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
摘要:目的研究GSGS对小鼠移植肝癌细胞的生长和端粒末端转移酶作用。方法用肝癌细胞悬液接种50只NIH裸鼠,再将其分为5组:阴性对照,阳性对照(环磷酰胺20mg/(kg·d),GSGS小剂量2g/(kg·d),中等剂量4g/(kg·d)和大剂量8g/(kg·d)。实验持续10天,在第11天,将小鼠处死,切除肿瘤,称量并且用PCR-ELISA检测端粒末位转移酶。结果GSGS的抗肿瘤效果在低剂量,中等剂量,大剂量分别是:62.8%、73.5%和81%。端粒末端转移酶活性(阳性比阴性)在阴性对照组是9∶1;在小剂量组是3∶7,在中等剂量和大剂量组都是1∶9。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证实GSGS在肿瘤组织中抗癌和端粒末端转移酶抑制剂的作用。
2007(1).
摘要:目的探寻偏头痛肝阳上亢证大鼠相关蛋白。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及偏头痛肝阳上亢证组(简称模型组)。通过对肾上腺组织蛋白质的提取,经双向电泳,Pdquest软件分析,蛋白质点原位酶解及质谱分析。结果发现模型组与正常组大鼠肾上腺总蛋白质的分布模式非常相似,以PI3-8,分子量Mr14.4~75kD范围的蛋白质斑点分布最多。经PDQuest7.0软件分析后得出,在相同条件下识别的蛋白质斑点数分别为正常组(584±25)个,模型组(686±27)个。选取表达有显著差别的12个蛋白质斑点进行酶解和质谱分析,所得结果在网上搜寻,其中有9个点的蛋白质与之匹配。结论表明模型组与正常大鼠肾上腺蛋白质的表达具有差异,经质谱鉴定的9个蛋白质可能与偏头痛肝阳上亢证的形成有关.这为进一步研究偏头痛发病机制打下了基础。
2007(1).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丙谷胺早期干预对SAP发生发展过程中胰腺组织结构,炎症介质的影响,探讨丙谷胺对SAP的作用机制以及各炎症介质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将54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AP组和丙谷胺干预组,每组谷18只,采用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成大鼠SAP模型,分别于术后6、12和24h抽血,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液中淀粉酶的含量;凝胶电泳迁移率法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活性;ELISA法检测血液中IL-1β及TNF-α的水平;半定量RT-PCR检测血液中IL-1β及TNF-α mRNA表达以及胰腺的病理变化。结果假手术组胰腺未见明显病理改变,SAP组各时点见胰腺组织明显水肿、出血和坏死,且随着时间的延长,病变逐渐加重;丙谷胺干预组胰腺水肿、出血、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仍较明显,但在各时间点均较SAP组显著减轻(P<0.01)。丙谷胺组NF-κB活性在6、12和24h都显著低于SAP组(P<0.05)。SAP组大鼠血清AMY、IL-1β、TNF-α的含量及IL-1β、TNF-α mRNA转录水平在造模后6h均开始不断升高,于24h达峰值;丙谷胺组以上各项指标也逐渐升高,但与SAP组比较,在各时间点都显著降低(P<0.05)。结论CCK受体拮抗剂丙谷胺可能通过炎症介质的信息传导通路,从源头上抑制NF-κB的激活,从而进一步影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释放,缩小SAP时细胞因子的级联效应,达到改善SAP预后的目的。
2007(1).
摘要:目的比较物理楔形野两种不同方法计算处方剂量与实测值的偏差,为物理楔形野处方剂量计算提供参考。方法在SIEMENS Primus-M型医用加速器产生的6MV X线和15MV X线条件下,用SCAN-DITRONIX RFA300三维水箱采集处方剂量计算所需的各种物理数据,2种方法分别计算处方剂量,与NEFarmer2670剂量仪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传统方法计算值与实测值偏差较大,在6MV X线、45°楔形板、25cm×25cm射野、20cm深度条件下偏差达9.1%,而改进方法计算值与实测值偏差不超过1.2%。结论物理楔形野处方剂量计算的传统方法在某些条件下存有较大误差,建议完善物理楔形野处方剂量计算所需相关物理数据,采用改进方法进行计算。
2007(1).
摘要:目的对于心脏术后的患者给予连续监测血乳酸,并根据血乳酸水平调整治疗方案,以确定这种方法是否能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对于连续收治的82名心脏术后患者分成两组,这两组除了一组测定乳酸水平其他治疗相同。观察死亡率、肺内感染的发生率、上呼吸机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以评估乳酸指导性治疗是否能改善心脏术后患者的预后。结果乳酸指导性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心脏患者的死亡率,住院时间。结论使用血乳酸水平可以更好地监测患者组织水平的灌注是否充分,结合使用中心静脉压对于补液及心功能的调整比单独使用中心静脉压更有优势,能很好地改善患者的预后。
2007(1).
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对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与宫腔镜检查结果的关系。方法对准备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embryo transferred,IVF-ET)治疗的不孕症患者,在自然周期的排卵期,采用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进行仔细监测,对内膜异常的763例患者(观察组)进行宫腔镜检查。对照组是IVF-ET前、后,超声未发现内膜异常,常规进行宫腔镜检查的80例不孕患者。结果观察组中,宫腔镜检查确诊出现异常内膜为672例(672/763,88.07%),对照者为8例(8/80,10%)。结论经阴道超声是诊断不孕症患者宫腔内病变的一种简便、经济、无损伤、诊断率高的方法,是筛除IVF-ET术前子宫内膜病变的首选方法,而宫腔镜检查可为内膜病变提供准确的诊断。
2007(1).
摘要:目的探讨携带外源基因的腺病毒在体外有效感染大鼠胰岛及外源基因在胰岛中的表达。方法用携带人血红素氧合酶-1基因(hHO-1)及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的腺病毒在体外以不同MOI感染大鼠胰岛,荧光显微镜观察GFP的表达及Western检测hHO-1蛋白来确定转染结果,并观察外源基因表达持续的时间。结果腺病毒载体在体外能将外源基因有效转入到大鼠胰岛细胞,转染的基因能稳定表达。结论腺病毒载体在体外可以有效感染大鼠胰岛,为基因修饰胰岛移植物以提高胰岛移植效果奠定了实验基础。
2007(1).
摘要:目的通过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sC)转染反义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TGF-β1),观察该细胞纤维连接蛋白(FN)及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表达的改变。方法构建反义TGF-β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采用脂质体进行基因转染MsC,用ELISA法检测转染系膜细胞上清液中FN和PAI-1的蛋白质水平,并与无转染的MsC对照组和空载体组比较其表达的变化。结果构建了大鼠反义TGF-β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将其转染Msc,与对照组相比转染48小时后细胞分泌FN和PAI-1蛋白质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反义TGF-β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可从分子水平阻断MsC的FN及PAI-1表达,在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球肾炎的研究治疗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007(1).
摘要:目的检测促血管生成素-2(Ang-2)在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患者在位及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发病的作用。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Ang-2 mRNA在6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内异症组)、4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腺肌病组)的异位及在位内膜中的表达及在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对照组)中的表达。结果内异症组及腺肌病组的异位及在位内膜中Ang-2的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其表达强度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异位及在位内膜组织中Ang-2的表达增强,Ang-2在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007(1).
摘要:目的观察脑灵颗粒对Alzheimer病(AD)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脑内海马区域老年斑的影响。方法以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并铝盐注射制作AD大鼠模型,行γ-电迷宫实验检测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SP法观察海马部位Aβ的变化。结果脑灵颗粒能改善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显著降低海马CA区、齿状回Aβ免疫阳性神经元的细胞数、平均灰度值(P<0.05,P<0.01)。结论脑灵颗粒抑制和清除海马结构中Aβ的沉积,是改善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机制之一。
2007(1).
摘要:目的探讨复杂性肾结石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肾窦内肾盂及肾实质切开取石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结果89例复杂性肾结石经肾窦内肾盂及肾实质切开取石治疗,平均手术时间约130min,术中出血平均约200mL,取尽结石86例,术后常规B超或KUB检查,3例残留单个小结石。结论肾窦内肾盂及肾实质切开取石符合肾动脉及其分支的解剖,距结石较近,该手术操作简便、手术野暴露好、结石残留率低、无需阻断肾血流、出血少、肾组织损伤轻,对肾功能影响小,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2007(1).
摘要:目的体外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ll trans retinoic acid,ATRA)对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细胞系SH-SY5Y(SY5Y)细胞生长及分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ATRA作用前后SY5Y细胞TrKA mRNA表达情况;采用台盼蓝拒染法检测ATRA对SY5Y细胞的体外抗增殖作用;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ATRA作用7d后SY5Y细胞TrKA mRNA表达增高;ATRA对SY5Y细胞有抗增殖作用和诱导细胞分化作用,并呈一定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结论ATRA对SY5Y细胞有生长抑制及诱导分化作用,该作用与上调SY5Y细胞TrKA mRNA表达水平有关。
2007(1).
摘要:目的评价联检脑脊液结核杆菌DNA(TB-DNA)、抗阿拉伯糖甘露糖脂IgG抗体(LAM-IgG)和腺苷脱氨酶(ADA)指标诊断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结脑)及评价病情的价值。方法结脑组67例、非结核组38例,脑脊液标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AFB、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法检测LAM-IgG、酶动力学终点法检测ADA。结果TB-DNA+LAM-IgG诊断结脑的特异性为100%、阳性率为86.1%。结脑病情进展,ADA呈升高趋势;病情好转,ADA呈下降趋势。结论在诊断结脑方面,TB-DNA+LAM-IgG联合试验的应用价值明显高于经典方法;在动态了解病情方面,ADA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三者联合应用可提高对小儿结脑诊断和评价的价值。
2007(1).
摘要:目的了解肝移植病人的抑郁情绪,分析相关因素,寻找有效的治疗办法。方法应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对32例肝移植术后患者进行常规筛选,凡Zung抑郁自评量表为抑郁状态者,再进行Hamilton抑郁量表的检查。并对诊断为抑郁状态的患者进行抗抑郁治疗,用盐酸舍曲林50mg/d,连续治疗6周后,再进行上述量表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32例患者中,12例Zung抑郁自评量表的粗分>40分,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24分者3例。经过抗抑郁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下降,生存质量评分显著升高。结论肝移植术后患者中普遍存在抑郁情绪,经抗抑郁治疗后,对肝移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007(1).
摘要:目的探讨小肝癌多期螺旋CT扫描方法的临床应用。方法40例临床疑诊小肝癌病例。分成两组,对照组20例按常规方法进行增强扫描,实验组20例采用多期螺旋增强扫描修改扫描技术参数的方法。结果对照组仅7例(35%)影像诊断为小肝癌;实验组有15例(75%)影像诊断为小肝癌。结论多期螺旋CT扫描是显示诊断小肝癌常规方法。
2007(1).
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TUR)治疗膀胱表浅肿瘤及术后行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N-CWS)膀胱灌注预防其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膀胱表浅肿瘤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术后1周开始以N—CWS800ug加生理盐水60mL作膀胱灌注治疗。结果60例患者,58例获得随访,随访1~5年,复发16例,复发率27.6%。出现膀胱刺激症状6例,出现化学性膀胱炎2例。结论TURBt联合N-CWS灌注治疗膀胱表浅肿瘤疗效较好且副反应小。
2007(1).
摘要:目的观察氟达拉宾、米托蒽醌、地塞米松(FMD方案)治疗难治性低度恶性淋巴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5例Ⅲ-Ⅳ期难治性低度恶性淋巴瘤患者接受FMD方案联合化疗。结果15例患者中10例有效(66.7%),5例完全缓解(33.3%),5例部分缓解(33.3%),3例稳定(20%),2例进展(13.3%)。不良反应轻微。结论FMD方案对难治性低度恶性淋巴瘤疗效肯定,安全,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2007(1).
摘要:目的评价舒普深(头孢哌酮/舒巴坦)预防和治疗肾移植围手术期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根据肾移植术后预防感染抗生素种类将214例肾移植患者分三组,罗氏芬组(2g,4次/d,共7d)132例,舒普深甲组(1g,2次/d,共5d)46例和舒普深乙组(1g,3次/d,共5d)36例,出现感染予舒普深2g,2次/d5~7d。结果罗氏芬组感染发生率18.9%,舒普深甲组10.9%,舒普深乙组感染率2.7%;罗氏芬组6例感染患者予舒普深,除1例合并克柔氏念珠菌感染死亡外,其余均治愈;而舒普深甲组4例感染患者剂量加至2g,2次/d后治愈;三组均无明显副作用。结论舒普深是一广谱强效抗菌联合制剂,在肾移植围手术期预防和治疗感染疗效确切,是一种高效和安全的抗菌药物。
2007(1).
摘要:目的探讨单边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技术要点。方法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78例胫骨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单边外固定支架组40例,加压钢板内固定组38例,临床观察结合X线片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单边外固定支架组骨折愈合的优良率(87.5%)略低于加压钢板组(89.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主要并发症包括浅表感染3例,关节僵硬2例,畸形愈合2例,骨不连1例。结论单边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骨折疗效可靠、创伤小,值得推广;严格掌握适应证、规范手术操作是改善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2007(1).
摘要: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对高血压病(肝阳上亢型)患者血浆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观察天麻钩藤饮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及血浆丙二醛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与丙二醛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能显著降低高血压病患者血浆丙二醛水平。
2007(1).
摘要:目的观察放疗后程同步化疗对Ⅲ、Ⅳa期鼻咽癌局部控制率(CR)、生存率、远处转移率及口咽黏膜急性放射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998年3月~2002年3月共收治的78例Ⅲ、Ⅳa期鼻咽癌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A组(对照组)治疗方式为:放疗、化疗同步开始(化疗用DF方案),放疗结束后辅助化疗2、3周期。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面颈联合野放疗完毕时再同步化疗1周期。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为:鼻咽病灶3年局控率76.92%,66.67%(P>0.05);颈部转移灶3年局控率76.92%,64.10%(P>0.05);3年生存率74.35%,71.80%(P>0.05);远处转移率23.08%,25.64%(P>0.05)。两组比较均差异没有显著性。但是放疗后程同步化疗组比对照组鼻咽部、颈部3年局部控制率均提高了10%。口咽黏膜反应情况,两组没有显著性差异,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均能按计划完成治疗。结论放疗后程同步化疗有助于提高Ⅲ、Ⅳa期鼻咽癌的3年局部控制率。
陈晓彬;蒲晓群;郑昭芬;谢秀梅;杨天仑;李传昶;邓金华;孟霜媛;
2007(1).
摘要:目的评价房间隔瘤(ASA)并发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全组13(男5,女8)例,年龄10~54(27.6±15.3)岁。经临床、X线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确诊为ASA并发继发孔型ASD。TTE检查ASA均膨入右心房,ASD最大直径10~27(17.4±6.5)mm。其中单孔ASD8例,多孔ASD5例,孔间距离1~7mm者4例,9mm者1例。结果13例均一次封堵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所用封堵器的直径为16~38(24.3±8.2)mm。5例多孔ASD,有4例置入1个封堵器直接封堵多个缺损孔,1例(两个缺损孔之间距离为9mm)分别用20mm和16mm两个封堵器封堵。术后即刻TTE检查显示13例均获完全闭合,无残余分流。3~6个月复查11例(84.6%)心脏大小恢复正常,2例(15.4%)心脏不同程度的缩小,无封堵器移位及其他并发症。结论介入治疗房间隔瘤(ASA)并发继发孔型ASD是可行、安全的,可以获得良好的封堵效果。
2007(1).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损伤及其并发症的诊断和救治。方法该院从2002年1月~2005年6月先后确诊收治46例急性血管损伤的病人。结果由于及早手术,46例患者无一例死亡,8例因挤压严重坏死予以截肢,其余38例均成功治疗,收到理想疗效。结论临床血管损伤比较常见,需紧急处理以挽救病人的生命和肢体。近年来,随着血管外科技术的进展,四肢主要血管损伤的截肢率已显著降低。
2007(1).
摘要:目的比较两种胰岛素给药方法对迅速控制高血糖的差异。方法把糖尿病病人分成常规胰岛素多次注射组(MSⅡ)和胰岛素泵持续注射组(CSⅡ),比较两种不同方法血糖控制水平、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以及住院天数的差异。结果胰岛素泵持续注射比胰岛素多次注射能显著控制高血糖,胰岛素用量减少,低血糖发生率降低。结论CSⅡ治疗较CIT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并减少低血糖发生。
2007(1).
摘要:目的探讨前列腺囊肿的诊断措施与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对5例B超、MRI诊断为前列腺囊肿的患者行经尿道囊肿去顶术或腹腔镜下囊肿切除术。结果经尿道手术时间30~50min,出血约20~70mL;腹腔镜手术时间100~150min,出血约30~50mL,术后皮管引流2d,留置导尿管1、2周。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1年,无尿路刺激症状,无排尿困难,阴茎勃起与射精正常。结论B超和MRI是诊断前列腺囊肿的重要方法。对于靠近前列腺尿道的有症状的囊肿,经尿道前列腺囊肿去顶术疗效确切;当囊肿靠近尿道及膀胱颈的后方时,腹腔镜切除囊肿具有组织显露清楚、不易损伤盆腔组织、创伤小、出血少等优点,是治疗此类前列腺囊肿的最佳途径。
2007(1).
摘要:目的探讨移植肾动脉狭窄(TRAS)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13例TRAS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患者经彩超检查,10例明确诊断为TRAS,3例可疑诊断,特异性为76.9%,DSA诊断特异性为100%,全部行经皮穿刺移植肾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PTRA)或/和内支架术(IAST)后治愈。结论肾移植术后出现不明原因高血压,尿量减少和血肌肝升高,应考虑是否有移植肾动脉狭窄,彩超可作为筛选及随访手段,移植肾动脉造影是诊断的金标准,PTRA可作为TRAS的首选治疗方法。
2007(1).
摘要:目的探讨肾后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及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对该院1986年8月~2005年10月收治的各种原因尿路梗阻导致的肾后性肾功能衰竭70例进行分析。根据病因选择经皮肾穿刺造瘘术、膀胱镜逆行留置输尿管导管或双J管内引流、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后双J管内引流术及开放手术。结果尿石症52例。前列腺增生伴尿潴留12例,神经原性膀胱1例,泌尿系肿瘤5例。经治疗56例症状消失,血尿素氮、血肌酐正常。8例症状改善但血尿素氮、血肌酐未正常。5例症状及血尿素氮、血肌酐无改善。1例死于晚期恶性肿瘤。结论尿路梗阻导致肾后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应根据不同病因,尽早解除梗阻,选择相应治疗方法,恢复尿流畅通,最大限度地挽救和恢复肾功能。
2007(1).
摘要:目的综合评价36例胸腰椎骨折采用后路AF椎弓根系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该科自2002年8月~2005年12月收治的36例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资料,其中高处坠伤31例,车祸5例,损伤椎体T126例,L117例,L25例,L43例,T11-T12两椎体1例,L12、L1双椎体3例,L3-L4双椎体1例。结果36例随访3~38个月,平均14个月,椎体前缘高度由49.8%恢复至95.5%,椎体后缘高度由术前80.5%恢复~98.4%,Cobb角由术前的平均25.70恢复到术后的6.30,其中神经症状有31例,治疗后神经损伤按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1~3级。结论后路AF椎弓根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是目前非常有效的方法。
2007(1).
摘要:目的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与外科手术选择。方法对经手术证实的38例Mirizzi综合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确诊14例,38例均经手术治疗,单纯胆囊切除24例,胆囊切除+T管引流13例,胆肠吻合1例。结论Mirizzi综合征术前确诊困难,ERCP、MRCP检查可提高Mirizzi综合征的术前诊断率,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方法,手术方式取决于局部病理损伤程度和解剖变异。
2007(1).
摘要:目的分析颅内原发性淋巴瘤的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颅内原发性淋巴瘤的MRI表现。结果单发6例,多发5例,共计18个病灶,病理类型均为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位于幕上脑室周围深部白质12个,占67%;MRI平扫表现为病灶均呈长或等T1、等或短T2信号,增强后病灶呈团块状、结节状明显强化。病灶无囊变、坏死、出血及钙化,发生室管膜下转移2例。结论原发性脑淋巴瘤少见,其MR信号变化、强化及转移等特点在与其他颅内肿瘤鉴别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2007(1).
摘要:目的了解目前门诊及住院患者尿路感染情况。方法对126例尿路感染病人不同性别发病率以及门诊及住院病人尿路感染类型、病原菌种类进行比较。结果尿路感染女性发病率(69.84%)高于男性(30.16%);与门诊比较,住院患者无症状尿感、复杂性尿感明显增多且革兰氏阳性致病菌的比例较高。结论无症状尿感、复杂性尿感多见于住院患者且其致病菌中革兰氏阳性菌所占比例较高。
2007(1).
摘要: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2001年8月~2006年9月,64例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32例(125I粒子+吉西他滨),B组32例(吉西他滨),分析放射性125I粒子永久植入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疗效,毒副反应及生存率。结果A,B两组CR+PR+MR+SD分别为81.25%(26/32),71.88%(23/3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毒性反应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基本没有差异(P>0.05)。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生存率A组为75.0%,37.5%,明显高于B组的40.0%,12.5%(P<0.05)。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吉西他滨化疗对进展期胰腺癌能提高患者生存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2007(1).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紫癜性肾炎中血小板参数与肾间质血管损害的关系。方法应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对39例紫癜性肾炎患儿血小板计数(BPC)、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密度(PDW)进行检测,并行肾活检观察肾间质血管损害情况。结果紫癜性肾炎肾间质血管损害中~重度组BPC和MPV均明显高于无~轻度损害组(P<0.05)。结论血小板参与过敏性紫癜肾间质血管损害的过程,联合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有可能延缓或减轻肾脏损害。
2007(1).
摘要:目的观察经尿道电切治疗女性原发性膀胱颈的指征及疗效。方法1988年3月~2005年8月,32例女性膀胱颈梗阻患者,平均年龄59岁,病程平均6.3年。α-受体阻滞剂治疗效果不佳,行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术后间歇性补充尼尔雌醇2mg,每半月或1个月1次。结果32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3个月与术前最大尿流率(Qmax)分别为(25±12)mL/s和(7±9)mL/s(P<0.05);平均尿量分别为(403±154)mL/次和(174±152)mL/次(P<0.05);残余尿量分别为(70±112)mL和(355±262)mL(P<0.05)。无尿瘘及尿失禁发生。8例肾功能不全者术后尿素氮和肌酐水平恢复正常。病检报告为膀胱颈纤维平滑肌增生,19例合并慢性炎症。结论α-受体阻滞剂治疗无效的女性原发性膀胱颈梗阻,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是安全而有效的治疗选择。间歇性补充尼尔雌醇有利于预防术后复发。
2007(1).
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新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03年6月~2005年12月溃疡性结肠炎病人27例,治疗前电子结肠镜检查确诊,治疗后3个月,复查结肠镜,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愈11例,占40.7%;疗效明显13例,占48.2%;无效3例,占11.1%。结论康复新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效,值得推广。
2007(1).
摘要: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cTnI)在病毒性心肌炎(VMC)的诊断及病情观察方面的意义。方法对105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入院后1、2、3周及3个月时的cTnI和心肌酶谱的动态分析;cTnI阳性率与心内膜心肌活检(EMB)病理检查诊断率的对照分析;cTn1与心电图(ECG)、及病程关系的分析。结果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在各检测期内血清cTnI的阳性率(46.7%)较心肌酶谱各项目[肌酸激酶(CK)30.4%、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35.2%、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9.8%、乳酸脱氢酶(LDH)12.8%、a-羟丁酸脱氢酶(a-HBDH)12.3%]显著增高(P<0.005,P<0.05);cTnI阳性率(46.7%,49/105)与心内膜心肌活检病理诊断率(43.3%,13/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nI阳性组ECG正常率(10.2%,5/49)明显低于阴性组(25%;14/56)(P<0.05);cTnI阳性组3个月的总治愈率(65.3%,32/49)明显低于阴性组(91.1%,51/56)(P<0.005)。结论在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中cTnI可取代传统的心肌酶谱测定;cTnI具有与心内膜心肌活检同样重要的诊断价值;cTnI在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情观察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2007(1).
摘要:目的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白内障扫盲的手术方式。方法对2005年该院白内障扫盲活动中186眼白内障患者行水压法娩核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患者术后视力、术后生存质量(生活自理能力、心理状态)。结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手术成功率100%,复明率98.4%,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满意,生存质量明显改善,适于广大基层医院开展。结论水压法娩核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白内障扫盲的手术方式,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2007(1).
摘要:陷阱受体3(decoy receptor 3,DcR3)是新发现的一种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研究发现其在多种肿瘤尤其是消化系肿瘤高表达,可能通过与FasL结合干扰Fas/FasL系统介导的细胞凋亡而导致肿瘤发生。研究DcR3和Fas/FasL系统与消化系肿瘤的关系,有助于阐明消化系肿瘤发生发展机制,为消化系肿瘤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并有助于临床合理确定治疗方案和预后判断。
2007(1).
摘要:为实现医院后勤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本文就其多元化管理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提出后勤管理工作的多元化能促进医院资源利用的合理化及其管理水平。走市场化的道路,提供自主管理的平台,物业公司的管理,采用经济目标责任制,推行后勤部门的企业化和行业化、主导管理与责任承包等措施的实行能够有效地促进医院后勤管理工作的多元化水平和效益。
2007(1).
摘要:是否把学生作为主体,在教育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是当前高等教学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口腔正畸学教学中采用了参与型的教学方法,经过实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许春姣;吴颖芳;彭解英;阙国鹰;李辉莉;米大丽;王树芝;刘良奎;
2007(1).
摘要:为了探索七年制牙周病学实验课教学模式,将七年制口腔医学专业一班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实验组则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的病案讨论教学法。结果表明,实验组期末总成绩、病例分析题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实验组问卷调查显示,在牙周病学实验课中应用问题为基础的病案讨论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理论知识,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表达与沟通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培养了创新思维。PBL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和系统性临床思维行之有效。
2007(1).
摘要:<正>患者,男性,51岁,因反复发作性胸闷4年余,活动后气促4月余。于2003年8月入住我院,体查:BP130/105mmHg,手背注射部位有红色丘疹。舌系
2007(1).
摘要:<正>一、会议基本情况在卫生部主管部门、中国医师协会的领导下,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于2006年7月5-6日在北京国务院第二招待所召开
2007(1).
摘要:<正>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今天,在这个值得庆贺的日子,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陈敏章消化内镜中心成立暨
2007(1).
摘要:<正>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刘谦教授;医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鲁重美教授;医院副院
2007(1).
摘要:<正>在中国卫生部、中国科技部、中国民政部、中国医师协会的支持下,历经三年论证、调研,批准成立了中国内镜医师分会,并与中国教育部
2007(1).
摘要:<正>(2007)第十七届中国内镜医师大会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各专科学术大会第四届国际内镜奖“恩德思奖”(Endoscopics Award)颁奖大会
2007(1).
摘要:<正>《中国医学工程》杂志(期刊号:ISSN1672-2019/CN11-4983/R),月刊,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公开发
2007(1).
摘要:<正>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是中国内镜医学领域的行业组织,是全国内镜医学专业的群众团体,是中国惟一对全国内镜医疗各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