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9).
摘要:<正>《中国医学工程》杂志(期刊号:ISSN1672-2019/CN11-4983/R),月刊,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公开发行。本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中华人民共和
2007(9).
摘要:<正>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定于2007年10月19日-10月21日在中国北京举行"第十七届中国内镜医师大会",并同时举行"内镜诊疗技术培训与考试指导委员会会议"、"内镜专
2007(9).
摘要:<正>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是中国内镜医学领域的行业组织,是全国内镜医学专业的群众团体,是中国惟一对全国内镜医疗各专科进行统一规范管理的行业管理组织。负责全国各专科内镜医
2007(9).
摘要: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和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FN-γ)联合作用对于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抑制作用。方法用ATRA和IFN-γ处理SMMC-7721细胞后,应用MTT法检测SM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电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变化。结果ATRA作用于SMMC-7721后,抑制细胞增殖并且诱导细胞凋亡发生,和IFN-γ联合作用后,这种作用加强;SMMC-7721细胞中PCNA的表达在ATRA作用后减少,ATRA与IFN-γ联合作用后进一步减少。结论IFN-γ可以增强ATRA对于肝癌细胞的抑制及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并且明显下调了PCNA的表达。
2007(9).
摘要: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原发型肝癌相关抗原基因HCC-A-14的组织分布情况,以推测原发型肝癌相关抗原基因HCC-A-14的生物学功能与特性。方法应用美国国家生物信息中心(NCBI)中的核酸数据库、EST数据库、Unigen数据库、Source资源和相应软件分析。结果原发型肝癌相关抗原基因HCC-A-14定位于16p21.2,广泛表达于许多肿瘤组织,特别是在乳腺癌、脂肪肉瘤、转移性卵巢癌等肿瘤组织中明显高表达,而在皮肤、子宫颈、胃等正常组织中不表达。结论原发型肝癌相关抗原基因HCC-A-14编码的抗原可能与人类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2007(9).
摘要:目的探讨瘤周1H-MRS鉴别高级别脑胶质瘤与孤立脑转移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高级别脑胶质瘤(Ⅲ、Ⅳ级脑胶质瘤)25例,孤立脑转移瘤20例。波谱均在非增强扫描的基础上获得,使用2D-CSI自动MR波谱检测技术,点分辨波谱序列,检测瘤周组织区和对侧正常脑组织对照区NAA、Cho和Cr的变化,并计算NAA/Cho、NAA/Cr和Cho/Cr的比值。1H-MRS所得数据的多个样本间进行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两样本间的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高级别脑胶质瘤的瘤周组织与对侧正常脑组织的NAA/Cr、Cho/Cr和NAA/Cho比值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孤立脑转移瘤瘤周组织与对侧正常脑组织的NAA/Cr和NAA/Cho比值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但瘤周组织与对侧正常脑组织的Cho/Cr比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级别脑胶质瘤和孤立脑转移瘤的瘤周组织的Cho/Cr比值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但NAA/Cr和NAA/Cho比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孤立脑转移瘤和高级别脑胶质瘤瘤周组织间Cho/Cr比值的差异可作为1H-MRS鉴别高级别脑胶质瘤和孤立脑转移瘤的依据。
2007(9).
摘要:目的制备普鲁卡因柔性脂质体,并研究其载药特性。方法以磷脂、胆固醇为基质,加入表面活性剂胆酸钠,采用真空旋转蒸发法制备利多卡因柔性脂质体,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包封率。结果普鲁卡因柔性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163±10.21)nm,平均回收率为100.8%;包封率为(86.4%±1.26%)(n=5)。结论本研究采用的普鲁卡因柔性脂质体制备工艺可行,能达到较高的包封率。
2007(9).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al basilar insufficiency,VBI)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对240例VBI患者行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检测。结果所有病患者中,血流速度增快者130例,占总数54.2%。其中椎-基底动脉(vertebral basilarar tery,VBA)流速增快者112例,占46.7%;合并或单纯颈内动脉系(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增快者78例。血流速度减慢98例,占总数40.8%。均有VBA流速减慢;合并ICA流速减慢66例。血流速度正常者12例,占总数5%。结论TCD对VBI的诊断、定位及指导临床治疗有其独特的价值。
2007(9).
摘要:目的考察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进展程度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法检测4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中FGFR2的表达,并以RT-PCR法分别检测FGFR2Ⅲb及FGFR2Ⅲc mRNA量。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中FGFR2总表达率,低于正常膀胱黏膜(P<0.05),高分化的膀胱癌表达高于低分化者(P<0.05),侵袭性膀胱癌低于浅表性膀胱癌,复发者低于无复发者(P<0.05),FGFR2Ⅲb mRNA与蛋白表达情况相一致而FGFRⅢc mRNA在各组间无明显区别。结论FGFR2Ⅲb的表达量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疾病严重程度呈相反趋势,FGFR2Ⅲb与抑癌作用有关。
2007(9).
摘要:目的研究脂多糖诱导大鼠肺泡II型上皮细胞(AT-II)凋亡的机制。方法体外原代培养的AT-II分为对照组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损伤组(LPS浓度10μg/mL),培养24h后分别进行两组细胞的Fas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Annexin V/PI双染法流式细胞仪细胞凋亡检测。结果LPS组Fas阳性率(35.16±2.37)%明显高于对照组(9.01±1.62)%(P<0.05);LPS组的细胞凋亡率(24.98±1.41)%明显高于对照组(6.16±1.03)%(P<0.05);坏死率(14.85±0.99)%亦明显高于对照组(4.00±0.72)%(P<0.05)。结论Fas/FasL途径可能是LPS诱导AT-II细胞凋亡的重要途径。
2007(9).
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气管、支气管断裂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创伤性气管、支气管断裂患者诊治资料。结果本组5例行支气管端端吻合术;2例行支气管修补术,1例保守治疗。术后多次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其中1例因支气管针尖样狭窄行左下肺叶切除术,余均通畅良好,肺复张满意。结论创伤性气管、支气管断裂易误诊,胸部CT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一经确诊应立即手术,首选支气管重建术。术后宜早期复查纤维支气管镜。
2007(9).
摘要:复习相关文件,综合性报道肿瘤整形外科学与组织工程学的关系的进展。指出了目前肿瘤整形外科研究的主要方向。
2007(9).
摘要:目的介绍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方法11例足背软组织缺损采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皮瓣设计,以髂前上嵴与髌骨外缘连线为轴线,以连线中点为轴心,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或高位皮动脉为血管蒂;皮瓣供区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修复。结果11例11块皮瓣全部成活,外形恢复满意;供区植皮区瘢痕较大,但下肢功能不受影响。结论该皮瓣解剖容易,方法可靠,可携带股外侧皮神经及阔筋膜,是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的首选游离皮瓣之一。
2007(9).
摘要:目的结合该院肾脏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探讨肾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44例肾脏疾病进行肾活检,分析其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结果本组患者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与尿检异常为主(分别为53.47%,22.22%)。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11例,其中IgA肾病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33.33%和20.72%;继发性肾小球疾病32例,以LN、HBVGN、HSPGN较常见。结论肾活检对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007(9).
摘要:目的提高复杂肾结石的手术疗效,降低手术难度。方法回顾分析162例经扩大肾窦切开取石的复杂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中不阻断肾血流,手术时间90~245min,平均139min,术中出血量110~480mL。术后3月复查腹部平片示有24例有结石残留,7例经体外振波碎石,4例经肾造瘘管经皮肾镜下碎石,13例泥沙样小结石自动排石。12月复查静脉肾盂造影示肾显影良好,积水明显减少,未见结石复发和肾盂狭窄。结论该术式操作简单,出血少,易取石,对肾功能影响小,是治疗复杂肾结石理想的手术方法之一。
2007(9).
摘要:目的提高先天性尿道下裂术后尿瘘的治疗水平。方法1992年8月~2007年7月,收治37例尿道下裂术后尿瘘患者,年龄4~22岁,平均9.2岁,其中瘘口位于冠状沟处3例,阴茎体部21例,阴茎阴囊交界处11例,会阴部2例;总瘘口48个,直径4mm以内22个,4mm以上26个。采用瘘口切开缝合+倒V形皮瓣转移覆盖、阴囊纵隔皮瓣翻转、尿道成形术等方法修复。结果1次修补成功29例,总成功率78.4%。随访3个月~5年,均排尿正常,尿线有力,阴茎外观满意。结论小儿尿道下裂术后尿瘘的修复有多种术式,应根据尿瘘的大小、部位、数量和局部条件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
2007(9).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对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71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药物治疗依从性和血糖监测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71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药物治疗依从性佳的病例共63例,占36.84%。通过依从性与相关单因素分析,显示出糖尿病教育、血糖定期测量、提醒服药等3项因素可以提高依从性,P<0.01。年龄、文化程度、并发症、定期复查、家中有血糖仪等5项因素亦可以提高依从性,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依照标准系数绝对值大小,服药依从性取决于:糖尿病教育、提醒服药、定期复查、并发症、血糖定期测量。每周测量多次者,依从性佳的占67.86%,每周测量1次者,依从性佳的占41.30%,每月测量1次,依从性佳的为30.00%,不舒服时测量者,依从性佳的仅为21.28%。依从性与测量次数呈正相关。结论除了糖尿病教育、提醒服药、定期复查、并发症等因素影响药物治疗依从性外,血糖监测也是1个影响药物治疗依从性不可忽视的因素。
2007(9).
摘要:目的探讨结肠透析治疗重型肝炎腹水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82例重型肝炎腹水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在对照组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结肠透析,结束时常规用生理盐水200mL加培菲康2100mg保留灌肠,2、3次/周,观察临床指标、B超结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93%、48.57%,腹水消退时间分别为(8.1±2.0)d、(14.6±2.4)d,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结肠透析能有效促进重型肝炎病人腹水的消退,安全可靠。
2007(9).
摘要:目的评价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临床试验方法,一共收集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35例,口服国产瑞格列奈片1mg,1天3次;对照组35例,口服格列吡嗪片5mg,1天3次,经过2周的平衡期后进入治疗期,疗程12周。结果2组患者,与用药前比较,治疗12周,2组空腹血糖均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2组餐后血糖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格列奈组餐后1h胰岛素增加,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格列奈1mg,1天3次,与格列吡嗪5mg,1天3次比较降低空腹血糖疗效相当,均能显著降低餐后血糖。
2007(9).
摘要:目的总结精索扭转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精索扭转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1例手法复位成功,8例行睾丸复位固定术,7例行坏死睾丸切除术。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动态显像是诊断精索扭转的可靠方法,早期积极手术探查是提高睾丸成活的关键。
2007(9).
摘要:目的探讨纤维喉镜下诊治咽喉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olympus ENT-T3型纤维鼻咽喉镜对1550例有咽喉部症状,声带息肉,声带小结等患者行纤维喉镜检查及治疗。结果1550例患者顺利接受了检查并得到诊断及治疗。381例声带息肉和134例声带小结患者在纤维喉镜下作了息肉或小结的摘除。72例其他咽喉部疾病患者接受了纤维喉镜下的相应治疗。随访0.5~1年无复发。结论纤维喉镜是咽喉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一种比较安全、方便、经济的有效工具。
2007(9).
摘要:目的比较2种肝血流阻断法在肝癌切除术中的作用及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6例行肝切除术的肝癌病例随机分为半肝血流阻断组(hemihepatic vascular control,HVC法,n=24)和第一肝门阻断组(Pringle's法,n=22),比较2组病例术中失血量、手术持续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术后肝功能恢复。结果2组病例术中失血量和手术持续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HVC组术后3d和7d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明显低于Pringle's组(P<0.05),HVC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Pringle's组(P<0.05)。结论2种肝血流阻断法均能有效控制术中出血,半肝血流阻断法更安全,对肝功能恢复的不良影响更小。
2007(9).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术式加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稳定性及纠正肘内翻畸形的效果。方法对3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采用手术切开复位,近侧端斧形截骨、远侧端V形截骨,然后用2枚克氏针交叉固定,肱三头肌桡侧重叠缝合、浅层向桡侧翻转缝合。术后用石膏托外固定患肢于屈肘90°位3周。随访6~18个月。结果截骨改良治疗组的30例,优22例,良6例,差2例,优良率达93.33%,无1例肘内翻畸形;而传统治疗组优良率只有62.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6.03,P<0.05)。结论该技术为一种操作简单、损伤小,手术并发症少、效果好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周滔;周胜华;沈向前;刘启明;方臻飞;胡信群;李旭平;唐建军;
2007(9).
摘要:目的探讨绷带延时包扎法治疗心导管术后股动静脉瘘(femoralarteriovenousfistula,FAVF)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心导管术后发生FAVF的13例患者用绷带延时包扎法进行治疗。结果13例心导管术后FAVF患者经过绷带延时包扎法治疗(17.3±11.6)d后,9例临床治愈,3例瘘口明显缩小,2个月后复查B超瘘口完全闭合,1例失访,除1例患者出现股静脉血栓外,2例出现局部皮肤溃烂,其余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绷带延时包扎法治疗心导管术后FAVF简单有效,费用较低,值得大力推广。
2007(9).
摘要:目的观察与探讨奥硝唑与曲安奈德联合应用治疗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方法将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患者71例随机分2组,实验组(奥硝唑+曲安奈德)经根尖孔注药加根管封药41例,对照组甲醛甲酚根管封药30例,分别观察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显效28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有效率95.1%;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8例,有效率73.3%。两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奥硝唑与曲安奈德联合应用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炎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安全的好方法。
2007(9).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arteriosus,PDA)外科开胸术后再通患者行介入封堵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2006年该院PDA介入封堵治疗的患者216例,其中系动脉导管未闭外科开胸术后再通患者8(男3,女5)例,占3.7%。该组中年龄3~35岁,平均(11.8±8.5)岁,再通的动脉导管最窄处直径1.5~4.0mm,采用COOK可控弹簧圈或国产PDA蘑菇伞经导管封堵再通的PDA,术后24h、1、3、6个月和1年随访,复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结果8例PDA外科开胸术后再通患者均一次介入封堵成功,介入手术成功率100%。其中应用弹簧圈封堵3例,应用国产PDA蘑菇伞封堵5例。手术时间为25~44min,平均(34.3±6.7)min,X线透视时间为4~9min,平均(6.6±2.1)min。术后定期随访,患者PDA残余漏消失,心脏大小恢复正常,无并发症。结论PDA外科开胸术后再通患者行介入封堵治疗是可行、有效、安全的,可以作为外科术后再通的PDA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2007(9).
摘要: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移植肾输尿管狭窄的防治措施及疗效评价。方法收治肾移植术后输尿管狭窄患者6例,通过B超及静脉肾盂造影了解狭窄的发生部位,并根据狭窄情况及肾功能的情况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随访其近期及远期疗效。结果6例患者经手术治疗,恢复了移植肾肾盂与膀胱的通畅,移植肾功能均有明显的改善,近期及远期血肌酐水平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随访术后10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及早发现肾移植后输尿管狭窄,依据狭窄部位和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是挽救移植肾功能,提高肾移植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2007(9).
摘要:该校的医学教育国际标准本土化改革已实施两年。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设计与创新以及当代教学方法与手段集成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取得了良好成效,为提高医学教育质量提供了新的启示。
2007(9).
摘要:通过对口腔医学五年制毕业生毕业考试模式改革(实行模拟口腔执业医师技能考试方式),探讨目前在口腔医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口腔医学教学改革提供资料。
2007(9).
摘要:通过带教2002级七年制医学生普通外科临床见习课,采用以病例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探讨如何提高七年制医学生普通外科临床见习效果,为外科临床教学改革积累经验。
2007(9).
摘要:医学论文和其他科技论文一样,在语言上逻辑性强、结构紧密、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文字简练,而且格式规范。随着当今我国医学研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生和学者发现,想要真正做到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想要把当前国内的研究成果介绍到国外,学术论文的英文写作技巧不容忽视。国内学者的论文不易被国际知名杂志接受,其原因往往不是研究水平不够,而是因为英文写作水平还有待进步。事实上,国内大多数人医学人员还不能做到直接用英语思考,用英语写作,所以英文论文往往是根据中文原文翻译过来的。本文从英汉语言结构的角度探讨在医学论文中普遍出现的汉译英问题,分析医学论文的汉译英翻译技巧。
2007(9).
摘要:<正>2006年7月6日一、会议基本情况在卫生部主管部门、中国医师协会的领导下,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于2006年7月5-6日在北京国务院第二招待所召开了卫生部全国首批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申报工作会议。
2007(9).
摘要:<正>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刘谦教授;医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鲁重美教授;医院副院长、《中华肝胆外科杂志》副总编赵玉沛教授;著名消
2007(9).
摘要:<正>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今天,在这个值得庆贺的日子,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陈敏章消化内镜中心成立暨首家全国(消化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通过现场验收评价举行庆祝大会。
2007(9).
摘要:<正>在中国卫生部、中国科技部、中国民政部、中国医师协会的支持下,历经三年论证、调研,批准成立了中国内镜医师分会,并与中国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中南大学"联合创办了"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内镜医学研究院
2007(9).
摘要:这项基地筹建工作将在二年内完成,依照内镜在临床应用涉及的专科分类,分为12个内镜专科。将对近100万名内镜医师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考核,根据需培训人员数量,需在全国各省、自治州、自治区、直辖市内建立367个全国培训基地,计划培训和考核发证工作约三年左右完成。届时,我国将实施内镜医技人员执证上岗。本培训计划的实施,可提高内镜在医学临床应用医疗质量,维护内镜医技人员权益。同时,我国保险公司同意对经培训考核获证书的内镜医技人员办理执业保险理赔,将可协调缓解医患纠纷。中国内镜医师分会会长张阳德教授将积极联络配合各专科各部门完成这项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