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第0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踝臂指数与下肢动脉彩超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2017(2).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踝臂指数(ABI)、下肢动脉彩超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PA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14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ABI、下肢动脉彩超检查,根据四格表法分析ABI及下肢动脉彩超诊断PAD及PAD狭窄或闭塞的检出率,分别计算ABI检测PAD及PAD狭窄或闭塞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下肢动脉彩超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检出率高于ABI(P<0.05)。PAD早期ABI敏感性低,特异性高。PAD动脉狭窄或闭塞时,ABI敏感性明显升高,特异性仍较高。结论 ABI是一种简单、实用及无创的评价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方法,但也有其局限性,超声检查仍是2型糖尿病患者PAD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

    • 利拉鲁肽对预混胰岛素治疗失败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

      2017(2).

      摘要 (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预混胰岛素疗效欠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改用利拉鲁肽干预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此类情况的患者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46例已确诊T2DM且预混胰岛素疗效欠佳的患者纳入研究,改用利拉鲁肽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及其他糖尿病体重相关指标变化情况。血糖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C肽(FC-P)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脂包括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观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腰围(WC)、体重及体质量指数(BMI)的变化情况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患者血糖、血压、体重及血脂水平等均较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发生率4.35%。结论采用利拉鲁肽治疗T2DM疗效显著,改善患者血糖、血脂、体重及血压水平,且低血糖风险小,值得进一步推广。

    • 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与微型钢板固定治疗指骨骨折

      2017(2).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与微型钢板治疗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指骨骨折患者36例,采用随机对照方式将该科住院患者分为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和微型钢板固定组各18例,对两组患者术后手功能恢复情况及患者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随访,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组患者在术后第8、第12周手功能优良率优于微型钢板组,微型钢板组在术后第4周满意度方面优于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组,两组患者在术后第8周、第12周满意度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治疗具有一定优势,而微型钢板固定早期患者更为满意,临床需权衡治疗方案。

    • 血乳酸、C-反应蛋白及红细胞分布宽度早期动态监测在危重病的应用研究

      2017(2).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应用血乳酸(LAC)、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指标对危重病患者进行早期动态监测的临床应用情况和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该院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的360例危重病患者,将其根据预后结果进行分组,即:非死亡组患者200例,死亡组患者160例。分别对治疗期间的LAC、CRP以及RDW指标情况进行对比、统计和分析。结果非死亡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LAC和CRP均显著低于死亡组患者,各时间点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RDW指标变化不大,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危重病患者进行LAC、CRP早期动态监测,能够对患者的预后情况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但RDW的效用不大。

    • 高能量胫骨干开放性骨折的治疗进展

      2017(2).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该文阐述高能量胫骨干开放性骨折的诊断治疗的最新进展。回顾近20年来的文献,分析胫骨干开放性骨折的分型、治疗方法的特点,归纳各种治疗方式的优缺点。处理高能量胫骨开放性骨折的同时,必须重视对小腿软组织的修复,才能减少骨髓炎的发生,促进骨折的愈合。清创后重新评估软组织的损伤程度,对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手术材料以及骨折的预后至关重要。早期处理开放性骨折、合适的固定方式及良好的软组织覆盖是高能量胫骨干开放性骨折的冶疗关键。

    • 内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胰腺假性囊肿的临床研究

      2017(2).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胰腺假性囊肿患者采用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该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26例SAP合并胰腺假性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其中,63例患者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另63例患者采用内镜联合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作为研究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症状改善情况、炎症因子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为(109.14±30.48)min和(101.39±26.82)ml,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的(146.85±31.23)min和(355.27±36.74)ml(P<0.05);研究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54±0.39)h、(4.03±1.16)d、(8.28±1.94)d和(21.03±2.94)d,均短于对照组患者的(5.13±0.86)h、(7.47±1.62)d、(13.78±3.15)d和(31.79±3.42)d(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IL-6、IL-8和TNF-α水平分别为(31.12±9.86)μg/L、(109.54±21.23)μg/L和(51.92±14.76)μg/L,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68.92±18.14)μg/L、(208.67±43.28)μg/L和(133.67±42.49)μg/L(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9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63%(P<0.05)。结论内镜联合腹腔镜手术对SAP合并胰腺假性囊肿的患者治疗效果较好,症状改善时间更短,有效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降低炎症反应,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3种内固定方法治疗大龄儿童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

      2017(2).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3种内固定方法治疗大龄儿童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的大龄患儿90例,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患儿各30例,A组给予弹性髓内针逆行髓内固定,B组给予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C组给予切开复位接骨扳内固定。结果 A组患儿术中出血量为(23.98±7.28)ml明显少于B组和C组患儿的(50.79±9.19)ml和(65.87±10.45)ml(P<0.05);A组患儿手术切口长度为(4.19±2.20)cm明显小于B组和C组患儿的(6.68±3.12)cm和(8.47±3.89)cm(P<0.05);A组患儿手术时间为(76.23±9.86)min短于B组和C组患儿的(88.34±10.23)min和(101.28±11.76)min(P<0.05);A组患儿住院时间为(10.21±3.34)d略少于B组患儿的(11.78±3.76)d(P>0.05);A组患儿住院时间为(10.21±3.34)d少于C组患儿的(12.56±4.24)d(P<0.05)。结论采用弹性髓内针逆行髓内固定方法治疗大龄儿童肱骨近端骨折,效果好、手术时间短且切口长度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化脓坏疽性阑尾炎的疗效对比

      2017(2).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化脓坏疽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及开腹手术治疗化脓坏疽性阑尾炎各120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手术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失血量、切口美观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比较,住院时间、失血量及切口美观等都优于开腹组;术后并发症腹腔镜的切口感染、肠粘连等的发生率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化脓坏疽性阑尾炎与开腹组对比有创伤小、痛苦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及切口美观等优点,值得推广。

    • 抗青光眼滤过术后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临床分析

      2017(2).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抗青光眼滤过术后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该科室收入的106例行抗青光眼滤过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3例,实验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并对其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12 h的眼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4和48 h的眼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视力大于0.5的有45例,占84.91%,对照组患者有36例,占67.92%,实验组的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64%,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41.51%(P<0.05)。结论对于行抗青光眼滤过术的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白内障临床疗效显著,术后眼压恢复迅速,能有效提高患者视力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小,值得临床推广。

    • 超前镇痛在假体隆乳术的应用研究

      2017(2).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超前镇痛对隆乳者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隆乳术患者48例,随机分成3组(N组、D组和T组),每组各16例。全麻诱导后气管插管,术中输注异丙酚、瑞芬太尼和罗库溴铵维持麻醉。N组为对照组(无超前镇痛);D组为实验组1(采用地佐辛超前镇痛);T组为实验组2(采用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比较3组患者的麻醉镇痛效果。观察3组患者术后2、4、8、24 h视觉模拟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超前镇痛组术后2、4、8、24 h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无超前镇痛);超前镇痛组无患者术后需要止痛药,对照组却有9例需要术后止痛药;3组隆乳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佐辛、酮咯酸氨丁三醇二者的超前镇痛效果相当;地佐辛和酮咯酸氨丁三醇应用在隆乳术中能起到超前镇痛作用,可安全而有效地减轻术后疼痛且不良反应少。

    • 经腹腔途径与经腹膜后途径腹腔镜下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临床对比分析

      2017(2).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比经腹腔途径与腹膜后途径腹腔镜下治疗肾盂输尿管梗阻(UPJO)的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及长期随访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2012年收治的UPJO患者共计80例随机分组,分别行经腹腔途径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TPLP)40例,行经腹膜后途经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RPLP)4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及长期随访临床疗效。结果 RPLP组手术时间较TPLP组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一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VAS)、住院时间及不完全肠梗阻发生率TPLP组高于RPLP,平均随访(18.23±7.61)个月,TPLP组和RPLP组成功率分别为97.50%和9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PLP虽手术时间较长,但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两组成功率相似,泌尿科医生易于接受RPLP。

    • 苏黄止咳胶囊治疗非肺炎感染后咳嗽的临床观察

      2017(2).

      摘要 (3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苏黄止咳胶囊治疗非肺炎感染后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福田区人民医院呼吸科非肺炎感染后咳嗽且中医辨证诊断为风咳证患者60例,其中,治疗组给予苏黄止咳胶囊,对照组给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两组患者治疗疗程均为1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治疗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均为93.33%(28/30)(P>0.05);两组患者治疗3 d和7 d后咳嗽症状严重程度评分(按咳嗽频率、程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苏黄止咳胶囊治疗非肺炎感染后咳嗽,可有效缓解咳嗽症状。

    • 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前牙牙体缺损的疗效分析

      2017(2).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在对前牙缺损进行修复的过程中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12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共200颗患牙,将2009年1月-2011年1月应用银汞合金充填治疗的100颗患牙设为对照组,将2011年1月-2013年1月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治疗的100颗患牙设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牙经过修复1年与3年后的复查成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1年和3年后复查患牙修复的成功率分别为98%(98/100)和85%(85/1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73/100)和60%(60/100)(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1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8%(28/100)(P<0.05)。结论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前牙美观与稳定性均好于传统充填材料,值得临床推广。

    • 手外伤软组织缺损行穿支皮瓣修复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2017(2).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穿支皮瓣修复治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外二科收治的60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手术,观察组患者实施穿支皮瓣修复手术,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疗效情况和治疗前后的组织病理学评分、创面疼痛评分和瘙痒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优良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6.67%(20/3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组织病理学评分、创面疼痛评分和瘙痒评分与同组患者治疗前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组织病理学评分、创面疼痛评分和瘙痒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穿支皮瓣对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修复,修复效果显著,预后良好,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缓解创面疼痛和瘙痒。

    • 血清β-hCG变化在诊断胎膜早破合并感染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2017(2).

      摘要 (2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 CG)变化在诊断胎膜早破合并感染中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在该院就诊的200例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其中,单纯胎膜早破组106例,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组94例,另选取同期正常足月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分娩前1 h,抽肘静脉血3 ml,离心后,分别测定血浆β-hCG水平,产后留取胎膜及胎盘组织,行病理检查是否有绒毛膜羊膜炎。结果 200例胎膜早破患者中,病理证实胎膜早破无感染者106例,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者94例,胎膜早破组血清β-hCG中位数为49 810.56 IU/L,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组为18 762.48 IU/L,正常组均值为7 806.17 IU/L,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正常组与胎膜早破组曲线下面积为0.82,胎膜早破组与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组曲线下面积为0.84,均大于0.5,即血清β-h CG诊断胎膜早破及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均有一定临床价值。结论血清β-hCG的变化在诊断胎膜早破及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方面均有一定临床价值。

    • 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在肺炎患儿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2017(2).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在肺炎患儿支原体感染诊断中采用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该研究对象来源于该院儿科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75例,对其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与血清学快速检验,比较两种诊断方式应用价值。结果快速血清学检查阳性率为65.3%,低于微生物培养检验的86.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岁组血清学检测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用于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价值明显,诊断阳性率高,便于临床尽快治疗,值得推广。

    •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7(2).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卡维地洛治疗于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行慢性心力衰竭(CHF)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卡维地洛片,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片,观察两组患者12周后的临床疗效和心脏彩超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未期内径(LVED)、左心室收缩末期压(LVES)和左心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VED、LVES和LVEF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卡维地洛片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更佳。

    • 连续硬脊膜外镇痛与腰硬联合镇痛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比较

      2017(2).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连续硬脊膜外镇痛与腰硬联合镇痛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入住该院的88例行无痛分娩产妇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88例行无痛分娩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4例行无痛分娩产妇实施连续硬脊膜外麻醉镇痛,实验组44例行无痛分娩产妇实施腰硬联合麻醉镇痛,分析比较两组行无痛分娩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满意度评分、剖宫产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行无痛分娩产妇在麻醉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44例行无痛分娩产妇剖宫产率(20.45%)略高于实验组(13.64%),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行无痛分娩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满意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无痛分娩产妇实施腰硬联合麻醉镇痛,能显著缩短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提高产妇的满意度,且不会增加剖宫产率。

    • 电视胸腔镜小切口和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疗效比较

      2017(2).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和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该院2006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电视胸腔镜小切口手术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置管时间以及术后恢复时间等情况,对患者进行12个月随访,比较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淋巴结清扫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置管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小切口和开胸手术治疗肺癌临床效果均显著,前者手术创口小,安全性更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前牙牙冠延长术后冠修复材料对牙周状况的临床影响

      2017(2).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的冠修复材料对前牙牙冠延长术后患者的牙周状况的影响,为临床应用寻找较好的修复材料。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该院进行了前牙牙冠延长术的冠修复患者80例,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随机均分为金属烤齿修复的对照组和氧化锆全瓷修复的观察组各40例,记录各患者的临床情况,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牙周状况正常率85%(34/40),显著高于对照组60%(24/40),且观察组患者的临时修复体佩戴时间、术后康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各临床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金属烤齿修复,氧化锆全瓷修复对前牙牙冠延长术后的修复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牙周状况,减少临床治疗时间,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

    • 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研究

      2017(2).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2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合并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冠脉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41,P=0.004)。治疗组冠脉再闭塞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9,4.47,4.90,均P<0.05)。治疗组脑钠尿肽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1,8.18,均P<0.05)。结论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冠脉再通率,改善心功能,降低冠脉再闭塞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

    •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2017(2).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经伊马替尼治疗的疗效及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经数字表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2015年5月该院就诊的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共计60例,其中,30例经伊马替尼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另30例经干扰素-α治疗为对照组患者,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合计值50.00%,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合计值16.67%,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而言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通过使用伊马替尼进行治疗后,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可能性明显降低,且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患者舒适度明显增强。

    • 口腔正畸与种植义齿治疗老年牙列缺损伴错颌畸形的疗效

      2017(2).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正畸与种植义齿联合治疗老年牙列缺损伴错颌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老年牙列缺损伴错颌畸形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单行义齿种植治疗,观察组行口腔正畸联合义齿种植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优良率分别为96.97%、78.79%,观察组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分别为93.94%、69.7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口腔正畸与种植义齿联合治疗老年牙列缺损伴错颌畸形,成功率高,预后良好,值得推广。

    • 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效果探讨

      2017(2).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厄贝沙坦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数字随机选择的方法,从该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接收并行常规心衰治疗的40例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A组,选取同期接收并行厄贝沙坦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的40例同疾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B组,比较两组心衰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 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DV)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SV)变化情况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心率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进行美托洛尔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治疗效果颇为显著,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的血压、心率等情况,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超声与磁共振成像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效果比较

      2017(2).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超声与磁共振成像(MRI)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效果比较。方法选取潮州医院2014年2月-2014年10月接诊的3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双手、双腕处均进行超声与MRI检查,对骨侵蚀、滑膜增殖、关节积液、肌腱炎及腱鞘水肿等影像进行重点观察,然后对两种不同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该研究共检查1 230个关节,经过检查发现,超声与MRI对于骨侵蚀、肌腱炎及腱鞘水肿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对于滑膜增殖、关节积液的检查率明显高于MR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于骨髓水肿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超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对于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在骨侵蚀、肌腱炎及腱鞘水肿等方面与MRI诊断价值相当,对于滑膜增殖、关节积液,超声较MRI有更有利的诊断价值,而MRI对于骨髓水肿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超声,值得推广。

    • 不同抗病毒方案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疗效对比观察

      2017(2).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抗病毒方案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医院诊治的100例慢性乙肝患者资料进行分析,依据治疗措施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乙型肝炎e抗体(HBe Ab)阴转、HBeAb阳性以及HBV DNA阴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年以及治疗结束knode Ⅱ组织学活动度指数(HAI)评分下降及HBV DNA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拉米夫定治疗相比,慢性乙肝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预见性护理对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

      2017(2).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复杂肾结石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行PCNL的患者97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7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5.53%(P<0.05);观察组患者对术后护理满意度为86.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5.96%(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对PCNL治疗复杂肾结石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显著,可显著减少或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且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对复杂肾结石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 西咪替丁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

      2017(2).

      摘要 (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西咪替丁以及复方甘草酸苷同时应用于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治疗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该院96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以治疗方法为分组依据,对照组48例接受一般性治疗,联合组在一般性治疗的基础上另选择西咪替丁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分析两种治疗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联合组总治疗有效率为95.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给予一般性治疗的前提下,选择西咪替丁以及复方甘草酸苷同时进行治疗可以获得显著疗效。

    • 口腔修复应用不同修复膜材料对牙种植引导骨再生的影响

      2017(2).

      摘要 (2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口腔修复中应用不同修复膜材料对牙种植引导骨再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94例进行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47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应用肽膜作修复膜进行牙种植引导骨再生,观察组使用海奥口腔修复膜进行牙种植引导骨再生,对两组患者修复成功率及修复后植骨厚度、骨厚度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修复成功率97.87%,与对照组的87.2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修复后美学满意率为91.49%,对照组的74.4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修复后骨厚度、植骨厚度与对照组相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种植引导骨再生选择海奥口腔修复膜可提高修复成功率,且具有较高美学效果,取得满意植骨厚度与骨厚度,值得临床推广。

    • 乙型肝炎病毒耐药突变基因的检测与分析

      2017(2).

      摘要 (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检测该院2013年-2015年乙型肝炎患者基因分布及病毒耐药基因突变情况及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和基因芯片技术检测240例乙型肝炎患者乙肝病毒(HBV)基因型和对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药物突变基因型。结果 240例乙型肝炎患者中,HBV基因型包括:B型61.3%(147/240)、C型25.0%(60/240)、B和C混合型5.4%(13/240)、其他型8.3%(20/240),未检出D型。182例未出现耐药,拉米夫定耐药突变44例,阿德福韦出现耐药突变者7例,恩替卡韦出现耐药突变者6例,替比夫定出现耐药突变者为1例。M204V以及M204I是两种常见的拉米夫定耐药突变情况,在阿德福韦耐药突变中以N236T±A181位碱基替换相对常见;T184位碱基替换是恩替卡韦耐药突变的典型代表;M204I是替比夫定耐药突变的主要表现。部分从来没有采用核苷酸等药物治疗者也有可能被检测出耐药突变情况。44例出现拉米夫定耐药的基因型中,180M及其混合突变型占86.4%(38/44),C型HBV基因突变占61.4%(27/44),且主要为180M耐药突变型(24/27)。结论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耐药突变基因,可以帮助医学工作者确定患者是否存在耐药性,从而选择恰当的抗病毒方法对其进行治疗。

    • 开放手术与气膀胱腹腔镜下膀胱输尿管再植术治疗膀胱输尿管反流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7(2).

      摘要 (2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开放手术与气膀胱腹腔镜下膀胱输尿管再植术治疗膀胱输尿管反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5月-2015年12月接收的114例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开放式手术,观察组患儿接受气膀胱腹腔镜下膀胱输尿管再植术,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效果。结果经手术治疗后,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对照组患儿手术时间、导尿管置留时间和住院时间均长于观察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尿路感染、皮下气肿以及穿刺口出血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28.07%(P<0.05)。结论对于患有膀胱输尿管反流的患儿,临床予以气膀胱腹腔镜下膀胱输尿管再植术,手术创伤小,患儿容易恢复,安全性高,建议推广。

    • 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

      2017(2).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采用前列地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采用碳酸氢钠、呋塞米及尿毒清等常规药物治疗的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的4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治疗3周,观察两组患者肾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经过3周治疗后,两组患者较治疗前肾功能都有了明显改善,治疗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血尿酸、血尿素氮及血肌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尿量明显比对照组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肾功能,值得推广。

    • 艾滋病相关支原体感染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2017(2).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相关支原体的感染情况对患者免疫功能的主要作用,为研究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因素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县疾控中心所确诊的艾滋病患者102例,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里的横断面调查法,对采集的所有患者血标本和尿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查,检测标本中的支原体、细胞因子以及T淋巴细胞的数目。结果 102例艾滋病患者中,艾滋病3种相关支原体的检出率分别为生殖支原体(Mg)20.59%、梨支原体(Mpi)13.73%、发酵支原体(Mf)25.49%;CD4~+T细胞计数≥500(个/μl)的患者相关支原体的检出率远远高于CD4~+T细胞计数<500(个/μl)的患者(P<0.05);HIV感染者与AIDS患者艾滋病3种相关支原体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滋病相关支原体感染患者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未患有艾滋病相关支原体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相关支原体的感染对于艾滋病患者本身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影响。

    • 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心肌酶谱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2017(2).

      摘要 (2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心肌酶谱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从该院选取200例支原体肺炎患者,用计算机随机双盲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照组中100例支原体肺炎患者使用红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的100例支原体肺炎患者则使用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进行治疗。待治疗完成后,将两组支原体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相比较并分析讨论。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经过不同药物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在支原体肺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治疗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全科团队式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疾病知晓情况的影响观察

      2017(2).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接受全科团队式健康管理模式对治疗依从性及疾病知晓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辖区内登记的高血压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社区健康管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全科团队式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疾病知晓情况、依从性进行观察。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疾病危害、诱发因素及预防方法等疾病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治疗依从率为92.00%,与对照组的76.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接受全科团队式社区健康管理能帮助患者提高疾病知识知晓程度,改善治疗依从性,利于疾病控制,值得推广。

    • 病毒性肝病生化检验项目特点及作用分析

      2017(2).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病生化检验项目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随机取该院2013年11月-2015年4月收治的病毒性肝病患者125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该院同期体检健康者45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的相关生化指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肝功能常规指标均存在明显异常,其胆碱酯酶(CHE)、总胆红素(TBil)、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指标检测可作为病毒性肝病患者肝功能评估的可靠指标,同时可通过对相关敏感指标进行检测,对患者病情进展情况进行准确判断。

    • 机械通气在重症哮喘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2017(2).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急救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3年6月-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70例重症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予以经面罩无创机械通气以及经口气管插管相应有创机械通气方法进行治疗,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采取机械通气方式进行治疗后,哮喘显著缓解,其中,有69例患者就诊之后抢救成功,有1例患者由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死亡。患者治疗后二氧化碳分压、心率以及呼吸频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同时治疗后的氧分压以及pH值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取机械通气治疗方法能够快速纠正患者呼吸衰竭问题,挽救其生命,属于重症哮喘急救有效方法,能够依据患者自身情况合理使用。

    • 帕瑞昔布钠术前镇痛对瑞芬太尼快通道麻醉患者术后苏醒期的影响

      2017(2).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帕瑞昔布钠术前镇痛对瑞芬太尼快通道麻醉患者术后苏醒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2月近两年在该院进行手术的患者88例,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44例),分别给予帕瑞昔布钠与生理盐水,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拔管后的镇静评分(Ramsay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躁动评分以及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观察组拔管后的视觉模拟评分(2.70±0.70)分,躁动评分(1.40±0.40)分,T1、T2、T3及T4的心率(HR)为(76.20±20.10)次/min、(75.05±20.00)次/min、(79.10±20.30)次/min及(76.01±20.22)次/min,平均动脉压(MAP)为(102.10±25.00)mm Hg、(107.30±27.32)mm Hg、(104.34±26.00)mm Hg及(109.27±28.00)mm Hg,均低于对照组的视觉模拟评分(4.30±1.10)分、躁动评分(3.30±0.80)分及T1、T2、T3及T4的HR和MAP;观察组拔管后的镇静评分为(3.50±1.00)分,高于对照组的镇静评分(1.20±0.3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应用帕瑞昔布钠能够显著减轻患者术后苏醒期的疼痛、躁动,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

    • 不同时间段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爽)对结肠镜肠道清洁效果的比较

      2017(2).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爽)在不同时间口服对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将80例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分为检查前一晚和检查当天服用和爽进行肠道准备,并对患者服药后的肠道清洁满意度、不良反应及接受程度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B组患者肠道清洁满意度、不良反应和接受程度均优于A组患者(P<0.05)。结论和爽检查当天口服清洁肠道效果优于检查前一晚的清洁效果,而且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接受程度高。

    • 消毒供应中心开展优质服务方法及质量管理研究

      2017(2).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开展质量管理,提供优质服务的方法及效果。方法该院消毒供应中心以开展质量管理、提供优质服务为重点的实践活动,加强对消毒供应中心内各工作人员的培训,不断提升工作技能。结果开展质量管理后,该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医疗器械的清洗合格率由91.67%提高到98.33%,灭菌合格率由95.33%提高到99.33%,包装合格率由93.67%提高到98.00%;消毒供应中心的服务满意度由82.67%提高到94.00%,效果显著。结论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为医院各科室提供无菌用品的重要职责,其服务水平和工作质量对于临床医疗和护理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在消毒供应中心中开展质量管理,有利于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为患者及相关医护人员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 采用CT三维成像观察正常寰枢关节功能位的解剖学研究

      2017(2).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CT三维成像技术在观察正常寰枢关节功能位解剖结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2例正常志愿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中立位寰枢关节CT三维成像术予以观察,其中,20例患者予以加旋转位,分析和比较患者解剖学特点和影像学表现。结果 50例患者经CT三维成像发现,其中,寰枢外侧上和下关节面较整齐,寰齿关节间的间隙为1.0~3.3 mm;齿突侧间距非对称者24例,比例为46.15%;20例加旋转位患者CT影像学图片显示其寰枢外侧上和下关节面表现出旋转性的转移,宽度在5.76~8.18 mm,关节面间的吻合面积减少约1/2~2/3。结论 CT三维成像技术可清晰地显示出寰枢关节功能位面的解剖结构,同时观察发现其寰枢功能位变化规律,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寰枢关节不全性脱位提供参考依据。

    • 产后访视对产妇围生期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2017(2).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产后访视对产妇围产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5年9月该社康中心管理的260例健康产妇,随机将全部产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经常规产后访视,观察组给予优质产后访视,再对比两组围生期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96.3±8.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为93.8%,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褥期并发症发生率为6.9%,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纯母乳喂养率为86.2%,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围生期给予优质产后访视可有效提高生活质量,普及健康知识,促进母乳喂养,降低产褥期并发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3种不同评分在急诊危重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对比研究

      2017(2).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简单临床评分和快速急诊内科评分在急诊临床患者预后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该院500例急诊患者进行简单临床评分(SCS)评分、快速急诊内科评分(REMS)评分以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评分,对3种评分标准下预后预测效果进行评价。患者在进入急诊科进行救治起开始进行生命体征基础数据的收集,生命体征基础数据包括患者体温、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同时根据患者入院后实验室辅助检查化验结果,参照SCS评分标准、REMS评分标准以及APACHE Ⅱ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在3种评分标准下患者死亡率均随着评分分数的升高而升高,每种评分分数与死亡率间具有统计学意义。SCS评分与APACHE Ⅱ评分比较,APACHE Ⅱ评分较SCS评分具有更高的灵敏度以及特异性;REMS评分与APACHE Ⅱ评分比较,APACHE Ⅱ评分较REMS评分具有更高的灵敏度以及特异性。SCS评分、REMS评分以及APACHE Ⅱ评分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3、0.771、0.857,3种评分标准在临床中均具有一定意义的诊断价值,3种评分标准的准确性强度由高至低依次为APACHE Ⅱ评分、SCS评分以及REMS评分。结论 SCS评分、REMS评分以及APACHE Ⅱ评分均在一定程度下可以有效地评价急诊科危重患者治疗预后情况,但考虑急诊科患者的特点,SCS评分以及REMS评分因其操作简便、数据获得方便快捷而优于APACHE Ⅱ评分。因此,SCS评分以及REMS评分在临床急诊科危重患者预后预测中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另外,SCS评分较REMS评分具有更强的综合性以及更高的准确度,较APACHE Ⅱ评分具有更加方便快捷以及更快速的数据收集获取,在临床中可以对急诊科危重症患者预后进行预测。

    • 消毒供应中心职业防护预防职业性损伤的效果观察

      2017(2).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职业防护预防职业性损伤的效果。方法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将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分为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第一阶段各项工作照常规进行,第二阶段则针对工作中的职业性损伤情况进行改进管理,分析预防的效果。结果第二阶段工作人员的防护知识认知率为100.00%,明显优于第一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阶段工作人员的防护措施落实情况除了锐器处理率为88.88%外,其他均为100.00%,明显优于第一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该针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存在的容易发生感染的因素改进管理,建立相关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与能力,实现有效预防职业性损伤。

    • 《中国医学工程》投稿须知

      2017(2).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中国医学工程》杂志(期刊号:ISSN1672-2019/CN11-4983/R),月刊,公开发行。本刊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和中南大学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主办,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纳米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现代医学杂志社、中国内镜杂志社、中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和中南大学内镜医学研究院协办。本刊读者对象为临床医务工作者、临床工程技术人员、医学工程科研工作者等,报道医疗领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