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第0卷第1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头颅柔性线圈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中的应用

      2018(12).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头颅14通道柔性线圈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 fMRI)中的价值。方法招募11例正常健康志愿者,使用同一磁共振仪、同一成像序列,先后采用头颅24通道硬质线圈、14通道柔性线圈、16通道硬质线圈成像,序列包括3D T1WI、左侧足三里穴电针刺激下任务态BOLD fMRI。获得图像信噪比及主观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BOLD fMRI图像通过软件分析后处理。结果在3D T1WI、BOLD fMRI图像中,14通道柔性线圈和24通道硬质线圈的信噪比均高于HNC16线圈。在3D T1WI图像中,14通道柔性线圈、24通道硬质线圈和16通道硬质线圈的主观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足三里穴位电针刺激后表现为右侧颞中回、额中回、额下回、左侧岛叶脑功能活动增加,左侧额中回及海马旁回脑功能活动减低。14通道柔性线圈与24通道、16通道硬质线圈比较,脑功能活动增加的脑区主要为右侧颞中下回及额下回。结论头颅14通道柔性线圈可以获得与24通道硬质线圈相仿的图像质量,并可进行相关的BOLD fMRI磁共振检查。

    • 不同血清标志物在儿童白血病合并感染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2018(12).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表达指数、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在儿童白血病合并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在该院治疗的白血病儿童87例,其中合并细菌感染51例(感染组),无细菌感染36例(非感染组),同时选取健康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CD64表达指数、PCT、CRP、hs-CRP和NEU%水平,同时对感染组进行菌株分离鉴定。结果共计培养分离病原菌5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1株,革兰阴性菌20株,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分别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感染组CD64表达指数、PCT、CRP、hs-CRP和NEU%分别为(82.51±24.81)、3.10(0.26,4.35)ng/ml、2.21(1.60,3.01)ng/ml、80.24(65.41,102.22)mg/L和87.03(80.02,91.33)%,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和对照组(P <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D64表达指数判断白血病合并感染的诊断价值较好,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901(P <0.05),截断值为58.50时,其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40%和91.67%。结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表达指数在儿童白血病合并感染早期诊断中有较好的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 吉西他滨同药维持化疗治疗晚期肺鳞癌的临床研究

      2018(12).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顺铂联合吉西他滨诱导化疗后吉西他滨同药维持化疗治疗肺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45例顺铂联合吉西他滨化疗后病情无进展的晚期肺鳞癌(IV期)患者随机均分为吉西他滨维持化疗组(n=22例)和最佳支持治疗组(n=23),吉西他滨维持化疗组患者静脉注射吉西他滨(1 000 mg/m~2,第1、8天),每21 d为一周期,病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后停用;最佳支持治疗组停化疗药观察,两组均给予最佳支持治疗。主要临床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临床终点为总生存期(OS)。结果吉西他滨维持化疗组患者PFS较最佳支持治疗组明显延长(中位PFS 3.8个月vs. 2.6个月,HR:0.518;95%CI:0.281~0.955 log-rank P <0.05)。两种治疗方案总生存期(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西他滨维持化疗能明显延长肺鳞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

    •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对肝脏疾病的诊断价值研究

      2018(12).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声像图的特点,探讨SWE对肝脏疾病诊断的研究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该院收治的120例不同程度肝脏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60例患者进行SWE检查,对照组60例患者进行常规超声检查,120例患者皆进行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对SWE和常规超声检查鉴别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试验组检测的具体疾病患者要多于对照组,试验组未能辨别的人数为5例,而对照组为20例,两种方法皆能诊断相关疾病情况,试验组的准确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对于肝脏疾病的检测准确率高,检测的范围广,对于前期疾病的发现和诊断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

    • 前列腺尿道角预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夜尿改善情况

      2018(12).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前列腺尿道角预测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患者良性前列腺增生后夜尿改善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12月在该院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患者86例,经直肠超声测定前列腺尿道角(PUA)、前列腺体积(PV),经腹超声测定残余尿量(PVR),收集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QOL)评分及最大尿流率(Qmax)等相关临床参数,将患者按术后夜尿改善情况分为夜尿改善组(<2次/晚)和非改善组(≥2次/晚)。结果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44.2%患者(38/86)夜尿症状得到改善。前列腺尿道角与术后IPSS评分、术后QOL、平均尿流率和最大尿流率、夜尿存在相关性(P <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性(ROC)曲线显示,PUA预测术后夜尿的预测值为0.771(95%CI,0.668~0.874;P=0.000),使用35.5°为切点水平,预测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夜尿症状改善的敏感度为84.6%,特异度为68.1%。前列腺尿道角更小的患者夜尿症状、IPSS评分[(10.2±0.4)vs.(16.1±0.4),P <0.001]、QOL[(1.9±0.1)vs.(2.9±0.1),P <0.001]更轻。结论 PUA是预测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夜尿症状较好的指标,PUA切点选择在35.5°,能较好地预测患者术后的夜尿情况。

    • 奥拉西坦联合瑞舒伐他汀对高血压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2018(12).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奥拉西坦联合瑞舒伐他汀对高血压脑梗死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聚集率(PAG)、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及核转录因子(NF-κB)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该院2017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梗死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以每组49例为准,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奥拉西坦、瑞舒伐他汀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CRP、PAG、IL-1β、IL-6及NF-κB水平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1.84%)明显高于对照组(63.27%)(χ~2=11.49,P=0.000);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RP、PAG、IL-1β、IL-6及NF-κB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奥拉西坦联合瑞舒伐他汀对高血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血凝情况和神经系统损伤情况,提高机体调节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依达拉奉对脑出血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2018(12).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依达拉奉对脑出血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治疗的98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则加以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S100B蛋白水平。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ADL评分、NIHSS评分、TNF-α、NSE及S100B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TNF-α、NSE及S100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均未发生头晕、呕吐、恶心及嗳气等不良现象。结论将鼠神经生长因子与依达拉奉联合应用于脑出血患者中可调节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提升患者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安全性良好。

    • 不同透析方式对残余肾功能的影响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2018(12).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透析方式对残余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纳入的20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100例,其中研究组采取腹膜透析,对照组采取血液透析,比较两组治疗结果及患者残余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结果治疗前两组的残余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残余肾功能高于对照组,但其他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的躯体活动、饮食行为、社会心理行为及治疗行为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7.00%,低于对照组的19.00%(P <0.05)。结论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均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中具有一定价值,其中腹膜透析治疗效果更好,对患者残余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同时改善生存质量,促进病情快速稳定。

    • 丙种球蛋白辅助盐酸氨溴索静注对新生儿肺炎血气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2018(12).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IG)辅助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静注)对新生儿肺炎血气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92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盐酸氨溴索组(n=46)和联合组(n=46)。盐酸氨溴索组患儿仅单独使用盐酸氨溴索静注治疗,联合组患儿在盐酸氨溴索组基础上给予IG静注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和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儿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大于盐酸氨溴索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小于盐酸氨溴索组(P <0.05);联合组患儿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及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高于盐酸氨溴索组(P <0.05);联合组患儿治疗有效率高于盐酸氨溴索组(100.00%vs. 89.13%, P <0.05)。结论 IG辅助盐酸氨溴索静注治疗能显著改善新生儿肺炎患儿的血气指标和免疫功能,提高患儿临床疗效。

    • 大型医用设备效益分析周期及适用方法探讨

      2018(12).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索医学装备较适宜的效益分析周期和不同种类医学装备适用的效益分析方法。方法选取5台典型的医学装备对其采用不同的周期进行效益分析,并对得到的投资收益率结果进行比较,计算标准差。针对不同种类的设备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效益分析,并对采用的方法进行详细阐述。结果针对不同的设备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效益分析可以得到较理想的结果,对采用不同周期得到投资收益率结果进行计算得到的标准差均小于0.2。结论采用以年度为周期进行效益分析较佳,应针对不同的设备制定不同的效益分析方法。

    • 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应用

      2018(12).

      摘要 (3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间充质干细胞(MSC)是一类能够自我更新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典型细胞群体,随着间充质干细胞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分化能力及临床应用有了进一步认识。该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对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情况,对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不同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比较及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肝纤维化的临床应用作简要综述。

    • 心电信号预处理方法研究

      2018(12).

      摘要 (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该文以临床心电信号和合成心电信号为数据样本,应用心电信号预处理方法在Matlab中进行数据仿真分析,以提高心电信号的信噪比。方法首先设计梳状滤波器消除工频干扰和基线漂移,再应用低通滤波器滤除频率大于200 Hz的高斯白噪声,最后进行合成心电信号和临床心电信号仿真测试。结果在合成心电信号仿真测试中,位于0 Hz和50 Hz的幅度得到较大的抑制;在临床心电信号仿真测试中,工频干扰和基线漂移的幅度由10×10~5变为2×10~5;经过低通滤波,高斯白噪声进一步被抑制。结论心电信号预处理方法能够较好地滤除心电信号中的干扰信号,提高了心电信号的信噪比,进而提高识别胎儿心电信号的准确率。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伴鼻阻患者经单纯鼻部手术治疗疗效观察

      2018(12).

      摘要 (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单纯鼻部手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伴鼻阻患者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该院行单纯鼻部手术治疗的OSAHS伴鼻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和Epworth嗜睡程度评分(ESS),采用配对t检验对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睡眠结构、睡眠质量、体位及紊乱性睡眠呼吸(SDB)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单纯鼻部术后患者快速动眼睡眠(REM)期较术前延长,N1期较术前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N2和N3、N4期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鼻部手术增加患者夜间休息时间(TIB)、夜间睡眠时间(TST)和睡眠效率(SE),降低觉醒指数(ArI)和日间嗜睡得分(ESS),以上参数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患者夜间鼾声时间所占比例低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_2)及夜间体位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鼻部手术可改善患者睡眠结构和睡眠质量,减少夜间打鼾,对睡眠体位、呼吸暂停和低通气无改善作用。

    • 美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应用于冠心病心衰的有效性探讨

      2018(12).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美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优势。方法随机从该院2015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讨论,回顾分析其病历资料,依据其治疗方式分两组,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抗心衰治疗,研究组40例接受美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的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指标,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建议临床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将美洛尔联合曲美他嗪作为首选方式进行选择,两者联用患者心功能改善明显,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不同术式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对患者精液质量及配偶受孕率的影响

      2018(12).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术式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对患者精液质量及配偶受孕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260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分别行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腹股沟外环下方显微镜精索静脉结扎术、经腹股沟显微镜精索静脉结扎术以及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术,每组各65例,比较4组的手术效果。结果第1组与其他3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第2组精液活力和配偶受孕率均明显优于其他3组(P <0.05);第2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3组(P <0.05)。结论 4种手术方式均可以改善精液的质量,提高受孕率,但腹股沟外环下方显微镜精索静脉结扎术明显更优,引发的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更低,值得推广。

    • 氯吡格雷防御冠心病介入治疗致心血管病变的临床研究

      2018(12).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氯吡格雷防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介入治疗致心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近年来该院收治的60例行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噻氯匹定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记录两组用药前后的血栓素B2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凝血功能,统计并比较两组术后30 d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用药治疗后的血栓素B2及血小板聚集率与用药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用药后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术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功能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0 d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氯吡格雷能有效改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凝血功能、血栓素B2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术后患者心血管病变发生率低。

    • 稳心颗粒辅治对阵发性房颤患者疗效及心功能的影响

      2018(12).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稳心颗粒辅治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治疗效果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9月‐2017年9月该院心内科治疗的92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纳入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胺碘酮及依那普利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稳心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心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心房颤动发作次数[(1.48±0.62)次/周]及持续时间[(0.42±0.21)h]均少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48%)较对照组(69.57%)高,且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47.11±5.29)%]较对照组高,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47.79±4.66)m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53.19±4.28)mm]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稳心颗粒辅治阵发性心房颤动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房颤动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以及心功能,提升治疗效果。

    • 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应激性心肌病的诊断价值探讨

      2018(12).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应激性心肌病(SCM)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60例SCM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人群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对象入组时超声心动图、心肌损伤标志物和常规心电图差异,再比较观察组治疗14 d时与入组时各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入组时超声心动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14 d时与入组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14 d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组时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轻度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4 d时各指标均较入组时轻度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4 d时各指标与对照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常规心电图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观察组中有58例存在异常。结论超声心动图在诊断SCM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右美托咪啶静脉注射辅助全身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18(12).

      摘要 (2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辅助全身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在该院进行全身麻醉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试验组采用右美托咪啶实施辅助麻醉,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实施辅助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试验组、对照组麻醉前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麻醉后5 min与麻醉后15 min 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麻醉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辅助全身麻醉的效果较佳,麻醉后Ramsay评分高,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等各项指标较为理想,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2018(12).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胆道镜手术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集胆总管结石患者共92例参与,根据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以及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以及结石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效果与开腹手术无显著差异,但在并发症、复发率方面更具优势,因此该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 神经内镜手术与小骨窗开颅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幕上出血的疗效观察

      2018(12).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神经内镜手术与小骨窗开颅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幕上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该院治疗的124例高血压幕上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均62例。对照组行小骨窗开颅微创手术,观察组行神经内镜手术。观察两组术中指标、血肿清除率、并发症、预后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等。结果较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83.06±25.98)min、术中出血量(56.70±5.28)ml相对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两组神经功能缺失程度量表(NFD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较对照组相比,观察组NFDS评分(18.13±2.59)分相对较低,ADL评分(68.89±7.14)分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较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肿清除率93.55%相对较高,并发症发生率3.23%相对较低,预后效果死亡1.61%、植物状态1.61%、重度残疾3.23%、中度残疾56.45%、良好37.10%相对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神经内镜手术为高血压幕上出血治疗中较为有效且安全术式,具有创伤轻微、血肿清除率高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恢复,改善预后。

    • 3种肿瘤特异性抗原联合检测应用于胃癌的价值分析

      2018(12).

      摘要 (3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3种肿瘤特异性抗原联合检测应用于胃癌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42例胃癌患者作为胃癌组,选择同期该院收治的42例良性胃部疾病患者作为良性胃病组,选择同期于该院进行体验且无胃部疾病的42例健康受检者作为对照组。3组受检者均进行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与糖类抗原724(CA724)肿瘤特异性抗原联合检测。结果胃癌组CA199、CEA与CA724水平、单项阳性率与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良性胃病组与对照组(P <0.01)。良性胃病组CA199、CEA与CA724水平、单项阳性率与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3种肿瘤特异性抗原联合检测在胃癌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进一步保证患者的诊断质量。

    • 鞘内给药治疗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临床观察

      2018(12).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治疗中鞘内给药取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该院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分别给予单一抗生素静脉用药、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方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临床治疗有效率观察组96.00%(46/50),高于对照组的74.00%(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比较,氯化物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包括白细胞、葡萄糖、蛋白定量及颅内压治疗后改善情况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2/50)与对照组的6.00%(3/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对症治疗,不良反应均缓解。结论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治疗中,鞘内给药治疗方法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可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患者各项体征指标的改善,且安全性较高,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结合雌激素片对围绝经期功血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激素水平的影响

      2018(12).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结合雌激素片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9月‐2017年8月该院治疗的110例围绝经期DU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入选者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均55例。对照组接受醋酸甲羟孕酮治疗,观察组加用结合雌激素片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激素水平及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子宫内膜厚度、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LH、FSH、E2、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结合雌激素片用于围绝经期DUB治疗中兼具安全性与有效性双重优势,可调节机体激素水平,降低子宫内膜厚度。

    • 标准去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评价

      2018(12).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标准去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6月‐2017年6月作为研究时段,取40例研究时段内该院及南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20)、试验组(n=20),对照组实施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试验组应用标准去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分析两组临床指标、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临床指标对比显示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显示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 <0.05);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显示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治疗中,应用标准去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既可改善临床指标,又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托拉塞米配伍多巴胺对顽固性心衰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

      2018(12).

      摘要 (2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托拉塞米配伍多巴胺对顽固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6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顽固性心衰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58例患者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进行托拉塞米配伍多巴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NT-proBNP水平、心功能,并记录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66%,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NT-proBN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拉塞米配伍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衰可有效降低NT-proBNP水平,改善心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医教结合语言干预对1~3岁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语言发育能力的影响观察

      2018(12).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医教结合语言干预对142例1~3岁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语言发育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42例语言发育迟缓患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医教结合模式语言训练)和对照组(常规语言训练),比较两组干预效果和患儿语言发育水平。结果干预后,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1.55%和77.4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应物能、语言能和应人能发育商(DQ)均明显提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提升幅度更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医教结合语言干预1~3岁语言发育迟缓患儿可结合医教双方优势,及早发现和干预,为患儿营造良好交流学习环境,全面提高患儿语言发育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 影响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效果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18(12).

      摘要 (2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效果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该院儿科184例脑性瘫痪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问卷收集患儿基础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s回归分析,分析影响患儿疗效危险因素。结果康复有效、无效患儿比较,患儿初次康复训练年龄(年龄大于或小于6个月)、康复训练持续时间(3个月,6个月)、家属脑瘫康复知识教育以及政府及社会支持4项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患儿初次康复训练年龄(年龄大于或小于6个月)、康复训练持续时间(3个月或6个月)、家属脑瘫康复知识教育以及政府及社会支持与患儿康复效果密切相关,是影响脑性脑瘫患儿康复效果的危险因素。

    • 高强度精确聚焦超声治疗小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

      2018(12).

      摘要 (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高强度精确聚焦超声(HIFU)应用于小子宫肌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60例小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分成两组,将行米非司酮治疗者设作对照组(30例),行HIFU治疗者设作研究组(3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子宫体积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6.67%,较研究组显著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子宫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1、3个月子宫体积(126.04±8.96)cm~3、(109.23±6.55)cm~3,均小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小子宫肌瘤经HIFU治疗可有效缩小肌瘤,疗效较米非司酮治疗确切,且安全性较高,可推广。

    • MRI与CT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骼关节病变临床效果分析

      2018(12).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与分析磁共振(MRI)与CT诊断强直性脊柱炎(AS)骶骼关节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拟诊为强直性脊柱炎骶骼关节病变的72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均予以MRI、CT检查,以最终病理诊断结果为准,比较MRI与CT诊断AS骶骼关节病变的临床效果。结果 72例患者中,经病理诊断为AS骶骼关节病变66例,其他6例;两种检查方式在≥II级病变中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在0级和I级病变中的检出率较CT高(P <0.05);MRI的诊断准确率、特异度、敏感度较CT高(P <0.05)。结论 MRI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骼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较CT高,尤其在早期骶骼关节病变中,MRI较CT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

    • 中国医学工程2018年第26卷总目次

      2018(12).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

    • 《中国医学工程》投稿须知

      2018(12).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中国医学工程》杂志(期刊号:ISSN1672-2019/CN11-4983/R),月刊,公开发行,被中国知网、超星"域出版"等检索系统收录。本刊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和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主办,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纳米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现代医学杂志社、中国内镜杂志社、中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和中南大学内镜医学研究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