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4).
摘要:<正>《中国医学工程》杂志(期刊号:ISSN1672-2019/CN11-4983/R),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主办,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纳米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内镜医师分会内镜医学研究院、中国现代医学杂志社、中国内镜杂志社、中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中南大学内镜医学研究院、纳米科学杂志社(美国)协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院士担任编委会名誉主任,
2010(4).
摘要: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的方法评价由胶原蛋白-壳聚糖(两者比例为8:2)、明胶-透明质酸(两者比例为9:1)复合纳米纤维膜对于SD大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修复的作用。方法用胶原蛋白-壳聚糖、明胶-透明质酸复合纳米纤维膜覆盖雌性SD大鼠皮肤缺损创面,两组各用大鼠15只;对照组仅覆盖油纱和纱布敷料,用大鼠15只。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背部皮肤缺损的面积均为2×1.5 cm2。分别于术后第3、7、14天观察SD大鼠大体情况、创面情况,并在第3、7、14天分别取创面组织行H-E染色对比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创面修复情况较对照组好,其中尤以胶原蛋白-壳聚糖复合生物材料的促创伤修复作用更明显。结论胶原蛋白-壳聚糖(8:2)复合纳米纤维膜较普通纱布敷料和明胶-透明质酸(9:1)复合纳米纤维膜能更好的促进创伤修复、愈合,有着较好的科研和临床应用前景。
2010(4).
摘要:目的研究BAG-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含铂方案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探讨NSCLC的铂类药物敏感性预测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与RT-PCR方法,检测60例NSCLC术后癌组织、正常肺组织标本中BAG-1蛋白及mRNA表达。随访2~7后进行生存预后分析。结果①BAG-1在NSCLC组织中存在高表达(阳性率为61.67%);其表达水平与细胞分化程度相关;②多因素Cox风险模型分析BAG-1是独立的预后因素;③BAG-1阳性患者具有生存优势(P=0.045),且BAG-1在胞浆中的表达具有更低的死亡风险(P=0.030),BAG-1表达阳性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及5年生存率均高于阴性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G-1与铂类药物敏感性相关,可能作为非小细胞肺癌预后预测指标。
2010(4).
摘要: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患者肺静脉血中CD11b、ICAM-1、NE、ET-1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主动脉阻断时间30min以上的心内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乌司他丁实验组(U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U组于麻醉诱导后静注乌司他丁1.2×104 U/kg,C组不用乌司他丁,用等量生理盐水代替。分别在麻醉诱导后(T1)、主动脉开放10min(T2)、停机后10min(T3)和1h(T4)测定肺静脉血粘附分子CD11b、ICAM-1、NE、ET-1浓度,流式细胞仪测定中性粒细胞CD11b的活性表达,ELISA法测定肺静脉血ICAM-1、NE、ET-1浓度。结果1.麻醉诱导后两组患者肺静脉血CD11b、ICAM-1、NE、ET-1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2.CPB开始后各时点CD11b、NE、ET-1的水平明显上升(P<0.05)。U明显低于C组(P<0.05)。3.停机后1 h(T4)对照组(C组)肺静脉ICAM-1值逐渐上升并超过基础值,实验组逐渐下降至基础值,差异明显(P<0.05),两组比较U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1.体外循环可引起静脉中CD11b、ICAM-1、NE、ET-1水平升高,导致肺损伤。2.乌司他丁可通过抑制CD11b、ICAM-1、NE、ET-1表达,减轻肺部炎症反应,对体外循环所致肺损伤提供保护作用。
2010(4).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高龄女性盆腔脏器脱垂手术方式和补片在重建盆底功能中的合理应用。方法我院妇科2004年3月~2010年6月期间共有21例老龄患者因盆腔器官脱垂应用补片进行手术和盆底重建。平均年龄76.8岁(70~89岁)。阴道前壁膨出21例,子宫脱垂18例,阴道后壁膨出11例。21例患者中18例行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3例保留子宫。同时行阴道前后壁修补11例。单独植入阴道前壁补片18例,同时植入阴道前壁和后壁6例,尿道悬吊15例。结果21例患者总手术时间平均为116.2min(30-120min),其中放置补片的时间平均为20min,术中出血平均196mL(100-350mL)。术后恢复良好,术后住院时间5.4d(5-9d)。平均随访13.1个月(6-19个月),随访中发现1例补片侵蚀阴道粘膜,发生率为4.76%,为前壁补片。无补片感染发生。3例(14.3%)出现阴道前壁轻度膨出复发。结论补片在高龄女性盆底重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简单,操作容易,手术时间短,老年患者耐受性好,补片放置方法需要术者掌握。
2010(4).
摘要:目的研究胚胎干细胞源性神经元移植对杏仁核电刺激点燃癫痫模型大鼠脑电及痫性发作行为的影响。方法利用无血清培养方法将胚胎干细胞进行诱导分化成神经元,建立大鼠杏仁核电刺激点燃癫痫模型,将体外标记的带有绿色荧光蛋白的胚胎干细胞源性神经元的细胞混悬液移植入实验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于移植前2天、移植后第10天和第15天进行电刺激,通过皮层脑电图及视频监测仪记录和观察两组大鼠的首次痫性发作级别、诱发4级发作的电脉冲串个数、ADT(after-discharge threshold,后放电阈值)。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两组ADT差别与分组因素无关,而是时间因素所致,随时间延长ADT均升高,对照组ADT升高幅度较实验组有减慢趋势,余观察指标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本次研究未发现胚胎干细胞源性神经元移植对杏仁核电刺激点燃癫模型的大鼠起到治疗癫痫的作用。
2010(4).
摘要: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伴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及高钾血症的疗效。方法对36例血pH值<7.0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血液透析,透析前给予补充碳酸氢钠和钙剂,对血压明显降低者给予升压治疗,对存在呼吸障碍者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结果患者行血液透析后血pH值及开始上升,血钾逐渐下降,透析结束时各值均达到基本正常范围。结论血液透析能够迅速纠正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及高钾血症。
2010(4).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与炎症介质(C-反应蛋白CRP、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关系及PWV作为心血管危险预测因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01例高血压患者按高血压不同水平分组观察,对照组为6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自动脉搏波速度测定仪,测定各组的颈动脉-股动脉PWV,取10个测值的均值作为最后的PWV,同时测定101例高血压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的FIB、CRP。结果高血压患者组的PWV、CRP、FIB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高血压患者的PWV、CRP、FIB也逐渐升高,高血压1级与3级间达极显著差异;随着高血压患者的PWV增加,CRP和FIB也逐渐升高;不同组别PWV均值与相应组别的CRP和FIB呈正相关,并且尤其与FIB呈显著相关。结论高血压患者的PWV、CRP、FIB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而逐渐升高;高血压患者的PWV与炎症指标(CRP、FIB)密切相关,作为心血管危险的独立预测因素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0(4).
摘要:目的探讨双源CT对泌尿系结石成分的定性诊断价值;比较单能扫描与双能扫描的辐射剂量。方法收集因腹痛临床怀疑泌尿结石的病例995例,其中男性571例,女性424例,分别行双源CT单能量和双能量扫描,单能量扫描90例,双能量扫描94例,扫描后的数据传至工作站,装入双能量评估软件进行分析并分别统计两种能量图像中结石的CT值差值、比值,对随访得到的体外结石采用标准结石定性分析化学试剂进行分析;不同成分的CT值差值、比值比较,比较两种能量扫描的辐射剂量,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单能和双能两种模式的辐射剂量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酸盐与非尿酸结石在两种能量状态下差值、比值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5.043,P<0.05;t=2.398,P<0.05)。结论双源CT是诊断泌尿系结石的一种新方法,它不仅确定结石的大小、位置和泌尿系存在的梗阻,而且还可以对结石成分定性分析。
2010(4).
摘要:目的分别研究丙泊酚、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在清醒镇静胃镜下的效果、安全性,并对两者的镇静效果作一对比。方法ASAⅠ-Ⅱ级要求行门诊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组(A组)及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组(B组),每组在注射丙泊酚和咪达唑仑前10min分别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插入胃镜,检查过程中连续监测HR、MAP、SpO2,记录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胃镜操作时间、术中知晓发生率等,观察胃镜检查中呛咳、体动反应、头晕的情况。结果A、B两组检查中MAP、HR、SpO2均有下降,但B组下降较为明显(P<0.05);A组患者较B组苏醒时间长,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A组检查费用明显低于B组。结论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及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在清醒镇静下用于无痛胃镜的检查是安全的、有效的,但是各有利弊,可以根据不同的人群选择不同的药物,使医患双方均有益处。
2010(4).
摘要: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子宫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拟行经腹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年龄35~69岁,体重46~80kg。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R)注射1%罗哌卡因2mL+10%葡萄糖1mL,实验1组(S1)组注射1%罗哌卡因2mL+10%葡萄糖1mL+舒芬太尼5μg(0.1mL),实验2组(S2)组注射1%罗哌卡因1.5mL+10%葡萄糖1mL+舒芬太尼5μg(0.1mL)。蛛网膜穿刺成功后,混合液以0.5mL/s的速率注入蛛网膜下腔。记录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感觉阻滞,运动阻滞,总镇痛时间,肌松程度等指标。结果S1组麻醉起效时间,达T10平面时间和最高平面时间短于S2、R组(P<0.01),回复至T10时间和镇痛时间长于S2、R组(P<0.01),三组间血流动力学和运动阻滞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后麻醉起效时间缩短,镇痛时间延长,并能减少罗哌卡因的用量。
2010(4).
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部病变的诊治价值。方法对98例肺部病变患者(局限性病灶89例,弥漫性病灶9例)进行研究。在CT引导下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分别行组织学检查及细胞学涂片检查。以术后病理诊断为标准,分析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成功率及病理学资料,观察气胸、咯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利用此技术对6例患者进行穿刺植入放射性粒子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等的发生率。结果穿刺后病理诊断为:98例肺部病变中恶性肿瘤81例占82.7%,良性病变13例占13.3%,无确定诊断4例占4.1%,穿刺成功率为95.9%(94/98)。穿刺并发症:除气胸8例,咯血3例外,无其它严重并发症。6例植入放射性粒子进行治疗的病例全部植入成功,成功率为100%(6/6),1例出现气胸,无其它严重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可为肺部病变的定性诊断提供可靠的细胞学、组织学和病原学依据;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确诊率高,并发症少;术者的操作及所选择的穿刺器材是阳性检出率的关键;此技术可为肺部病变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2010(4).
摘要:目的探讨大鼠不同平面脊髓损伤(SCI)造成神经源性膀胱后尿动力学,和P2X3的表达情况。方法成年健康SD雌性大鼠52只,将其随机分为正常组、骶上脊髓损伤组、骶下脊髓损伤组。采用脊横断法制备大鼠神经源性膀胱模型。四周后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P2X3表达情况。结果骶上脊髓损伤组组逼尿肌漏尿点压较对照组、骶下脊髓损伤组组明显升高,骶下脊髓损伤组组逼尿肌漏尿点压较对照组显著降低;骶上脊髓损伤组组P2X3表达较对照组、骶下脊髓损伤组组明显升高,骶下脊髓损伤组组P2X2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尿流动力学检查为神经源性膀胱的早期诊断及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检查手段。骶上脊髓损伤组组为逼尿肌反射亢进,骶下脊髓损伤组组为逼尿肌反射无力,膀胱逼尿肌P2X3表达增高可能是逼尿肌反射亢进机制之一。
2010(4).
摘要:目的介绍采用小骨窗颅后凹减压手术治疗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Chiari I畸形)手术术式,并评价效果。方法2005年6月~2010年6月,对34例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采用改良颅后凹小骨窗减压及人工硬脑膜修补手术治疗,并随访和统计其效果。结果34例患者手术操作简便,术后1月复查MRI,并按GOS评价:34例中恢复良好27例(79.4%),中残或重残6例(17.7%),死亡1例(2.9%)。随访2月~5年(28例),按Tator的标准评价:症状明显改善19例,部分改善7例,无变化2例。有效率占随访者92.9%,未见术后脑膨出及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结论此术式既达到颅后凹减压目的,重建完整的硬膜,保持了脑脊液的畅通,具有良好临床效果。
2010(4).
摘要:目的探讨MRI、MRCP征象结合血清CA199检测对低位性胆道梗阻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我院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低位性胆道梗阻并同时进行血清CA199检测的患者51例。分析比较良恶性梗阻的MRI、MRCP征象及血清CA199水平。结果(1)低位性胆道梗阻恶性组与良性组间的血清CA199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2)恶性组肝内胆管中重度扩张者占88.9%,良性组轻中度扩张者占87.8%,两组间轻度及重度扩张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9);(3)恶性组肝内胆管扩张呈软藤状者占55.6%,而良性组呈枯枝状者占87.8%,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5);(4)恶性组胆总管下端表现为杵状或菜花状改变者占44.4%;良性组胆总管末端表现逐渐变细者占72.7%,但除菜花状改变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两种征象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胆囊增大及胰管扩张在良恶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RI及MRCP能较清楚的显示低位性胆道梗阻的影像征像,结合血清CA199水平对低位性胆道梗阻的鉴别诊断准确率可达100%,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0(4).
摘要:目的研究重组脂联素(adiponectin,AdipoQ)基因在大鼠体内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模型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的治疗作用,为人AdipoQ在NAFLD的基因治疗方面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建立大鼠NAFLD实验模型。将携带重组质粒pEGFP-N1-AdipoQ的减毒沙门氏菌通过口服饲喂途径,注入NAFLD大鼠体内,采用荧光显微镜检测肝组织内重组AdipoQ基因表达情况;同时动态测定大鼠血浆中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甘油三酯(triglycercide,TG)含量,并采用肝组织切片HE及苏丹Ⅲ染色研究其对肝细胞脂肪变性的抑制情况。结果以携带重组质粒pEGFP-N1-Adi-poQ的减毒沙门氏菌灌胃NAFLD大鼠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肝组织内EGFP-AdipoQ融合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其血浆中FFA,TG含量降低(p<0.05),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明显减轻。结论减毒沙门氏菌能够将重组AdipoQ基因导入大鼠体内并表达;重组脂联素能够使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减轻,对NAFLD有治疗作用。
2010(4).
摘要: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对膀胱过度活动(overactive bladder,OAB)的治疗作用效果。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正常组,OAB组,灯盏花素(Breviscapine)干预组,生理盐水干预组。各组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测和逼尿肌肌条的电生理指标的测定,两两比较,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与OAB组和生理盐水干预组相比,灯盏花素干预组尿流动力学检测指标如:膀胱最大容量、膀胱充盈压和漏尿点压减小,其逼尿肌条收缩曲线变得规律稳定,电生理指标收缩频率和动力指数(MI)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灯盏花素对OAB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2010(4).
摘要:目的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脑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细胞凋亡及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立体定向技术,将自体不凝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区制备脑出血模型。11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四组:正常组、假手术组、ICH对照组、rhEPO治疗组。应用免疫组化及原位细胞凋亡检测脑出血灶周组织NGF、BDNF表达及凋亡细胞。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LSD-t检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hEPO治疗后48~168 h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减少(P<0.05)。ICH对照组及rhEPO治疗组术后6h血肿周围皮质TUNEL、NGF、BDNF阳性细胞明显增加,72h达到高峰,120h下降,各时间点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rhEPO治疗组TUNEL阳性细胞数明显少于同时点ICH对照组(P<0.01),但NGF、BDNF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P<0.01)。结论凋亡机制参与脑出血后继发性损伤过程,EPO能促进神经元BDNF、NGF的表达,对脑出血后神经损伤起保护作用。
2010(4).
摘要:目的探讨2种显微镜下不同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的疗效,提高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治疗的61例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患者资料,归纳其手术方法和临床特点,并且随访。手术方法分别采用直接寻找法,弯针法。结果经治疗61例患者中直接寻找法吻合46例,弯针法吻合15例。泪小管断裂吻合治愈52例,好转9例。结论显微镜下行泪小管断裂吻合术联合硬膜外麻醉管导管作为支撑物置留比较理想,易于寻找断裂的断端,成功率高。
2010(4).
摘要:<正>慢性肾小球肾炎是由不同发病机制,多种病理类型所组成的一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情迁延,治疗困难,预后较差,最终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1]。本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治疗较为棘手。近年来,笔者采用中医通络泄浊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治疗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2010(4).
摘要:目的根据白内障患者术前测量角膜曲率的结果,分析角膜散光的规律,以便术中选择最佳的角膜切口,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术后的角膜散光,让患者获得较好的非矫正视力。方法对拟行白内障摘除(超声乳化和现代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616例(眼),于术前测量其角膜前面中央光学区两个主经线上的屈折力,然后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616例(眼)中,散光眼占88.3%,其中顺规性散光占54.4%,反规性散光占45.6%,两者无显著性差异;60周岁前组平均散光度为1.32±0.44D,60周岁后组平均散光度为0.85±0.16D,两者有显著性差异,但两者的散光轴位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了解白内障患者术前的角膜曲率及其轴位,在屈折力较大的经线上作松弛性角膜切口,将有助于减少术后的角膜散光,从而使患者术后能获得较好的非矫正视力。
2010(4).
摘要:目的探讨异位妊娠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的选择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09年8月本院和桃源县中医院136例确诊为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妊娠部位和输卵管、卵巢破损的程度、内出血多少及有无失血性休克症状和患者对生育的要求等综合分析后决定手术方式。根据是否应用腹腔镜手术分为非腹腔镜手术组(A组)58例及腹腔镜手术组(B组)78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住院天数、术后排气时间、β-HCG下降时间分别及住院花费。结果A、B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β-HCG下降时间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住院天数、术后排气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无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结论异位妊娠可通过腹腔镜完成手术,微创安全,临床疗效优。
2010(4).
摘要:目的总结和探讨肾平滑肌脂肪瘤的超声造影特征。方法2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共26个病灶接受了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病灶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特征。超声造影使用造影剂声诺维和对比脉冲序列成像技术。结果二维超声显示低、等、高回声的病灶,分别为0(0/26)、7.7%(2/26)和92.3%(24/26)。病灶彩色血流信号显示率为11.5%(3/26),动脉峰值流速(33.6±5.5)cm/s(29.2~39.7 cm/s),阻力指数0.58±0.04(0.55~0.63)。超声造影显示皮质期20个(76.9%)病灶表现为等或高增强,6个(23.1 0A)为低增强。实质期及晚期所有病灶增强均未见明显减退。84.6%(22/26)的病灶与肾实质同时增强,80.8%(21/26)的病灶表现为周边先增强,然后迅速向心性全瘤增强特点。结论与肾皮质同步的均匀增强、病灶三期增强水平一致不减退、向心性增强模式及无包膜是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重要表现,将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2010(4).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健脾利湿方对湿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DLQI量表,以消风止痒颗粒为对照药,观察中药健脾除湿方对湿疹生活质量的影响。共观察96例,治疗组(健脾除湿方组)与对照组(消风止痒颗粒组)均为48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各随访观察1次,进行记录评分。结果⑴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总分上,治疗组及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DLQI总分改善程度均要优于对照组(P<0.01)。⑵在分项指标上,治疗组及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分项"朋友或亲戚关系"、"睡眠"、"治疗所花费的时间、副作用及经济负担"记分改善程度要优于对照组(P<0.01,P<0.05,P<0.05)。结论中药健脾除湿方对湿疹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
2010(4).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方法收集我院确诊的糖尿病病足患者共计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外用百多邦软膏及中成药锡类散喷洒,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局部使用胰岛素、654-2注射液、庆大霉素注射液混合后外敷,治疗45日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分别为93%、60%,对照组分别为75%、40%,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锡类散结合百多邦软膏外用在治疗糖尿病病足上,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2010(4).
摘要:目的探讨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呼吸衰竭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7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给予抗生素抗感染、给予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纠正电解质紊乱和维持酸碱平衡等。对照组患者采用以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采用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呼吸机工作模式:压力支持通气/压力控制通气(S/T)。首次连续无创通气治疗2h以上,间断无创通气3d以上。检测两组治疗前和治疗72hPaO2和PaCO2;记录两组患者治愈病例。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aO2和PaCO2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愈17例,治愈率为51.5%;观察组治愈31例,治愈率为93.9%,两组患者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能够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症状,临床效果限制,值得借鉴。
2010(4).
摘要:目的研究颌骨大囊性病变的开窗减压术治疗中囊腔大小变化情况。方法对22例颌骨大囊性病变(19例患者)外科手术开窗减压,并结合影像学,病理学行术后每月治疗效果综合评价。结果术后6个月所有囊腔均缩小在1.0cm以上,有效率100%,术后14个月内囊腔缩小到≤1.0cm者22例占95.7%,1例于术后7个月合并感染出血而局麻下刮治。结论应用开窗减压术治疗颌骨大囊性病变(≥3cm)可获良好疗效。
2010(4).
摘要:<正>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是晚期肝癌最严重并发症,也是肝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患者一般情况差及肝功能异常,加之发病急、出血及肿瘤等多重因素影响,导致临床处理较棘手,以往多行肝动脉结扎及姑息性手术,但是死亡率较高[1]。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13例肝癌
2010(4).
摘要:<正>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外伤、炎症、出血等引起的肺水肿称为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NPE)或中枢性肺水肿。我科于1998-2009年发现并治疗由脑外伤引起的NPE 23例,现将早期诊断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2010(4).
摘要:目的探讨特定的护理干预对骨折术后患者焦虑及抑郁的影响。方法收集190例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共95例,应用常规护理和特定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共95例,只进行常规护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分析患者干预前、后焦虑及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焦虑及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结论对骨折术后患者尽早进行规范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焦虑及抑郁状况。
2010(4).
摘要:目的研究复方玄驹胶囊改善ED(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勃起功能及心理和人际关系改善情况,探讨其改善ED患者勃起功能及心理和人际关系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IIEF(国际勃起功能评分)评分8-21分的ED患者,随机分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应用问卷调查IIEF评分和SEAR问卷(心理和人际关系问卷)对性自信、性自然指数和时间顾虑等方面进行评价,和复方玄驹胶囊服药三周后IIEF,SEAR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轻度ED组和中度ED组的IIEF、SEAR评分显著好于治疗前(P<0.05)。与万艾可对照组相比,轻度ED组和中度ED组的IIEF、SEAR评分无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中高IIEF评分ED患者服用复方玄驹胶囊产生相应勃起功能改善和心理和人际关系改善。
2010(4).
摘要:目的探讨正畸片段弓技术再植牙固定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全脱位恒前牙采用正畸片段弓行牙再植术后固定。结果80颗脱位牙再植术后2年总成功率为95%。结论本法简单准确,是一种较理想的固定方法。
2010(4).
摘要: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10年来收治的124例肝内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的术前检查、结石及狭窄的部位和分布情况、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及残余结石的处理进行分析。结果124例中,左肝内胆管结石、左右肝内胆管结石和右肝内胆管结石分别是70、43和11例;左外叶和左半肝切除89例,右肝段切除9例,高位胆管切开整形胆肠大口吻合101例;术后残余结石11例,结合胆道镜等治疗,残石率3%。6例出现并发症。随访103例,优良效果94%。结论肝叶肝段切除联合肝胆管空肠大口吻合并结合胆道内镜的使用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的有效方法。
2010(4).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套扎联合部分脾栓塞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并发症防治对策,提高该方法安全性。方法7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根据个人经济情况分为二组,规范组(A组)37例,对照组(B组)35例。定期随访,比较A、B二组静脉曲张闭塞情况、再出血率;A、B二组外周血象变化;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B组食管静脉曲张均已完全闭塞,二组均未见再出血。A、B二组病例白细胞与血小板术后1周和2周均有显著升高(P<0.05),血红蛋白的浓度则无明显变化。与内镜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有关的轻微咽痛或胸骨后疼痛A组占81.1%,B组占80.0%。部分脾栓塞术(PSE)脾塞后综合症A组占78.4%,B组占91.4%;腹水者A组占27.0%,B组占71.4%;脾脓肿A组占2.7%,B组占17.1%;胸积液A组无出现,B组占42.9%。结论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为了提高EVL-PSE联合术安全性,我们必须采用围手术期处理措施。
2010(4).
摘要:目的观察二十五味珊瑚丸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方法40例偏头痛患者口服二十五味珊瑚丸,每次4颗,一天一次,进行疗效观察。结果结论二十五味珊瑚丸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等症状。
2010(4).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胫腓骨骨折患者治疗及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手法复位或手术的方法对3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配合健康教指导。结果本组患者皆获痊愈,无不愈合或延迟愈合患者。结论科学的健康教育指导对患者的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0(4).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跟踪随访6~18个月,结合放射学检查62例获得良好的复位和固定。按Lazzcano评价标准评价治疗结果,仅有1例肩关节功能恢复欠佳,其余功能状态良好,优良率达98.4%。结论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具有操作技术简单、疗效确切、愈后肩锁关节的功能恢复理想等特点,适合基层医院采用。
2010(4).
摘要:目的探讨耻骨结节上微小切口经外环途径治疗小儿双侧腹股疝的临床疗效。方法传统的小儿双侧经腹股沟疝手术方法,一般使用双侧经腹股沟管斜切口手术治疗,2000年02月-2010年03月来本院采用耻骨结节上单一微小切口行双侧腹股沟疝手术的方法62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结果62例病例,年龄6月-7岁,其中男性61例,女性1例,随访最长者8年,术后无双侧复发者,单侧复发3例,复发率为4.8%。结论耻骨结节上微小切口经外环途径治疗小儿双侧腹股疝的手术方法,操作简单,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疤痕小亦隐蔽,住院时间短,临床效果满意。
2010(4).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改进引流方法的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2月~2010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35例,均行改良根治术,术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2例,均行双管引流,对照组13例均行单管引流加多点皮片引流。结果实验组术后前3天引流量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伤口愈合时间平均为15.82d,而对照组为20.63d,实验组快于对照组。结论双管引流的效果优于单管引流加多点皮片引流,有效的引流,可大大降低及避免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010(4).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四肢外伤性假性动脉瘤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四肢假性动脉瘤患者资料,全部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2周~1年。结果全部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中未见假性动脉瘤复发和肢体缺血症。采用非手术治疗局部加压包扎1例。结果本组患者无死亡或肢体坏死,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患者平均随访12.5个月,患肢功能良好。结论四肢刨伤性假性动脉瘤诊断明确后,应根据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2010(4).
摘要:目的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为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与治疗提供有价值参考。方法将380例留观及住院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分为细菌感染组198例及病毒感染组182例。另选择同期门诊健康体检小儿100例为对照组。观察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治疗前血清CRP的含量并和对照组相比较。对症用药治疗后观察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血清CRP含量的变化。结果细菌感染组CRP水平为(89.04±3.87)mg/L,病毒感染组为(6.39±l.87)mg/L,对照组为(3.17±1.41)mg/L。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CRP水平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6.460,P<0.01),细菌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3.896,P<0.01),而急性病毒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1.909,P>0.01),细菌感染组的CRP水平最高。细菌感染组的患儿合理治疗后CRP水平为5.81±3.97 mg/L比治疗前CRP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t=22.321,P<0.001),病毒感染组治疗后CRP水平为(4.43±3.69)mg/L,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1.871,P>0.05)。结论CRP是临床上诊断细菌感染的一种很好的标志物。观察检测CRP水平有助于观察小儿疾病的演变和抗生素的疗效,在细菌感染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且CRP的检测具有准确、敏感之特点。
2010(4).
摘要:探讨妊娠期宫颈病变筛查中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查的意义及HPV感染后处理方法。本院对2008年8月至2010年5月于我院妇产科就诊的非孕妇女和中期妊娠期妇女及产后妇女的HPV感染情况做调查,随机选择20周岁至35周岁有性生活的非孕妇女和中期妊娠期妇女及产后42天~3个月的妇女各一百名,对其进行HPV检测,结果非孕妇女HPV感染率达31%,中期妊娠期妇女HPV感染率达48%,产后妇女HPV感染率为28%,高危型HPV在各组HPV阳性者中所占比例分别为35.5%(11/31)、62.5%(30/48)、50%(14/28),其中中期妊娠组包括两名多种型别的混合感染。结果表明妊娠期妇女明显高于非妊娠期妇女,其中高危型HPV、及多型HPV同时感染几率升高,产后HPV阳性率降低。持续性高危型HPV感染导致宫颈病变和宫颈癌发生学说已经在既往研究中得到证实。孕期HPV感染的母婴传播不但可经产道直接接触传播,还可经血液、羊水及胎盘宫内传播,可能造成流产、死胎、死产,新生儿先天性尖锐湿疣等等,HPV感染还与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等感染具有相关性,因而妊娠期HPV的检查和处理的相关问题显得更加重要。
2010(4).
摘要:<正>1资料与方法通过观察119例伴有白细胞减少的Gaves病患者131I疗后的疗效和安全,探讨131I治疗Gaves患者甲亢疗效与细胞恢复情况的关系。
2010(4).
摘要:目的探讨下肢转移性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搜集16例确诊的下肢转移性骨肿瘤,分析其X线、CT、MRI表现。结果(1)影像学表现可分为三型。溶骨型13例,X线及CT表现为低密度缺损区,MRI局部T1WI呈低信号、T2WI混杂信号改变。成骨型1例,X线表现为多发高密度结节。混合型2例,兼有溶骨和成骨性改变。(2)股骨近端多见(13/16)。(3)男性多见(12/16)。(4)原发病以肺癌为多(11/16)。(5)右侧多见(10/16)。结论下肢转移性骨肿瘤影像学表现以溶骨型多见;中老年人下肢特别是股骨近端骨质破坏,应首先考虑转移性骨肿瘤;原发病以肺癌多见,可疑为转移性骨肿瘤应例行胸部影像学检查。
2010(4).
摘要:目的研究观察贝那普利与吲哚帕胺合用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以及对脑卒中的影响。方法86例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单用贝那普利10mg,每日1次;第2组贝那普利10mg,每日1次,加用吲哚帕胺2.5mg,每日1次;两组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测定治疗前后血压,观察脑卒中的发生情况。结果贝那普利加吲哚帕胺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贝那普利组,且脑卒中发生率及复发率明显减低。结论贝那普利联用吲哚帕胺降压效果优于单用贝那普利组,且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高。
2010(4).
摘要:目的检测肝病患者血清中的多项血清脂蛋白指标,同时检测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γ-谷氨酰转肽酶(LDL-VLDL-GGT)的活性,分析它们在判断肝细胞功能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2例肝癌患者、38例肝硬化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指标检测,同时采用免疫沉淀法检测所有血清样本中的LDL-VLDL-GGT活性。结果肝癌组和肝硬化组的TC、TG和HDL-C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另肝癌组LDL-VLDL-GGT活性显著高于肝硬化组(P<0.01)。结论血清脂蛋白是评估肝脏功能的指标,结合多项血清脂蛋白水平及LDL-VLDL-GGT活性检测对于临床判定肝细胞功能有一定意义。
2010(4).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医疗服务的方式,提高全科医生医疗服务的质量。方法将全科医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要求运用佩普洛护理模式指导社区医疗服务实践,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通过自制量表,测评社区居民对全科医生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佩普洛护理模式开展社区医疗服务,可提高全科医生与社区居民的沟通技巧,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2010(4).
摘要:目的分析80例肝内1-3级胆管多发结石行肝门部胆管整形+胆肠吻合(盆式内引流)方法、适应证及临床价值。方法病例均行胆囊功除,胆总管、肝总管及肝内1-3级胆管切开,解除狭窄环,取尽结石,胆管整形为盆状,与空肠Roux-en-Y吻合。结果所有病例皆解除狭窄,取尽结石,畅通胆汁,并可防止返流。结论肝胆管整形+Roux-en-Y吻合术,不但能取尽肝内胆管结石,并能解除肝门部的狭窄,又能通畅引流,还能避免结石的残留和复发,是目前能治疗肝胆结石并狭窄比较理想的术式,值得推广。
2010(4).
摘要:目的探讨鼻胆管引流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对ERCP术后221例行鼻胆管引流术的病人进行相应护理并观察及处理其并发症。结果221例病人病情均好转,1例病人睡眠时不慎将鼻胆管脱出,其余病人均顺利拔管。结论做好鼻胆管引流的护理对保证引流疗效和病人的康复至关重要。
2010(4).
摘要:目的探讨双侧枕角穿刺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急性丘脑出血全脑室铸型的疗效观察。方法用YL-1型穿刺粉碎针,经双侧额角侧脑室穿刺引流治疗急性丘脑出血全脑室铸型患者30例(对照组),经双侧枕角侧脑室穿刺引流治疗急性丘脑出血全脑室铸型患者30例(治疗组),分别对每组患者意识清醒恢复、脑室血肿清除时间,近远期生活活动能力情况死亡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双侧枕角侧脑室穿刺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组,意识清醒快、脑室血肿清除时间短,日常生活能力高,死亡率低并发症少(P<0.05)。结论双侧枕角侧脑室穿刺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是治疗急性丘脑出血脑室铸型的好方法。
2010(4).
摘要: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与脂蛋白水平及其诱发心血管并发症的致病因素。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2型糖尿病及血糖正常人总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组CH、TG、LDL、ApoB水平与血糖正常组对比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载脂蛋白改变是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诱发心血管并发症的重要指标之一,应重视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早期防治,对已出现2型糖尿病的患者应采取降糖、调脂等多种措施并重的综合治疗。
2010(4).
摘要:门诊输液室是我院急诊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输液环境、护士形象、语言交流、非语言交流、应变能力等方面引入细节管理,并采用院党办设计的护患沟通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因此,引入细节管理对提高输液室护理质量尤为重要。
2010(4).
摘要:目的观察尿激酶在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中的作用。方法治疗组28例患者在正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胸腔内注射尿激酶。结果治疗组胸腔积液吸收时间较对照组缩短。结论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胸腔内注射尿激酶可加快胸水吸收。
2010(4).
摘要:功能性心脏不适是指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出现的心悸、胸闷、胸痛、气短等临床表现,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因不明,可能与神经、性格因素有关,治疗上以心理疏导为主。祖国医学在长期发展中已明确阐明了心悸的病因、病机,通过辨证论治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疗效,笔者以安神定志丸加减,治疗心悸,心虚胆怯,取得显效。
2010(4).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单纯脂肪餐后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关系。方法检测37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15例健康对照单纯脂负荷后TG、FFA水平及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并分析他们的相关性。结果(1)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及餐后TG和FFA浓度、曲线下面积(TG-AUC、FFA-AUC)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甘油三酯曲线下面积及体重指数与IMT显著相关。结论餐后脂肪增多及富含脂蛋白颗粒的增多可能是糖尿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2010(4).
摘要:目的了解笔者所在单位各年龄段工作人员对高血压的认知程度。方法将本单位工作人员分为40岁以下为青年组(35人),41-59岁为中年组(48人),60岁以上为老年组(30人),采取问卷式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113份,回收率100%。青年组认知程度低于中年组和老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对药物治疗依从性差,其中病程短的患者疾病认知水平明显低于病程长的患者。结论对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高血压知识宣教非常必要。
2010(4).
摘要:目的讨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可行性和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228例急性胆囊炎LC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急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28例,中转开腹9例,平均手术时间40分钟,术后恢复顺利,无肠道损伤、胆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2例出现穿刺孔感染,全组无死亡率。结论LC治疗急性胆囊炎安全可行。
2010(4).
摘要:目的总结2008年1-9月我院住院治疗的风疹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护理经验、体会。方法对2008年1--9月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91例风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年龄后移,成年人较儿童发病率高,18岁以上患者占71.43%;发病高峰时间主要集中在3月-5月。皮疹呈多样性,可表现为条索状皮肤出血点,其他脏器损伤较多见。结论本组病例临床症状不典型,其他脏器损伤多见,但无严重合并症发生,全部病例通过做好消毒隔离,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减轻心理负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2010(4).
摘要:目的通过筛选符合PANDAS临床诊断标准的TD患儿,并制作动物模型以期明确GAS感染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为部分TD患儿的病因。方法采用乳胶凝集法、微量法及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2007年3至6月在成都市儿童医院神经精神专科门诊及住院的被确诊为TD患儿80例(TD组,n=80)和同期在儿童医院儿保科体检的健康儿童40例(对照组,n=40)的抗链球菌抗体(anti-streptococcal antibody)中ASO,ADNB及AB-GA。按PANDAS诊断标准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患儿。将12只健康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PANDAS血清组(4只)、正常血清组(4只)、生理盐水组(2只)、创伤组组(2只)。应用脑立体定位技术将PANDAS患儿血清、正常儿童血清、生理盐水分别注入大鼠纹状体(12μl/只/次),2只不予注射为创伤组。连续5天观察和录像记录4组大鼠舔前爪、摇晃前爪、摇头、空咀嚼等刻板动作的次数,并加以比较;在光镜下比较大鼠脑组织HE染色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组大鼠纹状体ABGA并加以比较。结果1.80例患儿中有9例符合PANDAS诊断标准;2.PANDAS血清组大鼠刻板动作次数明显高于正常血清组、生理盐水组和创伤组(分别依次为43.0±8.3,25.0±6.8,11.0±2.4和11.0±1.5),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3.PANDAS血清组大鼠与正常大鼠的脑神经元细胞和组织结构HE染色后光镜下无差异;4.免疫组化显示PANDAS血清组的ABGA为阳性而其余3组大鼠的ABGA为阴性。结论PANDAS患者的血清注入大鼠的纹状体内能诱发大鼠类似抽动的不自主刻板动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与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一致,提示在遗传易感性基础上,GAS感染后的自身免疫反应可能为诱发TD的一种环境因素;PANDAS可能为TD的一种临床亚型。
2010(4).
摘要: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血管造影成像技术在血管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98例病人进行了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检查。结果全部病例均一次顺利造影成像检查成功,能清晰显示血管分支和走形,病变部位、范围及重要的侧支循环路径。结论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是一种快速、分辨率高、无创伤性血管成像方法。
2010(4).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青年组和中老年组,应用流式细胞术对88例慢性乙型肝炎和44名健康对照者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血清中的HBV DNA含量。结果两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相似,除CD8增高外,CD3、CD4计数和CD4/CD8比值均明显降低,但中老年组明显低于青年组、两者相比经统计学处理有明显差异(P<0.05)二者分别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CD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肝病患者的疾病影响因素复杂,不排除CD3+CD4十淋巴细胞数降低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易产生各种继发感染和并发症,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更应全面兼顾。及时使用免疫增强剂,利于疾病康复。
2010(4).
摘要:目的总结33例腹腔镜下盆腔淋巴结清扫加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手术前的访视,特殊物品准备,巡回护士的术中观察,器械护士的术中配合。结果3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改开腹,未发现并发症,有效避免了手术风险。结论术前的充分准备及术中熟练配合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2010(4).
摘要:目的比较腹水型与非腹水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至2008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6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腹水型与非腹水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症及围生儿预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水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早,并发症多,病情重,一旦病情控制不满意应立即终止妊娠。
2010(4).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特点,以提高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123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效果及转归。结果婴幼儿及学龄期儿童发病率高,婴幼儿起病急,以咳嗽、低热,肺部湿性罗音为主,常伴喘憋及呼吸困难,胸片以支气管肺炎和间质性肺炎为主,肺外并发症较多;年长儿以持续性发热及刺激性干咳为主,胸片大片状改变为主;周围血象无特异性,但CRP多增高。大多病例对阿奇霉素有效,部分病例病程迁延。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变化大,不同年龄阶段小儿表现特点不同,需结合临床、影像学以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方可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阿奇霉素疗效不佳者可考虑联用头孢菌素或应用皮质激素或丙种球蛋白。
2010(4).
摘要:目的探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至8月我科应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92例。将结石击碎成直径<3mm,结石区息肉用钬激光汽化切割,术后常规放置双管3-5周。结果一次碎石成功率90.2%,输尿管上段结石碎石片上移至肾盂7例,术后行ESWL,2例因进镜困难改开放手术,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5d。结论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是一种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高效、创伤小、恢复快的方法。
2010(4).
摘要:目的探讨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分泌性中耳炎患者61例,以上患者均行鼓膜穿刺术。患者取坐位,固定患者头部,用75%酒精对外耳道进行常规消毒,采用1%丁卡因棉片贴覆鼓膜行表明麻醉,110min后取出棉片,麻醉成功后,患侧耳朝向操作者,应用5mL注射器在鼓膜前下方或者而后下方刺入中耳内,缓慢抽出耳内液体。而后从针眼处慢慢注入地塞米松5mg,同时注入α-糜蛋白4000单位,二者共1mL,注入药物后嘱咐患者头偏向另一侧,停留5min左右。最后采用负压吸引器和针头连接,间断吸引20s,将鼓室内液体抽吸干净。结果本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随访评定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其中治愈46例,治愈率为75.4%;有效11例,有效率为18.0%,无效4例,无效率为6.6%。结论鼓膜穿刺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听力,临床效果显著,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一种较好选择。
2010(4).
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Ⅳ度骨髓抑制的护理。方法总结65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出现Ⅳ度骨髓抑制的护理方法。结果本组观察65例顺利完成化疗,2例自动出院。结论对于化疗后出现Ⅳ度骨髓抑制患者采取保护性隔离,做好基础护理,联合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同时重视心理护理,使患者能顺利完成治疗。
2010(4).
摘要:目的探讨声门暴露困难型病人使用喉罩辅助中心静脉导丝导引气管导管插管的可行性。方法把声门暴露困难型病例随机分两组:经口常规会厌后下方盲探插管组(A组,n=25)和经口喉罩导丝导引导管插管组(B组,n=25)。分别进行盲探插管并记录统计插管次数、插管时间(从开始插管到听诊证实成功)、插管过程中追加麻药的次数及各时段的血压(BP)、心率(HR)、氧饱和度(SpO2)变化和插管并发症等。结果B组插管1~2次的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P<0.05),BP、HR变化明显小于A组(P<0.05),无1例发生低血氧症(SPO2<95%)、呛咳或气管支气管痉挛等插管并发症。结论使用喉罩辅助中心静脉导丝导引插管于声门暴露困难病人是一种稳妥的插管方法,值得广大同仁借鉴使用。
2010(4).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基因第3外显上373的单核苷酸多态性C/G突变致使125位点Leu突变为val,和第8外显子上1688上A/G单核苷酸突变致使563位点Ser突变为Asn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严重狭窄的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入选对象是临床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后确诊为冠状动脉狭窄〉50%患者62例和动脉造影诊断为冠脉狭窄<50%的同期非冠心病患者88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PECAM-1基因型,比较两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结果显示冠心病组(CHD组)第3外显子L125V中VV型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30.65%:14.77%,P=0.029);第8外显子S563A中AA型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29.03%:12.5%,P=0.025)。结论由此得出PECAM-1 L125V和S563A位点的突变可能是辽西地区的冠状动脉严重粥样硬化狭窄的一个遗传易感因子。
2010(4).
摘要:目的比较研究椎弓根钉辅助后路椎体间融合或后外侧融合治疗腰椎疾患的疗效。方法对61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分为椎弓根钉辅组椎间融合组31例(A组),辅助后外侧融合组30例(B组)。A组JOA评分4.5分,B组5.3分。两组患者均进行了椎板减压,辅助椎弓根钉固定。结果A组手术时间平均235min,出血量平均800 mL;B组手术时间155min出血量平均400mL。术后JOA评分:A组12分,B组11.5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植骨融合率A组100%,B组85.5%,术后A组矫正率高于B组。结论椎弓根钉辅组椎间融合或后外侧融合手术均是治疗腰椎疾患的有效方法,前者的骨融合率高,内固定失败率低,滑脱矫正率丢失少但手术时间较长,创伤大,出血量大。后者也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疗效肯定等优点。术前可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手术方法既可取得良好疗效。
2010(4).
摘要:目的总结特殊部位烧伤后期肉芽创面用FE复合酶处理后覆盖大张中厚皮片修复的疗效。方法对78例特殊部位烧伤后期感染的肉芽创面先选用FE复合酶湿敷,控制感染,术中彻底清创,移植大张中厚皮片封闭创面。结果78例感染创面经FE复合酶湿敷后再次做创面细菌培养均为阴性,移植大张中厚皮片后75例皮片成活,成活率96.15%。结论肉芽创面并不是大张中厚皮片移植的禁区,只要创面进行了充分的准备,选用安全有效的方法控制感染,术中清创彻底,术后制动良好,就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2010(4).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常规治疗及其结合TDP照射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带状疱疹患者共计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8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病毒、营养神经、镇痛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TDP照射治疗,治疗满3-4周进行疗效观察。结果观察组中治愈率为89.7%,而对照组为81.0%,观察组的治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治疗结合TDP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具有起效快、效果显著、明显缩短病程及无明显不良反应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2010(4).
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对于宫腔粘连的诊断及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经宫腔镜确诊宫腔粘连患者51例,并对其宫腔镜治疗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治愈率82.4%(42例),有效率15.7%(8例),无效率1.9%(1例)。结论宫腔镜是诊断宫腔粘连最直接的方法,宫腔镜治疗宫腔粘连效果显著。
2010(4).
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的手术入路选择及手术操作技巧。方法显微手术行36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术前均行DSA确诊,术后行DSA或CTA复查。结果36例手术均获完全夹闭,术后无神经功能障碍加重及死亡者。结论显微手术行动脉瘤夹闭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根本的方法。根据DSA结果中动脉瘤的大小、形状、位置及毗邻关系,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熟练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
2010(4).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温胃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0年7月至2009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118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9例。治疗组给予温胃汤;对照组给予传统理中丸治疗。15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l~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31例,治愈率为52.54%,对照组治愈12例,对照组的治愈率为20.34%,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 2=13.651,P=0.00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7.9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5.93%,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胃汤治疗慢性胃炎,患者疗效高、尤其值得基层医疗单位中推广应用。
2010(4).
摘要:目的研究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设32例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时设正常对照组,观察AMI患者及正常体检者血清cTn-I和CK-MB变化。结果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cTn-I检测兼有心肌酶的优点,同时比心肌酶特异性更高,窗口期更长、阳性结果表现更早。结论与CK-MB相比,cTn-I对于AMI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诊断AMI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2010(4).
摘要:目的探讨修复牙缺失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000例56岁以上老年人牙缺失患者作修复治疗,分析牙缺失及修复情况。结果1000例患者平均缺牙10.0颗。牙缺失数上颌>下颌,磨牙>双尖牙>切牙>尖牙。1000例患者中1100例作可摘义齿修复,其中游离端缺失约占60%,50例作固定义齿修复。结论老年修复患者具有缺牙数目多,游离端缺失多,余牙磨耗严重,食物嵌塞多,余留牙松动及残根多等特点;修复以可摘义齿为主,可适当行固定义齿修复。修复治疗时尽量发挥尖牙、已治疗的残根及健康第三磨牙的作用。
2010(4).
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大动脉顺应性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变化。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128例患者分为冠心病组(76例)和非冠心病组(62例)。利用无创脉搏波速(PWV)测定仪对所有入选者测定颈动脉-股动脉的脉搏波速度(C-FPWV)。用B超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同时检测其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并计算体质指数(BMI)。结果CHD患者C-FPWV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12.43±1.57)m/s与(10.85±1.98)m/s,p<0.01];CHD患者颈动脉IMT高于对照组[(0.78±0.17)m/s与(0.67±0.13)m/s,p<0.05]。Pearsion相关分析显示,CHD患者C-FPWV与体重指数、收缩压、脉压、年龄、总胆固醇、血糖、IMT呈显著正相关(分别r=0.25、r=0.29、r=0.30、r=0.31、r=0.26、r=0.28、r=0.30,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显著负相关(r=-0.25,p<0.01),而与舒张压、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无相关性(p>0.05);IMT与年龄、收缩压、脉压、总胆固醇、血糖、PWV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35、r=0.26、r=0.29、r=0.23、r=0.30、r=0.33、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显著负相关(r=-0.24,p<0.01)而与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相关(p>0.05)。结论CHD患者C-FPWV及颈动脉IMT均明显升高,说明CHD患者已经存在明显的大动脉结构和功能改变,PWV变化及颈动脉IMT和年龄、收缩压、脉压、血糖、血脂有一定的关系。
2010(4).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术后视力恢复和临床疗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黄斑水肿、眼压增高、玻璃体出血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乳化玻璃体切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0(4).
摘要:目的总结免气腔镜下和直视下微创胆囊切除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7月间使用双视微创胆道手术专用器械行胆囊切除术24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47例患者手术获成功,1例因胆道变异发生胆漏,再次手术处理治愈。手术时间20-90min,胆漏或胆管损伤发生率0.4%。结论双视下微创胆囊切除术方法简单实用,更加安全可靠。
2010(4).
摘要:<正>小儿斜视手术,大都需在全麻下进行,因其手术的特殊性,如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则在全麻诱导期及苏醒拔管期,均有可能发生即时并发症,而产生对患儿不利的影响。因此,我院在小儿斜视手术中,一直采用保留自主呼吸的全凭静脉麻醉,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人观察了氯胺酮与不同
2010(4).
摘要: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治疗组及对照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9.17%,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风热组效果优于其他两组,差异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效果好,临床前景广阔。
2010(4).
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枸橼酸盐的可行性及枸橼酸钾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入选60例泌尿系结石病人,测定口服枸橼酸钾片前及服药后24小时尿的生化参数。结果口服枸橼酸钾后24小时,尿枸橼酸明显升高,尿钙显著降低。结论可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枸橼酸盐,枸橼酸钾可有效治疗泌尿系结石。
2010(4).
摘要:目的探讨Beclin1、PTEN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9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85例宫颈癌,石蜡切片中Bec-lin1、PTEN的表达情况。结果(1)Beclin1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33.3%、24.7%,PTE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76.7%、58%。Beclin1、PTEN从正常宫颈组织-〉CIN-〉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总的来说有下降趋势,差异显著(P<0.01)。(2)Beclin1,PTEN表达程度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FIGO分期、宫颈浸润深度、宫颈肿瘤大小无关。(3)在宫颈癌中Beclin1、PTEN蛋白表达呈明显的正相关(rs=0.900,P<0.05)。结论Beclin1、PTEN异常低表达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与抑制自噬有关,并且其表达程度可作为预后不良的标志。
2010(4).
摘要: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而反思探讨影响男性乳腺癌﹝MBC﹞预后的相关治疗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男性乳腺癌病例的治疗及生存率的关系。结果8例总的5年生存率75%(6/8),全组有2例存活l0年以上。结论男性乳腺癌MBC的预后与肿瘤大小、临床病理分期、腋淋巴结转移、激素受体阳性与否以及治疗方法等因素有关。
2010(4).
摘要:目的提高与麻醉医师配合的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对1500例全麻病人围手术期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麻醉效果,和患者最大的安全性。结果通过与麻醉师积极配合,围麻醉期精心护理,本组病人无一例因因护理失误而发生意外事故或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结论手术室护士麻醉前、麻醉中与麻醉结束的密切配合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
2010(4).
摘要:目的观察镇肝熄风汤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疗效。方法结果结论镇肝熄风汤具有较好的止咳化痰作用,临床疗效肯定。
2010(4).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大黄、玄明粉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将60例SAP病人随机分为TPN组、大黄联合早期肠内营养组、大黄、玄明粉联合早期肠内营养组。观察三组病人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血CRP、APACHEⅡ评分等,并进行比较。结果大黄、玄明粉联合早期肠内营养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低于其他两组(与TPN组比,P<0.01;与单纯大黄组比,P<0.05),大黄联合早期肠内营养组、大黄、玄明粉联合早期肠内营养组住院1周,APACHEⅡ评分、血CRP明显下降(P<0.01)。结论大黄、玄明粉联合早期肠内营养能促进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肠道功能恢复、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
2010(4).
摘要:<正>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是一种卵泡持续存在在LH峰值后48小时仍然不能排出卵子的现象。临床观察发现,LUFS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垂体功能异常有关是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1]。其发病机理可能与中枢性或卵巢局部激素内分泌紊乱有关,也可能和卵巢包膜增厚的局部机械性因素有关。临床发现:原因不明性不孕、多囊卵巢综合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易发生LUFS。
2010(4).
摘要:目的探讨介绍如何进行危重患者安全院内转运。方法652例患者均进行转运前评估及准备,严密途中监护及转运后交接。结果652例患者转运途中无并发症和意外事故。结论充分转运前的准备与途中监测是确保危重患者安全转运的重要保证。
2010(4).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控制不良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取自制问卷的方法对50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治疗情况进行跟踪随访,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教育。结果糖尿病控制不良的常见原因为对本病缺乏认识、饮食不合理、运动不适当、用药不规范、监测不及时等。结论针对不良因素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效果显著,可以进一步开展。
2010(4).
摘要:目的探讨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体会。方法根据冠心病患者心理特点,加强主动服务意识,做好健康教育,以人性护理服务于患者。结果体现人性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真实意义。结论实施人性护理,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也提高了护士综合素质和主动服务意识。
2010(4).
摘要:<正>护理工作是一项繁琐而精细的工作,护理人员工作辛苦,工作量大,而且护理质量要求高,同时护理人员每天都要面临各种执业紧张的因素,再加上护理工作排班特点(轮夜班),使护理人员体能大量消耗,而导致护理人员的疲劳感高于其他人群。而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对护士这一特定职
2010(4).
摘要:目的普及高血压的防治知识,提高高血压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在本县城区中心社区组建高血压病友俱乐部,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对高血压病人及社区居民实施健康教育。结果社区高血压病人提高了从医行为、服药依从性、改变了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结论对社区高血压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值得在基层单位推广。
2010(4).
摘要:现在我国医院需求都在动态发展,只有把握时代的脉搏,才能确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医疗质量管理。增强医疗质量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好体现,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才能有效保证医疗质量。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是医院各项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也是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探索医院质量之路必须要站在与时俱进的高度,推进质量观念转变。医院的内涵建设是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的根本保障。加强医院内涵建设,增强了医院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2010(4).
摘要:<正>重症病毒性肝炎病情危重,抢救治疗难度大,预后不良20世纪70年代以前其病死率在80%以上,近年来随着各新疗法的应用,重症病毒性肝炎的病死率明显下降。目前内外对肝炎都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及时早期的治疗和精细致的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这也就对我们的护理工提出了更高地要求,现将我们的做法介绍如下:
2010(4).
摘要:<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与生活护理不当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加强对AMI患者的康复护理指导对提高治愈率,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010(4).
摘要:<正>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36岁,因"头痛、意识不清4小时"入院,头颅CT示:环池、鞍上池、双侧裂池及脑沟呈高密度铸型,纵裂池亦见高密度影,中线居中。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入院后突发呼吸停止,双瞳散大,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
2010(4).
摘要:<正>1一般资料患者,男性,45岁,因"无痛性肉眼血尿4天"入院。入院查体未见异常。B超:膀胱实质性占位直径4CM。KUB+IVP:膀胱区可见类圆形密度影。CT:脐尿管囊肿可能。膀胱镜检查,膀胱粘膜双侧输尿管口正常,膀胱顶壁区新生物一
2010(4).
摘要:<正>冠心病是一种心身疾病,而心身疾病又是由于心理社会紧张刺激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主要作用导致机体功能持续性偏移,组织损害和结构改变的器质性躯体疾病[1]。所以生理上的疾病可以引起心理障碍,心理上的障碍可以加重生
2010(4).
摘要:<正>患者男性,28岁。安徽来沪务工者。因车祸致头部外伤后1h于2009年5月18日20:30收入我院神经外科。患者于入院前1h(当天傍晚约19:30时),骑摩托车回家途中不慎与面包车相撞,飞离摩托车且头部着地,事发后由120急救车送入我院急诊。患者来院后体检:神志不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为3~4分,双侧瞳
2010(4).
摘要:<正>为了提高医疗质量,规范用药行为,保证合理用药,降低药品费用,使药物更加安全、有效、经济地为患者服务,我省一直以来在全省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实行了临床用药督导制度。我院在临床督导过程中发现,大部分用药都是较为合理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现将本人在督导过程中发现的几例典型药历予以分析。
2010(4).
摘要:<正>1一般资料产碱杆菌属分为粪产碱杆菌和脱硝产碱杆菌,脱硝产碱杆菌又分为脱硝亚种和木糖氧化亚种。小儿木糖氧化产碱杆菌败血症临床上比较少见,2007年至2008年我们收治3例,现报道分析如下。
2010(4).
摘要:<正>1一般资料患者,女性,74岁,因"头顶部肿块进行性增大一年,双侧手掌麻木伴左下肢乏力4天"于2008年4月22日入院。患者既往体健,一年前不经意间发现头顶部出现一黄豆大小肿块,未予重视和就诊,此后肿块进行性增大,但不伴有头疼、头晕、恶心等明显不适症状。4天前出现双侧手掌麻木伴有左下肢乏力,来我院急诊,头颅CT提示:"双侧基底节腔隙
2010(4).
摘要:<正>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事件。其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是冠状动脉不稳定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继发的血栓形成及伴随的血小板聚集,造成狭窄管腔急性完全或非完全的闭塞,导致心肌细胞缺血或坏死。对AC患者进行早期危险分层,帮助识别高危患者进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2010(4).
摘要:<正>研究表明,肿瘤细胞对化疗耐药性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经过研究发现产生肿瘤耐药的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基因及其产物p-糖蛋白(p-gp)的表达与许多癌基因、抑癌基因如c-myc、ras、p53、nm23、c-jun等有关,尤其与凋亡促进基因p53基因表达有密切关系,本文就这一热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2010(4).
摘要:平衡仪包括静态平衡仪和动态平衡仪,由于其可以定量、客观地评定患者的平衡功能,因此在国内康复医学中应用日益增多。本文对平衡仪的特点与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2010(4).
摘要:<正>骨缺损的修复一直是骨科临床的难题,经过40余年的发展,骨组织工程最终确立了将骨再生相关分子、成骨活性细胞与支架材料三者复合,构建组织工程骨的基本模式,这种基因增强的组织工程技术使修复骨缺损的各种因素在时间和空间上达到了完美的结合。本文对应用骨组织工程技术促进骨缺损修复研究的近期进展予以综述。
2010(4).
摘要: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的一种慢性并发症,也是常见胃动力障碍性疾病,随着糖尿病发病率持续增加而有上升趋势。由于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诊断与治疗较为复杂,因此本文对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病机制及诊治进展做一综述。
2010(4).
摘要:<正>随着口腔种植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种植义齿修复高成功率和远期良好的预后得到充分证实后,如何降低种植体植入外科的手术创伤逐渐成为一个被关注的热点,同时通过简单、经济、快速的治疗获得最佳的种植效果是每位患者的愿望,由此衍生出的简单化要求已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种植的简单化原则概括为以下几方面:①外科技术的微创化;
2010(4).
摘要:<正>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不断有关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具有性别差异的报道:育龄期女性与男性比较,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同龄男性,而绝经后妇女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绝经前妇女,绝经后给以雌激素替代疗法的妇女则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显著降低[1]。因此,
2010(4).
摘要:卵巢癌肠梗阻属于恶性梗阻,为晚期临床常见并发症,本文分别从病因病机、诊断方法、中西医治疗(手术、辨证论治、外治法)三方面对卵巢癌梗阻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近况进行综述,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提高卵巢癌梗阻患者生活质量,优化治疗方案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2010(4).
摘要:<正>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但其机制目前仍未完全阐明。内质网的应激(ERS)是细胞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早期以恢复内质网(ER)稳态,维持生存,但是过强或持续时间过长的ERS可以引起细胞凋亡。ERS反应性凋亡途径是不同于经典凋亡途径(死亡受体途径和线粒体途径)的一种新的细胞凋亡途径[1]。
2010(4).
摘要:<正>1骨肉瘤发病简介骨肉瘤是一种可以产生骨样基质的高度恶性梭形细胞肉瘤,主要好发于15~25岁生长旺盛的青少年,在原发恶性骨肿瘤中居前三位。肿瘤部位多发于长骨干骺端,以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及肱骨近端最常见,容易发展为转移瘤,存活率低[1]。转移是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约90%的恶性肿瘤患者死于肿瘤转移[2],因肺转移而死亡的患者占骨肉瘤患者死亡总数的90%以上[3]。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医
2010(4).
摘要:<正>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发生于手术后,因为机械损伤、炎性反应、肠壁水肿等多种因素所致的肠道动力功能障碍,其发生机制既有机械性的因素,亦有动力性的因素[1]。
2010(4).
摘要:<正>细胞凋亡是一种不同于细胞坏死的死亡形式,是受基因调控的细胞主动性"自杀"过程。自1972年Kerr等首次提出细胞凋亡的概念以来,细胞凋亡的研究不断深入。大量研究表明细胞凋亡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近年来又发现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中存在着多种细胞的凋亡与坏死,如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而凋亡占其主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