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第0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为您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

      2016(1).

      摘要 (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1.特色◆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北京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并重。◆半月刊,审稿、发表周期短。◆手机短信服务:作者、审稿专家通过编辑部发送的短信,及时了解稿件状态,缩短投稿、审稿、修稿流程。

    • 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观察

      2016(1).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对重症肺炎患者采用乌司他丁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有效依据。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接诊的重症肺炎患者60例进行临床研究,通过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30例)和研究组(n=30例)。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研究组30例患者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Pa O_2/Fi O_2、PCT、CRP、WBC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结论乌司他丁在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超声小探头胃镜并联胃管注水对上消化道病变的诊断价值

      2016(1).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小探头胃镜并联胃管注水对上消化道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1月该院门诊的100例上消化道病变患者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50例患者,通过超声小探头胃镜并联胃管注水进行诊断;对照组50例患者,通过CT扫描进行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率。结果观察组的诊断率(96%)明显较对照组(80%)高(P<0.05)。结论采用超声小探头胃镜并联胃管注水能够较为正确的区分消化道上的各层次,可以提高其诊断率,亦可以准确提供其病变性质,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推广以及应用。

    • 葡萄糖酸锌在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2016(1).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锌在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该院收治的156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均78例。给予对照组患儿补液纠正脱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并采用妈咪爱、思密达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口服葡萄糖酸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情况、止泻时间和总疗程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2%(P<0.05);实验组的止泻时间和总疗程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临床疗效确切,效果好,疗程短,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易被家长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宫颈癌全切术对机体T细胞亚群及γ-干扰素表达水平的影响

      2016(1).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全切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采用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测定宫颈癌术前术后血清γ-干扰素(IFN-γ)表达水平。结果宫颈癌全切术后患者血清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CD4~+/CD8~+计数均降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D8~+细胞升高,IFN-γ表达水平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全切术对患者本身损伤较大,导致机体免疫下降,检测术前术后T细胞亚群和IFN-γ可为术后的免疫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 生化检验结果中新生儿溶血样本的影响与优化措施研究

      2016(1).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生化检验结果中新生儿溶血样本的影响与优化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该院进行生化检验的3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新生儿的溶血情况,再将溶血的样本与未溶血的样本进行血生化检测,观察两组样本的各项指标情况。结果溶血样本中的谷丙转氨酶水平、总胆红素水平、直接胆红素水平和谷草转氨酶水平明显比未溶血样本中的此类指标水平高;溶血样本中的尿酸、谷氨酰转肽酶水平明显比未溶血样本中的尿酸水平低(P<0.05)。结论新生儿的溶血样本会对生化检验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各项生化检测指标水平也会发生变化,提高生化检验准确性,避免或者减少溶血情况发生是关键。

    • 奥硝唑碘仿糊剂一次性根管对根尖周炎的临床实效性研究

      2016(1).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奥硝唑碘仿糊剂(OIP)一次性根管(DRC)对根尖周炎(PP)的实效性进行观察并探讨。方法选择该医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接诊的PP患者96例,按根管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奥硝唑碘仿糊剂的观察组和封入氢氧化钙糊剂的对照组,均采用一次性根管填充,并对这两种方法的疗效及术后疼痛反应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的患牙分布无特异性,但分布在前牙和后牙相对较少,磨牙相对较多;观察组的根尖周炎患牙术后疼痛反应的发生率为31.25%,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的发生率52.08%(P<0.05);观察组在术后1周后的疼痛反应主要为0级和I级,同时无III级患牙,对照组的主要表现为I级和II级;1年后对96例患者的复查结果表明,采用OIP的观察组有效率达89.58%(43/48),封入氢氧化钙糊剂的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0.83%(34/4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奥硝唑碘仿糊剂一次性根管治疗根尖周炎比氢氧化钙糊剂的疗效更显著,能相对减轻疼痛,且术后临床有效性较高,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人工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

      2016(1).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对比人工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78例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观察组采取人工关节置换治疗,对照组采取内固定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卧床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采取人工关节置换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内固定治疗更具有优势,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手术室护理干预有效预防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应用

      2016(1).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国内外医疗手术中,针对骨科术后切口受到感染的调研发现,造成这类情况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手术环境、手术器械的使用以及手术的操作方式与患者切口感染息息相关。所以在手术中,积极采取骨科切口感染的预防护理措施非常关键。该文对通过手术环境、人员和器械设备等方面的规范管理来预防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进行详细分析。

    •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2016(1).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肾病综合征是以高脂血症、高度水肿、大量蛋白尿以及低蛋白血症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有其他代谢紊乱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症候群。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占肾病综合征的30%~50%,一般指的是激素抵抗型、激素依赖型、复发型或者激素使用禁忌、激素不耐受的肾病综合征。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对药物治疗反应较差,部分患者虽然给予正规治疗,但肾脏损害仍然持续加重,最终导致终末期肾衰竭。该研究重点分析了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病因及治疗进展情况,旨在提高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 腹腔镜下氧化苦参碱灌洗与氧化苦参碱灌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对比

      2016(1).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作用及效果。方法选取SAP患者60例,分别分为对照组(20例)、灌洗组(20例)和灌肠组(20例),分别接受基础治疗、氧化苦参碱(OM)腹腔灌洗和OM灌肠。于治疗前(T0)和治疗后6 h(T1)、12 h(T2)和18 h(T3)测量各组患者的内毒素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总结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在T1、T2及T3时,较之对照组的血清内毒素和IL-1β水平,OM灌洗组有下降(P<0.05),OM灌肠组显著降低(P<0.01);在T1、T2及T3时,较之对照组的血清TNF-α和CRP水平,OM灌洗组有下降(P<0.05),OM灌肠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 OM灌洗与OM灌肠临床疗效对比,灌肠疗法疗效更为显著,起效更快,推荐临床应用。

    • 三通喉罩用于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的通气效果研究

      2016(1).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三通喉罩用于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的通气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行气道异物取出术的3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5例。实验组于快速诱导全身麻醉下采用三通喉罩通气,对照组采取传统静脉全身麻醉,比较不同时点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与血气分析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不同时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_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均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不同时点SBP、DBP、HR波动大(P<0.01);实验组T2时Pa O_2有明显上升(P<0.01);对照组T_2时Pa CO_2有明显上升,T2、T3时Pa O_2均有下降(P<0.01)。结论三通喉罩用于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可有效降低手术麻醉风险,增加手术成功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前列腺电切术的临床研究

      2016(1).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前列腺电切术的临床应用效果。选取韶关市第三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划分为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PKRP)组和前列腺电切术(PKEP)组,每组36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PKEP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切除腺体重量均明显优于PKRP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以及残余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EP与PKRP均可有效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但前者手术时间更短,更少出血,腺体切除更多,值得推广。

    • 经阴道尿道中段猪小肠黏膜下层补片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2016(1).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价经阴道尿道中段猪小肠黏膜下层补片(SIS)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42例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1例予经阴道尿道膀胱颈筋膜缝合术,研究组21例予SIS悬吊术。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对手术效果、并发症及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尿管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出现尿潴留1例(4.76%),研究组无大腿疼痛、性交不适及网片腐蚀等并发症,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ICIQ-SF评分呈增加趋势,但总体而言研究组患者ICIQ-SF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采用经阴道尿道中段补片悬吊术配合猪小肠黏膜下补片,具有术式简单微创、临床效果肯定及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临床上推广运用。

    • 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36例临床分析

      2016(1).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并总结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心衰)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36例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表现及治疗方法。结果该组患儿经治疗后,有效率94.4%,该组无效患儿无病情加重现象出现,无死亡病例。全部患儿平均住院时长(10.1±2.1)d,平均咳嗽消失时间(3.1±1.1)d,发热消失平均时间(3.2±1.2)d,气喘消失平均时间(1.9±0.7)d,肺部啰音消失平均时间(7.4±1.5)d。结论小儿发生重症肺炎合并心衰,首先应给予全面诊断,在此基础上,加强综合治疗干预,提高患儿疗效,提高生存质量。

    • 分析快通道心脏麻醉在心脏手术中的临床效果

      2016(1).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针对心脏病患者在手术中实施快通道麻醉,并探究分析其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8例心脏病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以随机投掷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手术中给予常规麻醉,观察组给予快通道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体外循环(CPB)时间、阻断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患者术后的重症监护(ICU)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观察组的CPB时间、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是(51.2±10.3)min、(33.5±6.0)min、(140.1±19.4)min和(8.2±2.4)d,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9.8±9.8)min、(32.8±5.6)min、(146.8±21.3)min和(15.6±4.8)d,P<0.05;术后观察组的ICU时间与拔管时间分别为(5.4±1.7)h、(36.2±21.3)min,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7.4±7.2)h、(224.1±20.2)min,P<0.05。结论心脏手术中给予快通道麻醉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胆道取石网篮在食管异物中的应用体会

      2016(1).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胆道取石网篮套取食管异物的应用和护理体会。方法将该院收治的120例食管异物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异物钳钳取方法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胆道取石网篮套取异物并进行综合护理。统计一次顺利取出异物的成功率、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中58例一次性取出,成功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3%(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5%,优于对照组的81.67%(P<0.05)。结论应用胆道取石网篮套取食管异物并予综合护理,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可降低患者痛苦,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 探讨视频脑电图在小儿癫痫疾病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016(1).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在小儿癫痫诊断和鉴别诊断中采用视频脑电图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到该院进行就诊的52例非癫痫性发作的疾病患儿和53例小儿癫痫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非癫痫性发作的疾病患儿作为对照组;小儿癫痫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对其进行常规的脑电图和视频脑电图监测,比较两者结果。结果研究组的总异常率为79.25%,对照组患儿的总异常率为30.77%,研究组的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单独对研究组的癫痫患儿的两种脑电图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视频脑电图(VEEG)检测的总异常率为79.24%,常规脑电图(REEG)检测的总异常率为56.61%,VEEG的检测异常率明显高于REEG,检测结果更加准确,两种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照比较发现,在癫痫病患儿采取视频脑电图进行诊断与鉴别具有非常良好的效果,应用价值很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应用于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效果分析

      2016(1).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统计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将该院收治的108例复合条件的患者列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囊外白内障摘除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其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患者视力均得到良好改善,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平均散光度高于术前及观察组术后(P<0.05);观察组术后90 d角膜平均散光度和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眼压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囊外白内障摘除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对白内障合并青光眼均有显著疗效,且后者并发症较少,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在矢状窦旁脑膜瘤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2016(1).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矢状窦旁脑膜瘤术前采用全脑血管造影检查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40例,均为该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在术前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依据结果行相应手术处理。结果该组Ⅰ级切除14例,占35%;Ⅱ级10例,占25%;Ⅲ级6例,占17.5%;Ⅳ级10例,占25%。精神异常、肢体乏力及头痛等症状术后均消除,癫痫发作者药物停用或剂量减小。Ⅲ级6例患者,术后1个月予以放疗治疗,行>3个月随访,复发1例,予以再次手术治疗。Ⅳ级中6例复查肿瘤无增大,另4例有增大现象,再行手术处理。结论对肿瘤及肿瘤基底部硬膜全切,术后有较低复发率,术前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可指导术中处理,为提高手术安全性提供保障,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 胰腺癌应用MR诊断的价值探讨

      2016(1).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胰腺癌应用MR诊断的价值。方法该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对60例胰腺癌患者进行诊断分析,随机分成MR诊断组和CT诊断组各30例,对胰腺癌进行诊断分析。结果 MR诊断组的准确率(96.5%)明显高于CT诊断组诊断率(81.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诊断组在识别肿块,判断胰周扩散、血管侵犯及淋巴结侵犯等方面明显优于CT诊断组。结论采用MR诊断胰腺癌能更准确地判定肿块及扩散情况,诊断率更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人工流产术后宫内组织残留的诊断价值探讨

      2016(1).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人流术后宫内组织残留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40例人流术后宫内组织残留患者,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式不同分为两组:经阴道组和经腹部组。比较两组残留物显示水平及检出率。结果经阴道组显示的残留物直径与经腹部组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经阴道组检出率为97.14%,显著高于经腹部组的8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人流术后宫内组织残留患者而言,安全、准确率高、可重复性强及具有实际实用价值,值得推广。

    • 肝吸虫性胆管炎经内镜下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2016(1).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肝吸虫性胆管炎经内镜下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来该院就诊的54例肝吸虫性胆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术,实验组给予内镜下胆管引流术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方案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达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19%(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1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结论经内镜下手术治疗肝吸虫性胆管炎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安全可靠,临床值得广泛推广。

    • 喹硫平片作为增效剂治疗老年强迫症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2016(1).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喹硫平片作为增效剂治疗老年强迫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该院收治的58例老年强迫症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单用氟西汀治疗,观察组给予喹硫平片联合氟西汀治疗,疗程均为8周,应用Yale-Brown强迫量表(Y-BOC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显效率为7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Y-BOCS、HAMA分值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的分值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两组TESS评分比相仿,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强迫症患者而言,联合应用喹硫平片和氟西汀进行治疗,不仅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

    •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6(1).

      摘要 (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3年12月‐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中选取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7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76例研究对象被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治疗时实验组患者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宫腔纱条填塞术。治疗结束后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24 h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5.3%)也明显小于对照组(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使患者术中及术后的出血量明显减少,并能使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

    • 超声监测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应用价值

      2016(1).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超声监测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9月在该院就诊的9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8例,对患者进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URSL)治疗;观察组50例,在进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URSL)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床边超声监测手术时结石的移动状况。比较分析手术时原位碎石成功率、结石一次清除率、碎石失败率和碎石时发现结石漂移的时间。结果观察组的原位碎石成功率、结石一次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碎石失败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碎石时发现结石漂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时联合超声监测手术时结石的移动情况,可有利于粉碎结石以及较早地发现结石的漂移,提高手术的清石率和安全性,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亚低温联合治疗脑溢血可行性及应用效果分析

      2016(1).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亚低温联合治疗脑溢血的可行性及其实际应用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该院于2012年2月‐2014年10月收入院的脑溢血患者,共计78例。以随机分组原理为主要依据,将78例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研究组采取亚低温联合治疗,对照组仅实施常规的脑溢血治疗。剖析两组的治疗效果。采用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法和神经功能缺损(SSS)评分法,分别对两组实施评分,并对两组的评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89.74%和71.79%,研究组的疗效更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ADL评分和S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ADL评分和SSS评分比较研究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亚低温联合治疗法对脑溢血患者实施治疗,能达到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目的。与此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提高疗效与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 回生口服液联合替吉奥同步放化疗治疗高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观察

      2016(1).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回生口服液联合替吉奥同步放化疗治疗高龄食管癌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高龄食管癌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治疗组(替吉奥同步放化疗加回生口服液)30例;对照组(替吉奥同步放化疗)30例。两组均在放疗同时给予替吉奥胶囊口服40 mg/次,2次/d,治疗组放疗开始给予回生口服液10 ml/次,3次/d至放疗结束。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3.3%和8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免疫功能较治疗前改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骨髓抑制发生率为33.33%(10/30),对照组骨髓抑制发生率为76.67%(23/30),两组骨髓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生口服液能改善高龄肿瘤患者机体的细胞免疫活性,减轻放化疗的血液毒性,对接受放化疗的高龄食管癌患者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 静脉肾盂造影压迫点压迫时间选择及体位确定与临床应用分析

      2016(1).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对于静脉肾盂造影压迫器进行改进选择合适的压迫点、压迫时间以及确定合适的体位,探讨其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入住该院进行静脉肾盂造影的患者120例,平均分为两组,其中,60例研究组患者进行改进造影压迫器进行诊断,其他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造影压迫器进行诊断,比较两组患者造影诊断完成的时间、成功率以及患者对诊断的满意度。结果 60例进行改进造影压迫器诊断的观察组患者,无1例造影失败,造影成功率为100%,而60例进行传统造影压迫器诊断的对照组患者,存在5例造影失败情况,造影成功率仅为91.7%,两组造影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诊断满意度为95.0%,对照组患者诊断满意度为75.0%,两组患者诊断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肾盂造影采用改进的静脉肾盂造影压迫器加之合理的压迫点、压迫时间和压迫体位,能够极大地提高造影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医生重视。

    • ~(125)I放射性粒子在腮腺黏液表皮样癌术后行组织间植入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6(1).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125)I放射性粒子在腮腺黏液表皮样癌术后行组织间植入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68例腮腺黏液表皮样癌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在腮腺黏液表皮样癌术后行组织间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辅助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常规腮腺恶性肿瘤根治手术。观察两组患者面瘫症状和随访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经手术均全面保留面神经腮腺并切除肿瘤,术后无面瘫症状。对照组有27例切除面神经分支,4例保留面神经且术后无面瘫症状,3例复发病例行二次手术切除面神经总干。两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术后3年随访结果得知,观察组无1例复发,无1例患者出现面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对照组患者中有14例症状有好转,12例面瘫症状明显,8例术后肿瘤复发,其中,3例为二次手术后再复发病例,2例为首次手术治疗中面神经功能正常,但没有发现在术后有肿瘤侵犯面神经病例,剩余3例为彻底切除后再复发,两组随访情况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腮腺黏液表皮样癌术后行组织间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效果显著,能很好地保存面神经功能,降低腮腺黏液表皮样癌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不同桩核冠修复体在牙体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2016(1).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桩核冠修复体在牙体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7月该院口腔科门诊收治的62例(117颗牙)牙体缺损患者,所有患者均有行桩核冠修复治疗指征,根据桩核冠材质的不同将患者分为金属根管桩修复体治疗组(A组)和纤维桩修复体治疗组(B组),每组各31例,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B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为96.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4.2%(P<0.05);B组患者治疗后仅1例出现桩核松动,A组患者治疗后3例出现桩核松动,3例出现牙龈炎,2例出现桩核折断,两组患者总失败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桩修复体治疗牙体缺损的疗效优于金属根管桩修复体治疗,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 间苯三酚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中的疗效观察

      2016(1).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间苯三酚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中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3月在该院进行人工流产术的3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孕产次数和孕龄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前给予间苯三酚和利多卡因,对照组患者术前宫颈注射利多卡因针,两组患者进行常规人工流产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155例患者中,显效124例,占总数的80%,有效19例,占总数的12.3%,无效12例,占总数的7.7%,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155例患者中,显效15例,占总数的9.7%,有效49例,占总数的31.6%,无效91例,占总数的58.7%,总有效率为41.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人流综合征发生率为1.9%,对照组人流综合征发病率占12.9%,两组患者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间苯三酚和利多卡因具有较强的镇痛效果,方法简单、迅速且易于掌握,可以有效地减轻人工流产的痛苦。

    • 美沙拉秦栓治疗轻中度远端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2016(1).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美沙拉秦栓在轻、中度远端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每组3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柳氮磺砒啶栓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美沙拉秦栓治疗,对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痊愈率为31.43%(11/35),总有效率为91.43%(32/35),对照组患者痊愈率为14.29%(5/35),总有效率为71.43%(25/35),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轻、中度远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美沙拉秦栓治疗疗效显著,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少,应该在临床中得到推广使用。

    • 经腹部与阴道超声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价值

      2016(1).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经腹部与阴道超声在妇科急腹症中的临床诊断效果,评价其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4月该院收治的15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按诊断方法不同分为经腹部超声组(50例)、经阴道超声组(50例)和两种超声联合应用组(50例),对比3组患者的检测准确率,并观察影像学表现。结果经阴道超声组的检测准确率显著高于经腹部超声组,两组检测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超声联合应用组的检测准确率显著高于经阴道超声组、经腹部超声组(P<0.05);经腹部与阴道超声联合应用的影像学表现清晰,利于判别。结论经腹部与阴道超声联合诊断妇科急腹症,影像学表现清晰,检测准确率高,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 立体定向引流术与常规开颅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2016(1).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立体定向引流术与常规开颅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对照研究。方法选取107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2例,对照组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立体定向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PCT、CRP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PCT、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显著,死亡率低,有利于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推广应用。

    •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2016(1).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2月‐2014年11月来该院进行治疗的8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的实际入院日期尾数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只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患者疾病的可控因素、心理状态等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成效。结果观察组44例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和心率失常发生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身心素质、减少心律失常发生率,值得推广。

    • 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2016(1).

      摘要 (2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3月在该院就诊的78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9例,患者仅采用磷酸西格列汀片治疗;观察组39例,患者采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两组均观察10周,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餐后2 h血糖(2 h PG)、体重指数(BMI)及不良反应发生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BG、Hb A1c、2 h PG及BMI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BG、Hb A1c、2 h PG及BMI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用磷酸西格列汀,有利于控制患者血糖,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可用于临床治疗。

    • 二期翻修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

      2016(1).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二期翻修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慢性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12例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行翻修术,一期应用抗生素骨水泥间隔物,感染控制后行二期翻修术。结果术后感染被100%根除,膝关节活动度(ROM)从术前平均64°提高到术后平均97°(P<0.05),膝关节功能评分(HSS)从术前35分(7~58分)提高到术后87分(45~96分)(P<0.05)。结论二期翻修的手术方法能有效根除膝关节置换术后慢性感染,并能获得理想的临床功能。

    • 氟西汀辅助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6(1).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氟西汀辅助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神经内科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5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将其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盐酸美金刚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氟西汀治疗。并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采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 CA量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量表)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同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量表)评估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抑郁状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o CA量表和MMSE量表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的Mo CA量表和MMSE量表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且实验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实验组患者的SDS评分显著降低(P<0.01),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氟西汀辅助盐酸美金刚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抑郁状况,从而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

    • 探讨宫颈癌的筛查对宫颈癌发病率的影响

      2016(1).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的筛查对宫颈癌发病率的影响。方法抽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该中心参加宫颈癌筛查的患者3 635例,所有患者就诊时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LCT),结果为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及ASC-US以上者行阴道镜检查,多次筛查后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手段的灵敏度、特异性等指标。结果LCT检查灵敏度、阴性预测值低于阴道镜检查(P<0.05);LCT检查特异性高于阴道镜检查(P<0.05);宫颈癌发病率为2011年0.57%、2012年0.39%、2013年0.33%以及2014年0.25%,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进行宫颈癌筛查有利于提高多发人群对疾病的重视度,及时筛查出异常患者并进行对症处理,能有效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及死亡率,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右美托咪啶用于全身麻醉临床观察

      2016(1).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运用在手术需全身麻醉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来该院治疗的80例手术需全身麻醉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软件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40例患者。给予观察组患者右美托咪啶麻醉,对照组患者丙泊酚麻醉,比较观察两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插管时、拔管时的血液动力学明显稳定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7.5%,对照组为2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将右美托咪啶运用在手术全身麻醉患者中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率以及血压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有临床推广意义。

    • 动态心电图在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期临床研究

      2016(1).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期的临床研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8月‐2014年8月24 h动态心电图显示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期(≥1.5 s)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长RR间期发生时间、频次和症状的规律。结果男性患者房颤长RR间期发生率要高于女性患者,长RR间期发生频次夜间要明显多于白天,大多数房颤长RR间期患者心室率在60次/min以下,且心室率越低,长间期发生频率越多;房颤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出现长RR间期次数更多,持续时间更长。结论对于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期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能够直观地看到长RR间期发生的时间、长度和频次,结合心室率与长RR间期的关系和临床病史有助于诊断患者是否有房颤合并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可能,尽早预防和治疗。

    • 解析瑞舒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和药理

      2016(1).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其药理作用。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72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将72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MT、TC、TG、LDL-C等指标明显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理想。

    • 血必净联合持续血液净化法对治疗重症脓毒血症以及血清IL-6和TNF-α水平的积极效果

      2016(1).

      摘要 (2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在持续使用高流量血液净化装置的同时联合使用注射用血必净对于治疗重症脓毒血症以及调节血液免疫水平的重要作用。方法在2012年7月‐2015年5月确诊为脓毒血症的患者有计划地分别进行常规治疗和联合治疗,最终获得数据为治疗组103例,对照组100例。分别比较了在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率、脓毒血症休克率、死亡率和好转率这4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组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率、脓毒血症休克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好转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必净与血液净化联合使用有效地提高了重度脓毒血症的临床治愈率,并且有效地降低了血液中脓毒引起的炎性细胞数量。

    • 血管造影与超声对诊断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价值

      2016(1).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造影与超声对诊断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价值。方法该院于2013年2月‐2015年2月对104例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进行诊断分析,随机分为血管造影组与超声组各52例,观察两组患者诊断的血管条数、颈动脉分叉处血管、颈内动脉血管以及不同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超声组的符合率(94.4%)明显高于血管造影组(8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的血管条数、颈动脉分叉处血管、颈内动脉血管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血管造影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诊断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以更准确地对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进行清楚的检查,更适合动脉斑块的诊断。

    • 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2016(1).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该院心内科进行治疗的8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将88例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取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再住院率及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再住院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有3例患者出现轻微的口干、咳嗽,症状不明显,未进行特殊处理。有1例患者出现心率减慢,美托洛尔减量到20 mg/d时,症状消失。结论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明显,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妇科阴道不规则流血临床治疗研究

      2016(1).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妇科阴道不规则流血的原因及其治疗措施。方法以该院妇产科收治的196例阴道不规则流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98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妇康宝口服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阴道不规则出血的病因为节育环引起出血(27.6%),其次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25.5%)、生殖器炎症(17.8%)、子宫肌瘤(11.2%)、子宫内膜异位症(9.2%)及肿瘤(8.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差异显著(P<0.05)。结论阴道不规则出血的原因较为复杂,临床治疗时应分清病因,对病情全面诊断后再给予针对性治疗措施,如此才能有效控制出血,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妇康宝在治疗阴道不规则出血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推拿按摩结合现代神经运动发育疗法治疗肌张力低下型脑瘫的临床效果

      2016(1).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推拿按摩结合现代神经运动发育疗法治疗肌张力低下型脑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7月‐2013年7月来该院就诊的低肌张力性脑瘫患者7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现代神经运动发育疗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推拿按摩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测量评定情况。结果治疗90 d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1.7%,高于对照组的83.3%,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推拿按摩结合现代神经运动发育疗法治疗肌张力低下型脑瘫的临床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126例临床分析

      2016(1).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在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特征、手术疗法和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对2013年1月‐2015年1月选出的126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病历进行研究,记录患者临床症状、发病时间、手术疗效以及复发几率等。结果 126例患者中共有119例(94.44%)表现为腹壁肿块,有109例(86.51%)具有疼痛情况,平均发病时间为剖宫产后(29.31±4.26)个月,患者病灶平均直径为(3.17±0.15)cm。有112例患者采用单纯切除手术治疗,另外14例采用合并其他疾病手术治疗,手术平均时间为(34.62±9.71)min,术中出血量为(31.22±5.41)ml,一期切口愈合率为100%,术后复发率为3.97%(5/126)。结论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征比较明显,目前仅能够使用手术进行治疗,其一般多发生在手术切口两侧角部,合理预防可以降低发生率。

    • 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治疗牙齿缺失伴骨缺损的远期效果观察

      2016(1).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治疗牙齿缺失伴骨缺损的远期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该院行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GBR)的60例牙缺失伴骨缺损的患者,根据患者牙缺失情况共植入ITI Straumann等常用牙种植体124枚,表面覆盖Bio-Gide胶原膜,修复牙结构,随访2年,观察种植修复检验结果、种植体留存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随访2年,60例牙缺失伴骨缺损患者成功率和留存率达100%,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自觉症状和种植体松动,牙齿行驶功能正常,种植体与骨界面结合状况良好,未发生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 GBR治疗牙缺失伴骨损伤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正颌联合正畸在矫治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中的临床应用

      2016(1).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正颌联合正畸在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中的矫治效果。方法对该院收治的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的88例采用正颌联合正畸矫治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患者采用正颌联合正畸矫治后,咀嚼功能评分与语言功能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矫治后无1例复发。结论正颌联合正畸能矫治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能够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属于理想的手术疗法。

    • 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治疗效果研究

      2016(1).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治疗效果。方法该次研究入选病例共50例,均为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患者,采取随机数字法把5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例数均为25例,对照组采用外科普通开腹大肠切除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以及随访期间复发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和采用外科普通开腹大肠切除手术对照组相比较,采用内镜黏膜下切除手术的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随访期间复发率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治疗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低,创口愈合较好,适用于临床,值得进一步推广。

    • UF-1000尿沉渣仪与XE-5000血球仪联合诊断脑脊液细胞计数的应用

      2016(1).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UF-1000尿沉渣仪与XE-5000血球仪联合诊断脑脊液细胞计数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该院2014年10月‐2015年2月收治的急诊或住院患者的脑脊液50份,分别采用UF-1000尿沉渣仪、XE-5000血球仪及显微镜计数3种方法对标本进行白细胞测定,比较3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在白细胞计数低于100×10~6/L的标本中,采用XE-5000血球仪检测的结果明显低于显微镜计数的结果,而采用UF-1000尿沉渣仪检测的结果与显微镜计数结果相差不大;在白细胞计数为100~5 000×106/L的标本中,采用XE-5000血球仪和UF-1000尿沉渣仪检测的结果均与显微镜计数结果相差不大;在白细胞计数高于5 000×10~6/L的标本中,采用UF-1000尿沉渣仪检测的结果明显低于显微镜计数的结果,而采用XE-5000血球仪检测的结果与显微镜计数结果相差不大。结论 UF-1000尿沉渣仪与XE-5000血球仪联合应用可以作为诊断脑脊液细胞计数的一种快速准确的方法,但要得到全面、准确的细胞计数仍需配合显微镜计数。

    • 胆源性胰腺炎手术时机的选择及其效果对比

      2016(1).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选择手术的时机及其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04年5月‐2014年5月到该院进行临床手术治疗的40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选择在早期进行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选择延期进行手术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胆总管阳性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死亡病例,研究组的平均住院时间(12.5±4.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5.8±5.7)d,在并发症和胆总管阳性率上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应在通过短期积极的非手术治疗后尽可能地选择延期手术;此时患者体内血清淀粉酶恢复至正常水平,体内炎症基本消失,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其病死率。

    • 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治疗社区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比较

      2016(1).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比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治疗社区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1月该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治疗的104例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5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辛伐他汀治疗,患者用药1次/d,晚饭后服用,A组剂量20 mg/d,B组剂量10 mg/d,两组患者均治疗6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情况及治疗总有效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A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及总胆固醇均低于B组(P<0.05);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4%,高于B组的73.1%(P<0.05)。结论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社区高脂血症疗效确切,在总有效率和血脂改善情况方面优于小剂量治疗。

    • 对比分析24小时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

      2016(1).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使用24小时心电图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其与常规心电图诊断结果。方法该院接受诊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中选取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经临床病理学确诊为冠心病患者,并作为金标准。对全部患者再次行影像学诊断,依据诊断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各52例。试验组使用24小时心电图进行诊断;对照组则使用常规心电图进行诊断,比较使用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阳性检出率(86.5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阳性检出率(59.62%);试验组患者的室性期前收缩率(30.77%)以及室上性心动过速率的检查结果(32.6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室性期前收缩率(1.92%)以及室上性心动过速率的检查结果(1.92%)(P<0.05)。结论使用24小时心电图辅助诊断该疾病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准确监测患者疾病动态,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在临床上可以广泛使用。

    • 胸腰段脊椎骨折应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治疗的临床分析

      2016(1).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胸腰段脊椎骨折通过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进行治疗的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4年4月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资料28例实施回顾性分析,28例患者全部实施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治疗方法,记录患者治疗之前以及治疗之后的椎体后缘高度、Cobb角度以及前缘高度等治疗效果。结果 28例患者治疗之前和治疗之后的椎体后缘高度、Cobb角度以及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之后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与治疗之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安全性高,治疗效果相对较明显,能够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超声心动图在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6(1).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UCG)在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CVH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该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501例老年患者应用SIEMENS S2000型超声诊断仪进行多切面检查,筛选出163例老年CVHD患者,分析其图像特征和对该病的诊断价值。结果随着患者年龄增长CVHD检出率呈升高趋势,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主要累及主动脉瓣(AV)115例(70.6%),单纯累及二尖瓣(MV)21例(12.9%),两者联合受累27例(16.6%)。瓣膜功能受损以不同程度反流为主,同时出现相应心脏功能及结构改变。结论应用UCG可直观地判断CVHD患者的瓣膜钙化部位、功能受损情况、心脏功能及其结构的改变,对CVHD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不同方案治疗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疗效分析

      2016(1).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方案治疗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肾损害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6月该院接诊的68例经肾脏病理确诊为AAV伴活动性肾脏损害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3组。其中,环磷酰胺(CTX)组24例,予以甲泼尼龙冲击治疗(0.5~1.0 g×3 d),后每2周予环磷酰胺0.4 g治疗;吗替麦考酚酯(MMF)组23例,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后,联合吗替麦考酚酯(1~2 g/d)治疗;血浆置换组21例,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联合血浆置换治疗。对比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1 3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CTX组与MMF组患者治疗前后血BUN、SCr的差值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置换组治疗前后的血BUN、SCr的差值较CTX组及MMF组大(P<0.05)。结论甲泼尼龙冲击联合血浆置换方案,能够减轻肾损害,改善肾功能水平。在实际诊疗中要根据患者实际综合应用激素联合不同免疫抑制方案治疗。

    •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

      2016(1).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该院确诊收治的85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8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两组人群的下肢动脉病变情况,总结声像图特征。结果观察组患者的IM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人群,而动脉内径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人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峰值流速均低于对照组人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斑块、狭窄及闭塞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人群,组间差异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对于病情评估、疗效判定及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 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及血压控制效果评价

      2016(1).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6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社区相关护理干预模式,护理组患者采用自我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情况。结果护理组中用药依从性为98.7%,血压情况为137.9/83.1 mm Hg;对照组中用药依从性为78.7%,血压情况为145.2/94.3 mm Hg;经社区护理干预后护理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血压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组患者在健康自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是一种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治疗护理效果的临床方案,该方法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深入研究和广泛推广。

    • 止血带应用于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临床效果评价

      2016(1).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止血带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前置胎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处理;观察组患者使用止血带进行相应处理。观察比较两组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在采用止血带进行止血后24 h阴道出血量、子宫切除率、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术中输血例数及书中输血量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腹部切口感染率、产褥感染率和贫血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血带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止血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严重脊柱后凸畸形的手术治疗:附15例临床报道

      2016(1).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全椎体切除加重建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严重脊柱后凸畸形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3年1月在该院全椎体切除加重建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15例脊柱后凸畸形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平均耗时4 h(3~6.5 h),平均出血量为1 500 ml(700~2 800 ml),术后平均下床时间9 d(7~16 d),未见伤口感染或神经症状加重等并发症,平均后凸为37°,矫正率达70%。结论全椎体切除加重建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安全有效,可使神经充分减压,矫正后凸畸形效果满意,术后并发症少。

    • 严重腹部闭合性损伤伴多发伤的急救效果评价

      2016(1).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严重腹部闭合性损伤伴多发伤的急救效果。方法对2013年2月‐2015年2月该院收治的50例严重闭合性腹部损伤伴多发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院外急救进行伤情评估、恢复呼吸等,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手术救治,最终总结出该病症患者的急救效果。结果对该院收治的50例严重腹部闭合性损伤伴多发伤患者进行急救,成功44例,成功率为88%;死亡6例,其中,4例伤情危重失血过多经手术抢救无效死亡,2例术后凝血障碍死亡。结论对于严重腹部闭合性损伤伴多发伤其伤情较为复杂,急救人员需要正确全面的评估伤情并做好相关辅助措施,把握住良好的时机进行救治从而提高救治的成功率。

    • Rb、p16和cyclinD1基因在早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6(1).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Rb、p16和cyclin D1基因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Rb、p16和cyclin D1基因在22例早期胃癌、23例异型增生和15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cyclin D1胃癌早期的过表达率高于正常胃黏膜(P<0.05);Rb与p16胃癌早期的阳性表达率均低于正常胃黏膜(P<0.05)。结论 Rb、p16和cyclin D1与胃癌的发生、发展相关,他们的变化是胃癌发生中的早期事件,CDK4/cyclin D1/p16/Rb途经在胃癌的早期发生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

    • 流式细胞仪三色荧光标记技术在白血病免疫分型中的应用

      2016(1).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流式细胞仪三色荧光标记技术在白血病免疫分型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取患者外周血进行流式细胞术免疫分析,采取自行设计的7组三色荧光标记抗体组合,共含15种抗体。结果 60例标本经单色荧光标记技术检测,T细胞免疫表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27例,急性B细胞型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ALL)11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22例;细胞分群问题致诊断不明确11例(18.3%);初始诊断与最终诊断不符3例(5.0%),其中,2例为单纯髓系白血病,1例为单纯淋系白血病。经三色荧光标记技术检测后,90%的白血病患者类型及免疫分型可明确诊断。结论流式细胞仪三色荧光标记技术在白血病免疫分型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诊断正确率较高。

    • 小儿腹腔镜单孔法阑尾切除术分析

      2016(1).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阑尾炎腹腔镜单孔法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50例阑尾炎患儿行腹腔镜单孔法切除,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所有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顺利完成腹腔镜单孔法切除有133例(88.67%),其中,有17例改为两孔法;手术时间为15~70 min,平均(20.41±6.36)min,术后的排气时间为3~25 h,平均(9.21±5.39)h,住院时间为3.5~6.5 d,平均为(4.31±1.65)d,8例患儿出现脐孔渗出换药后痊愈,无合并出现感染。结论小儿阑尾炎采用腹腔镜单孔法切除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时间快、不遗留手术瘢痕及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等特点。在临床工作中如患儿的情况允许,可首先考虑该治疗。

    • 心脏远程监护系统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2016(1).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心脏远程监护系统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研究组患者应用心脏远程监护系统;对照组患者不使用心脏远程监护系统。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组疾病治疗的有效率95.56%、指标控制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心脏远程监护系统有效应用到心血管疾病患者中能够取得较好的监护效果,为心血管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 吞咽治疗仪治疗急性脑梗死后不同阶段吞咽障碍疗效评估报道分析

      2016(1).

      摘要 (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估报道分析吞咽治疗仪治疗急性脑梗死后不同阶段吞咽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该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急性脑梗死后不同阶段,把120例患者分成3组,分别是口腔期、咽期、混合期3组,3组患者均应用吞咽治疗仪进行治疗,治疗30 d后,对比3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30 d治疗,3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均有提高,其中,咽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吞咽治疗仪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后不同阶段吞咽障碍功能,尤其对咽期的康复效果更为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 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38例报告

      2016(1).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开骨瓣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3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骨瓣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临床治疗438例,死亡47例。314例随访2~12个月,其中,恢复良好82例,轻度残疾169例,重度残疾63例;术后随访时发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结论开骨瓣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佳,是较理想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措施。

    • 单层螺旋CT对原发性肝癌双期增强扫描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

      2016(1).

      摘要 (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并研究单层螺旋CT对原发性肝癌双期增强扫描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120例已经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的方式将这些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60例。对所有的患者实施2次诊断,对照组患者选择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进行诊断;观察组患者选择单层螺旋CT进行诊断。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结果在经过2次诊断之后,对照组患者中共计有39例患者诊断出原发性肝癌,达到了65.0%的确诊率;观察组患者中共计有60例患者诊断出原发性肝癌,达到了100.0%的确诊率。两组患者确诊率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单层螺旋CT对原发性肝癌进行双期增强扫描具有较好的影像表现和诊断价值,能够有效地提高扫描的准确率,对患者的病灶部位进行清晰的识别,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可能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 经胃镜止血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2016(1).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经胃镜止血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该院接受胃镜止血钛夹治疗的11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胃镜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治疗组患者采用全面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时间、止血时间、功能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时间、止血时间、功能恢复时间、不良反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胃镜止血夹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可有效缩短其治疗和功能恢复时间,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以及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深静脉导管临床护理分析

      2016(1).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深静脉导管的护理进行分析探讨,以减少深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方法对该科2011年9月‐2014年9月共236例应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的护理工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236例患者置管留置时间2~71 d,平均24.5 d;其中,非正常拔管21例,分别为导管堵塞5例,感染12例,脱落4例。结论深静脉导管留置时间的长短与护理质量密切相关。深静脉导管感染是导致非正常拔管的重要原因,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需高度重视。

    • 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2016(1).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MSCTU)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经临床诊断为泌尿系疾病患者50例的MSCTU影像资料。结果该组50例患者中,MSCTU诊断符合率为98%(49/50)。结论针对泌尿系疾病的治疗,MSCTU在诊断过程中是一种较为准确、高效且无创的诊断方法,在临床上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价值。

    • 妇产科护理纠纷的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研究

      2016(1).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以及预防对策。方法选择该院妇产科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对纠纷发生的原因以及预防的对策进行整理和总结。结果发现并总结了导致妇产科出现护理纠纷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结论认清导致护理纠纷的原因,有利于妇产科的护士增强法制意识、改善工作态度、学会正确的护患沟通,提高工作能力,严格遵守各项技术操作规程,以有效防范护理纠纷的发生。

    • 530例人工流产妇女意外妊娠的原因分析

      2016(1).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郑州市人工流产妇女的意外妊娠的原因,为避免再次发生意外妊娠,优化人流后关爱(PAC)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年11月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实施人工流产的570例妇女意外妊娠的原因进行调查研究。结果530例人工流产妇女此次意外妊娠的直接原因,未避孕者292人(55.09%),未避孕的主要原因有侥幸心理等,避孕失败者238人(44.91%),避孕失败的主要原因为避孕套避孕失败。已婚人群避孕方法使用率高于未婚人群(P<0.05)。结论开展PAC服务,加强对育龄期妇女避孕知识的宣教和咨询服务,减少意外妊娠发生率,降低重复流产率,提高育龄妇女的避孕和生殖保健意识。

    • 综合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临床治疗的影响

      2016(1).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临床治疗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方式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该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8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选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出血情况。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0%、70.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消化道出血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7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的出血症状,加快患者溃疡创面的愈合,可作为配合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值得推广。

    • 针对性护理对高龄普胸手术患者围术期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

      2016(1).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高龄普胸手术患者围术期发生心律失常的护理效果。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进行普胸手术的患者中选取符合条件的60岁以上高龄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研究对象按照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观察组研究对象进行心律失常的针对性护理,最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心电图异常表现的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7.59%,观察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5.17%,观察组研究对象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面,观察组研究对象为44.83%,对照组研究对象为27.59%,在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可以显著降低高龄普胸手术患者围术期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管理体会

      2016(1).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管理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呼吸内科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基础护理评分与病房管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改善呼吸内科基础护理与病房管理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探讨供应室下收下送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对策

      2016(1).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供应室下收下送工作人员职业危害表现,据此提出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该院供应室13名下收下送工作人员及5辆专职回收车临床资料。结果 75份采集样本返回供应室后检出细菌总数较出发前显著上升(P<0.05)。经干预后检出细菌总数均显著下降(P<0.05),且未再检出细菌。结论细菌污染是供应室下收下送工作人员主要职业危害。加强下收下送人员和车辆规范化清洗消毒,有助于减少职业危害,促进职业健康。

    • 70例重症肺炎合并糖尿病的抢救与治疗体会

      2016(1).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70例重症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抢救与治疗体会。方法对该院收治的70例重症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抢救过程进行分析,并总结治疗经验。结果存活患者的平均年龄与死亡患者的平均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给予胰岛素泵治疗患者的病死率与给予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患者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查明病原菌患者的病死率与未查明病原菌患者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及时给予重症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机械通气以及合理控制血糖水平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合理地使用抗生素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 《中国内镜杂志》投稿须知

      2016(1).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中国内镜杂志》1995年创刊,期刊号ISSN1007-1989/CN43-1256/R,月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及湖南省十佳期刊,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超星"域出版"以及俄罗斯《文摘杂志》(AJ)等国内外多个检索系统收录,公开发行。本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级特种医学科技期

    • 《中国医学工程》投稿须知

      2016(1).

      摘要 (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中国医学工程》杂志(期刊号:ISSN1672-2019/CN11-4983/R),月刊,公开发行。本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中南大学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主办,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纳米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现代医学杂志社、中国内镜杂志社、中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中南大学内镜医学研究院协办。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