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0卷第10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原发型肝癌相关抗原基因HCC-A-12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007(10).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原发型肝癌相关抗原基因HCC-A-12的组织分布情况,以推测原发型肝癌相关抗原基因HCC-A-12的生物学功能与特性。方法应用美国国家生物信息中心(NCBI)中的核酸数据库、EST数据库、Unigen数据库和相应软件分析。结果原发型肝癌相关抗原基因HCC-A-12定位于7q12.1,由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组成,广泛表达于许多正常组织如前列腺、脂肪、耳等,但在胃癌、子宫瘤、宫颈癌、皮肤癌、结肠癌等肿瘤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而在相应正常组织中不表达或低表达。结论原发型肝癌相关抗原基因HCC-A-12编码的抗原可能与人类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MMP-9反义寡核苷酸抑制胃癌细胞生长的实验研究

      2007(10).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MMP-9反义寡核苷酸作为靶基因对胃癌细胞的生长抑制效应,以进一步揭示MMP-9反义寡核苷酸治疗胃癌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方法以人胃癌细胞株MGC803为研究对象,应用ASODN技术,将MMP-9ASODN转染到MGC803细胞中,利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不同时间MMP-9反义寡核苷酸对MGC803细胞的杀伤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MMP-9反义寡核苷酸对MGC803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结果MMP-9反义寡核苷酸在体外能够抑制MGC803肿瘤细胞增殖,且这种增殖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MMP-9反义寡核苷酸在体外能够诱导MGC803肿瘤细胞凋亡,作用与浓度和时间有关。结论MMP-9反义寡核苷酸可望成为一种人胃癌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

    • 转染PDGF-B mRNA的反义寡肽核酸抑制狗冠状动脉搭桥术吻合口再狭窄

      2007(10).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PDGF-B mRNA反义寡肽核酸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吻合口再狭窄的影响。方法建立狗冠状动脉搭桥吻合口再狭窄模型;用合成的反义寡PNA以外科涤纶线携带并辅助治疗性超声波转导吻合口局部血管平滑肌细胞;分别用原位分子杂交和LSAB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DGF-B mRNA和PCNA表达;用形态测量法检测吻合口局部冠状动脉内膜厚度和面积。结果PNA显著抑制术后第4周吻合口局部冠状动脉内膜vSMCs表达PCNA和PDGF-B mRNA,与对照组相比抑制率分别为75.37%和71.64%;显著减少血管内膜厚度和面积。结论合成的反义寡PNA可部分抑制狗冠状动脉搭桥术吻合口再狭窄。

    • HSV-1载体对体外培养神经元感染作用的研究

      2007(10).

      摘要 (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利用重组有lacZ基因的HSV-1假型病毒载体感染体外培养的人胚神经元,(以β-gal组织化学染色来检测报告基因lacZ在神经元中的表达),并观察该载体的细胞毒性及病毒的水平传播情况。方法用重组有lacZ基因的HSV-1扩增子质粒pHSVlac包装成复制缺陷的假型病毒载体,并在Vero细胞中传代增殖,产生高滴度的病毒载体,用其感染体外原代培养的神经元,以β-gal染色观察报告基因lacZ在神经元中的表达及该载体的细胞毒性。结果pHSVlac质粒与HSV-1 17 ts K可在Vero细胞中包装成复制缺陷的HSV-1假型病毒载体,经传代其滴度可达1×108PFU/mL。该载体在37℃时能感染体外原代培养的人胚神经元,并在其中表达LacZ基因,未发现细胞毒性改变。结论HSV-1载体能够高效靶向地将外源基因导入非分裂的神经元,HSV-1载体介导的基因转移系统的建立为进一步开展神经机能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基因治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MUC1/Y基因疫苗治疗膀胱肿瘤的实验研究

      2007(10).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人黏蛋白MUC1/Y基因DNA疫苗诱导小鼠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lym-phocytes,CTL)及体液免疫应答的作用,为人膀胱癌疫苗的应用提供基础实验研究资料。方法通过pEGFP-C3-MUC1/Y质粒免疫雄性BALB/c小鼠,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抗体生成情况和CTL分泌IL-2和IFN-γ的量,并用LDH释放法测定CTL对膀胱癌细胞株BIU-87的特异性杀伤率。结果在接种疫苗的小鼠体内特异性抗体明显升高,CTL分泌的IL-2和IFN-γ较对照组高。在效靶比为100∶1、50∶1、25∶1、12.5∶1时,实验组特异性CTL对BIU-87杀伤率分别为50.9%、45.9%、47.5%和18.6%,而对照组(空载体pEGFP-C3和灭菌生理盐水)分别为18.3%、10.7%、13.8%、6.3%;16.5%、11.9%、8.6%和10.3%。实验组与对照组两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MUC1/YDNA疫苗能够诱导小鼠体内产生抗人膀胱癌黏蛋白的特异性抗体,并能诱导产生特异杀伤表达MUC1/Y的靶细胞的CTL,为MUC1/Y基因疫苗用于膀胱肿瘤生物免疫提供一种新的治疗策略。

    • 乳腺癌组织中COX-2、bFGF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2007(10).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中COX-2和bFGF的表达。结果在恶性肿瘤国际临床病期分类(TNM)Ⅰ~Ⅱ乳腺癌组织中COX-2的阳性系数均数为(1.03±1.28),bFGF的阳性系数均数为(1.08±1.21),在TNMⅢ~Ⅳ乳腺癌组织中COX-2的阳性系数均数为(3.09±1.70);bFGF的阳性系数均数为(3.00±1.91)。TNMⅢ~Ⅳ乳腺癌组织中COX-2和bFGF的表达明显高于TNMⅠ~Ⅱ(P<0.01)。在淋巴结阳性组乳腺癌组织中COX-2的阳性系数均数为(2.76±1.66),bFGF的阳性系数均数为(2.82±1.57);在淋巴结阴性组乳腺癌组织中COX-2的阳性系数均数为(0.67±1.07),bFGF的阳性系数均数为(0.59±1.12)。淋巴结阳性组乳腺癌组织中COX-2和bFGF的表达明显高于淋巴结阴性组(P<0.01)。结论COX-2、bFGF高表达可能与乳腺癌的预后有关。

    • 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及其耐药性分析

      2007(10).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构成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426例小儿肺炎患者进行痰及咽拭子培养。结果检出病原体阳性269例,阳性率为63.1%,其中细菌阳性149例,肺炎支原体阳性118例,真菌2例。主要细菌为肺炎链球菌(SP)58株,流感嗜血杆菌(HI)30株,副流感嗜血杆菌(HP)35株,卡他布兰汉菌(MC)11株。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及苯唑西林的耐药率分别高达86.2%、70.7%、67.2%和65.5%。肺炎支原体(MP)对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5.9%、50.8%。β内酰胺酶阳性率达71.1%。结论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细菌检出率略高于肺炎支原体,细菌、肺炎支原体对抗生素耐药问题严重。

    • 阿奇霉素聚丁氰基丙烯酸酯纳米粒的制备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

      2007(10).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制备阿奇霉素聚丁氰基丙烯酸酯纳米粒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药剂学指标。方法制备经泊洛沙姆(F68)修饰的聚丁氰基丙烯酸酯纳米粒,使其易于通过前列腺包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包封率等药剂学指标,采用Zetasier粒径仪检测其粒径。结果制备的阿奇霉素聚丁氰基丙烯酸酯纳米粒粒径为(139.1±187.8)nm,包封率为81.2%。结论经泊洛沙姆F68修饰的阿奇霉素聚丁氰基丙烯酸酯纳米粒药物的制备与检测达到药剂学要求。

    • 卟啉在早期肿瘤荧光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2007(10).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对卟啉类光敏剂的特点、诊断机制、检测方法及其在早期肿瘤荧光诊断上的临床应用研究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 星状神经节阻滞在冠心病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作用

      2007(10).

      摘要 (3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估术前两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冠心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10月~2006年8月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VLC)的冠心病患者30例,ASAⅡ~Ⅲ级。随机分为3组,左侧星状神经节阻滞组(L-SGB)、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R-SGB)组和对照组各10例。所有患者分别于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前(T0)、SGB后10min(T1)、气管插管即刻(T2)、插管后5min(T3)测量并记录心率、血压;并于SGB前(T0)和麻醉后4h(T4)抽血查心肌肌钙蛋白I(cTnI)。结果R-SGB组患者阻滞后10min的心率和阻滞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组患者T2时点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与T0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L-SGB组和R-SGB组患者T2时点MAP和H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组患者T4和T0血清cTnI含量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T4时点血清cTnI含量,L-SGB组和R-SGB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L-SGB组与R-SGB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R-SGB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心率;L-SGB和R-SGB对冠心病行TVLC的患者具有心肌保护作用,且L-SGB较R-SGB效果好。

    • 小儿头孢菌素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64例分析

      2007(10).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头孢菌素导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基本情况。方法对64例头孢菌素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本组头孢菌素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以6个月~3岁年龄组发生率最高。其中第3代头孢菌素所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腹泻程度重于第1代。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均缺乏特异性。结论头孢菌素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比较常见,应引起临床医师在用药时的重视。

    • 超声心动图结合心电图特征对扩张型心肌病与缺血性心肌病的鉴别诊断

      2007(10).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ultrasonic cardiogram,UCG)结合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特征对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和缺血型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对30例DCM及30例ICM的超声形态学与心电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ICM组与DCM组各项指标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其特点为:DCM组心脏多个房室腔扩大呈球形结构,室壁变薄及弥漫性运动度减弱;ICM组心脏以左房室扩大为主,多呈葫芦状,室壁节段性运动减弱。DCM组以收缩功能降低为主,舒张功能可表现为正常;而ICM组以舒张功能降低为主,收缩功能可表现为正常。DCM组多瓣膜返流发生率较高且程度较重,ICM组多为单瓣膜返流且程度较轻。DCM组Rv6/Rmax≥3.0占71.2%(Rmax为Ⅰ、Ⅱ、Ⅲ导联中振幅最大的R波),而ICM组却无一例。结论超声心动图结合心电图特征是对DCM与ICM进行鉴别的简便可靠的方法。

    • 临床Ⅰ期乳腺癌体征、B超和钼靶诊断结果的分析(附93例报告)

      2007(10).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临床Ⅰ期乳腺癌体征、B超、钼靶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该科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临床Ⅰ期乳腺癌93例,有乳腺原发病灶体征、B超、X线钼靶检查完整资料。结果93例乳腺癌中,B超阳性78例(83.9%)、钼靶阳性62例(67.7%)(P<0.05)、B超或钼靶之一阳性者88例(94.6%)。有乳腺癌临床体征的77例(82.8%)例中,B超阳性68例(88.3%)、钼靶阳性54例(70.1%)、两者之一阳性者75例(97.4%)。浸润性癌73例(78.5%)中,B超阳性61例(83.6%)、钼靶阳性50例(68.5%)(P<0.05),两者之一阳性者69例(94.5%);非浸润癌20例(21.5%)中,B超阳性者10例(50.0%)、钼靶阳性者17例(85.0%)(P<0.05)。结论临床Ⅰ期乳腺癌B超、钼靶联合检查阳性率明显高于应用单一方法。浸润癌B超准确率高于钼靶,而在非浸润癌中钼靶准确率高于B超。

    • 严重颅脑损伤流行病学分析

      2007(10).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总结湖南株洲地区近10年来严重颅脑损伤病人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1996年1月~2005年12月株洲地区严重颅脑损伤资料完整的病例2846例。分析其性别、年龄、受伤机制、诊断方法、就诊和死亡时间、脑疝形成及其时间、治疗方式、治疗结果,并提出影响预后指标。结果交通事故伤为主要类型;严重颅脑损伤的高危年龄16~48岁;男性明显多于女性;81.3%病人通过头颅CT确诊;伤后2h是病人就诊的高峰期,也是死亡的高峰期;死亡率12.89%。结论对高危人群采取预防和监护措施,提高黄金时间内的急救效应,实施规范化救治,重视影响预后的因素,降低死亡率。

    • 高血压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及降压治疗对其影响

      2007(10).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小板4项参数的变化及降压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检测32位正常对照者与37名原发性Ⅰ级高血压患者治疗3周前后血压和血小板4项参数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统计分析其数据变化。结果高血压时,血小板4项参数均有不同程度增高,降压治疗后,4项指标都有相应回落。结论降压治疗能降低PLT、PCT、MPV与PDW,改善血压升高所致的前血栓状态。

    • 住院烧伤病人细菌菌谱变迁及耐药性分析

      2007(10).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近6年来该科烧伤感染常见细菌及其耐药性的变化。方法统计2000年8月~2006年7月期间烧伤病房住院的烧伤的各类标本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并分为前后两时期进行比较。结果在烧伤感染常见菌中,G-杆菌仍多于G+球菌;2000年8月~2003年7月期间,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检出率最高的细菌;鲍曼不动氏杆菌在2003年8月~2006年7月期间检出率明显升高,占据首位。结论烧伤病房细菌菌谱出现变迁,对某些常用抗微生物药耐药性增强,临床上须重视细菌学调查工作,采取综合措施,延缓细菌耐药性的出现。

    • 辛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2007(10).

      摘要 (2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方法共入选1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不服用辛伐他汀),辛伐他汀组,正常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8周。采用超声法检测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lux modulated dilation,FMD),同时观察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辛伐他汀治疗8周后,显著降低血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对照组治疗8周后血脂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辛伐他汀可显著改善FMD百分比(P<0.05)。但3组之间FMD的改善与血TC、LDL-C水平的降低不相关。对照组FMD虽有轻度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辛伐他汀治疗后肱动脉内径、肱动脉对硝酸甘油的反应均无显著改变。结论辛伐他汀治疗8周后,可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但该作用与血脂调节变化无明显的量效关系,可能独立于调脂作用之外。

    • 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其治疗顺从性的关系分析

      2007(10).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其治疗顺从性的关系。方法对该院18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分析其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及预防保健意识等与其治疗顺从性的关系。结果文化程度高、经济状况好、预防保健意识强的患者其治疗顺从性明显好(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其治疗顺从性有明显影响。

    • 隐匿性中耳炎的诊断与治疗

      2007(10).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隐匿性中耳及乳突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总结17例隐匿性中耳乳突炎的手术治疗经验。结果17例病人经详细的病史和影像学检查获得确诊,给予相对保守的手术治疗,均获得令人满意的疗效。结论对于可疑的隐匿性中耳乳突炎病人,要注意详细收集病史,辅以必要的检查,颞骨薄层CT等影像学检查是主要的诊断方法;多数病人需手术治疗,要注意掌握手术时机,减少并发症。

    • 创伤性上颈椎不稳的手术治疗策略

      2007(10).

      摘要 (4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上颈椎不稳的手术治疗方式,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本院脊柱外科自2002年1月~2007年6月共有46例创伤性上颈椎不稳患者,其中寰椎骨折合并寰椎横韧带损伤11例,寰椎横韧带损伤4例,陈旧性寰枢关节旋转性脱位1例,齿状突骨折20例,Hangman骨折10例;MRI示有脊髓受压表现者14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即予颅环弓牵引,完善术前准备后分别予前路齿状突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或C2/3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后路Atlas钛缆内固定术、Apofix内固定术、Magerl内固定术、侧块钉板固定术或枕颈融合术及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结果术中未出现脊髓损伤、椎动脉破裂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得到6~36个月的随访(平均18个月);未出现内固定松动、脱出及断裂现象,未发现脊髓神经损伤加重征象,无明显颈椎畸形遗留。全部病例均获骨折愈合或骨性融合。结论恰当的手术方式是治疗创伤性上颈椎不稳的基础,而手术的目的是获得上颈椎最大限度的生理功能。

    •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46例疗效观察

      2007(10).

      摘要 (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讨论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 way pressure,BiPA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入选病例46例,分为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治疗;呼吸机治疗组2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12h,48h两组病人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比较。结果呼吸机治疗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具有肯定的疗效。

    • 地塞米松短期静脉滴注治疗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观察

      2007(10).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短期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对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通过随机对照分组,治疗组给予地塞米松20mg/d静滴3~5d,对照组口服强的松1mg/(kg·d)。结果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明显缩短,补体升高,血尿、蛋白尿、肾功能及血象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地塞米松短期静脉滴注能更快、更有效控制SLE病情活动,且副反应不增加。

    • 胰腺假性囊肿的诊治体会:附32例报告

      2007(10).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总结胰腺假性囊肿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囊肿部位,形成时间及囊壁厚度,采用保守治疗8例,经皮囊肿穿刺引流6例,开腹手术18例(外引流7例、内引流9例、囊肿切除2例)。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7%。随访3个月~6年,复发率6.3%。结论根据病情和病程选择合适的术式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关键。

    • 胰腺结石6例治疗体会

      2007(10).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介绍6例胰腺结石的诊断、手术治疗和术后处理的经验体会。方法对5例胰腺结石患者均采用各种影像学检查,均行胰管空肠侧吻合术手术。结果6例经过手术治疗全部痊愈,疼痛缓解率为83.33%。结论胰腺结石为少见病,诊断需要结合病人的病史、症状、实验室资料、影像学检查等。胰管空肠侧吻合术操作相对简单且并发症少,可作为胰管引流术的首选。

    •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与对策

      2007(10).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健康的心理,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着积极的作用,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消极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以至于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整个人生。因此,依据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相关原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首要问题。

    • 军队医护健康状况的初步探讨

      2007(10).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军队医护健康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择军队多家基地及其综合医院323名医护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被调查对象独立完成测试。测试工具:自测健康评定量表。结果调查结果表明,医护的躯体化、强迫症状高于常模,多表现为失眠、健忘、操作准确率下降等。结论军队医护工作人员健康的影响因素为个人因素,工作、社会、军队医院环境因素较为明显。

    • 医院后勤保障的精细化管理

      2007(10).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医院后勤管理改革是医疗改革的重要环节,全国医疗界为此展开了有益的探究。医院后勤保障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既包含了对医教研工作的后勤支持,也包含了对医院员工生活的后勤帮助,但医院后勤管理改革其核心内容是改变旧有的不符合现代

    • 中国卫生部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现场验收工作今天全面启动

      2007(10).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本项目实施单位:内镜专业技术全国考评委员会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这项基地筹建工作将在二年内完成,依照内镜在临床应用涉及的专科分类,分为12个内镜专科。将对近100万名内镜医师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考核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