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第0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甲状腺核素显像诊断胸骨后异位甲状腺的临床分析

      2013(2).

      摘要 (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甲状腺在其发育过程中未下降到或仅有部分下降到颈前正常位置而出现于其他部位时称为异位甲状腺。根据不同的解剖位置,异位甲状腺可分为舌甲状腺,胸骨后甲状腺等,其中90%,的异位甲状腺发生在甲状软骨特别是舌根部,因发病率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容易被漏诊和误诊。现将我院两例病例报道如下。

    • 沈阳市3岁儿童婴幼儿龋患病特点分析

      2013(2).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沈阳市3岁儿童婴幼儿龋患病特点,为探查沈阳市儿童婴幼儿龋影响因素、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沈阳市9区1080名3岁儿童进行检查,发放调查问卷,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问卷回收有效率为84.70%,受检儿童婴幼儿龋患病率为44.48%,龋均为1.96,龋面均3.82,龋蚀严重度指数为9.41,婴幼儿龋充填率为5.44%,对照组受检儿童家长对儿童口腔卫生知晓程度明显高于婴幼儿龋组家长(P<0.01)。结论沈阳市3岁儿童婴幼儿龋患病状况严重,应加强对婴幼儿龋的早期干预。

    • ~(99)Tc~m-TRODAT-1 SPECT脑多巴胺转运体显像在帕金森病和原发性震颤中的应用研究

      2013(2).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99Tcm-TRODAT-1 SPECT脑多巴胺转运体(DAT)显像在帕金森病(PD)和原发性震颤(E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我院确诊的51例PD患者,19例确诊为ET患者及11例正常人进行99Tcm-TRODAT-1 SPECT脑DAT显像。利用感兴趣区技术(ROI)计算PD患者、ET患者和正常人DAT对99Tcm-TRODAT-1的特异性摄取比值及两侧特异性放射性摄取比值的不对称指数(AIPD、AICON)。结果 1)正常对照组左右侧脑多巴胺转运体的特异性放射性摄取比值分别为1.633±0.088、1.623±0.0691,双侧对称,双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0.655,P=0.527),不对称指数为2.074±1.793。正常人双侧ST/CB均值的95%可信区间为1.577-1.678。2)ET患者左右侧脑多巴胺转运体的特异性放射性摄取比值分别为1.561±0.117、1.546±0.115,两侧基本对称,双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1.396,P=0.180),双侧ST/CB均值及不对称指数同正常人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1.934,P=0.063;t=-0.795,P=0.433)。ET患者双侧ST/CB均值的95%的可信区间为1.498-1.608。3)PD患者双侧ST/CB比值低于正常人ST/CB比值,具有统计学意义(t=-3.625,P=0.001,t=-4.968,P=0.000)。PD患者左右双侧ST/CB值的95%的可信区间分别为1.386-1.463、1.447-1.534。结论99Tcm-TRODAT-1 SPECT脑多巴胺转运体显像可鉴别帕金森病与原发性震颤,弥补CT、MRI等检查的不足,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2013(2).

      摘要 (4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微转移更为有效的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我们对5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了前哨淋巴结活检,进行常规的病理切片检查和SLN中CK-19的RT-PCR检查,然后运用统计软件SPSS10.0对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50例乳腺癌患者成功进行了前哨淋巴结活检,共检出了SLN 96枚。常规的病理切片检查和RT-PCR检查两者的敏感性、准确性和假阴性率分别为29.4%(10/34),56%(28/50),64.7%(22/34),94.1%(32/34),96%(48/50),5.9%(2/34)。结论 SLN中CK-19的RT-PCR检查可以提高SLN微转移的检出率,而且可以减少假阴性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甲状旁腺素对人甲状腺髓样癌细胞调控作用的实验研究

      2013(2).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和甲状旁腺素受体单抗(Anti-Parathyroid Hormone Receptor1antibody,anti-PTHR1)对人甲状腺髓样癌细胞株(TT细胞株)体外生长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TT细胞株,药物作用分为PTH组,anti-PTHR1组,各组经药物处理后,先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生长状况,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RT-PCR法检测PTHmRNA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倒置显微镜下可较明显看到细胞的变化,MTT结果显示,PTH和anti-PTHR1能有效地抑制TT细胞的增殖,呈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2.0μmol/L的PTH和1.0μmol/Lanti-PTHR1能明显提高细胞的生长抑制率(P<0.05),RT-PCR结果显示药物作用后PTHRmRNA的表达下调(P<0.05)。结论 2.0μmol/L的PTH和1.0μmol/L的anti-PTHR1可抑制TT细胞的增殖。阻止细胞周期进展,明显降低其增殖指数,在诱导凋亡中起重要作用。

    • CXCR7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实验研究

      2013(2).

      摘要 (2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趋化因子受体7(Chemokine receptor7,CXCR7)在涎腺腺样囊性癌(ACC)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侵袭、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7例正常涎腺组织、47例涎腺多形性腺瘤、41例涎腺腺样囊性癌及其切缘组织切片中CXCR7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例资料,分析CXCR7对ACC侵袭、转移和预后的影响。结果涎腺腺样囊性癌中CXCR7表达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神经侵袭、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密切相关;Kaplan-Merier曲线显示,CXCR7阳性表达组患者与CXCR7阴性表达组患者术后生存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XCR7表达与ACC的神经侵袭、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关,有助于预后判断。

    •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在滋养细胞疾病中的价值研究

      2013(2).

      摘要 (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在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诊断和治疗中监测预后的价值研究。方法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方法测定32例正常孕妇、34例葡萄胎、26例侵蚀性葡萄胎、19例绒癌血清中PAPP-A含量及血清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葡萄胎组、侵蚀性葡萄胎组、绒癌组PAPP-A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葡萄胎组、侵蚀性葡萄胎组PAPP-A显著高于绒癌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P<0.05);葡萄胎组、侵蚀性葡萄胎组、绒癌组血清PAPP-A与β-HCG呈正相关;侵蚀性葡萄胎组、绒癌组的PAPP-A与临床分期、预后评分有关。结论联合测定PAPP-A与β-HCG可作为鉴别GTD、估计恶性程度、观察和随访的有用指标。

    • 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效性的研究

      2013(2).

      摘要 (6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对于安慰剂的有效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原则抽取某市三级甲等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0例,按照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N-乙酰半胱氨酸组和安慰剂组,对患者进行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和生活质量(St.George问卷评分)变化。结果 N-乙酰半胱氨酸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P>0.05,无显著差异。安慰剂组治疗前后FVC%、FEV1%,FEV1/FVC,P<0.01,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中FVC%,FEV1/FCV(L)FEV1%P<0.05,差异有显著性。N-乙酰半胱氨酸组患者治疗前后SGRQ问卷的呼吸症状评分、活动受限评分、疾病影响评分、总分值,P<0.01,有显著性差异。安慰剂组治疗前后各部分生存质量评分P>0.05无显著差异。两组治疗后呼吸症状评分P>0.05无显著差异,活动受限评分、疾病影响评分、总分值,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NAC)可以稳定中重度COPD患者肺功能,延缓肺功能进行性下降,提高中重度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

    • 熊果酸人腺样囊性癌对ACC-83侵袭与转移的影响

      2013(2).

      摘要 (2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熊果酸对人腺样囊性癌ACC-83细胞体外侵袭及转移的影响。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熊果酸处理人腺样囊性癌ACC-83细胞,通过Transwell小室模型测定其侵袭力及粘附力,细胞迁移实验测定细胞的运动能力,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熊果酸能有效抑制人腺样囊性癌ACC-83细胞侵袭力、粘附力及运动能力(P<0.05),呈剂量效应关系(P<0.05)。同时发现熊果酸处理组悬浮细胞增多,细胞体积变小,形态较圆,伪足数目较少。结论熊果酸具有抑制人腺样囊性癌ACC-83细胞侵袭与转移的作用。

    • 747例患者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发生的调查分析

      2013(2).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大连地区人群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的发生率、性别差异及对称性发生的概率。方法随机抽取从2010年5月-2012年5月在大连市口腔医院就诊患者747例(男性327例,女性420例),通过观察其曲面断层片,研究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的发生率、男女性别差异及对称性发生概率。结果 C形根管系统在下颌第二磨牙中发生率为36.14%,对称性发生的概率为69.81%,在男性下颌第二磨牙中发生率为30.28%,女性为40.70%,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大连地区人群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发生率较高,发生率存在性别差异且常对称发生。

    • 老年人低舒张压的收缩期高血压与中医影响因素的多元分析

      2013(2).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低舒张压的收缩期高血压与中医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诊断标准122例(其中舒张压<70mmHg者60例,70mmHg≤舒张压<90mmHg者62例)进行14项中医相关因素调查,用非条件概率Logistic回归模型进入法分析。结果气虚、心虚和血瘀入选回归方程。结论说明气虚、心虚和血瘀是老年低舒张压的收缩期高血压的重要中医影响因素。

    • 甲亢患者手术前后血清TNF-α和IL-6水平变化的临床观察

      2013(2).

      摘要 (2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甲亢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TNF-α和IL-6含量的变化。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40例甲亢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TNF-α和IL-6的含量,并与40名正常人对比。结果手术治疗前甲亢患者血清TNF-α和IL-6的含量分别为(324.1±89.4)ng/mL和(201.3±64.0)pg/mL,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组(216.4±81.5)ng/mL和(142.5±50.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手术治疗3个月后TNF-α和IL-6的含量分别为(224.8±84.7)ng/mL和(149.4±51.6)pg/mL,明显低于手术前(均P<0.05),但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甲亢未治患者的TNF-α和IL-6较正常人高,手术可降低TNF-α和IL-6的水平。检测甲亢患者手术治疗前后TNF-α和IL-6含量的变化,对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不同治疗方法对尺桡骨干双骨折的影响

      2013(2).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对尺桡骨干双骨折的影响。方法选取近2年来于我院住院治疗的尺桡骨干双骨折患者124例,随机分为治疗A组和治疗B组,治疗A组采用闭合复位加髓钉固定;治疗B组采用切开复位行钢板固定。结果治疗A组的治愈率为85.37%,总有效率为98.78%,治疗B组的治愈率为59.52%,总有效率为80.95%,治疗A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治疗B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术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有确切的疗效。

    • 慢性丙肝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的检测及分析

      2013(2).

      摘要 (2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阳性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2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200例CHC患者,采取两种方法即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LIA(免疫印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自身抗体,检测自身抗体(ANA、ASA、AMA、RF、LKM-I)阳性率,并比较自身抗体(+)及自身抗体(-)患者临床特征。结果CHC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至少一种阳性的70例,阳性率35.0%。ANA阳性率最高,为18.0%;其次为RF阳性率(12.5%),再次为AMA阳性率(3.0%),LC-1及LKM-1阳性率为1.5%和2.55。ELISA组对自身抗体的检出率明显低于LIA组(25.0%vs 35.0%,P<0.05);另外,自身抗体阳性组患者的肝脏功能差,免疫功能异常,病毒复制活跃。结论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存在自身免疫反应。自身抗体可能是HCV感染后肝组织损伤的重要因素。

    • 碘伏液在腹腔镜手术中镜面防雾的应用

      2013(2).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中镜面防雾的最佳方法。方法将12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镜面防雾随机分为碘伏组(n=60)和盐水加热组(n=60),比较2组维持镜头防雾时间。结果维持镜头防雾时间>30min:碘伏组为45例,盐水加热组23例,2组比较χ2值=16.4253,P<0.01,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碘伏液擦拭腹腔镜,不仅镜面防雾效果好,且取材及操作方便。

    • 单侧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不稳症

      2013(2).

      摘要 (5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后路半椎板减压、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2010年1月对42例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不稳症的患者采用后路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单侧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椎间植骨融合治疗,术前常规摄腰椎正侧位、腰椎过伸过屈动力位片、CT及MRI,了解椎管狭窄及椎体不稳程度;术后1周带腰围或佩戴支具下床活动。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患者腰痛及下肢麻木、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4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8个月。根据JOA(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改善率的评定标准,优良率85%。X线片显示椎间植骨融合良好。结论经后路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单侧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不稳症效果优良,具有创伤小、风险小、医疗费用少等优点,但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随访及研究。

    • 开放与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术的比较

      2013(2).

      摘要 (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行开腹及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收集7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行开腹修补术及腹腔镜下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手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明显优于开腹组(P<0.01).结论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 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2013(2).

      摘要 (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解剖性肝切除术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16例,设为观察组,对其施行解剖性肝切除术,再选取同期1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设为对照组,行经肝实质切开取石和胆肠内引流治疗,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都经过彩超、CT检查,均确诊为肝内胆管结石,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无1例死亡病例发生,术后无残石病例,术后并发症3例,其中,1例为伤口感染,1例胆道梗阻,1例胸腔积液,经过5个月的随访均未发现复发;对照组死亡2例,术后残石7例,术后并发症8例,其中,3例为切口感染,3例胆道梗阻,2例胸腔积液,两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残石发生率及治愈率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解剖性切除术符合肿瘤根治的原则,减少了术中出血、术后残石和术后并发症,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的研究

      2013(2).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分离、培养、标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SCs)的方法及其对放射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无菌取得健康孕妇并剖宫产胎儿的脐带,按照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获取第三代u-MSCs,并用BrdU标记。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单纯照射组(B组)、u-MSCs治疗组(C组),利用细胞培养技术检测u-MSCs对放射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对比检测各组大鼠TNF-a的含量,肺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可通过贴壁培养法从人脐带分离、培养生长状态良好的u-MSCs,且这些细胞更为原始,更为年轻。BrdU是u-MSCs的良好标记物,阳性标记部位在细胞核,成功率较高。与A组比较,B组肺泡腔内有渗出,间隔增宽,有纤维化样变,血浆TNF-a水平显著增高。与B组比较,C组肺泡间隔增宽不明显,未见纤维化样改变,TNF-a水平在各时相均低于B组,肺组织损伤程度较B组明显改善。结论从人脐带可以分离、培养出生长状态良好的u-MSCs。经尾静脉注射u-MSCs后对放射性肺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左半结肠癌一期切除吻合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3(2).

      摘要 (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对左半结肠癌患者实施一期切除吻合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8月收治的36例左半结肠癌患者施行一期切除吻合术后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组36例患者中,无住院期死亡病例,发生切口裂开1例,伤口感染2例,腹腔脓肿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围手术期治疗的基础上,对左半结肠癌患者施行一期切除吻合术是安全、可靠、有效的。

    • 佳苏仑拮抗芬太尼麻醉后呼吸抑制和催醒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3(2).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佳苏仑拮抗芬太尼麻醉后的呼吸抑制与催醒的效果观察,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以芬太尼麻醉的手术患者188例,随机分为3组进行拮抗麻醉后呼吸机制与催醒。其中A组共有63例患者,用药为5%的葡萄糖配1-2mg/kg的佳苏仑共20mL,静注;B组共有62例患者,用药为5%的葡萄糖配0.4mg的纳洛酮共20mL,静注;C组共有63例患者,用药为5%的葡萄糖配2-2.5mg/kg的氨茶碱共20mL,静注。结果 3组潮气量与呼吸频率均明显增加,且呼气末的CO2分压均下降,但A与B组更明显,且两组差异不显著。3组血压、心率均有所上升,且B、C组更明显。以催醒结果看,A、B组结果相近,且优于C组。结论在拮抗芬太尼麻醉后呼吸机制方面,佳苏仑具有较好的效果,且催醒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

    • 皮肤癌临床分析82例

      2013(2).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皮肤癌临床特征及随访皮肤癌切除术后患者,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并评价手术疗效。方法①分析我院2000-2011年间诊治的皮肤癌发病趋势并统计期间78例皮肤癌患者的病史资料、临床特征等资料,结果与邻近地区比较。②随访2000-2011年间于我科行皮肤癌切除术后患者复发、再发、不良反应等情况,并计算5年生存率。结果①2004年为新发病例高峰,往后曲线渐趋稳定。②有紫外线曝露史的患者占77.7%,其中有职业曝露史的占83.1%,曝露于不同类型紫外线与发病部位无关。③澳门地区躯干BCC较香港为高,可能与澳门因工作接受紫外线曝露较多有关。④52例于我科行皮肤癌切除术患者复发率及5年生存率分别是2.9%及100%,复发原因主要与发病位置有关,常见的手术后不良反应为疤痕形成、皮肤感觉异常及局灶皮肤牵拉感。结论①曝露于人工紫外线,防晒措施不能只注重面部。②澳门地区多因工作接受紫外线曝露。③手术切除是治疗皮肤癌的重要手段,其具有低复发率及高治愈率的特征。

    • VEGF检测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价值研究

      2013(2).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检测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价值。方法 2012年1月-2012年6月于本院诊治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76例(HIE组),选取同期分娩正常新生儿26例为正常组,对所有入选病例均于分娩后24h、7d、10d行VEGF检测。结果两组于24h、7d、10d进行VEGF检测比较P<0.05。结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病儿进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测可以对疾病诊断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对疾病预后进行判断。

    •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危重症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2013(2).

      摘要 (2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EEN)支持在危重症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ICU中55例危重症病人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EN)组(30例)、肠外营养(PN)组(25例),对比观察营养支持前后患者的血色素(HB)、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及肝功能情况。结果病人应用EEN后血色素(HB)、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均较PN组明显升高(P<0.05),而PN组与营养前比较肝功能改变高于EN组。结论早期肠内营养(EEN)能更好地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行EEN治疗更安全,是危重症病人较好的营养支持方式。

    • 肝内胆管结石在外科手术治疗选择及分析

      2013(2).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分析不同外科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采取外科手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109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分析不同外科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肝叶切除术、肝叶切除联合胆肠吻合术、胆肠吻合术、经肝胆管切开取石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临床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有效率分别为95.45%、88.23%、80.00%、88.46%、93.10%。采用肝叶切除手术治疗的22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预后效果较好。结论在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结石的分布类型以及相关病理变化选择具体的手术方式,肝叶切除术是较为理想的外科手术方式,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推广。

    •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57例内固定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2013(2).

      摘要 (2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法对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多种不同方法内固定术。结果对57例患者经4-24个月随访,骨折愈合良好,髋关节功能良好。结论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内固定方法。

    • 运用视频脑电图监测鉴别慢性脑炎与脑供血不足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2013(2).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运用视频脑电图(EEG)、脑电地形图(BEAM)监测感冒后期慢性大脑病毒感染的早期与脑供血不足鉴别诊断技术方法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选择病例组感冒后期慢性大脑病毒感染的早期269例与对照组脑供血不足276例,观察两病例组在病理状态下脑电频率、波幅、周期、频宽、绝对功率值α、β、θ、δ脑波的电位动态变化规律特征。结果研究发现病例组与对照组脑电频率θ、δ、α、β波脑电功率值指标是完全不同的规律。结论通过临床运用视频脑电图监测技术,可有效鉴别诊断慢性脑炎早期与脑供血不足,提高早期诊断率,减少误诊率,弥补了CT、MRI的不足。

    • 43例晚期产后大出血的特点与治疗的临床分析

      2013(2).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晚期产后大出血的临床特点以及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之间收住的43例晚期产后大出血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通过资料的分析,患者出血的主要表现为胎盘胎膜的残留和子宫的胎盘附着面的感染以及子宫复旧不良等。通过采取宫缩素和抗感染以及清宫术等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所有的患者均经过有效的治疗,且康复出院,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晚期产后大出血是临床中一种比较严重的症状,找准出血原因,对其治疗有较大帮助。

    • 彩超引导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的应用

      2013(2).

      摘要 (3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彩超引导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ercutancous nephrolithotomy,PCNL)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操作技巧和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高分辨率便携式床旁彩超机定位引导PCNL患者临床资料64例。结果 64例均一次性手术成功,其中肾上盏建立通道3例,肾中盏建立通道16例,肾下盏建立通道45例;58例行一期碎石术,6例行二期碎石术;结石取净率90.6%(58/64),残石率9.4%(6/64)。无其它严重并发症。结论彩超引导PCNL成功率高,可实时监测寻找结石部位,避开肾动脉,防止大出血,手术安全、可视、高效、快速、方便、微创、定位准确和并发症少、恢复快、死亡率低等优势。

    • 关节镜治疗52例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3(2).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关节镜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3月-2011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2例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关节镜治疗,比较治疗前后Lysholm评分。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后Lysholm评分平均为(97.0±2.9)分,明显高于手术前,P<0.05,差异显著。结论采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能够很好的改善膝关节功能。

    • 肿瘤标志物CEA、NSE、CY-211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2013(2).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211)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及分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对我院368例病人血清标本进行CEA、NSE、CY-211的检测。经临床诊断包括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癌共98份,肺部其他疾病共144份,正常对照126份。结果 CEA、NSE、CY-211对肺癌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9.4%、40.8%、45.9%,而联合检出率为89.79%。结论 3种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在初诊肺癌未分型的情况下,明显提高其阳性检出率。

    • 前列解毒胶囊治疗精液不液化的临床观察

      2013(2).

      摘要 (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前列解毒胶囊对精液不液化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00例精液不液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口服前列解毒胶囊,每次4粒,2次/d;对照组50例口服复方菠萝蛋白酶肠溶片,每次3万U,3次/d。两组均连续用药30天。结果治疗组精液液化时间明显缩短,总有效率86.00%,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解毒胶囊能显著改善患者精液的液化时间。

    • DNA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血液肿瘤诊断中的运用

      2013(2).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工具,特别是对一些染色体数目异常和复杂染色体异常的诊断,架起了染色体显带技术和分子遗传学之间的桥梁。DNA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是一种应用非放射性荧光物质依靠核酸探针杂交原理在核中或染色体上显示DNA序列位置的方法[1]。该技术具有快速、安全、灵敏度高以及探针可长期保存等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细胞遗传学、肿瘤生物学及基因定位、基因作图、基因扩增,包括产前诊断及哺乳动物染色体进化研究等领域血液肿瘤检测,血液肿瘤是我国十大高发肿瘤之一,细胞遗传学对肿瘤分型、诊断、治疗和预测预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并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

      2013(2).

      摘要 (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评估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并胰岛素抵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冠心病(非急性期)并胰岛素抵抗患者(两组患者均伴发高血压)随机分为1、2两组,1组为曲美他嗪+硝苯地平+美托洛尔+磺脲类降糖药治疗组,2组为硝苯地平+美托洛尔+磺脲类对照组,治疗10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餐前空腹和餐后2h血糖、胰岛素水平,监测血压,并整理对比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压、血糖、胰岛素水平降低,胰岛素敏感指数升高,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伴有糖尿病且胰岛素抵抗的患者,曲美他嗪的治疗效果较传统用药更佳,临床疗效值得肯定。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40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3(2).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以中西医及中西药联合应用理论为基础,研究中西药联用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2年4月到我院消化科就诊,经确诊为肠梗阻的4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以中西药联合进行治疗(奥曲肽联合自拟消阻通滞汤)。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75.0%,试验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较单一西药治疗效果明显,该研究可以作为临床治疗肠梗阻的一种有效手段。

    • 超声检查诊断小儿肠梗阻的可行性与优越性分析

      2013(2).

      摘要 (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肠梗阻治诊断过程中超声检查方式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6月我院门诊与急诊收治的小儿腹痛患者与不明原因哭闹的幼儿52例,分别行超声检查与X射线检查,对比两组诊断效果。结果 52例患儿行超声检查后确诊为术后粘连所致肠梗阻的21例,肠套叠12例,胰腺炎8例,肠扭转5例,小肠梗阻6例。手术治疗9例,药物保守治疗37例,物理方法治疗6例。超声诊断在定性诊断、定位诊断、病因分析相比X射线诊断的检出率均显著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小儿肠梗阻诊断过程中超声检查相比X射线具有定性、定位与病因诊断的优越性,而且无明显痛觉与副作用,应作为肠梗阻诊断的主要方式。

    • 手足口病临床诊疗分析

      2013(2).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探讨重型肺水肿发生机制,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82例手足口病儿童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流行期间以肠道病毒71型感染为主,重症占26.8%,年龄均在2岁以内,起病至极期时间平均3.5天,重症手足皮疹数量少,但手足指趾尖端的暗红色新月形斑疹,对重症诊断有意义。结论充分认识,早期识别危重症,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 口腔修复膜在黏膜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2013(2).

      摘要 (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口腔修复膜在黏膜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近年我院收治的59例黏膜缺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全部患者均运用口腔修复膜对患者进行修复;通过随访复查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全部59例患者经治疗后均愈合,修复区域无脱落等情况发生;经过定期复查及12个月的随访,全部患者均恢复良好,无明显瘢痕现象。结论采取口腔修复膜对不同部位黏膜缺损患者进行修复治疗,能够达到外形和功能均恢复良好的目的,且能够明显降低术后瘢痕的形成。

    • 胸腔镜辅助下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疗效体会

      2013(2).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下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疗效。方法对37例年龄3-15岁小儿漏斗胸(对称型33例,非对称型4例)。患者实施了Nuss手术,回顾性分析治疗方法及远期效果。手术后2-3年常规取出支撑器。已取支撑器20例。结论 Nuss手术可广泛应用于矫治小儿先天性漏斗胸。具有安全有效,损伤小,恢复快,兼顾美容的优点。

    • 卵巢早衰46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

      2013(2).

      摘要 (2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卵巢早衰(POF)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6年7月-2012年5月收治的46例卵巢早衰患者,于卵泡期进行内分泌激素测定,给予人工周期(HRT)治疗,有生育要求的于月经恢复后行药物诱导排卵治疗。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46例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FSH)与黄体生成素(LH)水平明显下降(P均<0.05)。血清雌激素(E2)水平明显上升(P均<0.05)。15例有月经来潮,闭经1年以下的有12例,1年以上的3例,其中11例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月经恢复3个月用促排卵后8例有排卵,其中2例妊娠是闭经在1年之内的患者。结论 POF患者应尽早、长期HRT治疗,以改善预后及预防并发症。

    • ~(125)I放射性粒子和氟尿嘧啶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分析

      2013(2).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和氟尿嘧啶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试验以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所收治的20例食管癌患者为试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食管癌支架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和氟尿嘧啶支架置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临床症状都有所缓解,其中,试验组患者术后生存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吞咽困难改善情况和治疗成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试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讨论本次试验结果表明,125I放射性粒子和氟尿嘧啶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困难症状,延长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且治疗的安全性和治疗的成功率更高,因而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

    • 局部涂擦鱼肝油与曲安奈德治疗非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疗效比较

      2013(2).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2009年7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164例非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施予局部涂擦鱼肝油与曲安奈德两种不同治疗方式,观察其治疗效果并探讨治疗该病的最佳方式。方法按照用药方式不同把收治的16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观察组患者施予每日3-5次的局部曲安奈德涂擦,对照组患者施予每日3-5次的局部涂擦鱼肝油,两种治疗手段均连续用药3个星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收治的164例非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病症恢复情况结果为:收治的观察组83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收治的81例对照组总有效率,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和56.8%,两组患者均未见1例不良反应症状。结论治疗非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局部涂擦曲安奈德和鱼肝油对比,曲安奈德局部涂擦疗效比局部涂擦鱼肝油疗效更为突出,且均无明显副作用,局部涂擦曲安奈德可以在临床上对非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实施治疗。

    • 59例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分析

      2013(2).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2月59例MM患者的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资料。结果 59例患者中完全缓解29例(51.2%),部分缓解26例(42.0%),无效4例(6.8%),总有效率为93.2%。结论多发性骨髓瘤起病隐匿,侵润广泛,应早期诊断,综合应用化疗方案,减轻症状,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 急诊手术联合复方消痔栓治疗嵌顿痔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3(2).

      摘要 (2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手术联合复方消痔栓治疗嵌顿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0年-2012年收治的70例嵌顿痔患者的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急诊行Millagan-Morgan术(外剥内扎术),观察组患者加用消痔栓,连续治疗7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手术联合复方消痔栓治疗嵌顿痔,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2013(2).

      摘要 (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对到我院就诊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曲美他嗪治疗,所有患者服用曲美他嗪(万爽力),20mg,3次/d。3、6个月时对患者心功能进行评级。结果 3个月时患者显效11例,有效3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18%。6个月时显效15例,有效2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73%。结论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急性心力衰竭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 哮喘儿童肺功能检测分析

      2013(2).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哮喘儿童肺功能检测。方法 2012年1月-2012年6月诊治的哮喘儿童病例80例进行急性发作期、哮喘缓解期肺功能指标检测。结果本组病例急性发作期、哮喘缓解期肺功能指标观察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哮喘儿童肺功能检查并对其变化观察,能够充分判断疾病程度、临床疗效及预后,对临床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160例临床分析

      2013(2).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流行性腮腺炎脑炎的预防治疗及临床特点。方法总结本科2011年1月-2012年4月16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行抗病毒及预防控制治疗并发症等处理。结果通过相关的临床治疗,本组病例均治愈,无死亡,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流行性腮腺炎作为急性传染性疾病,对患者的影响较大,通过临床积极的治疗及预防,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阿托伐他汀治疗老老年患者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临床观察

      2013(2).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老老年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0例年龄≥80岁的老老年患者,男性28例,女性12例,每晚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观察服药前,服药后12周、24周的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同时观察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2周、24周患者TC、LDL-C、TG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HDL-C水平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明显的降低老老年患者高脂血症的作用,且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好。

    • 电针与穴位埋线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疗效的比较研究

      2013(2).

      摘要 (2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研究电针与穴位埋线疗法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18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治疗组、电针治疗组以及安慰剂对照组各60例,治疗后评定尿失禁改善情况,对3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效,电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c2=5.71,0.01

    • 手术与药物方法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分析

      2013(2).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与药物方法治疗输卵管妊娠疾病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取在2006年7月-2011年2月间到我院诊治的76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36例患者采取手术方法治疗输卵管妊娠疾病,对照组患者选用药物方法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跟踪观察其相应的治疗过程,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记录相应的试验数据。结果经过治疗,可以发现观察组36例患者中,20例显效,14例好转,2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4.4%,对照组40例患者中,22例显效,14例好转,无效4例,治疗有效率为90.0%。结论对于输卵管妊娠疾病的两种治疗方法来看,临床上采用手术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药物治疗,但药物治疗的有效率也较高,因此临床医生在治疗输卵管妊娠疾病时要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以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

    • 食管入口病变的X线钡剂和CT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2013(2).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食管入口病变的X线钡剂和CT检查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我院2008年10月-2011年12月期间共收治的100例食管入口病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穿刺以及手术方式和经验进行了较为科学与全面的回顾性分析和研究。100例患者均进行了CT检查,其中67例患者还进行了增强CT的检查,33例患者仅进行了CT平扫,在所有患者中,有73例患者进行了X线钡剂检查。结果在所有的100例食管入口病变的患者中,原发于患者食管入口的肿瘤患者为49例,食管入口括约肌肥厚的患者为9例,食管入口憩室的患者为18例,食管入口损伤的患者为24例。所有的100例食管入口病变患者均具有较为明显的吞咽障碍,而对于食管入口癌中晚期的患者而言,吞钡检查可以清晰的看见患者食管入口的粘膜破坏。肿瘤患者的早期CT检查征象并不明显,中晚期患者在其食管的入口壁中可以看见不规则的肿块或增厚。结论 X线钡剂对于食管入口病变的诊断在临床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它不仅简便易行,且容易被患者所接受,而CT对于食管入口病变的诊断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其可以有效的显示患者食管入口的损伤及其并发症,二者结合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89例体会

      2013(2).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研究运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实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患者89例和2006年10月-2009年5月在我院实行传统骨瓣开颅减压治疗的患者89例作为本次的回顾性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采取正确的术前处理和术后恢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良好率分别为46.07%、30.34%,治疗组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对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明显,治愈率高,良好率高,可以明显改善预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腹腔镜下采用不同术式治疗输卵管妊娠后的生殖状态

      2013(2).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采用不同术式治疗输卵管妊娠后对生殖状态的影响。方法 A组30例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取胚术,B组38例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观察比较2种手术方式后患者术后生殖状态的影响。结果宫内妊娠对比:A组为26.67%(8/30),B组为23.68%(9/38);宫内妊娠结局:A组8例中流产2例,足月分娩4例;B组10例中流产7例,足月分娩3例。再次异位妊娠对比:A组为16.67%(5/30),均为前次保留输卵管,再次行切除手术治愈;B组为7.89%(3/38),再次行切除手术或保留输卵管手术治愈。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留患侧输卵管术后患者宫内妊娠率较输卵管切除术略高,结局较良好,但再次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增加,临床应慎重选择。

    • 基于CT图像的颌面三维重建及其应用

      2013(2).

      摘要 (2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应用CT断层扫描图像,使用Mimics逆向工程软件建立颌面部三维模型。方法对颌面部进行64层螺旋CT扫描,获得颌面部二维图像,通过Mimics软件直接导入DICOM格式CT数据,利用逆向工程软件Mimics对数据进行分割、处理,并完成三维重建。结果对颌面部进行三维重建,得到颌面部的三维模型。结论利用逆向工程软件Mimics对使用螺旋CT扫描获得的二维图像进行分割,获得颌面部骨骼部分,并建立颌面部三维模型。Mimics软件提高了建模效率,为临床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精确的模型。

    • 多索茶碱在COPD急性加重期中的临床应用

      2013(2).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多索茶碱在COPD急性加重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05月收治的173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89例应用多索茶碱治疗(观察组),另88例传统治疗(对照组),探讨分析两组临床控制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控制效果总有效率为80.9%,对照组临床控制效果总有效率为79.5%,经统计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6%,经统计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多索茶碱能够有效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控制效果,具有效果显著、安全性高的优点,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支气管类癌的外科治疗及预后分析

      2013(2).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类癌的外科治疗经验及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我院胸外科2002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0例支气管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0例病人均行手术治疗,无手术死亡。结论原发性肺类癌预后好于其他肺癌,确诊主要依靠术后病理诊断,根治性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影响预后主要因素是病理类型及有无淋巴结转移。

    • 米氮平治疗抑郁症68例临床观察

      2013(2).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米氮平对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符合要求的68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米氮平组34例和氟西汀组34例,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副反应量表进行效果评定。结果两组均有抗抑郁效果,6周治疗后,米氮平治疗组和氟西汀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85.29%、91.18%。二者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差异不显著。结论米氮平治疗抑郁症近期疗效好,起效快,不良反应少、程度轻,适合临床应用。

    • CT冠脉造影和DSA对急性冠脉综合症的诊断价值分析

      2013(2).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比CT冠脉造影和DSA对急性冠脉综合症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76例2009年8月-2012年3月入我院被高度怀疑为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患者,有33例患者行64排128层CT冠脉造影成像检查,有43例患者行DSA检查,并且在随后治疗中跟踪患者的生化指标和心电图以验证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CT冠脉造影组中,CT冠脉造影的敏感性为100%(11/11)(95%置信区间为100%-100%),特异性为89.47%(17/19)(95%置信区间为84%-100%),阳性准确率为84.62%(11/13)(95%置信区间73%-100%),阴性准确率为100%(19/19)(95%置信区间为100%-100%)。DSA组的患者中,DSA的敏感性为100%(19/19)(95%置信区间为100%-100%),特异性为95.65%(22/23)(95%置信区间为90%-100%),阳性准确率为95%(19/20)(95%置信区间85%-100%),阴性准确率为100%(23/23)(95%置信区间为100%-100%)。结论在诊断急性冠脉综合症的临床工作中,DSA的价值高于CT冠脉造影。

    • 溶血尿毒综合症的诊治分析

      2013(2).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溶血尿毒综合症(HUS)的发病原因,临床诊治特点。方法收集并分析自2001年3月-2010年3月入住我科室的HU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37.27月,经积极治疗17例患者病情好转,10例患者肾功能恢复,7例未恢复,2例维持透析治疗,5例患者死亡。结论本组患者以SLE并发HUS为主,为继发性,临床病情危重,预后较差。

    • 利培酮对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无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2013(2).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无效的情况,采用利培酮进行替换治疗,并观察临床效果。方法选出40例患者,所有患者在入组时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均高于60分,且使用至少3种以上的传统抗精神病药进行治疗。现用利培酮替换传统抗精神病药进行6周治疗后,对比患者在换药后2周、4周和6周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和副反应量表的评定结果。结果患者在换药4周后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结果明显好于换药前(P<0.01),副反应量表与换药前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利用利培酮替换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无效的精神分裂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不但临床疗效好于传统抗精神病药,而且服药后患者的不良反应轻微,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普米克令舒佐治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3(2).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临床分析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普米克令舒佐治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研究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普米克令舒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的气道阻力参数、体征持续时间与治疗前后症状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缓解喘憋、咳嗽持续时间、气道阻力改善、肺功能改善情况、哮鸣音缩短时间、治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实施普米克令舒佐治,可有效缩短病程,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2013(2).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0年03月-2011年11月就诊于我院的189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94例(合并2型糖尿病),对照组95例(未合并糖尿病),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观察组高血压发生率为72.3%,高血脂发生率为68.1%,心肌缺血发生率为31.9%;对照组高血压发生率为54.7%,高血脂发生率为50.5%,心肌缺血发生率为22.1%;两组患者临床情况,经统计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多发生高血压、高血脂以及心肌缺血,临床诊治过程中应高度重视。

    • 呼吸机在手足口病合并肺出血中的临床研究

      2013(2).

      摘要 (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呼吸机在手足口病合并肺出血的疗效及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1年9月我院诊治的25例手足口病合并肺出血患者为对照组,另外选取25例出现肺出血前兆的手足口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抢救成功率及治疗后遗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显著升高,后遗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出现肺出血先兆的手足口病患者,常规治疗联合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奥扎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40例脑血栓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3(2).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奥扎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10年9月-2012年2月期间患脑血栓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改良组,每组各40例脑血栓患者。对对照组中的脑血栓患者进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而对改良组中的脑血栓患者在进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药物的使用。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情况进行了解,并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中有32例脑血栓患者治疗有效,占80.00%,而改良组中有40例脑血栓患者治疗有效,占100.00%,即相对于对照组,改良组中的脑血栓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良好,不良反应程度较轻P<0.05。结论对脑血栓患者进行疾病治疗时,选择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有一定的意义。

    • 芬太尼贴剂联合加巴喷丁治疗骨转移癌痛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2013(2).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芬太尼贴剂联合加巴喷丁治疗骨癌痛的疗效、不良反应,探讨正确的给药方式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骨癌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单纯使用芬太尼贴剂治疗,B组使用芬太尼贴剂联合加巴喷丁治疗。观察疼痛缓解程度、用药量、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对于不良反应,给予对症护理。结果两组患者疼痛均明显缓解,B组患者在14-28天的疼痛缓解率明显优于A组,芬太尼贴剂使用量低;B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A组,除了头晕发生率略高之外,其它不良反应与A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芬太尼贴剂联合加巴喷丁可有效的缓解骨癌痛;对于不良反应,及时对症处理,可以迅速提高患者的耐受性,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预注右美托咪定复合芬太尼用于瑞芬太尼全麻苏醒期的镇痛效果

      2013(2).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估右美托咪定复合芬太尼在瑞芬太尼全麻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120例,年龄30-50岁,ASA分级为Ⅰ-Ⅱ级,随机分为A组和B组,观察对比麻醉苏醒期对疼痛效果、血压、心率及SpO2的影响。结果 A、B两组均镇痛良好,A组对血压、心率及SpO2的影响较小。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芬太尼对全麻苏醒期的镇痛效果更佳。

    • 深部机械排痰在新生儿肺炎中的作用

      2013(2).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深部机械排痰对新生儿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郑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内科一病区156例肺炎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试验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常规翻身、雾化、吸痰及抗炎等治疗基础上,A组采用传统叩背排痰法,B组采用深部机械排痰法,对比两组患儿胸片炎症吸收时间、肺部听诊结果和住院天数。结果试验组胸片炎症吸收时间、肺部听诊结果和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深部机械排痰法应用于新生儿肺炎的治疗,可以加快肺部炎症的吸收,促进痰液的排出、减少护士工作强度从而有利于新生儿肺炎的康复。

    • 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52例临床分析及防范

      2013(2).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特点以及防范措施。方法我院在2008年8月-2012年7月共收治781例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共36例患者发生胃瘫综合征(观察组),其余745例患者未发生胃瘫综合征(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毕Ⅱ式远端手术率(47.2%)、心理应激反应以及不良进食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毕Ⅱ式远端手术率、手术时间、心理应激反应以及不良进食情况均为发生胃瘫综合征的高危险因素,临床诊治中应加以防范。

    • 口腔正畸治疗上前牙埋伏阻生的临床效果探讨

      2013(2).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口腔正畸治疗上前牙埋伏阻生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研讨。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在口腔科进行上前牙正畸治疗患者86例,采用适宜的外科手术及固定矫正器联合应用的正畸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86例患者均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恢复较好的齿龈关系及理想的排列顺序,患者对上前牙功能及美观度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采用外科手术及固定矫正器联合应用的正畸方法进行治疗上前牙畸形临床效果好,无不良反应,是治疗上前牙埋伏阻生患者的有效方法之一。

    • 在关节镜指导下应用锚钉固定自体游离股薄肌腱加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髌骨不稳定疗效分析

      2013(2).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在关节镜指导下应用锚钉固定自体游离股薄肌腱加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髌骨不稳定的治疗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09年11月-2011年11月住院患者50例。随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的优良率为92%,且无1例复发,观察组的优良率为56%。两组患者的优良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P<0.05)。结论在关节镜指导下应用锚钉固定自体游离股薄肌腱加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髌骨不稳定的手术方式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明显,而且对患者的创伤较少,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应用与推广。

    • 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与复合芬太尼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应用比较

      2013(2).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的可行性。方法拟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S组(舒芬太尼组)和F组(芬太尼组),每组50例。S组:舒芬太尼0.1μg/kg+丙泊酚1-2mg/kg缓慢静脉注射。F组:芬太尼1μg/kg+丙泊酚1-2mg/kg缓慢静脉注射。记录两组各时点的生命体征变化,并记录丙泊酚的用量、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诱导后(T1)MAP、HR和SpO2均明显降低,F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与F组比较,丙泊酚用量显著减少、苏醒时间显著缩短,术中不良反应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平稳可行。

    •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3(2).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1月份-2011年11月份我院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48例患者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组),另48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探讨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为95.8%,显效率为56.2%,好转率为3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其中显效率为45.8%,好转率为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能有效缓解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变应性鼻炎安全科学的治疗方法。

    •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2013(2).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案例分析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今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肌瘤体积变化情况及治疗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结果术后3月及6月所有患者肌瘤体积较治疗前均显著缩小(P<0.05),术后临床症状改善率为96.7%;栓塞前、术后3月及6月患者的LH、LSH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UAE能显著缩小患者肌瘤体积,且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并不显著,是一种高效、安全的临床治疗方法,但其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

    • 探讨50mL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在肾脏CT增强检查的应用价值

      2013(2).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50mL非离子型造影剂在肾脏CT检查的增强效果。方法 50mL与100mL碘海醇用高压注射器静脉内团注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体重80kg以内患者增强效果达到了诊断目的。结论肾脏CT增强检查中体重80kg以内患者使用50mL造影剂通过实践是可取的。

    • 全髋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的X线诊断分析

      2013(2).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X线对于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并发症的诊断分析,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对2010年6月-2011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52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2例患者中,其中有3例患者出现脱位,其发生率为5.77%;有1例患者出现假体松动,其发生率为1.92%;有0例患者出现骨折,其发生率为0.00%;有1例患者出现感染,其发生率为1.92%,其中假体松动的发生率最高,与其它并发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不同并发症的X线表现不同,临床上需要进行仔细辨别,正确诊断。

    • 跟骨骨折围手术期的处理

      2013(2).

      摘要 (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跟骨骨折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跟骨急性闭合骨折病人89例。男78例,女11例。Sanders分型:Ⅱ型38例,Ⅲ型41例,Ⅳ型10例。术前给予冰敷、足底血液循环泵治疗。术后早期开始屈趾、伸趾、踝关节旋转功能练习。结果平均随访13.7个月。跟骨全部骨性愈合。根据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评价术后疗效:优良率为89.89%。结论跟骨骨折围手术期的规范处理,有助于提高跟骨手术预后疗效。

    • 高血压患者主肾动脉超声检查的意义

      2013(2).

      摘要 (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主肾动脉超声检查的意义。方法联合应用凸阵探头、相控阵探头对临床诊断高血压病的787例患者进行主肾动脉超声检查,测量主肾动脉正常处内径,狭窄处内径,峰值流速(PSV),肾动脉与腹主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比值(RAR),收缩早期加速时间(AT)和加速度(AC),阻力指数(RI),以下列标准诊断肾动脉狭窄:①PSV>150cm/s(内径减少>50%),PSV>180cm/s(内径减少>60%);②RAR>3.5诊断内径减少60%;③AT≥0.07s和收缩早期加速度<3m/s2(诊断内径减少70%)。结果在787例患者共1574条肾动脉中有1573条肾动脉成功显示,共检出主肾动脉狭窄14条,最高流速625.6cm/s;内径最窄0.14cm。结论高血压患者超声检查主肾动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提供主肾动脉狭窄导致继发性高血压的重要信息,为进一步检查、治疗提供参考。

    • 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与分析

      2013(2).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自2006年4月-2011年6月收治的72例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心电图特征、预后等情况。结果造成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诸多因素中以长期吸烟最为重要,临床表现以胸痛、濒死感、胸闷为主,心电图改变部位以广泛前壁最为多见,本组病例给予绝对卧床休息、饮食调整、吸氧、硝酸酯类药物口服、抗凝治疗等措施后好转68例,抢救无效死亡4例,死亡率为5.6%。结论中青年心肌梗死与老年不同,提高对中青年心肌梗死诱发因素、临床特点的认识可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 全身麻醉苏醒延迟22例临床分析

      2013(2).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患者苏醒延迟的相关原因,总结预防措施。方法收集我院近年接受全身麻醉苏醒延迟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苏醒延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结果本组24例患者,从手术完毕到完全苏醒时间为2.5-7h,平均4.9h。总结原因:药物剂量过大者12例,药物相互作用者5例,肺功不佳者4例,心血管功能退化者2例,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异常者1例。结论多种原因可导致患者全身麻醉后苏醒延迟,术前完善检查、充分明确评估患者身体状况、术中加强安全管理、规范应用麻醉药物能够避免苏醒延迟的发生。

    • 红蓝光照射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

      2013(2).

      摘要 (2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红蓝光照射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0-2011年186例轻、中度痤疮患者划分成三组,红蓝光照射联合阿达帕林凝胶为研究组。只使用红蓝光照射治疗的为对照一组和只使用阿达帕林凝胶治疗的为对照二组。按照皮肤痤疮治疗前后的有效率判定治疗效果。结果 3组的有效率分别是94.32%、81.2%、64.38%。结论红蓝光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痤疮有效性高且较安全。

    • 米力农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2013(2).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米力农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来我院就诊并确诊为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吸氧、改善呼吸功能、利尿等内科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米力农静脉注射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采用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的心肺功能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连续治疗10天后,观察组心肺功能改善及药物显效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米力农是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安全、有效的药物之一,采用米力农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效果较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急诊内镜下止血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2013(2).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内镜下止血联合药物治疗和单纯药物治疗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60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急症患者并分为两组,即联合治疗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组。两组均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予PPI制酸、立止血、补充血容量、禁食、稳定血压等相关治疗,出现休克者及时纠正休克,必要时给予输血等治疗,联合治疗组在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予急诊内镜下止血。结果经过统计法比对,联合治疗组在有效止血率、复发率、手术率上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并且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负担轻,生活质量高。结论内镜下止血联合药物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明显好于单纯药物治疗,是临床急诊首选的治疗方法。

    • 干扰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分析

      2013(2).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收治的3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资料,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改善心肌代谢、干扰素等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黄芪注射液,连续治疗4周,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能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症状,效果满意。

    • 亚急性甲状腺炎32例临床诊疗分析

      2013(2).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iditis,简称亚甲炎),又称为病毒性甲状腺炎,是较常见的甲状腺疾病,系由病毒及病毒产生的变态反应引起的非化脓件甲状腺炎,近年来临床上有明显上升趋势。本病通常采取糖皮质激素或非甾体类药物治疗,但药物选择、临床减量及停药缺乏客观明确指标,一般根据患者症状和医生经验来选择调整。

    • 对800例无痛人流术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2013(2).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无痛人流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2009年12月-2011年12月间,我院妇产科一共收治了800例无痛人流术患者,根据手术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400例无痛人流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的400例无痛人流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干预措施,并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无论在临床护理满意度方面还是在患者宫颈松弛度、术后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病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进行无痛人流术的患者而言,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外加必要的护理干预不仅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更有助于保障患者的人工流产手术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高危超大前列腺增生49例临床分析

      2013(2).

      摘要 (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超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在我院进行TURP术的49例高危超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2例患者手术进行顺利,平均手术时间150min,平均出血量150mL,平均切除增生组织75g。术中未出现前列腺包膜穿孔,未发现电切综合症,术后未见永久性尿失禁。所有患者进行随访,3例患者出现附睾炎,3例患者出现尿道外口狭窄。所有患者术后IPSS评分平均为(7.9±1.9)分,术前为(22.9±2.7)分;术后QOL评分为(0.9±0.7)分,术前为(5.1±0.7)分;术后残余尿为(19±11)mL,术前为(130±90)mL。患者术后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明显(P<0.01)。结论 TURP治疗高危超大前列腺增生疗效确切、安全系数高、恢复快且不易出现并发症,可作为主要治疗手段。

    •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中长期机械通气的护理观察

      2013(2).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中长期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1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50例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多方面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相应护理干预,所有患者心肺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没有1例患者由于人工气道管理不善导致窒息、死亡。结论加强重症监护病房长期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干预,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 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方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96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3(2).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联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1年12月到本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中符合溶栓治疗标准的188例作为本试验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96例)和对照组(92例),试验组入院后溶栓药物予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对照组入院后的溶栓药物单纯予尿激酶。治疗后统计两组患者中冠状动脉再通率及患者的存活率,并进行两组间的比较。结果试验组急性心梗患者冠状动脉的再通率及患者的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将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符合溶栓治疗标准的患者中,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冠状血管再通率及存活率,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34例妊高征并发产后出血的临床处理分析

      2013(2).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简称妊高征,是妊娠期特有疾病,我国发病率约9.4%-10.4%[1]。该病发病时期常常是孕期>20周后,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甚至抽搐、心力衰竭等,严重影响母婴生命健康;而产后出血则是妊高征产妇最常见且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我国孕妇死亡的首要原因[1]。因此,妊高征患者并发产后出血时,及时诊断、积极迅速治疗是挽救产妇生命的关键。目的探讨妊高征并发产后出血临床治疗措施,总结临床经验以降低致死率。方法对2008年2月-2011年9月我科收住的34例妊高征并发产后出血患者进行相关治疗,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及时诊断、积极抢救,34例患者中切除子宫3例,死亡1例,其余治疗后痊愈。结论妊高征并发产后出血病情危急,如果诊治不及时,往往会导致严重后果。因此,临床上要给予足够重视,做好预防。

    • 非洛地平缓释片在高血压治疗中的达标率和安全性研究

      2013(2).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非洛地平缓释片在高血压治疗中的达标率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07-2011年间收治的69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30例,患者年龄为54-75岁。将以上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36例、3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非洛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结果通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病情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36例高血压患者中,18例显效、15例有效、3例无效,有效率可达91.7%;对照组33例高血压患者中,13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有效率可达75.8%。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高血压疾病的过程中,采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而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用药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湿润烧伤膏在肛肠病术后应用122例临床观察

      2013(2).

      摘要 (2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治疗肛肠病疗效。方法观察122例肛肠病术后用湿润烧伤膏治疗的疗效。结果治愈116例,好转6例。结论湿润烧伤膏治疗肛肠疾病效果好,并发症少。

    • 螺旋CT检查在食管癌术前评价中的价值

      2013(2).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医学上的先进检测治疗仪器也在不断的更新、优化、换代。大大增加了临床治疗的精确性、高效性,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临床治疗的效率。成为患者及其家属的福音。本文中对螺旋CT的扫描技术、螺旋CT扫描后的结果分析、以及食管癌患者在螺旋CT中的表现形式等几方面说明螺旋CT的术前扫描检查的价值所在,并且讨论探究出螺旋CT检查在食管癌术前的分期正确性很高,是很有效的食管癌术前检测程序。

    • 输尿管内置入双J管内引流后的并发症及预防处理办法

      2013(2).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输尿管内置入双J管内引流后的并发症以及相关的预防处理办法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2012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输尿管内置入双J管内引流临床患者病例98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在引流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和以预防并发症为主要目的的护理干预措施,而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29%,对照组为32.65%,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并发症包括有血尿、膀胱刺激症、尿路感染、输尿管双J支架移位、管壁结石、尿液反流等。结论对实施输尿管内置入双J管内引流术者实施相应的预防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安全性,值得给予关注。

    • 3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手术治疗效果临床分析

      2013(2).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住院手术治疗32例甲亢患者资料,手术方式为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以显效率、有效率、FT3、FT4、TSH测定值为评判指标。结果显效率25%(8/32),有效率56.25%(18/32),无效率18.75%(6/32)。FT3、FT4、TSH测定值恢复正常12例,FT3、FT4、TSH值降低14例,FT3、FT4、TSH测定值无明显变化6例。对无效病例经过采用内科药物治疗后症状得到改善。结论对甲亢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有一定的疗效,但要掌握手术指征。一些病例可以采用内科药物治疗。对于内科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需要进行对照观察试验。

    • 宫腔镜在绝经后阴道流血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2013(2).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宫腔镜检查绝经后阴道流血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2012年5月79例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行宫腔镜检查。结果诊断为增生期子宫内膜35例,诊断为萎缩性子宫内膜11例,诊断为子宫内膜炎16例,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7例,诊断为粘膜下子宫肌瘤4例,诊断为子宫内膜癌4例,镜下见节育器嵌入变形者2例。结论针对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宫腔镜结合病理检查可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

    • 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3(2).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甲状腺瘤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并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1年7月-2012年6月,我院共接收治疗甲状腺瘤患者66例,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3例。医护人员在围手术期中以临床路径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健康教育达标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围手术期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于甲状腺瘤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同时提高患者的健康达标率和满意度。

    • 重症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临床护理

      2013(2).

      摘要 (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1月-2010年12月就诊于我科的重症脑出血患者133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试验组(分期康复护理组)67,对照组(普通护理组)66例,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经过分期康复护理后存活率为77.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ADL康复评分为完全依赖的患者比例为32.7%,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分期康复护理方法虽不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但是能够提高患者肢体康复程度,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 大肠巨大息肉采用内镜下治疗的疗效

      2013(2).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内镜治疗大肠巨大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期间行电子肠镜检查发现的116例患者的124枚大肠巨大息肉进行内镜下治疗,将切除病变取出送病理检查,术后电子肠镜随访。结果本组116例病例共124枚息肉,带蒂息肉84例,其中62例经圈套器直接套扎切除,22例经圈套器分次套扎切除,切除标本病理检查后发现癌变者4例,后追加行根治术。无蒂息肉32例,其中有25例经圈套器直接套扎切除,另7例使用注射针在息肉基底部注射生理盐水后切除,切除标本病理检查后发现癌变者2例,后追加行根治术。本组病例术后复查电子肠镜,4例复发或出现新生息肉予以再次电切,未发现癌变病例。本组病例术中出血者8例,经电凝术或喷洒注射止血药后止血成功,无术后迟发型出血者。术后病理诊断腺瘤样息肉恶变者6枚,癌变率为4.8%。结论内镜下治疗大肠巨大息肉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 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比较

      2013(2).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通过比较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共同支持下,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并对肠内营养(EN)的安全和有效性,以及优势进行了探讨。方法本文针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100例SAP患者进行分类治疗分析,其中50例SAP病人运用肠外营养配合治疗,成为PN组,另外50例患者则是运用肠内营养配合治疗,成为EN组,比较两组经过治疗后的结果,并对两组的一些主要治疗方法、临床转归及APACHEⅡ、CT的评分进行分析,并对比两组血清、前白蛋白及一些免疫学上指标的变化。结果经过治疗,EN组50例患者相比较PN组患者病程得到了显著缩短,住院费用也得以减少,同时降低了并发症和感染的发生率。经过治疗,EN组各种评分显著变化要比PN组大,而白蛋白的水平也比PN组要高,EN组的免疫学上的指标比PN组有较显著改善。结论通过治疗结果对比可见EN组比PN组对于治疗SAP更加安全、有效,显著改善了患者营养状况及自身免疫功能,同时还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和感染的发生率,最终缩短病程、减少费用。

    • 67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分析

      2013(2).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措施,提高临床护理经验以降低死亡率。方法对2010年8月-2012年3月我科收住的67例患者进行相关临床护理,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积极临床治疗与护理,67例患者中60例好转出院,7例死亡,患者及其家属对临床护理均较满意。结论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复及预后非常重要,可延缓病程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 33例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分析

      2013(2).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措施,以挽救患者生命、减少后遗症。方法对2006年2月-2012年3月我科收治的33例急性脊髓炎患者进行相关治疗,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积极临床诊治,33例患者中治愈12例,显效15例,好转4例,无效1例,死亡1例。结论急性脊髓炎经过积极临床诊断和治疗,预后良好;但需警惕严重病例发生死亡。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近远期疗效比较

      2013(2).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远近期效果。方法随机将10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均分为两组,置换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内固定组行内固定术,术后对比两组患者远近期疗效。结果置换组近期治疗优良率为90.20%,远期为74.51%,均显著高于内固定组70.59%和54.90%的近远期治疗优良率,P<0.05,但置换组远期优良率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远近期疗效均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老年患者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研究

      2013(2).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老年患者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间来我院就诊的140例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经桡动脉途径介入组(TRI)和经股动脉途径介入组(TFI),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TRI组中69例患者经桡动脉介入成功,总成功率为98.57%;TFI组中介入治疗总成功率为100%,TRI组患者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低于TFI组患者,两组患者临床试验结果对比统计学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由本次观察研究结果可见,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老年患者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且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较高,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血清过敏原检测在儿童过敏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2013(2).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过敏原检测在儿童过敏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行过敏原检测的156例过敏性疾病儿童的临床资料,采集血清标本,选择常见过敏原,评估患儿血清lgE总体水平,作阳性结果判断。结果经检测本组患儿吸入性过敏原检测中,134例患儿呈阳性,其中110例患儿为阳性,24例表现为强阳性,其中尘螨占比最高,为41例阳性,12例强阳性;在食入性过敏原中,阳性或强阳性96例,其中81例表现为阳性,15例为强阳性,其中牛奶占比最高。食入性过敏原检测与吸入性过敏原检测阳性、强阳性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血清过敏原检测可清晰了解引发患儿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对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与过敏原接触,减少病情反复发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MRI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分析

      2013(2).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MRI诊断与鉴别诊断对于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诊断的准确率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MRI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资料,分别对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患者的MRI征象进行观测及统计分析。结果癌症组胰腺增大及胰头增大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炎症组,P<0.01;炎症组钙化发生率显著高于癌症组,P<0.01;炎症组囊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癌症组,P<0.05;癌症组淋巴结增大、胰周大血管模糊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炎症组,P<0.05;癌症组动态增强扫描中动脉期无强化、扩张胰管呈平滑型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炎症组,P<0.01;炎症组胰管穿透征及扩张胰管呈不规则型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癌症组,P<0.01。结论 MRI诊断与鉴别诊断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具有较高的准确率,由于其具有无辐射优势,可作为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的重要诊断方法推广应用。

    • 评价微创技术在龋齿治疗中的去腐效果

      2013(2).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讨论微创技术在龋齿治疗中的去腐作用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相应的评价分析,便于临床推广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52例龋齿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26例患者利用微创去腐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26例患者采用常规高速牙钻机械去腐,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便对其进行相应的评价。结果微创去腐技术在临床中的治疗效果与常规高速牙钻机的治疗存在显著差异性,即微创去腐技术在治疗时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并且患者在治疗后能够较快恢复,有利于进一步的相关治疗。结论微创去腐技术在临床的龋齿治疗过程中具有安全、无痛、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较优的临床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的临床实用价值

      2013(2).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的临床实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宫缩乏力性出血产妇,将其分为改良B-Lynch缝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并对两组产妇产后的出血量和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改良式B-Lynch缝合组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产褥病率都明显优越于常规治疗组患者。结论通过改良B-Lynch缝合术的应用,在剖宫产术中能够有效进行止血,对于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出血在剖宫产术中的处理有较好的治愈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甘精胰岛素与预混胰岛素在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对比

      2013(2).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以及预混胰岛素进行治疗,对两种胰岛素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两组,第一组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第二组患者采用预混胰岛素进行治疗,即诺和灵30R,两组患者各30例。所有患者降糖药的口服情况不变,再在此基础上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治疗,第一组患者,在每晚十点进行一次甘精胰岛素的注射,第二组患者,在每天早晚餐前,采用诺和灵30R进行注射。根据各患者的空腹血糖情况,对胰岛素的使用剂量进行调整,每周调整一次,以患者的空腹血糖低于5.6mmol/L为最终治疗目标,总治疗时间为16周。对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在4周以及16周的时候,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明显有所下降,但是第一组患者空腹血糖下降明显高于第二组患者,根据统计学方法的分析,P<0.05,即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在第16周时,下降幅度相当明显,且第一组患者的下降情况优于第二组患者,但经过统计学方法分析,该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最后,第二组患者采用的胰岛素用量也明显大于第一组的患者,且经过统计学方法分析,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单用口服降糖的基础上采用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效果,并且胰岛素的使用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也低。

    • 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对猝死型冠心病复苏过程中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2013(2).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对猝死型冠心病复苏过程中的心肌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4例猝死型冠心病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抢救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各项治疗数据。结果复苏即刻和复苏1h,试验组患者的一氧化氮(NO)和超氧化歧化酶(SOD)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丙二醛(MDA)、心肌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可使猝死型冠心病患者在复苏后血清NO水平升高,SOD活性增加,并使MDA、CK、CK-MB水平降低,心肌保护作用较强。

    • 小创伤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临床分析

      2013(2).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小创伤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60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行小创伤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手术,应用康复评价标准评价该手术效果,对接受手术的患者进行4-16个月的随访,观察其康复情况,并应用SPSS12.0软件进行结果的统计与分析。结果 60例患者内固定均很牢固,手术效果优良率达到90%,无一例失败,骨骼愈合情况良好,无一例复发,骨骼、肌肉功能恢复良好;患者骨折的并发症得到了良好的预防和治疗。结论只要患者身体状况允许,均应尽早施行骨骼手术进行治疗,目的是使患者能尽早离床活动,尽快恢复身体功能,有效降低骨折后的并发症,减少老年人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减少患者的痛苦。

    • 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治疗直肠肿瘤的疗效观察

      2013(2).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EM)对直肠肿瘤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肛肠科进行TEM治疗的60例直肠肿瘤患者,分析其手术情况、术后病理诊断、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肠壁全层切除术39例,肠壁部分切除包括黏膜下切除术21例,两组类型的平均手术时间为(74±30.2)min和(73±31.7)min,术中失血为(10±7.2)mL和(9±6.8)mL,平均住院时间为(3.9±1.2)d和(3.5±1.3)d;经随访,直肠腺瘤41例中有4例复发,复发后再经TEM手术切除后未再复发;直肠癌T1期在术后因辅助放疗故无复发,T2期1例经姑息性减瘤手术后复发,直肠类癌无复发。结论 TEM对直肠肿瘤的治疗,其手术的损伤小、出血少、疗效好、复发率低,是临床上切除直肠局限性肿瘤的首选方法。

    • CT引导下周围性肺占位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运用

      2013(2).

      摘要 (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CT引导下周围性肺占位病变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5月-2012年10月我院30例周围性肺占位性病变,经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结果 30例中明确诊断26例,其中腺癌5例,鳞癌7例,肺泡细胞癌2例,小细胞癌1例,转移瘤1例,未分化癌1例,肺结核4例,炎性假瘤3例,肺脓肿2例。未明确诊断4例。发生气胸5例,少量咯血2例,肺内出血1例。穿刺活检确诊率83.3%。结论对周围性肺占位病变,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针吸活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准确性高、并发症少的诊断方法。

    • DF方案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食管癌临床分析

      2013(2).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DF方案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对中晚期食管癌的治疗效果及耐受性。方法 8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分为A组与B组各40例,A组患者进行DF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B组患者单纯进行三维适形放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毒副反应。结果 A组有效率87.5%,B组有效率62.5%,A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B组(P<0.05)。术后随访,A组1、2、3年生存率依次为77.5%、55.0%、37.5%;B组1、2、3年生存率依次为62.5%、40.0%、30.0%;二者相比有显著差异。毒副反应方面,A组患者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B组,但是均在患者耐受范围内。结论 DF方案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疗效显著,患者耐受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 米力农与硝普钠联合应用方案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2013(2).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米力农与硝普钠联用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6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基础治疗+硝普钠治疗,观察组基础治疗+硝普钠+米力农治疗,观察用药前后患者心电图、血尿常规、水电解质、肝肾功能、24h尿量测定、心功能分级、药物不良反应及两组临床疗效。结果①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4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用药前后两组患者血尿常规、水电解质、肝肾功能比较无显著性变化(P>0.05),用药7天后患者24h尿量测定均有增加,两组比较(P<0.05);③不良反应较少且经对症治疗后缓解。结论米力农与硝普钠联合应用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112例体会

      2013(2).

      摘要 (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成人腹股沟疝平片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年7月-2012年2月112例腹股沟疝实施平片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手术成功,切口I期愈合。手术平均时间(55±10)min,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2±4)h,总住院时间(7±2)d。术后随诊3-40个月,平均25个月,腹股沟区慢性疼痛3例(2.7%),1例术后复发(0.9%),无明显异物感觉及排斥反应。结论采用平片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及并发症少的优点,适合基层医院应用。

    • 手术治疗食管癌临床分析

      2013(2).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颈胸腹三切口根治术对于食管癌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近年收治的78例食管癌患者,在家属知情同意的前提下按照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经左胸食管癌切除术,试验组患者进行颈胸腹三切口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均好于对照组,术后随访显示观察组患者半年、1年及3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胸腹三切口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疗效明显,在临床中可以推广应用。

    •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病理生理及治疗方面的新进展

      2013(2).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病理生理及治疗方面的新进展。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41例PPHN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儿分为治疗组22例与对照组19例,给予治疗组患儿空气压缩雾化吸入20μg/(kg.次),3mL生理盐水,给予对照组患儿硫酸镁,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心率(HR)、呼吸(RR)、吸氧浓度(FiO2)、平均肺动脉压(PAMP)、pH、PaO2、PaCO2、SBP。结果经3天治疗后,治疗组患儿1例死亡,1例放弃,对照组患儿2例死亡,1例放弃,两组显效与有效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儿PAMP、PaCO2、FiO2均有所下降,治疗前后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儿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儿PaO2均有所上升,前后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目前采用雾化吸入硝酸甘油可有效治疗PPHBN,能够较快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避免不良反应,与雾化吸入NO相比,减少肺损伤,高铁血红蛋白等反应,具有操作简单、经济实用的特点,可在临床推广。

    • 不宁腿综合征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检测

      2013(2).

      摘要 (2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不宁腿综合征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超声测量36例不宁腿综合征患者和66例对照组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结果不宁腿综合征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HOL、LDL、HDL水平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不宁腿综合征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患病风险较低。

    • 静脉注射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96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3(2).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0年9月-2011年10月于我院治疗的19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组)96例,对照组(传统治疗组)97例,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9%、死亡率为2.1%、住院平均时间为(14.6±6.4)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恶性室性心率失常患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

    • 40例痔PPH术后并发症分析

      2013(2).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观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后并发症的情况,探讨其预防及处理方法,对环状混合痔、Ⅲ及IV度痔病行PPH术的4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40例中,早期并发症有术后大出血3例,尿滞留12例,严重肛门疼痛3例;远期并发症有术后复发2例,吻合口狭窄1例,无大便失禁、直肠阴道瘘发生,结果表明,只要正确处理并发症,PPH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重度痔的理想方法。

    • 溃疡性结肠炎手术适应证分析及术式选择

      2013(2).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手术适应证及其术式选择。方法以我院2005年1月-2012年4月间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8例为对象,分析探讨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手术适应证以及手术情况。结果患者临床症状较多,结肠镜下病变症状严重,行回肠造口术4例,回肠直肠吻合术18例,可控性回肠造口术16例,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40例。结论手术治疗方法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其手术适应证较多,手术方法以选择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较多。

    • 微量输液泵输液法在硝普钠治疗心力衰竭中的效果观察

      2013(2).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微量输液泵输液法在硝普钠治疗心衰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2010年在我院采取硝普钠治疗的78例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主要采取普通的输液方法给患者输注硝普钠,而观察组主要采取微量输液泵进行输液,然后对两组患者输液滴速时间、滴速安全性及滴速准确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滴速时间为(5.7±1.4)s/次,对照组滴速时间为(75.8±9.8)s/次,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有统计学意义。而且观察组无任何一过性低血压现象,药物按照准确的时间滴入。结论微量输液泵输液法在硝普钠治疗心衰中具有较好临床效果,而且安全、可靠、准确,值得临床应用。

    • 28例高龄股骨颈骨折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2013(2).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总结高龄股骨颈骨折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分析我院2002年01月-2012年03月收治的28例高龄股骨颈骨折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资料。结果 28例高龄股骨颈骨折并糖尿病患者,经过细致有效的护理及康复功能锻炼,疗效满意。结论对高龄股骨颈骨折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明显缩短疗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无痛人流术术前心理干预效果的临床观察

      2013(2).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术前心理干预对无痛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病人身心的影响。方法选择妇产科门诊无痛人流负压吸引术病人,干预组在常规术前准备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方法进行心理干预。观察两组病人在干预前后血压、心率、情绪、忍受疼痛、主动配合、人工流产综合征及术后病人的感受。结果干预组比对照组术前心率、血压波动小,情绪更稳定,可忍受疼痛程度高,更配合,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几率明显更小,总体身心舒适感觉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病人进行术前心理干预,能改善或消除病人由此而引起的一系列不利身心的变化,有利于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促进术后早日康复。

    • 对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用药的药效分析

      2013(2).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使用情况及临床疗效,以此为医务工作者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方法调取我院心血管疾病患者康复出院的病例250份,探讨研究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见药物的临床效果,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用药状况,并依据药物利用指数来确定临床用药的有效性。结果对于常见的治疗心血管疾病的15种药物中存在3种药物的利用指数DUI>1.0,而其余12种药物的DUI≤1.0。结论常见的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上药效显著。

    • 肺性脑病患者早期临床症状观察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分析

      2013(2).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应用全面护理模式对患有肺性脑病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4例肺性脑病患者病例,分成对照组与干预组,分别在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和全面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患者肺性脑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接受治疗的实际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全面护理模式对患有肺性脑病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临床护理路径在102例青光眼患者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

      2013(2).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实施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患者102例(132眼),制定小梁切除术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路径并严格执行,并选取实施相同手术102例(141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术前等待、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输液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健康知识掌握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患者,可缩短患者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促进患者康复、合理的使用医疗资源、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 早期经EST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探讨

      2013(2).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认真总结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在行内镜下的十二指肠乳头的括约肌切开术(EST)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近期来我院就诊的5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人,采取EST治疗,分析其治疗以及护理效果。结果采取EST治疗的50例病人都顺利进行了手术,都得到治愈或是好转出院,并且随访一年内,没有发生胰腺炎复发。结论为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医院应当加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EST治疗推广,它能很好的保证手术成功,有利于病人康复。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体会

      2013(2).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颅脑外科患有重型颅脑外伤的患者共384例。总结其高危因素及致病的常见原因,并针对治疗后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比较,感染组与未感染组的所有患者在年龄、通气时间、体位、连接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强化细致颅脑科患者的综合管理,加强预防性工作,以及保持半卧位的体位,对呼吸机进行定期消毒等基本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VAP的发生率,减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

    • 桡骨远端骨折的个体化治疗及其临床意义

      2013(2).

      摘要 (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桡骨远端骨折病症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个体化治疗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00例,使用相关分类系统对桡骨远端骨折病症进行分型,共可分为I-IV型,将这些类型随机分为普通治疗组及手术治疗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并采用相关系统对腕部的一些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手术治疗组的患者共有51例,按照评分标准:优秀的患者有17例,良好的患者有21例,一般的患者有12例,较差的患者有1例;普通治疗组的患者共49例,按照评分标准:优秀的患者有14例,良好的患者19例,一般的患者10例,较差的患者6例。I型与III型的手术治疗要比普通治疗的评分高,但两者间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II型与IV型的手术治疗评分较普通治疗明显低得多,且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桡骨远端骨折病症的不同情况,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较不错的治疗效果。桡骨远端骨折的个体化治疗具有不容忽视的临床意义。

    • 阴道超声监测卵泡与子宫内膜在不孕症中的临床研究

      2013(2).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监测卵泡与子宫内膜变化在不孕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5月-2012年6月172例诊断为不孕症的育龄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促排卵)和对照组(自然排卵),各86例,分别使用阴道超声监测卵泡情况与子宫内膜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中正常排卵妇女的卵泡平均增长速度为2.3mm/d,成熟卵泡的直径在20-28mm,平均直径为23±0.25mm;对照组中正常排卵妇女的卵泡平均增长速度为1.2mm/d,成熟卵泡的直径在16.5-25mm,平均直径为20±0.15mm;两组卵泡生长情况与子宫内膜变化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阴道超声能直接观察卵泡的发育与子宫内膜生长变化情况,指导临床合理诊治,并且指导不孕症的夫妻进行有效性生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急性重症胰腺炎非手术治疗与护理

      2013(2).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急性重症胰腺炎是由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病变发展而来,是一种全身消耗性疾病,病情常发展急剧,死亡率高,且并发症多。在疾病的早期阶段,胰腺由于炎症释放了多种酶类,导致机体血流动力学和内分泌的改变[1]。本科室自2006年3月-2010年3月收治急性重症胰腺炎43例,现将治疗和护理经验汇报如下。

    • 胸腔闭式引流术加外用凝血酶治疗气胸190例临床体会

      2013(2).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在气胸患者中予胸腔闭式引流术加予外用凝血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气胸38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联合组及单用组,联合组予胸腔闭式引流术+凝血酶外用治疗,单用组予持续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结果治愈联用组较单用组高85例,有效率高34.2%;单用组住院天数:(28.3±5.8)天,联用组(15.4±4.9)天;单用组1年复发率18.95%,联用组6.84%。结论在自发性气胸患者中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加予外用凝血酶治疗为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取材简易、方法易行,适合在各级医院临床开展。

    • 输卵管通液治疗不孕症临床分析

      2013(2).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疗法对于输尿管性不孕症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近年共对62例不孕症患者进行宫腹腔镜下的输卵管疏通术,术后将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1例。试验组术后给予输卵管通液治疗,对照组不进行输卵管通液治疗。术后自然试孕半年,半年后未能成功受孕者进行卵泡监测下的指导同房。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年,发现妊娠者停经45天,并行阴道B超检查提示宫内早孕则停止随访。结果对照组正常受孕20例(61.3%),输卵管妊娠2例(6.5%);试验组正常受孕24例(77.4%),输尿管妊娠0例。结论宫腹腔镜下输卵管疏通术后进行输卵管插管通液疗法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增加正常妊娠率,降低宫外孕发生的可能。

    • 重度COPD稳定期采用长期间歇NPPV治疗的综合护理干预

      2013(2).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对重度COPD稳定期采用长期间歇NPPV治疗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80例COPD患者,给予患者NPPV治疗,按照NPPV呼吸机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期间以及出院回家之后都做,即经综合护理干预后坚持长期间断NPPV呼吸机治疗,而对照组仅仅住院期间进行NPPV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依从性、缺氧症状的缓解情况以及血气情况。结果经过治疗以及护理,两组患者在上机依从性、缺氧症状的缓解情况以及血气情况方面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后长期间断治疗的效果优于未长期间断治疗的效果。结论对于重度COPD稳定期采用长期间歇NPPV治疗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缺氧症状,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膝关节轴位、斜位摄影对诊断髌骨纵行骨折意义的探讨

      2013(2).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膝关节轴位、斜位摄影对诊断髌骨纵行骨折的价值。方法对13例怀疑有髌骨纵行骨折病人进行膝关节轴位或斜位摄影,然后加以诊断和分析。结果膝关节轴位和斜位摄影片能更准确、全面判断髌骨是否有纵行骨折,提高X线确诊率。

    •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病人相关知识与行为的影响

      2013(2).

      摘要 (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病人相关知识知晓率以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对112例糖尿病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分析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前后问卷调查结果。结果健康教育后,患者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较教育前明显提高,其中对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血糖正常值和异常指标注意事项知晓率显著性增加;糖尿病健康相关行为明显改善,其中饮食疗法、运动疗法等促进健康行为显著增多。结论健康教育增加了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促进其自觉采取健康相关行为,有利于病人康复。

    • 我院下呼吸道感染菌株构成特点及耐药性的临床观察

      2013(2).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我院下呼吸道感染菌株构成特点以及相关的耐药性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2012年4月间我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标本350份,对其展开细菌分离和药敏试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统计得知,350份标本共分离菌株237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59株,占67.09%,革兰阳性球菌27株,占11.39%,真菌51株,占21.52%。三种菌株检出率两两比较存在差异,且(P<0.05)。结论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据最主要地位,其次为真菌和革兰阳性球菌。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注意合理用药。

    • 解析激光在普通外科应用进展

      2013(2).

      摘要 (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激光在普通外科的临床应用进展。方法结合当前普通外科临床中激光的实际应用情况,予以总结分析。结果当前激光主要应用于普通外科中对结肠与直肠疾病的治疗、乳房疾病的检查与治疗、胆道结石及胆管肿瘤的治疗、静脉曲张的治疗等方面。结论当前激光广泛应用于普通外科的临床检查及治疗,且随着医疗技术的改进,激光正在普通外科临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 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肾癌的效果分析

      2013(2).

      摘要 (2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肾癌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09年8月-2012年8期间早期肾癌患者26例,随机分为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LPN)组和根治性肾切除术(RN)组,每组各有13例早期肾癌患者。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并且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RN组与LPN组中患者的手术时间无差异,P>0.05,而LPN组中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出现相关并发症的概率更小,由随访结果可知,LPN组中患者对于手术治疗更为满意,P<0.05。结论在对早期肾癌患者进行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疾病情况选择治疗效果较好的治疗方式,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的治疗效果更好,术后并发症较少,对于患者的疾病有一定的积极治疗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社区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心理健康效果研究

      2013(2).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在社区范围内实施心理干预措施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卫生状况干预的有效性。为适宜的社区干预对策与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与要求。方法按群体实验流行病学方法 ,选取上海市徐汇区康健社区内脑卒中患者分别作为干预组与对照组。2009年,收集基线资料,同时开始在干预社区实施脑卒中综合干预措施。2011年,再次以相同的方法收集两组相关资料,通过两组基线与2年后资料的比较,分析社区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焦虑总标准分和抑郁指数的影响。并通过对干预组干预后的病例对照分析,探讨上述心理卫生指标与脑卒中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2年后,干预组患者的焦虑总标准分、抑郁严重度指数较干预前显著性改善,而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该社区水平的脑卒中干预项目对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卫生状况有显著改善作用,但仍未有效解决患者的心理卫生问题,达到心理健康标准。在脑卒中社区干预项目中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卫生干预的有关内容。

    • 盐酸替罗非班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与安全性

      2013(2).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42例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1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小板聚集率、血清sCD40L治疗前后变化、出血及血小板减少并发症情况,随访30d记录主要心血管事件。结果持续用药48h后,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sCD40L分别为(8.99±5.84)%、(0.53±0.43),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下降,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治疗后30d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5.6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出血及血小板减少并发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中,盐酸替罗非班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且更为安全。

    • 6例水痘突发疫情流行病例学分析

      2013(2).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水痘突发疫情流行病例学分析,提出水痘的防范措施。方法在2010年接受水痘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6位水痘患者进行流行病学的研究工作。结果在治疗过程中发现出现水痘突发疫情的患者都为儿童,年龄均在6-12岁之间,在发病中以幼儿园学生以及一年级小学生为主[1],6例患者中有4位是处于这个阶段的,占总发病率的67%,水痘发病的患者伴随着明显的季节性,以冬季和春夏季最为明显[2],伴随着严重的交叉性感染情况,所以在学校这个大群体突发疫情极为严重。结论在临床治疗实践过程中发现,水痘的出现以集中性单位表现最为明显,所以学校成为了主要的发病原地[3],出现水痘的患者多为儿童,年龄越小的表现的越明显。新时期为了保证水痘的有效防治要进行疫苗的接种。

    • 42例脑出血的临床护理分析

      2013(2).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以总结临床经验、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方法对2010年7月-2012年3月我科收入的42例患者进行相关临床护理,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积极的临床护理,42例患者痊愈20例,好转16例,死亡4例,自动离院2例;其中发生肺部感染者3例,上消化道出血者4例(致死1例),脑疝者3(致死2例)例,褥疮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例(致死1例)。结论高质量的临床护理可以降低脑出血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 优质护理服务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2013(2).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患有支气管哮喘的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病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干预组,平均每组43例。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服务。结果干预组患者支气管哮喘症状控制效果明显优于观察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改善幅度明显大于观察组;住院接受治疗的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结论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患有支气管哮喘的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细胞治疗技术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附6例报告)

      2013(2).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个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临床上使用的主导治疗药物为免疫抑制剂。武汉科力生物科技研究所多年来与各医院合作,运用LAK细胞、TIL细胞治疗技术、CIK/DC细胞治疗技术对各种恶性肿瘤进行治疗。在诸多案例中,发现细胞治疗技术对合并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的患者有意外的疗效。

    • 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足的临床特点与防治措施

      2013(2).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足患病率也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寿命。若处置不当,会导致感染、截肢致残,加重患者的负担。

    • 生长抑素联合生长激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2013(2).

      摘要 (2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应用生长抑素与生长激素进行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11月-2011年11月,于我科治疗的62例SAP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A、B两组,A组30例应用善宁与生长激素进行联合治疗,B组32例仅应用善宁进行治疗,对两组平均住院天数与临床并发症,两组中转手术与死亡例数,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蛋白与白蛋白的变化进行对比。结果 A组患者住院天数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中转手术率和病死率同B组相较,差异均显著(P<0.05);A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总蛋白与白蛋白的水平同B组相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SAP患者应用生长抑素与生长激素进行联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能够使患者血淀粉酶的恢复时间缩短,能够减少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死率以及中转手术率,能够缩短住院天数,能够显著升高血浆白蛋白,效果显著,应予推广。

    • 低血糖与老年心血管病风险增加的关系研究

      2013(2).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低血糖与老年心血管病风险增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救治的50例低血糖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治疗或体检的50例无低血糖发病史的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通过对比两组主要不同疾病的患病率评估导致低血糖发生的主要病因。结果观察组心血管疾病总发病率为50%,对照组为22%,观察组心血管疾病总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糖尿病患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糖尿病是导致老年人低血糖的主要原因,低血糖可显著增加老年心血管病风险,因此在降糖治疗的同时应注意预防血糖过低造成的危害,可适当放宽老年人血糖控制目标。

    • 504株革兰氏阴性菌耐药监测报告及分析

      2013(2).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2011年度分离到的革兰氏阴性菌进行耐药性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分离到的504株革兰氏阴性菌采用改良Kirby Baller法进行试验判断。结果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都超过90%;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也超过80%;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超过了50%;其他细菌耐药情况也比较严重。结论常见革兰氏阴性菌耐药情况严重,应该继续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同时要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 早期肠内营养在严重烧伤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

      2013(2).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对严重烧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0年8月-2012年3月收治的92例严重烧伤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和饮食喂养,对照组患者给予饮食喂养支持。分别于入院时、治疗过程中观察两组患者血浆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氮平衡变化,同时记录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血浆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氮平衡比较,烧伤入院时、第7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21天、28天观察组血浆总蛋白、白蛋白、氮平衡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严重烧伤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全身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患者早日康复。

    • 160例小儿哮喘临床治疗体会

      2013(2).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方法对小儿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确定对小儿哮喘疾病治疗的正确方法,从而在临床对小儿哮喘疾病进行治疗时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婴儿接种时所用减毒卡介苗0.1mL辅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进行基础治疗的同时,于治疗开始72h后加人BOG-PSN辅助治疗,观察并记录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小儿哮喘患者与对照组小儿哮喘患者经过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治疗组患者的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经治疗前后血清IgE及IL-4、IL-5、IFN-γ数值变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对患者应用基础方法治疗哮喘的同时,辅助应用卡介苗多糖核酸治疗,所达到的疗效明显优于进行减毒活卡介苗辅助治疗的患者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血透室护士职业倦怠及有效应对

      2013(2).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血透室血透护理技术含量高,专科性强,工作量大、工作持续时间长,专科护士培训难度较大,人力资源缺乏,病人病情重,要求高,医疗风险高、护士压力大等诸多因素导致血透室护士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甚至影响护理服务质量。怎样分析血透室护士自身心理问题,寻求有效的应对方法,合理的减压途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保持自身心理健康。保证护理工作质量及效率尤为重要。

    • PICC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2013(2).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探讨PICC临床应用中出现的并发症,总结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由于PICC置管操作简单,并且安全,有效的减轻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疼痛感,使病人保持一个轻松良好的心态,有利于病人的尽快康复。但PICC置管可以引起多种并发症,为降低这种并发症的产生,关键是落实严格的预防措施,加强护理人员对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的掌握。

    • 治未病理念在糖尿病健康讲堂的运用

      2013(2).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药王孙思邈说:"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将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所谓"治未病",就是对疾病的早期预防和早期干预。将治疗重心转移到预防策略上来,这种理念在糖尿病管理和治疗的全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对健康人群认识糖尿病也有深远影响。

    • 脑卒中患者的血压控制

      2013(2).

      摘要 (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大多数脑卒中患者都伴有血压的升高。对脑卒中患者的治疗进行分析,讨论当今社会对于高血压患者对于血压降压的控制范畴控制,控制标准、对脑卒中患者降压的目的标准值、对脑卒中患者临床治疗降压时所采取的降压方法以及降压药物如何进行选择。

    • 大面积AMI伴MODS及室间隔穿孔抢救成功1例

      2013(2).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0岁,从事体力劳动的农民,因"间断心前区闷痛不适2小时伴晕厥1次"于2010年11月21日10:30入我院。患者于11月21日上午约08:30一般活动时突发心前区闷痛不适后晕倒,呼之不应,约持续7-8min后恢复意识,急送我院。

    • 1例顽固性中枢性呃逆患者的护理干预

      2013(2).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气管切开病人顽固性呃逆的护理干预。方法根据二氧化碳麻醉膈肌的原理予以间断性封堵气管套管为主的综合性护理干预。结果该病人住院期间呃逆54次,采取封堵气管套管29次,成功25次。结论对于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并发中枢性呃逆,给予临时封堵气管套管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明显。

    • 寄生虫病病例误诊1例分析

      2013(2).

      摘要 (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讨论1例不明原因腹痛的诊治过程。方法对误诊为胆囊结石的1例慢性腹痛病例进行分析。结论腹痛的诊断需结合患者职业及腹痛特点、特殊饮食史寻找线索,重复超声检查,并反复追踪观察药物治疗效果,寻找诊断依据。考虑多种寄生虫病病例,大便找寄生虫卵及血寄生虫抗体检测阳性率低,对此病例,反复运用驱虫治疗很有必要。

    • 接触式激光刀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2013(2).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已由之前的非接触式激光刀跳跃至现在的接触式激光刀,它克服了前者的种种限制,使得接触式激光刀更适用于临床,尤其是在神经外科领域,接触式激光刀在神经外科运用范围甚广,本文将对接触式激光刀原理、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运用、目前存在的不足及展望,进行逐一阐明,作如下综述。

    • 遗传性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的研究进展

      2013(2).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ACM)是一种进展性的遗传性心肌疾病,可以累及一侧或两侧心室,此病主要特征是心肌细胞被纤维组织细胞替代和分割,临床表现为反复发生的心律失常、心衰、猝死等,近几年对此病的研究逐步深入,文章从ARVD/C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类型、诊断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ARVD/C的进展。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