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刊加载中。。。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血清CCL20FASSREBP-1c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PDF

  • 朱小辉 1
  • 何佳欣 2
  • 索肖琰 3
  • 李建凯 1
  • 李向云 1
  • 郝伟秀 1
1. 安阳市人民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 2. 放疗科; 3. 医学检验中心,河南 安阳 455000

中图分类号: R735.34

最近更新:2024-10-10

DOI: 10.19338/j.issn.1672-2019.2024.05.017

  • 全文
  • 图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
  • 出版信息
目录contents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趋化因子CC亚家族配体20(CCL20)、脂肪酸合酶(FAS)、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106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均检测血清CCL20、FAS、SREBP-1c,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CL20、FAS、SREBP-1c的诊断价值,并随访预后结局,进行生存分析。

结果

结直肠癌组的血清CCL20、FAS、SREBP-1c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清CCL20、FAS、SREBP-1c诊断结直肠癌的灵敏度分别为80.00%、78.00%、76.00%,特异度分别为68.60%、81.40%、75.50%。血清CCL20、FAS、SREBP-1c水平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关联(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体分型、组织学分型无关联(P>0.05)。CCL20、FAS、SREBP-1c高水平组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41.67%、42.86%、41.11%,低于CCL20、FAS、SREBP-1c低水平组的68.18%、73.33%、81.25%(P<0.05)。CCL20、FAS、SREBP-1c高水平组无进展生存时间为33个月,短于CCL20、FAS、SREBP-1c低水平组的38、48、44个月(P<0.05)。

结论

血清CCL20、FAS、SREBP-1c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联,可作为结直肠癌的辅助诊断筛查和预后随访指标,血清CCL20、FAS、SREBP-1c高水平可能预示着肿瘤进展和预后不良。

结直肠癌多发于40~70岁,病灶多见于直肠、乙状结肠,组织学分型以腺癌居

1。有文献报道我国结直肠癌患病率约为7%~13%,每年新发病例约为37.6万,死亡病例约为19.12-3。由于该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近年来研究发现,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与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调节有关,趋化因4-5、肿瘤脂质代6-7等有可能影响癌细胞的增殖、生长、转移。趋化因子CC亚家族配体20(C-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20, CCL20)是重要的信号分子,有研究表明CCL20与癌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通过炎癌转化的重要信号通路,诱导癌细胞的转8。脂肪酸合酶(fatty acid synthase, FAS)是脂质代谢的关键酶,与癌细胞增殖联系紧密,FAS被称为脂质代谢性致癌基9。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1c, SREBP-1c)是调控脂质代谢的核转录因子,有研究表示在结直肠癌中可观察到SREBP-1c蛋白表达增10。目前有关CCL20、FAS、SREBP-1c的研究多集中于肺癌、肝癌、胃癌等,在结直肠癌中尚处于起步阶段;而且多为基因水平或蛋白表达的研究,较少研究血清水平。故本研究探讨血清CCL20、FAS、SREBP-1c对结直肠癌诊断与预后评估的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男63例,女43例;年龄40~74岁,平均(55.48±6.21)岁;肿瘤部位:右半结肠29例,左半结肠37例,直肠40例;大体分型:肿块型19例,浸润型21例,溃疡型66例;组织学分型:腺癌87例,粘液癌19例;分化程度:低分化30例,中分化16例,高分化60例;TNM分期:Ⅰ期10例,Ⅱ期33例,Ⅲ期45例,Ⅳ期18例。纳入标准:①符合结直肠癌诊断标

11;②患者于安阳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或化疗;③自愿定期随访。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②合并严重心、脑、肝、肾、血液、内分泌疾病;③预计生存期<3个月。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健康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38~71岁,平均(54.20±5.89)岁。结直肠癌组与健康对照组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研究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检测血清CCL20、FAS、SREBP-1c(结直肠癌患者于手术或化疗前检测)。空腹采集肘静脉血,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统一待检。使用Multiskan MK3多功能酶标仪(Beckman公司),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CL20、FAS、SREBP-1c,试剂盒购自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具体步骤:①设标准孔10孔,分别加入稀释成不同浓度的标准品(按说明书操作);设空白孔不加试剂;②设样本孔,加待测血清样本10 μL和稀释液40 μL;③37 ℃温育5 min;④PBS缓冲液重复洗涤5次;⑤除空白孔外,每孔加入CCL20、FAS、SREBP-1c试剂盒中相应的生物素化抗体试剂50 μL;⑥再次37 ℃温育5 min;⑦再次PBS缓冲液重复洗涤5次;⑧每孔加入CCL20、FAS、SREBP-1c试剂盒中相应的显色剂50 μL,37 ℃避光显色15 min;⑨每孔加入CCL20、FAS、SREBP-1c试剂盒中相应的终止液50 μL;⑩酶标仪测定不同浓度标准孔在450 nm波长的吸光度值,使用Excel软件,样本浓度为X轴,吸光度值为Y轴,绘制标准曲线,在标准曲线上查找对应的待测血清样本的浓度值。

1.3 治疗与预后随访

所有患者接受标准化治疗:①结直肠癌T1N0M0期:进行手术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②结肠癌T2-4,N0-2,M0期:首选手术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对于T4期可先行术前化疗再手术;③直肠癌T2-4,N0-2,M0期:中上段直肠癌行低位前切除术,低位直肠癌行会阴联合切除术,中下段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对于T3-4或N1-2期可术前化疗再手术。④结直肠癌M1期无法手术,给予近端造口术姑息治疗。⑤Ⅱ~Ⅲ期辅助化疗方案选用CapeOx,FOLFOX方案或单药卡培他滨,5-FU/LV方案。⑥晚期转移患者化疗方案选用FOLFOX/FOLFIRI±西妥昔单抗(推荐用于KRASNRASBRAF基因野生型患者)或CapeOx/FOLFOX/FOLFIRI/±贝伐珠单抗。化疗4~6个月后病情稳定但仍无手术机会,改为毒性较低的5-FU/LV或卡培他滨单药或联合靶向治疗。

定期随访,监测血便常规、肿瘤标志物CEA、CA19-9以及直肠指检、肠镜、CT、MRI等。第1~2年每3个月随访1次,后续每半年随访1次,本研究随访3~4年,截止至2023年5月。记录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计算3年无进展生存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软件。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诊断价值,计算灵敏度、特异度、最佳截断阈值。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分析进行Log rank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CCL20、FAS、SREBP-1c水平比较

结直肠癌组患者的血清CCL20、FAS、SREBP-1c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CCL20、FAS、SREBP-1c水平比较 (x¯±s
组别nCCL20/(pg/mL)FAS/(ng/mL)SREBP-1c/(ng/mL)
结直肠癌组 106 44.28±10.14 5.33±1.06 21.36±4.99
健康对照组 50 29.67±8.52 2.92±0.80 12.34±2.71
t 8.821 14.265 11.963
P <0.001 <0.001 <0.001

2.2 血清CCL20、FAS、SREBP-1c诊断结直肠癌的ROC曲线分析

血清CCL20、FAS、SREBP-1c诊断结直肠癌的灵敏度分别为80.00%、78.00%、76.00%,特异度分别为68.60%、81.40%、75.50%,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2、0.849、0.778。见表2图1

表2  血清CCL20、FAS、SREBP-1c诊断结直肠癌的ROC曲线分析结果
指标阈值AUC95%CI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
CCL20 36.50 0.792 0.715~0.869 80.00 68.60 0.486
FAS 4.20 0.849 0.782~0.917 78.00 81.40 0.594
SREBP-1c 16.00 0.778 0.696~0.859 76.00 75.50 0.515
fig

图1  血清CCL20、FAS、SREBP-1c诊断结直肠癌的ROC曲线

2.3 血清CCL20、FAS、SREBP-1c与结直肠癌临床特征的关联性分析

根据ROC曲线分析的阈值将106例结肠癌患者分为CCL20高水平组84例和CCL20低水平组22例,FAS高水平组91例和FAS低水平组15例,SREBP-1c高水平组90例和SREBP-1c低水平组16例。血清CCL20、FAS、SREBP-1c水平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关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体分型、组织学分型无关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表4表5

表3  血清CCL20与结直肠癌临床特征的关联性分析 [n(%)]
一般资料nCCL20高水平(n=84)CCL20低水平(n=22)χ2P
性别
63 48(57.14) 15(68.18) 0.881 0.348
43 36(42.86) 7(32.82)
年龄
<60岁 59 45(53.57) 14(63.64) 0.716 0.398
≥60岁 47 39(46.43) 8(36.36)
肿瘤部位
右半结肠 29 20(23.80) 9(40.91) 3.057 0.217
左半结肠 37 32(38.10) 5(22.73)
直肠 40 32(38.10) 8(36.36)
大体分型
肿块型 19 16(19.05) 3(13.64) 1.307 0.520
浸润型 21 18(21.43) 3(13.64)
溃疡型 66 50(59.52) 16(72.72)
组织学分型
腺癌 87 70(83.33) 17(77.27) 0.435 0.509
粘液癌 19 14(16.67) 5(22.73)
分化程度
低分化 30 28(33.33) 2(9.09) 5.049 0.025
中高分化 76 56(66.67) 20(90.91)
临床分期
Ⅰ~Ⅱ期 43 26(30.95) 17(77.27) 15.515 <0.001
Ⅲ~Ⅳ期 63 58(69.05) 5(22.73)
表4  血清FAS与结直肠癌临床特征的关联性分析 [n(%)]
一般资料nFAS高水平(n=91)FAS低水平(n=15)χ2P
性别
63 54(59.34) 9(60.00) 0.002 0.692
43 37(40.66) 6(40.00)
年龄
<60岁 59 50(54.95) 9(60.00) 0.133 0.715
≥60岁 47 41(45.05) 6(40.00)
肿瘤部位
右半结肠 29 23(25.28) 6(40.00) 3.719 0.156
左半结肠 37 35(38.46) 2(13.33)
直肠 40 33(36.26) 7(46.67)
大体分型
肿块型 19 16(17.58) 3(20.00) 2.337 0.311
浸润型 21 16(17.58) 5(33.33)
溃疡型 66 59(64.84) 7(46.67)
组织学分型
腺癌 87 74(81.32) 13(86.67) 0.250 0.617
粘液癌 19 17(18.68) 2(13.33)
分化程度
低分化 30 29(31.87) 1(6.67) 4.030 0.045
中高分化 76 62(68.13) 14(93.33)
临床分期
Ⅰ~Ⅱ期 43 33(36.26) 10(66.67) 4.937 0.026
Ⅲ~Ⅳ期 63 58(63.74) 5(33.33)
表5  血清SREBP-1c与结直肠癌临床特征的关联性分析 [n(%)]
一般资料nSREBP-1c高水平(n=90)SREBP-1c低水平(n=16)χ2P
性别
63 55(61.11) 8(50.00) 0.696 0.404
43 35(38.89) 8(50.00)
年龄
<60岁 59 48(53.33) 11(68.75) 1.308 0.253
≥60岁 47 42(46.67) 5(31.25)
肿瘤部位
右半结肠 29 25(27.78) 4(25.00) 1.319 0.517
左半结肠 37 33(36.67) 4(25.00)
直肠 40 32(35.55) 8(50.00)
大体分型
肿块型 19 14(15.56) 5(31.25) 3.160 0.206
浸润型 21 17(18.89) 4(25.00)
溃疡型 66 59(65.56) 7(43.75)
组织学分型
腺癌 87 75(83.33) 12(75.00) 0.641 0.423
粘液癌 19 15(16.67) 4(25.00)
分化程度
低分化 30 30(33.33) 0(0.00) 7.439 0.006
中高分化 76 60(66.67) 16(100.00)
临床分期
Ⅰ~Ⅱ期 43 30(33.33) 13(81.25) 12.937 <0.001
Ⅲ~Ⅳ期 63 60(66.67) 3(18.75)

2.4 生存分析

106例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33.9(7.5~48)个月,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47.17%(50/106)。

CCL20高水平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33(7.5~48)个月,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41.67%;CCL20低水平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38(15.8~48)个月,3年生存率为68.18%;CCL20高水平组患者的3年无进展生存率低于CCL20低水平组(P<0.05),两组患者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5.488, P=0.019),见图2表6

fig

图2  血清CCL20高、低水平组无进展生存曲线

表6  血清CCL20、FAS、SREBP-1c高、低水平组3年无进展生存率比较 [n(%)]
组别n3年无进展生存率χ2P
CCL20
CCL20高水平 84 35(41.67) 4.919 0.027
CCL20低水平 22 15(68.18)
FAS
FAS高水平 91 39(42.86) 4.800 0.028
FAS低水平 15 11(73.33)
SREBP-1c
SREBP-1c高水平 90 37(41.11) 8.783 0.003
SREBP-1c低水平 16 13(81.25)

FAS高水平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33(7.5~48)个月,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42.86%;FAS低水平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48(12~48)个月,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73.33%;FAS高水平组患者的3年无进展生存率低于FAS低水平组(P<0.05),两组患者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5.690,P=0.017),见图3表6

fig

图3  血清FAS高、低水平组无进展生存曲线

SREBP-1c高水平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33(7.5~48)个月,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41.11%;SREBP-1c低水平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44(18~48)个月,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81.25%;SREBP-1c高水平组患者的3年无进展生存率低于SREBP-1c低水平组(P<0.05),两组患者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6.498,P=0.011),见图4表6

fig

图4  血清SREBP-1c高、低水平组无进展生存曲线

3 讨论

本研究探讨血清CCL20、FAS、SREBP-1c与结直肠癌的关联,发现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清CCL20、FAS、SREBP-1c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这说明了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清CCL20、FAS、SREBP-1c普遍呈高水平。这与FARAH

12研究报道相符。由此推测血清CCL20、FAS、SREBP-1c水平可以为结直肠癌的诊断评估提供参考。进一步研究发现血清CCL20、FAS、SREBP-1c诊断结直肠癌的灵敏度分别为80.00%、78.00%、76.00%,特异度分别为68.60%、81.40%、75.50%,或许有助于结直肠癌的临床辅助诊断。

CCL20是趋化因子CC亚家族的一员,一般由淋巴细胞、肿瘤细胞或其基质细胞分泌,在炎症、感染、恶性肿瘤中发挥免疫监视作

13。有研究表14,肿瘤细胞通过表达CCL20与趋化因子受体结合,通过FOXO1/CEBPB/NF-κB信号通路,趋化炎症细胞因子向肿瘤细胞迁移,降解细胞外基质、诱导肿瘤血管生成,从而参与肿瘤生长与转移。有研究采用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的CCL20 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发现结直肠癌组织中的CCL20 mRNA呈高水平、蛋白高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15,还发现直肠癌组织中的CCL20 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无关。这与本研究结果相似,血清CCL20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体分型、组织学分型无关联,但在低分化、临床分期高的患者中,血清CCL20水平相对较高,即结直肠癌恶性程度越高,血清CCL20水平越高。本研究还发现,CCL20与结直肠癌预后存在关联,血清CCL20高水平患者的3年无进展生存率显著低于CCL20低水平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也相对较短,推测血清CCL20高水平预示着患者肿瘤进展与预后不良,这与WANG16研究报道相似。有研究分析结直肠癌转移患者CCL20蛋白表达,发现转移灶中的表达量高于结直肠癌原发病灶组17,推测CCL20可能介导结直肠癌的远处转移过程,这或许是CCL20引起不良预后的原因。不过具体的机制较为复杂,CCL20可能通过一系列复杂信号通路诱导结直肠癌的进18,又或许是CCL20调节结直肠癌肿瘤微环19,仍待后续深入研究。

脂质代谢改变是恶性肿瘤进展的重要特征,FAS是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普遍表达于各种组织细胞中,为细胞生长提供能量。近年来研究发现在肿瘤细胞中FAS表达远高于癌旁正常细

20。本研究发现,血清FAS水平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具有关联,即血清FAS水平越高,肿瘤的分化程度越低、临床分期越高,肿瘤恶性程度越高。白雨微21研究也赞同这一结论,还表示FAS与肿瘤预后呈负相关,mRNA、蛋白表达以及血清FAS高、低水平的1年、2年、5年的生存率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也发现血清FAS高水平患者的3年无进展生存率相对较低,无进展生存时间也相对较短,即FAS水平越高患者的预后越差。FAS参与结直肠癌进展的机制较为复杂,肿瘤的恶性增殖离不开内源性脂肪酸合成,FAS作为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参与重要的信号传22。有体外实23发现FAS抑制剂能够引起肿瘤细胞凋亡自噬,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研究FAS抑制剂,这为结直肠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案。

SREBP-1c又称为脂肪细胞定向分化因子,是参与脂肪酸、甘油、胆固醇合成的重要基因核转录因子,在肿瘤生长中具有重要意义。既往研究发现,SREBP-1c表达越高,肿瘤恶性程度越高,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

10。本研究也发现SREBP-1c水平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具有关联,与前人研究结论大体相符。SREBP-1c影响结直肠癌的机制较为复杂,目前研究发24-25,SREBP-1c不仅激活NF-κB信号通路来调节脂质代谢来控制肿瘤生长,而且SREBP-1c代谢分子对原癌基因也有负反馈作用,原癌基因被激活转变为癌基因,使得细胞恶性增殖。本研究还发现,血清SREBP-1c高水平与不良预后相关。提示了监测SREBP-1c水平能够为结直肠癌的复发转移提供参考,若随访中观察到SREBP-1c水平升高,意味着患者肿瘤复发转移高风险。

综上所述,血清CCL20、FAS、SREBP-1c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联,可作为结直肠癌的辅助诊断筛查和预后随访指标,血清CCL20、FAS、SREBP-1c高水平可能预示着肿瘤进展和预后不良。随着技术的进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CCL20、FAS、SREBP-1c有望作为新的诊断筛查手段,研究CCL20、FAS、SREBP-1c为靶点的药物也有望成为治疗结直肠癌、延缓肿瘤复发转移进展的新方案。

参考文献

1

DEKKER E, TANIS PJ, VLEUGELS JLA, et al. Colorectal cancer[J]. Lancet, 2019, 394(10207): 1467-1480. [百度学术] 

2

李志祥, 谢强, 王彬彬, . 长链非编码RNA AC005062.1通过调控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的表达对结直肠癌恶性表型的影响[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22, 57(5): 736-741. [百度学术] 

3

GU MJ, HUANG QC, BAO CZ, et al. Attributable causes of colorectal cancer in China[J]. BMC Cancer, 2018, 18(1): 38. [百度学术] 

4

CABRERO-DE LAS HERAS S, MARTÍNEZ-BALIBREA E. CXC family of chemokines as prognostic or predictive biomarkers and possible drug targets in colorectal cancer[J].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8, 24(42): 4738-4749. [百度学术] 

5

EMMANOUIL G, AYIOMAMITIS G, ZIZI-SERMPETZOGLOU A, et al. Angiodrastic chemokines in colorectal cancer: clinicopathological correlations[J]. Anal Cell Pathol, 2018, 2018: 1616973. [百度学术] 

6

AGUIRRE-PORTOLÉS C, FERNÁNDEZ LP, RAMÍREZ DE MOLINA A. Precision nutrition for targeting lipid metabolism in colorectal cancer[J]. Nutrients, 2017, 9(10): 1076. [百度学术] 

7

PAKIET A, KOBIELA J, STEPNOWSKI P, et al. Changes in lipids composition and metabolism in colorectal cancer: a review[J]. Lipids Health Dis, 2019, 18(1): 29. [百度学术] 

8

YU XH, YUAN ZX, YANG ZL, et al. The novel long noncoding RNA U50535 promotes colorectal cancer growth and metastasis by regulating CCL20[J]. Cell Death Dis, 2018, 9(7): 751. [百度学术] 

9

JAFARI N, DRURY J, MORRIS AJ, et al. De novo fatty acid synthesis-driven sphingolipid metabolism promotes metastatic potential of colorectal cancer[J]. Mol Cancer Res, 2019, 17(1): 140-152. [百度学术] 

10

岳朝驰, 杨向东. SREBP-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 37(23): 5851-5853. [百度学术] 

11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年版)专家组.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0年版)[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20, 23(6): 521-540. [百度学术] 

12

FARAH ABDIDAHIR MOHAMUD(法拉). FAS及SREBP: 1c在结直肠癌组织与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分期的关系[D]. 扬州: 扬州大学, 2019. [百度学术] 

13

WUNDERLICH CM, ACKERMANN PJ, OSTERMANN AL, et al. Obesity exacerbates colitis-associated cancer via IL-6-regulated macrophage polarisation and CCL-20/CCR-6-mediated lymphocyte recruitment[J]. Nat Commun, 2018, 9(1): 1646. [百度学术] 

14

WANG D, YANG L, YU WN, et al. Colorectal cancer cell-derived CCL20 recruits regulatory T cells to promote chemoresistance via FOXO1/CEBPB/NF-κB signaling[J]. J Immunother Cancer, 2019, 7(1): 215. [百度学术] 

15

张解放, 薛洪峰, 王茂峰, . 趋化因子CCL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J].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8, 33(7): 589-591. [百度学术] 

16

WANG D, YUAN WT, WANG YP, et al. Serum CCL20 combined with IL-17A as early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biomarkers for human colorectal cancer[J]. J Transl Med, 2019, 17(1): 253. [百度学术] 

17

陈志京, 廖山婴, 吴伍林, . 趋化因子CCL20、SDF-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及肝脏转移的关系[J]. 广东医学, 2018, 39(17): 2598-2601, 2605. [百度学术] 

18

程先硕, 杨芳, 董坚, . CCL20通过AKT/MMP3轴而非EMT途径诱导结肠癌SW480细胞的侵袭和转移[J].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019, 26(6): 650-655. [百度学术] 

19

KADOMOTO S, IZUMI K, MIZOKAMI A. The CCL20-CCR6 axis in cancer progression[J]. Int J Mol Sci, 2020, 21(15): 5186. [百度学术] 

20

黄娟, 邹小芹, 佘莎, . 脂肪酸合成酶与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相互作用促进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J].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9, 27(9): 681-686. [百度学术] 

21

白雨微, 黄小齐, 刘航, . 微小RNA-433-3p靶向调控RAP1A对结直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J].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22, 27(12): 1092-1098. [百度学术] 

22

MOHAMED AH, SAID NM. Immunohistochemical expression of fatty acid synthase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in primary colorectal cancer: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J]. J Gastrointest Cancer, 2019, 50(3): 485-492. [百度学术] 

23

ZAYTSEVA YY, RYCHAHOU PG, LE AT, et al. Preclinical evaluation of novel fatty acid synthase inhibitors in primary colorectal cancer cells and a patient-derived xenograft model of colorectal cancer[J]. Oncotarget, 2018, 9(37): 24787-24800. [百度学术] 

24

GAO YY, NAN XX, SHI XJ, et al. SREBP1 promotes the invas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accompanied upregulation of MMP7 expression and NF-κB pathway activation[J]. BMC Cancer, 2019, 19(1): 685. [百度学术] 

25

WEN YA, XIONG XP, ZAYTSEVA YY, et al. Downregulation of SREBP inhibits tumor growth and initiation by altering cellular metabolism in colon cancer[J]. Cell Death Dis, 2018, 9(3): 265. [百度学术] 

您是第10293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请使用 Firefox、Chrome、IE10、IE11、360极速模式、搜狗极速模式、QQ极速模式等浏览器,其他浏览器不建议使用!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