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第0卷第1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宫颈病变组织中HPV-DNA的检测及临床意义分析

      2014(11).

      摘要 (2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病变组织中HPV感染类型及病毒载量。方法 284例组织分为慢性子宫颈炎组、CINⅠ级组、CINⅡ级组、CINⅢ级组、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组、腺癌组和外阴尖锐湿疣组,应用表面等离子谐振(SPR)技术对每组进行HPV类型及载量的检测。结果 HPV总阳性率72.54%;高危型中以HPV16、45和18亚型为主,分别占39.81%、24.76%和9.22%;低危型中以HPV6和11亚型为主,分别占20.87%和6.80%。多重感染率占26.21%,主要以双重感染为主85.19%;而外阴尖锐湿疣占多重感染比例高达40.74%。从慢性子宫颈炎到宫颈鳞状细胞癌发展过程中,HPV阳性率呈上升趋势,且病毒平均载量也呈上升趋势。CINⅡ级组、CINⅢ级组、鳞状细胞癌组和外阴尖锐湿疣组分别与慢性子宫颈炎组之间比较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CINⅠ级组和腺癌组分别与慢性子宫颈炎组之间比较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慢性子宫颈炎组、CINⅢ级组及鳞状细胞癌组中均以感染HPV16亚型为主,且平均载量呈上升趋势。结论宫颈病变与HPV感染密切相关,随着病变程度的增加病毒载量增加。

    • 脑电图在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的脑功能监测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2014(11).

      摘要 (2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脑电图在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脑功能检测及预后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310例,用数字脑电图仪对患者EEG进行观察,并以EEG Synek分级标准对EEG结果进行分级,将脑电图分级与临床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310例患者EEG结果均显示异常,Ⅱ级和Ⅲ级预后不良不良率4.8%,Ⅳ级和Ⅴ级预后不良率60%,P<0.05。结论 EEG Synek分级能对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预后不良进行预测,EEG Synek分级越高,表示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 床边超声检查在急诊外科肌腱损伤诊断中的作用研究

      2014(11).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床边超声检查对急诊外科肌腱损伤诊断的准确性评估,是否有利于肌腱损伤的快速诊断。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34例伤肢患者,并进行全面体格检查,然后进行床边超声检查寻找肌腱断裂部位,肌腱超声检查结果与急诊中损伤探查手术和MRI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6例手指损伤,11例手掌损伤,6例手臂损伤,6例前臂损伤,5例低肢端损伤。34例患者中,4例具有部分肌腱损伤,9例具有肌腱撕裂或者完全断裂,21例患者根据手术探查和MRI结果无肌腱损伤。床边超声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是100%,95%和97%,医师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是100%,76%和85%。床边超声检查的平均时间是46.3分钟明显小于手术探查和MRI的时间138.6分钟。结论对于肌腱撕裂的检查,床边超声检查比体格检查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手术探查和MRI检查占用时间更少。

    •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给予脱氧核苷酸联合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

      2014(11).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脱氧核苷酸联合营养支持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2013年3月-2014年3月,入选我院64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所有患者给予C臂X线机引导下穿针、清创、整复骨折后,装外固定架固定术后均给予抗感染治疗。治疗组术后给予脱氧核苷酸联合氨基酸、脂肪乳等支持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营养支持治疗,连续治疗7~14 d后评估创面愈合及感染情况。结果治疗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骨折延迟愈合,皮片成活面积(%),行走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26.7±10.4)d,0%,(98.7±1.7)%,(44.6±11.2)d。对照组分别为(30.5±10.7)d,12.5%,(91.4±2.4)%,(68.6±12.4)d。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治疗组血清总蛋白水平,血清白蛋白,A/G水平分别为(62.2±9.4)g/L,(32.6±7.8)g/L,2.0±0.4。对照组分别为(55.3±9.2)g/L,(29.8±8.2)g/L,1.5±0.5。治疗组发生中重度感染为6.25%,对照组发生中重度感染为34.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例出现发热。结论脱氧核苷酸治疗加速创面愈合,提高血清蛋白水平,减少感染发生。

    • 脊髓损伤患者早期康复的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影响

      2014(11).

      摘要 (3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以及并发症的具体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该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发病时间进行分组治疗,对治疗前及康复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相关功能及能力进行评定并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ASIA运动评分、ASIA感觉指数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与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项目治疗后同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提高(P<0.05),且治疗组上述评分情况均提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异位骨化发生率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有效促进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并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6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MRI检查的回顾性分析及与病理结果的对照研究

      2014(11).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MRI检查与病理结果的对照,探究MRI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从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确诊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MRI检查作为观察组,对患者进行病理诊断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诊断结果。结果经检测后,观察组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腔肿大诊断率(70.00%)及子宫内膜变厚诊断率(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67%)及(58.33%)。观察组宫旁受侵(26.67%)、膀胱受侵(41.67%)及子宫肌层受侵(31.67%)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67%)、(23.33%)、(15.00%)。观察组的阳性检出率(75.00%)、敏感度(86.67%)及准确性(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33%)、(68.33%)及(7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术前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采取MRI检查,能显著提高准确性,术前诊断具有实用价值,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 胸部孤立性纤维瘤的CT表现及病理对照分析

      2014(11).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胸部孤立性纤维瘤(SFT)的CT表现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病理证实的SFT,将CT表现与病理学相对照。结果 5例病例皆为呈孤立性类圆形软组织肿块。结论 SFT需要同时结合临床、病理学以及影像学方能对其治疗和预后做出较为全面准确的判断。

    • 矽肺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水平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2014(11).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矽肺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水平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2年12月间于我院住院治疗的矽肺患者45例及同期相同接尘条件的正常者3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的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水平及肺功能指标,对比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矽肺患者的调节性T细胞、CD4+T细胞水平及调节性T细胞在CD4+T细胞中所占比例均显著上升(P<0.01);各项肺功能指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此外,其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水平与CD4+T细胞存在正相关性,CD4+CD25+/CD4+与FVC(%)及MMEF75/25间也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矽肺患者普遍存在肺功能低下,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检测,能够有效反应矽肺患者肺功能状况。

    • 鼻内镜下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25例报道

      2014(11).

      摘要 (2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 2010年11月-2012年4月,该院25例慢性泪囊炎患者,鼻内镜下采用"三瓣法"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25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均随访9个月以上,有效率92%(23/25)。结论鼻内镜下"三瓣法"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满意,术后恢复快,成功率高,值得推广。

    • 消化系统症状首发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研究

      2014(11).

      摘要 (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7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伴有消化道系统症状的患儿占所有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10.2%,其中又有14.7%患儿为以消化道系统症状为首发的肺炎支原体感染。3岁以下患儿消化道症状多伴有腹泻或是腹泻伴呕吐,而3岁以上患儿的消化道多为纳差或是纳差伴呕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所占比例较高,治疗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患儿的具体表现,及时进行抗体特异性检测,及早进行有效治疗。

    • 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的作用及其机制分析

      2014(11).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普萘洛尔治疗增殖期血管瘤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增殖期血管瘤患儿按照抽签的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儿。对照组不做任何药物治疗,仅通过定期复诊和随访来观察血管瘤的大小变化和消退情况;治疗组患儿收治入院后给予普萘洛尔口服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同时对比治疗组患儿服药前后肝肾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服药前后肝肾功能指标没有明显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萘洛尔能使增殖期血管瘤颜色变浅,瘤体变小,治疗效果显著,而且对患儿肝肾功能没有损害,安全可靠,但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证实。

    • 安宫黄体酮在围绝经早期干预效果观察

      2014(11).

      摘要 (2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对围绝经期妇女月经异常者早期给予安宫黄体酮干预,可以改善围绝经期症状和延缓绝经年龄。方法选择围绝经妇女月经异常者作为研究对象,早期使用安宫黄体酮干预60例作为干预组,未进行干预6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干预组正常月经恢复率100%(60/60)高于对照组38.33%(23/60),干预组贫血及感染发生率6.67%(4/60)低于对照组56.67%(34/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围绝经期症状减轻,干预组和对照组已绝经妇女的绝经年龄分别为(49.46±3.62)岁和(48.07±3.79)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激素在围绝经期妇女早期干预安全有效,对增强妇女健康有重要意义。

    •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观察

      2014(11).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4月-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中有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对照组中有1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避免复发,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泮托拉唑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心病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分析

      2014(11).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与研究泮托拉唑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心病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90例患者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泮托拉唑治疗。对比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采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之后,无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心病出现消化道出血,仅有少数患者出现腹痛、腹胀、反酸等状况;研究组患者在腹痛、腹胀、消化道出血死亡、反酸等多个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泮托拉唑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心病消化道出血,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由于消化道出血造成的死亡率以及出血并发症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产科分娩中联用间苯三酚用于活跃期减轻痛觉的临床观察

      2014(11).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间苯三酚注射液在临床应用分娩中活跃期宫缩疼痛的效果,探讨其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住院分娩且无剖宫产指征的初产妇100例,随机分组,观察组50例在宫口开大3 cm时,缓慢静推间苯三酚;余50例为对照组不给药。观察两组产妇在分娩中痛苦情况、药物不良反应、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方面的影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产妇在腹痛缓解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发现新生儿窒息病例。结论间苯三酚治疗分娩疼痛安全、有效,对新生儿及产后出血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 MRI与能谱CT在诊断手肌腱病变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4(11).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MRI与能谱CT在诊断手肌腱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入我院治疗的手肌腱病变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分别采用MRI与能谱CT进行临床诊断,观察两组方式的诊断情况。结果能谱CT和MRI对增粗、受压、断裂、缺失病变的诊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能谱CT对肌腱变性、腱鞘病变的诊出率分别为7.69%、34.0%,较MRI的诊出率82.0%、82.35%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谱CT对手肌腱与周围软骨组织的清晰度较MRI高。结论 MRI与能谱CT在手肌腱病变的临临床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临床可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情况,选择合理的诊断方式。

    • 醒脑静联合应用纳洛酮注射液治疗高校大学生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疗效观察

      2014(11).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醒脑静与纳洛酮联合应用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大学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治疗量纳洛酮,观察组给予醒脑静联合治疗量纳洛酮治疗,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与清醒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能够很好地缓解患者的症状,缩短他们的清醒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骨水泥和非骨水泥型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疗效分析

      2014(11).

      摘要 (2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骨水泥与非骨水泥型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移位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GardenⅢ型和Ⅳ型股骨颈骨折患者94例,随机分为骨水泥组与非骨水泥组,骨水泥组采用骨水泥型股骨假体治疗,非骨水泥组则采用非骨水泥型股骨假体治疗。术后随访1年。观察的主要指标有:手术时间、术中的失血量、术后并发症、髋关节Harri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假体翻修率及病死率等。结果骨水泥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55.8±7.3)min,非骨水泥组为(48.1±7.9)min,两组差异明显(P<0.05);骨水泥组的平均术中失血量为(241.3±121.7)m L,非水泥组为(228.6±120.4)m L,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患者在髋关节Harri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病死率方面无显著差异;非骨水泥组有12例发生并发症,多于骨水泥组8例;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髋臼磨损;非骨水泥组有2例翻修,多于非骨水泥组1例。结论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移位型,非骨水泥组在手术时间上占有优势,骨水泥组在并发症方面占有优势,其他方面则无明显的差异。

    •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大面积严重烧伤后畸形及颅骨深度电烧伤新鲜创面的临床效果

      2014(11).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大面积严重烧伤后畸形及颅骨深度电烧伤新鲜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0例大面积严重烧伤后畸形及颅骨深度电烧伤新鲜创面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修复,试验组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进行修复。结果试验组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有效的针对患者进行修复,效果较为确切,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满意27.5%。结论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这一方法对于大面积严重烧伤后畸形及颅骨深度电烧伤新鲜创面的患者效果较为确切,且患者满意度较高,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值得我们在临床大力推广。

    • 关节镜下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4(11).

      摘要 (2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关节镜下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58例,GonstantMurley评分(81.2±3.8)分,VAS不稳定评分(6.7±1.5)分;所有患者均于关节镜下,利用金属缝合锚钉行Bankart重建手术治疗,术后按照程序展开康复治疗。结果经10~26个月随访,患者均无关节再脱位现象,对于治疗效果均十分满意。术前肩关节平均前屈上举角度为(161.5±12.3)度,VAS不稳定评分(6.7±1.5)分,Gonstant-Murley评分(81.2±3.8)分,平均外展90度外旋角度(58.6±6.8)度;术后肩关节平均前屈上举角度为(173.5±11.8)度,VAS不稳定评分(1.1±0.5)分,GonstantMurley评分(96.7±4.6)分,平均外展90度外旋角度(88.2±5.4)度;患者术后VAS不稳定评分显著低于术前,肩关节平均前屈上举角度与平均外展90度外旋角度显著大于术前,Gonstant-Murley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0.05)。结论在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治疗中,于关节镜下行Bankart重建手术可显著改善患者肩关节与肘关节功能,避免了开放性手术创伤大的弊端,可促使患者快速康复,值得推广。

    • 无痛分娩与常规分娩的分娩质量比较观察

      2014(11).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观察无痛分娩与常规分娩的分娩质量。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3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200例健康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给予观察组低浓度的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阻滞麻醉实行无痛分娩;对照组实行常规分娩。比较两组孕妇的分娩镇痛有效率、失血量、住院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产程等指标。结果观察组镇痛有效率为1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0%;两组产妇失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第三产程分别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分娩相比,无痛分娩的孕妇生产痛苦减小,产程变短,新生儿临床状况良好,产后住院时间短,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自噬途径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中的作用机制

      2014(11).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自噬途径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中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成像和FRET技术,在活细胞中实时研究结晶型Nis与反式-BPDE恶性转化16HBE细胞中自噬途径的作用机制。结果正常细胞与恶性转化细胞相比,GEP-LC3蛋白的点状聚集明显减少,仅仅达到16HBE-N细胞的1/3,由此充分表明,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发现,自噬水平下降,m TOR激酶活性上升,Beclin1表达降低。结论研究表明,反式-BPDE会通过自噬途径参与诱导16HBE细胞恶性转化的癌变过程中,为肺癌的预防与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 中晚期宫颈癌治疗的观察分析

      2014(11).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放射治疗和化学介入治疗在中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疗效,为临床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1年11月-2014年1月期间由于宫颈癌中晚期而入院治疗的女性患者66例,将这66例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一组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在放射治疗,而另一组患者为试验组,除了放射治疗外,还接受化疗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各项临床数据的对比,分析化疗对辅助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疗效,总结讨论。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Ⅲ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试验组要优于观察组,而Ⅳ期患者则无明显差异。结论根据研究我们发现介入治疗仅仅对Ⅲ期患者都有较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深入研究和临床推广使用。

    • 糖尿病并发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2014(11).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并发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为其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2月-2013年9月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100例,按其是否并发周围血管病变将其分成试验组50例(并发周围血管病变),对照组50例(未并发周围血管病变),分析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得出周围血管病变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高危因素。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血压、年龄高于对照组(96.2±3.1 mm Hg/129.5±3.5 mm Hg,61.2±2.5岁VS 85.2±3.1 mm Hg/110.6±3.0 mm Hg,41.2±2.7岁),病程长于对照组(10.2±2.5年VS 3.2±2.4年),脂质代谢情况异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100%VS 0.0%),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血压、病程、脂质代谢是糖尿病患者并发周围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控制血压、血脂,纠正脂质代谢异常对防治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具有十分积极的医学意义,护理人员应给予存在周围血管病变高危因素的糖尿病患者更加优质的临床护理服务。

    • 捆绑式胰肠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2014(11).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捆绑式胰空肠吻合法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及粤北人民医院2005年10月-2013年12月间27例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例施行捆绑式胰空肠吻合法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效果。结果 27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321.7±14.0)min,无1例出现胰液渗出,术后出现腹腔感染2例,经治疗后均得到控制,27例均恢复良好,顺利出院。结论捆绑式胰空肠吻合法在胰十二指肠切除中可明显降低胰瘘的发生率,此法效果令人满意,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腹腔镜技术在妇科急腹症的临床应用

      2014(11).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在妇科急腹症患者的治疗中使用腹腔镜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3年9月我院接收的9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45例,两组患者分别施行腹腔镜下手术、常规开腹手术,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诊治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经过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出现。试验组患者的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镇痛剂使用量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技术在妇科急腹症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该种手术方式具有安全、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痛苦小等优点,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评价皮下免疫和舌下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

      2014(11).

      摘要 (2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皮下免疫疗法(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和舌下免疫疗法(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IIT)治疗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9例对尘螨过敏的变应性鼻炎患者脱敏的疗效和安全性,其中112例采用屋尘螨变应原制剂注射脱敏,97例采用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脱敏,疗程2年。结果变应性鼻炎患者治疗2年后SCIT组显效42例(37.5%)、有效59例(52.7%)、无效11例(9.8%),有效率为90.2%;SLIT组显效35例(36.1%)、有效50例(51.5%)、无效12例(12.4%),有效率为87.6%;两组的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χ2=0.35)。SCIT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9%(29/112),SLIT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9/97),两组的不良反应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χ2=9.65)。结论两种脱敏方法对变应性鼻炎都能取得良好的疗效,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脱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应用更为方便。

    • 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观察

      2014(11).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3年9月我院经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的3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48~65 min,术中出血180~290 m L,术后X线片示股骨假体位置良好,无髋内、外翻;出现下肢静脉血栓1例,经治疗后好转,无压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随访12~25个月,出现髋臼磨损1例,骨水泥、假体周围透亮区1例,股骨距吸收2例,无假体脱位、松动、下沉、感染等发生;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85.42±1.53,其中优21例,良10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8.6%。结论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损伤小,术后卧床时间短,可早期康复锻炼,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减少,临床应用安全,疗效肯定。

    • 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

      2014(11).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2011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儿童尺桡骨双骨折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43例。对照组患儿行临床常规骨折治疗手术,观察组行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进行骨折治疗。于治疗后6个月进行随访复查,比较两组患儿骨折愈合、功能性恢复及畸形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19例(44.17%),有效22例(51.16%),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9%,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临床效果显著,对患儿无医源性损伤,治疗费用较低,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7例老年患者真菌性败血症的临床分析

      2014(11).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探讨老年真菌性败血症的危险因素,发病特点,为临床制定有效的防护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ICU2013年1-12月住院7例老年真菌性败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老年真菌性败血症占同时期败血症发生率为15.9%,病原菌中白色念珠菌占57.1%,非白念珠菌中光滑念珠菌占42.9%,其中死亡2例,死亡时间分别为血培养阳性后2 d及23 d,病死率为28.6%,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深静脉置管、机械通气、留置导尿各占13.5%,长时间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气管切开各占11.5%,纤支镜吸痰、低蛋白血症各占9.6%。结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及时去除危险因素,尽早明确诊断和积极有效抗真菌治疗,并制定相关防护措施,以降低真菌性败血症的病死率。

    • 精准肝切除术在右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与分析

      2014(11).

      摘要 (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于精准肝切除在右肝内胆管结石方面的临床应用与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3年7月间50例精准肝切除与50例非精准肝切除治疗右肝胆管结石的病例,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与非精准肝切除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但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石清除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右肝精准切除在右肝胆管结石手术治疗中应用良好,是减少并发症的有效途径。

    • 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

      2014(11).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腹腔经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56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均分为两组,甲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乙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甲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进食时间、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并发症以及住院费用明显少于乙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创伤小,安全可靠,可有效防止再次粘连发生,疗效显著。

    • 超声在中孕早期检查胎儿神经系统畸形中的应用

      2014(11).

      摘要 (2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中孕早期检查胎儿神经系统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1200例孕周为14~20周的孕妇进行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超声检查结果,观察和分析胎儿神经系统畸形的发生率及超声检查的符合率。结果经上述方法进行检查后,1200例孕妇检出18例畸形胎儿,其中12例为神经管畸形,神经系统畸形的发生率为1.00%,检出率为92.31%,产后诊断与超声检查的符合率为100%。漏诊1例神经管畸形儿,漏诊率为7.69%。结论对中孕早期孕妇进行胎儿神经系统畸形的超声筛选可有效降低胎儿出生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孕妇的身心痛苦,起到了优生优育的作用。

    • 阿折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在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中的效果研究

      2014(11).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阿折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在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4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阿折地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硝酸甘油片使用量以及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89%、92.59%、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62.96%、59.26%,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都明显降低,但是治疗组的SBP和DBP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折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颈动脉超声对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诊断价值

      2014(11).

      摘要 (2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对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血管造影诊断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本院经造影证实无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门诊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100例研究对象均经彩色多普勒检查颈动脉,观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观察其诊断价值。结果经分析,观察组50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内膜增厚43例(86.0%),多发斑块39例(78.0%),不均质斑块32例(64.0%),颈动脉狭窄41例(82.0%),明显高于对照组11(22.0%)、21(42.0%)、15(30.0%)、9(18.0%),P<0.05。结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多发斑块、不均质斑块、颈动脉狭窄发生率较高,颈动脉超声可作为诊断方法,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疤痕子宫再分娩方式选择107例探讨

      2014(11).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107例疤痕子宫(妇科术后、前次剖宫产)患者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对常州市妇幼保健院2008年12月-2012年12月107例疤痕子宫患者再妊娠分娩方式选择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7例患者,疤痕子宫为前次剖宫产的61例,占57%;妇科因素所致的46例,占43%。10例因绝对手术指征、12例因相对手术指征直接行剖宫产,占20.56%;85例阴道试产患者中,49例试产成功,占57.64%,其中1例以产钳助产,7例因绝对手术指征转为剖宫产。结论疤痕子宫不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严格掌握阴道试产指征,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大多数疤痕子宫患者可不用再次剖宫产;提高医患素质,减低剖宫产率。

    • 米氮平治疗抑郁症及焦虑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2014(11).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讨论应用米氮平对焦虑症与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对其治疗安全性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8月收治的焦虑症与抑郁症患者70例,其中抑郁症患者36例,焦虑症患者34例,应用米氮平进行开放治疗,并应用TESS,HAMD与HAMA对其安全性与临床疗效进行判定。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中焦虑症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2.3%,显效率为58.8%;抑郁症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1%,显效率为66.7%,两组进行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米氮平对焦虑症与抑郁症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明显,副作用轻,还具备良好的耐受性,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 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疗效分析

      2014(11).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时,采用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近期收治的186例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生素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复方胃蛋白酶散,每组均连续治疗5 d,治疗前后对患儿的身体状况进行详细检查,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 5 d后两组患儿腹泻情况得到有效抑制,观察组改善情况超过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愈率89.25%(83/93),对照组患儿的治愈率为89.25%(73/93)(P<0.05),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不适症状。结论采用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不仅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更有利于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的康复。

    • 超声雾化治疗在耳鼻喉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2014(11).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雾化治疗在耳鼻喉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耳鼻喉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观察组患者予以超声雾化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口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治愈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发现,观察组无复发患者,对照组3例复发。结论超声雾化治疗耳鼻喉科疾病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应用。

    •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咯血的疗效

      2014(11).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BAE)治疗法在肺结核咯血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4年2月来我科接受肺结核咯血治疗的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利用内科保守疗法给予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而对观察组患者采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止血时间,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对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可有效缩短肺结核咯血的出血时间,对于肺结核咯血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ECT全身骨显像对早期诊断骨转移肿瘤的临床分析

      2014(11).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ECT全身骨显像对早期诊断骨转移肿瘤的临床分析。方法通过对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62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ECT全身骨显像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ECT全身骨显像检查共76处骨转移,其中以肋骨和椎骨转移为主,ECT全身骨显像检查阳性患者数为45例,临床诊断确诊为骨转移患者52例。结论 ECT全身骨显像早期诊断骨转移肿瘤具有检出率高,费用低、无创伤等特点,可作为诊断骨转移肿瘤的首选方法,为肿瘤分期和治疗提供重要影像学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颅内动脉狭窄的影像诊断技术应用进展

      2014(11).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颅内动脉狭窄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应用进展进行分析,研究最佳的影像学诊断技术。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疑似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共计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以CTA及DSA技术进行诊断干预。以DSA为诊断金标准,对两种诊断方法下的敏感度、特异性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DSA、CTA诊断颈内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灵敏度与特异性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数字血管造影与CT血管造影均是临床诊断颅内动脉狭窄的有效技术,两者相互配合,对于提高诊断各类颅内动脉狭窄客观性有重要价值,值得重视。

    • 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伴糖尿病患者介入术后心肌灌注及心肌损伤的影响

      2014(11).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伴糖尿病患者介入术后心肌灌注及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自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2例经介入治疗的合并有糖尿病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按照介入手术常规治疗,观察组42例在术前给予替罗非班,对比两组术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无复流发生率4.8%,对照组无复流发生率17.5%,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势明显。结论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围手术期联用替罗非班治疗伴糖尿病的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安全有效,能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4(11).

      摘要 (2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严重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64例(共70膝)行TKA的严重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访6个月,比较手术前后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术后6个月,患者HSS评分中的疼痛、功能和活动度评分较手术前均显著增加(均P<0.05),反映生活质量的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机体疼痛、总的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和心理卫生评分明显增加(均P<0.05)。结论 TKA是严重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治疗方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

    • 235例子宫肌瘤的术式探析

      2014(11).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手术疗效、术后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将235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腹腔镜组120例以及开腹手术组115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术后残留率、复发率、妊娠率及炎症因子的差异。结果开腹手术组患者剔除肌瘤数目、最大肌瘤直径、剔除肌瘤重量高于腹腔镜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术后残留率、复发率高于传统手术组,但术后对患者创伤性较低,可减轻手术创伤对机体的应激反应,有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临床可根据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指征选取合适的手术方法,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临床研究

      2014(11).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取辛伐他汀进行治疗,试验组采取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结果两组的LDL-C以及TC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试验组LDL-C、T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4%,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不仅能有效的降低患者血脂各项指标水平,而且不良反应亦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 重症肺炎的ICU诊治探讨

      2014(11).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重症肺炎ICU临床诊断以及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3月我院ICU接收的重症肺炎患者45例,对45例患者相关临床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43例(95.5%),死亡2例(4.5%),通过临床检测发现病菌类型包括有细菌、病毒、真菌以及多种病菌混合感染。结论 ICU重症肺炎发病非常突然,病情危重,致残、致死率非常高,因此,要对其采取相对应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措施,进而获得显著的临床效果,使患者生存质量进一步提高。

    • 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

      2014(11).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单纯给予美托洛尔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0%,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3%,组间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用美托洛尔,且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小儿哮喘68例临床研究

      2014(11).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小儿哮喘68例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哮喘患儿共68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布地奈德混悬剂联合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不同治疗方法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7.06%(16/34),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24%(30/34),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明显较短。两组间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哮喘患儿的治疗中,采用阿奇霉素、布地奈德混悬剂进行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抑制患儿哮喘情况,治疗效果确切,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 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疗效观察

      2014(11).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8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补液、抗炎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愈率、动脉血氧及二氧化碳分压、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4.1%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6.5%,动脉血氧及二氧化碳分压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动脉血氧及二氧化碳分压、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牙齿切合重度磨耗并发多发性牙列缺损的修复治疗

      2014(11).

      摘要 (2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使用铸造可摘局部义齿加金属合垫修复牙齿切合面重度磨耗并发多发性牙列缺损的修复、治疗过程及临床应用的疗效。方法采用特殊修复的方法,观察临床效果。结果修复后患者无不适,咀嚼功能恢复良好。讨论此方法既解决患者面容外形,又解决了咀嚼食物功能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常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2014(11).

      摘要 (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癌,探讨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肿瘤科收治的胃癌患者90例,将90例胃癌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45例,其中观察组(LAP组)采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照组(OPEN组)采用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在手术过程中及术后仔细记录各项数据,然后对两组术后的胃肠道恢复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术后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等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OPE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胃肠道恢复时间都明显高于观察组(LAP组);观察组(LAP组)的无瘤生存率也高于对照组(OPEN组);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以上有关两组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相比,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更安全、更可靠,具有微创、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 股骨近端骨折治疗策略

      2014(11).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目前县级医院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优良方法,为以后的临床研究提供可靠和实用的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来我院就诊的160位股骨近端骨折的患者,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空白组,每组80例。空白组采用传统的髓外固定,试验组采用新型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PFNA内固定,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术中以及术后治疗情况以及随访9个月的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试验组临床治愈效果明显高于髓外固定组(P<0.05),在术中的平均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情况相比,试验组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随访9个月,患者的满意程度以试验组为高(P<0.05)。结论 PFNA是目前临床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主要方法,其治疗效果优良,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 小儿血流感染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

      2014(11).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儿血流感染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以治疗的血流感染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4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抗感染治疗、抗呼吸衰竭治疗、抗肝肾衰竭治疗、DIC治疗以及支持疗法。分析治疗后致病菌清除率,研究治疗效果。结果 42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0.5%。绿脓杆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清除率为100%,而大肠艾希氏杆菌清除率为80%,金黄色葡萄球菌清除率为66.7%,与治疗之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治疗小儿血流感染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治疗中,要考虑各种致病菌,除了给予抗感染治疗外,防止持续性器官衰竭、恢复器官功能是治疗的关键。

    • 鼻内窥镜下微波热凝筛前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

      2014(11).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微波热凝筛前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4年6月来我院进行救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110例,按照数字列表法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鼻内窥镜下微波热凝筛前神经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鼻黏膜消肿、鼻分泌物减少及喷嚏减少时间情况,以及治疗后1年随访的临床疗效。结果 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鼻黏膜消肿、鼻分泌物减少及喷嚏减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的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73%高于对照组的61.8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鼻内窥镜下微波热凝筛前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安全可靠,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实行流产后关爱服务前后人流情况比较分析

      2014(11).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比实行流产后关爱服务(Post Abortion Care,PAC)前后人流情况差异,希望找到降低人工流产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3年7月在我院自愿选择人工流产患者6986例,未实行PAC者为对照组,实行PAC为研究组。分析两组终止妊娠原因比率,重复流产比率及宫腔粘连发生率。结果 PAC后因避孕失败,因疾病服用孕妇禁用药物及因胚胎停止发育人工流产比例上升;因意外怀孕人工流产比率,重复流产(半年内两次或以上流产)率及宫腔粘连比率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行PAC可降低意外怀孕,重复流产,宫腔粘连的发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癫痫患儿中的应用

      2014(11).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临床护理路径(CNP)癫痫患儿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方法抽取在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癫痫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的传统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患儿住院天数以及医疗费用,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和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40例患者中家属满意的有29例,较满意的11例,总满意率为100%;对照组40例患者中家属满意的有10例,较满意的有21例,不满意的有9例,总满意率为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癫痫患儿进行治疗以及护理,能够显著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在临床上是有显著疗效的,值得推广应用。

    • 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应用研究

      2014(11).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对脑梗死患者在语言、肢体康复中实施早期护理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择已确诊的脑梗死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早期护理干预。结果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0.0%,两组总有效率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月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有利于脑梗死患者全面康复,能够使患者早日康复,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 心理干预护理措施对于肛肠疾病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分析

      2014(11).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探究心理干预对肛肠疾病患者的术后护理影响,完善院内护理对策和方法。方法根据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所收治的114例行手术治疗的肛肠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7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策,护理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心理干预措施。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进行测评,采用问卷调查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最长观察期为1个月。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平均焦虑评分为(26.67±1.33),护理干预后平均焦虑评分为(2.59±2.16),护理满意度为70.18%。护理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平均焦虑评分为(27.19±0.95),护理干预后平均焦虑评分为(17.77±1.59),护理满意度为91.23%。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的焦虑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焦虑情况,护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更高。结论心理干预对肛肠疾病手术患者具有积极的影响,可以改善患者对待治疗的态度,使患者更加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计划,从而减少不良情绪的产生,提高护理和治疗效果。

    • 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护理方法以及效果分析

      2014(11).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3月5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患者进行皮肤、高热、消毒隔离、并发症、口腔以及心理等方面护理。结果 50例患者通过有效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皮疹全部消退,患者的体温恢复正常,其中3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没有死亡病例。结论针对重症手足口病患者实施对症治疗以及精心护理,能够显著增强患者的治愈概率,对于手足口病的大流行起到防止的作用,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 即刻种植与即刻修复的临床应用分析

      2014(11).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即刻种植与即刻修复的临床应用分析。方法选取30例需拔除上颌前牙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行种植后即刻修复处理;对照组患者于种植后3个月行修复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牙间乳头外形指数、牙槽嵴骨吸收高度、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牙间乳头外形指数多集中于3度左右,6个月内牙槽吸收高度差异显著,且试验组患者满意率较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患者行即刻种植与即刻修复处理,在达到治疗效果的同时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周期,且外形美观程度更高。

    • 孟鲁司特与普米克令舒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探讨

      2014(11).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时,采用孟鲁司特联合普米克令舒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7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孟鲁司特,同时进行普米克令舒物化吸入治疗,每组均连续治疗2周,治疗前后对患者的肺功能进行检查,比较临床效果。结果经2周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都有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超过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为(7.25±2.67)d,对照组时间为(8.75±3.67)d,(P<0.05),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孟鲁司特联合普米克令舒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更有利于患者病情的缓解与康复。

    • 连硬外联合气管内全麻在老年腹部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2014(11).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连硬外联合气管内全麻在老年腹部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老年腹部肿瘤手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连硬外联合气管内全麻组(A组),全麻组(B组)。研究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全麻药用量,全麻费用,术毕清醒拔管时间,术后疼痛程度。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麻醉效果,手术时间无差异性(P>0.05),A组较B组全麻药用量明显减少,全麻费用明显降低,术毕清醒拔管时间明显缩短,术后疼痛程度明显降低,两组比较有差异性(P<0.05)。结论连硬外联合气管内全麻在老年腹部肿瘤手术中麻醉效果确切,全麻药量减少,全麻费用降低,术毕清醒拔管时间缩短,术后疼痛程度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老年肺结核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分析

      2014(11).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总结和分析老年肺结核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征以及耐药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0例肺结核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总结分析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400例患者痰液标本中共检出400株病原菌,其中包括245株(61.25%)革兰阴性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最为多见),110株(27.50%)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耐药性严重,且对多种常用抗生素耐药率均较高。结论老年肺结核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主要是革兰氏阴性杆菌,同时细菌耐药相当严重,临床治疗时需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 快室率房颤伴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胺碘酮联合琥珀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4(11).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快室率房颤伴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胺碘酮联合琥珀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接受治疗的80例快室率房颤伴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服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给予试验组患者服用胺碘酮联合琥珀美托洛尔缓释片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和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同时试验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快室率房颤伴心力衰竭的治疗,胺碘酮和琥珀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使用的治疗效果较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糖化血红蛋白在诊断妊娠期糖尿病中的作用及意义

      2014(11).

      摘要 (3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对妊娠期糖尿病(GDM)诊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8月-2014年3月在我院产前门诊进行检查并确诊为GDM的64例孕妇做为观察对象,对64例孕妇分别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测定(Hb A1c),常规空腹血糖测定(FPG),糖负荷试验(OGCT),比较Hb A1c,FPG,OGCT的阳性率;同时比较Hb A1c阳性的孕妇与Hb A1c阴性孕妇母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64例孕妇Hb A1c阳性率为81.25%,FPG阳性率为34.38%,OGCT阳性率为59.38%,Hb A1c阳性率明显高于FPG阳性率,OGCT阳性率(P<0.01),有统计学意义;糖化血红蛋白阳性孕妇胎膜早破发生率为30.77%,羊水过多发生率为17.31%,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32.69%,糖化血红蛋白阴性孕妇胎膜早破发生率为8.33%,羊水过多发生率为8.33%,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6.67%,糖化血红蛋白阳性孕妇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糖化血红蛋白阴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阳性率较高,可做为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的化验指标之一,且血红蛋白阳性孕妇母婴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早期发现可进行早期干预,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品管圈活动对下肢骨折牵引患儿功能锻炼掌握率的影响

      2014(11).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护士采用多形式的教育方法加强对患儿功能锻炼的宣教,以提高下肢骨折患儿对牵引后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由7名护士自愿成立品管圈,选定活动主题,根据调查结果对下肢骨折牵引患儿功能锻炼的掌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拟定计划,针对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设定目标值,并对符合条件的患儿组织实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下肢骨折牵引患儿对功能锻炼的掌握率78%提高至90%以上,护理服务满意度96%提升至99%。结论品管圈不仅提升了护士的专业知识,提高了患儿功能锻炼的掌握率、舒适度,减少并发症,减轻疼痛,促进消肿,促进患儿身心健康;提高服务满意率;促进护患关系,同时还可以提高圈员的团队精神和对工作的主动性。

    • 扳牵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研究

      2014(11).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扳牵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因腰椎间盘突出入院的患者67例,按照患者就诊意愿分为研究组37例,对照组30例进行资料回顾。研究组采用扳牵手法+复方丹参注射静滴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理疗+复方丹参注射液配合地塞米松方案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腰腿痛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1.9%,对照组总有效率80.0%,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腰腿痛评分为(1.81±1.78)分,对照组为(2.85±0.45)分,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扳牵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具有明显缓解临床症状,减轻腰腿疼痛的优点,可以在专业骨科医师的指导下临床推广。

    •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功能检测结果分析

      2014(11).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功能指标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59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73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1组,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科进行健康体检的65例正常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2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M(Ig M)、免疫球蛋白G(Ig G)、C3、C4、白介素-2(IL-2)、白介素-12(IL-12)、γ-干扰素(IFN-γ)、PPD皮试检测。结果 1 3组研究对象Ig A、Ig G、C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g A、Ig G、C3显著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之间Ig A、Ig G、C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研究对象Ig M、C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3组研究对象IL-2、IL-12、IFN-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2与IFN-γ显著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IL-12显著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之间IL-2、IL-12、IFN-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3组研究对象PPD皮试阳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PD皮试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PPD皮试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存在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的功能紊乱。

    • 急性酒精中毒内科急诊治疗效果分析

      2014(11).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在内科急诊中联用纳洛酮以及门冬氨酸鸟氨酸救治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内科急诊的84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各有患者42例,所有入组者均给予输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吸氧、利尿、保温、补充维生素以及应用胃黏膜保护剂等常规治疗,并基于此基础,为对照组患者实施纳洛酮救治,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纳洛酮与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对两组受试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62%(41/42),相对于对照组的83.33%(35/42)明显突出(P<0.05);在酒后患者的清醒时间、症状消除时间方面,两组对比同样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内科急诊中联用纳洛酮以及门冬氨酸鸟氨酸救治急性酒精中毒,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尽早缓解并消除患者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出院,建议临床进一步普及应用。

    • 眼科护理中安全隐患及预防对策探讨

      2014(11).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眼科护理中安全隐患及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眼科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取针对性眼科安全隐患护理预防对策,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分析眼科患者护理中的安全隐患以及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眼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主要有意外伤害、生活自理能力缺陷、视力障碍、心理障碍、服药隐患、护理管理制度欠缺、护理专业素质薄弱、健康宣教不足等;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6.7%>68.3%),两组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可知,眼科护理中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有效的预防对策能够降低安全隐患,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观察

      2014(11).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中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次,1次/d;对照组给予尼群地平片10 mg/次,2次/d。治疗6周后,对两组患者评定疗效并进行对比。结果经6周治疗,收缩压及舒张压观察组为(135±14)mm Hg、(80±8)mm Hg,对照组为(142±15)mm Hg、(85±10)mm Hg;观察组有效率为94.7%,对照组为84.2%;不良反应观察组2例,对照组4例,血压、疗效及不良反应上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降压效果显著,持久平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老年骨质疏松椎体隐匿性骨折X线片、CT及MRI检查对比评价

      2014(11).

      摘要 (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X线平片、CT及MRI检查在老年骨质疏松椎体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证实的36例老年骨质疏松椎体隐匿性骨折,所有病例均作了X线平片、CT及MRI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6例中有54个椎体骨折。X线平片仅提示脊柱退行性变、椎体内结构消失、骨小梁稀疏、周围骨皮质变薄,均未见明显骨折;CT诊断40个椎体骨折,表现为椎体骨皮质断裂、骨小梁断裂、椎体缘小骨折片、双边征;14个椎体未见异常。MRI显示54个椎体内均见异常信号,表现为片状或水平线条状T1WI低信号、T2WI不均匀高、低、混杂信号,脂肪抑制序列见片状或水平线条状高信号,椎体形态未见异常。结论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患者,当临床出现症状,X线平片检查虽未见明显骨折时,应进行CT和\或MRI检查,避免漏诊。

    • 急诊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机械通气的临床观察

      2014(11).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机械通气的效果。方法将110例呼吸衰竭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为研究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及观察组(采用有创正压通气IPPV治疗)各55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64%(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91%,对照组为12.27%(P>0.05)。结论针对急诊科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收效确切,安全可靠。

    • 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2014(11).

      摘要 (2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胃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根据患者是否有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分析可能导致两组患者的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出血组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静脉曲张程度、胃镜及彩超检查各指标与非出血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及红色征是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及红色征是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

    •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方案探讨

      2014(11).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重型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特点、预后影响因素及救治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10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随机分成A组(33例)和B组(56例),对两组患者创伤及相关并发症进行综合诊治,分析两组相关因素的差异。结果 8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2例救治成功(58.4%),37例抢救无效死亡,病死率41.6%。结论多发伤、并发症、颅脑损伤程度、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及高龄是诱发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致死亡的重要因素,及时制定有效的救治方案,可极大降低影响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提高临床救治效果。

    • 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期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

      2014(11).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期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疗效。方法根据护理模式将2011年1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95例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分为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者住院化疗期间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使用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患者住院化疗期间仅接受常规护理,未给予护理风险管理。结果 1观察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期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可以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 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喘息性疾病的护理策略探析

      2014(11).

      摘要 (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析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喘息性疾病的护理策略,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本院2012年5月-2014年4月收治的120例儿童喘息性疾病患儿纳入本研究,均接受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根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加强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家长对护理工作质量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试验组患儿总有效率较高,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质量满意度较高,组间差异经χ2检验后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儿童喘息性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加强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药物治疗效果,还可增进护患关系。

    • 肝胆胰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2014(11).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肝胆胰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72例肝胆胰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肝胆胰疾病及糖尿病相关症状予以科学、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接受护理后试验组满意度为80.56%,对照组为55.56%,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前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给予肝胆胰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针对性、全面护理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患者生活质量。

    • 经皮介入臭氧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

      2014(11).

      摘要 (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臭氧经皮穿刺溶核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在C型臂引导下,采用9号长15 cm经皮穿刺颈、腰椎间盘内外双注射法,浓度选45~55μg O3/m LO2。腰椎间盘内O3用量15~20 m L/间盘,盘外及椎间孔附近10m L,颈椎间盘内O3用量6 m L/间盘。术后平均观察24 h,共治疗115例。结果随访3~12个月以上,平均4.5个月。3个月回访结果 :优良率为90.4%。在治疗后短期内有轻微不适,可以自行缓解。结论 1经过临床应用及观察,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创伤极小,安全性高,成本及费用低而疗效显著的特点;2经皮穿刺臭氧溶核(POC)是适应椎间盘轻度到中度膨出的治疗方法,疗效满意。

    • 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胃癌的协同效果

      2014(11).

      摘要 (2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方剂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胃癌协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6月肿瘤内科收治的胃癌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2组患者均给予FAM化疗方案,观察组同时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化疗近期总有效率(5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3%),观察组中医症候改善率(61.11%)显著优于对照组(36.11%),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毒副反应结果显示,观察组恶心呕吐、乏力失眠、血小板及白细胞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化疗在胃癌治疗中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 循证护理在急性胰腺炎护理中应用观察

      2014(11).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循证护理在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0例患者。在对照组中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方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率、病死率以及患者情绪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率和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强迫、敌对、抑郁、恐惧以及焦虑的患者数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出现疼痛耐受、情绪稳定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循证护理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黄体酮胶囊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观察

      2014(11).

      摘要 (2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口服黄体酮胶囊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9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4例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52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口服黄体酮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肌注黄体酮针剂治疗,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1治疗前,治疗后第2周,治疗后第4周,治疗后第6周,治疗后第8周,治疗后第10周,两组患者孕激素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黄体酮胶囊与肌注黄体酮针剂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疗效与安全性相当,但是前者的依从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宫腔镜在IUD嵌顿、残留、断裂中的应用

      2014(11).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在宫内节育器异常取出中的应用。方法对54例宫内节育器嵌顿、残留、断裂和取器困难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腔镜下取出节育器一次性成功。结论宫腔镜在宫内节育器异常取出中具有创伤小、痛苦少、疗效好、恢复快的特点,是宫内节育器嵌顿、残留、断裂等取器方式的首选。

    • 阴部神经阻滞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痔手术中的镇痛效果观察

      2014(11).

      摘要 (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阴部神经阻滞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痔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门诊进行痔疮手术的98例患者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将98例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治疗组麻醉方式采取神经阻滞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照组麻醉方式采取利多卡因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及术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为97.96%,对照组的显效率为48.98%,观察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的满意度为63.27%,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阴部神经阻滞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可大大减轻痔手术患者的疼痛程度,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茶碱缓释片联用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效果探讨

      2014(11).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采用茶碱缓释片联合孟鲁司特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2013年9月期间收治124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床号码,将患儿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儿单纯给予茶碱缓释片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治疗。结果联合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6%,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联合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9.36%,差异明显,有统计意义(P<0.05);联合组患儿治疗后的症状的缓解时间、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采用茶碱缓释片联合孟鲁司特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能有效缩短症状的缓解与消失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妇产科感染问题的对比分析

      2014(11).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患者术后感染的原因,探讨妇产科术后护理的重要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回顾性分析800例患者术后感染的情况,产科248例,妇科552例,比较二者术后感染的差异。结果妇科患者术后感染率明显高于产科患者;术后产科感染以手术创口为主,妇科以呼吸和泌尿系统感染为主;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感染率也上升。结论妇产科术后感染仍较严重,应加强临床护理,减少感染。

    • 布拉酵母菌治疗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观察

      2014(11).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布拉酵母菌治疗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8月-2010年9月我科收治的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136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补液、思密达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拉酵母菌口服,0.25/次,2次/日。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拉酵母菌治疗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有显著疗效。

    • 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二级预防的临床研究

      2014(11).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二级预防中的应用,为临床预防脑梗死复发提供依据。方法将120例符合研究标准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依达拉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TC、TG、LDL-C、HDL-C、hs-CRP、IMT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观察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组间观察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患者血脂指标、炎性指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恢复较佳,值得推广应用。

    • 外科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2014(11).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外科手术围手术期中对于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对100例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并对护理后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方式的满意情况进行调查,并对两组患者护理后行SCL-90评分。结果满意度调查显示研究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外科手术是临床中常见的治疗方式,针对患者的特点,制定一套科学的人性化护理方法对于提升护理质量是必要的。

    • 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ICU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探讨

      2014(11).

      摘要 (2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ICU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科学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ICU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共62例,按照随机抽签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氟康唑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伊曲康唑注射液进行治疗,用药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用药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统计。结果一个阶段的治疗后,统计显示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0.6%(25/31),真菌感染清除率为70.9%(22/31),5例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8%(30/31),真菌感染清除率为90.3%(28/31),2例出现不良反应,对比两组统计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使用伊曲康唑注射液具有较好的疗效,它可有效清除人体真菌、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且用药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 米索前列醇治疗62例妊高症产后出血疗效分析

      2014(11).

      摘要 (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米索前列醇在治疗妊高症产后出血方面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妊高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接受米索前列醇治疗,催产素组接受肌肉注射催产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产后出血情况。结果治疗组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催产素组,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的血压值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催产素组,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能够有效治疗妊高症产后出血,改善患者的高血压症状,提高妊高症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特布他林、布地奈德及爱全乐联合雾化吸入对重症哮喘治疗分析

      2014(11).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特布他林、布地奈德及爱全乐联合雾化吸入对重症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0例重症哮喘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所有入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方式。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爱全乐雾化吸入,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特布他林、布地奈德及爱全乐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特布他林、布地奈德及爱全乐联合雾化吸入可有效的提高对重症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疗效安全可靠。

    • 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研究

      2014(11).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心内科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SCD)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期间36例发生SCD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判断其发生原因。结果心内科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SCD的原因主要有冠心病(44.44%)、高血压心脏病(13.89%)、扩张型心脏病(11.11%)、风湿性心脏病(8.33%)以及主动脉夹层(5.56%)等。结论基础性心脏病、高血压以及心力衰竭等是造成心内科老年患者发生SCD的高危因素,早期密切监护和预防处理是改善临床预后的关键。

    •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分析

      2014(11).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0年9月-2013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患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足月新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两组患儿均采用机械通气支持治疗,对观察组患儿则加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8.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2.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选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更优,值得推广。

    • 局麻下纤支镜诊治儿童肺不张的临床分析

      2014(11).

      摘要 (2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局麻下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在儿童肺不张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泉州市儿童医院呼吸科2012年11月-2013年11月肺不张患儿的临床资料及纤维支气管镜术(FB)诊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7例患儿中,异物3例,结核2例,先天支气管肺发育畸形3例,余49例提示炎症病变,支原体感染有41例(其中6例混合有流感病毒感染),病变以单侧为主,左上叶和右中叶发病率最高,细菌检出率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支原体肺炎(MP)MP-DNA检测敏感度高于血清支原体抗体检测。经肺泡灌洗治疗,复张率达93.88%。结论使用纤维支气管镜术,可尽早明确儿童肺不张病因,通畅气道,缩短疗程,防止误诊漏诊,值得进一步推广。

    • 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观察

      2014(11).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2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6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平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利用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合并症出现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在LVEF、CTFC、TIMI血流指标的改善上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心源性猝死、心绞痛复发发生率上低于对照组,对比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利用替罗非班对ACS患者进行治疗,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患者相应指标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内侧腓肠肌瓣在胫骨慢性骨髓炎的应用

      2014(11).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胫骨慢性骨髓炎的治疗方法及内侧腓肠肌瓣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例胫骨慢性骨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0个月-10年,平均4年,均治愈,无一例复发。结论基层医院可采用病灶清除,腓肠肌内侧肌皮瓣转移结合闭式冲洗、内置抗生素骨水泥链珠法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

    •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2014(11).

      摘要 (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和效果进行探讨。方法从我院骨科2012年6月-2014年6月下肢骨折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不采用任何预防措施,观察组则使用血塞通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对比两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经双下肢深静脉造影检查发现,对照组有9例形成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6%;观察组有2例形成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8%。两组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使用血塞通可以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 后腹腔镜下肾脏手术解剖标志的应用研究

      2014(11).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后腹壁解剖结构的形态和位置关系,认识后腹腔镜下肾脏手术的解剖标志。方法对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我科开展的40例后腹腔镜下肾脏手术进行分步解剖技术研究,记录并分析后腹壁解剖标志与肾、肾门、肾动脉的位置毗邻关系。结果后腹壁由膈肌的腰部、腰大肌、腰方肌以及内外侧弓状韧带、膈肌脚构成。内侧弓状韧带横行向脊柱方向指向肾门,膈肌脚的弧形部分与肾动脉走形成镜像状态。40例患者按照上述解剖标志进行肾门的游离,均准确到达。结论后腹壁肌肉和韧带的解剖位置相对固定,在后腹腔镜下清晰可见,完全可以作为后腹腔镜下肾脏手术的解剖标志,认识和确定这些解剖标志,对于腹腔镜下分离肾门及肾脏血管有积极意义。

    •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对患者营养状况影响的临床评估

      2014(11).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与腹膜透析(CAPD)对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维持性透析患者。HFHD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CAPD组采用常规腹膜透析。检测两组入选者甲状旁腺素(PTH)、β2-微球蛋白(β2-MG)、瘦素、血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计数(LC)水平等指标变化,观察疗程为12个月。结果 1 HFHD组血浆甲状旁腺素、β2MG、瘦素水平较CAPD组低(P<0.01)。2 HFHD组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计数水平较CAPD组高(P<0.01)。结论在ESRD患者营养状况方面,HFHD可能更优于CAPD。

    • 晚期乳腺癌采用新辅助化疗TEC方案治疗的临床观察

      2014(11).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新辅助化疗TEC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应用新辅助化疗TEC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不进行化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28例,完全缓解15例,占53.6%,部分缓解12例,占42.8%,无效1例,占3.6%,治疗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患者28例,完全缓解11例,占39.3%,部分缓解8例,占28.6%,无效9例,占32.1%,治疗总有效率为67.9%,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新辅助化疗TEC方案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急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临床分析

      2014(11).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急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患者动脉溶栓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从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中动脉脑梗死患者中抽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动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后2周和3个月的NIHSS评分。结果经对比,观察组的再通率为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2周和3个月的NI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两组的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中动脉脑梗死的患者使用动脉溶栓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血管的再通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

    • 精细化护理在胃癌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研究

      2014(11).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胃癌术后并发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85例胃癌术后发生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采用精细化护理41例患者纳入试验组,采用普通护理的44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对患者的恢复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恢复效果中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精细化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恢复效果,并能很好地控制住患者的并发症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老年人群血尿酸水平与血糖代谢的关系研究

      2014(11).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人群血尿酸水平与血糖代谢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期间诊治的中老年体检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血尿酸和血糖检测,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受试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血尿酸水平和血糖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血尿酸与血糖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高血糖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为(0.397±0.11)mmol/L,非高血糖组患者血尿酸均值为(0.301±0.13)mmol/L,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尿酸患者的血糖水平为(6.88±0.27)mmol/L,高血糖发生率为38%。非高血尿酸组患者血糖均值为(6.01±0.37)mmol/L,高血糖发生率为21%。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群血尿酸水平与血糖代谢的关系密切,在治疗过程中要全面考虑。

    • 探讨影响多发伤患者的危险因素

      2014(11).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多发伤患者在治疗期间存在的危险因素,旨在了解危险因素范围,做好预防工作,提高治疗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8月-2013年8月两年时间内收治的多发伤患者共60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60例患者中30例死亡,30例存活,死亡患者归为对照组,存活患者归为观察组。研究主要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对患者临床资料展开研究,了解患者在治疗早期血糖状况、系统急性生理学评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以及休克状态3个方面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研究的3个方面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血糖状况、系统急性生理学评分以及休克状态均会对多发伤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影响,治疗人员应在早期注意这些危险因素,做好预防工作,提高治疗效力。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胆管结石的疗效对比

      2014(11).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对胆管结石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的比较。方法将收治的9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A组患者实施胆总管切开取石术、B组患者实施规则性肝叶、段切除术、C组患者实施胆道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比较3组患者术后的临床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残石率的情况。结果 3组患者经治疗后,C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B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残石率明显低于A组和B组,B组的残石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手术中,胆道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的临床效果最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残石率也最低,临床上应优先推广。

    • 护理干预联合健康宣教对先天性食道闭锁患儿手术后进食情况的影响

      2014(11).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联合健康宣教对先天性食道闭锁患儿手术后进食情况的影响与作用。方法从2010年4月-2013年7月,我院共有86例患儿被诊断为先天性食道闭锁,作为研究对象。经患儿家长同意,随机分成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患儿均行常规的临床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联合健康宣教;对照组患儿给予单纯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的进食情况及住院时长进行比较,对两组家长的满意程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满意者占比、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进食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发生感染者占比、食管狭窄者占比,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护理干预联合健康宣教不仅可明显提升先天性食道闭锁患儿术后进食情况,还可缩短愈合时间,减轻患儿痛苦。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荐。

    • 子宫内膜癌的内分泌治疗体会

      2014(11).

      摘要 (2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的内分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10月接收的12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分别对两组进行手术治疗,并对治疗组再采用内分泌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转移复发率及无瘤生存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而治疗组的死亡率及转移复发率随着内分泌治疗时间的不同,出现的结果对比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治疗,在手术基础上再采取内分泌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死亡率及复发转移率,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针对腕管综合征患者采用关节镜、小切口以及传统手术的治疗效果比较

      2014(11).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腕管综合征患者采用关节镜、小切口以及传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腕管综合征患者135例,随机将样本分为Ⅰ组、Ⅱ组与Ⅲ组,分别采用关节镜手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手术。结果Ⅰ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66.67%,Ⅱ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64.44%,Ⅲ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68.89%,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Ⅰ组与Ⅱ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疤痕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均显著好于Ⅲ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腕管综合征患者采用关节镜与小切口手术能够获得与传统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但前两种手术方案治疗患者的临床表现更佳。

    • 单独巩膜固定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观察

      2014(11).

      摘要 (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逆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单独巩膜固定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逆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单独巩膜固定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方法治疗翼状胬肉68例(68只眼),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 1例(1只眼)胬肉复发,复发率为1.47%。结论单独巩膜固定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复发率低,取材方便,简单易行,适合推广应用。

    • 肛肠疾病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护理措施与体会

      2014(11).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探究对肛肠疾病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护理对策,总结止痛方法,完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根据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所收治的146例行手术治疗的肛肠疾病患者的术后护理资料,并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比组。其中对比组73人,采用一般止痛方法,治疗组73人,采用优化止痛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止痛效果,总结术后疼痛产生的相关因素。结果对比组最短止痛时间为9 h,最长止痛时间为5 d,平均止痛时间为(3.21±1.10)d。治疗组最短止痛时间为5 h,最长止痛时间为4 d,平均止痛时间为(2.03±0.57)d。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止痛效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比组,其对比结果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肠疾病患者的术后止痛速度与止痛效果关系到患者的院内治疗质量,缩短疼痛时间可大大降低并发症的产生,提升护理舒适度,改善院内护理质量。

    • 对比分析开颅夹闭和血管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

      2014(11).

      摘要 (2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开颅夹闭和血管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随机将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动脉瘤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夹闭的方法进行治疗,给予试验组患者采用血管栓塞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发现,对照组患者的良好率(90.00%)明显低于试验组患者的良好率(63.33%),同时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40.00%)明显高于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3.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疗效较好,并发症发生较少。

    • 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骨科手术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2014(11).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骨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9月-2013年9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老年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行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则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选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案的观察组患者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均快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骨科手术中能够显著加快麻醉速度,减轻患者痛苦,值得推广。

    •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应用于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比较研究

      2014(11).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量效关系和安全性。方法 60例下腹部全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3个剂量组(A1/A2/A3)和芬太尼组,共4组,各15例。分别使用3个剂量舒芬太尼或芬太尼进行PCIA。记录术后0 h、4 h、8 h、12 h、20 h、24 h、48 h的疼痛、镇静评分、PCIA次数、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等。结果 A3组用药剂量和镇痛评分与其余各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上述各时间点VSA及PHS评分4组相似(P>0.05)。A3组不良反应比例高于其余各组。术后生命体征、心率、呼吸频率4组基本无明显的差异。结论适宜剂量的舒芬太尼用于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PCIA,镇痛安全有效,并且镇静效果优于芬太尼。

    • 子宫后壁的巨大肌瘤术后再生育的临床分析

      2014(11).

      摘要 (2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子宫后壁巨大肌瘤切除术后患者再生育情况。方法选取子宫后壁巨大肌瘤患者42例,均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对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经2~4年随访观察再生育情况。结果 4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膀胱、输尿管、血栓栓塞等并发症。经3~6个月避孕后,26例患者妊娠且安全分娩。结论在子宫后壁巨大肌瘤治疗中,在对子宫切口合理设计基础上行腹腔镜下切除术疗效显著,可对子宫肌层完整性与子宫解剖结构予以有效恢复,降低术后粘连,促使子宫重建以便实现术后安全妊娠要求,可对患者再生育要求予以有效满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Bakri子宫填塞球囊导管在产后大出血中应用的护理体会

      2014(11).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总结15例Bakri子宫填塞球囊导管在产后大出血中应用的护理体会。方法置球囊前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留置导尿;置球囊后做好监测、固定、制作健康教育巡视单记录观察内容等。结果 15例大出血产妇注入球囊内的生理盐水为350~450 m L均未发生感染,无并发症发生,14例止血成功痊愈出院,1例因出血不止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后痊愈出院。随访2~3个月,治疗护理效果满意。结论置球囊前、后的护理在Bakri子宫填塞球囊导管治疗产后大出血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老年人急性支气管炎症50例分析

      2014(11).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头孢曲松钠联合痰热清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于2010年2月-2013年3月将50例老年人急性支气管炎症患者随机分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84%,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为(3±1)d,对照组平均退热时间为5 d,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老年人肺炎较之单用抗生素疗效显著。

    • 湿润烧伤膏用于外科创面换药的效果观察

      2014(11).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探讨湿润烧伤膏用于外科创面换药的疗效。方法选择58例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湿润烧伤膏进行创面换药治疗,观察伤口创面愈合情况及患者的痛觉等。结果 58例患者的创面15~20 d全部愈合且无明显疤痕,换药时患者的疼痛明显减轻,无感染发生。结论湿润烧伤膏用于外科创面换药疗效好、方便、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

    • 优质护理改善肺结核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临床分析

      2014(11).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改善肺结核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临床效果。方法 7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5例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35例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抑郁消失率为42.86%,焦虑症状消失率为45.7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抑郁焦虑情绪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 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应用效果

      2014(11).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临床治疗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在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60例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60例进行分组,研究组均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药物,对两组患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的效果进行详细的对比研究。结果支气管哮喘组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的患者在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肺功能都有明显的改善。支气管哮喘组中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的患者相比较,肺功能有更为明显的改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患者中,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也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疾病的治疗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能够起到明显改善肺功能的作用。

    • 雌激素疗法联合中药辩证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分析

      2014(11).

      摘要 (3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雌激素疗法联合中药辩证疗法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科于2012年8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80名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雌激素对照组、中药对照组以及观察组3组。对比观察3组患者的Kupperman评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雌激素对照组与中药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 3组患者治疗前的Kupperman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Kupperman评分要明显低于雌激素对照组与中药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激素疗法联合中药辩证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临床效果要优于单纯使用雌激素疗法或中药辩证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 NGF早期干预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脑损伤程度及MBP和酸性钙结合蛋白S-100的影响

      2014(11).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NGF早期干预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脑损伤程度及MBP和酸性钙结合蛋白S-100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60例重度窒息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28例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脑活素和胞二磷胆碱进行治疗,B组32例患儿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NGF早期干预治疗,观察两组患儿发生的脑损伤的概率、脑损伤程度以及治疗前后MBP和酸性钙结合蛋白S-100的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儿脑损伤发生率、病死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经过治疗后其MBP和酸性钙结合蛋白S-100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B组明显较A组低,且患儿行为神经评分小于35分的例数明显较A组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进行NGF早期干预能有效减轻脑损伤程度,降低MBP和酸性钙结合蛋白S-100水平,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胃肠功能早期护理干预

      2014(11).

      摘要 (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胃肠功能紊乱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除采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方法外,入院后即每天进行指力刺激肛门、腹部按摩与热敷、穴位按摩等干预措施。每天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症状及体征指标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便秘消失平均时间为(10.1±6.0)d,腹胀消失平均时间为(2.8±1.5)d及住院平均时间为(18.0±10.5)d,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排便训练等早期干预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解决患者的胃肠道功能紊乱的问题,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哮喘的相关性研究

      2014(11).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哮喘的相关性。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小儿哮喘患儿共42例作研究组,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常规体检的健康儿童42例作对照组;观察两组儿童的MP-Ig M的血清学检查结果,对研究组患儿进行血清分析,观察分析结果。结果研究组MP-Ig M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中检测为阳性的患儿血清Ig E的水平及EOS均显著高于检测为阴性的患儿,比较差异明显,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哮喘间存在密切关系。

    • 舒适护理在骨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2014(11).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对骨科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是否会影响患者的术后疼痛感,以便寻求较为合理的护理措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2013年5月-2014年3月收治的120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如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日常护理等。将两组术后的疼痛感、护理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采用舒适护理的试验组疼痛感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等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骨科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措施具有临床实践意义,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等对于患者的后期恢复均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降低疼痛感,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老年人下肢骨折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2014(11).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人下肢骨折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方法筛选2012年1月-2013年1月社区内老年人下肢骨折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8例。护理组进行针对下肢骨折的综合性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分别于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随访复查,比较患者下肢骨折的恢复情况;并根据创口、骨折愈合速度,并发症,及术后的临床效果评价护理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理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复查中,护理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护理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老年人下肢骨折应用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加快骨折愈合速度,减少感染并发症的发生,调节患者的情绪,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系统护理干预对妇科癌症患者疼痛及心理的影响研究

      2014(11).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系统护理干预对妇科癌症患者疼痛及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4月-2012年1月收治的74例妇科癌症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系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结果实施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随访,患者的心理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病症,同时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实施有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 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感染情况和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2014(11).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后感染情况和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收集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SPSS 19.0进行描述性统计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以找出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后感染情况和影响因素。结果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后感染发生率为9.26%(10/108),以革兰阴性菌为主(58.33%)。营养不良(OR=4.956,P=0.000)、手术持续时间>6 h(OR=2.501,P=0.000)和糖尿病史(OR=4.835,P=0.000)是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后感染发生率较高,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发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 对于七氟醚与丙泊酚在小儿麻醉维持中对脑氧代谢的影响观察

      2014(11).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七氟醚与丙泊酚在小儿麻醉维持中对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择期行外科手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各32例,A组应用丙泊酚进行麻醉维持,B组应用七氟醚进行麻醉维持。结果两组t2、t3、t4各时刻的MAP值均显著低于t1时刻,P<0.05;两组患儿t1~t4各时刻的MAP、Sp O2、H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2、t3时刻的CERO2值、Da-jv O2与t1时刻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t2、t3时刻的CEO2、Da-jv O2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在小儿外科手术的麻醉维持中应用丙泊酚和七氟醚,均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但七氟醚降低脑氧代谢更为明显。

    • 胃癌临床X线分析

      2014(11).

      摘要 (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胃癌X线表现进行总结分析,观察X线在胃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45例经胃镜诊断确诊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采用X线诊断,根据术后活检结果观察X线诊断资料。结果 X线检查显示患者癌灶均为单发,小弯角切迹处最多,为26例,其次为胃窦小弯11例;低分化腺癌22例,印戒细胞癌14例;早期胃癌18例,中晚期胃癌27例,与术后活检结果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X线诊断在胃癌诊断中使用,能够对病灶形态、部位等具体情况进行准确显示,准确率较高,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 辛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评价

      2014(11).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辛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8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4例,参考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采用辛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FEV1、FEV1/FVC%、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FEV1、FEV1/FVC%下降速率明显小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辛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助于减少患者肺功能下降速率,能减轻气道炎症反应,增强患者抗氧化能力,促进患者康复,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 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4(11).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10月诊治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90例,将其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5例,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的方法,对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辛伐他汀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45例患者中呈显效的16例(35.56%)、有效的19例(42.22%)、无效10例(22.22%),总有效率77.78%;治疗组45例患者中呈显效27例(60.00%)、有效16例(35.56%)、无效2例(4.44%),总有效率95.56%。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肾功能、肝功能或心肌酶发生异常的情况。结论使用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可以取得优良的治疗效果,具有安全、改善病症的特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治临床研究

      2014(11).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治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诊断标准,将30例符合早期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30例符合一般诊断标准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治疗、辅助治疗、肝素治疗等,最后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诊治,可确保良好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 糖尿病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分析

      2014(11).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120例,根据糖尿病史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各60例,比较2组在高血脂、高血凝等指标上的差异,统计2组进展性脑卒中发生率。结果糖尿病组在高血凝、高脂血症、中度及重度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上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P<0.01)。糖尿病组进展性卒中发生率83.3%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的33.3%(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高血凝、高脂血症、颈动脉粥样硬化等状况较非糖尿病患者的后果更加严重,会加重缺血性脑卒中的脑组织缺氧、缺血状况,从而引发进展性脑卒中,由此可见,糖尿病与进展性脑卒中具有正相关性。

    • 82例妊娠期阴道不规则流血后临床分析

      2014(11).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阴道不规则流血的致病原因以及防治方法。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门诊就诊的妊娠期阴道不规则流血患者82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其致病原因及诊治措施。结果本组82例妊娠期阴道出血患者的致病原因分析显示,阴道息肉(26.83%)、阴道炎症(21.95%)、先兆流产(20.73%)、先兆早产(14.63%)、宫颈糜烂(9.76%)、泌尿道炎(2.44%)、肛裂痔疮(2.44%)和宫颈癌(1.22%);78例患者经对症治疗后痊愈,1例宫颈癌患者转入妇科接受规范化妇科治疗,1例先兆流产以及2例先兆早产失败。结论宫颈炎以及阴道炎症是妊娠期阴道不规则出血的主要原因,早期予以积极防治和对症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心肌标志物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快速诊断价值

      2014(11).

      摘要 (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快速诊断中心肌标志物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AMI患者86例,分别于发病后不同时间检测肌红蛋白(Mb)、肌钙蛋白I(Tn-I)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同时与同期体检健康人40例相应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AMI患者各时段Mb、Tn-I与CK-MB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6 h AMI组Mb、Tn-I敏感度显著低于6~12 h与12~24 h(P<0.05),CK-MB各时段敏感度无显著差异,各指标各时段特异度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心肌标志物中,肌红蛋白在AMI检测中敏感性最强,可作为该疾病快速诊断的重要指标,但在具体应用时还需对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肌钙蛋白I进行联合检测。

    • CBCT在口腔正畸中的的应用分析

      2014(11).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CBCT在口腔正畸应用中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2011年2月-2012年4月间收治的46例正畸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观察组患者临床拍摄CBCT,对照组患者临床拍摄螺旋CT,比较两组患者阻生牙、埋伏牙、骨性畸形的诊出比例。结果观察组阻生牙、埋伏牙、骨性畸形的诊出率为100%,对照组阻生牙、埋伏牙、骨性畸形的诊出率为4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BCT三维重建术可大大提高正畸患者诊断的准确性,为后期治疗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有利指导,值得临床推广。

    • 硼替佐米治疗淋巴瘤的疗效评价

      2014(11).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硼替佐米治疗淋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2年10月收治的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进行硼替佐米治疗,观察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6例患者中病情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4例,用药治疗过程中2例患者有乏力症状,5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3例患者有恶心呕吐的肠道不良反应,1例患者有神经性病变,对症处理后患者的不良反应消失。结论淋巴瘤患者应用硼替佐米治疗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 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效果分析

      2014(11).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用氧驱动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雾化液、万托林雾化液、异丙托溴胺雾化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给予布地奈德2 mg/次、博利康尼5 mg/次、爱全乐500μg/次,每日2次用氧驱动雾化吸入;B组给予0.9%氯化钠加甲泼尼龙40 mg、多索茶碱0.2 g,每日2次静脉滴注;疗程10~14 d。结果两组疗效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改变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A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博利康尼及爱全乐,治疗AECOPD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缩短病程,而且全身副作用轻,静脉使用甲强龙,出现血压、血糖升高、消化道溃疡、骨质疏松、免疫功能减退等较严重副反应,利弊难分,布地奈德、博利康尼及爱全乐联合雾化吸入治疗AECOPD值得临床推广。

    •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瘤疗效观察

      2014(11).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瘤疼痛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 48例骨转移患者给予唑来膦酸4 mg快速静滴后局部行三维适形放疗,处方剂量2~3 GY/次,每周5次,总剂量30~50 GY/2~5周;唑来膦酸每4周/次,共用4~6次。结果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瘤引起的骨痛有效率为93.7%,效果满意,不良反应主要为肌肉关节痛、发热、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等,程度均较轻,无需处理或对症处理后均能缓解,而且部分患者放疗后3月复查CT见骨质破坏处骨质有所修复,有新生骨生成。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瘤疼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强,部分患者(约占33.3%)骨转移灶有不同程度的修复,可见新生骨生成,血钙浓度较治疗前有轻微下降,减少了骨折和高钙血症的发生率,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

      2014(11).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2月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105例,分别给予阴道超声检查与病理检查,将两项检查结果相比较。以病理诊断为准。结果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检出的符合率为77.8%;对子宫内膜息肉检出的符合率为85.7%;对子宫内膜炎的检出符合率为77.8%;对子宫内膜癌或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检出符合率为100%。结论将阴道超声应用于子宫内膜病变患者检查中,其具有无创、经济、检出符合率较高等特点,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与痛苦,可为临床诊断与鉴别子宫内膜病变的良、恶性提供较可靠的理论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22例成人斯蒂尔病的护理体会

      2014(11).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成人斯蒂尔病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1月我科收治22例成人斯蒂尔病患者,对患者实施综合的护理。结果 22例患者均有发热,经过优质的护理后,21好转例,转院治疗1例。结论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控制病情进展,减少复发,维持正常的生活。

    • 试论52例鼾症围术期的临床护理体验

      2014(11).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对鼾症患者围术期进行临床护理的护理体验。方法运用现代护理手段对52例鼾症患者进行术前护理、手术治疗、术后护理、心理护理、饮食习惯护理、健康检查、健康教育等一系列现代护理手段,总结护理经验。结果经科学有效的现代护理和治疗后,52例鼾症患者恢复良好,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对患有鼾症患者围术期进行科学的现代护理手段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使患者手术进行顺利,降低并发症和上呼吸道感染的概率。

    • 32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术后治疗体会

      2014(11).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手术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择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32例。均行钻孔引流手术治疗,术后5例患者积液复发,3例改行低压分流阀进行硬脑膜下腔腹腔分流术。2例改行开颅积液包膜剥除术,结果钻孔引流术后27例一次性治愈,5例术后积液复发,3例改行低压分流阀进行硬脑膜下腔腹腔分流术后治愈。2例改行开颅积液包膜剥除术治愈,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一旦符合手术指征需及时尽早行钻孔引流术,大部分患者可治愈,少数易复发患者可行硬膜下腔腹腔分流术及积液包膜剥除术治疗。

    • 舒适护理在大肠癌患者术后化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4(11).

      摘要 (2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大肠癌患者术后化疗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肿瘤科大肠癌术后且行化疗的病人98例,并平均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结果两组满意度和并发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对大肠癌患者术后化疗有实质性的意义,值得推广。

    • 老年患者心脏直视术后呼吸机相关肺炎探析

      2014(11).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心脏直视术后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发病危险因素以及病原学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46例心脏直视术后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为A组,同期收治的45例心脏直视术而未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患者为B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探讨分析影响VAP发病的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体外循环时间、围术期输血量、机械通气时间、SICU住院天数以及氧合指数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A组患者进行痰培养,分离出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有比例最大,患者表现出的耐药情况比较严重。结论患者心脏病直视手术后其VAP发生概率较高,其死亡率也较高,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结合病原学以及药敏结果对患者合理应用抗生素,尽量缩短呼吸机的使用时间,对心脏病直视手术后发生VAP的患者起到改善的效果,提高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 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影响的研究

      2014(11).

      摘要 (2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通过胰岛素泵进行优泌林R胰岛素泵入治疗,对照组采用胰岛素笔进行优泌林R胰岛素进行皮下注射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糖尿病生命质量量表(A-DQOL)数据情况。结果两组患者A-DQOL调查情况都优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DQOL数据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胰岛素泵治疗法不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还可以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 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行TURP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的疗效研究

      2014(11).

      摘要 (3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应用TURP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66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开放手术,研究组患者行TURP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的情况,研究组患者手术所用的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冲洗膀胱的时间、导尿管留置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情况,研究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行TURP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术中的出血量较低,创口较小,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 观察妊娠中期血尿酸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

      2014(11).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妊娠中期血尿酸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来我院产科门诊进行产检的100例产妇,这100例产妇均为妊娠中期产妇,孕周在16~18周之间,其中50例产妇无妊娠期糖尿病为对照组,另外50例产妇合并妊娠期糖尿病为观察组,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上无明显差异,观察两组产妇血尿酸水平的高低。结果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的观察组产妇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未合并糖尿病的对照组,t=0.0925,P=0.0241,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尿酸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高尿酸水平会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

    • 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麻醉的效果观察

      2014(11).

      摘要 (2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麻醉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0例ASAⅠ~Ⅱ级愿意进行无痛人流手术的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舒芬太尼组)与对照组(芬太尼组),每组各100例。结果相比于麻醉前而言,患者在术中和麻醉苏醒后都会出现呼吸频率减慢,呼吸幅度减弱的情况。结论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具有安全性,很少有不良反应,使用药物量比较少。

    • 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临床探讨

      2014(11).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84例行子宫全切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给予观察组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开腹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尿管拔出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尿管拔出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其可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及患者住院时间,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 PFNA与MIPO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

      2014(11).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经皮锁定动力髋接骨板(MIPO)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PFNA组和MIPO组,每组4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harris评分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出血量、引流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等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宫腔镜技术治疗子宫腔内良性占位性病变临床效果观察

      2014(11).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宫腔镜技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用于子宫腔内良性占位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科近1年来收治的子宫腔内良性占位性病变的患者60例,年龄20~46岁,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30例。试验组在治疗时接受宫腔镜技术,对照组接受传统开腹手术。观察及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在60例患者中,宫腔镜技术有效率93.33%,传统开腹手术的有效率为80.00%。经χ2检验两两比较,宫腔镜技术的有效率均高于单独用传统开腹手术,P值为0.033。宫腔镜技术组无论是在手术时间,还是在手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传统开腹手术组,并且上述数值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6、0.028和0.009)。结论宫腔镜技术对于子宫腔内良性占位性病变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较传统开腹手术对子宫腔内良性占位性病变的功能恢复以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 静滴式温盐水灌肠在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

      2014(11).

      摘要 (2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静滴式温盐水灌肠对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8月-2013年9月收治的68例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行手术治疗,观察组行静滴式温盐水灌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为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肠梗阻采取静滴式温水灌肠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 孕晚期血清铁蛋白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2014(11).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孕晚期血清铁蛋白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检查的80例孕晚期(36~41周)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妊娠期糖尿病孕妇35例为研究组,正常孕妇45例为对照组,对所有孕妇血清铁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胰岛素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并分析血清铁蛋白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铁蛋白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血清铁蛋白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主要由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功能异常等引起,且血清铁蛋白水平与妊娠期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相关机制需深入探析。

    • 建立我国虚拟现实医疗中心的研究和设计

      2014(11).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全球范围内,焦虑症患者的数量逐步增加,尤其在我国,由于社会高速发展,无论在成人中还是儿童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这样的现象。于是,如何在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更有效地治疗焦虑症显得尤为重要。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将其应用在焦虑症诊疗和相关的医学教育等领域已成为可能,本文就是针对这一问题,结合我国具体国情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给出了如何在我国建立虚拟现实医疗中心(VRMC)的设计设想。

    • 心理护理在红皮病型银屑病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2014(11).

      摘要 (2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本文阐述心理护理在红皮病型银屑病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讨论红皮病型银屑病护理时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本文采取理论与临床实例相结合的方法,在理论层面分析心理护理在红皮病型银屑病工作的重要性,随后从临床实例上来证明该重要性。结果接受优质心理护理的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康复速度好于缺少心理护理的患者,且患者复发程度要轻于缺少心理护理的患者。结论科学的心理护理有助于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的康复治疗,且可以减轻复发的程度。

    • 对早产儿实施心理护理临床观察

      2014(11).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早产儿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0年9月-2011年9月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60例,运用常规护理和心理干预对照比较,探讨心理干预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住院天数的影响。结果常规护理结合心理干预早产儿哭闹明显减少,奶量及体重增加,住院天数明显减少。结论对早产儿实行心理护理可使早产儿哭闹减少,奶量及体重增加明显,住院天数减少,值得临床推广。

    • 输尿管结石患者接收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失败的原因

      2014(11).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输尿管结石患者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结果,探索治疗失败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3月入院进行治疗的30例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进行输尿管结石治疗失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患者中24例患者结石全部粉碎,但由于输尿管发生病变而使结石无法排出,4例患者结石未完全击碎,2例患者结石未击碎。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失败主要的原因是结石长期梗阻和输尿管炎症,在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法。手术治疗之后应据患者的情况调整治疗计划以提高治疗效果。

    • VSD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创面30例护理体会

      2014(11).

      摘要 (2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慢性创面的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既往多采用换药的方法,病程长,甚至有些创面经久不愈,给患者带来较大病苦。从2010年至今,我科采用VSD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各种慢性创面30例,缩短了创面愈合时间,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应用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30例患者,其中男21例,女9例。骶尾部压疮9例。下肢皮肤撕脱伤5例,下肢慢性感染创面16例。

    • 98例肝癌患者的心理护理

      2014(11).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对98例肝癌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总结肝癌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及形成因素。方法根据不同的心理反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达到了治疗和护理的最佳心理状态。结论肝癌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正确面对疾病的治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命质量。

    • 急性胰腺炎的护理

      2014(11).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入我院治疗的7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方法,当患者急性胰腺炎病症开始发作时,对患者采用禁食的方法,每天坚持静脉输液。结果 7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转,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优质护理效果好,不仅减少了并发生的发生,而且还降低了死亡率。

    • 气管切开抢救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例

      2014(11).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累及中轴关节和肌腱韧带骨附着点的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以炎性腰痛、外周关节炎、肌腱端炎等关节症状和前葡萄膜炎、虹膜炎、心血管、肺部等内脏表现以及骨质疏松等关节外症状为特点。主要累及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四肢关节,表现为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韧带、椎间盘的钙化,椎间关节和四肢关节滑膜增生并最终发展为骨性强直。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在行手术前,充分的麻醉前风险评估和合理的麻醉方式的

    • 声音环境干预对早产儿体重的影响

      2014(11).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早产儿是指胎龄小于37周的新生儿,体重多在2500 g以下,身长不到47 cm,并且各器官发育还不够成熟。早产儿的死亡率约为12.7~20.8%,并且体重越低的死亡率越高。增加体重是保证早产儿正常发育,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的关键环节。然而噪音可导致早产儿血氧饱和度降低、哭泣、烦躁、颅内压升高、生长激素水平降低、睡眠紊乱,突发的声音刺激能引起早产儿腹胀、溢奶、吸吮力减弱、进奶量减少。

    • 乳腺钼靶BI-RADS分级确定原发双侧乳腺癌1例报道

      2014(11).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60岁,主因发现右乳腺肿物伴乳头凹陷2年余于2013年10月6日入我科。缘于2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侧乳腺乳头下方有一"蚕豆"大小肿物伴有同侧乳头凹陷,无红肿、疼痛、发热、乳头溢液,未引起重视,近日肿物较前增大,入院前3 d到市医院检查,乳腺钼靶示:右乳头后方可见17 mm×14 mm高密度块影,边缘不清,可见毛刺,局部皮肤乳晕增厚,导管区增宽,乳头内陷;左侧乳腺内上象

    • 右晶状体脱落入玻璃体高频彩色超声表现1例

      2014(11).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75岁,右眼红痛,视力下降1年余,既往有双眼白内障病史数年。眼科查体:右眼充血,前房深,瞳孔圆,晶体缺如,玻璃体腔内可见膜状漂浮,玻璃体内混浊,眼底显示不清。高频超声所见:右眼球长轴24.9 mm,前房后方未见晶状体回声,于玻璃体后方可见范围大约9.1 mm×3.8mm椭圆型强回声团块,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图1)。位置不随眼球转动而改变,后方见弱声影,其大小形状同左侧正

    •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自噬

      2014(11).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自噬是真核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利用溶酶体清除受损、变性或衰老的长寿命蛋白和细胞器的现象。根据细胞内物质运送到溶酶体的途径不同,可将自噬分为巨自噬、微自噬和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自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激活,但其具体机制仍不十分清楚。在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自噬被明显激活,而其起到的作用究竟是保护性的还是损伤性的目前并无统一结论。但可以肯定的是急性和慢性心肌缺血均可诱导自噬,并且再灌注阶段自噬得到进一步加强。如今自噬已成为治疗心脏缺血性疾病的新一潜在靶点,且为预防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片联合舒心降脂片治疗高血压伴血脂异常的临床体会

      2014(11).

      摘要 (3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多达一)联合舒心降脂片对于高血压伴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血压伴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舒心降脂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多达一)联合舒心降脂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90.0%vs 70.0%),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舒心降脂片治疗高血压伴血脂异常患者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稿约

      2014(11).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中国医学工程》杂志(期刊号:ISSN1672-2019/CN11-4983/R),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主办,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纳米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内镜医师分会内镜医学研究院、中国现代医学杂志社、中国内镜杂志社、中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中南大学内镜医学研究院、纳米科学杂志社(美国)协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院士担任编委会名誉主任,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