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4).
摘要:目的目前国内外脑电相关设备尚无法客观定量反映大脑高级认知功能和情绪状态,因此本研究拟研发一种针对大脑高级认知功能及疼痛、焦虑、抑郁等多种情绪状态进行客观定量测量的脑电检查设备,并在大样本人群中进行脑电数据采集和计算。方法利用无线可穿戴脑电波信号采集放大终端,获得时域脑电波信号,经由模数(A/D)转换为数字信号,以特定窗口长度的脑电波为单元,施加小波分析、谱分析、模式识别分析等数字计算方法,提取脑电波中的可重复规律性的元数据作为变量,以脑功能状态作为结果,使用多元回归算法确认与结果相关联的元数据,加权归一后得到一组脑电特征指数组,以反映包括疼痛、镇静、焦虑、抑郁、记忆加工、脑耗能、脑疲劳等多种情绪状态和大脑认知功能,并在社区、学校、企业、大型展会等的大范围人群中(n=10 741)进行了脑电数据的采集和计算。结果该系统能够稳定、准确地采集脑电信号,从脑电波中提取了24项脑功能状态指标,客观定量反映包括疼痛、镇静、焦虑、抑郁、紧张等情绪状态以及大脑发育及老化、认知功能、睡眠质量等多方面大脑高级神经功能,并进一步在不同年龄段的大样本人群中建立了常模值。结论脑电波中定量指数组有望成为大脑功能状态的客观定量测量工具,具有进一步临床研究和应用价值。
2017(4).
摘要:目的对比研究α-糜蛋白酶氯化钠溶液冲洗,对胃肠手术后腹部切口感染应用真空负压吸引(VSD)治疗的效果。方法该院普外科行开腹胃肠手术后发生切口化脓性感染同意行创面VSD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72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n=36),予伤口清创后,采用VSD装置,同时予α-糜蛋白酶4 000 u+0.9%氯化钠溶液1 000 ml,24 h持续冲洗;对照组(n=36),切口清创、VSD装置同实验组,单纯用0.9%氯化钠溶液1 000 ml,24 h持续冲洗。观测使用VSD后总体抗生素使用时间、总换药次数、导管堵塞例数及切口愈合时间(d)。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伤口细菌培养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抗生素使用天数、总换药次数、VSD堵管例数及切口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检验结果依次为:t=-7.092;P=0.000;t=-6.196,P=0.000;x~2=0.250,P=0.035;t=-5.901,P=0.000)。结论胃肠手术后切口感染应用VSD治疗时,联用α-糜蛋白酶氯化钠溶液持续冲洗可有效预防吸引管堵管,缩短伤口愈合时间,总体上提高VSD的治疗效果。
2017(4).
摘要:目的探析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应用超声心动图Tei指数评估心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50例超声心动图确诊为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病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10例因患儿家属忽视入院即为临床4期,经综合治疗无效死亡或放弃治疗后死亡作为对比病例(死亡组),选择同期4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超声心动图Tei指数,比较观察组与死亡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左心室射血时间(LV-ET)、左室等容舒张间期(LV-IRT)及左室等容收缩间期(LV-ICT)等指标。结果死亡组的左心室射血时间(LV-ET)、左室等容舒张间期(LV-IRT)及左室等容收缩间期(LV-ICT)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左心室射血时间(LV-ET)、左室等容舒张间期(LV-IRT)及左室等容收缩间期(LV-ICT)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Tei指数能够及时评价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心功能,为临床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提供可靠影像学依据,对阻止病情进展具有积极作用,对减低病死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17(4).
摘要:目的联合动态检测骨科内置物术前术后早期血白细胞(WBC)、红细胞沉降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的浓度,定量分析其变化规律,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骨科行内置物手术切口甲级愈合患者128例,动态监测其血清WBC、ESR、hsCRP、PCT浓度在术前、术后第1、2、3、5、7天的数值,定量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术后第1天WBC值升高达到峰值,第2天后逐渐下降,术后第5天恢复到正常范围;ESR在术后缓慢上升,到第5天升高到峰值,后下降;hsCRP术后升高,第2天时达到最大峰值,后逐渐下降;PCT数值则在术后无明显变化。结论骨科内置物术后WBC、ESR、hsCRP、PCT浓度的变化有各自的规律,违反规律的异常升高或降低后再次升高则要考虑感染存在。联合动态监测WBC、ESR、hsCRP、PCT的浓度变化可以指导骨科内置物术后早期感染的诊断。
2017(4).
摘要:目的探讨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术后患者行系列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该院2011年1月‐2014年9月治疗的112例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手术后患者实施系列治疗方案,包括术后经T管窦道持续低压冲洗,术后经T管窦道碎石、取石,茵陈代茶饮消炎利胆排石;术后随访。结果 112例患者经过系列治疗,残石率由72.32%(81/112)降低为6.25%(7/112);15例出现胆道出血、发热、畏寒和寒战等并发症,均经治疗后痊愈。随访时间5个月~3年,平均21个月,取尽结石的107例患者门诊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B超检查均无结石复发。112例患者随访期间均无胆管炎再发作。结论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术后系列治疗方案安全有效,适合临床推广。
2017(4).
摘要:3D打印技术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由于该技术制作实体模型具有速度快、精度高的优势,使其在制造业各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对3D打印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医疗领域中引起临床上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该技术在打印制作手术器械、人体组织模型、植入材料以及药物打印和生物打印等均有报道,并在许多疾病治疗研究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本文简单介绍3D打印原理并主要针对3D打印技术在脑外科疾病中运用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综述介绍目前3D打印技术在我国脑外科领域中的发展现状及远景展望。
2017(4).
摘要:目的探讨Galen静脉瘤及合并症的产前超声图像特征,提高其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CT和MRI或引产尸检证实的Galen静脉瘤的产前超声表现,总结其图像特点。结果 5例均证实为Galen静脉瘤,其中2例合并右心扩大,三尖瓣返流,上腔静脉扩张;1例合并永存共同动脉干,羊水偏多;1例合并上腔静脉扩张,胎儿水肿,胸腹腔少中量积液,羊水过多;1例合并上腔静脉扩张,胸腹腔少量积液。结论产前超声诊断Galen静脉瘤及合并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尤其在检出胎儿无明显原因心胸比增大、右心扩大及上腔静脉扩张时应仔细观察胎儿颅内情况,丘脑平面、近中线区、第三脑室后方及丘脑后下方检出无回声囊性结构,内可及高速低阻彩色血流是其重要声像图表现。
2017(4).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镇痛方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疼痛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自该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行TKA患者8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41例和B组41例。A组采用连续股神经阻滞,B组采用静脉镇痛。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 d及术后7 d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肌力评级及膝关节功能评分(HSS)。结果两组VAS评分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术后3 d、术后7 d明显降低(P<0.05);A组VAS评分术后3 d、术后7 d低于B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3 d、术后7 d肌力评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膝关节HSS评分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膝关节HSS评分术后3 d、术后7 d明显增加(P<0.05);A组膝关节HSS评分术后3 d、术后7 d高于B组(P<0.05)。结论连续股神经阻滞对TKA术后疼痛和功能恢复明显优于静脉镇痛。
2017(4).
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切除病变组织联合β射线治疗皮肤鳞状细胞癌的治疗效果。方法血清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和零反应检验进行数据统计。评价皮肤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病变组织联合β射线治疗皮肤鳞状细胞癌的治疗疗效。结果 38例患者手术切除联合β射线治疗,其中治愈26例,治愈率为68.42%;有效12例,有效率为31.58%。在有效12例患者中,5例进行过第2次β射线治疗,5例在1年内均有效;7例未进行第2次β射线治疗,复发4例,未进行第2疗程β射线治疗的复发率为57.14%,是否进行第2疗程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复发率为10.53%。血清SCCA和CYFRA21-1水平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皮肤鳞状细胞癌对β射线较敏感,不失为当前治疗皮肤鳞状细胞癌的一种简单、安全及有效的方法。3个月后再次β射线治疗,能明显降低复发率。SCCA和CYFRA21-1可以观察β射线的治疗效果。
2017(4).
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症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观察及护理。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重症脓毒症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50例,均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并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体征监测、营养支持、并发症观察与预防等护理措施,观察比较患者护理前后的生命体征体温(T)、心率(HR)、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以及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测定,并统计护理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患者T恢复正常水平,且HR较护理前平缓,患者的生命体征状况均较护理前明显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IL-8水平由护理前的(2.94±1.26)ng/ml降为(1.48±0.38)ng/ml,TNF-α水平由(3.32±0.48)ng/ml降为(1.17±0.24)ng/ml;护理后,患者VAS评分明显降低,恐惧心理减轻,而SAS评分也明显低于护理前,焦虑心理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由76.00%(38/50)提高至94.00%(47/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结合科学有效地护理方法在重症脓毒症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应用能有效的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促进疗效的提高,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2017(4).
摘要:目的回顾性研究胫腓骨开放骨折术后术区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分析其临床处理策略以改善其预后。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胫腓骨开放骨折患者628例,术后术区感染患者79例(观察组),感染率为12.58%,未发生感染患者549例(对照组)。评估感染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患者年龄≥60岁、合并基础性疾病≥3种、IIIb型骨折分型、内固定方式、未术后引流、彻底清创、皮瓣覆盖创面和住院时间≥3周的感染率分别为20.59%、25.51%、47.73%、23.08%、15.38%、45.35%、23.31%及20.10%,均高于同组其他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和手术时间分别为(9.83±0.61)h和(3.70±0.41)h,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合并基础疾病、骨折分型、固定方式、术后引流、清创是否彻底、受伤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是胫腓骨开放骨折术后术区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应积极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以降低术区感染率,改善患者预后。
2017(4).
摘要:目的分析乙肝感染孕妇伴发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风险因素。方法收集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孕妇512例,根据是否存在ICP分为伴发ICP组73例和无ICP组439例。对两组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伴发ICP组有ICP家族史、高雌激素水平、机体免疫失调及硒摄入不足明显高于无I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ICP家族史、高雌激素水平、机体免疫失调及硒摄入不足是乙感感染孕妇伴发IC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上对HBV感染的孕妇应重视ICP的相关因素分析,门诊就诊时详细询问病史,密切监测雌激素、机体免疫状态及硒摄入情况,以避免严重的不良妊娠结局。
2017(4).
摘要:目的探讨鼻窦球囊导管扩张术联合纤维鼻喉镜治疗鼻窦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鼻窦囊肿患者7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以常规鼻内镜鼻窦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以鼻窦球囊导管扩张术联合纤维鼻喉镜进行治疗,记录手术时间;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手术难易度,分值越高,难度越大;鼻镜检查结果采用内镜黏膜形态评分表(L-K)评估内镜黏膜形态。结果观察组手术难易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周L-K内镜黏膜形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CT扫描上颌窦病变范围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4周时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窦球囊导管扩张术联合纤维鼻喉镜治疗鼻窦囊肿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该项手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对于医师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2017(4).
摘要:目的研究对腔镜器械提供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处理的应用效果。方法该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消毒供应科室处理腔镜器械使用常规技术灭菌(采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同时选取此时间段内科室工作者39例,作为常规组,选择经此种灭菌方法处理的腔镜器械570件;2016年1月‐2016年11月科室全面应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操作,同时选取39例科室工作者,作为研究组,选取腔镜器械581件。总结两组工作者机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总结科室工作者对于护理管理制度评分,观察腔镜器械无菌合格率,对比两年度器械消毒用时及灭菌效果持续时间,总结两组发生器械导致院内感染情况。结果第一年度,腔镜器械灭菌失效率为9.65%,灭菌合格率为86.32%,器械损伤率为4.04%,第二年度,灭菌失效率为2.41%,合格率为95.87%,损伤率为1.72%,第二年度灭菌合格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年度腔镜消毒用时多于第二年度,但器械灭菌后有效时间低于第二年度。研究组工作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年度间,手术室患者因器械质量导致院内感染为16例(4.86%);第二年度,手术室患者发生器械导致院内感染率为2例(0.06%),第二年度感染率较低,但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医护人员对于科室环节管理、质量监控、定期培训及规章制度改革等指标评分均较低,研究组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科采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方式处理腔镜器械,同时科室提供优质护理管理措施,第二年度科室医护人员对护理管理模式评分较高,且手术室因腔镜器械导致的院内感染几率较低,第二年度医护人员出现不良反应率较低,且科室腔镜经无菌处理后物品合格率较高,且消毒时间较短,无菌状态维持时间较长。
2017(4).
摘要:目的研究对于消毒供应科室实施PDCA循环护理质量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该院消毒供应室于2014年5月‐2015年6月实施一般护理管理模式,于2015年8月‐2016年9月实施PDCA护理质量控制模式,同时选取上述时间段内科室在职护理人员共37例,总结两年内科室医护人员对护理质量评价,总结满意度表现,对比两组医护人员自身业务能力评分及院内感染率。结果第一年度间,医护工作者对于科室护理管理模式满意度为67.57%,第二年度医护人员满意度为91.8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年度职业防护、风险管理、细节控制及质量检验等指标评分均低于第二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年度护理质量评分较高。科室工作者对于器械分类与回收、消毒灭菌知识、质量检查及无菌意识等指标评分第二年度均高于第一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年度,该院出现的院内感染例数共69例,其中因医疗器械灭菌质量较差而导致的院内感染发生24例(34.78%);第二年度经消毒供应科室实施PDCA护理质量管理后,该院感染例数共71例,其中因医疗器械质量导致的院内感染率仅为6例(8.4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消毒供应室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科室护理管理质量评价,医护人员表示对管理模式感到满意,且自身专业技能得到提升,院内感染发生率降低。
2017(4).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脑肿瘤患者手术后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及效果评估。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脑肿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工作,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手段。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恢复、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等评价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程序可以使护理工作更为规范有效的进行,可有效降低脑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满意度。因此,护理程序可推广应用到临床各类疾病的护理中。
2017(4).
摘要:目的研究医师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治疗方式选择的倾向性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400份临床确诊为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调查量表的方法寻找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结果治疗方式的倾向性方面,29.5%为主动型,50.5%为共享型,20.0%为被动型。治疗方式选择时,选择腹腔镜手术还是开腹手术和医师每周手术量有关,手术量越大,选择腹腔镜手术的概率越高。结论循证医学的证据和临床医师的经验影响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方式,患者及家属的意愿参与临床决策。基于这些因素,有助于提高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治愈率及减少医疗费用。
2017(4).
摘要:分析B超的原理和故障问题,通过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6年2月该院医用B超设备,明确B超原理和常见故障类型。因B超的核心原理是利用超声波的折射散射,通过声波信号回收,完成超声波成像。此外,B超常见的故障问题有死机、探头问题、无图像和开机无字符表格等。通过分析B超原理和B超常见的故障问题,采取有效的处置方案,提升B超诊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提高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减少医患纠纷。
2017(4).
摘要:本文叙述了德州市人民医院以前心电图检查的状况及面临的诸多问题,剖析了心电图检查单机模式不能适应临床信息化建设的弊端,阐述了该院建设心电信息系统的重要意义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详细介绍了心电信息系统的构成和特点,包括软、硬件系统、网络结构和工作流程,以及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解决措施。总结了该系统建立与应用收到的良好效果,并试图探讨了该系统的发展方向。
2017(4).
摘要:目的分析神经松动术联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对患者临床积分、肌肉电信号和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组39例。对照组患者除了进行常规的颈部后缩、伸展、旋转及侧屈等练习外,同时进行神经松动术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积分变化及疗效,同时记录治疗前后患者颈前屈持续时间和颈后伸持续时间。结果治疗后,联合组的疼痛分级指数(PRI)、目测类比疼痛评分(VAS)及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颈前屈持续时间、颈后伸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松动术联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获得的疗效优于单纯的神经松动术治疗,值得临床借鉴推广应用。
2017(4).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法该院从2013年始,在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随机抽取30人组班,进行器官系统课程联合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验(OSICBL),与常规教学班比较。结果经3年的初步实践,改革班执业医师基础医学综合考试理论成绩、获取大学生创新项目能力及参与教师科研能力等优于常规班。结论初步观察到的结果提示OSICBL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017(4).
摘要:目的观察经鼻持续正压通气辅助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疗效。方法将该院收治的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经鼻导管吸氧,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 84例患儿经治疗后,观察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哮鸣音消失时间、紫绀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心率(HR)恢复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氧饱和度(SpO_2)、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HR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且观察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辅助治疗小儿重症毛细支气管炎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
2017(4).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颅多普勒超声在评估临床脑卒中后神经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在该院健康体检的6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记录各组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大脑中的动脉血流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动脉狭窄和闭塞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6.67%vs10.00%),两组间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屏气指数(BHI)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神经功能障碍必然存在血液循环障碍,临床脑卒中后神经功能恢复与经颅多普勒检测的血流动力学指数变化存在一定相关性。
2017(4).
摘要:目的研究前牙牙冠延长手术后冠修复应用不同修复材料对临床效果和牙周修复时间指标的影响。方法分析该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选择前牙牙冠延长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资料,按照手术后修复材料不同分成两组,将应用金属烤瓷修复的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应用氧化锆全瓷修复的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临床效果和牙周修复时间指标加以对比。结果观察组牙周状况重度病损所占比例3.33%,比对照组的23.33%低,牙周正常所占比例80.00%,比对照组的50.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修复后牙周探诊深度、探诊出血和牙菌斑均比对照组优,且手术后临时修复体的佩戴时间(14.12±2.10)d、康复时间(60.50±2.14)d,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前牙牙冠延长手术后冠修复应用氧化锆全瓷修复的临床效果满意,能够改善患者牙周状况,且缩短牙周修复时间,可被临床推广及应用。
2017(4).
摘要: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早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09年8月‐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1 000例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0例。对照组病患使用阿托伐他汀,观察组患者使用瑞舒伐他汀,比较治疗结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内皮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指标方面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治疗后在结果来看,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患的Hs-CRP以及总胆固醇(TC)指标改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均能起到调节血脂的效果,提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全面改善炎性反应,预后效果较好,和阿托伐他汀相比,瑞舒伐他汀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2017(4).
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内早孕妊娠及异位妊娠黄体的表现。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宫内早孕患者50例与异位妊娠患者50例,观察两组患者妊娠黄体经阴道彩超表现。结果从黄体类型来看,宫内早孕组低回声型25例,厚壁囊肿型15例,薄壁囊肿型5例,薄壁囊肿内部回声点型5例;异位妊娠组低回声型26例,厚壁囊肿型16例,薄壁囊肿型5例,薄壁囊肿内部回声点型3例,两组回声类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内早孕组患者黄体平均直径为(1.83±0.37)cm,异位妊娠组患者黄体平均直径为(1.71±0.50)cm,两组患者黄体平均直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内早孕组黄体阻力指数为(0.43±0.06),异位妊娠组黄体阻力指数为(0.49±0.08),两组患者黄体阻力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能够很好地观察患者黄体类型及直径,通过血流显像能够更为准确地估测黄体功能,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2017(4).
摘要:目的分析该地区RhD阴性献血者和输血患者的Rh表型与不规则抗体分布情况,为临床输血安全提供依据。方法对部分初筛Rh D阴性献血者和输血患者进行确认,并用单克隆IgM试剂对其C、c、E和e抗原表型予以鉴定。结果687例初筛Rh D阴性献血者经确认663例阴性,其中各表型分别为:ccdee 405例(61.09%)、Ccdee 180例(27.15%)、CCdee 23例(3.47%)、CcdEe 16例(2.41%)、ccdEe 39例(5.88%)、CCdEe、ccdEE和CcdEE型均未检出;确认为弱/变异D者24例。筛查出不规则抗体49例,其中由高到低依次为自身抗体13例,抗E 12例,抗D 7例,冷凝集素8例,抗M 5例,抗C 3例和补体C3d 1例。结论该地区RhD阴性献血者和输血患者的Rh表型以ccdee和Ccdee为主,高达88.24%,其次是CCdee、CcdEe和ccdEe占11.76%,其他表型罕见;已鉴定不规则抗体抗E>抗D>抗M>抗C,除自身抗体和冷凝集素外,不规则抗体的产生多与妊娠和输血相关。
2017(4).
摘要:目的人工流产术后立即放置宫内节育器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进行人工流产并自愿要求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妇女共306人,根据放置宫内节育器时间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3例。观察组患者人工流产术后立即放置宫内节育器,对照组患者月经干净3~7 d后放置宫内节育器,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相比,在妊娠发生率、节育器脱落率、续用率、盆腔感染率、子宫穿孔率及术中出血量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立即放置宫内节育器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可行性较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2017(4).
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儿采用俯卧位通气(PPV)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8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80例患儿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均为40例,分别采用仰卧位通气治疗和俯卧位通气治疗。结果在氧合功能方面,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及呼吸频率(RR)变化方面,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时,实验组患儿的PCT下降程度、简易CPI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俯卧位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能对氧合功能进行有效改善,对感染严重程度进行及时改善。
2017(4).
摘要:目的探讨异位妊娠通过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接收的异位妊娠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异位妊娠,所有患者均给予经阴道超声与经腹部超声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和影像学结果。结果在诊断准确率上,阴道超声为96.67%,腹部超声为8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诊断声像图阳性率上,阴道超声在附件包块、盆腔积液、心管搏动、子宫内假孕囊、存在胚芽与胎心等各项显著高于腹部超声,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位妊娠通过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诊断均可以达到一定准确率,但是经阴道超声检查能够更加准确并且更早地诊断异位妊娠,在临床上有着重要意义,在实际异位妊娠检查中值得推广应用。
2017(4).
摘要:<正>《中国医学工程》杂志(期刊号:ISSN1672-2019/CN11-4983/R),月刊,公开发行。本刊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和中南大学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主办,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纳米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现代医学杂志社、中国内镜杂志社、中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和中南大学内镜医学研究院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