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0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2005年中德纳米生物技术国际会议

      2005(1).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TRAIL及其受体DR4/DR5在急性肾脏移植排斥反应中作用的探讨

      2005(1).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新型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TRAIL及共受体DcR4/DcR5在急性肾脏移植排斥反应作用。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对正常人及发生急性肾脏移植排斥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表面的TRAIL分布进行探讨;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正常人肾脏和急性排斥坏死肾脏病理切片DR4和DR5进行分析。结果正常人PBMC几乎不表达TRAIL,急性肾脏排斥患者PBMC高表达TRAIL,进一步证实其为IFN-γ+细胞表达;正常人肾脏表达的DR4和DR5低,但急性肾排患者高表达DR4和DR5。结论TRAIL及其受体DR4/DR5之间的作用可能参与了肾脏急性排斥反应。

    • 腕关节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MRI诊断价值

      2005(1).

      摘要 (3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MRI对腕关节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早期RA患者22例,女19例,男3例。临床诊断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RA)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行双腕关节X线平片及MRI检查。MRI均采用SET1WI,TSET2WI加压脂序列及增强后行Flash2dT1WI加压脂序列扫描,成像平面为横断及冠状面。结果22例患者,MRI下均见滑膜增厚及血管翳形成,其血管翳均见明显增强。22例均见骨质侵蚀、骨髓水肿及关节腔积液征像,其中15例见肌腱炎,而X线平片仅发现4例轻度骨质疏松,余18例均为阴性。结论MRI能显示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改变。对于临床怀疑早期类风湿关节炎,且X线平片又不能明确诊断者,建议行双腕MR检查,这有助于早期诊断。

    • 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慢性肾功能衰竭和透析治疗病人的关系

      2005(1).

      摘要 (2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胶乳增强散射浊度法测定122例患者(慢性肾衰未透析45例、血液透析32例和腹膜透析45例)的血浆hs-CRP,同时检测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白蛋白和前白蛋白,并与42名健康人比较。结果三组患者hs-CRP平均水平分别为慢性肾衰未透析组4.82(6.86mg/L、血液透析3.58(4.28mg/L、腹膜透析6.89(7.54m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78(2.26mg/L,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和P<0.001)。各组hs-CRP>升高的比率分别为:慢性肾衰组44.44%、血液透析组40.63%、腹膜透析组62.22%,对照组14.28%。慢性肾衰未透析组hs-CRP水平的变化与肌酐水平有正相关关系(r=0.35,P<0.05);与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有负相关关系(r=-0.34和r=-0.43,P<0.05)。在血脂测定中,慢性肾衰未透析组和腹膜透析组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血液透析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慢性肾衰、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血浆hs-CRP平均水平都升高;检测hs-CRP水平对肾脏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临床意义。

    • 颌面部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技术的临床应用

      2005(1).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颌面部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5例颌面部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图像。扫描层厚2、3mm,重建间隔1.5mm,螺距为1,数据输入工作站,用SSD及MPR重建方法进行处理。结果65例颌面部三维CT重建图像显示良好。颌面部的整体形态及与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得到较好的观察。结论笔者认为SSD及MPR重建方法的结合运用,并参与CT的横断图像进行综合分析将提高螺旋CT骨整形手术等有一定实用价值。

    • 射频治疗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2005(1).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射频治疗和传统放化疗在改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质量方面的作用,明确其在治疗方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比较射频治疗和传统放化疗在肿瘤局部控制、中位生存时间和1、2a生存率方面与传统放化疗的区别。方法采用密封随机化分组的信封将病人分别纳入综合组和常规组。两组均先给予2疗程化疗,2疗程化疗后评价降期可切除转手术治疗,终止本研究方案治疗;其余病人,常规组原发灶放疗(普通放疗或X刀治疗剂量共60GY);综合组原发灶行经皮肺穿射频治疗,如肺门、纵膈淋巴结有转移者加肺门和纵膈放疗。结果综合组和常规组比较,疼痛缓解程度、KPS评分、体重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均有明显增高,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的3、6个月生存质量评分也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中位生存期和1、2a生存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射频毁损治疗能有效控制癌性疼痛,能明显增加患者体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优于单纯放化疗。射频毁损治疗不能提高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和1、2a生存率;远处亚临床转移是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死亡的主要原因。

    • 肺癌组织p300/CBP基因突变机制的研究

      2005(1).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p300/CBP基因在肺癌中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CR-SSCP及DNA序列分析技术检测30例新鲜肺癌组织p300/CBP的基因突变,以30例正常肺组织作对照。结果肺癌组织中p300/CBP基因存在1个位点的点突变,位于p300gDNA的4773碱基,T→G,突变点为编码区,丝氨酸(Ser)→精氨酸(Arg)。本组30例肺癌组织中,有1例突变,结论肺癌组织中p300/CBP基因存在1个位点的点突变。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C反应蛋白及胰岛素抵抗关系的临床观察

      2005(1).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C反映蛋白(CRP)及胰岛素抵抗(ISI)的关系。方法对血压正常的42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微量白蛋白尿(MAU)患者与36例未合并MAU患者的C反应蛋白、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血糖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所有病例的UAER与有关因素进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MAU时,其ISI显著降低(P<0.01)。UAER与.ISI呈独立的相关性[偏回归系数(β)=0.39,P<0.01],而与CRP呈正相关。CRP与ISI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血压正常的老年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是MAU的独立危险因素,CRP也是MAU的危险因素。

    •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在增生性瘢痕中表达与细胞增值的关系

      2005(1).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传导通路对增生性瘢痕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ERK和PCNA在增生瘢痕中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p-ERK和PCNA蛋白在病理性瘢痕中与非病理瘢痕、正常皮肤差异有显著性(P<0.05)。相关性分析有显著性(P<0.05)。结论病理性瘢痕的形成可能与激活ERK1/2信号传导通路,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有关。

    •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失代偿性肝硬化临床研究

      2005(1).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失代偿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r-hGH4IU,皮下注射,1次/d,连续10d。观察血清白蛋白、球蛋白、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凝血酶原时间、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血糖及血常规等;同时记录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患者一般状况较前明显好转;血清层粘连蛋白和透明质酸明显降低(P<0.05);肝功能明显改善(P<0.05)。血糖、血常规无明显改变。结论r-hGH具有一定程度的抗肝纤维化、改善肝功能作用,无明显不良反应。

    • 肝脏缺血再灌注对即早基因c-fos、c-jun表达影响的研究

      2005(1).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中即早基因(c-fos,c-jun)表达的变化,以探讨其在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中作用。方法选用大鼠原位肝部分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60min,于复灌后0、0.5、1、2、4、8、12和24h取材,RT-PCR检测不同时间点c-fos、c-junmRNA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Ki-67抗原和Sub-G1,分别作为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Ap指数)的定量分析指标。结果血清ALT、AST随着复流时间的延长逐渐增高,在4h左右达最高峰,而后渐下降,至24h达到基线水平;Ki67在复灌后1h开始增高,持续到24h;在复灌后肝细胞凋亡率Ap指数也逐渐增高,峰值于复灌后12h出现;再灌注后0.5~2.0hc-fos和c-jun的表达均增高,1h达高峰;4h后只有c-jun有持续较高的表达,c-fos的表达开始下降。结论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肝细胞的凋亡与增殖是同时存在的。c-fos和c-jun在再灌注早期和后期两种不同的表达模式提示:c-fos和c-jun共表达可能与组织修复有关,而c-jun的持续高表达可能引起细胞的凋亡。

    • MATLAB小波工具箱在医学图像压缩中的应用

      2005(1).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本文分析了数据压缩的必要性,说明了如何利用Matlab软件中小波工具箱对图像进行分解与重构,通过实现对医学图像的压缩,对不同阈值下采用不同的小波压缩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 钬激光对兔肾脏实质的生物学效应

      2005(1).

      摘要 (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索钬激光用于治疗肾实质肿瘤的可行性。方法以兔子为试验对象,按完全随机的方式将兔子分组,每组接受不同参数(脉冲能量、频率、时间)的激光对双侧肾脏定点照射。通过肉眼观测、光镜观察及图像处理软件,观察钬激光对肾脏实质的气化、切割、凝固等生物学效应及范围。结果钬激光对肾实质具有气化、切割、凝固效应,同时有良好的止血效果,损伤带的直径随着激光的脉冲能量(F=767.104,P=0.000)、频率(F=3808.405,P=0.000)及照射时间(F=139.115,P=0.000)的增加而增大,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钬激光功率与损伤直径有良好的相关性好(r=0.950,t=11.499,P=0.000),说明损伤的范围易于控制。切割带外围热损伤的宽度局限于0.4~0.8mm,负损伤小。结论钬激光可以对肾组织产生精确的气化、切割、凝固效果,同时止血可靠,易于控制,可操作性强。可以用于肾实质肿瘤的治疗,可以在影像技术的引导下行穿刺介入治疗,或者通过腹腔镜下治疗,也可以在保肾手术中辅助切割。

    • 胃癌卵巢转移生物学特征及其意义的研究

      2005(1).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胃癌细胞卵巢远处转移的生物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19例胃癌卵巢转移标本雌激素受体CD44V6,并以10例胃癌肝脏转移病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肝脏转移组胃癌组织和肝脏组织的ER阳性率分别为10%和20%,卵巢转移组胃癌组织和卵巢转移组织ER阳性率分别为47.4%和73.8%,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肝脏转移组胃癌组织和肝脏组织的CD44V6阳性率分别为70%和60%,卵巢转移组胃癌组织和卵巢转移组织CD44V6阳性率分别为63.2%和42.1%,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D44V6在胃癌的卵巢转移中作用无明显相关性。胃癌雌激素受体阳性率的卵巢转移癌受体阳性率呈正相关,具有ER活性的胃癌细胞,通过E2-ER的结合,导致胃癌细胞向卵巢转移。

    • 乳腺癌患者的不同人格与社会支持系统的利用

      2005(1).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集体支持下的乳腺癌患者的人格及获得的社会支持程度。方法通过乳腺癌患者调查,选择109例受试者分为3组:实验组(集体支持组)为连续参加抗癌乐园活动半年以上的乳腺癌患者38人;对照组Ⅰ经医院治疗后回家半年到1a而未参加抗癌乐园活动的乳腺癌患者36人,实验组Ⅱ为正在医院接受放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35人。结果参加集体支持活动的乳腺癌患者的社会支持的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明显好于对照组,但主观支持低于对照组Ⅱ,且以外向型性格者居多。结论积极参加集体支持活动有助于乳腺癌患者获得多方面的社会支持,有效的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

    • 踝关节解剖及力学与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2005(1).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踝关节解剖,力学原理及踝关节骨折治疗三者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了112例踝关节骨折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95例住院病人采用手术治疗占85%,85例随访。参照Mast和Teipner临床及评定标准,优42例,良28例,尚可11例,差4例,优良率84.4%。结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应尽量做到解剖复位,特别要重视下胫腓关节分离及腓骨下段骨折的复位与固定。

    • Caspase-3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2005(1).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caspase-3在膀胱癌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与细胞凋亡之间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55例膀胱癌和12例正常膀胱组织中caspase-3和细胞凋亡的表达水平。结果膀胱癌中caspase-3阳性表达率为41.8%,显著低于正常膀胱组织的75.0%(P<0.05)。caspase-3表达与膀胱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肿瘤复发之间无关(P>0.05)。膀胱癌中cas-pase-3阳性表达者的细胞凋亡指数为9.3±3.1显著高于阴性表达者的6.8±2.4(P<0.001)。结论caspase-3表达下调导致细胞凋亡减少,可能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肺腺癌细胞缺氧后移植瘤生长特性及微血管密度变化

      2005(1).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肺腺癌细胞经过缺氧刺激后,对肿瘤生长及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将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暴露于常氧(空气,5%CO2)、缺氧(5%O2,5%CO2,90%N2)、无氧(95%N2,5%CO2)环境48h后,将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观察其生长情况,通过CD34免疫组化染色计数微血管密度(MLD),通过ELISA测定移植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水平。结果移植10d之后,缺氧组肿瘤体积显著大于常氧组。移植25d之后缺氧组肿瘤体积、重量、微血管密度以及瘤组织中VEGF、bFGF水平均显著高于常氧组,而无氧组相反,显著低于常氧组。结论适度缺氧可以刺激肺腺癌VEGF、bFGF等生长因子的表达,促进移植瘤血管形成,使肿瘤的生长能力提高。但是严重缺氧可损伤癌细胞,影响生长因子的合成表达,阻碍血管形成,抑制肿瘤的生长。

    • 前列腺调强放射治疗中摆位对正常组织剂量的影响

      2005(1).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量化利用计划危及器官区(PORV)对股骨头的剂量影响,同时评估虽因临床上小的摆位误差但运用计划危及器官区(PORV)却能约束正常组织的剂量。方法首先给十位前列腺癌患者用五野调强计划进行优化,然后用外扩股骨头5mm的计划危及器官区再优化。模拟治疗最差的情况下,将治疗等中心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面移动5mm以模拟系统摆位的不确定性,对每一计划不进行优化,剂量分布重新计算,每个病人产生六个不用计划危及器官区(PORV)的计划和六个用计划危及器官区(PORV)的计划。结果增加了计划危及器官区(PORV)及进行再优化并没有很大程度影响PTV、直肠、膀胱及股骨头的受照射剂量,相反,没移动等中心位置,用计划危及器官区(PORV)可限制股骨头的剂量升高,同时减少股骨头毗邻区域的面积。模拟移动等中心位置,对侧股骨头的剂量会因向对侧移动中心位置而提高很多,如右股骨头用计划危及器官区(PORV)其超过50Gy的剂量会从8.07%减少到5.95%。结论运用计划危及器官区(PORV)可以限制正常组织结构的体积及受照射量,如右股骨头,从而减少因摆位误差而造成剂量的改变。

    • 基于生物医学信号处理技术的医疗检测与诊断

      2005(1).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该文从生物医学信号处理的角度,分别介绍了生物医学信号的特点及其在医疗检测与诊断方面的重要性,归纳了各种生物医学信号处理技术在医学检测和诊断中的应用和使用价值。

    •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晚期青光眼疗效观察

      2005(1).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MMC)治疗晚期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对尚存部分视力的84眼随机分成治疗组(38眼)和对照组(46眼)进行手术观察。均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组(38眼)将含有浓度为0.4mg/mLMMC的4mm×5mm大小的棉片置于巩膜瓣下,接触组织3min后随即用80~100mL乳酸林格氏液冲洗;定期复查眼压、视力、视野及滤泡沫塑料形态。结果所有病例前房形成良好。术后6d、4周、3个月、6个月、1年的平均眼压;治疗组分别是(10.33±1.26)mmHg、(12.28±1.75)mmHg、(13.42±1.35)mmHg、(15.08±1.52)mmHg、(15.89±1.20)mmHg;对照组分别是(11.73±1.280mmHg、(14.21±1.36)mmHg、(15.66±1.64)mmHg、(16.68±1.39)mmHg、(17.17±1.37)mmHg;术后治疗组的平均眼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配对t检验,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随访一年,治疗组功能性滤过泡(38/38),对照组(40/46),经χ2检验两组滤泡形态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未发生与应用MMC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是治疗晚期青光眼的有效、安全方法之一。

    • 低位直肠癌手术中双吻合器的应用体会

      2005(1).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直肠前切除术中的应用及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与防治。方法回顾分析87例低位直肠癌应用双吻合器行直肠前切除术的情况,总结经验教训。结果大部分手术顺利,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吻合口瘘5例(5.7%),吻合口狭窄1例(1.1%),均治愈。结论双吻合器的使用提高了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成功率,完善的术前准备、正确的手术操作可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血清尿酸水平与老年冠心病关系的探讨

      2005(1).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UA水平与老年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对133例行CAG患者的空腹血清UA、CRP及血脂等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并按临床表现和CAG结果分为CHD组(包括UAP组、SAP组、AMI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CHD组的年龄、男性患者的比例、糖尿病的发病率及空腹血清UA、TG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MI组高血压的患病率、BMI、血清TG、CRP的水平明显高于UAP组,但血清UA的水平与UAP组无明显差异;在冠心病组中,冠脉三支病变者吸烟的比例明显高于单支和双支病变者。结论血清UA水平的增高与冠心病密切相关,尤其是合并其他危险因素时;吸烟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 急性重症胰腺炎与真菌感染

      2005(1).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继发真菌感染的原因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79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由手术探查或CT等综合情况确诊,其中58例接受长时间预防性抗生素治疗,21例接受短时间预防性抗生素治疗。每例均行血、尿、便、痰、引流液的涂片镜检及培养,以检查有无真菌。结果79例SAP中共有28例继发细菌感染,发生率为35.4%;发生真菌感染25例,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为31.6%。长时间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组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为37.9%(22/58),细菌感染的发生率为39.7%(23/58);短时间使用抗生素组的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为14.3%(3/21),细菌感染的发生率为23.8%(5/21)。结论长时间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引起真菌感染的显著增加,但并不减少严重感染的发生,使病情更加复杂。所以笔者提倡短时间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并应用氟康唑早期经验性治疗真菌感染。

    • 气管造口成形术在喉癌、喉咽癌中的临床应用

      2005(1).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介绍一种新的全喉切除气管造口成形术。方法对51例喉癌及喉咽癌患者在全喉切除术后行“X”形皮肤切口,再在气管环断端3点、6点、9点三个位置切1.5cm长小纵切口,将气管断端与皮肤切口交错缝合,完成造口成形术。结果所有患者均不带管,无呼吸困难,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而且家庭护理简便。结论新的全喉切除术后造口成形术可避免术后造瘘口狭窄。

    • 儿童乳腺巨纤维腺瘤

      2005(1).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乳腺巨纤维瘤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方法。方法从1988年~2003年收治的16例乳腺巨纤维瘤患儿,分析其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和预后。结果16例均为女孩,年龄9~14岁,肿瘤直径7~13cm。全部行瘤体完整切除术,1例因肿瘤复发再次手术。结论儿童乳腺巨纤维瘤应行乳腺巨纤维瘤切除术,术中注意保护乳腺腺体及乳头,术后不影响乳腺发育及哺乳。

    • 浅谈骨盆骨折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2005(1).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并发症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该院1997年12月~2003年12月74例骨盆骨折并发症的的诊治情况。结果本组74例患者2例因休克时间过长导致死亡外,其余均获得了良好的疗效。结论骨盆骨折其危险性主要为顽固性出血和某些并发症,死亡率高,但只要早期诊断,及时正确治疗,绝大多数会获得满意的疗效。

    • 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剖宫产大出血

      2005(1).

      摘要 (2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剖宫产中的大出血的疗效。方法通过对本院2000年10月~2004年9月29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体支结扎术止血。结果27例患者经结扎术有效止血,保住了子宫,2例行子宫次全切。结论剖宫产时子宫大出血行结扎子宫动脉治疗,此术止血快速,血管再通完全,不影响妊娠。

    • 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主动脉瓣损害的手术治疗

      2005(1).

      摘要 (2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有主动脉瓣损害的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手术时机。方法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对18例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大剂量静脉应用抗生素,14例患者两周内体温正常后4~6周内限期手术。4例患者感染未能控制,心衰加重,2周内带菌手术。手术方式为在体外循环(CPB)下清除所有感染病灶,重建瓣膜功能,矫治先天畸形。结果18例病人无手术死亡及术后早期死亡,随访1~24个月,无复发,心功能Ⅰ~Ⅱ级。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有主动脉瓣损害时,药物治疗往往难以控制病情。必要的术前准备,掌握好手术时机,才能取得满意疗效。

    • SICU内高钠血症的常见原因及治疗策略

      2005(1).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SICU内高钠血症的可能原因及合理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3年12月SICU病房所有高钠血症患者的资料,分析与原发病,病情危重程度及治疗方法的关系。结果2年内共有高钠血症患者63例,发生率17.65%,病死率68.25%。发生高钠血症当日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入科第2天的APACHEⅡ评分(P<0.01);合并脑损伤患者的高钠血症发生率(29.17%)显著高于不合并脑损伤患者(13.41%)。结论SICU内高钠血症主要见于合并脑损伤的患者;医源性因素是发生高钠血症的原因之一。纠正高血钠的方法需要进一步规范;高血钠对疾病的转归有不利影响,故侧重针对各种危险因素加以预防高血钠及降低高血钠发生率十分重要。

    •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舒巴坦钠治疗成人社区获得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96例疗效分析

      2005(1).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舒巴坦钠治疗成人社区获得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方法中度、重度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病人186例,随机分为2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舒巴坦钠组96例。男59例,女37例;年龄(48±13)岁。予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舒巴坦钠1.25g静脉注射,2次/d;注射用青霉素钠组90例。男56例,女34例;年龄(48±12)岁。予注射用青霉素钠480万u静脉注射,2次/d。2组均以7~10d为1个疗程。结果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舒巴坦钠组与注射用青霉素钠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9.6%与66.7%(P<0.05),2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舒巴坦钠是治疗中度、重度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的抗生素。

    • 创伤性结肠损伤急诊一期手术的体会

      2005(1).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结肠损伤一期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1995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43例结肠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3例行急诊一期手术,治愈41例,死亡2例,切口感染3例,肠瘘1例。结论急诊一期手术对绝大多数结肠损伤是安全可靠的,值得应用。

    • 胃肠道小细胞癌诊治体会(附5例报告)

      2005(1).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小细胞癌的诊断、治疗,提高对胃肠道小细胞癌的认识。方法总结我院收治的5例胃肠道小细胞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中,男2例,女3例,平均年龄为54岁(25~70岁)。肿瘤位于胃3例,升结肠1例,直肠1例。4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2例给与化疗(或和放疗)。全部病人中,1例病人发现肝转移,1例发现脑转移,1例同时伴有肝和脑转移。生存期最短20d,最长16个月,中位生存期5.5个月。结论手术联合化疗有助于改善胃肠道小细胞癌的预后。

    • 神经根型颈椎病引起肩部疼痛的诊治

      2005(1).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引起肩部疼痛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于34例肩部疼痛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结果等明确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颈椎牵引、正骨推拿配合红光治疗。每日治疗1次,5次为一疗程。根据病情变化给予1~4个疗程。结果3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经上述治疗,优良率为91.18%,有效率为100%。结论肩部疼痛除了肩周炎本身引起外,神经根型颈椎病也是引起肩部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肩痛患者应分析病因、明确诊断,再针对不同病情给予相应的治疗,才能彻底治愈并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 苯那普利(洛汀新)和安体舒通治疗高血压伴轻中度心功能不全疗效观察

      2005(1).

      摘要 (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苯那普利(洛汀新)和安体舒通治疗高血压伴轻中度心功能不全临床疗效。方法60例给予苯那普利10~15mg/d,安体舒通20~60mg/d,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心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血压、心率明显下降(P<0.05),心功能改善1、2级。结论苯那普利(洛汀新)和安体舒通治疗高血压伴轻中度心功能不全疗效好。

    • 经尿道电汽化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附405例报告)

      2005(1).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经尿道电汽化切除术(TUV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方法应用铲状电极经尿道电汽化切除405例前列腺。结果最大尿流率(Qmax)由术前(7.1±3.7)mL/s到术后(17.8±3.1)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术前(28.5±3.5)分到术后(8.8±2.8)分;术后尿失禁1例,前尿道狭窄5例,无电切综合征。结论TUVP治疗BPH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

    • 67例老年人肺部感染临床分析

      2005(1).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人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近两年我科收治的67例老年肺部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肺部感染其发病及预后与患者的意识状态、营养状况、留置胃管、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有关;其临床表现常不典型;病原菌分布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但真菌及混合感染也并不少见;经治疗痊愈或好转61例,死亡6例。结论对老年人尤其有危险因素者应加强护理,仔细观察病情变化,尽可能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治疗宜用相对广谱的、对肝肾功能影响小的抗生素,同时应加强营养支持治疗,积极控制并发症,减少死亡率。

    • 中药外敷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疗效分析

      2005(1).

      摘要 (2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中药外敷辅助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21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一般治疗组,126例,采用禁食,胃肠减压,抗生素补液支持等治疗;中药外敷组,84例,采用大黄300g,芒硝200g,磨成粉末,将二者充分混合,用食醋调成糊状,外敷腹部。结果保守治疗成功率一般治疗组为61.90%,中药外敷组为96.43%,两组差异具极显著性。中药外敷组的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一般治疗组,两组中转手术率相比差异亦存在显著性。结论采用大黄、芒硝中药外敷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简单、方便、高效、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 直线疤痕乳房缩小悬吊术(Lejour法)临床应用体会

      2005(1).

      摘要 (4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介绍直线疤痕乳房缩小悬吊术(Lejour法)及改进方法。方法按Lejour法设计手术切口,按设计剥离乳腺组织,仅保留上部蒂营养乳头、乳晕,去除部分肥大下部及基底乳腺组织,将剩余腺体组织从乳腺基底层固定于第2、3肋水平。重新塑形乳腺组织,皮肤无张力缝合。结果采用此法矫治巨乳症、单纯乳房下垂共48例,术后乳房外形美观,术后3个月随访,有3例修整乳晕疤痕或乳房下皱襞疤痕。结论该术式简便易行,但术者经验较重要,初学者易出现双侧乳房不对称,疤痕较明显等弊端,但经历数例手术后,各种并发症明显减少,大部分远期效果好,乳房外形挺拔,可作为乳房缩小悬吊术的理想术式之一。

    • 腺性膀胱炎并发膀胱癌的治疗(附9例报告)

      2005(1).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并发膀胱癌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腺性膀胱炎并发膀胱癌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腺性膀胱炎并发膀胱癌采用经尿道钬激光汽化切除术,跟踪随访3~35个月,膀胱镜检查无1例复发。结论腺性膀胱炎是一种癌前病变,在一定因素刺激下,可发展为膀胱癌,应遵循膀胱癌治疗的方法,经尿道钬激光汽化切除术是高效、微创、安全的治疗方法。

    • 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诊治体会(附9例)

      2005(1).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诊治特点。方法回顾分析该科收治的9例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全部治愈,孕妇无1例死亡。3例早孕病人行人工流产。1例在治疗期间剖腹产,胎儿正常。5例胎儿足月顺产。结论早期诊断治疗,与产科医生密切配合,必要时终止妊娠,合理选择药物及检查方法,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母亲死亡率。

    • 协同式医疗诊断系统的模型及其仿真

      2005(1).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该文在合同网协商机制协同式医疗诊断专家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作了改进,并对改进后的模型系统进行了仿真。

    • 注射用氟康唑治疗53例危重病合并深部真菌感染

      2005(1).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颌下颈前区皮肤软组织微创扩张术修复下面部瘢痕

      2005(1).

      摘要 (3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技术在颌下颈前区皮肤扩张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局部肿胀麻醉下,运用自制的套管剥离和置入器械,采用微创技术将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颌下颈前区皮下腔隙中,修复10例下面部瘢痕患者。结果本组患者均按计划完成了一期扩张器微创置入和二期下面部瘢痕切除、扩张皮瓣邻位转移修复手术。术后无1例发生切口裂开、扩张器外露、扩张区血肿、扩张器不扩张等严重并发症,全部病例临床疗效满意。结论采用微创技术将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颌下颈前区,不但操作简单,而且安全有效,组织损伤小,扩张周期短,并发症少。可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治疗周期,大幅度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

    • 紫杉醇联合健择挽救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2例

      2005(1).

      摘要 (2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成立筹备会议纪要

      2005(1).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