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第0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玻璃体切割联合曲安奈德注射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012(6).

      摘要 (3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收集2011年2月至2012年1月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0例69眼,患者均接受玻璃体切割手术,术中注射曲安奈德。观察术后视力及眼压情况,光学相干视网膜断层成像检测黄斑中心凹厚度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患者视力均有提高,术后3月稳定。最佳矫正视力为0.56±0.18.术后黄斑水肿减退,黄斑中心凹厚度减低,3月后基本恢复正常253±169μm。眼压术后有增加,术后7d为19.42±6.97mmHg,术后1月为24.14±11.25mmHg,用药后基本可以降至正常,术后3月19.21±6.45mmHg。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能减轻黄斑水肿,逐步改善视功能,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安全手段。

    • 应用超声组织定征视频法评价脂肪肝程度

      2012(6).

      摘要 (2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组织定征视频法(UTC)衡量均匀性脂肪肝程度的价值,以期确定一个脂肪肝定量诊断方法。方法 90例脂肪肝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纳入研究,以CT脂肪肝定量为参照标准,将脂肪肝分为轻、中、重三个程度;同期进行超声定量分析,测定二维肝脏图像的近场、中场、远场和胆囊的回声强度(Echo Intensity,EI)值,并测定肝肾回声强度之比值。结果脂肪肝的肝脏近、中场回声强度及肝肾回声强度比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肝脏的远场回声强度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且随脂肪肝程度加重,差异越显著(P<0.05)。胆囊回声强度在中、重度脂肪肝中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轻度脂肪肝中无明显差异。肝脏和胆囊回声强度及肝肾回声强度比值在3个脂肪肝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组织定征视频法可以用于脂肪肝的诊断和程度确定,是另一种脂肪肝量化诊断方法。

    • 频域OCT在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中的临床应用

      2012(6).

      摘要 (3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频域OCT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TA)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眼科常规检查及经FFA和频域OCT查均确诊为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视力≤0.6,黄斑中心凹厚度(CMT)≥250μm的患者38只眼纳入观察,进行玻璃体腔注射TA(4 mg,0.1 mL)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1d及1,2,4,8,12,24周最佳矫正视力(BCVA)改变;治疗前和治疗后1,2,4,8,12,24周的黄斑中心凹厚度(CMT)、黄斑中心容积(CMV)、黄斑区平均厚度(AVG)的改变。结果在治疗后视显提高,术后各时间点(P=0.000)均具有统计学意义,BCVA各点分别为:4周0.4283±0.1657;8周0.6216±0.1527;12周0.6194±0.1893,视力基本持平,24周0.4017±0.1384缓慢下降,术后1周有24例视力提高大于3行。CMT在治疗后明显降低(P=0.000),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基线相比,CMV、AVG两具有显著改变。BCVA分别与CMT、CMV、AVG呈负相关。结论玻璃体腔注射TA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均可明显改善,减轻黄斑水肿。BCVA分别与CMT、CMV、AVG呈负相关,CMV、AVG也可反映治疗效果,但敏感性不及CMT

    •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hMAM、CK19、CEA、SBEM mRNA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

      2012(6).

      摘要 (2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腋淋巴结阴性(ANN)乳腺癌患者外周血hMAM、CK19、CEA和SBEM mRNA的表达及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62例ANN乳腺癌患者,免疫组化S-P法检测CK(AE1/AE3)在其淋巴结中的表达,以判定微转移;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外周血hMAM、CK19、CEA、SBEM mRNA的表达。结果 ANN组腋窝淋巴结微转移率为27.42%,有微转移的患者外周血hMAM、CK19、CEA和SBEM 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18%、29.41%、23.52%和35.29%,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4种标记物联合检测比单项检测有更高的敏感度和准确性。结论外周血中的hMAM、CK19、CEA和SBEM mRNA联合检测可能为预测ANN乳腺癌患者淋巴道转移和微转移提供有用的观测指标。

    • 外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多因素回归分析及临床意义

      2012(6).

      摘要 (30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总结外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多因素回归分析及临床意义。方法我院自2000年8月至2011年8月共手术治疗病例中获得201余例非小细胞肺癌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分析外科治疗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外科治疗因素与术后复发、转移显著相关(P<0.05);是影响发生复发、转移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P<0.01)。结论多因素回归分析对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可以改善其预后;具有显著提高其远期疗效。

    • 肝动脉栓塞化疗术联合小分子靶向治疗晚期肝癌临床疗效观察

      2012(6).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肝动脉栓塞化疗术联合小分子靶向治疗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6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1例。对照组:单纯行TACE术,所用药物包括丝裂霉素、氟尿嘧啶、表阿霉素化疗;再用40%超液态碘化油和丝裂霉素栓塞。对照组:TACE+索拉菲尼。TACE术后第5天开始口服索拉菲尼400mg,每日2次。结果治疗组:CR 0例,PR 17例,SD 8例,PD 9例,RR为54.8%,DCR为80.6%;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PFS)为6.7个月;生存时间(OS)为12.6个月。对照组:CR 0例,PR 11例,SD 4例,PD 16例,RR为35.5%,DCR为48.4%;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PFS)为3.4个月;生存时间(OS)为9.6个月。两组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疲乏等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出现病例数相当,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皮肤毒性反应、高血压、低血糖等不良反应,治疗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联合索拉菲尼治疗晚期肝癌患者,能够明显提高有效率,延长无疾病进展时间及总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毒副作用可控制,患者能够耐受。

    • 恶性黑色素瘤脑转移治疗疗效观察及预后因素分析

      2012(6).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估恶性黑色素瘤脑转移的治疗疗效,并分析相关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及空军总医院2009年9月-2011年9月治疗恶性黑色素瘤脑转移患者30例,所有患者原发灶均经病理证实。在治疗后定期3月随访,观察治疗疗效,并统计分析治疗疗效与与患者术前KPS评分、治疗情况、病灶最大径、病灶位置、病灶数量、有无颅外转移、患者性别和年龄之间的关系。结果平均随访15.5个月,6月总体生存率53.3%,12月总体生存率20.0%,中位生存期6.25个月。多因素分析,影响总体生存率的率的预后因素包括有无颅外转移(χ2=10.8,P=0.001)、病灶部位(χ2=10.8,P=0.001)、病灶数量(χ2=28,P<0.05)、术前肿瘤最大径(χ2=27.1,P<0.05)、KPS评分(χ2=28.9,P<0.05)、治疗情况(χ2=7.22,P=0.02)、患者年龄(χ2=9.96,P=0.007)。患者性别(χ2=3.39,P=0.05),尚不能判定对预后有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总体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包括KPS评分(P=0.017)、病灶部位(P=0.019)和有无颅外转移(P=0.023)。结论 1.术前KPS评分高、年龄小、肿瘤单发、病灶体积较小、无颅外转移是影响预后的正性因素;采取放化疗、手术等综合治疗手段可提高患者生存率;2.术前KPS评分低、高龄、肿瘤多发、病灶体积较大、合并颅外转移是影响预后的负性因素。3.患者性别与预后关系无明显关系。

    •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食管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2012(6).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在食管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系统检测72例食管癌患者、71例正常健康者的血清CEA、CYFRA21-1、NSE水平。结果 CEA、CYFRA21-1、NSE在食管癌患者中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人(P<0.05),并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三者在食管癌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但敏感性均较低。而三者联检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9%和83.3%,敏感性明显提高。结论 CEA、NSE、CYFRA21-1可作为食管癌早期诊断的重要辅助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预测癫痫患儿服用卡马西平后体内药物浓度

      2012(6).

      摘要 (3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预测癫痫患儿服用卡马西平后体内药物浓度。方法收集216例癫痫患儿服用卡马西平后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监测当日身高、体量、肝肾功能等18项相关指标,根据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建立卡马西平浓度预测模型,并用该浓度预测模型进行样本预测分析。结果样本(54个病例)的预测结果表明,与实际测定浓度相比,误差小于10%的有31个浓度,误差在10%-15%之间的有11个浓度,误差在15%-20%之间的有6个浓度,误差大于20%的有6个浓度。人工神经网络预测的血药浓度和实际测定浓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156。结论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预测癫痫患儿服用卡马西平后血药浓度比较可行,有待将其广泛应用于治疗个体化给药设计的研究。

    • 利用SPSS软件判断多种肿瘤标志物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12(6).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应用SPSS软件的多种方法探讨CA199、CA125、CA153、CEA、PSA和AFP在诊断乳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201例乳腺癌患者和170例健康对照组6种肿瘤标志物含量,通过SPSS软件多种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CA199、CA125和CA153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AUC:转换概率>CA153>CA125>CA199,其灵敏度是转换概率>CA153>CA125>CA199,而特异性上CA199>CA125>转换概率>CA153。CA199、CA125、CA153和转换概率的最佳判断临界值分别为22.06U/mL、12.53U/mL、25.32U/mL和0.3879。结论利用SPSS软件的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和ROC曲线判断肿瘤标志物的诊断价值和确定最佳临床判断临界值,可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可靠的实验室依据。

    • 131例骨转移癌放疗与联合双膦酸盐治疗效果分析

      2012(6).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放疗联合双膦酸盐与单纯放疗对骨转移癌止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31例恶性肿瘤骨转移癌患者回顾性分析,单纯放疗组50例,放疗联合双膦酸盐组81例。结果 131例患者总有效率92.37%。单纯放疗组有效率84%,放疗联合双膦酸盐组有效率97.5%。结论放疗联合双膦酸盐有效率高,耐受性好。

    • 决明山楂燕麦胶囊对脂肪肝大鼠血脂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2012(6).

      摘要 (3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复方决明山楂燕麦胶囊对综合因素复制的大鼠脂肪肝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注射10%四氯化碳(CCl4)合并高脂饮食喂养方式建立大鼠脂肪肝模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被检测,以评价决明山楂燕麦胶囊的保护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决明山楂燕麦胶囊可非常显著降低大鼠血清TC含量(P<0.01);显著降低大鼠血清TG含量(P<0.05);显著升高HDL-c(P<0.05)含量;并有一定升高大鼠血清SOD,降低MDA含量的作用。结论决明山楂燕麦胶囊具有调节血脂,防治大鼠脂肪肝的作用。

    • 腹腔镜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意义

      2012(6).

      摘要 (2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腹部闭合性损伤病历327例,其中符合探查指征的43例患者行腹腔镜探查,并根据镜检结果决定治疗方案。结果 43例均明确诊断,腹腔镜下完成手术19例(46.5%),未行特殊处理9例(20.9%),中转开腹手术14例(32.6%)。43例均治愈出院,全组无死亡病例,并发粘连性肠梗阻1例。结论腹腔镜应用于腹部闭合性损伤具有创伤小、安全可靠、诊断准确率高、诊断与治疗兼备的优势,能有效的降低阴性剖腹探查率,避免不必要的医源性损伤。

    • 谷氨酰胺对大鼠眼挫伤后视网膜HSP27和NF-κB表达的影响

      2012(6).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制备大鼠视网膜挫伤模型,探讨谷氨酰胺对眼挫伤大鼠视网膜HSP27和NF-κB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SD雄性大鼠45只,5只用于正常对照组,余下40只仿Allen's重击法制作视网膜挫伤模型。将模型制备成功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模型组和Gln治疗组。每组又分12h,24h,3d,7d四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大鼠5只。各组于给药给水停止后第2天取材,制备石蜡切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HSP27和NF-κB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正常组大鼠视网膜内均有HSP27和NF-κB蛋白表达;眼挫伤后HSP27蛋白表达逐渐下降,至3d时表达降至低谷。除12h外,模型组HSP27蛋白表达均比正常对照组低;而NF-κB蛋白表达在眼挫伤后逐渐上升,3d达峰值。除12h外,其余各组NF-κB蛋白表达均比正常对照组高;在Gln组,HSP27蛋白表达均比模型组高,而NF-κB蛋白表达均比模型组低。结论 HSP27和NF-κB参与了眼挫伤视网膜病变过程;谷氨酰胺上调了挫伤视网膜HSP27蛋白表达,下调了NF-κB蛋白表达,这可能是谷氨酰胺对眼挫伤视网膜病变产生保护作用的机理之一。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止喘药物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92例临床效果观察

      2012(6).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止喘药物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1年9月在本院治疗的180例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氧气驱动雾化吸入)92例和对照组(超声雾化吸入组)88例,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临床主要症状、体征消失的平均时间及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止喘药物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临床效果良好,可在临床上推广。

    • 遵循指南药物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后近期疗效的影响

      2012(6).

      摘要 (1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遵循指南进行药物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入术后(PCI)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2004年12月-2006年2月收治的1212例接受PCI治疗的ACS患者围术期用药情况,采用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CS患者PCI围术期药物治疗与术后30天主要心脑血管的不良事件(MACCE)的关系。结果围术期MACCE的发生与是否应用他汀类、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三联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西洛他唑)以及药物洗脱支架的选择存在相关性(P<0.05),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药物洗脱支架(OR值0.088,95%CI:0.018-0.423,P=0.002)、三联抗血小板治疗(OR值0.256,95%CI:0.078-0.858,P=0.027)、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OR值0.212,95%CI:0.067-0.674,P=0.009)、他汀(OR值0.141,95%CI:0.047-0.426,P=0.001)、β-受体阻滞剂(OR值0.281,95%CI:0.095-0.834,P=0.022)的应用可以降低围术期MACCE的发生率,是ACS患者保护因素。结论 ACS患者围术期遵循指南应用他汀、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以降低30天内MACCE的发生率,而高危患者应用药物洗脱支架及三联抗血小板治疗亦可以达到降低围术期MACCE的发生的效果。

    • 矽肺发生发展过程中诱导痰中特异性生物标志物的研究

      2012(6).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痰液诱导及诱导痰的处理方法;探讨矽肺患者及接尘工人诱导痰中炎症细胞及炎性介质含量变化,确定矽肺早期炎性标志物,建立矽肺早期无损伤的检测方法。方法矽肺患者及接尘工人诱导痰中炎症细胞及炎性介质水平变化:分别选择矽尘接触工人、矽肺患者和无粉尘接触史后勤人员为接尘实验组、矽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三组人员进行痰液诱导,测定诱导痰中的TNF-α、IL-6、IL-16、MCP-1、MIP-1α含量;进行痰液涂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诱导痰中炎症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尘细胞)数量变化;同时测定研究对象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VC)、FEF25-75、MEF25、MEF50、MEF75及最大用力呼气流速(PEF);进行炎症细胞、炎性介质与接尘工龄和以上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1.病例组诱导痰中TNF-α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接尘组与对照组间TNF-α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2.三组研究对象诱导痰中IL-6含量无差异(P>0.05);3.矽肺患者和接尘工人组诱导痰中IL-16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5),病例组诱导痰中IL-16含量高于接尘组中IL-16水平,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4.接尘组和病例组诱导痰中MCP-1含量均高于对照组MCP-1含量,病例组诱导痰中MCP-1含量高于接尘组含量,三组间MCP-1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5)。MCP-1与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尘细胞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与淋巴细胞无相关性(P>0.05);5.病例组、接尘组与对照组之间MIP-1α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6.TNF-α与FVC、FEV1、MEF25、MEF50、MEF75均呈明显的负相关(P<0.05);IL-6与FEV1、FEV1/FVC呈明显的负相关(P<0.05);IL-16与FVC、FEV1、FEV1/FVC、FEF25-75、PEF皆呈明显的负相关(P<0.05);MCP-1、MIP-1α与各肺功能指标均不呈明显的相关性(P>0.05);7.TNF-α、IL-16、MCP-1与接尘工龄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1.痰液诱导技术可以作为一种无创伤、安全、简便、实用的试验方法用于收集研究对象的痰液,且收集的样品质量较好,代表性较高;通过对痰液处理方法的优化,所得实验数据能够反映矽肺发生发展过程中肺组织的炎症反应状况;2.诱导痰中淋巴细胞、尘细胞数量以及TNF-α、IL-16、MCP-1水平的变化可以反映矽肺进展中肺部炎症反应程度的变化;IL-6含量与研究对象肺功能指标有较好的相关性,能够反映其肺功能下降的程度,可作为矽肺无损伤检测的一个参考指标;TNF-α、IL-16、MCP-1可以作为矽肺早期炎症无损伤检测的生物标志物。

    • 超声应用于腹部闭合性损伤检查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2(6).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超声对腹部闭合性损伤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2月-2011年12月收集的进行腹部闭合性损伤检查的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均进行临床资料诊断、超声诊断及手术治疗,对比分析超声诊断与临床资料诊断及手术证实之间的差异及符合率。结果本次研究中,临床资料确诊腹部闭合性损伤47例,超声确诊确诊腹部闭合性损伤78例,两中确诊方法对比P<0.01,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中超声对胰腺破裂的确证率最高,其次为胃肠道及肠系膜破裂及脾破裂,对膀胱破裂、肾破裂及肝破裂的确诊率相当,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超声诊断与临床资料诊断在误诊率、漏诊率对比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在腹部闭合性损伤检查中可以较为准确,具有较强的特异性,是一种简单、准确的检查方法,值得推广。

    • 64排螺旋CT多平面及三维重建对鼻区骨折的诊断

      2012(6).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多平面及三维重建对鼻区骨折的诊断。方法 119例鼻区骨折患者均行64排螺旋CT扫描,并于工作站行多平面重建(MPR)及三维重建(3D),观察其影像表现。结果 (1)119例鼻区骨折中,单纯鼻骨骨折21例;鼻骨骨折伴缝合分离9例;单纯上颌骨额突骨折28例;鼻骨骨折伴上颌骨额突骨折19例;鼻骨骨折伴额骨鼻突骨折10例;鼻骨骨折伴同侧眼眶内侧壁骨折12例;鼻骨骨折伴颌面部多发复合骨折18例,鼻骨骨折伴鼻中隔骨折2例,泪骨骨折1例。(2)64排CT多平面重建(MPR)及三维重建(3D)可显示鼻区骨折直接征象及伴随征象,主要为骨折线、窦腔出血及积液等。结论 4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和三维重建(3D)可以清晰直观立体地显示骨折位置、形态、范围及程度,提高鼻区骨折诊断检出率及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新生儿窒息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

      2012(6).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为早期干预和预防提供依据,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方法收集我院产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分娩的新生儿共1261例,其中发生新生儿窒息的64例,对窒息发生相关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结果两年内新生儿窒息64例,窒息率5.07%,胎儿宫内窘迫占首位(50%),胎儿、新生儿因素占第二位(40.6%),产时因素占第三位(7.8%)。结论新生儿窒息是胎儿宫内缺氧的延续,由多种因素造成。做好产前预防保健,及早发现高危因素,加强分娩期监护,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有效手段。

    • 服务于社区医疗的智能诊疗系统开发研究

      2012(6).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根据案例和规则推理的技术理论,利用物元的知识表示形式,构造出一种具有通用性的适合医学病例的表达方式。即物元思想与面向对象相结合的思想方法。并以一种医学病历为例介绍推理系统的设计流程。研究适用于社区医疗的医疗资源新途径,提高社区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能力,改善我国社区卫生技术力量薄弱的现状。

    • 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中脑脊液漏处理措施的探讨

      2012(6).

      摘要 (2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中脑脊液漏的防治的方法。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了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06年07月-2010年07月64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手术的疗效,总结术中的操作技巧、脑脊液漏产生及修补以及术后效果,对术中脑脊液漏的预防措施进行探讨。结果术中出现脑脊液鼻漏31例。经过术中修补、鞍底重建后,术后发生脑脊液漏3例。2例患者经腰大池持续外引流1周后自愈,1例于2周后仍有CSF鼻漏,再次行经蝶入路鞍底修补,术后CSF漏消失。结论预防脑脊液鼻漏应贯彻于整个手术始终,完善的术前准备、娴熟的显微手术技巧、发生脑脊液漏后及时修补可以明显降低的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

    • 保脾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16例疗效观察

      2012(6).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保脾手术在外伤性脾破裂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月经保脾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修补缝合术10例,脾部分切除术4例,脾动脉结扎加脾部分切除术2例。结果 16例患者术后脾脏无继续出血,脾动脉结扎者术后行B超检查无脾梗死发生。术后出现切口感染2例,发热2例,脾窝积液1例,经保守治疗痊愈。16例均痊愈出院,随访6-18个月,患者无凶险性感染发生。结论在挽救患者生命前提下,依脾损伤情况选择合适保脾术式,术后并发症较全脾切除减少,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汽化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护理干预研究

      2012(6).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经尿道等离子双极汽化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影响发生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寻找其护理对策。方法选取前列腺电切手术病人160例患者按照手术申请单提交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通过对导尿管气囊注水量、膀胱冲洗液温度、术后硬膜外镇痛泵及镇静药物的应用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率及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回顾性分析护理对策并进行改进。结果干预组手术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血尿、膀胱痉挛、尿液反流等发生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导尿管气囊注水量、膀胱冲洗液温度、术后硬膜外镇痛泵及镇静药物的应用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减少前列腺电切手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有满意的效果。

    • 川芎密环菌胶囊联合碳酸氢钠治疗梅尼埃病临床应用

      2012(6).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采用前瞻性临研究方法观察川芎密环菌胶囊治疗梅尼埃病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双盲、对照临床治疗研究方法探讨川芎密环菌胶囊的治疗效果联合用药的疗效确定性比对56例,梅尼埃病患者经病史临床表现与辅助诊断及确诊后以川芎密环菌为基础用药,试验组加用5%碳酸氢钠注射剂,对照组加用维生素B6观察疗效1周后的疗效,治疗前患者均需列表:有眩晕、呕吐及感音性听力下降等相关症状,伴耳鸣、耳胀闷感等。治疗前后均行纯音测听声导抗检查及甘油试验。结果川芎密环菌与碳酸氢钠联合用药优于维生素B6与川芎密环菌的联合用药效果。用服从治疗的方案完成及意向治疗方法计算川芎密环菌联合碳酸氢钠给药的有效率分别为:72.3%,68.5%,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30.5%,39.7%,对照梅尼埃病疗效标准判定,试验组,对照组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组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映对听功能提高没有帮助,对比对以后的症状改善显著,为前者。但其中作用确切疗效还需长期临床观察,其确切的药理作用有待深入研究。川芎密环菌(川芎密环菌胶囊其药理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镇静抗惊厥作用;(2)扩张冠状动脉抑制脑血管痉挛,改善大脑及前庭功能;(3)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凝集,预防血栓形成,同时改善内耳循环。5%碳酸氢钠药理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维持体液酸碱平衡;(2)功能降低血粘稠度;(3)用于纠正代谢性酸中毒;(4)中和胃酸。结论川芎密环菌胶囊联合碳酸氢钠治疗梅尼埃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消瘀定痛散外敷治疗社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护理体会

      2012(6).

      摘要 (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骨关节炎形成的原因与治疗效果。方法对50例本院骨科门诊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采取消瘀定痛散外敷与口服美络昔康片综合治疗,健康教育护理。结果 50例病人,经过3周-4个月的治疗,疗效满意,优良率达95.2%。随访3-6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加强对膝骨关节炎形成的认识,采取适宜方法,将减少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 尿道中段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2012(6).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尿失禁(urinary incontinence,UI)是妇女常见疾病,其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可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多数为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针对压力性尿失禁手术治疗的研究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1864年BAKER-BROWN提出的耻骨上膀胱切开

    • 妇科急腹症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2012(6).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诊断和治疗妇科急腹症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1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14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68例(研究组)患者实施了腹腔镜手术,72例(对照组)实施了常规直接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均没有出现并发症。研究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所需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手术是治疗妇科急腹症的一种理想方法,但是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指征;手术中出现严重粘连或者病情复杂者,应立即中转开腹手术。

    • 164例羟苯磺酸钙胶囊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肾病的临床观察

      2012(6).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胶囊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在肾脏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肾脏疾病患者164例,将患者以盲分法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尿蛋白检查结果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1疗程后尿蛋白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角蛋白含量相比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慢性肾衰患者治疗前BUN检查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t=2.231,P<0.05),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变化(t=0.983,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慢性肾衰患者治疗前Scr检查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t=1.739,P<0.05),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变化(t=0.291,P>0.05)。两组患者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本次临床研究表明,羟苯磺酸钙胶囊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在肾脏疾病,能够有效控制患者体内尿蛋白含量、血肌酐浓度、血尿素氮,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肩手综合症的综合康复疗法的作用分析

      2012(6).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康复疗法对肩手综合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181例肩手综合症患者分实验组96例和对照组85例,实验组给予良肢位摆放、主被动运动、压迫性向心缠绕、冰疗、石蜡疗法、微波疗法、中医传统治疗、康复教育和心理指导等。对照组按常规良肢位摆放、主被动运动等。结果治疗一个月后,临床疗效比较,实验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FMA评分均有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表现更明显(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对肩手综合症的疗效有明显促进作用,能提高康复治疗效果。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分析

      2012(6).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组6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患者。对照组在常规冠心病治疗基础上服用消心痛10mg/次,3次/d;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复方丹参滴丸10粒/次,3次/d。治疗8周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对照组总有效率,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患者有不良反应,对照组有5例患者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症状,其中4例逐渐好转,1例症状加重而停药。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普及。

    •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78例临床分析

      2012(6).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收集我院近年收治的7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8例患者经过抗炎、化痰、止咳及保持呼吸道通畅等综合手段治疗后,治愈30例(38.5%),显效28例(35.9%),有效18例(23.1%),无效2例(2.6%),总有效率97.4%。本组患者无死亡病例,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心、脑、肾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经过抗炎、祛痰、止咳等综合治疗后多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中抗生素的应用是整个治疗的关键

    • 阴道镜联合病理检查在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2012(6).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在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用阴道镜成像系统对我区8232例农村妇女进行检查,由我院宫颈疾病专科医生进行操作,检查图像分为检查满意和不满意。结果不满意图像1019人,满意图像中共有248人发现异常并进行病理检查确诊,其病理检查确诊结果为:CINI 25人、CINII 24人、CINIII 19人、宫颈癌12人,其余168人为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化生等其它结果,宫颈癌检出率为十万分之146。结论在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中,阴道镜比传统巴氏涂片法更有效,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宫颈癌的防治具有积极的意义;缺点在于需要经验丰富的阴道镜技术及对不满意的阴道镜图像结果无法评价。

    •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2(6).

      摘要 (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66例胃癌患者,上述患者均行胃癌根治术,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上述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胃癌手术后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和对护理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胃癌手术患者对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术后恢复,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手术治疗胃肠恶性间质细胞瘤58例效果分析

      2012(6).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手术治疗胃肠恶性间质细胞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2年2月-2007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胃肠恶性间质细胞瘤患者58例,位于胃31例(53.4%),小肠12例(20.7%),直肠、十二指肠、小肠系膜各5例(8.6%),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甲组手术前术后都使用一定时间的400mg/d的格列卫,乙组做为对照组直接手术。结果所有患者都成功切除恶性肿瘤部位,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随访5年,甲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乙组,2年和5年的生存率都明显高于乙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格列卫辅助手术治疗效果明显高于传统手术组,不仅节约了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有效控制了恶性间质瘤的生长弥漫,降低了复发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沙棘干乳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2012(6).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沙棘干乳剂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6例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1例。治疗组采用沙棘干乳剂25g/次,2次/d,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10mg/次,3次/d,共治疗2周,观察两组上腹痛、腹胀、早饱等症状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有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5%,治疗组显效和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沙棘干乳剂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效、安全的药物。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分析

      2012(6).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带状疱疹患者80例,随机分为有可比性的两组。其中对照组35例,给于更昔洛韦治疗;观察组45例,给于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更昔洛韦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皮疹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复方甘草酸苷与更昔洛韦联合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带状疱疹治疗效果,缩短病程,缓解患者疼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原花青素在肝损伤中的作用

      2012(6).

      摘要 (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大鼠肝损伤动物模型,用原花青素对各组大鼠进行干预,观察原花青素在肝损伤中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模型组、联苯双酯阳性对照组(150 mg/kg)以及原花青素低、中、高剂量组(50、250、500 mg/kg)共6组。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TBA)测定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采用赖氏法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并对各组进行比较。结果原花青素各剂量组均能升高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和AST活性(P<0.01),升高肝组织SOD活性(P<0.01),降低MDA含量(P<0.01),并能不同程度地改善肝脏病理组织损伤。结论原花青素对CCl4所致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CA125与腺苷脱氨酶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2012(6).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胸水CA125与腺苷脱氨酶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1年1月-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时期的48例非结核性胸水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化学免疫放光法对非结核性胸水患者及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治疗前、后的胸水CA125、腺苷脱氨酶的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联合检测与单独检测的特异度、敏感度及准确度的不同。结果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CA125、腺苷脱氨酶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胸水联合检测较单项检测的特异度及准确度显著提高,P<0.05,但敏感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水中的CA125、腺苷脱氨酶水平均显著增加,对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具有较大价值,联合检测可以显著提高特异度及准确度,但对敏感度无显著提高。

    • 应用自制水垫预防脊柱关节手术患者骶尾部压疮的临床护理研究

      2012(6).

      摘要 (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自制水垫对脊柱关节手术患者骶尾部压疮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本科脊柱关节手术后不能自主翻身的患者148例,应用自制水垫结合传统的预防压疮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结果患者Ⅰ度压疮6例,发生率4.05%,Ⅱ度压疮2例,发生率1.35%,Ⅲ度和Ⅳ度0例。结论自制水垫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脊柱关节术后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舒适度。

    • 胸外科肿瘤术后肺血栓栓塞32例临床分析

      2012(6).

      摘要 (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32例胸外科肿瘤术后肺栓塞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以提高对其的认识及诊治。方法对32例胸外科肿瘤术后肺栓塞病人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抢救无效死亡,30抗凝治疗后5例死于病情进展、1例抗凝后予以溶栓治疗死于再梗,24例病人度过危险期,总治疗有效率为80%。结论胸部肿瘤、手术与术后肺栓塞的形成有关;其发病凶险,抗凝治疗为其主要的治疗方法。

    • 不同方法治疗复发性念珠菌外阴阴道炎的效果

      2012(6).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方法治疗复发性念珠菌外阴阴道炎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207例妇科门诊复发性念珠菌外阴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取外用栓剂、外用栓剂加口服抗真菌药物及外用碘伏纱布结合抗真菌药物口服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治疗6个月,停药后两周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Ⅰ组治疗效果最佳,总有效率达100%,Ⅱ组次之,总有效率为82.61%,Ⅲ组效果最差,总有效率仅为60.87%,三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用碘伏纱布结合抗真菌药物口服治疗复发性念珠菌外阴阴道炎效果显著,临床治疗时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综合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 140例脑出血外科治疗脑水肿变化与CT动态观察研究

      2012(6).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应用外科方法对患有脑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后其脑水肿变化情况与CT动态变化情况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来我院就诊的140例患有脑出血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采用外科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动态CT技术对其进行检查,对脑水肿变化情况与CT动态改善情况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经过仔细研究后我们发现,该类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前,CT检测显示的血肿程度越大,其脑水肿的体积越大,手术治疗后脑出血部位完全清除者,脑水肿的占位效应会明显加重。结论 CT技术可以对患有脑出血患者的具体血肿部位、实际出血量、脑移位部位进行准确的了解,并可以对该类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后的脑水肿程度进行动态观察,对临床治疗的效果进行准确评价,并对预后进行预测。

    • 中医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效果观察

      2012(6).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采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4月-2011年4月收治的DR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口服降糖药物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辩证治疗,就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68眼中,总有效率为98.5%;对照组67眼中,总有效率为71.6%,观察组视力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68眼中,总有效率为98.5%,对照组67眼中,总有效率为80.6%,观察组眼底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采用中医辩证治疗,可明显改善眼底及视力状况,提高治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72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分析

      2012(6).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流行病的特点及临床特征。方法收集我院180例HIV感染或艾滋病人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是否合并结核感染分为感染组及未感染组,对感染组患者的易感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感染组合并结核病与静脉吸毒、吸烟史、合并慢性疾病有明显相关性,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HIV感染者合并肺结核常发病急、症状重,对HIV感染患者常规进行肺结核筛查,有助于肺结核的发现并及时进行有效的控制措施,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双重感染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 甲状腺切除术临床特点分析

      2012(6).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主要是对甲状腺在不同的切除方法的比较和分析,以及寻找它的临床特点的观察。方法在各大型医院寻找到患有甲状腺疾病的男女各180名。并且手术的方法主要概括为六种,即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甲状腺结节单纯切除术、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甲状腺全切除术、甲状腺根治性切除术、特别形式的甲状腺肿切除术。然后对于每种切除术进行临床研究,其中每种治疗方法的人数分配为30人,对他们进行切除手术。在手术时记录各种信息,比较他们手术时各自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经过试验的得出,他们各自的特点是,对于甲状腺大部切除术他的特点是一般切除其70%到90%不等,根据患者的病理性质以及病人的生理状态,决定其切除的范围;对于甲状腺结节单纯切除术来说,它只是切除了它的病变的结节,并不切除正常的腺体,虽然这种手术它的手术过程相对来说简单,并且相对的安全,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临床问题;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指的是一侧甲状腺腺叶全部切除或连同峡部一起切除;甲状腺全切除术其适应症较为局限;甲状腺根治性切除术主要针对的是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特别形式的甲状腺肿切除术主要是针对胚胎时期的异常,肿块生长方式特殊的情况。结论六种切除术的比较,来根据病人的情况作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 老年缺铁性贫血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2012(6).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缺铁性贫血(IDA)患者治疗时辅以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的效果,并对该疗法的原因进行深入探讨。方法随机将62例老年老年缺铁性贫血伴慢性胃炎,且Hp检测呈阳性的患者分为甲、乙两组。甲组进行单纯的补铁治疗,乙组联合使用补铁及抗Hp治疗;治疗后每两周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采用补铁联合抗Hp治疗组比单纯使用补铁治疗组的疗效更显著(P<0.05)。结论单纯的补铁并不能根除老年患者的缺铁性贫血问题,只有联合抗Hp治疗,方能快速解决问题,提高治愈率。

    • 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效果与母婴风险分析

      2012(6).

      摘要 (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进行胰岛素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对患者和胎儿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52例,将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进行胰岛素治疗配合饮食控制,对照组单纯进行饮食控制。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分娩孕周为(38.17±0.76)周,对照组为(38.87±1.03)周,两组相比对照组较低(t=2.12,P<0.05);观察组新生儿体重为(3211.07±149.18)g,对照组新生儿体重为(3210.98±143.51)g,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t=0.06,P>0.05)。观察组并发新生儿低血糖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在并发妊娠高血压、早产、胎儿窘迫等方面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证明正确使用胰岛素能够有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降低母婴风险。

    • 腹部手术后近期肠梗阻再次手术探讨(附21例报告)

      2012(6).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腹部手术后近期肠梗阻的再次手术,在原因、诊断及决定再次手术,消除首次手术后出现威胁生命的并发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我院近2年来共收治21例腹部手术后因近期肠梗阻而再次手术的病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21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7例。2-16岁6例,18-50岁10例,50岁以上5例。第一次手术诊断腹膜炎14例(包括胃肠穿孔、化脓性阑尾炎、胆汁性腹膜炎、肠

    • 赛乐特口服配合阶段性心理干预治疗中风后抑郁效果观察

      2012(6).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脑卒中抑郁症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20-60%。可与躯体疾病互为因果,而且不同程度地抑郁会导致神经功能缺损状态的延迟恢复,进一步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甚至增加脑血管的死亡率。因此,对脑卒中抑郁症患者而言,解除或者减轻患者抑郁状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早日回归社会,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我科从2008年1月-2010年12月,对我院神经内科收治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抑郁症患者进行啦综合治疗,效果良好。总结如下。

    • 口腔正畸患者错(牙合)畸形类型和年龄构成探析

      2012(6).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口腔正畸患者错(牙合)畸形类型和年龄构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01年-2010年期间口腔科进行牙齿矫治的患者300例,对以上随机选取的患者以个别正常牙(牙合)作为标准,统计方法根据Angle法进行分类,调查当日选取自然光线下对患者口腔检查。结果安氏分类Ⅰ类错(牙合)畸形人数122例,占40.3%,Ⅱ类错(牙合)畸形人数142例,占47.6%,Ⅲ类错(牙合)畸形人数29例占9.7%,特殊类错(牙合)畸形人数7例,占2.4%,各个年龄段的年龄分布情况,10-15岁人数205例,占68.2%,16-20岁人数44例,占14.8%,21-25岁人数24例,占8.1%,26-30岁人数15例,占5.1%,30岁以上人数12例,占3.8%。结论错(牙合)畸形类型以安氏Ⅰ类、安氏Ⅱ类最多,特殊类型较少,年龄构成比较中16-20岁,20岁以上患病率明显降低,口腔正畸患者错(牙合)畸形类型和年龄构成探析我们得出,对于错(牙合)畸形的修复是迫切需要的,大力发展口腔正畸学,系统全面培养人才提高医疗质量以为错(牙合)畸形患者提供更好服务。

    • 7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护理和效果分析

      2012(6).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有效护理办法。方法对在2010年3月-2011年3月间我院急诊科接诊的7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急救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72例患者中,治愈54例,好转14例,死亡4例,死亡率为5.56%,患者无明显并发症;后期住院时间为13.2±4.3d。结论及时正确的抢救与护理、健康指导是患者预防并发症、安全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 对住院女精神病人探视最佳时机的探讨

      2012(6).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探视最佳时机对精神科住院病人的病情影响及护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140例精神科住院病人,观察其被探视后的病情变化,分析其临床特征,作出相应护理对策。结果探视的最佳时机为住院后的第四周;病期越长者,既反复住院次数越多,探视安全度越高。结论掌握合适的探视时机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 中心静脉导管持续胸腔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护理

      2012(6).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为探讨临床中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持续胸腔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年1月-2011年1月期间收治的74例胸腔积液患者,给予患者胸腔放置中心静脉导管进行持续性引流胸腔积液,在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周密的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两组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通过对胸腔积液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得到的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中有35例,均在3-8d内(平均为5.8d)胸腔积液消失或者是1/2以上的减少,其他2例治疗无效、死亡或又自动出院;对照组中患者有26例在5-14d内(平均为10.3d)胸腔积液消失或者是有1/2以上的减少,其他的11例治疗无效、死亡或又自动出院。两组患者的胸腔积液好转数目和时间比较均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胸腔积液患者的周密护理可以加快对患者胸腔引流的时间,因此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是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治疗的关键。

    • 肛肠病术后中药熏洗坐浴疗效观察与护理

      2012(6).

      摘要 (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肛肠病术后中药熏洗坐浴临床疗效与护理进行对比探讨。方法对照组术后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组采用自制中药痔疾一号熏洗剂坐浴,并配合相应的护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9.3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7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洗坐浴用于肛肠病术后病人,在缓解创口疼痛、减轻或消除水肿、减少切口出血等方面,疗效确切,优于高锰酸钾溶液。中药熏洗坐浴同时,加强肛肠病术后护理,对减轻病人术后不适、减少术后复发和促进病人痊愈出院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 冠脉支架术后患者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

      2012(6).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冠脉支架术后患者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回顾我科行PTCA+STENT术患者45例,共植入支架63枚。其中择期手术的为39例,急诊手术的为6例,二次手术的为8例.对患者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护理体会。结果本组45例手术顺利,平均时间1.6h,术后恶心呕吐6例,腹胀3例,尿潴留2例,穿刺点渗血、血肿12例,经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消失。结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为一种创伤小、安全性强的介入手术。本文总结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45例,通过在临床中加强护理人员的专科知识培训,提高责任意识,注重术后常规监护,密切观察伤口变化,严格术后护理,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加强抗凝治疗,严格支架内血栓的预防和监护,严格穿刺部位的压迫止血,包扎制动,注重术后出血的护理,低血压的防治,减少拔除动脉鞘管可能发生的血肿、心律失常、低血压或休克及冠脉痉挛等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 骨科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2012(6).

      摘要 (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对于体内新鲜肌腱、骨外露的治疗结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07年3月-2010年9月收治的60例新鲜肌腱、骨骼暴露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7-14d的VSD治疗,负压选择为40-50千帕。结果 54例经过7d治疗,6例患者经14d治疗,肉芽组织生长正常,经缝合处理或植皮治疗后愈合,无感染患者。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够有效预防肢体创伤后的感染,对于新鲜肌腱、骨骼外露的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2012(6).

      摘要 (2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探讨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总结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围手术期的术前、术后的护理程序、护理要点和护理注意事项。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是一项微创性外科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痛苦轻,恢复快等优点,近几年来在泌尿外科中应用广泛。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同开放性肾囊肿去顶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相比较,有很多不同之处。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主要是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有效预防并发症。临床观察结论,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安全可靠,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 胃周围粘连X线钡餐检查研究

      2012(6).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疾病引起的胃周围粘连,探讨其X线钡餐检查影像特征。方法对术前钡餐检查、术中证实了的胃周围有粘连患者23例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胃位置改变、胃变形3例;胃壁僵硬6例;假性憩室形成1例;不规则充盈缺损4例;龛影1例;无特征性影像学改变8例。结论 X线钡餐检查对判定胃周围粘连的原因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并对临床处理手段选择提供评价指导。

    • 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80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2(6).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美托洛尔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2011年住院的充血性心力衰竭80例,治疗组口服美托洛尔,随时观察。结果两组心力衰竭恶化及死亡率明显差异。结论美托洛尔对心力衰竭疗效充分。

    • 综合注射疗法治疗肩周炎68例的临床观察

      2012(6).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肩周炎综合注射治疗疗效观察,探讨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方法方法依据病情选择肩峰下滑囊、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星状神经节阻滞结果本组有效率100%,治愈率94% 结论综合注射疗法治疗肩周炎是一可行的治疗方法

    • 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的诊疗体会

      2012(6).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诊断和治疗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例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病因,诊治方法及治疗结果。结果共治愈15例;经内科治疗无效的经手术治疗5例,死亡共1例。结论内科综合治疗是治疗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方法,内科治疗无效者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

    • 腹腔镜与开放性甲状腺手术的比较分析

      2012(6).

      摘要 (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放性甲状腺手术的实际临床疗效差异性。方法我院自2009年7月至2011年9月收治甲状腺患者108例,回顾性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将56例行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分为腔镜组,将52例行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分为开放组,对比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引流量、术后恢复活动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腔镜组和开放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活动时间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性也无统计学意义。失血量腔镜组显著少于开放组,引流量腔镜组显著多于开放组,住院费用腔镜组高于开放组,术后镇痛药需求腔镜组少于开放组。结论腹腔镜甲状腺手术具有疼痛轻、美观、出血少等优点,值得在合适的患者中临床应用。

    • 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鼻出血116例体会

      2012(6).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鼻出血的疗效。方法鼻内镜下寻找出血点并给予微波治疗。结果随访3月,治疗后无鼻腔粘连,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均未再发出血。结论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鼻出血具有操作方便,疗效好,针对性强,痛苦小,不易粘连等特点。

    • 病理诊断条件下单侧甲状腺结节术式选择的护理体会

      2012(6).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交流无病理诊断条件下单侧甲状腺结节患者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科研参与水平。方法对104例列入课题研究的行患侧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的单侧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按课题设计的方案接受了治疗,护理措施到位,患者满意出院,1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获得满意的随访,预后良好。结论良好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治疗顺利开展,获得满意疗效,达到科研课题预期目标的重要环节,护理人员在临床医学课题研究中大有作为。

    • 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女患者综合干预的效果观察

      2012(6).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女患者进行综合干预的效果分析。方法采用对100例女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进行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中的30个项目7个因子及阴性症状量表(SANS)中5个量表的评定,各个因子对照分析。结果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患者进行综合干预前后病人观察量表(NOSIE)中的30个项目7个因子及阴性症状量表(SANS)中5个量表中各个因子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综合干预能使住院慢性分裂症病人阴性症状得到极大改善,病人的社会能力,兴趣,个人整洁等积极因素明显提高,而退缩,抑郁,激惹,精神病表现等消极因素降低。

    • 切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结核疗效观察

      2012(6).

      摘要 (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切诺治疗慢阻肺病(COPD)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进行抗痨、抗感染、平喘、吸氧等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切诺0.3克日二次口服。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诺用于COPD合并肺结核治疗,疗效显著。

    • 术中即时牵引与后路钉-棒系统枕颈固定治疗颅底凹陷症12例临床效果观察

      2012(6).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术中即时牵引与后路钉-棒系统枕颈固定治疗颅底凹陷症12例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本实验选取了12例在2006年8月份到2011年11月份在我科室进行治疗的颅底凹陷症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后将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98.9±36.4)min,出血量为(365.7±59.1)mL。2例患者病情无改善,其中1例病情恶化,其他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改善率为83.33%。结论应用术中即时牵引与后路钉-棒系统枕颈固定方法来治疗颅底凹陷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好,即简便又安全,建议在颅底凹陷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78例临床分析

      2012(6).

      摘要 (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7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B两组,A组为实验组,进行胰岛素泵治疗(CSII);B组为对照组,进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MSII)。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与MSII组相比,CSII组血糖达标时间短,胰岛素用量少,且发生低血糖的概率低,两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安全可行,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复位治疗

      2012(6).

      摘要 (3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治疗及疗效。方法采用改良Epley手法和/或Semont手法对后半规管BPPV进行复位;采用Barbecue翻滚法对水平半规管BPPV进行复位;Brandt-Daroff习服疗法。结果 31例患者有效,随访3个月后无复发。结论耳石复位法治疗原发性BPPV疗效显著,而且操作简便、安全有效,适宜临床广泛应用。

    • 吞咽治疗仪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2012(6).

      摘要 (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德国菲兹曼吞咽治疗仪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随机将卒中后伴吞咽障碍的20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吞咽治疗仪辅助康复的训练,对照组采用针灸选穴法治疗,2周一疗程。结论均能改善吞咽功能但前者考优于后者(P<0.05)

    • 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浆sCD14的表达及其意义

      2012(6).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浆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自2011.09-2012.12于本院儿科住院治疗的支气管肺炎患儿85例。根据其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组,测定其血浆sCD14水平,并以健康体检的儿童12名为对照组。结果 (1)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浆sCD1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2.685,P=0.009);(2)不同严重程度的患儿血浆sCD14水平不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8.275,P=0.000)。结论 (1)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浆sCD14水平明显升高;(2)血浆sCD14水平可作为判定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 药物联合B超监视妇产科手术仪在剖宫产后瘢痕部位妊娠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2012(6).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降低剖宫产率,提高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的诊治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药物联合B超监视妇产科手术仪,对12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患者进行诊治。药物应用有多种,如氨甲喋呤联合米非司酮、天花粉联合米非司酮等,本组采用氨甲喋呤20mg深部肌内注射,每日1次,同时米非司酮50mg,每日2次,连服5天。在B超监视妇产科手术仪的监测下,待包块变形或其周边血供消失或减少,及血β-HCG下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在B超监视妇产科手术仪监视下行清宫术。B超监视妇产科手术仪既具有腹部B超与阴道B超的联合功能,又能对手术进行实时监视,避免了流产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并能进行实时数字、图像记录及存储,有效降低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率。结果药物联合应用,加B超监视妇产科手术仪引导,对降低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的术中出血,减少并发症,降低风险,资料保存及研究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较安全、有效的诊治方法。

    • 急性坏死性肠炎手术治疗临床特点分析

      2012(6).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治疗急性坏死性肠炎的特点及效果,探讨最佳的手术时机和方式。方法选择于2005年1月到2011年1月到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急性坏死性肠炎患者45例,按照患者的不同的临床分表现进行分型,结合具体的检查,对患者分别采取了肠减压、肠系膜封闭、肠切除等一些手术的治疗。结果经过手术治疗的45例患者中,治愈的有35例。治愈的患者中I期吻合成功的患者有19例,II期吻合的患者有16例;死亡的患者有10例。24h后手术死亡率明显高于24h,平均t=0.023,P<0.05。结论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对手术适应证严格掌握,选择最佳的手术治疗方式,这是进行手术治疗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能否治愈患者的重要部分。

    • 剖宫产手术切口细菌分布及抗菌素应用的比较分析

      2012(6).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切口细菌分布及抗菌素应用的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及前瞻性观察方法,对225例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选择、用药时间、疗程和联合用药等方面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并随机选择36例剖宫产产妇,提取其手术切口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同时对其抗菌素应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 261产妇中应用头孢呋辛占66.67%,应用氨苄青霉素占21.84%,应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占9.33%,应用克林霉素占4%,联合应用甲硝唑占88.51%,36例手术切口分泌物细菌培养阴性,全部产妇手术切口呈甲级愈合。结论现阶段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普遍不合理,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研究和管理仍任务艰巨。

    •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16例

      2012(6).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采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病的临床疗效以及手术方法。方法对2005年-2008年采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病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术后采用HSS膝关节评分进行关节功能以及疗效评价。结果全部1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38.7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前HSS评分为33-62分,平均43.7分,术后终末随访时HSS评分为77-95分,平均85.3分,优良率为85.0%。结论采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切实,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病的理想的治疗方法。

    • 冷敷垫和甲硝唑湿敷联合应用产后会阴水肿的效果观察

      2012(6).

      摘要 (2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产后会阴水肿是指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产后容易出现会阴充血、肿胀。是产后常见的并发症,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当将会造成产妇会阴部的疼痛或切口感染,这样会给产妇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为了减轻产妇的痛苦,找出治疗会阴水肿的方法尤为迫切,我科自从2008年01月-2012年01月以来,采用甲硝唑联合会阴冷敷垫外敷会阴水肿的部位,效果尤为显著,现结合临床资料对会阴水肿的分析如下: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疗效观察

      2012(6).

      摘要 (2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疗效。方法将5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86例,术前2h静脉滴注一次氨苄西林钠2 g;对照组290例,术前与术后均不预防性的运用抗生素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减少了抗菌药物费用。结论观察组抗生素使用安全、有效、经济、合理,有推广价值。

    • 80例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2012(6).

      摘要 (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查消化性溃疡的内科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消化性溃疡(PU)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其发病机制与幽门螺杆菌(Hp)、非甾体抗炎药(NSAID)、胃酸和胃蛋白酶等因素有关,其中胃酸在溃疡形成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是直接原因。PU的并发症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均可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临床上的及时规范治疗尤为重要。方法将2009年10月-2011年6月收入我院经明确诊断的80例PU患者给予抑制胃酸药、保护胃黏膜及根除幽门螺杆菌等治疗,并记录临床效果。结果 80例患者中治愈53例(66.25%),好转24例(30%),无效需外科治疗的3例(3.75%)。结论 PU需经胃镜仔细检查以确诊,通过临床上积极正规合理的内科治疗,可以取得显著效果,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及外科手术治疗。

    • 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护理方法探析

      2012(6).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护理措施,帮助改善临床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122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方法。结果本组122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住院时间3-17d,平均住院时间7.8 d,发生术后并发症1例(切口感染1例)。经适当处理后均痊愈,本组患者治疗效果理想。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护理对于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十分重要,临床工作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2012(6).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在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中联合使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00例UA患者,入院前48h内,患者都有典型心绞痛发作。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比较单服阿司匹林的对照组(50例)和联合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治疗组(50例),的病情发展情况。结果对照组64%的总有效率,明显不如治疗组的86%,比较两组差异,P<0.05,因此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用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不如联合使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有效,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7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治疗的临床观察

      2012(6).

      摘要 (5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的常见多发病、难治性胃病。具有病程迁延不愈、反复发作且易发生癌变的特点。CAG按中医辨证分型可分为肝气犯胃型、肝胃郁热型、胃阴亏虚型、脾胃虚寒型,均有消化不良的临床症状。CAG患者的胃黏膜可发生萎缩、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等,西医对之无特效疗法,但相关研究表明中医在治疗CAG方面有独特优势,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逆转萎缩及延缓病情恶化。探查中药治疗CAG的临床效果。方法 78例CAG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服用"活血通络、化浊解毒"药方的中药,对照组39例用常规西医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抑酸、保护胃黏膜),治疗半年,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中痊愈16人、显效11人、有效8人、无效4人;对照组分别为6人、14人、9人、10人;总有效率分别为89.74%、74.3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活血通络、化浊解毒"药方治疗CAG效果佳,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推广。

    • 剖宫产对母婴利弊的临床分析

      2012(6).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近年来,随着医疗条件例如麻醉技术、手术技能、围产期监护仪器等的显著改善,剖宫产越来越多应用于全国各个阶层的医院。与此同时,无明显剖宫产指征的孕妇逐渐增加,使得剖宫产率明显上升。母婴因其带来的并发症及后遗症已经慢慢地受到医生和社会的重视与关注。目的是为了解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及利弊。方法将2009年2月-2011年9月于我院生产的2256例产妇中行剖宫产的1247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为55.27%,初产妇923例(74.02%),经产妇324例(25.98%)。23岁-27岁占966例(77.46%);≤22岁58例(4.65%);≥28岁223例(17.89%)。产妇死亡1例,新生儿死亡2例。结论剖宫产不是绝对安全,对母婴有利有弊,故临床医生应结合具体情况实施剖宫产。

    • 健脾益肾膏联合FORFOX4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2012(6).

      摘要 (2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健脾益肾膏联合FORFOX4方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61例,随机入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FORFOX4方案化疗:奥沙利铂(L-OHP)130mg/m2静滴2h,第1天,亚叶酸钙(CF)200mg/m2静滴2h,第1-5天,5-氟脲嘧啶(5-Fu)300mg/m2静滴6-8h,第1-5天,21d为1个周期。治疗组:FORFOX4方案化疗:奥沙利铂(L-OHP)130mg/m2静滴2h,第1天,亚叶酸钙(CF)200mg/m2静滴2h,第1-5天,5-氟脲嘧啶(5-Fu)300mg/m2静滴6-8h,第1-5天,21d为1个周期。同时联合应用健脾益肾膏发挥减毒、增效、扶正、补气等作用。以WHO、NCI标准分别对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总有效率(RR)治疗组51.61%,对照组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发生率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健脾益肾膏联合FORFOX4方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疗效肯定,毒性反应降低,是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有效而安全的方案,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纳米生物传感器快速检测痢疾杆菌初探

      2012(6).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制能快速检测痢疾杆菌的纳米生物传感器。方法采用超声分散法制备聚丁二炔纳米生物传感器。分别进行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性测定。结果聚丁二炔纳米生物传感器检测志贺氏菌的灵敏度可达104 cfu/mL;该纳米生物传感器对志贺氏菌具有明显的检测特异性,对其它菌株无交叉反应;与国标法检测的符合率为96.67%,具有较好的准确性。结论聚丁二炔纳米生物传感器能对痢疾杆菌进行快速检测,检测速度快,不需要特殊的仪器,是一种有前途的、快速灵敏的检测工具。

    • 内直肌缩短法治疗共同性外斜视的手术效果观察

      2012(6).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内直肌缩短法治疗共同性外斜视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6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96例共同性外斜视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行内直肌缩短法治疗)48例和对照(行外直肌后退法治疗)组48例,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的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行内直肌缩短法治疗的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内直肌缩短法治疗共同性外斜视的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36例子宫肌瘤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2012(6).

      摘要 (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效果。子宫肌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30-50岁妇女为高发人群,发病率为20%-30%。子宫肌瘤的病因目前尚不明了,可能与女性性激素有关,其中对雌激素高敏感性是其发生的重要因素,孕激素能促进其生长。按生长部位可分为宫颈肌瘤和宫体肌瘤,分别占10%、90%;按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可分为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黏膜下肌瘤。子宫肌瘤正确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否则,发生肌肉变性如玻璃样变、囊性变、红色样变、肉瘤样变、钙化,可造成严重后果。方法对我院收入的36例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作回顾性分析,记录资料。结果 36例患者治疗均取得显著疗效,其中经药物治疗13例,占36.11%。瘤体积明显缩小、症状消失;手术治疗23例,占63.89%。患者预后良好。结论子宫肌瘤患者经明确诊断后,根据病情及患者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大都能治愈,预后良好。

    • 两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糖检测结果的比较

      2012(6).

      摘要 (3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本科室的美国贝克曼DX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美国贝克曼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GLU)结果的相关性及偏倚,为室内评估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9-A文件,在每天检测标本中随机选取8份临床标本,分别在两台仪器上测定样本的血糖浓度,一共检测5d,记录检验结果,并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所测得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算线性方程和相关系数,并进行偏倚估计。结果以DX800所测血糖结果 (X)对LX20所测血糖结果 (Y)进行评估,LX20(Y)和DX800(X)测定血糖(GLU)的回归方程为:Y=0.976X+0.064,相关系数r2=0.994。血糖浓度为3.3mmol/L、7.8mmol/L、19.0mmol/L时,LX20测定血糖(GLU)的预期偏倚分别为-0.015、-0.123、-0.392,相对偏倚分别为为0.5%、1.6%、2.1%。结论本科室的美国贝克曼DX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贝克曼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两台生化分析仪对血糖的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两台仪器提供给临床的血糖检测结果是具有可比性的。

    • 乌拉地尔治疗40例高血压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疗效观察

      2012(6).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心内科收治的80例高血压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双盲、自愿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行吸氧、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乌拉地尔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及心衰控制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血压及心衰控制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拉地尔辅助治疗高血压急性左心衰竭,能明显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对血压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效果满意。

    • 结肠黑变病12例临床病理分析

      2012(6).

      摘要 (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结肠黑变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复习12例结肠黑变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其组织病理学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12例病人均存活,病情得到不同病程度的缓解。结论结肠黑变病发病率上升,是一种可逆的病变,停用或不用含有色素的泻药而改用油性的缓泻剂及加强胃肠动力的药物治疗便秘,可减少结肠黑变病的发病及逆转已经产生的病变。

    • 200例不同微创方法治疗急性期高血压深部脑出血分析

      2012(6).

      摘要 (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微创方法治疗急性期高血压深部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00例急性期高血压深部脑出血的病人根据其临床治疗资料分为A、B、C组,其中A组采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B组采用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C组采用微创置管血肿穿刺术治疗脑出血。并观察比较三组的疗效。结果 A组患者的死亡率为14.29%、治愈率为43.86%、轻残率为29.83%、重残率为38.60%;B组分别为15.07%、41.10%、30.14%、9.59%;C组为17.14%、42,85%、30.00%、10.01%。因此可见三组的治疗效果相似,不具有可比性。结论三组微创治疗方法相比于传统的开颅手术都具有创伤小、病人恢复快、痛苦小的优点,并且三种术式均各有优缺点,临床上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术式。

    • 结肠癌引起急性肠梗阻处理的探讨

      2012(6).

      摘要 (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4例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讨论手术时机及其手术方式在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中的应用。结果行结肠一期切除吻合术13例;分期手术9例,单纯造瘘或捷径手术者2例。一期手术随访13/13,二期手术随访5/9,造瘘及捷径手术者1/2。随访时间为3个月-5年,其中晚期造瘘者术后第2个月死亡,另1例失访。二期手术5例,有3例分别于第2、7、11个月死亡,另2例生存良好。结论重视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认识,合理选择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 安坤胶囊治疗功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2012(6).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安坤用于功血的反应,副作用及止血以外的其他作用。方法诊断为功血的病例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18例。结果采取最好的措施不仅治疗功血,还纠正了伴随的其他临床症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使用安坤+抗炎后的患者的病情稳定情况优于组,所有治疗率100﹪.

    • 不同剂量丹参粉针治疗肝硬化疗效对比

      2012(6).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不同剂量丹参粉针治疗肝硬化疗效。方法将82例肝硬化患者分为高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高剂量组予丹参粉针1200mg,静脉滴注,常规剂量组予丹参粉针400mg静脉滴注。结果高剂量组综合疗效91.7%,常规剂量组综合疗效67.6%,χ2=4.463,P<0.05。结论丹参粉针高剂量组治疗肝硬化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剂量组。

    • 腹盆腔巨大囊肿的超声诊断及介入性治疗

      2012(6).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介入性治疗在腹盆腔巨大囊肿治疗的疗效判断及应用价值。结论超声介入性治疗对腹盆腔巨大囊肿(单纯性)疗效确切,可替代传统外科手术治疗。

    • 4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分析

      2012(6).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简称妊高征,我国发病率约9.4%-10.4%。该病发病时期常常是孕期大于20周后,表现出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甚至抽搐及心力衰竭,严重影响母婴生命健康,是导致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的探讨妊高征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将2009年4月-2011年6月收入我院并经确诊为妊高征的45例患者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做好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例患者中孕妇死亡1例、胎儿2例,其余孕产妇和婴儿均健康。结论妊高征经过临床治疗,母体和胎儿大都能保持生命健康,但是病情严重、治疗不及时会夺取母亲及胎儿的生命,应该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

    • 60例妇产科病人临床护理研究

      2012(6).

      摘要 (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社会进步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改善,患者对临床护理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传统的护理模式"以疾病为中心"已逐渐被现代的护理模式"以病人为中心"所取代。现代护理模式即人性化护理在社会和临床上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其临床应用提高了妇产科病人的依从性及生命质量,同时也给医院带来了经济效益。目的通过比较人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的评价质量,探究人性化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2008年5月-2011年9月我院妇产科收入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人性化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人性化护理组30例患者评价质量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30例患者。结论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应用中效果明显,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 18例子痫临床分析

      2012(6).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总结18例子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子痫的防治办法。方法回顾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18例子痫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母儿结局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18例子痫患者全部治愈,无一例死亡。孕妇常见并发症为胎盘早剥、心衰、HELLP综合症、肾功能障碍、脑出血、凝血功能障碍、产后出血,胎儿并发症常见为早产、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窒息、胎死宫内。结论子痫是妊娠期导致母儿不良结局的重要疾病,抢救需规范、有序,具体用药应合理、有效,预防重于治疗。

    • 微波联合干扰素与单纯微波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分析

      2012(6).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微波联合干扰素用于尖锐湿疣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92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例数相等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微波联合干扰素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用微波治疗。治疗结束后进行跟踪随访,对两组患者痊愈率及复发率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观察组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应用微波联合干扰素治疗的观察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波联合干扰素用于尖锐湿疣的治疗,具有疗效显著,复发率低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推迟月经对宫颈电烙后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影响

      2012(6).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宫颈电烙后应用雌孕激素推迟月经来潮,观察是否能够减少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方法将宫颈糜烂Ⅱ度-Ⅲ度及无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的患者200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宫颈电烙后不予处理,处理组宫颈电烙后,下次月经来潮前7d口服己烯雌酚1mg/d一次;安宫黄体酮10mg/d一次,连服14d。结果从临床症状、阴道镜检查、病理学诊断上,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电烙后于下次月经前7d口服己烯雌酚1mg qd;安宫黄体酮10mg qd,连服14d,可降低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 醒脑静治疗脑梗死临床分析

      2012(6).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醒脑静对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组5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生理盐水250mL静点,每日一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20mL+生理盐水250mL静点,每日一次。两组治疗21d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2%,对照组总有效率77.2%,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醒脑静对于脑梗死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安全系数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基于案例推理技术在医学病理诊断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2012(6).

      摘要 (3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基于案例推理技术的理论出发,采用物元的知识表示方法,定义了物元可拓与或网。结合物元表示法,提出一种更为通用的、有效的设计案例表示形式,即案例的四级层次表示方法,并结合医学上淋巴肿瘤病理诊断系统设计的具体特点,给出该系统案例的检索与匹配算法。

    • HBSAG阳性母亲所产300例婴儿乙肝疫苗及时接种后免疫效果监测对比

      2012(6).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比HBSAG阳性母亲所产300例婴儿乙肝疫苗及时接种后免疫效果。方法将300例婴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新生儿出生24h内注射第1针乙肝疫苗,并在1月、6月龄注射第2、3针。接种剂量,每次为1剂(35ug/mL)。对照组在相应时期内各注入同等剂量的氢氧化铝生理盐水。结果疫苗的免疫原性,第1年治疗组抗-HBs阳性率仍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2%、4%,P<0.05;疫苗的长期保护效果1年时,治疗组HBsAg阳转率为7%,对照组HBsAg阳转率为48%,P<0.05。结论乙肝疫苗的合理性使用问题,提高乙肝疫苗接种效果。

    • 56例伤寒临床分析

      2012(6).

      摘要 (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对一起水源性伤寒流行的总结分析,探讨伤寒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 2010年,我县某高中爆发了伤寒流行,来我院就诊达56人,收集他们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全部为青少年,临床表现以不规则高热、腹痛、便血及肝脾肿大为主,常见并发症有中毒性脑病、中毒性肝炎、肺炎等,肥达反应阳性,细菌培养示伤寒杆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给予二联抗菌药物治疗后本组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随着抗菌素的大量使用,目前部分伤寒病例表现多不典型,但氟喹诺酮类药物仍是治疗伤寒病的首选药物

    • 奥扎格雷钠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分析

      2012(6).

      摘要 (2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0例发病时间在48小时内,病情呈进行性加重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按接受奥扎格雷钠加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组,和丹参加血塞通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SSS)、疗效评定并监测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以治疗组下降显著,奥扎格雷钠加小剂量尿激酶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切治疗前后两组血小板计数、均无统计学差异,无出血倾向。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小剂量尿激酶具有明显协同作用,临床疗效确切、安全。

    • 重复性异位妊娠5例分析

      2012(6).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重复性异位妊娠REP是指首次异位妊娠经手术或保守治疗后,再次在输卵管、卵巢或腹腔妊娠。近年来REP呈上升趋势,危害甚大。重复异位妊娠的治疗原则基本上与异位妊娠相同,有手术治疗和口服药物保守治疗。药物保守治疗适合于盆腔包块小、血HCG值相对低。无明显腹膜炎体征者。治疗同时给予积极抗炎治疗。2001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共收治5例REP患者,现对其临床治疗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

    • 牙种植应用RVG的临床效果评价

      2012(6).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放射直视影像(radiovisiograph,RVG)在牙种植应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56例共70颗拟种植牙区域,经RVG拍照观测牙槽脊顶与上颌窦底部或下颌神经管的距离,以此判断种植区域和骨质情况。结果应用RVG能较好地设置种植区域,了解术前骨质质量及术后骨质量的变化。结论 RVG对种植体规格的选择及种植手术的操作具有良好的临床指导意义。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462例临床分析

      2012(6).

      摘要 (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围生期并发症剂改善母儿预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2010年间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患462例病例资料。结果通过采取解痉,镇静,积极预防及治疗并发症等有效措施,46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死亡率0.22%,围生儿死亡率0.43%,明显低于相关文献报道。结论通过加强孕期管理,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可明显改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母儿的预防

    • 120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2012(6).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本次实验以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所收治的120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臭氧水冲洗阴道进行治疗,并接受常规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在臭氧水冲洗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伊曲康唑进行联合治疗,并接受综合性的临床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且病程显著缩短,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臭氧水冲洗阴道和伊曲康唑联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有效缩短病程,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 31例胆囊手术分析

      2012(6).

      摘要 (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胆囊疾病患者接受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本院2006年-2011年收治的31例胆囊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6年-2011年共有31例胆囊病人住院治疗,其中90.3%为中老年患者。结论遵循胆囊外科治疗原则能有效降低胆囊疾病患者手术并发症、复发率等,并改善预后。

    • 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评价

      2012(6).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4月-2010年3月于我院生产后发生抑郁症的产妇,共78名,产妇确诊产后抑郁症后,按时间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共40名患者,实验组患者予心理和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护理干预方法;另一组为对照组,共38例,对照组患者只予心理和药物治疗,不进行护理干预。最后分别统计两组患者中抑郁症痊愈及好转的人数及比率,然后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的痊愈率及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显著性的差异。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产后抑郁症的患者中,能够显著提高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痊愈率及好转率。

    • 溃疡性结肠炎45例临床分析

      2012(6).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收集我院近年收治的4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5例患者,男:女为1.81:1。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及粘液脓血便。肠镜检查示以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为主,以侵犯直肠和乙状结肠多见。经积极治疗后31例患者近期治愈,10例好转,4例患者无明显效果,总有效率91.1%。结论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主要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结肠镜检查结果,治疗以氨基水杨酸类药物为主,病情严重者可酌情加用激素类药物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分析

      2012(6).

      摘要 (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组7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胶囊4粒/次,每日3次口服,益气养阴口服液10-20mL/次,每日3次。两组患者治疗4周,对比临床疗效。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9%,对照组总有效率74.3%,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有4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症状,5d后逐渐好转。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能有效改善冠脉血供,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疗法,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和益气养阴口服液能够收到显著的治疗效果,且不易出现副反应,安全性高。

    • 乌司他丁联合纳洛酮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中的应用

      2012(6).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乌司他丁与纳洛酮联合使用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PPO)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均进行洗胃,静注阿托品、氯磷定和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乌司他丁、纳洛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阿托品化时间、阿托品用量、住院时间、治愈率、中间综合症(IMS)例数。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有机磷中毒使用乌司他丁联合纳洛酮治疗疗效确切。

    • 乳腺癌伴发糖代谢紊乱23例的临床研究

      2012(6).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呈逐年上升趋势。研究资料显示糖尿病可增加患乳腺癌机会,而乳腺癌病人合并糖代谢紊乱却鲜有报道。因此,本文主要探究乳腺癌病人发生糖代谢紊乱的情况。方法将2010年7月-2011年10月收入我院治疗的23例乳腺癌病人做OGTT、血清C肽测定以及血清胰岛素释放试验,并测空腹及服糖后30、60、120min时血糖、C肽和血清胰岛素的浓度,同时对照组选择20例健康体检者。结果乳腺癌病人空腹及服糖后30、60、120min时的血糖、C肽与胰岛素浓度显示均高于对照组浓度(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由本实验可以看出乳腺癌病人糖代谢紊乱确实存在,主要是糖耐量异常、血糖升高。

    • 我院门诊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点评

      2012(6).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提高医院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某院25个科室2009年、2010年及2011年门诊处方4800张,以WHO国际指标和我国《处方管理办法》进行患者处方综合指标,患者关怀指标点评,并采用Microsoft Excel电子表格统计分析。结果某院门诊平均用药品种数2009年、2011年分别为2.62种、2.25种,抗菌药物使用率由48.71%降为43.60%,注射剂使用率由20.33%下降为17.65%,基本药物使用率分别为79.60%增至88.72%,通用名使用率由93.56%增至100%;实际药品调配率由90.56%增至93.52%,药品标示完整率由75.33%增至80.55%,患者对药品正确用法了解率由69.55%增至75.66%。结论开展国际指标处方点评可提高医院处方质量促进医院临床合理用药。

    • 创伤性多发伤护理体会

      2012(6).

      摘要 (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多发伤是指在同一致伤因素作用下,机体同时有两个以上部位或脏器受到严重损伤。其最常见的致伤原因是交通伤与高处堕落伤。它的临床特点有:(1)应激反应严重,伤情变化快,死亡率高;(2)伤势严重,休克发生率高;(3)严重低氧血症;(4)伤后并发症和感染率高。因而加强护理对提高生存率,缩短病程起着重要作用。总结我科38例多发伤患者的护理体会,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预防与剂型选择

      2012(6).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与临床剂型选择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各科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86例,分析我院所采取的不良反应预防措施及针对各病证的剂型选择,总结临床经验,指导用药。结果经综合预防与合理选择剂型后,86例患者仅有4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4.65%),经对症处理缓解。结论正确合理的应用糖皮质激素和积极的不良反应预防措施可以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用药效果,利于患者临床治疗,值得应用。

    • 心理护理干预在高校医院治疗中的作用

      2012(6).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针对某高校校医院患者的特点,通过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和未实施心理护理疗效的对比性研究,利用显著性假设理论,得到心理护理对高校医院患者疾病的治愈有十分显著性效果的结论。并进一步阐明心理护理在治疗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 连续7年20852例联合TCT和HPV检测结果分析

      2012(6).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对相对固定人群每年定期进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及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癌防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5-2011年连续7年在东莞市大岭山镇计划生育服务站和大岭山医院每年定期进行HPV检测及TCT检查的常住育龄妇女居民20852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TCT阳性检出率为5.29%,其中大部分病例集中在CINⅠ期(占75.8%),逐年呈下降趋势;HPV阳性率在15-26%之间,HPV阳性率和CIN及以上的发生率也呈逐年下降趋势,年龄分布集中在3O-39岁人群。结论在健康人群中定期进行TCT和HPV筛查,对降低HPV感染率,预防宫颈癌发生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 自制一次性女式小便器在骨科卧床女病人的应用

      2012(6).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自制一次性女式小便器在骨科卧床女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针对196例骨科卧床女性患者实施小便护理时使用一次性女式小便器,观察其使用效果。结果患者使用一次性女式小便器时均能达到尿液不外漏,周围皮肤清洁。结论骨科卧床女病人使用一次性小便器能减少搬动,减轻疼痛,预防湿疹、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受到患者的好评。

    • 87例原发性高血压药物治疗的临床分析

      2012(6).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简称高血压。其发病率、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尤其常见于老年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社会工作精神压力增大,高血压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以及发病人群呈现年轻化。高血压可导致心、脑、肾、视网膜等器官组织病变,产生严重后果甚至剥夺患者生命。目的探究高血压药物治疗的临床方法与疗效,防止进展恶化。方法对2009年6月-2009年12月经确诊为高血压的87例患者根据病情进行药物治疗,随访2年,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87例患者经规范治疗,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82例,另有5例因合并其他基础病,血压控制不理想。结论高血压患者经过合理规范的药物治疗,血压大都能控制在理想水平,能够阻止病情进展恶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 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合并恶性肿瘤临床分析

      2012(6).

      摘要 (3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对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合并恶性肿瘤进行临床分析,了解该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07年-2010年三年间我院的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病例137份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合并肿瘤与非合并肿瘤的相关临床特性,进行t检验。结果合并恶性肿瘤18例,男性12例,女性6例,发病年龄平均值为(50.76±12.36)岁,皮肌炎(DM)发生例数79例,恶性肿瘤发生为15例,多发性肌炎(PM)发生例数58例,恶生肿瘤发生为3例。其两者在发病性别,发病年龄以及受累心脏和阳性癌胚抗原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皮肌炎(DM)/多发性肌炎(PM)易合并造成恶性肿瘤,其形成与发病性别,发病年龄以及受累心脏情况和阳性癌胚抗原方面有一定关系。

    • Varian医用加速器高压电路连锁故障分析与维修

      2012(6).

      摘要 (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Varian医用加速器高压电路系统的分析,针对其高压电路部分常见的故障提出自己的维修见解和方法。

    •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意义

      2012(6).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4例于我院住院的II型糖尿病并发溃疡及感染的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治疗组,50例;一组为对照组,54例。对治疗组患者采取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方法,对照组只是进行常规的指导,不予健康教育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糖尿病足溃疡、感染治愈率情况。结果经过一系列的健康教育培训后,在自护及掌握糖尿病足的知识能力方面,方面有很大的提高,治疗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结论糖尿并发糖尿病足的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后,足部伤口的溃疡及感染的愈合率有明显的提高。

    • 关于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指导研究及分析

      2012(6).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自我护理模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研究。方法在社区选取确诊糖尿病患者3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15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11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我护理模式,将两组患者血糖控制等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得分优59例,良47例,差9例,优良率92.17%,对照组得分优21例,良39例,差55例,优良率52.17%,两组患者问卷调查优良率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血糖疗效评价结果显示,观察组理想69例,良好29例,差17例,良好率85.22%;对照组理想17例,良好39例,差59例,良好率48.70%,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控制良好率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认识,养成健康生活态度,控制血糖在理想的水平状态,取得较好的疗效。

    • 基层医院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2012(6).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同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保障患者的就医安全。方法探讨总结引起护理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以及防范措施。强化护理人员的职业培训,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结果发生护理安全隐患的主要因素有护理人员因素、环境因素和患者因素。通过落实相关制度,有效的较少了护理安全隐患。结论制定严格的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态度,有效地降低护理安全隐患,促使了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 昏迷病人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探讨

      2012(6).

      摘要 (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探讨昏迷病人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83例昏迷的气管切开患者行病房管理、体位、吸痰、气管套管和气囊护理等。结果 83例患者均成功拔除气管插管,未发生脱管、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气管切开术后良好的术后护理可以有效地避免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 肝源性糖尿病患者首次应用胰岛素治疗的健康指导

      2012(6).

      摘要 (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使用胰岛素治疗的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必要性。方法对60例住院期间首次射胰岛素的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由责任护士对其实施系统的健康指导。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在教育前后发放问卷调查进行比较。结果教育干预后明显提高了患者对胰岛素相关知识知识掌握程度,消除了患者对胰岛素的抵抗心理,并可熟练掌握胰岛素笔的使用及与之相关知识(P<0.01)。结论系统的健康教育对使用胰岛素治疗的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知识水平,自我管理能力与技巧及治疗的依从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提高了治疗效果,并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系统脱敏法在手术室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2012(6).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系统脱敏法对术中清醒患者紧张焦虑的影响效果。方法将100名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观察两组患者,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系统脱敏法进行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生理变化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血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系统脱敏法可以有效缓解手术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使患者增强了对于手术的心理承受能力,更好配合手术治疗,增进了医患关系,增加了护理满意度。

    • 输卵管吻合术后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例报道

      2012(6).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暂时性的脑血供不足,俗称"小中风"。表现为突发的,持续几分钟-几小时的某一区域脑功能的障碍。手术后,发生短暂的血压降低致脑血流量减少也可导致本病发作;当血压恢复正常后,,脑缺血的症状缓解以-症状消失,所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时不经治疗可恢复正常。

    • 地方医院医师岗前培训作用的探讨

      2012(6).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岗前培训即职前培训,其宗旨在于使新进人员了解单位概况及介绍单位规章制度,便于新进人员能更快胜任工作。岗前培训是要让新员工尽快了解本单位历史、文化、组织结构、岗位要求及相关规章制度,掌握基本技能、操作常规等,以帮助新员工尽快实现从学生到工作人员的转变,适应本单位的要求和目标,初步具备上岗必备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多

    • 特发性左室心动过速伴电张调整性T波1例

      2012(6).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患者男性,27岁,因胸闷,心悸反复发作3年,加重5h入院,体检:T36.5℃,P 140次/min,Bp70/50mmHg,神清,口唇无发绀,无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不大,曾于哈尔滨医大二院行心电图检查诊断为心律失常,予可达龙静注后症状好转,此后间断发作,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查显示心脏大小,形态和结构无异常。入

    • Brugada综合症1例报告

      2012(6).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报告一例以反复晕厥为首发症状的一例遗传性心律失常-Brugada综合症,症状及电生理检测符合Brugada综合症诊断。其遗传学特点是本病的特征,受到越来越多的医学专家重视。它是SCN5A基因发生突变时产生的可遗传性致死性疾病,心电图的一些异常是其基本表现,通常分为三种类型,电生理诱发室颤是本病的诊断金标准。临床上占所有心脏猝死者的4%-12%,占无器质性心脏病猝死的20%-60%。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和重视是临床医务人员发现和诊断本病的基础。

    • 1例感染性腹泻的的流行病学调查

      2012(6).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不明原因的感染性腹泻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明确诊断,控制疫情。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病例的暴露史,通过实验室检测粪便、生活饮用水病原。结果发病病例症状相似,有相同的暴露史,关联性强;粪水检出痢疾杆菌,病人急性期粪便,常规镜检有大量脓细胞、白细胞(在高倍镜下每个视野超过15个)。结论此次疫情为痢疾杆菌污染水源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疫情。

    • 戒酒硫样反应治疗1例

      2012(6).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先锋霉素类药物,因其高效、安全、经济的特点,被临床广为应用,但如果饮酒或接触乙醇后再使用先锋霉素,易出现戒酒硫样反应。此反应是由于戒酒硫是一种含硫的化合物,常被用于治疗慢性酒精中毒,当患者接受戒酒硫后再饮用乙醇即可出现烦躁不安、面色猩红、头痛、出汗、口干、心悸胸闷,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导致过敏性休克,

    •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致肠梗阻1例

      2012(6).

      摘要 (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因其无创伤、无痛苦、操作方便,故成为消化道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但钡剂造影后致肠梗阻的病例临床较少见,国内外报道也不多。且患者发生钡性肠梗阻容易误诊,现报道1例如下:1一般资料患者,女,58岁,因腹胀腹痛伴呕吐6h来我院就诊。查体:T36.5℃、P88次/min、R18次/min、BP150/80mmHg。神志清,

    • 纳米技术在肿瘤标志物诊断中的应用

      2012(6).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由于肿瘤早期诊断手段的缺乏,目前临床上对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仍然对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有着重要的价值。纳米技术有极大的潜能改善目前的肿瘤检测方法,利用纳米技术进行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是目前生物技术领域中最前沿的研究课题。本文概述了目前国内外纳米技术在肿瘤标志物诊断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

    • 影响复合树脂机械性能的因素

      2012(6).

      摘要 (3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复合树脂在口腔临床中的应用已变得日益广泛。目前对复合树脂性能上的改善主要集中在提高其机械性能,影响因素有很多,本文就影响复合树脂机械性能的主要因素做一简要综述。

    • 原发性胆囊癌的诊疗进展

      2012(6).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胆囊癌是常见的胆管系统肿瘤,约占消化系统肿瘤的3%-5%。胆囊癌起病隐匿,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所以大部分病人发现胆囊癌时已是典型进展期表现。早期诊断率只有19.1%,国内早期报告胆囊癌在术前能做出诊断的不足30%。如何提高胆囊癌早期诊断率、手术切除率及5年生存率,成为了当今外科有待探索的一个难题。

    • 胃肠道起搏细胞cajal发育的研究进展

      2012(6).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80年代初,丹麦学者THUNEBERG提出消化管自主性运动的起搏细胞可能源于胃肠道cajal细胞(intestinal cajal cell,ICC),几十年来的研究发现这类细胞是胃肠道平滑肌的起搏细胞,以细胞网的形式分布于整个胃肠道,产生自发性电慢波、参与神经信号传递,调控胃肠道平滑肌的舒缩和蠕动。研究发现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病变段结肠壁内三种亚型的ICC数量均明显减少甚至缺失,病变肠管丧失产生电

    • 上肢矫形器在骨科康复中的应用

      2012(6).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简要阐述了上肢矫形器的定义、分类和功能,重点就上肢矫形器在骨科康复临床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就相关的疾病提出了相对应的矫形器治疗方法与策略。

    • 早产儿早期干预治疗进展

      2012(6).

      摘要 (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0-2岁是大脑发育最迅速和代偿能力最强的时期,如能从新生儿早期开始良好育儿刺激,就能最大限度挖掘大脑潜能,开发智力,促进代偿性康复,预防心理社会因素和围产损伤所致的智力低下,由于早产儿各器官系统功能发育不成熟,更需加强日常护理及早期干预,强调仔细、耐心、轻柔、迅速的护理和严密的监护,并关注情感的培育及智力的发展.本文对新生儿早期干预治疗进行综述。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