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
摘要:<正>《中国医学工程》杂志(期刊号:ISSN1672—2019/CN11—4983/R),月刊,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公开发行。本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中华人民共和
2007(11).
摘要:目的探讨点样前血红蛋白(haemoglobin,Hb)浓度对全自动琼脂糖凝胶电泳中HbA2定量的影响,以固定合适的点样前的Hb浓度范围,建立本实验室正常成人HbA2的参考值。方法35例正常人标本按点样前Hb浓度分为4组(各组浓度约为80、16、8和4g/L),用全自动琼脂糖凝胶进行Hb电泳测定各组HbA2含量,以方差分析对各组之间均数作两两比较。固定上样前Hb4~8g/L条件下测定100例正常成人HbA2含量。结果点样前4组不同Hb浓度下HbA2含量分别为(8.0±1.2)%、(4.4±0.36)%、(3.5±0.39)%、(3.3±0.22)%。经方差分析,Hb浓度约为8g/L、4g/L之间HbA2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他各组之间HbA2含量差异均有显著性。固定上样前Hb浓度4~8g/L条件下,测定100例正常成人HbA2的含量为(3.2±0.29)%(正常参考值范围2.7%~3.8%)。结论点样前不同Hb浓度对全自动琼脂糖凝胶电泳中HbA2定量有显著性影响,合适的点样前Hb浓度应为<8g/L。固定点前Hb浓度在4~8g/L条件下,得出本实验室正常人HbA2的参考值范围为2.7%~3.8%。
2007(11).
摘要:目的寻找不同病因致弥漫性肺间质病变的肺功能改变及其变化规律。方法观察弥漫性肺间质病变54例的肺通气功能、弥散功能、肺毛细血管有效血流量、血气变化及肺CT影像学改变,并按发病时间长短分3组观察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一氧化碳弥散量(diffusing capacity of the lung for carbon monoxide,Dlco)、肺毛细血管有效血流量(pulmonary capillary blood flow,CO)异常检出率。结果发现这组病人的VC、残气量(residual volume,RV)、肺总量(total lung capacity,TL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0)、Dlco、CO降低,与正常组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其中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患者在发病的1年内的VC、Dlco、CO阳性率分别达66.6%、91.6%、50.0%,非特异性间质肺炎(non-specif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NSIP)肺功能改变VC、Dlco、CO阳性率达18.1%、72.7%、50.0%。而结缔组织病致肺间质病变在发病的中、晚期的VC、Dlco、CO阳性率分别为33.3%、33.3%、50.0%。结论不同原因肺间质病变的肺功能改变可有限制性或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在弥散功能障碍的同时,伴肺毛细血管有效血流量减少。在特发性肺纤维化、非特异性间质肺炎发病早期VC、Dlco、CO就已降低,而结缔组织病致肺间质病变却在疾病中、晚期降低。Dlco检测是弥漫性肺间质病变这组疾病诊断的敏感指标。
2007(11).
摘要:目的研究胆囊腺癌、癌旁组织和慢性胆囊炎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strgen receptor,ER)、转移相关基因1(motastasis-associate gene1,MTA1)表达及微血管(microvessel,MV)计数,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及在胆囊腺癌中相互关系。方法108例胆囊腺癌、46例癌旁组织和35例慢性胆囊炎手术切除标本常规制作石蜡包埋切片,ER和MTA1染色方法为EnVisiomTM免疫组织化学法,MV染色方法为SP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胆囊腺癌ER、MTA1表达阳性率及MTA1表达评分和MV计数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慢性胆囊炎(P<0.05或P<0.01);腺瘤癌变或高分化腺癌及无淋巴结转移病例ER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低分化腺癌和淋巴结转移病例(P<0.05或P<0.01);腺瘤癌变或高分化腺癌、肿块最大径<2cm、无淋巴结转移及未侵犯周围组织器管病例MTA1表达阳性率和评分及MV计数均明显低于低分化腺癌、肿块最大径≥2cm、淋巴结转移和侵犯周围组织器官病例(P<0.05或P<0.01);胆囊腺癌中ER与MTA1表达呈明显不一致性(P<0.01),ER阳性病例MTA1评分及MV计数明显低于阴性病例(P<0.01);MTA1阳性病例MV计数明显高于阴性病例(P<0.01),MTA1表达评分与MV计数呈高度密切正相关(r=0.52,P<0.01)。结论ER、MTA1表达和MV计数均为反映胆囊腺癌发生、进展、生物学行为及其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记物,ER负性调节MTA1表达水平及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而MTA1具有促肿瘤血管生成作用。
2007(11).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LK-1)、肺耐药蛋白(lung resistance protein,LRP)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FLK-1、LRP、Caspase-3在63例肺癌和12例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①63例肺癌中FLK-1、LRP和Caspase-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3%、60.3%和61.9%。②FLK-1的表达水平在肺癌组织不同临床TNM分期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在不同病理分级和病理类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LRP的表达水平在肺癌组织不同病理分级、病理类型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在不同临床TNM分期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Caspase-3表达水平在不同病理分级以及淋巴结转移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在非小细胞与小细胞肺癌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但在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腺癌,在不同临床TNM分期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⑤FLK-1、LRP、Caspase-3三者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检测FLK-1、LRP、Caspase-3的表达水平,对肺癌的诊治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2007(11).
摘要:目的探讨EC耳脑胶在大白鼠颅内使用的安全性。方法取雄性SD大白鼠12只,采用自身对照。滴EC耳脑胶于一侧暴露的蛛网膜下腔的顶叶脑组织上(直径约3mm);对侧按同样方法处理,不滴EC耳脑胶,作为对照组。在术后1、3、7和28d,观察有无神经元损害、胶质增生、水肿、纤维增生、炎症反应,并对病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神经元的损害、胶质增生、水肿、纤维增生、炎症反应,在术后第1、3、7和第28天作统计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EC耳脑胶在大白鼠脑组织上使用时,未显示除手术操作外的脑组织进一步损害;EC耳脑胶能在大白鼠颅内手术中安全使用。
2007(11).
摘要:目的检测ActivinA对卵巢癌细胞系OVCAR-3的作用及其作用途径。方法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OVCAR-3细胞系膜受体ActRⅡ,用10ng/mL Activin A连续作用7d绘制细胞的生长曲线,设未加Activin A为对照组。用MTT方法检测Activin A对OVCAR-3刺激作用与时间和剂量的关系。West-ern-blot法检测bcl-2蛋白表达。结果OVCAR-3细胞系膜受体ActRⅡ表达阳性,Activin A对细胞增值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ctivin A促进细胞增殖有时间依赖性,在48h达高峰;但无剂量依赖性。通过Western blot检测Activin A作用48h的OVCAR-3细胞Bcl-2蛋白表达情况,发现加Activin A组Bcl-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ctivin A对OVCAR-3细胞系有促细胞增值作用,其促细胞增殖作用途径可能是通过Bcl-2抗凋亡通路发挥作用。
2007(11).
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作用。方法42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控制性低通气及内科综合治疗,监测其治疗前、治疗后6h的血气及气道内压变化。结果2例患者因呼吸心跳停止抢救无效死亡,40例患者治愈出院。治疗后6h二氧化碳分压及气道峰压值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氧分压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结论重症支气管哮喘早期采用控制性低通气治疗是有效的。
2007(11).
摘要:目的评价螺旋CT(spiral CT,SCT)双期增强扫描在胃癌术前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方法42例胃癌患者术前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进行TNM分期并与手术情况和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42例胃癌病灶均明显增强,胃癌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分期的准确性分别为69%、69%、71%。结论SCT双期增强扫描对胃癌患者的术前分期有重要价值。
2007(11).
摘要: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治疗胃肠道肿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72例均有组织病理学诊断及可评价客观指标。采用奥沙利铂150mg/dL,亚叶酸钙(CF)100mg/m2+5-氟脲嘧啶300mg/m2d1-5化疗,3周为1周期,6周期评价疗效。结果72例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其中胃癌有效率为54.8%,结肠癌有效率为54.1%,直肠癌有效率为47.1%。主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结论奥沙利铂联合5-氟脲嘧啶、亚叶酸钙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2007(11).
摘要: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插管治疗自发性气胸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对3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静卧吸氧、胸穿抽气及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或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等方法治疗。结果35例气胸患者痊愈,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较传统胸腔闭式引流住院时间、置管时间短。结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
2007(11).
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诊断、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5例直肠癌保肛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185例直肠癌行前切除保肛手术,15例出现吻合口瘘,13例通过及时有效的引流、局部处理治愈,2例经结肠造口治愈。结论吻合口瘘是直肠癌保肛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与术前准备情况、手术操作技巧、吻合口血供、张力和骶前引流通畅情况有关;做好防治措施,可以减少和避免吻合口瘘的发生。
2007(11).
摘要:目的探讨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8例诊断为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患者采用了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术前均先行椎间盘造影,探讨手术方法、比较手术前后疼痛症状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所有病例随访5~12个月,平均为7个月,术前VAS评分平均为7.3分,术后下降为2.1分(P<0.05),术后4个月随访时为2.5分(P<0.05),主观改善满意率为92.1%,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近期效果满意,但手术适应证仍需严格控制。
2007(11).
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采用单纯药物治疗(A组)、26例采用CPB+药物治疗(B组)。比较2者腹部症状,血浆IL-6、IL-8、TNF-α、Amy浓度方面的差异。结果B组患者较A组腹部症状明显减轻(P<0.05);血清IL-6、IL-8、TNF-α、Amy浓度B组患者较A组亦明显降低(P<0.05)。结论CPB能迅速减轻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局部症状,缩短病程,改善预后。
2007(11).
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阴道闭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近10年收治的8例先天性阴道闭锁合并有功能子宫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手术方式及预后。结果8例Ⅱ型先天性阴道闭锁,均采用保留子宫并阴道成形手术,其中3例合并先天性宫颈闭锁,阴道成形结合开腹手术。随访1~101个月,其中4例成功;2例反复3次出现阴道上段黏连闭锁行黏连分离术,1年后因子宫腺肌病、卵巢巧克力囊肿,痛经难忍行子宫切除术;2例因外省路途遥远失访。结论先天性阴道闭锁保留功能性子宫的手术是可行的,治疗虽较为困难,术后坚持带模具,可保留其生理与生殖功能。
2007(11).
摘要:目的研究经肋横突结合区置钉固定脊柱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取4具成人防腐胸椎标本及相连的一段肋骨(长5~6cm),在椎体的一侧按常规方法置入椎弓根螺钉,对侧经肋横突结合区置入螺钉。对螺钉的位置和螺钉钉道的组成进行解剖学和影像学测量。结果经肋横突结合区置入的螺钉位于肋横突结合区和椎体内。螺钉经过横突,进入椎弓根占居椎弓根外侧的大部分和肋骨内侧部分,再进入椎体。正确放置的螺钉未进入椎间孔,不会损伤血管神经和胸膜。椎弓根螺钉误置率(21.4%)比肋横突结合区螺钉的(5.0%)要显著高。结论影像学和解剖学均证实,以横突中外1/3头侧处为进钉点,沿肋横突沟的方向进钉,可以在肋横突结合区安全地置入螺钉。
2007(11).
摘要:目的研究Ni-Ti螺旋弹簧和橡皮链施力后,尖牙远中移动速率、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中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探讨不同持续张力的正畸效果和生物学效应。方法用OPAK直丝弓矫治技术托槽,排齐整平后,采用0.018×0.025″SS的Ni-Ti方丝进行尖牙远中移动。然后,用初始力150g的Ni-Ti螺旋弹簧和橡皮链牵引尖牙向远中,21d后,采用游标卡尺测定牙齿移动距离,Beckman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龈沟液中碱性磷酸酶(GCF-ALP)的活性。结果螺旋弹簧和橡皮链施力21d后,尖牙向远中移动距离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螺旋弹簧和橡皮链持续牵引力作用下,GCF-ALP活性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加,6个月时达到最高水平,与加力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6个月后,GCF-ALP开始下降,12个月时,橡皮链加力侧GCF-ALP活性基本恢复到加力前的水平。但在6和12个月时,GCF-ALP活性在螺旋弹簧施力侧显著高于橡皮链施力侧,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螺旋弹簧拉尖牙向远中移动速率较快,产生的生物学效应较强而持久。
2007(11).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和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有围产期窒息史患儿的CT和MRI表现及其复查CT和MRI的表现。结果38例中,初诊头部CT和MRI均有不同程度缺氧缺血性脑病征像。CT表现为脑实质内范围大小不一的低密度灶,灰、白质分界模糊,甚至消失。表现为:灰、白质信号差别消失或一个或多个脑叶白质区呈片状T1低信号及T2高信号灶,或伴有基底节区可见点状异常T2低信号灶。追踪复查CT和MRI,20例CT和MRI表现正常,4例放弃治疗死亡,余14例中,CT表现为低密度灶无明显改善,甚至遗留脑软化灶。MRI表现为脑萎缩伴随基底节区异常T2信号或脑水肿征像。结论CT和MRI相结合,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有客观反映,能弥补超声诊断空白,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早诊断和预后评估、脑损伤监测有一定实用价值。
2007(11).
摘要:目的介绍L形皮瓣在体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与经验。方法自2003年4月~2006年8月,应用L形皮瓣修复面部、躯干及肢体皮肤缺损20例。其中面颈部12例,躯干4例,四肢4例,缺损面积最小者0.5cm×0.8cm,最大者7cm×10cm。结果术后除1例皮瓣尖端表皮坏死外,其余均完全成活。结论L形皮瓣具有操作简单、血运可靠及转移后张力分布均匀等优点。尤其适用于面颈部面积不大但又不能直接缝合的创面修复。
2007(11).
摘要:目的了解国人面神经额颞支在额颞区的显微解剖,为临床手术预防额颞支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应用国人成人头颅标本10例(20侧),模拟额颞颧入路对面神经额颞支及额颞区进行显微外科解剖,并对其测量。结果面神经额颞支通常有1~4支,在颧弓上缘与颞浅动脉起始部距离为(0.8±0.3)cm,在颧弓表面行走于颞深筋膜浅层与结缔组织融合膜的浅层,向上行于颞区,位于颞浅筋膜和颞深筋膜浅层之间,而在眶外侧角水平以上则行走于帽状腱膜浅层。结论为防止面神经额颞支损伤,切口应在颞浅动脉后,并采用筋膜间皮瓣技术。
2007(11).
摘要:目的评估右旋布洛芬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和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多中心及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试验组给予右旋布洛芬0.4~0.6g/次,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布洛芬0.4~0.6g/次,每日2次,疗程4周。结果右旋布洛芬组对RA和OA的总改善率,总有效率及关节疼痛,肿胀的改善率均高于布洛芬组,且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右旋布洛芬治疗RA、OA疗效优于布洛芬,不良反应未增加,用药较为安全。
2007(11).
摘要:目的评价肺栓塞的诊断方法与治疗措施。方法对2004年2月~2006年10月入院并确诊的21例肺栓塞的诊断方法、治疗措施进行分析。结果21例肺栓塞患者中,低氧血症96%,心脏超声典型改变的76%,增强多排CT敏感性95.8%,接受溶栓治疗3例中无1例死亡,接受抗凝治疗16例中1例死亡。结论肺栓塞的发病与易患因素密切相关,早期诊断,尽早溶栓及抗凝治疗,可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
2007(11).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23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均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结果123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一次手术取尽率为83.5%(106例),有9例结石完整跑入肾内,8例因结石之下输尿管严重扭曲改其他术式。平均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55min及4d。结论对于直径<2cm、结石处炎症肉芽组织多、结石下段无明显梗阻的输尿管结石,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是最好的选择。
2007(11).
摘要:目的了解射频热疗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胆囊癌的疗效、安全性和毒副反应。方法观察2003年12月~2005年12月间热疗联合卡培他滨口服治疗晚期胆囊癌17例,卡培他滨2000mg/(m2·d)口服,分2次。连续14d,停药7d,为1个周期。每例至少口服化疗2个周期。射频热疗每周2次,贯穿整个卡培他滨治疗周期。结果本组病例中无完全缓解者,部分缓解7例,稳定2例,进展8例。总有效率(CR+PR)为41.2%,主要毒副反应为恶心纳差,均未出现Ⅲ~Ⅳ不良反应,未见血液限制性毒性发生。热疗没有出现使治疗无法进行的副反应的发生。结论热疗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胆囊癌安全、毒副作用轻、患者的医从性强。尤其适合体质较差,高龄的晚期胆囊癌病人。
2007(11).
摘要:目的总结改良旧儿玉法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的经验和效果,以提高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该院40例乳腺癌病人采用改良旧儿玉法手术的经验和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改良的儿旧玉法清除的LevelⅢ组淋巴结的个数在1~7枚,平均4.82枚,胸大小肌之间的Rotter淋巴结清除个数2~4枚,平均3.31个。39例病人无胸壁局部复发,胸大肌外形饱满无塌陷,张力良好,上肢功能及肌力接近于对侧。结论改良儿旧玉法易于完成腋窝LevelⅢ淋巴结的清扫,对于需行锁骨下组淋巴结清扫乳腺癌均可采用此法清除腋窝高位组淋巴结,安全易行,疗效理想。
2007(11).
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切除术副损伤的原因,为尽量减少甲状腺切除术积累经验。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6年7月29例因行甲状腺切除而发生副损伤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患者中,损伤甲状腺上动脉致术中出血3例;处理甲状腺静脉时损伤颈内静脉2例;损伤腺体包膜血管1例;喉返神经损伤13例,其中12例为单侧,1例切断,11例为暂时性损伤,1例为双侧暂时性损伤;喉上神经损伤5例,均为单侧暂时性损伤;甲状旁腺损伤致术后低钙血症3例;喉返神经加甲状腺上动脉损伤2例。结论术前准备不充分、解剖不熟练与操作不仔细、过度游离软组织及过度牵拉可能是造成副损伤的主要原因。
2007(11).
摘要:妇产科是一个完全面对女性患者的学科,在妇产科见习带教中,患者往往不愿意让见习的男生了解和观看自己的隐私部位,导致男生在妇产科临床见习中较易陷入尴尬消极的局面。因此,基于妇产科专业的特殊性,如何让男生学好妇产科,在临床见习中既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利因素的发生,又能有效地获取专业知识,全面提高妇产科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2007(11).
摘要:为提高临床实习质量,培训合格医学人才,该院按照卫生部教学实习医院标准,做好日常带教工作,严格临床带教老师管理,健全制度,其次应做好实习前岗前培训,加强医学生的医德医风教育,促进实习医生的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同时严格遵照实习大纲要求来管理学生,实施实习生出科考核及综合素质评定,保证医学生高质量的完成临床实习任务。
2007(11).
摘要:<正>2007年8月16日本项目实施单位:内镜专业技术全国考评委员会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这项基地筹建工作将在二年内完成,依照内镜在临床应用涉及的专科分类,分为12个内镜专科。将对近100万名内镜医师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考核,根据需培训人员数量,需在全国
2007(11).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护生临床带教中临床路径的运用,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方法,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操作及综合测试成绩。结果临床教学路径组和传统教学组相比,带教效果显著提高。结论临床路径有助于提高神经外科带教质量和护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