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8).
摘要:目的比较中国菊头蝠SARS冠状病毒(Bat SARS coronavirus)与人类及果子狸体内分离出来的SARS-Cov,分析它们是否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方法本文分析了Bat SARS coronavirus与已知冠状病毒Human SARS-CoV和civet SARS-CoV的系统进化关系,绘制了Bat SARS coronavirusHKU3-1的全基因序列图,同时预测了S蛋白和N蛋白的三维模型。结果对Bat SARS coronavirus HKU3-1的序列分析表明中国菊头蝠SARS-CoV与人和果子狸SARS-CoV非常相近。系统进化分析法显示Bat-SARS-CoV与SARS-CoV形成一个不同的群,称为group 2b CoV,与已知的group 2 CoV存在一定的距离。结论Bat SARS coronavirus HKU3-1不太可能是从人SARS-CoV传播过来的。另外,Bat SARS coronavirus与civet SARS-CoV可能具有共同的祖先,使得中国菊头蝠SARS病毒株同样具有感染人体的危险。
2007(8).
摘要:目的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重组猪干扰素γ(porcineinterferongamma,poIFN-γ),并对其抗病毒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选择大肠杆菌偏爱密码子人工合成了猪干扰素-γ成熟蛋白编码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QE30中,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变性、复性、纯化后,测定其抗病毒活性。结果目的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表达,表达量占总菌体蛋白的84.5%,纯化后的纯度达到95%以上,在PK15细胞上抗滤泡性口炎病毒比活性为6.2×105U/mg。结论PoIFN-γ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高效表达,表达产物具有抗病毒活性。
2007(8).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甲状腺炎(PPT)与人类白细胞抗原-DQA1、-DQB1(HLA-DQA1、DQB1)位点等位基因的相关性及产后甲状腺炎的遗传易感性。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DNA序列分析(PCR-SBT)分型技术对52例PPT患者(临床PPT患者31例,亚临床PPT患者21例)和82例正常对照产妇进行HLA-DQA1、-DQB1位点等位基因的基因分型,比较各组间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结果HLA-DQA1、DQB1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中国北方妇女产后甲状腺炎与HLA-DQA1、-DQB1位点可能无关联。
2007(8).
摘要:目的克隆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子1(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STAT)基因片段并构建其真核重组表达质粒。通过研究Stat1 mRNA序列各组成部分与Stat1基因翻译调控的关系,探讨了Stat1蛋白翻译调控机制。方法采用DNA重组技术,将用SMART RACE法筛选出的Stat1基因片段克隆到pT-Adv载体,然后将其亚克隆到pFLAG-CMV-2真核表达载体上,构建Stat1 cDNA重组质粒。分别采用磷酸钙转染法、DEAE-葡聚糖转染法和脂质体介导转染法将其转染Hela细胞,并对3种方法的转染效率及各重组Stat1质粒mRNA和蛋白质表达的差异进行比较,以研究Stat1 mRNA结构对Stat1表达的影响。结果构建了CS,C3S,CS/3S,5SFC3S,5SFCS和CL/3L共6个重组Stat1质粒。通过比较发现,磷酸钙转染法、DEAE-葡聚糖转染法的转染效率明显低于脂质体介导转染法,转染的质粒均得到清晰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信号。用INF-α刺激转染5SFC3S重组Stat1质粒的Hela细胞,发现刺激组与空白组Stat1 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质表达量无明显差异,蛋白质合成效率无降低,此结果与野生型Stat1对INF-α刺激不同。结论将重组Stat1质粒转染Hela细胞后,在短暂表达条件下,重组Stat1质粒与野生型Stat1对INF-α刺激反应不同,其原因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2007(8).
摘要:目的了解该院呼吸病房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情况。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04年12月该院呼吸病房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痰菌(或纤维支气管镜吸取分泌物)培养阳性标本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分离出细菌20余种共522株,革兰阴性杆菌411株(78.7%),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不动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和克雷伯菌;革兰阳性球菌111株(21.3%),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流感及副流感嗜血杆菌对三代头孢菌素敏感;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克雷伯菌对美洛培南、舒普深、头孢吡肟敏感,对三代头孢菌素敏感性较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均敏感;肺炎链球菌对美洛培南、左氟沙星敏感性好,对青霉素大部分耐药。结论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为主,且常见病原菌耐药现象较严重,临床上应合理应用抗生素以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2007(8).
摘要:目的构建CYP酶药物诱导剂的体外筛选技术平台。方法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将包含hPXR蛋白识别和结合调控元件的CYP3A4和2B6启动子序列插入报告基因上游,将表达载体和报告载体共转染HepG2细胞,用含有利福平或DMSO培养基培养48h后裂解进行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结果经利福平处理的细胞裂解物荧光素酶比活性值与阴性对照组和溶剂组差异显著。结论本研究构建的CYP3A4和2B6体外筛选平台,可以有效地用于体外诱导剂的筛选。
2007(8).
摘要:目的从可溶性E-选择素影响一氧化氮对血管壁保护作用的角度探讨脑动脉硬化的免疫病理机制。方法用ELISA方法测定40例脑梗死(IF)、3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35例正常人的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sE-选择素)水平,并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TIA组及IF组患者血清sE-选择素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一氧化氮的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并且IF组sE-选择素的水平明显高于TIA组(P<0.05),而一氧化氮的浓度明显低于TIA组。TIA组及IF组患者血清sE-选择素与一氧化氮变化呈明显的负相关(r=-0.692,P<0.01)。结论血清sE-选择素可能通过抑制一氧化氮的抗动脉硬化作用而在脑动脉硬化形成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赵于军;黄祖发;叶启发;张懋祖;成柯;文志向;刘斌;明英姿;朱立军;
2007(8).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CD30(sCD30)和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检测在预测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2名肾移植受者术前外周血sCD30和PRA水平。对明确有排斥反应、可疑有排斥反应以及不能区分排斥反应的患者在B超引导下行移植肾活检穿刺病理检查。结果穿刺证实为急性排斥(BPAR)反应组(n=16)sCD30值(185.3±42.6)U/mL显著高于非排斥组n=26,(75.3±22.7)U/mL,(P<0.005)。当sCD30和PRA阳值分别定为大于100U/mL和大于10%时,sCD30和PRA预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灵敏度56.3%对31.3%、特异度92.3%对92.3%、准确度78.6%对69.0%、阳性预测值81.8%对71.4%、阴性预测值77.4%对68.6%,sCD30阳性组和PRA阳性组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相对危险度为3.6对2.3。结论sCD30和PRA阳性是术后早期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高危因素,sCD30与PRA相比更有助于预测术后早期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危险性。
2007(8).
摘要:目的探讨湖南地区胸骨旁淋巴结解剖特点。方法对30具成年尸体胸骨旁淋巴结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胸骨旁淋巴结总数目为(5.57±2.05),其中第一肋间隙数目为(2.90±1.24),第二肋间为(2.10±1.09),第三肋间为(0.57±0.68),第四肋间及以下未见淋巴结。结论胸骨旁淋巴结分布于第一、二、三肋间,以第一、第二肋间为主。其数目有性别差异,女性数目多于男性。
2007(8).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的灌注化疗加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该院6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灌注化疗加栓塞治疗进行治疗,均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结果全组2、4、6、8、12和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5.52%、92.53%、77.61%、65.67%、50.75%和16.41%。结论采用灌注化疗加栓塞治疗进行治疗,对提高肝癌患者近期治疗效果及延长生存期具有重要作用。
2007(8).
摘要:目的编制中医肝脏常见四证(肝阳上亢证、肝胆湿热证、肝火上炎证、肝气郁结证)的评定量表,为四证提供有效的证候识别及疗效评定工具。方法根据心理学评定量表及WHO生活质量量表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的回顾、专家讨论、条目分析及经验性筛选等方法建立量表,通过对448例患者的测试,对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考核。结果编制出由14项条目组成的肝阳上亢证评定量表,由13项条目组成的肝胆湿热证评定量表,由14项条目组成的肝火上炎证评定量表,由10项条目组成的男性肝气郁结证评定量表,和由14项条目组成的女性肝气郁结证评定量表。5个量表的分半信度系数介于0.683~0.863,克朗巴赫α系数介于0.8123~0.8992。因子分析显示量表的结构效度良好。结论初编中医肝脏常见四证的评定量表均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对于四证的证候识别和疗效评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钱远宇;孟庆义;黄先勇;张金萍;马锦玲;褚波;田国祥;刘杰;郑文谣;
2007(8).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时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14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高尿酸组和对照组,高尿酸组29例(占20.42%),对照组113例(占79.58%)。对其血脂代谢指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超声心动图结果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血脂指标比较,高尿酸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36±1.54)mmol/Lvs(1.62±1.04)mmol/L;p<0.05];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于对照组(P=0.07)。②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尿酸组明显高于对照组[(18.15±8.12)μmol/Lvs(14.02±4.34μmol/L;P<0.05)]。③高尿酸组左室后壁厚度大于对照组[(10.01±1.15)mmvs(9.40±0.72)mm,P<0.01],室间隔厚度也大于对照组[(11.36±1.59)mmvs(10.46±1.09)mm,P<0.01]。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可加重血脂代谢异常,升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可促使左室后壁、室间隔厚度增加。
2007(8).
摘要:目的结合该院35例血液透析过程中眼压改变的病例,回顾分析有关血液透析对眼压影响的文献报道,探讨血液透析对眼压影响的机制及眼科检查对于血液透析患者的必要性。方法对该院35例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眼部不适的患者进行眼压测定,并回顾分析近40年来的所有同行评议文献。结果对于血液透析对眼压的影响目前仍无统一结论,合并眼科疾病的透析患者眼压受血液透析影响更明显。结论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讨血透对眼压的影响机制,合并青光眼等眼科疾病的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眼压更易升高,有必要进行严密的眼科检查。
2007(8).
摘要: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外科处理。方法回顾1992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2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后遗症在外院误诊为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而行浅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其中3例首次剥脱术后浅静脉曲张复发而再次行曲张浅静脉剥脱术。入院后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治疗方法。结果本组病例采用半腱肌-股二头肌腱袢月国静脉瓣膜代替术17例(18条肢体);髂总静脉-股浅静脉转流术6例(人工血管5例,自体血管1例);耻骨上大隐静脉交叉转流术1例;保守治疗2例。平均随访3.2年显示,除5例(19.2%)患者1年后仍稍感患肢沉重外,余21例(80.8%)患者上述症状明显好转,体征基本消失。结论根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治疗方法。
2007(8).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介入治疗合并其他先天畸形、瓣膜疾病、冠脉病变等复合先天性心脏病的策略和近期疗效评价。方法13例适合经导管介入治疗的复合先天性心脏病,其中男7例,女6例,平均年龄(25.2±20.3)岁。复合类型为:房间隔缺损(ASD)合并室间隔缺损(VSD)2例,ASD合并肺动脉瓣狭窄(PS)2例,ASD合并二尖瓣狭窄(MS)1例,ASD合并冠脉狭窄需介入治疗1例,ASD合并右位心1例,VSD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3例,PDA合并B型预激综合征1例,PDA右位心、下腔静脉肝段缺如1例,VSD合并下腔静脉肝段缺如1例。经导管治疗原则:ASD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脏畸形者先处理后者,再行ASD封堵;VSD合并PDA者先行VSD封堵,再行PDA介入治疗;PDA合并预激综合征者先行射频消融治疗,再行PDA介入治疗。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随访。结果13例复合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经导管治疗均获成功。术后即刻堵塞的ASD、VSD及PDA均无明显残余分流,跨肺动脉压差由术前的(78.5±28.9)mmHg(1mmHg=0.133KPa)降至(21.4±6.8)mmHg;平均(11.0±8.8)个月随访仍无残余分流,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复合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指征把握恰当、治疗方法合理,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2007(8).
摘要:目的比较热化放疗、热化疗及单纯化疗之间的疗效,探讨综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较好的方法。方法4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3组:热化放疗组13例,热化疗组12例,单纯化疗组17例。比较3组近期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毒副反应情况。结果3组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率分别为热化放疗组76.9%,84.6%;热化疗组58.3%,66.7%;单纯化疗组41.2%,58.8%,3组毒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临床上三联综合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优于二联与单药组,不增加副反应,能更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生活质量。
2007(8).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肝硬化门静脉系统成像的最佳延迟时间设置。方法对46例肝硬化患者,运用小剂量测试技术,建立和分析时间密度曲线图,求出门静脉主干与肝实质最大密度差,以此时的时间作为门静脉成像的扫描时相,运用后处理技术使门静脉成像。结果门静脉与肝实质CT值相差最大时的延迟时间为59~70s,平均64.5s。结论多层螺旋CT注射对比剂延迟时间平均约65s,是肝硬化门静脉系统成像最佳时相选择。
2007(8).
摘要:目的总结乙状结肠扭转病人的合理诊治。方法对55例乙状结肠扭转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乙状结肠扭转好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误诊率达36.4%,急诊手术死亡率达25.8%,择期手术的死亡率为8.7%。年龄60岁以上、术前存有内科疾病、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一期乙状结肠切除吻合术及Hartmann's术的死亡率高。结论乙状结肠扭转多见于老年男性,患者年龄、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方式、术后是否出现并发症及正确诊断是决定病人预后的关健因素。
2007(8).
摘要:目的探讨晚期妊娠羊水过少对围生期结局的影响。方法2001年6月~2006年10月该院住院治疗的羊水过少孕妇113例。对这些孕妇临床情况及围生期结局进行分析。结果羊水过少患者高发于孕40~42周,占7.47%。羊水过少患者中合并胎儿生长受限、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及其他疾病的发生率为43.36%(49/113),明显高于无妊娠合并症羊水过少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和P<0.01)。孕妇羊水量越少,胎儿宫内窘迫、羊水粪染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越高。B超测定羊水指数诊断羊水过少的准确率为93.94%。结论羊水过少严重威胁围生儿生命,应根据综合检查结果及是否合并高危因素选择最佳分娩方式,及时终止妊娠,有利于改善围生儿预后。
2007(8).
摘要:上消化道出血占内科住院病人的2%~3%,其出血部位主要是胃、十二指肠、食道等,大多数出血与胃酸有一定的关系,对其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内镜下治疗、手术治疗等,而药物治疗主要抗酸、保护胃黏膜及降低门脉压等,洁维乐是一种胃黏膜保护剂,具有抑酸与保护胃黏膜的作用,本文通过回顾分析了该院近10年来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单独应用洛赛克与洛赛克联合洁维乐治疗情况,发现洁维乐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2007(8).
摘要:目的针对护生对接触抗癌药物危害健康的认识不足,旨在加强护生自我防护意识,避免职业性危害。方法通过加强护生岗前培训,了解抗癌药又是致癌物质,并熟悉其危害健康的途径和预防方法。结果该科2004年~2006年护生无违反操作规程和差错事故的发生。结论临床实习期间,医院护理部注重护生对化疗药物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化疗过程操作技能的培养,带教老师严格、科学带教是护生自身安全的有力保证。
2007(8).
摘要:《牙周病学》和《口腔黏膜病学》是口腔科学的两大重要分支,笔者秉承"湘雅"严谨的临床教学模式,结合学科特点与优势,将学导式教学和PBL教学法贯穿于理论与实验教学的始终,提倡"素质教育",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
2007(8).
摘要:目的总结25例青年人肺癌误诊的经验。方法选择该院在2000年3月~2006年3月误诊的25例青年人肺癌,分析其误诊原因。结果误诊而使诊断时间延长,影响了对患者的及时治疗。结论充分认识青年人肺癌的特点、重视其肺外表现并及时建议进行病理学检查,是减少误诊的有效策略。
2007(8).
摘要:为了提高儿科见习水平,湘雅医院儿科教研室在2003级临床和麻醉专业中采用病例讨论教学:分组讨论复杂的临床病例,分工合作查阅资料、制作幻灯片和开展病例讨论会。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和评价病例讨论教学效果:在提高同学临床学习兴趣、训练临床思维、理论联系实际和加强团队合作等各方面,病例讨论教学总体上适用于各个不同层次和不同性别的学生,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本文从学生角度探讨病例讨论教学的价值,希望能为以后的儿科教学改革提供经验,培养出更多创新型人才。
2007(8).
摘要:众所周知,英语医学词汇繁杂难记,且词汇十分丰富,常常成为人们阅读英语医学文献的绊脚石。本研究通过探讨英语医学词汇的构词特点和合成方法,利用这些特点和构词规律理解性地学习、记忆单词,帮助人们从机械记忆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提高学习效果。
2007(8).
摘要:<正>2006年7月6日一、会议基本情况在卫生部主管部门、中国医师协会的领导下,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于2006年7月5-6日在北京国务院第二招待所召开了卫生部全国首批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申报工作会议。
2007(8).
摘要:<正>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今天,在这个值得庆贺的日子,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陈敏章消化内镜中心成立暨首家全国(消化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通过现场验收评价举行庆祝大会。
2007(8).
摘要:<正>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刘谦教授;医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鲁重美教授;医院副院长、《中华肝胆外科杂志》副总编赵玉沛教授;著名消
2007(8).
摘要:<正>本项目实施单位:内镜专业技术全国考评委员会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这项基地筹建工作将在二年内完成,依照内镜在临床应用涉及的专科分类,分为12个内
2007(8).
摘要:<正>《中国医学工程》杂志(期刊号:ISSN1672-2019/CN11-4983/R),月刊,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公开发行。本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中华人民共和
2007(8).
摘要:<正>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定于2007年10月19日-10月21日在中国北京举行"第十七届中国内镜医师大会",并同时举行"内镜诊疗技术培训与考试指导委员会会议"、"内镜专
2007(8).
摘要:<正>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是中国内镜医学领域的行业组织,是全国内镜医学专业的群众团体,是中国惟一对全国内镜医疗各专科进行统一规范管理的行业管理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