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第0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尘螨变应性鼻炎与T细胞免疫球蛋白域黏蛋白域蛋白-3(Tim-3)启动子区-882T>C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2009(1).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T细胞免疫球蛋白域黏蛋白域蛋白-3启动子区-882T>C基因多态性与尘螨变应性鼻炎的关系。方法运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88例尘螨变应性鼻炎及102例正常人Tim-3启动子区-882T>C基因多态性。结果尘螨变应性鼻炎组Tim-3启动子区-882T>CC/C、C/T、T/T表型频率分别为:0.9773、0.0227、0,对照组分别为,0.9804、0.0196、0;尘螨变应性鼻炎组Tim-3启动子区-882T>C、Tim-3启动子区-882T>C基因频率分别为:0.9886、0.0114。对照组分别为:0.9902、0.0098,Tim-3启动子区-882T>C各种基因型频率在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广东汉族人群Tim-3启动子区-882T>C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变异,Tim-3启动子区-882T>C基因多态性与尘螨变应性鼻炎无明显相关。

    • brcaa1基因新抗原表位片段的扩增、快速表达和活性鉴定

      2009(1).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制备包含乳腺癌新抗原表位的BRCAA1部分肽段。方法根据brcaa1基因序列与RTS技术要求,设计并合成带有His尾巴的PCR引物,利用brcaa1基因质粒作模板,利用PCR技术扩增获取相应基因片段并测序证实,然后采用RTS系统试剂盒与配套设备,快速翻译合成蛋白,利用PAGE电泳与Western Blot技术,鉴定表达蛋白的活性。结果PCR获取包含乳腺癌新抗原表位的BRCAA1基因片段;测序证实所获片段是所需的目的片段;Western Blot分析证实表达的肽段具有抗原活性。结论制备了具有活性包含乳腺癌新抗原表位的BRCAA1肽段,为进一步制备单克隆抗体与建立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

    •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2009(1).

      摘要 (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为复发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2月间经手术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764例。通过系统随访详细记录复发可能的危险因素,并以Kaplan-Meier曲线描述复发情况,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复发影响因素。结果764例患者共失访32例,随访率95.8%。其余732例患者196例(26.8%)发生术后复发。其1、3、5和8年复发率分别为2.1%、5.8%、14.7%、25.4%。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患者年龄、原发肿瘤大小、转移情况、浸润程度、病理类型以及手术方式是影响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方程为:λ(t)=λ(0t)exp(0.871年龄+0.981肿瘤大小+1.245转移情况+1.124浸润程度+0.814病理类型+1.348手术方式)。结论患者年龄、原发肿瘤大小、转移情况、浸润程度、病理类型以及手术方式是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有高危复发因素的患者,应该加强术后随访。

    • 小肠出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价值

      2009(1).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DSA血管造影对小肠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29例小肠出血患者,均经Seldinger法行肠系膜上动脉插管造影。结果显示出血直接征象12例,出血间接征象14例,其中7例同时具有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直接诊断出血21例,阳性率72%。病变性质为:肿瘤性病变12例,其中平滑肌瘤7例,平滑肌肉瘤3例,间质瘤1例,小肠癌1例;6例空肠良性溃疡,3例小肠憩室,血管畸形3例,炎症2例。阳性病例与手术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80%,定位诊断符合率100%。结论DSA血管造影对小肠出血的定位、定性诊断有肯定的价值。

    • 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输卵管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

      2009(1).

      摘要 (2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TVCDS)对早期输卵管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患者均行腹部超声和TVCDS检查,然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2例术前TVCDS与术后对照,超声诊断符合率100%。术前腹部超声与术后对照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6%。阴道彩色多普勒对异位妊娠和卵巢黄体囊肿的鉴别,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结论TVCDS是目前诊断早期异位妊娠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 生物质材料对水体中染料和其他有机污染物的吸附

      2009(1).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大量研究表明:纤维素基生物质、甲壳素和微生物对水体中染料的吸附容量低于商品活性碳对染料的吸附容量;虽然壳聚糖对一些阴离子型染料有相当大的吸附容量,但由于其性能不稳定,因此难以获得大规模工业应用。关于生物质对其他有机污染物吸附性能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说明这方面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废弃皮胶原是一类来源极其丰富的生物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基于皮胶原研制的新型吸附剂对水体中的阴离子型染料和有机酸能有效去除,有可能在染料和有机废水处理方面得到应用。

    • 冲击波治疗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2009(1).

      摘要 (3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PS)是男性常见疾病。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常用方法,也应用于临床痛症治疗。近年来ESWT开始用于治疗CPPS。现就ESWT治疗CPPS的相关机制和治疗现状做一全面的回顾。

    • 小切口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临床分析

      2009(1).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巩膜隧道小切口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8例42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巩膜隧道小切口完成小梁切除联合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矫正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眼压控制良好,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该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可以有效控制眼压和恢复有用视力,降低手术并发症,节约医疗费用,适合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 1500例孕妇TORCH-IgM检测结果分析

      2009(1).

      摘要 (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孕妇中TORCH-IgM的阳性率,探讨选择性TORCH-IgM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IA)检测1500例孕妇血清的TORCH-IgM抗体水平,根据有无高危因素比较不同孕妇的血清抗体阳性率。结果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其TORCH-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TOX-IgM40.85%、RUB-IgM1.34%、CMV-IgM7.14%、HSV-IgM70.76%;无高危因素的孕妇其TORCH-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TOX-IgM0.29%、RUB-IgM0.00%、CMV-IgM0.19%、HSV-IgM0.4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孕妇应避免接触高危因素,对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应常规进行TORCH-IgM筛查,以便及早发现宫内感染,干预不良妊娠。

    • PFNA与DHS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早期疗效评价

      2009(1).

      摘要 (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PFNA、DHS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38例骨折患者中,8例使用PF-NA固定,30例使用DHS固定,并对手术资料、术后并发症和髋关节功能进行临床随访分析。结果PFNA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等较DHS小,但骨折愈合时间与髋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显著性。38例患者均无并发症。结论PFNA设计合理,微创操作,出血少,固定牢固,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尤其适用于骨质疏松老年不稳定的股骨粗隆间骨折。

    • 微创经皮肾造瘘钬激光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附368例报告)

      2009(1).

      摘要 (3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微造瘘输尿管肾镜下钬激光治疗上尿路结石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经皮肾穿刺微造瘘输尿管肾镜下钬激光碎石处理上尿路结石368例。其中肾结石267例,肾结石并输尿管上段结石1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89例。结果356例一期手术取石,12例二期手术取石;单通道取石322例,双通道取石42例,三通道取石4例,34例术后辅以ESWL治疗;一次结石清除率67.1%(247/368例),总的结石清除率90.7%(334/368),严重并发症发生率1.9%(7/368),平均住院天数10d,平均手术时间2h,平均尿液转清时间3d。结论经皮肾穿刺微造瘘输尿管肾镜下结合钬激光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好,恢复快,结石清除率高等优点,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理想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68例疗效观察

      2009(1).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38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n=68):静滴阿奇霉素10mg/(kg·d),连用5~7d,对照组(n=70):静滴红霉素15~30mg/(kg·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胸片及不良反应,比较两组的恢复时间及痊愈率、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罗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痊愈率、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 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2009(1).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男5例,女2例。恶性淋巴瘤6例,血管肉瘤1例。诊断主要依据为B超和CT。手术方式采用根治性脾切除,或加联合器官切除。术后辅以化疗。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才是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提高生存率延长生存时间的关键。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意义

      2009(1).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48例乳腺癌患者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分析内容包括二维超声形态学指标,肿块内血流信号等级、动脉血流频谱形态。结果典型乳腺癌声像特征为外形不规则,边界不光滑,呈毛刺状或蟹足状,内部回声不均匀,砂粒样钙化,后方回声衰减,组织浸润,纵横径比值>0.77,血流信号等级以Ⅱ级、Ⅲ级为主,动脉血流频谱形态常表现为收缩期峰值前移,上升波和下降波陡直,舒张期始波在中点以下,末期常无血流或出现反向血流频谱。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两种术式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中远期疗效比较

      2009(1).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反折式小梁切除术和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中远期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将1999年4月~2006年8月分别实施这两种术式的年龄、术前眼压、青光眼类型及眼局部情况基本匹配的两组患者比较,其中治疗组34例(40眼)采用反折式小梁切除术,对照组36例(40眼),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结果反折式小梁切除术组平均随访34个月,完全成功率达90.10%,总成功率达97.25%,常规小梁切除术组平均随访33月,完全成功率达80.24%,总成功率达87.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早期治疗组浅前房及低眼压发生率较对照组高。结论反折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成本低,操作简单易行,中远期术后并发症少,降眼压效果明显持久,成功率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术式。

    • 下颌第二乳磨牙髓室底穿孔三种材料修复的疗效观察

      2009(1).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对髓底穿孔的下颌第二乳磨牙进行修补疗效进行研究,为临床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73例下颌第二乳磨牙,用羟基磷灰石、氢氧化钙和复方氧化锌进行分组修补穿孔、然后进行根管治疗、玻璃离子充填以及全冠修复。结果3种修补材料中以羟基磷灰石的修补效果明显好于氢氧化钙和复方氧化锌(P<0.05),其它两种材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羟基磷灰石进行髓室底修补对保存患牙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 根中1/3折恒前牙拔出后再植的临床研究

      2009(1).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估恒前牙根中1/3折拔出采用体外根充根管钉固定后再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3例共31颗患牙采用拔出体外根充根管钉固定后再植。结果23例31颗患牙治愈21颗,治愈率为67.74%,其中20岁以内的治愈率为75%,20岁以上的为40%,两者差异呈显著性(P<0.02)。结论年轻恒牙拔出采用体外根充根管钉固定后再植术较成年恒牙效果显著,但对于根尖孔未成形、根尖孔敞开的年轻恒牙,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勿伤及其牙乳头。

    • 腹腔穿刺置管引流结合ENBD治疗非肝外胆道损伤性胆漏

      2009(1).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穿刺置管引流结合ENBD在非肝外胆道损伤性胆漏治疗中的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4年1月~2008年10月收治的9例非肝外胆道损伤性胆漏患者应用腹腔穿刺置管引流结合ENBD治疗过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9例病人均获痊愈。结论腹腔穿刺置管引流结合ENBD可作为非肝外胆道损伤性胆漏的首选治疗方法。

    • 培美曲塞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2009(1).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培美曲塞(pemetrexed,PEM)治疗老年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45例老年不可手术的Ⅲa和Ⅲb期NSCLC患者接受PEM单药或与顺铂联合化疗,单药培美曲塞:5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静脉滴注大于10min;每3周重复。顺铂25mg/m2,静脉推注,第1~3天,治疗前后适当进行水化;每3周重复。用培美曲塞前1周口服叶酸400μg,1次/d,连服到培美曲塞结束后21d;用培美曲塞前1周给予VitB121000μg肌注,每9周1次;用培美曲塞前24h口服地塞米松4mg,2次/d,连服3d。结果全组45例,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23例,稳定(SD)16例,进展(PD)5例,有效率RR(CR+PR)53%,临床收益率CBR(CR+PR+SD)89%,疾病进展时间(TTP)13.6周。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均未达到Ⅳ度,均可耐受,经对症治疗不影响化疗进行。结论以培美曲塞为主的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疗效,且毒性反应轻,耐受性好,但临床病例较少,仍需进一步大样本研究。

    • 阻生智齿拔除后口服裸花紫珠片的临床疗效观察

      2009(1).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以氨苄西林和甲硝唑作为对照药进行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评价裸花紫珠片应用于低位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试验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法完成可评估病例124例,其中试验组61例,对照组63例;试验组拔牙后给予裸花紫珠2片,Tid×7d。对照组剂量为口服氨苄西林胶囊0.5gTid和甲硝唑0.4gBid×7d。术后0.5h、第2天和第7天复诊,判断拔牙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双盲法进行研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拔牙后出血、感染、疼痛、肿胀、干槽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裸花紫珠片应用于预防低位下颌阻生智齿拔后并发症的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2009(1).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近视的疗效并总结该治疗方法的护理体会。方法对367例(694眼)行LASIK的近视患者给予规范的专科护理,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中低度、高度及超高度近视组术后的平均裸眼视力在术后1d较术前均有显著提高,在3个月内存在一定的波动,1年后平均裸眼视力分别为1.02、0.81、0.51,基本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水平。结论LASIK治疗近视的疗效满意。细致的护理对保证疗效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 ICU病区医院感染病原菌流行菌株及耐药性分析

      2009(1).

      摘要 (4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的病原菌流行菌株分布、耐药情况及其耐药性变化趋势,为临床医生正确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ICU2004年1月~2009年1月所分离出的病原菌株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菌100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66株(75.9%),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主要见于呼吸道感染;革兰阳性球菌242株(24.1%),以葡萄球菌属和肠球菌属为主,主要见于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且呈多药耐药,革兰阳性菌分离率逐年增多,革兰阴性菌对主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之势。结论ICU医院感染的部位主要是呼吸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且呈多重耐药,需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使用原则,根据药敏选用抗菌药物。

    • 肝切除联合术中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2009(1).

      摘要 (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肝切除术联合术中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8年10月采用肝切除联合术中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6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近期并发症和远期效果。结果本组术后无1例死亡,并发症率为11.7%,结石残留率为14.5%。结论采用肝切除联合肝内胆管结石不仅安全可行,而且可以明显降低结石残留率,改善手术效果。

    • 二甲双胍联合氯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促排卵效果观察

      2009(1).

      摘要 (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二甲双胍联合氯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患者促排卵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7例具有胰岛素抵抗的PCO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实验组45例,对照组以氯米芬治疗,实验组以二甲双胍联合氯米芬治疗,各组均治疗3个月,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中排卵情况。结果单纯氯米芬治疗组恢复排卵率63.42%(33/52),二甲双胍联合氯米芬治疗组恢复排卵率82.22%(37/45),两组排卵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氯米芬对有胰岛素抵抗的PCOS患者促排卵治疗具有协同作用,可有效提高排卵率,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方法。

    • 腹腔镜联合输尿管镜行胆道探查术

      2009(1).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输尿管镜在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30例腹腔镜联合输尿管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下27微创手术成功,3例中转开腹,术后常规放置T管引流,术后14~19d拔管,平均住院时间10d,无结石残留,并发胆漏1例。结论腹腔镜联合输尿管镜在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中的应用是安全可靠的,且创伤小,恢复较快。

    • 神经内科深静脉置管的应用及护理

      2009(1).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深静脉置管术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加强置管前后的健康宣教、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导管的正确维护及系统质量管理,推广深静脉置管术在神经内科病人的应用。结果进行深静脉置管的病人静脉穿刺困难、液体外渗、静脉炎等发生率明显低于未进行深静脉置管病人。结论深静脉置管术保护了病人的血管、保证了输液的安全。

    • 男性烟草戒断早期症状分析

      2009(1).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昆明市常见使用烟草所致的精神与行为障碍的流行强度及分布情况。方法按容量比例和随机抽样原则,采用入户调查的方法,使用CIDI2.1为调查工具,ICD-10作为诊断标准。结果共调查吸男性1538人,一生中有过戒烟行为758人,占49.14%。在戒烟的早期出现戒烟症状中,心理症状重于躯体症状,有强烈的烟草渴求者占64.38%,依次为焦虑情绪、注意力不集中、食欲或体重增加、抑郁情绪等。结论本次调查达到了预期目的,在各种戒烟早期症状中,不同地域和教育程度与症状表现无统计学意义,在不同年龄段和职业特点中,某些症状的出现有统计学意义。

    • 冠心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临床意义

      2009(1).

      摘要 (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对冠心病(coronary artary desease,CAD)患者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现象的检测,探讨HRT现象在CA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各90例,均记录24h动态心电图,计算其震荡初始(turbulence onset,TO)、震荡斜率(turbulence slope,TS)。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AD组TO值明显升高[(0.06±0.59)%vs(2.32±1.04)%,P<0.001],TS值明显降低[(5.78±2.66)ms/RRvs(7.46±1.54)ms/RR,P<0.01];TO值与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0.575,P<0.05),TS值与冠脉病变支数呈负相关(r=0.589,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HRT现象明显减弱,HRT对临床评价冠心病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状态具有积极意义。

    • 《中国内镜杂志》投稿须知

      2009(1).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