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第0卷第9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43例面神经炎患者肌电图检测及分析

      2013(9).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测面神经炎患者的肌电图检测结果,归纳分析其失神经率指标及发生概率。方法对43例面神经炎患者的双侧面神经的额、鼻、眼和口区进行运动传导潜伏期、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波幅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以鼻区部位为例,失神经率轻度约占13.9%、中度约占25.0%、重度约占36.1%、完全性约占25.0%;②60岁以上老年组里,完全性病变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程度病变;19~40岁之间的中青年组里,重度病变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程度病变;③7 d病程内,轻度和中度失神经率患者人数约为重度和完全性失神经率患者人数的1.80倍;7~30 d病程内,重度和完全性失神经率患者人数约为轻度和中度失神经率患者人数的3.29倍;>30 d病程内,轻度、中度、重度以及完全失神经率患者人数基本持平。结论病程短(<7 d)的患者,以低失神经率为主;病程中等(7~30 d)的患者,以高失神经率为主;病程长(>30 d)的患者,失神经率程度分布基本持平。

    • 小腿内侧皮瓣在足跟及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观察

      2013(9).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小腿内侧皮瓣在足跟及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20例应用小腿内侧皮瓣进行足跟与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患者均顺利拆线出院,随访一年半,18例患者达到一期愈合,其余2例患者在二期愈合,患者皮肤及肢体功能均恢复正常。无出血及磨损等现象。结论小腿内侧皮瓣在足跟及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术后患者创面及肢体功能恢复快,且愈合美观,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黄芪与丹参联合对大鼠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作用

      2013(9).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黄芪与丹参联合应用对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3组:阴性对照组(A组,n=24)、失神经对照组(B组,n=24)、黄芪丹参治疗组(C组,n=24)。A组仅暴露右侧坐骨神经,但不切断;B、C两组切断右侧坐骨神经1 cm,建立右下肢失神经腓肠肌萎缩模型;B组腹腔注射3 mL生理盐水;C组采用黄芪、丹参各1.5mL混合腹腔注射给药,分别于术后第2、3、4、6周每组各处死6只大鼠进行腓肠肌肌湿重比值和肌纤维横切面积检测。结果在第2、3、4周,治疗组的肌湿重比值、肌纤维横截面积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在第6周时,治疗组肌湿重比值、肌纤维横截面积与模型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失神经早期,黄芪丹参联合应用能有效延缓大鼠因失神经所致的骨骼肌萎缩,其发生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药磁渗透治疗慢性失眠患者及苯二氮卓类成瘾戒断的临床观察

      2013(9).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药磁渗透技术对失眠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按完全随机的方法,将156例失眠症患者分为重复经颅磁刺激组(药磁组)80例、常规治疗组(对照组)76例。每次持续刺激30 min,每日1次,疗程10 d。分别观察治疗前一周和治疗后做睡眠日记,主要记录其睡眠潜伏期、睡眠效率、总睡眠时间,同时给患者做匹兹堡睡眠指数测定和观察安定类镇静剂的停用情况。结果药磁渗透组患者睡眠潜伏期明显缩短、总睡眠时间延长、睡眠效率提高、睡眠指数下降,大部分患者停用了镇静剂。结论药磁渗透对慢性失眠患者及对苯二氮卓类戒断治疗疗效确切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观察

      2013(9).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析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实施全髋关节和股骨头人工置换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我院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12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1例,治疗组实施股骨头人工置换,对照组实施置换全髋关节,比较两组的手术参数、评估术后1~5年后骨折的康复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手术各项参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术后3~5年,对照组的Harris优良率显著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实施股骨头人工置换和全髋关节置换,各有利弊,但置换全髋关节远期的临床效果确切,临床可根据患者的病情酌情选择。

    • 氟西汀治疗持续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临床疗效

      2013(9).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验证氟西汀在治疗持续的躯体形式疼痛障碍中的镇痛疗效及其产生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78例持续的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氟西汀组和安慰剂组进行对照观察,评估治疗前(0周)及治疗后1,2,4,8周疼痛量表(MOSPM)和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评估氟西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安慰剂组MOSPM评分治疗前为(64.68±24.95)分,治疗后8周显著降低为(55.31±24.83)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氟西汀组MOSPM评分治疗前为(59.62±21.75)分,治疗后8周显著降低为(33.07±19.01)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第2周末,两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氟西汀组有轻度厌食、失眠、口干、头痛、恶心等不良反应,治疗第8周末,不良反应明显缓解。结论氟西汀组治疗持续的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轻。

    • 法莫替丁与奥美拉唑辅助治疗消化性溃疡内镜止血的疗效比较

      2013(9).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内镜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后早期阶段(前3 d)分别注射法莫替丁和奥美拉唑防治再出血的效果。方法我院消化内科住院的10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接受内镜止血治疗后,随机分配为两组,分别予以注射奥美拉唑(20 mg,Bid)或法莫替丁(20 mg,Bid)辅助治疗。注射酸抑制剂治疗1周后分别口服相应药物持续6周,随访2年。结果 106例患者均完成了治疗及2年的随诊,106例患者首次内镜止血的成功率为103/106(97.2%)。观察治疗期间总止血成功率为84.9%(90/116),其中法莫替丁组和奥美拉唑组各有9例和7例发生再出血,两组止血成功率分别为83.0%(44/53)和86.8%(46/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死亡率和禁食天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奥美拉唑和法莫替丁辅助治疗消化性溃疡内镜止血具有同等的临床效果。

    • 替吉奥联合胸腔化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临床疗效观察

      2013(9).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替吉奥(S-1)联合胸腔化疗治疗合并胸腔积液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6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置管引流,胸腔内注入顺铂40 mg.m-2行胸腔化疗,每周1次,连用3周;同时给予替吉奥40~60 mg.m-2,口服bid,d1~14,21 d为1周期。至少完成2个周期,按照WHO标准评价客观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36例入组患者疗效均可评价,CR 5.56%,PR 41.6%,NR 50%,不良反应主要是Ⅰ~Ⅱ胃肠道反应、血液学毒性,严重的骨髓抑制发生率较低。结论 (S-1)联合顺铂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更正启事

      2013(9).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兹有作者杨国春发表于本刊2013年7月第7期22~23页之稿件《组织结构声学定量技术评估正常成年人肝脏组织声学结构的初步研究》,作者排序出错,现更正为"杨国春,王学梅,宫建,王坤,王云忠,姜镔"。特此声明。

    • 胎儿脉络丛囊肿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

      2013(9).

      摘要 (14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孕中期胎儿脉络丛囊肿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6月-2012年12月孕中期超声诊断所提示的20例胎儿脉络丛囊肿。结果其中双侧13例,单侧7例(单侧合并左心室强光点1例,单侧合并单脐动脉1例)。20例行无创DNA检查无异常,并进行了孕中期系统排畸筛查均没有发现新的重大结构畸形、每2~4周超声动态观察及生后随访。结论产前超声诊断提示脉络丛囊肿的胎儿,仔细扫查未合并其他新的结构畸形,无创DNA检查染色体无异常,产后随访智力及其他方面也没有因脉络膜丛囊肿而受影响,预后良好。

    • 螺旋CT对囊性肾癌的诊断价值

      2013(9).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囊性肾癌螺旋CT的表现并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囊性肾癌28例病例的螺旋CT表现特点。结果 28例囊性肾癌中,病灶位于右肾者11例,病灶位于左肾者17例;其中单囊13例、多囊15例;囊壁局限性增厚19例;囊内伴壁结节25例,有分隔者15例,伴钙化者4例。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增强14例,中度增强6例,轻度增强3例。本组病例见7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6例见肾静脉或下腔静脉瘤栓形成。结论囊性肾癌的螺旋CT表现相对有特征性,对临床诊断及术前准备有一定价值。

    • 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临床研究

      2013(9).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1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全部实施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并与14例同期择期手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与择期组相比,急诊组体外循环时间明显延长,ICU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明显增多,两组都没有出现死亡病例,术后心功能两组相当,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后监护情况下,急性心肌梗死发生6~12 h,进行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右美托咪定在高血压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的应用效果

      2013(9).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镇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43例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观察组)和咪达唑仑组(对照组)。术后分别以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镇静,观察2组血液动力学变化,呼吸及血氧,患者躁动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术后第6、12、24 h心率及呼吸频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血氧分压及氧饱和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 h,患者镇静-躁动(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Ramsay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镇静效果满意,能有效降低心率,减少心动过速,无呼吸抑制,能改善呼吸频率及血氧,适用于高血压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镇静。

    •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反应蛋白水平临床探讨

      2013(9).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C反应蛋白(C-RP)的表达水平及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对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42例AS患者血清中VEGF、C-RP水平进行检测,并与同期我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35例健康者血清中VEGF、C-RP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AS组患者血清中VEGF及C-RP水平分别为(285.42±33.09)g/L、(16.33±1.24)mg/L;健康组患者血清中VEGF及C-RP水平分别为(114.65±50.24)g/L、(0.53±0.03)mg/L;AS组血清中VEGF及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VEGF是AS发病的直接参与因子,在AS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联合检测C-RP可更好地反映参与疾病的指标,有效的对AS进行诊断和监测。

    • 血塞通联合丁咯地尔治疗糖尿病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临床观察

      2013(9).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血塞通联合丁咯地尔治疗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的疗效。方法在均采用饮食控制、B族维生素和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随机用血塞通联合丁咯地尔(A组)和单用丁咯地尔(B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各28例,并观察其临床表现和肌电图变化。结果血塞通联合丁咯地尔组临床表现及肌电图改变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血塞通联合丁咯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良效。

    • 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唇腭裂整复术麻醉中的应用

      2013(9).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本文将对行小儿唇腭裂整复术患儿给予临床分组研究,从而探讨七氟醚吸入麻醉方式在小儿唇腭裂整复术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小儿唇腭裂整复术麻醉安全性及有效性提供可靠临床依据,最终保障患儿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方法6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唇腭裂整复术患儿随机分为2两组。研究组给予七氟醚吸入麻醉;对照组给予氯胺酮+丙泊酚麻醉,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气管插管后及拔管后平均动脉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率变化情况,并对其手术后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唇腭裂手术患儿气管插管后与拔管后在心率、平均动脉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等方面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为(9.89±2.63)min,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为(25.64±7.56)min,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且(P<0.05),两组患儿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唇腭裂手术中使用七氟醚吸入麻醉方式,能够达到良好的麻醉效果,且患儿不良反应较少,生命体征稳定,苏醒时间较快,是临床较为满意的小儿麻醉方式。

    • 降钙素原联合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九联检检测对下呼吸道感染的研究

      2013(9).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联合细菌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30例下呼吸道感染者分为细菌感染组(86例)与非细菌病原体感染组(44例),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罗氏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PCT,采用荧光免疫分析检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同时对患者的痰及血液进行培养。结果细菌感染组的PCT高于其他两组(P<0.01)。以PCT>0.5 ng/mL为阈值,PCT敏感性分别为89.5%与非细菌病原体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对细菌感染诊断的特异度为88.4%;痰培养和血培养联合检测可提高细菌的阳性检出率(41.8%);下呼吸道细菌感染诊断实验的敏感度为:PCT>细菌培养。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抗体对于非细菌病原体感染组的阳性检出率为65.9%。结论 PCT可用于早期诊断细菌感染,若要对下呼吸道感染作出准确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还需联合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检查及细菌培养。

    • 冠心病老年患者介入治疗体会

      2013(9).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大剂量运用氯吡格雷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在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接收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80例,随机分为A、B、C 3组,均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对比3组患者术前、服药后12 h、服药后24 h血小板聚集率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前、服药后12 h、服药后24 h血小板聚集率对比,A组与其他组对比(P<0.05),B组与C组无差异;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最低,与B组对比,无明显差异,与C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前给予氯吡格雷可降低血小板聚集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准分子激光原位磨镶术对高度近视手术前后视力及眼调节力变化的影响探析

      2013(9).

      摘要 (2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1年3月-2013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高度近视患者86例172眼,将其按照屈光度分成一般组和超高度近视组,两组患者均采取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术前术后两组患者的视力以及眼调节力变化情况。结果一般组术后视力均达到0.9以上,超高近视组术后视力超过0.9者占95.74%,均较术前得到显著提高(P<0.05)。结论采取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对高度近视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关注。

    • 持续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与中医证候相关性分析

      2013(9).

      摘要 (2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索并评价持续腹膜透析患者的中医辨证证型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中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在患者充分知情同意的前提下,采用问卷调查法及体测量法进行资料收集。以中医辨证证型为分组依据,对其生活质量调查以SF-36量表为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128例患者中医主证证型为脾肾气虚、脾肾阳虚、气阴两虚、肝肾阴虚、阴阳两虚型共五型,各型所占比例分别为:39.1%(50/128)、26.6%(34/128)、17.2%(22/128)、7.0%(9/128)、10.1%(13/128);阴阳两虚型的SF-36评分值中PF、RP、BP、VT值与其他证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GH、RE、MH是影响这类患者SF-36评分值的重要因素。本组患者高达64.8%的患者存在兼加证,其中兼夹热毒证和风动证者其SF-36值最低,与其他兼夹证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H、RE、MH、SF、BP是其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持续腹膜透析患者SF-36评分值按脾肾气虚、脾肾阳虚、气阴两虚、肝肾阴虚、阴阳两虚型的顺序呈递减趋势;兼夹证型中以血瘀证和湿浊证为多;兼夹热毒证和风动证者评分值最低。

    •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炎临床分析

      2013(9).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本文将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炎患者给予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从而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炎的发病因素、治疗方法等内容,为临床预防和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炎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25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炎患者给予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患者治疗方法、通气方式、治疗效果、死亡情况、发生并发肺炎原因等,从而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有效预防并发肺炎疾病的措施。结果 25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炎患者经治疗后,19例患者痊愈出院,2例患者病情有所缓解,4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6.00%。结论临床上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治疗时,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并发肺炎的有效预防,若患者已经发生肺炎,应给予及时治疗,从而使患者并发率及死亡率降至最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

    • 右美托咪定在颈丛麻醉甲状腺手术患者围麻醉期应用观察

      2013(9).

      摘要 (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右美托咪定应用于甲状腺手术颈丛麻醉中的协同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间收治的70例颈丛麻醉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协同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颈丛神经阻滞,协同组则在颈丛麻醉基础上采用右美托咪定进行协同麻醉,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麻醉前后各项生理指标变化,同时对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结果与术前相比对照组的SBP、DBP、HR均有所升高,差异显著(P<0.05),协同组的SBP及DBP在手术开始出现升高,但在手术过程中和HR一起持续下降直至保持术前水平,手术结束后与术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颈丛麻醉联合右美托咪定协同应用于甲状腺手术中具有安全性高、镇痛效果显著、可控性好的特点,能够有效控制甲状腺手术中的心血管反应,避免了对呼吸及循环系统造成的影响。

    • 脐带绕颈对妊娠结局影响的探讨

      2013(9).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脐带绕颈最佳分娩方式的选择和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3年1月五年间在焦作市人民医院住院终止妊娠的足月、头位、无产科并发症及并发症、单胎伴脐绕颈的病例资料,其中选取89例脐绕颈≥2周的病例作为观察组,选取162例脐绕颈1周的病例作为对照组,回归分析比较两组孕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死产率及剖宫产率。并比较脐带绕颈周数不同与分娩方式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孕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死产率均高于对照组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病例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对围产儿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的孕妇自然分娩组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死产率均高于剖宫产组。结论脐带绕颈周数越多,围产儿并发症越高。脐带绕颈1周,可阴道试产,脐带绕颈≥2周的孕妇宜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

    • CT引导下种植放射性粒子在肺转移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2013(9).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采用CT引导下种植放射性粒子治疗肺转移癌的方法、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CT引导下种植放射性粒子治疗肺转移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一般资料,治疗方法、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疼痛得到明显缓解,治疗两个月后,132个病灶完全缓解34个(25.8%),部分缓解68个(51.5%),总有效率为77.3%。术后2个月内发生并发症较小,且未影响其他治疗。结论 CT引导下种植放射性粒子治疗肺转移癌的方法简单,近期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较小,为理想的保守治疗肺转移癌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临床消化内科疾病治疗中无痛胃镜的应用价值

      2013(9).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无痛胃镜在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2年11月在我院进行胃镜诊断和治疗的120例患者,把12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胃镜诊断和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无痛胃镜诊断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在疾病检查率、诊断前后患者的心率波动和血压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等。结果无痛胃镜组患者的疾病检查率明显高于常规的胃镜检查,而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率波动、血压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则低于常规胃镜检查,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无痛胃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耳内镜下洗耳联合洁尔阴软膏治疗外耳道真菌病

      2013(9).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耳内镜下洗耳联合洁尔阴软膏治疗无鼓膜穿孔外耳道真菌病的临床疗效、实用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12年6月我科无鼓膜穿孔外耳道真菌病患者138例173耳,分成2组。其中治疗组70例88耳,均采用耳内镜下用3%双氧水洗外耳道,擦干后用消毒棉枝涂入洁尔阴软膏;对照组68例85耳,均采用额镜下用3%双氧水清洗外耳道,擦干后滴入4%硼酸酒精。治疗2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安全性。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7.7%,对照组87.1%;不良反应:治疗组眩晕1.1%,外耳道出血1.1%,疼痛不能坚持1.1%;对照组眩晕7.1%,外耳道出血14.1%,疼痛不能坚持10.6%。两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内镜下洗耳联合洁尔阴软膏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的临床疗效果好、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实用性,值得推广。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临床特点与疗效观察

      2013(9).

      摘要 (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与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9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分为控制良好组及控制不良组,对比两组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控制良好组临床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控制不良组(P<0.01);控制良好组的肺结核复发率及结核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控制不良组(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病情危重、复杂,传染性强合并病情严重、复杂,血糖控制水平与肺结核疗效密切相关。

    • 瑞替普酶与rt-PA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老年患者的溶栓效果对比分析

      2013(9).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比瑞替普酶和rt-PA对急性STEMI老年患者溶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9例STEMI老年患者,依据溶栓药物差异分为:研究组,43例,应用瑞替普酶;对照组,46例,应用rt-PA。比较两组治疗2 h时ST段降幅、CK-MB高峰、胸痛缓解率、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再通率差异。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2 h时ST段降幅较高,CK-MB高峰提前,胸痛缓解率、再灌注心律失常及再通率较高(P<0.05);而研究组的各种出血性事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NYHA2级以上心衰及猝死率发生率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STEMI老年患者应用瑞替普酶溶栓较rt-PA疗效更好,而不良反应无差异。

    • 152例输卵管造影近端阻塞与手术对比分析

      2013(9).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输卵管近端阻塞的病因,HSG(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 pingography,HSG)假阳性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 2011年5月-2012年5月HSG检查提示近端阻塞性不孕患者152例,入院行宫腹腔镜联合探查术,术中通液证实阻塞者行宫腔镜下选择性输卵管近端插管,仍不通者酌情导丝疏通。结果术中通液48例双侧通畅(31.6%),104例仍阻塞者行选择性输卵管插管/导丝疏通78例112条,62例88条(78.6%)疏通,16例24条(21.4%)插管失败,26例放弃插管。结论输卵管近端阻塞HSG假阳性率高,多见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真性阻塞多见于盆腔及输卵管慢性炎症患者,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01)。对于HSG诊断为输卵管近端阻塞的患者,应首先排除造影结果的假阳性,宫腹腔镜联合检查,宫腔镜选择性输卵管插管,必要时导丝疏通是合理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 53例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的回顾性分析

      2013(9).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漏误诊原因及提高诊断水平的方法。方法本研究为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在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分院儿科门诊超声诊断的小儿肠套叠行空气灌肠或手术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3例小儿肠套叠中6例为继发性肠套叠;5例发生于左侧腹部;3例非典型肿块超声诊断为可疑肠套叠,X线透视下行空气灌肠未见明显肿块回声;1例由于大量气体干扰而超声未见明显肿块,但临床体征提示,经X线透视下行空气灌肠示肠套叠;2例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套叠的肠管未见明显血流信号,术后证实大片肠管坏死。结论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是目前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准确度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超声医师应了解这些因素并尽量提高诊断水平,减少漏诊误诊。

    •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部良性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2013(9).

      摘要 (2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VATS)治疗肺部良性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9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胸腔镜组50例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开胸组39例行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内临床指标。结果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例数均少于开胸组(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部良性病变安全、可行,可显著减轻手术损伤,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 缺氧对Tca83细胞中HIF-1α与MMP-9表达的影响

      2013(9).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缺氧对体外培养的人舌癌Tca83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1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oproteinases)-9表达的影响。方法以CoCl2浓度为150 mmol/L的DMEM培养基体外培养Tca83细胞,分别为4、8、12、24 h,以未含CoCl2的培养基作空白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Tca83细胞中HIF-1α及MMP-9的表达,分析缺氧时间不同对两种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常氧条件下,HIF-1α与MMP-9的表达较弱。而缺氧条件下,HIF-1α与MMP-9表达明显增强,且随缺氧时间的延长,HIF-1α与MMP-9表达逐渐增强。结论应用浓度为150 mmol/L的CoCl2可以诱导Tca83细胞发生缺氧,缺氧可诱导Tca83细胞中HIF-1α与MMP-9表达增强,且HIF-1α与MMP-9表达水平随缺氧时间的延长而增强。

    • 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3(9).

      摘要 (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对泌尿外科的临床效果,并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76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疗效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也明显降低,大大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结论泌尿外科手术中使用腹腔镜相比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手术过程中的切口和疼痛情况,并且比较安全,可以更好地控制手术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值得推广。

    • 甲状腺结核的临床讨论(附6例临床分析)

      2013(9).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结核容易误诊的原因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甲状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误诊为甲状腺癌,1例误诊为甲状腺腺瘤,1例误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1例术前经穿刺活检诊断,其余5例经手术病理诊断,均给予正规抗结核治疗后痊愈。结论甲状腺结核临床表现不典型,穿刺活检是术前协助诊断的有效方法 ,治疗以抗结核治疗为首选,必要时辅以手术治疗。

    • 双源3D-CTA在急性破裂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2013(9).

      摘要 (3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对急性破裂颅内动脉瘤诊治的价值。方法 2008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38例,38例破裂颅内动脉瘤均行3D-CTA检查,8例同时行常规DSA检查,32例行显微手术动脉瘤夹闭,6例行介入治疗。结果 38例共计发现39个动脉瘤,3D-CTA检查发现36个动脉瘤,18例在术前行DSA检查。l例多发动脉瘤中3D-CTA遗漏1个大脑中动脉瘤,DSA能显示该动脉瘤,同时发现载瘤动脉存在脑血管痉挛。32个动脉瘤直接手术夹闭,术后存活36例(恢复良好32例,差4例),死亡2例,术中发现动脉瘤的位置、数量、形态、载瘤血管及周围组织关系与3D-CTA显示无明显差异,无假阳性。结论 3D-CTA诊断颅内动脉瘤具有无创、快捷、安全的优点,并可显示动脉瘤立体结构,可作为重症破裂动脉瘤及体质差患者的首选影像学诊断方法,DSA与CTA两种检查方法互补可提高动脉瘤的检出率。

    • 淋巴瘤的肺部CT表现

      2013(9).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淋巴瘤的肺部CT表现。方法研究选取我院在2009年9月-2012年10月收治的40例淋巴瘤患者,所有患者都自愿接受调查和服从所有准则,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CT扫描(包括CT平扫、增强性CT扫描以及术后CT扫描),观察患者肺部表现并将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在收治的40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病灶内出现含气支气管症状,所占比例为50%;有24例患者病灶内出现周围磨玻璃样影症状,比例为60%。结论由于淋巴瘤的肺部CT呈现形式比较多,因此在对患者进行疾病诊断时,必须注意当患者病灶内含有支气管症状和周围磨玻璃样影症状时,此时患者及被确诊为淋巴瘤,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 急性心力衰竭应用新活素和硝普钠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2013(9).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新活素和硝普钠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6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新活素组24例:先用新活素1.5 ug/kg静脉冲击,后用0.0075 ug/(kg.min)连续静滴,对照组22例持续静脉滴注24 h。对比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新活素组的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除血压外,每搏量、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好转(P<0.05),且左室射血分数新活素组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P<0.05)。结论新活素作为治疗心衰的新一代药物,与传统药物硝普钠比较具有疗效更好,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值得推广。

    • 血清瘦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营养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2013(9).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肺结核(PTB)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及与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同时测定40例稳定期COPD合并PTB患者以及4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瘦素含量,并测定包括颈围、胸围及肱三头肌皮褶厚度等在内的多项相关营养指标。比较两组多项营养指标及血清瘦素含量,分析瘦素含量与各营养指标的关系。结果 (COPD)合并(PTB)患者血清瘦素含量为(4.48±3.14)/mg/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者的瘦素含量(8.52±4.37)mg/L(P<0.05),瘦素水平与颈围、胸围、腰围及理想体重各指标呈正相关(P<0.01)。结论 (COPD)合并(PTB)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人群,且存在明显的营养不良现象,可见(COPD)合并(PTB)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与其营养状况有密切关系。

    • 肿瘤外科患者手术前后睡眠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2013(9).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肿瘤外科患者手术前后睡眠状况与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对我院2009年2月-2012年10月14例自愿参与调查的肿瘤外科进行手术的患者,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睡眠状况进行了解。结果患者术后十项因子评分均高于术前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例患者术前产生睡眠障碍10例(71.43%),其中环境变化5例(50%)、担心预后3例(30%)、护理操作1例(10%)、其他1例(10%);术后14例(100%),其中环境变化2例(14.29%)、担心预后2例(14.29%)、护理操作2例(14.29%)、手术切口疼痛8例(57.14%),其他1例(7.14%)。结论肿瘤外科患者术后睡眠质量显著降低,及时发现问题,给予对症处理,纠正患者睡眠障碍,加快疾病的恢复。

    •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胃癌的疗效比较

      2013(9).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收治入院的胃癌患者中抽取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开腹手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胃肠道恢复功能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相比传统开腹术式,具有手术风险低、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且并发症较少,预后更为理想,具有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 基于心血管疾病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分析

      2013(9).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疾病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选择2008年11月-2010年12月来我院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患者250例,统计和分析250例患者治疗心血管疾病使用药物数据。结果通过统计分析,抗心绞痛药物使用频率最高,占47.21%,其次是抗高血压药物,占26.12%,第三是抗动脉硬化药物占14.78%。这三种药的DUI值均>1。结论心血管是一种常见疾病,危害患者生命安全,安全有效的使用药物治疗,可以减少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重症颅脑损伤开颅术后行高压氧治疗的效果观察

      2013(9).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开颅术后,行高压氧(HBOT)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12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60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取高压氧治疗,作为观察组,其余60例患者采取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入院前后4周的GCS评分。结果观察组在入院后第1周GCS评分比较,结果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2~4周GCS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症颅脑损伤的患者在术后行高压氧,其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超声“萤火虫”成像技术显示甲状腺癌微小钙化灶的价值

      2013(9).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萤火虫"成像技术在甲状腺癌微小钙化灶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超声科行常规甲状腺超声检查发现的甲状腺肿物伴钙化,并经病理结果证实为甲状腺癌同时合并微小钙化灶者48例,共63个病灶,回顾性分析常规超声检查与超声"萤火虫"成像技术在探查甲状腺癌微钙化方面的差别。结果超声"萤火虫"成像技术共检出微钙化病灶58个,常规超声检出微钙化病灶42个,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萤火虫"成像技术更有利于分辨微小钙化灶的形态分布,排除部分常规超声显示的可疑钙化灶。结论超声"萤火虫"成像技术能显著提高甲状腺癌微小钙化灶的检出率,是甲状腺癌超声检查的有益补充。

    • 不典型乳腺癌超声弹性成像及其病理探析

      2013(9).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不典型乳腺癌超声弹性(UE)成像及病例基础。方法将我院2011年3月-2012年9月收治的25例不典型乳腺癌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对她们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进而对相关的成像图特征及常规的声像图表现等进行总结分析,并做好病例对照。结果通过前述方法处理后,25例不典型乳腺癌病患中,出现了黏液癌5例,炎性乳癌3例,哺乳期乳腺癌2例,浸润性微乳头状癌4例,乳腺小管癌3例,浸润性小叶癌4例,乳腺髓样癌3例,乳腺Paget病1例;采用相关弹性评分可知,全部炎性乳癌、哺乳期乳腺癌、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乳腺小管癌、浸润性小叶癌、乳腺Paget病及3例黏液癌的评分在4~5分,剩余2例黏液癌评分为3分,乳腺髓样癌全部评分为1~2分。这些特征与肿瘤相应的病理基础有着密切联系。结论经过此次研究可知,对于不典型乳腺癌进行超声弹性成像鉴别,有着十分良好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及应用。

    • 腹腔镜下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在高龄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2013(9).

      摘要 (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在高龄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9月在我院救治的84例胆总管结石合并梗阻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道镜探查取石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疼痛评分等均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高龄胆石症患者应用腹腔镜下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目前治疗胆石症较理想的微创方法。

    • Gasbin法在处理肩难产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2013(9).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Gasbin法处理肩难产的临床应用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根据Gasbin操作标准处理肩难产病例23例,对操作过程、母婴结局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76例肩难产病例中当采用屈大腿、压前肩及旋肩法失败时,选用Gasbin法成功用于23例肩难产病例,新生儿轻度窒息发生率39.13%,重度窒息8.70%、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锁骨骨折、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产妇会阴伤口III度撕裂、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0%。结论 Gasbin法可有效处理肩难产,减少肩难产中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 纳洛酮、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疗效分析

      2013(9).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应用醒脑静注射液与纳洛酮联合对患有急性酒精中毒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纳洛酮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醒脑静注射液与纳洛酮联合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酒精中毒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症状消失和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应用醒脑静注射液与纳洛酮联合对患有急性酒精中毒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肺功能研究

      2013(9).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肺功能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我院于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研究对象,组成观察组,将另外60例门诊检查结果为健康的儿童组成对照组,针对两组患者肺功能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RR明显升高,随着单纯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心衰的发展,RR逐渐增快,随着病情的加重,患儿肺功能异常情况愈加明显。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肺功能会发生改变,可以通过潮气呼吸费用指标的测定来进行判断。

    • 运动指导对我国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影响的Meta分析

      2013(9).

      摘要 (3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本研究运用循证医学Meta分析方法探讨运动指导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采用主题词结合自由词原则,电子检索国内中文数据库收集相关文献,根据纳入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数据,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计纳入10项临床对照研究,包括852例糖尿病患者,其中运动指导组430例,常规护理组42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运动指导组患者空腹血糖(SMD=-1.04,95%CI=-1.81~-0.27,P=0.008)、餐后血糖(SMD=-2.48,95%CI=-4.32~-0.63,P=0.009)及血糖控制率(OR=2.52,95%CI=1.27~4.99,P=0.008)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运动指导可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显著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并能提高其血糖控制率。

    • 经皮穿刺硬化术和腹腔镜去顶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临床比较

      2013(9).

      摘要 (2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经皮穿刺硬化术对单纯性肾囊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应用腹腔镜去顶术治疗的56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为去顶术组,以经皮穿刺硬化术治疗的56例患者为穿刺组,对比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穿刺组单纯性肾囊肿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去顶术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去顶术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去顶术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经皮穿刺硬化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妊高征孕妇83例治疗依从性及疗效观察

      2013(9).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妊高征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进行讨论。方法对83例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和人格特征以及治疗依从性分析。结果不同人格类型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存在差异,且不同人格类型的患者在分娩周数上也存在差异。结论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对不同性格的妊高征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能够更为明显的提升治疗的效果,从而提高治愈率,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 化瘀通便颗粒治疗慢传输型便秘46例临床观察

      2013(9).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化瘀通便颗粒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6例患者,予化瘀通便颗粒口服,两周为1疗程。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一周,治疗两周的各症状治疗情况。结果治疗总有效率93.5%,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化瘀通便颗粒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 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2013(9).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合并2型糖尿病的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43例和对照组(依达拉奉)35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4周,采用改良Rankin Scale(MRS)量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并观察有无出血或转氨酶升高等不良反应,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MRS及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2、4周,联合组的MRS及ADL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在研究期问,无患者出现转氨酶升高,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的安全性和依从性良好。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疗效优于单纯应用依达拉奉。

    •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9例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

      2013(9).

      摘要 (2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angiomyolipoma,HAM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HAML病例并进行临床病理学观察,HMB-45、Melan-A、Desmin、S-100、CK、Hep、AFP等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对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9例HAML,镜下肿瘤由厚壁血管、平滑肌细胞和脂肪细胞3种成分构成;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平滑肌(梭形或上皮样细胞)HMB-45(+),Melan-A(+),Desmin(+),S-100(+),CK(-),Hep(-),AFP(-)。结论 HAML由3种成分组成,形态变化多样,平滑肌(梭形或上皮样细胞)表达HMB45或Melan-A(+)是诊断HAML的主要依据。

    • 局部冰敷在治疗上肢骨折术后早期肿胀的临床观察

      2013(9).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局部冰敷治疗下肢骨折术后早期肿胀的应用。方法将70例上肢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即给予局部冰敷,对照组常规观察,两组均遵医嘱使用药物。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肿胀完全消退的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局部冰敷治疗上肢骨折术后的早期肿胀有明显效果。

    • 5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影响因素探讨

      2013(9).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影响因素及临床分析。方法 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诊治的5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患者,根据乙型肝炎肝硬化反复发作次数,将其分为稳定组(27例)和反复发作组(23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相关因素。结果病程≥5年、服用过肝损伤药物、精神刺激、过度劳累、手术史、饮酒史、甜食摄入过量、乙肝病毒DNA定量高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容易反复发作。结论对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针对反复发作的相关因素,给予干预和治疗,可以降低反复发作的次数。

    • 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开颅术后合并颅内感染的临床分析

      2013(9).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采用腰大池持续引流对开颅后合并颅内感染进行治疗,对临床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我院在2010年2月-2013年3月期间对25例开颅后出现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对其采用腰大池持续引流并进行鞘内注药治疗,对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患者进行引流并向鞘内注药,在7~14 d以后,25例患者全部治愈,没有出现严重性的并发症。结论采用腰大池持续引流并向鞘内进行药物注射,可以有效的治疗患者在开颅后产生的颅内感染,治疗效果显著。

    •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抢救高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临床分析

      2013(9).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经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抢救高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高龄患者的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手术风险。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8年11月-2010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高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20例,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先减轻高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胆管内的压力,在施行二期手术,解决胆管的阻塞问题。结果通过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手术风险减少,患者的病死率下降。结论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用于抢救高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 前列腺癌53例病理形态学观察并进行Gleason分级

      2013(9).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我院2006-2012年前列腺癌53例(包括疑癌6例)标本,结合石蜡HE染色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诊断明确前列腺癌47例。6例前列腺增生性病变,可疑癌。经免疫组化证实高分化腺癌3例,前列腺增生伴上皮非典型增生1例。前列腺增生2例。结论前列腺癌的形态主要表现为导管-腺泡结构的紊乱,细胞核的增大伴核的异型性,大而嗜酸的核仁及浸润现象。腺泡结构紊乱是Gleason分级的重要依据。准确掌握Gleason分级及免疫组化对前列腺癌具有重要意义。

    • 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儿童过敏性紫癜11例临床分析

      2013(9).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对初步判定为过敏性紫癜的78例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检查。结果有11例患儿肺炎支原体检查阳性,占14.1%。结论对过敏性紫癜的患儿,应进行肺炎支原体检查,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避免误诊。

    • 青霉素稀释浓度对肌注局部刺激反应的临床研究

      2013(9).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对不同稀释浓度青霉素G钠pH值的测定和肌注后局部刺激反应的临床分析研究,找出既能解决青霉素G钠肌注后局部刺激反应过重的问题,又能提高疗效使青霉素G钠的用药方案更趋于合理的最佳稀释浓度。方法设计3种不同浓度的青霉素G钠稀释溶液。①测试不同稀释浓度青霉素G钠溶液的pH值;②记录3种稀释浓度连续肌注后局部刺激反应的情况并建立数据档案。结果①不同稀释浓度的青霉素G钠溶液pH值不同,80万U/mL浓度pH值为7.01,接近中性。②从肌注后局部产生的疼痛程度、有无硬结的分析,80万U/mL浓度组肌注后局部刺激反应最轻。同另外两组相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80万U/mL浓度青霉素G钠溶液肌注后可以显著减轻局部刺激反应,从而可用青霉素G钠80万U~160万U每8小时肌注1次,弥补青霉素半衰期过短的问题,提高疗效,使青霉素G钠的用药方案更趋合理。

    • 瑞替普酶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的疗效观察

      2013(9).

      摘要 (2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瑞替普酶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的效果。方法对80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瑞替普酶和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再通率、心功能、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再通率心功能、住院天数、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具有相当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26例副肿瘤综合征误诊分析

      2013(9).

      摘要 (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浅析26例副肿瘤综合征误诊情况及症状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11年1月间收治的26例经病理细胞学确诊肺癌合并副肿瘤综合征患者临床误诊资料。结果副肿瘤综合征临床误诊病理类型有肌肉萎缩硬化病变7例,弥漫性灰质四肢僵硬4例,小脑损伤变性2例,亚急性小脑功能性障碍5例,边缘性脑膜炎2例,Lambert-Eaton多发性肌无力2例,坏死性脊髓炎4例。结论副肿瘤综合征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化、复杂化,难以分辨具体病因而增加误诊、漏诊概率,临床早期加强重视对加深病症了解及确诊隐匿病变尤为重要。

    • 半关节置换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2013(9).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半关节置换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分析本院自2009年4月-2012年7月使用半关节置换治疗的老年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随访13(3~24)个月,优16例,良4例,可2,优良率为90.9%。结论半关节置换是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的可靠方法,优良率高。

    • 273例胸段食管鳞癌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析

      2013(9).

      摘要 (2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胸段食管鳞癌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对273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进行术后病理分析。结果肿瘤仅侵及黏膜层的没有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侵及黏膜下层者发生淋巴结转移例数的百分率为13.6%、肌层为32.0%、全层42.8%,肌层与黏膜下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侵及黏膜下层与侵及全层相比转移例数无统计学差异。病变未累及全层时未见到隆突下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以病变旁及贲门胃左淋巴结常见。结论淋巴结转移与病变浸润深度有明显的相关性;隆突下淋巴结应予以有选择的清扫、贲门胃左区域淋巴结应常规予以仔细清扫。

    • 阴道超声对药流后宫腔胎物残留的诊断价值

      2013(9).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对药流术后宫腔胎物残留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对109例药流术后下腹疼痛伴阴道不规则流血患者进行阴道超声检查,并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在109例超声诊断宫腔胎物残留的病例中,与病理结果相符107例,误诊2例,诊断正确率98.2%。结论阴道超声能及时发现药流术后阴道流血原因,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比较卡马西平和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

      2013(9).

      摘要 (3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比较卡马西平和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方法分析在2007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小儿癫痫,分成两组:卡马西平组和左乙拉西坦组,密切观察两组癫痫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①左乙拉西坦组癫痫患儿的总有效率(85.0%)明显高于卡马西平组的总有效率(77.5%)(χ2=3.272,(P>0.05)。②左乙拉西坦组癫痫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7.2%)稍低于卡马西平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8.4%)(P>0.05),但两组间的差距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要好于卡马西平,但两者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微创治疗38例咯血患者的疗效观察

      2013(9).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微创治疗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8例肺结核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双侧病变23例,单侧病变15例;治疗后,3例复发,经再次手术后疗效满意。无食道、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肺结核咯血疗效确切,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少,且可反复操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口服黄体酮胶囊与黄体酮注射液治疗先兆流产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2013(9).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临床对照试验,探讨黄体酮胶囊替代黄体酮注射液的可行性。方法将78例经过筛选的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应用黄体酮胶囊口服100 mg,bid,连用10 d,对照组注射黄体酮注射液20 mg/d,连用10 d,症状仍未完全消失者继续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以有效/无效进行评判。结果研究组89.7%有效率高于对照87.7%有效率,但经χ2检验,P>0.05。结论从本临床研究可以认为,口服黄体酮胶囊可以很好的替代黄体酮注射液,对先兆流产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 稳心颗粒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观察

      2013(9).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稳心颗粒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的疗效。方法以我院2009-2012年间收治的88例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的资料为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以上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联合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从HAMD评分和心血管神经症评分来看,两组患者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两组患者治疗前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治疗后HAMD评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β-受体阻滞剂能够有效的改善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相较于单纯采用常规治疗有着明显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 卵巢/盆腔高级别浆液性腺癌35例临床病理分析

      2013(9).

      摘要 (2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卵巢/盆腔高级别浆液性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及组织发生来源。方法对35例卵巢/盆腔高级别浆液性腺癌进行分析,单纯卵巢癌4例,盆腔多脏器累及31例,观察其在大体与镜下形态及合并的病变。结果 35例卵巢/盆腔高级别浆液性癌中,卵巢均有受累,88.6%累及多个脏器,其中网膜17例,阑尾浆膜面17例,子宫浆膜面12例,输卵管浆膜面及伞端18例。结论卵巢癌可能是盆腔浆液性腺癌多脏器受累的表现之一,提示至少部分卵巢癌与盆腔癌有相似的来源,为继发性肿瘤。

    • 六味地黄汤联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2013(9).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更年期综合征应用六味地黄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 68例患者随机分组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收治时间均为2010年10月-2012年10月之间。对治疗组实行六味地黄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对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7.1%)明显高于对照组(8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更年期综合征应用六味地黄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和推广。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78例临床观察

      2013(9).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15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分别选用丹红、疏血通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肯定。

    • 柳氮磺胺吡啶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2013(9).

      摘要 (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柳氮磺胺吡啶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63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根据治疗药物分为2组:柳氮磺胺吡啶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治疗组(联合用药组)32例和柳氮磺胺吡啶组31例。疗程8周进行观察。结果联合用药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明显优于单用柳氮磺胺吡啶,同时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结论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是一种有效安全且复发率低的治疗方法。

    • CK和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2013(9).

      摘要 (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CK和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之间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同时选择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同时接受CK和CKMB检测,对比分析两组观察对象检测结果。结果试验组患者CK和KCMB检测结果和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CK和CKMB检测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超声多普勒监测仪引导定位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应用

      2013(9).

      摘要 (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多普勒监测仪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患者150例,随机均分为Ⅰ、Ⅱ、Ⅲ组。Ⅰ组用超声多普勒监测仪辅助下穿刺置管,Ⅱ组在B超定位后穿刺,Ⅲ组为常规体表定位后穿刺。结果Ⅰ、Ⅱ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平均穿刺操作时间、穿刺并发症的发生率与Ⅲ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和Ⅱ组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超声多普勒监测仪能显著提高颈内静穿刺置管成功率,缩短操作时间,降低穿刺并发症发生率。

    • 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残胃癌的临床特点探析

      2013(9).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残胃癌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我院2009年8月-2012年8月期间,门诊一共收治了残胃癌患者42例,对其临床资料、临床特点以及临床治疗方法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残胃癌在临床诊断中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不易诊断。Billroth II手术后的残胃癌发生率较高;本组研究对象中,仅3例为胃癌早期,其余患者均属于中、晚期胃癌;残胃癌可发生于患者残端胃的任何部位中,根治切除术后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5.5%和71.5%。结论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的定期随访十分重要,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是治疗残胃癌的关键。

    • 氯胺酮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2013(9).

      摘要 (2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总结氯胺酮七氟醚复合麻醉在小儿手术的运用,及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0例小儿手术行氯胺酮七氟醚静脉复合麻醉。结果用七氟醚诱导及维持,间断静脉给予氯胺酮,观察麻醉效果及其麻醉安全性。结论氯胺酮七氟醚静脉复合麻醉其诱导及苏醒快,麻醉平稳,术中血压、心率平稳波动小,术后并发症少。

    • 心脏锐器伤的诊断与急诊救治(附5例报告)

      2013(9).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心脏锐器伤的诊断和急诊手术方法,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2年7月间收治的5例心脏锐器伤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救治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 4例抢救成功,1例死亡。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及破伤风抗毒素,激素应用预防炎症反应,补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同时治疗合并伤,无其他并发症出现,复查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未见心内结构损伤。随访3~6个月,患者心功能良好,未见明显后遗症。结论心脏穿透性损伤死亡率极高,及时明确诊断、急诊开胸探查,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 盐酸氨溴索针剂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

      2013(9).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针剂在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疗效。方法将74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患者均行一般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30 mg/(kg.d)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RDS发生率为:胎龄<32周,发生率25%;对照组:胎龄<32周发生率43.75%,33~34周为42.86%,35~36周为28.57%。两组患儿盐酸氨溴索治疗对机械通气时间影响,差异显著(P<0.05)。结论产后施用盐酸氨溴索针剂对于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彩超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诊断价值

      2013(9).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彩超(CDFI)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月-2012年9月间收治的53例明确诊断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彩超检查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穿刺活检病理确诊,观察患者的二维声像改变及腺体病灶内的血流情况。结果本组53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经彩超确诊48例,诊断正确率为90.6%。超声检查显示甲状腺明显肿大者30例,单侧甲状腺肿大23例,其中病侧甲状腺多散在或相互融合呈不规则的片状低回声,边界较模糊,后方的效应未出现增强,少数患者的低回声病灶和前颈部肌群发生粘连、融合。彩色多普勒检查可见低回声区域血流较丰富,甲状腺上动脉血流速度不增快,阻力指数无明显改变。结论彩超对于亚急性甲状腺炎具有较高的诊断正确率,对于制定临床治疗方案,判断治疗效果有重要的意义,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2013(9).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本文将对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给予临床分析,从而探讨临床治疗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疾病的有效措施,为提高此类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最终保障其生命安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34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临床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患者术前均进行常规输液、应用抗生素等,待患者病情及生命体征稳定后给予手术治疗。术前应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术中应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术后给予预防并发症措施。对所有机型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临床治疗结果给予记录。结果 34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经上述对症手术治疗后,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死亡现象,其中8例患者术后出现相关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3.53%,且均经对症治疗后痊愈,具体情况为:发生手术切口感染患者为5例、术后并发胆汁漏患者为3例。结论根据患者发生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疾病的实际原因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应遵循先处理体内病变部位,之后行胆肠吻合术治疗的原则,若患者发生休克,应首先对患者进行合理的抗休克治疗,之后进行手术,手术应尽量简单有效,目的在于解除患者体内发生的胆道阻塞现象,保证体内胆汁通畅引流。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2013(9).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阿司匹林)和观察组(复方丹参滴丸),每组各33例,治疗3个月,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及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88.9%vs 66.7%),心功能和心电图都有明显改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的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超声造影71例胃溃疡的声像分析

      2013(9).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胃、十二指肠溃疡的超声造影声像表现,探讨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的诊断意义。方法分析超声检查胃、十二指肠溃疡表面附着强回声斑块图像,经胃镜检查诊断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例,比照符合。结果超声检查诊断胃溃疡71例,经胃镜诊断胃溃疡51例,诊断十二指肠溃疡16例,诊断胃炎未见溃疡4例,符合率94.4%。结论超声造影检查胃、十二指肠溃疡图像特征性强,简便、患者无不适、经济、可重复性;探讨超声造影检查胃、十二指肠溃疡诊断声像图特征的价值。

    • 股骨颈骨折的治疗

      2013(9).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应用微创空心螺钉加压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做出了回顾性分析,并把这8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行微创空心螺钉加压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克氏钉空心螺钉加压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从治疗的总有效效率来看,观察组为94.9%,对照组为82.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微创空心螺钉加压内固定治疗方式,其不仅治疗的方式简便,而且治疗的安全性高、临床疗效高,故是一种可行性高的治疗方式。

    • 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120例临床观察

      2013(9).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120例临床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2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小儿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两组小儿腹泻患儿均采用补液、调整饮食以及退热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每天3次给予患儿口服思密达,根据患儿的年龄调整剂量,小连续使用3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小儿腹泻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6.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5.5%)(χ2=0.514,P<0.05)。结论思密达是治疗脑梗塞患者有效、安全的药物之一,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3(9).

      摘要 (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已经使用β受体阻滞剂和阿司匹林肠溶片等常规规治疗有仍有心绞痛发作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片,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3月,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心肌缺血指标(每月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发作时间、ST段下移幅度)、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等特点。

    • 保留幽门和迷走神经的胃部分切除手术对早期胃癌的效果

      2013(9).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使用保留幽门和迷走神经的胃部分切除手术对早期胃癌患者进行治疗,分析效果,并进一步对早期胃癌的优化治疗方案进行探究。方法平均将我院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胃部分切除术与保留幽门及迷走神经的胃部分切除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其包括患者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复发率等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就平均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7%和20%,试验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与试验组比较也相对较高。以上各项对比差异均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随访术后复发概率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保留幽门和迷走神经的胃部分切除手术对早期胃癌患者进行治疗,疗效优异。此术式不仅简化了手术过程,减短了手术所需时间,且患者术后恢复期短,减轻患者经济压力,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在家庭中的应用

      2013(9).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对家庭中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于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选取干休所2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对所有患者和患者家属实施专业的健康教育,如举办糖尿病知识讲座等,对比宣教前后的知识知晓率以及依从性等结果。结果宣教前知晓8例,占32.00%,依从性好11例,占44.00%;宣教后知晓20例,占80.00%,依从性好21例,占84.00%。宣教后患者的知晓率以及依从性明显优于宣教前,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正确恰当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正确认识糖尿病,有利于患者恢复以及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急性脑出血患者55例心电图及血清镁的临床应用

      2013(9).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急性脑出血患者心电图的变化和血液中血清镁含量的变化,探讨其在脑出血患者病理过程中的潜在作用和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共收集到55例患者,在入院的24h内对患者进行常规18导联心电图检查和血液血清镁的含量检测。观察实验结果,心电图、血清酶和急性脑出血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心电图异常情况:55例患者中心电图异常48例,占所有病例的87.27%,心动过缓12例,占所有病例21.82%,其中ST段改变者12例,占所有病例21.82%,QT期延长者31例,占所有病例56.36%;对患者血液血清镁含量检测,低血镁患者18例,占所有病例32.73%。综合分析比较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心电图和血清镁含量,心动过缓与低血镁成负相关性,QT间期延长和低血镁症的发生呈正相关性,ST段改变与血清镁不存在相互关系。结论医护人员在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诊断治疗护理过程中,应着重观察预防和治疗性QT间期延长急性脑出血患者是否出现低血镁的症状,科学有效地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系统的治疗,有效的降低急性脑出血患者死亡率。

    • 利培酮联合碳酸锂治疗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2013(9).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利培酮与碳酸锂联合治疗分裂情感精神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5例患者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取利培酮与碳酸锂联合方式,患者人数38例,对照组采取碳酸锂与氯氮平联合方式,患者人数37例,两组均实施为期6 W研究,并采取临床疗效的总评量表CGI、躁狂量表BRMS与副反应量表TESS来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效果相当,即(P>0.05),但观察组比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明显要低。结论利培酮与碳酸锂联合对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治疗效果好,且不良反应轻微又少。

    • 分析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原因及临床治疗对策

      2013(9).

      摘要 (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原因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8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原因及临床治疗方法。结果本组患者中,全面发作46例(67.65%),部分发作22例(32.35%);早发癫痫39例(57.35%),迟发癫痫29例(42.65%);皮层病灶继发癫痫37例(54.41%)。皮层下病灶继发癫痫31例(45.59%),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类型、时间与卒中性质相比较,其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后癫痫最常见的是以全面发作为主的早发性癫痫,缺血性卒中后癫痫最常见的是以部分发作为主的迟发性癫痫,而且与病灶部位有很大的关系,临床实施药物针对性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癫痫的发作。

    • 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3(9).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4例脑卒中患者,随即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2例,常规组采用一般治疗方法以及康复训练,护理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护理组患的焦虑程度以及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而护理组患者的自我照料指数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有助于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

    • 宫外孕保守治疗40例临床观察

      2013(9).

      摘要 (2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40例宫外孕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单纯用药的治疗效果,且联合用药能够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提高了治疗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 腰麻-硬膜外麻醉在老年患者前列腺摘除术中的应用

      2013(9).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腰麻-硬膜外麻醉在老年患者前列腺摘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行前列腺摘除术的老年患者64例,行L2~3或L3~4穿刺,行腰麻-硬膜外麻醉,使麻醉平面控制在胸10以下,观察患者围术期呼吸及循环变化。结果麻醉初期BP有显著下降,HR稍有增快,无呼吸抑制及其他麻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未见头痛等不适主诉。64例患者中镇痛满意,无膀胱痉挛痛。无一例出现明显呼吸抑制。结论腰麻-硬膜外麻醉适宜老年患者前列腺摘除术。

    • 妇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

      2013(9).

      摘要 (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妇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方法选择我院妇科腹部切口手术患者共计68例,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划分,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进行术前、术中和术后整体的护理干预,主要从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知识教育等方面着手护理。结果经过对比护理治疗,观察组中总有效率是94.12%,对照组中总有效率是85.29%,观察组护理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妇科腹部切口手术患者的整体护理,可明显减轻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 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观察

      2013(9).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肠系膜淋巴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1年10月-2012年10收治的3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总结肠系膜淋巴结炎发病特点,给予红霉素30~50 mg/kg或阿奇霉素10 mg/kg.d静脉滴注3~5 d,分析其疗效。结果 30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炎的患儿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11例为右下腹痛,3例为左下腹痛,5例为剑突下腹痛,9例为脐周腹痛,其余2例部位不明确,经过治疗后,有14例患儿肠系膜淋巴结消失,11例缩小范围>5 mm,没有1例患者出现增大的现象。结论肺炎支原体干扰导致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出现明显的腹痛,且经常伴有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和C反应蛋白不是很高,且应用红霉素或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效果较明显。

    • 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在无痛人流中的疗效观察

      2013(9).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在无痛人流中的疗效。方法我院收治的无痛人流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舒芬太尼+丙泊酚进行麻醉;对照组:丙泊酚进行麻醉。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都出现了明显的呼吸抑制现象,给患者使用加压面罩给氧之后,患者能够维持SpO2达到100%,患者在手术以后,呼吸恢复到正常。在手术后的30 min内,患者发生内宫缩疼痛的概率,试验组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呕吐等症状上,差异不显著。结论采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对无痛人流患者进行麻醉,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安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 泮托拉唑钠与西咪替丁预防脑出血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对比

      2013(9).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注射用泮托拉唑钠和西咪替丁对预防脑出血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脑出血患者,分两组,在常规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治疗组68例,给予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西咪替丁治疗。两组疗程均为l0~15 d,对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注射用泮托拉唑钠组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低于西咪替丁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l。结论注射用泮托拉唑钠对预防脑出血患者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比西咪替丁更为显著。

    • 奥扎格雷联合银杏达莫治疗60例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

      2013(9).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奥扎格雷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0年9月-2012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两组:奥扎格雷联合银杏达莫组和单用银杏达莫组,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奥扎格雷联合银杏达莫组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单用银杏达莫组的总有效率(73.3%);奥扎格雷联合银杏达莫组病灶吸收出现好转的患者明显高于单用银杏达莫组的病灶吸收出现好转的患者。结论奥扎格雷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 剖宫产术选择硬膜外麻醉一点穿刺双向给药的应用分析

      2013(9).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一点穿刺双向给药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7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6例接受剖宫产的孕妇,按随机数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48例。试验组患者接受硬膜外麻醉一点穿刺双向给药法,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硬膜外单向注药法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麻醉过程中所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的麻醉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阻滞上界的平面与发生低血压情况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麻醉穿刺开始至皮肤切开的时间及发生牵拉痛的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应用硬膜外麻醉一点穿刺双向给药能够提高术中的麻醉效果好,起效快,患者的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容易脱位的原因分析和防治

      2013(9).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容易脱位的原因分析和防治。方法选取本院在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收治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脱位的患者34例,对脱位原因进行分析,总结防治方法。结果本组34例全部复位成功;20例患者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给予手法复位治疗,全部复位成功;4例患者给予单纯切开复位治疗,同期进行内收肌松解;2例患者进行大粗隆骨折钢丝内固定股骨柄松动治疗,并重新安装、调换人工颈,同期进行内收肌松解治疗。复位后进行疗效评价,优20例(占58.82%),良8例(占23.53%),中6例(占17.65%),差0例(占0%),优良率82.34%。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脱位的原因比较多,主要原因是患者的外展肌力缺乏、髋臼位置不良、软组织张力不足等,复位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情况进行分析,给予针对性治疗提高复位效果。

    • 观察老年患者行局部浸润麻醉手术的临床效果

      2013(9).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探讨老年患者行局部浸润麻醉手术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经验与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行局部浸润麻醉手术的老年患者21例,观察其麻醉效果,术中反应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 21例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为100.0%(21/21),术中皆无发生躁动、牵扯痛、面部表情痛苦的案例,皆能良好地配合手术操作,所有患者皆无出现恶心、呕吐、心慌、头晕、皮疹等药物不良反应。术前术中术后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患者行局部浸润麻醉手术的麻醉效果理想,能够满足手术镇痛镇静的需要,配合手术顺利进行,且手术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波动小,不会引起循环系统的不良影响,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合理推广。

    • 计划无痛分娩48例临床研究

      2013(9).

      摘要 (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计划无痛分娩的用药、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研究,证实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计划无痛分娩的确切价值。方法以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间采取无痛分娩的单胎产妇48例作为研究的观察组,本组采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进行镇痛;同时选取我院未采用镇痛自然分娩的产妇48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疼痛程度、VAS评分、分娩方式、新生儿情况等临床数据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生命体征、VAS评分、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数据的比较中,两组研究对象均无显著差异性(P>0.05);在疼痛程度、剖宫分娩率等数据的比较中,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无痛分娩中具有止痛效果好,剖宫分娩率低,且具有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等优势,用于无痛分娩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 孟鲁司特钠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2013(9).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地奈德雾化吸入的方法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加用孟鲁司特口服,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安全可靠,能够有效控制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门脉高压断流术后上消化道再出血的临床分析

      2013(9).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治疗门脉高压断流术后消化道再出血的临床特点进行探讨。方法对2008-2012年间在我院因门脉高压症行断流术后再出血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0例患者经保守止血后行急诊手术3例,择期手术27例。结果经相应处理后,30例门脉高压断流术后消化道再出血患者经治疗后,未再见上消化道再出血的病例。且随访期间经彩超检查示28例患者人工血管血流通畅,占93.33%;2例彩超示人工血管内未见有血流信号,占6.67%。期间有4例患者死亡,死亡原因均非为消化道再出血,有2例死于肝性脑病、肝功能衰竭,2例死于原发性肝癌。结论对于断流术后再出血患者应进行积极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能起到良好的止血及防复发效果。

    • 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体腔热灌注化疗的护理体会

      2013(9).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体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我院实施胃肠道肿瘤手术的60例患者,术后均给予体腔热灌注化疗,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每组各30例,对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体腔热灌注化疗期间,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2013(9).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于我院住院并实施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结果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而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肝癌介入治疗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医院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 选择性手术导尿时机的选择比较

      2013(9).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选择性手术患者麻醉前后导师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37例择期手术患者导尿时机分为为麻醉前(n=68)和麻醉后(n=69)2组。麻醉前组于术晨于科室行无菌留置导尿;麻醉后组于手术室麻醉后10 min行无菌留置导尿。比较2组患者导尿前焦虑值(SAS)、导尿时MAP、HR变化,以及一次导尿成功率和对导尿时机的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导尿前SAS值无统计学差异;麻醉前导尿患者MAP、HR均较麻醉后组高,一次导尿成功率和满意度则低于麻醉后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手术室麻醉后导尿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和生理负担,更符合现代整理护理模式。

    • 加减柴胡陷胸汤联合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

      2013(9).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加减柴胡陷胸汤合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于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人,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口服欣康分散片,每次20 mg,每天2次,肠溶阿司匹林,每次100 mg,每天1次,严重心肌缺血或心绞痛着以5 mg硝酸甘油加入250 mg 0.9%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柴胡陷胸汤,煎煮后分两次服用,每日1剂;两组疗程均为1周,治疗持续2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硝酸甘油停减率、心绞痛疗效、血脂变化与不良反应。结果 2个疗程后,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28/30),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21/30);治疗组对硝酸甘油停药14例,减量13例,停减率为90%(27/30),对照组对硝酸甘油停药6例,减量15例,停减率为70%(21/30),两组患者在治疗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加减柴胡陷胸汤合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良好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疾病筛查价值分析

      2013(9).

      摘要 (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疾病的二维图像、彩色血流及多普勒频谱的不同特点,探讨其对乳腺疾病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850例女性乳腺检查。结果 1850名妇女发现乳腺异常1046例,患病率56.5%其中,乳腺小叶增生877例,患病率47.4%,乳腺纤维腺瘤114例,患病率6.1%,乳腺癌21例,患病率1.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女性乳腺疾病检查,尤其对乳腺癌的早期筛查有着重要应用价值。

    • 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效果观察

      2013(9).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效果,以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2年8月我院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法分组。A组患者在牵引复位后采用石膏外固定术治疗,B组接受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半年,对比两组患者Dienst功能评分的差异性。结果对比两组患者Dienst功能评分发现,B组优良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固定效果牢固、术后功能恢复好,值得推广应用。

    • 开腹穿孔修补术与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临床对比分析

      2013(9).

      摘要 (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开腹穿孔修补术与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疗效。方法择我院在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3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采用开腹穿孔修补术(观察组,n=15)或开腹胃大部切除术(对照组,n=15)治疗,然后分析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冲洗液量和并发症率都显著地优于对照组。结论与开腹胃大部切除术相比,开腹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可以作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首选方法。

    • 社区重性精神病患者社区干预研究

      2013(9).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社区干预对于社区重性精神病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分析管辖社区中重性精神病患者登记40人的社区干预的相关措施以及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患者的COOP/WONCA评分明显要低于干预后,说明在进行社区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另外在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方面,干预后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干预前后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社区干预能够提高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改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家属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 急诊内科128例昏迷患者临床分析

      2013(9).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急诊内科128例昏迷患者临床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2年我院收治的128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为临床观察对象,根据不同病因和昏迷程度,观察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评分及抢救成功率和死亡率。结果成功抢救111例,占86.72%,死亡17例,占13.28%。因脑血管意外、中毒、糖尿病、器官功能衰竭、感染性疾病的昏迷患者抢救治疗后(GC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昏迷状态患者经抢救,治疗后的(GC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昏迷患者应及早快速诊断,结合相关检查,及时正确治疗,以此提高患者抢救生存率。

    • 氯吡格雷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2013(9).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氯吡格雷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例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情况(P<0.05),统计学有意义;而且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中辅以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中应用。

    • 两种方式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对比

      2013(9).

      摘要 (2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两种术式治疗锁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以2010年1月-2012年1月之间收治的82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的资料为例进行研究,按照术式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41例患者采用锁骨钩钢板进行治疗,B组41例患者则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及远期治疗效果。结果从手术难易程度及相关数据来看,两组患者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从术后1年的随访结果来看,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4%,而B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9.3%,A组明显优于B组(P<0.05),且从肩关节功能评定结果来看,A组也显著优于B组(P<0.05)。结论锁骨钩钢板在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近期疗效上与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无显著差异,但是在远期疗效和并发症控制上要显著优于克氏针张力带治疗,值得推广和应用。

    • 腹腔镜及传统术式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对比研究

      2013(9).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腹腔镜和创痛术式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将本院自2005年1月-2012年1月的156卵巢囊肿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8例)和常规组(78例)。常规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术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伤口感染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术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出血量明显少于常规组,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常规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现象少于常规组,两组患者在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伤口感染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与参考组患者手术时间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方式相对传统手术更加安全,对患者的身体损害更小,术后患者恢复更快。

    • 头孢他啶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

      2013(9).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头孢他啶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2012年收治的68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儿,将所有患儿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34例。对照组接受头孢他啶静脉滴注,试验组接受头孢他啶联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与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但两组间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咳嗽停止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要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孢他啶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且缩短了患者的恢复时间,值得推广。

    • 经腹及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特点及其诊断准确率比较

      2013(9).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在经腹及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特点以及其诊断的准确率,对比说明经腹超声及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异位妊娠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妇产科于2009-2012年收治的80例术前经腹及阴道超声检查的异位妊娠的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观察两者的超声图像特点并且分析经腹及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未破裂型10例(12.5%)、破裂型60例(75.0%)、陈旧型10例(12.5%)。结果采用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患者的诊断率为92.5%,而采用经腹超声诊断异位妊娠患者的诊断率为72.5%,采用经腹超声诊断的诊断率要明显低于采用阴道超声诊断的诊断率。结论阴道超声检查(TVS)的TVS探头频率较高,可进行重复检查,超声检查的图像更加清晰,其诊断异位妊娠的准确性与腹腔镜接近,应将阴道超声检查(TVS)作为诊断异位妊娠的首选检查方法。

    • 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效果

      2013(9).

      摘要 (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5月-2013年1月收治的62例白内障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31例。试验组接受小切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后的视力、角膜散光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1周、1月及3月的视力与角膜散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要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良好,术后患者的视力恢复好,角膜散光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较佳,值得推广。

    • 原发性乳癌新辅助化疗效果评价

      2013(9).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应用于原发性乳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30例原发性乳癌患者,均于术前给予卡培他滨联合长春瑞滨新辅助化疗治疗,对化疗前、化疗后4个周期,通过钼靶摄片,测量肿瘤双径,根据WHO实体瘤疗效和毒副反应评价标准,对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30例原发性乳癌患者,经过1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治疗后,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21例、稳定3例、进展0例,其有效率为90.0%。最常见的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其次为口腔炎、胃肠道不适,以及手足综合征。结论对于原发性乳癌患者,新辅助化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术后的护理

      2013(9).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总结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1月-2012年3月行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并发症和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4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术后细心观察病情,早期发现各种并发症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 集束化管理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

      2013(9).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集束化管理在AOPP中的应用效果及相应的操作手段。方法搜集68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34例,分别标记为A组、B组。A组患者给予常规管理,B组患者给予集束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B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病死率、院内感染率明显低于A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目标性保护静脉(XI)、预防呼吸机肺炎(X3)、心理指导(X4)均对患者转归有重要影响。结论对有机磷中毒患者进行集束化管理治疗效果较常规护理效果更好。

    • 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雾化吸入治疗婴儿重症肺炎110例临床分析

      2013(9).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雾化吸入治疗婴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讨论。方法将2010年3月-2013年3月期间在本院通过应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雾化吸入治疗进行婴儿重症肺炎治疗的110例作为治疗组,同时,选取110例同期重症肺炎患儿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雾化吸入治疗。

    • 三叉神经脑池段及其邻近血管的磁共振3D-TOF和3D-CISS两种序列的比较

      2013(9).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3D-CISS和3D-TOF两种不同序列在检查三叉神经、周围血管空间关系方面的优缺点。方法使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超导磁共振扫描仪检查,其设定场强为1.5T。选择不同序列分别对48例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通过此次研究显示:3D-CISS序列下的核磁共振成像能清晰显示三叉神经的横断截面。而且3D-CISS序列对三叉神经脑池段及其分支、邻近血管的显示能力要明显好于3D-TOF序列,两者的差异显著(P<0.01),故有统计学分析的意义。结论 3D-CISS序列具有扫描时间短、空间分辩率高等优点,其对三叉神经及微小血管的显示能力均比3D-TOF序列好,二者联合使用,可使责任血管的检出率明显提高。

    • 达沙替尼与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的对比研究

      2013(9).

      摘要 (2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达沙替尼与伊马替尼治疗初发慢性髓性白血病(CML-CP)的疗效。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法将自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25例初发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分成两组,一组采用达沙替尼治疗,另一组采用伊马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的CCyR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25例患者13例采用达沙替尼治疗,另12例采用伊马替尼治疗,中位随访时间13.7个月。治疗后12个月达沙替尼组和伊马替尼组CCyR率分别为78%、64%,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沙替尼是新一代治疗CML-CP的有效药物。

    • 应用CTA诊断四肢动脉狭窄的价值

      2013(9).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检查诊断四肢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经我院临床检查怀疑为四肢动脉狭窄的53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以及手术病理诊断资料。所有53例患者均进行CTA检查,其中40例经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诊断,13例经过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全部患者CTA诊断结果与DSA诊断或者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相互符合者总计51例,符合率达到96.2%(51/53)。结论 CTA对于四肢动脉狭窄的诊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 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对生活能力及社会功能影响研究

      2013(9).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能力与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两组,康复组(43例)和常规组(43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康复组采用常规护理加康复护理。比较治疗有效率、生活能力与社会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康复组总有效率(90.7%)明显高于常规组(72.1%);两组治疗后生活能力与社会功能均有改善,康复组改善情况明显由于常规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能力与社会功能,在今后治疗中应推广应用。

    • 肋骨骨折纯钛肋骨骨板治疗后的护理体会

      2013(9).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纯钛肋骨骨板治疗肋骨骨折的效果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0例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纯钛肋骨骨板治疗的效果及临床护理措施;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8%,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对研究组实施护理干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而对照组为30%,研究组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对肋骨骨折纯钛肋骨骨板治疗后实施护理干预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 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在重症监护室中的临床应用

      2013(9).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重症监护室中严重多发伤术后氟比洛芬酯的镇痛效果。方法对88例全麻术后的严重多发伤患者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两组,即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相同的情况下,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在意识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方面短于芬太尼组。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应用于严重多发伤术后的镇痛效果好,意识恢复和拔管时间短,且芬太尼的用量减少。

    • 米非司酮联合B超在绝经妇女取器中应用体会

      2013(9).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减轻绝经后妇女取器时的痛苦及缩短手术时间,预防绝经后取器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绝经后取器成功率。方法采用米非司酮150 mg空腹顿服,72 h后来院B超监测取器。结果 60例患者除1例借助宫腔镜取出外,其余均顺利取出。结论米非司酮联合B超用于绝经后妇女取器,可减少患者痛苦,提高取器成功率,并缩短手术时间,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 优质护理在康复护理服务模式中的作用

      2013(9).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康复护理服务模式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康复科60名骨外伤和脑卒中康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31名,对照组29名。试验组患者给予优质康复护理服务,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康复护理服务,比较1个月后各项指标参数差异。结果骨外伤患者工具性日常活动能力改善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执行医嘱例数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两组脑卒中康复患者的基础性日常活动能力和执行医嘱例数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康复护理模式中开展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康复速度和自理能力,对患者的康复产生积极影响,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 隐睾患者术后精液变化的研究

      2013(9).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隐睾患者术后精液变化各参数的改变。方法观察在2岁及2岁以下、2~12岁及12岁以上行手术治疗的隐睾患者共45例,分别检测精子密度、活动率及精子染色形态学分析。结果 2岁以下(含2岁)就行睾丸移行固定术,其精子的活动率,密度及畸形率基本都正常,与正常对照组的精子各参数比较无差异(P>0.05);而在患者2~12岁时才行睾丸移行固定术,其精子的活动率,密度及畸形都明显较正常对照组及2岁及2岁以下行手术的患者差(P<0.05);12岁以后患者行睾丸移行固定术或者单侧隐睾切除术,患者的精液各参数较正常组、2岁以下组及2~12岁组都差(P<0.05),特别是精子密度和活力(P<0.01)。结论单侧隐睾患者2岁及2岁以前手术,成年后患者的生育能力基本不受影响,如有发现隐睾时应尽快手术,最好选择在2岁及2岁以下行手术治疗,将有利于患者成年后的生育能力。

    • 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护理观察

      2013(9).

      摘要 (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总结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间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36例均行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术中配合以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并发症预防及出院指导等护理,跟踪患者术后病况恢复情况。结果术后并发症仅出现10例(7.4%)阴道少量出血,随访结果显示患者月经紊乱、不孕等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无术后复发案例。结论系统、严密的围术期护理能够保证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的疗效比较

      2013(9).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3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86例,并按照手术方式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行宫腔镜下电切术的52例患者为试验组,剩下的行刮宫术的34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上面,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复发率上,试验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月经量变化上,对照组患者在术后3、6个月的月经量较术前均有所减少,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12个月后恢复正常,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试验者患者在术后3、6、12个月的月经量均明显少于术前,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虽然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与刮宫术均有较好疗效,但宫腔镜下电切术复发率低,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腹腔镜诊治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评价

      2013(9).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应用于异位妊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80例异位妊娠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开放手术)和观察组(腹腔镜手术),每组各40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缩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诊治异位妊娠疗效显著,具有微创手术的各种优势,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

    • 精神分裂症患者阿立哌唑血药浓度检测的相关性研究

      2013(9).

      摘要 (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阿立哌唑血药浓度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选择Krom asil C18(5μm,250 mm×4.6 mm)作为色谱柱,选择甲醇-醋酸铵-三乙醇铵(90:8:1)作为流动相,流量定为1 mL/min,检测波长定为257 nm。以42例只服用阿立哌唑的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血药浓度。结果阿立哌唑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56%,检测到的最低浓度为5ng/ml,其线性范围在5.0~700.0μg/L之间。γ=0.9987。结论此检测方法不仅检测结果准确、操作方法简单而且有灵敏和快速等优点,在临床上适用于对血药浓度的检测。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并发症45例临床分析

      2013(9).

      摘要 (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肺外并发症的临床特征和转归。方法对用间接凝集法检测血MP-IgM阳性确诊为MP感染的103例患儿合并肺外并发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3例中45例发生肺外不同脏器、系统的损害,其中以心血管、消化及血液系统多见,分别为44.4%、28.9%和11.1%。全部病例均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3~5 d后病情明显缓解。结论 MP感染常引起肺外并发症,当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时,易造成误诊误治。因此对于治疗不理想及不能完全以细菌、病毒感染解释的多脏器受累的呼吸道感染,应考虑MP感染的可能,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尽早确诊。

    • 钙化在钼靶X线诊断乳腺癌中的价值分析

      2013(9).

      摘要 (3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在钼靶X线平片中钙化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36例乳腺癌患者伴有不同形态钙化的钼靶X线平片,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及穿刺活检病理证实。均摄有双乳轴位及侧斜位钼靶X线平片,29例患者作局部放大摄片。结果本组病例中钙化呈团簇状50例,泥沙状29例,叉状及小杆状27例,针尖状15例,结节及不规则斑片状15例。结论钙化的出现、形态及其分布特点可作为乳腺癌定性诊断的重要参考,尤其是部分钙化可作为乳腺癌诊断唯一可见的阳性征象。

    • 16例角膜内皮炎诊治临床分析

      2013(9).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角膜内皮炎主要病因、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法。方法收集16例角膜内皮炎患者资料,回顾性总结其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及疗效。结果角膜内皮炎患者主要表现为眼红及疼痛等,均为急性视力下降,部分患者出现高眼压症状,经抗病毒及抗炎治疗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对角膜内皮炎进行临床诊断后,联合采用抗病毒药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 纯母乳喂养与新生儿黄疸的相关性探讨

      2013(9).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纯母乳喂养与新生儿黄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近期在我院正常分娩的100例新生儿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其喂养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新生儿进行人工喂养,观察组新生儿严格进行母乳喂养,观察两组新生儿的体重、大小便次数等资料,分析纯母乳喂养和新生儿黄疸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50例患儿的体重、大小便次数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纯母乳喂养与新生儿黄疸有明显的相关性,新生儿黄疸阶段进行有效频繁的吸吮,有助于胎便的排出,减少血清胆红素,降低黄疸的发生率。

    • 规范性手术治疗689例甲状腺肿瘤临床体会

      2013(9).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甲状腺肿瘤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大多数为良性病变,约10%为恶性肿瘤。对于甲状腺肿瘤的治疗,方法多种,目前,手术仍然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最有效的方法。手术前完备的诊查、合理的手术方式、规范的术中操作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3年期间我科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患者689例,其中178例(占25.8%)为再次手术病例,笔者现结合本组病例,复习相关文献,结合基层医院实际情况,在临床实践中总结经验,就甲状腺手术方式的选择、术中规范操作进行分析和探讨。

    • 急性重症酒精中毒并发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

      2013(9).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急性重症酒精中毒并发休克的急救方法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方法选取急性重症酒精中毒并发休克患者44例,回顾性分析急救方法与护理措施。结果治疗后,44例患者神志均转清,且在7 d留院观察后均痊愈出院,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对急性重症酒精中毒并发休克患者展开有效急救并予以精心护理,对患者生命抢救有重要临床意义。

    • 剖宫产术后应用妇产康复仪催乳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3(9).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应用妇产康复仪催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妇产科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50例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后24 h和48 h,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泌乳率均较高,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的合计泌乳量明显较多,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 d两组新生儿的平均体重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第5 d,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新生儿的平均体重较高,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应用妇产康复仪催乳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 常规心电图在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早期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2013(9).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常规心电图在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早期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收集到136例病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诊断治疗过程中采用超声心动图,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心电图,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检出率、特异率、敏感性和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常规的心电图检查,检查出的左室肥厚的检出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诊断敏感性小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诊断的特异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诊断准确性小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心电图在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早期患者的诊断中,具有较强的特异性,但检出率和敏感性小于超声心动图检测,常规心电图对诊断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但价值不大,与超声心动图联合使用具有好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颈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2013(9).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颈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2月-2012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接受颈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3个月椎间植骨达到骨性融合,融合率达100%,随访1~5年,100例患者植骨没有出现椎间高度的再丢失,颈椎的生理曲度也有良好的恢复,无植骨块滑脱、移位及钛板断裂现象发生。100例患者的疗效判定,优48例(48%),良22例(22%),可26例(26%),差4例(4%),有效率为96%。结论脊髓型颈椎病应用颈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安全方便,并发症发生少,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肝切除术治疗肝癌伴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

      2013(9).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肝切除术治疗肝癌伴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3月-2010年3月之中所有的通过肝切除术治疗肝癌伴门静脉高压症的患者30例。结果肝切除手术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6%(11/30)。手术后1、3年的患者生存率分别为91%、61%。术后上消化道出血2例,随访中死亡12例。其中,由于肝癌复发导致的死亡6例,由于肝功能衰竭导致的死亡4例,由于上消化道出血导致的死亡2例。结论从医学角度来看,肝癌伴门静脉高压症的禁忌症状,只要肝癌患者的肝功能储备良好,肝切除术仍能获得较好的术后生存率。肝切除术根据患者情况来定,如果患者情况良好,从临床角度来看,肝切除术值得推广。

    • 腹主动脉瘤破裂的诊治分析

      2013(9).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破裂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3月-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腹主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诊治过程。结果 9例腹主动脉瘤破裂的患者经急诊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移植治疗后,7例患者抢救成功,2例患者术中死亡。结论腹主动脉瘤一经确诊应尽快手术治疗,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移植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 康复评定在康复治疗中的重要性

      2013(9).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康复评价是康复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患者的功能状态和潜在能力的判断.也是对患者各方面情况的资料收集.量化.分析并与正常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方法肌力评定,言语评定,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躯体运动评定,手功能评定,康复护理评定等。结果 1557例患儿中,有效1261例,无效296例,总有效率80.99%。结论康复评定使是主治医师及各项治疗师对脑瘫的残障程度提供了诊断依据,并为为制订完善的康复训练计划和康复效果提供可靠依据,在康复计划实施过程中,根据治疗和训练进展情况进行中期评定,检验康复计划的执行情况,并进行修改和补充,从临床实践中探索出并制订了康复治疗流程,提高了康复治疗师的技术水平,所以说,康复评定在康复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康复治疗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 臭氧液治疗阴道炎患者的疗效分析

      2013(9).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臭氧液治疗阴道炎患者的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76阴道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138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冲洗治疗,治疗组进行臭氧液治疗,各进行两个疗程,每个疗程5 d,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9%,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臭氧液治疗阴道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 稳心颗粒治疗老年人心律失常患者86例临床分析

      2013(9).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人的心律失常的疗法、疗效。方法笔者从2010年1月-2013年1月应用稳心颗粒治疗各类心律失常的纳入病例的老年患者总计86例,对病历资料行回顾性分析,并行总结与讨论,参照全国卫生部制定《心血管系统药物指临川指导原则》制定的疗效标准评定。结果本组老年患者86例,显效69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97.04%。所有患者血分析、尿分析、离子、肝功、肾功均与服药期前无明显变化,未发生不良反应,复查心电图以及24 h动态心电图均为大致正常心电图。结论稳心颗粒可以改善老年人心律失常的症状、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不损伤肝肾功能,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方便适合老年人心律失常使用。

    •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疗效探讨

      2013(9).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手术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给予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15例食管平滑肌瘤患者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15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其中1例患者术后合并食管黏膜损伤,给予修补治疗。治疗过程中,未见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食管平滑肌瘤安全可靠,符合小手术与小切口的要求,可逐渐替代开胸手术,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临床护理路径对癌性疼痛患者疼痛缓解率的影响分析

      2013(9).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护理路径对于癌性疼痛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摘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住院癌症患者64例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加用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包括皮肤刺激、放松疗法、加强锻炼、心理支持等内容。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为93.75%,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为75.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护理路径的实施能够有效帮助癌症患者减轻疼痛,相较于单纯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有着明显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 结核病合并艾滋病的职业防护

      2013(9).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结核病合并艾滋病的职业防护。方法对患者实行呼吸道和血液、体液隔离,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及时报告处理。效果提高对肺结核合并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防护意识,减少了职业暴露。

    • 人工流产手术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2013(9).

      摘要 (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人工流产手术对受术者身心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本文主要对受术者心理状况及流产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根据受术者心理特征开展了相应的心理护理,在保障手术顺利实施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获得更好疗效。开展心理护理应当成为我们今后工作的一个重点、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 某院儿科门诊中成药处方调查分析

      2013(9).

      摘要 (3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估某院儿科门诊处方中成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以保障儿童用药安全。方法收集2012年12月-2013年5月某院儿科门诊处方7585张,回顾性归纳和分析统计其中5158张中成药处方。结果该院儿科门诊中成药处方占儿科门诊总量的61.5%,不合理中成药处方108张(占儿科中成药总处方量的2.1%)。辩证不足(占不合理处方的42.6%)与重复用药(占不合理处方的31.7%)是产生不合理处方主要原因。结论该院儿科门诊中成药的使用基本合理,但存在辩证不足和重复用药的不合理现象,应该提高门诊医师中医理论水平,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双侧股骨头置换的手术室护理

      2013(9).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总结双髋关节同时置换时的护理经验。方法对行双髋关节同时置换的患者行心理护理、液体进出的护理等。结果 12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结论行双髋关节同时置换时配有优质的护理非常重要,能增加患者术中的舒适度和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 浅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体会

      2013(9).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对其进行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及出院指导等综合护理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经合理的治疗及精心护理后,仅2例患者症状仍持续予转院,1例出现肺源性心脏病,余117例均好转出院,有效率达97.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对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腹部中厚皮片移植修复头皮癌术后缺省(附1例报告)

      2013(9).

      摘要 (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77岁,来自农村,因外伤致头部肿块伴破溃不愈4月余入院。该患者头部外伤后出现皮肤血肿,自行穿刺肿块后出现皮肤长期不愈合,伴逐渐扩大,呈溃疡样改变,无疼痛,无明显瘙痒不适,肿块表面反复感染。患者于7岁时即出现头皮癣,因家贫,未就医治疗。查体:头颅大小正常,头发稀少,无畸形,头顶枕侧可见一6 cm×5 cm大小肿块,菜花状,质地稍硬,伴有压痛,肿块表面皮肤破溃,少量分泌物。头皮黄白相间,可见黄癣痂样改变。头颈部未扪及肿大淋巴结。头颅CT示:邻近骨质未见明显破坏,脑实质未见异常。手术在局麻下完成,先自左下腹腹股沟取中厚皮片,修整皮瓣,放入生理盐水待用。然后头部超出肿块周边约2 cm,完整切除肿块,深度至帽状腱膜,充分止血。

    •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血液化验结果的影响

      2013(9).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临床诊断工作中,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已具有越来越明显的影响。影响临床化学分析可靠性和准确性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是血液标本因素。在实际临床检验工作中,具有多种多样的血液标本影响因素,为确保实验数据的可靠性、真实性,应从患者的准备、以及标本的收集、处理、贮存等方面加强质量控制。探讨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血液化验结果的影响,为今后的实际临床化学分析工作提供参考。

    • 半自动血细胞分析用于解决冷凝集素导致血常规分析错误1例

      2013(9).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在血液学实验室的工作中,血常规检测经常会遇到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仪器堵孔、无法检测等情况,而由于冷凝集素导致的血常规检测异常的并不多见,我们也一直在寻找一种正确合理的消除冷凝集素的方法,笔者将工作中碰到的冷凝集素导致血常规分析错误以及对其消除方法一例,作以下介绍。

    • DRGs数据应用于血站输血评价中的临床体会

      2013(9).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DRGs数据在血站输血评价中的应用价值与临床体会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DRGs项目组输血相关资料予以利用,对DRGs项目组输血相关数据展开统计分析。结果采用该方法能够对某市医疗机构在2010-2011年间患者用血情况、医院用血数量分布与排序、用血患者平均用血量、DRGs用血分布与排序等进行统计。结论临床应用DRGs可以对用血指征的控制效果以及管理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一种具有公信力的管理措施,值得推广。

    • 医学图像三维重建及应用

      2013(9).

      摘要 (2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医学图像三维重建的方法及应用。方法分析医学图像三维重建的2种方法及在整形外科、手术模拟和有限元分析等方面的应用情况。结果国内外学者在整形外科、手术模拟和有限元分析等方面应用医学图像三维重建技术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及研究。结论医学图像三维重建能够为提高医疗诊断水平提供重要的依据,可以帮助临床医师制定正确的手术方案以确保手术获得最佳效果。

    • 抢救急性阿维菌素中毒4例治疗体会

      2013(9).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阿维菌素是一种具有杀虫、杀螨、杀线虫火星的十六元大环内酯化合物,由链霉菌中的灰色链霉菌发酵产生,是一种新型抗生素类药物,属于生物型农药,随着我国政府对甲胺磷、敌敌畏、甲氰菊酯等剧毒或高毒杀虫药生产销售的限制,使得以阿维菌素为主的生物杀虫药在当前农业生产中广泛推广应用。临床上,因误服、误用、该药引起人体中毒的案例增多,但该药在人体中毒的临床报道较少,临床医师对该药中毒认识普遍缺乏,故对该新一代农药人体中毒进行研究和统计,对提高该杀虫药中毒的抢救质量有一定的意义,我院2010年1月-2011年04月共计收治4例阿维菌素中毒住院患者,经内科综合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探讨儿童哮喘与儿童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关系

      2013(9).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探讨和研究儿童哮喘与儿童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关系。支气管哮喘是儿童在呼吸道疾病方面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此类疾病的本质属于非特异性的炎症和气道高反应,但是具体引发哮喘的原因尚不明确。幽门螺杆菌(HP)属于一种流行性的病原菌,在儿童中的感染率很高,从近年来的流行病学调查来看,(HP)感染很可能与儿童支气管哮喘之间存在着某种相关性,笔者就此进行了相关研究和探讨。

    • 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在血脑屏障中的研究概述

      2013(9).

      摘要 (2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TJ)是细胞间的重要结构,而occludin是构成TJ的重要跨膜蛋白。血脑屏障(blood brainbarrier,BBB)是中枢神经系统在解剖和生理上重要屏障,而TJ对于BBB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Occludin的表达异常和位置改变,可以影响BBB的功能,是研究BBB的重要手段。本文将介绍TJ相关蛋白occludin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并简述occludin在BBB中的作用。

    • ASCs对小鼠皮肤全层缺损创面修复机制的研究进展

      2013(9).

      摘要 (2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也是机体自我更新速度最快的组织之一,主要功用是使机体免于受到外界伤害,维持内环境稳定。在肿瘤、糖尿病引起的难愈性创面中尽早覆盖创面,恢复皮肤的屏障功能是治疗的重点。常规的治疗方法采用自体皮肤或同种异体、异种皮肤的移植和人工替代物覆盖等,由于存在着供皮来源有限,同种异体、异种皮肤移植有免疫排斥反应或传染疾病的危险,人工皮肤费用昂贵等问题,常规方法难以满足临床应用的需要。因此,促进皮肤创伤修复己成为组织修复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研究皮肤创伤愈合修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成体干细胞(Adult Stem Cells,ASCs)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

    • 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

      2013(9).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采取措施对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进行有效性探讨。方法从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选取36例具有负性情绪的病例,其中男性有20例,女性有16例,他们的年龄在18~61岁之间。随机将这些患者划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一组有18例患者。对于对照组患者主要采取常规性治疗与护理的方法。对于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常规性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利用统计学的理论知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好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利用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进行治疗护理,有助于改善并降低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稿约

      2013(9).

      摘要 (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中国医学工程》杂志(期刊号:ISSN1672-2019/CN11-4983/R),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主办,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纳米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