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第0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7.0 T电导率和介电常数成像

      2019(6).

      摘要 (2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磁共振电特性成像是利用磁共振成像(MRI)原始数据对被测生物组织电特性分布重建的一种方法。组织电导率和介电常数是理解磁共振成像过程中特定吸收率(SAR)的关键,这些电特性信息对于射频热疗治疗方法也很重要。由于恶性组织的电导率和相对介电常数均高于周围的健康组织,因此相关电特性也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方法文章使用了7.0 T的MRI发射场映像数据来计算组织的电导率和介电常数图像。磁共振谱仪得到K空间数据,包含了复数矩阵形式的自旋进度的幅度和相位信息,利用双角度法得到对应的射频场B_1~+映像。结果最终得到298 MHz下的人体头部组织的电特性图像。结论该电特性成像方法是基于中心差分方程求解磁场变化量,计算得到电导率和介电常数分布。小组制定的电导率和相对介电常数计算方法有效可行,证明电导率和相对介电常数图像能够反映不同组织电特性的对比,为磁共振电特性成像技术的实用化研究提供参考。

    • 丹参酮IIA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蛋白B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的影响

      2019(6).

      摘要 (2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丹参酮IIA(TanIIA)对膀胱癌T24细胞株体外增殖、凋亡以及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B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信使核糖核酸(Caspase-3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T24细胞,分别给予不同浓度(5 mg/L和10 mg/L)TanIIA,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AnnexinV/PI检测细胞凋亡,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细胞CyclinB1、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果 MTT结果显示:5~10 mg/L TanIIA作用48 h均对T24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对细胞凋亡有诱导作用,而且CyclinB1mRNA下调及Caspase-3 mRNA上调,且均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TanIIA可能通过抑制CyclinB1mRNA和增加Caspase-3mRNA的表达水平,抑制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及诱导凋亡,发挥抗膀胱癌的作用。

    • 郑州地区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临床病理特征

      2019(6).

      摘要 (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48 113例手术患者手术标本的临床病理特征,为指导女性健康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女性手术48 113例,对患者一般特征和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门诊患者占33.7%,以宫颈手术为主80.2%;住院患者占66.3%,以子宫内膜手术为主50.2%。手术患者年龄集中在20~50岁,占总人数的89.9%;40岁以下患者主要以子宫内膜手术为主,40岁以上患者以宫颈手术为主。因单一疾病手术患者占86.9%,两种或两种以上疾病患者占13.1%;按疾病常发生部位依次子宫内膜、宫颈、子宫、输卵管、卵巢、会阴、胎盘和阴道。门诊患者2010年至2012年呈上升趋势,2013年至2017年呈下降趋势;住院患者一直呈上升趋势。结论不同年龄段不同部位所发生疾病不同。

    • 铝碳酸镁片联合埃索美拉唑肠溶片对胃溃疡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胃消化功能的影响

      2019(6).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铝碳酸镁片联合埃索美拉唑肠溶片对胃溃疡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胃消化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6例胃溃疡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阿莫西林胶囊0.2 g,口服,每天两次,埃索美拉唑肠溶片20 mg,口服,每天两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铝碳酸镁片1.0 g,口服,每天两次。观察临床疗效,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胃泌素及胃动素水平,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血清中IL-6、TNF-α、胃泌素及胃动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铝碳酸镁片联合埃索美拉唑肠溶片能提高胃溃疡患者临床疗效,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改善胃消化功能。

    • 腹腔镜辅助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对急性阑尾炎患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CD3~+、CD4~+、CD8~+水平的影响

      2019(6).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辅助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对急性阑尾炎患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CD3~+、CD4~+、CD8~+水平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该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传统开腹切除术治疗,研究组则予以腹腔镜辅助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分别比较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水平,治疗前后血清PCT、CRP、IL-6及CD3~+、CD4~+、CD8~+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较低(均P <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PCT、CRP、IL-6水平相比对照组较低(均P <0.05)。治疗后研究组CD3~+、CD4~+水平相比对照组较高,而CD8~+水平相比对照组较低(均P <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对照组较高(P <0.05)。结论腹腔镜辅助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效果明显,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不会造成严重炎症反应,且对机体免疫力损伤较小,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安全性较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血浆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及凝血4项检测预测孕晚期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价值

      2019(6).

      摘要 (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血浆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及凝血4项检测在孕晚期产妇产后出血预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分娩并于孕晚期发生产后出血的172例产妇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孕晚期未发生产后出血的186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产妇血浆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及凝血4项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和D-二聚体(D-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产妇凝血4项中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而研究组产妇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Hb、PLT、D-D、PT、APTT及FIB是产妇产后出血的独立预测因素(P <0.05)。结论血浆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以及凝血4项检测对于孕晚期产妇产后出血的预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并能够为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提供依据。

    • 食管癌放疗应用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技术的可行性研究

      2019(6).

      摘要 (3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食管癌放疗应用容积旋转调强技术(VMAT)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36例,分别设计顺时针3个分段弧(180°~240°、300°~60°、120°~180°)的(VMAT)计划与5野静态调强放疗(IMRT)计划两种放疗治疗计划,对比两种治疗计划靶体积(PTV)受照的适形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与Gamma通过率及有效治疗时间(TT)和总机器跳数(MU)。结果 VMAT计划PTV的CI优于IMRT计划(P <0.05),HI更接近1。VMAT计划双肺V20受照体积明显低于IMRT计划(P <0.05);但V5、V10略高于IMRT计划(P>0.05),VMAT计划的MU较IMRT计划减少达11.79%,TT较IMRT计划缩短达51.84%,VMAT与IMRT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IMRT、VMAT计划的Gamma通过率平均值分别为97.46%和97.34%(P>0.05)。结论 VMAT计划与IMRT计划剂量验证的Gamma通过率相似,与IMRT相比,VMAT的MU减少、TT缩短,可提高靶区的HI及CI值,同时可以明显地降低心脏和脊髓受照剂量,具有很好临床应用价值。

    • 甲状腺系膜切除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中的效果分析

      2019(6).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将甲状腺系膜切除术用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中,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该院收治的7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分组研究,甲组行甲状腺系膜切除术淋巴结清扫,乙组行常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甲状旁腺激素(PTH)、血钙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甲组PTH、血钙水平与乙组相比,相对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甲组复发转移率为2.78%,与乙组的5.56%相比,相对更低,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并发症率为5.56%,与乙组的22.22%相比,相对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实施甲状腺系膜切除术清扫中央区淋巴结效果理想,可降低复发转移率和并发症率,值得应用。

    •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

      2019(6).

      摘要 (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间充质干细胞广泛存在于骨髓、外周血、脐带、胎盘、脂肪及牙髓等组织。由于其具有高度自我增殖能力与多向分化潜能,可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和内皮细胞。促进血管新成,并通过旁分泌途径改善心功能,为心肌梗死的治疗研究提供新选择,现就其在心肌梗死治疗中的现状及进展做全面概述。

    • 四手操作技术在铸瓷粘接修复中的应用和评价

      2019(6).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四手操作技术对铸瓷贴面和铸瓷嵌体粘接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4例拟行铸瓷贴面粘接修复和88例拟行铸瓷嵌体粘接修复的患者分别采用伪随机数字表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由一名护士配合一名医生四手操作完成铸瓷贴面和铸瓷嵌体的粘接操作过程;对照组由同一名医生独立完成,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时间及2年后的成功率。结果发现实验组铸瓷贴面每例平均治疗时间(52.50±7.96)min,对照组为(77.70±6.11)min;实验组铸瓷嵌体每例平均治疗时间(67.96±8.50)min,对照组为(84.70±10.20)min。铸瓷贴面和铸瓷嵌体的实验组治疗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铸瓷贴面2年后成功率为93.9%(46/49,3例失访),铸瓷嵌体2年后成功率为95.0%(38/40,4例失访);对照组铸瓷贴面2年后成功率为83.3%(40/48,4例失访),铸瓷嵌体2年后成功率为85.7%(36/42,2例失访)。实验组铸瓷修复的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四手操作技术能显著地提高铸瓷贴面和铸瓷嵌体粘接修复临床操作效率,并且对于提高铸瓷粘接修复成功率可能有帮助,值得在口腔科推广应用。

    • 索拉非尼在治疗Fms样酪氨酸激酶3基因内部串联重复突变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临床分析

      2019(6).

      摘要 (3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伴有Fms样酪氨酸激酶3基因内部串联重复(FLT3-ITD)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探析索拉非尼在该类白血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该院40例初治伴FLT3-ITD突变的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该类患者发病时的临床特征,并对比分析联合或不联合索拉非尼治疗的疗效,且进一步观察对于初治不缓解患者加用索拉非尼的治疗效果。结果 40例伴FLT3-ITD突变的AML患者中,M5型所占比例最高(50%),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位数为88.9×109/L,初治高白细胞计数患者占90%,骨髓原始细胞中位数0.718。40例患者初治总诱导缓解率为57.50%,联合索拉非尼诱导缓解率为83.33%,单纯化疗诱导缓解率为3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14例单纯化疗组初治不缓解病人有10例患者加用索拉非尼再次诱导治疗,其中7例达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例不缓解。所有患者口服索拉非尼均能耐受。结论伴有FLT3-ITD突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通常初发时高白细胞计数,骨髓原始细胞负荷高,常规诱导缓解率低,预后差,而索拉非尼能明显改善该类白血病的诱导缓解率,能够改善患者生存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 小剂量α-干扰素联合维生素A治疗小儿麻疹效果与安全性

      2019(6).

      摘要 (2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小儿麻疹应用小剂量干扰素-α(IFN-α)联合维生素A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该院儿科诊治的104例麻疹患儿纳入研究中,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2例;两组均给予积极对症治疗,对照组同时应用维生素A,研究组联用维生素A和小剂量IFN-α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69%(P <0.05);研究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停止时间、腹泻停止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皮疹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用药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小儿麻疹治疗中联用小剂量IFN-α、维生素A可有效提升疗效,改善患儿症状,促进康复,且有良好安全性,有着重要临床价值。

    •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对哮喘患儿疗效、呼吸指标及用药安全性的影响

      2019(6).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对哮喘患儿疗效、呼吸指标及用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于该院接受诊治的哮喘患儿12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抽签法均分成试验组与参照组。参照组予以布地奈德治疗,试验组则在布地奈德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呼吸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参照组在总有效率方面对比,前者更高(P <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参照组在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水平方面对比,前者更高(均P <0.05)。试验组与参照组在口干、恶心、眩晕及嗜睡发生率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参照组在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水平方面对比,前者更低(均P <0.05)。结论孟鲁司特钠与布地奈德联合应用于哮喘患儿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儿呼吸指标水平,且用药安全性较好,有利于缓解炎症反应。

    • 低分子肝素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研究

      2019(6).

      摘要 (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与地屈孕酮联合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于该科接受治疗的63例复发性流产患者展开研究;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n=34)和对照组(n=29),实验组采用低分子肝素与地屈孕酮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地屈孕酮单独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统计显示:实验组治疗后的妊娠成功率及妊娠结局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各数据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治疗后的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计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均优于对照组,各指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地屈孕酮联合作用于复发性流产的治疗可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 指掌背皮筋膜蒂与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效果对比研究

      2019(6).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指掌背皮筋膜蒂与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在手指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两种修复方法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该院接收的38例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依据修复方法的差异,设置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为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观察组为指掌背皮筋膜蒂修复。结果两组患者修复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修复后手指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修复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指掌背皮筋膜蒂修复可降低患者修复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使患者手指功能恢复,提高修复效果,具有相对显著的效果,可应用于临床。

    • 棋盘法对复治耐多药和广泛耐药结核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免疫功能影响

      2019(6).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棋盘法对复治耐多药和广泛耐药结核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60例复治耐多药和广泛耐药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干预组使用棋盘法监测选择莫西沙星-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利福喷丁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抗结核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及CD4~+/CD8~+的水平。结果治疗1、2、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痰菌阴转率分别为43.3%、50.0%、83.3%,优于对照组(16.7%、23.3%、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2、3个月后X线片肺部病灶吸收率分别为50.0%、66.7%、86.7%,均优于对照组(16.7%、26.7%、3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3个月后外周血中CD3~+、CD4~+及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棋盘法对复治耐多药和广泛耐药结核患者的近期疗效较好,可增强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氢溴酸西酞普兰片联合百忧解治疗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的疗效研究

      2019(6).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索氢溴酸西酞普兰片联合百忧解治疗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68例脑梗死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氢溴酸西酞普兰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百忧解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治疗前后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价,统计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AMD为(12.06±3.18)分,SAS为(32.12±11.05)分,SDS评分为(34.86±10.69)分,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HAMD(24.68±7.82)分,SAS(59.46±21.09)分,SDS(53.20±19.07)分,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2.14%,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的69.05%,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95%,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19.05%,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氢溴酸西酞普兰片联合百忧解治疗方案较单一氢溴酸西酞普兰片治疗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疗效更为显著,且脑梗死后抑郁患者抑郁情况得到显著改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安全性较好,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 71例儿童骨科患者应用自体血回输的回顾性分析

      2019(6).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术中自体血回输(ISA)在71例接受骨科手术的儿童患者中的应用,探讨自体血回输在儿童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该院行骨科手术联合使用自体血回输的患儿71例,比较术前和术后1、3、5和7 d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中平均回输血量为(492.65±202.46)ml。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和血小板(PLT)在术后1、3 d较术前明显降低(P <0.05),术后5 d开始回升。在术后1 d时,凝血酶原时间(PT)较术前延长(P <0.05),纤维蛋白原(FIB)较术前降低(P <0.05),总胆红素(TB)和直接胆红素(DB)较术前升高(P <0.05),均仍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在儿童骨科手术中开展ISA有利于减少围术期异体血的输注,对患儿的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没有明显不利影响,但对于大量失血的患儿,术中仍需密切监测凝血功能,及时补充凝血因子等其他血液成分。

    • 康惠尔水胶体敷料应用于老年患者2期压疮伤口愈合的效果

      2019(6).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将康惠尔水胶体敷料应用于老年患者2期压疮伤口愈合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10月到该院接受治疗的88例老年2期压疮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分别44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其基础上加行康惠尔水胶体敷料干预,观察统计伤口愈合情况以及压疮愈合时间、敷料更换次数情况,并予以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伤口愈合有效率90.91%,明显较参照组的70.45%高(P <0.05);实验组压疮愈合时间以及敷料更换次数情况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 <0.05)。结论在老年2期压疮患者治疗与护理过程中,应用康惠尔水胶体敷料干预的效果理想,可缩短愈合时间,减少敷料更换次数,并促进愈合,值得推广。

    • 烧伤创疡再生医疗技术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褥疮的临床疗效研究

      2019(6).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烧伤创疡再生医疗技术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褥疮的效果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内科综合科2015年5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42例老年糖尿病褥疮患者,按照住院时间先后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正规的糖尿病健康宣教、监测血糖、指导规律应用降糖药物及糖尿病饮食、运动疗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褥疮换药处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烧伤创疡再生医疗技术的常规治疗护理,即进行褥疮创面彻底清创后,局部涂抹湿润烧伤膏,按照该技术理论进行常规护理操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周、2周、3周后的创面面积,以及第3周后创面治疗的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1周、2周、3周后褥疮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褥疮治疗后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3周后有效率为95.24(20/21),对照组为85.71(18/2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再生医疗技术治疗老年糖尿病褥疮疗效显著,有效率高,值得临床应用。

    • 川芎嗪治疗慢性肺心病严重心衰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19(6).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川芎嗪治疗慢性肺心病严重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该院2016年9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78例慢性肺心病严重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病历资料,依据治疗差异将其分成两组,其中一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为对照组,另一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磷酸川芎嗪治疗,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50%(37/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32%(29/38),数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3/40),低于对照组的26.32%(10/38),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川芎嗪治疗慢性肺心病严重心衰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可靠,可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醒脑静联合脑蛋白水解物对脑卒中患者肱动脉内径变化率变化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19(6).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醒脑静联合脑蛋白水解物对脑卒中患者肱动脉内径变化率(FMD)变化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8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6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为53例。对照组给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观察组接受醒脑静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比较两组FMD、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FMD水平较高,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纤维蛋白含量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醒脑静与脑蛋白水解物联合治疗脑卒中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可行性高。

    • 黄体酮与盐酸利托君联合应用于先兆早产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9(6).

      摘要 (2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黄体酮与盐酸利托君联合应用于先兆早产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该院就诊的96例先兆早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划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8例,研究组48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足月分娩的概率、用药起效的时间、治疗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以及两组新生儿1 min的Apgar评分与新生儿体重情况。结果研究组足月分娩率87.50%,高于对照组的62.50%(P <0.05)。研究组用药起效时间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2.08%与对照组的4.17%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1 min的Apgar评分与新生儿体重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黄体酮与盐酸利托君联合治疗先兆早产,可以有效改善妊娠结局与新生儿结局,保证分娩质量。

    • 社交沟通康复系统应用于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的效果及对心智发育的影响

      2019(6).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社交沟通康复系统在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的应用效果及对心智发育的影响。方法将该院收治的128例精神发育迟滞儿童随机分为干预组(n=64,接受常规护理)和对照组(n=64,接受社区沟通康复系统护理),观察两组患儿护理后的智力变化水平,比较其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及精神症状变化。结果干预组智力提高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能力、社会功能、精神症状得分均显著降低(P <0.05),且干预组降低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干预组语言、社交、感知觉、健康/行为和总分差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社交沟通康复系统能够提高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的智力水平和生活能力,改善其社会功能和精神症状。

    • 枸橼酸咖啡因不同用药时机对极低出生体重呼吸暂停患儿吸氧时间、预后的影响

      2019(6).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枸橼酸咖啡因不同用药时机对极低出生体重呼吸暂停患儿吸氧时间、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9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病例资料,根据枸橼酸咖啡因的给药时间分为早期给药组(出生3 d内给药)、晚期给药组(出生3~10 d内给药),分别42例、52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情况(咖啡因开始应用时间、咖啡因用药疗程、吸氧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治疗后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定法(NBNA)评分以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重度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及动脉导管未闭的发生率。结果早期给药组患儿咖啡因开始给药时间、吸氧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均明显小于晚期给药组(均P <0.05),两组患儿咖啡因用药疗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给药组患儿支气管发育不良、需治疗的动脉导管未闭发生率均低于晚期给药组(均P <0.05),两组NBNA评分、重度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出生3 d内应用枸橼酸咖啡因对极低体重儿预后改善效果更佳。

    • 金属预成冠修复儿童乳磨牙大面积缺损的临床分析

      2019(6).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儿童乳磨牙大面积缺损应用金属预成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在该院治疗的82例乳磨牙大面积缺损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分组时采用随机数表法,41例观察组患儿采用金属预成冠修复,41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固化树脂修复,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近期修复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远期修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牙龈指数方面,治疗后均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的牙龈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乳磨牙大面积缺损应用金属预成冠修复能够达到理想的修复效果,最大程度让患儿的咀嚼功能、牙颌关系及乳磨牙的解剖外形等恢复正常,以提升患儿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评估不同胰岛素用药方式治疗T2DM的效果及对血糖变异性的影响

      2019(6).

      摘要 (2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在评估不同胰岛素用药方式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效果及对血糖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该院收治的130例T2DM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5)和观察组(n=65),对照组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波动最大幅度(LAGE)、血糖标准差(SDBG)、平均餐后血糖波动幅度(MPPGE)的变化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77%(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PG、P2hBG、HbA1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MAGE、LAGE及MPPG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4.6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46%(P <0.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评估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治疗T2DM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 子宫肌瘤临床治疗中应用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效果观察

      2019(6).

      摘要 (2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阴式子宫切除术在子宫肌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7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进行分组,对照组35例,实施传统开腹子宫切除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35例,在腹腔镜辅助下实施阴式子宫切除术,分组对比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以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手术后发热、皮下气肿、尿道损伤以及切口感染的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22.86%);研究组患者手术治疗有效率(97.14%)高于对照组(80%);以上各项手术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阴式子宫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手术时间稍长,但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手术安全性更高,患者术后恢复速度较快,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 作业疗法对提高手足口后遗症患儿精细运动功能的效果观察

      2019(6).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作业疗法对提高手足口病(HFMD)后遗症患儿精细运动功能的效果。方法随机将82例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患儿分配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给予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以上训练基础上给予作业疗法,对比两组神经受损功能及精细运动功能改善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HISS)评分有显著改善(P <0.05),观察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 <0.05);两组患者的精细运动发育评分、视觉运动整合标准分及抓握标准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 <0.05),观察组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更佳(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家属康复满意度分别为92.68%和75.6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作业疗法辅助综合康复训练治疗手足口并发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患儿,可有效改善其神经受损功能,提高其精细运动功能,患儿家属康复满意度高,临床应用价值高。

    • 甲功检测应用在妊娠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诊断中的效果分析

      2019(6).

      摘要 (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甲功检测应用在妊娠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诊断中的效果。方法挑选该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存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妊娠患者51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该院体检的无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妊娠患者51例作为常规组,两组患者均需进行甲功检测,回顾分析、对比两组监测结果、基本信息和诊断满意程度。结果经甲功检测可知,研究组患者典型甲状腺功能减退概率明显高于重型、轻度、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而研究组患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素(TSH)、诊断满意程度均明显高于常规组,游离甲状腺素(FT4)、T4、T3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 <0.05)。结论甲功检测应用在妊娠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诊断中具有显著的效果,不仅能准确显示出患者甲状腺水平,明确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类型,还可为患者之后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值得大量推广应用在妊娠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诊断中。

    • 改良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治疗老年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临床观察

      2019(6).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老年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观察。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就诊于该院的86例老年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43例。研究组行TLIF术,对照组行改良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PLIF),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活动功能、腰背部疼痛程度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PLIF相比,老年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行TLIF治疗,患者腰椎活动功能与减轻腰背疼痛程度改善效果更佳,且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势。

    • 传统常规切口和改良Ma-Griffith法结合微创小切口治疗急性闭合跟腱断裂的优劣差异

      2019(6).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闭合跟腱断裂患者行微创小切口联合改良Ma-Griffith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11月就诊于该院的70例急性闭合跟腱断裂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研究组行微创小切口联合改良Ma-Griffith法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常规切口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各项指标差异、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与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与手术用时与对照组相比略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优良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闭合跟腱断裂行传统常规切口和改良Ma-Griffith法结合微创小切口治疗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后者创伤更小,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中国医学工程》投稿须知

      2019(6).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中国医学工程》杂志(期刊号:ISSN1672-2019/CN11-4983/R),月刊,公开发行,被中国知网、超星"域出版"等检索系统收录。本刊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和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主办,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纳米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现代医学杂志社、中国内镜杂志社、中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和中南大学内镜医学研究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