU治疗,52.67%患儿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平均通气治疗时间(8.75±6.49) d,44.67%患儿采用静脉激素治疗,78.67%患儿使用静脉免疫球蛋白治疗,6.00%患儿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结论麻疹合并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咳嗽、口腔黏膜有麻疹黏膜斑等,及时开展病原学检测及药敏试验,制定个体化治疗措施,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改善患儿预后。
2020(1).
摘要:目的研究去白细胞输血对降低急性白血病患者在院感染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收入我院的9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9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使用正常成分血液输注,观察组使用去白细胞血液输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输血后相关感染发生率、免疫功能相关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输血后感染发生率有所降低(46.67% vs.64.44%, 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CD3~+、CD4~+、CD8~+淋巴细胞占比以及CD4~+/CD8~+值有所提高(P<0.05),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白细胞输血可以提高白血病患者免疫相关水平并且降低其医院感染发生率。
2020(1).
摘要: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114例AIS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57例。阿替普酶组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联合组在阿替普酶组基础上予以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NIHSS评分、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压积(PCV)、纤维蛋白原(Fib)。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87.72%(50/57),较阿替普酶组的71.93%(41/57)高(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低,联合组较阿替普酶组低(P<0.05);治疗后联合组全血高切黏度、PCV、FIB较阿替普酶组低(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AIS患者,疗效显著,可加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血液流变学。
2020(1).
摘要:目的分析米索前列醇联合人工流产手术治疗瘢痕子宫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该院收治的82例瘢痕子宫妊娠患者,根据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行人工流产手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流血时间、宫颈软化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流血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且宫颈软化程度总优良率(95.12%)高于对照组(78.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米索前列醇联合人工流产手术治疗瘢痕子宫妊娠,可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应用推广。
2020(1).
摘要:目的探究仙灵骨葆辅治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4例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的OVCFs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表分为辅助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术后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辅助组在其基础上辅以仙灵骨葆胶囊治疗。比较术后当日及术后3个月时,两组腰背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L_(1-4)骨密度水平变化,分析3个月内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结果术后3个月时,两组ODI评分均较术后当日有显著下降,且辅助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L_(1-4)骨密度水平均较术后当日有显著提升,且辅助组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3个月内,两组肺栓塞、硬膜外血肿、脊髓神经压迫、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辅助组二次骨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OVCFs患者PVP术后应用仙灵骨葆辅助治疗骨质疏松症效果较为理想,对其提高骨密度并减少二次骨折发生风险有积极意义。
2020(1).
摘要:目的分析三切面超声心动图检查在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9年1月在该院接受产前常规超声检查的孕妇30 000例(孕20~36周),如果胎儿疑似为先天性心脏病,则进行三切面超声心动图检查,随访跟踪检查结果。结果产前三切面超声心动图检查共诊断出75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经产后新生儿超声心电图检查和引产后尸检证实,1例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和2例室间隔缺损漏诊。全部75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中,49例为复杂性畸形,26例为单纯心脏畸形。结论在诊断先天性心脏病时,三切面超声心动图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2020(1).
摘要:目的研究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提肛肌收缩运动及阴道哑铃训练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7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化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提肛肌收缩运动及阴道哑铃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盆底肌力[盆底肌肉最大肌电压(Dmax)、盆底肌持续收缩60 s肌电压(H60 s)值]。结果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3.47%(36/49)相比,观察组91.84%(45/49)较高(P<0.05);治疗3个月、6个月后,两组Dmax、H60 s值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高(P<0.05)。结论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应用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提肛肌收缩运动及阴道哑铃训练可取得显著疗效,明显提高盆底肌力,值得临床推广。
2020(1).
摘要:目的研究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手术(TRI)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及血清B型钠尿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该院住院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60例,根据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TFI),观察组采用TRI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临床疗效、心功能、血清BNP、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水平,并统计其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及手术成功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血清BNP、MMP-9水平较对照组低,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比对照组(26.6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I与TFI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TRI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术后心功能恢复较好,且利于调节术后血清BNP、MMP-9水平,是治疗冠心病患者首选的微创手术方式。
2020(1).
摘要:目的观察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吸入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9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喘憋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7 (IL-17)、免疫球蛋白E (IgE)、干扰素γ(IFN-γ)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7.08%(P<0.05);观察组喘憋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17、IgE水平较对照组低,血清IFN-γ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吸入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疗效显著,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增强患儿免疫功能,促进患儿转归。
2020(1).
摘要:<正>《中国医学工程》杂志(期刊号:ISSN1672-2019/CN11-4983/R),月刊,公开发行,被中国知网、超星"域出版"、《国家科技学术期刊开放平台》等全文收录。本刊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和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主办。本刊读者对象为临床医务工作者、临床工程技术人员、医学工程科研工作者等,报道医疗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