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5).
摘要:<正>1.特色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北京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并重。半月刊,审稿、发表周期短。手机短信服务:作者、审稿专家通过编辑部发送的短信,及时了解稿件状态,缩短投稿、审稿、修稿流程。开放绿色通道:对国家级的科研成果或阶段性成果及部级以上课题项目实行快审,录用后即发表。百度信誉V认证,轻松访问PC网站和手机网站。全程快递,避免稿件、杂志丢失。彩色印刷,版面美观,阅读舒适。
2016(5).
摘要:目的评价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甲状腺下动脉主干结扎对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116例,根据入院时的先后顺序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两组患者均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术中结扎甲状腺下动脉主干,对照组患者术中不结扎甲状腺下动脉主干。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低钙血症(分别对术后第1、3天的血清钙离子水平和血清总钙水平进行比较)、低钙症状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镇痛剂使用量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经手术切除治疗后,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镇痛剂使用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低钙血症及低钙症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各类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3天的血清钙离子水平和血清总钙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不结扎甲状腺下动脉主干对比,甲状腺下主动脉结扎并不引起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和低钙血症,但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2016(5).
摘要:目的研究尿蛋白/尿肌酐比值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冠脉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该院2008年6月–2011年6月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35例和随机抽取35例年龄、性别及一般情况匹配的肾功能正常的冠心病患者,术前检测尿蛋白/尿肌酐(P/C)比值(分为轻度异常组和异常组),比较3组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介入治疗后预后情况。结果肾功能不全组多支血管病变多见(71.4%和48.6%,P<0.05),其中,3支血管病变数明显高于对照组(45.7%和14.3%,P<0.05)。P/C异常组病变明显高于P/C轻度异常组(73.3%,53.3%和70.0%,40.0%,P<0.05)。肾功能不全组介入治疗操作时间、支架个数及造影剂用量上有明显区别(P<0.05)。肾功能不全组中,14例胸痛复发,P/C异常组9例,P/C轻度异常组5例,P/C异常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P/C轻度异常组(60.0%和25.7%,25.0%,P<0.05),其中,11例重复冠脉造影,7例示支架内再狭窄,予再次介入或冠状动脉搭桥(CABG),2例心源性死亡。结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冠脉病变严重,且介入治疗相对复杂,尿蛋白/尿肌酐比值可以作为判断远期预后的指标。
2016(5).
摘要:目的探讨在食管鳞癌中Omi/HtrA2、Caspase-9蛋白的表达及其与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80例经病理确诊为食管鳞癌病例的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及癌组织进行Omi/HtrA2和Caspase-9蛋白免疫组化分析。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并分析食管癌中Omi/HtrA2和Caspase-9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结果 1 Omi/HtrA2、Caspase-9在食管鳞癌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25%、58.75%,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50%、72.50%,在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2.50%、85.00%;Omi/HtrA2、Caspase-9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其在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中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组织与正常组织的Omi/HtrA2和Caspase-9蛋白阳性表达率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 Omi/HtrA2蛋白表达阳性组癌细胞凋亡指数(18.186±1.331)‰,明显高于阴性组凋亡指数(5.108±1.783)‰(P<0.01);Caspase-9蛋白表达阳性组细胞凋亡指数为(17.763±0.675)‰,明显高于阴性组细胞凋亡指数(11.619±0.712)‰(P<0.05)。结论 Omi/HtrA2在食管癌中高表达,而Caspase-9在食管癌中低表达,两者在促进食管癌细胞凋亡中有相反的调节作用。
2016(5).
摘要:目的探讨恶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为恶性甲状腺结节的筛查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5年2月该院收治的253例甲状腺结节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良性结节组和恶性结节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超声检查结果及甲状腺功能指标水平。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恶性甲状腺结节危险因素。结果恶性结节组年龄<40岁、男性、结节内低回声、结节内血流、结节内钙化、纵横径比≥1、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边界不清楚、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患者比例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组(P<0.05);结节内微钙化(OR=2.475,95%CI 1.425~4.594,P=0.002)和结节内血流(OR=2.868,95%CI 1.765~5.489,P=0.001)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40岁、男性、超声结节内低回声,结节内有血流、微钙化、纵横径比≥1、边界不规整并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TPOAb阳性和TGAb阳性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特点,其中结节内血流和微钙化是其独立危险因素,应给予足够重视。
2016(5).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2月‐2015年6月接受治疗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43例作为实验组,另随机选取30例正常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进行心肌短轴方向和长轴方向应变测定。结果对照组心尖部径向应变最小(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径向应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圆周应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左室长轴纵向应变在二尖瓣水平最大(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纵向应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左室整体应变数据与左室射血分数呈线性相关。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能够多角度评价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整体及局部心肌形变程度,是一种左室功能评价的新方法。
2016(5).
摘要:目的探讨养心安眠胶囊联合阿普唑仑片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 106例神经性耳鸣患者根据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阿普唑仑片治疗,观察组在阿普唑仑片基础上结合养心安眠胶囊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神经性耳鸣持续时间、对睡眠和生活工作影响积分变化、药物副作用发生情况和治疗后随访6个月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58%(P<0.05);两组患者神经性耳鸣持续时间、对睡眠和生活工作影响积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性耳鸣持续时间、对睡眠和生活工作影响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药物副作用发生;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7.55%,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4.53%(P<0.05)。结论养心安眠胶囊联合阿普唑仑片治疗神经性耳鸣疗效显著,药物副作用少,复发低,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2016(5).
摘要:目的探讨在腹部损伤患者中应用腹腔镜探查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08年6月‐2015年5月行腹腔镜探查的腹部外伤患者46例,对其资料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应用腹腔镜探查的具体情况,以及应用腹腔镜实施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多脏器损伤5例;单脏器损伤37例;无明显内脏损伤,仅腹腔少量积血4例。应用腹腔镜进行手术者33例(71.74%),免于手术的患者4例(8.70%),及时实施开腹手术的患者9例(19.57%),无死亡病例;中转开腹手术中有1例出现切口感染,腹腔镜手术中有1例出现脐部戳孔感染。结论对血流动力学稳定的腹部损伤患者,运用腹腔镜探查技术可减少创伤,既可明确诊断又可在镜下治疗,减少开腹阴性探查几率,腹腔镜探查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手术,减轻患者痛苦与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2016(5).
摘要:目的探讨PK刀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3月‐2015年9月该院74例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PK刀组39例(观察组),双极电凝组35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LSH)及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LTH)两种手术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短期疗效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排气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刀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及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快等优点,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2016(5).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新诊断标准对围生期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该院分娩并接受规范的GDM筛查和诊断的非孕前糖尿病孕妇,根据使用GDM诊断标准的不同分为旧标准组和新标准组。比较两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及母婴结局。结果共有915例孕妇纳入研究,其中,旧标准组463例,新标准组452例。两组孕妇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家族史及孕早期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新诊断标准后GDM发病率明显高于旧诊断标准发病率(11.9%vs 6.3%,P<0.05)。各种母婴并发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羊水过多、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发生率低于旧标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产后出血、早产儿、死胎及新生儿窒息方面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M新标准降低了GDM的诊断界值,可使更多孕妇被纳入到GDM的规范管理系统中,有利于早期干预,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2016(5).
摘要:目的通过对完整保留或部分保留钩突的鼻内镜鼻窦手术的临床观察,对其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并将其合理地应用于临床。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0月-2013年5月确诊的慢性鼻窦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行完整保留或部分保留钩突的鼻内镜鼻窦手术,对照组行经典的Messerklinger术式,切除钩突,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观察组(45例)治愈18例(40.00%),有效9例(20.00%),无效18例(40.00%);术后继发中鼻道严重粘连22例(48.88%)。对照组(45例)治愈35例(77.78%),有效9例(20.00%),无效1例(2.22%),术后无中鼻道严重粘连。结论完整保留或部分保留钩突的鼻内镜鼻窦手术,适用于Ⅰ型Ⅰ期和Ⅱ型Ⅰ期病例,Ⅰ型Ⅱ期病例应谨慎选择,不适用于Ⅱ型Ⅱ期及以上病例。
2016(5).
摘要:目的探讨低浓度利多卡因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8月‐2015年7月就诊的原发性手汗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低浓度利多卡因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对照组给予外用止汗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愈率为53.33%,对照组治愈率为20.00%,两组患者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利多卡因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推广使用。
2016(5).
摘要:目的探讨蠲痹散瘀膏结合红外线治疗仪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就诊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蠲痹散瘀膏进行局部热敷,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红外线治疗仪进行照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为(14.5±2.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5.5±2.0)分(P<0.05)。结论蠲痹散瘀膏配合红外线治疗仪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明显,提高患者痊愈率,降低患者疼痛感,明显改善患者生活,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2016(5).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肺真菌感染CT影像学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2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肺部并发症患者120例进行研究,并根据是否合并真菌感染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为肺部合并其他并发症患者,观察组则为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两组患者均经CT扫描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1对照组患者的CT晕征、空气新月征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38.33%和3.3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71.67%和50.00%;同时,对照组的肺叶段实变和支气管血管束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86.67%和60.0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28.33%和23.33%;上述4项指标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的粟粒样结节阳性率为3.33%,和观察组的1.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中,曲霉菌、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是主要的感染真菌。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肺真菌感染的主要CT诊断的典型影像特征为CT晕和空气新月,可以与其他肺部合并症进行准确鉴别,提高该症的诊断准确率,控制误诊和漏诊。
2016(5).
摘要:目的探究稳定期使用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依从性差异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舒利迭治疗,对照组仅告知患者舒利迭的使用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化护理干预措施,治疗1周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依从率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3.8%(P<0.05);观察组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CAT)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急性发作率为5%,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15%(P<0.05);观察组住院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P<0.05)。结论提高稳定期COPD患者舒利迭用药治疗的依从性,使患者规范用药,从而提高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发作次数及住院次数。
2016(5).
摘要: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昼夜节律与糖代谢情况进行探究。方法 2012年5月选择该院100名临床护士作为对照组,选择2012年5月‐2012年12月该院95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在2013年完成对入选人员的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空腹及餐后的血糖结果进行统计。2015年3月对第一阶段入选的护士85人(离职15人)的匹兹堡睡眠指数、空腹及餐后的血糖结果进行统计。结果对照组患者2013年的匹兹堡睡眠指数、空腹及餐后的血糖结果均优于2015年的统计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患者2015年的匹兹堡睡眠指数、空腹及餐后的血糖结果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昼夜节律的失调,影响了患者的胰岛素抵抗,进而影响了血糖调节。
2016(5).
摘要:目的回顾性对比分析逆行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早期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手术治疗的股骨远端骨折患者32例,分为逆行交锁髓内钉组12例和锁定钢板组20例,对比两组的手术情况及临床预后。结果逆行交锁髓内钉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锁定钢板组(P<0.05);逆行交锁髓内钉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较锁定钢板组(P<0.05);逆行交锁髓内钉组疗效优良率为83.33%,高于锁定钢板组的65.00%(P<0.05);逆行交锁髓内钉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低于锁定钢板组的30.00%(P<0.05)。结论逆行交锁髓内钉用于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康复快且愈合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2016(5).
摘要:目的探讨追踪方法学在医院压疮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汕头市中心医院院内发生压疮的95例住院患者,根据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风险护理过程中,给予两组不同的护理管理方法,给予观察组追踪方法护理,给予对照组常规方法管理。结果在接受不同护理管理情况下,两组患者对护理管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压疮风险管理过程中,追踪方法的应用价值较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2016(5).
摘要:目的探讨火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结节性痒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结节性痒疹患者分为3组,治疗组采用火针联合沙利度胺,同时外用糠酸莫米松,火针组采用火针和糠酸莫米松外用,沙利度胺组采用口服沙利度胺和糠酸莫米松外用,疗程4周。结果 3组患者经过4周治疗,治疗组有效率为96.43%,火针组的有效率为77.78%,沙利度胺组的有效率为70.83%,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火针组和沙利度胺组。结论火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结节性痒疹疗效明确,疗效优于单纯火针或沙利度胺治疗,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2016(5).
摘要: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精液检查及精子形态分析在不孕症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100例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该院进行不孕不育检查的精液标本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100例已育男性的精液标本作为对照组,利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对两组男性的精液质量及精子形态进行检查比较。结果两组的精液量、密度及向前运动的精子比例比较发现,研究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 H值和总活动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精子标本的动力学参数中直线速度(VSL)、平均速度(VAP)、前向性(STR)、线性指数(LIN)、振动指数(WOB)、精子头部摆动振幅(ALH)及摆动频率(BC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曲线速度(VC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的精子形态正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算机辅助精液检查及精子形态分析的方式可以有效评测男性生育能力,从而为不孕症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2016(5).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实施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7月该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刮宫术治疗,观察组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及住院情况、治疗效果及手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一次手术成功率、术后受孕率及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仅出现1例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56%,与对照组的17.95%比较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实施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疗效切确,安全性高,可缩短患者恢复时间,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2016(5).
摘要:目的探讨联合紫杉醇及卡铂治疗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评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2个周期的治疗。初治患者13例,其中,4例患者完全缓解(CR),5例患者部分缓解(PR),3例患者稳定(SD),1例患者进展(PD),总有效率69.2%;复治患者15例,其中,4例患者CR,6例患者PR,3例患者SD,2例患者PD,总有效率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例患者总的有效率为67.9%。治疗期间均无Ⅳ级不良反应发生;2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脱发,脱发发生率最高,达100.0%;其次为白细胞计数WBC下降,发生率78.6%;其他不良反应也大多为Ⅰ级及Ⅱ级不良反应,1例患者肝功能损害,无肾功能损害患者。结论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治疗卵巢癌具有较好的缓解率,不良反应以Ⅰ级及Ⅱ级为主。
2016(5).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临床诊断中采用心电图碎裂QRS波的临床应用价值,以便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借鉴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0月‐2015年1月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了ST段抬高组(44例)和ST段未抬高组(44例)。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并对两组患者的病理Q波及碎裂QRS波的发生率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ST段抬高组Q波发生率高于ST段未抬高组(P<0.05);ST段抬高组碎裂QRS波发生率低于ST段未抬高组(P<0.05)。结论在临床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诊断的实践过程中,心电图碎裂QRS波对于患者病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2016(5).
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尿毒症并发急性左心衰竭(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8年7月‐2015年6月28例尿毒症并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采用半卧位、氧疗、控制血压、强心、利尿及镇静等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NIPPV治疗,同时紧急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调节前负荷及内环境,动态化验动脉血气,全程呼吸、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监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分析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27例症状明显好转,治疗前后呼吸、血压、心率及动脉血氧分压(Pa O2)等指标明显改善(P<0.05),仅1例因无法耐受NIPPV治疗,改有创通气抢救成功,无1例死亡。结论 NIPPV治疗尿毒症并发急性左心衰竭能明显改善病情,为血液透析滤过治疗保驾护航,安全性好,疗效显著,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6(5).
摘要:目的探讨广基型声带息肉采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技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广基型声带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患者采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技术治疗为研究组,30例患者采用常规冷器械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愈率23.3%,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治愈率13.3%,总有效率66.7%,研究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基型声带息肉采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2016(5).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对性气道护理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排痰效果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64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气道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则采取针对性气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排痰效果、VAP发生率以及预后。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第7天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2)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VAP发生率、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采取针对性气道护理,不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排痰效果,而且能够进一步降低VAP发生率,具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2016(5).
摘要:目的探索对于围生期心肌病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36例围生期心肌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所选取的36例患者中,显效21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显效的患者与未治疗前比较,左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效果明显,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变小效果明显,显效患者治疗前后LVEF和LVED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围生期心肌病的病因进行分析,加强围生期心肌病的治疗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2016(5).
摘要:目的探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9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50 mg阿替普酶行溶栓治疗,观察患者在溶栓前与溶栓后24 h的主动脉内径(AOD)、左房内径(LAD)、右室内径(RVI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以及三尖瓣可探及收缩期重度反流即肺动脉收缩压(PASP)的情况,同时观察溶栓后是否有不良反应发生。结果患者在溶栓后与溶栓前相比,其AOD、LAD、RVID、IVST以及PASP值都有所下降,溶栓后有4例患者出血。结论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具有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2016(5).
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影像学检查技术诊断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价值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4年12月于该院就诊的妇产科急腹症患者46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予以超声影像学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记录超声影像学技术对不同类型急腹症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病理诊断结果显示,46例患者中,22例异位妊娠,7例卵巢囊肿蒂扭转,11例急性盆腔炎,4例流产,2例子宫穿孔。超声影像学技术对异位妊娠、流产以及子宫穿孔的诊断准确率高达100%,总确诊率为95.65%,与病理诊断准确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影像学检查技术对于妇产科急腹症的诊断准确性较高,能够及时对急腹症进行诊断,且可反复操作,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2016(5).
摘要: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重建钉(PFN)和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历史对照研究,将该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C臂透视下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的51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PFNA组,前期基线资料相同,C臂透视下闭合复位PFN内固定治疗的42例患者为PFN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末次随访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价患髋恢复情况。结果 PFNA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PFN组,平均出血量、术后平均引流量少于PFN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短于PF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PFN组患者平均随访19.2个月和18.6个月,患髋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为94.12%和9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操作简单,损伤相对较小且固定牢靠,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较理想的方法,优于PFN。
2016(5).
摘要:目的观察在宫腔镜下对子宫内膜息肉(EP)实施摘除手术对不孕患者生育功能改善以及治疗效果分析,为临床治疗不孕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选取的40例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观察组)在宫腔镜下实施内膜息肉摘除手术同时结合刮宫手术,手术结束后分析子宫内膜息肉(EP)复发状况,与40例相同时间段内实施宫腔镜检查另外提示宫腔正常的不孕症患者(对照组)实施手术后妊娠状况进行有效对比。结果手术后妊娠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27.5%(11/40)和30%(12/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平均获得妊娠的时间观察组为(4.7±3.7)个月,而对照组为(5.0±3.8)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有37例EP患者没有妊娠,另外有17例手术后1~36个月实施了第二次宫腔镜检查,最终结果显示宫腔完全正常的有14例,EP复发的有3例。结论子宫内膜息肉是诱发不孕症的重要宫腔疾病,在宫腔镜下对子宫内膜息肉实施摘除手术能够有效解除病因,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2016(5).
摘要:目的探讨经鼻气管插管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2014年12月该院急诊科收治的4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分别为25例24例;常规组采取经口气管插管治疗;研究组采取经鼻气管插管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体征变化及治疗期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气管插管时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与诱导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1所用时间多于常规组,但研究组气道留置时间和肺部感染发生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急救中,诱导经鼻气管插管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肺部感染少,安全性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6(5).
摘要:目的分析和对比在修复前牙中分别使用玻璃纤维桩和铸造金属桩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出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来该院接受前牙修复的80例患者的96颗病牙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对两组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即实验组使用玻璃纤维桩修复前牙,对照组使用铸造金属桩修复前牙,比较两组病患治疗的成功概率。结果对照组使用铸造金属桩修复的治疗方式,病牙修复成功率是72.92%;实验组使用玻璃纤维桩修复的治疗方式,其病牙修复成功率是93.75%,实验组治疗效果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玻璃纤维桩修复方式治疗前牙缺损患者,能够帮助患者牙周组织尽快修复,牙齿外形美观,且口腔不易脱落和折断,是有效的修复方法。
2016(5).
摘要:目的探讨肝素及华法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效果,总结经验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该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8例,分别给予肝素及华法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华法林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呼吸困难改善时间均短于肝素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表现为出血症状,华法林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数略高于肝素组(P>0.05)。结论华法林治疗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改善预后。
2016(5).
摘要: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3月‐2013年1月收治的180例接受手术的病患,将其分为阿托伐他汀组、曲美他嗪组以及综合治疗组,平均每组60例患者,分析3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综合治疗组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数据显著低于阿托伐他汀组和曲美他嗪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数据则高于阿托伐他汀组和曲美他嗪组(P<0.05)。综合治疗组的全身乏力、胸部疼痛以及心悸的缓解情况均明显优于阿托伐他汀组和曲美他嗪组(P<0.05)。综合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组和曲美他嗪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使用。
2016(5).
摘要:目的内分泌科开展品管圈活动,将患者测量指尖血糖按压穿刺点的棉签统一回收、集中处理,避免在病房乱丢,违反院感要求,导致院内感染。方法成立甜甜品管圈(QCC)小组,运用计划(P)、实施(D)、检查(C)以及总结(A)循环管理方法,对患者不乱丢棉签正确执行率进行现状调查,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制定可行性对策并实施干预。观察两组规范性和患者满意度。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对照组患者正确执行率为80.87%,实验组患者正确执行率为93.90%,两组患者正确执行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87.25%,实验组患者满意率为94.44%,两组患者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CC活动是提高护理质量,避免院内交叉感染,提升患者满意度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值得推行。
2016(5).
摘要:目的探究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大面积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7月该院收治的大面积软组织损伤患者82例,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无负压引流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对比两组愈合时间和创面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创面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大面积软组织损伤效果显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值得推广。
2016(5).
摘要:目的针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营养护理,并探究分析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为2014年11月‐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患者,以投硬币的方式随机分成两组,将给予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加强营养护理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营养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加强营养护理相比于常规护理在营养状况与生活质量方面均具有显著的优势,建议广泛应用。
2016(5).
摘要:目的探讨通窍鼻炎颗粒在过敏性鼻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4月‐2015年2月收治的13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羟甲唑啉鼻喷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通窍鼻炎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积分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1观察组64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8.46%,对照组55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84.6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治疗后鼻痒、鼻塞、流涕及喷嚏症状积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炎性因子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鼻炎颗粒在过敏性鼻炎疾病治疗中应用价值较高,有利于改善患者病情,取得确切的临床疗效,改善炎性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6(5).
摘要:目的研究麻醉诱导期右美托咪定滴鼻对患儿镇静和躁动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6月‐2015年6月择期手术治疗的患儿90例进行调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奇偶法分为A、B和C组,每组各30例,A组麻醉诱导期给予右美托咪定1.0μg/kg滴鼻,B组麻醉诱导期给予右美托咪定2.0μg/kg滴鼻,C组麻醉诱导期给予生理盐水2.0μg/kg滴鼻,分析比较3组患者的躁动评分、疼痛评分、Steward苏醒评分以及镇静镇痛需求。结果 B组患儿躁动评分、疼痛评分以及Steward苏醒评分均高于A组和C组,且术后镇静镇痛率、不良反应率均低于A组和C组;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诱导期右美托咪定滴鼻镇静效果佳,可有效缓解躁动和疼痛;2.0μg/kg的剂量效果更为显著,且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2016(5).
摘要: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下换瓣膜手术及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40例在体外循环下行换瓣膜手术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在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期间,治疗组患者在常规麻醉的基础上吸入七氟醚进行麻醉,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T1、T2、T3时刻MAP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HR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主动脉开放后3 h的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肌钙蛋白I(c Tn I)值均显著高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体外循环换瓣膜手术和CABG手术中,吸入七氟醚能有效缓解术后心肌再灌注损伤,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2016(5).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物理疗法对膝关节后交叉韧带合并后外复合体损伤关节镜下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5年3月进行膝关节后交叉韧带合并后外复合体损伤关节镜下重建术患者4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术后恢复处理,实验组患者实施物理疗法。比较术后16周两组患者关节活动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膝关节评分系统(Lysholm)评分。结果治疗16周后,实验组患者关节VAS、Lysholm评分以及关节活动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物理疗法能够促进膝关节后交叉韧带合并后外复合体损伤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意义。
2016(5).
摘要:目的对比半髋关节置换(SHR)与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FIF)临床疗效,总结手术经验。方法采用SHR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纳入SHR组,采用LCP治疗的48例患者纳入LCP组,对比分析相关指标。结果 LCP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低于SHR组(P<0.05);LCP组术后卧床时间长于SHR组(P<0.05);SHR组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LCP组(P<0.05);LCP组与SHR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P组与SHR组内科并发症发生率、内植物并发症发生率和后遗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HR术治疗FIF尽管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更高,且不能降低并发症与后遗症发生风险,但可有效缩短卧床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理想。
2016(5).
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化脓性脑膜炎和单独使用青霉素或者头孢曲松那治疗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对比。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0例患化脓性脑膜炎住院患者,将所有病例按顺序编号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组(简称联合组)、单用青霉素治疗组(简称青霉素组)及单用头孢曲松钠治疗组(简称头孢曲松钠组),每组各30例患者。观察并且对比3组患者病例:1发病后体温恢复时间、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外周血白细胞恢复正常所用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2临床疗效;3出院后1个月脑脊液氯化物水平、总蛋白水平和葡萄糖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1联合组分别与青霉素组、头孢曲松钠组发病后体温恢复时间、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外周学白细胞恢复正常所用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联合组分别与青霉素组和头孢曲松钠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出院1个月后联合组分别与青霉素组和头孢曲松钠组脑脊液氯化物水平、总蛋白水平和葡萄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化脓性脑膜炎,比单用青霉素或单用头孢曲松钠治疗临床疗效更好,优于单独使用青霉素或头孢曲松钠者,且治疗后患者预后较好,值得应用与临床推广。
2016(5).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两种造口术在冶疗老年梗阻性乙状结肠癌及高位直肠癌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老年梗阻性乙状结肠癌及高位直肠癌患者44例,将其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B组(22例)与A组(22例)。A组患者造口类型为结肠造口;B组患者造口类型为回肠袢式造口,对比两组患者I期和II期手术时间、禁食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B组患者I期手术后,禁食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B组患者I期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相似(P>0.05);B组患者II期手术时间、禁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且术后并发症患者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将回肠袢式造口术应用于老年梗阻性乙状结肠癌及高位直肠癌患者治疗中,跟结肠造口术对比,操作更简单,术后康复更快,值得推广。
2016(5).
摘要:目的探究采用盆底超声评价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5年8月于该院行全子宫切除术后80例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其中,45例压力性尿失禁(SUI组),35例盆腔器官脱垂(POP组),另选32例全子宫切除术后非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为对照组,3组均经盆底超声检查,观察在缩肛、静息及Valsalva状态下形态改变,并测量参数。结果在缩肛状态下,POP组肛提肌裂孔前后径(M)为(5.87±0.64)cm,肛提肌裂孔面积(A)为(18.06±3.06)cm2,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静息状态下,SUI组M、肛提肌裂孔横径(N)、A、肛提肌左右支夹角(γ)分别为(6.15±0.76)cm、(5.03±0.88)cm、(16.31±5.68)cm2、(69.93±7.72)°,POP组M、N、A、γ分别为(6.05±0.79)cm、(4.99±0.79)cm、(16.41±5.71)cm2、(68.92±8.59)°,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Valsalva状态下,SUI组M为(6.12±0.53)cm,POP组M、A、γ分别为(6.37±0.63)cm、(23.29±6.02)cm2、(78.01±9.85)°,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盆底超声检查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可清晰显示盆底解剖结构,以利于疾病预防治疗。
2016(5).
摘要:目的探讨切开复位胫骨远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7月–2014年8月收治的100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研究组采用切开复位胫骨远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切开复位胫骨远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术对胫骨Pilon骨折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6(5).
摘要:目的为了能够提供小儿急性黄疸性肝炎的治疗效果并预防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析和探讨在治疗过程中选用复方甘草酸苷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选取162例小儿急性黄疸型肝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双盲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1例。对照组患儿在治疗时选取常规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进行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差异、患儿肝功能恢复时间和退黄时间。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67%,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的肝功能恢复时间、退黄时间和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小儿急性黄疸性肝炎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进行治疗,能够明显地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促进患儿的康复,安全可靠,值得推荐和应用。
2016(5).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甘麦大枣汤合四逆散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接诊的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中随机选择92例纳入本次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设定为观察组,另一组设定为对照组,均纳入46例。对照组采取逍遥散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则采取甘麦大枣汤合四逆散进行临床治疗。结果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抑郁评分对比结果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甘麦大枣汤合四逆散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对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十分明显,故值得临床推广。
2016(5).
摘要:目的评价全方位护理预防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口腔黏膜反应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2012年3月‐2013年5月,医院共收治并应用放疗治疗鼻咽癌患者24例,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013年5月‐2015年7月,医院收治并应用放疗治疗鼻咽癌患者24例,纳入观察组,给予全方位护理。结果观察组Ⅰ级、Ⅰ+Ⅱ级比重高于对照组(P<0.05),Ⅳ级比重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口腔黏膜反应发生时间、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标准(KPS)评分低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方位护理有助于减少口腔黏膜反应发生的风险及危害。
2016(5).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采用三联疗法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有效性。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72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三联疗法,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有效性。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临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三联疗法治疗老年消化溃疡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2016(5).
摘要:目的探究消化液回输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营养状况及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62例SAP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消化液回输,给予对照组等量等渗盐水输入。治疗1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局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器官功能衰竭评分系统(SOFA)评分、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表(APACHEⅡ)评分和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发生率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感染率、营养状况、肠内营养达标率及膀胱压力等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入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SAP患者消化液回输,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肠道营养状况及肠道功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制定临床推广应用。
2016(5).
摘要:目的根据老年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这一病症,分析探究耳石复位联合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5月‐2015年5月治疗老年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89例,按照住院时间顺序依次编号,前44例患者给予单纯耳石复位治疗,设为对照组;后45例患者给予耳石复位联合药物治疗,设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系统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得到改善。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P<0.05);试验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P<0.05)。结论对老年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运用耳石复位联合药物治疗有较好的的临床效果,患者眩晕症状减轻,预后恢复较好,临床效果更佳。
2016(5).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治疗的湿疹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用常规的西医方法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中药治疗;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66.67%,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如瘙痒、皮损、渗液等都有显著改善,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疹较常规治疗临床效果好,症状改善明显,临床上应推广使用。
2016(5).
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CT检查技术中不同对比剂的特点及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9月10日‐2015年9月30日进行胃肠道CT检查的患者176例,对其临床资料及对比剂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阳性、阴性对比剂均能显示出胃肠道的状态、病变程度。结论阳性、阴性对比剂的选择对胃肠道CT图像有一定影响,选择合适的对比剂,有助于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率。
2016(5).
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突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危重患者在临床上护理方法与对策。方法 2011年5月‐2015年5月,选取该院收治的突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危重患者90例,依据入院编号顺序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n=45)与细节护理(观察组,n=45)对护理结果展开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患者实施细节护理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提高了患者生活水平,值得推广。
2016(5).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儿科重症监护室患儿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效果,并分析其护理方法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0月23日–2014年10月23日收治的88例儿科重症监护室并发肺部感染患儿进行研究,将88例儿科重症监护室并发肺部感染患儿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给予综合护理,将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临床指标以及患儿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对儿科重症监护室并发肺部感染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可以改善患儿的临床指标,值得进行推广。
2016(5).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牙周基础治疗配合口服甲硝唑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草药汤剂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牙龈指数和牙周袋深度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牙龈指数和牙周袋深度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能够显著提高急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2016(5).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该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精细化护理,对两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干预组患者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围术期采取精细化护理,可以使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使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明显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2016(5).
摘要:目的对髋关节表面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与比较,为患者确定手术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该科室127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其中,69例患者采用髋关节表面置换,设为观察组;58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设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少,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两组患者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关节置换相比,髋关节表面置换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术中出血量更少,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术后愈合良好。但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2016(5).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宫角切开取胚术治疗宫角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24例腹腔镜下行宫角切开取胚术治疗的宫角妊娠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24例行常规开腹治疗的宫角妊娠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相关手术指标及术后恢复指标,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β-HCG水平恢复正常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观察组患者无1例中转开腹,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β-HCG水平恢复正常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宫角切开取胚术治疗宫角妊娠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6(5).
摘要:目的探究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探索对患者更合适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为该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外科方案治疗,随机抽取80例并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开腹组与腹腔镜组,开腹组患者40例,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组患者40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结果完成手术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进行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所需时间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于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相对于开腹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接受腹腔镜外科手术治疗相对于传统开腹外科手术治疗,不但临床治疗效果接近,且对患者创伤程度较轻,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由于手术切口较小,因此术后发生并发症概率偏低,可见对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在采取外科手术治疗时选择腹腔镜手术能更好保障患者临床预后和生活质量,值得普及推广。
2016(5).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均给予积极的对症治疗,包括基础治疗和溶栓治疗,掌握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病症得到明显控制,患者的QTpeak离散度(QTPd)及QT离散度(QTd)等水平得到明显降低,便秘症状基本消失,其中,96例患者溶栓治疗成功,成功率为97.96%。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早期诊疗可有效改善病症,降低发病率,且可有效避免并发症发生,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大。
2016(5).
摘要:目的探讨脊柱侧凸患者采用后路矫形手术对脊柱高度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脊柱侧凸患者20例,均为该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采用后路矫形手术治疗,回顾对脊柱高度产生的影响。结果本次选取的20例患者,单弯为SC组(12例),双弯为DC组(8例)。相较手术前,SC、DC组脊柱高度(SH)均明显增高,分别与手术前S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脊柱侧凸的病例,采用后路矫形手术,可促患者SH显著改善,进而为患者身心健康提供了保障,临床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手术开展方案,以最大程度改善预后。
2016(5).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工作在妇女保健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来该院就诊或者体检的120例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调查问卷,评估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健康教育后优良率对比,观察组患者优良率(93.3%)明显优于研究组优良率(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5.673,P<0.05);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后经复查常见妇科患病率对比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健康教育工作对妇女保健,不仅能提高妇女的保健水平,更能促进妇女的生活质量,改善妇女的健康意识,引导妇女预防疾病,增强保健意识,从而提高生活水平。
2016(5).
摘要:目的研究多种西药合用的不良反应并进行临床合理用药的探讨。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3 000份西药合用的处方中患者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18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以及对其实施相应措施后的情况,探讨西药合用的不良反应以及临床合理用药。结果据统计,3 000份西药合用的处方当中有180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00%,其中,有恶心呕吐(24.44%)、身体忽冷忽热(21.11%)、头晕头痛(16.11%)、胃痛(13.89%)、水肿(12.78%)以及过敏反应(11.67%)。根据患者的资料以及用药的分析,发现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有西药用法以及用量不当、西药配伍不当、给药方式错误和其他因素。经相应措施治疗实施后,患者的不良反应明显改善(P<0.05)。结论在临床上,明确各种西药合用的不良反应,谨慎用药,合理用药,严格遵照说明书以及医嘱用药可以大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性以及治疗效果。
2016(5).
摘要:目的观察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用药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6月在该院门诊进行治疗的帕金森患者共68例,将68例帕金森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通过美多巴对帕金森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通过普拉克索对帕金森患者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帕金森患者3个月内总有效率为70.59%,观察组帕金森患者3个月内总有效率为94.12%,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帕金森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患者用药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016(5).
摘要:<正>《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主办,报道医学、药学领域生物技术研发、应用及产业化发展的专业学术期刊。ISSN 1673-713X,CN 11-5512/R,邮发代号:80-622,杂志为双月刊,每期96页。定价:每期18元,全年108元。《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努力打造"精品期刊",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管理与控制、产业论坛、综述、讨论与争鸣、新技术与新产品、技
2016(5).
摘要:目的探讨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合理的手术时机。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74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手术时机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早期手术治疗组(发病72 h内)和延期手术治疗组(发病72 h后),每组各37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ApacheⅡ评分、治愈率、死亡率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早期手术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治疗后的ApacheⅡ评分分别为(23.6±3.5)d和(4.8±1.4)分,均低于延期手术组患者的(31.7±4.1)d和(14.6±1.9)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延期手术组患者,而死亡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延期手术组患者,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积极保守治疗基础上对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实施早期(发病72 h内)手术治疗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2016(5).
摘要:目的小儿支气管肺炎运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79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痰热清注射液对小儿支气管肺炎进行治疗,能够改善症状,控制病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016(5).
摘要:目的评价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围术期的护理。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5%,两组差距较明显(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两组差距较大(P<0.05)。结论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关节镜下治疗临床效果较好,且在围术期间采用综合护理的方式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病情恢复,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6(5).
摘要:目的针对不同型号的放疗剂量仪,计算出其修正因子Cf。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医用电子加速器辐射源》(JJG589-2008)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第277号技术报告(IAEA TRS-277)的相关公式计算。结果得出不同测量条件下高能X射线及电子束的修正因子Cf的求解方法。结论使用修正因子Cf,可以使得剂量测量更为精确、快捷。
2016(5).
摘要:<正>《中国内镜杂志》1995年创刊,期刊号ISSN1007-1989/CN43-1256/R,月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及湖南省十佳期刊,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超星"域出版"以及俄罗斯《文摘杂志》(AJ)等国内外多个检索系统收录,公开发行。本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级特种医学科技期刊,由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主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承办。本刊刊登国内外与医用内镜相关的科学新理论、临床内镜新技术和新成果以及国内外医用内镜的质
2016(5).
摘要:<正>《中国医学工程》杂志(期刊号:ISSN1672-2019/CN11-4983/R),月刊,公开发行。本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中南大学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主办,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纳米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现代医学杂志社、中国内镜杂志社、中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中南大学内镜医学研究院协办。本刊读者对象为临床医务工作者、临床工程技术人员、医学工程科研工作者等,报道医疗领域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帮助广大临床医师及工程人员提高学术水平,解决在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