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8).
摘要:目的探讨睾丸特异性基因TDRG1在精原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106例精原细胞瘤组织及35例正常睾丸组织中TDRG1的表达,首次对TDRG1与精原细胞瘤患者年龄及肿瘤TNM分期等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TDRG1在精原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睾丸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DRG1的表达与TNM分期存在正相关性,与精原细胞瘤患者年龄无相关性。结论 TDRG1可能作为癌基因参与精原细胞瘤的发病,有望为精原细胞瘤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及可能的治疗靶点。
2018(8).
摘要:目的观察加味柴芍六君颗粒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5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各40例。中药组给予加味柴芍六君颗粒并随证加减治疗,西药组给予口服培菲康胶囊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各症状积分、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大便性状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各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治疗后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的中医各症状积分和总积分下降更显著(P <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增加(P <0.05),CD8~+均较治疗前下调(P <0.05),且中药组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优于西药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大便性状评分均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药组评分比西药组下降更显著(P <0.01)。结论加味柴芍六君颗粒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水平,进而缓解临床症状,疗效显著,有临床推广价值。
2018(8).
摘要:目的探索大鼠宫颈上皮细胞的培养方法。方法分离大鼠宫颈上皮细胞,采用上皮细胞培养无血清培养基,添加牛脑提取物和表皮生长因子(EGF)进行培养。结果大鼠宫颈上皮细胞培养8 d后,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宫颈上皮细胞从组织碎片中移出,大片贴在培养瓶壁上,成集落状生长。结论使用上皮细胞无血清培养基添加EGF、牛脑提取物可以实现大鼠宫颈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
2018(8).
摘要:目的结合新医疗改革大环境,针对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现状,研究探讨适合现代化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战略对策。方法应用道斯矩阵态势分析法对当前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基于道斯矩阵态势分析法,可以有效改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高了医院设备科工程人员的工作效率。结论道斯矩阵态势分析法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运用,可以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增强医疗设备科工作能力,为医院平稳、安全运行提供切实保障。
2018(8).
摘要:目的探讨非减数矫治方案,配合使用微种植钉支抗,整体远中移动上颌牙列,矫治成人轻、中度上颌牙-牙槽前突畸形病例的软硬组织侧貌变化。方法 15例轻中度上牙-牙槽前突畸形成年患者,拔除第三恒磨牙,共30颗种植钉植入双侧上颌颧牙槽嵴区,用镍钛拉簧牵引上牙列整体向远中移动。对所有病例矫治前、后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软硬组织头影测量,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 30颗种植钉,其中4颗松动后重新植入,其余均保持稳固。(2) SNA、SNB等骨骼方面的测量值矫治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正畸没有改变上下颌的基骨;上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上牙槽座点连线的交角(U1/NA)、上中切牙切缘至鼻根点-上牙槽座点连线的距离(U1-NA)、下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下牙槽座点连线的交角(L1/NB)、上中切牙切缘至鼻根点-上牙槽座点连线的距离(L1-NB)及上下中切牙交角(U1/L1)的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明上、下前牙突度和倾斜度明显减小。(3)鼻唇角(Cm-Sn-UL)增大、面突角(G-Sn-Pos)减小(P <0.01),上下唇相对于审美平面的距离减小(P <0.01),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软组织面部侧貌得到改善。结论使用微种植钉作为强支抗能有效牵引上颌全牙列整体远中移动,使其软硬组织均发生明显变化,是非减数方案矫治成人轻中度上颌牙-牙槽前突畸形病例的可行方法。
2018(8).
摘要:目的探讨胫后静脉置管近、远段联合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11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A组23例经患肢足背浅静脉穿刺溶栓组;B组33例为经皮健侧股静脉穿刺逆行置管溶栓组;C组23例为胫后静脉切开顺行置管溶栓组;D组31例胫后静脉切开置管近、远段联合溶栓组。4组均用尿激酶泵入溶栓。统计并分析各组患者的患肢置管成功率、置管消耗时间、肿胀缓解度、深静脉通畅度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PTS)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A、B、C、D4组置管成功率分别为A组:100.0%(23/23);B组:75.8%(25/33),C组:91.3%(21/23);D组:93.5%(29/31),D、C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消耗时间分别为(2.0±0.8)min、(47.6±8.4)min、(38.5±5.9) min、(39.2±4.8)min,D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组患肢肿胀缓解度分别为(66.50±19.61)%、(76.19±15.85)%、(76.36±12.59)%、(85.95±12.93)%,D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静脉通畅通畅度评分分别为(1.57±0.51)分、(1.29±0.56)分、(1.28±0.57)分、(0.88±0.44)分,D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溶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70%(2/23)、16.0%(4/25)、14.29%(3/21)、13.79%(4/29),D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S发生率分别为47.6%(10/21)、28.57%(6/21)、27.78%(5/18)、16%(4/25),D组与A组47.6%(1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B、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胫后静脉置管近、远端联合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不仅能够快速有效地溶解血栓,且操作相对简单、易行和安全,是值得推广的一种临床溶栓方法。
2018(8).
摘要: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表达特征并分析检测血清VEGF、IGF-I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6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以本院同期收治的48例卵巢良性成熟畸胎瘤非Ems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两组孕妇血清中VEGF、IGF-I的表达水平;根据临床分期将观察组患者划分为Ⅰ~Ⅱ期与Ⅲ~Ⅳ期两个亚组,对比两亚组患者血清中VEGF、IGF-I的表达水平;分析VEGF、IGF-I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计算VEGF、IGF-I表达水平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临床分期的应用价值及尤登指数。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VEGF、IGF-I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Ⅲ~Ⅳ亚组患者血清VEGF、IGF-I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Ⅰ~Ⅱ期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VEGF、IGF-I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间具有高度正相关性,0.8
2018(8).
摘要:目的观察对基层医院门诊输液的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分析。方法将2015年5月‐2016年11月收治75例患者入组为对照组,总结其发生安全隐患问题,分析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并落实完成后,2016年12月‐2017年5月收治75例门诊输液患者为研究组。对照两组患者输液问题发生情况及患者对内科医生满意度,分析基层医院门诊输液安全隐患并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对照组满意率为81.33%,非常满意率仅为30.66%;研究组满意率达100.00%,非常满意率为97.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出现输液问题率为48.00%,研究组输液问题率为2.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基层医院门诊输液量较大,值班医生应掌握好输液药物使用范围、数量与禁忌证,谨记能口服不输液的治疗原则,确保安全输液,提高患者对内科医生的满意度。
2018(8).
摘要:目的探究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联合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早拔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该院住院治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丙泊酚复合七氟烷进行麻醉诱导维持,且术中保持BIS维持在40~60;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进行单纯的麻醉诱导维持。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丙泊酚总量、BIS监测值、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BIS监测联合静吸复合麻醉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可缩短术后拔管时间,稳定机体血流动力学,减少丙泊酚用量,缩短苏醒时间及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2018(8).
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PLA)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2013年10月‐2017年9月治疗的86例PL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腹腔镜手术引流,观察组则实施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引流。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有效率、体温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高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引流用于PLA治疗中效果确切,可促进脓肿吸收,手术时间短且术后并发症少,可作为PLA治疗中首选术式。
2018(8).
摘要:目的探析阿仑膦酸钠、骨化三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研究对象为2014年6月‐2017年6月该科诊治的35例老年性骨质疏松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阿仑膦酸钠+骨化三醇治疗)17例和观察组(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18例。观察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指标的变化,双能X线测量两组患者骨密度(BMD)数值。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清钙、磷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药物治疗,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碱性磷酸酶、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降低明显(P <0.05),两组治疗BMD均有明显上升,但观察组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 <0.05)。结论阿仑膦酸钠、骨化三醇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合并高脂血症的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有效果。
2018(8).
摘要: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1(EV71)致儿童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MRI影像特点及预后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开封市儿童医院就诊的55例EV71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患儿临床资料,总结其MRI影像学特点以及评估其预后效果。结果 55例患儿中MRI检查脑和脊髓异常者25例,检查阳性率为45.5%,其中10例患者为单发病灶者,15例患者为多发病灶;55例患儿经积极有效的治疗2~4周后,其临床症状均消失,46例患者未见神经系统后遗症,6例患者临床症状好转,3例患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结论 EV71型病毒引起的儿童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主要为脑干脑炎,经MRI检查可清晰显示病变形态、病变部位及病变范围;MRI检查不仅有利于评估患者病变程度和范围,同时对早期诊断和治疗该病具有重要价值。
2018(8).
摘要: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配伍利凡诺在中晚期妊娠引产中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5月于该院行人工中晚期妊娠引产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实施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观察组则实施米索前列醇与利凡诺联合配伍引产。观察两组相关指标、引产成功率、清宫率、Bishop评分等。结果两组在出现宫缩时间、出血量、胎儿娩出时间、胎盘娩出时间、引产残留物、清宫率、Bishop评分有效率等方面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用药前两组Bishop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Bishop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米索前列醇配伍利凡诺应用于中晚期妊娠引产中安全高效,利于缩短产程,提升完全引产率,促进胎儿快速娩出,减轻对患者身心的双重打击。
2018(8).
摘要:目的对比不同米索前列醇给药途径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该院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21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口服用药、阴道给药与舌下含服3组,每组各70例。对比3组术中情况(手术时间、失血量、丙泊酚用量、宫颈扩张、宫缩幅度与疼痛情况)、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舌下含服组宫颈扩张、宫缩幅度高于阴道给药组与口服用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阴道给药组与口服用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舌下含服组与阴道给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6%、4.29%,均低于口服用药组的15.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不同米索前列醇给药途径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舌下含服途径的药效与安全性较佳,利于宫颈软化与扩张,改善患者疼痛感,值得临床推广。
2018(8).
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66例行腹腔镜术的患者,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不使用抗凝药物,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抗凝,用药期为7 d,比较治疗前后的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流速度及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前的D-D、纤维蛋白原(FIB)和P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的D-D、FIB和DVT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T和血流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术后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能够有效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改善其血流状态。
2018(8).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感染检测血清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该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治疗的感染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一般性细菌感染38例为第1组,重症细菌感染52例为第2组,病毒感染26例为第3组。检测入院第2天、第5天3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CRP)以及白细胞(WBC)水平。结果第1组与第2组第5天降钙素原(PCT)、CRP及WBC水平显著低于第2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第2组第2天、第5天PCT、CRP及WBC水平显著高于第1组与第3组,第1组显著高于第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细菌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显著升高,尤其重症感染患者升高更为明显,临床上可通过检测PCT水平判断患者是否合并感染,根据PCT水平升高的程度判断患者是否为重症感染。
2018(8).
摘要:<正>《中国医学工程》杂志(期刊号:ISSN1672-2019/CN11-4983/R),月刊,公开发行,被中国知网、超星"域出版"等检索系统收录。本刊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和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主办,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纳米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