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第0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序贯疗法对支气管肺炎患儿C-反应蛋白及心肌酶水平的影响

      2018(3).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序贯疗法对支气管肺炎患儿心肌酶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87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44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单用红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序贯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后C-反应蛋白与心肌酶水平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C-反应蛋白、心肌酶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与心肌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序贯疗法可有效控制支气管肺炎患儿C-反应蛋白水平,降低心肌酶含量,有助于减少心肌损伤。

    • 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2018(3).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该院治疗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甲状腺功能情况分组,将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纳入观察组,糖尿病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纳入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所有入选者均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与相关实验室指标检查,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与之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女性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病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脉压、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及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性别、病程及HbA1c是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在临床中较为高发,临床应高度重视高龄、女性及病程较长的患者,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最大程度降低发病率。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临床疗效

      2018(3).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45例急性心力衰竭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前后心率、呼吸、血压、血生化、血气分析及心功能变化情况,并对比治疗前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 II)评分和Boston评分。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治疗后呼吸(22.25±3.21)次/min、心率(109.62±21.67)次/min,APACHE II评分(20.48±5.01)分,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血气分析和血生化检查,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碳酸氢根(HCO_3)、血氧分压(PaO_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超声检查,治疗前后心搏量(SV)、心输出量(CO)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合并急性肾衰竭疗效显著,能够有效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心功能。

    • 重症监护室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降钙素原对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研究

      2018(3).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降钙素原(PCT)对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2017年4月该院ICU收治的感染患者86例,为观察组,其中轻症组44例,重症组42例。选择同时期非感染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的平均PCT值,并统计各组<0.5μg/L、0.5μg/L~、2.0μg/L~和10.0μg/L~等检出率。结果观察组的平均PCT为(3.63±1.06)μg/L,高于对照组的(0.47±0.21)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15,P=0.001);重症组的PCT<0.5μg/L为16.67%,低于轻症组的2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54,P=0.015);重症组的PCT在2.0μg/L~与10.0μg/L~分别为47.62%(20/42)和19.05%(8/42),均高于轻症组的27.27%(12/44)和18.18%(8/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956,3.421,P=0.041,0.034);重症组的PCT在0.5μg/L~的为16.67%,低于轻症组的31.82%(1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45,P=0.410);重症组的治疗前平均PCT为(4.11±1.23)μg/L,高于轻症组的(2.89±0.78)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124,P=0.001);治疗后重症组和轻症组平均PCT分别为(1.29±0.94)μg/L和(1.05±0.47)μg/L,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547,P=0.025)。结论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ICU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证实感染患者PCT明显高于非感染者,并随着感染程度的增加而升高,能及时诊断和评估感染程度。

    • 影响重症监护病房清醒患者心理状况的压力源分析

      2018(3).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CU)环境中影响意识清醒患者心理状态的压力源,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临床纳入该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ICU收治的1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采用中文版知觉压力(CPSS)量表测试患者心理压力情况,对有压力和无压力的患者进行资料对比,差异项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中计算,分析ICU环境中影响意识清醒患者心理的主要压力源,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 198例ICU意识清醒患者调查结果显示,心理有压力患者59例,占29.80%;心理无压力者139例,占70.20%。ICU意识清醒有压力和无压力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转入ICU前科室、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机械通气、ICU住院时间、健康程度、焦虑以及抑郁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708,23.497,26.150,13.048,16.998,12.063,34.557,15.962,5.238,14.073,4.068,17.856,23.128,7.566,P<0.05)。将上述有差异资料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计算,结果发现,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转入ICU前科室、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机械通气、ICU住院时间、健康程度、焦虑以及抑郁均是ICU环境中意识清醒患者心理压力的影响因素。结论 ICU患者意识清醒后出现心理压力较为常见,影响患者心理压力的影响因素较多,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针对性实施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ICU意识清醒患者的心理压力,减少压力源,保障患者的心理健康,促进患者预后情况。

    • 多烯磷脂酰胆碱对妊娠期胆汁淤积症患者症状、肝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2018(3).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对妊娠期胆汁淤积症患者症状、肝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5月‐2017年9月治疗的妊娠期胆汁淤积症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熊去氧胆酸和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肝功能指标、妊娠结局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皮肤瘙痒评分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黄疸消失时间、皮肤瘙痒消失时间均大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谷丙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总胆汁碱(TBA)水平均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剖宫产、胎儿窘迫、早产、羊水粪染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可有效改善妊娠期胆汁淤积症患者皮肤瘙痒及黄疸等临床不适症状,促进患者肝功能恢复,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且用药安全可靠。

    • 长骨骨折患者合并脊髓损伤对骨折愈合和血清血小板衍生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的影响

      2018(3).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长骨骨折患者合并脊髓损伤对骨愈合的影响及血清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6年10月在该院治疗的长骨骨折患者,根据是否合并脊髓损伤将其分为单纯骨折组(A组,22例)和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组(B组,26例)。分析A组B组之间骨折愈合比率、骨折愈合时间和骨痂最大厚度的差异,探讨脊髓损伤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分析骨折后血清PDGF、VEGF水平的变化。结果与A组相比,B组患者骨折愈合比率高(100%vs 77.3%),愈合时间短[(7.1±1.7)周vs(23.2±9.6)周],骨架最大厚度大[(32.3±11.2)mm vs(9.3±8.7)mm]。骨折后血清PDGF、VEGF水平B组也显著高于A组。结论长骨骨折患者合并脊髓损伤能显著加快骨折修复,生长因子PDGF、VEGF可能参与了这个过程。

    • 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对食道癌手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

      2018(3).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对食道癌手术患者细胞免疫和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该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84例食道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进行自控静脉镇痛。观察组采用胸段连续硬脊膜外阻滞麻醉复合静脉麻醉,进行自控硬膜外镇痛。结果观察组T1~T4时刻白细胞介素-8(IL-8)、CD4~+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T2~T3时刻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3~T4时刻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2~T4时刻皮质醇(Cor)水平、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食道癌手术患者采用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麻醉效果较好,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影响小,应激激素水平较稳定,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亚精胺在神经系统的调节和保护功能

      2018(3).

      摘要 (2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亚精胺是一种天然多胺,在神经系统中具有调控突触可塑性、拮抗氧化应激、促进自噬的作用。该文就亚精胺神经调节和神经保护功能做一综述,旨在为探究亚精胺神经调节和保护功能的具体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 社区就诊患者焦虑情绪的调查分析

      2018(3).

      摘要 (8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调查社区就诊患者的焦虑情绪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2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1 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回收问卷1 150份,回收有效率为95.8%。SAS平均得分(36.15±10.86)分,检出阳性率23.7%。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年龄段、睡眠质量、文化程度、收入情况、对疾病的认识度和社区医疗满意度在焦虑情绪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ald=4.287,4.632,10.236,6.235,8.536,3.652,5.23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女性、高龄和睡眠差是焦虑情绪发生的危险因素(OR=1.342,1.253,1.526),而文化程度高、收入良好、疾病认识度高和医疗服务满意对焦虑情绪有改善和保护作用(OR=0.634,0.851,0.431,0.752)。结论焦虑情绪普遍存在于社区就诊患者中,且受多种因素影响。

    • 葡萄糖酸氯己定醇外科手消毒液效果持续时间的监测

      2018(3).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葡萄糖酸氯己定醇外科手消毒液保持无菌效果持续的时间,为实际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参加手术的医生和护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葡萄糖酸氯己定醇消毒液进行外科手消毒,对照组用含(76%±7%)酒精的外科手消毒液,比较两组消毒效果的持续时间。结果两种外科手消毒液保持无菌状态持续7 h均合格,但葡萄糖酸氯己定醇外科手消毒液保持无菌状态的效果优于含(76%±7%)酒精的外科手消毒液。结论手术时间超过4 h的推荐使用萄糖酸氯己定醇消毒液进行外科手消毒。

    • 大动脉炎肺动脉受累者超声心动图评价右心功能的临床观察

      2018(3).

      摘要 (2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心动图对大动脉炎肺动脉受累者右心功能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7年3月该院首次确诊为大动脉炎肺动脉受累的患者43例,应用肺血管CT造影(CTPA)与肺动脉造影评价其肺动脉受累程度,应用超声心动图对其右心功能进行评价。另选取同时期该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3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43例患者中,有23例出现右房右室增大,占53.49%,15例出现右室肥厚,占34.88%,29例出现肺动脉高压,占67.44%。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右房长径(RAL)、右房短径(RAS)、右室基底径(RVD)、右室壁厚度(RVT)、肺动脉收缩压(SPAP)和右室做功指数(RIMP)升高,右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例患者发生一侧肺动脉主干完全闭塞,其中8例发生右心功能不同程度降低,SPAP升高,平均(89.23±24.32)mm Hg;另有6例患者右心功能正常,SPAP未见升高,平均(23.03±5.43)mm Hg。结论大动脉炎肺动脉受累会导致患者右心功能不全,但仍有个别患者在肺血管严重病变的前提下保持右心功能正常,其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CT与X线检查在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8(3).

      摘要 (2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CT与X线检查在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于该院就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8例,入选患者均行X线和CT检查。分析两种检测方式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情况。结果经X线检查,11例患者未见异常情况,检测准确率为83.82%,而经CT检查均可见明显异常,检测准确率为100.00%,且CT检查关节强直、关节间隙狭窄、关节相邻软组织肿胀、关节面下骨质囊变、关节面骨质硬化、关节面侵蚀及关节间隙增宽等病变征象的检出率明显较X线检出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方式在强直性脊柱炎不同分级检出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检查可显示出双侧髋关节间隙情况、囊变以及骨赘,还可反映出患者的骨质疏松情况,CT检查可显示双侧关节间隙情况,此外还可明显见关节面的骨硬化和骨侵蚀现象。结论与X线检查相比,CT检查的准确度更高,显像更为清晰。CT检查可有效提升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检出率,特别是早期症状不明显的强直性脊柱炎,为临床诊治强直性脊柱炎提供良好的科学依据。

    • 微创钢板固定复位术治疗跟骨骨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2018(3).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微创钢板固定复位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该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钢板固定复位术治疗。对比两组足部功能恢复情况、Bohler角和Gissane角变化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足部功能恢复情况较对照组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Bohler角和Gissane角均明显升高,观察组Bohler角(32.23±4.63)°,明显较对照组的(30.06±4.11)°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Gissane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伤性关节炎、切口不愈合、切口延迟愈合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20.59%)较对照组(41.18%)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钢板固定复位术治疗跟骨骨折较切开复位固定术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可促进患者术后足部功能的恢复,且有助于Bohler角升高。

    •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观察

      2018(3).

      摘要 (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常规组43例患者采取急性脑梗死的常规治疗;治疗组43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丁苯酞软胶囊和阿托伐他汀钙片。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管紧张素II(ANG II)指标以及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HCY、NSE、ANG II指标水平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丁苯酞软胶囊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患者体内的炎性因子水平和HCY、NSE、ANG II指标水平,缓解神经功能损伤,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效果观察

      2018(3).

      摘要 (3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78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观察组加用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健康状况及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87%)明显较对照组(76.9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明显较对照组SGRQ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GRQ评分、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及一秒用力呼吸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等肺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FVC、FEV1/FVC及FEV1%等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高,且观察组患者FEV1、FVC、FEV1/FVC及FEV1%等肺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

    • 甲硝唑、制霉菌素与阴道臭氧灌洗联合方案治疗阴道炎的疗效研究

      2018(3).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甲硝唑、制霉菌素与阴道臭氧灌洗联合方案治疗阴道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4月于该院治疗的88例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作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甲硝唑与制霉菌素治疗)与研究组4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阴道臭氧灌洗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与治疗后(治疗1个月)症状积分的变化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组95.45%,高于对照组的77.27%(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其中研究组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4.55%,与对照组的4.5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硝唑、制霉菌素与阴道臭氧灌洗联合方案治疗阴道炎效果确切,安全可靠,适于临床推广。

    • 2015年-2017年广州市社区幼儿园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2018(3).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2015年‐2017年广州市社区幼儿园3~6岁儿童健康体检结果,发现幼儿园集体儿童存在的问题,为儿童保健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州市天河区棠下街社区10家幼儿园2015年‐2017年集体儿童体检资料数据。结果 2015年‐2017年体格发育情况整体波动不大,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育不良和肥胖均保持在较低水平;2017年贫血率4.39%,低于2016年的6.22%(P<0.05);2015年‐2017年肋外翻率呈下降趋势(P<0.05);听力3年未检出耳聋阳性;2015年‐2017年单双眼视力低下率、龋齿率均呈上升趋势(P<0.05);包茎率3年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包茎率保持在较高水平。结论广州市天河区棠下街社区幼儿园的3~6岁儿童的健康情况良好,监测和管理干预视力低下、口腔龋齿、包茎是幼儿园保健工作的重点。

    • 盐酸氮卓斯汀鼻喷剂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8(3).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变应性鼻炎患儿通过鼻喷盐酸氮卓斯汀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100例患有变应性鼻炎的患儿进行研究,且所有患儿在2015年3月‐2016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随机把所有变应性鼻炎患儿分成两组,每组50例。使用氯雷他定糖浆治疗对照组患儿,使用酸氮卓斯汀鼻喷剂治疗观察组患儿,将两组患儿进行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和不良反应进行对照。结果两组患儿的治疗结果显示,对照组患儿中有22例患儿治疗后基本无临床症状,有9例患儿仍然有鼻痒出现,有10例患儿有鼻塞出现,有9例患儿出现嗅觉障碍,总计有22例患儿痊愈,有效率为44%;观察组有46例患儿治疗后基本无临床症状,出现鼻塞和嗅觉障碍各2例,总有效率为92%,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儿包括观察组的15例以及对照组的32例,观察组不良反应患儿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变应性鼻炎患儿可以通过使用鼻喷盐酸氮卓斯汀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明显,治疗后较少出现不良反应,可以在临床实践中加以借鉴和应用。

    • 更正

      2018(3).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1.本刊2017年11月第25卷第11期第83页至85页发表的《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对血清CRP的影响》一文,作者单位名称及地址有误,原为"广东省湛江市农垦中心医院儿科,广东深圳524002",应为"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儿科,广东湛江524002",特此更正。2.本刊2018年1月第26卷第1期第91页至93页发表的《抗阻运动联合有氧运动用于脑卒中患者

    • 依达拉奉联合奥拉西坦治疗高血压脑梗死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2018(3).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奥拉西坦治疗高血压脑梗死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72例高血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依达拉奉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BI)等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72.2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4周的NIHSS评分及BI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段NIHSS均低于对照组,BI指数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奥拉西坦可有效改善高血压脑梗死神经功能,能提高患者独立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 肺癌结节与结核球的螺旋CT诊断与鉴别诊断分析

      2018(3).

      摘要 (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螺旋CT在肺癌结节和结核球的诊断应用。方法该院2012年2月‐2017年2月诊治的48例肺部疾病患者同时进行临床诊断和螺旋CT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图中的胸廓形状、肺叶状态、气管走向及纵隔内状况的观察分析,对患者病情及肺病类型做出初步判断,后经手术病理验证诊断结果,经诊断及追踪探索螺旋CT的诊断准确性。结果 48例患者经临床诊断误诊5例,螺旋CT诊断误诊0例,与手术病理验证结果完全一致,包括肺癌结节20例,结核球26例,其他肺部疾病2例。结论经诊断及追踪,采用螺旋CT诊断肺癌结节与结核球患者,省时简便,准确度高,适合临床应用。

    • 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噻肟钠对肺部感染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2018(3).

      摘要 (2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噻肟钠对肺部感染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10例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55例观察组与55例对照组。予以对照组静脉滴注头孢噻肟钠治疗,观察组采用头孢噻肟钠+阿奇霉素治疗。治疗7 d后,比较两组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结果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噻肟钠治疗肺部感染能快速消除患者症状,改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且联合用药不会增加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

    •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2018(3).

      摘要 (4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该研究对象为该院2016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呼气峰值流速(PEF)、用力呼气肺活量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比值(FVC/FEV1)、用力呼气肺活量(FVC)]水平、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VC、PEF及FVC/FEV1水平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FVC、PEF及FVC/FEV1水平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CRP、b-FGF及PDGF-BB水平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TNF-α、CRP、b-FGF及PDGF-BB水平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可提高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改善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气道重塑,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率,安全性较高。

    •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2018(3).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于该院就诊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卵巢功能变化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雌二醇(E2)水平降低,促卵泡刺激素(FSH)以及促黄体素(LH)水平升高,且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E2水平较低,FSH、LH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体温过高、肠梗阻以及切口脂肪液化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开腹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腹腔镜手术具有更好的治疗优势,其可减少患者手术出血,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此外还可较好的保护患者的卵巢功能。

    • 社区康复模式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8(3).

      摘要 (2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接受社区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接受社区康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组内不同时间点之间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分、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评分、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评分比较: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及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组内4个时间点之间MBI评分、FCA评分及SWLS评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显示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以治疗前最低,治疗1个月后次之,治疗3个月后再次之,治疗6个月后最高,组内不同时间点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之间MBI评分、FCA评分及SWLS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MBI评分、FCA评分及SWL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及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MBI评分、FCA评分及SWL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接受社区康复治疗的疗效确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满意度均得到显著改善。

    • 腺样体切除联合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

      2018(3).

      摘要 (3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腺样体切除联合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选取在该院进行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7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行鼓膜置管术,观察组予腺样体切除联合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中耳炎儿童生活质量调查问卷(OM-6)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OM-6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样体切除术联合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可有效改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 一期二期改良Fontan手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对照研究

      2018(3).

      摘要 (2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比一期与二期改良Fontan手术治疗108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7年1月于该院行改良Fontan手术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08例,其中一期手术58例,二期手术60例。观察对比一期与二期改良Fontan手术患儿术后平均肺动脉压(Mpap)水平、胸腔引流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出院时血氧饱和度(SpO_2)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结果一期手术患儿胸腔引流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低于二期(P<0.05);一期手术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二期(P<0.05);一期与二期手术患儿在死亡率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期改良Fontan手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疗效满意,分期手术可以进一步保证手术质量。

    • 子宫神经去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疼痛的临床观察

      2018(3).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治疗子宫腺肌症患者采取子宫神经去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4月‐2016年9月收治的136例子宫腺肌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68例患者采取子宫神经去除术作为研究组,另68例患者采取子宫次全切除术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看出,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少(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痛经以及非经期盆腔疼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疼痛感均有所改善;其中研究组各项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对治疗的满意度为97.06%,明显比对照组满意度的85.29%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子宫腺肌症患者采取子宫神经去除术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情况,缩短病情恢复时间,对患者伤害较小,提高其生活质量,且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较高,具有推广及应用价值。

    •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对良性卵巢囊肿患者术后卵巢功能的影响

      2018(3).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对良性卵巢囊肿患者术后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于该院行手术治疗的良性卵巢囊肿患者8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卵巢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少,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雌二醇水平较对照组低,促卵泡生成素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囊肿具有创少小、恢复快等优势,对患者卵巢功能影响较少,且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丹参注射液联合硫普罗宁对酒精性肝病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2018(3).

      摘要 (2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丹参注射液联合硫普罗宁对酒精性肝病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于该院治疗的酒精性肝病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硫普罗宁治疗。比较两组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治疗期间并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硫普罗宁治疗可有效改善酒精性肝病患者肝功能,降低肝纤维化水平,治疗效果显著,且用药安全。

    • 顽固性功能性子宫出血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的效果与作用机制研究

      2018(3).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顽固性功能性子宫出血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的效果与作用机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1月‐2017年2月100例顽固性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分为米非司酮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安宫黄体酮治疗,米非司酮组则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米非司酮组顽固性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米非司酮组完全控制时间、止血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米非司酮组子宫内膜厚度、月经周期、月经天数、月经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半年复发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顽固性功能性子宫出血应用米非司酮治疗效果确切。

    • 头部亚低温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观察

      2018(3).

      摘要 (2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头部亚低温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儿科收治的5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头部亚低温治疗,观察组给予头部亚低温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治疗后的神经发育评价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各项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生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神经测定(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41.38%)低于对照组(82.76%),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部亚低温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使患儿的脑组织得到保护,促进其脑神经功能的恢复。

    • 《中国医学工程》投稿须知

      2018(3).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中国医学工程》杂志(期刊号:ISSN1672-2019/CN11-4983/R),月刊,公开发行,被中国知网、超星"域出版"等检索系统收录。本刊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和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主办,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纳米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现代医学杂志社、中国内镜杂志社、中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和中南大学内镜医学研究院协办。本刊读者对象为临床医务工作者、临床工程技术人员、医学工程科研工作者等,报道医疗领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