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0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Γ干扰素诱导功能性TrkA的表达激活NGF/TrkA传导通路诱导原代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2008(1).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在骨髓转移的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细胞及人KP-N-RT细胞系中分别应用IFN-γ、NGF及联合应用IFN-γ和NGF作为诱导剂诱导NB细胞分化。方法NB骨髓转移细胞的原代培养以及人KP-N-RT细胞系培养10d。第10天在原代培养细胞及KP-N-RT细胞中应用RT-PCR法检测TrkA表达水平;同时应用Western法和免疫沉降法检测KP-N-RT细胞中TrkA及磷酸化TrkA蛋白表达的不同。结果第10天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在NB原代培养及KP-N-RT细胞中同时负荷IFN-γ和NGF的细胞表现出比单独负荷IFN-γ或NGF更加显著的形态学分化(P<0.01)。前者细胞增殖抑制明显(P<0.01)。在IFN-γ组,TrkAmRNA表达增加,NGF组未见明显改变,联合用药组有明显减少或消失。在KP-N-RT细胞中,在25IU/mLIFN-γ处理的细胞中用NGF刺激5min可致磷酸化TrkA蛋白表达增加。结论IFN-γ通过磷酸化NGF受体激活NGF/TrkA信号传导系统诱导NB细胞的分化,甚至在侵袭性表型的NB中也有相似结果。

    • 脑安软胶囊抑制高脂兔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其机制

      2008(1).

      摘要 (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脑安软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血管重建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高脂饲料(1%胆固醇+5%猪油+5%蛋黄粉+89%基础饲料)12周致家兔动脉硬化,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观察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形态学的改变。给予脑安软胶囊[40mg/(kg·d)]治疗12周,观察脑安软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的保护作用及对血流的影响;利用3H-胸腺嘧啶掺入率探讨脑安软胶囊对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高脂饲养12周后,颈动脉血管内膜明显增厚,并伴有颈动脉血流速度下降。脑安软胶囊[40mg/(kg·d)]治疗能明显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兔颈动脉的血流速度,抑制高脂所致血管内膜增厚。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还发现,模拟体内血流减慢诱导内皮细胞过度增殖,脑安软胶囊预先孵育6h可抑制由流速降低所致内皮细胞的过度增殖。结论脑安软胶囊能明显抑制高脂所致的内膜增厚,对高脂饲料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保护作用,脑安软胶囊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改善血流速度的作用有关。

    • 肝切除术并发流出道梗阻的防治

      2008(1).

      摘要 (2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加深对流出道梗阻这一并发症的认识,提高复杂肝切除术的安全性。方法对5例肝切除术并发流出道梗阻的原因、临床表现和防治进行总结。结果5例肿瘤均位于第二肝门区,3例术中发生,表现为肝创面出血难止、肝肿大,经切除失去肝静脉引流的肝段后血止,术后恢复顺利;2例术后发生,表现为胸腹水、肝脾肿大、下肢水肿等典型布-加氏综合征症状,1例经内科保守治疗治愈,1例经球囊导管行血管狭窄段扩张治愈。结论术中预防流出道梗阻的关键是使主肝静脉(或下腔静脉)免受损伤性或压迫性狭窄;术后治疗的有效手段是用球囊对狭窄段行反复扩张或行内支架管置入术。

    •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能量图对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价值

      2008(1).

      摘要 (2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显像及多普勒能量图对于检测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肾移植受者术后进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多普勒能量图检查。根据检测结果将32例患者分为两组,移植肾正常组(26例)、急性排斥组(6例),并与超声引导下肾组织穿刺病理活检进行对比。结果6例急性排斥反应患者的移植肾动脉搏动指数及阻力指数均高于移植肾正常组;急性排斥组肾脏的长径及肾皮质厚度明显大于移植肾正常组。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能量图对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具有独特的优势。

    • 可降解聚酯型聚氨酯(PE-U)的合成、表征及降解行为研究

      2008(1).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合成一种新型的可降解生物医用材料。方法以ε-己内酯、1,6-己二酸、1,6-己二醇、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原料,采用本体熔融聚合法合成了一种可降解的聚酯型聚氨酯共聚物(PE-U)。结果采用1H-NMR、DSC、WAXD、TGA/DTG等对所得共聚物进行表征,确认了共聚物的分子结构,而其降解行为表明所得材料的降解速度可控。结论本文所合成的聚酯型聚氨酯共聚物(PE-U),具有可控降解行为,其降解速度、吸水率等受PE-U结构的影响。

    • 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与左室肥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研究

      2008(1).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左室肥大,心力衰竭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特点。方法总结2005年9月~2007年8月120例住院诊断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以临床症状、体征、心脏彩超作为评价心力衰竭、左室肥大的指标,使用24h心电图(Holter)、心电图发现室性心律失常,将患者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结果冠心病左室肥大、心力衰竭者与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纤颤呈明显的正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左室肥大、心力衰竭可能是恶性心律失常的评价参数之一。

    • 短程甲强龙冲击疗法在创伤合并肺挫伤早期治疗的研究

      2008(1).

      摘要 (2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短程大剂量甲强龙在创伤合并肺挫伤的治疗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43例严重肺挫伤患者的诊断与治疗。29例为肺挫伤后前3d连续每天应用大剂量甲强龙(30mg/kg)治疗组,14例为未应用激素的对照组。观察肺挫伤伤后2~6h、24h、5d、14d临床变化、病程天数、死亡率、影像学结果和PO2/FiO2值的变化。结果肺挫伤后24h病情发展至高峰,之后逐渐恢复,治疗组24hPO2/FiO2值为(127.18±8.39),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相对较轻,伤后5dPO2/FiO2值接近正常组,CT显示肺部渗出大部吸收,肺结构恢复正常,对照组延后至伤后14d恢复正常,治疗组病程为(21±1.53)d,死亡率10.3%;对照组病程(34.75±2.5)d(P<0.01)死亡率35.7%。结论肺挫伤临床病程是个复杂而有序的过程,早期大剂量甲强龙治疗可能通过调理炎症反应,减轻肺水肿等机制抑制严重肺挫伤强烈的自我损伤,达到防治ARDS的目的。临床使用,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病程。

    • 二甲亚砜对染毒支气管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分析

      2008(1).

      摘要 (2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在观察铀矿粉对体外培养的支气管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同时,加入二甲亚砜,以了解其在支气管上皮细胞受铀矿粉染毒时的可能保护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铀矿粉与体外培养的支气管上皮细胞进行长时间接触,分为对照组、染毒组和二甲亚砜(DMSO)保护组,通过血清抗性实验等,观察各组间细胞受损的情况。结果随着铀矿粉浓度的增高,支气管上皮细胞受损明显加重,加入二甲亚砜的支气管上皮细胞受损情况好于未加入者。DMSO对铀矿尘作用于BEAS-2B细胞后,可引起细胞DNA断裂,造成细胞拖尾率、彗星尾部DNA含量、尾长、尾部面积、尾距增加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结论铀矿粉对支气管上皮细胞有明显的恶性转化作用,可能是铀矿粉对肺损伤的主要机制,二甲亚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椎板复合结构瓣回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长期随访报告

      2008(1).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椎板复合结构瓣回植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椎板复合结构瓣回植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76例,男117例,女59例,年龄18~79岁。合并中央椎管狭窄者32例,侧隐窝狭窄者57例。结果随访5~10年,平均7年。优143例,良27例,可6例。结论本术式显露范围广、椎管减压彻底,使椎管重新成形,有效的预防术后脊柱不稳、顽固性腰痛等并发症。

    • 输尿管硬镜弹道碎石仪在胆道结石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2008(1).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气压弹道碎石(airpresure ballistie lithoelast,APBL)在胆道结石微创手术中取石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肝内外胆管结石病人在腹腔镜手术中应用APBL碎石治疗,术中未取净结石者术后再用APBL碎石治疗。结果总手术时间165~255min,平均190min,术中APBL取石时间45~120min,平均90min。29例(76.3%)术中取石干净,9例(23.7%)术后有残石,术后经1~2次APBL取石干净。术中出现胆总管不同程度撕裂3例、胆道出血5例。全部治愈,无其它并发症。结论APBL是一种有效、安全、可靠的胆道碎石手段,能有效降低术后残石率,在腹腔镜手术中应用可有效扩大胆道结石微创手术的适应症。

    • 0.125%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产妇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2008(1).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产妇自控硬膜外镇痛的可行性。方法ASAⅠ~Ⅱ级初产妇,足月单胎108例随机分为2组,A组为观察组(病人自控镇痛)54例,应用0.125%布比卡因复合0.0025%芬太尼负荷量为12mL,当视觉模拟疼痛评分≥20mm时,自控给药3mL/h,锁定时间为15min,宫口开全停药,B组54例(不做硬膜外分娩镇痛)连续监测呼吸、循环状况,评估镇痛效应和运动阻滞的程度,观察记录产程进展,观察不良反应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给药5min后较给药前宫缩痛明显减轻(P<0.01),15min后宫缩痛基本消失。全产程镇痛优良率95%。新生儿评分、活跃期及第Ⅱ产程时间2组无显著差异。对照组剖宫产率显著高于观察组。结论0.125%布比尼因复合0.0025%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安全有效。

    • 下咽癌的CT诊断(附38例临床报道)

      2008(1).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下咽癌的螺旋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了3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下咽癌的CT表现,全部病例均有手术病理证实。结果梨状窝癌22例,下咽上区癌8例,咽后壁癌或环后癌6例,混合型2例;CT扫描表现为:平扫病灶呈等或略低密度,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间接征像包括梨状窝和/或喉旁间隙变窄、消失。喉移位及邻近结构受累。喉软骨破坏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由肿瘤所致杓-椎距或环-椎距增宽,大于10mm,与30例正常成人对照,统计学表明差异非常显著(t=4.05,P=0.000;t=8.22,P=0.000)。结论CT可较准确地显示肿瘤侵犯范围及反映术前分期,对下咽癌的临床治疗有很大帮助。

    • 内镜下套扎组织活检术确诊消化道黏膜下小病变

      2008(1).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套扎组织活检术确诊消化道黏膜下小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普通胃肠镜,消化道钡餐造影,B超和CT检查筛选消化道黏膜下小病变;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判断病变起源层次及大小;内镜下套扎组织活检术获取标本;通过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明确诊断。结果获得确诊的71例消化道黏膜下小病变的病例,年龄15~72岁(平均46.6岁),女性32例,男性39例;发生于食管35例,胃27例,十二指肠2例,直肠7例。内镜下套扎组织活检术病理标本获取率100%。经病理确诊64例为良性,1例为间质瘤低度恶性不排,6例为低度恶性(类癌,均位于直肠)。结论内镜下套扎组织活检术可以确诊消化道黏膜下小病变,而且具有活检获取率高、具有可操作性、较安全的特点。

    • 高血压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的临床观察

      2008(1).

      摘要 (2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高血压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浓度的变化和关系。方法选择139例高血压病患者和122例健康对照者测定血清CRP浓度、总胆固醇(cholesterol,CHOL)浓度、甘油三脂(triglyeride,TG)浓度、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浓度,比较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及不同血压水平组间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差异。结果高血压组与正常血压组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分别为(5.76±0.33)mg/L和(2.63±0.17)mg/L(P<0.001),血清CRP浓度随着血压级别的增加而增加(P<0.05)。结论血清CRP浓度与高血压相关,表明炎症反应参与了高血压病的发生和发展。

    • 归芍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84例疗效观察

      2008(1).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归芍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16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对照组82例。治疗组给予归芍止痛汤治疗,对照组给予消炎痛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5.5%,总有效率95.2%;对照组治愈率26.8%,总有效率70.7%。结论归芍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研究

      2008(1).

      摘要 (3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预防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该院从2006年1月~2007年10月因前置胎盘剖宫产62例,其中1例被排除,31例对照组子宫体部注射缩宫素20u及口服米索前列醇400μg,30例治疗组子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250μg,两组均予以静脉滴注20u缩宫素。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第3产程时间缩短,产后2h及产后24h平均出血量减少,治疗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预防治疗前置胎盘引起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

    • 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23例临床分析

      2008(1).

      摘要 (2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肾囊肿的后腹腔镜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肾囊肿的后腹腔镜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手术均获成功。结论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具有安全、创伤小、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恢复快、不易复发等优点,值得推广。

    •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38例临床观察

      2008(1).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hysteroscopic 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myoma,TCRM)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均一次性成功在宫腔镜下电切,无手术并发症,出血少。结论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可行且安全有效。

    • 204例拔牙术后出血原因分析

      2008(1).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拔牙后出血的原因,为拔牙后出血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拔牙后出血的病因,总结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结果拔牙后出血以局部组织损伤为主,操作不规范和适应证选择不合理是造成出血的主要原因。结论操作规范、适应性拔牙是预防出血的重要措施。

    • 卒中单元管理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2008(1).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卒中单元管理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该院于2004年7月~2007年12月将收治的37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卒中单元组和非卒中单元组进行管理治疗,观察两组的住院病死率、总有效率、平均住院时间和神经功能评价(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生活能力评价(Barthel index,BI)、社会功能评价(Oxford handicap scale,OHS)。结果卒中单元组和非卒中单元组的住院病死率分别为5.94%、14.29%,总有效率分别为88.61%、79.7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7.50±7.35)d和(16.89±7.20)d,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入院NIHSS、BI及OHS平均差值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卒中单元组优于非卒中单元组。结论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明显优于普通住院治疗模式。

    • 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68例疗效观察

      2008(1).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适宜方法及其疗效。方法该院于2002年7月~2007年12月共收治肝内胆管结石患者68例,施行肝叶(段)切除术13例,肝门胆管切开取石+高位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5例,肝叶(段)切除+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9例,单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31例,术中胆道镜取石21例、术后胆道镜取石13例。结果术后有61例获得6个月~3年随访,其中优30例,良24例,差7例,优良率88.5%,术后残余结石11例(16.2%),经术后胆道镜结合液电碎石治愈10例,再次手术1例,胆瘘2例,伤口感染3例,膈下脓肿1例,均经非手术治疗痊愈。未发生手术死亡。结论肝叶(段)切除+胆肠吻合引流术或T管引流术+术中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能提高疗效、降低残石率、减少并发症,术后胆道镜取石是治疗胆道残石的重要措施。

    • 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75例临床分析

      2008(1).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75例(81耳)慢性中耳炎患者施行鼓室成形术治疗,其中鼓室成形术I型45例(50耳),开放式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Ⅱ型6例(6耳),开放式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Ⅲ型24例(25耳)。结果手术总成功率为90.12%,总干耳率91.36%,术后听力明显提高(P<0.01),总有效率为91.36%。结论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熟练掌握各型鼓室成形术是获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 同型半胱氨酸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2008(1).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动脉粥样硬化致病因素有很多,其中同型半胱氨酸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种。多项研究显示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和血栓形成密切相关,是动脉粥样硬化独立的重要危险因素。但同型半胱氨酸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查阅现有文献,分析可能存在如下致病机制: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细胞凋亡等。拮抗同型半胱氨酸致动脉粥样硬化目前还缺乏良好的措施,有必要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法,降低同型半胱氨酸导致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 加压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9例失效原因分析及预防

      2008(1).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运用加压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失败原因,以促进加压钢板内固定技术的提高,减少病人痛苦与负担。方法对收治的9例失败病例分别加以全科会诊讨论。结果钢板适应症不强4例,手术操作失误8例,骨病原因3例,钢板质量问题1例,过早负重及摔伤3例。结论基层医院手术操作失误、钢板适应症不当以及过早负重是导致加压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失效的主要原因。

    • 就地开腹止血成功抢救腹腔大出血2例

      2008(1).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就地开腹的手术指证与条件。方法①确定腹腔大出血。②剖腹手术。③临时止血。结果笔者近年在急诊室对两例腹腔大出血的垂危病人进行紧急开腹止血,成功获救(1例为车祸左髂外动脉断裂,左骨髂总静脉3处破裂,另例为宫外孕大出血)。结论笔者认为对腹腔大出血的垂危患者就地开放止血可赢得其他救治措施宝贵时间。

    • 经尿道膀胱肿瘤双极等离子体电切加术后膀胱灌注治疗浅表膀胱肿瘤43例

      2008(1).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经尿道膀胱肿瘤双极等离子体电切术(PKRBt)加术后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应用PKRBt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43例。结果43例手术均成功。平均手术时间30(20~45)min,术中无出血,无闭孔神经反射及膀胱穿孔等并发症发生。随访6~24个月3例单个肿瘤复发,1例术后5个月复发,二次行PKRBT,12个月再次复发行膀胱全切。结论PKRBt加术后膀胱灌注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无切口种植转移等优点,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较好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经尿道等离子切除治疗前列腺增生症61例体会

      2008(1).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TUP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61例接受TUPRP治疗的BPH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1例手术成功,术后剩余尿量、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TUPRP治疗BPH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住院费用低等优点。

    •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08(1).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裸。本文通过对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现状的分析,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提出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一系列设想。

    • 预充值流程设计和推行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2008(1).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预充值流程设计方案是建立在医院门诊信息系统覆盖了病人就诊期间的各个诊断治疗环节,在各部分信息高度共享的基础上的。预充值流程设计方案是以病人为中心,以超越病人期望作为优化与再造的导向,对门诊医疗服务的各个环节做出科学的安排,重建面向病人的门诊业务流程;该设计是运用了6西格玛的管理方法,对医院原有的门诊流程和管理进行了细致的缺陷分析,对预充值流程设计中的几个关键性问题进行了多次的调研、分析和测试而设计完成的一套新的门诊流程,它应是医院实施科学化管理和现代化管理的一个新成果。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