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4).
摘要:目的探究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行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冠脉旁路移植术,试验组推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术后ICU治疗时间(h:71.93±18.43 vs 84.34±17.13)、术后机械通气时间(h:14.56±7.64 vs 14.56±7.64)明显较短(P<0.05),术后心房纤颤持续时间>10 min所占比例(%:26.47 vs50.00)显著较低(P<0.05),而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静脉桥血管远端吻合口数及LVEF、LVEDD水平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临床效果确切,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2015(4).
摘要:目的研究颈部血管超声多普勒检查在缺血性脑梗死早期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86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于我院门诊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86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分别行颈部血管超声多普勒检查,比较两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斑块形态、斑块发生部位以及血流参数。结果观察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颈动脉斑块均以扁平斑及硬斑为主,部位以颈动脉分叉处为主,观察组软斑及溃疡斑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较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部血管超声多普勒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血管斑块,通过斑块的性质、部位以及血流参数能早期预防缺血性脑梗死,临床上值得推广。
2015(4).
摘要:目的探讨氯沙坦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微量蛋白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110例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研究组给予氯沙坦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氢氯噻嗪口服治疗,疗程8周,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压、尿微量白蛋白(m Alb)及β2微球蛋白(β2-MG)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高于对照组的83.6%(P<0.05);治疗后研究组SBP、DBP分别为(121.4±4.5)mm Hg、(80.1±6.3)mm Hg,低于对照组的(127.8±5.8)mm Hg、(86.6±7.1)mm Hg(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 Alb、β2-MG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沙坦治疗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血压,改善肾脏功能。
2015(4).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评估冠心病心外膜脂肪层厚度(EAT)与颈动脉弹性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冠心病患者70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70例为对照组,超声检测两组的EAT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比较两组的颈动脉IMT及EAT;比较不同病变程度的IMT及EAT值;评估冠心病颈动脉弹性与EAT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的颈动脉IMT、EAT、低密度脂蛋白、腰围、舒张压、体质量指数等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与患者的颈动脉IMT、EAT、低密度脂蛋白、腰围、舒张压、体质量指数等指标密切相关;重度冠心病病变患者的颈动脉IMT、EAT指标显著高于中轻度冠心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IMT及EAT随着冠心病病变程度加重而逐渐升高。结论超声检测颈动脉IMT及EAT是评估冠脉病变的敏感指标,冠心病病变程度与IMT、EAT、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腰围、体质量指数等因素密切相关。
2015(4).
摘要:目的研究腹主动脉球囊预防凶险型前置胎盘术中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21例凶险型前置胎盘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12例和治疗组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介入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预防性腹主动脉球囊阻断介入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临床护理要点。结果治疗组患者无死亡病例,有效率达100%(9/9),成功率达88.8%(8/9);对照组死亡3例(25.0%),成功率达66.7%(8/1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1%明显低于对照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把握好凶险型前置胎盘适应证,处理得当,护理到位,该方法是完全有效的方法,可显著减少此类患者的死亡率。
2015(4).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异丙托溴铵氧驱雾化吸入辅治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加重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特布他林液、异丙托溴胺液氧驱雾化吸入,观察疗效。结果经过治疗,两组的FEV1、FEV1%、Pa O2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a CO2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并且试验组的通气指标和血气指标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托溴铵氧驱雾化吸入辅治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2015(4).
摘要:目的探究鼻内镜下同步完成腺样体切除及鼓膜置管术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患儿8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采用鼓膜置管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治疗后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中耳积液时间和术后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7.7%,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88.4%,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中耳积液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术后感染率为4.5%,对照组患儿术后感染率为14.0%,两组患儿术后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鼻内镜下同步完成腺样体切除及鼓膜置管术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能够有效缩短患儿中耳炎积液时间,患儿治疗有效率高,术后感染率低,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2015(4).
摘要:目的观察口服补液盐Ⅲ联合锌剂治疗婴幼儿急性水样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婴幼儿急性水样便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口服补液盐Ⅰ),治疗组56例(口服补液盐Ⅲ、锌剂),两组常规治疗相同,即调整饮食及对症治疗等。治疗后72 h观察两组病例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8%,对照组为71.1%,治疗组在发热、呕吐、腹泻缓解时间及总病程等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补液盐Ⅲ联合补锌治疗婴幼儿急性水样腹泻,疗效显著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5(4).
摘要:目的针对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进展开分析。方法选取2011-2014年来我院就诊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患者272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36例。针对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氯匹格雷;针对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再给予替罗非班,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做出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了不同的用药治疗之后,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高,而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结论使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效果显著,且有助于不良反应率的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2015(4).
摘要: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53例IgA肾病患者相关资料进行综合性回顾性分析,入选患者均进行过肾活检病理确诊为IgA肾病,分析IgA肾病临床表现、病理类型等。结果 40例患者为有诱因发病,其中22例上呼吸道感染、3例妊娠、7例疲劳、4例肠道感染,1例由于海鲜引起过敏,1例腰部扭伤,2例手术原因;Ι级病理患者中6例为蛋白尿联合血尿型,Ⅱ级病理中7例单纯血尿型,10例蛋白尿联合血尿型;Ⅲ级病理中,20例蛋白尿联合血尿型;Ⅳ级病理中27例蛋白尿联合血尿型;Ⅴ级病理中5例单纯血尿型,5例蛋白尿联合血尿型;免疫复合IgA中有12例,占7.8%,IgA+Ig M占13.7%;IgA+C3占17.0%;IgA+Ig G+Ig M占5.2%;IgA+Ig G+C3占7.2%;IgA+Ig M+C3占32.7%;IgA+Ig G+Ig M+C3占17%。结论 IgA肾病在感染诱因下发病率较高,患者发病后临床表现以蛋白尿联合血尿型为主;同时,肾衰竭型比例出现上升趋势,且患者治疗预后不佳,临床上应该根据患者病理结果进行积极有效治疗,降低肾衰竭发生率。
2015(4).
摘要: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环节中是否起着重要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30例正常妊娠妇女、30例GDM患者分娩后胎盘组织中的TLR4及TNF-α进行检测。结果 1 TLR4在GDM患者胎盘中的阳性率为80%,显著高于对照组33.3%(P=0.01);2 TNF-α在GDM患者胎盘中的阳性率为73.3%,显著高于对照组20%(P=0.00);3 GDM患者胎盘组织中TLR4及TNF-α表达呈正相关(P=0.012)。结论降低GDM体内TLR4表达可能成为治疗GDM的新靶点。
2015(4).
摘要:目的观察银离子与藻酸盐敷料联合用于糖尿病并发浅表脓肿切开引流患者伤口愈合的效果。方法将160例糖尿病并发脓肿切开引流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81例患者采用银离子与藻酸盐敷料联合治疗,对照组79例患者采用凡士林纱条联合利凡诺纱条治疗。结果试验组在感染控制时间和伤口愈合时间方面均短于对照组(P<0.05),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治疗费用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银离子敷料与藻酸盐联合用于糖尿病并发浅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伤口换药,可有效控制伤口炎症,缩短疗程,减轻伤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护理工作量。
2015(4).
摘要:目的探析结直肠癌活检病理诊断在结直肠癌临床确诊过程中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3年9月期间共收集到31例行内镜黏膜切除术患者展开研究,患者术前均进行肠镜病理活检,对比术后确诊结果,以此明确结直肠癌活检病理诊断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EMR诊断结果为低分化腺癌19例、黏液细胞癌2例、黏液腺癌10例,术前活检病理诊断结果为低分化腺癌25例、黏液细胞癌4例、黏液腺癌1例、管状腺癌1例,黏液腺癌确诊率较低(P<0.05),比较有显著差异。以EMR诊断结果为基准,术前活检共22例确诊,9例漏诊,敏感性为71.0%(22/31),8例误诊,特异性为74.2%(23/31)。结论结直肠癌活检病理诊断在结直肠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具有较高敏感性,是重要确诊方法,应用放大色素内镜进行活检检查可进一步提高敏感性,实现尽早确诊,临床价值较高。
2015(4).
摘要:目的以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共同治疗冠心病(CHD)的疗效,探讨此疗法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本院收治的确诊为CHD的患者1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行联合治疗90例,对照85例),其中对照组仅用阿托伐他汀,研究组则加用曲美他嗪,两者联合用药,疗程统一(为15 d),两个疗程治疗后以心功能分级、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水平等作为评价指标,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在接受了不同的治疗方案后,从总有效率、心功能分级及心脏收缩、舒张功能方面均可见研究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阿托伐他汀和曲美他嗪行联合治疗在冠心病(CHD)的治疗上更安全可靠,可广泛应用在以后的临床治疗中实行并得以改进。
2015(4).
摘要:目的探讨地佐辛应用于防治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15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将其随即分为地佐辛组(A组)、舒芬太尼组(B组),每组75例,观察组患者在术后拔管即刻(T1)、术后30min(T2)、术后1 h(T3)、术后6 h(T4)的Ramsay镇静评分(RS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躁动评分(RS)以及两组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结果 A、B组间RSS、VAS、RS评分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A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舒芬太尼均可以有效防治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的躁动情况,但地佐辛用药后患者较快苏醒,镇静效果满意,镇痛良好,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5(4).
摘要:目的研究超敏肌钙蛋白T(hs-c Tn 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检测小儿心肌炎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入我院新生儿内科和普儿内科的300例诊断为疑似心肌炎、心肌炎、肺炎和毛支炎的患儿,分别测定其血清超敏肌钙蛋白T(hs-c Tn 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与非心肌炎或正常比较,心肌炎患儿或合并心肌损伤的患儿血清中hs-c Tn T和CK-MB含量显著升高(P<0.05)。除新生儿组外,患儿血清中hs-c Tn T和CK-MB水平与年龄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通过定量检测血清内hsc Tn T及CK-MB水平,可准确、及时的评估患儿是否病及心脏,有效缩短诊断的时间,为及时治疗疾病赢得宝贵时间。
2015(4).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状态下高血压病对肾功能早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2014年收治的90例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PH)患者,根据受试者不同血压状态水平分为高血压病Ⅰ组30例(140/90~159/99 mm Hg)、Ⅱ组30例(160/100~179/109 mm Hg)、Ⅲ组30例(≥180/110 mm Hg);比较三种不同状态下PH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m 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G)/Cr、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及胱抑素C等肾功能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高血压病Ⅰ组、Ⅱ组、Ⅲ组患者m Alb、(β2-MG)/Cr、胱抑素C比较差异显著,呈递增趋势(P<0.05);三组BUN、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处于正常范围。结论 PH早期可能对肾小管近端重吸收以及肾小球滤过产生损伤。
2015(4).
摘要:目的探讨彩超在泌尿系结石体外碎石中的诊断的定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600例泌尿系统结石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二维超声和彩超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结石的检出率。结果输尿管上端结石375个,二维超声的检出率是97.3%,彩超的检出率是98.7%;输尿管中段结石179个,二维超声的检出率为40.78%,彩超的检出率为97.2%;输尿管下端的结石共90个,二维超声的检出率为40%,彩超的检出率为98.9%;左肾结石150个,二维超声的检出率33.3%,彩超的检出率是66.7%;右肾结石200个,二维超声的检出率为60%,彩超的检出率为80%。两组比较现实,输尿管上端的结石的检出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输尿管中段结石、输尿管下端结石、左肾结石、右肾结石的检查中显示,两组数据间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超声检查输尿管结石可准确显示输尿管结石的位置、大小、数目、肾积水等情况,具有使用简便、操作简单、无创、可重复、价格低廉、检出率高等优点,是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检查方法。
2015(4).
摘要: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与神经心理学测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9例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以痴呆程度分为轻度痴呆组(23例)、中度痴呆组(23例)、重度痴呆组(23例),观察不同组别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磁共振波谱检测的双侧海马区NAA/Cr、Cho/Cr与神经心理学的相关性。结果在轻度痴呆组MMSE分数与左侧海马区NAA/Cr呈正相关;在中度痴呆组、重度痴呆组MMSE分数与左、右侧海马区NAA/Cr呈正相关,两组ADL、FAQ分数与左、右侧海马区NAA/Cr呈负相关。结论应用质子磁共振波谱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及病情演变、进展、治疗效果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2015(4).
摘要:目的探究带血运前置术治疗重度肘管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收治的重度肘管综合征患者64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皮下前置术,实验组实施带血运前置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术后MNCV、尺神经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肘管综合征者行带血运前置术治疗可获取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应予以重视。
2015(4).
摘要: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对人表皮共培养体系中黑色素沉着机制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表皮黑素细胞以及人表皮共培养体系,检测糖皮质激素作用于人表皮黑素细胞以及人表皮共培养体系后对黑素细胞酪氨酸酶活性以及黑素沉着机制的影响。结果人表皮黑素细胞数量变多,糖皮质激素对人表皮共培养体系中黑色素沉着机制有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结论糖皮质激素不仅可促进人表皮黑素细胞增殖,同时还能够对人表皮共培养体系中黑色素沉着机制形成浓度依赖性抑制影响。
2015(4).
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就菌阳肺结核患者患者采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进行治疗的效果展开分析,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20例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所收治菌阳肺结核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母牛分枝杆菌菌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相关检查指标。结果经过2个月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4、6个月后的胸部X线片检查结果及临床症状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菌阳肺结核患者进行初次治疗时,母牛分枝杆菌菌苗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以对其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2015(4).
摘要:目的研究家庭雾化治疗对儿童哮喘夜间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来我院参与儿童哮喘夜间发作治疗的儿童122例,根据患者或监护人意见选择家庭雾化治疗方法或口服药物治疗方法,药物种类均为特布他林。结果 A组总有效率93.55%,B组总有效率88.33%。结论家庭雾化治疗更加适应儿童夜间哮喘发作的临床治疗。
2015(4).
摘要: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患者的代谢综合征(MS)影响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5月我中心符合研究的精神分裂住院患者1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利培酮治疗16周,治疗组患者阿立哌唑治疗16周,对比两组药物对患者MS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8周、16周MS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16周末INS、FPG、ADP、BMI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立哌唑比利培酮对精神分裂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小。
2015(4).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儿童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确诊收治的130例儿童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术中出血量、疼痛持续时间、术后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术中出血量、疼痛持续时间、术后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显著低于对照组的,两组对比差异x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急性阑尾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疗效确切,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患儿疼痛,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2015(4).
摘要:目的观察结肠镜检查前乳果糖(杜密克)联合硫酸镁清肠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需要进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结肠镜检查前给予乳果糖联合硫酸镁进行清肠,对照组结肠镜检查前仅给予硫酸镁进行清肠,比较两组患者的清肠效果。结果观察组肠道清洁优良率为91.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对照组肠道清洁优良率为71.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观察组肠道清洁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镜检查前使用乳果糖联合硫酸镁清肠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2015(4).
摘要:目的对NGF早期干预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脑损伤程度及MBP和酸性钙结合蛋白s-100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92例重度窒息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字随机法分为A、B组,B组患儿给予对症处理,A组患儿在B组患儿治疗基础上应用NGF早期护理干预治疗。结果 A组患儿HIE重度率较B组低(P<0.05);出生3 d和出生7~8 d,A组患儿的MBP、S-100指标低于B组(P<0.05)。结论对重度窒息新生儿实施NGF早期干预,能够明显缓解患儿的脑损伤程度,可临床应用推广。
2015(4).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喘息患儿的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8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伴喘息患儿,使用淋巴细胞亚群以流式细胞仪(FCM)完成检测工作。同时使用反射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 CD3+、CD3+CD8+、CD19+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CD3+、CD3+CD8+较对照组患儿低。研究组患儿免疫球蛋白A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患儿免疫球蛋白A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喘息患儿在细胞以及体液免疫功能的紊乱,最为显著的是CD3+的降低CD3+CD8+以及Ig A的降低,最后是CD19+的增高。
2015(4).
摘要:目的分析直肠癌采用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3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选择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选择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手术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77.5%的总有效率(P<0.05);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非常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5(4).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吻合血管的阔筋膜张肌皮瓣修复腹壁巨大缺损的效果及应用技巧。方法应用吻合血管的阔筋膜张肌皮瓣修复腹壁巨大缺损患者17例,并随访追踪观察其修复效果。结果应用吻合血管的阔筋膜张肌皮瓣对腹壁巨大缺损进行修复,供区经厚中厚皮片移植后无明显继发挛缩。随访最长3年,皮瓣无收缩,未发生腹壁疝,手术效果良好。结论利用自体阔筋膜张肌皮瓣修复巨大腹壁缺损符合生理,避免了人造补片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皮瓣成活率高,临床效果确切,有进一步研究和改良的价值。
2015(4).
摘要:目的探究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0例患者均一次完成手术,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并未发生水中毒、子宫穿孔、气体栓塞、肠管损伤等情况。经1~2年随访后,共受孕48例,受孕率达60.0%。不同梗阻部位妊娠比较P>0.05,年龄在30岁以下的女性妊娠率明显高于30岁以上的女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疗效确切,能显著提升输卵管的疏通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5(4).
摘要:目的探讨在抑郁症伴焦虑症患者中使用文拉法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和中山市人民医院心理科收治的抑郁症伴焦虑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药物划分,对照组55例使用艾司西酞普兰,观察组61例使用文拉法辛,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8.7%,显著高于对照组63.6%,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HAMA与HAMD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3%,对照组为16.4%,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伴焦虑症临床疗效优良,值得临床推广。
2015(4).
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中选择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患者在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均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且观察组的子宫肌瘤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米非司酮治疗6个月,治疗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包括性激素水平、临床症状的改善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子宫肌瘤患者的术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子宫肌瘤患者的术后情况,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结论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治疗中的疗效显著,并有效的预防了复发等情况发生,在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2015(4).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两种食管癌根治术对于患者早期肺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2例食管癌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传统食管癌根治术,观察组给予全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后肺功能和炎症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的超敏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肺功能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食管癌根治术,全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能够降低患者术后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2015(4).
摘要:目的总结90例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加强内固定联合植骨对提高胸腰段椎体骨折有效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90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划分成两个小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研究对象接受常规伤椎固定方案,实验组研究对象则接受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加强内固定联合植骨方案,并且对比及分析两组研究对象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两组病患在治疗效果方面的对比差异十分显著(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加强内固定联合植骨对提高胸腰段椎体骨折有效性具有促进作用,不仅能加快骨折愈合速度,还能使之伤椎骨质整体强度达到正常状态。
2015(4).
摘要:目的牙龈增生采用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1年6月我科室收入的50例牙龈增生患者,通过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治疗,并于术后1年之内随访。结果在术后1年进行的随访中,其中41例患者治愈,占总人数的82%,3例出现轻度牙龈增生症状,占总人数的6%,6例复发,占总人数的12%。结论采用内斜切口切除术对治疗牙龈增生有较好疗效。
2015(4).
摘要: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患者凝血功能变化的临床观察方法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2年4月收治的妇科肿瘤患者80例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妇女80例为对照组,使用ACL-9000血凝分析仪测定两组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Fib)以及D-二聚体(D-dimer)水平,对比两组患者之间以及不同奋起肿瘤患者之间凝血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凝血功能变化方面,研究组患者的Fib以及D-dimer水平同对照组研究对象相比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APTT、PT以及TT水平同对照组研究对象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恶性程度为Ⅲ-Ⅳ期患者血浆的Fib以及D-dimer水平要显著高于I-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容易发生血栓性疾病,对其进行凝血功能检测可以降低血栓性疾病发生率,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Fib以及D-dimer检测对于妇科恶性肿瘤凝血功能变化有着重要作用,在妇科肿瘤分期当中也有一定参考价值,对妇科肿瘤患者诊断以及预后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2015(4).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治疗卵巢囊肿的效果。方法 48例卵巢囊肿患者,给予患者穿刺抽液后注入无水乙醇治疗,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48例囊肿消失治愈47例,囊肿明显缩小1例,治愈率为97.9%,有效率为100.0%,观察均无化学性腹膜炎以及腹腔内出血发生,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2年随访观察,均无囊肿复发。结论超声引导下实施穿刺抽液注入无水乙醇,微创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5(4).
摘要:目的探究抗SmD1抗体应用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45例非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45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检测其血清中的抗SmD1抗体、抗Sm抗体、抗核小体(Anu A)抗体和抗双链DNA(ds DNA)抗体,统计并分析抗SmD1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抗SmD1抗体阳性检出率为69.23%,抗SmD1抗体的敏感性为69.23%,明显高于抗Sm抗体和抗ds DNA抗体的敏感性,抗SmD1抗体的特异性为96.67%。结论抗SmD1抗体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情活动具有相关性,可作为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重要依据,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2015(4).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方法以2009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4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和40例良性甲状腺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HBME1、TPO、CK19、Galectin-3的免疫组化染色表达。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的HBME1、TPO、CK19、Galectin-3阳性率分别为92.50%、10.0%、92.50%、87.50%;良性甲状腺病变的HBME1、TPO、CK19、Galectin-3阳性率分别为12.50%、97.50%、20.00%、1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ME1的灵敏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度分别为92.50%、87.50%、88.10%、92.11%、90.00%;TPO的灵敏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度分别为90.00%、97.50%、97.30%、90.70%、93.75%;CK19的灵敏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度分别为92.50%、80.00%、82.22%、91.43%、86.25%;Galectin-3的灵敏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度分别为87.50%、82.50%、83.33%、86.84%、85.00%。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免疫组织化学特征主要表现为HBME1、CK19、Galectin-3阳性表达和TPO阴性表达。我们认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应在CT扫描及超声检查的基础上结合免疫组化分析,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2015(4).
摘要:目的探讨成年男性的乳腺发育与自体相关激素及雌孕受体量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6例成年男性乳腺发育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期我院体检的38例正常男性作为对照组,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雌激素(E2)、睾酮(T)、孕激素(P)、泌乳素(PRL)水平,经B超介导穿刺活检32例单侧乳腺发育患者患侧与健侧乳腺组织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比较两组激素水平及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E2水平明显增高,其他相关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侧乳腺组织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率高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年男性的乳腺发育与自体相关激素及雌孕受体量均相关,其发病机制可能是雌激素水平与乳腺组织雌孕激素受体共同作用引起的乳腺发育。
2015(4).
摘要:目的研究三维超声诊断胎儿小耳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接诊的2100例孕妇进行随访调查,采用三维超声对所有孕妇进行产前检查。结果孕妇进行三次三维超声检查,胎儿耳廓显示率98.5%明显高于二次89.8%、一次77.2%。其中胎儿左耳畸形的三维超声诊断率为75.0%、漏诊率为25.0%;胎儿右耳畸形的三维超声诊断率为60.0%、漏诊率为40.0%;胎儿双耳畸形的三维超声诊断率为66.7%、漏诊率为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三维超声诊断胎儿小耳畸形,增加其检查次数,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胎儿小耳畸形的诊断概率,然而其仍存在一定的漏诊率,因此应不断加强三维超声的检查水平。
2015(4).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的变应原及治疗方法,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7月-2014年4月我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49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对患者使用皮肤点刺试验检测变应原的方法进行检测,阳性患者407例,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203例,对照组患者204例。对照组采用脱敏治疗,治疗组采用联合治疗方法,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吸入类中,屋尘螨和草类花粉致敏率较高,分别达到54.9%、50.1%;而食用类组别中以鱼类混合物和羊肉的致敏率较高,分别为49.1%、47.9%。临床单一脱敏治疗患者治愈例数为54例,总有效率为80.4%;联合治疗方法中,治愈患者为97例,有效率为96.1%。对比可发现脱敏疗法配合辅助药物能有效提高荨麻疹患者的治疗情况(P<0.05)。结论荨麻疹由于致病因素较多,故在诊断时应了解患者生活起居,尽可能找到诱导原,防止二次发作,同时对于发病患者可给予脱敏联合药物治疗,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疗效。
2015(4).
摘要:目的分析电动奶泵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2012年1月-2014年12月接收的206例足月妊娠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随机取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103)和观察组(n=103)。对照组患者在产程活跃期低张性子宫收缩乏力产妇给予0.5%缩宫素静脉滴注;观察组使用奶泵进行乳头刺激30 min。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前后子宫收缩强度、宫缩持续时间、宫缩频率等指标变化情况;比较两组产妇试产效果、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情况。结果对照组产妇在产程活跃期低张性子宫收缩乏力开始干预至宫缩达有效宫缩的时间为(1.87±0.09)h,观察组为(1.82±0.07)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2 h内阴道分娩者、人工破膜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尿潴留、产后出血,新生儿窘迫、窒息及羊水粪染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除第一产程潜伏期外,观察组产妇活跃期后的产程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动奶泵与催产素具有相同的调节子宫收缩、提高阴道分娩的成功率作用,但是奶泵的使用可以明显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2015(4).
摘要:目的探究胃癌组织中DPC4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择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9月收集的100例行手术切除治疗的胃癌组织标本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行手术切除的癌旁正常组织40例为对照组,分析DPC4在胃癌与癌旁正常组织蛋白的表达,并深入探究其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组织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结果 1胃癌与癌旁正常组织DPC4阳性率分析:100例胃癌组织中的DPC4表达显现62例(62.00%)阳性,4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DPC4表达显现40例(100.00%)阳性,相较于癌旁正常组织中DPC4表达的阳性率而言,胃癌组织阳性率显著较低(P<0.05);2 DPC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联性:胃癌组织中DPC4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无相关性(P>0.05),与肿瘤直径、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0.05)。结论抑癌基因DPC4在胃癌发生、进展、浸润及转移过程中具有参与作用,其表达程度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特征具有相关性,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2015(4).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120例血液透析龄超过7个月的稳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A、B、C三组。实验组A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法,实验组B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法、实验组C采用常规透析加血液灌流透析法。比较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和透析治疗后4个月后的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的血清含量,再测试4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结果三组患者在治疗前体内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的血清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实验则B患者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的血清含量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C患者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的血清含量均减少,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相比于正常组还是偏高。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均存在微炎症,血液灌流的效果相对高通量血液透析效果更为显著,4个月的治疗没有完全治愈患者的微炎症,需要进一步观察。
2015(4).
摘要:目的探讨CANS量表在评价深圳劳务工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深圳市劳务工创伤性颅脑损伤住院患者30例,利用CANS量表分别对其在出院后1、6、12个月进行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评定,并与FIM量表比较分析评估等级是否一致。结果 CANS量表评定生活质量评分随时间推移逐渐提高,高等级患者数逐渐下降;两量表评定级别作相关分析Spearman相关系数rs=-0.886,P<0.001,各维度均存在负相关(P<0.001)。结论 CANS量表指标客观,简单有效,可接受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用于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生活质量评估准确性高,同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2015(4).
摘要:目的研究肌电图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和脊髓型颈椎病(CSM)中的表现差异,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ALS患者35例,CSM患者35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肌电图及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记录结果并分析。结果ALS患者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的波幅降低明显,波形离散,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明显减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在正常范围内。CSM患者结果中发现MCV及SCV均明显减慢。结论肌电图可用于ALS和CSM中的检查和鉴别,临床应用价值高。
2015(4).
摘要:目的分析心电图与心脏彩超联合检查与诊断心肌梗死与非心肌梗死异常Q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9月于我院接受心电图检查提示Q波异常的56例门诊及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无心肌梗死病史但心电图检查提示Q波异常的患者,行心脏彩超检查,分析两者诊断与检查的准确性。结果 56例患者心电图检查均提示存在异常Q波,但其中36例患者静息状态下,心肌断层图像显示并不存在心肌梗死表现,且心电图检查并不存在心肌梗死特征性的演变规律。56例患者均经心电图及心脏彩超联合检查证实急性心肌梗死20例(35.7%),陈旧性心肌梗死5例(8.9%)急性脑出血、急性脑梗死5例(8.9%),肺部疾病5例(8.9%),高血压心脏病10例(17.9%),肥厚性心肌病6例(10.7%),束支阻滞5例(8.9%),预激综合征2例(3.6%),右位心2例(3.6%),主动脉夹层1例(1.8%)。结论在传统心电图检查基础上辅助应用心脏彩超检查,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价值较高的参考信息,同时可提高疾病确诊率,降低心电图检查的误诊及漏诊率,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5(4).
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不同阶段表面抗原定量(HBs Ag)水平的变化情况及其与HBV DN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慢性HBV感染不同阶段的1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HBV感染不同阶段将其分为IT(免疫耐受期)组40例,IC(免疫清除期)组42例,LR(低复制期)组50例,ENH(再活动期)组32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患者表面抗原定量水平,采用荧光定量法检测患者HBV DNA水平,比较不同阶段患者HBs Ag水平与HBV DNA的关系。结果 HBV感染不同阶段患者HBs Ag抗原均值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以免疫耐受阶段表面抗原水平最高,对照组为45 766.81IU/m L,观察组为41 183.19 IU/m L,且未接受治疗的对照组HBs Ag水平明显高于接受治疗的观察组(P<0.05);免疫清除期患者HBs Ag定量水平与HBV DNA呈明显相关性(r=0.57,P<0.05)。结论在HBV感染不同时期,患者HBs Ag滴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以免疫耐受期最高,但患者血清HBs Ag水平仅与早期机体产生免疫应答时乙型感染病毒的复制相关,主要发生于免疫清除期。
2015(4).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恶性肿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乳腺科2011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恶性肿瘤的115例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和X线钼靶摄片检查,由两名高年资影像科医师阅片,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二维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61.74%(71/115),彩色多普勒超声为85.22%(98/115),X线钼靶摄片为79.13%(91/11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P<0.05),与X线钼靶摄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助于提高乳腺恶性肿瘤诊断的准确性。
2015(4).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β-七叶皂苷钠对提高解剖喉返神经的甲状腺手术有效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初次甲状腺手术的患者52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260例,实验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20 mgβ-七叶皂苷钠,连续使用3 d。参照组患者则不使用β-七叶皂苷钠,而是在手术完成之后使用常规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上述两组患者手术完成之后的声嘶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相比于参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解剖喉返神经的甲状腺手术完成之后使用β-七叶皂苷钠可以有效的预防暂时性喉返神经声嘶或者麻痹情况。
2015(4).
摘要:目的探讨乌拉地尔和硝普钠治疗高血压急症中的降压疗效对比情况。方法分析急诊内科收治的86例高血压急症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进行随机分组,乌拉地尔组46例和硝普钠组40例。结果乌拉地尔组治疗后心率低于硝普钠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乌拉地尔和硝普钠治疗高血压急症患者,均可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压,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5(4).
摘要:目的利用实验室的日常检测数据来进行定性免疫测定假阳性监测来实施的室内质控方法。方法采用测定数据的为正态分布和非正态分布来进行研究比较。若测定数据为正采态分布时:用半Levey-Jennings质控图法来监测,也就是说以实验室的日常检测中不少于20次检测的阳性数率为基础,以1+2S为失控规则以及计算出的阳性率平均值(x-)和标准差(s),来绘制质控图。若为非正态分布,就采用直接概率计算法。结果半Levey-Jennings质控图法和直接概率计算法都可成为定性免疫测定假阳性统计室内质控。结论为临床定性免疫测定假阳性的常规检测提供了可现行操作的质控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2015(4).
摘要:目的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对干眼症患者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不同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四组:综合治疗组给予人工泪液点眼联合氧雾化眼和中药内服进行治疗,氧雾化组给予人工泪液点眼联合氧雾化眼进行治疗,中药组予人工泪液点眼联合中药内服进行治疗,人工泪液组给予单纯人工泪液点眼治疗。对比观察四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综合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2.86%(39/42),氧雾化组治疗有效率为75.61%(31/41),中药组治疗有效率为76.32%(29/38),人工泪液组治疗有效率为53.85%(21/39),四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综合治疗组疗效优于其余三组(P<0.05),氧雾化组和中药组疗效分别优于人工泪液组(P<0.05),氧雾化组和中药组之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雾化眼和中药内服治疗干眼症都可以获得较满意的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进一步降低患者的痛苦程度。
2015(4).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综合干预模式与社区片医制度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脑卒中高危人群仅接受社区片医常规脑卒中预防措施,研究组在社区片医提供的常规脑卒中预防措施基础上加用综合干预模式。记录研究过程中两组高危人群脑卒中发生率及满意度,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两组脑卒中高危人群给予不同预防措施后,研究组脑卒中发生率(7.33%)显著低于对照组(24.67%)(P<0.05);研究组对社区脑卒中预防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高危人群经社区片医制度预防服务基础上加入综合干预模式可显著降低脑卒中发生率,有利于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
2015(4).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使用血必净联合抗生素前后外周血清中降钙素原(PCT)表达水平的变化并观察其疗效。方法采用全自动酶免疫分析法检测40例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发作期治疗前后外周血清中PCT的表达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必净联合抗生素组第3、5、7天血清中PCT水平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9天两组表达水平相近。结论 PC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的变化表明炎症的存在,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使用血必净联合抗生素可更快的降低血清PCT表达水平,从而有效的控制炎症。
2015(4).
摘要:目的分析严重胸部外伤并多发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34例严重胸部外伤并多发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本组患者的救治方式与临床效果。结果 34例患者经治疗后共治愈29例,生存率为85.29%(29/34),死亡5例,因颅脑损伤死亡1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3例及心脏破裂失血休克死亡1例,病死率为14.71%(5/34)。治疗后本组生存患者与死亡患者ISS值分别为(21.78±5.70)分、(25.61±6.37)分,存活的29例患者均在住院7~11周后痊愈出院,可正常生活者27例,其余2例均存在不同程度残疾,包括1例中度残疾与1例轻度残疾。结论严重胸部外伤并多发伤具有较高死亡率,临床需充分重视危险因素,保护患者脏器功能并及时处理多发伤,以促进患者预后改善。
2015(4).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妈富隆联合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3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按照接受治疗方法不同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研究组接受妈富隆联合来曲唑治疗,对照组接受妈富隆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排卵率、周期妊娠率和治疗后的性激素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排卵率和周期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排卵期和黄体期的雌激素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妈富隆联合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疗效显著,可作为一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可靠手段。
2015(4).
摘要:目的探讨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行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泌尿外科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并对导致并发症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及时对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2015(4).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儿童前臂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5月-2013年9月收治的前臂骨干骨折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保守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实行弹性髓内钉进行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效果。观察组患儿手术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只有1例患儿功能受限,其余患儿并无产生任何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治疗后有10例患儿存在功能受限的情况,另外还有13例患儿产生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采用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儿童前臂骨干骨折具有操作简单、风险低、效果明确、创伤小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2015(4).
摘要:目的探讨腹膜后纤维化(RPF)临床表现特点、诊断及治疗方式,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17例确诊为腹膜后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膜后纤维化(RPF)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特发性者多见,有15例,继发于恶性肿瘤者2例。影像学检查起到主要作用。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症状缓解者10例,仅予对症治疗缓解者5例,行腹膜后纤维化松解术症状缓解者2例。结论熟悉腹膜后纤维化的临床特点,了解CT和MRI是确诊腹膜后纤维化的主要检查手段,以及激素和外科治疗的方法。
2015(4).
摘要:目的对误诊为肺结核的抗中性粒细胞包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分析3例我院确诊为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者均有肺部病变,肾脏损害2例,鼻窦损害1例,所有患者ANCA阳性,大部分患者可见白细胞升高,贫血、血沉加快,C反应蛋白升高,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死亡1例,缓解2例。结论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ANCA检查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糖皮质激素治疗能改善预后。
2015(4).
摘要:目的探究手术时机选择对儿童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手术的效果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51例(59指)接受手术治疗的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专科体查及影像学评估,从患儿Wassel分型及年龄、畸形程度出发,制订个体化手术方案,涵盖各种皮瓣成形、单纯多指切除术、肌腱移位或移植、关节囊修复、韧带重建等矫形手术,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41例(47指)术后随访(11.65±0.03)个月,行改良Tada评分评估,发现优31指,良8指,中6指,差2指,其中1指术后2年于掌指关节桡侧处出现残留骨骺,1指术后1年呈继发性成角畸形,经再次手术后均恢复正常。结论针对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手术时机而言,应从拇指骨化中心显现时间出发,结构变异大、畸形严重的复杂多指应强化术前评估,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术后定期随访,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2015(4).
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与标准,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入住我院婴幼儿科的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者50例作为分析组,同时选取50例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分析与观察两组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利用logistic分析两组的患者的病因、临床实际现状、发病机制、诊治情况等,最后总结得出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危险因素。结果通过分析两组患者各方面情况,发现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同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存在一定的差异。据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其临床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母乳性黄疸、新生儿肝炎、新生儿溶血性贫血、围生期病变等[1]。结论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因此应当对这些因素加以限制与干预,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降低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系数。
2015(4).
摘要: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心理护理干预在外科难愈性创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难愈性创面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采用随机对照表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评分和视觉模拟(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VAS评分分别为(25.69±2.86)分、(26.31±3.61)分、(1.08±0.56)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难愈性创面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2015(4).
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伴房性心律失常特点,探讨发生机制。方法据动态心电图随机选择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例纳入A组,采用Kleige分级法选择1~2级患者30例纳入B组,3~6级患者30例纳入C组,对比相关指标进行,进行因素分析。结果 A、B、C组病程、SBP、LA、EDD、E/A、昼夜血压节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昼夜节律成为独立危险因素(OR=7.99,OR95%CI 1.294~34.2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房性心律失常与心脏重构、心肌损害有关,呈进行性变化,但潜伏期可长可短,检测血压昼夜节律有助于预测心律失常风险。
2015(4).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产妇再次妊娠时分娩的方式选择。方法选取324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统计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结果 324例产妇中,有162例为阴道试产(VBAC),再次接受剖宫产的产妇(RCS)有119例,非疲痕子宫阴道分娩(VBNC)43例。产妇产后出血量为:VBAC组(138.5±10.2)m L,VBNC组(124.3±9.6)m L,RCS组(312.4±23.9)m L。VBNC组出现新生儿窒息1例,VBAC组有3例,RCS组有7例。结论阴道试产方案是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分娩的首选。只要备足血源,随时急救,就能够保证阴道试产方案的可行性。
2015(4).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技术在妇产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本研究按就诊顺序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妇产科急腹症患者,共2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经腹及经阴道超声进行检查诊断,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和确诊,对比超声诊断的有效情况。结果对比超声诊断以及手术病例诊断发现,四种病情中异位妊娠比例最高,为137例;对比误诊情况发现,黄体囊肿破裂诊断情况无误诊出现,其余3种病情均有1例误诊。对比手术病例以及超声诊断对疑似病例的确诊情况,发现两者诊断对比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超声技术能对临床妇产科急腹症进行有效诊断。结论超声技术对妇产科急腹症患者进行有效诊断,与手术病理确诊情况比较,二者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能够满足临床需求,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2015(4).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置入胆胰管双支架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8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行内镜下胆胰管双支架置入术,并进行精心护理。结果 18例患者均一次性置入双支架,15例患者黄疸明显缓解,无明显疗效者3例。2例发生胰腺炎,术后经密切观察及精心护理,均好转出院。结论胆管、胰管双支架置入术对梗阻性黄疸患者治疗有效,术中密切配合,术后精心护理是胆管、胰管双支架置入术是成功的关键因素。
2015(4).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免疫性抗体在女性不孕不育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6月收治的362例女性不孕不育患者作为研究组,对这些患者血清中免疫性抗体进行检测,主要包括抗精子抗体(As 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卵巢抗体(Ao Ab)以及抗心磷脂抗体(ACA)。同时以能够正常生育的87例女性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患者4项抗体阳性检测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 Ab、EMAb、Ao Ab以及ACA 4项免疫性抗体在女性不孕不育检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2015(4).
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采用脑电图和经颅多普勒诊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患者均行头颅MRI或CT检查确诊,并对患者的脑电图(EEG)和经颅多普勒(TCD)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80例患者中55例患者脑电图异常,占68.75%,其中26例患者为轻度异常,25例患者为中度异常,4例患者为重度异常。69例患者为TCD异常,占86.25%,TCD及EEG在诊断脑梗死异常率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脑电图及经颅多普勒诊断进行联合使用可达到良好的互补效果,从而为脑梗死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相应的依据。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5(4).
摘要:目的对胃癌手术后胆囊结石发生原因与诊治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胃癌手术的患者113例,对患者胆囊结石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胃癌手术后胆囊结石形成的原因及诊治方法。结果胆囊结石发病率为17.7%。经分析,合并胆囊结石组患者全胃切除术占比、非生理行重建术式占比、合并脏器切除占比显著高于无胆囊结石组。结论胃癌手术后胆囊结石的形成和胃癌手术方式,特别是和重建方法密切相关,应加以预防,发生后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展开保守治疗或胆囊切除术治疗。
2015(4).
摘要:目的观察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采取左胸微创切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5例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研究组实施左胸微创切口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胸腔引流时间皆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而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皆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胸微创切口治疗老年食管癌,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引流时间及量少,同时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更少,值得借鉴。
2015(4).
摘要:目的探究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再次分娩的剖宫产产妇112例,采用抽签的方式将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产妇进行阴道试分娩,试验组产妇进行再次剖宫产,比较两组出血量、住院时间、新生儿Apagr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产妇的住院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新生儿Apagr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在进行再次分娩时,可根据自身条件进行阴道试分娩,从而减少并发症,保障母婴安全。
2015(4).
摘要:目的探讨参与式技能培训在手足口病防控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辖区9所幼儿园768名幼童的家长进行抽样并随机抽取198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6名,观察组进行健康行为干预,运用参与式技能培训方法,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干预,分别对两组家长关于手足口病知识的知晓接受程度进行随访,对两组知晓率进行比较,并探讨参与式技能培训对于手足口病防控效果的影响。结果干预后,对照组问卷调查平均得分(5.63±1.25)分,观察组(8.17±1.48)分,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有统计学意义(t=12.71,P<0.05)。结论运用参与式技能培训在手足口病防控,通过干预后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知晓率提高,手足口病发病率降低。
2015(4).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相应临床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血钾、血钠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略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卧位与站立位下肾素活性(PRA)、血醛固酮(PAC)以及醛固酮-肾素比值(AR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患者与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表现类似,但在PRA、PAC、ARR水平等比较上存在显著差异,可作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临床特征及初步诊断依据。
2015(4).
摘要:目的探讨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7例PF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成A、B两组。B组仅予以功能性电刺激疗法,A组则予以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方案。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FIQ-7、ICI-Q-SF评分变化差异,记录其排尿情况。结果 1治疗后两组患者PFIQ-7及ICI-Q-SF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其中A组降幅大于B组(P<0.05);2治疗后A组排尿间隔及每次排尿量明显高于B组,且每日排尿频次及夜尿频次低于B组(P<0.05)。结论对PFD患者予以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方案,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5(4).
摘要:目的了解当前ICU医务人员对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的参与和认知情况,促进我国心脏死亡器官捐献的良性发展。方法研究者采问卷调查形式,在2014年度重症医学学术会议上对参加会议的ICU医务人员进行调查,信息完整的问卷回收后纳入研究分析。问卷自行设计,内容包括一般信息、对DCD的参与及认知情况,以及对DCD工作的参与意愿。结果共分析1079份问卷,参与调查的ICU医务人员中,90.05%不曾参与DCD工作而且对DCD认知明显欠缺,虽然88.47%了解DCD相关信息,但熟悉潜在的DCD捐献者及相关流程仅8.79%。但他们对DCD工作参与意愿强烈,96.3%愿意了解并学习DCD相关信息。结论尽管当前ICU医务人员对DCD的认知欠缺,参与度不高,但大多数对该项工作参与意愿强烈,乐意了解和投身DCD工作。
2015(4).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在低血压患者桡动脉穿刺采血中的应用。方法选择ICU内需要抽取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的低血压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超声组(U组)和传统触摸法组(T组),每组48例。比较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第二次穿刺成功率、总成功率和每例患者穿刺至成功的次数及时间。结果 U组首次穿刺成功率为73%(35/48),T组为42%(20/4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组第二次穿刺成功率77%(10/13),T组为54%(15/2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组总成功率100%(48/48),T组为83%(40/4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桡动脉穿刺法可提高低血压患者桡动脉穿刺抽血的成功率,效果优于传统触摸法。
2015(4).
摘要:目的探究对妊娠合并肺大疱患者行微创腹腔镜手术后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行微创腹腔镜手术的妊娠合并肺大疱患者40例,并将患者按照入院的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对观察组患者在术后进行全面的综合护理进行干预,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住院天数、术后的日常生活状况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评分等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的自由活动、并发症等恢复情况都有明显的减少;其住院天数和日常生活的恢复情况较对照组而言有明显的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评分较对照组而言有明显的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合并肺大疱患者行微创腹腔镜手术后对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减少并发症,能够极大的促进患者的日常生活恢复,且患者对综合护理的满意度较高,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2015(4).
摘要:目的观察序贯放化疗治疗对食管癌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4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放疗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行紫杉醇联合顺铂序贯放化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1年生存率分别为85.3%、67.6%,与对照组的63.6%、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相比单纯放疗,序贯放化疗治疗食管癌近期疗效更好,1年生存率更高,且不良反应增加不明显。
2015(4).
摘要:目的探讨临桂县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在诊治的78例小儿慢性咳嗽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发病病因特点。结果 78例慢性咳嗽的患儿,总结其病因,可分为反复呼吸道感染2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19例,感染后咳嗽18例,支原体感染10例,胃食管反流7例,结核感染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变异性哮喘、感染后咳嗽是临桂县小儿慢性咳嗽的三大主要病因。结论导致小儿慢性咳嗽的原因多种多样,临床上要根据不同病因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结合年龄、地区的特点及时诊断,给予动态评价,考虑到多病因并存的可能性,并实施有效地预防措施。
2015(4).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的可行性和优势。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2年9月在我院胃肠外科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的3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行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患者37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淋巴结清扫数和并发症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都明显少于(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虽然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但有微创的优势,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开腹手术,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在普通基层医院可以推广施行。
2015(4).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6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4例,对照组单独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治疗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临床疗效显著。
2015(4).
摘要:目的探讨肠外高营养治疗重症溃疡性结肠炎40例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的80例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的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肠外高营养治疗的方法,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营养指标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为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A、ALB、TP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前后AST、ALT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并发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外高营养治疗重症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2015(4).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诊治儿童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手段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儿童变应性鼻炎患儿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采用舌下含服脱敏剂治疗,并配合精心的护理干预措施,利用Barthel指数分级结果对比观察患儿治疗前后鼻部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本组60例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6.7%,其中治疗显效16例,有效36例,无效8例。所有患儿流鼻涕、打喷嚏、鼻痒、鼻塞等鼻部症状较治疗前有很大改善(P<0.05)。结论变应原免疫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安全、有效、可靠等优点,配合精心的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2015(4).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再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佛山市顺德区大良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微创穿刺治疗,且术后再出血,探讨其临床疗效。结果微创穿刺治疗后再出血率为29.9%;再出血组舒张压与收缩压显著高于未再出血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出血组穿刺相关情况与未再出血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再出血因素较多,一定要细致分析,并充分掌握手术指征,同时及时有效治疗再出血现象,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改善其术后生活质量。
2015(4).
摘要:目的总结食管癌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防治效果。方法盲选8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仅实施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观察组40例术后加用沐舒坦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7 d观察组患者的咳嗽、咳痰容易情况、痰量、肺部呼吸音以及痰液的性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食管癌术后结合采用食管癌,可有效减少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2015(4).
摘要:目的探讨异位妊娠至子宫破裂的急救护理。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3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60例异位妊娠至子宫破裂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精心的急救护理干预,而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的急救护理措施。记录和分析两组患者接诊至进入手术室抢救完毕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抢救成功率及满意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接诊至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9.3±4.5)min、(1219.6±351.8)m L,而对照组患者分别为(43.2±5.1)min、(1517.2±265.3)m L,实验组患者的接诊至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中出血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均为100.0%。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达100.0%,而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6.25%。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具有熟练的急救技术、高度的责任心及敏锐的观察能力,对于异位妊娠至子宫破裂患者的抢救成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015(4).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酶联免疫法(ELISA)与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AFP(甲胎蛋白)肿瘤标志物的结果。方法选取我院采集的50例血清标本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使用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甲胎蛋白水平,对比分析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这两种检测方法均可以准确反映血清中甲胎蛋白含量,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比较,相关系数关系>0.99,与高度关系密切;在95%可信强度下,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甲胎蛋白水平,其检测结果差异较小。结论在检测检测AFP肿瘤标志物时,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一致性较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015(4).
摘要:目的探讨三镜联合微创保单取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14例采用微创保胆取石术,观察组16例采用腹腔镜、胆囊镜、胆道软镜三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3%,无复发现象,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6%与35.7%,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三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临床效果明显,可减少患者手术、首次排气以及住院时间,减少复发现象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2015(4).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肠淋巴瘤与小肠腺癌的多层螺旋CT诊断及鉴别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18例小肠淋巴瘤与小肠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小肠淋巴瘤患者9例,小肠腺癌患者9例,对小肠淋巴瘤与小肠腺癌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诊断以及鉴别诊断,对两组患者的诊断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行多层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后,两种疾病的好发部位、范围及强化模式等情况均有显著差异,据调查数据分析,有2例小肠淋巴瘤患者的病灶部位位于十二指肠处,4例患者出现空肠症状,3例患者出现回肠症状;5例小肠腺癌患者的病灶位于十二指肠处,3例患者出现空肠症状,1例患者出现回肠症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小肠淋巴瘤与小肠腺癌疾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及应用。
2015(4).
摘要:目的研究舒适护理措施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为患者舒适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1年间在我院接受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护理的患者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舒适护理。收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心理不适发生情况、患者护理满意率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9.02%,高于观察组的3.92%,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理不适的发生率为19.61%,低于对照组为64.71%的发生率,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为96.08%,高于对照组70.59%的满意率,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措施的应用能够提高支气管镜检查的满意率,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降低患者心理不适发生率。
2015(4).
摘要:目的探究在妊娠期采取补钙补铁的措施能否对妊娠高血压疾病有效预防。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2014年收治的150例孕妇,按照患者的自身体质并征得同意后将他们随机分为A、B、C组,每组50例,A组作为对照组1,孕妇在怀孕中期只给予补钙但不补铁;B组为对照组2,在孕妇怀孕中期钙、铁均不予补充;C组为研究组,孕妇怀孕中期钙、铁同补。以妊娠高血压症(PIH)的发生率作为评判指标。结果 A组的PIH发生率小于B组但大于C组,且各组对比结果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孕妇妊娠期采取补铁补钙的双重措施有利于预防妊娠高血压疾病,对保证孕妇和胎儿健康上具有重要意义。
2015(4).
摘要:目的评价血清胱抑素C在儿童肾病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60例儿童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肾功能不同分成4组,各15例,分别为肾功能正常组、肾功能不全期组、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组、肾功能衰竭期组;另15例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观察对象。统一测定本次观察对象的血清胱抑素C含量、血肌酐含量、血尿素氮含量,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患有肾病综合征的儿童上述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随着患儿肾功能不全程度的不同,各组间血肌酐、尿素氮以及血清胱抑素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肾损伤程度越大,该指标水平越高,同时各组间比较P<0.05;不同指标判断患儿肾功能的灵敏度不同,其中血肌酐为50%,尿素氮为48.33%,血清胱抑素C为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在儿童肾病综合征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客观性及准确性均较强,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2015(4).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影响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LAR)难易程度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最终确定影响手术难易程度的相关因素。结果影响LAR手术难度的主要因素包括男性、BMI在28 kg/m2以上患者、肿瘤直径超过4 cm以上患者、骶尾径在12.1以上患者、坐骨棘间径在9.5 cm以下患者、肿瘤和肛缘距离6 cm以下患者。结论 LAR手术可客观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帮助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5(4).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高热惊厥患儿护理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给予护理,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4.2%)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高热惊厥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对和谐护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5(4).
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在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10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性方法治疗,试验组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为(72±22.5)min,术中出血量为(156±45.3)m L,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切除组织量为(50±12.3)g,多于对照组(33±15.4)g(P<0.05);试验组治疗12周后IPSS评分为(20±3.2)分,高于对照组(16±4.5)分(P<0.05);试验组QOL评分为(2±0.5)分、尿急症状评分为(2±0.5)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低于对照组的16%(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症发病率较高,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5(4).
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32P简易敷贴药膜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皮肤血管瘤患儿124例作为研究观察对象,给予32P简易敷贴药膜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性。结果 26 d至6个月患儿总有效率高达100%,6个月至3岁患儿总有效率94.8%,3~6岁患儿总有效率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32P简易敷贴药膜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疗效和年龄有密切关联,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明显。结论 32P简易敷贴药膜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疗效确切,患儿需及早就诊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5(4).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康复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认知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桃源社区健康服务中心9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双盲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9例。试验组给予社区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比较采取康复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高血压病相关知识认知水平及接受治疗依从性的改善情况。结果经过1年的康复治疗,试验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的控制情况、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及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采取社区康复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改善患者认知行为,显著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2015(4).
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严重创伤急危重症患者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入院诊治的40例严重创伤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2例行氯胺酮联合异丙酚麻醉,对照组18例行静脉注射异丙酚麻醉。记录两组患者麻醉的具体情况,评价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的SAP均值、DAP均值、CI均值、SI均值、SVRI均值在术前、插管前、插管后均无显著变化,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SAP均值、DAP均值、CI均值、SI均值、SVRI均值在术前、插管前、插管后均有较大变化,部分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胺酮与异丙酚联合麻醉用于严重创伤急危重症患者麻醉诱导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2015(4).
摘要:目的观察配合护理在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气管切开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改善患者预后。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64例行气管切开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随机取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82)和观察组(n=82)。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配合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各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气管切开术成功率,相关并发症(气管食管瘘、下呼吸道感染、皮下水肿、肺不张)发生率及非计划拔管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气管切开术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90.2%,χ2=8.41,P=0.003),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88%、5.9%,χ2=5.32,P=0.019),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22%、10.9%,χ2=6.82,P=0.009)。结论配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行气管切开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及住院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2015(4).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对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不同手术麻醉方式的选择,以便实现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100例心功能不全患者采取的手术麻醉方式,监测术中情况,并评价所有患者术后的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的麻醉效果均较满意,能安全渡过麻醉期,术后无心功能加重的变化出现。结论术前根据不同患者的心脏风险系数的差异,采用合适的麻醉方式,从而保证手术能够顺利进行,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5(4).
摘要:目的探讨颅脑外伤临床CT表现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颅脑外伤患者72例,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CT扫描,详细分析其CT表现与GCS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研究72例患者入院时GCS评分:3~5分16例,鞍上池、环池、四叠体池闭塞或隐约可见13例,其中11例死亡,死亡率68.75%;6~8分14例,鞍上池、环池、四叠体池显著变小但可分辨9例,其中4例死亡,死亡率28.57%;9~12分25例,13~15分17例,他们的预后均较好。12例中线移位>15mm,其中7例死亡,死亡率58.33%;10 mm<中线移位≤15 mm者10例,3例死亡,死亡率30%;12例中线移位5~10mm,3例死亡,死亡率25%。经治疗后,恢复良好者41例,轻残3例,重残6例,死亡22例。结论结合临床和CT表现,可较为准确评估病情、预测预后,有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
2015(4).
摘要:目的对乳腺癌采用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52例经粗针穿刺活检确诊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取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为75.0%,4例患者局部复发,其中3例患者保乳前肿块超过2 cm,乳房外形优良率为67.6%。结论乳腺癌患者采取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术治疗,能够提高保乳率和生活质量。
2015(4).
摘要:目的观察和探究早期应用甘露醇联合甲强龙治疗重症小儿手足口病,阻止重型手足口病向危重型发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1月我院60例早期应用甘露醇联合甲强龙治疗的重症手足口病儿为观察组,以既往类似症状或在外院数天前已有类似症状而未予应用甘露醇联合甲强龙治疗的重症手足口病60例为对照组,两组都给予抗病毒、对症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根据临床评估,加用20%甘露醇0.5~1 g/(kg·次),q4h、q6h或q8h快速静脉滴注,甲强龙2~5 mg/(kg·d)加入5%葡萄糖溶液50 m L,qd或q12 h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发展为危重型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在发热、脑膜刺激征、易惊、肢体抖动消失时间,血糖、白细胞增高降至正常,住院天数等的恢复方面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甘露醇联合甲强龙治疗重症小儿手足口病安全、有效,能有效阻止患者进展为危重型,缩短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2015(4).
摘要:目的探讨PDS单丝型可吸收缝合线在颌面颈部手术的切口缝合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150例颌面颈部手术患者使用PDS单丝型可吸收缝合线进行连续皮内缝合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术后疼痛感不强,150例全部Ⅰ期愈合,无切口裂开和脂肪液化,仅有5例术后出现切口红肿;术后3个月随访134例,随访率约89.3%,134例瘢痕均为线状,其中119例瘢痕宽度约0.1~0.4 mm,瘢痕与邻近皮肤颜色相近,患者满意率88.8%。结论PDS单丝型可吸收缝合线缝合颌面颈部切口安全可靠,排异反应轻,无切口裂开和感染,瘢痕形成不明显。
2015(4).
摘要:目的分析胃肠手术后肠瘘治疗时机及方式的选择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1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60例胃肠手术后肠瘘患者,根据肠瘘类型分组。其中28例小肠瘘患者作为A组,行早期手术干预;37例结直肠瘘患者作为B组,首先行非手术治疗,未愈者行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性。结果经过治疗后A组患者治愈率为96.43%,B组患者治愈率为94.59%,经χ2检验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肠手术后发生的小肠瘘早期行肠切除、吻合加充分腹腔引流术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对结直肠瘘首先行非手术治疗充分治愈率较高,未愈者行确定性手术也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2015(4).
摘要:目的探析品管圈活动干预在妇产科患者中应用在预防会阴伤口愈合不良方面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所收治顺产产妇进行研究,分为品管圈活动前及活动干预后,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并针对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病例进行原因分析,据此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明确产妇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原因,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产妇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率及品管圈在助产士专业知识、团队精神、沟通协调能力、责任心、工作积极性等方面所取得无形成果。结果观察组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率为0.09%,显著低于对照组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品管圈活动实施后,相关人员专业知识、团队精神、沟通协调能力、责任心、工作积极性等方面评分均得到大幅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干预在妇产科患者中的应用可有效预防会阴伤口愈合不良情况,同时提升助产士自身综合素质,最终促进医院产科医疗质量持续提高,具有较大临床借鉴价值。
2015(4).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孕妇再次妊娠分娩危险因素的护理,以保证孕妇胎儿的安全。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12月在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剖宫产后再次妊娠自愿阴道分娩20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观察其要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护理对策。结果 200例孕妇中,147例阴道试产成功,阴道试产成功率73.5%,53例试产失败转行剖宫产,再次剖宫率26.5%。结论控制好剖宫产孕妇的危险因素,可以提高孕妇及胎儿安全保障,降低孕妇风险及围生儿的死亡率。
2015(4).
摘要:目的研究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对Ⅱ型糖尿病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Ⅱ型糖尿病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对照组给予精蛋白人胰岛素。一疗程后,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发生低血糖的次数。结果治疗组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方面明显由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治疗组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对疗Ⅱ型糖尿的病治疗疗效确切,能较好的控制患者血糖,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2015(4).
摘要:肝脏血管体积不仅可以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重要参考,还对肝脏供血能力和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研究提出一种血管体积测量方法,利用置信连接和ITK-SNAP分割出肝内门静脉并进行空洞填补后,通过体素数目换算得到血管体积。该方法可快速、准确的计算出肝内门静脉的体积。实验采用10套不同规格的肝脏CT图像进行肝内门静脉血管体积测量,并选取3套数据与基于手工测量得到的血管体积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本研究方法测量得到的体积与手工测量结果基本一致,利用统计学方法得到的肝内门静脉的体积为(11.316±1.080)m L。
2015(4).
摘要:目的探讨在临床医学检验中影响血液细胞检测质量的有关因素及其控制方法。方法选取自愿接受实验的志愿者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志愿者血型相同。根据影响血液细胞检验质量的几个因素作为本次实验的切入点,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在血液细胞的临床医学检验过程中,血液标本的采集采集、抗凝、存储、检测时间等因素对检测质量的影响作用,并探讨确保血液细胞检测质量的有效控制方法。结果两种血液稀释比例的血液标本经医学检验,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的含量均有较为明显的变化,两种血液标本经检测相关数据信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与检验准确性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过程中,标本处理、相关仪器使用与实验结果审核等操作均对检验结果造成一定影响。结论在临床医学检验中,影响血液细胞检测质量的因素较为复杂,既有检验过程中血液稀释比例的影响,也有检验人员在操作上的处理因素。为确保血液细胞检测的质量,检验人员需加强从操作处理到检验过程的每一个细节管理,及时归纳总结出良好的质量控制方法,以减少检验失误的情况。
2015(4).
摘要:目的观察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取雾化吸入3%高渗盐水的辅佐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我院儿科住院部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其中观察组30例为常规治疗加用3%高渗盐水辅佐治疗患儿,另外30例患儿为常规治疗方案。分别对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疗效及临床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安全性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3%高渗盐水吸入佐治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效果明确、安全性较高,未见急性支气管痉挛等严重不良事件,适合于临床小儿患者的治疗选择,应在临床进行全面推广。
2015(4).
摘要:目的分析中青年和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4年6月收治的250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和26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和老年脑梗死患者的高血脂、高血压吸烟情况一致,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脑梗死患者中不良生活习惯显著高于老年脑梗死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和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情况优于老年脑梗死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定期对身体检查和改善自身的不良生活习惯,能够让中青年脑梗死的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
2015(4).
摘要:目的分析治疗妊娠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48例妊娠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病患作为分析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24例。对比组使用制霉菌素实施治疗,研究组使用硝酸咪康唑阴道软胶囊实施治疗,以3~5 d作为一个治疗疗程。治疗前后对比两组病患的临床现象、相关指标、不良情况,进行随访记录孕妇胎儿状况。结果研究组病患的相关指标、临床现象的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比组,研究组与对比组的总有效率95.8%、75.0%。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随访观察胎儿正常生长发育。结论硝酸咪康唑阴道软胶囊医治妊娠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效果明显,能有效减轻体征与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运用。
2015(4).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平扫与增强检查技术在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3例经手术证实为急性阑尾炎患者的CT平扫与增强检查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4例患者经CT平扫后即行手术治疗,39例患者行CT平扫与增强检查。结果 39例行CT平扫与增强检查患者,平扫与增强显示阑尾外径增大、阑尾管腔扩张积液、阑尾周围脂肪条文征、阑尾结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阑尾壁增厚、阑尾周围软组织密度、阑尾壁显著强化与靶征、阑尾临近肠管显著强化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与增强检查技术能充分显示急性阑尾炎病变影像,可作为不典型阑尾炎的主要检查手段。
2015(4).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对烧伤残余创面患者采用综合治疗的临床情况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0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皮肤科进行治疗的112例烧伤残余创面患者。按照抽签法对他们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常规疗法和综合疗法),并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病原菌检出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愈合时间和临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烧伤残余创面患者采用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治愈时间短,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效、安全、理想的临床诊治方法。
2015(4).
摘要:目的对比锁定加压钢板与普通加压钢板内固定对提高四肢骨折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3月-2013年9月的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20例,为便于对比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其中甲组60例采用锁定加压钢板作内固定治疗,而乙组则采用普通加压钢板内作固定治疗的方法,收集整理两组患者治疗的数据以供对比。结果甲组患者在5~7个月之间骨折愈合良好,愈合率100%。其中2例固定断裂,1例骨不连,均重新手术愈合良好;1例受到感染,经对症处理后愈合;并发症概率为6.0%。使用johner-Wruhs评价标准评定两组治疗效果,可知甲组优良率93%,乙组为7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锁定加压钢板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2015(4).
摘要:目的研究纳米碳在c N0期甲状腺癌手术中对于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012年5月-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9例c N0期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未使用纳米碳手术组(对照组)29例,使用纳米碳手术组(实验组)30例。两组手术方式均为甲状腺全切除术+患侧中央组(Ⅵ区)淋巴结清扫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损伤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年,实验组术后暂时性、永久性甲状旁腺损伤和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率分别为:10.00%、3.33%、6.67%;对照组术后暂时性、永久性甲状旁腺损伤和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率分别为:31.03%、20.69%、2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 N0期甲状腺癌患者手术中应用纳米碳可有效保护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
2015(4).
摘要:目的总结食管胃交界癌在电子胃镜下的临床诊断形态特点及病理分析结果,以期提高今后临床对食管胃交界癌的诊断水平。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经电子胃镜诊断及术后病理诊断为食管胃交界癌的10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7例患者中,腺癌90例,印戒细胞癌11例,鳞癌6例。结论应用电子胃镜和其他辅助检查技术,可提高早期诊断率及远期治疗效果。
2015(4).
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复杂肝胆管结石患者再手术的原因,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复杂肝胆管结石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再手术的原因和防治措施。结果结石残留、胆管狭窄未彻底解决、胆肠内引流术不恰当、并未进行全面诊断和治疗等原因都可能导致复杂肝胆管结石患者术后再次手术。本组所有患者经再次手术后,死亡3例,主要是由于消化道出血、门脉高压症、肝硬化、胆管癌死亡,死亡率达到3.75%,结石再发者9例(11.25%),结石未再发者67例(83.75%),胆道感染患者1例(1.25%)。结论术前全面、细致的检查,准确判断病情,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和引流方式,术中精确的探查,彻底清除肝内病灶,有效解除胆管狭窄,定期复查,可大大降低再次手术率。
2015(4).
摘要:目的探究瓣膜手术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02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实验组实施瓣膜手术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LVEDD、LVESD均低于对照组(P<0.05),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瓣膜手术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指数高,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2015(4).
摘要:目的观察控制性降压在骨科腰椎内固定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8月期间我院接收治疗的进行骨科腰椎内固定手术的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3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一般的全身麻醉方式,观察组患者控制性降压处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比较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开始前、麻醉后5 min、麻醉后30 min、麻醉后60 min、停止降压时刻的血压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腰椎内固定中应用控制性降压能够有效控制血压,减少手术中失血量,对血液有良好的保护效果。
2015(4).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孕妇的妊娠结局。方法本研究选择200例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孕妇做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依据筛查结果,按妊娠期糖耐量异常(GIGT组,n=84)、妊娠期糖尿病(GDM组,n=104)糖尿病合并妊娠(DM组,n=12)划分,总结围生儿结局及孕产妇分娩并发症,并与同期收治的无糖代谢异常的50例孕产妇(对照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本次选取病例中,糖尿病合并妊娠组、妊娠期糖尿病组、妊娠期糖耐量异常组剖宫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代谢异常组巨大胎儿、宫内感染、妊高症等不良事件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孕妇,明显增加了剖宫产率,需加大孕期保健,对病情明确诊断,并制定个体化方案,以改善预后,保障患者生存质量。
2015(4).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方法选取我院儿科门诊2012年1月-2013年4月期间所开据的196张处方单据,分析处方中抗菌药物的应用类别、用药频度等指标,并对用药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 196张处方中,抗菌类药物使用频率最高的为头孢菌素类,同时发现门诊用药过程中存在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结论医院应当加强对抗菌类药物的使用管理力度,转变医师的不良用药习惯,将规范合理用药作为一项重点工作。
2015(4).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前白蛋白(PA)的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3年11月-2014年5月我院呼吸科收治的65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另外选择6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PCT、hs-CRP和PA水平,观察AECOPD患者病情与上述指标的关系。结果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COPD患者的血清PCT和hs-CRP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而急性加重期的血清PCT和hs-CRP水平较缓解期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患者PA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联合检测血清PCT、hs-CRP和PA,对COPD急性加重期感染的诊断及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意义。
2015(4).
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TVS)监测卵泡大小及子宫内膜厚度状况在不孕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SIEMENS G20型超声显像仪用于62例不孕症患者的卵泡发育状况与子宫内膜厚度、类型等的观察之中,另外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62名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卵泡发育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情况以及两组卵泡大小与内膜厚度比较。结果1本组62例患者中,包括如下6类排卵周期的TVS图像:正常排卵型22例,占35.48%;无优势卵泡形成型29例,占46.77%;无卵泡发育型4例,占6.45%;排卵延缓型3例,占4.84%;黄素化卵泡不破裂1例,占1.61%;多囊卵巢3例,占4.84%;2子宫内膜厚度随着卵泡的增大而增大,且在排卵之前,子宫内膜厚度≤7 mm时,其妊娠率较低;3经分析,两组在三线型与均质型子宫内膜构成比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用于卵泡大小以及子宫内膜厚度情况的监测,对不孕症的临床治疗与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2015(4).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用于肱骨近端骨折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进行救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将其分成两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传统解剖钢板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则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的方法,对比观察两组手术后的临床疗效、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较对照组好,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用于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临床效果显著,骨折恢复较快,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较少,可在临床中加大使用范围。
2015(4).
摘要:<正>本研究收集骺板闭合后有完整影像资料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端肿瘤及肿瘤样病变97例,对其X线、CT、MRI表现进行分析,探讨骺板闭合后骨端肿瘤及肿瘤样变诊断及鉴别诊断,现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选取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08年6月-2014年5月发生于骨端的肿瘤及瘤样病变97例患者的骺板闭合后完整的影像资料,其中股骨上端15例,股骨下端23例,胫骨上端
2015(4).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不明原因消化道急性大出血紧急手术的术中配合。方法回顾总结2013年对3例儿童不明原因消化道急性大出血紧急手术的护理配合情况。结果 3例患儿抢救及时,配合得当,出血停止,随访患儿均康复出院。结论抢救药品的提前配置,娴熟的穿刺技术,护士的应急能力,整个团队的分工协作,是成功抢救患儿的重要保证。
2015(4).
摘要:目的探究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方法和意义。方法收集2002-2012年我院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确诊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患儿122例,进行及时治疗及跟踪随访,观察患儿的甲状腺功能指标和生长发育情况。结果绝大部分患儿在经过早期筛查、确诊和及时的持续治疗后,甲状腺功能指标达到正常水平,生长发育正常,无明显智力低下表现。结论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对于改善患儿生长发育状况、避免发育迟缓与智力低下意义重大,这一观念应引起临床关注和家长的重视。
2015(4).
摘要:目的总结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优质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56例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后,开展心理、生理、健康宣传、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等方面的优质综合护理措施,评价临床效果、预后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痊愈出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及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患者依从性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对于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以及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有积极作用。
2015(4).
摘要:目的对胆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采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对比分析。方法对82例胆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探讨,并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41例,通过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手术在治疗胆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疾病临床上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
2015(4).
摘要:目的针对重症监护病房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后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重症监护病房当中收治的15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5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当中,共计有97例肺外源性患者,53例肺源性患者。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选择APACHEII评分标准调查患者的死亡率。在1年内患者的死亡率并未出现明显的变化。同时以多方面因素的资料研究为根据,我们可以发现,有很多因素会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出现死亡,其中包括患者的多功能器官功能障碍妨碍住院时间的治疗、基础病理以及年龄等。心功能衰竭(19.2%)以及脓毒性休克(25.3%)导致患者死亡率的原因当中具有最高的死亡率,而较少有患者死于呼吸衰竭(15.2%)。结论本院近几年来最为常见的病人之一就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该病具有非常高的死亡率,而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就是心功能衰竭以及脓毒性休克。
2015(4).
摘要:目的探讨急救知识宣教在急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往接受过急救知识宣教,包括急救知识宣教、技能培训、开通健康通咨询平台、建立急救绿色通道、健康管理等内容,形成医院-社区-个人院前急救系统,选择同期行常规院前护理的80例高血压急症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救治结果、并发症发生率、急救知识知晓率。结果观察组急救知识总知晓率、救治有效率分别为95.00%、93.75%,与对照组的75.00%、75.00%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两组消化道出血、中枢性高热、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救知识宣教能明显提高患者急救知识知晓率,便于院前急救全面展开,以降低救治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2015(4).
摘要:<正>直肠癌是全球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每年约60万患者死于直肠癌[1]。手术切除在直肠癌的综合治疗中仍占主导地位。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已逐步被广大患者接受,成为治疗直肠癌的首选术式。微创手术需要的仪器及器械较开腹手术多且复杂,娴熟的护理配合,可有效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促进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顺利完成。本研究旨在探讨我院成功收治的30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现将手术的护理配合进行总结如下。
2015(4).
摘要:目的探讨产房年轻助产士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产房的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产房的12名助产士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其在产房日常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结果本研究总结出年轻助产士在产房日常护理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安全问题:缺乏护理技能、责任心不强、缺乏护患沟通、心理压力大、缺乏慎独精神。结论提高护理技能、加强责任感、增强护患沟通、缓解心理压力、培养慎独精神对避免护理工作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015(4).
摘要:目的评价日立7600-020检测系统与强生干化学5600检测系统的常规生化结果的可比性。方法以(NCCLS)EP9-A2文件标准,以日立7600-020检测系统为比对系统,以强生干化学5600检测系统为待评价系统,连续5 d抽取10份新鲜标本分别于两个系统上行常规生化检验,计算两个系统之间的相对偏差,以CLIA’88允许总误差1/4为依据,评价两套系统检测结果的可比性。结果日立7600-020检测系统、强生5600检测系统检测6项生化项目,检测结果存在相关性(r>0.975),相对偏差SE%在1/4CLIA’88以下,两种系统检测结果比较无差异,具有可比性。结论日立7600-020检测系统与强生5600检测系统常规生化指标检测有可比性。
2015(4).
摘要:分子影像内镜将成为一种医学诊疗新设备和新技术,该技术将分子影像学和内镜技术相结合,通过对体内细胞和分子特征的观察和检测,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监测疾病的发生发展。分子影像内镜根据成像机制的不同,可以分为:显微内镜、视频荧光成像、多光子内镜、光声内镜、扫描光纤内镜、拉曼光谱成像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随着分子影像内镜和分子探针技术的不断完善,分子影像内镜将会在人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5(4).
摘要:小儿尿路结石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因患者年龄较小,机体发育尚未完全,且耐受性较弱,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当以"安全治疗"作为小儿尿路结石患者的首要原则。临床上用于治疗小儿尿路结石的方法较多,如开放性手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或微创经皮输尿管镜取石等。在上述方法中,微创治疗术逐渐成为小儿尿路结石的主要治疗技术。在此次调查中,笔者将重点探讨小儿尿路结石微创治疗新进展。
2015(4).
摘要:临床教学是骨科研究生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提高教学效果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我们采用的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基础,结合相关病例讨论,以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为主,导师积极引导,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该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以传授知识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2015(4).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应用在脑梗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生活能力、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抑郁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的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评分,缓解抑郁程度,显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2015(4).
摘要:<正>《中国医学工程》杂志(期刊号:ISSN1672-2019/CN11-4983/R),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主办,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纳米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内镜医师分会内镜医学研究院、中国现代医学杂志社、中国内镜杂志社、中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中南大学内镜医学研究院、纳米科学杂志社(美国)协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院士担任编委会名誉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