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牛肺表面活性剂不同给药途径对重症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择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3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85例MAS患儿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常规组(42例)和双途径组(43例),常规组采用机械通气结合气管内滴入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双途径组通过牛肺表面活性剂支气管肺泡灌洗结合气管内滴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炎症因子、血气指标、血管内皮功能变化情况,治疗后康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后,双途径组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分别为(114.45±10.27)ng/mL、(60.45±10.31)pg/mL、(45.15±10.27)ng/mL,均低于常规组[(121.36±10.25)ng/mL、(65.27±10.36)pg/mL、(50.33±10.24)ng/mL](P<0.05);双途径组的动脉氧分压(PO2)、血氧饱和度(SaO2)分别为(92.44±10.45)mmHg、(95.18±5.26)%,均高于常规组[(87.32±10.46)mmHg、(92.55±5.46)%](P<0.05);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CO2)[(40.24±10.33)mmHg]低于常规组[(45.11±10.19)mmHg](P<0.05);双途径组的一氧化氮(NO)[(23.25±5.77)ppb]高于常规组[(20.47±5.16)ppb](P<0.05),内皮素-1(ET-1)[(50.62±10.39)ng/L]低于常规组[(55.47±10.28)ng/L](P<0.05);双途径组的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36±0.24)d、(6.65±1.33)d、(10.33±2.26)d,均低于常规组[(4.18±1.77)d、(8.12±2.54)d、(14.42±4.15)d](P<0.05);双途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9.30%(4/43)]低于常规组[23.81%(10/42)](P<0.05)。
结论
牛肺表面活性剂肺泡灌洗+气管内滴入给药有利于改善MAS患儿的气道炎症及肺部血气指标,可一定程度上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加快康复进程并改善患儿预后。
胎粪吸入综合征(meconium aspiration syndrome, MAS)是一种以呼吸窘迫为主要发病特征的临床疾病,可严重影响新生儿肺功能和呼吸功能,部分重症者随病情进展,还可并发肺动脉高压、肺出血等相关症状。相关数据显示,此病病死率超过50%,可给患儿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6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5例MAS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常规组(42例)和双途径组(43例),本次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1121-W)。常规组中男22例,女20例;胎龄38~41周,平均(39.52±5.11)周;出生时体重3 000~4 000 g,平均(3 525.36±100.67)g;分娩方式:12例为剖宫产分娩,30例为经阴道自然分娩。双途径组中男22例,女21例;胎龄39~40周,平均(39.55±5.12)周;出生时体重3 200~3 800 g,平均(3 544.25±100.38)g;分娩方式:15例为剖宫产分娩,28例为经阴道自然分娩。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入组患儿均为足月出生;②均符合MAS诊断标
1.2 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先予以常规保暖,结合药敏试验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并纠正酸碱失衡及水电解质紊乱。后统一予以机械通气+牛肺表面活性剂(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20052128,70 mg)治疗,机械通气治疗方法如下:采用PA-700A型呼吸机(山东济南,济南博坤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43081900)治疗,治疗时通气模式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参数如下:吸气峰压初始为20~25 cmH2O(1 cmH2O=0.098 kPa),呼气末正压初始值为0~4 cmH2O,呼吸频率为20~40次/min,吸入氧浓度为0.6~0.8,具体治疗参数需根据患患儿恢复情况调整。常规组经气管内滴入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于患儿出生后6 h内实施气管插管,并经气管内滴入100 mg/kg牛肺表面活性剂,用药前需将药液加热至37℃左右后,加入注射用水震荡为混悬液,并经气管导管缓慢滴入,给药时机为10~15 min,滴入完毕后继续予以机械通气,给药后6 h内不可变化体位,不可进行翻身、拍背、吸痰,根据患儿恢复情况可间隔6~8 h给药1次,最多不可超过4次;双途径组经牛肺表面活性剂支气管肺泡灌洗+气管内滴入给药,经气管内滴入给药前,需在牛肺表面活性剂中加入浓度为0.9%的无菌氯化钠溶液进行稀释,后按少量多次原则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直至灌洗液变清澈位置,其余气管内滴入疗法及机械通气疗法同常规组。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儿的炎症因子,评估方法:以2 mL外周静脉血为检测样本,按3 000 r/min、半径0.5 cm离心5 min后,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 IL-8)、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 IL-10)等炎症因子变化情况,治疗后IL-6、IL-8、IL-10越低越好。②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气指标,评估方法:检测样本及方法同上,治疗后动脉氧分压(PO2)、血氧饱和度(SaO2)越高越好,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CO2)越低越好。③比较两组患儿的血管内皮功能,评估方法:检测样本及方法同炎症因子,治疗后一氧化氮(NO)越高越好,内皮素-1(endothelin-1, ET-1)越低越好。④比较两组患儿的康复情况,评估方法:记录两组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⑤比较两组患儿间质性肺炎、肺出血、持续肺动脉高压、气胸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 22.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用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炎症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途径组治疗后的IL-6、IL-8、IL-10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
组别 | IL-6/(ng/mL) | IL-8/(pg/mL) | IL-10/(ng/mL) |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双途径组 | 43 | 152.45±20.35 |
114.45±10.2 | 85.25±10.37 |
60.45±10.3 | 70.22±10.49 |
45.15±10.2 | ||
常规组 | 42 | 152.33±20.41 |
121.36±10.2 | 85.36±10.28 |
65.27±10.3 | 70.31±10.52 |
50.33±10.2 | ||
0.027 | 3.104 | 0.049 | 2.150 | 0.040 | 2.328 | ||||
P | 0.978 | 0.003 | 0.961 | 0.035 | 0.969 | 0.022 |
注: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途径组治疗后的PO2、SaO2均高于常规组,PCO2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
组别 | PO2/mmHg | PCO2/mmHg | SaO2/% |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双途径组 | 43 | 72.33±10.41 |
92.44±10.4 | 65.22±10.36 |
40.24±10.3 | 80.72±10.46 |
95.18±5.2 | ||
常规组 | 42 | 72.25±10.51 |
87.32±10.4 | 65.18±10.45 |
45.11±10.1 | 80.35±10.28 |
92.55±5.4 | ||
0.035 | 2.257 | 0.018 | 2.188 | 0.164 | 2.262 | ||||
P | 0.972 | 0.027 | 0.986 | 0.032 | 0.870 | 0.026 |
注: 1 mmHg=0.133 kPa;†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血管内皮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途径组治疗后的NO高于常规组,ET-1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
组别 | NO/ppb | ET-1/(ng/L) |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双途径组 | 43 | 12.26±3.35 |
23.25±5.7 | 75.49±10.33 |
50.62±10.3 | |
常规组 | 42 | 12.31±3.41 |
20.47±5.1 | 75.28±10.52 |
55.47±10.2 | |
t | 0.068 | 2.340 | 0.093 | 2.163 | ||
P | 0.946 | 0.022 | 0.926 | 0.033 |
注: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4 两组患儿康复进程比较
在不同治疗方案下,双途径组的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
组别 | 通气时间 | 氧疗时间 | 住院时间 | |
---|---|---|---|---|
双途径组 | 43 | 3.36±0.24 | 6.65±1.33 | 10.33±2.26 |
常规组 | 42 | 4.18±1.77 | 8.12±2.54 | 14.42±4.15 |
3.010 | 3.354 | 5.661 | ||
P | 0.004 | 0.001 | <0.001 |
2.5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在不同治疗方案下,双途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9.30%(4/43)]低于常规组[23.81%(1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620, P=0.006),见
组别 | 间质性肺炎 | 肺出血 | 持续肺动脉高压 | 气胸 | 合计 | |
---|---|---|---|---|---|---|
双途径组 | 43 | 2(4.65) | 0(0.00) | 1(2.33) | 1(2.33) | 4(9.30) |
常规组 | 42 | 3(7.14) | 2(4.76) | 2(4.76) | 3(7.14) | 10(23.81) |
3 讨论
MAS是一种以呼吸道机械化阻塞、肺泡华学校有炎症反应为主要病理变化,及出生后以呼吸窘迫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新生儿常见病,多见于足月、过期产儿,胎粪中主要成分为胆盐,若胎儿在宫内或娩出时吸入大量含胎粪的羊水则会导致机体缺氧,并加重肺部通气-换气功能障
本研究结果显示,双途径组治疗后的炎症因子水平较常规组更低,提示在实施机械通气治疗基础上,牛肺表面活性剂双途径给药更有利于减轻患儿炎症反应,考虑原因如下:MAS患儿吸入大量胎粪后肺部会释放大量炎性分泌物。通过肺泡灌洗的负压吸引技术能有效吸出气道阻塞物,在确保患儿气道通畅后再经气管内滴入药物,并实施机械通气治疗也能确保药物充分扩散至肺表面,从而进一步稳定肺泡功
综上所述,牛肺表面活性剂双途径给药联合机械通气能有效改善重症MAS的气道炎症、动脉血气指标,对促炎患儿血管内皮功能恢复、缩短通气时间,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均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邵桂莲, 吕艳. 高频震荡通气辅助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的应用效果分析[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 26(8): 1090-1093. [百度学术]
OSMAN A, HALLING C, CRUME M, et al. Meconium aspiration syndrome: a comprehensive review[J]. J Perinatol, 2023, 43(10): 1211-1221. [百度学术]
HAO LX, WANG F. Effectiveness of high-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neonatal meconium aspiration syndrome[J]. Medicine, 2019, 98(43): e17622. [百度学术]
王进, 沈凤祥.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J]. 华夏医学, 2020, 33(5): 111-114. [百度学术]
张鹏. 双水平正压通气联合猪肺磷脂注射液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动脉血气指标及血清Th1/Th2平衡的影响[J]. 淮海医药, 2021, 39(2): 176-178. [百度学术]
毛晓惠. 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与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J]. 山西医药杂志, 2020, 49(16): 2108-2110. [百度学术]
GLASER K, WRIGHT CJ. EBNEO Review: aerosolised Calfactant in infants with RDS: a feasible route of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J]. Acta Paediatr, 2021, 110(5): 1699-1700. [百度学术]
邓碧滢.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超声诊断[J].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19, 26(8): 583-587. [百度学术]
白文婷, 刘艳. 肺超声评分评价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严重程度的研究[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23, 39(6): 713-715. [百度学术]
刁艳霞, 徐倩倩, 沈怀云.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临床结局的影响因素分析[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3, 48(7): 905-909. [百度学术]
刘洪, 王欣睿, 李帅.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与经鼻无创高频振荡通气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机械通气撤机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导报, 2023, 20(24): 105-108, 120. [百度学术]
宋莉.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J]. 河南医学研究, 2021, 30(4): 642-644. [百度学术]
余鹏程, 黄晓群. HFOV联合牛肺表面活性剂对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血气指标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 2019, 14(36): 11-14. [百度学术]
MOTA-ROJAS D, VILLANUEVA-GARCÍA D, MOTA-REYES A, et al. Meconium aspiration syndrome in animal models: inflammatory process, apoptosis, and surfactant inactivation[J]. Animals, 2022, 12(23): 3310. [百度学术]
包莉娜, 李立新, 黄宇婷. 珂立苏气管肺泡灌洗及气管内滴入治疗重症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 2020, 17(7): 67-70. [百度学术]
董洪美, 王丽娟, 宋艳艳. 珂立苏气管肺泡灌洗及气管内滴入治疗重症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效果观察[J]. 中国妇幼保健, 2022, 37(16): 3009-3012. [百度学术]
吴靖, 张红阳, 周曼丽. 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双途径给药对重症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治疗价值[J]. 河南医学研究, 2023, 32(12): 2222-2226. [百度学术]
ARAYICI S, SARI FN, KADIOGLU SIMSEK G, et al. Lung lavage with dilute surfactant vs. bolus surfactant for meconium aspiration syndrome[J]. J Trop Pediatr, 2019, 65(5): 491-497. [百度学术]
封在李, 尹兆青, 龚靖强, 等. 支气管肺泡灌洗在治疗重症新生儿肺炎和胎粪吸入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J]. 重庆医学, 2022, 51(13): 2184-2188. [百度学术]
郝玉贵, 周江平. 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双途径给药在重症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中的应用[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2, 22(2): 157-160.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