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第0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为您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

      2016(4).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1.特色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北京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并重。半月刊,审稿、发表周期短。手机短信服务:作者、审稿专家通过编辑部发送的短信,及时了解稿件状态,缩短投稿、审稿、修稿流程。开放绿色通道:对国家级的科研成果或阶段性成果及部级以上课题项目实行快审,录用后即发表。百度信誉V认证,轻松访问PC网站和手机网站。

    • 核心力量训练对康复运动员投篮命中率的影响

      2016(4).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专业运动员的伤后康复具有一定特殊性,核心力量训练通过提高整体协调性已被证明能够提高多种运动的成绩,本研究通过模拟伤后休养运动员的训练过程探讨核心力量训练对不同距离、动静态投篮的影响,试图找出一种可供篮球运动员受伤后尽快恢复竞技能力的训练方法,为康复计划作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投篮水平相近的大学生运动员分为4组,在模拟伤病休养2个月后,分别进行对照日常训练、传统力量训练、核心力量训练和混合力量训练16周,对训练前后的三步上篮、罚球线投篮和三分线投篮命中情况进行记录及分析。结果训练后传统力量训练组罚球线投篮命中率较训练前显著提高(P<0.05);训练后核心力量训练组三步上篮、罚球线投篮和三分线投篮命中率较训练前分别提高了121.43%,126.67%和250.00%(P<0.05)。结论传统力量训练有助于较高效率的提升伤后运动员静态中等距离情况下的投篮命中率,核心力量训练有助于较高效率的提升伤后运动员动态、静态及短中长距离情况下的投篮命中率。

    • 3D腹腔镜技术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2016(4).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3D腹腔镜技术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应用的优势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5年3月‐2015年4月39例单发肌壁间子宫平滑肌瘤并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3D腹腔镜组25例设为研究组;传统腹腔镜组14例设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短期疗效数据。结果 39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腹。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腹腔镜系统较传统腹腔镜技术视野更清晰,立体效果更强,术中提供了良好的解剖层次,降低了手术难度,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均优于传统的腹腔镜,具有应用推广前景。

    • 胸腔镜联合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流程在非小细胞肺癌开胸手术中的应用

      2016(4).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联合加速康复外科流程(FTS)在非小细胞肺癌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已行手术治疗的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5例采取单纯全胸腔镜手术、观察组55例采取胸腔镜联合加速康复外科流程治疗模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和并发症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27%,明显较对照组患者术后26.67%的并发症发生率要低(P<0.05);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和术后胸腔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比对照组少。结论胸腔镜联合加速康复外科流程可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减轻患者的负担,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可提高患者疗效及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的推广使用。

    • 缝隙连接在重度失血性休克兔脑损伤延生复苏中对细胞能量代谢的作用

      2016(4).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缝隙连接在重度失血休克兔脑损伤延生复苏中对Na~+-K~+-ATP酶和Ca~(2+)-ATP酶活力的作用机制,为延生复苏提供新的临床策略和方法。方法 24只家兔随机分4组:A组(常规复苏组)、B组(低温复苏组)、C组(辛醇复苏组)和D组(低温+辛醇复苏组),每组6只。动物麻醉后,机械通气,动静脉插管,心电监测。采用改良的Wiggers法制作重度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模拟临床将该模型分为三期:即失血休克期,院外救助期,院内复苏期。动物处死后取右半脑组织作脑组织干湿重比检测,取部分脑组织作Cx43免疫组化、Na~+-K~+-ATP酶、Ca~(2+)-ATP酶活力测定。结果B、C、D组的脑组织干湿重比明显低于A组(P<0.05);Cx43的免疫组化示B、C、D组与A组相比表达明显增多(P<0.05);B、C、D组的Na~+-K~+-ATP酶活力、Ca~(2+)-ATP酶活力明显高于A组(P<0.05),但B、C、D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结论抑制缝隙连接可提高重度失血性休克兔缺血性脑损伤后延生复苏中Na~+-K~+-ATP酶和Ca~(2+)-ATP酶活力;抑制缝隙连接和低温在重度失血性休克缺血性脑损伤延生复苏中对Na~+-K~+-ATP酶和Ca~(2+)-ATP酶活力作用相似;低温在重度失血性休克缺血性脑损伤延生复苏中有可能是通过阻断GJ/Cx43上调Na~+-K~+-ATP酶和Ca~(2+)-ATP酶活力而起作用的。

    • Slug、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和E-钙黏蛋白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6(4).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CC)组织进行Slug、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以及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水平的检测,探讨三者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以及三者间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对96例SACC组织中的Slug、EMMPRIN和E-cadherin表达情况进行检测,检测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进行,并结合SACC组织的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探讨Slug、EMMPRIN和E-cadherin表达情况与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三者的相关性分析情况。结果 Slug为强阳性表达,表达率高达77.08%;EMMPRIN为强阳性表达,表达率为68.75%;E-cadherin为弱阳性表达,表达率仅为52.08%。SACC组织中Slug、EMMPRIN和E-cadherin的表达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和不同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lug、EMMPRIN在Ⅲ、Ⅳ期的阳性率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Slug、EMMPRIN实性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筛管型;Slug、EMMPRIN有神经侵袭、转移和复发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神经侵袭、转移、复发,均P<0.05;E-cadherin在Ⅰ、Ⅱ期的阳性率明显高于Ⅲ、Ⅳ期(P<0.05);E-cadherin筛管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实性型(P<0.05);E-cadherin无神经侵袭、转移和复发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有神经侵袭、转移、复发(P<0.05)。SACC中Slug的表达与EMMPRIN呈明显正相关(r=0.836,P<0.05);Slug的表达与E-cadherin呈明显负相关(r=-0.542,P<0.05);EMMPRIN的表达与E-cadherin呈明显负相关(r=-0.461,P<0.05)。结论 SACC组织中Slug、EMMPRIN和E-cadherin表达水平与病理特征密切相关,SACC的发生机制可能与Slug、EMMPRIN的高表达有关,而E-cadherin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

    • 28~32周早产病因与早产儿结局相关性研究

      2016(4).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28~32周早产的病因,并比较不同病因早产儿的结局,以减少早期早产的发生和早产儿的并发症。方法将该院2012年10月‐2014年9月住院分娩153例胎龄28~32周早产的早产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早产病因,比较不同病因早产儿结局如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率、新生儿肺炎率、颅内出血率、脑损伤率及死亡率。结果最常见的早期早产病因为胎膜早破、重度子痫前期、自发性早产和胎盘早剥,约占总数的90%,各组早产儿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率总体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总体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胎膜早破组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率明显低于重度子痫前期组和胎盘早剥组(P<0.0083),自发性早产组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率明显低于重度子痫前期组和胎盘早剥组(P<0.0083)。结论在28~32周早期早产儿病因中,胎膜早破、重度子痫前期、自发性早产和胎盘早剥是最常见的原因,不同病因的早产儿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发生率不同。

    • 腹腔镜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患儿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研究

      2016(4).

      摘要 (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患儿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腹股沟嵌顿疝患儿128例,观察组65例,给予腹股沟嵌顿疝患儿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63例,给予腹股沟嵌顿疝患儿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疼痛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疼痛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明显少于观察组(P<0.05)。结论两种疝修补术均为有效的手术方式,腹腔镜疝修补术对于治疗患儿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疗效更佳。

    • 慢性脑缺血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与前额叶皮质突触相关蛋白-25表达的相关研究

      2016(4).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脑缺血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与前额叶皮质突触相关蛋白-25(SNAP-25)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将20只慢性脑缺血大鼠实验模型设为试验组,另选取20只健康大鼠作为对照组,采用Morris水迷宫评估两组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检测两组大鼠前额叶皮质SNAP-25蛋白表达,分析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功能损害与前额叶皮质SNAP-25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较对照组大鼠差(P<0.05),前额叶皮质SNAP-25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大鼠(P<0.05)。结论前额叶皮质SNAP-25蛋白表达水平与大鼠认知功能损害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评估大鼠认知功能损害程度的辅助指标。

    • 血清C反应蛋白与妊娠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2016(4).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妊娠中期孕妇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妊娠糖尿病的相关性,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在妊娠糖尿病(GDM)预测与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年龄和孕周有可比性的妊娠糖尿病孕妇和正常孕妇各100例。比较两组人群血清C反应蛋白的差异,并用协方差分析矫正体重指数(BMI)的影响。结果两组人群孕前BMI和孕中期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矫正孕前BMI的影响后,妊娠糖尿病组孕妇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仍高于正常孕妇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结论建议在孕中期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作为妊娠糖尿病的辅助筛查手段。

    • 肾结石合并肾盂癌的影像学表现与探讨

      2016(4).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提高肾结石合并肾盂癌的术前确诊率,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肾结石、肾盂癌和肾结石合并肾盂癌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分类,探讨肾结石合并肾盂癌的影像学诊断表现。X线检查和B超仍是肾结石患者检查的重要项目,但对同时合并的肾盂癌漏诊率较高,易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所以临床上对怀疑合并肿瘤的尿石症患者有必要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CT进一步检查,同时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尿路造影(MRU)、CT尿路造影(CTU)和肾脏核素扫描(ECT)综合考虑能提高肾结石患者中肾盂癌的检出率。

    • 人机大战引发智能医疗的探讨

      2016(4).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谷歌旗下DeepMind公司开发的AlphaGo对阵围棋顶尖高手李世石,人机世纪大战中AlphaGo获胜,因为它拥有精通围棋博弈的深层神经网络和树搜索算法,它的蒙特卡洛模拟算法就像人脑的直觉思维。AlphaGo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关注和遐想,一直以来人工智能已运用到了很多的生活服务领域,而人工智能的重头戏之一就是人工神经网络。人工神经网络在输入大量的样本进行训练后,能对输出结果进行逻辑判断,它学习病例样本后能用误差反传算法(BP)神经网络进行肝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图像的辅助诊断,用Matlab的样条拟合模块预测合格率。临床医生、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运用神经网络进行了各种科研探索,但还未达到AlphaGo自主学习的高度。人工智能目前仍是早期阶段,尚有潜力;智能医疗的运用在临床实际中的突破较少。在AlphaGo模式的基础上,Streams能查看患者的验血结果,IBM的"沃森"机器人正在学习正确诊断疾病。未来,人工智能和互联网、大数据等其它先进技术将成为医生的得力助手。

    • 3D打印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进展

      2016(4).

      摘要 (4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3D打印技术属于快速成型技术中的一种,通过扫描物体构建其三维数字模型,然后逐层堆积材料制造出物体的实体模型。3D打印技术一诞生,就在医学领域掀起了一阵潮流,目前已发展了20多年。其中,口腔医学领域一直紧跟着3D打印的潮流。该文着重阐述了3D打印技术的原理及在口腔修复中的进展。

    • 集束干预护理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影响分析

      2016(4).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干预护理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集束干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干预护理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抗结核治疗疗效,且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鼻中隔矫正联合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鼻中隔偏曲疗效评价

      2016(4).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应用鼻中隔矫正联合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患有鼻中隔偏曲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该院收治的患有鼻中隔偏曲疾病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3例。采用鼻中隔矫正加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鼻中隔矫正联合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鼻中隔偏曲疾病的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鼻部结构和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时间、鼻中隔偏曲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鼻中隔矫正联合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鼻中隔偏曲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对比研究常规与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2016(4).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常规与动态心电图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4月该院收治的3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上述全部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诊断以及动态心电图诊断,之后对两种诊断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的房性早搏二、三联律、短暂性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短阵室上速)、室性早搏二、三联律及室上性心动过速(室速)等方面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出率,两者之间差异显著,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诊断过程中,动态心电图的使用可以取得比常规心电图检查更为显著的效果。

    • 癌超甲基化基因1与卵巢癌基因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6(4).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癌超甲基化基因1(HIC1)与卵巢癌基因1(OVCA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2015年该院收治的35例手术切除且未经放、化疗的卵巢癌患者(恶性组),选择交界性卵巢肿瘤(交界性组)、良性卵巢肿瘤(良性组)及正常卵巢组织者(正常组)各2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以上4组卵巢组织中HIC1及OVCA1蛋白的表达,以及卵巢癌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中HIC1及OVCA1蛋白的表达。结果在HIC1蛋白表达量方面,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OVCA1蛋白表达量方面,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HIC1蛋白表达量在不同卵巢癌病理类型、病理分级、病理分期中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OVCA1蛋白表达量方面,Ⅲ、Ⅳ期显著低于Ι、Ⅱ期;不同卵巢癌病理分级和病理类型OVCA1蛋白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卵巢癌、卵巢良性肿瘤和交界性肿瘤中,HIC1蛋白、OVCA1蛋白表达存在差异,这些蛋白表达水平下调均可能参与卵巢癌发生和发展过程。

    • 小肠内置管排列术治疗肠梗阻临床价值评述

      2016(4).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析肠梗阻运用小肠内置管排列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该院收治的肠梗阻患者109例为研究对象,运用抓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传统手术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小肠内置管排列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均较短,并且并发症发生率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小肠内置管排列术对肠梗阻进行治疗,不仅具有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的特点,还能缩短住院时间,使患者的经济负担减轻。

    • 损伤控制性手术在严重肝外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6(4).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在严重肝外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98例严重肝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采取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的48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取早期确定性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ICU内体温、p H值、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分别为(36.31±0.33)℃、(7.36±0.03)、(12.95±1.21)秒、(37.01±2.36)秒,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分别为22.92%、14.5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严重肝外伤患者采取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儿童抽搐患者病因及急诊抢救分析

      2016(4).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儿童抽搐症状的产生原因进行推理分析,总结出科学高效的急诊抢救办法。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4年5月由于抽搐症状在该院进行治疗的120例儿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致病原因以及有效的治疗办法和抢救手段。结果 120例抽搐患儿的疾病特征分布显示,热性惊厥导致抽搐占48.3%,其次是感染性疾病如颅内感染占38.3%,癫痫占9.2%,中毒引起抽搐占2.5%,原因不明占1.7%,对患儿的科学施救过程可概括为抢救-送医-镇静监护-综合护理。结论儿童抽搐的致病原因多样,且难以完全防范,其中,概率最高的是高热性惊厥导致的抽搐症状,其次是感染性疾病、癫痫及中毒等。充分了解抽搐患儿的临床症状并配合熟练的抢救手段,对于该类抽搐患儿的成功施救具有重要意义。

    • 脊柱骨折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式及意义探析

      2016(4).

      摘要 (2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脊柱骨折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式及意义,以供临床参考。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5月‐2014年8月于该院行脊柱骨折手术的患者中选取的98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完成所有患者的分组工作,对照组49例行脊柱骨折手术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9例行脊柱骨折手术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运用统计学方法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下肢疼痛率、下肢肿胀度、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对比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骨折手术后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缓解患者的疼痛,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并发症情况对照研究

      2016(4).

      摘要 (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孕妇剖宫产的手术情况与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150例二次妊娠并行剖宫产术的孕产妇,按是否为瘢痕子宫分为两组,各75例,观察组为瘢痕子宫,对照组为非瘢痕子宫。观察、记录两组剖宫产手术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术中出血量和产后出血量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子宫破裂、盆腹腔粘连、产后出血、感染、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孕产妇二次剖宫产并发症发生率较非瘢痕子宫剖宫产孕产妇明显更高,应严格把握剖宫产指征,根据产妇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

    • 探讨骨髓细胞学检查在贫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2016(4).

      摘要 (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学对于贫血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该院接受贫血诊断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骨髓细胞学检查,总结分析贫血类型及原因。结果 70例贫血患者61例确定贫血原因,占87.1%,其中,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分别占27.1%、18.6%、11.4%和8.6%。不明原因9例,占12.9%。结论骨髓细胞学检测对于贫血诊断及原因确定尚存一定的局限,但仍是客观明确贫血及贫血类型的重要诊断方法。

    • 经阴道三维超声在子宫下段瘢痕妊娠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2016(4).

      摘要 (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在子宫下段瘢痕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2011年5月‐2015年8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40例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观察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符合率。结果 21例患者经三维超声检查,可见子宫下段孕囊声像,孕囊周围血供均来源瘢痕处,11例患者显示子宫下段有混合型包块,包块可见丰富血流,6例显示子宫下段包块回声,包块与肌层分界不清晰,可见丰富血流,诊断确诊为子宫瘢痕妊娠。1例患者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未确诊,1例患者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出现误诊。经阴道三维超声确诊子宫下段瘢痕妊娠38例和手术病理确诊子宫下段瘢痕妊娠40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在子宫下段瘢痕妊娠诊断和鉴别中具有重要意义,可提高诊断符合率,可更加直观、准确显示妊娠囊与子宫瘢痕的关系,经阴道三维超声为临床诊断子宫下段瘢痕妊娠的首选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在晚期骨关节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2016(4).

      摘要 (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晚期骨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进行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该院骨科收治的64例晚期骨关节炎患者,给予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并进行术后护理及膝关节功能锻炼,治疗后进行6个月随访,分析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随访6个月,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评分法(HSS)、骨关节炎指数评分法(WOMAC)及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法(K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患者出现并发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90.6%(58/64)。结论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应用在晚期骨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推广价值。

    • 持续肝癌介入治疗与介入治疗后手术切除随机对照研究

      2016(4).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于持续肝癌介入治疗与介入治疗后手术切除进行随机对照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方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抽选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动脉栓塞持续介入治疗,实验组进行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后再行手术切除治疗。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对比,发现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肝癌患者,行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后再行手术切除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动脉栓塞介入治疗,该种方法有利于病灶的根除,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同时并发症较少,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比索洛尔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发快速性心律失常72例疗效分析

      2016(4).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比索洛尔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并发快速性心律失常72例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心内科2013年11月‐2014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并发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患者治疗方案为比索洛尔+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药物,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为倍他乐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药物,服药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率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服药后临床总有效率97.2%(35/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6%(29/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服药后心率下降程度较对照组下降程度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服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并发快速性心律失常具有更显著的临床疗效,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6(4).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9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数字法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参照组46例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组54例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30%,参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6.09%,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肠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且术后恢复迅速等优势,疗效显著,值得临床积极推广使用。

    • 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舒利迭的依从性与疗效分析

      2016(4).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治疗中舒利迭的依从性以及治疗效果。方法纳入研究的病例均来源于2012年9月‐2015年5月到该院治疗的重度COPD患者,共6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治疗组(n=33)和对照组(n=33),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COPD治疗,基于此,治疗组加用舒利迭,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个月,观察治疗效果以及患者依从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肺功能各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依从率也高于对照组,两者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度COPD治疗中应用舒利迭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治疗效果好,同时依从性也相对比较好,推荐在临床中应用。

    • 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2016(4).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解剖型锁定钢板(LCP)内固定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该科诊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共45例,其中,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LCP)内固定22例,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固定23例。通过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通过研究对比,两组在手术时间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中失血量及切口长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LCP组发生近端螺钉切割1例;PFNA组发生骨不连1例。结论该实验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组治疗上在切口长度及术中失血量方面优于LCP组。两者在手术时间及Harris髋关节功能方面没有差异。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16(4).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和体检中心健康查体者各50例,对照组为体检中心健康查体者,实验组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进行骨密度的检测,详细记录患者是否服用糖皮质激素和女性患者是否绝经。观察两组骨密度,比较两组骨质疏松症发生率,观察是否与服用糖皮质激素和女性患者绝经有关。结果实验组的骨密度和骨质疏松症发生率分别低于、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中没有服用过糖皮质激素患者和未绝经的女性患者的骨质疏松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和绝经的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与绝经及服用糖皮质激素等因素有关。

    • 医学营养治疗对妊娠糖尿病围生期结局的影响

      2016(4).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对妊娠期糖尿病妇女采用医学营养治疗的效果及对围生期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共12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营养指导,观察组患者接受医学营养治疗(MNT),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围生期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围生期结局包括早产、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巨大儿及剖宫产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医学营养治疗可以较好地控制孕妇的血糖,减少围生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利于母婴,且无相关不良反应发生,适合临床营养治疗推广运用。

    •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6(4).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该院收治的80例NSCLC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两组,观察组45例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对照组35例行开胸手术,比较两组手术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输血量、总引流量等均比对照组少,且并发症发生率(6.7%)比对照组(48.6%)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与开胸手术治疗老年NSCLC疗效相当,但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可加快患者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 膝关节后外侧复合体损伤合并交叉韧带断裂早期重建的临床疗效

      2016(4).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早期重建膝关节后外侧复合体(PLC)损伤合并交叉韧带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接收的50例PLC损伤合并交叉韧带断裂患者,所有患者均完成PLC合并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手术,其中,实施PLC结合前交叉韧带(ACL)断裂和后交叉韧带(PCL)断裂患者12例,PLC结合ACL患者17例,PLC结合PCL患者21例。采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关于膝关节功能评分表(Lysholm)和膝关节评估表(IKDC)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分。结果患者在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都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患者治疗后膝关节IKDC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膝关节后外侧复合体合并前后交叉韧带断裂进行早期重建手术后能明显提高患者关节功能,提示患者生活治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2型糖尿病患病率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2016(4).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2个社区内2型糖尿病患病率以及危险因素,为今后预防糖尿病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取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100例某社区居民进行糖尿病患病率的调查,并将该社区的100例居民设为实验组;设置100例其他社区居民为对照组。进行条件分析法对可能引发患有糖尿病的因素进行分析,200例居民需要进行健康检查、问卷调查以及血常规检查(血糖、血脂等)。结果实验组中有8例居民患有糖尿病,糖尿病患病率为8%,对照组中有7例居民患有糖尿病,糖尿病患病率为7%,两组居民糖尿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发病率与家族患病史、血脂异常、体重指数、高血压病史和文化程度关系密切(P<0.05)。结论需要加强饮食控制,不能长期使用辛辣以及调味料重的食物,要注意饮食平衡,加强运动,控制体重,预防血压血脂增高,并且通过有效的健康知识宣传能够增加居民对糖尿病的认知,有效控制糖尿病的发病率。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分析

      2016(4).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3月‐2015年1月有先天性心脏病症状的婴儿及健康婴儿各121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计算检出率并对其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先天性心脏病婴儿的检出率为89.3%,其中,以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及房间隔缺损为主;室间隔缺损婴儿的左心房长短径、左心室收缩期内径和舒张期内径以及肺动脉主干内径显著大于正常婴儿(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显示血流的形状、部位、分布及心脏解剖结构,检出率较高,对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治方法研究

      2016(4).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治方法,以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8月于该院就诊的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并确诊,并且根据患者的病情实施有效的保守治疗或者手术治疗,观察并统计所有患者的诊治结果。结果X线的诊断检出率为72.41%(42/58)、CT的诊断检出率为86.67%(26/30)、MRI的诊断检出率为95.35%(41/43)。同时9例Ⅰ型、29例Ⅱ型患者经治疗骨折及神经损伤完全康复,20例Ⅲ型患者中5例患者痊愈,10例患者症状改善,5例患者效果欠佳,有行动障碍及大小便障碍。结论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患者应做到及早诊断、及早治疗,为更好地帮助患者确诊,应将多种诊断方式结合使用,保障诊断结果的准确性,治疗方式的确定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择。

    • 妇产科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梗阻型不孕症的疗效观察

      2016(4).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梗阻型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12月‐2015年4月收治的输卵管梗阻型不孕症患者8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8例输卵管梗阻型不孕症患者经腹腔镜治疗后,患者的单侧畅通率、双侧畅通率、阻塞率及总畅通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输卵管梗阻型不孕症治疗方法,可有效促使输卵管恢复畅通,对于提高患者受孕率,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方式与生存质量的关系研究

      2016(4).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对于尿毒症患者采用不同血液透析方法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尿毒症患者8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血液透析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常规血液透析联和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生化指标和生存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3个月的β2-微球蛋白(β2-MG)和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并且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血清游离维生素D3及总维生素D3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相关性比较

      2016(4).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比血清游离维生素D3及总维生素D3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相关性,探讨血清游离维生素D3是否能成为预测COPD患者病程及预后新指标。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COPD患者120例,检测其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血清总维生素D3(以血清总25-羟维生素D3水平表示)、血清游离维生素D3(以血清游离态25-羟维生素D3水平表示)。结果血清游离维生素D3及总维生素D3与FEV1%、FEV1/FVC均呈正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游离维生素D3与FEV1%及FEV1/FVC的相关系数明显高于总维生素D3与FEV1%及FEV1/FVC的相关系数(P<0.05)。结论血清游离维生素D3与COPD患者肺功能相关性更高,对预测COPD患者病程及预后有一定价值。

    • 侧入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辅助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6(4).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辅助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7月‐2015年1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5例,经过适应证选择,行椎间孔镜下手术治疗,观察术后患者恢复情况,腰腿痛术后改善情况。结果 6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转为开放手术病例,6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7.6个月,通过对患者术前、术后直腿抬高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进行对比,患者术后腰腿痛症状缓解,日常工作不受影响,疗效满意。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辅助射频消融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疗效可靠。

    • 不同补钾方式治疗急诊低钾血症的疗效及临床观察

      2016(4).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补钾方式应用于急诊治疗低钾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确诊的低钾血症患者130例为观察对象,按就诊顺序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进行一般静脉输液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经中心静脉微量泵补钾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血钾值较治疗前均显著上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钾值上升幅度明显较快(P<0.05);观察组的补钾终点时长、补钾液体总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77%(P<0.05)。结论相对于一般静脉输液治疗而言,经中心静脉微量泵补钾应用于低钾血症治疗具有显著优势,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信息化管理在社区家庭医生服务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6(4).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信息化管理在社区家庭医生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该社区收治的4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200,应用常规管理模式)和观察组(n=200,应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血压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各相关指标的治疗依从性与参照组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信息化管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8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应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血压情况,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意义。

    • 糖皮质激素在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中的应用

      2016(4).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糖皮质激素在治疗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中的作用进行经验分享。方法收集该移植中心2012年1月‐2015年6月肾移植术后发生重症肺部感染的30个案例。将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20例,治疗方案为停用免疫抑制剂,应用抗细菌、抗病毒及抗真菌联合抗感染治疗方案;B组10例在A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静脉应用甲泼尼龙,起始量为每天5 mg/kg,以后每天按总量递减40 mg。结果 A组2例死亡(10%);3例肾移植失功(15%),恢复血液透析治疗;6例治疗过程中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30%)。B组1例死亡(10%);1例肾移植失功(10%),恢复血液透析治疗;2例治疗过程中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20%)。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纠正低氧血症避免应用呼吸机及降低排斥反应方面B组低于A组(P<0.05)。结论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中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能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炎性渗出,改善肺功能,同时减少因停用免疫抑制剂诱发的排斥反应,避免移植肾失功,但对降低死亡率无明显作用。

    • 曲美他嗪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分析

      2016(4).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曲美他嗪联合参附注射液在治疗成人病毒性心肌炎方面的疗效,为临床联用该二类药物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到该科室就诊的8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曲美他嗪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改变情况,从而评估加用该二类药物对比单纯常规治疗在病毒性心肌炎治疗方面的显著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7.5%)(P<0.05);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和82.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肌酶谱3项指标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肌酶谱3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使用曲美他嗪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能更好地保护帮助心肌细胞,促进病情康复,临床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血液细菌检验中两种不同药敏试验的临床分析

      2016(4).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细菌检验中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集的129份细菌检测阳性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对血液标本中的细菌进行检测与鉴定,统计两种检测方法的药物敏感度结果与菌株分布鉴定结果符合率。结果直接药敏试验鉴定出G-杆菌符合率、G+杆菌符合率、G-杆菌抗生素敏感度符合率、G-杆菌抗生素耐药性符合率、G+杆菌抗生素敏感度符合率和G+杆菌抗生素耐药性符合率分别为89.09%、78.95%、90.48%、89.29%、81.82%和66.67%;直接药敏试验所需平均时间为(9.9±1.2)h,明显短于常规药敏试验的(63.7±8.3)h(P<0.01)。结论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在血液细菌检验中符合率均高,但直接药敏试验操作更为简单,检验结果更快,是一种相对较好的检验方法。

    • 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病毒性脑炎的疗效观察

      2016(4).

      摘要 (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7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抗病毒、甘露醇降颅压和糖皮质激素抗炎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恢复时间。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研究组患者意识恢复、肢体肌力恢复、抽搐消失、锥体束征消失和体征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病毒性脑炎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胫腓骨骨折的常规护理与康复训练的临床观察

      2016(4).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胫腓骨骨折的常规护理与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2年4月‐2015年2月43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同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对应的康复训练,观察患者治疗情况,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患者Barthel指数变化情况。结果随访期间发现,43例患者中,39例(90.7%)患者切口Ⅰ期愈合,4例(9.3%)患者切口Ⅱ期愈合;患者治疗护理干预后,患者的Barthel指数明显优于入院时,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胫腓骨骨折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可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 静脉留置针在儿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2016(4).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使用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5年2月该院收治的静脉穿刺患儿300例,按照护理措施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两种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平均留置时间为(3.8±0.7)d明显多于对照组患儿(2.6±1.2)d(P<0.01);观察组患儿穿刺一次成功率(90.00%)远高于对照组患儿(70.77%)(P<0.01);观察组患儿皮肤损伤率(8.82%)远低于对照组患儿(22.31%)(P<0.01);观察组患儿脱管率(1.76%)远低于对照组患儿(8.46%)(P<0.01);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6.47%)远低于对照组患儿(16.92%)(P<0.01)。结论静脉留置针可以延长留置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减轻了患儿痛苦以及节省了医院人力资源,在儿内科护理上具有较强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探讨全身麻醉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对胆囊切除术应激反应的影响

      2016(4).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对胆囊切除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7月‐2014年6月接受胆囊切除术治疗的1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全身麻醉,实验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应激反应情况的差异。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实验组患者术中血糖(Glu)、血清皮质醇(Cor)和C-反应蛋白(CRP)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胆囊切除术中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对患者应激反应小,有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

    • 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含质子泵抑制剂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2016(4).

      摘要 (3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含质子泵抑制剂三联疗法与荆花胃康胶丸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荆花胃康胶丸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8.33%,显著低于观察组(95.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含质子泵抑制剂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HP的根除率,且安全性高,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 综合心理护理措施对社交恐惧症患者的影响

      2016(4).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对社交恐惧症患者的干预措施。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40例社交恐惧症患者,分析其心理特征,根据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药物治疗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取综合心理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的变化。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由(68.75±12.35)分下降至(60.28±10.26)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由(69.56±12.48)分下降至(61.21±10.35)分。实验组患者干预后SAS评分由(68.93±12.41)分下降至(51.42±8.20)分;SDS评分由(69.82±12.27)分下降至(53.40±8.21)分。干预后所有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有所下降,其中,实验组SAS评分、SDS评分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交恐惧症患者的心理特点以焦虑、抑郁为主,在SSRIs类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综合心理护理措施对于社交恐惧症患者的康复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时间与围产结局的相关性探讨

      2016(4).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采取不同期待治疗时间与母儿围产结局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根据期待治疗时间不同分为3组,A组治疗时间0~6 d,B组治疗时间7~13 d,C组治疗时间≥14 d。比较3组孕妇并发症情况及围产儿结局。结果 A、B和C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为53.97%、46.51%和85.71%,C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A组与B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新生儿死亡、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和胎死宫内的总发生率为70.76%,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1);B组与C组新生儿死亡、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和胎死宫内的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采用适当期待治疗时间可改善其妊娠状态,延长孕周,增加胎儿成熟度,使新生儿并发症及死亡率大幅降低,显著改善围产结局,故值得推广。

    • 老年肺结核患者临床护理的研究分析

      2016(4).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 13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性的护理干预。结果经过相关治疗和护理之后,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8.46%高于对照组的86.15%(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92%(P<0.05)。结论在老年肺结核病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 超声诊断输尿管各段结石符合率情况分析

      2016(4).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超声诊断输尿管各段结石检测的符合率情况和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5月‐2015年4月接受治疗的11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16例患者按照诊断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超声诊断,对照组采用X线诊断,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结果两组患者输尿管上段、中段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诊断58例输尿管各段结石患者,有53例被确诊,诊断符合率为91.38%(53/58),X线诊断58例输尿管各段结石患者,有43例被确诊,诊断符合率为74.14%(43/58),研究组患者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的确诊率较高,是一种高效、简便的方法,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 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使用哌罗匹隆片与舒必利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2016(4).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哌罗匹隆片与舒必利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7月‐2014年11月收治的86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各43例。A组采取哌罗匹隆片治疗,B组使用舒必利片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阴性症状量表(SA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4、8和12周末SAN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60%,明显较B组46.51%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必利与哌罗匹隆片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均有良好疗效,但是哌罗匹隆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感染控制中微生物检验的临床价值

      2016(4).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索微生物检验中对感染进行控制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住院部收治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编号,遵循随机对照原则平均分组。研究组48例,定期完成微生物检验以此为依据进行治疗;对照组48例,仅进行常规的治疗。归纳分析两组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研究组感染率(8.33%)明显低于对照组(31.25%),两组患者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Ⅰ级、Ⅱ级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未见Ⅲ级感染患者,两组患者组间各级别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治疗中需对微生物进行检测,可明显降低患者治疗全程中感染率,对保证临床疗效具有积极意义。

    •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征稿与订阅启事

      2016(4).

      摘要 (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主办,报道医学、药学领域生物技术研发、应用及产业化发展的专业学术期刊。ISSN 1673-713X,CN 11-5512/R,邮发代号:80-622,杂志为双月刊,每期96页。定价:每期18元,全年108元。《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努力打造"精品期刊",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

    • 复方甲硝唑阴道栓对阴道炎的治疗效果分析

      2016(4).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阴道炎患者采用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120例该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阴道炎患者,按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各60例。其中,60例患者采用制霉菌素治疗作为对照组,另60例患者采用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作为观察组。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98.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33%、5.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3,6及1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阴道炎患者采用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明显减低复发率,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探讨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实施效果

      2016(4).

      摘要 (2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比全程护理与常规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抢救的急诊危重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全程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抢救成功率为98.0%,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8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抢救时间、心肺复苏时间以及气管插管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探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窒息的临床疗效

      2016(4).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治疗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窒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近3年收治的窒息新生儿89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42/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5%(35/44),两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窒息临床疗效明显,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快,值得各大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 项目管理法对老年疗养员护理安全管理质量的影响

      2016(4).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项目管理法对老年疗养员护理安全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老年疗养员134例,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方法进行管理,观察组则给予项目管理法,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在跌倒坠床、护理纠纷、护理质量合格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项目管理法在老年疗养员护理质量的应用中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显著提高安全管理质量,减少护理期间意外的发生,对提高医患关系有一定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 超声心动图产前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

      2016(4).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胎儿超声心动图对先心病胎儿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7月‐2015年8月做胎儿超声心动图孕妇8 426例为主要研究对象,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产前经胎儿超声心动图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率为81.41%。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胎儿中,畸形类型各异。结论采用胎儿超声心动图对胎儿的先天性心脏病进行诊断,有着重要价值。可以在早期阶段进行诊断,对于降低胎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意义重大。

    • 62例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诊疗体会

      2016(4).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62例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诊疗方式,为提高疾病的诊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2例急性腹痛患者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接诊之后采取平卧位,进行严格的体格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手段。结果通过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严密的仪器探查等方式最终发现62例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中有急性肠梗阻患者13例、急性阑尾炎患者1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例、细菌性痢疾患者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5例、泌尿系结石患者6例、急性盆腔炎患者4例和宫外孕患者3例。通过针对性的治疗,62例患者中有61例得到治愈,死亡1例,治愈率为98.39%。结论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病情复杂,诊断具有一定的难度,临床医生一定要提高诊疗水平,通过辅助检查确定患者病情,以此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

    • 不同部位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行内镜下微创手术的疗效分析

      2016(4).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部位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行内镜下微创手术的疗效研究。方法统计分析2012年5月‐2015年5月该院收治的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6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63例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中,进展期癌1例、原位癌9例和癌前病变53例,分别占总数的1.59%、14.29%和84.13%;并发症情况为出血1例、穿孔4例和狭窄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70%。结论不同部位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行内镜下微创手术疗效良好,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推广。

    • 子宫肌瘤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式对其内分泌功能的作用分析

      2016(4).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索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子宫肌瘤时对患者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经该院临床确诊并拟行手术治疗的108例子宫肌瘤患者选作研究对象,根据其接受的手术方式不同而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行子宫切除术,观察组58例患者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促卵泡成熟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及孕激素(P)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内分泌功能指标FSH、LH、E2、P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手术后上述各项指标与手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观察组手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内分泌功能影响较小,可根据患者病情,作为优先选择的手术方式。

    • 社康中心输液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与解决对策

      2016(4).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社康中心输液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与解决对策。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于该社康中心输液治疗的21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于该社康中心输液治疗的21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输液室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总结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影响因素调查结果,对影响护理满意度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积极的解决对策。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为98.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48%,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输液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实施相应的解决对策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医疗行为的认可程度及满意度,优化护理质量,促使其早日康复。

    • 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护理干预的效果

      2016(4).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60例患儿抽签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又给予系统性的护理干预。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身高、骨龄、体重和生长速率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进行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教师健康体检中开展体质辨识及干预的效果分析

      2016(4).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析教师健康体检中开展体质辨识以及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深圳市龙岗区中小学教师2014年12月‐2015年3月参加健康体检的450例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教师的体质辨识,并探讨干预效果。结果男教师、女教师在平和体质、痰湿体质、阴虚体质、阳虚体质及气郁体质方面的分布,具有明显差异(P<0.05);实施防治措施干预后,中医体质获得较为明显的改变(P<0.05)。结论教师健康体检工作中开展体质辨识,可使教师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 产后访视护理干预对降低产后抑郁的效果评价

      2016(4).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产后访视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的影响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4月‐2014年12月于该院产科分娩的初产妇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15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产后访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心理、育儿及并发症预防等护理干预,分析两组产妇的抑郁发生情况。结果产后6周、6个月,观察组抑郁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访视护理能够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有利于产妇身心健康的保持。

    • 临床干预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2016(4).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实施临床干预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量的临床疗效,为今后的产科护理工作提供可供借鉴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5年3月116例在该院进行阴道分娩的产妇,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产妇提供临床干预,对照组则使用常规护理模式,并在分娩结束后分别于产后2 h与24 h内观察两组患者的产后出血量、子宫收缩情况。结果干预组1例产妇产后出血,出血率为1.72%;对照组3例产妇产后出血,出血率为5.1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分娩结束后2 h与24 h内两组产妇的出血量为(586.7±304.7)ml和(600.3±298.7)ml,以及(706.2±406.5)ml和(689.3±387.3)m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临床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产妇阴道分娩产后的出血率,有效减少并发症状,提高产妇的预后,能够在产科工作中推广使用。

    • 保守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顽固性呃逆致吻合口出血1例报告

      2016(4).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1临床资料男性患者,49岁,以反复上腹胀痛不适3周为主诉,于2015年9月14日以胃癌入住普外科。患者入院3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胀痛,进食辛辣后明显,5 d前因呕咖啡色胃内容物1次,量约30 ml,于当地县医院就诊行胃镜提示:胃体下段后端可见一直径约1 cm左右溃疡,底覆白苔,周围黏膜肿胀明显,活检质软,提示腺上皮异型增生,可见分裂,见印戎细胞,查见腺癌(胃体),入院

    • 《中国内镜杂志》投稿须知

      2016(4).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中国内镜杂志》1995年创刊,期刊号ISSN1007-1989/CN43-1256/R,月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及湖南省十佳期刊,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超星"域出版"以及俄罗斯《文摘杂志》(AJ)等国内外多个检索系统收录,公开发行。本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级特种医学科技期刊,由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主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承办。本刊刊登国内外与医用内镜相关的科学新理论、临床内镜新技术和新成果以及国内外医用内镜的质

    • 《中国医学工程》投稿须知

      2016(4).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中国医学工程》杂志(期刊号:ISSN1672-2019/CN11-4983/R),月刊,公开发行。本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中南大学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主办,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纳米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现代医学杂志社、中国内镜杂志社、中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中南大学内镜医学研究院协办。本刊读者对象为临床医务工作者、临床工程技术人员、医学工程科研工作者等,报道医疗领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