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岱岳;郭文勇;范鲁;李文俊;布龙华;朱建忠;林连英;许律琴;
2019(11).
摘要:目的探讨人类肠道菌群调节剂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培菲康组、舍曲林+培菲康组、米氮平+培菲康组、艾司西酞普兰组、舍曲林组和米氮平组,各50例。治疗前和治疗1、2、4周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简明精神病(科)量表(BPR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社会功能量表(SFRS)对所有患者进行评估,再采用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1、2、4周时评估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周后,联合应用培菲康的三组患者各量表评分与未联合应用培菲康的三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和4周后,联合应用培菲康的三组患者的HAMD、HAMA、BPRS、MoCA和SFRS评分均优于未联合应用培菲康的三组患者(P <0.05);随着疗程的延长,各组TESS评分均逐渐下降,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之间治疗1周和治疗4周后HAMD、HAMA、BPRS和SFR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2周后,艾司西酞普兰+培菲康组和米氮平+培菲康组的HAMD、HAMA、BPRS和SFRS评分均优于舍曲林+培菲康组(P <0.05),但这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各时间段MoCA、TE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抗抑郁药物基础上联合应用肠道菌群调节剂对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不良行为、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改善作用优于单用抗抑郁药物,且起效快,安全性好,司西酞普兰和米氮平联合培菲康的起效速度比舍曲林联合培菲康快。
2019(11).
摘要: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及其各组分与前列腺癌恶性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1月1日至2018年4月1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前列腺癌患者391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391例患者中,合并MS 60例(15.3%),未合并MS 331例(84.7%)。合并MS患者的肿瘤恶性度指标(穿刺病理Gleason评分、术后病理Gleason评分、病理T分期和盆腔淋巴结转移)均明显高于未合并MS组(P <0.05)。在MS的各组分中,高血糖患者其术后病理Gleason评分、病理T分期和盆腔淋巴结转移又均明显高于正常血糖患者(P <0.05)。肥胖患者的术后病理Gleason评分高于不伴肥胖者(P <0.05)。结论在前列腺癌患者中,同时合并MS者并不多见,一旦合并MS,将会导致其肿瘤恶性度明显增加。在组成MS的各组分中,尤其是高血糖与前列腺癌进展密切相关。控制MS尤其是血糖的水平可能有利于前列腺癌的诊治。
2019(11).
摘要:目的观察产后出血治疗中应用子宫压迫缝合术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74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两组,每组37例。观察组使用可吸收缝合线进行子宫肌层缝合,对照组使用其他方式进行止血。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总出血量、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出血量、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进行治疗,可有效减少出血量,缩短止血时间,从而获得更佳的止血效果,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
2019(11).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与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之间的关系。方法该研究将该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乙肝组(根据血清HBV-DNA定量水平分为低拷贝组29例与高拷贝组71例,根据HBeAg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55例与阴性组45例),同时选取此期间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对两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T淋巴细胞比率进行测定,并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测定血清HBV-DNA定量,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与HBV-DNA载量之间的关系。结果低拷贝组与高拷贝组的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HBV-DNA载量与细胞免疫功能存在负相关(r=-0.659, P=0.003);阳性组lgHBV-DNA、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明显高于阴性组,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明显低于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与HBV-DNA载量之间存在交互作用,HBV-DNA复制是乙肝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的重要影响因素。
2019(11).
摘要:目的研究经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白细胞介素-6 (IL-6)、C反应蛋白(CRP)、尿酸(UA)、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OSAHS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研究组则予以BiPAP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6、CRP与UA、Scr、BUN水平以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血清IL-6、CRP水平较对照组低(P <0.05)。治疗后研究组UA、Scr、BUN水平较对照组高(P <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较对照组高(P <0.05)。研究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 <0.05)。结论 BiPAP应用于OSAHS患者中,可显著降低IL-6、CRP水平,同时发挥保护肾功能的作用,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9(11).
摘要:目的探讨强化降脂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效果以及对血清可溶性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该院2018年3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90例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分为对照组(瑞舒伐他汀10 mg)和观察组(瑞舒伐他汀20 mg),各45例,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sLOX-1和ox-LDL的变化情况,并评价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TC、TG、LDL-C、sLOX-1及ox-LDL水平比治疗前均显著下降,HDL-C水平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或提高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用药治疗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强化降脂治疗,不仅能降低血脂水平,还可明显降低血清sLOX-1、ox-LDL的水平,减轻血管和内皮炎性反应。
2019(11).
摘要:目的观察血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CysC)水平检测在急性肾损伤(AKI)患者早期诊断的应用。方法选择该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符合急性肾损伤诊断的患者92例作为研究组,根据诊断将其中79例作为存活组,另外13例作为死亡组,并将同期非急性肾损伤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于入院时行血NGAL、CysC检测,并与血尿素氮(BUN)及血清肌酐(Scr)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入ICU时NGAL、Cys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死亡组入ICU时BUN和Sc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存活组(P <0.05)。存活组与对照组BUN和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3天AKI患者NGAL、CysC、BUN和Scr水平持续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入院7、14 d,NGAL、CysC水平呈下降趋势,而7 d时BUN和Scr水平持续升高,14 d呈下降趋势。NGAL截断值为46.29μg/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2%和95.4%;CysC截断值为1.31μmol/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5%和95.4%;NGAL、CysC敏感性明显高于BUN和S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NGAL、CysC是早期诊断急性肾损伤较有价值的新型标记物,对损伤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均有显著的预测价值。
2019(11).
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与乙型肝炎免疫标志物五项指标之间的关系,探讨乙肝五项联合HBV-DNA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该院感染科门诊和住院部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529例乙型肝炎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乙肝五项检查与HBV-DNA定量。结果 529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肝五项指标检查结果存在不同指标阳性,主要以HBsAg (+)、HBeAg (+)、HBcAb (+)和HBsAg (+)、HBeAg (-)、HBcAb (+)这两种模式为主,前者HBV-DNA阳性率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BeAg与HBV-DNA之间的关联性明显(P <0.01),HBeAg (+)患者的HB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HBeAg (-)患者(P <0.05)。不同的HBV-DNA含量患者的HBeAg阳性率也不相同,当病毒含量达到一定含量(>106)时,病毒含量越高,HBeAg的阳性率越高(P <0.05)。结论 HBV-DNA检查结果可用于反映病毒是否出现复制情况,采用乙肝五项与HBV-DNA联合检测能准确对乙型肝炎进行诊断,对乙型肝炎患者后续治疗提供了科学、有利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9(11).
摘要:目的探讨第一周期使用长方案促排卵失败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使用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PPOS)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于南通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使用长方案辅助生殖助孕失败,第二周期使用PPOS方案助孕的患者,共58例,分析比较两种方案的促排卵情况和临床结局。结果 PPOS方案的Gn天数、Gn总量和平均获卵数显著低于长方案(P <0.05),扳机日LH水平、正常受精率、可利用胚胎数和优质胚胎率显著高于长方案(P <0.05),PPOS方案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活产率分别为55.43%、53.26%、37.21%和42.39%,均显著高于长方案(P <0.05)。结论长方案失败后再次促排卵选择PPOS方案可以提高卵母细胞和胚胎的质量,改善妊娠结局。PPOS方案可以作为长方案失败的替代方案。
2019(11).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基层医疗机构超声服务设备及人员现况。方法选择北京市某城区全部基层医疗机构(包括:一级医院和综合门诊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共计78家,对机构的超声专业设置、设施、设备、超声医师的基本情况及专业水平进行全方位调查分析。结果 78家基层医疗机构中具有超声服务项目的有30家,占38.46%;具有独立超声检查诊室的24家,占30.77%;拥有超声设备总计36台,其中使用0~5年的9台,占25%;使用6~10年的17台,占47.22%;使用大于10年的10台,占27.78%。从业医师共计37人,其中超声专业执业医师11人,占29.73%;全科医师4人,占10.81%;多点执业医师22人,占59.46%。37人中主任医师1人,占2.70%(为多点执业医师);副主任医师3人(2人为多点执业医师),占8.11%;主治医师19人,占51.35%;住院医师及以下职称14人,占37.84%。硕士及以上学历1人(为多点执业医师),占2.70%,本科学历19人,占51.35%,专科及以下学历人员17人,占45.95%。结论基层医疗中超声服务能力薄弱,超声检查设施及设备有待完善与更新,人员专业服务能力亟待提升。
2019(11).
摘要:加速康复外科(ERAS)是指在围术期采用一系列具有循证基础并证实有效的具体措施,使患者快速康复。它可减轻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压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是处理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主要方法,因其创伤小、结石清除率高、术后恢复时间短、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就加速康复外科结合经皮肾镜取石术在泌尿外科应用的现状以及加速康复外科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作用予以综述。
2019(11).
摘要:目的对西门子(PRIMUS)加速器X轴准直器卡死故障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对此类故障的维修方法。方法维修人员观察故障,进入机器维修服务页面,查阅故障代码,再用万用电表测量相关电压(电流)信号,判定故障原因,更换配件进行设备维修。结果 X2钨门电压反馈值为0,没有信号,判定为X2钨门的驱动组件出现故障。结论造成X轴钨门卡死故障的原因:①卡死的钨门马达驱动电位器损坏;②电位器及其附件齿轮位置错误造成电压误差。
2019(1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蓝光照射时间对新生儿黄疸产生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新生儿黄疸临床资料80例,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持续蓝光照射)和观察组(间歇蓝光照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黄疸指数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0%(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黄疸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P <0.05)。结论间歇蓝光照射措施对新生儿黄疸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建议推广。
2019(11).
摘要:目的探讨压力衣结合冲击波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症状改善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该院72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均给与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同时采取压力衣治疗结合冲击波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两组间治疗后FMA评分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Barthel指数为(87.6±6.8)分,高于对照组的(79.8±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压力衣结合冲击波可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疼痛和肿胀,提高生活质量。
2019(11).
摘要:目的将超声检查应用于空勤人员甲状腺疾病诊断中,对其诊断价值进行研究。方法对该院2010年2月至2019年1月行健康体检的652名空勤人员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受检者均行超声检查,并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对其诊断作用进行研究。结果 652例空勤人员经病理诊断出甲状腺疾病共150例,检出率为23.01%,其中良性病变131例(87.33%),恶性病变19例(12.67%),超声诊断出甲状腺疾病147例,检出率为22.55%,与病理诊断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诊断准确率为98.00%;超声对甲状腺良性病变诊断准确率为98.47%,对恶性病变诊断准确率为94.74%,与病理诊断具有较高一致性。结论超声检查在空勤人员甲状腺疾病诊断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可提升疾病检出率,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指导意见,值得应用。
2019(11).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联合血清学检测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60例临床确诊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患儿,采用磁共振成像(MRI)进行检测,并联合使用血清学检测,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 (HIF-1),分析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结果。结果根据磁共振成像的影像学情况,60例患儿中有26例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16例局灶性脑水肿伴基底节损伤,13例广泛性脑水肿伴基底节损伤,11例单纯性脑水肿。各组病例中,HIF-1蛋白检测从低到高依次为单纯性脑水肿组、局灶性脑水肿伴基底节损伤组、广泛性脑水肿伴基底节损伤组、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磁共振成像联合血清学检测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有助于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2019(11).
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引导精准经皮肾穿刺病理活检中50 ml注射器针头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行肾穿刺活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中利用50 ml注射器针头进行辅助穿刺,回顾性分析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100例患者的穿刺时间、术中周围脏器损伤情况、回抽尿液颜色等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结果 100例患者中一次穿刺成功者95例,占比95%,穿刺时间在18~62 s,平均(30.28±4.51) s,术中穿刺返抽尿液出血1例,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在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病理活检过程中应用50 ml注射器针头,具有经济实惠、穿刺精准性高、穿刺时间短、一次穿刺成功率高等优势,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改良穿刺技术。
2019(11).
摘要:目的探讨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重症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疗效,评估对血小板的改善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8年4月重症ITP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研究组(31例),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rhTPO治疗。观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发率,检测血小板(PLT)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3.87%(26/31),高于对照组的64.52%(20/31),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13%(5/31),低于对照组的35.48%(1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治疗后第7天、第14天和第30天患者PLT分别为(72.68±5.12)、(84.04±5.26)、(94.32±5.71)×109/L,均高于对照组的(63.25±4.33)、(77.37±5.18)、(89.41±5.30)×109/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rhTPO治疗重症ITP患者,能够短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上调血小板水平,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2019(11).
摘要:目的观察他莫昔芬超声波导入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辽宁省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他莫昔芬超声波导入治疗。结果 110例患者中,显著65例,有效27例,无效18例,有效率83.64%;患者治疗后乳房肿块直径、疼痛程度优于治疗前(P <0.05)。结论他莫昔芬超声波导入治疗乳腺增生症疗效显著,能有效缩小乳房肿块,消除疼痛。
2019(11).
摘要:目的分析灰阶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对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12月期间该院收入的甲状腺结节患者52例,给予灰阶超声以及灰阶超声联合弹性成像检查,以病理对照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比较灰阶超声以及灰阶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对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42例为甲状腺结节为良性,10例为甲状腺结节为恶性;灰阶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对甲状腺结节诊断敏感性、预测准确值高于灰阶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灰阶超声与灰阶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对甲状腺结节诊断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灰阶超声检查的基础上增加弹性成像检查可有效提高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率,减少漏诊、误诊。
2019(11).
摘要: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辅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ACI)伴无症状心肌缺血(SMI)患者神经功能、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ACI伴SMI患者14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脑心通胶囊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患者神经功能、Q-T离散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1.55%显著高于对照组78.8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NFD、NIHSS评分、Q-T离散度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4.23%,略高于对照组的2.82%,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辅助治疗ACI伴SMI患者有显著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脑神经功能,降低Q-T离散度且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2019(11).
摘要:目的探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对改善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病毒性肝炎病例数共计50例,按随机数字比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保肝降酶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对比分析不同组别下患者各项肝功能指标、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各项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一段时间治疗后,两组在ALT、ALP、TBA、GGT等肝功能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对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效果更理想,可显著改善患者各项肝功能指标,具有极佳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9(11).
摘要: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对儿童哮喘发作的治疗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3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哮喘发作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孟鲁斯特钠治疗,对两组患儿疗效及治疗前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水平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FEV1及FEV1/FV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及FEV1/FV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单纯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有一定疗效,但在其基础上联用孟鲁斯特钠进一步提高了治疗效果,对患儿的肺功能改善作用更为显著,值得应用。
2019(11).
摘要:目的探求超声弹性成像及彩超在新生儿肺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50例肺部疾病新生儿纳入试验组,选取同期住院部非肺部疾病的50例新生儿纳入对照组。观察两组新生儿超声影像学表现,运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测量两组新生儿肺组织的弹性值,评估超声弹性成像及彩超在新生儿肺部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肺部呈高回声;胸模线消失,或胸模线增厚、模糊;A线消失;肺滑不明显;肺泡-间质综合征;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见病变部位无血流信号。湿肺:胸膜线模糊;肺滑减弱;A线消失;可见肺点;B线增多呈"瀑布征";局部可见"彗星尾征"。肺炎:肺内回声不均匀;A线消失或减少;肺滑消失或减弱;B线增多;2例患儿边缘可见大面积不规则肺实变,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见病变区域有条状血流信号。试验组平均弹性值、最小弹性值、最大弹性值均较对照组高(P <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及彩超在新生儿肺部疾病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联合检测可清晰的显示肺部病变,提升新生儿肺部疾病检出率。
2019(11).
摘要:目的探讨阿加曲班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加曲班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和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水平为(7.49±1.96) mg/L,低于对照组的(10.81±2.34)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阿加曲班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可有效改善凝血功能,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2019(11).
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联合曼月乐治疗对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双盲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就诊的9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分为两组,均45例。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治疗,联合组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联合曼月乐治疗。比较两组并发症、复发情况及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子宫内膜厚度、性激素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低,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高,且联合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组复发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等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联合曼月乐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可改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降低子宫内膜厚度,且不易复发,对性激素水平影响较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2019(11).
摘要:目的观察细胞核分布基因C结构域1 (NudCD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11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免疫组化SP法测定NudCD1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预测不良事件的指标。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石蜡标本中NudCD1阳性表达率85.3%。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25%。NudCD1蛋白表达增高与肺癌的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NudCD1蛋白高表达的患者与低表达的患者整体生存曲线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和NudCD1均是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指标。结论 NudCD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表达均上调,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进展以及临床预后密切相关
2019(11).
摘要: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TUPKE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5月至2019年2月BPH患者106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PKRP)治疗,观察组给予TUPKEP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及术前术后3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量表(IPS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最大尿流率(Q_(max))、残余尿量(PRV)。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低,切除前列腺质量较高,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较短(P <0.05);与对照组的16.98%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89%)较低(P <0.05)。治疗前后两组之间IPSS、QOL、Q_(max)、PR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IPSS评分、QOL评分、PRV均低于治疗前,Q_(max)高于治疗前(P <0.05)。结论 TUPKEP治疗BPH,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切除彻底等优势,在手术安全性方面明显优于TUPKRP;可降低IPSS评分,改善生活质量,在手术有效性方面与TUPKRP相似,均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2019(11).
摘要: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3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应用特布他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治疗,治疗周期为28 d。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28 d后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28 d后,观察组最大呼气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维持呼吸系统的正常运行,调节血气指标,抑制病情恶化,且安全性较高。
2019(11).
摘要:目的研究对比64-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64-MSCTA)与数字减影心血管造影(DSA)检查在颅内动脉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7月至2018年10收诊的6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DSA、64-MSCTA检查。比较DSA、64-MSCTA检查检出率。结果 6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中,DSA检查出63例阳性,3例阴性;64-MSCTA检查出64例阳性,1例阴性,1例疑似动脉瘤;64-MSCTA检查检出率96.97%(64/66)与DSA检查95.45%(63/6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MSCTA应用于颅内动脉瘤患者诊断中可清晰显示颅内动脉瘤,检出率与DSA相当,可为临床判断病情、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参考依据,且具有安全、无创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2019(11).
摘要:目的观察胆囊结石患者应用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该院收治64例胆囊结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2)与对照组(n=32)。对照组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给予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比较两组胃肠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胆囊结石患者,予以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可明显加快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019(11).
摘要: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炎症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该院入选的92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统计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及心功能变化情况,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能有效减轻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炎性反应,改善心功能,提升疗效。
2019(11).
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采用微创介入治疗的效果及相关指标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该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溶栓保守治疗与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脑血管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对比其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改良Barthel指数(BI)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神经营养因子(NTF)、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16.67%(P <0.05)。结论采用微创介入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其神经功能及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风险,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践。
2019(11).
摘要: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和QRS波时限的相关性。方法 8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收缩性心力衰竭(SHF)组(LVEF≤45%)和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组(LVEF>45%),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31例、Ⅲ级27例、Ⅳ级29例。选择同期参加体检的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胱抑素C、NT-proBNP、QRS波时限、LVEDD和LVEF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SHF组和DHF组的NT-proBNP、LVEDD、CysC和QRS波时限明显高于对照组,而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SHF组NT-proBNP、LVEDD、CysC和QRS波时限明显高于DHF组,而LVEF低于DH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Ⅱ级、Ⅲ级的CysC和QRS波时限明显低于Ⅳ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Ⅱ级CysC和QRS波时限明显低于Ⅲ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CysC与NTproBNP、LVEDD、QRS波时限呈正相关(P <0.05);与LVEF呈负相关。结论 CysC参与了心力衰竭的发生和进展,并与QRS波时限存在一定的联系,能反应患者的严重程度,两者联合检测,可以作为评价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2019(11).
摘要:目的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探讨单孔和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胸部良性疾病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130例胸部良性疾病患者,所有患者手术由同一医生实施,治疗时60例采用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单孔VATS组),70例采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单操作孔VATS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治疗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切割缝合器钉仓用量、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各指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手术操作的复杂性、安全性、创伤性、所需的材料以及患者恢复所用的时间等方面综合来看,单孔和单操作孔VATS治疗胸部良性疾病具有操作简单、微创、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耗材花费小以及患者恢复所需时间短等优点,患者可接受度高。
2019(11).
摘要:<正>《中国医学工程》杂志(期刊号:ISSN1672-2019/CN11-4983/R),月刊,公开发行,被中国知网、超星"域出版"、《国家科技学术期刊开放平台》等全文收录。本刊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和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主办。本刊读者对象为临床医务工作者、临床工程技术人员、医学工程科研工作者等,报道医疗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