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脾切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4月孝感市中心医院行脾切除术的患者共240例。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52)与未感染组(=188)。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果
患者年龄≥65岁、有吸烟史、体重指数≥20 kg/m²、有糖尿病、手术方式为开腹脾切除术、手术时间≥2 h、降钙素原≥0.5 ng/mL及术后住院天数≥7 d是患者脾切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对于因脾功能亢进行脾切除术的高龄患者而言,有吸烟史、手术时间长和术后住院时间长等会导致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概率增加,因此,应做好相关防治。
我国人口基数大,近年来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创伤性脾破裂以及血液系统疾病所致脾大等脾脏疾病日趋增多,而脾切除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因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成为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环节。肺部感染是脾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手术创伤后机体免疫功能障碍是肺部感染发生的重要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4月孝感市中心医院行脾切除术的患者共240例。纳入标准:①病例资料完整;②术者均为孝感市中心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③术前未合并肺部感染性疾病的患者。本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术后肺部感染的诊断标准
当患者术后1周内出现下列5项中至少3项则肺部感染诊断成
1.3 研究方法
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临床相关资料,包括:①患者相关因素: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吸烟史(Brinkman指数=每天吸烟数量×吸烟年限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连续校正2检验或确切概率法;通过单因素分析对潜在危险因素进行比较,并将P<0.05的变量带入二元Logistic进行多因素分析,获得独立危险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组
将纳入的240例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的52例列入感染组(=52),其余则为未感染组188例(=188),感染率为21.67%。
2.2 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65岁、有吸烟史、BMI≥20 kg/m²、有糖尿病、手术方式为开腹脾切除术、手术时间≥2 h、降钙素原≥0.5 ng/mL及术后住院天数≥7 d是患者脾切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
相关因素 | 感染组(=52) | 未感染组(=188) | 2 | P |
---|---|---|---|---|
年龄 | ||||
≥65岁 | 37 | 96 | 6.65 | 0.010 |
<65岁 | 15 | 92 | ||
性别 | ||||
男 | 32 | 98 | 1.45 | 0.228 |
女 | 20 | 90 | ||
BMI | ||||
≥20 kg/ | 30 | 83 | 3.00 | 0.083 |
<20 kg/ | 22 | 105 | ||
主要病因 | ||||
脾功能亢进 | 27 | 93 | 0.10 | 0.754 |
外伤性脾破裂 | 25 | 95 | ||
Brinkman指数 | ||||
≥200 | 33 | 89 | 4.24 | 0.040 |
<200 | 19 | 99 | ||
高血压 | ||||
有 | 30 | 126 | 1.56 | 0.212 |
无 | 22 | 62 | ||
糖尿病 | ||||
有 | 41 | 123 | 3.39 | 0.046 |
无 | 11 | 65 | ||
手术方式 | ||||
腹腔镜脾切除术 | 21 | 111 | 5.73 | 0.017 |
开腹脾切除术 | 31 | 77 | ||
手术时间 | ||||
≥2 h | 35 | 75 | 12.33 | 0.001 |
<2 h | 17 | 113 | ||
术中失血量 | ||||
≥200 mL | 40 | 138 | 0.26 | 0.608 |
<200 mL | 12 | 50 | ||
ASA评分 | ||||
≥3分 | 24 | 91 | 0.08 | 0.774 |
<3分 | 28 | 97 | ||
白蛋白 | ||||
≥40 g/L | 7 | 20 | 0.33 | 0.569 |
<40 g/L | 45 | 168 | ||
白细胞计数 | ||||
≥9.5×1 | 47 | 154 | 2.15 | 0.143 |
<9.5×1 | 5 | 34 | ||
血红蛋白 | ||||
≥115 g/L | 12 | 65 | 2.47 | 0.116 |
<115 g/L | 40 | 123 | ||
降钙素原 | ||||
≥0.5 ng/mL | 43 | 69 | 5.03 | 0.025 |
<0.5 ng/mL | 9 | 119 | ||
超敏C反应蛋白 | ||||
≥3 mg/L | 29 | 101 | 0.07 | 0.793 |
<3 mg/L | 23 | 87 | ||
术后住院时间 | ||||
≥7 d | 37 | 81 | 12.84 | 0.001 |
<7 d | 15 | 107 |
续表1 两组患者相关资料单因素分析 (例)
相关因素 | 感染组(=52) | 未感染组(=188) | 2 | P |
---|---|---|---|---|
AST | ||||
≥35 U/L | 29 | 122 | 1.45 | 0.228 |
<35 U/L | 23 | 66 | ||
ALT | ||||
≥40 U/L | 39 | 142 | 0.07 | 0.937 |
<40 U/L | 13 | 46 |
2.3 多因素回归分析
纳入年龄、BMI和吸烟史等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显示:患者年龄≥65岁、有吸烟史、有糖尿病、手术方式为开腹脾切除术、手术时间≥2 h、降钙素原≥0.5 ng/mL及术后住院天数≥7 d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概率增加,是其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
相关因素 | 回归系数 | 标准误 | Wald2 | P | O^R | 95%CI |
---|---|---|---|---|---|---|
年龄 | 3.008 | 1.436 | 2.599 | 0.023 | 8.992 | 2.722~9.001 |
Brinkman指数 | 2.566 | 1.112 | 2.586 | 0.037 | 13.932 | 2.003~15.627 |
BMI值 | 0.574 | 3.248 | 1.339 | 0.592 | 1.322 | 0.427~3.127 |
糖尿病 | 1.467 | 0.723 | 8.349 | 0.004 | 4.005 | 1.508~8.212 |
手术方式 | 2.688 | 0.873 | 10.537 | 0.002 | 13.097 | 3.545~29.334 |
手术时间 | 1.203 | 0.601 | 4.323 | 0.034 | 3.346 | 1.105~9.634 |
降钙素原 | 0.098 | 0.045 | 2.407 | 0.020 | 1.008 | 1.983~1.009 |
术后住院时间 | 0.983 | 0.467 | 4.692 | 0.039 | 2.498 | 1.090~6.214 |
3 讨论
脾切除术是治疗有关脾脏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而肺部并发症是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尤其以肺部感染为重。术后肺部感染属于院内获得性感
经研究发现,高龄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概率大大增加,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甚至危及生命。因机体各项功能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将明显降低,免疫系统功能的降低将直接导致机体对外来致病菌抵抗力的下降,故术后感染风险明显增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对患者术前和术后的多个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与以往类似的研究相比较,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可能与地域特征有关,也是本研究的局限性。
综上所述,患者年龄≥65岁、有吸烟史、有糖尿病、手术方式为开腹脾切除术、手术时间≥2 h、降钙素原≥0.5 ng/mL及术后住院天数≥7 d是切除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应提前给予一定的临床干预。
参考文献
万成福, 毛英, 赵泽宇.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肺功能和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J]. 重庆医学, 2016, 45(21): 2978-2980. [百度学术]
王瑞娟, 杨艳, 景建闯, 等. NLR、PCT、PGE2预测全麻腹部术后肺部感染的价值[J].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 14(5): 824-827. [百度学术]
王丽君, 顾连兵, 蒋大明, 等. 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围手术期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医学杂志, 2012, 92(19): 1310-1313. [百度学术]
樊一昕, 徐硕男, 刘悦, 等. 老年食管癌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23, 29(1): 49-53. [百度学术]
王君华, 徐琳, 杨丹丹, 等. 单肺通气术后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 26(5): 1039-1041. [百度学术]
任锐, 王伟, 陆昌友. 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J]. 癌症进展, 2018, 16(2): 245-247. [百度学术]
周日华, 李家新. 硬膜外阻滞联合静脉全麻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肺功能及麻醉恢复指标的影响[J]. 广西医学, 2017, 39(11): 1677-1680. [百度学术]
张麦玲, 李艳华, 朱小芳, 等. 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探讨[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7, 27(7): 1572-1575. [百度学术]
张晓敏. 高龄患者上腹部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 临床军医杂志, 2019, 47(7): 761-762. [百度学术]
QUAN H, OUYANG LD, ZHOU HJ, et al. The effect of preoperative smoking cessation and smoking dose on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following radical gastrectomy for gastric cancer: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2469 patients[J]. World J Surg Oncol, 2019, 17(1): 61. [百度学术]
XIE JQ, LI YM, QIU MX, et al. Risk factors and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of postoperative pulmonary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J]. Medicine, 2021, 100(37): e26952. [百度学术]
丁瑞利. 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 黑龙江医药, 2023, 36(1): 188-191. [百度学术]
胡金亮, 王振, 吴瑞红. 肺部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IL-33/ST2信号通路活性变化及其鉴别诊断价值[J].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 13(3): 426-429. [百度学术]
任永和, 胡维俊, 王宇龙, 等.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肺部感染的现状及高危因素分析[J]. 河北医药, 2023, 45(12): 1852-1854, 1858. [百度学术]
ZHOU J, WU DS, ZHENG Q, et al. A clinical prediction model for postoperative pneumonia after lung cancer surgery[J]. J Surg Res, 2023, 284: 62-69. [百度学术]