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第0卷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Axl在人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2(5).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Axl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初步探讨其在人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人结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Axl的表达。结果 Axl高表达于人结肠癌组织中,在癌旁正常组织低表达,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xl在人结肠癌组织肿瘤细胞中高表达,其表达可能在人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腹膜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36例

      2012(5).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腹膜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PLU)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6月间我院36例中上段输尿管结石患者施行RPLU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55~130min,平均(88±9)min。术中出血量20~50mL,平均(35±6)mL。术后发生尿漏2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5~8d出院。36例随访6~32个月,肾盂积水均明显减轻,无输尿管切开处狭窄,无残余结石。结论 RPLU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净石率高等优点,可作为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输尿管镜或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结石失败的补救措施及长径较大、有炎性息肉包裹的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的首选方法。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病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012(5).

      摘要 (2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父母遗传表型、患者表型及环境因素中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病相关的部分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调查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为病例组(共100例),同期月经周期规律的育龄期妇女为对照组(共100例)。调查相关危险因素并进行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该Logistic模型中,体重指数、腰臀比、父早秃、父高血压病、母高血压病、父糖尿病、母糖尿病、使用一次性泡沫或塑料餐具、厨房油烟是PCOS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5.529、11.828、6.325、5.809、2.997、8.165、7.221、2.860、2.225,P值均<0.05)。吸烟、被动吸烟、饮酒、饮茶不是PCOS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父母遗传表型、患者表型及环境因素中有多个危险因素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病相关。

    • AQP5和AQP8在人结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2(5).

      摘要 (2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5和水通道蛋白8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初步探讨其在人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人结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AQP5和AQP8的表达。结果 AQP5主要表达于人结肠癌组织中肿瘤细胞,癌旁正常组织基本没有表达;AQP8主要表达于癌旁正常组织,而在人结肠癌组织肿瘤细胞则基本没有表达。结论 AQP5在人结肠癌组织肿瘤细胞中高表达,AQP8在人结肠癌癌旁正常组织中高表达,二者在结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和淋巴转移相关,在人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食管癌全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疗效的临床报道

      2012(5).

      摘要 (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食管癌全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60例食管癌随机分为2组:常规分割(Conventionalfractionation,CF)组30例,2Gy/次,1次/d,5次/周,总剂量66Gy,6.6周完成;全程加速超分割(Whole courseaccelerated hyperfractionation,WCAHF)30例,1.5Gy/次,2次/d(间隔不小于6h),10次/周,总剂量66Gy,4.4周完成。结果比较两组1、3、5年局部控制率,WCAHF组明显优于CF组(P<0.05),分别为73.3%、53.3%、43.3%和56.7%、36.7%、26.7%;比较两组1、3、5年生存率,WCAHF组明显优于CF组(P<0.05),分别为70.0%、36.7%、30.0%和56.7%、26.7%、16.7%。WCAHF组急性反应发生率较CF组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食管癌WCAHF放疗能明显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不明显增加放射治疗并发症。

    • 地奈德乳膏联合丝塔芙润肤露治疗婴幼儿湿疹疗效观察

      2012(5).

      摘要 (4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地奈德乳膏联合丝塔芙润肤露治疗婴幼儿湿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83例婴幼儿湿疹患者随机分成联合治疗组、地奈德乳膏治疗组及丝塔芙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初诊时外用地奈德乳膏和丝塔芙润肤露,分别涂于患处,2次/d,待皮疹消退后改单用丝塔芙润肤露继续保湿治疗,地奈德乳膏组单独外用地奈德乳膏,2次/d,待皮疹消退后改为1次/d,丝塔芙组单独外用丝塔芙润肤露,2次/d。均连用14天。在第7天、14天及痊愈后7天记录皮疹情况。观察皮疹变化,对红斑、丘疹、鳞屑,瘙痒及面积的总积分进行评价。结果 7天后联合治疗组有效率和痊愈率分别为63.93%和47.54%,均高于单独使用丝塔芙组。在治疗14天后联合治疗组有效率和痊愈率分别为91.80%和68.85%,均高于单独应用地奈德乳膏组与丝塔芙组,而单独使用地奈德乳膏组与丝塔芙组有效率和痊愈率基本相当。结论地奈德乳膏联合丝塔芙润肤露在婴幼儿湿疹治疗中疗效明显,安全。

    • hTERT与血清CA125联合检测对子宫内膜癌诊断和评估预后的价值

      2012(5).

      摘要 (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与血清CA125联合检测对子宫内膜癌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试验组的46例子宫内膜癌术后标本和选作对照的同期内膜标本,包括20例不典型增生(EIN)、40例单纯及复杂增生和20例正常子宫内膜hTERT的表达,并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术前血清CA125水平。结果 (1)hTERT在内膜癌组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单纯及复杂增生组和EIN组(P<0.05),hTERT对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度为76.1%,特异度为80.2%,准确度为71.4%;上述四组中血清CA125在内膜癌组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对照各组(P<0.05),血清CA125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度为56.5%,特异度为77.6%,准确度为74.6%;(2)病灶组织hTERT和血清CA125水平的阳性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手术病理分期(FIGO分期,2009)及组织学分级有关联(P<0.05);(3)病灶组织hTERT和血清CA125联合检测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度为80.6%,特异度为88.6%,准确度为81.4%,较hTERT和CA125单项检测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增高(P<0.05)。结论病灶组织hTERT联合血清CA125对子宫内膜癌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同时对评估预后有重要作用。

    • 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治疗

      2012(5).

      摘要 (2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手术治疗36例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其中男26例,女10例,年龄24-55岁,平均32.6岁,根据骨折的类型,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术后护支固定,积极进行功能锻炼。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8个月,平均26个月,术后8周所有骨折均愈合,切口均I级愈合,无感染及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93.6±8.9,所有患者对术后恢复情况均表示满意。结论手术治疗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可以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奥曲肽联合硫酸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2012(5).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奥曲肽和硫酸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24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A组12例采用传统保守疗法,B组12例在传统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和硫酸镁治疗,观察疗效。结果奥曲肽联合硫酸镁组腹痛缓解的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日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均P<0.05)奥曲肽联合硫酸镁组治愈率、手术率及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硫酸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安全、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尿沉渣分析仪RBC-INFORMATION参考临床研究

      2012(5).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RBC-INFORMATION参数(红细胞形态信息)是近年推出的最新的尿液沉渣定量分析系统的参数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对RBC-INFORMATION这一参数与镜检结果的比对分析,研究探讨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RBC-INFORMATION的干扰因素以及该参数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3月至8月1000例住院患者的晨尿用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测定得出RBC-INFORMATION结果,同时在显微镜下进行红细胞形态分析,再进行两者之间的比对。结果两者在均一型结果符合率为76.7%,RBC-INFORMATION出现假阳性为27.1%;在非均一型结果符合率为72.4%,出现假阳性为38.2%;在混合型结果符合率为72.3%,出现假阳性为38.2%;阴性结果符合率为98.3%,出现假阳性为1.7%。结论 RBC-INFORMATION在阴性结果有着较高的与显微镜检查结果符合率和较低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因此在临床上可作为初筛试验。但在RBC-INFORMATION阳性结果中仍必须通过镜检来分析细胞形态得出正确结果,否则易误导临床诊治,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检测精确度,为临床提供及时精确的诊断依据。

    •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临床分析

      2012(5).

      摘要 (2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2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0例急性脑梗塞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ubclinicalhypothyroidism,SCH)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对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NIHSS评分,用酶标免疫方法进行急性期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测定,将TSH升高值分为轻度及中度两组,并比较TSH不同程度升高时NIHSS评分变化。结果 TSH中度升高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轻度升高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塞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受TSH水平变化的影响,TSH水平越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对越轻,TSH水平对判断病情程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68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肺部表现及预后分析

      2012(5).

      摘要 (2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SV)患者临床表现肺部病变特点,治疗及预后,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方法对本院2006年0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68例AASV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8例患者中男48例,女20例,男女比为2.4:1;年龄为55.8±14.2岁,其中40-80岁患者占76.4%;(2)所有患者均行胸片检查,其中例行肺部高分辨CT检查,其中肺部受累39例(70.5%);肺部受累患者中MPA发病率最高,为10例(83.3%),其次为未分型26例(59.1%),WG2例(20%);其中肺部HRCT表现中以网状条索状斑片状结节影及磨玻璃影最常见最多;(3)治疗后79.6%患者好转,9.3%患者出现进展及严重感染,11.1%静止。结论 AASV并非罕见病,ANCA检查结合肺部高分辨CT检查能显著减少漏诊误诊,并对本病诊治及预后有明显帮助。

    • 不同复温方法对深低温冷冻复合组织血管活性的影响

      2012(5).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3种不同复温方法对深低温冷冻的复合组织中血管活性的影响,找出一种对复合组织中血管损伤最小的复温方法。方法选用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四组,切取双侧后肢(对照组为新鲜断肢取血管),三个实验组标本经梯度降温后放入液氮中保存7天。分别采用37℃水浴复温组(A组)、空气复温组(B组)、-20℃冰复温组(C组)方法进行复温。采用光镜、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血管内皮细胞活性,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光镜观察,A组、B组内皮细胞大片脱落,平滑肌细胞变形;而C组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保存较好,更接近对照组;免疫组化检测中,3种复温方法血管内皮中均可见VEGF及CD34呈斑片状的弱表达,-20℃冰复温组(C组)VEGF及CD34的表达更接近对照组,高于37℃水浴复温组(A组)及空气复温组(B组)(P<0.05)。结论 3种不同复温方法对深低温冷冻的复合组织中血管活性影响不同,-20℃冰复温法影响最小。

    • 乳腺癌超声特征及其与ER、PR、C-erbB-2表达关系及临床意义

      2012(5).

      摘要 (2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乳腺癌超声特征与免疫组织化学因子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原癌基因(C-erbB-2)表达的关系,为临床乳腺癌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更多的信息和科学依据。方法应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85例乳腺肿块的超声改变,总结乳腺癌的超声特征;将其与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的ER、PR及C-erbB-2因子表达结果相对照,分析乳腺癌超声特征与ER、PR及C-erbB-2因子表达的关系。结果乳腺癌与乳腺良性肿块的二维超声图像特征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有毛刺、后方衰减的乳腺癌有更高的ER阳性表达率(P<0.05);腋窝淋巴结转移、彩色多普勒血流丰富的乳腺癌有更高的C-erbB-2阳性表达率(P<0.05)。结论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特征性改变,在乳腺癌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乳腺癌超声特征与ER、PR、C-erbB-2的表达密切相关。

    • 应用唑来膦酸联合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

      2012(5).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联合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治疗对晚期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的治疗价值。方法分析30例因骨转移导致骨痛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应用唑来膦酸同时给予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治疗,观察治疗后止痛效果、生活质量、骨转移灶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止痛效果、生活质量及骨转移灶变化均有明显好转,治疗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唑来膦酸联合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治疗是缓解晚期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有效手段。

    • MK1精密附着体在游离端牙列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2012(5).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MK1精密附着体在游离端牙列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7例游离端牙列缺损患者采用MK1精密附着体进行牙列修复,随访6~34个月,记录患者的主观评价、临床检查及X线结果以评价修复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对附着体义齿的外观感到满意,易于适应、稳定性佳、使用方便、咀嚼功能恢复良好,临床检查表明基牙无松动、牙龈无萎缩,牙周及黏膜无不良症状出现,附着体义齿固位好,咬合关系正常,X线未发现牙槽骨吸收、根尖周病变、以及髁突和关节间隙病变,13例患者(35.1%)在使用MK1附着体义齿2年至2年半后按期重衬义齿基托。结论应用MK1精密附着体是游离端牙列缺损修复的良好方法。

    • 单纯性先天缺牙患者伴发的常见牙体异常的调查分析

      2012(5).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调查单纯性先天缺牙(包括第三磨牙)的正畸患者伴发的多生牙、锥形牙(或过小牙)、根弯曲、短钝根的发生率及先天缺牙与它们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7月至2011年6月在大连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患者800例,男260例,女540例;年龄9~40岁。再将800份病例按有无先天缺牙分为两组,调查两组中多生牙、锥形牙(或过小牙)、根弯曲和短钝根的发生率。通过卡方检验,分析多生牙、锥形牙(或过小牙)、根弯曲和短钝根在先天缺牙组和非先天缺牙组中的发生率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先天缺牙病例中,多生牙的发生率是3.5%,锥形牙的发生率是14.5%,根弯曲的发生率是3.5%,短钝根的发生率是3.0%。先天缺牙组与非先天缺牙组的多生牙和根弯曲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锥形牙和短钝根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缺牙病例伴发的锥形牙、多生牙、根弯曲和短钝根的发生率分别是14.5%、3.5%、3.5%和3.0%。与非先天缺牙的患者相比,先天缺牙患者发生锥形牙和短钝根的机率高,即先天缺牙与锥形牙及短钝根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 BMI在25-35之间的2型糖尿病胃转流术的疗效观察

      2012(5).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BMI在25-35之间的2型糖尿病患者胃转流术后代谢变化规律。方法从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在武警总医院普通外科接受胃转流手术的25

    • 酒石酸托特罗定缓释胶囊与酒石酸托特罗定片治疗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疗效对比

      2012(5).

      摘要 (2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酒石酸托特罗定缓释胶囊对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将60例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缓释胶囊4 mg,qd(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对照组给予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片4mg,bid(南京美瑞制药有限公司),时间为3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类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不良反应口干发生率为23%,对照组为30%。结论托特罗定释胶囊较普通片服用方便,不良反应率低,是治疗膀胱痉挛的更佳选择。

    • 丹参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

      2012(5).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丹参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动眼神经麻痹36例40只眼,随机分为2组,每组20眼,两组在综合治疗,积极控制血糖的同时,治疗组予丹参冻干粉穴位注射;对照组单纯予穴位针刺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6%,对照组总有效率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参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动眼神经麻痹能缩短患者的病程,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2012(5).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阿德福韦酯10mg,1次/d,疗程为24个月。治疗过程密切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并定期检测HBV-DNA水平及各项肝功能指标。结果 60例患者治疗结束后进行随访12个月,显效26例(43.33%),有效21例(35.00%),无效13例(21.67%),总有效率78.33%,所有病例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安全可靠,疗效显著,是一种较为简便、实用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荷脑胶质瘤裸鼠~(99m)Tc-HL91乏氧显像与HIF-1α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2012(5).

      摘要 (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脑胶质瘤99mTc-HL91乏氧显像特征以及与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将10只荷人脑胶质瘤裸鼠分别于腹腔注射99mTc-HL91 2、4、6h后行全身平面显像,计算感兴趣区内肿瘤组织与头部组织放射性计数比值(T/NT),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HIF-1α的表达水平。结果99mTc-HL91乏氧显像各时相肿瘤显影均较清晰,2、4、6h的T/NT值分别为1.415±0.25,1.855±0.20,1.818±0.19,各时相间T/NT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99mTc-HL91显像的T/NT值(4h)与HIF-1α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833,p<0.05)。结论脑胶质瘤组织对乏氧显像剂99mTc-HL91有较好的摄取与滞留,各时相肿瘤显影清晰,其中以4 h的T/NT值为最高。99mTc-HL91乏氧显像的T/NT值与HIF-1α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 注射用丹参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出血恢复期运动功能障碍

      2012(5).

      摘要 (2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注射液丹参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出血恢复期运动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将64例恢复期脑出血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注射用丹参联合传统的Bobath疗法、运动再学习等系统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治疗。两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6周时进行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6周时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提高,均以治疗组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丹参联合康复训练较单纯康复对脑出血恢复期肢体康复的疗效更佳。

    •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2012(5).

      摘要 (2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感染科2010年8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组给予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疗程48周。分别于治疗后12周、24周及48周观察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和血清ALT复常率。结果治疗组三个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优于阿德福韦酯单独用药且疗效显著。

    • 创伤性枢椎滑脱前路手术病人的护理

      2012(5).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索创伤性枢椎滑脱前路手术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6例创伤性枢椎滑脱前路手术病人的术前术后系统护理。结果追踪16例病人术后骨性融合率达到100%,无出现颈痛、僵硬、麻木、无力,颈椎不稳症状。结论合理有效的系统护理是创伤性枢椎滑脱前路手术病人手术成功的一个重要保障。

    • 不同通道应用第四代EMS碎石清石系统临床探讨

      2012(5).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微通道和标准通道应用第四代EMS碎石清石系统处理复杂性上尿路结石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应用第四代EMS碎石清石系统行PCNL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69侧。分别采用标准通道(22F)和微通道(18F)比较碎石取石时间,结石取净率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PCNL组42例,35例患者Ⅰ期手术成功,7例患者行Ⅱ期碎石,碎石时间为(65±25)min。MPCNL组27例,17例患者Ⅰ期手术成功,10例患者行Ⅱ期碎石,碎石时间为(92±29)min,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检测血红蛋白(Hb),标准通道组38例(38/42)Hb下降<30g/L,微通道组25例(25/27)Hb下降<30g/L,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标准通道组结石清除率88.09%(37/42),微通道组78.57%(22/28),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EMS四代碎石清石系统经标准通道PCNL碎石效率高,适合处理巨大、鹿角状结石及肾多发结石;能缩短取石时间,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MPCNL碎石效率较低,但治疗肾盏多发性结石较标准通道PCNL有优势。

    • 地佐辛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人中全麻苏醒期的临床观察

      2012(5).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地佐辛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人全麻苏醒期的躁动与呼吸抑制。方法将择期在支持喉镜下行腭咽成型术患者ASA I-Ⅱ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均采用静脉复合麻醉经鼻气管插管,术中持续静脉注射盐酸瑞芬太尼,异丙酚,间断给予维库溴铵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前10min,A组静注地佐辛0.1mg/kg,B组缓慢持续推注生理盐水10mL,记录停药后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时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拔管后苏醒室内患者躁动、呼吸抑制及呕吐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术后苏醒及拔管时间、呼吸抑制无统计学差异,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A组较B组稳定,A组患者拔管时躁动发生率较B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组拔管时血流动力学稳定、镇静适度、对苏醒时间无影响,用于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手术患者围拔管期安全有效,麻醉苏醒过程平稳。

    • 3种途径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比较

      2012(5).

      摘要 (2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3种途径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分析原因。方法对颈内静脉置管(中间径路)、锁骨下静脉置管及股静脉置管分别出现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Catheter Related Sepsis,CRS)、误伤动脉及气胸的病例进行统计,比较发生率。结果 (1)CRS的发生率:锁骨下静脉置管<颈内静脉置管<股静脉置管;(2)误伤动脉的发生率:锁骨下静脉置管<颈内静脉置管<股静脉置管;(3)气胸的发生率:颈内静脉置管<锁骨下静脉置管。结论根据情况选择最优的中心静脉置管途径,熟练操作技巧,严格无菌操作程序和护理常规,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 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术在肝外伤后胆道出血中的应用

      2012(5).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术在肝外伤合并胆道出血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6月-2012年3月收治的24例闭合性肝损伤并发胆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肝损伤程度Ⅱ级16例,Ⅲ级7例,Ⅳ级1例,该例肝损伤Ⅳ级患者因行急诊手术治疗不符合纳入标准被剔除,剩余23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介入治疗13例,保守治疗10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临床指标,对其结果进行归纳分析。结果介入治疗治愈12例,成功率92.3%(12/13),介入后肝被膜下血肿迟发破裂出血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治愈8例,成功率80.0%(8/10),1例因肝被膜下血肿破裂出血行手术治疗,1例因肝裂伤并发肝血肿继发感染行清创缝合除术。结论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术在闭合性肝损伤后胆道反复出血患者中疗效确切。

    • 针刀配合臭氧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2012(5).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针刀配合臭氧治疗和单纯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差异。方法对60例患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病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将其分为针刀配合臭氧治疗组和单纯针刀治疗组,每组各3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一疗程后的疗效,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针刀配合臭氧组较单纯针刀治疗组改善更明显(均P<0.05)。结论针刀配合臭氧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比单纯针刀治疗组的效果显著,且随访远期疗效好。

    • 探讨120例急性心血管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

      2012(5).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临床治疗上的现状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9年1月-2011年12月入住我院心血管科的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与分析,讨论急性心血管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意义。结果急性心绞痛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96%,急性心梗死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6.67%,急性心衰竭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3.85%。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及早发现并及早进行有效的治疗,才能更好的保证患者的健康。

    • 高良姜素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2012(5).

      摘要 (2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高良姜素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骨肉瘤MG-63细胞株,给予不同浓度的高良姜素处理24h,MTT法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法测定细胞凋亡,Western blot分析Caspase-3、Cytochrome C及Bcl-2蛋白表达。结果高良姜素可导致人骨肉瘤MG-63细胞发生凋亡并抑制其增殖,其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在80mM最为显著;同时可改变细胞周期分布。与对照组相比,80mM高良姜素处理24h后MG-63细胞活力降低、凋亡率增加(P<0.01);G0/G1期百分比增高,S+G2+M期百分比降低(P<0.01);Caspase-3、Cytochrome C表达增加,Bcl-2表达降低(P<0.01)。结论高良姜素可诱导人骨肉瘤MG-63细胞发生凋亡、抑制其增殖,并改变细胞周期分布,其作用与线粒体途径相关。

    • 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12例临床分析

      2012(5).

      摘要 (3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经腹膜后腔行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科2010年3月至2011年4月开展的12例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进行分析。12例中6例为皮质醇腺瘤,5例为醛固酮腺瘤,1例嗜铬细胞瘤。结果 1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整个手术过程中及术后未予输血,手术时长均在60~140min内完成,平均耗时100 min;失血量大约在30~100mL,平均失血量为55 mL,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腹膜后腔行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具有局部组织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副作用降低、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为非嗜铬细胞瘤肾上腺良性疾病的首选方法。

    • 成人still病合并肝脏损伤的临床分析

      2012(5).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成人still病出现肝脏损伤的相关因素、治疗及预后。方法 60例成人still病患者合并不同程度的肝脏损伤,检测相关指标,并予相应的治疗。结果经糖皮质激素或合并保肝药治疗2周后,56例患者肝功恢复正常,4例患者肝功损伤持续加重,其中1例肝衰竭死亡。结论成人still病合并肝脏损伤较常见,多数糖皮质激素加保肝药治疗有效。

    • 米菲司酮口服配合介入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观察

      2012(5).

      摘要 (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子宫肌瘤为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良性肿瘤,发病率较高,可达20~40%。目前,对该病的治疗方法尽管较多,但是,为了探讨既能保留子宫避免手术,又能遏制肌瘤生长的效果更好的办法,我院附属医院妇产科对该病采用口服米菲司酮配合介入栓塞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治疗对象100例,均为我院附属医院妇

    • 空管用药与根管充填治疗乳牙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2012(5).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空管用药与根管充填治疗乳牙牙髓炎的效果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7至2011年12月收治的乳牙牙髓炎患者68例(68颗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施不同治疗方式,比较结果。结果两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但空管药物治疗成功率略高。结论空管药物治疗乳牙牙髓炎成功率略高于根管充填治疗法。

    • 透明质酸联合A型肉毒毒素在治疗口唇部老化中的应用及临床观察

      2012(5).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透明质酸联合A型肉毒毒素治疗口唇部老化的疗效。方法对31名口唇部老化的女性患者,进行A型肉毒毒素与透明质酸填充剂联合注射治疗。门诊随访观察患者口唇部皱纹深浅、唇红部形态、满意度、持续时间及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药效持续时间为3-9个月,无远期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透明质酸联合A型肉毒毒素治疗口唇部老化的效果可靠、创伤小、恢复时间短、不良反应少,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但持续时间为3-9个月,需反复注射治疗。

    • 慢性高尿酸肾病60例规范治疗分析

      2012(5).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高尿酸肾病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2006年11月-2010年11月收治痛风肾病患者60例,入院后监测尿酸水平并分析临床特点,规范治疗并监测治疗效果。结果规范治疗能显著延缓肾功能衰退甚至长期保持肾功能稳定,肾功能损害越轻,肾功能得到改善后尿酸下降,痛风发作可显著减少,治疗效果越好。

    • 帕罗西汀联合降压治疗更年期女性高血压伴抑郁症患者疗效观察

      2012(5).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降压治疗更年期女性高血压合并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更年期高血压女性患者,采用汉密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抑郁程度,将HAMD>17分定为高血压伴有抑郁症。而且降压治疗大于1年,血压控制不佳患者。共88例符合研究条件,在原有的降压基础上加用帕罗西汀20mg一天一次,口服,共12周。结果治疗前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是156.3±16.8mmhg,105.7±10.2mmhg;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是128.5±10.2mmhg,71.2±6.1mmhg;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更年期高血压女性并发抑郁症较为常见,而且抑郁程度较为严重,在降压治疗基础上加用帕罗西汀效果良好。

    • 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30例临床分析

      2012(5).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合并胸腔积液的特点和性质。方法分析3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的心脏超声结果和胸腔积液性质。结果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者心功能分级更差,胸腔积液性质并非都是漏出液,胸腔积液的性质可能与胸腔积液存在的时间有关。结论充分认识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的临床特点,可减少患者的误诊、误治。

    • 鼻中隔游离缘偏曲矫正术

      2012(5).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鼻中隔游离缘偏曲对鼻腔通气造成的障碍容易被忽视。单纯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不能解决。自2003年至2010年,我们对单纯鼻中隔游离缘偏曲和已行鼻中隔偏曲矫正后仍有的鼻中隔游离缘偏曲的患者进行了鼻中隔游离缘偏曲矫正术。效果良好。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单纯鼻中隔游离缘偏曲的患者9例,男性7例,女性2例。18-51岁,平均年龄30.6岁。均无外伤史。已行鼻中隔偏曲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IgA肾病模型小鼠后VEGF的表达变化

      2012(5).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IgA肾病模型小鼠经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VEGF的表达变化,从而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IgA肾病的治疗机制。方法 SPF级雄性昆明小鼠60只,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空白组、阴性对照组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利用牛血清白蛋白灌胃和皮下注射CCl4并联合应用脂多糖的复合方法造出小鼠IgA肾病模型。10周造模成功,尾静脉注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于第7、21、56天处死小鼠取材,做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VEGF。结果 15只小鼠出现镜下血尿,25只小鼠肉眼血尿;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免疫组化观察VEGF表达增强。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入IgA肾病小鼠模型后,可以通过VEGF的表达增强来促使新生血管生成,修复受损肾小球系膜组织,使IgA肾病的一系列症状得到改善。

    • 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癌的早期发现

      2012(5).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方法通过对30例临床触诊阴性而钼靶X线摄片,超声检查有异常及乳头溢液病理涂片发现派杰细胞、乳头反复破溃不愈的病例进行手术切除后,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30例乳腺癌患者中钼靶结节或钙化,结构紊乱等提示乳癌22例,考虑良性肿瘤5例,未见病变3例;超声诊断乳癌19例,考虑良性病变5例,未见占位病变6例。结论钼靶摄片及超声检查是临床常用的乳腺检查方法,也是早期发现乳腺癌的重要手段。

    • 下颌骨骨折钛板坚固内固定180例临床观察

      2012(5).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下颌骨骨折钛板内固定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1年5月期间在我院采用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治疗的180例下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术后1、3、6个月随访,检查患者颌面部形态、咬合关系、面神经功能、骨折对位及愈合情况。结果 180例患者下颌骨骨折术后面部形态良好,骨折愈合良好,咬合关系良好,开口度正常。但4例出现感染,3例出现面神经暂时性损伤。结论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临床效果确切,操作简便,是目前治疗下颌骨骨折的较好方法。

    • 对中医拔伸法治疗腰突症的临床观察

      2012(5).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中医拔伸法对不同节段(L4/5、L5/S1)腰突症治疗效果的评价,探讨腰突症中医拔伸法的必要性。方法临床收集L4/5或L5/S1椎间盘为主突出的腰突症患者83例,进行中医拔伸法,病人年龄在23岁~70岁之间,平均41.3岁,其中男性35例,女性48例。根据腰突症不同突出的方向分成二组,一组为侧椎管型的腰突症,一组为中央椎管型的腰突症。每组均按不同的突出节段分为L4/5为主的腰突症和L5/S1为主的腰突症。采用中医腰部拔伸法,经一疗程治疗后,评价二组临床疗效,其治疗效果标准参照自拟标准。结果两组疗效评估对比,中央椎管型均无显著差异(P>0.05),侧椎管型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提示中医腰部拔伸法对于以L5/S1为主的侧椎管型腰突症有较好的疗效。

    • 73例痔疮PPH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2012(5).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痔疮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肛肠疾病,且复发率高,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是近年来提出的借助医疗器械治疗痔疮的一个新方法。PPH术是[1]采用特殊设计的一次性吻合器,通过环行切除直肠下端2~3cm黏膜下组织,使肛垫悬吊复位,恢复直肠下端正常解剖结构。同时,黏膜下组织的切除,阻断了痔上动脉对痔区的血液供应,术后痔体逐渐萎缩,其适应症是环状脱垂的Ⅲ、Ⅳ度内痔。该术式较传统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好等优点。我院施行PPH术治疗患者73例,疗效满意。

    • 不同诱导条件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比较研究

      2012(5).

      摘要 (2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诱导条件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MSCs,将第4代经鉴定证实的MSCs随机分成4组: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II,AngII)诱导组(含不同浓度3个亚组)、心肌细胞裂解液诱导组、AngII+心肌细胞裂解液共同诱导组及空白对照组,并进行定向诱导,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对分化细胞进行鉴定并计算阳性细胞转化率。结果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经诱导培养4周后的细胞形态均有改变,且都表达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I(Cardiac-specific troponin I,cTnI)及间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但表达率不同,共同诱导组较其余各组形成的克隆、肌管结构多,细胞转化率较高(P<0.05),AngII单独诱导时以0.2 mol/L组诱导效果最佳(P<0.05)。结论 AngII和心肌细胞裂解液均可将MSCs定向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二者联合应用转化率更高。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单独应用AngII诱导,诱导剂浓度越高,转化率越高。

    • 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评价

      2012(5).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甲状腺癌进行手术治疗后的疗效评价。方法选自我院自2006年2月-2011年3月期间收治进行甲状腺肿瘤患者158例,其中甲状腺癌患者38例,采取手术治疗,有患者未手术治疗的原因有诊断明确后拒绝手术;晚期病人伴发器官功能不全;伴有肺转移以及病情不严重者。另选取我院2001年3月-2005年2月期间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38例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作为对照组,主要是采取化疗等保守治疗,对比以上两组治疗效果,以上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均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手术组显效患者32例,占84.2%,有效患者4例,占10.5%,无效患者2例,占5.3%,对照组显效患者16例,占42.1%,有效患者12例,占30.6%,无效患者10例,占26.3%。结论提高患者诊断率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对于甲状腺癌患者具有重大意义。

    •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造影特点分析

      2012(5).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冠脉病变特点。方法分析31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和65例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的冠脉造影资料。结果 2型糖尿病病程越长越易发生多支血管病变,糖尿病组患者的冠脉病变多支、闭塞、弥漫性病变,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结论 2型糖尿病的预防、规范治疗对冠心病的防治尤为重要。

    • 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

      2012(5).

      摘要 (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解剖型锁定钢板(L P HP)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18例。根据Neer分型,Ⅱ型骨折10例,Ⅲ型骨折7例,Ⅳ型骨折1例。采用Constant-Murley绝对值评分法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随访时间5~18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总优良率为83.33%。结论锁定钢板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固定稳定可靠,并发症少,可早期功能锻炼,且具有防止复位丢失、对血运干扰小和骨折愈合快等优点,特别适用于骨折疏松的老年患者。

    • 左房容积指数和抑郁状态对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预测价值

      2012(5).

      摘要 (2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左房容积指数(LAVI)和抑郁状态对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后房颤(AF)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173例行RFCA的AF患者,所有患者于纳入研究时和随访12个月后均行12导同步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及填写抑郁自评量表(SDS)。根据房颤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分析RFCA后AF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173例患者均完成CPVA,达到消融终点;随访12个月时未复发128例,复发45例。复发与未复发者比较,其年龄、性别、左室射血分数无统计学差异,SDS有差异。射频消融术后12个月SDS评分低于术前,左房容积指数和抑郁是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导管射频消融术能显著改善抑郁状态。左房容积指数和抑郁状态是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 OCT4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12(5).

      摘要 (3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OCT4(octamer-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以及它们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60例食管鳞癌病人的食管正常黏膜组织、癌旁组织(23例为瘤旁不典型增生)及鳞癌组织中OCT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1)正常食管黏膜组织OCT4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3/60),不典型增生组织OCT4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7%(2/23),食管癌组织中OCT4蛋白阳性表达率为31.7%(19/60)。癌组织OCT4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与相应的瘤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组织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60例食管鳞癌中,肿瘤没有侵及外膜,即T1、T2的食管鳞癌组织中OCT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14.3%(3/21),肿瘤侵及外膜及以外区域,即T3、T4的食管鳞癌组织中OCT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41.0%(16/39),二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性(P<0.05)。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组织中OCT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16.1%(5/31),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组织中OCT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8.3%(14/29),二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TNM分期中早期,即Ⅰ+Ⅱ期食管鳞癌组织中OCT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16.7%(6/36),晚期,即Ⅲ+Ⅳ期食管鳞癌组织中OCT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4.2%(13/24),二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OCT4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瘤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食管癌组织中分别为极低表达、低表达、高表达。OCT4的表达与食管鳞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分期均明显正相关,OCT4可能成为食管鳞癌的病情预测和诊断的生物学标志。

    • 早期活动干预对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心理影响

      2012(5).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活动干预对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心理影响。方法选择40例神志清醒、合作、血流动力学稳定的COPD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早期活动干预,观察比较干预前后心理反应及治疗配合程度。结果干预后患者在恐惧、焦虑、孤独、紧张、抑郁、不安全感等方面的不良心理状态明显低于干预前,患者的配合治疗程度明显高于干预前,前后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活动干预能有效减少COPD机械通气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配合程度。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骨桥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2012(5).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骨桥蛋白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78名,依据尿蛋白排泄率将其分为尿蛋白阴性组(D0组)28例、微量白蛋白尿组(D1组)25例及临床蛋白尿组(D2组)21例,另纳入健康对照组24例。分别测定血清骨桥蛋白(OPN)的浓度,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骨桥蛋白(OPN)浓度测定显示,尿蛋白阴性组(D0组)、微量白蛋白尿组(D1组)及临床蛋白尿组(D2组)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病情进展,血清骨桥蛋白(OPN)在尿蛋白阴性组(D0组)、微量白蛋白尿组(D1组)及临床蛋白尿组(D2组)呈增高趋势。结论表明血清骨桥蛋白(OPN)与糖尿病肾病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对糖尿病肾脏损伤的评估及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2012(5).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外阴鳞状上皮增生是以外阴皮肤瘙痒为主要症状、病因不明的鳞状上皮细胞良性增生为主的外阴疾病[1]。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0月对39例外阴鳞状上皮增生患者采用聚焦超声治疗仪进行治疗,疗效显著,现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8年1月~2010年10月共收治外阴鳞

    • 经阴道子宫肌瘤核除与经腹子宫肌瘤核除的临床对比

      2012(5).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经阴道子宫肌瘤核除与经腹子宫肌瘤核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6年至2011年肌瘤核除患者80例,均为肌瘤≤3个,年龄≤47岁,最大肌瘤<10cm,随机者分为阴式组及经腹组。对比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阴式组少于经腹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阴式子宫肌瘤核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比经腹子宫肌瘤核除康复快。但对于盆腔粘连严重,子宫肌瘤巨大,肌瘤数较多的患者,经腹手术仍是首选。

    • 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膝OA的临床体会

      2012(5).

      摘要 (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膝OA的疗效。方法自2009-4至2010-2应用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并经过随诊的膝OA患者66例;结果采用国际骨关节炎的Lequesne评分标准指数进行临床评价,第2、6周及第3个月临床症状与治疗前相比较P<0.05,治疗效果明显。结论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短期内可以明显减轻膝OA患者的痛苦。

    • 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作为血液透析通路35例应用体会

      2012(5).

      摘要 (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医保制度的完善和人口老龄化,血液透析患者逐年增多。而能反复使用的血管通路,是长期血透的重要条件。我院自2008年9月开始,对35例透析患者经颈内静脉放置长期导管,作为血液透析通路,作一回顾性分析。

    • 梅尼埃病Metz重振试验的临床观察

      2012(5).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梅尼埃病Metz重振试验的临床观察。方法用Madsen-Itera及Madsen-Ototflex 100临床诊断性听力计对77例83耳梅尼埃病患者进行Metz重振试验。结果 Metz重振试验阳性33例35耳。结论 Metz重振试验是诊断梅尼埃病的客观依据。但其结果并不是诊断梅尼埃病唯一的依据。

    • 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肺灌洗术的麻醉管理体会

      2012(5).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肺泡蛋白沉积症是一种病因未明、以肺泡及细末支气管内堆积过量的磷脂蛋白样物质为主要病理表现的弥散性肺实质疾病,肺泡无炎症或极少纤维化的罕见病症[1]。据报道,每百万人口患病率为3.7。本病好发于20~50岁的人群,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4倍,其中72%的患者有吸烟史[2],临床主要表现为肺泡内气体交换障碍,在休息状态下患者可

    • 经腔内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声像图特征及临床价值

      2012(5).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经腔内超声检查在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100例异位妊娠患者经腔内超声检查的声像图特征并进行分析。结果经腔内超声诊断输卵管妊娠100例,已经手术病理证实99例,诊断符合率99.2%,其中输卵管未破裂型29例,输卵管流产型70例,黄体破裂误诊异位妊娠1例。结论经腔内超声检查对输卵管妊娠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乌司他丁抗手术侵袭丁临床研究

      2012(5).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腹部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 143例腹部中大型手术病人分为试验组(65例)和对照组(78例),试验组在术前1天及术后1、2、3天分别给予乌司他丁20万单位静脉输入,而对照仅作常规治疗,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术后死亡率。结果术后并发症:试验组5例(7.6%),而对照组18例(23.07%),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无死亡,对照组死亡1例。结论在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机体免疫有保护作用,减少手术侵袭,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 EGB通过降低HCY水平减轻T2DM大鼠心肌内质网应激的研究

      2012(5).

      摘要 (2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能否通过降低2型糖尿病(T2DM)大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减轻心肌内质网应激(ER),减轻心肌损害。方法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NC)组、糖尿病组(DM)组、DM+银杏叶注射液(EGB)组;每组10只。在第9周处死大鼠,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浆HCY水平,心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胶原纤维增生,western检测心肌糖调节蛋白(GRP78)表达水平。结果 (1)EGB组大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NC组(P<0.05),但低于DM组(P<0.01);(2)EGB组胶原容积分数(CVF)高于NC组(P<0.01)低于DM组(P<0.05);(3)EGB组心肌GRP78表达水高于NC组(P<0.05),但低于DM组(P<0.05)。结论 (1)EGB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T2DM)大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2)通过降低血浆HCY水平降低心肌GRP78表达水平能减轻心肌内质网应激,减轻心肌损害。

    • 6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分析

      2012(5).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收集我院近年收治的6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6例患者,9例患者采取非手术治疗,其余57例患者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所有患者治疗顺利,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恢复良好后出院,术后随访6个月-2年,无胆漏、胆管狭窄、复发等不良后果,疗效满意。结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需个体化治疗,视患者具体情况采取最为合适的治疗方案,才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治疗膝关节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2(5).

      摘要 (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治疗膝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试验选取了80例在2010年12月份到2011年10月份在我科室进行治疗的膝关节病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后进行统计及比较所有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效果优秀的人数有32例(40.00%),良好的人数39例(48.75%),尚可的人数有39例(48.75%),差的人数有1例(1.25%),与治疗前相比效果显著,得出P<0.05,有较为显著的差异。结论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治疗膝关节病的临床疗效好,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建议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 小儿超高热80例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2012(5).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超高热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以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小儿超高热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儿急救、物理降温、药物降温、解痉等紧急处理措施,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结果 80例患儿治愈68例,好转10例,死亡2例,感染为主要病因。结论超高热极大地危害患儿的健康,积极的治疗可以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降低死亡率。

    • 羊膜腔注射利凡诺用于中期妊娠引产400例分析

      2012(5).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进一步探讨利凡诺引产在终止16-30周妊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00例妊娠16-30周的孕妇要求引产者,给予羊膜腔穿刺注入100mg利凡诺后等待死胎自然娩出。结果 368例引产成功占92%,25例需加用缩宫素静注占6.25%,7例需要第二次注入利凡诺的占1.75%。结论利凡诺引产疗效好,安全性高。

    • 应用骨锚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断裂的临床疗效

      2012(5).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骨锚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5月至2011年6月期间,我科应用骨锚钉重建32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断裂患者,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范围19-70岁。致伤因素如下:车肇事伤30例,扭伤2例,运动伤1例;左膝13例,右膝19例。所有患者均为Ⅲ度断裂,其中股骨内侧髁韧带起点处断裂24例,胫骨止点处断裂8例。所有患者手术时间均在7d以内。结果随访患者27例,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6个月膝关节Lysholm评分各指标均高于术前,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应用骨锚技术重建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具有损伤小、固定可靠、操作简单及并发症少等优点,符合骨科微创治疗的理念,是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止点撕脱性损伤的首选方法。

    • 腹腔镜阑尾切除不同术式的应用体会(附102例报告)

      2012(5).

      摘要 (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病人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方式的腹腔镜阑尾切除(LA)。方式回顾分析102例阑尾病变患者其阑尾系膜及根部残端不同方式处理的临床资料。结果 102例手术成功,手术时间20~70min,平均40min,住院时间2~8d,平均住院5d,无并发症。结论根据病人的个体差异及病变情况,采用不同手术方式,充分发挥腹腔镜手术的突出优势,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孕激素受体与子宫内膜癌相关性研究

      2012(5).

      摘要 (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癌不同孕激素受体(PRA\PRB)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7月至2011年2月子宫内膜癌患者48例,SP法测量其PRA和PRB,分别给予口服甲羟孕酮300mg/d并观察疗效。结果 PRB阳性29例,PRA阳性19例。治疗28周后,48例患者18例缓解,总缓解率37.5%,PRB阳性组14例缓解,缓解率48.3%,PRA阴性组4例缓解,缓解率21.1%。PRB阳性组与阴性组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激素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可能主要通过PRB起作用。

    • 倍他乐克和吲达帕胺片联用治疗高血压效果研究

      2012(5).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倍他乐克联用吲达帕胺片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11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倍他乐克和吲达帕胺片联用(治疗组)56例,和单用吲达帕胺组(对照组)55例,用药8周后观察其对血压、心电图、代谢、电解质的影响。结果治疗组血压明显下降,总有效率达98.1%,对照组总有效率54.5%,P<0.05。结论倍他乐克和吲达帕胺片联用治疗高血压病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服药方便,可作为一线联合用药方案。

    • 多西紫杉醇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2012(5).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多西紫杉醇(TXT)是第3代化疗药物,是非小细胞肺癌二线化疗的标准治疗方案,对老年患者较为适用,但有效率较含铂两药方案略低。本研究观察多西紫杉(TXT)联合艾迪注射液(Aidi injection)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我科住院老年NSCLC 40例,给予艾迪注射液80 mL/d,d1-14,TXT 35 mg/m,d1,3周重复,观察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前后生活质量(QOL)的改善。结果 40例老年NSCLC中,CR 0例,PR l5例,有效率为33.5%,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较低,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KPS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2.13±2.82比76.06±11.57,t=2.09,P=0.04)。结论 TXT联合艾迪注射液对老年NSCLC患者有较好疗效,毒副反应发生率较低,QOL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干扰裸鼠荷人前列腺癌模型中mir-21表达对细胞中PDCD4蛋白表达的影响

      2012(5).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干扰裸鼠荷人前列腺癌模型中mir-21表达对细胞中PDCD4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腋下皮肤接种22Rv1细胞的方法制作SCID鼠前列腺癌模型,待成瘤后给予三种不同处理方法,观察荷瘤部位肿瘤的生长情况,并取肿瘤组织标本,使用RT-PCR以及western印痕法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肿瘤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①给予mir-21 antagomirs治疗后实验组移植瘤肿瘤体积增长变缓;②RT-PCR检测miR-21在移植瘤中的表达,给予anti-miR21antagomirs治疗组的miR-21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anti-miR21 antagomirs治疗组与anti-miR21 antagomirs合并去势治疗组的miR21的表达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Western blot检测各组PDCD4的变化。给予anti-miR21 antagomirs治疗组对照组PDCD4的表达增高(P<0.05),去势治疗组的PDCD4表达于对照组比较未发现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1)抑制miRNA-21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可以延缓裸鼠移植瘤的生长;(2)anti miR-21 antagomirs治疗组移植瘤体积增长慢于手术去势治疗组;(3)在前列腺癌22Rv1细胞裸鼠移植瘤中,PDCD4的表达受到了miRNA-21的反向调节。

    • 六神丸外敷治疗带状疱疹效果观察及护理

      2012(5).

      摘要 (2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带状疱疹治疗方法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0例住院患者在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六神丸外敷的方法。结果 40例带状疱疹患者全部治愈,无神经痛后遗症。总有效率达100%.。结论六神丸外敷是有效治疗带状疱疹无后遗症的护理方法,而且经济、方便、无副作用。

    • 毫米波治疗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2012(5).

      摘要 (2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观察毫米脉冲波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甲钴胺联合胰激肽原酶组)40例,治疗组(甲钴胺、胰激肽原酶联合毫米脉冲波治疗)40例,总疗程2周,观察自觉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结果在自觉症状缓解方面对照组总有效率68%,观察组总有效率88%。在神经传导速度方面2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毫米脉冲波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肯定,可以临床推广。

    • 151例住院麻疹患者流行病学分析及对策

      2012(5).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了儿童麻疹的流行、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的特点,以期更好的预防和治疗麻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地医疗机构(市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自2009年2月~2011年1月收治的151例麻疹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患儿的发病时间、城乡分布、疫苗接种情况、接触史、母婴同患麻疹情况、临床特点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多数患儿麻疹发病于春夏季节,占75.49%;小于8个月患儿,占37.09%,且有母婴同患麻疹现象;临床表现不典型患儿居多;并发症以麻疹肺炎、喉炎居多,且并发严重肺炎的患儿,恢复后有少数出现肺纤维化表现。结论近年来麻疹发病不少见。尤以男孩多见,城市与农村均有发病,周期性流行趋势不明显,年龄越小越容易并发肺炎、喉炎等并发症,应引起医务人员高度注意。

    • 老年患者心力衰竭临床治疗分析

      2012(5).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以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到2011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老年人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人心力衰竭临床表现不典型,且多数是与其他疾病共存的,诱因多为呼吸道感染,而基础病因主要是冠心病、心脏病、糖尿病等。60例老年病人经过医院的治疗,有49例患者完全治愈出院,8例患者病情好转,占95%,其他3例患者由于病情较为严重、症状复杂没有明显治疗效果,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对老年人心力衰竭的治疗应以病因及诱因治疗为基础,采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的治疗方法。

    • 活动性肺结核的X线胸片与CT表现分析比较

      2012(5).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比较CT扫描诊断与X线成像胸片诊断肺结核(活动性)的表现特征,为临床确诊提供帮助。方法收集我科室2007年12月-2011年12月通过实验室化验及临床检查的肺结核(活动性)病患294例,回顾性探讨及对比CT扫描诊断与X线成像胸片诊断的表现特征。结果通过CT扫描能够呈现多种异常影像,84.01%的病患呈现树芽征,20.07%的病患呈现出空洞影(3cm左右),22.78%的病患呈现出肺实质病变影,54.76%的病患呈现出密度影(似毛玻璃),78.91%的病患呈现出结节影(位置为肺小叶中心),3.74%的病患呈现出胸膜异常,7.48%的病患呈现出肺肿大;通过X线成像观察到的影像:57.48%的病患呈现树芽征,10.88%的病患呈现出空洞影,14.29%的病患呈现出肺实质病变影,36.74%的病患呈现出密度影(似毛玻璃),58.84%的病患呈现出结节影(位置为肺小叶中心),1.70%的病患呈现出胸膜异常,3.06%的病患呈现出肺肿大。结论 CT扫描诊断比X线成像胸片诊断更精准,能清晰的显示结构、分布等病灶信息。

    • 早期鼻饲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2012(5).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滴注鼻饲肠内营养对维持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胃肠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GCS评分4-8分的颅脑损伤病人72例试验组,于早期(伤后48h)持续滴注鼻饲肠内营养,静脉营养补充不足;对照组按传统方法伤后6d鼻饲流质。结果 GCS评分5分以上病人能较好耐受持续滴注的鼻饲营养方法,试验组胃肠道功能障碍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颅脑损伤早期可安全的实施持续滴注的鼻饲营养方法,配合静脉营养。有利于为病人提供足够的营养底物,对维持胃肠道结构和功能,促进营养状态和预后恢复十分有利。

    • 角膜缘干细胞联合羊膜移植治疗重度碱烧伤

      2012(5).

      摘要 (2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角膜缘干细胞联合新鲜羊膜移植在治疗眼部重度碱烧伤的作用。方法取患者对侧角膜缘干细胞及健康的新鲜羊膜,对35例重度眼部碱烧伤患者35眼伤后1-2d行坏死角结膜清除,将侧角膜缘干细胞及健康的新鲜羊膜上皮面向上覆盖在眼球表面,间断缝合,术后加压包扎,1d后开放点眼,14d拆线。结果 35例患者35眼成功保住眼球,视力恢复情况,25眼≤0.1其中2眼光感,5眼手动,18眼指数~0.1,10眼>0.1。睑球粘连者2眼,有新生血管者5眼。结论角膜缘干细胞联合新鲜羊膜移植可以更好的重建眼表,提高视力,治疗严重的眼部碱烧伤是一种简单可行、实用有效的方法。

    •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体外促进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钛板表面黏附增殖的研究

      2012(5).

      摘要 (2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在体外对钛板表面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stem cells,BMSCs)增殖粘附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BMSCs植入钛板上,试验组盖PRF,对照组不盖PRF,同时进行BMSCs培养,通过免疫荧光、噻唑蓝(MTT)比色试验检测比较两组细胞的黏附和增殖能力,从而对比评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钛板上粘附和生长增殖情况。结果免疫荧光显示两组钛板上的细胞随时间延长而增多,24h时PRF组细胞形态较好,细胞数量较多。MTT结果显示24h和48h时PRF组MTT值大于对照组,而72h时两组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PRF能够促进兔骨髓间充干细胞在钛表面粘附和增殖。

    • 急诊主动脉夹层的诊疗分析

      2012(5).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提高对主动脉夹层的早期认识以期及早诊断、及时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1年10月45例主动脉夹层病例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法及效果。结果 45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多发于中老年男性,与高血压、马凡他综合症等相关,突发持续胸腹部剧痛是本病特点,影像学CT、MRI、CTA、DSA是确诊的最佳方法,早期及时确诊,降低心率及血压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手术患者预后好,生活质量高。结论本病临床表现多样,全面细致的查体与适当的影像学检查,能减少误诊、漏诊,及时有效的治疗可改善预后。

    • LEEP刀治疗宫颈病变146例临床观察

      2012(5).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LEEP术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经妇科检查、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阴道镜及宫颈活检初步诊断为各种宫颈病变的146例患者,采取LEEP刀治疗,切除病变组织,切除组织全部送病理学检查,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患者反应及术后疗效。结果 LEEP手术治疗宫颈病变平均手术时间5min,出血量8 mL,6-8周复查,患者自觉症状消失,宫颈光滑,恢复自然状态。结论 LEEP治疗宫颈病变操作简单、安全、成功率高,临床效果满意。

    • 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术两种方法的疗效对比

      2012(5).

      摘要 (4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白内障的临床效果与并发症。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白内障患者246例,根据患者核硬度不同与实际情况选取手术方法,A组122例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进行治疗,B组124例采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视力恢复情况、散光度、并发症情况。结果超声乳化组患者术后1周、4周、12周复检的视力恢复分别为83眼(68.03%)、97眼(79.51%)、99眼(81.15%),小切口囊外摘除组为86眼(69.35%)、95眼(76.61%)、107眼(86.29%),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患者同期术后平均散光度相比也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讨论本次临床研究中,两种手术方法均有显著疗效,差异不明显,对于适应症均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 2例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分析

      2012(5).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1临床资料例1,患女,32岁,因发热半月,伴乏力收入院。查体:T38.7℃,P98次/min,R 22次/min,BP125/85mmHg。精神不振,咽部充血,左侧颈部可触及5~6个肿大的淋巴结,局部皮肤不红、皮温正常,直径1~3cm,质中等,弹性好,轻度压痛。实验室检查:WBC 4.7×109/L,N 51%,L 40%,胸片:肺纹理增粗,心膈未见异常。肾功、血沉、血脂、凝血酶原时间、生化正常,心肌酶谱:α-羟丁酸脱氢酶、乳酸脱氢

    •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2012(5).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用锁定加压料板固定手术治疗。结果随访10-18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全部骨性愈合,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疗效:优17例,良12例,中1例,优良率96.7%。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时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具有操作方便、创伤小、血供破坏少,骨折愈合好、固定牢固、科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

    • 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2012(5).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收集我院近年收治的56例并发心律失常的慢性肺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慢性肺心病患者并发心律失常以室上性心律失常为主,本组患者有32例(57.1%)为室上性心律失常,依次为房性早搏、房颤、室上性心动过速及房扑;约13例(23.2%)患者属于传导异常,其中以右束支传导阻滞较为常见。本组56例患者49例达到临床治愈,2例患者经治疗后病情未见明显好转自动出院,5例患者病情加重死亡。结论临床中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较为常见,且病死率高,因此作为临床工作者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在积极治疗肺心病的基础上,高度警惕心律失常发生的可能,一旦发现及时处理,能大大提高临床疗效并降低死亡率。

    • 经气管注入人MSCs对热烟雾吸入性肺损伤大鼠的作用

      2012(5).

      摘要 (3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经气管注入人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热烟雾吸入性肺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6只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N=8只),损伤组(S=24只),损伤后经气管注入MSCs组(M=24只)。后两组再按照伤后时间点分为3个亚组(2h、4h、8h)。然后检测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性因子(TNF-α、IL-6和IL-10)的变化,检测肺组织的干湿比重,肺组织的大体观及病理改变。结果与C组比较,S组各时间点血清促炎、抗炎因子均显著升高;各时间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促炎因子显著升高,抗炎因子无明显变化。与S组比较,M组在4h、8h血清促炎因子显著下降,抗炎因子显著升高,在2h时炎性因子无明显变化。各时间点肺泡灌洗液促炎因子显著降低,而抗炎因子仅在4h、8h显著升高。与C组比较,S组和M组肺水质量分数均明显升高,M组肺水质量分数较S组显著降低;大体观察和组织病理学显示:M组肺组织损伤程度较S组明显改善。结论经气管滴入MSCs后对热烟雾导致的急性肺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宫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32例临床护理观察

      2012(5).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宫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32例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观察。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1年4月于我院产科分娩后因宫缩乏力而出现产后出血的32例患者,给予常规的扩容、对症治疗的同时,应用我院自制的健康护理程序,然后观察32例产后出血患者的治愈率及住院天数。结果经过健康的护理程序,所有32例因宫缩乏力所导致的产后出血的产妇均在一周内痊愈出院,无一例感染或死亡。结论对因宫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结合应用我院自制的健康护理程序,能显著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及感染率及缩短住院时间。

    • 手术治疗重症脊髓型颈椎病31例临床分析

      2012(5).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重症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31例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重症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术后12个月,所有患者无骨不连发生,椎间植骨均达到骨性愈合;JOA评分:31例患者术前平均为(6.42±1.31)分,术后3个月为(9.89±2.43)分、12个月为(12.43±2.91)分,组间均数比较,均P<0.05,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术后功能改善率按JOA标准:术后3个月优良率为70.96%,术后六个月优良率为80.65%。结论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重症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确切,具有简单可靠、安全性高的特点。

    • 丙泊酚复合地佐辛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2012(5).

      摘要 (6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丙泊酚复合地佐辛或芬太尼对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方法选择妇科ASAⅠ或Ⅱ级早期妊娠需人工流产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丙泊酚+地佐辛组(Ⅰ组),丙泊酚+芬太尼组(Ⅱ组),每组30例。术前30min均给予阿托品0.5mg肌注。麻醉方法:Ⅰ组静注地佐辛5mg、Ⅱ组静注芬太尼0.1mg,等待5min后开始静注丙泊酚。丙泊酚用量为1-2mg/kg缓慢注射(6mL/min)。当患者意识消失后开始手术。术中患者四肢有躁动时适量追加丙泊酚。分别记录术前、给镇痛药后5min、给丙泊酚后的MAP、HR和SpO2变化;记录术中丙泊酚用量和停药后的唤醒时间及术后下腹疼痛情况;观察术中呼吸抑制、术后恶心呕吐、头晕情况。

    • 切开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14例

      2012(5).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合并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09年间采用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合并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跟骨骨折14例18足,应用Maryland foot Score评分标准对术后患足功能进行评价,并在出院后进行随访。结果 1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随访14.7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Maryland评分优10足,良6足,中2足,优良率88.9%。结论通过钛板内固定以及植骨可以恢复跟骨高度,重建Bohler角,保持距下关节面的完整,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使得患者可以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跟骨骨折的一种有效手术方法。

    • 饮食护理在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2012(5).

      摘要 (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在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1年3月于本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患者145例为本试验的研究对象。进行透析治疗的同时对这145名患者进行饮食护理上的干预。于饮食干预前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体重指数、血清白蛋白含量、血红蛋白含量、24h尿液肌酐与身高的比值),对治疗前后统计到的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行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的营养指标在饮食护理前后有明显改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明显。结论通过正确的饮食护理能显著改善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

    • 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56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2012(5).

      摘要 (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用于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提高异位妊娠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护理质量。方法对56例异位妊娠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进行人性化、针对性护理。结果本组异位妊娠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满意,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加强异位妊娠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有利于术后康复。

    • 使用双嘧达莫治疗缺血性脑血管意外短期不良反应的回顾分析

      2012(5).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双嘧达莫是临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意外的常用药,今就运用双嘧达莫的患者的短期不良反应作出研究分析,以了解双嘧达莫的安全性。方法从2008年9月~2010年9月来广东省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的512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意外患者中,随机抽取其中的256例使用双嘧达莫治疗和256例使用阿司匹林治疗,并对两者发生短期不良反应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双嘧达莫组不良反应总的发生率为43%,与阿司匹林组42.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腹泻最常见13.7%,其次是血管性头痛9%和肝功能异常5.9%,双嘧达莫不良反应的发生和性别、年龄及脑卒中类型无关。结论双嘧达莫对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血管意外疗效确切,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用药安全性,需及时检查血常规和肝功能,对不良反应及早处理。

    • 葛根素抑制HL60细胞增殖及抗裸鼠移植瘤的研究

      2012(5).

      摘要 (2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检测葛根素对髓系白血病细胞系HL-60增殖及HL-60细胞裸鼠移植瘤的影响。方法 (1)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葛根素对HL60生长的影响;(2)Western blot检测葛根素对HL-60细胞AKT及ERK信号通路的影响;(3)以HL-60细胞系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考察葛根素对小鼠抑瘤率和生存期的影响。结果 (1)当葛根素浓度为0.1g/L和0.2g/L时,对HL-60细胞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2)0.1g/L和0.2 g/L的葛根素处理降低了HL-60细胞p-AKT、p-ERK蛋白的表达;(3)HL-60细胞移植瘤模型建立后,50mg/kg葛根素处理组抑制肿瘤生长,其抑瘤率为60.6%。结论葛根素可抑制髓系白血病细胞系HL-60增殖及HL-60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 动态观察降钙素原在90例新生儿感染鉴别及治疗中的价值

      2012(5).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动态检测降钙素原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将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对以新生儿感染为诊断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住院治疗的90例新生儿进行降钙素原的测定,并与未感染者进行比较,将治疗前后的降钙素原进行比较,对照组与确诊新生儿细菌感染的治疗后的患儿进行比较。结论细菌感染时患儿血清中的降钙素原(PCT)水平会升高,特别是患有新生儿败血症等严重细菌感染症时升高尤为明显,可作为早期新生儿细菌感染的测量指标,并且动态观察血清降钙素原可判断感染程度严重与否及抗生素疗效,从而提高新生儿早期感染疾病诊断率。

    • 腰椎结核患者围术期的病情观察与护理

      2012(5).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腰椎结核是内科常见的一种慢性特异性感染,发病率较高,为全身骨关节结核的第一位,其中绝大多数为椎体结核,椎板、棘突、关节突和横突结核极少见。常继发与肺结核,由于腰椎结核病程较长,易发生脊柱畸形甚至截瘫,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我院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对32

    • 肝硬化病人生化指标临床评价

      2012(5).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临床生化指标及其对肝硬化治疗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间收治的75例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将其与75例无肝脏疾病的健康人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同健康人相比,肝硬化患者的检测指标AST、ALT、ALP、DBIL、TBIL等明显高于健康人的指标,而TP以及ALB则明显低于健康人的指标。结论通过肝硬化指标可以很好的判断与预测肝硬化,对提高肝硬化的诊断率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 卵巢成熟性畸胎瘤与糖类抗原199临床相关性分析

      2012(5).

      摘要 (2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卵巢成熟性畸胎瘤与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2011年于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手术治疗的成熟性畸胎瘤患者8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均行超声及血清肿瘤标记物(CA199、CA125、AFP、CEA)检测,统计所选病例肿瘤标记物的表达情况,在患者年龄、妊娠史、肿瘤大小、肿瘤侧别方面评估肿瘤与CA199的相关性。结果 4种肿瘤标记物中CA199阳性率最高,达38.75%,均值:74.87±105.56 kU/L;肿瘤直径1.8-16.1cm,均值:7.37±2.40cm;CA199升高组肿瘤直径大于CA199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越大(均值9.80±2.17cm)、血清CA199越高(均值92.82±84.67 kU/L)、发生卵巢瘤蒂扭转的机率越大(P<0.05)。患者年龄15-69岁,均值:37.18±13.54岁。当肿瘤发生于双侧卵巢与单侧卵巢比较,CA199差异无显著性,(P>0.05);CA199与患者年龄及是否有妊娠史亦无相关性,(P>0.05)。结论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好发于生育年龄;CA199是目前发现阳性率较高的肿瘤标志物,与卵巢成熟畸胎瘤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成熟性畸胎瘤中CAl99的升高与肿瘤大小有关,肿瘤直径越大,CA199值越高,与患者年龄、肿瘤侧别及有无妊娠史无关。对于直径较大,CA199明显升高的卵巢瘤应及时治疗,避免发生卵巢扭转坏死。

    • 脑梗塞血塞通注射液治疗临床观察

      2012(5).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应用中成药血塞通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间收治的60例确诊为脑梗塞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经过我院2周治疗后,随访患者2月观察患者肢体、感觉以及语言障碍恢复情况。结果经过我院精心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利用血塞通进行治疗,效果明显强于丹参注射液,患者恢复效果明显,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 脑出血急性期高血压急救办法

      2012(5).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急救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间收治的126例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临床资料,给予脱水降颅压清除自由基,保护脑细胞功能,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防治感染等处理。结果经过我院急救处理后,126例患者中除8例因出血量过大而脑疝死亡外,其余患者在3-10d内血压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对脑出血急性期高血压患者应采用综合治疗,脱水降颅压清除自由基,保护脑细胞功能,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防治感染等处理,使患者渡过危险期。

    • 手术治疗锁骨骨折临床分析

      2012(5).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近年共对65例锁骨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5例患者手术顺利,未出现相关并发症,康复后出院。术后随访6-24个月,所有患者恢复良好,疗效满意。结论对于锁骨骨折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疗效确切,且手术较为简单、安全系数高

    • 慢性支气管炎120例临床分析

      2012(5).

      摘要 (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针对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慢性支气管炎病患进行临床分析,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2组,实验组采用盐酸美西律的注射液外加生理盐水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庆大霉素、地塞米松以及a-糜蛋白酶等药物治疗。结果实验组显效4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40例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4%。结论选用超声雾化进行治疗,其费用较低,病患的依从性高,能有效控制病情的感染。采用盐酸美西律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其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痰液的黏稠度,从而促进痰液排出。

    • 应用HPLC法测定牛黄解毒片中黄芩苷的含量

      2012(5).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HPLC法测定牛黄解毒片中黄芩苷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本实验选取了40片牛黄解毒片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片,实验组应用HPLC方法测定出牛黄解毒片中黄芩苷的含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测定。记录每种检测方法的检测时间及检测出的黄芪苷含量,最后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应用HPLC法测定出的牛黄解毒片中黄芩苷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所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HPLC法检测牛黄解毒片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可靠,用时较低,可以将此检测方法用于牛黄解毒片的质控标准中。

    • 儿童支原体肺炎40例临床分析

      2012(5).

      摘要 (2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对我院40例患支原体肺炎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25(62.5%)例,咳嗽40(100%)例,主要以学龄儿童常见;查体肺部可闻及干湿罗音者28(70%)例。胸片有异常表现者有34(85%)例,主要表现有斑点状阴影、肺间质改变、肺门影增粗、阶段性肺炎。外周血常规中白细胞总数大多数处于正常范围,占35例(87.5%),15例伴有肺外并发症(37.5%)。全部患儿使用阿奇霉素治疗后均治愈好转。结论支原体肺炎常见于学龄期儿童,较易出现肺外并发症,阿奇霉素疗效确切。

    • 复方角菜酸酯栓用于肛门疾病伤口换药的临床观察

      2012(5).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复方角菜酸酯栓对肛门伤口的疗效。方法将160例肛门伤口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80例采用换药时1‰新洁尔灭棉球擦洗伤口后,将复方角菜酸酯栓放入肛门口内,再用黄连素油纱布覆盖伤口,每天一次,直至痊愈;对照组:80例用1‰的新洁尔灭棉球擦洗伤口后,直接用黄连素油纱布覆盖伤口,每天一次,直至痊愈。结果观察组:治愈时间(10±4)d,明显短于对照组(16±4)d,p<0.01;观察组术后排便困难2例,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排便困难10例,观察组术后无出血,对照组术后出血6例。结论肛门疾病伤口用复方角菜酸酯栓换药,伤口愈合快,疗效显著。

    • 角膜异物530眼临床分析

      2012(5).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530眼角膜异物病例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过去3年兴山县530眼角膜异物性质、临床特点、诊治、并发症及视力,检查在裂隙灯下进行,异物按表层、浅层、深层采用不同的方法剔除。结果 530例角膜异物患者中,男性393眼(74%),女性137眼(26%),平均年龄41岁,主要职业为劳动农民占63.4%,铁质致伤异物占58%。治疗后视力大部分有提高或维持不变,极少数有下降。结论角膜异物是常见眼病,大多发生在劳作不慎时,加强防护可减少发生,及时准确诊治可获得较好的预后。

    • 交锁髓内钉与外支架在52例严重胫骨开放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2012(5).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讨论交锁髓内钉及外支架在52例严重胫骨开放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9月份至2011年9月份在我院骨科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病情严重的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52例(联合应用交锁髓内钉及外支架固定),对照组52例(单纯应用外支架固定)。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愈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处理后得出P<0.05,有较为显著的差异。试验组治愈率为100%,对照组有3名患者未完全治愈,治愈率为94.23%。结论交锁髓内钉与外支架联合应用比单纯应用外支架固定治愈率高,骨折愈合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中西药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6例疗效观察

      2012(5).

      摘要 (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临床确诊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3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复发性口腔溃疡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健脾益气汤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2.2%,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4%,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疗效确切,且远期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2(5).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1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雾化吸入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43例,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及满意度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及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有显著性的差异。结论用雾化吸入方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显著,应在此类患者中广泛运用。

    • 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13例

      2012(5).

      摘要 (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09年应用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3例,应用Dienst评分标准对术后患肢功能进行评价,出院后定期随访。结果 1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随访16.7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X线检查显示骨折全部愈合,无再骨折、骨折再移位、内固定物松动等情况,术后Dienst评分优9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2.3%。结论通过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可使骨折部位解剖复位,有效恢复和维持桡骨长度,保持关节面完整,能够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桡骨骨折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 干细胞移植介入治疗96例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2012(5).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行干细胞移植介入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对96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干细胞移植治疗。结果 9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干细胞移植介入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极其重要。

    • 乳癌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

      2012(5).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乳癌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2008年7月至2012年1月259例实施乳癌改良根治术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皮下积液56例,皮瓣坏死33例,上肢淋巴水肿18例。少量积液一般不需特殊处理,积液>5mL每天可抽吸,然后加压包扎,积液量>50mL时可放置引流管,时间最长达半个月。皮瓣坏死宽度<5cm,行换药处理,皮瓣坏死>5cm给予切痂、植皮处理,均能延期愈合。轻中度上肢淋巴水肿行上肢功能锻炼、按摩、理疗等非手术疗法后好转,重度患者可考虑手术等综合治疗,效果不佳。结论术前合理的设计切口,术中仔细规范操作,术后适当加压包扎,保持引流通畅,适时适度锻炼患侧上肢功能,对乳癌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上肢淋巴水肿的防治十分重要,可降低乳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乳癌患者顺利进入下一步的综合治疗,提高生存质量。

    • 不同程度血液稀释对单肺通气全麻手术中脑氧合的影响观察

      2012(5).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程度血液稀释对单肺通气全麻手术中脑氧合的影响。方法 47例AsA I或Ⅱ级单肺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血液稀释组和对照组。血液稀释组在单肺通气全麻手术中又分为两组:HD1(目标Hct35%),HD2(目标Hct30%);其中对照组设为HD3(不进行血液稀释)。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在血液稀释前(T1)、稀释后的30min(T2)、全麻手术后的15min(T3)、全麻手术后的30min(T4),测量动脉血气,并计算心脏指数(CI),氧摄取率(ERO2)、氧耗(VO2)、氧供(DO2)。结果试验组对照组在各个时间点的血液PF、各种离子水平均保持一致;CI在血液稀释后以及全麻手术期间均有增加,血液稀释后增加的有DO2,全麻手术后增加的有ERO2。结论适当的血液稀释对机体代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并且帮助机体满足脑氧合的需要,并且在Hct30%时达到最佳。

    • 逆行泪道支架植入治疗慢性化脓性泪囊炎的疗效分析

      2012(5).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逆行泪道支架植入术治疗慢性化脓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例(28眼)慢性化脓性泪囊炎患者行泪道支架植入术,术后随访3~6个月。结果支架植入成功率100%。3眼因术后3~5 d发生支架阻塞,行泪道冲洗治疗后恢复正常。1眼于术后5个月发生阻塞,行泪道冲洗症状无缓解,将支架拔除。留置支架期间,冲洗眼泪道顺畅,其中24眼溢泪脓症状完全消除,4眼轻度溢泪。支架拔除后复发4眼占14.2%,治愈20眼,好转4眼,总有效率85.6%。结论应用逆行泪道支架植入术治疗慢性化脓性泪囊炎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安全性高,具有肯定的临床效果。

    • 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导萌与正畸临床治疗分析

      2012(5).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探讨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导萌与正畸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68例为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病患,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使用正畸固定技术结合外科导萌手术进行矫治处理,观察组使用外科导萌手术处理,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1例牙龈出现炎症;对照组7例患者牙列出现紊乱,3例患者出现咬牙合错牙合,1例患者牙龈出现炎症,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上颌前牙埋伏阻生进行外科导萌手术联合使用对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萌出有着相关的作用,其正确的外科导萌和固定正畸能够,对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导萌有着重大的临床意义。

    • 珠海市湾仔街道麻疹免疫实施情况及疫情分析

      2012(5).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珠海市香洲区湾仔街道(以下称本街道)辖区居民麻疹疫苗免疫接种实施情况及麻疹疫情,为社区居民预防麻疹流行提供经验。方法采用百分比的数据分析方法对本街道辖区2006年~2011年的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及2009年、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组织实施与接种情况进行分析,并对麻疹发病疫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珠海市香洲区湾仔街道2006年~2011年麻疹疫苗常规接种的基础接种、加强接种率分别达到95%以上。2007年、2008年散发麻疹病例分别为3例、7例,主要散发于外来大龄儿童与成人。结论在做好儿童常规免疫的基础上有计划地进行强化免疫,可有效控制麻疹疫情;落实业务经费,建立稳定的计划免疫队伍是消除麻疹的基本措施;落实计划免疫接种证入园入学查验制度,是消除大龄儿童免疫空白、控制麻疹流行的关键手段。要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需加大宣传力度,发动全民参与。

    • 社区护理干预对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

      2012(5).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慢性心衰(CHF)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12月住院治疗后出院的162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82例和对照组80例。干预组由社区医生和护士对每一个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指导、用药指导、饮食指导、休息与运动指导、心理护理等。随访半年,观察所有患者遵医行为(按时服药、生活方式、定期复查)、再住院率、病死率。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在遵医行为、再住院率、病死率方面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提高慢性心衰患者遵医行为,降低再住院率,提高病人对治疗及康复方案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预后。

    • 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临床效果研究

      2012(5).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本研究探讨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并且探讨钢板内固定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择我院自2007年3月~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96例,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将96例患者分为克氏针组和钢板内固定治疗组进行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钢板内固定组的有效率为90.1%,克氏针组的有效率为67.4%,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临床效果较好,并且骨折愈合时间较短,在临床上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浅谈鼻咽癌适形调强放疗的临床效用

      2012(5).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鼻咽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鼻咽部特殊的解剖结构,常规放疗疗效一般,且易引起并发症。适形调强放疗(IMRT)是将放射技术、放射物理、医学影像和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的一种全新照射技术,可增加靶区肿瘤的照射剂量,降低正常组织的损伤,不良反应较少。由于适形调强放疗的高效性和低毒性,使其在鼻咽癌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

    • 心理干预对SARS、甲流等新发传染病病人及医护人员重要性的研究

      2012(5).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SARS、甲流等新发传染病病人及医护人员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3年、2009年收治的SARS、甲流观察、疑似及确诊病例进行心理干预。结果心理干预消除了病人的恐惧感、失落感、孤独感,使病人以平和、宁静的心态面对疾病的发展及转归,同时很好的缓解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结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提供心理支持的必要条件;心理干预介入越早越能帮助病人及医护人员消除或缓解心理压力,促进疾病的康复。

    • 眼科病房工休座谈新成效

      2012(5).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工休座谈是医护患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因地制宜,想方设法地开好工休座谈会,发挥对病区的管理作用,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浅谈干细胞治疗自闭症患者后的生活自理训练

      2012(5).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自闭症患者行干细胞治疗后的自理能力训练方法与效果。方法患者行干细胞治疗后,对自闭症患者采取"一对一"的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结果采用个性化、场景化的方法对自闭症患者进行自理能力训练,可以提高或改善患者的自理能力。结论临床上采用干细胞治疗自闭症后,护理上给予实际、简便的自理能力训练,帮助家属树立正确的康复理念,共同参与,可以增强患儿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 中孕期未婚引产患者的心理护理

      2012(5).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中期引产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对48例中期妊娠患者行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的患者进行产前、产后心理护理,减少患者的负性情绪。结果减轻了中期引产患者的不良情绪,患者能够接受并主动配合引产。结论对于中期妊娠引产患者,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同时,更应注重心理护理,使患者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顺利完成引产,早日康复。

    • 医务人员控烟干预效果评价

      2012(5).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创建无烟医院前后我院医务人员控烟干预的效果。方法对2011年我院不同科室的医务人员进行为期一年的控烟干预活动,使用中国控制吸烟协会设计的调查表,对我院部分医务人员进行基线调查和终末调查。结果医务人员的吸烟率由干预前的28.5%下降为干预后的15.6%;干预后医务人员控烟知识与态度有所提高,增长率提高较大的吸烟易导致骨质疏松,干预前为51%,干预后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生应主动向病人提供戒烟服务的比例由干预前64.7%上升到干预后的86.4%。结论我院通过创建无烟医院,医务人员的控烟知识态度明显改善,效果显著,创建无烟医院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举措。

    • ICU患者家属的心理分析与护理

      2012(5).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患者病情危重住入ICU,对于其家属来说是极大的应激,往往导致个体产生压力感,从而引起应对能力潜在性下降。因此,对家属的心理护理也很重要。本文对ICU患者家属的心理进行分析,并给于相应的护理为促进医患关系,提高患

    •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护理体会

      2012(5).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使乙酰胆碱短时间内在机体内大量蓄积,持续刺激胆碱能神经,引起胆碱能神经先兴奋后衰竭的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等一系列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昏迷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1]。抢救、护理是否得当、及时,则会直接影响着病人的预后。我院急诊科自2008-2011年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69例

    • 利奈唑胺致全血细胞减少

      2012(5).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1病例报告患者,男,86岁,因"反复咳嗽喘息40年,伴浮肿3年,加重5天"于2011-9-6入院,患者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病史,反复住院,入院时患者以"咳嗽、咯痰伴喘息"为主症。查体:体温36.0℃,脉搏82次/min,呼吸26次/min,血压126/86mmHg。急性重病容,嗜睡,半卧位,呼吸急促,球结膜轻度水肿,口唇舌紫绀,颈静脉充盈,肝颈静

    • Somatom Spirit CT机维修

      2012(5).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Somatom Spirit CT机图像清晰,质量稳定,中文操作,在国内应用非常广泛,下面用两个维修实例说明电源以及其它外界环境对机器的影响,希望对使用者有所帮助。

    • 胫骨骨不连的常见病因及治疗进展

      2012(5).

      摘要 (2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胫骨骨不连发生率占所有胫骨骨折的2%-15%[1]。临床上治疗骨折术后合并的骨不连,至今仍是骨创伤领域的难题之一。1定义和分类骨折正常愈合过程终止称为骨不连。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小组把骨不连定义为损伤和骨折后至少9个月,并且已有3个月没有进一步愈合倾向[2]。目前对骨不连的时间界

    • 桥本脑病1例报告

      2012(5).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1一般资料患者,女,68岁。因"动作缓慢、姿势步态异常渐进性加重一年"为主诉,于2010年12月5日收入我院。患者一年前不明原因出现动作迟缓,表现为翻身、变换体位、持物等动作变慢,起步困难,走路时胸体前驱,时有小步前冲,坐位时身体后倾,转弯时不能迅速转体而以大弧度小碎步形

    • 活化的蛋白激酶C受体1(RACK1 Receptor for Activated C Kinase1)在肿瘤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

      2012(5).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RACK1是G蛋白β亚基的同族体,是一种胞浆内游离的支架蛋白,它可以通过不同的WD40位点,结合、转运PKC到细胞内相应的位置,并使其保持活性状态。近期一些研究证实,RACK1除可与细胞膜上活化的PKC结合发生反应外,还可结合多种胞浆蛋白或亚细胞结构,参与多条代谢通路,发挥不同的生理作用。本文将对RACK1的结构、

    • 补体在单克隆抗体介导的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2012(5).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被单克隆抗体激活的补体可以直接造成肿瘤细胞溶解或增强ADCC作用。然而肿瘤细胞表面通常有高水平表达的膜结合补体调节蛋白(mCRP)使其免受补体介导的杀伤作用。近期研究表明,阻断或克服肿瘤细胞的mCRP可显著提高单抗免疫治疗的疗效。另外,单抗辅以β-葡聚糖可以使iC3b沉积在肿瘤细胞表面并激活补体受体3(CR3)从而介导CR3依赖性细胞毒作用。这些都已成为现有单抗作用机制的有益补充。

    • 断冠再接研究领域的回顾与展望

      2012(5).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自体断冠再接是目前临床治疗牙折的有效方法之一。主要用于治疗由于外伤,咀嚼不慎等原因造成的冠折。大量断冠再接治疗成功的病例报道提示此法具有广泛的临床可操作性,推广性。影响断冠再接成功的主要因素有黏结材料的性能,操作方法等。断冠再接后强度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由于口腔颌运的复杂性,粘接面会逐渐发生磨损,水解等现象,最终导致修复失败。本文就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国内肝癌转移动物模型研究概况

      2012(5).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肝癌转移动物模型为肝癌转移机制研究和实验性治疗研究提供了实验技术平台。随着免疫缺陷动物的应用,肝癌转移动物模型的研究也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本文从建立模型的影响因素、观测方法、建立方法等方面对目前国内有关肝癌转移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阐述。

    • 神经梅毒的诊治研究进展

      2012(5).

      摘要 (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神经梅毒(neurosyphilis,NS)是梅毒螺旋体(TP)侵犯神经系统,从而造成脑脊膜、血管、大脑或脊髓实质等部位损害的一组综合征,可发生于梅毒病程的各个阶段[1]。在我国,梅毒曾一度盛行,随着青霉素的问世,NS被较好的抑制。但上世纪80年代后,梅毒在我国又重新较大范围的流行,NS也开始复活。近年来,各种原因特别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儿童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研究新进展

      2012(5).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门静脉高压症是一种血流动力学异常综合症,该病在儿童中发病率较低,至今为止,儿童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引发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原因有主要有肝硬化、先天性肝纤维化、胆汁淤积、肝炎和代谢病等。其中以肝硬化引起的门静脉高压最常见。虽然该病发病率低,但可以引起腹水、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等严重的

    •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护理

      2012(5).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总结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探讨其临床价值,以期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4例作为观察组,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4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科学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对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总结。结果观察组24例患者中,有23例抢救成功,对照组24例患者,20例抢救成功,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救治,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