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第0卷第7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两种不同结构的用于下颌单侧游离缺失精密附着体义齿摘戴过程中的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

      2015(7).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两种精密附着体摘戴过程的应力特征,为临床选用附着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牙槽骨吸收C876缺失成年男性为研究对象,建立快套式和太极扣式附着体义齿修复C876缺失三维有限元模型,对两者的应力特征进行比较性研究。结果太极扣戴入后对第一磨牙基牙、牙周膜的Von Mises等效应力值为16.528 Mpa、3.086 Mpa,对第二磨牙基牙、牙周膜的Von Mises等效应力值为24.026 Mpa、3.713 Mpa,再次戴入对牙槽骨的Von Mises等效应力值3.048 Mpa,上述应力值摘戴前后变化幅度均小于快套式。结论太极扣式附着体义齿修复下颌单侧游离缺失的应力特征优于快套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儿童鼻窦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的探讨

      2015(7).

      摘要 (2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16层CT低剂量扫描在儿童鼻窦中的应用,以期获得在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辐射剂量。方法对临床怀疑儿童鼻窦炎的80例患儿进行不同参数的头颅CT平扫检查,将其按抽签方法随机分组:A组(120 k V,80 m A)、B组(120 k V,40 m A)、C组(100 k V,80 m A)和D组(100 k V,40 m A),每组20例,分析比较各组头颅CT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容积CT剂量指数)。结果管电流由80 m A降到40 m A时,辐射剂量明显下降,但获得图像质量均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管电流40 m A不变时,管电压100 k V的辐射剂量明显<120 k V,获得图像质量亦均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结论采取100 k V和40 m A参数进行16层CT低剂量扫描儿童鼻窦获得的图像质量,既可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又可减少辐射剂量。

    • 心脏瓣膜置换术中脑电双频指数调控丙泊酚靶控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5(7).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脑电双频指数调控丙泊酚靶控麻醉运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择期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靶控组将脑电双频指数视作掌控变量的闭合环路行丙泊酚靶控,根据BIS值调整丙泊酚靶控浓度;恒速组以恒速输注丙泊酚,术中根据经验调整输注值,两组均维持BIS值45~60。于入室后(T0)、诱导后(T1)、切皮(T2)、锯胸骨(T3)、CPB前(T4)、停机后10 min(T5)及术毕(T6)分别记录患者的MAP、HR、BIS及丙泊酚血浆靶控浓度(TCIP);记录麻醉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统计术中丙泊酚用量及血管活性药用量。结果两组诱导后各时间点HR与诱导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诱导前相比,两组诱导后MAP均降低,但靶控组MAP在T1~T5时点降低幅度明显小于恒速组(P<0.05);与恒速组比,靶控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P<0.05);需处理的低血压发生率也明显下降;靶控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少于恒速组(P<0.05);靶控组血管活性药用量少于恒速组(P<0.05)。结论脑电双频指数调控丙泊酚靶控是靶控输注最为核心的靶控体系方案,可以获得更为平稳的血流动力学,精确控制麻醉深度并减少麻醉药物用量,丰富了麻醉途径,明显提高麻醉质量。

    • 腹腔手术史对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手术效果的影响

      2015(7).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手术史对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行腹腔镜下直结肠癌手术9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1例有腹腔手术史作为A组,50例无腹腔手术史作为B组,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分析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中转开腹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转开腹率为14.63%,显著高于B组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手术史对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手术无明显影响,安全可行。

    • NT-proBNP对基层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危险分层的价值

      2015(7).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析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对基层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危险分层的价值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符合条件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86例,对入院患者均在出入院时检测NT-proBNP,之后随诊1年。观察入院时NT-proBNP正常组(A组)和升高组(B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主要指标包括心绞痛反复发作、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失代偿心衰、猝死等)情况;再观察出院时NT-proBNP正常组(C组)和升高组(D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 A组的心绞痛反复发作、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失代偿心衰、猝死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心绞痛反复发作、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失代偿心衰、猝死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显著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T-proBNP可以作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指导基层临床医生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并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NT-pro BNP对基层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危险分层有重要价值。

    • 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50例护理观察

      2015(7).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慢性心功能不全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展开探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慢性心功能不全并糖尿病患者50例,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行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较高,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改善对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从而改善患者的恢复效果,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A型肉毒毒素联合CO_2点阵激光的眼周年轻化疗效观察

      2015(7).

      摘要 (2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A型肉毒毒素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眼周皱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58例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A型肉毒毒素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对照组仅行CO2点阵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6.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62%(P<0.05);观察组2例患者术后2只眼睛少量分泌物,1例1只眼轻微红肿,可自行缓解,对照组未见不良反应出现,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34%,对照组为0.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72,P>0.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眼部皱纹、松弛效果显著,A型肉毒毒素可显著改善动态皱纹,辅以CO2点阵激光使疗效更为显著,联合应用具有可行性。

    • 陈旧性心肌梗死碎裂宽QRS与左室射血分数、脑钠肽前体的关系

      2015(7).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碎裂宽QRS(f WQRS)与左室射血分数、脑钠肽前体的关系。方法选取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并fWQRS患者共31例,同时选取同期陈旧性心肌梗死无fQRS、无室内阻滞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QRS时限、左室射血分数、脑钠肽前体水平,并将QRS时限分别与左室射血分数、脑钠肽前体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f WQRS组与对照组相比,QRS时限延长,左室射血分数降低,脑钠肽前体水平增高(P<0.01),QRS时限与LVEF负相关(r=-0.64,P<0.01),与NT-proBNP正相关(r=0.90,P<0.01)。结论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fWQRS患者心功能下降。

    • 产前血型抗体与ABO新生儿溶血病的关系分析

      2015(7).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产前血型抗体与ABO新生儿溶血疾病之间关系。方法择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ABO、Rh血型血清学检查的1264对夫妻,对血型不合夫妻中的434例孕妇进行血型Ig G抗体检查,将抗体效价>64作为阳性,并且检测阳性孕妇生产的新生儿是否患有新生儿溶血病。结果夫妻ABO血型不合有430对,约34.02%;Rh不合有4对,约0.32%。434例血型不合孕妇中276例血型Ig G抗体阳性,约63.59%,而276例血型Ig G抗体阳性生产后患有新生儿溶血病者32例,约11.59%。结论孕妇产前血型抗体的效价越高,新生儿患有溶血病的概率越高,二者之间具有正比的相关性。

    • 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后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研究

      2015(7).

      摘要 (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急诊PCI术后心力衰竭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的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进行急诊PCI(本院与湛江市附属医院合作进行)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00例,针对两组患者的既往病史、吸烟史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同时对手术情况及住院常规检查指标进行分析,探查急诊PCI术后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结果心力衰竭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年龄明显增大,比剂量明显增加,死亡率明显提高,具有糖尿病病史比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心力衰竭组CR、UA、LDL-C和WBC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WBA和UA水平均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心力衰竭独立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WBA和UA水平均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心力衰竭独立的危险因素,临床应当密切关注,加以控制预防。

    • 骶管麻醉下应用丙泊酚对防治TST术内脏牵拉反应的临床观察

      2015(7).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骶管麻醉辅用丙泊酚浅全麻防治开环式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TST)术中内脏牵拉反应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以非环状脱垂为主的Ⅲ、Ⅳ期痔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行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B组30例,行单纯骶管麻醉。手术方式是开环式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TST)。比较两种麻醉效果,所有病例无严重心肺疾病,两组均排除骶管麻醉失败者。结果丙泊酚组术中无内脏牵拉反应。结论骶管麻醉下应用小剂量丙泊酚对防治TST术中引起的内脏牵拉反应效果显著,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 全身麻醉和股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对老年骨科患者POCD影响的比较

      2015(7).

      摘要 (2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全身麻醉和股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择期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60岁,ASA分级Ⅰ~Ⅱ级)按照抽签随机取样法均分为2组。A组给予全身麻醉,B组给予股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术后6 h、24 h、72 h、5 d简易智能精神状态评分(MMSE)及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及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麻醉前,两组MMSE评分、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两组MMSE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S-100β蛋白水平均开始呈现上升趋势;术后第5天,B组患者基本恢复正常,而A组患者未恢复至麻醉前水平。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MMSE评分、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恶心呕吐及POCD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相对于全身麻醉醉,股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应用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对其术后认知功能影响小,POCD的发生率较低,是老年患者适宜的麻醉方式。

    • 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炎症反应及糖代谢的影响

      2015(7).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估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炎症反应及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4年7月来我院牙周科就诊患者213例,其中单纯慢性牙周炎患者102例(观察组),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111例(试验组);另从体检中心牙周健康人群中选择30名作为对照组。检查基线水平和牙周基础治疗后3个月各组的牙周状况,检测血清炎性细胞因子(CRP、TNF-α及IL-6)和HbA1c含量。结果治疗前,试验组和观察组的PD、CAL及SBI值及血清炎性细胞因子(CRP、TNF-α及IL-6)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和观察组的PD、CAL及SBI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和观察组的CRP、TNF-α及IL-6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试验组的HbA1c含量明显高于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的HbA1c含量显著下降,且其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可有效改善牙周病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牙周健康状况,降低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代谢状况。

    • 卡培他滨与多西他赛联合治疗45例激素抵抗性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

      2015(7).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卡培他滨和多西他赛相连合起来在共同治疗激素的抵抗性的晚期的前列腺癌症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的15例来源于广东省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泌尿外科前列腺癌症的患者进行卡培他滨和多西他赛的联合治疗,记录并研究患者在化疗前后的有效性以及患者的疼痛的缓解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患者经过治疗后PSA效果有效8例(8/15,53.3%),效果稳定4例(4/15,26.7%),效果无效3例(3/15,20.0%),而患者在治疗前后的Kamofsky的评分,其中数据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的总不良反应率为74%,治疗后为26%,数据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培他滨和多西他赛相连合起来的治疗方法对于治疗激素的抵抗性的晚期的前列腺癌症方面其疗效非常明显,同时,没有出现不好的毒副的反应,还可以让患者容易忍受。

    • HPV感染者阴道细菌感染特征分析

      2015(7).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HPV感染者阴道细菌感染特征,为HPV感染者及时预防及纠正阴道菌群的紊乱,避免或者减缓其发生宫颈上皮内瘤变或者宫颈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4年10月门诊300例疑似HP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实验组,并选择同期进行健康检查的300例妇女作为对照组,采取需氧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五项联合测定及白带常规检查,对HPV感染者生殖道感染类型进行鉴别诊断,了解HPV持续感染与宫颈上皮细胞异常增生者阴道微生态变化。结果需氧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五项联合测定技术敏感性为99.33%,特异性为99.00%,PH值、菌群变化以及细菌性阴道病是HR-HPV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酸杆菌会抑制阴道常见的病原体的繁殖和感染以及宫颈上皮细胞异常增生及癌变,HPV感染的发生和患者阴道黏膜乳酸杆菌减少、阴道菌群失调有关,对于HPV感染患者,应该注意预防及纠正阴道菌群的紊乱,以避免或减缓其发生宫颈上皮内瘤变或宫颈癌。

    • 妊娠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GBS)带菌情况及GBS带菌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2015(7).

      摘要 (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明确孕妇妊娠晚期GBS带菌对妊娠结局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所收治GBS带菌孕妇及健康孕妇妊娠情况,比较孕妇及新生儿结局。结果两组剖宫产率的比较(P>0.05);GBS带菌组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BS带菌组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低于健康组,感染率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晚期孕妇GBS带菌对妊娠结局有明显负面影响,积极予以防治可让孕妇及新生儿结局得到改善,临床意义重大。

    • 老年重度牙周炎患者病变加重的相关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2015(7).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重度牙周炎患者病变加重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的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统计我院门诊确诊为牙周炎的老年患者500例,统计在治疗随访中病变加重的例数,并结合临床检查以及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老年重度牙周炎患者病变加重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500例老年牙周病患者中,实验组217例,占43.4%。患者出现病变加重与性别、年龄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吸烟史、饮酒史、是否按时复诊、牙周炎知识了解程度、平均月收入、文化程度、每日刷牙次数、刷牙时间、每次刷牙面数、糖尿病、下颌后区患牙、活动义齿修复、负性生活事件以及根分叉病变有关(P<0.05)。结论牙周病变加重是多种危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定期检查,改善局部健康状况是预防老年重度牙周炎患者病变加重的重要措施。

    • 38例复发或难治性骨髓瘤治疗与预后分析

      2015(7).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对复发或难治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效果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38例复发或难治性骨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19例。对照组采用DECP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DECP方案联合硼替佐米进行治疗,分析两种治疗方式对复发或难治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38例复发或难治性骨髓瘤患者中,采用硼替佐米联合DECP方案进行治疗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7%,采用DECP方案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6%,治疗组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硼替佐米联合DECP方案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且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的症状,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值得临床大量推广。

    • 肺功能监测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

      2015(7).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肺功能监测在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治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67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应用肺功能监测,对患儿进行肺功能监测,比较不同阶段肺功能监测指标差异。结果治疗前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指标显著降低,治疗4个月后患儿肺功能指标持续改善,治疗后4个月大部分患儿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采用肺功能监测可明确诊断,观察患儿气道功能恢复情况,为临床治疗和预后提供可靠的判断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保留肾单位与根治术性肾切除手术治疗肾肿瘤的近远期疗效观察

      2015(7).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保留肾单位手术(NSS)与根治术性肾切除手术(RN)治疗肾肿瘤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56例肾肿瘤患者,均经术后病理确诊为肾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8例,行RN术治疗)和观察组(n=28例,行NSS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肾功能变化及随访5年内肿瘤复发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虽然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5年的肌酐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随访5年,期间肿瘤复发率、远处转移率以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S手术是治疗肾癌的有效方法,与RN手术相比,能最大限度保留患者的功能性肾单位,提高肾癌病人术后生活质量,且远期复发疗效与RN相当,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根管显微镜技术与超声技术对牙体牙髓治疗效果对比研究

      2015(7).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根管显微镜技术和超声技术应用于牙体牙髓的治疗效果,并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使用。方法选取120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牙体牙髓病患者,并对患者进行分组,编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根管显微镜治疗,而对照组患者接受超声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治愈率治愈率也显著提高,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对照组也明显减少,而治疗时间比对照组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牙体牙髓病的患者来说,应用根管显微镜技术能够提高治愈率,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曲安奈德囊内注射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疗效分析

      2015(7).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曲安奈德囊内注射对耳廓假性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116例耳廓假性囊肿患者,在囊肿最高点处穿刺抽出囊液后,囊内注入曲安奈德并保留,一周后囊肿未消失者予再次注射,可连续注射3次。结果治愈93例(80.17%),显效10例(8.62%),总有效率88.79%。其中,一次注射有效率为81.03%,两次注射有效率为86.21%,三次注射有效率为88.79%;囊肿较小者(直径≤1.5 cm)总有效率为92.30%(60/65),囊肿较大者(直径>1.5 cm)总有效率为84.31%(4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囊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耳廓假性囊肿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对囊肿较小者。三次注射后囊肿仍未消失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2015(7).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择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实验组推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受损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及受损椎体后缘高度的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Cobb角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指数高,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 比较阿奇霉素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儿童急性中耳炎疗效和安全性

      2015(7).

      摘要 (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阿奇霉素(AZM)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Amoxicillin and Clavulanate Potassium Tablets,ACPT)治疗儿童急性中耳炎(AO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98例AOM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45例,予以ACPT治疗)和观察组(n=53例,采用AZM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阳性率改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阳性率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总有效率86.8%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5652,P>0.05)。观察组恶心、皮疹、稀便、荨麻疹、腹泻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ZM治疗AOM患儿的疗效与ACPT相当,但是不良反应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2015(7).

      摘要 (2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于2013年6月-2014年7月来院治疗的小儿支气管急性发作患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4例,对照组采用头孢曲松钠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83%)低于对照组的(2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支气急性发作采取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术中出血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2015(7).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术中出血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中出血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直径≥5 cm的肌瘤患者,其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肌瘤直径<5 cm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发肌壁间瘤患者的患者其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大于浆膜下肌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位于浆膜下的子宫肌瘤和直径>5 cm的肌瘤,其手术出血量多、时间长,手术过程中应加强注意。

    • 探析雷替曲塞与奥沙利铂联合对延缓晚期肠癌病情进展的影响

      2015(7).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雷替曲塞与奥沙利铂联合治疗延缓晚期肠癌病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进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延缓晚期肠癌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则使用雷替曲塞与奥沙利铂联合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1年内的生存率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分析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等。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替曲塞与奥沙利铂联合治疗延缓晚期肠癌病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同时具备很高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观察

      2015(7).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4年在我院耳鼻喉科进行治疗的2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实际应用情况。结果鼻窦内窥镜下进行手术140例,取组织活检16例,检查耳鼻咽喉隐匿区84例。结论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极高,能够有效做到一镜多用。

    • 胸腺五肽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的疗效观察

      2015(7).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使用胸腺五肽联合抗生素前后外周血清中白介素2(IL-2)和C反应蛋白(Hs-CRP)表达水平的变化并观察其疗效。方法采用全自动酶免疫分析法检测60例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发作期治疗前后外周血清中IL-2和Hs-CRP的表达水平。结果胸腺五肽联合抗生素组治疗后血清中IL-2水平第3、5、7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水平第3、5、7天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IL-2表达水平变化不大,Hs-CRP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L-2和Hs-CRP表达水平反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发作期的免疫状态和炎症情况,胸腺五肽联合抗生素在增强免疫力的同时能更好的控制炎症。

    • 高频电离子联合艾拉光动力治疗男性复发性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2015(7).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高频电离子联合艾拉光动力治疗男性复发性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2012年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2例男性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高频电离子治疗,试验组患者实施高频电离子联合艾拉光动力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复发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复发率同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男性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采用高频电离子联合艾拉光动力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 TP方案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42例临床分析

      2015(7).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TP方案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的效果。方法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84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顺铂联合烷化剂治疗,治疗组给予TP方案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1.4%、52.4%,治疗组的有效率经检验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CA125值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同时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清CA125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TP方案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能有效降低血清CA125含量,提高其治疗疗效,安全性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抗核抗体谱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分析

      2015(7).

      摘要 (2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在自身免疫性病症的诊断过程中使用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使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8月入院接受抗核抗体谱检查的270例自身免疫性病症患者,同时抽取100例健康体检患者的抗核抗体与抗核抗体谱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抗核抗体在各项自身免疫性病症的诊断中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阳性检出率,抗核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检出率占比较高,阳性率为95.0%。结论抗核抗体使用在临床病症诊断中有一定的积极性意义,但特异性不足,仅可以作为自身免疫性病症的筛选试验体,抗核抗体谱使用在自身免疫性病症的诊断过程中现实性价值意义突出。

    • 30例AIDS并发肺孢子虫肺炎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2015(7).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AIDS)并发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总结30例AIDS并发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特点、护理经验。结果肺孢子菌肺炎患者好转率提高,病死率下降。结论 AIDS并发肺孢子菌肺炎病情重,但通过护士提高认识,给予患者对症处理、心理疏导、提高依从性、保护隐私等措施可减低病死率,提高生命质量。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心脏康复与单纯使用药物治疗的效果对比

      2015(7).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采取药物联合心脏康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7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采取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39例,药物基础上加用心脏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及NT-proBNP水平变化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为71.79%,对照组显著较观察组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T-proBN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NTproBNP均有明显下降,治疗后2个月,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联合心脏康复治疗安全性高,可有效降低NT-proBNP水平,促使患者心功能恢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腹腔镜手术在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研究

      2015(7).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在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5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分为LA组和OA组,分别行LA和开腹阑尾切除术(OA),对比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LA组出血量、通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OA组(P<0.05),LA组总有效率、患者满意度均高于OA组(94.74%vs82.89%,96.05%vs 81.58%,P<0.05)。结论 LA应用于急性阑尾患者治疗中,疗效安全有效,恢复速度快,患者满意度高。

    • 探究环磷酰胺与泼尼松对提高高龄系统性红斑狼疮痊愈效果的有效性

      2015(7).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重点探索泼尼松与环磷酰胺两种药物同时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高龄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均为在我院接受首次治疗的5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高龄患者,泼尼松用于治疗27例对照组,泼尼松与环磷酰胺两种药物用于治疗27例观察组,观察疗效。结果对照组的疗效并不十分明显,有效率仅为77.78%,观察组的疗效较佳,有效率高达96.3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14.81%,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0%。观察组的不良症状远远少于对照组。结论泼尼松与环磷酰胺两种药物同时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高龄患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 常规静脉采血检测结果影响因素分析

      2015(7).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血液样本与末梢血液样本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进行常规血液检查的患者200例,结合抽血部位、送检时间将200例患者分成立即检查组和12 h检查组、24 h检查组,采用的血液检查仪器均为Sysmex希森美康XE-5000血球仪检查。总结立即检查组和12 h检查组、24 h检查组的样本以及血液的基本情况,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立即检查组和12 h检查组、24 h检查组中三种血细胞计数和样本细胞计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2 h检查组中,红、白细胞计数与立即检测的血样本细胞计数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不同的采学方式以及不同的检查时间影响血液中三种基础细胞书数量,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的采血方式和不同的检测时间对检测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 断指再植术后改良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

      2015(7).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对改良断指再植术的治疗方案,探寻改良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断指再植患者,试验组50例采用改良方案,在抗凝血的治疗中卧床3 d,3 d后允许下床如厕。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治疗,患者卧床7 d。治疗期间观察患者再植指的血管危象的发生并记录,对患者的再植指成活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再植成活率100.0%,而对照组为9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患者舒适度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后的治疗方案较对照组居于更高的断指成活率,并且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了患者的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 CT三维重建联合Medpor-TITAN种植体在眼眶骨折整复术中的应用

      2015(7).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联合Medpor-TITAN种植体在治疗眼眶骨折眶壁缺损修复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25只眼)行CT三维重建联合Medpor-TITAN种植体修复眼眶骨折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性眼眶骨折17例,眶颧颌骨折4例,鼻眶筛骨折2例,眼眶四壁多发骨折2例,术中联合口腔和耳鼻喉科颧骨、上颌骨和鼻骨等,单纯下壁骨折采用下穹窿结膜切口,复合性骨折则采用下睑睑缘下2 mm切口,将嵌顿的软组织(眼外肌、眶脂体)回纳至眶内,然后根据CT三维重建将Medpor-TITAN种植体修剪成大小合适的修复材料填充于骨折缺损处,手术前后测量眼球突出度、眼球运动和CT扫面及三维重建,术后随访3~6个月。结果术前患者眼球凹陷平均(3.8±1.5)mm,8例眼球下移(2.5±1.5)mm,术后4例患者仍残存眼球凹陷为2 mm,其他凹陷均得到改善,7例眼球下移得到改善,1例残留下移1.5 mm,随访过程中未发现Medpor-TITAN种植体移位、排斥、感染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Medpor-TITAN种植体有很好的相容性,联合CT三维重建,能有效的判断缺损部位和大小,通过对Medpor-TITAN种植体的术前预判和修剪,使有效恢复眼眶容积,矫正眼球内陷和下移,改善外观和眼球运动。

    • 木丹颗粒应用于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研究

      2015(7).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中药木丹颗粒应用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6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方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73例。两组入院后均先控制血糖,对照组均给予保保治疗,口服。试验组给予中药木丹颗粒治疗,口服。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神经传导速度及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9%(P<0.05),比较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四肢发凉及四肢麻木等各指标改善情况,试验组患者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于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给予中药木丹颗粒治疗,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派丽奥在治疗瘘管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探讨

      2015(7).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在瘘管型慢性根尖周炎治疗中派丽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96例瘘管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行根管治疗,对照组加用碘酚,观察组加用派丽奥,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及术后1年治愈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观察组不良发生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1年后治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瘘管型慢性根尖周炎治疗中,派力奥具有显著效果,安全性高,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探讨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FT_3、FT_4、TSH与T_3、T_4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

      2015(7).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FT3、FT4、TSH与T3、T4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就诊的5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作为甲亢组,50例甲状腺功能有所减退患者作为甲减组,50例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的FT3、FT4、TSH与T3、T4的水平。结果甲亢组的血清中FT3、T3、T4、FT4的水平都高于对照组的,TSH的水平则更低;而甲减组的血清中FT3、T3、T4、FT4的水平都低于对照组的,TSH的水平则更高。甲减组、甲亢组及对照组的血清中FT3、T3、T4、FT4、TSH的诊断的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T3、FT4、TSH与T3、T4联合在检测在甲状腺功能的各种评价方法中是一种较为准确的方法,这种检测方法对于甲状腺功能有所异常的患者的鉴别、诊断及判断预后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作为医学上临床用药的一种指导。

    •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超敏C-反应蛋白、TNF-a的关系

      2015(7).

      摘要 (3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超敏C-反应蛋白、TNF-a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8月收治的13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有无视网膜病变将其分为无视网膜病变组NDR组60例,视网膜病变组DR组76例,按照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可以将DR组分为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PDR组(20例)和背景期视网膜病变组BDR组(56例),检测对比各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TNF-a的水平变化。结果 DR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TNF-a的水平显著高于NDR组,且PDR组显著高于NDR组和BD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TNF-a水平明显高于无视网膜病变患者,且背景期视网膜病变患者水平增高较显著,联合检测能够更加全面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病变情况进行了解。

    • 卵巢扭转超声诊断价值探讨

      2015(7).

      摘要 (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卵巢扭转的声像图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对18例卵巢扭转患者的声像图特征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患者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卵巢扭转17例,诊断准确率为94.4%(17/18),误诊1例,误诊率为5.6%(1/18)。结论超声能够明确诊断卵巢扭转,对诊断卵巢扭转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瘢痕子宫足月妊娠经阴道分娩的临床分析

      2015(7).

      摘要 (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瘢痕子宫足月妊娠经阴道分娩的临床结局。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分娩的60例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作为观察组,另选取60例非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为阴道分娩,观察比对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和母婴状况。结果观察组孕妇经阴道成功分娩49例,对照组孕妇经阴道成功分娩51例,所有孕妇均未出现子宫破裂和产后感染等并发症,在产后出血量、产程和新生儿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足月妊娠选择阴道分娩,做好相应的适应证准备,在产前、产中、产后均要密切严谨,阴道分娩安全可靠。

    • 老年早期宫颈癌腹腔镜手术的近期疗效及社会经济学评价

      2015(7).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老年早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及社会经济学评价。方法选择年龄≥60岁早期宫颈癌患者,腹腔镜手术24例,开腹手术24例,对比手术疗效及社会经学相关指标。结果腹腔镜组较开腹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50.6±23.4)m L、(252.6±25.7)m L]少、淋巴结切除个数[分别为(23.4±5.1)个、(16.8±5.3)个]多、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50.3±7.5)h、(64.8±9.3)h]短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1.2±3.0)d、(13.8±2.1)d]短,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较开腹手术组麻醉费[分别为(1302.6±258.7)元、(1105.8±151.8)元]、手术材料费[分别为(2155.6±307.2)元、(1688.6±205.6)元]高,腹腔镜组较开腹组住院费[分别为(271.6±82.5)元、(415.6±115.2)元]低,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直接非医疗成本及间接医疗成本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但两组医疗总成本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宫颈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虽可能增加麻醉及手术费用,但不会增加总医疗成本,具备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 伊曲康唑与氟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及安全性

      2015(7).

      摘要 (8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马拉色菌毛囊炎采用伊曲康唑与氟康唑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符合标准的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116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伊曲康唑组和氟康唑组,每组58例。伊曲康唑组患者给予伊曲康唑治疗,氟康唑组患者给予氟康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改善,伊曲康唑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6.2%高于氟康唑组的8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为恶心、纳差等,但不影响治疗效果,伊曲康唑组不良反应为5例(8.6%),氟康唑组不良反应4例(6.9%),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结论伊曲康唑和氟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临床疗效均较理想,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下肢手术患者麻醉效果和安全性评价

      2015(7).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将腰硬联合麻醉法用于老年下肢手术患者所产生的麻醉效果并对此麻醉方法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于接受我院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中随机选择126例,均分为两组。试验组63例患者以腰硬联合麻醉作为麻醉方式,对照组患者63例的麻醉方式则为硬膜外麻醉法。对比评价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对运动神经起到的阻滞作用明显强于对照组,前者发生的不良反应也少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手术中能够起到良好的麻醉效果,对机体生命体征无明显影响,且能够减轻患者手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护理标识应用于血透室安全管理中的效果分析

      2015(7).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标识应用于血透室安全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血液透析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血透室于2014年1月后在安全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标识应用前患者43例,应用后47例,对比护理标识应用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对血透室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护理标识应用后,患者意外滑倒、针刺伤、自行拔针等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且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透室安全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可降低血透室护理差错,在规范护理行为的同时保障患者安全,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

    • 脱细胞真皮基质生物补片手术对肛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复发率的影响

      2015(7).

      摘要 (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脱细胞真皮基质生物补片手术对肛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复发率的影响,为临床上该病治疗积累经验。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0月接收的86例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按照抽签随机取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患者给予肛瘘切开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脱细胞真皮基质生物补片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各临床病理生理参数。采用生活质量量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日常生活、社会活动、抑郁心理、焦虑心理等)变化。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病理生理参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QOL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QOL各项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7.340,P=0.014)。结论脱细胞真皮基质生物补片手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复发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分析

      2015(7).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月-2013年5月期间接收治疗的243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2010年2月-2011年10月期间接收的采用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的101例患儿作为对照组,2012年1月-2013年5月期间接收的在阿奇霉素治疗感染的基础上加用头孢呋辛钠治疗的其余142例患儿作为为观察组,同时应用雾化吸入等对症支持治疗。对比两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退时间、不良反应、住院时间、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咳嗽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复发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8.5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1.1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阿奇霉素治疗感染的基础上,加用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较单纯使用阿奇霉素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显著减少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 对比两种手术方法对降低血压脑出血术后脑水肿发生率的影响

      2015(7).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后对脑水肿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显微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开颅手术进行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显微手术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患者在术后72 h脑水肿的体积较小,术后48 h仅有较少血量残留,水肿持续时间较短。

    • 病毒感染所致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检测及意义

      2015(7).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感染所致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3年6月70例病毒感染导致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70例原发支气管哮喘患儿,分析比较两组患儿血清Eotaxin、sICAM-1浓度。结果两组患儿急性发作期血清Eotaxin、sICAM-1浓度对比恢复期要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otaxin、sICAM-1参与到病毒有关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中,测定浓度可以有效判定病情程度并评定预后质量,作用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外周血浆细胞分泌特异性结核分枝杆菌抗体在活动性结核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2015(7).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应用外周血浆细胞分泌特异性结核分枝杆菌抗体在诊断活动性结核病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6月我院结核科就诊者27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活动性肺结核患者(A组)、结核潜伏感染者(B组)、健康者(C组)各90例,检测各组外周血浆细胞分泌特异性结核分枝杆菌抗体阳性率及ELISA法特异性结核分枝杆菌抗体的A450 nm值,并比较其差异。结果三组外周血浆细胞分泌特异性结核分枝杆菌抗体阳性率及A450 nm值结果表明: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外周血浆细胞分泌特异性结核分枝杆菌抗体对于诊断活动性结核病效果肯定,具有重要临床推广意义。

    • 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FGF-21的变化及意义

      2015(7).

      摘要 (2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讨论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1在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1正常对照组(Con组):20例,血糖及颈动脉超声正常的健康体检者。2糖尿病组(DM组):24例,按照2013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3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组(AS组):13例,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记录各组患者年龄、体重、身高、腰围、臀围、血压。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全自动生化检测仪直接检测血脂、空腹血糖、C反应蛋白(CRP)等,放射免疫法检测FGF21。结果 AS组内膜-中层厚度明显高于Con组和DM组,P<0.01。AS组和DM组的BMI、WHR高于Con组,AS组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明显高于Con组和DM组(P<0.05)。AS组和DM组空腹血糖、CRP、FGF21均高于Con组,AS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均高于Con组和DM组,高密度脂蛋白低于Con组和DM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FGF21明显升高,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过程中的一种代偿和保护机制。

    • 肱骨骨折不愈合临床治疗分析

      2015(7).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肱骨骨折不愈合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3年1月收治肱骨骨折不愈合患者4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与自体髂骨植骨治疗。结果经随访,所有患者切口均为Ⅰ期愈合,骨折均实现骨性愈合。相较于治疗前,患者治疗后肘关节屈曲度、屈伸度与MEPS评分均有显著提高,肘关节功能治疗优良率为93.48%。结论在肱骨骨折不愈合治疗中,采用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与自体髂骨植骨治疗可促进患者骨折有效愈合,有效改善患者肘关节功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疼痛教育对泌尿外科术后疼痛护理的影响

      2015(7).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疼痛教育对泌尿外科术后疼痛护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已开展疼痛教育)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手术患者56例作为研究组,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未开展疼痛教育)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手术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术后疼痛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8.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93%(P<0.05)。结论疼痛教育可有效降低泌尿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满意率,保障了手术效果及预后质量。

    • 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胆囊炎内科治疗中应用效果分析

      2015(7).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胆囊炎内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胆囊炎接受内科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依从度及临床心理学指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治疗依从率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且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慢性胆囊炎内科治疗患者的依从性,改善其心理情绪。

    • 观察国产培门冬酶诱导治疗儿童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

      2015(7).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国产培门冬酶诱导治疗儿童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进行抽样,7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推行VDPAP方案(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国产培门冬酶+泼尼松),对照组应用VDLP方案(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左旋门冬酰胺酶+泼尼松),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4.59%vs 91.89%)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且静脉栓塞、脱发、黏膜出血、排肠肌疼痛、巩膜黄染、关节疼痛、口腔溃疡及乏力、精神差发生率亦与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培门冬酶诱导治疗儿童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疗效与左旋门冬酰胺酶相似,但较后者作用时间长、使用便捷,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 延续性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2015(7).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实行延续性护理后,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提升情况。方法将21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住院期间实行相同的住院护理、饮食干预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出院后实行延续性护理和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6个月时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行ESCA量表测量,以判断其自我护理能力。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自我护理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进行延续性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 护理干预对米非司酮用于围绝经期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2015(7).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方式对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围绝经期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0例,按治疗及护理方式的不同分入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进行米非司酮疗法,治疗后予以全程规范化干预护理,对照组进行孕三烯酮疗法,治疗后予以常规护理,两组均治疗6个月,停药3个月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两组治疗后的激素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3.3%、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FH、E2、PRL、LH、孕酮等激素指标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检查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的HAMA评分均有降低,但观察组的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绝经期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米非司酮及全程规范化干预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及激素水平,降低患者的焦虑情况,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难治性高血压135例临床观察

      2015(7).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总结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经验,探讨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收治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135例治疗情况,详细了解患者各方面情况,查找病因,因病施治给予个性化治疗。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1例(82.22%),其中假性难治性高血压17例,盐摄入过量8例,肥胖9例,生活行为方式不良41例,依从性差9例,药源性15例,病因不明12例;继发性高血压患者24例(17.78%);其中肾实质病变5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4例,肾动脉狭窄5例,经过4个月的全面干预和个性化治疗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86例患者血压控制在<140/90 mm Hg,血压控制率为77.48%,24例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中13列血压控制在<140/90 mm Hg,血压控制率为54.17%。结论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需要加强降压治疗和监测,同时提高患者依从性,合理的用药方案和患者的全力配合是难治性高血压治疗的关键所在。

    • 后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致后腹膜腔感染病因探讨

      2015(7).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后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致后腹膜腔感染病因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行后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85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行肾囊肿去顶减压法40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33例,肾切除术12例。结果术后共出现后腹膜腔感染6例,发生率为7.1%,平均手术时间为(136.8±23.8)min,平均失血量为(50.26±6.13)m L,通过积极抗感染及充分引流后患者均痊愈。结论后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发生感染因素较多,熟练掌握手术操作技巧,彻底止血,保证引流管通畅及彻底清除切除脂肪是减少术后感染发生的有效手段。

    •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噻托溴按吸入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疗效分析

      2015(7).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祛痰、氧疗、营养支持及康复锻炼。对照组采取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试验组临床症状、生活治疗、肺功能指标及6 min步行距离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增强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痛苦,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髌骨粉碎性骨折应用镍钛聚髌的疗效观察

      2015(7).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镍钛聚髌用于髌骨粉碎性骨折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就诊顺序将我院2011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40例,患者分别采用镍钛聚髌及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康复进程。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临床愈合,观察组患者未出现并发症,参考组患者出现7例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优良率大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首次下床行走时、及屈膝90°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镍钛聚髌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操作方便简单,术后并发症少且患者功能康复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腺苷脱氨酶和癌胚抗原联合检测胸积液对鉴别诊断作用

      2015(7).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腺苷脱氨酶和癌胚抗原联合检测胸积液对鉴别诊断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12月对80例胸积液患者进行腺苷脱氨酶和癌胚抗原的检测分析,随机分为良性胸积液组和恶性胸积液组,各40例,观察两组患者腺苷脱氨酶和癌胚抗原的检测结果。结果良性胸积液组患者的腺苷脱氨酶数值明显高于恶性胸积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胸积液组的癌胚抗原数值明显高于良性胸积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腺苷脱氨酶和癌胚抗原联合检测胸积液可以明确的诊断出良性和恶性胸积液的差异,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系统化护理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2015(7).

      摘要 (2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应用于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32例应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系统化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优良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的护理优良率、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模式应用于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中,其疗效确切,患者并发症少,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射频治疗耳廓假性囊肿

      2015(7).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射频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接诊的26例耳廓假性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全体患者均在7 d左右射频处结痂,拆除加压纱布后,耳廓未发现隆起,患处周围皮肤无红肿、坏死现象,耳廓形态、功能完全正常,耳廓皮肤无增厚。随访1个月以上,无1例复发。结论射频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疗效显著,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 伤椎植骨植钉与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比较观察

      2015(7).

      摘要 (2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伤椎植骨植钉和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内两种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固定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病历共60例,根据患者的固定术分成观察组(伤椎植骨植钉固定组)和对照组(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每组30例。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记录术后Cobb角、矫正率、远期丢失率、术后椎管面积改善值及内固定失效率。结果观察组术后的末次回访中检测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椎植骨植钉固定术能够更好的矫正角度的丢失和重建椎体高度,并且内固定更加牢固,能有效的维持矫正角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手术安全有效。

    • 上尿路腔内碎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症休克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2015(7).

      摘要 (2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上尿路腔内碎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症休克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行上尿路腔内碎石术治疗的患者80例,均并发尿源性脓毒症休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疾病的原因和防治措施。结果 80例患者中,71例患者经治疗3~6 d后生命体征基本平稳,术后5~10 d转普通病房康复治疗,术后20 d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X线胸片等检查显示均为正常,治愈出院。9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其术后血培养报告中显示为绿脓杆菌阳性(多药耐药)。结论尿源性脓毒症休克是患者行上尿路腔内碎石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上治疗的关键需早期发现与合理处理,同时加强预防措施,可有效的降低术后重症感染的发生率。

    • 泪道引流管在泪小管断裂吻合中的临床应用

      2015(7).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泪道引流管在泪小管断裂吻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32例(32眼)下泪小管断裂患者在显微镜下行泪小管断裂吻合并行环形泪道引流管置管术,术后3个月拔除泪道引流管并定期随访。结果术后32例下泪小管断裂患者拔除泪道引流管后睑缘及泪点位置均正常,无泪点及泪小管撕裂,总有效率达96.9%。结论泪道引流管在治疗泪小管断裂中效果好,且无刺激性、不影响美观、不影响生活、操作简便、损伤小、并发症少。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效果分析

      2015(7).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行胃肠道手术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切口感染率(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及住院号费用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肠道手术室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效预防了术后切口感染,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对策分析

      2015(7).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对策。方法对2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不良反应、诱因以及针对不良反应的对策进行分析。结果使用头孢菌素的患者,出现过敏的患者最多,可达30.0%。除此之外,还有少数患者出现神经系统以及血液系统等不良反应,容易导致不良反应出现的可能诱因主要有酗酒与饮食不当等,因药物用量过大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在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之前,医生需充分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根据疾病情况、生理、年龄、个体差异等因素,制定合适的用法以及用量。在治疗过程中,需严格控制饮食以及其他用药。

    • 2014年鹤山市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15(7).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2014年鹤山市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将我市疾控中心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于2014年全年收录的1197例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资料列为研究对象,归纳整合后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1 1197例符合其他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的病例报告中1~6月份发病者563例(47.03%),7~12月份发病者634例(52.97%);无死亡病例;男女比例为1.16:1;2病例报告中0~5岁婴幼儿占总病例的58.98%(706例);托幼机构为主要发生地,病发646例(53.97%);3全年共2次发病高峰,分别在1~2月份及10~12月份,发病率分别为352例(29.41%)、450例(37.59%);4水污染是导致市民发生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的主要致因,构成694例(57.98%);其次为食物污染及生活接触,分别占19.97%、14.03%;5轮状病毒及沙门菌属细菌感染为我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主要致病因素,其感染率分别为58.06%(695例)、20.38%(244例);其中轮状病毒以秋冬为主要发病季节,沙门菌则以夏季为主要发生季节。结论我市2014年患其他感染性腹泻者以0~5岁的托幼或散居儿童为主,多发于秋冬两季,轮状病毒及沙门菌为其主要致病病原菌。

    • 宫颈癌筛查阳性人群召回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5(7).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超薄液基细胞学TCT对我地区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对宫颈癌阳性患者进行建议召回,统计宫颈癌阳性人群召回率,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200例19~60岁女性为调查对象,采集宫颈脱落细胞,TCT检查,对阳性检出者建议诊治后的召回。并通过直接调查问卷了解宫颈癌患者年龄、地区、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等内容。同时根据患者意愿,对部分宫颈癌患者进行正规系统的讲解,声明召回在检查的重要意义,探究疾病的认知程度岁。结果其中初中文化程度召回58例,召回率72.5%,受高等教育文化程度召回108例,召回率84.4%;月收入超过3000元以上召回率90%,城市地区较农村地区召回率高;在接受过宫颈癌相关正规教育及认识后的患者召回率明显比较高。结论在某种程度上,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及对疾病的认知了解程度均对宫颈癌召回率有影响,政府医院等部分应加大对宫颈癌的认知宣传力度,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造福宫颈癌患者。

    • 急诊早期应用呼吸机抢救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2015(7).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急诊早期应用呼吸机抢救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急诊早期给予气管插管和呼吸机协助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住院时间、自主呼吸及意识恢复时间。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中在患者的治疗当中加入呼吸机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患者自主呼吸及意识恢复的时间明显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治疗天数明显缩短,两组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的患者治疗中采用呼吸机辅助治疗,能有效促进患者的治疗,提高治愈率,促进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应用系统护理干预对预后影响的研究

      2015(7).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应用系统护理干预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择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抽样,选取68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1、2个月时PDI、MDI评分(分:99.43±12.66/101.76±13.26 vs80.53±14.63/85.36±14.36;98.14±13.76/103.64±15.69 vs 84.25±14.45/88.53±14.63)明显高于对照组,且2个月时适应性行为(分:94.65±13.19 vs 80.74±15.48)、大运动(分:97.85±16.37 vs 83.26±15.95)、精细运动(分:91.38±15.33 vs81.76±14.72)及语言评分(分:92.47±14.53 vs 82.36±12.86)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对改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 90例慢性胃炎Hp阳性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观察

      2015(7).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胃炎Hp阳性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炎Hp阳性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慢性胃炎Hp阳性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为98.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为91.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观察组患者Hp转阴率为81.1%,对照组患者Hp转阴率为66.7%。结论针对慢性胃炎Hp阳性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Hp转阴率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多媒体健康教育应用于妇科门诊的效果观察

      2015(7).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多媒体健康教育在妇科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7月我院门诊收治的妇科患者400例患者,按照健康教育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给予多媒体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在对相关知识的认知、治疗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对疾病的认知、治疗的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媒体健康教育在妇科门诊中的应用良好,能有效提高妇科门诊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同时对疾病的认知有了更深的理解,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手足口病2期静脉注射小剂量人丙种球蛋白治疗的临床观察

      2015(7).

      摘要 (2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手足口病2期静脉注射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20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A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人丙种球蛋白,分为B组和C组。B组(大剂量冲击组):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1 g/kg,连用2 d;C组(小剂量组):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0.4 g/kg,连用2 d。观察组间的疗效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治疗组在体温恢复、神经系统症状消失、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早期使用静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可缩短住院日,明显改善手足口病的症状及预后。静脉注射小剂量人丙种球蛋白同样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 血管内弹簧圈治疗中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研究

      2015(7).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血管内弹簧圈治疗中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动脉瘤破裂的原因、处理及预后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3月我院在行血管内弹簧圈介入治疗时发生动脉瘤破裂的5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手术记录资料,对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5例病例中男1例,女4例;5例动脉瘤中4例为小动脉瘤,最大直径均<7 mm,1例为中等大小瘤体,最大直径为8.2 mm;4例为弹簧圈穿破动脉瘤,1例为微导管穿破动脉瘤;4例为前交通动脉瘤;5例患者在发生动脉瘤破裂均进行相关处理,最终4例病愈出院。结论血管内弹簧圈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创伤小,止血效果显著且预后良好,但在使用时需根据动脉瘤的体积、形态或位置分析而定。

    • 53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分析

      2015(7).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诊断分型与鉴别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9-2013年我院收治的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53例,回顾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病理诊断的临床资料。结果 53例患者中颈部肿大淋巴结共78个,其中CLPN共41个、MLPN共10个、PLPN共15个、TLPN共12个,病理诊断与彩超诊断47例,符合率为88.68%。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学检查对颈部淋巴结肿大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度,病理分型信号特征较为明显,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平板运动试验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可行性研究

      2015(7).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平板运动试验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00例冠心病患者,每组10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24 h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观察组采用运动平板试验。结果观察组的诊断结果的准确率及敏感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诊断结果的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平板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及敏感性,将其与24 h动态心电图相结合,能够提高冠心病诊断的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CT对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2015(7).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CT在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间收治的病理诊断确诊为肺癌纵膈淋巴结转移患者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然后使用CT进行检查。结果本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为92.75%。结论采用CT诊断肺癌纵膈淋巴结转移符合率非常高,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术后的影响分析

      2015(7).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临床上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对于具有不稳定性的心绞痛(UAP)病患经介入手术治疗后的血清中的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120例的接受UAP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平行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UAP介入手术前,分别给予平行对照组和试验组阿托伐他汀10 mg、40 mg,连续用药1周,手术前及手术后12、24、48 h分别测定患者血清中的肌钙蛋白含量。结果术后平行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血清中的肌钙蛋白含量均显著增加(P<0.01)。试验组的增加值要显著高于平行对照组的患者(P<0.05)。经相关分析显示:患者血清中的肌钙蛋白含量大小与患者在手术前使用阿托伐他汀的量呈负相关(P<0.01)。结论经过介入手术治疗后,患者血清中的肌钙蛋白含量显著增加,并且术前使用阿托伐他汀的量越大,其增加值越小。

    • 中药排膜汤配合缩宫素在药物流产中预防性用药的探讨

      2015(7).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中药排膜汤配合缩宫素在药物流产中预防性用药的探讨。方法将500例药物流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药流孕囊排出当天追加缩宫素,而治疗组同时加用排膜汤。结果治疗组完全流产率、阴道出血干净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排膜汤配合缩宫素在药物流产中预防性用药,明显提高完全流产率,缩短阴道出血量及时间。

    • 不同水位对水中分娩的临床观察

      2015(7).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水位对水中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7月我院水中分娩的427例产妇临床资料,根据分娩过程中产妇采用水位的不同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采用水位浸没会阴部至耻骨联合上方,B组采用水位至腰部,C组采用水位完全淹没腹部达胸部水平,观察比较三组产妇的产程时间、镇痛效果,产后出血量、产妇生命体征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指标。结果 C组活跃期短于B组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镇痛效果优于B组,B组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妇的失血量、生命体征及新生儿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中分娩时深水位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浅水位,当水深完全淹没腹部时,可以缩短产程,这种分娩方式安全可行,对母亲、新生儿无不良结局。

    • 89例不育男性精液检查分析

      2015(7).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89例不育男性精液检查现状,探讨有助于提升不育男性精液检查整体精准性的重要手段。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精液检查的89例不育男性,通过观察其检查结果分析其不育诱因。结果有11.24%不育男性精液液化总时长超过半个小时;有74.16%不育男性精液超过5个/HPF;有66.29%不育男性精子整体活动率低于60%;有24.72%不育男性的异常精子比例超过20%;有56.18%不育男性整体精子活力低于50%。结论基于不育男性而言,予以精液检查表现出重要价值,有助于总结其不育诱因,是病患接受早期诊治的重要保证,值得临床推广。

    • 探讨钼靶X线对乳腺小结节病灶诊断的临床意义

      2015(7).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钼靶X线对乳腺小结节病灶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5月-2012年1月收治的110例乳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钼靶X线对乳腺小结节病灶进行观察诊断,对照组使用彩色多普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 65个乳腺小结节病灶病灶中,乳腺增生性结节48个,纤维腺瘤12个,乳腺癌5个,观察组诊断效果显著,其总准确率为87.27%,对照组总准确率67.27%,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钼靶X线在乳腺小结节病灶诊断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对确诊乳腺疾病作用明显,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单试剂阳性的献血者追踪分析研究

      2015(7).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抗-HIV、HBsAg、抗-HCV和梅毒螺旋体抗体的ELISA单试剂阳性反应的献血者进行追踪研究,确定屏蔽献血者的解除屏蔽时间,避免误淘汰合格献血者,建立和加强固定献血者队伍。方法对检测结果异常的246名无偿献血者,包括血站血液常规检测项目:抗-HIV、HBsAg、抗-HCV、抗-TP等四项输血传染病标志物任何1项或1项以上单试剂检测阳性反应者,6个月后再抽取其血液标本,用两种不同试剂追踪检测研究,对检测结果统计分析。结果追踪研究各个检测传染病标志物项目的合格率分别为:HBsAg为35.5%、抗-HCV为39.4%、抗-HIV为33.3%、抗-TP为24.6%,总合格率为32.9%。经χ2检验,各项目追踪研究的合格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在追踪研究前、后单试剂阳性反应标本中,HBsAg、抗-HCV、抗-HIV三者的进口试剂所占比率比国产试剂明显升高(P<0.05),显示进口试剂灵敏度较高。抗-TP两次检测均使用国产试剂,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单试剂检测不合格献血者四种输血传染病标志物的追踪检测和研究,排除检测方法学的误差,尽量消除因为试验假阳性等原因引起的献血者误淘汰,对无偿献血的宣传、招募和建立、保留固定献血者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 快速鉴定法与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比较分析

      2015(7).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两种肺炎支原体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住院部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取患儿咽拭子标本用快速鉴定培养基法培养肺炎支原体,同时对同一患儿血清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肺炎支原体Ig M抗体的检测。结果快速鉴定培养基法的阳性检出率为26%,灵敏度为33.3%,特异性为85%,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76.9%和45.9%;间接免疫荧光法的阳性检出率为64%,灵敏度为98.3%,特异性为87.5%,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2.2%和97.2%。结论相比快速鉴定法而言,间接免疫荧光法是检测肺炎支原体更好的方法。

    • 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相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5(7).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相关原因及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手术室实施手术治疗的10 2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护理措施情况。结果本组10 250例手术患者共有1 049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压疮,发生率为10.23%,其中Ⅰ期536例、Ⅱ期256例、Ⅲ期138例、Ⅳ期119例。发生压疮组患者平均年龄(52.8±2.9)岁、提质量指数(28.5±2.5)以及手术时间(6.5±1.9)h、合并基础疾病率38.61%、降压药应用率14.87%均明显高于未发生压疮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术患者压疮的发生原因较多,包括高龄、体质指数高、手术时间长、合并基础性疾病及降压药应用等,临床护理时要注意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压疮发生。

    • 单肺通气对开胸手术中血液动力学改变的影响研究

      2015(7).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单肺通气对开胸手术中血液动力学改变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9例行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A组、B组、C组,各33例,A组行间歇正压通气治疗,B组行间歇正压通气配合呼气末正压通气,C组行间歇正压通气配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三组患者术后心指数(CI)、心排血量(CO)、每搏指数(SVI)、每搏量(SV)等改变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与A组相比,B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均能明显降低(P<0.5),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和B组相比,C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给予开胸手术患者通气肺侧间歇正压通气及间歇正压通气配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不会对患者血流动力学产生较大的影响,而给予患者间歇正压通气配合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则会对患者血流动力学产生较小程度的影响,但仍可维持正常机体氧供。

    • 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补体联合检测SLE的临床应用

      2015(7).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及补体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4年10月拟诊SLE患者174例作为研究对象,最终确诊SLE 65例,比较确诊病例组与排除病例组患者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和补体阳性病例构成比。结果确诊病例组中至少有ANA、抗-SM、Ig、C3或C4中一项指标阳性,排除病例组中有37例上述指标均阴性,占34.6%;上述指标中确诊病例组四项(+)者24例,占42.9%,三项(+)者21例,占32.3%,均显著高于排除病例组(P<0.01);两组二项(+)和一项(+)病例构成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及补体联合检测可以缩小SLE筛查范围,提高确诊率。

    • 产后护理干预促进乳汁分泌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5(7).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产后护理干预对促进产妇乳汁分泌的效果。方法将82例产妇纳入本次临床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产妇在此基础之上实施产后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在不同护理干预方案下的泌乳时间、喂养方式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产妇泌乳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护理干预方案的实施对促进产妇产后乳汁分泌有重要效果,对缩短产妇泌乳时间,提高纯母乳喂养率效果显著,有临床重视价值。

    • 血液储存时间对红细胞免疫功能影响及临床安全输血分析

      2015(7).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血液采集后的不同储存时间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并对临床输血的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间于血站进行无偿献血的500例健康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抽取血液采集标本进行分析,观察500份血液采集标本在采集后1、15、30 d时间的RBC-C3b、RBC-SOD、RBC-IC及IL-8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液储存15 d和30 d的RBC-C3b、RBC-SOD指标均明显低于血液储存1 d,其中又以血液储存30 d的差异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储存15 d和30 d的RBC-IC、IL-8指标均明显高于血液储存1 d,其中又以血液储存30 d的差异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血液储存时间的延长,红细胞的免疫功能会逐渐降低,为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应尽量为患者输入储存时间<15 d的血液。

    • 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封闭抗体阴性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5(7).

      摘要 (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封闭抗体(Blocking antibody,BA)阴性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20例BA阴性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保胎指导,观察组行主动免疫治疗,比较两组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妊娠结果。结果观察组CD4+(37.88±6.59)与对照组(42.18±6.34)比较显著降低,CD8+(35.61±6.87)与对照组(29.40±5.97)比较显著升高(P<0.05),CD4+/CD8及CD16+CD56+NK+比较观察组显著较低(P<0.05);观察组妊娠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BA阴性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效果显著,可改善妊娠结局,调节异常的细胞免疫,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 品管圈在提高院前急救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应用效果

      2015(7).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对院前急救留置针穿刺提高成功率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月-2012年3月院前急救72例品管圈实施前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2年4月-2013年5月院前急救72例品管圈实施后患者为观察组,分别对两个阶段中,院前抢救时急救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院前急救时,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为96.92%、对照组为83.87%,观察组的穿刺成功率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品管圈能有效将院前急救的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从而利于抢救开展,对提高院前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价值。

    • 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体会

      2015(7).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为COPD患者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不同治疗组临床效果不同,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不良症状,改善肺部通气功能,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护理干预对性早熟儿童治疗效果的影响解析

      2015(7).

      摘要 (2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性早熟儿童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以120例性早熟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均予以醋酸曲普瑞林,同时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用药依从性以及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性早熟儿童而言,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儿童心理健康情况,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 四手操作技术对口腔修复效果的提升价值

      2015(7).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四手操作技术对口腔修复效果的提升价值,对其临床特点进行总结。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口腔修复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独立操作方法为患者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采取四手操作技术为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满意度和平均口腔修复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满意度和平均口腔修复时间分别为90.00%和(70.14±3.11)min;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满意度和平均口腔修复时间分别为73.33%和(105.12±4.43)mi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四手操作技术对口腔修复效果有着较高的提升价值,能够促使治疗效率和治疗满意度的提高,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及口碑,是临床应用价值较高的治疗方式,值得在实践过程中大力推广和借鉴。

    • 循证护理在预防压疮34例中的应用

      2015(7).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2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68例患者进行抽样,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推行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心理功能评分、物质生活评分、躯体功能评分和社会功能平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患者压疮预防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应用效果,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 颅脑创伤后并发低钠血症的诊疗分析

      2015(7).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并发低钠血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颅脑损伤后并发低钠血症患者17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引发原因分为两组,143例为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组,27例为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观察,探讨治疗方案。结果两组患者血钠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CSWS组血浆BNP明显高于SIADH组,SIADH组血浆渗透压明显低于CSW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型组患者中重度低钠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重型组与特重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WS和SIADH是导致颅脑创伤后低钠血症的主要原因,早期诊断,及时明确类型,采取针对性治疗,是其诊疗关键。

    • 丹参注射液宫腔灌注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

      2015(7).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宫腔灌注术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78例(135条)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69条),实施庆大霉素及α糜蛋白酶、地塞米松联合生理盐水混合液灌注治疗,观察组39例(66条),采取生理盐水加丹参注射液实施宫腔灌注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输卵管再通成功率为87.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2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观察组输卵管通畅率为84.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采取丹参注射宫腔灌注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提高再通率,再闭塞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手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症”的疗效分析

      2015(7).

      摘要 (2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肘关节后脱位同时伴有桡骨头骨折和尺骨冠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5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以1.2 mm克氏针或2.0 mm钛制螺钉固定桡骨头和尺骨冠状突。术后屈肘90°,前臂取中立位外敷石膏加以固定,术后1个月行中药熏洗,并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随访6~20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半年依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估体系对患者治疗情况进行评价,15例患者全部为优,肱尺关节平均屈伸幅度134°(123°~136°),平均旋转度167°(162°~173°),且均未见异位骨化。结论手术治疗配合术后中药熏洗能够有效提高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临床疗效,配合积极的康复锻炼,能够避免异位骨化、肘关节不稳等并发症,最终使得关节功能得到恢复。

    • 定向紧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的疗效及对术后肛门功能的影响

      2015(7).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定向紧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效果及其对于术后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高位肛瘘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切开挂线紧线术,观察组给予定向紧线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愈合时间、肛门扩约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创面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肛门失禁评分、肛门指诊评分与肛门锁孔式畸形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定向紧线术治疗高位肛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缓解传统挂线疗法对高位肛瘘术后肛门功能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 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高危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2015(7).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在高危产妇的护理中采用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的应用价值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本院产科前期筛查的115例高危产妇,采用随机方法将115例高危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65例。对照期产妇给予产科专科常规护理,研究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人文关怀理念。结果两组产妇全部成功分娩,共娩出新生儿120例。研究组产妇比对照组剖宫产率较低,产程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危产妇护理中融入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可以显著减少分娩风险,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在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2015(7).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在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作用研究。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接诊的60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常规去骨瓣组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颅内压变化情况、出现并发症情况以及进行疗效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3、5天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观察组患者良好率为46.67%,对照组良好率为16.67%,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u=2.4798,P=0.0131)。结论采用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愈率高,临床效果良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 微创穿刺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观察

      2015(7).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术与尿激酶联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按照分层随机法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采取微创穿刺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对照组40例行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00%,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术是安全微创的手术方式,只要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 代谢综合征患者空腹血糖异常对冠脉病变SYNTAX积分的影响

      2015(7).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代谢综合征患者空腹血糖异常对冠脉病变SYNTAX积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4年10月391例于某三甲医院诊断为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空腹血糖水平将患者分为低血糖组(<3.9mmol/L)、血糖正常组(3.9 mmol/L<血糖<6.1 mmol/L)和高血糖组(>6.1 mmol/L),分析各组受试对象空腹血糖异常对冠脉病变SYNTAX积分的影响。结果 3组患者年龄、性别无显著差异(P>0.05),空腹血糖与SYNTAX积分呈负相关(r=-0.058,P=0.6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线性关系。低血糖组空腹血糖与SYNTAX积分呈显著正相关(r=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糖正常组空腹血糖与SYNTAX积分呈负相关(r=-0.166,P=0.4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糖组空腹血糖与SYNTAX积分呈负相关(r=-0.196,P=0.2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空腹血糖对冠脉病变SYNTAX积分无明显影响。

    • 骨水泥型人工半髋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比较

      2015(7).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骨水泥型人工半髋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治疗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12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2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有64例患者采用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有64例患者采用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围术期的情况、术后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围术期指标均优于观察组患者,且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无显著差异,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手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临床疗效没有显著差异,若患者身体状况不佳,可以选择半髋关节置换手术。

    • 仰头耸肩扩胸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水平观察

      2015(7).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观察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为其临床疗效评价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康复科门诊就诊的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仰头耸肩扩胸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给予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口服治疗,15 d为1疗程,比较两组在治疗5、10、15 d的临床疗效、VAS评分、CK及LDH水平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5 d的VAS评分及CK水平比较,以及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5天、治疗10 d、治疗15 d的LD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10 d和治疗15 d的VAS评分及CK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7%,对照组总有效率达9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经Radit分析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仰头耸肩扩胸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可使该病患者损伤的骨骼肌得到恢复,LDH、CK水平情况可为临床疗效提供实验室指标。

    • 针刺联合气压治疗仪预防股骨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

      2015(7).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气压治疗对比西药预防股骨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标准的97例股骨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和观察组,各47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药物组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观察组给予针刺和气压治疗。治疗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栓发生率、D-二聚体水平、健患肢周径差与VAS。结果观察组采用针刺和气压治疗,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深静脉血栓,D-二聚体水平、健患肢周径差和VAS均优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气压治疗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后的肿胀、疼痛,并能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 每日点评总结管理对静脉输液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2015(7).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每日点评总结管理在静脉输液护理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2013年6月-2014年6以两个时间段各50例静脉输液患者,所选时间段分别为每日点评总结管理实施前与实施后,比较两组呼叫次数、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及医疗纠纷发生率。结果干预后每日呼叫次数、人均呼叫次数分别为(4.86±0.63)次、(0.17±0.02)次与干预前(16.50±2.35)次、(0.74±0.12)次比较显著较低(P<0.05),干预后护理质量(92.44±13.64)分与对照组(76.30±10.02)分比较显著较高(P<0.05);干预前医疗纠纷发生率高于干预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满意96.0%高于干预前70.0%(P<0.05)。结论每日点评总结管理可显著降低患者呼叫次数,提高护理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护理价值。

    • 多层螺旋CT诊断老年人肠梗阻性质及病因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5(7).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在老年人肠梗阻性质、病因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20例老年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统计检查结果 (性质、病因),并进行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比较。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性质与病理结果一致,其中完全性肠梗阻26例,不完全性94例;单纯性肠梗阻108例,绞窄性肠梗阻12例。与病理结果比较,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病因一致107例,准确率89.2%;假阳性5例(4.2%),假阴性9例(7.5%)。结论多层螺旋CT对肠梗阻梗阻程度、是否绞窄、肠梗阻病因诊断正确率较高,可作为老年人肠梗阻诊断的重要手段。

    • 急性胃肠炎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2015(7).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急性胃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将我院120例急性胃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的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患者的住院时间、满意程度和生活质量。结果通过对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措施的观察干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满意程度和生活质量均比对照组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有助于增强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早日康复,而且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2015(7).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探究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9月于我中心门诊部治疗的9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病例,简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改善,而研究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显著,可以显著的改善患者的血压,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 超声心动图心脏结构异常的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与NT-proBNP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2015(7).

      摘要 (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心脏结构异常的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与NT-proBNP的关系及临床意义,为供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2014年住院患有心脏疾病致心力衰竭的成人患者104例,按不同年龄段(青、中、老)进行分组,<50岁的患者组有6例;50~75岁的患者组有63例;>75岁的患者组有35例,所有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测定,比较患者的血浆NT-proBNP浓度。结果所有患者的血浆NT-proBNP浓度:<50岁的患者组的NT-proBNP浓度明显低于50~75岁和>75岁的患者组,且50~75岁的患者组的NT-proBNP浓度明显低于>75岁的患者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NT-proBNP浓度会明显升高,且机体中NT-proBNP值的高低与患者的心衰慢急成正比,而升高的程度也与NYHA心功能分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即NT-proBNP可以作为诊断心脏病心力衰竭的良好标准,值得临床推广。

    • 糖尿病并肺结核与单纯肺结核患者临床分析

      2015(7).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PTB-DM)与单纯肺结核(PTB)患者临床特征极其治疗效果的差异,为PTB-DM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0月我院诊治的100例PTB-DM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100例PTB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胸部影像学检查、治疗效果等。结果 PTB-DM组患者临床症状如咳嗽、咳痰、贫血、咳血发生率明显高于PTB组(P<0.05);PTB-DM空洞发生率、痰菌阳性率明显高于PTB,(P<0.05);血糖控制较好组比血糖控制较差组抗结核治疗效果好。结论 PTB-DM患者病情更为严重,治疗初期应该积极控制血糖,合理抗结核治疗,适当延长治疗时间,能提高PTB-DM的治愈率。

    • 标准化尘螨疫苗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15(7).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尘螨疫苗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09例尘螨过敏的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1年以上的标准化尘螨疫苗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specific immunotherapy,SCIT)。按完成1、1.5、2年疗程将患者分为3组,对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评分进行比较分析,评估疗法的疗效;观察109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免疫治疗后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估疗法的安全性。结果 SCIT治疗1、1.5、2年3组患者治疗后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09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共进行免疫治疗注射2207例次,462例次发生局部不良反应,3例次出现Ⅰ~Ⅱ级全身不良反应,所有患者没有发生严重全身不良反应。结论标准化尘螨疫苗治疗尘螨引起的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SCIT治疗进入1年疗程后可获得稳定的治疗效果,治疗的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PPARγ在妊娠期糖尿病脂肪及胎盘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5(7).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PPARγ在妊娠期糖尿病脂肪及胎盘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应用价值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12月期间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试验组,选取60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试验组患者与对照组孕妇组织中的PPARγ mRNA及蛋白质的水平情况,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体质指数、空腹胰岛素及空腹血糖差异。结果从实验数据可得,试验组组织中的PPARγ mRNA及蛋白质的水平情况与对照组的水平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空腹胰岛素以及空腹血糖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胎盘组织中PPARγ的表达容易受到抑制,导致胎盘部分的葡萄糖以及蛋白质代谢发生紊乱,并且影响了胰岛素的敏感性,可能会影响胎儿的生长。

    • 动态心电图鉴别颈心综合征和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探究

      2015(7).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鉴别颈心综合征与冠心病的临床价值,分析对颈椎病患者作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并确诊为颈椎病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给予对症治疗颈椎病的同时,采用动态心电图对所有患者进行监测与观察,分析颈心综合征与冠心病的心电图特征。结果本组50例颈椎病患者中,心电图提示正常7例,36例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提示呈房性早搏与房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25例,窦性心动过缓3例,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2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结论颈椎病合并冠心病、颈心综合征患者在单纯给予颈椎病治疗后,症状可明显改善。动态心电图在鉴别颈心综合征与冠心病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操作方便,无创伤,值得临床推广。

    •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的效果分析

      2015(7).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开展护理工作,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后SAS(分:43.03±9.45 vs 50.3±10.47)、SDS(分:42.39±9.33 vs51.03±10.36)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生理(分:14.83±1.33 vs 13.26±1.08)、心理(分:14.65±1.42 vs 12.74±1.29)、社会管理(分:13.87±1.32 vs 12.58±1.24)、环境(分:11.33±1.75 vs 10.77±1.33)、精神支柱(分:11.36±3.62 vs 10.04±2.76)及独立领域评分(分:14.67±1.85 vs 13.47±1.04)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工作中积极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血清S-100β蛋白测定在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意义研究

      2015(7).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S-100β蛋白测定在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HFM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住院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重型组(40例)和轻型组(46例),轻型组行一般抗病毒及对症治疗,重型组在此基础上行丙种球蛋白治疗,均行血清S-100β蛋白(S-100β)。结果重型组S-100β、NSH、CRP较轻型组高(P<0.05)。重型组治疗后S-100β较轻型组治疗后S-100β变化上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S-100β水平在预测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疾病转归有一定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培养综合病区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2015(7).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培养基层医院综合病区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对基层医院综合病区护士采取如何运用苏格拉底询问法、情景模拟训练、协同查房法等方法培训评判性思维,并采用彭美慈修订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对培训前后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测量,比较培训前后护理质量。结果培训后护理质量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养综合病区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 患者体温变化对麻醉后复苏效果和抜管时间的影响

      2015(7).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麻醉患者的体温变化对麻醉后苏醒和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接受全麻手术的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在麻醉后接受保温措施,对照组患者在麻醉后接受常规措施,观察比对两组患者麻醉中和麻醉后的各项重要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在麻醉过程中的平均体温高于对照组,麻醉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患者在低体温情况下,会发生较高的不良反应率,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等均会延长,对患者进行有效的保温可降低麻醉对身体的损害。

    • 青中年透析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护理干预临床观察

      2015(7).

      摘要 (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青中年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形成的焦虑抑郁情况,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为以后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青中年透析患者71例,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35)常规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组(n=36)针对焦虑抑郁情况给予个性化心理干预,比较两护理前后焦虑抑郁变化情况。结果 18~30岁患者无焦虑、中度焦虑、无抑郁、重度抑郁发生率均优于31~59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较护理前明显下降(P<0.05),心理干预组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青中年透析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是一种有价值的临床护理方法。

    • 外耳道炎病原谱及耐药性分析

      2015(7).

      摘要 (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总结外耳道炎主要病原菌的分布及药物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耳鼻喉科诊治的外耳道炎患者132例,测定其外耳道分泌物pH值及行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共109例标本病原菌培养阳性,阳性率为82.58%。共培养出病原菌116株,混合感染7例,其中革兰氏阳性菌43株,占37.07%,革兰氏阴性菌54株,占46.56%,真菌19株,占16.38%。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及克林霉素耐药率较高,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左氧氟沙星、呋喃妥因、夫西地酸比较敏感。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耐药率较高,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较为敏感。真菌耐药率均较低。结论外耳道炎病原谱分布及药物敏感性不断发生变化,临床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降低耐药菌种产生。

    • 牙体龈下缺损应用玻璃纤维桩氧化锆全瓷冠修复的效果观察

      2015(7).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玻璃纤维桩氧化锆全瓷冠修复治疗牙体龈下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牙体有龈下缺损的患牙127例,按随机数法分成两组,观察组68例行玻璃纤维桩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对照组59例行钛合金桩烤瓷冠修复,比较两组治疗成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牙龈指数。结果观察组成功率97.1%,高于对照组的8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继发龋、瓷崩发生率分别为1.5%、4.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色差、边缘着色、根裂方面,观察组的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龈指数方面观察组患牙均集中于0、Ⅰ级,其中0级占73.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纤维桩氧化锆全瓷冠修复治疗牙体龈下缺损的成功率较高,具有美观性好,对牙龈刺激少,不易根折等优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MCP-4、MDC和IgE在毛细支气管炎的表达及其与发病相关性研究

      2015(7).

      摘要 (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MCP-4)、巨噬细胞衍生趋化因子(MDC)与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在毛细支气管炎的表达及其与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方法选取2014年3-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将其设定为观察组,根据患病程度又分为轻度组及中重度组,同期选取50名健康儿童,设定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清MCP-4、MDC与IgE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MCP-4、MDC与Ig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直线相关分析发现,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MCP-4、MDC与IgE成正相关性。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期,患儿血清MCP-4、MDC及IgE水平和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中重度患儿血清MCP-4水平明显高于轻度患儿,且IgE水平明显高于轻度患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重度患儿MDC水平比轻度患儿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P-4、MDC均参与毛细支气管炎发病过程,IgE作为特异体质的指标之一,血清IgE增高是毛细支气管炎的危险因素之一,血清MCP-4水平可作为儿童毛细支气管炎诊断和病情评价指标,并对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

      2015(7).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异位妊娠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126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实施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终止妊娠,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作详细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出血量较对照组低,伤口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年内妊娠32例,占50.79%,对照组22例,占34.92%,观察组宫内妊娠率为90.63%,对照组为68.18%,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异位妊娠采取腹腔镜治疗,具有创口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患者术后2年内妊娠率高,可以降低异位妊娠再次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弥散加权磁共振影像学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结节的应用价值

      2015(7).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弥散加权磁共振影像学在乳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2013年6月-2014年8月临床确诊为乳腺占位的患者40例共70个病灶,其中良性病灶43个,恶性病灶27个,上述病例均在相近时间内行磁共振、钼靶及B超检查。对比不同诊断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分析弥散加权磁共振影像学诊断的应用价值。结果三种检查方法对乳腺占位良恶性诊断的准确率差别显著,磁共振诊断效果明显高于另外两组(P<0.05)。结论在临床诊断乳腺结节中应用磁共振还可以提升诊断准确率,具有可行性。

    • 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

      2015(7).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急性阑尾炎(A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4年11月期间5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AA患者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资料,分析其表现。结果穿孔性急性阑尾炎(PAA)20例,非穿孔性急性阑尾炎(NPAA)32例(单纯性AA14例,AA伴周围炎18例)。用多平面重建(MPR)及曲面重建(CPR)相结合的方法完整显示阑尾,增强扫描对于单纯性AA和PAA的诊断和分型满意。结论 MSCT扫描是一种简便、快捷的AA诊断方法,而结合增强扫描可更全面的了解病灶处情况,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进而提高诊断信心。

    • 胎盘泌乳素升高对胎儿和孕妇围产期的影响研究

      2015(7).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胎盘泌乳素(HPL)上升对孕妇及胎儿围产期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5月-2014年3月收治的90例胎盘泌乳素上升的单胎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进行产检的正常初产妇9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的孕妇体重指数(BMI)、胎儿双顶径(BHD)、孕妇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孕妇空腹血糖(FBG)等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孕妇的BMI指数、HOMA-IR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胎儿BPD>正常占86.67%,HOMA-IR>1.9占57.78%,FBG>5.6占36.6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PL升高时极易出现巨大儿,胰岛素抵抗增加,使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上升,对胎儿及孕妇的围产期结局造成严重影响。

    • 硬膜外血肿实施微创治疗的康复护理探讨

      2015(7).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硬膜外血肿实施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采用微创技术进行治疗的硬膜外血肿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硬膜外血肿患者采用相同方案进行微创治疗,术后均给予一般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系统性的康复护理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治愈、显效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NIHSS评分值显著降低,预后明显,患者对护理服务很满意标准率和总满意度显著增加,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对于硬膜外血肿实施微创治疗患者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的提升,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改善均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辅助治疗意义。

    • 毛细支气管炎转变成儿童哮喘的相关性因素分析

      2015(7).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转变成儿童哮喘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在3年内转化成哮喘的儿童56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56例毛细支气管炎未转变成哮喘的儿童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各项指标进行临床观察,总结毛细支气管炎转变成儿童哮喘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患儿有家族遗传史、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家庭装修、呼吸道感染等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患儿的血常规、RSV、IgE、EBV、血铅含量、支原体抗体、IgM等指标的异常与毛细支气管炎转变成儿童哮喘具有很大的关系。结论毛细支气管炎转变成儿童哮喘主要与家族遗传史、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家庭装修、呼吸道感染、血常规、RSV、IgE、EBV、血铅含量、支原体抗体、IgM等因素有关,在针对于毛细支气管炎转变成儿童哮喘的预防也应该从如上几项因素入手。

    • 护理干预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疗效的影响

      2015(7).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的护理方法在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的临床疗效及依从性。方法选取10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方法为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需要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使用护理干预的方法对患者实施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依从性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效果较好,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评分为(8.52±1.48)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评分为(5.03±1.2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使用护理干预的护理方法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依从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防跌倒的效果研究

      2015(7).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防跌倒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本社区出院脑卒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出院指导宣教,观察组患者出院指导宣教和社区护理干预,在1、2、4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功能独立性评分、防跌倒知识知晓率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防跌倒知识知晓率、FIM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 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2015(7).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应变比值在鉴别诊断乳腺肿块良性和恶性时的诊断价值,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有乳腺结节的200例女性患者分别用二维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进行手术前超声检查,然后测量肿块组织和肿块周围的正常乳腺组织的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的比值(SR),然后将测量结果与手术后的病理结果比较。结果病理检查的结果发现200名女性患者共有216个乳腺肿块,其中良性肿块148个,恶性肿块68个,经过测量计算得到的良性肿块的SR值分别为(1.98±1.35),而恶性肿块的SR值(5.78±2.95),两组S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和二维超声法在诊断乳腺恶性肿块时的特异性、准确性和敏感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二维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应用的敏感性较二者单独使用时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性超声成像应变率比值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比较高的准确率,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二者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诊断的敏感性。

    • 联合检测生化标志物在急性冠脉综合症中预后评估分析

      2015(7).

      摘要 (2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联合检测生化标志物在急性冠脉综合症中预后评估分析,主要选择的生化标志物有白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B型尿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肌钙蛋白I(cTnI)。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10月期间因冠心病入住我院进行治疗的132例患者,按照患者临床表现、心电图状况、心肌酶谱及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将患者分为4组,主要有稳定性心绞痛组2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44例,31例造影检查结果冠正常的患者为对照组。采患者外周静脉血,进行IL-6、MMP-1、BNP、hs-CRP和cTnI水平检测,将各组患者IL-6、MMP-1、BNP、hs-CRP及cTnI水平进行对比,从而为判断急性冠脉综合症预后提供参考。结果在不同类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各组与对照组患者进行各项生化指标检测水平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清cTnI、IL-6、MMP-1、BNP、hs-CRP在AMI组、SAP组、UAP组进行组间两两比较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后,机体内炎性生化标志物出现高表达,因此在临床上进行生化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进行有效诊断的同时,为判断患者预后效果提供积极参考价值。

    • 原发性肠系膜肿瘤2例并误诊分析

      2015(7).

      摘要 (2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肠系膜肿瘤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结合文献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两例肠系膜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因腹腔占位查因,行胃镜或肠镜未见异常,CT提示腹腔占位性病变,行手术探查并切除,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最后明确诊断。结论原发性肠系膜肿瘤临床少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困难,极易误诊漏诊。应加强对其认识,提高鉴别诊断能力。

    • 静脉留置针在骨科临床应用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2015(7).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不可或缺,迅速有效的给药方法。骨科患者术前常规几乎都用静脉留置针,静脉留置针具有套管柔软,对血管刺激小、留置时间长、用药方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将我科应用静脉留置针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2月我科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168例患者,其中男134例,女34例,平均年龄49.8岁。

    •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2015(7).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总结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护理技巧。方法回顾性总结50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结果 50例患者均能安全保胎,无流产、早产等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精心护理工作能够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有效促进患者早日出院及并发症的发生。

    • 早期诊断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研究进展

      2015(7).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严重脓毒症容易导致脓毒性休克,又称为感染性休克,是感染细菌产生的细菌毒素促发复杂的免疫反应中的一种,主要临床表现是体温、呼吸频率和心率等的异常变化。宿主感染和氧代谢障碍是导致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发病的主要因素,对其进行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指标主要包括降钙素原、人肾上腺髓质素和心房尿钠肽。早期诊断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如果能够及时诊断并努力控制血流动力学的平衡,可使患者死亡率大大降低,并对改善患者治疗预后效果具有积极的效果。

    • 内镜技术治疗不同阶段Barrett食管的研究进展

      2015(7).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食管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以北美和欧洲最为严重。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us,BE)是世界公认的食管腺癌癌前病变。Barrett食管的癌变进程主要经历肠上皮化生,低度异型增生,重度异型增生和黏膜内癌变这四个病理阶段。内镜治疗因其成活率高,并发症少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Barrett食管的治疗。本文主要综述内镜技术在治疗不同阶段Barrett食管方面的研究进展。

    • 微生物送检标本常见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其针对性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2015(7).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微生物送检标本常见不合理原因及其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进行微生物检查的2000份粪便、血液、分泌物、中段尿、痰液等资料,分析送检标准中不合格的原因,并根据其原因提出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方法。结果 2000例送检标本中226例不合格,不合格率为11.3%。其中,痰液标本不合格率最高为25.9%,其次为其他标本为18%,第三为血液标本不合格率为12.6%;226例不合格标本中其原因相对较多,排在前三位原因分别为:标本采集不规范,占32.7%;非标准痰占25.2%;分泌物采集污染,占11.9%。结论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相对较多,相关部门应该引起重视,加强临床科室和检验科室的沟通,加强检验人员专业技能培训,提高送检标本质量。

    • 天麻醒脑胶囊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2015(7).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对天麻心脑胶囊药理作用进行客观评价,并对其近年来临床应用研究情况进行分析,笔者对临床已有的关于天麻心脑胶囊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资料进行大量的查阅、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做一综述。

    •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综合治疗进展

      2015(7).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肝硬化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属于慢性病,患者发病早期并没有明显症状或症状较少,主要表现为肝区疼痛等,随着患者病情不断加重造成患者肝功能持续性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从而致使患者胃底静脉曲张破裂,上消化道出血等。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病的治疗方法较多,常见的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但是不同的治疗方法临床效果不一。本研究将以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原因为起点,分析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综合治疗进展,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 不同术式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5(7).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不同术式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方案,试验组给予小切口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的切口长度较对照组短,且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普遍低于对照组,前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于传统的开腹阑尾切除术而言,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具有更显著的临床疗效,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具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等多个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稿约

      2015(7).

      摘要 (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中国医学工程》杂志(期刊号:ISSN1672-2019/CN11-4983/R),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主办,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纳米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内镜医师分会内镜医学研究院、中国现代医学杂志社、中国内镜杂志社、中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中南大学内镜医学研究院、纳米科学杂志社(美国)协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院士担任编委会名誉主任,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