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3).
摘要:目的研究慢性肝病患者外周血白蛋白mRNA表达与病变进程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BVDNA;采用逆转录巢式荧光定量PCR检测慢性肝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中白蛋白mRNA基因表达。结果 4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血清HBVDNA阳性26例,阳性率为56.5%。HBVDNA浓度为(3.6±3.4)×108copies/mL;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蛋白mRNA阳性17例,阳性率为40.0%。37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血清HBVDNA阳性28例,阳性率为75.7%。HBVDNA浓度为(4.7±2.8)×108copies/mL;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蛋白mRNA阳性12例,阳性率为32.4%。40例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白蛋白mRNA阳性2例,阳性率为5%。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HBVDNA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Р<0.05);慢性乙肝活动期和肝硬化失代偿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白蛋白mRNA阳性率显著升高。结论血清HBVDNA与慢性肝病患者病变活动和进展密切相关;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白蛋白mRNA表达与肝脏损害相关,二者可作为慢性肝病病情进展临床疗效评价的重要指标。
2010(3).
摘要:目的观察负离子冷喷加半导体激光后外用积雪苷软膏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依赖性皮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予实验组30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冷喷10min,半导体激光照射10min后外用积雪苷软膏,6d为1疗程,共4个疗程,前2疗程1/d次,后2个疗程为1次/2d,予对照组患者负离子冷喷,疗程同上。治疗后2周随访1次。结果停止治疗后2周后61.1%的患者疗效不变,红斑和脱屑的患者对治疗的反应较好,皮损为皮肤萎缩和毛细血管扩张治疗效应略差。结论此综合治疗方法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安全、有效。
2010(3).
摘要:目的探讨D-柠檬烯对人膀胱癌EJ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分布以及凋亡的影响。方法用XTT法、流式细胞技术(碘化丙啶)和流式细胞仪AnnexinV法对D-柠檬烯处理后EJ细胞增殖、周期分布以及凋亡率进行检测。结果经2、4mmol/L浓度D-柠檬烯处理后,EJ细胞增殖活性(OD值)分别为0.801±0.016和0.148±0.008,与对照组(1.218±0.031)比较,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周期分析显示,给药组的合成期(S)细胞百分比为23.05%,而未给药的对照组为38.5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D-柠檬烯作用24h后的EJ细胞出现典型的亚二倍体凋亡峰,药物浓度越高凋亡细胞越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柠檬烯对人膀胱癌EJ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它还能使EJ细胞停滞于S期,并能诱导细胞凋亡。
2010(3).
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真菌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FVAP)的易患因素和病原学特点。方法将2005年1月-2009年10月收治的84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分为FVAP组和非真菌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NFVAP)组,比较两组真菌感染的易患因素;分析FVAP组病原菌的分布特点。结果 FVAP组全身应用激素、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和机械通气时间较长(大于7天)的比例显著大于NFVAP组(p<0.05);FVAP组痰标本共培养出真菌30例,其中假丝酵母菌属24株,占80%(白色假丝酵母菌14株,占46.6%;热带假丝酵母菌6株,占20.0%;克柔假丝酵母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各2株,各占6.7%);烟曲霉菌6株,占20.0%。结论为避免FVAP的发生应严格掌握全身应用激素适应症和剂量,避免联合抗菌药物的应用和尽可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明确感染真菌菌属及其敏感药物,对临床选择有效的抗真菌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2010(3).
摘要:目的动态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液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动态变化,并与同期正常人群血液中细胞因子比较,探讨其在AMI患者发生发展中的变化。方法选择AMI患者35例,与健康对照组40名作对比研究。应用ELISA方法测定血浆中3种细胞因子(TNF-α、HGF、IL-1β)的含量。结果两组比较,AMI组血液中HGF、TNF-α、IL-1β总体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者均随时间逐渐升高,在第7天表达量最高,明显高于入院当时及随后的第1、3、5天的水平(P<0.01)。结论 AMI的心肌损伤过程当中,HGF及炎性细胞因子随心肌梗塞病程动态变化,参与心梗的病理生理过程。
2010(3).
摘要:目的观察口服活性炭片对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疗效。方法给予50例血液透析患者口服活性炭片,观察治疗前、治疗一个月及三个月时血磷、血钙、血红蛋白、血清铁、铁蛋白、血白蛋白、血清全段甲状腺旁素(iPTH)水平。结果 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一个月及三个月时血磷水平明显下降(2.87±0.61vs2.19±0.49vs1.56±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钙磷乘积也有显著下降,(64.1±11.6vs56.7±9.8vs51.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3个月时92%的患者血磷水平达标;4.19例应用含钙磷结合剂仍然存在高磷血症的患者,口服活性炭3个月后血磷均降至正常水平;5.口服活性炭片对血钙、血红蛋白、血清铁、铁蛋白、血白蛋白、iPTH水平无影响。结论口服活性炭片可有效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磷和钙磷乘积,其降磷效果优于含钙磷结合剂。
2010(3).
摘要:目的检测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80/CD28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淋巴细胞亚群以及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对30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和30例正常人进行研究,对两组人群外周血CD80/CD28和淋巴细胞进行检测。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外周血T细胞的CD80、CD28表达明显下降,PHT患者CD4+、CD4+/CD8+以及CD19+细胞均低于正常对照,与正常人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PHT患者外周血T细胞低表达CD80、CD28,不能有效激活其通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
2010(3).
摘要: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显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成像(18F-FDG PET-CT)在肺癌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7例经病理或随访被证实为肺癌的患者的PET-CT检查结果与影像学检查结果(薄层增强CT和HRCT)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18F-FDG PET-CT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均优于CT(P<0.01)。结论 18F-FDG PET-CT在鉴别诊断肺部肿瘤中将PET代谢学特征密切结合CT的形态学相结合,可以对肺癌进行明确诊断与分期,可大大提高各项诊断效率,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
2010(3).
摘要:目的对比静脉尿激酶溶栓(UK)和直接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治疗发病3h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 109例发病3h后AMI患者,61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48例接受PCI治疗。比较两组住院期间临床结果及超声心动图结果。结果直接PCI组:IRA开通率(95.9%)高于UK组(61.2%),P﹤0.05;心衰发生率12.1%,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8.1%,心源性休克发生率2.7%,病死率2.7%,均低于PCI组(分别为25.0%,20.0%,10.0%,11.1%,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UCG检查:室壁矛盾运动发生率直接PCI组为2.7%,低于UK(12.7%),P﹤0.05;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直接PCI组为56.8±8.3),高于UK组51.2±10.4,两组比较P﹤0.05。而两组中出血率、再发心绞痛率和再闭塞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与UK治疗相比,直接PCI治疗发病3h后AMI疗效更佳,可减少心衰及心脏恶性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改善预后。
2010(3).
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氩氦刀治疗前后多肿瘤标志物的变化。方法选取2005年12月-2009年12月的患者,均经病理诊断非小细胞肺癌48例。病例选择标准:患者预期生存期大于3个月,实验期间均未接受氩氦刀以外的其他治疗。氩氦刀治疗前1周及治疗后1月收集标本,采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诊断系统,检测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的l2种常见肿瘤标志物,包括糖原199(CAl99)、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糖原242(CA242)、铁蛋白(Ferritin)、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甲胎蛋白(AFP)、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糖原l25(CAl25)、人生长激素(HGH)及糖原l53(CAl53)。结果氩氦刀治疗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EA、CA199、CA125、CAl53、CA242及Ferritin的数值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而AFP、NSE、β-HCG、f-PSA、PSA及HGH的数值在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氩氦刀治疗后可以下调多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水平,而多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能有效监控氩氦刀治疗效果。
2010(3).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医源性低钠血症的预后价值。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心内科入院资料完整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除外入院即刻血清钠离子浓度<135mmol/L的患者,共786例,根据入院24h、48h血清钠离子浓度最低值分为三组:A组Na+≥135mmol/L;B组Na+120~135mmol/L;C组≤120mmol/L。比较各组心功能、血清钾离子浓度、住院病死率等指标。结果住院期间存活714例,死亡72例,存活组与死亡组血清钠离子浓度分别为(134.00±5.83)mmol/L和(121.00±7.1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清钾离子浓度分别为(4.4±0.6)mmol/L和(4.3±0.8)mmol/L,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住院病死率分别为:A组7.8%(36/461),B组8.0%(23/289),C组36.1%(13/36),C组分别与A组和B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医源性低钠血症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应采取积极措施避免其发生。
2010(3).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泌尿系感染的易患因素,菌群分布情况及药敏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530例泌尿系感染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血糖控制情况,及其相应的菌群分布及药敏结果。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泌尿系感染的发生与年龄、性别、病程、空腹血糖水平均明显相关(p﹤0.01),泌尿系感染者菌群分布以G-为主,占检出菌的69.6%;G+球菌占23.5%,分离率在前五位的病原菌依次是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白色假丝酵母菌,屎肠球菌,变形杆菌。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易患泌尿系感染,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并针对危险因素及高危人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从而降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
2010(3).
摘要:目的探讨辛芩雾化剂吸入替代激素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方法 8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45例)。两组均予同时配合抗炎、抗过敏、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采用分级治疗方案,治疗组加用辛芩雾化剂雾化吸入;对照组加用必可酮气雾剂吸入,两组均于治疗2周后评估临床症状、征候及哮喘生命质量评分。结果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临床控制、显效、好转、无效四个等级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患者生命质量总分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辛芩雾化剂吸入替代激素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安全有效。
2010(3).
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椎转移肿瘤的手术切除方式和脊柱稳定性重建方法的选择。方法对12例胸腰椎转移肿瘤分别采用前路,后路及前后路联合肿瘤病灶切除加人工椎体替代物辅助器械内固定稳定手术,术后配合相应放、化疗。结果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随访6个月-3年,近期疗效均较满意,局部疼痛或神经根痛缓解,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生存质量明显改善。结论手术治疗胸腰椎转移肿瘤是可行的,积极的肿瘤切除与可靠的脊柱重建能为病人解除临床症状并能获得稳定的脊柱。胸腰椎转移肿瘤的手术治疗,要根据各方面情况选择最佳的入路、肿瘤切除和重建方式。
2010(3).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盆腔粘连松解治疗不孕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06年2月-2008年12月,对226例患者在本院用腹腔镜行盆腔粘连松解。记录盆腔粘连与松解情况、输卵管通畅性及术后妊娠情况。结果①腹腔镜下盆腔粘连松解,共松解430条输卵管(22例单侧输卵管已部分切除),其中14例卵巢处粘连未能完全松解暴露卵巢,能大部分显露于外,余盆腔粘连完全松解。②输卵管染色通液中发现42条近端梗阻(含22例单侧输卵管已部分切除),2条输卵管部分疏通。③术后无并发症发生,72-96小时出院。④妊娠率:术后随访13-23个月,妊娠率为41.96%(94/224),2例失访。一侧输卵管与双侧输卵管远端部分梗阻的两个组治疗后受孕率比较,其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与双侧输卵管远端完全梗阻治疗后受孕率比较,其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轻度盆腔粘连与中度盆腔粘连两个组治疗后受孕率比较,其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与重度盆腔粘连治疗后受孕率比较,其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下盆腔粘连松解治疗不孕症可行,有效。适用于输卵管碘油造影(HSG)检查:输卵管积水、轻度盆腔粘连,特别是输卵管远端部分梗阻的治疗。
2010(3).
摘要: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HA)、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方法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各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96例,观察并记录临床疗效、患者满意度及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优秀率THR组为54.17%,FHA组为38.54%;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良率THR组为87.50%,FHA组为72.92%,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R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R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满意率THR组为87.50%,FHA组为78.65%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R与FHA相比,THR治疗股骨颈骨折较临床疗效好,患肢术后功能恢复较好,创伤较小,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较短,且患者满意度高。
2010(3).
摘要:目的探讨顺行性下肢静脉造影在下肢静脉疾病诊断上的临床价值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数字成像顺行性下肢静脉造影的影像学资料,将病人分为正常组(32侧)和异常组(118侧)。结果正常下肢静脉28侧;异常下肢静脉122侧,其中单纯性瓣膜关闭不全12侧,交通静脉瓣膜关闭不全16侧,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38侧,继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22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8侧,先天性下肢静脉发育异常12侧,静脉瘤样病变4侧,Cockett综合症2例。结论顺行性下肢静脉造影在下肢静脉疾病诊断上方便、准确,具有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采用正确的造影技术可以避免误诊,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2010(3).
摘要:目的分析放疗加复方苦参素注射液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方法 80例骨转移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病例原发灶基本控制后,转移病灶采用6MVX线体外局部放疗DT30~40GY/3~4周。治疗组从放疗开始起,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至放疗结束。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生存期等指标的差异性及白细胞数、碱性磷酸酶值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CR+PR率分别为95%(38/40)和65%(26/40);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数基本正常,碱性磷酸酶值下降较对照组明显;1年生存率两组无差异,但治疗组8例生存期>18个月。结论放射治疗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治疗骨转移癌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2010(3).
摘要:目的探讨香菇多糖减轻晚期胃癌患者化疗毒副反应的效果和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设计两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n=51)用EOX方案:治疗组(n=32)用香菇多糖加EOX方案。毒副反应按WHO标准评估。结果治疗组19例患者中CR2例,PR10例,SD6例,PD1例,总有效率63.1%;对照组18例患者中PR9例,SD6例,PD3例,无CR病例,总有效率5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比对照组在血液学(P<0.01)、胃肠道(P<0.01)上的毒副反应明显下降。结论香菇多糖联合EOX方案可提高近期疗效,减轻晚期胃癌患者化疗的毒副反应。
2010(3).
摘要: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在胃肠外科腹壁切口感染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对2006-2008年外科手术患者发生的切口感染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封闭负压的应用一方面维持作为引流动力的高负压,同时也使被引流区和外界隔绝,有效的防止了污染和交叉感染。结论换药频率:敞口组引流期2-3次/d,缝合后0.2-0.5次/d,平均1.3次/d;负压组0.6次/d。
2010(3).
摘要:目的探讨锌硒宝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治疗组60例厌食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并与对照组32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治疗组60例中有效57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32例中有效24例,总有效率7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锌硒宝治疗小儿厌食症效果好,见效快,且易于使患儿接受,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2010(3).
摘要:<正>膝骨关节炎作为骨关节炎的常见类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其发病率日渐上升。笔者对传统中药热敷疗法加以改进,采用场效应仪配合自拟中药温痹散热敷治疗膝骨关节
2010(3).
摘要:目的观察舒芬太尼用于婴幼儿气管异物取出时的临床效果,选择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方法选择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气管异物患儿60例。年龄8个月~4岁,体重7~18kg。ASAΙ-ΙΙ,术前无明显心血管病史,肺部器质性病变及肝肾疾病史。未吸氧时SPO2≥92%.按照麻醉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舒芬太尼组(S)30例。芬太尼组(F)30例。观察两组。诱导前,置镜时,置镜后3min及退镜时HR、SPO2,及术中术后有无呛咳屏气,苏醒时间长短,舌后坠及呕吐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在各时点HR和SPO2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组患儿出现术中呛咳屏气,术后呼吸抑制等情况均明显少于F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中应用是安全、有效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2010(3).
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患阴道炎适龄妇女阴道分泌物中病原体的分布情况。方法选取在我院妇科和妇产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适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用无菌棉拭子挑取受检妇女宫颈口阴道分泌物进行妇科白带常规染色多项速检及BV试验,分析检测结果病原菌的分布。结果在3628例标本中,检出异常病原菌的为2249例,检出率为61.99%;其中,BV阳性检出率(细菌性阴道炎)占58.07%(1306/2249);滴虫感染率12.98%(292/2249);BV合并滴虫感染4.8%(108/2249);其他感染为24.14%(543/2249)。在细菌性阴道炎中,加特纳氏菌感染占43.11%(563/1306);淋球菌感染占10.18%(133/1306);霉菌感染21.44%(280/1306)其他细菌感染占25.27%(330/1306)。各组病原菌感染率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阴道炎严重影响妇女的健康生活,应引起适龄妇女的高度重视,本地区适龄妇女患阴道炎病原体主要分布为细菌、真菌和阴道滴虫,阴道清洁度异常情况发生率有升高趋势。妇女们要注意防范,做到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以提高适龄妇女的生活质量。
2010(3).
摘要:目的探讨脑膜癌病误诊原因,为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脑膜癌病误诊情况及诊疗经过。结果 85.7%的患者以头痛为主要表现,28.6%有精神症状,最容易误诊为脑膜炎。结论对于中老年人亚急性出现颅高压症状要高度警惕,需反复进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
2010(3).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常规药物治疗无效时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8年7月至2009年8月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常规药物治疗无效时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前后的神志,血气分析,呼吸和心率的变化。结果 18例患者经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呼吸频率(RR)、心率(HR)、动脉血pH、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明显改善,一例患者出现皮下气肿,一例患者治疗无效而改为有创机械通气,3例患者最终治疗无效死亡。结论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可明显提高PaO2,降低PaCO2,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010(3).
摘要:目的探讨奎的平、氟哌啶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奎的平组(30例)与氟哌啶醇组(为对照组30例)进行了3个月的临床研究,用PANSS、WHO.QOL-100分别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和生活质量。结果 3个月治疗后奎的平组患者PANSS总分和阴性因子分改善优于氟哌啶醇组;奎的平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除精神支柱外均有明显提高;氟哌啶醇仅能部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对患者的生活、心理和独立性领域没有明显改善。结论奎的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改善优于氟哌啶醇。
2010(3).
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老年患者机械通气中气道管理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总结我院ICU对46例机械通气老年患者在持续机械通气下进行125次纤支镜操作的经验。结果 35例肺部感染患者经纤支镜进行病原学诊断、吸痰、支气管灌洗治疗,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8例吸入性肺炎经纤支镜治疗,7例痊愈,1例好转;另外,对3数例气管插管易位患者在纤支镜下进行调整也取得了明显效果;纤支镜操作过程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持续机械通气下纤支镜在老年患者气道管理中是安全、有效的。
2010(3).
摘要:目的评价文拉法辛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5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口服文拉法辛和对照组,进行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疗程21天。采用0~1O数字强度分级法对疼痛的疗效进行评估,取治疗前后的差值作为疼痛的改善值。结果 (1)文拉法辛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神经痛的缓解明显有效(P<0.05)。(2)文拉法辛对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文拉法辛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神经痛是安全有效的。
2010(3).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和胱抑素C(CystatinC,CysC)联合检测对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β2-MG,颗粒增强散射比浊法测定CysC,与正常对照组用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过敏性紫癜患儿β2-MG、Cys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β2-MG和CysC可以作为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害的检测指标,联合检测能显著提高检测阳性率,及时准确反映肾功能的早期损伤。
2010(3).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2月至2010年2月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70例,对以上患者临床表现、仪器和实验室检查、严重程度分级等方面进行分析。本组70例患者分别给予手术或者保守治疗。其中33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37例患者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为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其中3例附加胰包膜切开,小网膜腔引流。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后,无1例患者死亡。其中手术治疗患者中有3例患者有切开感染,1例患者出现腹腔脓肿,1例患者为胰腺假性囊肿。保守治疗患者治疗后,其中病情缓解后行转为手术治疗的有6例,其中行胆囊切除术3例,ERCP下奥狄括约肌切开3例。结论尽早诊断和及时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法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关键,其中B超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对于梗阻性胆源性胰腺炎要尽早行手术治疗。
2010(3).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总结胸科麻醉时用双腔气管导管(DLT)行肺隔离的麻醉管理。方法择期开胸手术病人68例,麻醉诱导后插入DLT,用听诊法定位。观察插管对位成功例数,摆体位后或手术中需调整DLT位置的例数,单肺通气的时间。结果 47例插管一次到位,占总例数的69%。2例定位失败,占2.9%。侧卧后或手术中有6例需要调整深度,占9.1%。单肺通气的时间(62±15)min。结论应用DLT插管可隔离两肺通气,有利于手术野暴露。若遇单肺或双肺呼吸音听不清,如肺大泡(或合并气胸)的病人,常使肺部听诊法定位失败。插管后改变体位应保持头部、颈部、躯干部位的相对位置与平卧位一致,尽量避免DLT在气管内的位置移动。手术中气道压力和SPO2变化对判断DLT位置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多次调整DLT仍无法行单肺通气时,应小心施行双肺通气,以保证病人安全。
2010(3).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检测肝血流动力学改变在诊断肝转移癌中的价值。方法经肘静脉团注声诺维造影剂(0.8mL)后利用时间~强度分析软件对60例肝转移癌患者(肝转移癌组)和25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的肝动脉到达时间、肝动脉峰值时间、肝动脉峰值强度、肝静脉到达时间、肝静脉峰值时间和肝静脉峰值强度进行测定,并计算出肝动静脉渡越时间。结果肝转移癌组的肝动脉到达时间、肝动脉峰值时间、肝静脉到达时间和肝静脉峰值时间均较正常对照组提前(P<0.01),肝动脉峰值强度和肝静脉峰值强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肝动静脉渡越时间较正常对照组缩短(P<0.001)。结论超声造影检测肝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助于肝转移癌的诊断。
2010(3).
摘要:目的探讨电视腹腔镜治疗卵巢巨大囊肿的手术方法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经电视腹腔镜治疗的巨大卵巢囊肿(直径≥12cm)。结果除2例因囊内液体太黏稠吸引管吸不出中转开腹外,其余74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方式包括卵巢囊肿剥除术(68例)及附件切除术(6例)。所有病例无术中、术后并发症。结论在严格选择病例的前提条件下,应用电视腹腔镜手术治疗巨大卵巢囊肿是完全可行的。
2010(3).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健康体检者2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57例,其中ACS组再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25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2例,采用干式快速免疫荧光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测定其脑钠肽及hs-CRP浓度。结果 ACS患者血浆hs-CRP、BNP浓度明显升高,心肌梗死患者较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更为显著。结论血浆hs-CRP、BNP检测可为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2010(3).
摘要:目的评价醋酸染色和碘染色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筛查中的应用价值。为降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5月对来我院就诊的的30~59岁已婚妇女进行宫颈病变的普查。普查方法为用5%醋酸染色后肉眼观察(VIA)和2%碘染色后肉眼观察(VILI),结果异常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并在阴道镜下活检取得最终病理诊断。结果 1897名附和条件的妇女参加普查,其中265例VIA或VILI阳性,176例行阴道镜下活检,经病理确诊CIN以上44例,其中CINⅠ25例,CINⅡ8例,CINⅢ及原位癌8例,早期浸润癌1例,宫颈癌2例。结论 VIA和VILI是一种经济有效的筛查方法,适用于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广泛推广。
2010(3).
摘要:目的观察桂皮敷脐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应用单味桂皮敷脐治疗的8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80例应用思密达治疗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治疗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皮敷脐治疗小儿腹泻疗效好,经济方便,无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2010(3).
摘要:<正>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对停经≤49d的妊娠完全流产率达90%以上,已被临床妇产科医师和广大育龄妇女所接受。我院妇产科自2009年以来研究出通过改变米
2010(3).
摘要:目的为了搞好高血压病系统管理,探讨其发病因素。方法咨询高血压患者的一般情况、饮食、心理、家族史等,并测量身高、体重、计算身高质量指数。结果家族史、心理障碍、肥胖等是高血压的发病因素。结论干预这些发病因素,有利于高血压病预防和控制,为保健工作打下基础。
2010(3).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颈胸部放射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手术彻底清除溃疡周围坏死组织,应用游离皮瓣移植颈部及胸部放射性溃疡19例,包括背阔肌皮瓣12例,股前外侧皮瓣7例,修复颈部溃疡9例,胸部溃疡10例。结果皮瓣完全成活,溃疡愈合,术后随访3年,未见溃疡复发,皮瓣存活良好。结论应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创面可以有效治疗颈胸部放射性溃疡。
2010(3).
摘要:目的探索胃癌术后胃瘫的病因、治疗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对对我院1995-2009年207例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胃瘫18例病人进行病因分析和疗效观察。结果 18例均未行再次手术,通过心理辅导、禁食、药物等综合治疗,症状均得到缓解。结论消除胃癌根治术后的紧张情绪,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维持电解质平衡,胃肠动力药的使用等均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2010(3).
摘要: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坎地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对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复律和维持窦性心律的影响。方法 68例持续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A组34例,B组34例。A组单独给予胺碘酮治疗,B组联合给予胺碘酮和坎地沙坦治疗。结果 B组转复房颤为窦性心律的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73.52%vs52.94%,P<0.01),至6个月时仍维持窦性心律的比例亦高于B组(88.00%vs66.67%,P<0.05)。结论联合胺碘酮和坎地沙坦转复房颤并维持窦性心律的比例高于单独使用胺碘酮。
2010(3).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病人肺通气功能特点及不同水平肺通气功能患者下气道分泌物细菌种类差异性。方法 1.选择2009年1月~2009年9月在郑州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42例AECOPD病人肺功能及用纤维支气管镜导管采集研究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依据AECOPD病人静态肺通气功能(FEV1.0)占预计值百分比大小将患者分为3组,研究每组AECOPD病人下呼吸道分泌物病原菌特征及组间差异性。结果下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76.2%(32/42),共培养出43株细菌。Ⅰ期AECOPD患者以G+球菌类为主,Ⅲ期患者以肠杆菌及假单胞菌类菌为主。结论 AECOPD患者细菌病因与肺功能损伤的程度密切相关,其中肠杆菌、假单胞菌更易引起肺功能损伤。
2010(3).
摘要:目的探讨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3例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手术效果良好,32例患者治愈29例。结论鼻内镜手术在治疗儿童上颌窦后鼻孔息肉上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2010(3).
摘要: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疗效。方法将105例肠易激综合症病人随机分成二组,即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抗抑郁、钙拮抗剂;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疗程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2%和71.2%。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肠易激综合症有显著疗效。
2010(3).
摘要:目的总结胃粘膜异位症内镜下的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统计我院2007年10月-2010年7月期间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内镜下诊断及病理证实胃粘膜异位症的76例患者,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6例胃黏膜异位症患者中,临床表现均以上腹不适、腹痛、恶心、呕吐、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而就诊,内镜所见食管、十二指肠球部粘膜单个或多个广基息肉样隆起。取材病理组织学检查符合胃粘膜异位。其中十二指肠球部胃粘异位者71例,占93.42%,食管上段胃粘膜异位者1例,占1.32%,食管下段贲门口胃粘膜异位者4例,占5.26%。结论本组76例病例以十二指肠球部胃黏膜异位症为主,占93.42%,故对于内镜下十二指肠息肉样隆起病变,多灶取材获得病理结果,并给予内镜下射频、电切及热活检钳治疗是诊治此病的主要方法。
2010(3).
摘要:目的探讨胃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总结38例胃癌合并糖尿病病人的外科治疗经验。术前、术中、术后在糖尿病饮食基础上均用普通胰岛素控制糖尿病,使尿糖控制在"-~++",血糖略高于正常水平。结果无手术死亡,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生,术后切口感染4例,疗效满意。结论合并糖尿病的胃癌患者应首选外科治疗,围手术期治疗成功的关键是合理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2010(3).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介入对骨关节损伤的影响。方法对48例骨关节损伤后在外科整复`固定的基础上给予康复功能锻炼及关节松动术应用。采用FMA运动功能评分法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由专人进行。结果康复介入2个月后,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早期科学的康复介入能促进骨关节损伤愈合,减少致残率。
2010(3).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钼靶X线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50例乳腺癌钼靶的X线表现。结果浸润性导管癌31例,导管原位癌9例,粘液腺癌4例,髓样癌2例,其他类型癌4例。X线表现为肿块38例,微钙化22例,肿块伴钙化16例,结构扭曲5例,局灶性致密影3例。结论微钙化是导管原位癌最常见的X线征象,结构扭曲和局灶性致密影是乳腺癌容易忽略的X线表现,使用点压技术是提高X线诊断率的重要手段。
2010(3).
摘要:<正>采用环扎加交叉张力带的方法,即能尽量保持髌骨的完整性,获得优良复位,又能在坚强的内固定下做早期膝关节活动,通过早期功能锻炼,磨造关节,使骨折愈合过程和关节
2010(3).
摘要:目的探索改良髌骨成形术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中的作用。方法自2004年7月以来采用改良髌骨成形术进行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28例33膝,术前术后定期对患者进行调查、膝关节功能检查和X线片测量,膝关节评分采用采用美国膝关节外科学会HSS评分标准,患者满意度评分采用英国骨关节协会患者满意度评分标准。结果膝关节评分由术前28.7分(0~40分)提高到术后出院时的83.7分(69~91分);功能评分由术前的33.6分(12~43分)提高到术后出院时的84.2分(66~89分)。病人平均满意度93.8%(86.4%-98.7%)。所有病例均未见髌骨骨折、假体松动及髌骨半脱位等并发症。结论改良髌骨成形术可以减少髌骨并发症,降低治疗费用,增加患者的满意度,疗效确切。
2010(3).
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成批重度烧伤早期抢救的方法和措施。方法从成批重度烧伤病人的休克期处理、伤员转送的时机及抢救工作的组织和领导等多个方面总结了4批共58例重度烧伤病人的早期救治经验和体会。结果全部伤员休克得到快速有效纠正,留院8例治愈,其余50例在早期抢救及转院过程中无1例死亡。结论只要组织措施和抢救方法得当,基层医院在成批重度烧伤的早期抢救中,同样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2010(3).
摘要:目的分析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31例,成形术25例,次全切除术4例,完全切除术2例。结果随访6~36个月,平均23个月。按Ikeuchi氏膝关节功能标准评价:优21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90.32%。结论关节镜下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2010(3).
摘要:<正>神经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40%~50%。由于肿瘤多呈浸润性生长,单纯手术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目前放射治疗是胶
2010(3).
摘要:<正>血管通路是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HD)的治疗前提,深静脉长期留置双腔导管为透析患者,特别是长期透析而以难以建立内瘘的患者提供了维持生命的治疗通路。我
2010(3).
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基础上给予替罗非斑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常规治疗加替罗非斑)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对照组静点硝酸甘油,口服阿托伐他汀、卡托普利、倍他乐克、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组替罗非斑静脉持续点滴48-72h,起始剂量0.4ug/(kg.min)30min,而后0.1ug/(kg.min)静点,低分子肝素减半,余治疗同对照组,终点事件是30d的复合缺血事件。结果 30d的复合缺血事件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心电图ST段压低及缺血导联数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替罗非班可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肌缺血及相关事件的发生率,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2010(3).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最佳治疗方法和治疗时机。方法在控制血压后采用CT定位方法穿刺抽吸血肿,血肿腔留置引流管,术后应用尿激酶溶解残留血肿。结果术后3d复查头部CT,80例血肿基本清除或残留血肿在10mL以下或消失。结论对中量高血压脑出血最佳手术方法是控制血压后行穿刺血肿引流术,其具有创伤轻微,术后再出血率降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2010(3).
摘要: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致胃肠破裂的延迟诊断诊治分析。方法回顾性总结38例腹部闭合性损伤致延迟诊断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出现延迟诊断的原因主要为:破裂孔径小,穿孔部位特殊,多发伤掩盖病情,人群对疼痛反应的敏感性不同以及受经济状况的制约经积极手术,本组经一次手术治愈34例,二次手术8例,其中3例死亡。结论特殊部位及类型的胃肠破裂会导致延迟诊断;神经系统损伤合并胃肠破裂者易延迟诊断;延迟诊断影响病人的预后。
2010(3).
摘要:<正>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的常见病并发症之一,表现为胃肠功能紊乱,多以胃排空障碍为主,如腹胀、早饱、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使病人的生活质量受影响,我们从2006年
2010(3).
摘要: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对门诊初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56例患者分为甘精胰岛素组和格列吡嗪;一组采用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每日定时注射0.2U·kg-1;一组采用格列吡嗪治疗,每日早、晚餐前口服5mg;8周后比较。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糖波动程度、低血糖发生率及空腹血清C肽、餐后2hC肽水平。结果甘精胰岛素在血糖控制上与格列吡嗪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血糖波动程度和低血糖发生率方面均优于格列吡嗪组(P<0.05);甘精胰岛素组的空腹C肽、餐后2hC肽的水平高于格列吡嗪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可以安全有效地控制老2型尿病患者的血糖,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且低血糖发生率较少。
2010(3).
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大剂量山莨菪碱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乳酸值的影响。方法将4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分22例应用大剂量山莨菪碱的实验组和20例没应用山莨菪碱的对照组。分别于诊断即刻、8h、16h、24h、32h、40h、48h等分别记录心率﹙HR﹚、尿量﹙UV﹚、中心静脉压﹙CVP)、血乳酸﹙LAC﹚,平均动脉压﹙MAP﹚。采动脉血用电极法测血乳酸值。结果感染性休克患者在入院初始HR、MAP、UV、CVP、LAC等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统计2天的上述指标,实验组较对照组显著改善。结论大剂量山莨菪碱有效降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动脉血乳酸值,改善休克症状。
2010(3).
摘要:<正>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因多数患者骨质疏松严重,内外固定后常存在固定不牢,卧床时间长,负重后易骨质破坏,发生髋内翻等问题。我们2007年2月~2010
2010(3).
摘要:目的探讨骶管麻醉复合喉罩通气用于婴幼儿下腹及会阴部手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60例拟进行下腹会阴部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骶管阻滞复合喉罩通气组(A组)与氯胺酮麻醉组(B组),A组先行骶管阻滞,成功后静注咪唑安定0.1mg/kg、芬太尼2ug/kg、丙泊酚2mg/kg,根据患儿体重置入相应大小的喉罩,术中持续静脉泵入异丙酚4-6mg/(kg·h)维持,B组静注咪唑安定0.1mg/kg、氯胺酮2mg/kg,10-15min后或术中有体动时追加氯胺酮1-1.5mg/kg,观察两组麻醉诱导前(基础值)、诱导后、切皮时、术中、术毕时的MAP、HR、SPO2。纪录麻醉苏醒时间、术中肌松、体动及苏醒期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患儿诱导后HR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无明星差异;A组切皮时及术中MAP、HR平稳,B组较基础值明显增高,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术中SPO2始终维持在100%。B组患儿有7例术中SPO2下降至95%以下,两组差异显著(P<0.01);肌松优良率A组明显高于B组(P<0.05);苏醒时间A组明显短于B组(P<0.05);术中体动、苏醒期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A组明显少于B组。结论骶管麻醉复合喉罩通气技术能为婴幼儿下腹及会阴部手术提供满意的镇痛、肌松及理想的镇静深度,术中呼吸循环稳定,术后苏醒快,不良反应少。
2010(3).
摘要: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早产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556例早产的主要高危因素及不同胎龄、出生体重与早产预后的关系。结果引起早产的主要因素为:胎膜早破、妊娠肝内胆汁瘀积症、妊高症、多胎妊娠及胎盘因素。结果表明,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窒息率及病死率越高,二者呈负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通过对早产潜在高危因素认识的提高,提出预防对策以提高早产儿生存率及生命质量。
2010(3).
摘要:目的观察。灯盏花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2008年1月就诊符合诊断标准的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治疗组45例。两组均应用常规的心绞痛治疗,收治于监护病房,卧床休息,间断吸氧,监测心律、血压,应用硝酸酯类、镁极化液,使用低分子肝素4000U,每12h皮下注射1次,酌情应用钙离子拮抗剂等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另应用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睡前服用1次;治疗组在使用阿托伐他汀(剂量及用法同对照组)的同时,加用注射用灯盏花素5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10d。观察两组的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电图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心电图改善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灯盏花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2010(3).
摘要:目的建立荧光定量PCR技术用于检测肠道病毒EV71。方法临床诊断或疑似为手足口病病例的咽拭子或肛拭子387份,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EV71病毒的感染情况。结果 EV71病毒的感染率为50.90%。年龄为2个月~6岁,其中,男性为231例,感染率为51.95%(120/231);女性为156例,感染率为49.36%(77/156),最小感染者5个月,最大感染者6岁。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可用于肠道病毒EV71的检测,有利于感染者的早发现并对患者治疗提供依据。
2010(3).
摘要:目的探讨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3月~2009年3月收治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39例。分析其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和相关仪器检查。在临床表现中39例患者均有发热,24例患者头痛,27例患者眼眶疼痛,22例患者全身酸痛,17例患者关节痛,19例患者出现乏力,14例患者有胸闷气短,27例患者皮肤潮红,19例患者球结膜充血,咽部充血17例,皮肤粘膜有出血点27例,肾区叩击痛30例,肝区叩击痛22例,还有呕血、腹痛,、黑便、鼻出血、牙龈出血、肝区疼痛、肺部听诊罗音心律不齐,腹部压痛,脑膜刺激征等症状。在治疗中给予静脉输液、抗病毒以及防治细菌感染,采用支持对症治疗;如果患者有透析指征,可给予血液透析、腹膜透析以及血液滤过等治疗。结果本组化患者治疗后,36例患者痊愈,3例死亡,1例因为是重型,在多尿期死于消化道大出血,1例属于危重型在多尿期死于休克、肺水肿等,1例是危重型患者少尿去死于脑出血。结论流行性出血热临床表现复杂,患者病情重,病死率较高;在临床工作中,要加强医生要对本病的认识,对本病要争取早诊断、早治疗,降低此类患者的病死率。
2010(3).
摘要:<正>法国APELEM数字胃肠机,采用了高频逆变技术及瓦里安600K高速X线管,X线辐射剂量小,性能稳定,能对患者全身各部位进行检查,采集到的图像清晰度高,对比度好,能
2010(3).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时血清电解质和血糖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呼吸道感染并热性惊厥病人67例和呼吸道感染无惊厥病人60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测定血电解质和血糖值,并进行比较。结果血清钠和血糖水平与惊厥的发作及发作的次数有关,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热性惊厥时存在低钠血症和高血糖,在热性惊厥病人的治疗中应注意纠正低钠血症和高血糖,以减少小儿热性惊厥的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减轻脑组织损害。
2010(3).
摘要:<正>随着微创技术的开展,妇科无痛下宫腔镜的手术越来越多,临床中常将丙泊酚与不同的麻醉性镇痛药配伍,以期达到安全无痛的麻醉效果。本文旨在观察丙泊酚与芬太尼、瑞
2010(3).
摘要:目的探讨胫后肌半腱结合胫前肌腱合力转移手术治疗软组织挛缩顽固型马蹄内翻足的疗效。方法先行跟腱延长及挛缩的软组织松解矫正畸形后,胫后肌腱于止点切取半腱向前穿过胫腓骨间窗及胫前肌腱裂孔,通过踝前支持韧带下隧道缝合固定于腓骨短肌腱及附丽点,然后调整胫前肌腱张力于两腱交汇点缝合固定,使足保持外观中立位正常形态。结果 32例47足软组织挛缩顽固型马蹄内翻足患儿手术治疗后,经平均4.5年随访,患足均能够达到跖行步态,外形和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达91.4%。结论胫后肌半腱结合胫前肌腱合力转移,能够使得胫后肌跖屈内翻的致畸力量,部分转化为增加足背伸及平衡足内收、外展功能的有利因素,转移后两腱形成的合力通过胫后肌半腱及胫前肌腱均衡分布于足的内外侧协同增强足背伸的同时,防止发生足外翻的并发症,可以在软组织松解静态平衡的基础上,建立和保持术后踝足肌力的动态平衡,减少术后畸形复发。
2010(3).
摘要:目的观察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我院80例DPN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金钠多(银杏叶提取剂)和甲钴胺(即弥可保);比较两组患者神经传导功能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治疗组治疗后所有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联合治疗DPN,效果满意,能明显改善末梢神经的代谢、传导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2010(3).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检查在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救治价值。方法对2004年1月到2009年12月间救治的接受急诊胃镜检查的32例小儿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经胃镜检查明确诊断并救治成功,其中胃溃疡3例(9.4%),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1例(34.3%),十二指肠球后溃疡1例(3.1%),球部及球后多发溃疡1例(3.1%);急性胃黏膜病变8例(25%),糜烂性十二指肠球部炎症4例(12.5%),浅表性胃炎伴十二指肠炎3例(9.4%),合并贲门黏膜撕裂伤1例(3.1%),食道静脉曲张出血1例(3.1%)。结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是小儿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以少量和中等量出血为主,除对症及全身止血治疗外,应积极通过急诊胃镜等手段查找和去除病因,评估再出血的危险性,必要时可采取内镜下止血治疗。采用内科保守治疗,预后多较好,合并大出血者可采取外科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
2010(3).
摘要:<正>慢性关节滑膜炎是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病部位主要在膝关节。由于膝关节滑膜广泛并位于肢体较表浅部位,故遭受损伤和感染的机会较多[1]。膝关节炎容易造成患者暂时或
2010(3).
摘要:目的探讨婴儿腹内寄生胎的B超诊断及临床评价。方法复习文献回顾分析经手术证实的婴儿腹内寄生胎1例的B超声像图表现。结果 B超发现腹腔右侧可见一颅骨环回声,前后径33mm,周长116.2mm,脊柱长约41mm,肱骨长约10mm,股骨长约22mm,可见肋骨回声,腹腔内可见静脉血流,测血流V:4.22cm/s。结论 B超诊断腹内寄生胎准确、无创、方便。
2010(3).
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康复程序对中度偏瘫痪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2例中轻度脑梗塞病人分为干预组(17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均接受一般的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组同时接受床上康复操训练。观察两组病人的下肢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干预2个月后进行下肢步行能力评价,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床上康复程序有助于明显改善脑梗塞病人下肢运动功能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2010(3).
摘要:目的观察疏血通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梗死的药物临床应用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7例,对照组采用川芎嗪,胞二磷胆碱,及小剂量阿其匹林,尼莫地平常规治疗,必要时根据病情应用20%甘露醇。观察组采用疏血通、奥扎格雷钠治疗,同时也根据病情给予常规治疗。疏血通6ml/次,每日1次静脉滴注,奥扎格雷纳80mg/次,没日2次,静脉滴注,连用15d后,对两组患者的PLT,PT,APTT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4.1%,显效率达76.5%,对照组总有效率76.5%,显效率52.9%,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NDS(9.68±6.5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2.30±6.08)分,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降低比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后PLT降低,PT及APTT延长,但均在正常范围内,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疏血通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
2010(3).
摘要:<正>当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做好慢性病防治工作迫在眉睫。为掌握延边地区2008年城乡居民的疾病构成以及患病率和死亡率的基本状况,制
2010(3).
摘要: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规律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2010(3).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治疗不同类型的老年便秘的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根据中医辨证诊断对热秘、气秘、气虚便秘、血虚便秘的老年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中药方治疗,3次/d,连服7剂,即每一至两日正常大便一次后,以健脾益气,养血润燥为主,进一步调理数剂至便秘等症状达正常。护理过程中注意加强心理护理、生活护理与饮食护理。结果治愈56例,好转24例,总有效率100%,无不良反应。结论采用中药治疗不同类型的老年便秘并配合精心护理,治疗效果显著。
2010(3).
摘要:目的探讨锁骨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7月至2009年7月共收治96例成人不稳定型锁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术后随访时间9~18个月,平均12个月。手术治疗中重建钢板固定组29例,3例延迟愈合,余理想愈合;克氏针固定组50例,19例延迟愈合或二次手术后愈合,余理想愈合;环抱器固定组17例,1例延迟愈合或二次手术后愈合,余理想愈合。结论重建钢板固定在锁骨骨折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2010(3).
摘要: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与灯盏花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低分子肝素5000IU腹壁皮下注射1次/d,灯盏花素30mg1次/d静脉滴注。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在改善心绞痛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方面,总有效率分别为43.5%和82.6%,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全部耐受治疗,无出血及其它并发症。结论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和灯盏花素是基层医院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肯定、安全方便的方法。
2010(3).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附睾炎患者检测支、衣原体的临床意义。方法 146例急性附睾炎患者为观察组,都做支、衣原体检测,同时以为生育前来我院要求检查支、衣体的受检者150例做对照组。统计分析支、衣原体检测的阳性结果,分析支、衣原体感染与急性附睾炎发病关系。结果观察组急性附睾炎患者中单独Uu阳性率与单独CT阳性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Uu、CT两同时阳性率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高(P<0.01);Uu、CT两同时阳性率较单一Uu或CT阳性率明显低(P<0.01);单一Uu阳性率与单一CT阳性率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附睾炎患者中支、衣原体检查出阳性率较高,支、衣原体可能是引起急性附睾炎的致病菌之一。
2010(3).
摘要:<正>1一般资料入选病例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18~65岁。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
2010(3).
摘要:目的对61例胎盘早剥的资料进行临床分析,探讨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以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61例胎盘早剥进行回顾性分析,61例中初产妇46例,经产妇15例,妊娠<32周的有7例(其中<28周的2例),>32-37周36例,>37~42周18例。Ⅰ度-Ⅱ度胎盘早剥39例,重型胎盘早剥21例。结果本组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为0.62%。临床主要的诱发因素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臀位、羊水过多等;临床症状和体征为阴道流血、腹痛、胎心胎动异常、血性羊水等;61例产妇中发生产后大出血23例、子宫胎盘卒中11例、DIC2例,无产妇死亡。结论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更应注重病史及诱因,积极预防和治疗胎盘早剥诱因,加强胎心监护,早诊断,及时正确地治疗可改善母婴的顸后。
2010(3).
摘要:<正>双胎输血是单绒毛膜双胎妊娠的一个合并症,发病率5%-38%,围产期死亡率达70%[1]。系双胎妊娠胎儿及新生儿在围生期死亡的重要原因。现将本院诊断的双胎输血综合症一例报道如下。
2010(3).
摘要: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疗效。方法治疗组33例,在保肝退黄利尿补充白蛋白等基础综合治疗同时加服拉米夫定100mg/d及阿德福韦酯10mg/d,疗程12月。定期检查检测指标,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疗效。结果治疗组用药12月,可有效改善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症状,各项生化指标明显改善,Child-pugh评分得到明显提高,A级病例由治疗前12例提高到25例,HBV-DNA阴转率达到90%。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通过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能改善肝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2010(3).
摘要:目的评价含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在治疗老年初治肺结核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初治菌阳老年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含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的治疗组,及不含左氧氟沙星的对照组,每组各48人,疗程6个月。结果两组病例均完成疗程,痰菌阴转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疗程满2个月时分别为65%和58%,满6个月时分别为93%和79%,治疗组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21%和18%,两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在老年肺结核治疗上,疗效确切,痰菌阴转快速,不良反映低,值得推广。
2010(3).
摘要:<正>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急性特异性疾病,临床以全身横纹肌的紧张收缩和阵发性痉挛为特征,严重者可引起呼吸肌痉挛
2010(3).
摘要:<正>近年来随着腹腔镜器械的发展和泌尿外科医生手术经验的积累、技术的完善与提高,腹腔镜在泌尿外科的应用日益广泛,腹腔镜肾根治性切除术逐渐增加[1,2]。我院2008年
2010(3).
摘要:<正>青光眼是因眼压病理性升高或视乳头血流灌注不良引起的,以视乳头损害和视功能障碍为主。目前是致盲的主要原因,手术是治疗青光眼的重要手段,特别是急性闭角型青
2010(3).
摘要:<正>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快速,准确的病理诊断在临床手术中显得尤其重要,而冰冻切片快速诊断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切片方法。
2010(3).
摘要:<正>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护人员的"语言艺术"在医患沟通中的重要性日益彰显。由于护士与患者接触的时间最多,对患者的影响也较大,所以护患沟通在整体护理中越来越重
2010(3).
摘要:<正>随着人口寿命的延长,老年冠心病患者,在心内科占有很大比例。由于长期受疾病的困扰、疗效不满意、反复住院等因素的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而冠
2010(3).
摘要:<正>1临床资料病人女,5岁5月,体重15Kg。患儿因查体发现心脏杂音5年,心慌5月,发热3天,于2005年12月20日入院。查体:TPR体温37.9℃脉搏156次/min呼吸45次/min血压
2010(3).
摘要:<正>重症监护病房(ICU)是集危重、抢救、大手术后病人于一体并对其集中监护的治疗场所。在ICU中,医务人员凭借着先进的医疗护理技术、临床经验,密切监护患者呼吸、循环
2010(3).
摘要:<正>透明细胞癌临床可见于尿道,发生于膀胱者少见.笔者进来收治3例膀胱嗜铬细胞瘤患者,现报告如下并复习文献,对膀胱嗜铬细胞瘤诊治要点进行讨论。
2010(3).
摘要:<正>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川崎病国内报道较少见。我院近年共收治2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5岁10月。发热8天伴双下肢疼痛、乏力4天
2010(3).
摘要:<正>随着现代社会电视、电脑、空调等的普及应用,人们经常在荧光屏前从事注意力集中的工作或活动,长期生活在空调开放,空气不流通的环境里,以
2010(3).
摘要: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基因是Bcl-2基因家族的一个重要成员。Bcl-2家族是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研究最多的一类蛋白质。Bc1-2基因不能改变细胞的增殖能力,而是通过抑制多种形式细胞的凋亡,延长细胞寿命而促进肿瘤的发生。近年来人们对调控凋亡基因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前列腺增生的发生和发展与前列腺细胞凋亡及其基因控制有关。本文就近年来Bcl-2基因的抗凋亡机制及其与BPH的关系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进一步探讨抗凋亡基因Bcl-2在BPH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2010(3).
摘要:<正>手腕在人类日常生活及工作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手腕部的健康受到普遍重视。然而,手腕部关节病变并不罕见,其中最常见的是骨关节炎
2010(3).
摘要:套细胞淋巴瘤(MCL)是一种富于挑战性的B细胞淋巴瘤。MCL最具特征的遗传学上异常是t(11;14)(q13;q32)易位,这一易位导致位于11q13的CCND1基因并列到位于14号染色体的免疫球蛋白重链增强子基因的附近,从而引起其产物cyclinD1过表达。随着对MCL分子遗传学发病机制的研究的深入,目前推测MCL的发病机制是由于三种主要的因素聚集在一起的结果,即细胞周期通路失调、DNA损伤反应通路缺陷以及细胞生存通路失调。通过对MCL分子遗传学发病机制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的研究,为MCL患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2010(3).
摘要:<正>《中国医学工程》杂志(期刊号:ISSN1672-2019/CN11-4983/R),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主办,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纳米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