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4).
摘要:<正>《中国医学工程》杂志(期刊号:ISSN1672-2019/CN11-4983/R),月刊,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公开发行。本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中华人民共和
2007(4).
摘要:<正>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是中国内镜医学领域的行业组织,是全国内镜医学专业的群众团体,是中国惟一对全国内镜医疗各专科进行统一规范管理的行业管理组织。负责全国各专科内镜医
张阳德;张洋;潘一峰;王吉伟;刘祥彦;赵梓屹;张丽华;龙白;
2007(4).
摘要:目的研究槲皮素脂质体纳米粒在大鼠体内分布情况。方法采用SD大鼠,随机分为槲皮素对照组(n=25)和槲皮素脂质体纳米粒实验组(n=25),分别给予尾静脉注射槲皮素悬浊液和槲皮素脂质体纳米粒悬浊液,于一定的时间点采集大鼠血液及主要脏器,使用HPLC法测定其槲皮素的浓度。结果实验组大鼠肝脏的槲皮素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呈缓慢下降趋势。结论槲皮素脂质体纳米粒具有良好的肝靶向性,并证实其有一定的缓释性。
2007(4).
摘要:目的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rgenetic protein,BMP)对自体月国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后腱-骨愈合的影响,旨在为临床上提高肌腱移植物成活质量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取35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建立30只两只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完全断裂的自身对照模型。实验组用BMP充填胫骨隧道入口,对照组未用BMP。其余5只为生物力学试验的正常组。术后2、4、8、12和24周分别安乐处死6只新西兰大白兔。肉眼观察肌腱移植物生长情况及在胫骨隧道内的愈合情况,生物力学拉伸试验测定其生物力学的性能。结果2、4、8和12周实验组肌腱移植物较对照组抗拉伸的最大载荷明显要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24周实验组肌腱移植物较对照组抗拉伸的最大载荷稍大,差异无显著性(P>0.05);24周实验组及对照组肌腱移植物抗拉伸的最大载荷均比正常组要小,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实验组肌腱移植物的生物力学特性优于对照组肌腱移植物;BMP能促进肌腱移植物在骨隧道内的早期腱-骨愈合。
2007(4).
摘要:目的观察雌二醇纳米粒(E2-PBCA-NP)在正常肝脏中的靶向性,并比较腹腔给药和静脉给药两种给药途径对E2-PBCA-NP肝脏靶向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示踪技术,用125-I标记雌二醇,界面聚合法制备125-I-E2-PBCA-NP,经腹腔及静脉给药,分别于注药后15、30min、l、2、4、8、l2、24h处死大鼠,取其血、肺、肝、脾、肾、子宫和卵巢作γ计数,并与普通雌二醇组比较。结果125-I-E2-PBCA-NP和125-I-E2肝摄取分别在注射后15min后最高,与125-I-E2比较125-I-E2-PBCA-NP提高了肝脏、脾脏的放射性强度,降低了子宫及卵巢的放射性强度。腹腔给药及尾静脉给药不影响125-I-E2-PBCA-NP的肝脏靶向性(P>0.05)。结论E2-PB-CA-NP具有明显的肝脏靶向性。
2007(4).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ephropathy syndrome,NS)患者肾小球内凝血与血脂和肾功能之间的关系,及降脂、抗凝治疗在原发性NS中的作用。方法①35例首诊首治原发性NS患者,按肾小球内凝血指数(ICI)分组:ICI<0.5为L组22例,ICI>1.0为H组13例。留取24h尿液采用双缩脲法检测尿蛋白总量(Upro),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和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以SCr按公式推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比较两组各指标间差异,对ICI与血脂和肾功能各指标做相关分析。②35例原发性NS患者按治疗方案分4组:未降脂抗凝组9例,降脂组7例,抗凝组12例,降脂+抗凝组7例,检测治疗前后血脂和肾功能水平变化,检测指标和方法同1。结果①相关分析显示ICI与TC,G,LDL,ApoB,Lp-a,SCr,β2-MG,24hUpro,FDP,NAGase和RBP呈正相关,与CCr呈负相关(P<0.05);②H组血脂TC、TG、LDL,ApoB和Lp-a水平及SCr,β2-MG,24hUpro,FDP,NAGase,RBP明显高于L组,而CCr低于L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③治疗前后比较,未降脂、抗凝组ICI,血脂和肾功能血SCr、CCr较治疗前有改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β2-MG,NAGase,RBP和24hUpro下降明显(P<0.05);降脂治疗后ICI、TC、TG、LDL降低显著(P<0.05),虽该组血SCr,CCr在治疗前后改善无显著性意义,但CCr增幅[△CCr(%)]较未降脂抗凝组显著提高,β2-MG,NAGase,RBP和24hUpro也明显好转(P<0.05);抗凝组除无降脂疗效外,其余变化基本同降脂组;降脂+抗凝组除降低ICI,血脂和改善肾功能外,△CCr均优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原发性NS肾小球内凝血与血浆脂质水平密切相关,并可能由此导致肾功能降低,在疾病早期联合降脂和抗凝治疗对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延缓肾功能衰竭有重要意义。
2007(4).
摘要:目的探讨NMP238和HSP70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60例病理确诊的宫颈鳞癌标本为试验组,取同时期因子宫肌瘤手术切除的正常宫颈组织30例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癌组织及对照组中NMP238,HSP70的表达。统计分析方法采用χ2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NMP238,HSP70在宫颈鳞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71.7%;正常组织分别为43.3%和33.3%。两者在鳞癌组与对照组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宫颈鳞癌组织中NMP238和HSP70的阳性表达在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中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在鳞癌组中,NMP238,HSP70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宫颈鳞癌中存在NMP238,HSP70的异常表达,表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与NMP238,HSP70的异常表达有关。且两者在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提示二者对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有协同作用。
2007(4).
摘要:目的探讨LRP-5基因rs4988300位点单核苷酸多态(SNP)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与分析110例PCOS患者LRP-5基因rs4988300位点SNP多态性,比较肥胖与非肥胖、糖耐量受损与糖耐量正常以及血脂异常与血脂正常的PCOS患者LRP-5基因rs4988300位点多态有无差异。结果在110例PCOS患者中,共发现40例样本出现不对称峰的谱型,抽样测序,证实为LRP-5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位点:rs4988300(G/T)。比较肥胖与非肥胖组,糖耐量受损与糖耐量正常组,血脂正常与血脂异常组之间LRP-5基因rs4988300位点多态性有无统计学差异。结论LRP-5基因rs4988300位点单核苷酸多态与PCOS糖和脂代谢异常可能无关。
2007(4).
摘要:目的寻找一种有效获得神经干细胞单细胞的方法。方法运用胰蛋白酶,EDTA和不同浓度酵素对人胚神经干细胞球进行消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及其分化。结果运用一定浓度的酵素可以获得大量成活的单个神经干细胞。而运用胰蛋白酶,EDTA消化后成活细胞少。结论运用一定浓度的diapase消化神经干细胞球是可获得大量成活的神经干细胞单个细胞的方法。
2007(4).
摘要:目的研究FK228对TNFα诱导的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及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活化的影响。方法培养HepG2细胞分别用TNFα刺激和FK228+TNFα共同作用,westernblot分析细胞核中NF-κBp65及其细胞浆中抑制因子IκBα的表达;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细胞凋亡。结果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FK228(4~32ng/mL)能抑制TNFα诱导的NF-κBp65的核转移,减少胞浆中IκBα的降解,且增强TNFα诱导的细胞凋亡。结论FK228减少胞浆中IκBα降解、抑制NF-κB的活化可能是诱导HepG2细胞凋亡、发挥抗肿瘤作用的重要机制。
2007(4).
摘要:目的研究胸苷磷酸化酶(thymidine phosphorylase,T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2例乳腺癌病例及15例良性乳腺肿瘤组织和15例正常乳腺组织中TP的表达差异,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在72例乳腺癌组织中,有59例(81.9%)TP表达阳性,与在正常乳腺组织和在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46.7%和53.3%)差异显著。多因素Cox模型分析显示腋窝淋巴结转移、C-erb-B2表达和治疗方式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在行含5-FU方案化疗的乳腺癌亚群中进行生存分析,TP阳性组与TP阴性组的五年总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TP在乳腺癌中高表达,明显高于乳腺良性肿瘤和正常乳腺组织表达量。在以5-FU为基础的乳腺癌联合化疗中TP阳性组预后较TP阴性组预后为佳,而多因素Cox模型分析则显示TP表达并非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2007(4).
摘要:目的动态观察颞叶癫痫大鼠神经元磷酸化Akt(phospho-Akt)蛋白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癫痫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SD雄性成年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诱发大鼠癫痫持续状态(statusepilepticus,SE)后3h、6h、12h、24h、3d组。用氯化锂LiCl和匹罗卡品(PILO)制备癫痫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致痫后各时间点磷酸化Ak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正常组与假手术组大鼠海马CA1、CA3区可见少量磷酸化Akt阳性细胞,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可见CA1、CA3区Akt阳性细胞增加(P<0.01),6h达到高峰,3d回到对照组水平。结论上调磷酸化Akt蛋白表达有利于减少海马神经元凋亡,可能是保护神经损伤的机制之一。
2007(4).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1995年1月~2004年12月间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小板情况分为四组,妊娠期发现血小板减少患者给予氨肽素、止血敏、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输入血小板等治疗。结果阴道分娩112例(29%),剖宫产分娩275例(71%),两种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发生率为8%、5%,差异无显著性(χ2=1.084,P>0.05)。血小板>30×109/L时,剖宫产出血量明显多于经阴道分娩(P<0.05),血小板<30×109/L时,两种分娩方式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P>0.1)。407例新生儿(20例为双胎)无颅内出血及其他出血症状,无围产儿死亡发生。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注意观察及给予相应治疗,产前适当提高血小板水平,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可以减少产后出血。
2007(4).
摘要: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43例病人均经外科手术冶疗,8例行肺楔形切除,31例行肺叶切除,4例行肺肿块切除术,术后标本常规行病理切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43例病人无手术死亡,1例术后发生肺不张,2例并发肺部感染,均治愈出院。本组病人随访6个月~9年,无转移和复发病例。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虽是一种良性病变,临床发现后应积极手术治疗,治疗效果好。
2007(4).
摘要:目的探讨常规腹部螺旋CT在胃癌诊断中的作用及相关技术要点。方法在不使用低张剂的情况下,行常规腹部螺旋CT扫描。统计2001年1月~2006年4月期间用本方法检出胃癌的病例数,分析胃癌的表现特征及其诊断要点。结果共检出胃癌53例,45例表现为局限性胃壁增厚,2例为弥漫性增厚,6例表现为胃壁肿块。42例病变区胃腔明显狭窄,其中,有24例狭窄近端胃腔明显扩张。增强扫描动脉期、门静脉期病变的主要表现有分层状强化和不均匀强化,延迟期病变均匀强化,但密度减低。结论常规腹部螺旋CT扫描能较好地显示胃癌的胃壁和胃腔形态变化,对胃癌的诊断有较大帮助,日常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2007(4).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可行性。方法经腹腔及后腹腔途径对47例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结果47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术中无输血,无严重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切口小、出血少、创伤轻、并发症少、康复快等优点,临床疗效可靠,实用性较强。
2007(4).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观察102例Ⅰb ̄Ⅱb期宫颈癌患者,其中32例术前行新辅助化疗,所有患者接受广泛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对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加用放疗或化疗,全部患者术后均给予免疫治疗。结果化疗结束后所有患者达到手术要求;全部患者均能顺利切除病灶并达到足够广的范围;术后辅助放疗、化疗及免疫治疗,患者极少有复发,随访至今全部健在。结论宫颈癌综合治疗近期疗效比较明显,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
2007(4).
摘要:目的总结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外科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5年在该科行外科手术治疗的60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病例均行甲状旁腺切除术。结果60例患者中,联合B超、CT、核素扫描手术前定位诊断率达到90%以上。手术后患者临床症状缓解,骨质疏松改善,骨折愈合,有39例患者出现短期低血钙,35例出现面部、手足麻木,12例出现手足抽搐。术后有15例患者血钙正常,1例略高于正常值,低血钙者经骨化三醇和钙剂治疗1~3周均可改善,血钙恢复正常。术后49例患者甲状旁腺激素均在2个月内恢复到正常,2例略高于正常值。结论甲状旁腺切除术是治疗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有效方法。经术前影像学定位后行小范围、小创伤的甲状旁腺切除术是可行的手术方法。及时将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转入内分泌外科治疗可达到早期治疗、减少骨关节和泌尿系损害的目的。
2007(4).
摘要:目的探讨长沙地区急性心肌梗死不同院前心肌再灌注方案的实际执行状况和效果。方法本研究为非随机、前瞻性试验。入选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例被分为尿激酶(UK)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组和非再灌注组,非再灌注组的病例予以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治疗,观察不同方案的实际实施状况及近期疗效、并发症和费用-效果比。结果①106例AMI病人,87例施行了再灌注治疗(82%),急诊PCI组24例(23%),r-tPA组27例(25%),UK组36例(34%);非再灌注19例(18%)。②再通率为UK组61.3%,r-tPA组81.5%,PCI组95.8%;入院至开始再灌注时间为UK组(38.52±16.21)min,r-tPA组(46.23±17.13)min,PCI组(98.47±20.42)min;入院至再通时间为UK组(73.21±11.34)min,r-tPA组(122.12±23.46)min,PCI组(132.73±13.67)min。③住院期心绞痛发生率,再发心肌梗死率,心衰发生率,病死率在PCI组优于r-tPA组,r-tPA组优于UK组,三组均显著低于非再灌注组。④费用-再通率比为PCI组33893.16元,r-tPA组16717.53元,UK组3037.52元。结论在AMI的实际临床治疗中,大部分病人接受了急诊再灌注治疗。UK方案仍是采用最多的方案,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实现IRA再通,且费用-效果比低,但再通率偏低,近期效果不满意。急诊PCI的再通率和近期临床效果最佳,但容易受多因素影响而耽误开始再灌注治疗的时间,且费用-效果比高。r-tPA的再通率、近期临床效果均明显高于UK,恢复IRA再通的时间与PCI接近,费用-效果比显著低于急诊PCI,是个比较理想可行的AMI急诊再灌注方案。
2007(4).
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吻合神经的拇指尺背侧皮神经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示指末节桡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示指末节桡侧软组织缺损病例,采用拇指尺背侧皮神经筋膜蒂岛状皮瓣,逆行移位至拇指近节近端尺侧,屈曲示指末节贴紧拇指近节尺侧固定,吻合拇指尺背侧皮神经与示指桡侧指固有神经,皮瓣带蒂修复创面,2、3周后断蒂。结果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24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弹性好、耐磨;指端饱满,色泽正常,两点辨别觉6.4 ̄9.6mm,11例感觉恢复至S3,4例至S4,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应用吻合神经的拇指尺背侧皮神经筋膜蒂岛状皮瓣,术后效果良好,是修复示指末节桡侧软组织缺损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2007(4).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点及误诊情况,提高对其的认识以便早期诊断。方法分析总结43例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及其中12例患者误诊情况。结果88.4%患者以骨关节痛为首发症状,27.9%患者以贫血为首发症状,90.7%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贫血,53.5%患者肾功能异常,76.7%患者血清蛋白电泳见M蛋白峰,93.1%患者有X线改变。结论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多以骨关节痛和贫血为首发症状,临床上应注意全面检查,避免误诊。
2007(4).
摘要:目的运用归脾汤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观察其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运用归脾汤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89例,并与西药对照组40例作了比较。同时对患儿做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治疗组89例治愈71例(79.7%),好转12例(13.48%),无效6例(6.7%)。对照组治愈16例(40%),好转16例(40%),无效8例(20%)。两组治愈率、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T细胞亚群检测结果表明,OKT8治疗前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而OKT3、OKT4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归脾汤加减在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上有很强的细胞免疫调节功能,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2007(4).
摘要:目的探讨常规X线照片与CT扫描在胸腰椎损伤类型的诊断及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0例经X线与CT检查诊断胸腰椎损伤病人的影像与临床资料。结果19例单纯压缩性骨折,骨折线仅累及前柱,采取临床保守治疗,疗效好;5例粉碎性压缩性骨折,骨折线累及前中柱,采取临床手术治疗,疗效良好;6例爆裂性骨折,骨折线累及三柱,椎管内有碎骨片并不同程度狭窄,临床手术治疗,疗效欠佳。结论常规X线与CT检查对胸腰椎各类型损伤诊断及疗效评价的有重要价值。
2007(4).
摘要:目的探讨提肛运动对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后尿失禁的影响作用。方法将2004年1月~2006年6月在本科行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除按常规治疗护理外,还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患者行渐进性提肛运动从术前2天开始直至出院,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治疗护理和卫生宣教。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尿失禁发生率(15.6%)明显低于对照组(45.2%)。结论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患者行渐进性提肛运动可有效预防术后尿失禁,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减少术后并发症。
2007(4).
摘要:目的探讨局部热疗在治疗阴茎癌,保持阴茎长度中的作用。方法21例病人经先行阴茎癌病灶切除,之后行多次热疗,随访6个月~7年。结果21例病人中19例治愈,性生活满意,2例复发。结论热疗配合手术治疗能最大限度保持阴茎的完整性,减少患者的身心痛苦,是一种值得研究和重视的方法。
2007(4).
摘要:临床技能培训是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重要环节,也是医学生成长的必由之路。我院于2006年通过健全临床教学管理机构,规范教学管理程序,制定具体培训计划与实施方案,建立"临床实践技能实验室"等一整套措施,对2002级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进行了临床基本技能的强化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07(4).
摘要:目的探讨嗜酸性膀胱炎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对嗜酸性膀胱炎2例进行临床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从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和诊治方法及疗效等方面总结。B超、CT及IVU等影像学检查2例表现为占位性病变和膀胱壁增厚。2例均给予非特异性药物治疗并随访。结果2例病理诊断均为嗜酸性膀胱炎。随访6个月,排尿异常症状消失,B超、CT及IVU等影像学及膀胱镜检查未见膀胱占位性病变。结论嗜酸性膀胱炎临床少见,易误诊为膀胱肿瘤,膀胱镜检查及活检病理检查是诊断的必要步骤,治疗方法应具体分析病例的特点,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随访应视为治疗的一部分。
2007(4).
摘要:<正>一、会议基本情况在卫生部主管部门、中国医师协会的领导下,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于2006年7月5-6日在北京
2007(4).
摘要:<正>首家全国(消化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通过现场验收评价庆祝大会中国内镜医师分会会长张阳德教授致贺词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
2007(4).
摘要:<正>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刘谦教授;医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鲁重美教授;医院副院长、《中华肝胆外科杂志》副总编赵玉沛教授;著名消
2007(4).
摘要:近10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在综合性大学,女大学生的焦虑标准总均分值要稍高于男生,而只有单一性别的女大学生焦虑状况是否也是如此,本文以湖南女子大学女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调查她们焦虑心理状况,了解女子大学学生焦虑心理实际发生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女子大学学生焦虑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和其他综合院校学生相比焦虑心理水平一致,影响焦虑状态因素是复杂的,多层次的,有差异的。建议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缓解其心理焦虑,帮助她们提高心理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