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影响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并发血脑屏障损伤情况及导致其并发血脑屏障损伤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3年5月在焦作市人民医院确诊的90例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并发血脑屏障损伤将其分为并发血脑屏障损伤组(=41)和非并发血脑屏障损伤组(=49)。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并发血脑屏障损伤的危险因素。
结果
并发血脑屏障损伤组患者精神异常、反应迟钝发生率、脑电图δ刷异常和头颅磁共振异常较非并发血脑屏障损伤组高(P<0.05)。并发血脑屏障损伤组患者脑脊液中蛋白水平增高、白细胞(WBC)计数增高、免疫球蛋白G(IgG)增高、24 h鞘内IgG合成率增高高于非并发血脑屏障损伤组(P<0.05)。Logistic回归性分析表明,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有精神异常、脑电图δ刷异常、蛋白水平增高>450 mg/L和IgG增高>4 mg/L是并发血脑屏障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是否并发血脑屏障损伤和是否有精神迟钝症状、脑电图δ刷异常、蛋白水平增高>450 mg/L和IgG增高>4 mg/L有关,可以根据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具体病情在治疗过程中优化治疗方案。
自身免疫性脑炎是由于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脑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3年5月在焦作市人民医院确诊的90例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并发血脑屏障损伤将其分为并发血脑屏障损伤组(=41)和非并发血脑屏障损伤组(=49),并发血脑屏障损伤组男21例,女20例,年龄19~68岁,平均(46.21±12.05)岁,其中脑脊液中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NMDAR)抗体阳性有33例,γ-氨基丁酸B型受体(γ-aminobutyric acid type B receptor, GABABR)抗体阳性有6例,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leucinie-rich glioma inactivated 1, LGI1)抗体阳性有2例。非并发血脑屏障损伤组男24例,女25例,年龄18~68岁,平均(45.7±12.51)岁,其中脑脊液中NMDAR抗体阳性有35例,GABABR抗体阳性有10例,LGI1抗体阳性有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准则,已免去/已豁免知情同意及伦理审批。
纳入标准:①符合自身免疫性脑炎诊断标
排除标准:①患者合并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存在先天性免疫缺陷;②患者有神经障碍或癫痫病史;③患者合并有重要脏器损伤。
1.2 观察指标
收集并统计两组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基线资料、临床症状、脑脊液检查、脑电图、头颅影像学资料、并发症、血清和脑脊液中6种常见自身抗体检测结果(采用欧蒙间接免疫荧光试剂盒,No:FA 112d-1005-1)。脑脊液检查:通过腰椎穿刺抽取中池部位的脑脊液使用脑脊液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查。采用多功能血细胞分类计数仪检测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水平。采用半自动凝血仪检测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试剂盒来自赫澎(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操作均按照说明书严格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性分析影响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并发血脑屏障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头痛、癫痫、发热和意识水平下降、合并症、脑电图δ波异常、患者前驱症状和入院病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血脑屏障损伤组患者精神异常、反应迟钝发生率、脑电图δ刷异常和头颅磁共振异常较非并发血脑屏障损伤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
项目 | 并发血脑屏障损伤组(=41) | 非并发血脑屏障损伤组(=49) | P | |
---|---|---|---|---|
年龄 | ||||
≥45岁 | 15(36.59) | 20(40.82) | 0.168 | 0.682 |
<45岁 | 26(63.41) | 29(59.18) | ||
性别 | ||||
男 | 21(51.22) | 24(48.98) | 0.045 | 0.832 |
女 | 20(48.78) | 25(51.02) | ||
主要临床表现 | ||||
头痛 | 13(31.71) | 8(16.33) | 2.952 | 0.086 |
癫痫 | 20(48.78) | 31(63.27) | 1.907 | 0.167 |
发热 | 14(34.15) | 11(22.45) | 1.522 | 0.217 |
精神异常 | 38(92.68) | 31(63.27) | 10.799 | 0.001 |
意识水平下降 | 9(21.95) | 13(26.53) | 0.253 | 0.615 |
反应迟钝 | 19(46.34) | 8(16.33) | 9.576 | 0.002 |
合并症 | ||||
肺部感染 | 14(34.15) | 10(20.41) | 2.154 | 0.142 |
肝功能异常 | 12(29.27) | 15(30.61) | 0.019 | 0.890 |
甲状腺功能异常 | 16(39.02) | 19(38.78) | 0.001 | 0.981 |
脑电图异常 | ||||
δ波 | 11(26.83) | 15(30.61) | 0.156 | 0.693 |
δ刷 | 7(17.07) | 0(0.00) | 9.071 | 0.003 |
头颅磁共振异常 | 25(60.98) | 18(36.73) | 5.257 | 0.022 |
前驱症状 | 14(34.15) | 16(32.65) | 0.022 | 0.881 |
入院病情严重 | 21(51.22) | 23(46.94) | 0.164 | 0.686 |
2.2 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脑脊液常规中压力、血糖水平、淋巴细胞计数增高情况、脑脊液蛋白电泳中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in G, IgG)指数增高,外周血细胞计数和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血脑屏障损伤组患者蛋白水平增高、WBC计数增高、IgG增高、24 h鞘内IgG合成率增高高于非并发血脑屏障损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
项目 | 并发血脑屏障损伤组(=41) | 非并发血脑屏障损伤组(=49) | t/ | P |
---|---|---|---|---|
脑脊液常规[(%)] | ||||
压力增高(>180 mmH2O) | 13(31.71) | 15(30.61) | 0.012 | 0.911 |
血糖水平增高(>4.5 mmoL/L) | 6(14.63) | 7(14.29) | 0.002 | 0.963 |
蛋白水平增高(>450 mg/L) | 28(68.29) | 6(12.24) | 29.831 | <0.001 |
氯化物水平增高(>130 mmoL/L) | 3(7.32) | 12(24.49) | 4.740 | 0.029 |
WBC计数增高(>5×1 | 32(78.05) | 26(53.06) | 6.083 | 0.014 |
淋巴细胞计数增高(>70%) | 25(60.98) | 27(55.10) | 0.316 | 0.574 |
脑脊液蛋白电泳[(%)] | ||||
IgG增高(>4 mg/L) | 31(75.61) | 17(34.69) | 15.015 | <0.001 |
24 h鞘内IgG合成率增高(>3.3 mg/24 h) | 32(78.05) | 18(36.73) | 15.431 | <0.001 |
IgG指数增高(>0.85) | 18(43.90) | 27(55.10) | 1.120 | 0.290 |
外周血细胞计数/(,×1 | ||||
中性粒细胞 | 5.29±1.20 | 5.34±1.51 | 0.171 | 0.864 |
淋巴细胞 | 1.46±0.25 | 1.52±0.21 | 1.238 | 0.219 |
单核细胞 | 0.58±0.11 | 0.59±0.12 | 0.409 | 0.684 |
FIB/(,g/L) | 2.88±0.24 | 3.00±0.26 | 1.930 | 0.057 |
注: 1 mmH2O=9.807 Pa。
2.3 影响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并发血脑屏障损伤的Logistic回归性分析
Logistic回归性分析:并发血脑屏障损伤=1,未并发血脑屏障损伤=0,患者无精神异常症状=0,有精神异常症状=1;无反应迟钝=0,有反应迟钝=1;脑电图δ刷无异常=0,脑电图δ刷异常=1;蛋白水平增高≤450 mg/L=0,蛋白水平增高>450 mg/L=1;WBC计数增高≤5×1
指标 | β | S.E. | Wald | O^R | 95%CI | P |
---|---|---|---|---|---|---|
精神异常 | 0.654 | 0.328 | 3.976 | 1.923 | 1.011~3.658 | 0.047 |
反应迟钝 | 0.684 | 0.484 | 1.997 | 1.982 | 0.767~5.117 | 0.158 |
脑电图δ刷异常 | 1.205 | 0.233 | 26.746 | 3.337 | 2.113~5.268 | <0.001 |
头颅磁共振异常 | 0.581 | 0.487 | 1.423 | 1.788 | 0.688~4.644 | 0.234 |
蛋白水平增高(>450 mg/L) | 0.941 | 0.421 | 4.996 | 2.563 | 1.123~5.848 | 0.026 |
氯化物水平增高(>130 mmol/L) | 0.581 | 0.302 | 3.701 | 1.788 | 0.989~3.231 | 0.055 |
WBC计数增高(>5×1 | 1.154 | 0.594 | 3.774 | 3.171 | 0.990~10.158 | 0.053 |
IgG增高(>4 mg/L) | 0.811 | 0.215 | 14.229 | 2.250 | 1.476~3.429 | <0.001 |
24 h鞘内IgG合成率增高(>3.3 mg/24 h) | 1.125 | 0.612 | 3.379 | 3.080 | 0.928~10.222 | 0.067 |
3 讨论
自身免疫性脑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脑炎,此病是由自身免疫机制介导中枢神经系统发生抗原免疫反应所致。在脑炎患者中约10%~20%为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患者会表现为抗体特异性的临床病
本研究结果显示,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有精神异常、脑电图δ刷异常、蛋白水平增高>450 mg/L和IgG增高>4 mg/L是并发血脑屏障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由自身抗体过度产生、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和免疫复合物沉积引发的慢性炎症在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疾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免疫调节异常和持续性炎症是自身免疫性脑炎发病过程中的重要病理表
但是由于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且纳入病例数相对较少,可以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扩大样本量,同时可通过设计前瞻性方案,进一步评估本研究中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并发血脑屏障损伤的危险因素在临床实践中对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综上所述,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是否并发血脑屏障损伤和是否有精神异常、脑电图δ刷异常、蛋白水平增高>450 mg/L和IgG增高>4 mg/L有关,可以根据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具体病情在治疗过程中优化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唐姗姗, 罗曦. 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与疾病转归的关系[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 27(9): 1030-1033. [百度学术]
马红玲, 徐晶, 郝芳, 等. 自身免疫性脑炎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 26(5): 566-571. [百度学术]
宋雅君, 龚哲, 杜娟, 等. 抗NMDAR脑炎的脑脊液Aβ和tau蛋白生物标志物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 26(9): 1077-1084. [百度学术]
古帅鑫, 陈立杰. 抗接触蛋白相关蛋白-2抗体相关自身免疫性脑炎5例临床分析[J].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21, 28(4): 297-301. [百度学术]
陈彦,张须龙,许江南,等. 现代免疫学在感染性疾病、过敏性疾病、肿瘤和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23,44(2):179-185. [百度学术]
郝梦蝶, 郑伊桐, 张利杰, 等. 血脑屏障与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J].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23, 30(3): 325-328. [百度学术]
KADRY H, NOORANI B, CUCULLO L. A blood-brain barrier overview on structure, function, impairment, and biomarkers of integrity[J]. Fluids Barriers CNS, 2020, 17(1): 69. [百度学术]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感染性疾病与脑脊液细胞学学组. 中国自身免疫性脑炎诊治专家共识(2022年版)[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2, 55(9): 931-949. [百度学术]
李青, 于露, 陈浩, 等. 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特征分析[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 40(2): 103-107. [百度学术]
孟桃, 蒋萍, 牟凌梅, 等. 基于真实世界研究的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在缺血性卒中后早期癫痫发作的疗效及疗程评价研究[J]. 四川医学, 2023, 44(4): 388-395. [百度学术]
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 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高艳琴课题组发现ASK1-K716R通过保护血脑屏障完整性以减少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炎症和白质损伤[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 30(24): 7. [百度学术]
董笑博, 安阳, 杨彩瑜, 等. MCC950抑制NLRP3炎性小体活性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血脑屏障功能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 25(9): 57-62. [百度学术]
QIU XW, ZHANG HQ, LI DX, et al. Analysis of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oor prognostic predictors in patients with an initial diagnosis of autoimmune encephalitis[J]. Front Immunol, 2019, 10: 1286. [百度学术]
YU YC, WU Y, CAO XL, et al.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prognosis of anti-NMDAR encephalitis depends on blood brain barrier integrity[J]. Mult Scler Relat Disord, 2021, 47: 102604.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