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复方维生素B12配合32敷贴治疗术后疤痕的近期疗效观察

      2004(6).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复方维生素B12(维生素B12及硫酸庆大霉素)配合32磷(32P)敷贴治疗术后疤痕的近期疗效.方法以54例传统32P敷贴治疗组为对照,观察58例复方维生素B12联合32P敷贴治疗组的早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复方维生素B12联合32P敷贴治疗组与传统32P敷贴治疗组在美容效果及放射损伤严重程度方面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复方维生素B12配合32P敷贴早期治疗术后疤痕复发率低,辐射损伤程度轻,美容效果好.

    • >专家讲座
    • 纳米技术在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现状与展望

      2004(6):1-4.

      摘要 (3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介绍21世纪前沿科技--纳米技术在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现状与展望.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从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两方面分别论述.结果纳米技术在肿瘤诊断与治疗中有其巨大优势.结论尚处初级阶段,广泛应用于临床还需多方努力.

    • 纳米骨修复材料研究进展

      2004(6):5-8.

      摘要 (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该文对各种类型和性能的纳米骨修复材料的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进行了总结.纳米骨材料的主要用途是作为细胞外支架和骨折的固定材料,已在组织工程和生物材料研究中显示出优异的生物学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纳米骨材料也存在一些问题,其微观结构、理化性质和毒副作用有待系统深入研究.

    • >论著
    • Ki-67及p27基因产物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2004(6):9-11.

      摘要 (4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中P27和Ki-67的表达与膀胱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用鼠抗人P27单克隆抗体及Ki-67抗原单克隆抗体对79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30例癌旁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TCC中P27表达明显减少,Ki-67指数(Ki-67L1)明显增高;且P27表达与Ki-67指数(Ki-67L1)捉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结论P27和Ki-67LI从细胞和一筹莫展抑制和增殖活性两个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肿瘤细胞的侵润能力,联合检测,P27和Ki-67LI对预测膀胱癌的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 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表达及p53基因突变的研究

      2004(6):12-15,18.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高效,快速的外周血Cytokeratin20(CK20)表达的检测方法,探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的表达与微转移的关系,研究大肠癌与P53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运用荧光监测技术结合RT-PCR,检测36例大肠癌患者术前后不同时间外周血中的CK20的表达,用SSCP技术对大肠癌患者进行P53基因突变检测.结果36例患者术前的外周血中检出CK20表达的有27例,阳性率为75%手术后24h患者外周血中检出CK20表达的有30例,阳性率为83.3%,术后早期化疗结束后仅13例为阳性,阳性率为36%.36表达可以监测癌症微转移的发生,简便快速,检出率高.

    • 左炔诺孕酮纳米粒缓释给药系统的研究

      2004(6):16-18.

      摘要 (2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运用优化制备工艺,用可生物降解的材料制备性质稳定,缓释的左炔诺孕酮纳米粒(LNG-PBCA-NP).方法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设计实验选出最优化实验条件,应用乳化聚合法制备LNG-PBCA-NP,观测粒径大小及分布,测量纳米药物的包封率和含药量,并测定体外释药速率.结果纳米粒粒径为72~170nm,分布均匀,包封率(87.6±0.47)%,控释时间延长.结论制备的LNG-PBCA-NP性质稳定,有明显的缓释性.

    • 尼卡地平复合艾司洛尔在鼻内镜手术控制性降压中的效果

      2004(6):19-21.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单独应用尼卡地平和尼卡地平复合艾司洛尔在鼻内窥镜术中控制性降压的效果.方法40例择期鼻内窥镜手术患者,随机等分成尼卡地平组(N组)和尼卡地平复合艾司洛尔组(NE组),两组分别用尼卡地平和尼卡地平复合艾司洛控制性降压,记录降压前后MAP、HR变化以及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对术野质量进行评分.结果 NE组在停药20~30min与N组同期比较明显升高(P<0.01);NE组在降压期间及停药10min与N组同期比较显著减慢(P<0.01);NE组术野质量评分和尼卡地平用量明显低于N组(P<0.01).结论尼卡地平复合艾司洛尔用于鼻内镜术中控制性降压具有停药后血压回升快和良好术野质量等优势,比单独应用尼卡地平效果更佳.

    • 尿液γ-谷氨酰转移酶和溶菌酶的测定对肾小球-肾小管损伤的诊断价值

      2004(6):22-24.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尿液γ-谷氨酰转移酶(GGT)、溶菌酶(LYS)对肾小球-肾小管损伤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检测129例正常对照、22例急性肾小球肾炎、34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5例间质性肾炎和34例慢性肾衰患者尿γ-谷氨酰转移酶和溶菌酶活性.采用连续监测法测定尿γ-谷氨酰转移酶活性;应用琼脂平板溶菌法测定尿溶菌酶活性.结果急性肾小球肾炎组、间质性肾炎组尿GGT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慢性肾衰组较正常对照组下降(P<0.01);慢性肾小球肾炎组、间质性肾炎组、慢性肾衰组LYS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GGT联合LYS对肾小球-肾小管损伤检出率为92.38%,与肾活检结果符合率为86.75%.结论尿液γ-谷氨酰转移酶和溶菌酶是诊断肾小球-肾小管损伤灵敏、可靠的指标.

    • 高敏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004(6):25-28.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前瞻性地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及其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55例正常对照组、72例不伴有DR、40例伴背景型DR和28例伴增殖型DR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四组间的差异;前瞻性的对65例入组时无DR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降糖、降压等措施综合干预,追踪观察6年,观察干预前后眼底、高敏c-反应蛋白动态变化.结果在入组时,2型糖尿病组的血清hs-CR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入组时hs-CH水平在DM组、背景型DR组、增殖型DR组逐渐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入组时无DR的65例DM患者在随访六年后15例发生增殖型DR(DM3组)、29例发生背景型DR(DM2组)、21例未发生DR(DM1组);回顾入组时血清hs-CRP水平DM3组最高,DM2组次之,DM1组最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综合治疗5年后,终点时未发生DR的DM1组血清hs-CRP水平低于入组时,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发生了DR的DM2组、DM3组终点的血清hs-CRP水平虽较入组时略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在DM组、背景型DR组、增殖型DR组逐渐增高,表明其可能是2型DM和DR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风险并估计其严重程度.

    • 霉酚酸酯治疗进展迅速的慢性重度乙型肝炎的前瞻性对照研究

      2004(6):29-31,35.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用霉酚酸酯(MMF)治疗进展迅速的慢性重度乙型肝炎以阻断重型肝炎的发生.方法进展迅速的慢性重度乙型肝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接受还原型谷胱甘肽、前列腺素E1及新鲜血浆、白蛋白等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MMF治疗.结果MMF治疗组治疗好转率为88.2%(30/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4%(17/26,×2=4.53,P<0.05).治疗组平均住院(19.3±6.3)d,对照组为(27.3±5.8)d,二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t=4.98,P<0.05).治疗组有5.9%(2/34)发展为慢性重型肝炎,对照组重型肝炎发生率为26.9%(7/26),二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5.12,P<0.05).未观察到MMF有明显诱发继发感染、消化道出血及外周血白细胞减少等毒副反应.结论 MMF能安全地用于治疗进展迅速的慢性重度乙型肝炎,能有效地阻止其向慢性重型肝炎发展.

    • >综述
    • 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研究进展

      2004(6):32-35.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研究也增多.本文对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合成及表面改性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增加对纳米羟基磷灰石的认识.

    • HIV蛋白酶抑制剂的抗白念珠菌作用

      2004(6):36-38.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由白念珠菌引起的口咽念珠菌病是HIV感染者常见的机会感染.自从应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以来,HIV感染者口咽念珠菌病的发生率明显下降.HAART降低口咽念珠菌病发病率不仅是由于改善了患者的免疫力,而且还由于HAART中的蛋白酶抑制剂抑制了白念珠菌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的活性、形态转换及其生长过程而发挥其抗念珠菌的作用.本文综述了PI抗白念珠菌的机制.

    • >研究报道
    • 我院医院感染现患率的调查与分析

      2004(6):39-41.

      摘要 (2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现患率调查,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评价控制效果.方法进行统一培训,采用床旁调查和在架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填写统一的个案调查表,将调查日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1 141人,现患率为6.40%,例次感染率为6.75%;感染部位依次为手术部位,下呼吸道,上呼吸道,胃肠道.结论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加强重点科室病区的管理,加强前瞻性监测,控制医院感染的流行与暴发.

    • 交锁髓内钉加植骨术治疗股骨胫骨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

      2004(6):42-43,46.

      摘要 (2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加植骨术治疗股骨胫骨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的疗效.方法对32例股骨胫骨骨折患者不愈合及延迟愈合患者使用扩髓型交锁髓内钉治疗,10例患者同时行植骨术.结果 32例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8.3~43个月,平均13.4个月,无感染及断钉等现象发生.结论交锁髓内钉固定加植骨术是治疗股骨胫骨干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的有效方法.

    • 复方维生素B12配合^32P敷贴治疗术后疤痕的近期疗效观察

      2004(6):44-46.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复方维生素B12(维生素B12及硫酸庆大霉素)配合32磷(32P)敷贴治疗术后疤痕的近期疗效.方法以54例传统32P敷贴治疗组为对照,观察58例复方维生素B12联合32P敷贴治疗组的早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复方维生素B12联合32P敷贴治疗组与传统32P敷贴治疗组在美容效果及放射损伤严重程度方面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复方维生素B12配合32P敷贴早期治疗术后疤痕复发率低,辐射损伤程度轻,美容效果好.

    • 腰三横突松解治疗腰腿痛及与血清C-反应蛋白的关系

      2004(6):47-49.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腰三横突松解治疗腰腿痛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与血清C-反应蛋白的关系.方法 40位腰腿痛患者通过腰三横突松解治疗后,观察其治疗前、后症状改变情况,并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其治疗前、后及与20例正常人血清CRP的水平变化.结果腰腿痛患者经一个疗程治疗后,腰腿痛症状明显减轻,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腰腿痛患者血清中CRP显著增高(P<0.05),腰三横突松解治疗后血清CRP恢复正常.结论腰腿痛患者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可能存在一些障碍,腰三横突松解治疗可调节腰腿痛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及免疫功能.

    • WHONET与EXCEL结合在细菌药敏实验数据统计中的应用

      2004(6):50-52.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为解决临床微生物室的日常工作中药敏实验的数据处理问题.方法提出并举例说明将Excel数据库与WHONET软件结合应用于细菌药敏实验的统计.结果通过将Excel数据库与WHONET软件结合,可以达到使复杂的数据简单化,图形多样化的目的.结论 WHONET与EXCEL结合是一项适用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使用的统计学方法.

    • 更正

      2004(6):52-52.

      摘要 (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临床研究
    • 腺性膀胱炎的诊断与治疗

      2004(6):53-54.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总结腺性膀胱炎的发病特点,提高腺性膀胱炎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9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行抗感染、经尿道电切(TUR)、膀胱内灌注等治疗.结果 29例获得3~60个月随访,其中治愈20例,3例病情无变化,4例于6~12个月内复发,病理检查仍为腺性膀胱炎.结论膀胱镜检查结合组织活检对腺性膀胱炎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TUR加膀胱药物灌注是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治疗方法.

    • 丙酸倍氯米松吸入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

      2004(6):55-56.

      摘要 (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毛支)的疗效.方法将54例毛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对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持续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治愈率、改善肺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支疗效确切、方便、安全.

    • 全髋置换术后感染处理之浅见

      2004(6):57-58,61.

      摘要 (2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病例进行分析总结,探讨手术后感染的处理.方法回顾调查1995年1月~2001年6月我院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52例(157髋)患者.男73例,女89例;平均年龄56.2岁.对感染患者术前、术后和随访期间的症状、体征、X线照片进行总结评价.结果 152例(157髋)患者其中5例现已死亡,失访5例,其余142例(143髋)患者随访1.5~8.0年,平均4.1年.伤口感染3例,均为浅表感染,未发现有深部感染.所有感染患者经治疗后治愈.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严格的术中无菌操作,合理的术后处理,可降低全髋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 ESWL治疗上尿路结石15年回顾(附3876例报告)

      2004(6):59-61.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提高ESW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水平.方法对过去15年来3 876例上尿路结石碎石病例在病例选择、碎石、排石及碎石后并发症的防治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3876例中,碎石成功3703例,成功率95.5%,残石率3.5%,无效173例.并发有输尿管石街、泌尿系感染、感染中毒性休克、肝挫裂伤并失血性休克等较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ESWL仍为治疗上尿路结石的首选方法,疗效确切,但需重视病例的选择,尤其是复杂的肾结石的病例选择,碎石后并发症的防治应予高度重视.

    • 小型接骨板在髁状突中低位骨折中的治疗体会

      2004(6):62-63,65.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小型接骨板在髁状突中、低位骨折开放复位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成人髁状突骨折32例,其中22例采用小型接骨板坚强内固定,另外10例保守治疗.手术组采用颌后下切口或颌下、耳前联合切口下开放复位加小型接骨板坚强内固定.结果经小型接骨板坚强内固定法治疗的病人,术后1年骨折线消失,骨质透光影一致,钛接骨板无移位及断裂,面型及咬合关系均满意.结论小型接骨板坚强内固定是治疗髁状突中、低位骨折的有效方法.

    • 肝硬化对大肠癌肝转移的影响

      2004(6):64-65.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对大肠癌肝转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7月~2003年10月收治的大肠癌患者872例,比较大肠癌并肝硬化患者和大肠癌非肝硬化患者两组肝转移的发生率.结果大肠癌并肝硬化患者肝转移发生率为7.1%(7/98),大肠癌非肝硬化患者肝转移发生率为24.3%(188/774),两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肝硬化可减少大肠癌肝转移的发生.

    • 胰腺囊性肿瘤7例诊治分析

      2004(6):66-67.

      摘要 (3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总结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对1990年7月~2004年7月7例临床确诊的胰腺囊性肿瘤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7例病人中,浆液性囊腺瘤3例,粘液性囊腺瘤1例,囊腺癌3例.1例位于胰头,6例病人均位于胰腺体尾部.全部病人均接受了手术治疗:3例行胰腺体尾加肿块切除术,2例浆液性囊腺瘤行囊肿剥除术,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由于肿瘤广泛转移而仅行活检术.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除1例术后半年死亡外,其余愈后良好.结论临床中胰腺囊性肿瘤常易误诊为假性囊肿,病史询问,影象学检查,囊液分析以及组织活检有助于明确诊断.手术切除是唯一的有效治疗方法,预后满意.

    • 用氧疗预防化疗药物"盖诺"静注后引起的静脉炎

      2004(6):68-69.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在静注化疗药物"盖诺"时,采用氧疗预防药物引起的静脉炎.方法分三组进行对比观察,A组为常规组,B组为建立两条静脉通路,C组为氧疗组,严密观察用药后的情况.结果 A组20例次,全部病人出现静脉炎;B组38例次,有5例次出现静脉炎(P<0.01);C组,68例次,无1例出现静脉炎(P<0.01).结论使用氧疗,可以有效减少用盖诺后引起静脉炎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胆道镜取石术对2型糖尿病术后血糖的影响

      2004(6):70-71.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经口胆道镜取石术后血糖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施行经口胆道镜取石手术的2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术前、术后1、2 h、1、3、5 d血糖监测.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1、2 h血糖显著升高(P<0.05),术后1 d基本接近术前水平(P>0.05).术后血糖升高与手术时间、糖尿病病程、术前血糖水平呈正相关,与术后并发症有关.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术前应正确评价糖尿病病情,术中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创伤,术后严格控制并发症.

    • 手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修复

      2004(6):72-72,75.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手烧伤后疤痕挛缩畸形整复方法的选择.方法瘢痕切除或切开、松解挛缩、中厚或全厚植皮、腹部带蒂皮瓣移植等不同方法应用于23例病人中.结果所有病人植皮全部成活,皮瓣转移后一例出现末端坏死,经换药处理后痊愈.病人手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尽早进行修复是获得较好效果的必备条件.

    • 肝硬化患者血清MMP-2和TIMP-1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2004(6):73-75.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抑制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的含量变化,探讨其在肝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3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活动性肝炎、30例肝硬化患者以及32例健康体检者血清MMp-2和TIMP-1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肝硬化组血清MM P-2水平升高,(P<0.05);而慢性活动性肝炎血中MMP-2值与对照组无差别.慢性活动性肝炎组、肝硬化组血清TIMP-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MMP-2水平可检测肝硬化,在慢性活动性肝炎病人若MMP-2水平升高则可表明已发展为肝硬化;血清TIMp-1水平可反映病人的慢性肝脏炎症及纤维化.

    • 开放手术配合气压弹导碎石治疗复杂鹿角形肾结石的体会

      2004(6):76-77.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开放手术配合气压弹导碎石治疗复杂鹿角形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开放手术配合气压弹导碎石治疗复杂鹿角形结石48例.结果 48例鹿角形结石均碎石取石成功,术后康复顺利,并发症少,只有2例肾盏内小结石残留(<0.3 cm).结论开放手术配合气压弹导碎石治疗复杂鹿角形结石操作简单,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效果满意.

    • ESWL与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比较

      2004(6):78-79,82.

      摘要 (2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与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TUPL)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结石粉碎率、排净率和并发症.方法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292例,ESWL组132例,TUPL组160例.结果 ESWL组结石一次粉碎率90%(119/132),TUPL组结石一次粉碎率100%(155/155)(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结石排净率分别为78.1%和99.4%(P<0.05);ESWL组的主要并发症为再次治疗率高(18.9%),而输尿管镜组的主要并发症为输尿管狭窄(2.5%).结论 TUPL不仅能作为ESWL失败的替代治疗,还可作为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首选治疗手段.

    • 对烧伤感染者183株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

      2004(6):80-82.

      摘要 (2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分析烧伤感染者有关材料中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根据NCCLS推荐使用的常用抗生素,采用Kirby-Bauer法,检测183株假单胞菌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183株假单胞菌耐3~5种抗生素居多,最高耐11种抗生素,多重耐药率达100%.对磺胺甲哨唑、四环素、氯霉素、头孢噻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耐药率均较高,分别为93.3%、93.1%、90.6%、76.8%、76.4%、59.7%;对亚胺培南、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羧苄西林有一定的敏感性,而对多粘菌素均敏感.结论假单胞菌耐药严重,多重耐药现象普遍,提示临床,对烧伤患者继发的假单胞菌感染,应根据药敏结果,适当选用抗生素.

    • 医源性输尿管损伤临床分析

      2004(6):83-84,86.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原因、类型、处理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5月~2003年11月13例14侧医源性榆尿管损伤临床资料.结果 1例输尿管内支架管引流、2例输尿管端端吻合内支架管引流、2例松解部分结扎及内支架管引流、7例8侧输尿管膀胱再植术,输尿管均通畅,肾功能均恢复正常,6例尿瘘治愈;1例肾切除.结论规范化操作及输尿管逆行插管对预防医源性输尿管损伤和早期发现输尿管损伤有决定性的作用和帮助;早期与后期诊断有所不同;治疗的目的是恢复输尿管通畅和保护肾功能;后期诊断病例应考虑一次性恢复输尿管通畅,尽可能不作尿流改道.

    • 微小切口皮瓣修剪回植腋臭根治术

      2004(6):85-86.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采用微小切口无疤痕根治腋臭.方法手术切除范围为腋毛分布边缘0.5 cm,局部皮下浸润肿胀麻醉,取腋部皮纹内切口,长约0.5cm,以眼科剪修剪皮下0.3 cm内皮下组织及毛囊、汗腺,皮瓣修成全厚至中厚皮,将其中主要毛囊及汗腺清除,达到根治目的.术后打包加压包扎,6 d拆线.结果全组76例青年患者不需住院,腋毛少有生长,上肢活动完全正常.个别患者术后过多活动和自行松动包扎,使皮下渗血或积液,可自行吸收.结论该手术为腋臭无疤痕根治术,治疗和美容达到完美结合,尤为青年女性所接受.

    • 糖化血清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在妊娠糖尿病诊断的探讨

      2004(6):87-88,91.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糖化血清蛋白(GSP)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在妊娠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正常对照组50例,正常妊娠组50例及妊娠糖尿病组(GDM)36例等血清进行了空腹血糖(FPG)、口服葡萄糖50g筛选、GSP、HbAlc测定.结果 GDM组FPG、糖筛选实验、GSP、HbAlc结果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均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四项诊断妊娠糖尿病(GDM)检测中,以GSP的效果最为理想,其敏感性、特异性、可靠性、阳性预测分别为88.9%、98%、94.1%、96.9%,而HbAlc除敏感性比糖筛选实验稍低外,其它指标均高于FPG和糖筛选实验,其敏感性、特异性、可靠性、阳性预测分别为80.6%、96%、89.5%、93.5%.结论GSP与HbAlc检验方法快速、简单、实用、取血量少、不易受其它因素影响,可作为GDM诊断指标,其中又以GSP为首选.

    •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症29例手术治疗分析

      2004(6):89-91.

      摘要 (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症的特点与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分析该科手术治疗29例患者的资料,通过半椎板切除或椎板间开窗,潜行扩大侧隐窝,彻底松解神经根.结果本组29例获随访,平均14个月,手术有效率100%,总优良率93.10%.结论本病临床表现复杂,术前应结合影像学检查进行仔细地综合分析和判断,选择合适的术式,以提高术后疗效.

    • AF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38例疗效观察

      2004(6):92-93,96.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合并截瘫的疗效.方法自1999年3月~2003年10月采用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复位法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并截瘫38例.结果 Cobb's角由术前23.8°矫正到术后平均2.6°.椎体前、后高度由术前46%和70%恢复到术后的92%到97%,三者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平均随访10.5个月,32例不完全性截瘫患者均有1~3级恢复,6例全瘫患者中,4例有1、2级恢复.结论 A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可使突入椎管腔内的伤椎椎体后壁复位满意,固定牢靠,并能达到间接的椎管减压.但在某些前、后纵韧带完整性已遭破坏的爆裂型骨折、脱位病例,推移复位法可作为AF内固定系统的必要补充.

    •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

      2004(6):94-96.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方法应用双极等离子切割系统,采用分叶推移切割法对35例高危BPH行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切除(PKRP).结果35例高危BPH均安全切除,术后排尿通畅,无尿失禁.结论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切除(PKRP)治疗高危BPH安全可靠;采用分叶推移切割可提高腺体组织的切除率.

    •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影像学特征及误诊分析

      2004(6):97-99,101.

      摘要 (2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的影像表现及误诊原因.方法收集3例经病理证实的PLAM的X线、CT片,由三名医生共同分析影像表现及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3例均为育龄期妇女,影像主要表现为肺部弥漫性网状、囊状改变;均长期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间质纤维化.结论 PLAM在高分辨率CT(HRCT)下具有特征性,在熟悉该病的影像表现基础上结合临床表现全面分析,可减少误诊.

    • 普天春胶囊对恶性肿瘤患者放疗期间免疫调节作用的临床观察

      2004(6):100-101.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普天春胶囊对恶性肿瘤患者放疗期间免疫调节的作用.方法将60例恶性肿瘤病人随机分成普天春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放疗前和放疗后分别检查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以及血常规.结果两组治疗后CD4、CD4/CD8NK细胞较治疗前升高,CD8值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变明显(P<0.05).结论普天春胶囊可以提高恶性肿瘤放疗期间的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新技术进展
    • 探究医院电子信息交换标准HL7

      2004(6):102-104.

      摘要 (2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医药信息学在医学应用中的最大领域就是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nation System,HIS),随着HIS的快速发展,需要我们有一个开放的,统一的HIS开发和交换的标准.HL7是1987年开始发展起来的一个专门规范医疗机构用于临床信息,财务信息和管理信息电子信息交换的标准.它特别适合于解决不同厂商开发的医院信息系统、临床实验室系统及药学信息系统之间的互连问题.HL7在国内的发展刚刚起步,但是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很快,尤其是医疗保险、社区医疗和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等,都十分需要标准化的支持,HL7将成为建设这些系统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技术.

    • >学术交流
    • 三维超声成像的实现方法

      2004(6):105-106,108.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介绍了三维超声成像的意义和实现方法,并分析了三维超声图像融合的实现方法.讨论了三维超声发展的发展趋势.

    •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中临床能力考核的调查分析

      2004(6):107-108.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临床能力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的核心.如何有效控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授予质量,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临床能力,是医学教育研究及管理工作者着力探索的问题.本文作者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点工作中临床能力考核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对如何加强临床能力考核,客观、全面地评价临床能力作了探讨.

    • 新成立ICU院内肺部感染的病原学、药敏监测及分析

      2004(6):109-109,111.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新成立ICU院内肺部感染病原菌现状及药敏的分析?建立有效预防ICU院内肺部感染的对策.方法对我院ICU院内感染病原菌的现状、耐药性及发生原因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我院ICU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G球菌感染率呈上升趋势条件致病菌、真菌感染及混合感染等情况不容忽视病原菌的耐药性大幅度上升不合理的抗生素使用是病原菌耐药性产生的主要原因.结论开展抗生素教育、合理选用抗生素、科学使用抗生素、严格掌控侵入性诊疗手段的运用指征、落实消毒隔离管理制度、强化抗生素宏观管理等均应是控制ICU院内肺部感染的有效措施.

    • >特别报道
    • 人工流产并发子宫穿孔4例并肠穿孔1例经验教训分析

      2004(6):110-111.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例1 40岁,孕5产2,1994年7月13日入院,患者因停经54 d,在武溪镇医院行人流术,术中患者突感下腹疼痛难忍,抽出吸管发现黄色脂肪样组织,由武溪镇医院转入我院,体查:急性痛苦面容,BP13/8 kPa,P90次/min,R20次/min,妇查:外阴已婚已产型,子宫前倾前屈位,大小如孕40 d左右,宫颈口见有大网膜组织,B超提示盆腔积液.入院后,立即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前倾前屈位,子宫后壁穿孔直径约1 cm大小,被大网膜堵塞,并见少量活动性出血,行修补术,清除盆腔瘀血约400 ml,术后8 d痊愈出院.

    • 气管切开术致双侧开放性气胸1例

      2004(6):112-112.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双侧开放性气胸系双侧胸膜腔与大气相通,患者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和发绀,必需及时处理,否则将危及患者生命.该院于今年3月成功抢救1例气管切开术致双侧开放性气胸患儿.现报告如下:

    • 中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简介

      2004(6):F002-F002.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该分委员会由国家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国家卫生部纳米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三个单位组成。分委员会组成成员:胡冬煦教授(主席)、张阳德教授(副主席)、黄伯云院士(委员)、何继善院士(委员)、胡铁辉教授(委员)、何剪太教授(委员)。

    • 博士后招收启事

      2004(6):F003-F003.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纳米生物技术学》——科学出版社出版

      2004(6):F004-F004.

      摘要 (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纳米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简介

      2004(6):i001-i001.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国对纳米科技发展十分重视,国家“十五”863计划设立了纳米生物技术专题和纳米材料与微机电系统的重大专项。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也都设立了重大专项基金,我国还成立了“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中国内镜杂志》《中国医学工程》2005年征订启事

      2004(6):i002-i002.

      摘要 (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投稿须知

      2004(6):i003-i003.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中华医学会第13届全国内镜医学学术大会会议纪要

      2004(6):i004-i005.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04年9月17目至9月20目,中华医学会第13届全国内镜医学学术大会在广东佛山胜利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医师学会、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南大学、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卫生部纳米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中国内镜杂志》编委会等单位组织,在卫生部、中华医学会的指导下,在各有关单位的支持下,在各级领导、专家和学者的努力下,中华医学会第13届全国内镜医学学术大会在中国佛山圆满闭幕。

    • 中国创立内镜医学的“恩德思奖”(Endoscopics Award)——奖励国内外内镜医学领域有杰出贡献的个人和机构2004年已颁发首届奖

      2004(6):i006-i006.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新华社长沙9月22日电(刘非小、伍西明)日前获悉,首届内镜医学领域的“恩德思奖”(Endoscopics Award),在中国佛山召开的2004年全国第13届内镜医学学术年会上首次颁发,裘法祖院士、钟南山院士等33人,与霍英东基金会等机构同获此殊荣,该奖励的创立在国际内镜医学领域为首次。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