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与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对纠正高度近视患者视力的效果。
方法
对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济源尖峰眼科医院屈光科矫正的120例(230眼)高度近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SMILE组60例(117眼)和FS-LASIK组60例(113眼)。SMILE组患者行SMILE治疗,FS-LASIK组患者行FS-LASIK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裸眼视力(LogMAR)值,客观视觉质量指标,泪膜稳定性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LogMAR值均比术前下降,且SMILE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LogMAR值比FS-LASIK组低(均P<0.05);术后1周、1个月两组患者OSI均比术前高,且SMILE组比FS-LASIK组低;术后1周、1个月两组患者MTF cut-off值均比术前下降(均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功能(SIt)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且术后3个月SMILE组患者BUT、SIt比FS-LASIK组高(均P<0.05);SMILE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FS-LASIK组低(P<0.05)。
结论
SMILE与FS-LASIK均可有效矫正高度近视患者的视力水平,相较于FS-LASIK,SMILE更有助于患者视力与视觉质量的恢复,且可有效维持泪膜稳定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据相关报道显示,高度近视可引发严重视功能受损,我国近年来高度近视的发生率居高不下,且多发于青少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济源尖峰眼科医院屈光科矫正的120例(230眼)高度近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SMILE组60例(117眼)和FS-LASIK组60例(113眼)。其中SMILE组患者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18~41岁,平均(25.02±5.14)岁;等效球镜-6.20~-9.50 D,平均(-7.45±0.75)D;左眼59只,右眼58只;角膜中央厚度510~605 μm,平均(548.21±24.67)μm。FS-LASIK组患者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18~40岁,平均(25.95±5.20)岁;等效球镜-6.25~-10.75 D,平均(-7.70±0.80)D;左眼57只,右眼56只;角膜中央厚度505~607 μm,平均(540.35±24.75)μm。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效球镜等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角膜屈光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拟行SMILE或FS-LASIK手术者等。排除标准:伴有眼部活动炎症者;既往有精神病史者;伴有影响术后恢复的眼部疾患者。
1.2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术前对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等进行检查,术前采用0.9%氯化钠溶液对结膜囊进行冲洗,对眼部及周围皮肤常规消毒,并进行表面麻醉。SMILE组行SMILE治疗,录入术眼手术数据,设置合适的参数包括能量、角膜帽厚度、透镜直径等,表面麻醉后开睑器撑开术眼,告知患者盯住上方固视灯,定位准确后启动负压将眼球吸引固定,采用飞秒激光对角膜基质按照顺序进行扫描,结束后,分离透镜的前表面、后表面,将角膜基质透镜取出,冲洗角膜微切口,术后第2天采用0.1%氟米龙滴眼液、0.5%左氧氟沙星滴眼液、0.1%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FS-LASIK组患者行FS-LASIK治疗,术前进行常规消毒及表面麻醉,录入术眼手术数据,在飞秒机器下,开睑器撑开术眼,告知患者盯住上方固视灯,定位准确后启动负压将眼球吸引固定,采用飞秒激光对角膜瓣进行扫描制作,移动治疗床至准分子激光设备下,在显微镜观察下,分离角膜瓣,精准对位启动眼球追踪定位系统,采用准分子激光对角膜基质层进行切削,将残留碎屑冲洗后将角膜瓣复位。
1.3 观察指标
①将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裸眼视力(LogMAR)进行对比,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测量,将结果转化为LogMAR视力。②将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客观视觉质量指标进行对比,指标有客观散射指数值(OSI)、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off值)及斯特列尔比值(SR),每个指标均于检测3次后取平均值。③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泪膜稳定性,包括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功能(SIt)。④将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包括干眼症、感染、眼压升高、单眼复视等。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4.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检验,多时间点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LogMAR值比较
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LogMAR值均比术前下降,且SMILE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LogMAR值比FS-LASIK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
组别 | 眼数 | 术前 | 术后1周 | 术后1个月 | 术后3个月 | 术后6个月 |
---|---|---|---|---|---|---|
SMILE组 | 117 | 1.44±0.43 |
0.71±0.3 |
0.54±0.2 |
0.52±0.1 |
0.52±0.1 |
FS-LASIK组 | 113 | 1.46±0.38 |
0.88±0.3 |
0.69±0.2 |
0.54±0.1 |
0.55±0.1 |
0.373 | 4.084 | 5.414 | 0.840 | 1.467 | ||
P | 0.709 | <0.001 | <0.001 | 0.402 | 0.144 |
注: 1)与术前比较,P<0.05;2)与术后1周比较,P<0.05;3)与术后1个月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客观视觉质量指标比较
术后1周、1个月两组患者OSI均比术前高,且SMILE组比FS-LASIK组低;术后1周、1个月两组患者MTF cut-off值均比术前下降(均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
组别 | 眼数 | OSI | ||||
---|---|---|---|---|---|---|
术前 | 术后1周 | 术后1个月 | 术后3个月 | 术后6个月 | ||
SMILE组 | 117 | 0.57±0.23 |
0.86±0.3 |
0.75±0.2 |
0.60±0.1 |
0.53±0.2 |
FS-LASIK组 | 113 | 0.56±0.25 |
1.00±0.3 |
0.80±0.1 |
0.60±0.1 |
0.54±0.1 |
0.316 | 3.168 | 1.991 | 0.000 | 0.398 | ||
P | 0.752 | 0.002 | 0.048 | 1.000 | 0.691 | |
组别 | 眼数 | MTF cut-off值/(c/deg) | ||||
术前 | 术后1周 | 术后1个月 | 术后3个月 | 术后6个月 | ||
SMILE组 | 117 | 30.95±5.36 |
27.85±3.0 |
29.95±2.3 |
32.03±2.9 |
32.04±2.3 |
FS-LASIK组 | 113 | 30.99±5.12 |
27.64±4.1 |
29.72±2.8 |
32.01±3.0 |
32.00±2.4 |
0.058 | 0.441 | 0.676 | 0.050 | 0.127 | ||
P | 0.954 | 0.660 | 0.500 | 0.960 | 0.899 | |
组别 | 眼数 | SR | ||||
术前 | 术后1周 | 术后1个月 | 术后3个月 | 术后6个月 | ||
SMILE组 | 117 | 0.18±0.07 |
0.18±0.0 |
0.19±0.0 | 0.20±0.03 | 0.20±0.02 |
FS-LASIK组 | 113 | 0.17±0.05 |
0.17±0.0 |
0.18±0.0 | 0.19±0.06 | 0.19±0.06 |
1.243 | 1.007 | 1.671 | 1.607 | 1.707 | ||
P | 0.215 | 0.315 | 0.096 | 0.109 | 0.089 |
注: 1)与术前比较,P<0.05;2)与术后1周比较,P<0.05;3)与术后1个月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泪膜稳定性指标比较
术后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BUT、SIt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且术后3个月SMILE组患者BUT、SIt比FS-LASIK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
组别 | 眼数 | BUT/s | SIt/(mm/5 min) | |||||
---|---|---|---|---|---|---|---|---|
术前 | 术后1个月 | 术后3个月 | 术前 | 术后1个月 | 术后3个月 | |||
SMILE组 | 117 | 9.31±3.22 |
5.36±2.5 |
7.35±3.5 | 14.78±7.66 |
9.31±4.5 |
12.51±6.1 | |
FS-LASIK组 | 113 | 9.29±3.16 |
4.81±2.2 |
5.71±2.7 | 14.65±7.23 |
8.94±4.5 |
10.03±2.9 | |
0.048 | 1.769 | 3.909 | 0.132 | 0.623 | 3.371 | |||
P | 0.962 | 0.078 | <0.001 | 0.895 | 0.534 | <0.001 |
注: 1)与术前比较,P<0.05,2)与术后1个月比较,P<0.05。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SMILE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FS-LASIK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 | 眼数 | 干眼症 | 感染 | 眼压升高 | 单眼复视 | 总发生率 |
---|---|---|---|---|---|---|
SMILE组 | 117 | 3(2.56) | 0(0.00) | 0(0.00) | 0(0.00) | 3(2.56) |
FS-LASIK组 | 113 | 9(7.96) | 2(1.77) | 2(1.77) | 3(2.65) | 16(14.16) |
3 讨论
临床上对于高度近视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多认为其发生原因与遗传以及用眼习惯、饮食等相
飞秒激光在角膜屈光手术中应用可迅速对角膜组织进行分离,准确切割,且可防止对周围正常组织造成损
综上所述,SMILE与FS-LASIK均可有效矫正高度近视患者的视力水平,相较于FS-LASIK,SMILE更有助于患者视力与视觉质量的恢复,且可有效维持泪膜稳定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严立, 阎静, 赵燕. 病理性高度近视并发脉络膜新生血管行抗VEGF治疗后黄斑厚度的变化[J]. 国际眼科杂志, 2018, 18(2): 386-389. [百度学术]
张嘉璠, 吴洁, 刘坤, 等. 经上皮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TPRK)及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后眼轴长度及角膜光密度的变化[J]. 眼科新进展, 2020, 40(12): 1174-1179. [百度学术]
景聪荣. SMILE和FS-LASIK术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及对角膜和泪膜稳定性的影响[J]. 国际眼科杂志, 2018, 18(10): 1866-1869. [百度学术]
李玉, 杨文利, 张丰菊. OCTA观察高度近视眼行SMILE与FS-LASIK后浅层视网膜血流密度的变化[J].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19, 21(6): 401-407. [百度学术]
罗金香, 肖满意, 段宣初. OCTA在评估高度近视眼底形态及血流变化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20, 22(10): 789-795. [百度学术]
季红, 熊洁, 张辰星, 等. 飞秒激光辅助LASIK联合快速角膜交联巩固术治疗中高度近视的2年期疗效观察[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20, 42(19): 1957-1964. [百度学术]
徐建龙, 马青. 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与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治疗中高度近视的疗效比较[J].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2020, 29(1): 1-5. [百度学术]
熊素雅, 王宁, 白梦天, 等.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来源的角膜基质透镜保存方法的研究进展[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 27(18): 145-148. [百度学术]
陈仪乐, 杨雅童, 陈嘉宝, 等. SMILE手术与V4c ICL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客观视觉质量比较[J]. 国际眼科杂志, 2020, 20(7): 1222-1225. [百度学术]
王红霞, 黄立, 胡兆垒. SMILE和FS-LASIK术对高度近视患者术后早期角膜高阶像差的影响[J]. 国际眼科杂志, 2021, 21(7): 1244-1248. [百度学术]
熊洁, 张辰星, 王科, 等. 全飞秒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联合快速角膜交联治疗薄角膜中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9, 41(24): 2438-2444. [百度学术]
张颖, 邱乐梅, 王顺清, 等. 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飞秒激光制瓣联合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及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对术后干眼及角膜知觉的影响研究[J]. 华西医学, 2018, 33(11): 1371-1375. [百度学术]
邢星, 李世洋, 赵爱红, 等. 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与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原位角膜磨镶术对角膜生物力学特性影响的对比分析[J]. 眼科新进展, 2018, 38(12): 1161-1164. [百度学术]
LUO YQ, HE SY, CHEN P, et al. Predictability of central corneal stromal reduction after SMILE and FS-LASIK for high myopia correction: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alateral eye study[J]. J Refract Surg, 2022, 38(2): 90-97. [百度学术]
刘莛, 余婷, 潘娇, 等. 角膜曲率对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后患者屈光状态影响的临床研究[J]. 中华眼科杂志, 2018, 54(1): 48-54. [百度学术]
赵立全, 李良毛, 刘俊, 等.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与飞秒激光制瓣LASIK治疗近视及散光术后1年随访效果观察[J]. 海南医学, 2019, 30(6): 759-762.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